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微课反思范文

2024-07-26

我的微课反思范文(精选10篇)

我的微课反思 第1篇

对我的微课的总结反思

研修伊始,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既能完成微课的学习任务,又保持科学课堂教学所坚持的学生自主探究方式不变。在制作微课,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我始终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在做《北斗七星在一天中的运行轨迹》微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这个选题有利于学生观察探究。首先,这个课题是在五年级上册星空单元中,是一个比较不容易让学生观察的内容。学生观察星空主要应该在夜晚,但我们又不能晚上来上课,白天上课的时候又不能把夜空搬到教室里来。所以我想用微课来解决这个矛盾;其次,这个课是有专门的演示软件工具的,但在课堂实践操作中,往往要变调整、使用软件,边让学生探索发现,会耽误课堂时间,用微课的形式集中展示出来,会让学生有一个连贯观察的过程;最后,选择这个课题能最大程度的减轻间接知识的获取对学生直接经验获取能力培养的冲击。这不是一个实验操作,学生动手探究的少,观察得多,我想反正都是用眼看,直接有老师演示和提前做好视频让学生看是一样的。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北斗七星在一天中的运行轨迹》微课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我发现有以下问题:1.学生兴趣不高,学生在看这个视频的时候,就像看一个科普小讲座一样,看完了,学会了,就行了。如果用软件直接演示,当屏幕中出现夜空中的繁星时,学生会应为在大白天看到夜空而发出惊叹的声音,从而提高学生兴趣;2.出示视频的时候,学生只看不想。因为视频是不停顿的,不能随意改变呈现顺序,按部就班的节奏让学生懒于动脑,懒于发现问题,看完了一

问发现什么问题?有什么困惑?学生一脸茫然。这证明在看的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了而没有主动思考;3.学生看完后很容易得出结论,并且结论和标准答案差不多,这是科学老师所不愿意看到了。这个视频给学生的间接经验太直观,不如师生互动起来有意思,老师在讲台上演示操作视频,不时停下来让学生画画图,和学生聊两句,这样更能体现师生互动和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

我把这个视频作为参加青岛市小学科学微课展示的参评案例发给了青岛市教研室的马伟林老师,马伟林老师给了我宝贵的建议:首先,这个视频牵扯一个版权问题,这个视频的制作不完全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其中用到了至少两个第三方的软件,如果直接拿来用从法律角度上是有漏洞的。不管人家深不深究都与保护知识产权的精神相违背;其次,我们有自己的开源软件,为什么还要把演示软件的过程用录屏软件录下来,让学生直接看软件演示岂不更好;最后,这个微课的科技含量太少,在科学课堂上演示有点不搭调,用我们,科学教师经常说的一句话说就是科学味不浓。因此,我又收回了这个参赛作品,换上一个更合适的微课,并被选上参加青岛市级的大范围展示,收到各方面的好评。

由此我也在反思自己的翻转课堂,从学生角度说,翻转课堂的模式是否真正解决了因材施教的问题?目前对于传统教育的诟病在于,对待不同的孩子搞“一刀切”,不仅在教学上是如此,考试时更是如此,这也就使得很多成绩一般的孩子只能在班级中“跟着跑”,而不能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消化水平定制出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翻转课堂虽

然将学习的掌控权给了学生,但是我们应该看清目前国内学生的情况:不擅于提问和主动性不强,这两点直接影响了翻转课堂的效果。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传统教育的后遗症,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缓解,但是在短时间内,这样的情况是无法改变的,原因不都在学生,因为有着传统教育后遗症的还有学生们天天面对的老师和家长,当我们的教育浸淫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很难在短时间内让中国的学生走出不擅于提问和主动性不强的困境。

从老师的角度看,目前国内的教师是否具备引导学习的职业素质?翻转课堂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答疑来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其实不是被淡化了,而是从另一个侧面有所加强,它要求老师能够通过设问、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完成作业、项目的情况来分析和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从主动变为被动,从主导变为引导,这对其职业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与学生一样习惯了传统教育模式的老师群体,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自身的转变。

从家长的角度看,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去量化?中国的家长对于教育非常的关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们的心愿,虽然现在年轻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了更加新潮的观念和更为开放的思想,但是有一点始终不变,就是如何量化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前我们通过考试来为学生排名次,为老师测评,但在素质教育观念影响下,家长更看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对于翻转课堂来说,要翻转的不仅仅是教与学过程中的顺序,相对应的还要有最终的效果

