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统计教案(夏欢)

2024-07-31

苏教版一年级统计教案(夏欢)(精选11篇)

苏教版一年级统计教案(夏欢) 第1篇

一年级《统计》教学设计

马衙中心小学 夏欢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8~99页。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数据,并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 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合作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自己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在合作交流中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准备 课件、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激发统计兴趣

师: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异口同声)喜欢!

师:那好,老师正想请咱们班和二班的小朋友一起看动画片,而且特意准备了四部动画片,大家一起来看看。(课件逐一出示《喜羊羊与灰太狼》、《西游记》、《葫芦兄弟》、《猫和老鼠》的图片)

师:可是这四部动画片,我们只能选一部来观看,你们最希望选哪一部呢? 生1:我要选《猫和老鼠》。

生2:我最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生3:不行!我们要看《西游记》,孙悟空最厉害了。„„ 师:(面露难色)大家喜欢的动画片都不一样,怎么办? 生1:我有一个办法,就是把每部动画片都放上一小段。

生2:老师说出一部动画片的名字,喜欢的小朋友就举手或者站起来,数出每部动画片喜欢的人数。

生3:哪部动画片喜欢的小朋友多就看哪部动画片。

师:你们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好)学生举手,教师数出每部动画片喜欢的人数,填写统计表。

师:刚才我们数出了喜欢每部动画片的人数,这种方法就是统计,这个表就叫做统计表。(板书课题:统计)

二、探究统计方法 师:通过统计,老师知道咱们班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小朋友最多,可不知道二班的小朋友最喜欢看哪部动画片,怎样办呢?

生:让二班的小朋友也用排队的方法统计一下。师:可老师现在就想知道结果,怎么办? 生:派一个人到他们班去统计。

师:二班的小朋友现在正在上语文课,不能打扰他们。(稍停)课前,老师已经让二班的小朋友把他们最喜欢的动画片片名写在纸上了。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把他们喜欢看动画片的情况统计出来吗?

生:愿意。

师:老师报动画片名,小朋友在纸上记。报完名,你们要告诉老师每部动画片二班各有多少人喜欢?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记?

老师开始报动画片名,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统计。师:请统计好的小朋友举手。(环顾全班,只有几个学生举手)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能说给老师听听吗?

生1:老师,您报得太快了,我记不了。生2:我不知道怎样记。

师:没关系,我们可以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记录的。师:记录下来的小朋友,谁愿意说说你的记录方法? 生1:我听到老师报哪部动画片,就在那部动画片的名字下面画个“○”。师:你真聪明,记录得很清楚。其他的小朋友有没有不同的记法? 生2:我是画“√”记的。

生3:老师,我是用“.”记的。生4:我是画“△”的。„„

教师将学生想到的记录符号板书在黑板上。

师:其实记录的方法还有很多,你觉得怎样记清楚方便就可以怎样记。刚才不会的小朋友,现在会记录了吗?

生:会了。

教师检查学生的统计结果,发现统计结果不一致。

师:为了做到准确公平,老师想请小朋友用画“√”的方法,把二班喜欢 看每一部动画片的情况再统计一次。

学生同意后,师生第二次统计。之后交流,填写统计表。师:看看统计表,你们觉得两个班到底应该选哪一部动画片来观看?为什么?

生:应该选《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因为两个班都是喜欢它的人最多。

师:很好。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了两个班看哪部动画片的问题。小朋友想出了用符号来记录人数的方法。(板书:符号)你觉得这种用符号记录数据的方法怎么样?

生1:我觉得用符号记又简便又快。生2:我觉得记得很清楚。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表现太棒了!老师要奖励你们先看一段动画片。播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片段。

三、解决问题

师:看完动画片,我们再来看下面的问题。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主题图。(稍加变化)师:我们课后要开展这几项体育活动,不知道小朋友喜欢什么活动,每项活动各要准备多少体育器材,你们能帮老师统计出来吗?

生:能。

学生分组调查,并要求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统计方法记录调查结果,完成统计表。

师生共同统计全班情况,填写统计表。

师:你能说一说,我们班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少?

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师:从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生:„„

四、总结

师:今天的数学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生:我学会了用简单的符号统计数据„„

五、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苏教版一年级统计教案(夏欢) 第2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把整理出来的数据填在简单的统计表里,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第98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每小组准备5个正方形、7个三角形、4个圆装在一个盒子里。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手中拿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怎样才能知道装的是什么?那么你们知道盒子里有多少个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怎样才能知道?

今天我们将来学习统计的知识,来帮助小朋友整理这个盒子。(板书:统计)

二、新授。1.教学例题。

(1)用什么办法能知道盒子里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圆?

(如果学生说先把三种图形分开,再一种一种数出个数。可以请几名同学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演示这种方法)。

(2)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方法?指挥学生看书,仔细看图,说说图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中的学生是怎样统计三种图形个数的,其中一名学生做什么事,其他学生做什么事,你也能像图中的学生那样统计吗?

4人一组分组活动,一人报名称,其他三个人记录。学生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3)展示和交流学生记录单,说说各种记法的特点,比一比谁记得清楚又方便?(画“√”)老师讲解画“√”表示1个图形.有几个“√”就是几个图形.你会用画“√”的方法记一记吗?(学生再用画“√”的方法记录一遍,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4)提问:你能把整理的结果填在下面的表面的表面国吗?统计表里的“一共”这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填写统计表,集体交流时提问:(1)从统计表里能知道点什么?(2)除了知道正方形、三角形、圆和一共的个数以外,你还能想到些什么?

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在统计之前,同学们要想好用什么方法统计,如果是小组统计,要分派好每个同学的任务,一般选用画“√”的记法记录统计结果比较方便,最后完成统计表,从统计中我们不仅可知道统计的结果,还能想到许多问题。

三、完成“想想做做”1 完成“想想做做”1。

1.四人一组,统计小组里的铅笔、橡皮、直尺各有多少,要求学生用画“√”的方法记录,并把记录的结果填写在表中,老师解释表中的“文具”栏里定的是文具的名称,“数量”里只要把整理的数据填进去就可以了。

2.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边看边分、边记。3.集体交流,说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种文具多?哪种最少?

