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古诗范文

2024-09-10

腊八节的古诗范文(精选15篇)

腊八节的古诗 第1篇

腊八节的古诗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 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桂州腊夜》

唐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庚子腊月五日》

唐 司空图

复道朝延火,严城夜涨尘。

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

禁漏虚传点,妖星不振辰。

何当回万乘,重睹玉京春。

《腊前月季》

唐 杨万里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冬季。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粥》

清 李福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用以供伊蒲,籍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生,一路吞声泣。

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数。

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尝,嗟叹复何益。

安得布地金,凭仗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立。

《腊八》

清 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腊八粥》

清 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节》

北齐 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清)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大腊》

晋 裴秀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蜡报勤。

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穆穆我后,务兹蒸黎。宣力亩,沾体暴饥。饮飨清祀,四方来绥。

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祥风协调,降祉自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延。与民优游,享受万年。

《腊日》

唐 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腊八粥》

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八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腊八节的来历简介

2.腊八蒜的做法 快速制作腊八蒜的腌制方法【视频】

3.最正宗的咸腊八粥的做法

4.画图数九 腊八喝粥 年味渐浓

5.腊八饭的来历常识

6.腊八节的习俗和传说

7.腊八粥的养生功效(图)

8.冬粥养生说“腊八”

9.腊八节的民间传说盘点

10.腊八节的习俗:逐疫

腊八节的古诗 第2篇

腊八节有关的古诗

清·顾梦游--《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晋·裴秀--《大腊》

晋时河东闻喜人裴秀,由魏仕晋,不觉又到岁终腊日,提笔挥毫写出《大腊》诗一首:“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裎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穆穆我后,务蕾蒸黎。宣力菑亩,沾体暴肌。饮飨清祀,四方来绥。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祥风协调,降祉白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廷。与民优游,享寿万年。”诗中描述了古代腊祭时,祭祀百神,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的好年景,感谢百神保佑万事成功的场景。

北齐·魏收--《腊节》

诗曰:“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写出了寒凝大地、数九隆冬时节,人们在桌上摆上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谢百神的福佑,抒发久已宿居于心中的敬神之情。

唐·杜甫--《腊日》

诗曰:“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诗人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但此时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不能随便走开。

宋·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诗曰:“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诗中写道,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

清·道光帝--《腊八粥》

清代,朝廷于腊八这天,有赐粥的风俗。清道光皇帝曾作诗《腊八粥》:“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可以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

清·夏仁虎--《腊八》

诗曰:“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诗中描写道,腊八一到,民间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吃,而朝廷乃当世**,他也要到雍和宫煮粥奉佛并赐大臣、诸王、宫妃等。据文献记载,清代雍和宫有四口煮粥的大锅,锅最大的直径为二米,深一米五,可容米数担。熬粥时,第一锅粥是奉佛的,第二锅粥是赐给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锅粥是赐给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锅粥是赐给喇嘛的。

清·李福--《腊八粥》

清代《清嘉录》引用了李福的《腊八粥》一诗:“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敦。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偿,嗟叹复何益。安得布地金,凭杖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粒。”这首诗详尽地描述了腊八粥的起源和制作方法,同时还反映了旧时荒政歉收、百姓饥饿和佛寺施粥的情景,思想内容极为深刻。

【拓展阅读】

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节日释义/腊八节

“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腊八节因腊日而来,是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日期为腊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历史起源/腊八节