评估机制。

我的微课反思 第2篇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微课”的学习,对这个教育方式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觉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也许以后微课就是一种必备的教育技能,也许需要每个老师都需要掌握,微课也只是其中一种教育方式之一,这就好像ppt一样,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微课在很多方面都有优势,就好比工作室群主里说的,微课不能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只能是一种辅助教学,犹如多媒体一样,因为它自身所局限的一样。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有很大的收获:

一、我知道了微课是指利用5分钟左右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这种视频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即视频长度短,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二、微课虽然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但它也具有环节上的完整性。微课虽展现的是某个教学重难点的知识,但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它也有导入、过程和小结。因此,我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三、在学习制作微课时,我也有一些小收获。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其实手机和摄像机是最容易操作的,如:平时听化学老师说,化学中的同分异构体那一部分知识特别难,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有限,老师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也许某个孩子理解能力弱,没跟上老师的思路,这一部分就落下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采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准备好纸笔,这个时候老师就只需在纸上进行解题,解一道题最多也就用3、4分钟,既简单又清楚,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去看解题步骤。

四、之前总觉得微课在我们这个技术相对落后、孩子自学能力较弱的环境下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但在天荣中学听完方莹老师的课后我有了一点点转变,当时我们心里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疑惑——孩子课堂上在老师的眼皮底下都不认真学习,在家有可能一遍一遍,翻过来翻过去的看视频学习吗?在与桂老师的交流中,一位老师问出了大家的心声。而桂老师平时也是把视频做好后,让孩子利用微机课或者是自习课去观看,这样大部分人都在学习,避免孩子偷懒的情况。所以,对于我们中学而言,学生的自制力和学习主动性本来就弱,这种“家校翻”根本就不适合,所以,我们只能利用微机课和自习课让孩子去观看微课。

短小别致的微课 第3篇

2.时长短, 利于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微课的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 短则3~5分钟。这要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里讲清一个知识点或问题。时长较短也决定了微课的设计省去了繁冗、无效的教学过程, 追求教学语言简洁、精准, 目标指向集中、明确。通常说来, 微课显得凝练集中, 相较于传统的40分钟课堂或完整的视频录像课, 它更利于集中学生短时间内的注意力, 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3.趣味浓, 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微课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学习形式或课程资源, 其主题 (内容) 的开发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性。在选题上, 教师多选取学生喜欢、感兴趣、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内容) 。因此, 一堂好的微课会更多地依据学生心理认知特点、思维形式, 直观生动、深入浅出地呈现学习内容, 让微课别具一格, 寓教于“趣”。当微课有了浓浓的趣味, 就能吸引学生, 让他们专注学习, 深入探究, 掌握知识技能。

“微时代“的微课教学 第4篇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微时代”,我们玩微信、微博、看微段子、微小说、微电影,教学上更是使用微视频,上成了“微课”。2012年,一场由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顶尖名校掀起的教育风暴——“慕课”,震动了高等教育界,引发了世界的密切关注,唤起了对教学模式的重新审视,标志着教育开展真正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微视频”这些新生事物也悄然走入了中小学。

对于教师而言,要做好迎接信息化教育的挑战。老师们努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应用于教学的“微视频”制作。我也利用假期,开展微视频制作的尝试。

一、审视微视频制作的必要

为什么“微视频”这么火?微视频作为“翻转课堂”涌现出来的新概念,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转课堂基于信息技术,将传统课题的时间、教学结构和学习方式进行了翻转。翻转课堂是将来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微课的应用弥补了学生家长不能很好辅导自己孩子的空缺,学生在家中也可以运用网络很好的巩固学习,对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及一些难点、盲点进行针对性点拨和指导,从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微课以一个个完整而独立的知识点呈现,学生不懂可以反复播放,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利于学生落实重难点知识,避免了往日课堂学习之后学生似懂非懂吃夹生饭的问题。通过视频,实现学生真正的“喜欢学”、“愿意学”的目的。教师通过微课制作,不仅提升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重要的是制作微课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经验积累的一个过程,在不断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微课程便于传播,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优秀教师有许多好的经验,过去没有恰当地办法总结、传播‘而微课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固化经验、传播方法、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成长。

