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注意力

2024-07-26

浅谈如何提高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注意力(精选8篇)

浅谈如何提高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注意力 第1篇

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的课堂注意力》

【摘要】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效果,必须从提高幼儿的课堂注意力开始。教学效果是所有教学的最终目的,幼儿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怎么让幼儿在得到更多快乐的同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应从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游戏的趣味性,把握教学时机,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与教师的共同联动入手来促进幼儿注意力的提高。

【关键词】 有效策略课堂注意力

有效方法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那么课堂注意力,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课堂教学。由于注意,人们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问题,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没有注意,人们的各种智力因素,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将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提高幼儿课堂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保障。如何培养幼儿的课堂注意力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正规教学活动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一般说来,它主要涉及形成教学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说来,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等。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一个有效的数学教育目标应该是:目标的行为主题必须是幼儿而不是教师,也就是说目标的确立必须从幼儿角度出发;目标应该涵盖态度情感、能力、知识经验多个纬度;目标是可测的、可评价的、具体的、明确的;目标必须是适宜大部分幼儿最近发展区需要的,是可以共同达到的,而不是最高要求。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适宜的教学内容,能促进幼儿注意力的培养。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不是像中小学那样全都规定好的,而是依据幼儿的经验,要符合整体性、综合性特点,所以内容选择具有广泛性、丰富性,要以幼儿的生活为源泉,就好比陈鹤琴先生说的“生活即学习,生活即课程”,幼儿周围的生活都可以是幼儿学习的内容,教学内容最重要的是适宜,要适合我们所面对的孩子,要适合我们的教育目标。

(三)准备合适的操作材料

在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师应该结合活动的要求和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选择最佳的操作材料,使操作材料在正规数学活动中发挥最大效应。材料的多样性。心理学家说过“多变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材料应力求多样性,以给幼儿丰富的感官刺激,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幼儿生活中的任何物品都可成为数学活动中的材料。材料的丰富性。要想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操作材料的功能,就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材料供幼儿操作,使幼儿置身于材料中与材料进行“交流”。材料的层次性。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所致,幼儿间存在着个性、智力、能力上的差异。为了真正发挥操作材料的作用,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数学活动中准备的操作材料要做到难易结合、简复结合,使每个幼儿都能轻松自如地驾驭和使 用材料,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发现,自由探索,自我发展的目的。材料的操作性。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幼儿与操作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探索,发现问题,获得知识和能力。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给幼儿提供的材料操作性十分强,也方便于幼儿理解,拿取也比较方便,做错了还可以及时的修改。

(四)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

正规教学活动一般来说都是有组织、有计划地的预设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活动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能。教学方法多样化。在这个活动中,我情景设施导入活动,幼儿十分感兴趣,随后教师示范操作加上请幼儿一起帮忙操作,幼儿的积极性就提高了不少,也十分乐意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激活了课堂的学习气氛。

二、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有很多是幼儿未曾见过和未曾听说过的新鲜的事物吸引着好奇心强的孩子,引起他们的极大关注。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来培养注意力。

1、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

许多实例证明,强烈、新奇、富于运动变化的物体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会唱歌的生日蛋糕,会跳的小青蛙,会自己走路的小娃娃,等玩具调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观察、摆弄。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类似的玩具,用来训练他集中注意力。特别是0~3岁的孩子,采取这种方法是最理想、最有效的。另外,还可以把孩子带到新的环境中去玩。比如带小孩逛公园,让他看一些以前未曾见过的花草、造型各异的建筑及其他引人入胜的景观。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看一些有趣的动物等等,利用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养注意力。

2、把培养孩子的兴趣与注意力结合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谁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总会很投入、很专心,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儿童在入学前接触的书本知识太多,走进课堂后发现老师讲授的都是自己屡见不鲜、耳熟能详的东西,那么,大多数幼儿都会不由自主地精神溜号儿,东张西望,做小动作。在生活中你常常会看到一些孩子按家长的要求做某些事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而在做他感兴趣的事情时,却能全神贯注、专心意义。对幼儿来说,他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其兴趣和情绪的控制。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把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与培养注意力结合起来。培养孩子的兴趣,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去激发。比如培养孩子识字的兴趣,你可以利用孩子喜欢故事的特点,给小孩子买一些有文字提示的图画故事书。让小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并且告诉孩子这些好听的故事都是用书中的文字编写的,引发孩子识字的兴趣,然后认一些简单的象形字,从而使孩子的注意力在有趣的识字活动中得到培养。兴趣是产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条件。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越浓,其稳定、集中的注意力越容易形成。所以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并以此为媒介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因此,我们可以让孩子多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婴幼儿的专注力。游戏活动方法很多,比如传统游戏让孩子“什么东西不见了”便是一种简单易行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游戏方法。其具体作法是:家长与孩子一同取出几件玩具摆放在桌上,并教孩子清点玩具的数量,让孩子说出玩具的名称,记住玩具的种类。然后,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拿走其 中的某样或几种玩具。问孩子:“什么东西不见了?”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想、查看、寻找,这种训练方法简单、灵活而实用。家长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类似的游戏方法。游戏是婴幼儿喜爱的活动,它能引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心情愉快。家长应该有选择性地与孩子一同开展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明确活动目的,自觉集中注意力。孩子对活动的目的意义理解得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就越强烈,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力就越集中,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也就越长。比如:一个平时写字总是拖拖拉拉、漫不经心的孩子,如果你许诺他认真写字,按时完成任务之后就送一件他一直想得到的礼物,他一定会放下心来,集中注意力认真地写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可以训练孩子带着目的去自觉地集中和转移注意力。如问孩子:“妈妈的衣服哪儿去了”、“桌上的玩具少了没有”,或是叫孩子画张画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等等,这样有目的地引导婴幼儿学会有意注意,可让他逐步养成围绕目标、自觉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当然,培养儿童专注力的方法有很多,其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家长可根据孩子专注力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只要你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努力去做,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三、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

有些孩子很聪明,可是不专心听讲,做事情总是有始无终,注意力非常不集中从而影响了学习。我个人建议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孩子对自己的控制能力是比较差的,所以要想使幼儿集中注意地学习,就要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学习前也不要让孩子玩新颖的玩具或有趣的游戏,使孩子在平静愉快的心情中开始学习。有条件的最好能让孩子有一个固定的学习没有条件的学习环境也要力求单纯。孩子在学习时,如果大人走来走去,说这讲那,甚至听广播、看电视,就会严重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孩子学习时,家长也最好坐下来,看点书读点报,或作一些不惹孩子注意的事情。