《说文》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风俗通》记载:“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腊,汉改曰腊。腊者,猎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各种禽兽经过一年的生长,膘肥毛美,歇冬的农人猎之用于祭祀,用之当时。但当时腊祭的日期并不固定,规定在每年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举行,并将这个日子称为“腊日”。将“腊日”定为每年的“腊月初八”始于南北朝时代。南朝梁代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明确记载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于是,腊八这天便成为腊月里重要的一个节日了。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清代,雍和宫的腊八盛典极为隆重。雍和宫内有一口直径为2米,深1.5米的古铜大锅,重约4吨,专用熬腊八粥。腊月初一起,皇宫总管内务府派司员把粥料和干柴运到雍和宫。粥料品种繁多,有上等奶油、羊肉丁和五谷杂粮以及各种干果等,到初五晚准备就绪,初六皇帝派大臣会同内务府总管大臣,率领三品以上官员及民夫到庙里监督称粮、运柴。初七清晨,皇帝派来的监粥大臣下令生火,并一直监视到初八凌晨,粥全部熬好为止。这时皇帝派来的供粥大臣率领官员开始在佛前供粥,宫灯照耀、香烟袅袅、古乐齐鸣、众喇嘛进殿念经,随后把粥献给宫廷,同时装罐密封,用快马送往承德行宫和全国各地。直到天亮以后舍粥完毕,盛典才告结束。据史料记载,每一锅粥用小米12石,杂粮、干果各50公斤,干柴5000公斤,共熬6锅。第一锅供佛,第二锅献给皇帝及宫内,第三锅给王公大臣和大喇嘛,第四锅给文武官员和封在各省的大官吏,第五锅分给雍和宫的众喇嘛,第六锅作为施舍。

节日饮食/腊八节

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在中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仍保留此习俗,中国南方地区已偏少,台湾等地则几乎没有。

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中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品种繁多。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蒜

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腊八十几天后,正值春节,由于醋的浸泡,蒜整体呈碧绿,非常好看,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大年三十,春节前后,就着腊八蒜和醋吃饺子、拌凉菜,味道很好。

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子,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该准备还钱。北京城有句民谚:“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后来有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回避这个算账的“算”字,其实欠人家的,终究是要还的。

泡腊八蒜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吃冰

小时候的腊八节 第3篇

腊月初八是腊月里一个重要节日,从此拉开了年的序幕。熬腊八粥、泡腊八蒜是这天的两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此前一两天母亲买菜时捎带手就把各种杂粮、干果和米醋带回家了。初七下午放学回来,我便帮助母亲做熬粥的准备。先把各种豆子、花生米和莲子、杏仁泡上,然后开始砸核桃,剥栗子、松子、桂圆、白果,把红枣去核儿。吃过晚饭,我再把大米、小米、黄米、高粱米、紫米、大麦米、葡萄干洗了泡上,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熬粥是技术活儿,母亲不放心交给我,她要亲自动手。

那时候,北京冬天取暖多靠屋里生个煤炉,母亲也不去厨房做饭了,就用煤炉炒菜蒸饭熬粥,屋里也因此多了点蒸汽和炒菜的香味儿,不仅暖意融融,更增添了些生活气息。母亲拿一个平时蒸馒头的大铁锅熬粥,边干边说:“熬粥要大火烧开,小火慢熬……”她做饭时常常这样,好像是自言自语,其实是在教我做饭。

晚上我们老早就睡了,母亲却得盯着粥锅,怕潽锅或巴锅。粥快熟前,母亲还要加入青丝和糖玫瑰,给粥增加色彩和香气。清晨起来,我们每人盛上一碗腊八粥再加上一勺红糖,黏糊糊热乎乎又香又甜,吃进肚里暖遍全身。邻居之间也少不了互送一碗腊八粥,各家用料总是有差异,味道自然不同,互相品尝一下,更重要的是联络感情。

腊八蒜做起来简单,把紫皮蒜剥了皮放进一个大瓶子里,倒入米醋后加盖把口封严就行了。但之后的等待令人煎熬。母亲说要放在暖和的地方蒜才能绿得快,我是急脾气,每天想起来就看看有没有变化,一会儿把它放在火炉旁,一会儿拿到太阳下晒。几天后新鲜劲儿一过,我也就忘了。哪天忽然又想起来,发现原来一颗颗白玉似的蒜瓣全都变得碧绿碧绿的了,于是欣喜万分。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吃饺子时就着腊八蒜、蘸着腊八醋,别有一番滋味。

春节年年过,自从成家有了孩子,过年更多的成了一份责任。而小时候盼着过年,是期待,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那时过年更有年味儿,也永远值得回味。

描写腊八节的古诗 第4篇

唐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庚子腊月五日》

唐 司空图

复道朝延火,严城夜涨尘。

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

禁漏虚传点,妖星不振辰。

何当回万乘,重睹玉京春。

《腊前月季》

唐 杨万里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冬季。

《腊八》

清 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 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腊日》