苏教版一年级统计教案(夏欢) 第3篇

1. 辨松树大小创童话情境 (0分0秒~3分24秒)

点评:用道具和想象创设童话课堂的情境, 一年级孩子的求知欲和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在故事的情境里学习课题中的生字, 并通过字形的大小引起学生注意两棵松树的大小, 理解后通过朗读内化吸收。故事里的“小松树”就是因为不能认清自己的大小而盲目自大。弄清松树的大小, 是学生理解故事内涵的重要环节。

2. 绘声绘色讲聚精会神听 (3分25秒~6分45秒)

点评:漂亮的“松树精灵”头饰早已让学生们心痒难耐, 学生的心思容易被转移到讨论头饰上去。设置“变身精灵”的环节, 一下子就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到课文的学习中。

3. 角色中识字生活中链接 (6分46秒~22分17秒) (1) 角色链接 (6分46秒~11分37秒)

点评:童话里最主要的是人物, 第一遍读完故事, 必须要知道故事里都有哪些人物, 并知道人物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 很不容易, 老师利用贴图的方式, 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亲自

张茂平老师

动手去贴, 考查了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能力。这是教师课前预设的具有倾向性比较集中的问题。而几次请学生到黑板上去贴, 学生贴错位置, 这则是在学习中产生的生成问题。在这个节点上, 老师没有越俎代庖, 而是尊重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观察文中的插图, 将文字与插图的作用有效发挥。课堂教学中, 总是会出现很多的“意外”, 而这些“意外”恰恰是教师备课时不能预测的状况, 巧妙地引导, 让“意外”转化为精彩。

(2) 递进式学习轻声词 (11分38秒~22分17秒)

点评:教师“教”的功能, 是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教师没有直接地灌输, 而是不断地启思。这篇童话故事里有很多轻声词, 老师带学生读两个字的轻声词,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样的词就是轻声词, 并奖励发现轻声词的学生变身“松树精灵”, 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又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由两个字的轻声词到三个字再到五个字的轻声词的教学, 由易到难, 由老师带读到学生自学, 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由扶到半扶半放再到放手自学的过程。“托”字的教学是重点, 作为一类生字, “托”字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声旁“乇”是“画变字”的典型代表, “托”的意思容易与“拖、脱”混淆。精妙的动画变字的过程令人过目不忘, 用表演的方式不仅能正确理解“托”的含义, 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4. 抓句子标点训练读文字感情色彩 (22分18秒~36分47秒)

点评:此环节, 老师引导学生关注语气词“哇”和“!”, 学生谈谈这样的语气词和标点符号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并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在指导学生读通句子的同时, 读出感情, 看起来很难, 实际课堂上学生做得非常好。

“很——很——”是这篇课文里语用的训练点。一年级学生对词语的学习理解不应当是词条解释背诵式的记忆, 在老师创设的语境中, 学生有了语言运用的实践, 也打通了学习和生活的联系, 内化语文知识, 提高学习能力。

戴上象征故事里“松树精灵”和“风精灵”的头饰, 与老师一起分角色读故事, 更是童话故事课堂上亮丽的一笔, 既是对当堂学习的检验和巩固, 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从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二、在游戏愉悦中快乐写字

1. 游戏愉悦心情 (36分48秒~37分36秒)

点评:关注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适当放松, 利于学习。游戏的课堂里, 一切都是快乐的。课中的韵律操歌曲轻松又活泼, 学生既活动了身体, 又愉悦了心情。

2. 动漫演示读帖 (37分37秒~43分50秒)

点评:写字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读帖—范写—描红—仿影—练写—评点”, 纠正坐姿, 注意书写习惯惯的的养养成成教教育育。。并并用用“变变身身精精灵灵”的的童童话话情情境境贯贯穿穿始始终, 使写字教学润物无声、扎实有效。

分14秒)

点点评评:总结本课, 回顾课文, 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总评:一一年年年级级级课课本本上上的的童童话话故故事事短短小小、、生生动动、、有有趣趣, 又富含教育意义, 读来朗朗上口, 最适合绘声绘色讲出来。然而, 要达到绘声绘色讲故事的境界, 却并非易事。第一课时需要扫清几大障碍:识字关;读通句子关;理解重点句子意思关;角色表演关等。

本课教学中, 执教者重点从两个方面突破教学重难点。 (1) 抓住文中轻声词朗读教学, 引导学生从两个字的轻声词到三个字再到五个字的轻声词的朗读, 由易到难, 层层推进。由老师带读到学生自学, 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由扶到半扶半放再到放手自学的过程, 使学生掌握了轻声词的朗读方法。 (2) 抓住语气词和标点符号的变化, 进行阅读训练, 使学生掌握了句子的感情色彩。

苏教版一年级统计教案(夏欢) 第4篇

1.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唱歌,能熟练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参与歌表演、律动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感受劳动歌曲的特点,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

教学重点:体验劳动创造财富的快乐,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并能随音乐即兴表演。

教学难点:

1.掌握好×× ×××乂×× ×和×× ××乂×××的节奏型。

2.连续三度跳进,不易唱准,需多次模仿练习。

教学过程:一、创设教学情境,练会节奏

师:“小朋友们,今天森林中的小熊猫邀请樊老师去它家做客,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去啊?”(生答)师:“小熊猫家住的比较远,樊老师坐火车去,中间还要中途休息呢。呜,火车开啦!”(放《火车开啦》的音乐,老师在教室里边唱边做开火车律动,火车轰隆轰隆地向前开,音乐结束时,火车到达第一个站点小鸭家门口时停下来)。师:“哪位小朋友愿意帮老师按小鸭家的门铃,喊一下小鸭和我们一起去小熊猫家做客?”(课件出示小鸭家门铃的节奏谱:×× ××乂×× ×,请一生边划拍边念节奏)师:小鸭们听见了吗?(小鸭们回答:听见了)师:“请用你们自己的叫声按照门铃声的节奏来回答好吗?”(生戴着头饰按节奏边表演小鸭动作边按节奏用叫声回应。)师:“请小鸭们跳上火车和老师一起去做客吧!”(扮做小鸭的学生跟老师一起随着《火车开啦》的音乐边表演边唱。)师:“火车飞快地奔驰着,小朋友们看下一站到了,呜。”(火车停在小猫的家门口)师:“哪位小朋友愿意帮助老师去请小猫们和我们一起去做客呀?”(出示小猫咪们家门铃的节奏谱:×× ×××乂×× ×,请一生边划拍边念节奏。)师:“小猫们你们听见了吗?(生答),请你们用门铃的节奏回答一下。”(生戴着头饰边表演小猫的动作边按节奏用叫声回应)师:“请小猫们跳上火车,我们继续向前走。”(学生继续随着《火车开啦》的音乐边走边演唱《火车开啦》。再开到小鸡的家,门铃节奏与小鸭家一样,进行第一个节奏的巩固;最后开到小狗的家门铃节奏与小猫家一样,进行第二个节奏的巩固)

