小学体育新课改下的运动参与意识论文

2024-09-17

小学体育新课改下的运动参与意识论文(精选11篇)

小学体育新课改下的运动参与意识论文 第1篇

小学体育新课改下的运动参与意识论文

摘要: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教育有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实施素质教育的要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最具实践性的学科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非常值得去研究和探索。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体育参与意识、激发、培养进行了论述,发现强化体育意识的形成,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体育意识是拥有健康体魄和幸福长寿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体育;参与意识;运动参与

随着新课改逐渐进入深水区,如何让学生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1、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内涵

意识,在心理学上,一般指自觉的心理活动,即个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也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而参与意识指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多种多样,它们影响着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选择性和持久性。

2、如何激励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

激励指的是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活力,同时也包括了约束和归化的意思,能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鼓励行为。而体育课主要是以锻炼身体为主,因此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激励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2.1 儿童化语言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克斯的研究表明,老师的语言如果单调、呆板,儿童不会产生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必须锤炼体育用语,尽量使语言儿童化,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1)常说生活化的语言,教师的语言越贴近儿童生活,越具有启发性、趣味性,越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学习兴趣。

(2)善说童话式语言,儿童负有极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最喜欢童话故事,倘若在课堂上师生间能经常进行通话时对白,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喜人效果。

(3)会用体态语言,教师的体态包含着丰富的感情色彩,能够强烈的感染儿童,以一个标准的运动员的姿态步入课堂,引起学生的主意,从而不任意地去模仿;其次,教师的体态要充满真情,是每一个孩子能从老师的脸上找到对自己表现的期待与微笑,从老式的体态上发现对自己的关注。

2.2 趣味组织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爱听故事、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根据这一天性,我们可以把整节课的内容融入自创的童话剧中,师生在故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达到在“玩乐”锻炼身体的目的,运用这样的方式,学生兴趣浓厚、表现积极,在意识中完成了模仿的过程,并进行了探索、创新、发展了体能。

3、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能力

体育运动能力是运动参与的另一个主要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是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有“一技之长”,从而逐渐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3.1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是当前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前提,所以体育老师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着重要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体育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主动性。

3.2 强化体育活动的氛围:学校体育锻炼氛围是影响学生运动参与意识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其中课外体育活动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等多种组织形式。要想构建学校锻炼风气,就必须各种组织形式相结合,发挥综合的整体效益,从而形成喜欢锻炼的氛围。体育教学是以平时的课堂教学为主体,但由于其具有的特殊性,许多体育活动仅在课堂中进行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延伸到课外活动中继续加强和提高,如果在教学中只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了课外活动的作用,那么会使学生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的进一步提高,阻碍了体育活动氛围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因此,无论是体育的课堂教学还是课外的体育活动,都应该引起体育老师们的重视,充分发现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主动性,让学校的体育活动氛围得以形成。

3.3 恰当运用激励措施:激励措施的运用要恰当,指的是体育老师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运用。避免过度过激的言行,不能把不好的说成好的,或者学生稍有进步就大肆表扬,这样学生就容易变得骄傲,也不能对学生的进步不管不顾,把学生取得的成绩当作理所当然,这样也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运用恰当的激励措施,就要限制体育课堂中激励的次数,最好是在学生疲劳或者心理厌倦时使用,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使用合理的语言,把握好学生的心理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4、结束语

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否形成,学生能否自觉坚持体育锻炼,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而且也关系到学生今后的理想实现和事业的成败。参与意识的形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前提,由此看来兴趣-爱好-习惯-理想-发展是一种递进关系,所以体育教是必须做的是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使学生的爱好转变成为良好的锻炼习惯。21世纪的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快乐教育,享受健康教育,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范永胜,魏立新.浅谈体育意识的培养[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4):98-99.

[2]程小坡,黄杰.对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3(3):87-88.

[3]张会平.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参与意识[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2(3):77~75.

[4]符迪飞.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3(10):29-30.

[5]沈雪芳.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2):52-52.

小学体育新课改下的运动参与意识论文 第2篇

摘要:当今下的课改,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传统的体育教学采用灌输式,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所以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创新尤为重要。

关键词:教学手段情境性

现状:长期以来,广大学生和家长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都不够,觉得读小学只要把语文、数学等课程学好,为将来继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就可以了,大部分学生以为体育课就是玩耍、游戏.因而在纪律、思想等方面对自己的要求不高,甚至认为体育课是可有可无的。据有关统计,现在我国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数量每年都呈上升趋势,学生身体偏胖成为广大教育专家和家长非常关心也非常头疼的问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已成为了今天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的体育教育必须担负起学校教育中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任。