唐 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腊节》

北齐 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清)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腊八粥》

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明末·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腊八日出游赠庄明府

清·孙星衍

山光向晓杂阴晴,柳色知春解送迎。

腊八日从游迹记,三千里放客愁轻。

几人影共征鸿乱,半岭云添积雪明。

腊八节的古诗:《腊八粥》 第5篇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清朝道光皇帝的诗《腊八粥》全文及解析如下:

《腊八粥》

道光皇帝

一阳初复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节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赏佳品达妙门,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升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

赏析:

清代,朝廷于腊八这天,有赐粥的风俗。清道光皇帝曾作诗《腊八粥》,可以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

腊八节的古诗《腊日》||腊八节的古诗《大腊》

腊八粥简介: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国汉族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腊八粥和腊八饭一样,是古代蜡祭的遗存。

《祀记·郊特牲》说蜡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

腊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物产而有不同。有配合初八日,以八样东西混合煮食。其中米、胡萝卜、青菜,为不可少的三宝。此外,还有花生(或黄豆)、莲子、白果、豆腐或油豆腐、芋头等食材。若要再增加食材,可放四川木耳、红枣、素豆饼,不可放素火腿、香菇。

关于腊八节的古诗关于描写腊八节的古诗句

腊八粥食材的.比例通常为:

蓬来米占百分之四十,糯米占百分之二十,青菜占百分之十,胡萝卜、花生(黄豆)各占百分之五,豆腐(油豆腐)、油条占百分之五,白果、莲子、芋头三者占百分之五,另外的百分之十衡量情形,可以不要。

所谓“五味调和,百味香”。煮粥之前,要把油加热,再放米炒过,随后将炒过的米放进热水锅里煮,就可将花生等材料放进去。整锅腊八粥有黄亮的油条、白色的豆腐、红色的胡萝卜、黑色的木耳、青色的青江菜,色彩鲜明。

煮粥之前,有几样东西要先处理。第一、花生,前一晚先泡水。第二、皇帝豆不容易煮烂,可油炸一下再煮,或是用果汁机打碎,再放油炒过,很快就会熟。第三、莲子、白果要煮烂。第四、芋头要炸过。第五、青菜只要放叶子,不要放茎梗,且不能放太多。而油条也不能太碎。

稀饭不能太稠,要能有一点点稀稀的粥汁。起锅前,要熄火二至三分钟闷一下,再开小火滚一下,让所有食材再融和、熟透一下。可放胡椒粉提味。

腊八节的古诗句|腊八节的古诗大全

吃腊八粥的意义,除了有纪念佛陀夜睹明星成道开悟的意义,还有:温暖、圆满、和谐、吉祥、健康、合作、营养、淡泊、方便、感恩、欢喜(以粥代茶)、结缘等意义。天津民俗在腊八前一晚,善男信女捻豆做粥,每捻一豆,曰结缘豆。因此做一诗:“喜到初八腊月天,门前舍豆俗相沿,信士弟子熬粥夜,善念佛声生结善缘。”

腊八节的古诗词 第6篇

【晋代】裴秀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

玄象改次,庶众更新。

岁事告成,八腊报勤。

告成伊何,年丰物阜。

丰裎孝祀,介兹万祜。

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穆穆我后,务蕾蒸黎。

宣力菑亩,沾体暴肌。

饮飨清祀,四方来绥。

充仞郊甸,鳞集京师。

交错贸迁,纷葩相追。

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

有肴如林,有货如山。

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祥风协调,降祉白天。

方隅清谧,嘉祚日廷。

与民优游,享寿万年。

作者简介: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魏晋时期大臣,地图学家。出身的大族“河东裴氏”,少年时便颇有名气,后经度辽将军毌丘俭推荐,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又世袭父亲爵位清阳亭侯,迁黄门侍郎。曹爽被诛杀时,裴秀因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罢免。不久后任廷尉正,历任司马昭安东将军及卫将军司马,参与谋划军国之政。后迁散骑常侍,在平定诸葛诞叛乱时为司马昭出谋献策,事后,因功转任尚书,进封鲁阳乡侯。

