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动画电影观后感

2024-09-17

好莱坞动画电影观后感(精选6篇)

好莱坞动画电影观后感 第1篇

从传统文化视角看好莱坞动画电影中中国元素的运用

——以《功夫熊猫2》为例

【作者】王培玉; 【导师】李慧

【作者基本信息】广西大学,戏剧影视文学,2016,本科在读 【副题名】以功夫熊猫为例

【摘要】动画是一种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形式,有着视觉艺术的独特魅力,创作者可以天马行空地进行想象与创造。在信息传播图像化、动态化的今天,动画艺术不仅有娱乐化的性质,也承担着传递创作者价值观念和情感的作用。好莱坞作为世界电影梦工厂,一直擅长将其他国家的文化作为载体,融入自身的价值观,同时保留普世价值,使其生产的电影具有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和意蕴,从而达到商业和艺术上的双赢。其突出代表便是近年来大热的《功夫熊猫》系列,好莱坞斥巨资打造这部糅合了中华哲学,民俗,美食等中国元素的动画长片取得了美国本土和海外市场的成功,也折射出全球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好莱坞式解读”的认同。【关键词】传统文化,好莱坞动画,中国元素 【正文】

一.中国民俗符号的运用

中国因其历史悠久,因而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中爆竹就是鲜明代表之一。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还没有发明火药和纸张,人们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在节日或喜庆日燃放,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制作《功夫熊猫》的好莱坞动画制作者显然对中国民俗进行过详细,认真的研究,他们在《功夫熊猫2》(以下简称“《功2》)中便围绕着爆竹,烟花这一线索,勾勒出了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带有浓厚的美国”英雄主义“色彩的故事。《功2》讲述统治宫城门的孔雀夫妇发明了烟花为子民的生活增添了欢乐,而他们的儿子沈却看到烟花的另外一面——带有杀伤力的一面,并由此踏上了邪恶的道路。孔雀夫妇狠心驱逐沈,沈怀恨在心,多年待父母死后,带着他的威力巨大的火炮卷土重来,妄图占领整个中国。好莱坞巧妙地借用了中国在节日燃放爆竹这一传统民俗,并加以大胆的想象,使之成为贯穿整个故事核心的重要内容。其他的民俗还有开头讲述故事背景孔雀夫妇和沈的故事时运用的剪纸效果,以及故事进行到中间时阿宝借“狮子”来做掩护所反映了“舞狮”民俗,多种传统民俗符号的运用,为影片营造了浓浓的“中国氛围”。

二.中国艺术文化的运用

在《功2》中随处可见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影片一开始,阿宝去瀑布下寻找师父时便运用了山水画的手法设计了师父打坐修炼的场所。中国的山水画源远流长,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体现了中国人的美意识。云雾缭绕,青松耸立,中国画讲究”留白“”渲染“等特点被好莱坞抓住,并悉心打造成为能够搬上荧幕的动画效果。其他的艺术文化还有音乐,在《功2》中出现的背景配乐有以悠扬笛声为主的开场音乐,还有在打斗场景时动感活泼的琵琶乐,以及在”舞狮“场景时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的鼓乐等。这些中国特有的音乐形式,为影片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三.中国建筑文化的运用

同时,《功2》中出现的几种建筑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仿照紫禁城的“城中城”形式构筑的“宫门城”,外围是结实的城墙,中间有广阔的庭院,登堂前更有层层台阶,细微之处皆体现中国建筑的特点。此外,位于宫门城中央的宝塔更是东方建筑的典型。塔是一种在亚洲常见的,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称“佛塔”。14世纪以后,塔逐渐世俗化。在片中,塔作为宫门城统治者的居所,其宏伟程度不亚于皇宫,外观上宏伟秀丽,飞檐琉璃瓦的装饰美轮美奂。在塔的内部,则是雕梁画柱,穹顶上装饰着壁画和明珠,富丽堂皇,充分体现着统治者的高贵的宫门城的繁荣昌盛。除外,宫门城的民居特点也值得一提,《功2》中的民居皆采用江南传统民居样式,马头墙是其重要建筑部分。马头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特殊风格了。在古代,马头墙是家人们望远盼归的物化象征,看到这种错落别致,黑白辉映的马头墙,也会使人得到一种明朗素雅和层次分明的韵味。