(2)适宜的教学内容是集中幼儿注意的条件 人的需要、兴趣和经验,直接影响人的注意。只有那些“跳一跳能够到”的内容,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所以家长要善于从纷杂的现实中,选择孩子尚未掌握、但经过努力能理解的内容教给他,其注意自然会集中。

(3)安排好学习、休息、活动的时间 家长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时间不宜太长。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3~5岁的儿童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为15分钟。所以学习一段时间后,应让孩子放松或休息一下。

(4)明确目的能有效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因为注意是为任务服务的,所以要想使幼儿的注意持久,就不能光要孩子做什么,甚至强迫他做什么。而要让他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讲明意义,激发他做好这件事的愿望。

(5)游戏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好方式在家庭活动中,家长要有意识的让孩子做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戏,比如玩拼图,搭积木等,使孩子在浓厚的兴趣中,养成专注的习惯。

总之,在幼儿教学中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培养和调整幼儿的注意力家长和教师要掌握灵活的方法才能行之有效,要根据不同性格,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机智,勇于创新,充分发掘幼儿的潜力,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优良品格。同时借助家长的积极配合,只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努力去做,一定会取得成功。

浅谈如何提高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注意力 第2篇

心理学认为,注意是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把注意形象地比喻为通向心灵的“唯一的门户”,知识的阳光只有通过注意这扇门才能照射进来。门开得越大,学习的东西越多,一旦注意力涣散,难以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住处就无法进入。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孩子聚精会神学习的方法。”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也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现代教育学的研究也进一步表明:造成小学生学习成绩差异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小学生注意力水平的高低。这一点老师们都深有体会,注意力高的学生在上课时会用心地听、潜心地记、积极地思考,能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他们在上课时漫不经心,心神不定,注意力分散,他的学习成绩就会下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创设更多的条件、运用更好的方法使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为小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服务。本文以小学语文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提高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堂上注意力的品质。

一、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如音频、影像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造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处于这样的情境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学生的注意力,更有利于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和学习知识。例如:我教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的《识字4》的导入是先给学生看了有关“拔苗助长”和“一叶障目”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这些成语。很显然,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看完之后很快就把成语记住了,有一部分的学生还能把成语故事复述出来。在学习25课《古诗两首》之前,我先给学生听《回乡偶书》和《赠汪伦》这两首歌曲,然后让学生跟着唱,学生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可是他们会被一些生字所难倒,这时,我适机引导学生学习这两首古诗,掌握生字和理解古诗的内容后就可以顺利地学唱这两首歌曲,一说能唱歌,他们马上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这样的教学既能达到我的教学目标,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可谓一举两得。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20分钟左右,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经过15--20分钟就会不随意地离开客体,分散了注意。即使是非常听话、很守纪律的学生中间也会出现影响课堂秩序的现象。根据注意这一特点,要想在语文课堂上保持学生注意的稳定,注意就应在15--20分钟内变换不同的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改变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一)教师幽默的语言与美丽大方的着装

教师美丽大方的着装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同时也是学生注意力的焦点,让学生看着很舒服,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此外,教师幽默的语言也会为自己的课堂加分。我平时上课都会用麦克风,有一次我感冒了,嗓子不舒服,上课的时候我就跟学生说老师的麦克风感冒了,学生一听都笑了,他们都看着我,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听出我的言外之意,让我欣慰的是,除了保持安静之外他们还能主动关心我。

(二)巧用多媒体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巧用多媒体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我教生字的时候会找一些或者是自己做一些生动有趣的ppt,例如青蛙背着降落伞跳水,每只青蛙的伞上面都带有一个生字或词语,一点击青蛙,它就会带着生字跳下水,同时还伴有很有趣的声音。在学习生字之前我先点击了一只青蛙,青蛙背着生字跳下水,这让学生发现了其中的趣味性,这时我停住了,跟他们说要是掌握了所有的生字我们就可以看所有的青蛙跳水。学生一听马上就坐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跟我学习生字。我看他们几乎掌握了之后就开始让青蛙跳水,同时还要求他们一看到青蛙就马上读出青蛙所背的生字,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读书的声音也异常响亮,生怕别人听不见似的。就这样,他们在快乐中接受了知识,接受了教育。

(三)游戏与竞赛

语文教学游戏和比赛不仅花样多而且简单易行,是培养学生情绪和注意力的有效方法,深受小学生欢迎。在游戏、比赛中,学生注意力往往高度集中,兴趣极高,接受知识轻松,处于主动学习状态。因此,在每一节语文课中,适当进行一些游戏或比赛。例如:男女赛读、小组赛读,开火车等比赛。在小学生注意力涣散、课堂秩序混乱的时候我们可以暂时停止教学,花两三分钟让学生做个小游戏。我平时就会让学生玩“雨点变奏曲”,学生听我的口令做动作,小雨的时候是双手指尖相互碰撞,中雨是双手拍拍肩,大雨是双手拍拍大腿,暴雨是跺跺脚,从小雨到暴雨、暴雨到小雨之间不断变化,最后是雨停,雨停的时候是嘴巴不动,小手放好,眼睛看黑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乐意接受这个游戏,并且能遵守游戏规则,雨停了之后他们会保持安静、眼睛看着黑板,这时你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学上了。

(四)讲故事

小学生是很喜欢听故事的,当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他们会两只眼睛盯着你,仔细倾听,端详你的一举一动,教师不用费心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但是,并不是只有教师一个人在讲,可以让那些看过课外书的学生把故事分享给全班学生,这样既能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又能让学生产生优越感,从而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五)通过读写来锻炼学生的注意力

读与写是小学语文课堂不可缺少的环节,当学生漫不经心、心不在焉的时候,我们不妨停下来让学生读读写写,当孩子在充分运用感官时,其精神是处于专注状态的。在引导低年级的学生读书时,可以让他们伸出手来指着字读,眼看、手指、口读、心记,既能提高识字效率,又可提高注意力,背诵记忆能力也得到培养。

(六)提问

当学生在下面开小差或是处于游离状态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提问技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可以是对个别提问,也可以是对全班提问,这是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向老师提出有关课文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用急于回答,而是先请那些知道问题答案的学生来回答,让学生活跃起来,如果学生回答不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让他们在探究中有所发现,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堂辩论