魏元帝曹奂继位后,进爵鲁阳县侯,任尚书仆射。咸熙元年(264年),受命负责修改官制,又提议恢复五等爵制。五等制得以恢复后,裴秀被封为济川侯,他又建议司马昭立司马炎为世子。司马炎继位晋王,被拜为尚书令、右光禄大夫,开府,加给事中。西晋建立后,加任左光禄大夫,封钜鹿郡公。泰始三年(267年),升任司空。泰始七年(271年)三月初七(4月3日),裴秀因服食寒食散后饮冷酒而逝世,享年四十八岁,谥号元。著有文集三卷。

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古希腊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腊月解析

正因年终必须田猎祭祖,所以“猎”、“腊”二字同源,太阳历年终之日称“腊日”,阴阳合历年终之月称“腊月”。

伏羲连山历(前6000-前2361)是太阳历,早期历法比较简略,一年仅计360日,所余5日用于年终过年,所以把太阳历“冬至”前的年终5日,设为“腊日”。

神农归藏历(前2361-前2070)是阴阳合历,阴阳合历以太阴历为表象,所以把“正月”前的年终朔望月,设为“腊月”。

“炎黄之战”以后的中古夏商周三代(前2070-前221),黄帝族因为“腊月”始于神农归藏历,所以都在腊月八日“腊八节”祭祀神农,证见《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

“伊耆氏”是“神农氏”的别称,证见《路史·后纪三·炎帝纪上》:“炎帝长于姜水,成为姜姓。其初国伊,继国耆,故氏伊耆。”参看《通志·三皇纪》:“炎帝神农氏起于烈山,亦曰烈山氏,亦曰连山氏,亦曰伊耆氏。”又见《资治通鉴外纪》:“神农本起于烈山,称烈山氏;一曰连山氏、伊耆氏。”“烈山氏”为“列山氏”之讹,义同“连山氏”,因“伏羲连山历”而得名。

“腊八节”腊祭八神,首为“先啬”,即伏羲族的神农氏;次为“司啬”,即黄帝族的后稷(周族始祖)。“啬”为“穑”之本字,原指农事,农夫即称“啬夫”。“先啬”即“先农”,北京先农坛正是供奉神农氏。

五谷丰登腊八节 第7篇

糯米在南方称为糯米,北方称为江米,分长粒和圆粒两种,煮腊八粥用的糯米最好选用长糯米,这样煮成的粥更加黏稠香滑。糯米具有温暖脾胃、补益中气的作用,但是糯米性质黏滞、不易消化,所以老人小孩不宜一次食用过多。

薏米

又称薏苡仁,是薏苡的干燥种子。薏米味甘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的作用,常被用于治疗湿热症状。同时薏米还是一种美容食品,经常食用薏米可以使皮肤白嫩、淡斑祛斑。薏米还具有降糖降压的作用。薏米以粒大饱满者为佳,颜色淡白,无杂质的为上品。

红小豆

优质红小豆呈方圆形,两端较平,长约5~7mm,表面暗红而有光泽,有一道白色的脐。红豆性平味甘酸,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作用,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脂肪酸、烟酸等营养物质。腊八粥中加入红小豆,可以使粥色更加诱人,同时更加香浓。

红腰豆

红腰豆原产于南美,外形呈长肾形,表皮暗红有光泽,煮熟后口感软面。它的营养非常丰富,含有抗氧化物,有补血、增强免疫、帮助细胞修复、降糖和防衰老的作用。由于红腰豆的铁含量比较丰富,所以素食者也可以通过红腰豆补充铁质,预防贫血。红腰豆除了可以煮粥、焖饭以外,还可以煮熟后加入沙拉,同样也很美味。

核桃

核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世界“四大干果”。核桃既可以食用鲜品,也可以食用干品,同时生吃、熟吃皆宜。核桃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长寿果”“万岁子”,具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的功效,常吃可以润肺强肾,降低血脂,强身健体,乌发润肌。

芸豆

芸豆既是蔬菜又是粮食,豆荚在青嫩时可以炒菜,豆子成熟后晒干即为芸豆。成熟芸豆呈肾形,有白色、黄色、红色、黑色和斑纹等不同颜色。芸豆营养丰富,蛋白质和钙的含量较高,口感软面,很适合煮粥或制馅。不过芸豆中含有一种有毒物质,必须经过高温加工才能分解,所以必须煮透才能食用。