二、微课制作实践中的点滴收获

我开展微课视频制作实践,从“选题“、”教学设计“、”录制“、”剪辑,到欣赏自己的作品,甚是兴奋。其实做微视频,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通过反思能有效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1.做好前期准备。微视频的制作过程,也是一个“草根小研究”的过程。微视频与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微视频就像面对面进行学生的个别辅导。过去的课堂教学经验与方法要作一些调整,要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个人学习,当然教师平时的讲课技巧要在微视频中体现。微视频制作要体现”微”,要控制视频的长度,一般在3分—5分钟以内,一个微视频讲解一个特定的小知识点。

2.教学设计与课件的选用。微视频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仍然需要良好的教学设计,合理规划教学过程,紧紧吸引学生的眼球;选用课件生动有趣,避免一味枯燥讲解;多在网络上收集素材;多借鉴别人的课件,不要直接照搬别人的课件,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样录制时才会得心应手。

3.选择正确的录制方式。我们可用手机、摄像机自由拍摄;也可以用录制软件录屏。用笔记本电脑时,一定要用外置话筒作为音频信号源,因为笔记本内置话筒方向性差,无法过滤环境中的噪声,录制出的声音效果差。

4.录制环境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如果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声音效果会很好,如果用手机、录像机拍摄时,光线要充足,要选择适当的角度。教师要调整好心态,对一个学生进行讲解,语言表达尽可能生动、准确普通话尽量标准。可能的话‘选择配置较高的电脑,会得到更好的音频效果。可以反复录制,选择最好的一次。我一个微视频都录制了三遍以上。第一遍录制是尝试,听听效果,有哪些语言表达不准确,课件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时间长短是否合适。。。在修改后进行第二遍的录制,再反复听,进行调整;然后进行下一次录制,直到满意为止。录制的过程最好一气呵成,连续进行,每次录制的时间间隔最好在一个小时以内。

三、微视频运用的思考

微视频作为颠倒课堂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受到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微课在全国各地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制作的么地在于运用,在运用过程中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1.如何确保提供优质的“微视频”?一个好的微视频制作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和制作技术千差万别,怎样能够确保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优质的微视频。

2.微视频的运用过程怎样体现因材施教?一个微视频能否适应每一名学生,让学生都喜欢?

3.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广大的农村地区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家庭不具备信息化学习的条件。

《春晓》的微课创作说明 第5篇

作品名称:《春晓》微课

学习内容:长春出版社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一节课74页 适用对象:小学一年级语文

主讲:太平镇贺家小学

王玉玲

教学设计

适用对象分析:本微课适合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和教师观看。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课文理解力,他们能体会古诗一些浅层的意境,并且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学生的语言表达还不够流畅和完整,所以在课堂中应该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学习内容分析:《春晓》这首诗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中,让读者先通过听觉,然后通过想象,既而转换到视觉,在人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给人一种春光似海、春意正浓的美的感受。学习目标:

1.通过字理识字等多种方法学会写本课8个生字,认识“晓、眠、啼”等多个生字。并且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教师的图片情境创设下让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感伤。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学习重点:

1.认读生字,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学习难点:

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多春天的喜爱和感伤 学习过程:

1.播放《春天在哪里》调动学的学习热情,教师朗诵自己为春天写的古诗,引入本课

2.指导学生如何朗读

3.学生作为小小老师学习生字,开火车读词(指出多音字觉),猜字游戏 4.分句理解古诗(配图)5.伴乐书写生字

学习指导

通过教师示范朗读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学生在猜字的游戏中加深了对字形的理解;通过直观的图片渲染学生的情感体会;伴乐书写生字让学生由动变静,在典雅的古筝曲中感受中汉字的美

制作技术介绍

《图形认识》的微课创作说明 第6篇

作品名称:《认识图形》微课

学习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起始课36页 适用对象:小学一年级数学

主讲:太平镇贺家小学

王玉玲

教学设计

适用对象分析:本微课适合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和教师观看。一年级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的自主性上,还是独立思考能力都还处于低级,所以课堂的形式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图形概念,所以本节课的认识认识图形不是问题,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确是弱项,这就要求教师做好课堂的引导者。一年级学生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天马行空,他们还没有被思维固化,所以他们有着无尽的想象力,而这些想象力就可能创造出奇迹 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是在认识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初步辨别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体会“面”在“体”上。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了空间观念,对后续的学习有着一定的铺垫作用,并且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感受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习重点:

重点: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学习难点:

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学习过程:

1.复习导入,从口袋里摸出学过的立体图形 2.活动:画手印,通过立体图形画平面图形 3.游戏:图形蹲

4.练习巩固:找一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我要考考你(认一认图形)

学习指导

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在游戏练习的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制作技术介绍

