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的课文背景知识

2024-09-02

《赤壁赋》的课文背景知识(精选11篇)

《赤壁赋》的课文背景知识 第1篇

1、作家作品: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现在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嘉祐进士。因政见和王安石、司马光不合被新旧两党排挤,一再被贬,甚至入狱。这种政治遭遇和长期在许多地方(杭州、密州、徐州、湖州、惠州等地)做地方官的经历,使他对社会和人民生活加深了了解。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他的词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现存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东坡志林》等。此外,苏轼还是著名的书画家,擅长行、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也喜作枯木怪石。

2、文学常识:

这篇赋突破了通常作赋所用的“若夫”、“尔乃”、“是以”等赋体常用的段首连词,但情感的流动转折却十分自然畅达。每一过渡都极其自然,无半点词语上的转折过渡,全赋的构架布局是天造地设,无瑕可击。

语言上面摆脱了汉赋堆砌典故,受声律束缚的弊病。句法、韵律都相对自由。用韵疏密相间,加上大量排比和对偶句的使用,使文章在参差错落之中,又潇洒自如,和谐优美。同时又留住了赋的精髓,句式整齐简约,因此读起来琅琅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赤壁赋》的课文背景知识 第2篇

无端受屈、含冤入狱的苏轼,在“乌台诗案”结案后不久,就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所幸的是黄州地方官吏钦慕他的为人与俊才,非但不加管束,还常常任他在管区内纵情游山观水,而情豪兴逸的苏东坡则每游一地必有诗文纪盛,《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就是这一时期留下的不朽名篇。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管》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宏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赋、格律严谨的律赋,至中唐以后,赋开始向散文化发展、杜牧的《阿房宫赋》可称滥觞,欧阳修的《秋声赋》己趋向成熟,苏轼以横溢的才华和杰出的创造力,进一步兼取古文和赋的优点,用写散文的手法作赋,他撰写的前后两篇《赤壁赋》自由流畅,似诗如画,蕴含深邃的哲理,把散文赋的写作技巧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这篇《前赤壁赋》是韵文,从头至尾换了十二次韵;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又似骈赋和律赋,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为“赋”这种文体所拘泥,多处运用散文笔法,句式有时长短、有时整齐,参差错落,可以称得上是散韵巧妙结合、诗文和谐统一的佳篇,对辞赋体的发展与突破作出了巨大了贡献。

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送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解脱“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现象。歌中的“击空明兮诉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答对,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歇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赤壁赋》的课文背景知识 第3篇

首先是感情的旷达与无奈。

《前赤壁赋》中苏轼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紧紧围绕“乐———悲———乐”, 贯穿全篇。可以看出作者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快乐到苦闷, 再由苦闷到解脱的发展过程。开篇首先描述月夜泛舟:明月、秋水、凉风, 心情怡然自得;但作者马上转笔一变, 借“客人”之悲表达自己的感情。悲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触景生情, 赤壁一带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多少英雄豪杰, 随着岁月流逝, 已经不在。二人生须臾, 和浩瀚的历史比较起来, 如沧海一粟, 一种虚无的情绪油然而生。三抱负无以实现, 一心忠于朝廷却落得贬谪的结局, 一心想建功立业, 却无机会。渴望能借“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摆脱困境, 但终究不得。最后诗人以江水、明月为喻, 提出“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 经过一番哲学思辨, 摆脱“哀吾生之须臾”的烦恼。由悲而喜, 开怀畅饮。通篇可以看出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 显得深沉蕴藉, 却缺少了豪放的味道。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苏轼浓墨重彩刻画了周瑜的意气风发、年轻有为及婚姻生活的美满舒适, 暗中与诗人此时的失意形成鲜明对比。“周郎赤壁”几个字写出了诗人的羡慕之情。事业周瑜因赤壁之战名扬天下, 而作者半生颠簸, 命运坎坷;先是不支持变法, 不被宋神宗重用;后因写诗讽刺新法, 被捕入狱;旋即又遭贬谪。最后感慨“人生如梦”, 既是指人生像梦一样短暂, 自己年近半百却一事无成;又是指人生既然像梦一样, 在梦里有功无功无所谓。这是自我解脱, 有一种淡淡的无奈。

