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4-06-01

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调研报告(精选6篇)

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调研报告 第1篇

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调研报告

旗纪委纪检监察局

2015年5月5日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需要,是规范基层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也是纪检监察机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旗纪委监察局在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上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并进行了专题的调查与研究。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农村基层各项工作蓬勃发展,为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旗总人口***万人,其中***族人口占***%。农村基层党组织305个,基层农村党员10039名,占全旗党员总数的50%。我旗在农牧业基础设施、农牧民良种补贴、购买农机器具补贴和嘎查村办公用房新改扩建,修建文化广场、文化书屋、发放各类实用技术图书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为深

化我旗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显著增强。在改革开放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东风的指引下,全旗涌现出了一大批劳动模范、种植大户、养殖能手、创业致富带头人,还有在地震中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优秀共产党员、各类先进党务工作者……,全旗各基层党组织一心一意谋发展,创优争先奔小康,为我旗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起到了典型带动作用。

(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得到了坚实的发展。一是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得到加强。一些苏木镇设立了专职的纪检副书记和专职纪检委员、村级设立了纪检委员,镇村两级党组织抓党建力量不断增强。二是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我旗每年都在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上,挤时间、保精力,会同有关部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开展远程教育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搞好教育培训,村级组织干部素质整体上有所增强。三是工作制度机制得到较好地落实。年初以来,我旗通过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反复提炼,在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围绕农村民主决策监督出台了《***旗实施基层“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实施意见》、《***旗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民主决策监督管理“532”工作法实施细则》、《***旗2013年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等相关文件和制度。使全旗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程序严

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得到有力地规范。

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看到成绩的同时,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一是部分村组织制度不够健全、落实不到位,村务公开不够及时;二是个别嘎查村财务管理混乱,少数嘎查村干部以权谋私,贪污、侵占、挪用公款;三是少数嘎查村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工作独断专行,作风简单粗暴,在集体资产处臵、土地征用、危房改造、扶贫资金发放、低保名额分配等村级事务的处理上很少民主决策,仅凭关系,靠感情,个人说了算;四是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嘎查村干部工资都不能足额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更是难上加难,严重制约我旗农村党风廉政工作的开展。五是对嘎查村干部监督惩处力度不够,嘎查村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数量较多,尤其是近三年来,我旗纪检监察工作中查处的144个违法违纪案件中,有农村党员101名(其中担任过村干部的69名),占全旗违反党纪处分人数88.6%。这充分说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归结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基层组织建设乏力。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主要表现在执行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不利,缺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和能力,不能很好化解嘎查村内部矛盾纠纷。部分干部对待群众冷漠,缺乏为群众办事公心

和热情。二是家族观念严重。农村地域的特殊性,决定了以宗族为核心的利益小团体的存在,致使个别村出现有的村书记、主任各执一派,班子内部相互掣肘,各执一词,各行其事,严重制约嘎查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嘎查村后备干部严重不足、选人难的问题非常突出,所以镇里常采取了镇干部下派担任支部书记的方法来临时解决当前困难。

(二)嘎查村干部思想教育薄弱。一方面在现任嘎查村干部中相当一部分干部当选之初就抱着捞一把或威风一下的心态,尤其是在换届选举靠贿选、请客拉关系当选的干部,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亟需必要思想教育、廉政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自律意识,树立正确思想。另一方面少数嘎查村党支部有名无实,常年不开展组织活动,支部内部一盘散沙。农村党员中不承担义务、不参加活动、不缴纳党费的“三不”党员已越来越多。

(三)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嘎查村领导班子和嘎查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抓党风廉政建设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贯彻落实责任制的积极性不高,个别农村干部甚至错误地认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务虚的工作,没有把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规定结合到嘎查村级日常事务办理和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中,只是简单的做做软件,应付检查。

(四)制度缺失,缺少问责机制。近几来,旗委政府虽

然加大了对嘎查村制度建设力度,如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村级财务镇级监督管理制度以及民主理财议事会制度等多项制度,但很多制度形同虚设,农村党员干部不按制度规定办事的现象屡屡发生,加之问责机制和监督的不到位,不能及时对违反制度规定的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有效问责,反而使嘎查村领导干部形成思维贯性,把制度当成一纸空文,严重削弱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实际成效。

(五)监督机制不完善。在党员干部中往往一团和气,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不想监督,不愿监督。在嘎查村一级,党员群众的主动监督少,被动监督多,部分嘎查村干部在落实三务公开中,只是将老百姓人尽皆知的事进行公开,很多事情变相公开、拒不公开,逃避监督,以致一些嘎查村干部钻了监督不畅的空子,成了无人监督的特殊干部,工作中随心所欲、违纪违法。

三、对策及建议: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应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融为一体,结合农村实际,从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监督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治理。

(一)建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前提。一方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从体制上讲是党委负总责,而在实际运作中却转变成了纪委负总责,这种局面要必须得到扭转,明确党委 的主体责任与纪委的监督责任。另一方面,不断健全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就得重点抓好责任目标考核与失职行为责任追究,真正把抓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干部政绩考核、职务晋升的重要标准,对抓党风廉政建设严重失职的,要毫不手软地实行“一票否决”。坚决纠正农村党务中陈规陋习,严厉禁止领导干部、农村党员干部利用婚丧嫁娶大操大力收受礼金、利用中秋、元旦、春节等节日公款吃喝送礼、搞封建迷信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确保农村反腐倡廉工作落到实处。

(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针对农村的特点来进行,要重实际,重效果,充分结合农村居住分散、生产季节性强、管理体制相对松散的特点,采取乡镇轮训与村级巡回教育相结合,党纪政纪专题讲座与集中普法教育相结合等形式,增强教育的效果。大力推进农村教育制度化,建立农村教育的考评机制,保证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和规范化。