相关的音乐专业的微课 第7篇

还可以包括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内容,具有短小精悍、内容精炼、目标明确以及结构化、模块化的特点

是一种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和封装,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充,可满足学生的差异化、自主化学习的需求,方便进行网络传播,特别是移动设备的传播。

有的老师把“微课”理解为一种围绕重难点或关键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的教学活动,主要讲解一个知识点或者专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

微课应能较好地折射出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重点反映某个知识环节中教与学的活动。

微课视频应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融PPT、音视频为一体,较生动、完整地呈现某个知识点,微课视频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

通过观音微课视频,学生以小见大,领悟其中的学习重点和精髓,激发学习动机和欲望,从而不断地推进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有针对性地掌握获取资料、分析和评价知识的技能,结合教师课堂教学指导与自主学习,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学习的重点,较出色地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2音乐专业微课的特征

微课的特征:基于对微课内涵的认识,高校教师认为微课具有哪些特征呢?通过调查反馈内容的分析发现,老师们认为微课主要有“视频为主、主题突出、短小精悍、资源多样”等特征,北京吉利大学商学院张静老师对微课特征的总结很有代表性。

视频为主,短小精悍: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视频片段一般控制在8~10分钟。

与传统的45分钟课堂相比,资源容量较小、时间紧凑、短小精悍,对于音乐专业的教学更有其生动和随意性。

内容精炼、主题突出: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主要用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内容更加精练,主题更加突出。

容量有限,便于观摩: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适合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资源多样,情境真实:音乐专业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

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从上面的反馈意见分析可见,高校教师最认可的微课特征是:第一,主题突出,高度聚焦。

第二,短小精悍、应用面广。

第三,以教学视频为核心,资源构成多样。

这正好符合了微课的应有之义: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短小精趣,以教学微视频为微课主要载体,以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为主要内容,特别是对重难点的精炼讲解,与其他辅助教学资源共同构成完整的微课。

3音乐专业微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微课在受到教育领域的极大关注与认可的同时,也引发教师对于微课资源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成都师范学院夏珊老师认为目前微课建设中存在如下问题:微课作为一个新型事物,依然有它的不足。

其一,微课的制作存在困难。

大多数高校教师对于微课制作软件的不熟悉,而选择在制作微课时由他人摄像及后期处理,这种方式耗时耗力,不利于微课的大范围制作。

其二,不同教师微课选取的点可能存在重复,造成资源的浪费。

以高校微课比赛为例,仅excel表格便用技术,就有55个微课视频讲授了该技术,虽然各自侧重点有所不同,依然有些知识点存在重复。

但是一些生僻、较难的知识点,微课涉及的较小。

如何有效利用微课传播知识,减少资源的浪费,扩大知识覆盖面,是微课将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最后,微课如何让更多的教师持续的参与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微课仅仅是教学方法的一个创新,但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意义的课堂教学活动。

微课出现前,已经有不少教师讲课视频和视频公开课,但并没有对课堂教学产生太大的影响。

许多老师和学生们还是更愿意现场讲课和听课,教学视频并没有多少人去看。

这是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生成性过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有机互动的过程,有效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

缺乏现场气氛的教学视频,容易使学生产生孤独感而影响学习效果。

微课以短为特色,它在广度、深度和复杂度方面存在不足,同时因为它是提前录好的,也不能支持动态临时性的问题。

因此,微课应该配合其他众多教学手段,共同完成教学活动,而不能盲目地要求所有课堂全部采用此法。

4结束语

针对高校微课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对音乐专业老师们也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主要有:希望微课系列化、课程化,形成一批精品,示范推广;

关注微课的教学应用,利用微课资源创新教学模基,如翻转课堂;

音乐专业的微课是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也可以在课后使用,主要针对课堂教学或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某一个知识点,集中说明问题,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但不局限于视频呼唤微课设计、制作技术方面的系统培训,希望专家给予指导,进行微课的主题研讨;

希望比赛能够常态化,重视后续推广与资源的共建共享;微课的定位需要更清晰;可以考虑在微课资源库基础上建立在线学习系统,把学生这个因素纳入微课资源的可持续建设中。

如何设计一节好的微课 第8篇

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那么,如何设计一节好的微课呢?以下是在开展微课教学活动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制作微课课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具有美感

一个好的微课课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能使人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优质的微课课件是内容与优美形式的完美统一。