萧伯纳说过:“我有一个苹果,你也有一个苹果,假如我们互相交换的话,我们各自还是都有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再进行交换的时候,我们就会各自同时拥有两种思想。”在传统的课堂中,除了偶尔被提问,学生开口的机会很少。我们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着提高成绩这根指挥棒,新课改要求我们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走上社会以后如何与别人交往。课堂辩论不仅能够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让他们学会思索自己。

三、赏识学生,积极关注

我坚信,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课堂上,教师不要总是找学生的缺点,恰恰相反,我们要积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对学生积极关注,任何人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一种向上成长的动力,都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比现在更好。对于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与其批评他们,不如夸一夸他们,夸一夸他们言语行为中的积极面、长处,予以有选择的、特别的关注,强调正面的优点。以为老师会惩罚自己的学生受到老师的赏识后,他们也许会震惊,既高兴又愧疚,高兴的是老师赏识自己,愧疚的是扰乱课堂秩序,这个时候学生很有可能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积极的关注不仅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从而树立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上山的路不止一条,提高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学生良好的注意力也是我们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教师应该牢牢地把握课堂,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注意力 第3篇

一、乡土资源的类型

(一) 传统农具、生活用具。

在农村, 许多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会利用以当地的材料发明制作的工具。如各种石磨、泥质的瓦盆、木制洗衣盆、铁锚、竹篓、鸡笼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 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些东西逐渐被现代工具所代替, 幼儿很少见过这些东西。因此, 我们可以收集农民丢弃的劳动生活用具, 让孩子观赏, 还可以动手操作, 了解工作原理, 感受劳动人民的辛勤和高度智慧。

(二) 当地农作物和野生动植物。

农村的田野里一年四季都有着不同的风景, 如碧绿的小麦、金黄的油菜花、金灿灿的稻穗……这些农作物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知识, 通过观察农作物, 孩子们了解了不同植物的种植手段和生长过程, 懂得了植物的基本构成及叶子的不同形状。野生在小道旁的苍耳、蒲公英, 是孩子们最爱的玩具, 在玩中孩子们轻松了解植物的传播途径。小动物们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 他们不断观察探究。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们对《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有更深的体会, 也对小乌龟的防身术了如指掌, 他们变得更热爱身边的动物。

(三) 农村的自然环境。

《纲要》指出, 幼儿在语言教育中要亲近大自然。因此,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创设多种机会让孩子走向农村这块广阔的大天地, 放开手脚让孩子充分去田野里触摸、尝试、探索、发现。我园周围就有成片的田野和果园, 我们根据季节特征, 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田间观察和劳作的机会, 感受农村自然环境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让孩子在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 自发探索、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二、乡土资源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实施

(一) 从幼儿的兴趣着手, 吸引幼儿注意力。

兴趣在幼儿的学习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幼儿虽然年龄小, 控制力差, 但是对事物有兴趣, 就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并产生欣慰、快乐的情绪, 抑制疲劳, 克服困难。对于农村的孩子, 一些常见的作物种子, 野生的小动物, 家中的一些农用工具等在他们身边随处可见, 都是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为此, 我们开展了《说说我喜欢的农作物》活动, 在家长的配合下, 请幼儿带一种农作物来校, 在活动中以“小老师”的身份向大家介绍:“这是什么? 长什么样? 有什么用? ……”化客为主, 让幼儿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活动, 收到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在活动中, 幼儿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且耐心倾听他人的介绍, 注意力前所未有地集中。

(二) 充分运用课外资源, 吸引幼儿注意力。

自然界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 这比书上的更为生动, 对孩子的吸引力是无穷的。例如:在开展语言活动《拔萝卜》时, 我们特意选在萝卜收获的时节, 带幼儿来到幼儿园的种植园地, 让幼儿体验拔萝卜的乐趣, 有选择地将大萝卜留下, 用在课堂教学中, 配合故事中的人物、动物手偶, 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三) 营造课堂神秘气氛, 吸引幼儿注意力。

3—6岁的幼儿处于对新事物的探索阶段, 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 因此, 教师要营造神秘氛围, 引起他们的注意, 激起他们的兴趣, 使他们主动投入活动中。例如:语言活动《小蚱蜢》, 蚱蜢在农村的草丛中随处可见, 活动前我抓了几只蚱蜢, 并采集了狗尾巴草藏在箱子中。活动一开始, 我先以神秘的口吻说: “今天我们请来了一群好朋友, 它们有着绿色的身体, 不爱走路爱跳跃, 猜猜它们是谁? ”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就被集中了起来, 当我从箱子中拿出装有蚱蜢的瓶子时, 孩子们的目光更是牢牢地盯着我, 期待着我接下去又会拿出什么好宝贝。这时不用教师过多的语言提醒, 孩子们的目光就会随着教师的动作、语言而不断转移。随着狗尾巴草的出示, 形象生动地帮助幼儿记忆了儿歌。等到幼儿学会儿歌后, 我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狗尾巴草, 两两一组让孩子们进行游戏, 孩子们的注意力更集中了, 学得也更快乐了, 这比单纯的观察图片等更有效。

总之, 幼儿注意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老师不应该操之过急, 要遵循幼儿注意力的发展规律, 循序渐进地培养。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 我们更应善于发现和利用自然资源, 让这些农村的“瑰宝”得到充分运用, 以不枉大自然赐予我们这些优厚的条件, 更好地体现陶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大自然是农村的欢乐之源, 农村自然资源与民间教育素材还有许许多多, 只要我们有善于发现的眼睛, 就会弥补农村幼儿教学的不足, 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幼儿活动, 给农村孩子带来无限快乐和情趣, 使其成为吸引幼儿注意力的一道“亮丽风景”。

摘要:农村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乡土资源, 这些资源蕴含丰富的语言知识, 农村幼儿教师要巧借这些资源, 因地制宜地引导幼儿进行语言活动, 并寻求有效的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作者介绍了在利用乡土资源提高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注意力的心得。

关键词:乡土资源,语言活动,幼儿注意力

参考文献

[1]温智玲.乡土资源的类型和价值[J].学前教育, 2008 (5) :34-35.