两篇作品中苦闷解决的方式充分体现了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

其次是江水的柔美和奔放。

《前赤壁赋》中情景交融, 作者陶醉在美景之中:初秋时节, 清风阵阵拂来, 水面泛起点点银光, 作者和朋友喝着美酒, 不禁扣舷而歌, 吟诵着有关明月的诗句, 吟唱着婉转优美的乐曲;白茫茫的雾气轻抚江面, 水光和月光远处相接;小船随波逐流, 在这短暂的陶醉中, 作者感觉自己仿佛要羽化成仙。充分反衬出了诗人怡情山水, 闲适洒脱的心境。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起笔高唱入云, 用“浪淘尽”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 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以下“乱石”三句, 从不同的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生动描写, 刻画了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 使人心胸为之开扩, 精神为之振奋, 尽显豪放派的风格: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 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 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场作了铺垫, 起了极好的渲染衬托作用。

最后是历史人物的失败和成功。

赤壁之战上敌对双方的主帅是曹操和周瑜。这一仗中曹操中了反间计, 败走华容道, 丢了一世名声;周瑜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 英名远播。

《前赤壁赋》中缅怀的是曹操。“破荆州、下江陵”宛如破竹之势;其水军之多, 船队之大令人叹服, 曹操面对长江饮酒, 横执长矛吟诗, 视天下为无物, 一副志在必得的神情。就是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人物最终被周瑜打败, 而今安在?由败者曹操引发已悲, 抒发了“宇宙无穷, 人生短暂”感慨。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的是在赤壁之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周瑜。用“遥想公瑾当年”六句集中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先从“小乔初嫁了”从细节上写英雄生活的幸福。“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装束儒雅, 风度翩翩, 反映出了他对这次战争成竹在胸, 稳操胜券。用“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写出了水战的特点和周瑜的卓尔不凡的气势。苏轼为什么如此艳羡周瑜?这是因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 他很渴望有周瑜一样的人物, 来扭转这一现状。这正是作者缅怀赤壁之战, 并着力刻画周瑜的思想感情契机, 同时以古人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衬托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的失意, 为下文抒情蓄势。正如古人云“词是赤壁, 心实为己发。周瑜是宾, 自己是主, 寓主于宾”。

《赤壁赋》的课文背景知识 第4篇

选择一个秋天的夜晚,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这绝对是一个行为艺术。也许秋天是一个偶然,也许月夜也是一个偶然,但在黄州这一个并不缺少陆地而缺少水域的远谪之地,泛舟成为一种轻快的飘荡。我们不能把被贬黄州的沉重之感强加在此时的苏轼身上,执桨起航的苏轼,是快乐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个体贴心情的清雅的氛围,真是恰到好处,它告诉我们,苏轼此时很幸福,这种幸福自然而在,不需要传达。

生活是一部电影,永远不能止于一个镜头,而是许多镜头的蒙太奇。于是喝酒的镜头,于是吟诗的镜头,一一拉过。酒与诗从来是浪漫主义的结合,酒使诗变得坦荡,诗使酒洗脱了尘俗;况且,这诗是被称为“思无邪”的诗三百之其一呢!吟诵《月出》,当然不能以为苏轼情所有牵——你侬我侬的轻浅文字,从来不是苏轼的风格,偶或有所情思,也是一种深厚的痛(《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月亮所代表的心,在此是一种纯粹的色彩;但也若隐若现地折射出一种由指向不明的“爱”而生的心忧不宁。这是苏轼的尊严吧,一个男人,不需要那么多拉拉扯扯的怨;知识分子的伦理尺度,是在哀而不伤中恰如其分。

自然会写到月,然而为什么要写到“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月?这并非是一种巧合,中国古诗文常提到“斗”“牛”这两个区域:

1.《三国演义》第九回:“王允运机谋,奸臣董卓休。心怀国家恨,眉锁庙堂忧。英气连霄汉,忠心贯斗牛。至今魂与魄,犹遶凤凰楼。”

2.《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吾仰观天文,自去春太白犯镇星于斗牛,过天津,荧惑又逆行,与太白会于天关,金火交会,必有新天子出。”

3.《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臣亮等,窃以吴贼逞奸诡之计,致荆州有覆亡之祸。陨将星于斗牛,折天柱于楚地,此情哀痛,诚不可忘。”

4.《水浒传》第七十二回:“浩气冲天贯斗牛,英雄事业未曾酬。手提三尺龙泉剑,不斩奸邪誓不休!”