花生

煮腊八粥很多人喜欢放一些花生仁,让粥的口感更丰富,而且花生宜甜也宜咸,所以不论是咸味腊八粥还是甜味腊八粥都可以加入。花生在亚洲是普遍栽种的农作物,其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都很高,有“植物肉”的美称。花生可以防治营养不良、脾胃失调、咳嗽痰喘等健康问题,同时它还是新妈妈们的催乳良品。

栗子

又名板栗、毛栗子,古称撰子,我国北方盛产。新鲜栗子甘甜、口感脆硬,煮熟后香甜软糯非常可口。在腊八粥中加入栗子不但可以增加甜度,还可以使口感更加丰富。栗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功效。栗子营养丰富,鲜栗子的维生素C含量甚至是苹果的十几倍。

桂圆

桂圆是新鲜龙眼通过打磨、烘焙干制而成的干果,煮腊八粥时只使用果肉。桂圆味甘性温,具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功效,常食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以用于术后恢复、身体调养。不过咳嗽有痰、上火的人需慎用。

莲子

莲子是一种常见的食材,新鲜莲子口味甘甜,煮腊八粥用的是干莲子。莲子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出产,以江西赣州和福建建宁出产的为佳。干莲子味甘性温,具有清心醒脾、安神明目、补中养神、固精止带的作用,是平价好补品。值得注意的是,煮粥前不要提前浸泡莲子,这样反而不易煮烂。

熬腊八粥的诀窍

壹 熬粥时最好用砂锅,不宜用铁锅和铝锅,还要特别留心火候。大火煮沸后马上改用小火慢慢熬,在熬煮过程中还要不时地用勺搅动。

贰 熬粥时应一次将水加充足,尽量避免中途二次加水。

叁 加水熬粥时,若加一些牛奶或奶油也很可口,但不可加黄油。

肆 大量的柿饼类蜜饯不适合同煮。因为其经过加热后呈糊状,会稀释粥的黏性。

喝腊八粥的注意事项

壹 腊八粥一日三餐均可食用,以早餐空腹食用为最佳,尤其适合消化功能差、年老体弱者。

贰 喝粥时不宜一同食用过分油腻、黏滞的食物。

吃腊八粥的习俗,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南北皆然。典籍上对腊八粥的功效描述得极为详尽,“有和胃、健脾、清心、补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养血的功效”,难怪人们如此钟情食用腊八粥。至于起源,有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说,有朱元璋忆苦说,众说纷纭。由于“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过年的气氛日渐浓郁,因此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过去人们对熬腊八粥非常重视,到了腊八前后,总要忙上一阵子。

关于描写腊八节的古诗 第8篇

描写关于腊八节的古诗有哪些

1、《腊八》——(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2、《腊节》——(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3、《腊日》——(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4、《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5、《腊八祝福》

天寒地冻腊八粥,暖暖亲情涌心头。

电邮动画与健康,获益多多忙稽首。

6、《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清)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7、《腊八粥》——(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8、《腊八粥》——(清)李福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用以供伊蒲,籍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生,一路吞声泣。

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数。

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尝,嗟叹复何益。

安得布地金,凭仗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立。

9、《大腊》——(晋)裴秀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蜡报勤。

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禋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穆穆我后,务兹蒸黎。宣力葘亩,沾体暴饥。饮飨清祀,四方来绥。

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祥风协调,降祉自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延。与民优游,享受万年。

拓展延伸:

一、腊八节习俗

1、腊八节的由来

关于腊八的由来,赵书先生多年研究发现,我国的腊八节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腊祭,古人举办这种仪式,为的是祭祀八位神仙,包括河流、湖泊、森林、树木等。不同时期,所祭祀的内容也不完全一样。虽然这种祭祀仪式早就没有了,但是到现在,很多老北京过腊八的习俗,还都能看到其中的影子。