(三)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准配硬领导班子,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要顺应农村改革的新形势,广辟干部人才渠道,严把干部入口关。要重视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使他们政治上有盼头,工作上有劲头。而对那些工作责任感退化,群众观念淡化,组织纪律弱化的基层干部,要采取有效的组织措施,实行诫勉谈话,对违法违纪的要坚决予以查处,切实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四)建立健全具有农村特色的监督制约机制,抑制腐败现象的发生,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首先,是要扎实推进“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工作法,严把嘎查村党组织委员会酝酿提议、嘎查村“两委”班子联席会议讨论完善、嘎查村党员大会修订审议、嘎查村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嘎查村党组织监督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这五道程序。强化镇民主决策监督领导小组的三次审核,并将决议执行前向群众公开实施方案,决议执行后向群众公开实施程序及结果。完善农村牧区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切实保障农牧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增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约束。其次,要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的财务监管。一是加强对“村帐镇监管”的再监督。采取有效措施,以法定的规则和程序对村级财务实施实质性的审计和监督。同时,“村帐镇监管”必须与村级民主理财和村务公开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和专门机关监督两个积极性,确保“村帐镇监管”制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要切实解决村干部的认识问题,规范公开的内容和程序,发挥好村民主理财决策小组的作用,切实保证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能够

及时、全面、公正地解决。三是落实村主要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村级领导班子的主要干部在任期间履行职责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财务责任、经济责任进行全面审计,并作出真实、客观的评价,预防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避免或减少集体经济损失。四是加大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纪检监察部门要把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作为办案的一个重点,并对一些典型的违纪违法案件进行公开处理,真正发挥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稳定一方的作用。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办案工作的指导,加大乡镇办案力度,帮助他们掌握政策界限,改进办案方法,提高办案水平,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良好条件和有力保证。

(五)大力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净化社会风气,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进一步加大农村法制建设力度,把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清退会员卡、严禁农村牧区党员干部借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等党风廉政工作与开展“平安后旗创建”和“六五”普法活动结合起来,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实行齐抓共管、上下结合、社会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做到党风、政风、民风一齐抓。

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调研报告 第2篇

渭南市农业局

自2006年9月澄城县罗家洼乡杨家陇村诞生第一个村民监督委员会至今,我市历经三年的发现、培养、宣传和推广,村民监督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2010年3月,全市3221个行政村已有3088个建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占到行政村总数的95.87%。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市村民监督委员会共实施村级监督事项3788件(次);向村“两委会”提出意见或建议6675条,其中80%以上被采纳;化解干群矛盾和群众纠纷1089件(次)。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建立和推广,有效地预防了农村干部腐败,架起了干群联系的桥梁,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了农村和谐稳定和发展。省纪委及时总结杨家陇村经验,并予以规范,形成村监会制度推向全省。

一、主要做法

(一)建立联动机制,做到齐抓共管。

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作为我市推行反腐倡廉“五项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一直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汇报,两次召开全市乡镇党委书记参加的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推进会,市委书记梁凤民同志亲自参加并发表重要讲话。通过市、县纪委协调组织、宣传和民政、农业、财政、审计等涉农部门积极参与,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示范带动,分步推进。

始终把抓点带面、示范带动作为推进工作的基本方法,2007年9月以澄城县杨家陇村为典型开始试点推广; 2008年9月在澄城县召开全市现场会,各县(市、区)开始抓点示范;2009年,开展“村民监督委员会示范创建活动”,先后两次召开全市工作推进会、3 次召开汇报交流会,达到了县有示范乡、乡有示范村,学有样板、赶有目标的要求。2009 年全市共举行各类培训 320 多场(次),培训村支书、村主任和监委会主任 1.5 万人(次)。通过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现场观摩、调研指导、座谈讨论等方式,形成了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共识共动。截至2010年3月,全市3221个行政村已有3088个建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占到行政村总数的95.87%。

(三)坚持“八有标准”,完善配套制度,促进规范运作。

坚持“建立一个、规范一个”,确定了“八有”标准,即:管理有组织、办公有场所、对外有牌子、工作有制度、运行有程序、监审有章子、活动有记载、监督有实效。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广泛问计于县、乡、村各级干部和群众,我市制定了《实施办法》和9项配套制度,并要求各级完善工作规范类、操作程序类、监督制约类、评价考核类以及配套保障类等村级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各县(市、区)积极创新,注重建立简单易行、实效性强、流程图式的操作办法,形成了指导村民监督委员会运作的“两本三表一卡一档”、“五统一”、“三本两表一栏”、“五簿一箱一栏”、“三签双审一盖”、“三审三签”等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操作办法,推进了工作的规范化和质量的提升。

(四)突出监督职能,充分发挥作用。

坚持把监督作为监委会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着力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解决“靠谁监督”的问题,建立监委会联系群众制度和群众意见建议征询反馈制度,依靠群众开展监督;二是解决“监督什么”的问题,以监督政策执行、决策落实、村务活动、村级财务、干部行为等五项内容为重点,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三是解决“怎么监督”的问题,建立了村党支部、村委会、监委会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村上重大事项必须通过联席会议决定,确保了监委会的参与权;建立监委会列席有关会议的制度,确保了监委会的知情权;建立监委会监审村务财务制度,明确村上的票据未加盖监委会印章不得报销,为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的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逐步在推进中规范,在规范中提高,在落实中创新。通过运行,村民监督委员会这一新生事物,已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它在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基层民主监督,推动农村各项事业方面日益彰显强大的生命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发挥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站作用,有力促进了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村民监督委员会同时把弘扬廉政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氛作为日常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经常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政教育活动,变事后监督为提前预防。监委会结合廉政教育读本的发放、廉政文化下乡及市上一些经常性廉政活动的开展,对干部群众进行廉政教育,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文化科学知识,增强村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更新群众的思想观念,有力促进农村廉政文化的深入开展。

(二)发挥预防腐败作用,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职能的发挥,使村级重大事项全部置于村民的监督之下,解决了不少地方“用权一句话”、“决策一言堂”、“花钱一支笔”的问题。澄城县监委会监督提醒和纠正村干部不廉洁问题 17 个,向乡镇纪委反映村干部问题 4 个。华县莲华寺镇东罗村党支部书记吉三刚说:“监委会是一面镜子,经常照照使自己能发现脸上的污点;是一条鞭子,在自己不能很好履行职责、廉洁办事时提醒自己好好工作,不犯错误。”

(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监委会通过“上情下传”和“下情上达”,成为了清除误解、消化矛盾的“民情直通车”,使农村信访量明显下降。华阴市华西镇全部由移民构成,过去长期是“上访名镇”,自 2008 年推广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以来,实现了零上访。大荔县步昌乡步二村监委会积极配合“两委会”工作,一年来解决各类矛盾十余起,村干部讲:“监委会帮助村上实现了和谐稳定零上访、计划生育零违纪、治安违法零发案,人心思稳,人心思富。”