5.王勃《滕王阁序》:“龙光射牛斗之墟。”

6.李白的《汪氏别业》二首:“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迭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

7.崔颢的《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由此可见,斗牛之间,大有玄机,这个区域,是封建时代上天对应人间的重要方位,是预测人间福祸大事的重要依据。这个道理,苏轼当然是懂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幸福出游的苏轼身上透露出的某种并不平静的端倪,这种不平静时不时牵引他去关注天上这方神奇的区域;也正因为此,苏轼的心,徘徊在天上的月里。不由得想起另外一段著名的文字:“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在时间的间隔里,我们看到了古今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奇妙接壤——知识分子的精神的孤独不等同于日常的孤独,因为其“渺渺之怀”常在生活之外的高处,在“天一方”的“美人”处,在可望而不可即处……那是对圣贤时代的渴慕,对理想价值的追寻,对困境之中的清洁灵魂的艰难自守,所以要绝尘而去,离妻儿而去,去向那水月交辉的纯净处,去向那难为世俗人所品赏的幽僻之地,去向那灵魂的“瓦尔登湖”,挥开双桨!徘徊在天上,实则是一种拒绝“地上”的姿态,“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可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啊,所以,只能徘徊!

那么,横于江的白露、接于天的水光,是一条人间通向上天的路途么?在这飘渺的仙境般的情境里,怎能不由人生出“羽化而登仙”的错觉(或向往)——是呵,天地浑然一体,宇宙广大无边,在一个涤荡了日间的喧哗与骚动的秋夜里,自由意志伸张开来,成为不可抑制之恣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行为的自由进而升腾成精神的强劲力量,横空出世:“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

惜乎太早的结论大多都是悲剧,因为还没有笑到最后。

饮酒乐甚,是饮酒之乐么,还是酒给予的暂时迷醉?乐,而酒,而歌,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娱乐反应;然而,唱歌,是苏轼的另外一个行为艺术。“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谁也听得出,这是一个哀伤的怀念,“兮”字句里充满楚辞的慨叹:取用美物(桂棹兰桨),喻指己身内质之美;击空明溯流光,言指正道直行;一个高远的情思(渺渺予怀),一个绝美的理想(美人),是个体不苟合于世的宣言,是远离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之中心的边缘化立场。——愀然矣!这是必然的结局,先秦以前,中国知识分子无一例外悲凉彻骨,秦汉、唐宋、元明,直至晚清中国知识分子一次次崛起一次次败北的事实对知识分子的精神形成严重戕害,斫丧因而成为知识分子的一种常态。

但苏轼的道德体认并不是自伤并向当权者乞怜。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的文人大多是公共知识分子,很少有纯文人。他们首先是官员,然后才是诗人;首先是政治家,然后才是文学家;当官越贬越小,文章则越写越好。怨妇心态与妾妇人格构成贬官文学的绝大部分。余秋雨由是说:“中国知识分子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乐。这种自卫和自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狡黠。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作了志向。于是,十年寒窗,博览文史,待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与社会交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结果,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久之,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文明的突进,也因此被取消。”不可否认,先秦之前,中国的知识分子在统治者面前有三种选择:师、友、臣。但自从秦皇开了以吏为师的传统,他们在强权面前,再也没了“师”的光荣;大一统的独裁历史成为传统之后,君临之下,也再没有“友”可言。在那以后,知识分子的历史姿态弯曲成为“臣”,从而在经济上、政治上和心理上对封建皇权一直存在很强的依附性,“臣”的道德规范成为知识分子最首要的规范,他们弃绝了最为珍贵的自由立场,因此也失去了个性的声音与独立的人格。萨义德说:“知识分子的本质就是流亡者、边缘人、质疑和批判的角色。流亡不是一般意义的物理概念,而是一种面对存在而在心理时空建立起来的生存态度。”流亡意味着边缘,边缘意味着独立和质疑,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拒绝附和从属,永远不让似是而非的事物或约定俗成的观念带着走,他们正如卡尔·曼海姆所说:“不隶属于任何阶级,他们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立场、观点,努力追求一种非偏狭的视野。”所以,惟有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才能够用自己的心灵去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也惟有心灵自由的知识分子才能探索到真正能使人类进步的真理。他们不知疲倦,永不安居,执着探索,永远在路上。