2、动静结合

动态画面能使课件精彩动人,静态画面能给人更多的思索空间,因此在设计微课课件时要注意让动态画面和静态画面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增强微课堂的教学效果。

3、合理安排信息量

在制作微课课件时,充分利用认知学习和教学设计理论,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求,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在制作微课课件时,合理安排信息量可以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

4、要容易操作

为了方便教学,微课课件的操作要尽量简便、灵活、可靠,便于教师和学生控制。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设置寓意明确的菜单、按钮和图标,最好支持鼠标,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避免层次太多的交互操作,尽量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可以方便地前翻、后翻、跳跃。在微课中使用课件能令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虎添翼,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都要注重课件的制作。

例如:在设计小学三年级英语微课“数字one-ten(1-10)”时,根据知识点设计了美观实用的课件。通过运用教学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思考、交流、质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制作微课流程(名师网)

1、切入课题要新颖、迅速

由于微课时间短少,因此在设计微课时要注意切入课题的方法、途径力求新颖、迅速而且要与题目关联紧凑,以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内容的讲授。在微课教学设计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切题:

(1)设置一个题目引入课题。(2)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3)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4)开门见山进入课题。

(5)设置一个疑问,悬念等进入课题。

2、讲授线索要鲜明

在微课的设计中,要求尽可能的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在讲授重点内容时如需罗列论据,罗列论据必须做到精而简,力求论据的充分、准确,不会引发新的疑问。在设计微课时要注意巧妙启发、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完成微课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3、结尾要快捷 在微课的设计中,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内容要点的归纳。好的微课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加深学生所学内容的印象,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在微课的小结中,因为前面重点内容的讲授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因此,微课小节不在于长而在于精,小节的方法要科学、快捷。

4、力求创新,亮点耀眼

在微课的设计中,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亮点。这个亮点,可以是深入浅出的讲授,可以是细致入微的剖析,可以是激情四溢的朗诵,可以是精妙完美的课堂结构,也可以是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等等。微课教学有了自己独特的亮点,才能提升微课的水准。

例如:在设计小学三年级英语微课“数字one-ten(1-10)”时,我利用生动有趣的微课课件迅速的引出知识点,以数字one-ten(1-10)的操练为主要线索开展微课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操练,突破重难点的掌握,并在微课结束前重现数字one-ten(1-10)进行小结点题。微课设计新颖、内容浓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的积极性。

五、制作实用的微课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学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因此,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制作实用、有效的课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基于中职数学教学的微课实施 第9篇

摘要: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中职数学教育教学逐步进入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微时代,微课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基于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现状,微课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本文旨在分析微课“是什么”;“为什么”要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微课教学;“怎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微课教学。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微课;实施

一、微课“是什么”

微课(Micro Learning Resourc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将教师的课程数字化。它是基于教师课堂教学实录(可节选),辅以有关联性的学习计划、数字资源、学习后记、目标考核、学习反映、学习评价等部分,通过有机结合形成的一个相对统一的教学组织机构。它具有1.学习用时较微、短。2.教学内容较少。3.文件所占空间微小。4.素材情境化整合。5.就题论题,目标明确。6.草根研究、趣味创作。7.成果简化、多样传播。8.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等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特点。

二、“为什么”要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微课教学

(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形成微课教学的原因。

实事求是地说,现阶段的中职学生大多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学困生,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自发学习能力弱等现象,客观上提高了数学教师组织教学的难度。若还按照传统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一面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循规蹈矩的课堂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由于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特别是中职数学课时少,个别辅导也不能面面俱到,严重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课堂教学应变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动探索,应该尝试采用微课教学,将通过细致创建的有关数学教学点或教学进程的结构完整、过程短小的教学微视频介入到传统经典数学教学中来。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自发完成学习。

(二)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微课教学的优势。

1.微课教学较传统教学更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传统教学重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习效率不高。笔者以为可以在复习引入,新课讲解,巩固练习等多方面导入微课教学,促进学生学习。中职生较普高生对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依赖性和使用率更高,教师可以此为契机,设计微课,学生可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的观看微视频,自定义学习。考虑到中职数学课时少,普通班级通常一周只有2到4课时,只靠教师在课上讲,学生听,学习效果有限。微课教学的介入恰好能解决此难题,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视频,反复揣摩,提高学习效率。