(四)发挥谏言献策作用,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监委会建立后,群众有话敢说、有意见敢提;监委会及时向两委会反映民意,体现了重大决策群众参与、权力运作群众监督、工作好坏群众评说,提高了村民参与村级民主管理的能力,推进了村民自治。一年来,全市村民监督委员会参与监督事项 1794件(次),向村两委反映村民意见 3215 条,其中 80%以上被采纳。白水县雷村乡有 12 个监委会,一年解决群众反映问题 192 件,提出质询 42 条,配合村两委工作 32 件(次), 群众说:“监委会替咱说话,给咱办事,咱放心。”

(五)发挥促进发展作用,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监委会对村上重大项目和村两委决策的监督,形成了干群同心同德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大荔县伯士乡平罗村投资 80 余万元,建设占地 20 亩的养殖小区,监委会一班人从选址、资金运作到工程建设全程监督,监委会主任主动挖掉了自家的 5 亩桃树支持养殖小区,目前该小区羊存栏 2000 余只,年收入 120 余万元,实现了当年建成、当年见效。

三、体会和打算

我市在推进和落实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强力推进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是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举措;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纪委扎实安排,各级部门的积极配合是关键;加强各项配套制度,加强培训是保障;指导监委会在村级事务中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是根本。

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调研报告 第3篇

太原市阳曲县城晋驿村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 也是多年的先进村, 现有361户, 人口1280人, 现耕地面积3984.9亩, 荒沟550亩, 林地620亩。集体资产总额573.7万元, 账存固定资产29处387件, 各类资源24处。清产核资工作的开展, 更加摸清了家底, 促进了村级“三务”公开, 使集体“三资”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和更加有效的保护。

1 管护集体“三资”是党支部村委会的重要职责

该村历届党支部、村委会高度重视“三资”管理, 几十年如一日, 把村集体的“三资”当作全村人民的利益看待, 管理“三资”坚定不移, 制度建设常抓不懈, 落实制度毫不动摇。

1.1 领导原则始终不变

该村历届党支部、村委会都始终认为, “三资”是村集体经济物质基础, 维护“三资”安全完整, 实现“三资”保值增值是村两委班子的重要责任。集体“三资”是村两委会代表全体村民实施管理的, 务必对村集体负责。几十年来, 虽然几经沧桑, 村两委会也几经更换, 但该村管理“三资”的方针一直没有变, 始终坚持集体的资产集体管、集体的利益大家定。同时, 两委会要求村民做到的, 首先要求全体班子成员做到, 班子成员个人不能擅自决定资产的处置, 更不能把集体资产作为送人情的工具或者据为己有。1996年, 因交售公粮任务完成好, 上级奖励了该村集体一辆自行车, 当时的村委主任就先用了一段时间, 后提出要按市场价购买自行车, 在党员大会讨论时, 大家一致要求其将自行车归还集体。第二天, 他主动把这辆自行车推回村委, 这辆自行车至今保存完好。2000年村委换届, 新旧主任进行交接, 发现前任主任外借铺膜机、切割机, 有借条, 但东西没有回来, 经两委班子研究, 按两样资产购买价扣住本人的工资, 什么时候归还集体, 什么时候付给工资。事后, 该主任要回这两件东西, 村委才照数发给他工资。该村一直把农业合作社时期, 办食堂时期以及人民公社时期用过的大量财产完好的保存至今。

1.2 管理主张始终不变

该村一直受革命历史传统影响, 两委会成员以及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视管理集体“三资”为坚持党性原则, 始终主张集体“三资”就是集体的, 不是哪个干部可以独享占有的, 也不能随便让其他个人侵占, 该村多年来在“三资”管理方面, 一直实行“不给、不拿、不借、不低价处理”的“四不”主张:不给, 即不把集体资产白给人送人;不拿, 即村级干部与管理人员不得白拿集体资产;不借, 即不准擅自出借集体资产, 出借集体资产必须经过集体研究并办理借用手续;不低价处理, 即不能廉价处置集体资产, 处置集体资产的价格由集体评议确定。不论哪届两委会, 管理“三资”的制度只有强化, 没有削弱。经过历届村委逐步完善修订, 形成了截止目前该村现行有效的27项“三资”管理制度, 其中包括《库存现金管理制度》、《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往来款项管理制度》、《库存物资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 这些制度加强了集体“三资”管理内部控制, 保证了集体“三资”管理秩序。土地管理混乱是目前村集体最头疼的问题, 也是最易引发上访的问题, 但该村不存在, 该村现耕地面积3984.9亩, 被国家征用465亩, 各类工商户租用73.37亩, 与实行第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时的土地面积数字相等, 土地流转过程记载也很清晰, 村集体掌握的账面发包土地面积和农户实际持有的承包经营土地面积完全吻合, 村民各户对土地台账记录没有任何异议。

1.3 手续制度始终不变

多年来, 该村“三资”管理特别是实物资产管理的手续制度始终保持不变。一是无论更换村委主任还是会计、保管, 都必须编制详细的资产移交表, 所有会计资料和资产资源台账一律移交, 并认真加以核对, 确认无误后才能办理交接手续, 所以, 该村自1965年以来的财务会计档案能够完整保存下来, 没有出现包包账、断线账。二是保管人员必须经过党员大会集体推选, 不能由书记主任个人决定人选, 并且没有特殊情况不能更换, 绝不因村主干变动而调整保管人员。该村保管员王三林从1968年一直干到2009年因病去世, 在任四十一年没有更换, 王三林去世后, 该村经过发布选聘公告、报告审查、面试、考察、两委会审议等程序, 才又选定了一名保管人员。三是严格出入库手续。实物资产入库必须办理入库手续, 出库必须办理出库手续。四是库房采用两锁制管理, 实行严格的互相制约制度。一个库房设两把锁, 监督组长和保管人员各管一把锁, 实物资产出入库必须由这两人同时开锁才能打开库房门。五是实行出借责任追究制度。本村村民借用集体物资, 必须由本人打借条并由村支部书记或主任签字确认, 保管员方可办理, 如该物资不归还, 由签字责任人负责追回, 如不能追还, 由签字责任人负责赔偿。2002年村委一名副主任和村委主任打了招呼, 出具借条从村集体库房借走水利喷灌柴油机一套让县里某局的主要领导使用, 借走两年一直未还。在第八届村委换届前, 两委会要求他赶快把借出的水利设备要回来, 如果要不回来, 他当年的工资一分不发。直到他追要回来, 该设备基本完好入库, 撤走借条, 他才领上工资。六是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一律按市场价登记实物资产台账。七是对出售、处置的固定资产必须及时办理核销账务。