苏轼的尊严与人格不允许他成为知识分子延迤于历史那千万妾妇人格中的幽怨一员,他的道德伦理中没有降格以求与委曲求全的词条。“言必中当世之过”,是苏轼为人处世的核心思想。他当然是个忠臣,但这个忠臣“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他以为,有了这浩然之气,“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潮州修韩文公庙记》)浩然之气使苏轼挺直脊梁做人,理直气壮说话,光明正大做事,始终坚持“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忧民之心做人”的准则,永远向社会坦诚发言,因而成为詈当世之过的师表。

正是这种道德体认,使苏轼与历史上的另一位伟大的人物产生精神上的共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为什么偏是这句呵——这句诗,充满了一个欲想成就伟业的人对贤才的渴望;但不正是这个伟大的人物,曾经受困于此吗?而倘若把这个伟大的人物放在更漫远的时空中呢,那曾经战舰千里、宏阔壮观的历史风云,那个武功文才了得的一世枭雄,“而今安在哉”!不能不想到《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对周瑜的热烈追思——这个年少英伟的成功者,令早生华发的苏轼黯然神伤,欲说还休,只能在独语里走向与长江的对酌:“一尊还酹江月。”其间孤独苍凉,溢于言表。但在《赤壁赋》中,苏轼转而钟情曹孟德,从这个戏剧性的变化里,我们看到苏轼的精神超越——一个从顾左右而言他的独语者转向道德体认与精神自慰者的伟大超越:“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是呵,即便英伟如曹氏,也有受困于周瑜、败逃于华容道之时,况飘荡于江渚之上的“吾”与“子”呢!而即便功成如曹氏,在造化之中依然化为乌有,况“渺”如沧海一粟之你我呢!立功、立德,都是多么飘渺的事!“物各有主”啊!拉开与历史的距离的苏轼,把前人给揶揄了,把自己的伤痛给暴露了;同时,他也把自己的精神放在大自然中清清爽爽地清理了一遍。在这次与前人的跨越历史的伟大握手中,精神的惨然自慰与高蹈自勉,二位一体,在矛盾中走向了统一。

苏轼由是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历史上的周瑜也好,曹操也罢,不管多么伟大的功业都注定在历史中须臾成烟云,只有顺应大化,安于自然,才能恒久长宁。正所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气。”“物质化的胜利”在这里遭遇了解构,苏轼在更广大的宇宙时空中获得了“心的胜利”,走向了哲学的自由王国。

很多文论把苏轼的旷达解作“超然物外”,是佛老思想作用于人的结果。但根据海德格尔的论说,人宜被称作“此在”(Dasein),他认为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客体之外的主体:“人作为此在不是孤立的主体,人溶浸于世界和他人之中。同样,他人也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主体。而就人溶浸于他人的情况来看,此在总是共同此在(Misdasein),在世总是共同在世。即使你避居林泉,总还是一种在世,你的存在依旧由共同在世规定着。大隐可隐金门,这是在很多人中独在,他人这时以冷漠的姿态共同在世。”从这个意义上说,苏轼的人生并不存在所谓的出世,人不在“主体”中,而在世界中,在他所从事的事情中,人于何处对自己的存在有所作为、有所领悟,他就于何处实际生存。因此,苏轼是把自己的存在“保持在了‘存在的疏明之中”。苏轼为什么自成一种旷达?政治命运多舛是一个原因,但命途多舛的人并不个个矗立为丰碑;佛老影响是一个原因,但浸渍佛老的,也并不个个超脱淡然。苏轼是个体独在的此在,敢于处盛世而陈危言,敢于“言必中当世之过”,这是苏轼做人、做事、作文和立功、立德、立言的基本态度,是苏轼之所以为苏轼的脊骨所在。他不同于古代知识分子之处在于,他始终是坦荡率真而无个人功利的,因而也是无所忧惧的;而他高标于现代知识分子之处在于,他从未把知识分子当作一种职业,仅以专门的知识生产和传授作为自己的工作,从而长期沉溺于精神阉割。