2.微课教学是中职数学教学方法的重要补充。数学微课以知识点(如教学中疑点内容)的教学为着力点,教学问题聚集,主题突出。与传统课堂不同,传统课堂教学更注重整体性、逻辑性,复习引入、新?n讲解、巩固练习、归纳小结、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而微课教学短小精悍,更就事论事,直指问题症结,由于符合现代中职生的认知规律与习惯,中职生也更愿意去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因此,微课教学可视为传统数学教学的有利补充。

3.微课教学利于学生突破学习障碍。在常规教学中,全体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基本知识点是没有问题的,而造成学生学习障碍,阻碍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是那些学习重点、难点,它们是学习的拦路虎。并且由于数学学科的连续性,前面的教学重点没有抓住,后面的教学难点也很难突破,影响了本节内容的学习效果,进而会影响后续的学习进度。长此以往,教师教学越来越困难,学生学习也越来越吃力。教师可利用微课精准突击教学重难点,就重难点展开微课教学,非常适合于学生的多次的研究,应用,进而突破学习屏障,进入下阶段学习。

三、“怎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微课教学

(一)在课前预习中实施微课教学。

区别于普高数学教学,中职数学教学有其特殊性,学生本身对数学学习就有天然的抵触,教师再平铺直叙的授课,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考虑到中职生相对来说更善于实际操作,可针对这一情况,设计更富实际操作性的微课课程。基于大多数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的实际,课前预习占有很重要的教学先行作用,如果教学设计缺失课前预习,教师直接照本宣科,学生刚开始很有可能跟不上,后来进而不想跟,不愿跟上教师的教学脚步。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制作一操作性强的微视频丰富课前预习,课前学生边看边操作,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在进行绘制函数图像的教学设计时,首先利用录屏软件制作了一个几分钟的用几何画板做函数图像的微视频,并将此视频上传至班级QQ群中,供学生下载观看。学生可提前在家里用电脑下载几何画板,对照视频,进行作图,使学生对函数图像有一直观认识,为接下来的学习铺垫,并能利用此软件来验证后面自己在纸上用尺规作图形成图像的准确性。

(二)基于各专业需求,实施微课教学。

数学教师可基于各专业的数学需求,选取相关数学知识并确定侧重点进行数学微课设计,进而辅助专业教学。例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数学教学内容上侧重于:向量、立体几何、三角函数、平面解析几何等教学点。就三角函数而言,教师可利用camtasia studio并结合PPT将其内容做成微课展示给学生,动态实现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使其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知识点的难度,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点。

(三)在演示操作中,实施微课教学。

在现行的中职数学教材中的拓展部分中介绍了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表格的数学计算、插入和编辑数学公式、求解线性方程组等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难以达到学生人手一机的条件,教师只能手持教材,在黑板上比划,最多是在班班通上应用PPT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机会动手操作,教学效果不好。教师可将如何操作计算机软件制作成微课在机房中展示,教师边讲解、边操作、学生边观看、边实操,便于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真正体现学中做,做中学。

综上,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补充传统教学的作用,在教师的线上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数字化校园建设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微课突破教师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数学学科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是传统数学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微课必将致力于数学、助力于数学,为中职学生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面向智慧教育的微课教学设计 第10篇

“微课”只有置于“智慧教育”框架,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智慧教育也只有“微课”的加入,才能实至名归。

一、微课与智慧教育的本质揭示

(一)微课的表象与本质

“微课”的表象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其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具有微型化、主题化、碎片化、可视化、泛在化、易控化等特点。

微课的本质属性在于短小精悍,表现手法先进、科学、巧妙,激发兴趣和启迪智慧,传播高效率。在信息时代,微课的本质特征还在于给学习者建构自己知识和能力大厦的材料,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留有更多更大空间,而不是由教师系统化的“越俎代庖”。

微课的“微”是表象,如果仅仅停留在“微”上,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其本质精髓——短小精悍,易掌握,高效率,得其精华,利于建构。

(二)智慧教育的表象与本质

智慧教育是新生事物,与所有新生事物起步发展中实践远先于理论一样,2014年智慧教育尽管很热,但人们对智慧教育又很迷茫,根源在于将智慧教育理解为教育信息化的简单发展,认为教育用了物联感知、大数据、云计算就是智慧教育了,事实上这充其量算是表象化的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是高度信息化支持发展的教育新形态,是适当而有效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新型显示、大数据、多维打印、虚拟仿真、智能化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智慧化教学、智慧化学习、智慧化评价、智慧化管理、智慧化服务以及增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的教育,是信息时代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与标志。

培养创新创造能力强的学生,以适应创新时代的需要,适应国家由制造大国转向创新型大国的需要,适应教育由不完全适应社会到适应社会的转型,这是智慧教育的本质所在与本质要求。