二、自然导入新课,感受旋律

师:“小熊猫家快到了!小朋友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一起演奏乐曲,欢迎咱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请小朋友们跟着他们演奏的音乐下火车,找到自己的座位坐端正。”(播放《快乐的小木匠》伴奏音乐)师:“正当小动物们起劲地演奏着乐曲欢迎我们的时候,忽然从小熊猫家中传来了很奇怪的声音,听一听是什么声音呢?”师:“小朋友们都动脑筋了,说得也特别的好。对,这是小熊猫在做木工活时发出的声音:有用锯子锯木头的声音,还有榔头敲钉子的声音。请你们用嘴巴来模仿一下锯木头和敲钉子的声音。”(生兴高采烈地模仿)。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学学小熊猫,也来做一回小木匠?(生答)那我们一起听着声响用嘴巴模仿着,再做一做小木匠的动作。”(师生共同模仿木匠干活,同时用口技模仿声响。)师:“小朋友们表演得真像,大家很快乐吗?(生答)小熊猫在做木工活时也很快乐,它一边干活还一边唱歌呢,让我们坐端正竖起小耳朵一起来欣赏它快乐的歌声。”(播放歌曲《快乐的小木匠》)师:“小朋友们你们可不可以向小熊猫那样边唱边干活呢?(生答)我们一起用小鸭、小鸡和小猫的叫声来模仿一下小熊猫的歌声。”(《快乐的小木匠》伴奏起,师生共同边表演边用三种小动物的叫声哼唱旋律。)师:“小朋友们唱得很棒,做得也很棒!你们知不知道小熊猫学做木匠的故事呀?(生答)小熊猫是森林中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它的爷爷是森林里最好的木匠,小熊猫就想跟着爷爷学做木匠,可它学习不专心还没有学到爷爷的真本领,就去帮森林里动物们干活去了,结果笑话百出。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帮长颈鹿一家修桌子的?”(播放影片片段)师:“看了这段影片你觉得,小熊猫的木匠活儿做得怎么样?它应该怎样做呢?”(学生动脑筋发表各自意见。)师:“后来小熊猫改掉了坏习惯,经过自己刻苦努力的学习,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小木匠,做的东西不仅漂亮而且坚固,小动物们都非常喜欢他。现在小熊猫把干活当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干活的同时就唱歌,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它快樂的歌声。”(播放动画《快乐的小木匠》。)

三、新歌教学

师:“小熊猫在他的歌中都说了些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歌曲)

1.按节奏读歌词。师:“小朋友跟着老师把小熊猫的话读一读。”(生跟着老师读第一段歌词。然后按一问一和的方式分角色朗读歌词。)

2.听、模唱学唱歌。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学这首歌?(生答)老师先来学学小熊猫的歌声。”(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学生欣赏,然后进行教唱)

3.分角色演唱巩固。师:“小朋友们学得真快,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非常佩服。他们希望能听到大家美妙、动听的歌声。你们愿意唱给他们听吗?”(生答)

4.师生共同歌表演。师:“哦,大家的精彩演唱再次得到了小动物们的阵阵喝彩!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前面我们模仿了小熊猫做木匠活时候,都有哪些动作吗?(学生模仿。)下面我们一起边唱边表演,看哪个小朋友表演得最棒?”(教师也参与进去和学生一起随着音乐即兴表演。女生唱第一段,男生表演;男生唱第二段,女生表演;师生共唱第三段,一起表演。)

5.开动脑筋起歌名。刚才小朋友们在演唱的时候,小熊猫轻轻地对我说,它的歌曲到现在还没起歌名,它想请远方来的小客人帮忙起个歌名,你们看起个什么歌名比较好呢?刚才,小朋友们都说得非常好!最后让我们再和小熊猫一起边唱边干活,共同分享劳动的快乐!

四、快乐下课

苏教版一年级统计教案(夏欢) 第5篇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

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资源:

每小组准备5个正方形、7个三角形、4个圆装在一个盒子里。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杂乱地贴在黑板上的图形。谈话:小朋友请你瞧一瞧黑板上有哪些图形?(学生说一说)

怎样能很清楚地看出它们各有多少个?(指名说一说)

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分一分、排一排?(找一个学生上来分一分,排一排,现在你能告诉大家,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讲述:分一分、数一数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统计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

板书课题:统计。

二、进行新课

1、创设问题情境。

谈话:老师在你们每组的盒子里也放了许多这样的图形,能不能用其他方法统计出它们的个数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听老师讲一下游戏的要求。小组长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图形,说出图形的名称,其他,]、朋友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上,组长再拿一个,你再记一个,一直把盒子里的图形拿完为止,然后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里。我们要比一比、看一看,谁记得正确,记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2、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小组活动。组长报图形名称,其余的小朋友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2)讲述:记录完了的小组讨论一下并选择一个记得既清楚又方便的方法贴在纸上,然后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3)谈话:刚才小朋友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一

说是怎样记的吗?(学生上来说一说)

听了这几个小朋友的介绍,现在你喜欢哪种方法?(小组讨论)

哪位小朋友能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为什么喜欢这种记法。

讲述:既然大家都喜欢这种方法,如果让你再来记一次,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

3、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谈话:把书翻到第95页,你能把整理的结果填在表里吗?(学生填表)看着这张表格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背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提出多种合理、新颖奇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各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2)请小组长介绍各组统计的方法和结果,并把结果填写在教师在黑板上预先画好的表格里。

(3)提问:看着这些表格想说些什么?如果我是文具店经理,

你们想对我说些什么?

2、统计本地区四月份的天气情况。

(1)谈话:老师记录了我们这个地区今年四月份的天气情况,你能帮老师统计一下晴天、阴天、雨天各有多少天吗?

(2)教师用翻日历的形式,报出每天的天气,学生随机作记录。

(3)指名汇报统计结果,并填写在投影片上的表格里。

(4)引导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表后在小组内互相校对,并讨论教材中提

出的问题。

[评:由于学生在做想想做做“的第1、3两题时,用排一排、数-数的方法比较方便,很可能不使用打”∨"作记录的方法,所以补充了统计本地区四月份天气情况的练习,教师用随机出现的形式呈现每天的天气,以引导学生用新学习的方法作记录。]

四、全课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还

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编制者  王亚芬)

苏教版一年级《冰花》教案 第6篇

教材简析:

本课生动地描绘了冰花的千姿百态和晶亮洁白。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小童清晨醒来看见了一夺夺“冰花”。第二自然段,写小童告诉妈妈他看见冰花了以及冰花是什么样子的。第三自然段写妈妈回答小童这冰花是哪里来的。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想象力,本课训练的重点是朗读和识字写字。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冰花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准备:

课件,三线田字格等。

前置作业:1.读准生字词,读熟课文。

2.观察书上的图片,想一想,冰花是什么样子的?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会写“从、说、时”几个字;

3.理解课文,认识冰花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10 冰花

看看课文中描写的冰花是怎样的。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音乐、图画。

2.师叙述:转眼,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得吹着,雪花纷纷落下,冬天真冷啊!可是冬天也有冬天的乐趣。喜欢观察的小朋友就能发现。瞧!小童清晨醒来,他朝窗外望去,看见了什么?(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3.细读。

(1)圈点“一朵朵”。读读这个词,你从这个词中读到了什么?(冰花很多)不是一朵,也不是两朵,而是一朵朵,你能来读一读吗?指导朗读(个别读、评价后再读,齐读)

(2)圈点“晶亮”。师:读读这个词,你从这个词中读到了什么?(冰花很亮)演示图片。

这是怎样的冰花?出示填空:(晶亮)的冰花

指名读,齐读。

出示填空:冰花象()一样晶亮

生感受后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

4.原来玻璃窗上的冰花很多也很亮,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当你清晨起来,拉开窗帘,看到这么晶亮的冰花,你的心情怎么样啊?为什么?