更为难能可贵的在这里:幸福的真义本在于自明,在于“主体”的“体验”“内部”。哈耶克说“社会”在这个意义上就是“黄鼠狼词”,一个只剩下意义回响的声音外壳。它“越来越变成劝告,一种指导性的词汇为了理性主义道德企图替代传统道德,越来越取代“善”这个词作为道德上正确的标示,而不是以尊重人为目标。赤壁之下的苏轼所逃脱的正是这样一个剥夺人的自性存在的“社会”而创造了他自己的“社会”,在历史众生相的生命轮回中——诗经中的恣肆性情、屈原、曹孟德——与宇宙的浩渺广大中选择作自我的哲学分裂与哲学统一;他把自己当作宇宙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宇宙的对立面,他选择自言自语,而不是选择作为“你”或“他”来进行自然与“本我”、“超我”之间的传达与转达——那个始终未明身份的客,一个符号化的个体,一个虚拟存在的“他者”的苏轼,正是“此在”的苏轼要否定和超越的对象体。作为自己的传达者,苏轼是一个精神的自慰者,更是一个道德的唯美者,“客喜而笑……相与枕藉乎舟中”正是一种心安即是归处的自我圆满。

《赤壁赋》课文点评 第5篇

建安十三年,曹操自江陵追刘备,顺流东下。备求救于孙权,权将周瑜请兵三万拒之。瑜部将黄盖建议,以艨艟巨舰载以燥荻枯柴,先以书遗操,诈言欲降。时东南风正急,盖以十船著前,余船继进。进二里许,同时发火。火烈风猛,烧尽操船。曹兵大败。石壁皆赤,故曰“赤壁”。东坡年四十七,谪居黄州。寓居临皋亭,游赤壁而作是赋。曰“前”者,别于后也。江汉之间名赤壁者三焉:一在汉水侧竟陵东,即复州;一在齐安郡城下,即黄州;一在江夏西南二百里许,属汉阳县。破曹赤壁,乃江夏西南者。东坡赤壁则系黄州,与复州赤壁皆是天生赤石之壁,非犹江夏西南缘火攻而赤者也。东坡特借景以吊古耳。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壬戌”八字从游之年月日赋起,确是敷陈其事,直言之体。“苏子”二句赋客、赋舟、赋游赤壁。以上四语,题面点清,下面全皆从此生出。“清风”句点出风,“少焉”句点出月。“风”、“月”二字一篇张本。着“少焉”二字,妙!恰是既望之月。“徘徊”句亦妙,见月之迟迟而出也。“白露”八字恰是秋夜之景,读此等处,当悟篇首着年月之妙。 ]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于是”句紧接上来,前“属客”句已点饮酒,此又借以生出“乐”字,伏后“悲”字。“桂掉”四句从楚词脱化来。“客有”段极摹其声之悲,以起下“悄然”之间,当知此是借客作波,是实事,是妙文,会心人自能得之。“月明”一段触景生情,却借客发出,是立言最妙处。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逝者”说水,“盈虚”句说月,二句“而”字上是客所知,“而”字下是客所未知。“盖将”下则皆客所未知。旧评以“变者”二句为客所知,终未思其为更推进一层也。东坡有此一段见解,才借曹操事感发。“且夫”句又宕开一层,“苟非”二句说来最有身份,最有见地。既以自况,又对赤壁。妙!妙! ]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客喜”句收前“悲乐”二层,“相与”二句结得悠然。]

【总评】

《赤壁赋》课文反思总结 第6篇

《赤壁赋》课文反思总结篇1

《赤壁赋》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并以“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和“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为教学重点。

教学中,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赤壁赋》课文反思总结篇2

因为文体是赋的关系,所以此篇文言文更注重的是诵读和背诵,体会赋的美感,而不太过强调翻译与字字对应。况且如此优美的赋,一经过现代文翻译,美感就丧失了。但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我以为字字落实总没有错,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却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昏昏欲睡。