在实施优质教育过程中体育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做出它应有的贡献。很多科目学生都很喜爱,很想了解,但没有一种科目像体育那样既能掌握知识、满足兴趣、快乐氛围,又有非常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强身健体的作用。小学体育教学不再是单纯的传授体育技能,要提高教学质量、达成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善于突破常规教学方法的局限,创造性地营造轻松、活泼、欢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地体验体育运动中的真正乐趣,真正认识到体育运动的价值并通过合理的自我体育实践养成喜爱运动健身的习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最终使得每个学生练就健康的身体,以应付今后学习生活中所面对的各种身心挑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做到小学体育的教学创新,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共同参与

以往的教学中,常常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仍旧无法抛开学习前苏联的体育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讲→示→练”模式,这种模式虽有利于教师系统传授知识、技能,但却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练是被动、消极的。体育教学最本质的特点是学习者从事大量的“身体练习”,但学生的“练习”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动作重复,如何使被动的教与学变成主动的教与学,让教材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载体,最好的`方式就是老师的共同参与。

1.1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不是让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一味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势必会导致课堂的失控。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觉性不是很高,知识面不是很广,作为教师就应该做好“诱”的角色。教师应该多和学生共同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动向,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原则,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再进行精心的设计。同时这样也打破了教与学的界限,优化了师生的关系,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中,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从而营造了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而在这种氛围下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提高了教学效果。有些内容在教材中非常抽象,学生往往不易理解。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在师生共同活动的基础上,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笔者对学生进行生活保健的教学中,情景剧成了我的朋友。在剧中,教师充当学生的角色,而学生充当家长的角色,进行换位的表演,让“家长”帮“学生”解决生活中有关保健的问题。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深度.同时也增进了师生的感情,这种教师共同参与的方法对于增强课程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1.2课堂组织情景性

爱听故事,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根据这一天性,我们可以把整节课的内容融入自创的童话剧中,师生在故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达到在“玩乐”中锻炼身体的目的。如“猫捉老鼠”一课,我把整节课的内容融入自创的童话剧中,师生在故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如:“猫捉老鼠”一课,老师扮演猫,让学生扮演老鼠,表演中我做出“猫”猛扑、静待战机等动作,同时引导“鼠”的动作,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性与积极性。这样的活动,学生兴趣浓厚,在无意识中完成了模仿的过程,并进行了探索、创新。既发展了学生的运动素质,又提高了参与积极性。

2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一般强调以老师为主,教师的教授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在新课改背景下,要做到体育教学的创新,尊重并且吸收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思维也非常重要。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较呆板、刻极,课堂气氛不易调动。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发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只提要求,不教方法由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总结哪种动作方法最合适,当学生已经初步领会了教材方法和要领后,教师再适时地引导讲评。这样,学生亲身体验的东西在大脑中才能得到最好的巩固与保持,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每个人的发现在大家的确认(对照)下,朝着“应该如何去做”,即创造的方向在哪,这种教育理念,对我们当前的教学改革应该说是一种有益的借鉴。

3新的教学模式

3.1团队学习

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不善与人交往,也会由于一些外在的客观原因造成自卑、封闭的现象,他们长期脱离集体,体会不到集体生活学习的乐趣,也享受不到在集体中与人合作带来的成功和愉悦感。而体育与其它学科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它具有开放性、活动空间大、个体间交流频繁等特点,所以在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我们针对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之处,以“团体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协助个体认识自我、探究自我,接纳自我,从而促进自我的完善与发展。所以,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可以保持心情愉快,精神放松,同时,信心得以增强,求知欲受到激发,勇气得到培养,在困难、挫折面前能够勇敢面对。

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实现程序化,并进行教学设计,制定出一套逻辑严密的实施策略,在此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创设一个既能充分发挥个性潜能,又能培养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的环境,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3.2自主学习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造潜力与发展潜能,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师生互动,而这种互动方式是多元化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发散性、批判性和探索性,如在学习行为和评价目标上对他人不具有信赖性,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全面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同学,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及批判性思维。

3.3情境性教学

体育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其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思维,让学生创造想象。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以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需要。

3.3.1寓意情景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及录像、电视,有意识地引人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

3.3.2成功情境

成功情境中的情境是教师根据成就动机的需要设置的,能激起学生认知内驱力,归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并转化为活动动力的情境。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艰苦努力而获得运动技能提高,而这种成功感又会不断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产生。

3.3.3疑难情境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恰当地设“疑”布“障”,有意识地让学生“碰碰钉子”,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从多角度思维思考,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线索,向不同的方向思考,从而通过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力法和途径,自己攻克难关,获得知识。

3.3.4学生自编游戏内容

在体育课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有效途径是在练习中教师先明确并向学生提出游戏目标,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自编游戏内容,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教学手段多样化、生活化

4.1形象化、多样化

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形象化的动作古籍深刻、印象深明。因此,首先表述要生动,用形象化的语言导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把动作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

低年级的学生特点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方式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前脚掌着地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又如在游戏接力赛跑中,不是千篇 一律的重复,每次练习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时。可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情景表演等手段。如利用一些相关的作品,请学生上台进行情境的表演.教师从旁进行提问,学生出主意进行解决。这样,既有娱乐性.又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体会。而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这些学习方式总是乐此不疲,我们的教师又何不投其所好呢!