2.我听出来了,你们不光高兴,还很惊奇呢。(点击:惊奇)齐读。小童的心情和你们一样,他惊奇地喊着:(引读)

(1)现在你就是小童,你的心情怎样?请你来读一读。那老师做妈妈,你惊奇地告诉妈妈吧!(评价:妈妈觉得冰花很美,看到这么美的冰花,你高兴吗?妈妈没感觉到,请你再来读。)

(2)读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3.玻璃窗上开花了,多神奇啊!让我们一起来仔细欣赏这美丽的冰花。(出示课件:图)

你觉得窗户上的冰花怎么样?出示:“啊!真漂亮!”请你把它读出来。个别读、齐读。

4.冰花有多漂亮?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出示课文)

(1)引读:“它像„„像„„像„„”冰花真是又多又美又神奇啊!真美啊!你喜欢哪一种?你来读。

(2)交流,指导朗读: A“它像宽大的树叶”

·它像什么?(它像树叶)

·它像怎样的树叶?(它像宽大的树叶)请你读出来。

·指名读

·谁也喜欢这种形状的冰花的?你再来读。

·齐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B“像柔嫩的小草”

·它像什么?(它像小草)

·它像怎样的小草?(它想柔嫩的小草)

·什么时候的小草最柔嫩?(春天)你见过吗?那你的感觉读出来。

·齐读。

C“像丰满的牡丹”

·它像什么?(牡丹)

·怎样的牡丹?(丰满的牡丹)

·看,这里的两幅图,哪一幅图是丰满的牡丹?(出示图)

·是啊!冰花像(丰满的牡丹)指名读。齐读。

(3)是啊!冰花的形状可真多,(引读)像„„像„„像„„真是(板书:千姿百态)其实冰花的形状远不止这些。看,它们还像什么?(出示图拓展)

·出示:“它像”让学生说话填空。

·让我们学着课文的样子,来说说冰花是什么样的?出示:“它像……像……像……”练习说话。(4)你现在觉得冰花怎么样啊?出示句子“啊!真漂亮!”指名读,齐读。(5)冰花不仅样子特别美,聚在一起还很多呢!你从课文中看出来了吗?出示句子“一束束,一朵朵”你能读好吗?指名读出“多”,齐读。

(6)这一束束,一朵朵的冰花是那么的(引读)晶亮洁白(7)让我们再来赞美它吧!(齐读:啊!„„洁白)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有人说:冬天是银色的,你看,屋檐上挂了一根根小冰柱,小河结成了一条条冰玉带,还有小朋友的窗前结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它像艺术家用白玉精雕细刻的一幅幅晶莹的画。每一幅都是那样的漂亮,每一幅都是那样的千姿百态。你知道这么漂亮的冰花是哪来的?(出示第三小节)谁来读?

2.个别读。谁来说说冰花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时候送给我们的?(晚上)难怪到了第二天清晨,小童会惊喜地发现窗户上开出了朵朵冰花。这么漂亮的冰花是谁送的?(冬爷爷)请你再来读读妈妈的话吧!(多好的冬爷爷啊!)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妈妈的话吧!

3.冰花这么美,这么多,小童真想知道冰花是怎么来的?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小节告诉小童吧。齐读第三小节。

4.冬爷爷送给我们这么漂亮的冰花,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欣赏吧!齐读全文。

四、拓展

1.大自然真神奇,她让春姐姐给我们带来了鸟语花香,让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了累累硕果,又让冬爷爷给我们带来了晶莹洁白的冰花。其实冬爷爷还给我们送来了很多礼物,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

2.看!冬爷爷还送给我们什么?(学生观赏图片)冬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多吗?他送给我们什么呀?

——(雪)对,冬爷爷将雪花撒向田野,就给麦苗盖上了被子;将雪花撒向树木,就给树木穿上了冬衣

——(冰)厚厚的冰像给小河盖了盖子,还给屋檐增加了漂亮的冰凌。——(梅)咦,一阵香味飘来,原来是爷爷给我们送来了梅花,梅花在冰雪中傲然开放,给我们送来了阵阵清香。3.冬爷爷送给我们这多礼物,你想对冬爷爷说什么?请你来谢谢他。

五、教学生字

1.其实冬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都是大自然神奇的现象,课后,小朋友可以看看书,找找资料,向别人请教请教,看看他们是怎么形成的?下次课上,我们来交流一下。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生字,我们来比比谁最会观察,谁看得最仔细,记住这三个字哦。教学“从”“时”“说”

(1)指名读准字音。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3)书空、范写。(4)描红、临写。

六、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2.《完成补充习题》。3.熟读课文。[板书] 冰花

《冰花》教学反思

》。《冰花》生动地描绘了冰花的千姿百态和晶亮洁白。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小童清晨醒来看见了一夺夺“冰花”。第二自然段,写小童告诉妈妈他看见冰花了以及冰花是什么样子的。第三自然段写妈妈回答小童这冰花是哪里来的。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想象力。

上课伊始,我这样导入:小朋友们,我们刚刚送走了美丽的秋姑娘,冬爷爷又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它扛着一个大口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礼物,那么,这一次,它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礼物呢?并播放冬天里的各种场景,有人们滑雪的样子、有雪人、有雾凇,最后定格在一张冰花的图片上,并让孩子读好“冰花”这个词。接着我又出示了“()的冰花”这样一句话,让孩子们来说一说“什么样的冰花”,班里的孩子都说“美丽的冰花”“好看的冰花”“漂亮的冰花”,我出示“()的冰花”其实是局限了孩子的思维,所以孩子的答案只能是“美丽的冰花”“好看的冰花”“漂亮的冰花”,如果我这样问“你觉得冰花怎么样啊?”或者“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冰花?”,孩子就会发挥想象力,说出各种各样的答案。课文应该注重孩子的朗读,尤其是朗读是注意一些轻声,在让孩子自己朗读前,可以让他们把轻声圈画出来,读的时候加以注意,也可教师先范读,让学生仔细听,听老师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什么,让学生来挑战老师。还有就是朗读时有些地方应该注意停顿,除了逗号和句号之外,还有些比较长的句子也需要停顿的。老师可不必直接说出哪里哪里需要停顿,而是自己范读,让学生听听老师在哪里读停顿了,听出来的孩子举手,并让孩子在停顿的地方划上停顿符号,接着再读。