浅谈如何提高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注意力 第4篇

一、为幼儿创造轻松、愉快、简单的环境

俄国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灵。其实,每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注意力的表现也都是不同的。不要说幼儿,即使是成人,在一些情况下,也是很难保持注意力的,以便幼儿想象力的发挥和注意力的集中。除此之外,教师应注意调整自己言行举止,配合幼儿的行为,无论幼儿在干什么事情都不要轻易打扰,给幼儿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去学习、去探究、去发现。

二、让幼儿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制度

家长在家不管孩子,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耍,造成睡眠不足,不能集中精力进行学习活动,从而使注意力涣散。幼儿在家不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来到幼儿园也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简单而有规律的幼儿园生活与有规律的家庭生活的良好配合下, 才能更好地吸引。

三、教师语言要有艺术性,教具的颜色要鲜艳、新颖

教师无论在上课还是在生活中,声音都要有变化,只有高低起伏的声音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在讲故事的时候,不仅教师的声音要高低起伏,还需要音色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如果一个教师注重突出重点,那么课前对于知识已经去粗取精,做了精加工,于是在学生头脑中得到的印象自然就会既简单又清晰,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引起注意。而且由于学生获得的知识是系统的"骨架"部分,这对于学生主动去添加知识的"肌肉"部分已经创造了充分的条件,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注意力的保持和加强教师对于知识的显现缺乏深度,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就十分平淡浅显,这对于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学生就会缺乏足够兴趣,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因此一个教师如果学问精深,又善于表达,能够深入浅出,使学生觉得通俗易懂,就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和理解,从而更利于知识掌握。总之课堂上教师只有紧紧抓住了学生注意力,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够有实质性的进展,从而才能够有学生学习效率的全面提高。

四、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每组织一个教学活动时,都要围绕活动所需来创设环境,不添加任何与本节活动无关的内容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在授课中教师要巧妙地去引导幼儿的注意力,及时进行注意力的转换,同时授课的时间不宜太长,按标准的时间来上。上课中,只要发现孩子有一点点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奖励和鼓励,给孩子创造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帮助孩子成为主导的学习者,从而享受学习的快乐,避免注意力的转移,最终让幼儿在一个很好的氛围中学习。

五、用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教学改革虽已经进行多年,但却因过于强调听说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教学中仍存在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如教学观念陈旧、教材单一等。在幼儿课程教育中,有效地开展快乐教学法,以全新的途径来实现发展快乐教学法能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两大主题的今天,加强和改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带动快乐教学法在幼儿课程教育的开展,促进幼儿全面认识当今世界的形势,增强爱国主义和国防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六、从幼儿的兴趣入手, 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兴趣是人们探求事物。和进行活动的动力,是产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条件。无论是谁,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都会注意力集中,很投入、专注,幼儿也是如此。"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幼儿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总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即使疲倦和辛劳,也会心情愉快而兴致勃勃,当遇到困难时,也绝不丧气,而去想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

如在区角活动中,有的孩子对智力拼图特别感兴趣(智力拼图属益智玩具,具有开发智力发展幼儿逻辑思维功能,是富有挑战性的游戏),在操作智力拼图过程中,多次因遇到困难被迫终止,但幼儿没有放弃而是反复拆拼,每当解决一个困难时,幼儿都会开心地笑一笑,对于身边的小朋友则表现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由此可见, 幼儿的注意与兴趣有密切关系。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应该把培养孩子的兴趣与培养注意力有机结合起来。在教授孩子知识时,教师应采用形象化、趣味性的游戏教学。如在数学活动中,要求幼儿掌握数的概念或学习几何形体时,我们除了使用生动有趣的直观教具外,还可采取游戏等幼儿感兴趣的方法,如通过"学做机器人"的游戏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几何图形,来激发幼儿兴趣同时逐渐形成稳定和集中的在日常生活教育中,幼儿注意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其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可根据孩子年龄发展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训练,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幼儿注意力。

幼儿是认知主体,任何教学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幼儿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提高。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我们主张既要重视外部刺激,又要重视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教学就是要通过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来影响和促进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幼儿注意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 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协调发展;表现为人的良好的健康个性、健全人格自由的充分的发展。这当然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追求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离不开调动幼儿有效参与课堂认知的教学过程。可见,幼儿注意力的发展,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益,还能培养人的能力,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参考文献:

[1]冉学军. 浅谈提高幼儿课堂注意力的有效策略[J]. 速读旬刊, 2016(1).

[2]吴美华. 浅谈在教学中对幼儿注意力的培养[J]. 教育界, 2016(12).

[3]毕爱东, 毕务全.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在教学中的注意力[C]// 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 第十卷. 2015.

浅谈如何提高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注意力 第5篇

指导老师:迮林

07550747 张玉

摘要: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总想尽自己最大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进去,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她们缺乏生活知识和活动经验,并缺乏基本的防范意识,很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必须使幼儿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做到安全与活动同步进行。

关键词: 幼儿 体育活动 安全意识

引言:幼儿的安全与健康是家长与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在幼儿园,体育活动尤为重要。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培养良好的活动习惯,激发幼儿积极的情绪状态,是幼儿身心健康最有效的方式。但是,体育活动是幼儿身体的直接参与体验的过程,幼儿在动态的体育活动中容易发现意外,户外活动时教师 的关注度点不可能一直在某一个幼儿身上,再加上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缺少体育活动经验,对遇到的突发问题不能正确的应对,很容易发生危险。如何让幼儿安全的进行体育活动,减少不必要的伤害。作为教师如何在组织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一、幼儿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意义

《纲要》中指出要充分锻炼幼儿的身体,逐步养成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在运动中,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耐久力,培养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和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有利于幼儿肢体均衡的发展和基本的运动能力的提高,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避免外界的伤害,健康顺利的成长。幼儿园必须把保障幼儿的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充分了解体育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培养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意识。

二、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 及存在的 安全隐患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实现幼儿体育目标的途径。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早操活动、户外体育活动、体育游戏。