4.2生活化

生活化就是在教学中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游戏。这种教学中的就近性原则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是极其明显的。比如,在笔者进行一堂行走的练习时,对学生进行了“过家家”的设置。“妈妈”带着孩子“小蚂蚁”们搬家、玩游戏、做饭,在我们创设的情景中,孩子们感觉更像是在过家家,而过家家哪个孩子不喜欢?“小蚂蚁”搬家时,遇到红灯亮的时候要自觉地停下来,游戏“绿灯黄灯红灯亮亮”,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熟悉、理解、遵守交通规则。过家家当然离不开做饭做菜,每个小组各显手艺,“凉拌黄瓜”真好吃,“醋溜白菜”也不错。有点像童话剧,又有点像生活课,但又不全是。而是它们的交叉、渗透、综合,教师成了“妈妈”,课堂变成剧场。也许这更适合低年级儿童,因为他们的世界是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的。在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时,要让学生懂得怎样养成良好的坐、立、行、直的姿势,可以让学生看看,在我们身边的同学、学长,他们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坐、立、行、走的姿势,那么他们的动作优美吗,他们的身体健康吗?这时,学生就会体会到生活和学习中保持正确的姿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

5媒介→教师创造性开发

所谓媒介,是指运载、携带信息来往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中介物。具体的讲是教学的物质条件和完成教学的手段、方法。它主要是沟通师生间的信息,将师生的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同步活动,保证体育教学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有序地进行。为此,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发扬教学民主,经常听取学生意见,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这样既可把学生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可以使师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其次,要大力加强教学方法作对体育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如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来获取体育信息,不断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最后,我们要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体育设施,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提高场地利用价值,为学生的学习与锻炼提供物质保证。

结论:在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就是要达到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了解体育、乐于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锻炼好身体的目的。这不单单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够达到的。还要让他们懂得学习这门学科的必要性。这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需要教师的细心引导,不断地进行科学的教学实践。当今的体育课程改革中,有许多教学经验丰富、新颖的教学手段,教师们通过教学实践,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参考。

参考文献

曲宗湖.学校体育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

吴维库.情商与影响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左海明.体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浅说.安徽体育科技,(1):83.

许向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国学校体育,(1):59.

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初探 第3篇

小学体育学科是小学课程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但是长期以来, 因为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体育课这门非小升初的考试科目非常不重视。而且, 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的大量存在, 使部分小学生从小娇生惯养, 导致体质较差而不爱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这就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而这种不理想的现状也在逐渐影响着处于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 使他们的教学积极性严重受挫, 进而导致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得很辛苦, 学生学得痛苦”的尴尬状况, 这与我们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严重背离, 不仅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而且阻碍了学生的全面成长。新课改的实行, 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即德、智、体、美、劳全面提高的发展目标, 这对于我们小学体育教学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那么, 在新课改下如何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呢?笔者现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教学实践, 简要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全面领悟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在推行的过程中, 颁布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标准》, 该标准全面解读了新课改下对于小学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理念。指出新课改下,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教学过程中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要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 新课改中的这些新变化, 意味着我们小学体育教师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更新自己的观念, 要树立“健康第一“的课堂教学理念。明确我们体育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科学的体育运动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对于学生成长和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从而自觉地养成锻炼身体的科学思想, 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将来的学习、生活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以生为本,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下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这是对新时期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阐述。这一新规定事实上有利于我们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教与学相互脱节的弊端, 即教师的教过于依赖教材上的“死”内容, 导致脱离学生的具体实际, 这就导致教师教的枯燥, 学生学的无趣。新课程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 这就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安排, 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和需求, 重视学生个人的学习诉求, 当然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新课改下对于师生角色的阐释同时也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 这充分说明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新课改下, 我们体育教师要改变自己, 由过去的高高在上, 转变为主动地走近学生, 关心爱护我们的每一名学生, 多聆听学生的声音, 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人生路上的引导者。