四.中国哲学文化的运用

在《功2》中,阿宝陷入了关于自身身世的心魔之中,身心浮躁,限制了实力的发挥。最后是他参透了师父所教的“静心”思想,才获得非凡力量,战胜火炮与敌人。这里所谓的“静心“,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包括佛释道这些宗教领域所说的内心最大的空无,得道和涅槃的状态。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家的创始人老子首先提出了”致虚守静“的观点,老子认为:只有排除物质与世俗的干扰,坚守纯净宁静的心态,才能真正把握”道“的真谛。而儒家经典《礼记·乐记》则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认为人天生就是无情无欲的,受到外物的影响而产生情欲,所以要制礼作乐对人的欲望进行约束和引导,使之保持在”静“的状态。经过长期的历史检验与提炼,最终形成了中国后世儒道两家所一致,所一直推崇的重要原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功2》对中国哲学文化的运用使影片从对中国文化模仿的”形似“到”神似“,提高了影片主题的精神内涵。

好莱坞是当今世界最为发达的电影工业基地,其对中国元素的运用由来已久。在进入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好莱坞电影运用“中国元素热”愈演愈烈,呈现出新的形态和特点。从一开始的形似到以《功夫熊猫》系列为代表的神似,好莱坞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和中国文化的把握越来越纯熟。但好莱坞终究是美国电影资本产业,其“商业观念“极强,因而这些”中国元素“的加入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意图打开中国这个消费大国电影市场的驱动下进行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包装改造,进而输入美国的”英雄主义“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的精神文化造成冲击和影响。所以,通过分析,参考以《功夫熊猫》为代表的好莱坞动画片,反思本土动画电影和文化创意产品的输出,深入思考自身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以及如何更好地加以运用才是当今影视从业者的关键命题。

好莱坞动画电影观后感 第2篇

在得知这是由美国畅销的小说改编后,我更是把持不住,立刻找了同名英文小说,疯狂地阅读。

小说是三部曲,不知电影会不会也拍成三部曲。

以下是我暂时找到的小说与电影的差异!

1. 女主角调换

第一本小说的前半段进度超慢,小说读到三分之一,男女主角才相遇。继续读多几页,我还以为自己找错书了。小说里面的女主角Emma是个可以控制火的少女,怎么到了电影Emma就变成了轻盈且控制空气的少女。而小说里面轻盈的少女Olive到了电影则变成了控制火的少女。编辑这样改故事根本就是把小说里面的配角变成主角,只因为她的能力能够给电影带来更加特别的效果。可以飘的少女和控制火的少女,当然是飘飘卖点更多。

2. 海底船

毋庸置疑,Emma将海水挤出船舱可以说是超精彩的,如果女主角可以控制火,这段剧情就不会出现在剧本里。在小说里,Emma约Jacob在夜里偷偷见面。Emma要告诉Jacob一个秘密,便带他到位于灯塔旁边的一艘沉船里。两人游泳进去船舱,并公用一条管子呼吸。管子的一头在海面,另一头两人交换用来呼吸。在船舱里,Emma与发青光的鱼共舞,然后两人就浮上水面,并且亲吻,不够还舌吻。亲吻后,Emma才告诉Jacob秘密。而在电影里面,明显两人是在光天化日下海,Emma还弄了个空气头罩给Jacob。在船舱还用能力挤出海水。

3. 初次见面

在小说里,Jacob遇见Emma时,透明男在一旁。在电影里面,Jacob一开始就遇见大概半个孤儿院的孩子。

4. Ms.Peregrine

小说里面的Ms.Peregrine超级严,非常多疑,什么都要管。电影的Ms.Peregrine感觉亲切许多,还幽默。

5. 战斗地点

电影里的战斗地点是孤儿院本身,小说里面的战斗地点是临时停尸间(Jacob等人为了调查凶杀案背后的真相而唤醒尸体,不久后Hollowgasts便攻击他们)。

6. 复活

小说里的老人在死后被复活问出是谁在搞鬼,可是电影里却没有。

7. 偷偷带回来的物品

小说里面Jacob带一颗苹果回来,电影是胸花。

8. 初吻

电影的初吻是在后半段出海时,小说是在更早之前。

9. 电影后半段

电影后半段几乎是完全变了个样,小说里面的决斗是在灯塔旁边,电影里面却要出航去游乐场决斗。

10. 兄妹

如果我没记错,Ms.Peregrine和Barron是兄妹,电影没有交代。

11. 大家一起出动

小说里面大家没什么表现的机会,电影里面全部人都出了力对抗敌人。

12. 敌人

小说里面敌人只有Barron,电影却多了好几个人。

13. 眼珠

小说里面只说要吃孩子,电影变成了眼珠。

14. Hollowgasts

小说的Hollowgasts可以自由变身为妖怪和人类,电影的Hollowgasts却不一样,吃眼珠才会成为人类。

15. 结尾出海前

小说里面胜利后,Jacob就跟着一群人出海,电影Jacob回到现代,赶紧找爷爷,才开始到各处寻找时间圈,回到胜利的航海前。

在观看了电影后,本人尽量回想到底哪里有不同之处。我知道电影改编了许多地方,暂时只能想起这些,欢迎大家补充其他的不同之处。

电影有许多地方跟小说有出入,我知道片方为了戏剧化才会有此变动,而游乐场那段确实有趣,不过小说果然是难以超越的东西,还是小说好看!