教育本身应该是富有智慧的,但信息时代发展太快,教育的发展远不如时代发展快,使得当前的教育显得不够智慧,其要害问题是工业时代的教育远不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换言之,“计算机大部分领域持续的指数级增长、数字化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重组式创新”,是第二次机器革命时代的显著特征,而 “最近表现出来的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与进步最主要的阻碍力量,是这个世界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没有找到进入这个世界知识殿堂的钥匙,或者无法给这个世界带来任何知识方面的增长”。

很显然,教育必须根据信息时代的要求重构。

二、将微课上升到“智慧教育”层面的设计

厘清微课与智慧教育的本质,以下问题就越发清晰:微课的设计既要彰显其自身特色,又要支持智慧教育,为智慧教育的本质服务,让智慧之花开得绚丽多彩——要智慧性设计微课,设计智慧型微课。

(一)智慧在“效果”

利用微课的学习,是没有教师在现场组织教学的学习,学习者是学习的自组织者,确保学习的效果非常关键。有效的办法很多,这里特别要强化的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借鉴程序教学的内核,在观看微课学习中,不时弹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使学习由通常一次过的“拉洋片”式的观看,变为学习者能很好掌握学习内容的学习。

微课进程中弹出问题的设计,要在巧字上下工夫,弹出什么样的问题,何时弹出问题等,都要精心设计。设计时要搞清楚需要让学生知道、理解和掌握什么,以什么样的问题能更好地强化其认识以及理解和掌握。这种及时提问,即时评价,能督促学习者将看与思考、理解与记忆以及学习与创造很好地结合,在信息爆炸、碎片化信息泛滥、浅层次阅读困扰着学习者的时代,该做法可促进学习者深层次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深度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智慧在“开放”

微课的设计与呈现,要至少保证时间、空间和结构三个维度的开放。

首先,是“时间开放”,指微课的不断修改完善,持续性地生成与进化,使之像有生命力的东西一样与时俱进,不断由稚嫩走向成熟和完美。

其次,是“空间开放”,指微课要通过网络呈现,允许教学资源门户网站链接,乃至在国家、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展示并供人们下载。设计开发者一定要有互联网思维,让其在人们广泛共享中发挥作用,并开放讨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要更好地实施公建战略,赋予微课更多的公共资源的属性,根据访问量、下载量以及质量等综合指标,给微课设计者开发者一定的奖励和报酬。

另外,是“结构开放”,指在微课教学进程中或结束时,抛出启发学习者思考、激发其思维、让学习者通过研究才能回答的问题,以增强其发现问题、深层次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这里提出的要求是,若使微课不微、短小精悍的内容充满大智慧的核心所在,必须以大智慧、大担当、大情怀、大视野设计问题,通过巧妙的开放性问题,使微课学习后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之弦也许就由这些问题拨动。

(三)智慧在“多元”

微课的设计必须充分体现和适应多元的需求,更好地支持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能力的提升。学习资源如果仅仅能适应人的现有能力,则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微课的学习者往往是数量不定、层次不定、需求不定,这大大增加了微课设计的难度。解决的方法,是将微课内容作为独立单元进行设计,一定程度上割舍其与其他之间的联系,使其更具有组件的特点,有助于学习者将其嵌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组件有简单组件与复杂组件之分,简单组件适应面广,复杂组件有利于快速建构具有特征性的体系。微课设计要针对学习者的层次确定其组件的复杂程度。

多元还要体现微课适应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微课要针对一定层次学习者的学习特征进行设计。

(四)智慧在“视动”

当前,网上的微课课堂教学实录型的较多,这类微课除了能解决教师的重复性劳动外,其他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

微课不能都是课堂实录型的,而是要设计制作成像科教电影、电视科教片一样的,充分利用影视的所长以及二维、三维动画的优势,向学生呈现的是在课堂教学之上升华了的微课,必须是体现了其本质的微课,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高效率。擅长教学电视片设计制作的教育技术人,一定要在微课的开发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五)智慧在“巅峰”

信息技术降低了教育的技术门槛,微课设计与制作也就可成为每个教师的基本作为,有的教师索性用手机拍摄自己的讲课就成为微课了。

然而,教学资源,无论是教学素材、教学课件、网络课程、虚拟仿真系统、教育游戏、教学案例、数字图书、数字教材、教学工具、学习网站课件,都有艺术性要求,供学生学习的教学材料,通常应该具有那个时代的最高质量,至少是质量优等的,呈现在学习者面前的应该是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精品、杰作。