三、采用多种途径提升教学效果

我们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一般模式是教师讲授、示范, 然后学生根据教师所讲、所做的内容, 反复练习, 最终达到掌握的目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有些内容太简单或者太难, 学生兴趣不大的状况, 而且重复练习的做法往往容易使小学生产生枯燥、厌倦的情绪, 这对于体育教学的效果来说是大大削弱的。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这句话事实上向我们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 那就是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一定不能仅仅拘泥于一种形式,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安排, 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进而提高进学效果。比如, 在有些教学内容讲授过程中, 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这一平台, 通过视频、图片、甚至动画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相关知识, 既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又能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们还可以充分地利用体育课学生实践性强这一特征, 组织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如个人展示、小组竞赛等学生们喜欢的模式, 这样学生既能够乐在其中、玩在其中, 更能够学在其中。

四、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 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结构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限制了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 阻碍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使学生对体育活动失去兴趣, 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原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 建立和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例如, 在一年级《投掷》一课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理活动规律, 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引导→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提高身体素质 (满足活动愿望) →放松与恢复等六个阶段。课的开始, 将课堂喻作大森林, 带着学生在动物世界里自由地玩耍, 模仿动物作各种动作、学习飞行 (引导→激发兴趣) 。接着, 让学生把预先设计好的飞机用来练习掷纸飞机,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飞机怎样才能飞得高、飞得远 (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 。学生基本掌握飞行方法后, 要求学生将飞机搓成纸球, 比一比谁掷得远。最后, 学生在乐曲声中欢快地结束活动 (放松与恢复)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让学生在反复、单调的投掷练习中掌握动作的办法, 使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飞行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投掷动作, 课堂上学生学得开心, 玩得有趣, 个个满怀激情, 身心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创新 第4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创新

新课标要求小学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通过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由于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新课改的需求,因此,要对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进行创新。

一、创新教学思想

1.以学生为中心

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中,经常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盲目地跟着教师做动作,这样学生很难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在新课改下,教师首先要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小学生,他们本身就对体育充满了好奇,如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一些小游戏来引导学生,这更加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小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习惯。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优化师生关系,和小学生共同进行活动,用和蔼可亲的目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的关爱。同时,教师要积极地做小学生的好朋友,为小学生创造活泼、平等的体育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新教学方法

1.利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故事、问题等,引导学生投入学习中。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实现情境化教学,这样小学生就会将体育课堂当做是自己的游戏乐园、获取知识场所,从而在教学情境中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障碍接力时,教师可以将障碍接力活动改成“找朋友”的小游戏,在整个游戏中,小学生需要穿过各种障碍物,将接力棒传递给找到的朋友,这样在体育教学课堂,学生会充满兴致,学生在情境中掌握体育动作的要领。

2.多样化教学

对于小学生,其形象思维比较活泼,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课堂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对于小学生,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厌烦做一些重复的练习,并且特别好动,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这样才能缓解学生的疲劳感,提高学生的热情。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跑步时,刚开始学生会兴致勃勃,但是如果让学生长时间进行跑步,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此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跑步的过程中,为学生播放一些音乐,缓解学生的心情。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接力赛,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尽量多形式地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小学生就会乐于学习。

3.生活化学习

对小学生来说,日常生活对他们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再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日常生活的游戏,这样就能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行走时,可以为学生设置成“过家家”的游戏,让班级里行走姿势正确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进行行走、游戏,在行走过程中,遇到红灯后,要停下来,遇到绿灯后才能继续行走,这样通过情景设置,让教学课堂变成学生接触的生活场景,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行走姿势有很大的帮助。

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是新时期的要求,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思想,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了解体育,爱上体育,并以此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促进学生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初探 第5篇

作者:天天论文网 日期:2016-6-16 8:56:09 点击:7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培养和形成的关键时期。从现实来看,很多家长都清楚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往往把关注点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对体育等学科不够重视。这就使原本就体质较差的一些学生在体育课上不积极、甚至不喜欢上体育课。这些现象与新课改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那么,应该怎样来做好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呢?

一、明确小学体育教育的目标

任何教育都是以教育目标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引方向的,体育教育也是如此。那么,新时期体育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呢?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强调要落实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到体育教学中就是我们体育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任务,通过有效的来组织课堂,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在学生们学习、了解体育项目的过程中体验体育的魅力所在。同时,通过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勇于克服困难的坚韧品种,实现个人品格的塑造。

二、主动求变,提升课堂魅力

新课改下的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改变传统课堂上教师说得太多、管得太死、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的问题。而是要结合学生的需求,特别是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身体发育状况来灵活的开展教学,展现课堂教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具体来说,在小学低年级段,可以进行一些基本技能的培训,如个人的跳绳技能训练,简单的广播操学习,基本的队列练习等项目。在训练的过程中尽量地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模式,如小组合作、竞赛展示等,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新奇而且富有挑战性,很容易就能够参与进来,在过程中体验体育的乐趣与魅力。

三、关注学生,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强调要关注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求。新课改下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一种改变,传统教学教师更多在关注怎么教、教什么,具体学生能不能掌握,掌握到了哪种程度,教师往往考虑不够。