1.4 决策权力始终不变

多年来, 该村实物资产处置必须经过集体研究决定, 资产处置的决定权不在书记主任手里, 书记主任只有提议权, 资产处置由党员代表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同时资产处置必须经过该村评价领导小组评估, 任何个人无权确定资产处置价值。2008年, 该村出售了三十间房屋, 党员代表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决定, 持有该村户口并且在城晋驿居住满三十年的住房困难户才能购买房屋, 其他人一律不能购买, 出售价格也在会议上作了确定。有一名不够三十年村龄的原租房户提出要购买, 并且多次找书记主任求情, 多次到镇里找人说情, 并且多次上访要求购买, 两委会还是没有批准他的购买申请, 最终维持了党员代表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意见。

2 维护“三资”安全是全村人民群众的一贯要求

2.1 加强领导, 准备充分

清产核资工作政策性强, 涉及面广, 工作量大, 内容复杂, 为加强对清产核资工作的领导, 该村党员成立了清产核资小组。村委主任曹广元任组长, 成员由村支部副书记、村委委员、理财组长、村民代表、村民等八人组成, 为使清产核资有条不紊地进行, 该村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严密的清产核资实施方案。清产核资下设文书档案组、会计档案组、库存物资组、林木资产组、固定资产组、资源组、综合组、评价组、这些工作组共计37名工作人员, 于清查前认真学习了实施方案, 熟练掌握了清查方法。

2.2 清理财务, 账目正确

清产核资最重要的依据是会计账簿, 是不是盘盈?是不是盘亏?有没有坏账?是以会计账簿为依据衡量确定的。所以, 必须保证会计账簿的记录是正确无误的。而要保证会计账簿记录正确无误, 必须首先清理账务, 账务清理时先列出库存物资、固定资产、往来账户等各相关账户明细余额, 再与总分类账户、与会计报表核对, 看是否相符, 不相符要查明原因, 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最后分析各明细资料, 确定有没有错误, 如果有错误, 进行账务调整。通过清理账务, 清除了会计技术性差错给清产核资带来的不良影响, 保证了账账相符, 账证相符, 账表相符, 这也是正确确定盈亏的重要前提。

2.3 全面清查, 认真公示

清理账务以后, 紧接着进行资产清查, 根据该村实际, 重点对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应收款项、库存物资、固定资产、应付款项、资源等项目进行盘点清查。对库存现金主要通过盘点进行清查。对银行存款主要通过与信用社对账单核对,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方式进行清查。对应收款项、应付款项主要通过发函询证方式清查, 如果应收款项成为坏账, 可以提出核销意见, 但要账销案存, 另行登记, 继续严格管理。对库存物资、固定资产的清查全面清点品种、规格、型号、数量, 采取“以物对账”与“以账查物”相结合, 查清资产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 对账物不清的资产要进行追忆、查找, 做到不留死角, 不打埋伏, 不重不漏。通过“查来源, 定去向”填制《阳曲县农村清产核资租赁、承包、出借资产登记表》, 对资源性资产, 按照只要所有权属于本村的一律进行登记的原则清查, 查清资源的用途与使用人, 填制《阳曲县农村清产核资资源登记表》、《阳曲县农村清产核资租赁、承包、拍卖资源登记表》。所有资产清查登记完毕后, 分门别类向全体村民公示七天。

2.4 分类整理, 确定盈亏

清查登记结束后, 对清查登记结果要反复核对, 确保准确无误, 对发生的盈亏要进行分类整理, 对盘盈盘亏的态度, 敢于承认盈亏, 勇于应对盈亏。盈就盈了, 亏就亏了, 基本事实必须承认, 清产核资该增加就增加, 该减少就减少, 决不为了反映两委会政绩而执意保留不良资产, 但是要查明盈亏原因, 取得证据, 该外调的外调, 该内部制表的内部制表, 该由经手人写出书面说明的写出书面说明, 这样便于明确责任, 便于提交集体审议, 也便于报请审批。所有盈亏项一一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和报批程序后, 该由责任人承担责任的责任人承担责任, 该由村集体承担损失核销的承担损失核销。这样该村账面资产基本保持着有效、优良状态, 并且账实相符, 有利于盘活集体资产, 发展集体经济。

2.5 如实报批, 登记入账

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后, 该村按照资产流动性排序, 将报损材料装订成册, 报请镇里审批。根据镇里的审核批准意见, 分别进行账务处理。该记入会计账簿的记入会计账簿, 该登记台账的登记台账。

3 强化“三资”管理是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

通过强化“三资”管理, 组织清产核资, 进一步推进了该村党风廉政建设。

3.1 澄清了集体家底, 促进了村级“三务”公开

经过清产核资, 该村截止2013年5月31日资产总额573.7万元, 其中货币资金207.02万元, 应收款项71.52万元, 库存物资9.73万元, 长期投资56.51万元, 固定资产229.52万元 (包括农具类资产49件、农机类资产113件、机电类资产121件、房屋建筑物构筑物29处、办公家具用具100件、交通运输设备4台) ;负债总额351.6万元, 其中短期借款44万元, 应付款项307.6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222.1万元, 其中资本155.3万元, 公积公益金56.4万元, 未分配收益10.4万元。清产核资待处理款项27.6万元拟报请审批处理, 均为固定资产盘亏。在清查过程中, 该村大量地应用了“四议两公开”程序和“三务”公开程序, 特别是将清查登记结果和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公示, 给了全体村民一个明白, 促进了村级“三务”公开。