课文第一自然段,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可是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量,而我却是很直白的一个一个提出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很乏味。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一定要体现出趣味性,让学生学的有意思,觉得学语文有意思,那么怎么将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呢?在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我可以找一个班里声音最响亮的孩子起来读,让其他孩子把书合上,等这个孩子读完了,我问:“你听到了什么?”在孩子回答的基础上,我适时的进行教学并做好点评。例如,有的孩子会说:“我听到玻璃窗上结了一朵朵冰花”,我会这样评价:“你的小耳朵可真厉害,听了这么多,请你读一读好么?”学生读后,我这样说道:“可是老师从你读的句子里只听到了有一朵冰花,你能读得再好点吗?”这时,孩子就会明白,读的时候要把“一朵朵”读的重一点。这样比直接说出:“你能读出冰花的多吗?”更显得有趣并且不枯燥。

苏教版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第7篇

1、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能积极、认真的学习. 2、注意游戏安全,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

活动重点:学生能积极、认真的学习.

活动难点: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

活动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上课了

活动目标:

1、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能积极、认真的学习. 2、注意游戏安全,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 活动重点:学生能积极、认真的学习. 活动难点; 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师:刚才叮铃铃、叮铃铃,什么响了? 生:电铃响了。 师:电铃响了,说明了什么? 生:上课了。 师:听到了上课铃声,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二、 创设情境,感悟规范

活动一 进教室 师:(老师摇铃,请几位同学表演进教室。)平时,你们是怎么快快进教室的? 生:(交流汇报) 师:上课铃一响,我们应该快步走进教室,不拥挤,准备好学习用品,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地等老师来上课。

三、 情境体验,深化认识

活动二 课堂发言 师:(随机提问)对刚才发言的情况,你最喜欢谁的表现?为什么? 师: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好呢?大家交流一下。

活动三 认真听讲 师:小朋友两手都拿笔,左手画圆,右手画正方形,试试在5秒钟内能画好吗? 学生动手画。 师:刚才小朋友们试过了,你认为能画好吗? 学生:不能。 师:如果我们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想别的事或做别的事,我们能学好知识吗?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好呢?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苏教版一年级统计教案(夏欢) 第8篇

师:上课之前,我们进行“精彩识字3分钟”。同学们课余又认识了不少汉字,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认识这些汉字的?

生:猜谜语。

生:讲故事。

生:编顺口溜。

生:熟字加偏旁,还有和爸爸妈妈共同做识字卡片。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组汉字,咱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好吗?仔细观察这三组汉字,它们有什么不同?

(大屏幕显示)千 干;日 曰;开 并

师:这几个汉字还有个幽默小故事呢,想听一听吗?

[点评:通过交流复习猜谜语、讲故事、编顺口溜、熟字加偏旁以及和爸爸妈妈共同做识字卡片等识字方法,让孩子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既复习巩固了多种趣味识字的方法,又调动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二、 我会认,我快乐

师:同学们,感觉学习汉字怎么样?

生:真有意思!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更多的汉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识字2”。

师:同学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每天几点起床?起床后又做些什么?(指名答)

师:有位小姑娘叫晶晶,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她每天早上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请看大屏幕。(点击出示上半部分情境图)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纷纷起来发言,师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具体)

师:是呀,太阳公公张开了笑脸,闹钟清脆地响起,小鸟在欢快地唱着歌,愉快的一天开始了。(出示词语:太阳 闹钟 小鸟)请两个同学来读一读这三个词语。

师:晶晶听到小闹钟响起,她会怎么做呢?

生:穿衣服。

生:走下床。

师:(出示词语)穿衣 下床 起早

师:(点击出示下半部分情境图)晶晶起床后又会做哪些事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生举手发言)

师:(出示词语):刷牙 洗脸 用餐/上学 升旗 做操

师:同学们,你们能把这几组词连起来读一读吗?

(生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赛读)

师:一天的学习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学了这几组词语,你想说什么?

生:早上的时间很宝贵。

生:不能浪费时间。

师:是啊,说得太好了。我们一定要珍惜早上的时光,动作要快,上学不能迟到。所以人们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啊!

[点评:在词串教学中,学用结合是开启儿童心扉的好办法。认了字就要用。用多了,用熟了,就能“生巧”。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激活思维。]

三、 我会读,我快乐

师:这几组词语连起来读,就像是在读一首美丽的小诗。听老师读。

(生学着老师的样子练习读)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如果把拼音去掉,你们还能读得这么好吗?

生:能!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跟老师比一比?

(两名学生读)

师:听你读后,我体会到了你愉快的心情!后面那位同学还加上了动作,非常好。我们一起拍着手读一读。

[点评: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对韵文进行表演性的诵读,可以收到“多重记忆”“立体积累”的效果,体现训练的层次性。通过拍手打节奏,让学生体会词串的节奏感。]

四、 我会做,我快乐

师: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小游戏,好不好?请两名同学,一个做动作,一个来猜。(依次出示词语卡片,一个比划一个猜)

师:做完游戏,这些词语娃娃该回家了。可这一课里的几个生字宝宝却不想走,它们很想留下来和大家做朋友,最先跑出来的是这几个!(出示一类生字:太 小 鸟 下 早 牙 上)

(生齐读)

师:看,又跑来几个。谁认识它们?(出示二类生字:阳 钟 穿 床 餐)

[点评: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巩固生字,增强识字兴趣,理解词语的大意,引导低年级的孩子主动学、学中玩、玩中学,使汉字的音、形、义有机结合,巩固识字。]

五、 我会写,我快乐

师:在这一课中,出现了四个新的笔画,(出示:竖钩、横折钩、竖折折钩、竖折)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书空。

师:我们先来看“太”这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

生:因为以前学过“大”,再加一点,就变成今天要学的“太”了。

师:你是用“熟字加减法”记住的。

师:谁再来说说你是怎样记住“鸟”字的?

生:我把“鸟”字的每一笔都当成小鸟身体的一部分来记的,横折钩像小鸟的头,竖折折钩像鸟的身子,点像小鸟的眼睛,下面长长的一横像小鸟的脚。

师:你的办法真好!怎么知道的?

生:是哥哥告诉我的。

师:“早”这个字谁有好办法来记住呢?

生:我用猜谜语的方法来记住它。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就是“早”。

师:那么短的时间,就想出这么棒的谜语,真不愧是“识字小博士”!

师:今天生字里还有一组反义词,你知道是哪两个吗?

生(异口同声):上 下。

师:经过同学们这么一说,这几个字就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这些字只记住了还不行,还得会写,并且还要写好。那么,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呢?