(一)早操 活动

早操活动是晨间进行身体锻炼的总称,以基本体操为主要内容,活动时间约半小时左右,且要求每天都按时进行(阴雨天可在室内或走廊开展)。其活动的形式大多采用集体(如集体做操等)和自选活动。在早操活动中也会存在 很多安全隐患。.每天幼儿早操前都会有一些在班级的自由活动,如自由选读、玩积木等等。教师要在早操前检查每一个幼儿的衣服,一方面看看他们穿的是否适合锻炼,一方面检查他们的衣服口袋是否装有积木等坚硬物品,以免发生意外。如:在早操前,幼儿在玩积木时,把积木放入口袋了,忘记拿出来,在进行早操活动时会出现体侧、体前屈和较为激烈的跳跃运动,容易戳伤自己。.幼儿到户外去做早操都是排队的方式,在上下楼梯时很容易发生危险。如:幼儿下楼梯,在下楼的过程中幼儿极容易发生后面幼儿推前面幼儿的现象,这样前面的幼儿一旦摔倒,后面的幼儿极容易接二连三的摔倒或踩踏现象。.教师在组织幼儿早操 前 要考虑到活动的场地。首先供给幼儿的活动场地要平坦、不能太滑、太坚硬或是留有石块、玻璃、凹洞等杂物。在做器械活动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场地的大小,以免发生意外。如:在做棍操的时候,如果教师供给的场地不宽裕,幼儿在做操时很容易发生幼儿间不经意敲打的现象,很容易受到伤害。

(二)户外体育活动

户外体育活动是以教师直接指导或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的形式 为主.活动的内容是 大型 器械或 含基本动作的自由 活动,由于户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场地宽敞,可以给幼儿一定得自由活动的空间和自主选择活动内容。但是幼儿天生好动,缺乏安全意识,所以在户外活动时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在幼儿园,滑滑梯、攀登架、木马等大小型固定的运动器械是幼儿的乐园,幼儿都特别喜欢这些项目。往往幼儿都会在游戏的过程中只顾得怎么开心,怎么玩,在此过成中没有安全意识,很容易发生危险。如:小朋友会在玩滑滑梯时,喜欢互相争先从上面滑下来或则有的幼儿从滑滑梯下面往上爬,这样很容易发生危险。教师应该在活动前交代好幼儿不可以抢,不可以做危险动作等不正确的行为。.在进行户外活动的前首先要保证场地、器械进行检查,给幼儿创设一个安全的物质环境。幼儿园要定时的检查运动器械,使运动器械使用方便、牢固、安全。幼儿的运动场地要保持干净,没有沙、石、玻璃等障碍物。幼儿园也可创设一些安全标志、警示语,更好的向幼儿宣传安全意识。

(三)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游戏内容丰富多彩,兴趣性强,幼儿游戏的积极性极易调动,是健身健心的最佳活动。体育游戏的种类有很多,如: 合作类游戏、竞赛类游戏和情境类游戏等等。.合作类游戏

合作类游戏是需要幼儿与同伴之间合作完成的,由于幼儿的年龄小,存在个体差异,协调性差,不能很好的完成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或合作不协调、容易互相绊倒、摔跤等现象。.竞赛类游戏

竞赛类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方式。同伴与同伴、队与队、组与组之 间的竞争,在这些游戏中幼儿的速度会非常快,往往会忽略了游戏的规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情境类游戏

情境类游戏是在某种情境下开展的游戏,幼儿会较感兴趣,往往会全心全意投入其中,不能很好的把握游戏中角色与角色突然地转变,又因为幼儿的年龄小,他们的应变能力有限,也很容易发生危险。

三、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一)早操活动.教师应该在幼儿进入早操活动场地前,认真做好早操前的安全检查。应提醒幼儿检查着装、鞋子,避免幼儿的口袋里装有利器、石块、树棍等易伤害到自己和他人的物品,避免鞋带散了,绊倒同伴或自己.在幼儿上下楼梯时,教师应该组织幼儿有顺序的 上下楼梯,保持安静不可以打闹,一个接着一个慢慢地下楼。

2.做器械操时,教师应事先教会幼儿正确的、安全的使用器械。教师应告诉幼儿什么动作不能做,如果做了会怎么样等等,教师还应提醒幼儿注意幼与同伴之间的做操距离,提醒幼儿使用的指向要准确,不要对着同伴的头、或眼睛等容易受伤的部位。教师应提供给幼儿做操的场地一定要宽裕,让幼儿可以有空间得到身体的伸展。

3.在早操活动时往往幼儿会非常兴奋。教师应不断的提醒幼儿,跑时看清个人所处的位置。避开有障碍物的方向,和前面的幼儿不冲撞;跳时要注意脚下障碍物的位置,一次跳过,不要跳在障碍物上;钻时要注意低头、弯腰;前冲时要控制自己的速度;与同伴合作活动时,要让身高相等的幼儿站在一组,要让活动能力相当的幼儿站在一组,以顺利完成动作。

(二)户外体育活动

1.幼儿园户外的各种大、中、小型的器械是孩幼儿的最爱,幼儿往往会玩的很开心,甚至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确保幼儿的安全是幼儿园和每位教师应尽的职责,在幼儿玩大型器械时,教师应及时提示、提醒。

2.幼儿园设计一些安全标志,贴在醒目的地方,时时提醒幼儿,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如我们把“不要用手触摸”的标志张贴在荡船和秋千的铁环处,把“禁止头朝下”的标志张贴在滑梯处等,这些都对幼儿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时间长了,幼儿在玩大型器械时看到了安全标志,便会自然而然的强化了他们的安全意识。

3.教师选择的活动场地最好是有日照的泥草地,让幼儿能在活动时接触到阳光。但草地上的草不能过软或过厚,不能高低不平。否则幼儿会容易摔跤,如:让幼儿在草地上四散跑的时候,就会跑不快,而且很容易摔跤这样。教师所选择的场地要 使幼儿有了充分的活动范围,消除互相碰撞、挤来挤去等不安全隐患。

(三)体育游戏 1.合作类游戏

教师引导幼儿与同伴良好的合作,可以采用协调性好的幼儿带着协调性较差的幼儿一起游戏。如:在 体育游戏“ 两人三足 ”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两个幼儿很好的合作才能完成。如果两个幼儿没有统一出脚,各走各的,很容易发生绊倒或崴脚等现象。所以幼儿 要在出脚之前商量好先统一出哪只脚,然后跟着节奏出脚,互相配合才能完成活动。

2.竞赛类游戏

幼儿对竞赛类游戏兴奋性极高,特别是大班幼儿已经有了集体意识,他们会尽全力为本队争光.教师在组织竞赛游戏前,应带领幼儿做必要准备活动.重点强调竞赛规则,提示幼儿在遵守规则下才能有序的参与竞赛,游戏中的标志线和往返点必须完成后,下一位幼儿才能出发,才不会在路途中相遇相撞,才不会在障碍物上争抢而发生危险,如有违规的幼儿在情绪激动下提前跑出,迎面的幼儿也应学会转身避让,变换方向避让,或低姿避让,以免直接撞伤面部.在活动前教师要讲清活动的规则,让幼儿按要求参加竞赛。告诉幼儿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3.情境游戏