3.2 盘活了集体“三资”, 维护了“三资”安全完整

该村不但在管护集体“三资”上做文章, 而且在用好集体“三资”上下功夫。1985年该村办了一座焦化厂, 经济效益一直不好, 2005年经过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决定, 从三种盘活方案中选择实行对外租赁经营, 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元。由于注重盘活集体“三资”, 村集体资产得以不断增值。该村1984年末土地下户时资产总额135.8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128.95万元, 目前所有者权益增值到222.1万元, 增值93.15万元, 平均每年增值2.14%;资产总额增加到573.7万元, 增加437.9万元, 平均每年递增10.01%。截止目前, 该村对村民与外单位出租土地、房屋12宗, 每年为集体增加收入13.7万元。

3.3 保存了重要物件, 留存了宝贵历史文物

该村长期坚持不懈的“三资”管理, 使得一批重要物品文件完好的保存下来, 这些物品文件经济价值虽然不大, 但具有历史文物价值。在该村盘存的资产中, 有原任县委常委、老支部书记杨拴富乘坐过的212吉普车, 这也是我县第一部村级购置的212吉普车, 购置于1985年, 购置价3.68万元;有1969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和1977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当时全套定价只有2.78元;有办食堂时期用过的河捞床子, 有该村种大米用过的打稻机, 有农业学大赛时期的工地现场标语牌, 有夜战时期用过的发电机, 有三献时期地主老财捐献出的躺柜, 有上世纪70年代活跃农民群众文化生活购置的放映机等。这些物件作为村集体资产完好保存下来的同时, 也记载着该村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 折射了部分历史事件的痕迹, 在我县实属难得的宝贵历史文物。特别是1955年以来的各类文书档案和1968年以来的财务会计档案, 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现实的利用价值, 许多事件的历史情况都可以从文书档案中查实, 以前的“三资”处置情况都可从会计档案中查明。

3.4 教育了两委干部, 培育了村民集体意识

该村多年的“三资”管理制度和做法, 潜移默化地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城晋驿人。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顾全大局意识就是在严格并且持之以恒的“三资”管理实践中培育成熟的。特别是通过这次清产核资, 发现了“三资”管理中的一些不足, 使两委干部接受了一堂生动的集体“三资”管理完善课。某些村民和个别干部以前认为集体资产“卖了算了, 留着没用”, 这次清产核资结果一公示, 他们顿时提高了思想认识, 强烈感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多年以来一直苦心经营集体“三资”的理念, 再次增强了集体主义意识。

3.5 增强了廉洁观念, 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在盘点一件件集体实物资产过程中, 现任两委干部再次从中感受了老一辈两委干部当年带领城晋驿人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精神, 重温了老一辈两委干部廉洁奉公、无私奉献、严格管理集体“三资”的历史, 大家纷纷自觉表示要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丰富集体主义思想, 管好用好集体“三资”, 团结一致共谋全村发展。年轻的村委主任曹广元由衷地说:“老一辈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数量可观的物质财富, 而且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年轻一代一定要向前辈学习, 热爱集体, 讲求奉献, 为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奋斗”。并且, 该村严格管理“三资”的做法与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度、村级“三务”公开一脉相承, 村民、党员、村级干部多层次相互监督, 增强了村干部接受群众监督的自觉性。

摘要:农村集体资金和资产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广大农民群众长期以来共同创造的财富, 农村集体资源是国家赋予广大农民群众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 (以下简称“三资”) 的管理和监督, 有利于巩固壮大集体经济, 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三资管理,廉政建设

参考文献

[1]石兴军.清产核资关键环节[J].农村财务会计.2012 (5) .

[2]郑应辉.清产核资重实效[J].农村财务会计.2012 (7) .

[3]董先瑞, 周立银.“三资”全代管百姓心亮堂[J].农村经济管理.2009 (12) .

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调研报告 第4篇

摘要:现阶段,电力行业党风廉政建设开始深入开展,积极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经过不断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内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电力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新时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全面深化,促进电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深化措施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电力行业发挥着支柱作用,其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电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开展水平,会对反腐倡廉工作成败产生直接关系。在如今环境下,电力行业有着日趋复杂和多元的利益主体,对党风廉政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电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人民群众的利益有着直接关系。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市场主体利益日趋复杂,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腐败现象出现于电力企业内部部门中,会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会发展。具体来讲,电力企业的腐败行为主要是借助于一些不正当行为,对企业总资产非法占用,这样就会流失基础产业资产,制约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腐败问题还会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降低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影响到供电质量,人民群众的利益也会遭到损害。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依据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将电力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开展下去,全面贯彻法律体系,对电力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腐败行为严厉打击,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有序发展。

2 电力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生产经营过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遭到了忽略

现阶段,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完善,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电力企业面临着复杂的生产经营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部分电力企业领导没有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片面以为生产经营是企业建设管理的重点,盲目的追求企业效益,党风廉政建设没有得到深入开展。

2.2 党风廉政建设体系还存在着诸多漏洞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硬性要求党风廉政建设,没有将其提升到战略层面,影响到党风廉政建设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制度机制存在着一些漏洞。部分企业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防火墙的防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频繁出现腐败问题;部分企业没有明确划分经济责任,出现腐败情况之后,无法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追究,警示教育作用得不到发挥。还有一些企业则是没有将考核机制给科学构建起来,影响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效率的提升。在具体实践中,因为党风廉政建设体系存在漏洞,无法针对开展工作,这样就无法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

3 全面深化电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举措

3.1 革新思想,加强宣传教育

要对过去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思想观念切实转变,充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的作用;在企业内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依据发展需求,鼓励企业内部员工与领导与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如黑板报、广播等方式,促使电力企业全体员工及领导的知法守法水平得到提升,促使防腐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廉政教育的开展,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着手,将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作为工作的重点。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产生足够的重视,同时,将党员干部的模范引领作用给发挥出来。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对宣传教育价值导向合理把握,通过党风廉政建设的开展,帮助企业党员干部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给树立下去。