赵老举例说,比如咱们熟知的腊八粥,民谣也有“送信的腊八粥”之说。每年从腊八到正月十六,称为年禧。老百姓自己要熬腊八粥,各大寺庙也有舍粥的习俗。说到“腊祭的影子”,也和腊八粥有关系,一些讲究的人家,腊八粥也不光是用来喝的,也有把腊八粥洒在庭院的树坑里,或抹在树皮上,谓之敬树。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赵老也提到了这句顺口溜。说过去满族过腊八还有这么一种习俗,跟乌鸦、喜鹊都有关系。腊八时,要将一根“索伦杆子”立在院内东北角,上挂锡斗,内装碎米等供奉之物,供鸦鹊享用。“此为敬天,也能看到腊祭的影子。”

2、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粥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在腊八节这一天吃腊八粥的习俗,已延续了一千多年。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这一习俗的由来有很多说法,有说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可祛疫迎祥;也有说在腊八这天以杂粮豆果煮粥是为了纪念岳飞。过去人们喝腊八粥有诸多讲究,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因此腊八粥又被称为“福德粥”。现在南京的一些寺庙仍保留着在腊八节这一天施粥的做法。

二、关于腊八节的谚语

过了腊八就是年

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办

腊八冰,吃不坏人

谁家灶囱先冒烟,谁家高粱先红尖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腊八.腊八,有的,腊八,没有的,哈撒

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三、腊八节祝福语

1.又是一年腊月来到,祝你来年大旺,前程似锦,吉星高照,财运亨通,合家欢乐,飞黄腾达,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幸福美满,官运亨通,美梦连连!腊八节快乐!

2.声声祝福,丝丝情谊,串串思念,化作一份礼物,留在你的心田,祝腊八节快乐,万事如意!

3.一丝真诚,胜过千两黄金;一丝温暖,能抵万里寒霜,一声问候,送来温馨甜蜜;一条短信,捎去我万般心意--腊八快乐!

4.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看明白否,看明白了就给朕煮粥吧!

5.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腊八节也得过,腊八粥也得喝,忘记不容易,记住生活里每一次开心的节日吧!

6.为答谢各界朋友多年来对我的关键支持,特在腊八节前举行酬宾活动!凡是在我心中有重要地位的人,都将获得由我提供的价值元免费一条。

7.腊八节到了,愿你每天用大海的胸怀面对;用小猪的感觉熟睡;用南非的阳光晒背;用盖茨的美元消费;用布什的千金买醉;用拉登的方法逃税。天天开心!

8.我代表地方,代表边疆,还有广大的电线桩桩,春天的白菜邦邦,夏天的西瓜秧秧,秋天的菠菜汤汤,冬天的篾篓子筐筐提前向您致以亲切的问候:祝腊八节快乐!

9.腊八祝你乐开花:美丽胜鲜花,浪漫如樱花,吉祥似雪花,运气逢桃花,富贵赛牡丹花,芬芳攀过茉莉花!

10.明日腊八,装满一车幸福让平安开道,抛弃一切烦恼让快乐与你拥抱,存储所有温暖将寒冷赶跑,释放一生真情让幸福永远对你微笑!

11.送你一件外套,前面是平安,后面是幸福,吉祥是领子,如意是袖子,快乐是扣子,口袋里满是温暖,穿上吧,让它相伴你的每一天!腊八节快乐!