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强,所以我几乎是上完一段给学生总结一下本段的思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记忆和理解。许多同学在刚接触这篇文言文的时候,读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结果在我讲完全篇之后,许多同学都说在学过的《劝学》、《师说》、《赤壁赋》中最喜欢这一篇,这倒让我很是惊讶,让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白费。

下面我想做如下反思:

(1)课前要做到备课充分,多查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2)在介绍作者的时候要注意节奏,把握时间,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让学生对于作者有一定了解,能够知人论世。

(3)文言文的教学,需要联系文体,正确选择侧重点,而不是通篇一律地着眼在字、词、句的翻译上,只需点出重点字词就好,上课注重学生的听课感受。

《赤壁赋》课文反思总结篇3

当我看到要讲的是《赤壁赋》时,心里很矛盾,因为这一课很有内容可讲,但同时内容多,又怕时间不够,这是刚开始时的困惑,不过,上次讲过一次公开课,这次的信心很强,静下心来,认真回想上次讲完课,评委的评价,一定要注意。通过几遍梳理,阅读《教参》、查找相关备课资料,心中慢慢理出了思路,那就是抓住景、情、理三者交融这一线索,分析理解课文,试讲几次,发现效果还不错,但前提是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但后来得知:学生还没学到这一课,那么教学内容就需要变,这时离正式讲课还有六天,作为高三的老师,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建议以后公开课的时间可否提前,他正好跟高三一摸冲突,于是,迅速定目标,大胆删节,立足课本,吃透语言。

可以说,《赤壁赋》的难懂字词不多,但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告知学生,其他的只要结合课下注释,完全能够理解,只要问题引导的具体,学生应该能听懂,事实证明,效果也是不错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在安排教学环节中,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理清感情脉络,难点是第三、四段的哲理分析。当然,在时间上没有把握好,分析第四段时,我觉得学生回答得很好,不忍心打断他们,所以延时三分钟,不过我觉得学生参与度较高,就是一种成功,能说一些有用东西,能体会做的一点思想,这节课就是有收获的。

《赤壁赋》课文反思总结 第7篇

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强,所以我几乎是上完一段给学生总结一下本段的思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记忆和理解。许多同学在刚接触这篇文言文的时候,读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结果在我讲完全篇之后,许多同学都说在学过的《劝学》、《师说》、《赤壁赋》中最喜欢这一篇,这倒让我很是惊讶,让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白费。

下面我想做如下反思:

(1)课前要做到备课充分,多查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2)在介绍作者的时候要注意节奏,把握时间,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让学生对于作者有一定了解,能够知人论世。

《赤壁赋》与《后赤壁赋》之比较 第8篇

《前赤壁赋》对月色的描写显得很空灵。“徘徊”二字用拟人化的手法既细腻地描摹了月出的缓缓之貌,又表现了作者的心之切盼。在“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一片静静的天宇下,诗人“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显示出豪迈奔放之情怀。“击空明兮溯流光”,诗人视角由近及远,月光由明亮而变得烟笼雾绕。在这超旷空灵的氛围中,诗人寄托着“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抱负。理想在艺术中实现的就是意境。诗人借助于月色这一意象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充满期待而又不乏惆怅的情怀。“抱明月而长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诗人把“月”当作了一个永恒的意象。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诗人在认识到仕途风波的险恶后,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江山风月之中所得的佳作。前赋是记“七月既望”的秋天,后赋是记“十月既望”的冬季。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景。表面上看,似乎皆触景生情,仿佛前赋的旷达在于秋,后赋的虚无却因冬。其实不然。

前、后赋的命名只是相对于写作时间而言,其实都是写同一地方的月下之游。我们如果把二赋放到苏轼对月的意象描写这个大系统中去考察,就会发现,前赋对月作了极大的渲染,后赋则在月的描写方面留下了很大的空白。而艺术的魅力正在于能给人留下空白,给人以最大的想象的空间。意象具有两重性,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当作者观照客观景物的时候,面对的是景物的整体。他可以把自己的思绪或“正”或“反”地和同一景物的不同特征联系起来。如杜甫同是写“花”,有“千朵万朵压枝低”这令人赏心悦目的一面,也有“感时花溅泪”这令人悲伤的一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曲终见“月”,给人的是一种洒脱、坚韧的意象。《记承天寺夜游》是这样来写“月”的:“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诗人首先见到的是月光如水,既而联想到一泓积水中的水草交横,正当作者沉浸在水、月莫辩的想象之中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水草,而是竹柏的影子,“月”在这里是透明的,是水中影、镜中花,引起人无限的联想。《赤壁赋》中的“月”则是永恒的、完美的,既有月光普照的静态之美,又蕴含着“美人”的脱俗空灵之美。