3.2 对党风廉政建设体系大力完善,全面深化廉政建设

结合电力企业具体情况,对内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行完善,协调制约内部领导班子成员;对纪检监察部门控制力度适当加大;要将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给发挥出来,企业管理中,积极贯彻民主理念,制定完善的程序和方法,促使企业各项政策决策制定实施中,职工代表大会能够积极参与进来,且对领导层有效的监督。将财务公开制度给实施下去,要监督党员干部的收入与财产申报情况,将检举制度严格落实下去,在监察的基础上,还需要有机结合党员干部自省。结合具体情况,完善激励体系,在绩效考核中加入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廉政成效将会直接挂钩于年终奖,借助于物质与精神激励,来促进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活动的开展;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来严厉打击和约束各种失责腐败现象。严格监督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依据相应法律法规,科学开展内部审计,对外部监督控制进行完善,以便促使重点部门的工作能够得到约束与规范。

3.3 制定廉政规划,将各项廉政建设任务给落实下去

需要清晰的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的开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将其系统长期开展下去。那么就需要对管理目标进行明确,对廉政规划科学制定,然后将其分解为季度计划、年度计划等,合理分工,分层落实下去,依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来总结廉政建设完成情况,吸纳教训,创新工作方法和开展途径,促使党风廉政建设开展成效得到提升。可以将信访办设置于电力企业内部,将信访举报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重點监控电力企业的人事任免、物资管理以及财务等容易出现腐败问题的部门,对各个职能部门的经济责任进行明确,依法查处企业中出现的各种腐败行为,对违法款项及时收缴,以便促使企业经济损失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要及时归纳总结出现的违法案件,将其警示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营造良好的环境。

4 结语

综上所述,进入新时期之后,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趋复杂的环境,出现了诸多的挑战,腐败问题经常发生,制约到了电力行业的整体进步与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采取措施,全面深化电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完善制度体系,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构建责任追究机制等,促使廉政建设得到切实推进与实施。

参考文献:

[1]龙小波.浅谈加强供电企业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J].卷宗,2015,6(10):123-125.

[2]李萍.浅论如何加强供电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J].现代企业文化,2014,6(14):77-79.

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调研报告 第5篇

政建设工作,结合实际,通过五项措施筑牢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一、县直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

**县直机关现有党支部72个(其中包括12个老干党支部),在职党员559名。近几年来,机关工委通过进一步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和工作机制。明确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分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分管领导,做到每项工作责任到人。同时制定了党风廉政责任追究制度,下发给县直各党支部,明确规定党政一把手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负总责。通过责任分工,增强了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促进分工任务的落实。加强了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和考核。年初抓党风廉政责任制的工作部署,年中抓检查,对检查结果做出通报。严格责任追究,对违纪的党员干部严肃处理。通过树立榜样、舆论导向,激发了县直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先进人物爱岗敬业、不求索取、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为做好自己今后的工作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机关党员干部是县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具体执行者,党风廉政建设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又通过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表现出来。如何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提升执政的能力,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党内生活制度和加强党员教育是机关工委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三、加强和改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一是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县直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努力抓好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机制,完善任务分解体系。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要求,班子成员齐抓共管,共同抓好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班子及党政一把手每年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专题汇报。根据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与县直机关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签订目标责任书,定期检查了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执行情况。

二是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对县直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力度,在实事求是上做文章,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坚持做到强化政治理论修养,增强清正廉洁意识,突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责任感。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严格执行廉政承诺、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党员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认真开展党内询问和质询制度。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积极推进党务公开。主要针对群众干部敏感的热点、难点工作,增加工作透明度,努力提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反腐倡廉的主动性。把群众监督、党内监督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加强对“三不”党员、基本合格党员、不合格党员、违纪违法党员的教育和处置力度,及时向工委报告组织处理意见。

三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积极配合县纪检委共同开展好构建党风廉政建设大宣教格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相结合,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坚持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学习王瑛等优秀党员干部廉政勤政先进事迹和开展警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廉洁意识。党风廉政教育宣传要常抓不懈。努力探索建立反腐倡廉教育的长效机制。在机关党组织中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

四是提高组织建设。进一步抓好《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落实,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提高“三会一课”质量,积极探索党内监督的有效形式,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加强党员的组织观念教育,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严格按照《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保障党员权利的正确行使和不受侵犯,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围绕管住、管好“权、钱、人”,针对问题易发、多发部位,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年—2012年工作规划》,加大推进反腐倡廉治本抓源头工作的开展。扎实推

进基层党组织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五是落实责任追究。部门(单位)领导班子要加强对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创新廉政建设工作,明确政策界限,规范工作程序,增强责任制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不断强化责任考核和奖惩机制,对落实好的要进行表扬奖励,对落实不好的要批评教

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调研报告 第6篇

市政协三届六次全会期间,政协委员对我市的“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村金融问题的关注程度较高,综合委员的建议意见,市政协三届三十一次主席会议研究确定将 “深化农村金融创新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今年的重点调研课题。从四月份开始,成立了由陈子敬主席牵头,由王文观、张锦鸣、徐仁鹤副主席带队的三个专 题调研组,先后分赴九个县市区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组通过走访调查、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等形式,对我市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 查,并就调研涉及的相关问题,广泛征求了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意见。经过分析研讨,提出了深化我市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若干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 告如下:

一、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金融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升,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目标任务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金融支撑作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动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不断加大政策引导,优化区域环境,深化金融改革创 新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我市已基本建立了有效的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和配套政策支持体系,因地制宜开发推出了一批金融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农村金 融服务覆盖面有效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丰富,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农业、农村和农民从中得到 了许多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实惠。

(一)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我市目前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小额贷款组织分工有序、互为补充,多 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建立。各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与经营优势,各司其职,各展所能,根据我市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需求精心策划、合理布局,不断地将金融网点延伸到农村和基层,服务农村各类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而在各金融机构中,地方金融在农村金融创新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市农村合作金融系统所起的主力军作用十分突出,全市“农业贷款”90%以上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供,同时,以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主体的地 方金融机构深化改革、转换机制、转变作风、改进服务,在支持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支持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目 前,各县市区均已基本建成了由台州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在农村开设和延伸的金融服务网络,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整体金融功能进一步提 升。

(二)农村金融产品不断丰富。近年来,各县市区金融机构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积极创新农村特色金融产品,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农户小额贷款 等信贷产品20多个,盘活了资金,方便了群众,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农村建设筹资难题。比较有影响的如临海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丰收小额贷款卡”发放试点工作,现已于全市全面铺开。仙居县积极创新推广“九贷一卡”工程,重点扶持特色农产品生产,至今年3月底,各项贷款余额达16亿多元。其他金融产品创新还有“惠 农卡”、“小额贷款”、“创业贷款”、“新农村新家园康居小额贷款”、“农村住房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等,惠及面不断扩大,有力地支持了农村和农民创业 增收的资金需求。黄岩区农村合作银行自2008年以来累计发放外出务农创业贷款20289户、106074万元。路桥区农合行的涉农贷款覆盖面占全