生:姿势正确。

生:一笔一画地写。

生:看清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写两个字:鸟、小。

师:“鸟”这个字特别要注意的是“竖折折钩”,鸟的头不能比身子大。第一笔“撇”像鸟的嘴巴。“撇”下有“竖折折钩”,“竖”不出头。(老师边写,边讲述注意的地方)

师:“小”的笔顺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请同学们伸出手指,按照课本上的笔顺书空一遍。然后,仔细观察它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书上认认真真地描红,然后在本子上工工整整地写一个“小”字。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提醒坐姿)

[点评:写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少,而且有效的指导尤为重要。要发挥教材的优势,充分利用田字格读帖、描红、临摹,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好汉字的本领。]

师: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最大的收获或感受是什么?

生:要珍惜时间,尤其是早晨的时光太宝贵了!

生:中国的汉字太有趣了!

师:是啊,中国的汉字的确很奇妙,同学们课后请继续用咱们说过的多种识字方法,去认识更多的汉字,祝愿你早日成为咱们班的“识字小明星”。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9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的种类。

2、学会做滚小球的试验。

3、完成活动手册。教学准备:

图片,小圆球,一块棉布,一个斜坡。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科学家吗?(指名回答)谁来说一说你们知道的科学家他们都是做什么的?你们想不想成为科学家?

板书课题:小小科学家。

二、学习新课

1、读一读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找出与自己吹泡泡时的相似之处。用简单的文字记录下来。

2、教师讲述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的故事

3、玩玩具,提问题,进一步理解科学是什么。

4、学生玩玩具。

5、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玩上升到有意义的科学活动。

(1)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一边玩玩具,一边提问题。(要从身边的事物说起,还要有价值,适合于探究。)

(2)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进行记录。

(3)在全班说一说,比一比谁的问题提得好。

三、总结

同学们每人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身边经常遇到的,使我们懂得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养成多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你就会发现自己想的事做得事里就会有科学。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

2、小小工程师

教学目标

1、大胆的想象提高学生们的想象力。

2、设计绘图,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画图能力。

3、上台解说,对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好处。

4、通过看课件,让学生们知道什么是工程师。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们大胆想象,但在上台解说是出现害羞,胆怯。但在老师们的鼓励下还是成功解说。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同学们,快来,快来。

2.教师带同学们观看课件,同学们讨论。

A.工程师(老师扮):同学们好!(老师好)我要考考同学们,工程师是什么工作的呢?

B.教师指导同学们认真观察课件,说说工程师是做什么的。(教师对同学们的回答先加以小结)

你看到了什么,能把所见所想说出来吗?

教学意图: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为美术教学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有效地激发同学们联想,唤起同学们以往的生活积累。

二、尝试活动,老师布置作业,给同学们一周时间让他们画出自己未来家园。

A.老师帮助能力差的同学们共同制作。

B.对制作好的同学们进行再引导再创作使画面更丰富。

己的作品讲给同伴听。

2.同学间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参与指导,并有意识的指导个别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

3.教师带领同学依次参观作品。

四、伴随“我是小工程师”歌声本次活动结束。

3、上好科学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参观科学教室,实验室说出于普通教室有什么区别。

2、小组合作做比较“水”的多少的试验,初步的感知试验的必要性,在试验中明白那些行为是对的那些行为是错的。

教学准备:三种量杯、水、抹布。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参观科学教室,实验室。

1、组织学生参观科学教室,提问:科学教室与普通教室有什么不同?

2、认识实验室,选择物品进行试验。

教师选择好测量水的多少的三种量杯,把学生分组带到试验台上,小组合作进行试验。

3、教师讲解实验物品的注意的事项,教给学生正确的测量方法,试验完指一名学汇报。

三、小结内容:上好科学课,是需要试验来证明的,今天我们参观的科学室、实验室都是为了我们上好科学课而准备的。

4、认识感官

教学目标:

1、知道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等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

2、初步了解视觉、听觉、触觉形成的原理,能用语言正确表述。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人体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亲历感觉器官产生感觉的重要过程。

教学难点:了解感觉器官为什么能产生感觉。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师:鲜艳的色彩、诱人的飘香、悦耳的旋律,这些是我们身体的哪些器官感觉到的?我们的身体有哪些感觉器官?感觉器官为什么能产生感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教学探究

1、认识感觉器官及其作用 活动一:出示下面物体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 探究观察

师:我们把眼睛称为视觉器官。活动二:分组实验——闻气味

师:下面我们开展分组实验,请同学们打开瓶盖,你闻到了什么气味?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闻气味的方法。(示范闻气味)这样的方法可以避免有毒气体对我们鼻子的伤害。

生闻气味

师:你用了人体的什么器官? 生:鼻子

师:我们把鼻子称为嗅觉器官。活动三:分组实验——尝白糖水

师:请同学们拿出烧杯装的液体,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它是什么味道?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尝的方法。(示范尝味道)这样的方法可以避免有毒液体对我们的伤害。

生:尝到甜味。师:用到了什么器官? 生:舌头

师:我们把舌头称为味觉器官。活动四:分组实验——亲历皮肤产生痛觉

师:请同学们拿出牙签,刺你的手,你会有什么感觉? 生:疼痛

师:是什么感觉出来的? 生:手 生:皮肤。

师:我们把皮肤称为触觉器官 活动五:课件播放音乐

师:这段音乐好听吗?你的什么器官听到的? 生:好听,耳朵听到的。师:我们把耳朵称为听觉器官。教学小结

师:我们人有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等感觉器官。眼睛称为视觉器官,鼻子称为嗅觉器官,耳朵称为听觉器官,舌头称为味觉器官,皮肤称为知觉器官。

5、感官总动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感官的作用,学会保护感官。

2、知道一些事物可以用感官来判断。教学过程:

一、探究人的感觉器官为什么能产生感觉。活动一:认识耳朵为什么能产生听觉

师:出示耳朵解剖模型结合课件图,介绍耳朵的结构,耳朵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组成。

师:鼓膜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做一个模拟实验。(介绍实验器材和结构)(学生做鼓膜振动模拟实验)师:播放鼓膜振动模拟视频。生:薄膜随喂喂的声音而振动。

师:鼓膜就是一个感受器。正因为有了这个感受器,所以我们的耳朵才能够感觉到声音。

活动二:认识其他感觉器官产生感觉的原因

师:依次出示其他感觉器官图,学生找出各自的感受器。生找出感受器 小结:

师:刚才的研究发现:感觉器官之所以能够产生感觉,是因为它们有相应的结构。如鼓膜是听觉感受器、眼球是视觉感受器、嗅觉神经末梢就是嗅觉感受器、味蕾是味觉感受器、痛觉神经末梢和冷觉小体等是知觉感受器。所以我们人的感觉器官能够感知周围的事物。