教师教学本身应该是双向促进的过程,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而决定教师教的效果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必须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状况。据此,教师要关注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课程学习中来,树立终身体育思想,鼓励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形成一项属于自己的体育爱好。同时,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学生因为性格差异、体质的差异、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对于体育课程学习方面势必也会产生差异,教师要结合学生不同的特点给予引导,切勿搞“一刀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方便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展示,鼓励他们张扬个性,这样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归属感也会增强,兴趣也会逐渐地提升,进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参与。

四、构建和谐的关系

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更不能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学生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学生,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

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五、多种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以其“能模拟仿真,可化抽象为形象”的强力优势,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当中,并且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得以大力开发和运用。然而,当前学校的体育教学依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尚有待加强。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与教育现代化脱节,而且难以让学生从多媒体技术中感受到教育现代化的优势和新事物的生长发展。作为体育工作者,我们一定会逐步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合理、正确、科学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小学体育新课改下的运动参与意识论文 第6篇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中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教育领域中一场巨大的变革,新课程所提出的新理念,所采用的新教材,所进行的新评价,这些会给广大教育者带来更高水准的技术要求。因此,小学教师要及时更新体育课程观念,迅速融入到新课改体育课程教学中。新课改有效实施的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发挥其自身体育教学的优势,努力搞好教学活动,适应新课改环境下的课程改革需求。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改革;体育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是国家体育运动有效进行的夯实基础,它十分有利于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健康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志在必行。小学体育教学要本着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理念,全面地改革体育教学的模式内容以及评价方法,与此同时,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还要注重学生运动兴趣的更有效地开发以及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进行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使其养成顽强的意志品质,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1.小学生的特点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小学宜乎提体育。由此可见,在新课改环境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有关教学方法模式的深刻变革应该从体育思想目标的确立基础下开始有效进行实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整个小学体育教学中,从而最终达到小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在六年的小学素质教育中,学生对待客观事物的所表现出一般特性是不能够自觉服从教师安排、主次不大分的清、空间感掌握不准确、喜好群体活动等等,小学生对知识的采纳一般是以视觉、听觉为主的,当小学生升到较高年级时,心理状态已经逐步发展到半幼稚、半成熟以及半独立、半依存的发展时期。小学生大都是活泼好动的,其在课堂学习中容易使得注意力不集中,其目标意识不强烈,优势概念不明确。所以,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学生大脑皮层的相关机能活动特征就是小学生的事物模仿力强、可塑性高,这就使得小学生可以实现巩固的相应的动力定型。2.在新课改环境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根深蒂固

小学开始开展体育教学课程以来,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就是深深受到了素质教育以及传统教学观的思想渗入,使得小学体育教学总是强调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刻板技能的培养,这些教学活动额开展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这就使得小学体育教学开展地十分片面,从而,使得整个教学中忽略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发展,而且还约束了学生的活动独立性,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模式应用虽然短期内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其会对我过可用之才培养铺设重重障碍。2.2陈旧的教学方法仍广泛存在

在新课改环境下,有些小学课程的开展已经开始普及使用多媒体、电化等先进教学手段,但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中仍然停留在陈旧的“粉笔与黑板”教学方法模式上,同时,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课的教法还保留在传统的重复练习、比赛法、教师示范讲解等等老套模式上,很多小学体育教师还不能够吸取采纳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说,情境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等,所以,就更不要提教师能够灵活掌握新型体育教学方法了。2.3过于竞技化的体育考核方法仍在使用

目前,许多小学采用的体育课程评价考核的基本方法是与竞技方式相类似的,其体育教学中中具体的体育成绩评价标准也仅仅是局限在学生跑步快慢、投掷远近以及跳远的远近这几个限的方面,通俗来说就是只要学生跑的快、挑的远、投得使劲,其体育成绩就会很高,相应的标准达标也就更标准,教师都是学生大达标为标准来评定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优劣,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标准评估准则已经脱离了新课改环境下所要求的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的目的,过于竞技化的体育考核方法使得学校不能够客观的反映出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3.在新课改环境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实施的有效手段 3.1以素质教育为基本指导思想 在新课改环境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应该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的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在培养目标上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所以,小学体育教育应以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改革的思想指导。3.2以合理新型的教案辅助实践活动开展

1997年在湘潭举行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研会。当时就国内中小学体育课教案,专家做了专题讲座,特别强调要求写简案,结合实际。小学体育课教案要求写得多、写得详细,重复写,反复画,耗费了体育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没关系,关键是形同虚设了,写的和教的不一样。所以,小学教师要合理书写教案辅助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3.3以和乐体育新型模式为体育教学基本模式