幼儿喜欢在情境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还喜欢体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在游戏中如遇到角色与角色之间的突然变化,教师应放慢语速,让幼儿有准备的时间。避免角色变化过快,教师掌控的时间不足,而出现意外。如:大班情境游戏中的《狡猾的狐狸在哪里》。游戏要求在教师发出在哪里的“里”字的口令后,面对面的幼儿同时做出动作。快速反应后,幼儿一组转身跑,一组追捉。如果教师口令发的太快,易造成有些幼儿反应快,有些幼儿反应慢。反应慢的还未转身,反应快的幼儿已经开始跑了,就会造成幼儿迎面相撞的现象。因此,教师在使用口令时,应根据幼儿情况快慢有变,快慢适度。

四、具体方法

1.强化意识

教师要加强幼儿的意识,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多用语言提醒,让幼儿去多看自我保护意识的图书,并在有危险处设置图片,而且也要让幼儿多看电视中的自我保护方法,让幼儿不知不觉的接受,让这些在幼儿的脑子里面根深蒂固。还要与家长共同教育幼儿,让幼儿不仅在幼儿园里有保护意识,在家里也同样有自我保护意识!2.教会方法

教要教会幼儿一些动作技能上的自我保护方法。如:高处往低处跳时,要注意屈膝缓冲,以免两膝关节受伤;做操持器操时要提醒幼儿站队的间隔距离,以免器械互相碰撞;投沙包。飞碟,飞盘时不要面对面练习以免砸到对方;跳绳时提示幼儿不要把绳套在颈部,以免发生意外;幼儿在双人接球时动作要适中,不要对着面部,以免面部受伤。

四、总结

保证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是每位幼教工作者的职责,但是自我保护和安全问题不能被动的等待和给予,而应该让幼儿主动的去获得,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有自我保护意识。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法,不断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使幼儿在快乐的体育活动中锻炼身体促进健康。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如何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论文 第6篇

课堂上,老师在前面讲的绘声绘色,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但总有那么几个孩子,注意力离老师越来越远,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当老师提醒他们时,他们的注意力也很难保持长久。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一事物时就表现出注意的状态。幼儿的心理处于发展初期,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属于无意注意占优势。此时的孩子一首自身兴趣、情绪及客观新异刺激的影响而分散。因此作为教师应能够关注幼儿注意、保持幼儿注意,了解幼儿注意力分散的`原因,用正确态度对待幼儿注意的转移。

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无怪乎以下几种:

一、无关刺激过多:如活动材料准备过多,环境过于喧闹,或老师的语言缺乏趣味性等,这都可能影响幼儿的注意力。

二、疲劳:时间过长或活动单调,已引起幼儿疲劳,由无精打采到注意力涣散。

三、目的要求不明确:有时教师对幼儿提出的要求不明确、不具体,也容易引起注意力的分散。

那么如何有效防止幼儿注意力的分散呢?

一、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游戏是不要呈现过多的刺激物,如课前应把图书、玩具收好。

二、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保证幼儿活动的动静交替,生活规律,避免幼儿疲劳,倦怠。

三、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教给孩子听课的方法,课上不断的巩固鼓励,形成规律。

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书要提高自身素质,精心设计,语言要富有趣味性,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五、培养孩子对提高专心素质的自信: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发现进步及时表扬,让幼儿在老师的鼓励中树立自信,提高自信。

浅谈如何提高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注意力 第7篇

【内容提要】

幼儿注意力的养成,对其形成具有专注品质的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有集中的注意力,才能促进他的感知更清晰,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尝试从欣赏活动入手,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认真地倾听,并利用一些客观的事物作为辅助材料进行感受,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性质,以自己的表达方式进行表现。在这当中不但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关键词】

创设环境 提供材料 设置挑战 启迪思维 注重创造

【正文】

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的一种能力,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伴随着整个心理活动过程;是影响坚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注意力的养成,对其形成具有专注品质的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有集中的注意力,才能促进他的感知更清晰,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尝试在幼儿喜爱的音乐教育活动中,从音乐活动入手,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因为音乐活动对幼儿的生活、学习、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体验音乐的美、追寻音乐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活动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要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体验音乐的美,在音乐欣赏中完成是最佳的途径。音乐欣赏它首先要求幼儿要认真地倾听,并利用一些客观的事物作为辅助材料进行感受,最终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性质,以自己的表达方式进行表现。在这当中不但获得了积极的人生经验,也学会了自我学习自我控制的能力。如何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创设环境,指导幼儿积极探索是培养幼儿注意力的必要前提。

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说:“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 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与忍耐性较差,他们不能长时间在看不到进步的情境中探索,因此我们应有目的创设有利于幼儿探索发现和积极操作的环境,以激发其探索幼儿园的环境设置。音乐欣赏是一种抽象的音乐活动,一首乐曲如果没有环境的支持,单靠教师的传授,幼儿的注意力得不到集中,更谈不上坚持了。假如我们在环境设置中结合与教育有关的事物,常常以问题情景的设置形成幼儿的认知冲突,并激励幼儿深入探究的兴趣。幼儿通过对环境中的探索理解问题情景中隐含的条件,从而去关注很多事物的因果关系、寻找各样的解决办法。在这探索、解决的过程中孩子要始终投入、注意力集中最后注意力也得到了发展。

在音乐欣赏《水族馆》的活动中,我在活动场地上创设了水族馆的情景,让幼儿扮成小鱼,边欣赏音乐边引导幼儿观察环境的设置,幼儿就提出了很多问题,水草为什么会动来动去的?水草在跳舞、水草好像在说:“我要快快长大”等等,小朋友发现所设置的环境中事物,就提出问题,并积极地探索。就因为有了这种认知的冲突,才让小朋友从一而终地进行学习。