赞美腊八节的古诗15首 第9篇

宋·赵万年

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

赞美腊八节的古诗词 第10篇

《腊八粥》

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感皇恩·除夜》

宋:史浩

结柳送穷文,驱傩吓鬼。爆火熏天漫儿戏。

自家炉鼎,有却冷清清地。腊月三十日,如何避。

且与做些,神仙活计。铅汞收添结灵水。

跳丸日月,一任东生西委。玉颜长向此,迎新岁。

《腊月十八日蚤苦寒与家妇饮》

宋:张耒

寒夜不可旦,老鸡鸣苦迟。

晨兴出户视,风折山树枝。

最爱堂东梅,洌寒亦弄姿。

夜来月中影,窥我读书帷。

中庭石井栏,晨汲气如炊。

今日复何事,环佩联冰澌。

瓷罂有芳醇,庖舍具鲜肥。

地炉炽新炭,三酌对山妻。

《水调歌头(腊月二十一日可远堂索赋)》

宋:刘辰翁

落日半亭榭,山影没壶中。苍然欲不可极,迢递未归鸿。

锦织家人何在,春寄故人不到,寂寞听疏钟。

木末见江去,无雪著渔翁。

词舂容,歌慷慨,语玲珑。岁云暮矣相见,明日是东风。

远想使君台上,携手与人同乐,中夜说元龙。

世事无足语,且看烛花红。

《腊八日书斋早起南邻方智善送粥方雪寒欣然尽》

宋:王洋

腊月八日梁宋俗,家家相传侑僧粥。

栗桃枣柿杂甘香,菱椇芝栭俱不录。

金仟吒言成道时,不认饕馋借称目。

谁谓毗耶清净身,何有尘埃更须浴。

今晨雪屋梳白头,南邻与馈如素求。

未须怊怅思往昔,坐变劲峭同春柔。

铺排短韵一作戏,为君姑续岁时记。

《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其五爆竹行》

宋:范成大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

食残豆粥埽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馀威可驱疠。

屏除药裹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

《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其一冬舂行》

宋:范成大

腊中储蓄百事利,第一先舂年计米。

群呼步碓满门庭,运杵成风雷动地。

筛匀箕健无粞糠,百斛只费三日忙。

齐头圆洁箭子长,隔箩耀日雪生光。

土仓瓦龛分盖藏,不蠹不腐常新香。

去年薄收饭不足,今年顿顿炊白玉。

春耕有种夏有粮,接到明年秋刈熟。

邻叟来观还叹嗟,贫人一饱不可赊。

官租私债纷如麻,有米冬舂能几家。

《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其八分岁词》

宋:范成大

质明奉祠今古同,吴侬用昏盖土风。

礼成废彻夜未艾,饮福之馀即分岁。

地炉火软苍术香,饤盘果饵如蜂房。

就中脆饧专节物,四座齿颊锵冰霜。

小儿但喜新年至,头角长成添意气。

老翁把杯心茫然,增年翻是减吾年。

荆钗劝酒仍祝愿,但愿尊前且强健。

君看今岁旧交亲,大有人无此杯分。

老翁饮罢笑撚须,明朝重来醉屠苏。

《大腊》

晋:裴秀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

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

丰裎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穆穆我后,务蕾蒸黎。宣力菑亩,沾体暴肌。

饮飨清祀,四方来绥。充仞郊甸,鳞集京师。

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

率土同欢,和气来臻。祥风协调,降祉白天。

方隅清谧,嘉祚日廷。与民优游,享寿万年。

《腊节》

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粥》

清:李福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

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敦。

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偿,嗟叹复何益。

安得布地金,凭杖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粒。

《腊八》

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腊八节创新药膳:老粥新作 第11篇

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老百姓在这一天做腊八粥、喝腊八粥也是最传统的习俗。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向来有辞旧迎新的意思。这里给大家介绍甜、咸两种口味的腊八粥做法。

甜腊八粥的做法

甜腊八粥主要食材是五谷杂粮和干果蜜饯,尽量丰富,煮出的粥口感才会层次多样、香甜可口。

【做法一】

材料:圆糯米150克,绿豆25克,红豆25克,腰果25克,花生25克,桂圆25克,红枣25克,陈皮1小片,冰糖75克。

做法:先将所有材料用水泡软,洗净,粥锅内注入水,加入所有材料煮开后,转中火煮约三十分钟,放入冰糖调味即可食用。

【做法二】

材料:大米、小米、江米、核桃仁、杏仁、栗子、红枣、青丝、红丝、红糖、白糖、花生仁、瓜子仁、桂花等。

做法:先将大米、小米、江米泡好,以清水淘洗干净,放入锅中(最好选用砂锅或者铜锅,其次用铝锅,忌铁锅),要按米谷不易烂、易烂的顺序先后分别下锅,否则生熟不一致。加水后置于旺火上,然后要随熬随搅,防止锅底粘糊。熬时可稍放一点儿食用碱,熬至米欲伸腰、略开花时,再改用文火慢慢熬制,待粥汁稠浓时即成。