新课改环境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和乐体育”。这是安徽大学的吴旭老师在挖掘借鉴孔夫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行体育教育思想和现代教学论及“终身体育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思想。该学说倡导创造出一个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全身心地投入到热衷的体育活动中去,通过满足学生的欲求功能来实现体育教育的目的,和谐课堂上下,使课堂内外达到和谐统一。【参考文献】

小学体育新课改下的运动参与意识论文 第7篇

摘要:新的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之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还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文章从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微课教学,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加强合作探讨,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四个方面论述了新课改视域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小学教育新课改从小学生的身心实际和学习情况出发而制定,更加关注学生整个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及体验,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发展,以促使学生掌握相关学习技能,更好地成长。因而,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众所周知,兴趣不仅是实现高效学习的首要前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深入挖掘教学素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优势创设问题情境,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分数”教学时,教师事先准备了一张蛋糕图片,并创设了如下情境:“妈妈过生日,爸爸买了一个蛋糕回来,东东十分欢喜,并跟妈妈说他想吃蛋糕。妈妈告诉他可以吃二分之一,但东东觉得二分之一太少了,想吃四分之一。同学们,如果换成是你,你选择吃二分之一大的,还是选择吃四分之一大的呢?为什么?”在学生进行充分思考与讨论后,教师通过图片折叠的方式进行了实际演示,并对两个概念进行对比,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思维认知,而且明确了二分之一大于四分之一的原因。在问题情境中,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并实现了抽象概念的形象化转换,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将知识点转化为具体任务,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究,使学生加强理性认知和生活感悟,进而拓展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比例尺”教学时,教师利用互联网搜索到北京城市地图,并制作成简易地图利用多媒体PPT向学生呈现出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该地图上标注了天安门广场的具体位置,然后给出天坛、八达岭长城、鸟巢水立方、颐和园、北京大学等景点到天安门广场的直线距离和方位,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简易地图上利用所学知识标出各景点的具体位置,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动手制作简易地图,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了一定的提升。

三、利用微课教学,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结构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教学媒介和手段的现代课程。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开展微课教学实践,能够有效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微课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学来获取,因此,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更加深刻。例如,在进行“时、分的认识”教学时,教师通过相关主题的微视频,在具体学习任务的引领下,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和挖掘钟表背后的数学知识。如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大格,钟表上有大格12个,小格60个,一小时等于60分钟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认知和经验,可以初步读出某个具体时间。所以教师将此作为微课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结合实际展开自主学习,若是遇到问题就进行反复观看、认真思考,直到全面掌握所有相关知识点。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教师讲解新知识的时间,优化课堂结构,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四、加强合作探讨,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分组合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数学探究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例如,为了考查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小鹏要与2个朋友去西安旅游4天,总共的旅游费用为2500元,且至少要游览5个景点,请为他们计划具体行程,设计最佳旅游方案。在设计中一定要注意住宿、交通、游览景点、时间与经费安排等问题。”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搜集资料、设计方案。在学生完成任务后,组织学生集体探讨,互相指出各组方案的不足并提出改善建议。如此,学生在合作探究之中既发散了思维,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结语

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教师需想方设法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其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学生也需摆正心态,正视学习是自我成长和发展之必由之路,需付出辛苦与努力。如此教学相长,才能成功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曾玉清.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黑河教育,(1):85-86.

[2]彭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77.

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创新 第8篇

一、创新教学思想

1.以学生为中心

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中,经常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盲目地跟着教师做动作, 这样学生很难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 在新课改下, 教师首先要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思想,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于小学生,他们本身就对体育充满了好奇,如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一些小游戏来引导学生, 这更加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 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小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习惯。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优化师生关系,和小学生共同进行活动,用和蔼可亲的目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的关爱。 同时,教师要积极地做小学生的好朋友,为小学生创造活泼、平等的体育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新教学方法

1.利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设置故事、问题等,引导学生投入学习中。 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实现情境化教学, 这样小学生就会将体育课堂当做是自己的游戏乐园、获取知识场所,从而在教学情境中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 例如, 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障碍接力时,教师可以将障碍接力活动改成 “ 找朋友 ”的小游戏 ,在整个游戏中 ,小学生需要穿过各种障碍物 , 将接力棒传递给找到的朋友,这样在体育教学课堂,学生会充满兴致,学生在情境中掌握体育动作的要领。

2.多样化教学

对于小学生,其形象思维比较活泼,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课堂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对于小学生,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厌烦做一些重复的练习,并且特别好动,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这样才能缓解学生的疲劳感,提高学生的热情。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跑步时,刚开始学生会兴致勃勃,但是如果让学生长时间进行跑步,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此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跑步的过程中,为学生播放一些音乐,缓解学生的心情。 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接力赛,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表演, 尽量多形式地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小学生就会乐于学习。