活动三如何保护我们的感觉器官

师:刚才我们的研究表明:感觉器官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那么你知道各种感觉器官可能会出现哪些毛病呢?出现了毛病,对我们的生活会造成哪些影响呢?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

生讨论交流

老师总结保护眼睛的方法:、不在光线过强、过暗的环境下看书;、不在晃动的车船上看书;、不能直视光线过强的发光体;、保持正确的姿势,保持与书本一尺的距离;、不能过久的接触视屏(电脑、电视),做到劳逸结合 师保护耳朵的方法:

防噪声、防进水、防揪打、不挖耳。。。

6、借助工具观察

教学目标:

1、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

2、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借助工具观察)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认识工具

三、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7、做个小侦探

教学目标:

1、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迁移经验,尝试运用比较、分析、推理、排除等手段进行案情分析。

2、感受对人物、场景等的细致观察在侦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提升思维的准确性与扩散性。教学准备:

1、已认识各种脚印。

2、课件:ppt画面八幅。(见附图)

3、教师侦探卡(大),学生侦探卡人手一张,笔。(见附图)

4、侦探奖章若干。教学重点:

学生根据案件中提供的三条线索,调动多种感观进行观察、记忆、判断,分别找出三条线索的答案。

教学难点:

在得出的三条线索的基础上,运用推理等手段,找出真正嫌疑人,并能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学过程:

一、事件起因――少了商品。

1、点击ppt画面一:鸡大婶开商店。

师:鸡大婶开了一个百货商店,商店里的生意可好了,来买东西的顾客非常多。一天的生意忙完了,客人都走了,鸡大婶经过仔细的计算,算出店里应该还剩下这些商品。

2、点击ppt画面二:商品清单。

二、进行侦破。

(一)猜测。

1、师:那少了的1罐蜂蜜,2块蛋糕会到哪里去了呢?

学生猜测,自由交流商店可能发生的情况。引导学生说出有人拿走了。

2、师:到底可能是谁拿走的呢?白天店里还拍摄到了一段录像,一起去看看吧!

3、师:你们说得都不错,可是这些都是你们猜出来的,光凭猜行不行,怎么办呢?想 想警察破案需要找到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找线索。

4、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侦探,一起去找线索吧!

三、观察书中图画,找出原因

1、教师指导学生看图,仔细观察图画中的现象,指名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原因。

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平时的生活中现象来解释,要说的有所依据。

四、看书猜猜猜。

五、小结内容:今天我们做了小侦探,学会了推断,找证据,得到答案,希望同学们以后做生活的有心人,继续你的小发现。

8、暗箱里的秘密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学会讲述故事。结合身边的事例说出自己的发现。

通过学习知道生活中也存在暗箱,对于暗箱的作用有所了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学准备:听诊器、空盒子,圆珠子。教学过程:

一、看图讲故事。

学生打开书本,小组合作看图讲故事。指名来讲故事。

仔细观察图,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指名来回答)

二、习新知

教师讲解:有许多东西像洞穴一样不方便打开,人们只能开各种信息猜想里面的情况,这就是暗箱。

让学生试着举例说明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暗箱。

三、手做实验,猜猜小珠子的位置,和同伴说说自己的发现,理由是什么? 教师指导看图27页,并进行相关的讲解。玩游戏“我是小医生”

小组成员之间用听诊器来分别听听同伴的心跳,感受当医生的乐趣。

四、课堂小结

树叶变黄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秋天“落叶”的自然现象。②掌握叶形书签的基本特征,进行装饰。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欣赏讨论中,了解秋天“落叶”的自然现象。②研讨书签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路。③在创作表示中,提高审美设计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秋天的落叶自然现象发生兴趣,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五、教学要点: 了解树叶变黄的过程,通过收集,观察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出示“落叶图”。

创设问题: ①这是哪个季节?从哪里看出来?

②秋天的落叶为什么会飘落下来?为什么会变黄和红呢?

3、渗透科学知识,解释叶子变黄,变红和落下来的原因。

(二)、探究活动。(把收集的树叶进行排序,把变黄的过程贴在白纸上)。落叶可以用来干什么?

展示同学作品,在欣赏讨论中研讨贴的对不对。、发明表示。(设计制作书签)

作业:设计一枚实用的、美观的叶形书签,图案要适合外形。

2、同学分组制作书签。(播放音乐)

教师辅导同学完成。

四、小结课堂。

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教学目标 :

1、区分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工物。

2、动手用自然物,搭建一个人造物。

3、交流更多的用自然物搭建人造物的事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比较自然和野外娱乐场景的不同的。出示游乐场游玩图片,交流游玩的心情与体会。

提问:游乐场哪些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如:滑梯、摩天轮、各种玩具,建筑。在野外你看到的景物与游乐场有什么不同? 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自然景物。揭示自然物与人工物的概念

自然物: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如:山脉、河流、树木、等。人工物:是人类开采、创造,运用自然界中的物质。找一找,区分自然物与人工物。

1、看书33页,找一找,说一说。

2、完成活动手册第10页。

四、动手搭建一自然物

1、小组合作完成。

2、上台交流展示。

3、评价,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自然物,人工物,说来说你都知道有哪些?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看看图片,说说你都在哪见过这些物品,它们可以干什么?、初步了解自然物与人工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树木:可以净化我们的空气,美化我们的环境。也可搭建房屋、制作桌椅等。羊毛;制作毛线、毛衣、衣服等 铁矿石:冶炼钢铁、制造汽车。

举实例说说还知道哪些自然材料制造物品的例子。看图片了解还有哪些自然与人工结合的产物。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活动用书。

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这么多自然物与人工物结合的产物,这都要感谢我们的社会,社会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创造了便捷。以后你们长大要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1、衣食住行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2.通过分组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学生提高的团结协作、探究学习的能力。3.通过数字、数据、图片、图像等资料教学,学生养成分析对比、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生发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图片展示法、小组探究法等。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教师已经将学生分为衣食住行四组,并让每组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过渡:我们之前已经让大家课下收集相关的资料了,现在请每组的同学给我们展示一下各自收集的结果,我们大家一起来看我们的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一、衣的变迁

第一组学生展示20世纪50年代,60、70年代以及90年代以后的服饰图片。

学生观看图片,教师提问:那么,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服从款式到颜色有什么特点呢?改革开放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教师总结:我们以前的生活水平低下,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物质生活在不断的提高,这都表现在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布票”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当时20世纪50年代初物资比较匮乏,为保证人人能买到基本生活用品,对紧俏物资采用发票证的办法,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二、食的变迁

【过渡】“民以食为天”,“吃”的变化也很大。究竟有哪些变化呢? 学生了解当时的情况后,教师继续提问:过去人们吃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为什么还要说过去的生活不好呢?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人们开始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第二课时

一、住的变迁

【过渡】人们常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我们现在吃得好了,穿得好了,住得也好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怎样的改善呢?