在《后赤壁赋》中,几乎是开篇,作者即点明了行踪目的:“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作者俯视人影,然后“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一个“行”字,点明了作者的随心、机智,“相答”则说明话很投机。“今者薄暮,举网得鱼”,“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给人一种呼之即来的感觉,难怪诗人发出了“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的感叹!

元人虞集评《后赤壁赋》说:“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末用道士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山高月小”这不是对月的实写,而是艺术的变形。所谓变形,即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客观事物或社会现象的固有形态的有意或无意的改变。相对《前赤壁赋》而言,诗人的心情变了,不再是面对“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而抒发怀抱,而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慨。在这种“情境”下,作者笔下的山就更高了,月小而冷峻了。

《后赤壁赋》中“月”的意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稍经点染,便烘托出了一处静寂可怖的意境。读者从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的攀援中,可洞见作者在政治上的求索和朝庭中的艰险可怖;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则又隐含着心潮澎湃的激越心情和令人毛骨悚然的险恶处境;而“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则很自然地倾吐了作者无能为力和企图远避的悲愤心情。《三苏文苑》里讲:“东坡不得志于黄,故其文字亦萧瑟。如划然、悄然、肃然、四顾寂寥等句,犹有未平之气也。”不能仅仅把这看成是消极悲观的情绪。恰恰相反,两赋还透露了作者在遭受重大的政治和人生挫折后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

以上列举的都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作。为什么同是写月,诗人笔下会出现不同的月的意象呢?正如诗人所言:“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文与可画谷偃竹记》又据史料记载: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在黄州写完前、后赤壁赋后,他的友人傅尧俞派人到黄州来向苏轼索求近文,苏轼便把他的前赋亲书送之,并在文末题《跋》云:“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俞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后赤壁赋》,笔倦未能写,当俟后信。”(苏轼《书<赤壁赋>后》)可见,《后赤壁赋》并非即兴之作,从游赤壁到写成文章,其间有一段时间。苏轼写前、后赤壁赋,是“先得成竹于胸中”、“了然于心”后才“了然于口与手”的。“月”作为一种景,是诗人的“眼中之竹”,一旦渗入诗人的心血,注入诗人的情感,化为一种包含着作者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意象,便成为“胸中之竹”。诗人正是凭借客观上的所见与主观上的所想,借助夸张与联想,把“月”描绘成可供读者观照的、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的。

课文前赤壁赋读后感 第9篇

通过学习《前赤壁赋》,我觉得人不管在怎样的环境里,都应该乐观的面对人生、充份地享受生活。像苏轼那样,既不用羡慕长江没有穷尽,也不用哀叹人生的短促。因为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人人都会经历的,所以我们就不用哀叹这短促的人生;假如万物和我们都是永恒的,那么长江那没有穷尽也是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了!既然人生是短暂的,那么我们就应该珍惜这短促的人生。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珍惜这短促的人生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学习好知识和本领,为将来打好基础;其次,应该正视挫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不枉度这短暂的人生。而不应该自私自利,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的事。否则,等待你的也将是像--那样的遗臭万年。

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我们还可以干些什么呢?其实,要让自己不浪费这短暂的人生,我们不仅仅可以要自己名垂青史,还可以让自己活在广大老百姓的心目之中;正如一个人所说:“有的人他活着,但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却活着。”我们的一生就是为广大的老百姓做事,不论你是国家主席还是一个平凡的公民。一生中所做的事只要对百姓有利,那么,你的一生就是成功的一生。你的一生也就是为人类进步和为百姓谋利的一生,为不愧对人生的一生。

《赤壁赋》的课文背景知识 第10篇

(一)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学习第一段,并思考:

l、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提示:可分三层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总结: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景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泛舟赤壁,(一)事

举洒诵诗遗世独立,情

羽化登仙

(二)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就这样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他在那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学习第二段并思考:

1、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可分两层。①写作者的歌声;②写客人的萧声。

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提示: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提示:“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提示: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存。体现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转折过渡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二)事客吹洞箫,倚歌而和

如泣如诉,舞蛟泣妇

(三)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忽然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学习第三段并思考:

1、客于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奏出充满悲哀的言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

客人认为即使曹孟德那样的英雄豪杰,当年声威赫赫,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更何况渔樵江渚的草民,生命如蜉蝣般短暂,渺小得有如沧海一粟,梦想成仙又不可得,便不由悲从中来,借箫声来表达愁绪了。”

2、“客”是如何抒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

提示:“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

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一般的人,在忧患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四)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

学习第四段并思考:

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提示: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提示: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提示: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

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五)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

学习第五段并思考:

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提示: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提示: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3、你以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当如何认识?

据说东坡泛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随。但主客问答肯定是虚拟的,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客之言与苏子之言,各代表了苏轼贬谪黄州后思想的一个方面,当然,乐观一面是主导。

4、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孟德周郎,而今安在?

客(哀)

主客蜉蝣寄身,沧海一粟

问答盈虚有数,物我无尽

(理)主(乐)

苏轼写赤壁赋的背景 第11篇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表达的是当时他在政治上的失意,萧声哀怨,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轼是一位通才,在诗、词、文、书画方面都是开派的人物,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他是“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神宗时苏轼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与《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为传诵名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fu2]、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明代]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当亦系他的作品.诗文有《东坡七集》,词有《东坡乐府》等.[清代]王文浩有《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表达的是当时他在政治上的失意.

萧声哀怨.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

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

本文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前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极精炼的文笔,写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

《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①.《前赤壁赋》正是作于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在他的赤壁词中,即有过明显表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现实中的我却只能“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地慨叹“人生如梦”.在这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之下,东坡内心有着深刻的感发,他开始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纷忧与虚无,但如果仅是“入乎其内”地感叹人类的沧桑,这就不能产生我们今天对他的文采及人品的钦佩.东坡之所以成为“白首忘机”的“东坡老”②,更有他善于“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脱”的另一面(这一面至关重要).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

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苏东坡既想超脱又不能超脱.他在《书<前赤壁赋>后中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这段跋语,对于了解作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提供了帮助.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寄托,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于是触景生情地倾吐了自己对前辈英雄的钦慕,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当时的心境极其复杂:消极隐退与积极进取,疾世忿懑与逍遥山水的双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背后,却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有人曾认为《前赤壁赋》把黄州赤壁当作孙曹交兵之处是苏轼“用事疏舛”,这并不十分准确.苏轼所游之赤壁并非历史上发生大战的真正的赤壁;而苏轼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之壮举,他无非是借事写文,抒发他的心怀以求解脱罢了.

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乐”,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而围绕作者感情的三次变化,全篇的行文也随之巧妙展开.“文以载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为读者所清晰的领悟,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文学表达形式.苏轼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过他对赋的新的利用而传达开来的.《前赤壁赋》是篇辞赋,辞赋时常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与主张,《前赤壁赋》很显然是运用了这种传统的格式.辞赋讲究排比对偶,《前赤壁赋》中也有不少排比对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辞赋的基本特征.但苏轼的这篇赋却不像汉魏以来的赋一样词藻华丽,仅止于铺陈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渗入其中.这篇之所以长诵不衰,更有它突破辞赋旧格的新成就,我们今天可以称它为散文诗.诗人运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抒写自己心中的感情波澜,使文辞更富的血肉,感情也更加真挚,情感与文字的密合无间.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轼驾驭文字能力的潇洒不凡.总结而言,这篇赋在文学上有两大贡献:

第一,充分显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质.这篇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风;就情而言,有悲伤,有欢乐.时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时而遗世独立,羽化登仙;时而愀然发问,畅谈哲理.景色的转换,情感的跳跃很频繁,但却不杂乱,而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线索贯穿始终.苏轼在文章中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这个论点尽管来源于老庄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却同时具备了辩证法的因素,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达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随着主观感受的辗转生发,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横生.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上一篇:三谈三反一提高下一篇:岁月韵诗书香韵情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