【做法三】

材料:大米50克,黄小米50克,粘黄米50克,糯米50克,秫米(粘高粱米)50克,红小豆100克,莲子100克,桂圆100克,花生米100克,栗子100克,小红枣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莲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没,再放入蒸笼,用旺火蒸约1小时,蒸熟取出备用。将桂圆去掉皮、核,只要肉;将栗子剥掉壳及衣。锅内放入适量的水,然后把秫米、红小豆、花生米、小红枣洗干净倒入锅内煮,待煮成半熟时,再将大米、黄小米、粘黄米、糯米洗干净倒入锅内一起煮,待锅开后,再用微火煮。将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时,把蒸熟的莲子倒入粥内搅拌均匀,开锅后再煮一会移下火来,盛入清洁消毒的锅内,撒上白糖。

【做法四】

材料:糯米、桂圆、糖。莲子、银耳、红枣、百合、山药、绿豆、红豆(其他如胡桃仁、松子仁、芡实都可以依自己的喜好添加)。

做法:糯米50克先泡10分钟,加6杯水,大火煮开,改中小火煮20分钟,加桂圆、糖再煮10分钟,最后加入煮好的配料,再煮沸就可以了。

咸腊八粥的做法

咸鲜味的腊八粥除了一般用大米、豆类、果仁作原料,大都还添加蔬菜、瓜果、肉类、海鲜等,相比甜味的腊八粥热量更低,更受高血糖和减肥人士的青睐。

【做法一】

材料:小米、玉米、黄豆、绿豆、红豆各2汤匙。碎猪肉约100克,莲子、栗子数粒,盐少许。

做法:先把各种豆类在冷水里浸30分钟,滤干;莲子去心,栗子去皮;水烧滚,先将豆类放入煮约15分钟,再放入其他材料,水再滚后用慢火煮,约45分钟即成。

【做法二】

材料:大米、香菇、荸荠、黑木耳、黄豆、毛芋头、栗子、花生、青菜、料酒、盐、胡椒粉。

做法:大米淘洗干净,荸荠、香菇木耳、芋头、青菜切丁,黄豆泡发;锅里放入大米、黄豆、栗子、花生,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30~40分钟;加入香菇、荸荠、木耳、芋头、青菜继续熬煮约20分钟至粥粘稠;调入适量盐和白胡椒粉即可。

《百岁养生》提醒,可根据家人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选择腊八粥的配料,熬出个性的腊八粥。在腊八粥内加入羊肉、鸡肉等,使腊八粥营养滋补价值倍增;对于高血压患者,不妨在粥里加点白萝卜、芹菜;对于经常失眠的患者,在粥里加点龙眼肉、酸枣仁将会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何首乌、枸杞有辅助调节血脂的作用,是老年人的食疗佳品;大枣也是益气养血、健脾的食疗佳品。

赞美腊八节的古诗15首 第12篇

宋·赵万年

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

赞美腊八节的古诗15首 第13篇

李先芳

腊日烟光薄,郊园朔气空。

岁登通蜡祭,酒熟醵村翁。

积雪连长陌,枯桑起大风。

赞美腊八节的古诗15首 第14篇

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三八节的礼物 第15篇

我叫王巨洋,小名洋洋。我属兔,今年8岁了。

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就迷上了《小星星》,每次都盼望下一期杂志早点到来。《小星星》已经成为了我的好朋友。

我喜欢看书、弹琴、写书法、下象棋,还特别喜欢吃肉,但妈妈经常提醒我要多吃蔬菜和水果,这样才能保持体内的酸碱平衡。我也喜欢绘画和做手工,我的手工作品经常让大人们大吃一惊,他们都夸我心灵手巧。

作文秀

明天就是三八妇女节了,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和姥姥呢?我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送给她们一人一束鲜花和一张贺卡,她们一定会很高兴的。

晚上,爸爸下班回家后,我悄悄地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很赞同,然后开车直奔花店。我在家也开始行动了。我先拿出两张彩纸,再对折,在面上写上“贺卡”两个字,然后在里面分别写上“妈妈我爱您,祝您节日快乐”和“姥姥您辛苦啦,祝您节日快乐”。等我做完贺卡,爸爸也把鲜花买回来了。我和爸爸把花和贺卡藏了起来,然后就洗漱(shù)睡觉了。

上一篇:保安服管理规定下一篇:企业文化活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