二、提供材料,丰富有趣的教具是促进幼儿注意力的发展的重要手段。

幼儿神经系统的耐受力较差,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从事一种单调的活动,会引起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而积极的活动有利于保持注意力,增强注意的目的性,变被动为主动。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弱,但感性认识相对较强,生动、鲜艳的教具格外被孩子们所喜爱。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与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直观教具,既形象直观,给孩子留下清晰的表象,为感知、理解知识创造条件,又可激发孩子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因此,在欣赏活动中我常常利用丰富有趣的材料,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力。音乐欣赏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很多有:乐器、手花、图谱、标志、等等。还可根据音乐的性质、内容进行选择。

例如在一次音乐欣赏《单簧管波尔卡》的活动中,刚开始时老师利用图谱组织幼儿欣赏乐曲,孩子们看到了音乐的图谱,很感兴趣,跟着音乐欣赏了两遍后,有部分幼儿不感兴趣了、注意力不集中、又讲不出乐曲的性质。就在此时我及时地提供了风车和彩带,同时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边玩风车边学着风车转动,(滚动)到柳树下就引导幼儿拿着彩带学着柳树摇摆(流畅)。孩子们说:音乐跟着风车滚动起来了,柳条和彩带也跟着音乐的跳舞。不知不觉地掌握了乐曲的旋律,很快就说出了乐曲欢快、流畅的特点。

如在欣赏《狮王进行曲》时,我首先出示了威风凛凛的狮王头饰引起幼儿兴趣,接着再引导幼儿观看形象生动的动画,让幼儿边看画面边听音乐,视听结合感知音乐形象,接着,我请幼儿讨论音乐里有些谁,孩子们听听猜猜,说出了音乐里有一个很凶猛的动物,有的说是老虎,有的说是狮子,有的小朋友听出了吹号的声音,于是,我就以音乐为背景,编了一个“猴子报到→狮王来了→吹号欢迎→狮王观看小动物表演→狮王大吼”的故事,然后,我就引导幼儿用手脚等器官表现音乐描述的内容,让幼儿以运动觉感知音乐意境。孩子们自发地分成了三组,有的表演狮王,有的做吹号的小动物,有的做表演节目的小动物,我也参与到了游戏中,表演报告“狮王驾到”的小猴子。-我和孩子们尽情地表演着,连平时很少喜欢表演的孩子也积极投入到了活动中。在这里,我抓住了一系列的契机,从而使幼儿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即提高了孩子们音乐欣赏的能力,又发展了其他能力。

三、设置挑战,引导幼儿自我发展是培养幼儿的注意力的有效策略。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里有这样一句话:“跳一跳,让孩子摘到苹果”这体现了将教学建立在幼儿原有经验上重要性。激励幼儿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努力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正是具有了这种挑战性又可以找到答案的做法,才能激发幼儿的不断关注。

在音乐欣赏《瑶族舞曲》中,在幼儿对第一段乐曲熟悉的基础上,我让小朋友们进行创编舞蹈,刚开始孩子们很感兴趣,都编出了很多动作,跟着音乐表演。表演了两遍就发现有些小朋友不感兴趣了,注意力的不能集中,这时我领会到第一段音乐相对于大班孩子的发展水平相对显得简单,于是我引导幼儿欣赏第二段音乐,并鼓励幼儿继续进行创编,孩子们这会就来劲了,注意力集中,每个小朋友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并进行表演。就这样一个简单的环节幼儿的注意力就从中得到了发展。

四、启迪思维,引起情感共鸣是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有效途径。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使幼儿处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才能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教学需要,启迪幼儿的思维,引导不同层次的幼儿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幼儿带入情境之中。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创设形象逼真的情境,采用直观具体的教具,能使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生动、更具有吸引力,从而给幼儿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条件。

在音乐活动《迷路的小花鸭》这一教学中,教师带来了一只小花鸭,并和小朋友谈谈小鸭子,让幼儿说说有关小鸭的事,充分调动孩子门的兴趣,让孩子们带着愉快、积极的情绪参与活动。由于孩子们都喜欢可爱的小花鸭,看到小花鸭迷路时伤心地哭着找妈妈,孩子们也跟着伤心地哭了起来。并一直关心着小花鸭。“我们一起帮小花鸭找妈妈吧”“小花鸭,别伤心,我会照顾你的”等等。孩子们关心照顾小花鸭的着急劲,说明了他们积极投入的情绪已深深地受到作品情绪的感染。所以积极投入的情绪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幼儿急小花鸭所急、想小花鸭所想,想办法帮助小花鸭找妈妈,在不知不觉中幼儿的注意力就得到加强。

五、注重创造、鼓励幼儿表现自我是培养幼儿注意力的重要因素。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源泉,是民族发展的灵魂”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引导幼儿去表现美、创造美。因为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想象、理解、创造等思维阶段,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及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当然,培养创造力并不是要摒弃模仿,在音乐活动中模仿是需要的,它是最初的学习方式,但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幼儿去模仿,幼儿的参与也只是短暂,更谈不上坚持了,必须较快地跨越这一分阶段进入探索期,引导幼儿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只有不断的创造和表现自我才能让幼儿坚持到底。在活动中,我发现“动”是幼儿的天性,是让孩子创造和表现音乐的一个好办法。“动”的.目的是让孩子去听,去表现。如何创造音乐活动的动感,我认为首先要有创造动感的强烈意识。因此,我在音乐活动中就特别强调创造动感、调动情感,激发幼儿动起来。让幼儿人动起来,心动起来,情感调动起来,以自我表现的方法积极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

在欣赏《蝴蝶找花》时,首先让幼儿边看图边听音乐(以视听结合感知音乐形象),接着启发幼儿用手脚表现音乐,以运动觉感知音乐意境。在这个活动中,抓住了听和表现这两个契机,激发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去体验作品所表达的审美情趣。幼儿把对音乐的理解用自己的舞蹈语言(形体动作)表现出来,孩子们进行了大胆想象,许多孩子自由组合,做出不同的蝴蝶花的姿态及造型动作。有的用双手表示花,慢慢开放;有的两个人合作,各用外侧手表示开花动作;有的几个人围在一起,双手翘起表示开花,蝴蝶们则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又如在欣赏乐曲《秋叶儿》时,我鼓励幼儿大胆创设动作去表现秋叶飘落的动作,幼儿边听音乐边表现:有的用旋转动作表示秋叶快速落下;有的用小碎步表示秋叶缓缓落下;有的幼儿在地板上连续翻滚,表示秋叶被吹动的情景,孩子们用动听结合的动作进行表现,我进行了有目的的赞赏与激励,促进了幼儿的动作表现能力。在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提出了再表演一次的愿望。