教育部专门发布《关于开展2014“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鼓励广大中小学老师将开发优质的微课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力求使之成为登上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优质微课,进而不断努力将自己成长为时代化的名师。

微课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精,在于特,在于优,在于填补空白,还在于能对学习者以艺术陶冶。

(六)智慧在“引领”

当今的微课设计必须置于国际化、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大背景下,紧紧围绕“先进”二字,让微课的作用不“微”,“微言大义”,做出大文章。

一是内容先进,即立于世界之林的先进。

二是方法先进,即要以现代认知科学、脑科学、学习科学、生理学、教育科学为依据,精心而科学地设计的先进方法。

三是结构先进。结构是积件式的,便于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大厦而自主选用。

四是平台先进。希冀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能架构“中国微课中心”,不但聚集优质微课,而且更重要的是分门别类地以不同学历对象、不同专业的形式形成专业微课中心,给人们通过微课系统学习提供导学,为学生的建构提供“脚手架”。

当然平台的先进,不是微课设计者可为的,这同样希冀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相关的设计,并形成一套机制,打造中国的微课品牌。

(七)智慧在“易”“灵”

设计微课的智慧还在于利于学习者“知”,利于其选,利于其用。微课发布时,同时要有与一个个微课相对应简明扼要的微课内容、结构、特点介绍,并且要将同类微课归类,便于学习者查读,不要等学习者试看后才能确定具体的微课是否有必要学,一定要用高超的智慧给学习者以最好的导引。

(八)智慧在“研创”

智慧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培养时代所要求的创新创造人才,要将微课定位上升到促进创新创造人才培养的高度进行内容和要求设计。

内容中要具有激发、引导学生创新创造的元素,部署创新创造的任务,让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进行创新创造。学习过程中可以创新创造,高年级的学习中必须贯穿创新创造。

时代要求学习过程中贯穿创新创造。“研创”要以“长链智慧学习理论”作为指导。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只有通过一系统环环紧扣的学习、实践、协同、研究活动,才能有效培养高级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否则易使学习停留在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浅层次水平上,难以培养信息时代所需要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学习和教学的评价,必须将着眼点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向着眼于在基本学习内容基础上的深入研究及进一步的创新创造方面转化,使培养的链延长到创新创造,更好地体现学习为了创造、学习就是创造。这是智慧教育的核心观点和基本内容。

(九)智慧在“立体”

在设计开发微课时,要同时聚集或设计制作支撑其微课的拓展性资源,让学习者以微课学习为起点,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或是拓展性或是深化性或是研究性的学习,使微课学习取得好效果。

建立立体资源的概念,采取立体资源建设的措施,如配套开发文字教材与电子书、多媒体词典、学习自我诊断软件和网络课程等结合的立体学习资源,让学习者灵活运用最合适的优质资源,以最恰当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深层学习,为学生实现数字化学习模式的突破,提供新形式的资源支持。

围绕一个知识点通过不同资源学习和佐证,有助于学习者学活学扎实,最大优势是能激发学习者的深层次思考和批判性思维与辩证思维,而这些通常是研究和创新的基础。

(十)智慧在“评价”

“以评促建”是重要的管理定律。评价往往是对行动者行为的校正和精神的激励。

在高度信息化走向智慧化的今天,评价要上升为并充分利用信息化、利用大数据,要将一个个的微课学习与学习评价挂号,让学生在微课学习中感受更严格的学习要求、更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我们要通过对微课学习进程、行为、效果的记录,积累学生学习的“大数据”,进而真正做到以科学的学习分析作为基础的发展性评价与增量评价。

微课评价的智慧可通过三种途径实现:

一是通过学生观看微视频过程中弹出问题及时强化时的回答进行评价;

二是学习者对微课“免视”的评价,即学生对其微课的内容比较熟悉,可申请不看微视频而直接得到视频观看分,但必须通过测验;

三是根据记录的学习过程的分析评价,这是智慧评价的核心所在。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时离开了教师的一双眼,但有更多双“机器眼”在帮助教师观察,有更多的软件和方法帮助教师分析和判断。

微课方兴未艾,高度信息化基础上的智慧教育刚刚起步,这使得智慧性设计微课及设计智慧型微课既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又缺少丰富实践经验的借鉴。

上一篇:隐私保护范文下一篇:《咕咚》的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