二、行的变迁

【过渡】安居才能乐业,人们穿的好,吃的好,住的更好,工作的劲头就更足了。生活也就更加有滋有味了。闲暇之日呼朋唤友出去走走。节假日你们外出时,都乘哪些交通工具? 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现代生活的交通工具,之后请第四组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改革开放前的交通工具图片。通过对比,学生直观感受交通工具的变化。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展示城市交通堵塞的图片,请学生为改善交通出谋划策。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之后请小组代表发表观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开辟新的公交线路、大力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轨道交通、提升市民素质等等。树立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的健康生活,并且贯彻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小结: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社会,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要团结。

轮子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轮子的异同,感受轮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轮子的演变,培养幼儿联想、推理能力。[教学准备]:课件、自制轮胎车。[教学过程]

一、教师骑自行车进入,引起学生对轮子的注意。

教师骑自行车进入,“同学们,你们好,老师知道今天要和同学们见面,骑了一辆自行车飞快的赶了过来,同学们知道自行车为什么跑这么快吗?”

“对,因为它有轮子,轮子在哪儿呢?” 请学生找一找自行车的轮子。(提醒学生注意脚蹬处的齿轮。)

二、通过和轮子玩具玩游戏,了解轮子的异同感受轮子的作用。

1、轮子玩具,体验轮子带给来的乐趣,知道生活中常见有轮子的物品。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好玩的轮子玩具,大家可以尽情去玩。” 幼儿玩玩具。这些玩具上面都有什么?你还知道什么东西上面有轮子?

2、二次玩玩具,了解轮子的异同。

“刚才有很多小朋友没有玩够,现在再去玩你刚才没完过的,注意观察这些轮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又有什么相同的特点。行动。”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尽情发言。

引导学生发现轮子的异同。(异:大小不同、材质不同、有的有齿,有的没有齿……同:都是圆的,都能转动。)

3、认识轮子家族的成员——齿轮、滑轮及在生活的应用。

“刚才小朋友发现了有齿的轮子,(出示齿轮)它的名字叫齿轮。” 他藏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学生发言。看课件了解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样的方法认识滑轮。

4、把能滚动的轮子、有牙齿的轮子、能滑动的轮子送回家。

“轮子玩具在这儿太拥挤了,老师给他们安一个宽敞的家,(出示三张轮子图片)这是辆滚动轮子的家,这是有牙齿的轮子的家,这是能滑动的轮子的家。(依次张贴)小朋友每人拿一件玩具,把它们送回家。” 学生按照图示将轮子分类。

三、通过“以前没有轮子”这个问题,了解没有轮子的局限和轮子的演变。

1、推理想象没有轮子的世界,感受没有轮子的局限。

“刚才小朋友见到了很多轮子,假如生活中没有轮子会怎么样?”

让学生充分发言。

2、看课件了解轮子的演变。

“看来轮子的作用还真不小,老师告诉你们以前真的没有轮子,那轮子是怎么演变来的3、教师小结。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第10篇

5课型

新授课

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对词串的认识和理解。

2、学习5个生字的字形字意。

3、写字训练。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对词串的认识和理解。学习5个生字的字形字意。写字训练。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2006年12月5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分组诵读词串。

3、朗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

1、黑板出示生字词,注上拼音。

shā bèi fēng làng yú

沙 滩 贝 壳 海 风 浪 花 渔 船

2、学生自学生字:读准拼音、分析字形、书空笔顺、练习组词。

3、集体交流生字学习:

沙:左右结构、三点水,书空。(沙漠、沙滩、沙发、沙子)

贝:独体字,部首字,书空。最后一笔是“点”(宝贝、扇贝、贝类)

风:独体字,部首字,从外到里写,书空。(风浪、威风、刮风)

浪:左右结构、三点水,书空。(浪花、波浪、浪费)

渔:左右结构、三点水,书空。(渔船、渔人、打渔)

三、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风、贝”。

2、出示笔顺,学生按照提示自由练习。

3、记忆字形。

仔细观察生字,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或教大家的。

4、给生字“风、渔”找朋友。

5、教师范写“风、贝”。

6、学生描红,仿影写生字。

四、游戏巩固

1、游戏“炸碉堡”:学生自由选择生字,背对黑板,描述生字的结构、笔顺、组词。说对了,大家报以“轰”的声音,表示奖励,教师把字擦去;反之,则报以“吱”的声音,另请其他人“炸”。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选择“浪、风”组词,并说话。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家》教案 第11篇

教材分析:

《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的一首儿童诗,内容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又贴近学生生活。课文语言优美,节奏明快。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识1种新笔画;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熟读至背诵《家》,认读11个生字,学会简单的词语搭配:____是____的家。

(2)、了解家的含义,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法学法:

1、教法:从本课儿童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2、学法:学生采用:看、听、读、演的方法学习。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兴趣导入:

1、出示挂图,看图回答问题。

2、出示图片:白云,小鸟,鱼儿,种子。指名在图上找到它们的家,将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

3、我们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优美的儿歌:《家》。板书,齐读。注意读准三拼音。

二、探究学习:

1、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要求看准音节,读准字音。

3、指名试读,教学生字。

强调读准边音、前鼻音、翘舌音和轻声。

4、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三、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2、看课文后笔顺提示,书空。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安排。

第二课时

一、提出问题::

1、认读生字词,相机正音,加点的字口头组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探究学习:

1、学习第一句。

(1)蓝天是白云的家点名读。

(2)作者把蓝天比做什么?

(3)为什么说蓝天是白云的家?

(4)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让老师感受到白云像在蓝图悠悠地散步? 树林是 小鸟的家

(1)点名读。

(2)多媒体演示。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说树林是小鸟的家。

(3)练习朗读。

指导朗读第一句。

(1)这句话很长,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连贯。

(2)白云、小鸟、鱼儿都有自己的家,该多幸福啊!让我们来读好这句话。

2、学习第二句。

(1)过渡。

(2)小黑板出示句子。点名读。

(3)什么叫“祖国”?引导感受交流,祖国是一个巨大的花园,我们就是花园里的花朵。

(4)小结。

(5)齐读第二句。

3、指导朗读全文。

4、练习背诵。

(1)各自练习背诵。

(2)指名配上音乐背。

(3)全体起立,加上动作齐声背。

三、质疑再探:

激趣。这首诗写得多美啊!现在,让我们也试着做一个小诗人,用“什么是谁的家”的句式来作诗。

四、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读。

2、教学偏旁:禾木旁、宝盖儿;认识新笔画弯钩。

3、集体书空。

4、教师范写生字,着重强调关键笔画。

板书设计:5 家

蓝天白云树林小鸟

小河鱼儿泥土种子

祖国我们

上一篇:企业公司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技能评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