只有让幼儿按自己的条件、方式、愿意去做,他们才能学得主动,学的投入。才能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尽管幼儿的表现还十分稚拙,但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们在不断的创造和自我表现过程中,注意力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讲,要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必须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活”字来进行音乐欣赏教学。要坚持从培养孩子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孩子多听多表现,放手让孩子在充满美感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孩子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质,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注意力,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孩子以后面对的各种挑战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创新杂志》2009年14期《如何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王娟

浅谈如何提高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注意力 第8篇

一、兴趣是参与活动的动力

我们都知道,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当人们对某一样事情感兴趣的时候, 往往会倾注十二分的精力去完成, 而幼儿亦如此。对他们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终生兴趣和艺术修养, 而不是培养“音乐家”、“舞蹈家”, 因此, 培养孩子听音乐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利用晨间活动和离园活动时播放固定的音乐。

对于托班幼儿来说晨间活动是孩子们在早上入园时的一个自主活动时间, 学期初的幼儿刚离开家人来到幼儿园, 心里还是有焦虑的情愫, 这时候我们播放欢快的音乐, 如《我爱我的幼儿园》、《找朋友》等歌曲, 有助于调动孩子积极性, 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培养乐观的情绪。通过一天的幼儿园生活, 幼儿在离园时我们播放《我是乖宝宝》音乐, 让幼儿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体会歌词的意思, 进一步感知自己在幼儿园的快乐和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同时音乐的播放有利于幼儿学习哼唱歌曲。

2. 音乐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中。

我们幼儿园是以音乐为特色的幼儿园, 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每一个活动环节都通过播放不同的音乐来提示, 在洗手时我们播放《洗手歌》;在进餐时我们播放轻音乐;在孩子们准备睡觉时候播放《摇篮曲》……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孩子们听到这些音乐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应该做什么, 音乐在这时既是美妙的享受, 又是无声的指令。在每次玩区域活动的时候我都会放李查德钢琴曲, 孩子们听到音乐就知道该是到了玩区域游戏的时候了, 在优美的乐声中, 孩子们玩着自己喜欢的游戏;当区域活动结束该收拾玩具时, 我又会放另外一首钢琴曲《星空》, 轻快、走楼梯 (孩子们自己取的名字) 式的爬音, 暗示幼儿要快点收拾玩具、整理区域角了, 收拾快的幼儿已经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欣赏音乐, 而还没整理好的幼儿边听音乐边收拾玩具, 显现的是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在日常的生活中, 随时都有音乐相伴, 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为他们的感知和欣赏做基础。

二、利用多种手段来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 并鼓励孩子用动作来表现音乐

托班幼儿模仿能力非常突出, 为了使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有更好的理解, 刚开始在播放音乐时, 我引导幼儿用拍手、点头、拍腿的方法来增强节奏感, 教师在示范时用夸张的动作和脸部表情引起幼儿模仿的兴趣;有的歌曲能根据歌词来创编动作, 那么我就鼓励幼儿来模仿, 比如在学习音乐游戏《小动物捉迷藏》时, 通过观看动画小鸡、小猫、小鸭、小狗藏在不同的地方, 让孩子们进行模仿, 既学会了一些方位词, 又因为模仿小动物的基本特征而对游戏活动表现得很积极。同时利用每天早上晨间操, 观看中大班哥哥姐姐做操, 鼓励孩子们进行模仿。在唱“小手拍拍”时, 我边唱边鼓励孩子和我一起指五官, 孩子们在这种律动游戏中不仅认识了五官和身体其他部位, 而且又好玩又锻炼了孩子的运动能力和节奏感, 像这样的游戏有许多, 如《合拢放开》、《小手爬爬》、《五官歌》……再如, 在唱《幸福拍手歌》时, 让孩子们合上节拍拍手、肩、点头等等, 我启发孩子:“还可以指哪呀?”孩子们虽然不说, 但却用动作来表现, 他们有的拍脚、有的拍腿、有的甚至拍拍小屁股。动作的模仿直接让孩子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三、情境创设为幼儿的活动参与做铺垫

音乐活动的情境创设是对一定教学内容进行形象性描述或对其环境的设置、模拟以及创设出与之相匹配的场境, 以激发幼儿的情感和思维, 使幼儿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实体验, 从而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一种氛围和状态。在具体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音乐情境, 使幼儿更快地进入音乐意境, 受到音乐感染, 同时受一定材料的影响, 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在组织音乐游戏《小娃娃》的活动前, 我请幼儿从家里带来了自己喜欢的小娃娃, 以妈妈的身份来哄娃娃睡觉, 同时在娃娃家投放小摇篮和小花被,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体现妈妈哄娃娃的方式。比如在《猫和老鼠》的音乐游戏中, 为了体现游戏的趣味性, 给幼儿带上小猫和老鼠的头饰, 引导幼儿想想小老鼠们应该怎样走路才不会惊醒小猫;如果猫醒了又该怎么躲避猫的攻击。而猫要适时的装出伸懒腰、打哈哈的动作, 增加小老鼠行动的惊险性。孩子们在捉捉、躲躲、藏藏中感受了游戏的乐趣。

四、教师的积极鼓励和肯定会让幼儿情绪高涨, 参与更积极

孩子都需要正面引导, 不管做什么, 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会让孩子感到更加的自信。记得我在组织《小蚂蚁搬豆》的游戏时, 当幼儿唱到“回洞请来好朋友, 抬着一起走”的时候, 我的本意是请两个小朋友合作抬豆豆 (靠垫) , 但许冬圣小朋友却自己一个人背着豆豆走, 我问他:“你怎么不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抬豆豆啊?”他说, 我力气很大, 我一个人背得动。我马上给予肯定“你真是世界上力气最大的小蚂蚁!”其他幼儿也学者着他的样子, 背着豆豆玩。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是要靠平时点滴积累的, 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体验音乐带给人的愉快情绪。通过这一年的观察, 发现孩子们对音乐有很强的感受能力, 一听到乐声就会情不自禁的舞动起来, 很多幼儿都会自己创编动作, 希望孩子们把这种对音乐活动的爱好带到学习其他本领中去, 愿孩子们更加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幼儿园教师教育丛书——幼儿园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陈淑琴.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

[3]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5]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4.

上一篇:猫的教学方案示例下一篇:高效课堂有哪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