电影的Fun Facts

1. Emma其实是Jacob爷爷的前女友。在现在Emma爱上了Jacob。(上演忘年恋了,连前男友的孙子也要)

2. 电影里面的妖怪Hollowgasts其实是peculiar。因为魔法试验失败而变成妖怪。他们可以化身为人类,过着普通人的日子,可是没有试验前的记忆。可以活上千年。渴望peculiar的血。唯一辨识的方法就是眼睛。Hollogasts只有眼白,没有黑珠。

3. Jacob和他爷爷是可以看见Hollowgasts的特别peculiar。其他peculiar都看不见Hollowgasts。

4. Hollowgasts的头头是Ms.Peregrine的哥哥。

5. Ms.Peregrine的世界一直重复着同一天,不过在里面的人身体会保持着进来时的状态,就算他们活了50年,身体还是小孩子。记忆不会因为重复同一天而消失,会继续保留。

6. 坏人竟然是Jacob的心理医生。

7. Ms.Peregrine可以化身为鸟。

好莱坞动画电影观后感 第3篇

一、好莱坞动画电影的表现技巧

1. 好莱坞动画的人格化程度

如果一部动画电影中的不同角色之间的交流可以在没有配音的情况下, 观众依然能读懂故事情节;如果观众看动画电影的心情可以随着角色的情境变化而跌宕起伏;如果动画中的角色表现出的智慧勇敢与其他人性美德可以给予观众心灵震撼与洗礼, 这便是人格化非常成功的效果。

刘明华和王萍指出, “动画的人格化主要指的是将人类的性格特征恰当地植入动画的形象设计与表现中, 从而使动画中的动物具有人的表现行为及情感, 进而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因此人格化的成功与否将会是制片人的关注焦点, 将会是引起观众共鸣的重要工具, 将会是影响观众买单的直接决定性因素之一。

好莱坞动画电影中人格化成功的例子有很多。

《小马王》中的主角斯比瑞特的人格化便是成功的典型之一。人格化后的小马将斯比瑞特对那种自由的向往以及不卑不亢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当小马面对时时刻刻想要征服和占有它的骑士上校的时候, 它那桀骜不驯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观众:即使被禁食禁水3天, 小马依然没有屈服;即使心中的“爱人”生命危在旦夕, 小马知道敌人临近, 依然没有抛弃“她”;即使再次进入敌人牢笼, 它依然没有绝望, 坚强勇敢地面对一系列重大挑战, 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英雄。

这一系列的行为表现让观众感觉到小马与我们人类没有什么不同, 小马为了追求自由, 同样不得不做生存斗争;小马为了追求爱情, 同样不得不历经曲折坎坷;小马为了实现梦想, 同样不得不面对生死离别。就像裴铃惠所说, “无论动画电影中的动物是何种形象, 它们都能够生动地复制人的特点, 并且在这种‘复制’过程中, 这种虚拟的形象具有超越一切国别、民族、种族、性别的‘兼容性’。”

好莱坞动画的人格化程度可以让观众与动画中的角色同步运转, 以至于能达到动画不仅仅是动画的效果, 很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那么消费者的需求弹性会特别敏感, 消费者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而支付更高的对价, 这也许是好莱坞动画电影畅销的原因之一。

2. 好莱坞动画电影镶嵌的“成长”的主题

“成长”的母题将会使动画内涵更有韵味, 更有可看性, 更有纪念一个人、一类人、一群人的人生的意义。如果一部动画电影能伴随着消费者的成长而成长, 矛盾的复杂程度不断提升, 市场不会永远都属于消费者的小时候, 那动画电影的受欢迎程度不言自明。

在“好莱坞动画电影‘成长’主题的表现方式探析”一文中, 单娟提到, “时间”是“成长”的直接见证;“选择”是“成长”的关键体现;而“拯救”是“成长”的最后升华。例子便是将其《玩具总动员》的元素连接成线, 构成体, 呈现出逐步成长的过程。