3.生活化学习

对小学生来说,日常生活对他们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再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日常生活的游戏,这样就能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行走时,可以为学生设置成“ 过家家”的游戏,让班级里行走姿势正确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进行行走、游戏,在行走过程中,遇到红灯后,要停下来, 遇到绿灯后才能继续行走,这样通过情景设置,让教学课堂变成学生接触的生活场景,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行走姿势有很大的帮助。

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实践教学 第9篇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紧紧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立足于“每个学生身心都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治学态度,结合小学生心里生理特点进行体育教学。主要是以小学体育游戏为主,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新课改下要想调动学生积极性自我能动性,首先教师先武装好自己的头脑,让老师的素质过硬;才能去教好学生,才能调动起学生积极性。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1.健康理念。体育学科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标而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教师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实施,使学生不仅懂得如何运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去增进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健康,还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并促使学生将这些方法和习惯延伸到课外。

2.兴趣理念。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都是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哪个项目有兴趣,你在上这项课内容是学生都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思考。如果学生不感兴趣那学生上课就可能比较消极。毕竟兴趣是第一任老师。

3.全面发展的理念。全面发展的理念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注重兴趣专长的教学,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基本素质的教学。要全面学会两条腿走路,既要抓好兴趣特长,又要抓好基础素质。

二、教学模式的改变

过去上一节体育课,体育教师都是采用集合——讲解——示范——练习——纠正——再练习的模式来作为教学手段,教师教什么,学生只要跟老师学什么就行,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小学教学来讲,小学教学中学生存在以下特点:

1.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2.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3.小学生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

三、角色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少参与,就算不上“主体”了。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还是被动的、应付的。

在课堂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有无切实掌握动作技术,并将所学的技术纳入自己原有的技术中融会贯通。同时还要关注在目标的达成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的投入,是否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在致力于面向全体的同时,是否能让素质好的“吃得饱”,让慢生“吃得了”。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各得其所。

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探究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一、游戏过程中对学生的安全要高度重视

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强调纪律与组织性, 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确保学生的安全。这是因为在游戏过程中, 小学生情绪高亢, 经常处于追打玩闹以及对抗的状态中。因此, 教师在设计游戏之前, 应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充分考虑, 并将存在的隐患尽早排除;并根据标准程序开展游戏, 做好学生的安全防护工作。例如, 在开展“三条腿走路”的游戏时, 由于考虑到学生在比赛过程中, 容易因为步调不一致而出现摔倒的情况, 我通常会选择在草地比较厚的操场上进行此项游戏, 降低学生摔倒受伤的可能性。同时, 还会教育学生形成强有力的安全防护意识, 严格遵守教师做出的各项安排与规则, 严禁出现擅自行动的现象。只有确保学生的安全, 才能促进体育有效教学的顺利进行, 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 必然对学习充满信心、充满兴趣。

二、以小学生身心特点为依据对游戏进行合理选择

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之前, 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展开深入分析, 并以小学生身心特点为依据, 对体育游戏进行合理选择。

针对年级偏低的学生, 他们喜欢模仿, 对生动、新颖、富有情节的游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而对于一些单一、乏味的体育活动提不起兴趣, 且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因此, 体育教师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 开动脑筋, 将死板的教材内容转变为多变且富有趣味的游戏内容, 并引导所有学生参与进游戏中, 在充分感受体育游戏乐趣的同时, 实现身心的良好锻炼, 并对体育知识技能有一个充分的掌握。为让学生做出更为协调、优美的动作, 教师可在组织游戏时, 播放一些生动、轻快的背景音乐;同时, 还可在游戏过程中加入一些有趣的故事, 从而将小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例如, 在慢跑教学过程中, 我会组织开火车的游戏, 指定排头学生为“火车司机”, 挑选队伍中间任意一位学生为“列车长”, 让其对车厢中的秩序, 也即队形进行维持, 并安排位于队尾的学生为“副列车长”, 以防学生出现掉队的情况。所有学生均参与进了游戏中, 且具备高涨的情绪, 能使队伍像正常运行的火车一样进行纵队慢跑, 实现了良好的体育锻炼。比如与低年级学生不同的是, 高年级学生的兴趣逐步转向了各种文化课程的学习, 他们喜爱的游戏活动的范围逐渐缩小, 但也越来越巩固。小学体育教师考虑到高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 就需要选择一些带有竞赛性质的体育游戏, 例如拔河、踢足球、小组踢毽子等。这些游戏通常包含了一些简单战术与技术的基础动作, 对成员、器材、场地以及规则等有着明确的要求, 因而在教学成果方面, 起着重要的巩固作用。另外,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女生, 她们的肌肉组织以及心脏系统机能等落后于男生, 因此, 教师在开展对速度与力量有要求的体育游戏时, 为保护女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与信心, 就需要适当降低对其运动的要求。