区农户 数近50%,这一比例处于全国、全省前列。三门县2009年推出的11项有关农村金融的创新产品,当年就发放贷款3亿多元。

(三)农村金融服 务不断创新。具有农村金融特色的服务创新深受欢迎。一是进一步设立延伸金融服务网点,以农行台州路桥支行为例,其辖属12个二级支行和分理处,除本级大楼 营业中心之外,11个网点分布在路桥各大重点集镇。截止2010年5月末,全行涉农贷款达31.2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的66.1%。二是积极打造便农支 付工程,如仙居县农行为加强服务渠道建设,方便农民存取款和各类结算业务,目前已投入ATM机23台,POS机164台,电话转帐宝286台,很大程度上 方便和满足了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三是坚持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各金融机构主动下乡下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对农户和小微 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如温岭市农村合作银行积极走访农户和企业,开展了“送信贷政策、送金融产品、送金融服务、送金融信息和送信贷资金”活动。玉环金融机 构加大对扎根农村的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企业缓解资金需求。特别是我市地方金融机构,担保抵押机制比较灵活,积极探索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流转 服务机构,积极开展农房改建抵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贷款管理办法,为开展农村产权流转服务,实现产权流转咨询和交易作了积极而有效的尝试。

(四)农村新型合作金融机构不断涌现。近年来,随着小法人银行改革发展步伐加快,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继续深化。2008年,农村信用联社开始向农村合作银 行升级转变,现全市农合行已增至6家。2009年11月,临海市涌泉镇忘不了农村资金互助社正式成立营业,标志着农民经营主体自身金融合作步出了可喜的一 步。2010年3月22日,首家由我市本土银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三门县村镇银行开业。市场主要定位于“涉农、小额、无贷户”,秉承“简单、方便、快 捷”的服务理念,积极致力于满足本地区“三农”资金需求,为我市新农村建设输入新的血液,注入新的活力,发展势头较好。截至今年1月底,我市已经有14家 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区域覆盖性发展,为“三农”和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以发放短期小额贷款为主,有效缓解了部分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难问题,解决了还贷与 再贷时差问题,补充完善了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五)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强。各县市区国有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十分重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稳定的建设和发展,信用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单位和个人征信 数据库覆盖率稳步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良好的信用环境的形成,推动了全市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完善。如仙居县开展了“信用仙居、共赢 未来”信用工程建设活动。目前共创建信用村137个,信用户16580户。临海市还出台了星级信用村(社区)评定实施细则,农户信用档案建档面达90%,信用户评定面积82.8%。以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为重点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正在逐步健全完善,有效地促进 了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建设。

二、深化农村金融创新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对农村缺乏周密和必要的金融制度安 排,使得农村金融存在着明显的失衡,国有银行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很小。当前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机构本身就是金融中的弱势,靠弱势服务于弱 势,便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实际状况。现在还有一种趋势,即使是规模小的金融机构,更愿意为城市服务向城市进军,而不愿意呆在农村服务“三农”。这些因素造成 了农村金融服务战线大幅收缩,支农金融机构主体出现缺位,使得农村出现资金外流、服务退化和经济“贫血”的状态,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依然严重。

(一)现有农村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从当前农业发展资金需求变化趋势来看,80年代中期前,我市的农业还处在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和禽畜养 殖业阶段,基本属于自给自足经济;之后,进入小规模农业发展时期,以货币缓慢积累和滚动的发展特征,伴有少量民间借贷,基本没有银行信贷;进入上世纪九十 年代后,进入特色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的订单农业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户和农业企业需要银行信贷资金来扶持、发展、壮大。因此,需求大、供给小,地域广、机 构少,农村经济多元发展、农村金融产品单一成为当前农村金融缺失最基本的问题。一是源于1993年起的金融体制改革,各国有商业银行纷纷调整经营战略,不 约而同地大量撤并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与营业网点,同时逐步向城市收缩并上收贷款权限。国有银行金融网点的大举撤军导致农村金融服务愈加薄弱,支农供给体系不健全,大量资金被抽走,在一些乡村还存在金融服务盲区。二是严重失衡的农村信贷资金供需矛盾造成供给总量不足,导致农村经济严重“贫血”。主要是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多存少贷等方式,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流向非农业,导致农村金融空洞化。三是原有单一服务品种与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产品推广普及的滞后,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的缓慢。比如,各县市区普遍反映农房抵押贷款推进速度缓慢。至2009年末,三门县农村信用联社发放农房抵押贷 款仅仅10万元。路桥区虽然出台了《开展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工作意见》(路政办发〔2009〕89号),但截止2010年5月,该项业务仅开展8笔。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环境亟待改善。一是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不全,风险偏高。农业是弱质产业,盈利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农产品“卖 难”“价低”等问题仍然突出。农业基础还十分薄弱,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全,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尚需健全完善,金融机构 在信贷支农上缺乏足额的抵押和担保,无法有效分散风险,农村金融市场整体风险水平依然偏高。二是农村金融内在商业竞争压力与外在金融需求环境不对称。农村 金融机构普遍实现了股份制改革,商业化经营动机明显强化,利润导向越来越明显,其战略重心逐渐转向大中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权上收及农村资金外流,直 接掐断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血脉”。三是农村金融信用环境较差。在调研中金融机构对农村信用环境表现出较大隐忧,主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信用观念 比较淡薄,造成金融机构贷款投放难,农民又贷款难的现象。原因有农村六合彩留下的阴影,原基金会事件的影响等给老百姓留下守信还款吃亏、失信赖债得利的坏 印象;农户创业能力弱,经营亏损致使逃、废、赖债行为非常普遍。特别是有极个别村干部不以赖债为耻,反而把骗贷、逃贷看作是一种本事,造成一些村民纷纷仿 效,故意拖债、躲债、赖债等现象逐步蔓延。