三、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体育教学中的各项游戏

为确保体育游戏发挥出应用的训练作用, 教师就应当科学组织并安排各项游戏, 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对体育基础知识有一个充分的掌握。在正式开展游戏前, 教师应当将游戏的名称、方法、规则、结果, 以及最终目的详细告知学生;在实际讲解过程中, 要注意生动有趣, 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 必要时还可以配上相应的歌谣等。例如, 我在开展分组跳绳比赛的游戏时, 会让学生一边跳, 一边念歌谣:一路纵队站整齐, 两人拉绳擦地飞。绳子来了快跳起, 手脚配合夺红旗。通过此种游戏形式, 可活跃气氛, 使学生以高涨的情绪来开展各项体育游戏教学, 在锻炼身体的同时, 获得体育技能, 并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等。

在组织游戏时, 教师还应对小学生的身心变化进行高度重视, 在教学开始前, 必须对学生的性别、身体素质、自身技能水平等展开综合考虑, 确保开展的游戏符合其发展要求。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对主教材与游戏的科学运用予以高度重视, 例如, 主教材的内容为耐力跑, 如果教师组织了迎面接力跑的游戏, 那么就会加大学生的运动符合, 超出其生理负担, 不仅不会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 而且还会对其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在组织并安排体育游戏教学时, 教师应从小学生实际身体状况、男女人数及其技术能力出发, 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方式, 科学合理而又不失生动地搭配主教材与游戏内容。唯有如此, 学生的积极性才会被充分地调动, 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乐趣, 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李秋兰.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1) :166.

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初探 第11篇

小学体育学科是小学课程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但是长期以来,因为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体育课这门非小升初的考试科目非常不重视。而且,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的大量存在,使部分小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导致体质较差而不爱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这就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而这种不理想的现状也在逐渐影响着处于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使他们的教学积极性严重受挫,进而导致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尴尬状况,这与我们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严重背离,不仅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阻碍了学生的全面成长。新课改的实行,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德、智、体、美、劳全面提高的发展目标,这对于我们小学体育教学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呢?笔者现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教学实践,简要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全面领悟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在推行的过程中,颁布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标准》,该标准全面解读了新课改下对于小学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理念。指出新课改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学过程中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要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新课改中的这些新变化,意味着我们小学体育教师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更新自己的观念,要树立“健康第一“的课堂教学理念。明确我们体育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科学的体育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对于学生成长和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养成锻炼身体的科学思想,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将来的学习、生活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以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是对新时期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阐述。这一新规定事实上有利于我们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教与学相互脱节的弊端,即教师的教过于依赖教材上的“死”内容,导致脱离学生的具体实际,这就导致教师教的枯燥,学生学的无趣。新课程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这就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安排,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和需求,重视学生个人的学习诉求,当然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新课改下对于师生角色的阐释同时也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这充分说明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新课改下,我们体育教师要改变自己,由过去的高高在上,转变为主动地走近学生,关心爱护我们的每一名学生,多聆听学生的声音,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人生路上的引导者。

三、采用多种途径提升教学效果

我们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一般模式是教师讲授、示范,然后学生根据教师所讲、所做的内容,反复练习,最终达到掌握的目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有些内容太简单或者太难,学生兴趣不大的状况,而且重复练习的做法往往容易使小学生产生枯燥、厌倦的情绪,这对于体育教学的效果来说是大大削弱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事实上向我们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一定不能仅仅拘泥于一种形式,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安排,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进学效果。比如,在有些教学内容讲授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这一平台,通过视频、图片、甚至动画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相关知识,既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们还可以充分地利用体育课学生实践性强这一特征,组织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如个人展示、小组竞赛等学生们喜欢的模式,这样学生既能够乐在其中、玩在其中,更能够学在其中。

四、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结构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阻碍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对体育活动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原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例如,在一年级《投掷》一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理活动规律,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引导→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提高身体素质(满足活动愿望)→放松与恢复等六个阶段。课的开始,将课堂喻作大森林,带着学生在动物世界里自由地玩耍,模仿动物作各种动作、学习飞行(引导→激发兴趣)。接着,让学生把预先设计好的飞机用来练习掷纸飞机,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飞机怎样才能飞得高、飞得远(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学生基本掌握飞行方法后,要求学生将飞机搓成纸球,比一比谁掷得远。最后,学生在乐曲声中欢快地结束活动(放松与恢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让学生在反复、单调的投掷练习中掌握动作的办法,使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飞行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投掷动作,课堂上学生学得开心,玩得有趣,个个满怀激情,身心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社会在发展,学生在变化,我们的教育也必然面临新的改变,新课改的实施,在逐渐强化着这样的变化。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以生为本,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社会主义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天王表的营销策略分析下一篇:司法考试培训刑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