(三)新设农村金融组织管理运行机制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一是新设金融组织的经营管理者总体素质不 高,学历较低,金融业务水平与能力明显不足,在经营管理决策中行为不够规范,容易出现金融风险意识较差、贷款发放与回收行为不规范、逾期贷款处理方法不适 当、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因此,新设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和运作中的培训需求比较突出。二是新设农村金融组织广泛建立在血缘、亲 缘、地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上,小区域小农经济是其发展的基础,成员之间的信任和信息对称是其开展资金融通的基础,具有明显的边界效应,一旦突破了地缘和血 缘边界,信息不对称就会产生,借贷风险也会大幅增加。因此,这种新设农村金融组织规模很难“做大做强”。三是新设农村金融组织抗风险能力较弱。表现在组织资金和发放贷款两难,运营成本偏高。同时作为一级法人机构,有些村镇银行还面临无法加入人民银行的大小额 支付系统,无法启用征信系统等问题,势单力薄,无任何优势可言。

(四)农村金融支农体制机制不健全。首先,尚未建立统一的政银企支农协调沟通平台,信贷投入与市场需求缺乏统一的信息调配;其次,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与农 业特色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建设之间还缺乏有效对接,缺乏金融产品对接农业特色产业金融平台;再次,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薄弱,信用环境不优,农业融资担保 体系急须拓展提升。同时农村金融配套管理建设滞后。无论是从“条”还是从“块”管理来看,农村金融管理配套不足。比如,各县市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评价、评 级、信用体系的建立或者征信体系的建立,行业协会、网络,包括培训机构、咨询机构、外审机构等方面的系统性建设比较薄弱,即使有相应的机构设施,也没有发 挥应有的权威作用。又如,目前各区(县)金融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征信系统还不能涵盖所有基层的低端客户等等。另外,从台州地方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来 看,由于地方金融还处在体制转型期和发展起步期,无论是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还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力都还不够强。从制度性安排看,缺少主动权; 从产品创新看,缺乏监管权;从风险控制看,缺少风险补偿机制。

三、深化我市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建议

深化农村金融创新,积极发展地方金融,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整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帮助农村金融机构克服各种障碍与不足,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经过研讨分析,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当前,农村经济社会正面临第二次深刻变革,即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体系的变革。我市农村经济活力较强,农业 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步子迈得比较早、比较快,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大额化的特征。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农民处于创业致富不同阶段 的差异性,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从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高度,从统筹城乡发展,扩内需、保增长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深化 农村金融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建议成立市农村金融创新发展工程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和市金融办,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为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及 市相关职能部门领导。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农村金融创新发展工程组织领导和实施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金融办,负责日常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和督促工作。各县市区政府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此项工作上下联动、同步开展。同时 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工作部署制度,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协调解决农村金融创新发展工程中有关问题,部署落实工作目标任 务。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工作需要由办公室组织召开由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确保工作正常开展。三是建立信息上报和宣传制度。各地区、各相关部门 要加大信息上报和宣传力度,对农村金融创新工作中重大信息和进展情况要及时上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舆论宣传,使城乡各级全面了解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 重要意义。

(二)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充分发挥现有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支农服务功能作用。一是 加快推进全市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切实发挥其在农村金

融体系的骨干和支柱作用。要特别加强与农业银行的政策协调,巩固和稳定县域农业银行分支机 构,扩大基层机构的信贷权限,增强其融资功能。明确要求其在农村吸收的资金主要用于发放农业贷款。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农业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 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型发展模式。农发行要在加强原有业务的同时,拓展新的业务,往农村综合开发、农村基层建设和扶贫等贷款业务发展,拓展对农业、农村 的服务范围。二是进一步推进全市农村合作银行改革,大力支持农村合作银行进一步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乡镇分支机构,充分发挥农村合作银 行支农主力军作用。三是推进邮政储蓄银行尽快调整业务范围,充实和培训信贷人员,彻底改变只吸不贷现象,增强服务“三农”功能,逐步增加对基层网点的业务 授权,加大办理小额贷款力度,鼓励区域资金回流农村。四是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按照“只贷不存、服务三 农、规范管理、风险可控”的原则,逐步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大力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小型或微型农村金 融组织,增加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主体,培育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通过深化改革,充实和完善农村金融资金供应主体,形成多种形式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三)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按照“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实现双赢目标”的要求,鼓励县市区农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积极组织开展农村金融服务 创新,有针对性的探索开发适合农村、农民需求的金融创新产品。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集镇农民住房消费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等帮助农 民致富,同时探索农房、林权、土地经营权、海域使用权抵押等不同融资方式,为农户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服务,努力满足农村多层次的资金需求。此外,要注重引 导涉农金融机构改进和完善服务方式,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积极争取上级金融机构扩大县一级农业信贷管理权限,优化审贷程序,简化审批手续,积极推广 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并创造条件推进服务手段电子化、信息化。

(四)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市场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完善各县市区农业担保等中介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县域农业担保、评估、公证等中介机构,通过采取政府出 资、农民和农村企业入股等方式,建立符合各县市区农村实际的农业借贷担保公司,完善保护和农村中小企业抵押、质押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经营风险分摊机制。二 是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业务。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拓农村保险市场,支持发展农村互助合作保险,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大县市区财政对农村保费补贴力度,为提供涉农业务的保险公司和参保企业与农户提供保费、经营费用和超赔补贴,加快建设农村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提高农村、农业抵御风险 能力。三是建立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县市区财政风险补偿基金,对由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原因形成的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农业贷款损失给予一定的补 偿,对涉农企业和农户贷款实行贴息,对涉农贷款发放较好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资源的撬动和引导作用。四是降低抵押、担保等中介收 费。进一步规范土地、房产、承包经营权、林权等动产及不动产的抵押、担保、评估、审计、验资、登记备案等农村中介服务,适当降低收费,减轻信贷成本,提高 中介效率。五是继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要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信用环境的建设,为此新设立的农村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搭建农村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加快涉 农金融机构农户信用档

案电子化建设,积极推广信用户、信用企业、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充分发掘和利用农村信用信息资源,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培植诚信 文化,培植农村优质信用载体,切实落实对优质信用主体的信贷优惠政策,增强农户诚信意识,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的良性循环。

上一篇:中国华为时间管理培训下一篇:时空机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