在三部《玩具总动员》横跨数十年当中, 主人公伍迪的主人安迪从每天和玩具相依为伴的小学生成长为即将踏入大学的小伙子, 伍迪面对的冲突与矛盾越来越复杂, 面对的抉择越来越难权衡, 对情感的留恋与不舍越来越明显。就像单娟所言, “伍迪面临的选择将会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 每个人都会由人性最基本、最浅层的对‘善’与‘恶’的分辨, 到对自己身份、价值和使命等个人追求, 再到对情感这种内心意识。对或错、好与坏的是非题也许是人生中最好解答的, 很难考察出人的成熟与否、信仰如何。但面临两个都不错的选项时, 做出最正确的抉择才是最困难的, 却是人在成长中必须学会的。也正是这种不愿舍弃又不可兼得的犹豫中做出了艰难的选择, 体现出伍迪的心智上的成长”, 在很大程度上,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智上的成长, 观众会不由自主地对《玩具总动员》达到近乎痴狂的地步。

回到消费市场层面上讲, 如果一部动画电影能够融入“成长”的主题, 细分市场将会层出不穷, 从小到大, 从不懂到成熟, 从无到有, 各个消费群体都会积极加入到动画电影这个行业中, 动画电影行业的利润不言自明。

3. 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家庭动画”模式

“家庭动画”电影能将亲情、友情、爱情等等情感元素融入到一部动画中, 无论是正在成长的儿童还是正在教育儿童成长的家长都将会从这样的动画中受益无穷, 这样的市场竞争将会很激烈。我国学者尹鸿认为, “家庭动画电影具体是指以家庭为受众来生产制作的动画电影通过吸引家庭中的孩子和成年人共同观看, 来保证其在商业上的赢利最大化, 且对特殊观众群体等商业性质的综合思考形成了其独特的美学观念。”

很多好莱坞动画电影恰好有这种模式, 例如捍卫家族的《虫虫特工队》、“小人物”怀揣“大”梦想的《料理鼠王》、亲情催人泪下的《海底总动员》以及极“聚”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等等。这些家庭动画电影已经风靡全球便是它存在的意义。

迪斯尼的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曾经公开表示, “我不是主要为孩子们制作电影, 而是为了我们所有人中的童真制作电影, 不管他是6岁还是60岁。”从迪斯尼的市场来看, 不论是票房还是口碑抑或是迪斯尼的衍生品, 迪斯尼已经在动画电影的世界中扮演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角色。

如果一部动画电影能融入亲情和爱, 专门为家庭定制, 不论是低成本战略还是差异化战略或者二者兼有, 实施起来会容易很多, 竞争优势自然不会轻易地被竞争者模仿, 主导动画电影的市场份额自然没有那么难, 利润的可持续性自然不用担心。

二、好莱坞商业动画电影对中国动画市场的启示

当我们每个人看完一部好莱坞商业动画电影时, 最后能印在脑海里的、刻在心里的是电影里无论是不是真人的优秀品质带来的感动;最后能带给我们的心灵的感悟的过程就好像是我们刚刚接触过一位伟人似的;最后能让我们去表达对它的喜爱的方式是反思自己、推荐给别人。

例如当我们看完《人猿泰山》时, 我们会为猩猩能够收养孤儿并竭诚付出伟大的母爱而落泪, 这会让我们反思自己是否已经慷慨从容、施恩于人;我们会为猩猩中的带头“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家族而不顾生命危险极力与猎人“愤怒”地拼搏而感动, 这会让我们反思自己曾经是否也那样爱护过自己的家庭, 领导过自己的团队, 那样不惜生命地为别人奋斗过;我们会为猿人的爱情的曲折坎坷而最后圆满的故事而捏把汗, 这会让我们反思自己当初面对家庭与爱情的矛盾是否也做出那样的选择。这些能融入到我们人类血液的情感能被动画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这样动画的市场怎么可能不让许多人望洋兴叹呢?

而当我们看完一部中国国产动画的时候, 虽然那些中国元素让我们中国人感觉非常亲切, 但中国人却始终找不到看好莱坞动画电影的感觉, 即使我们能从头笑到尾, 但最后能刻在我们心里的, 却少之又少。

用《熊出没》来说, 很多人看到中国的春联、东北的棉袄、皮帽和炕头、东北的原始森林会感觉非常亲切, 听到时不时夹杂的中国谚语会感觉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说起“中国风”会说的很有兴致。但是, 中国动画却有致命的缺点:动画中的角色传达的情感不会有“感动”一说, 也很难会引起观众内心的波澜, 只是起到了一个娱乐儿童的作用, 而且动画中的形象为儿童做出的榜样也遭人非议, 砍树、骂脏话、虐待、暴力、自恋等等不和谐元素竟然出现在动画中, 这有时候会惹人吐糟也是预料之中的;动画中的“成长”的主题体现很少, 《熊出没》《熊出没之环球大冒险》《熊出没之丛林总动员》三部系列动画片以及《熊出没之过年》动画电影都没有体现出熊大、熊二、光头强的“成长”, 人物进行和将要进行的动作全在观众预料之中, 例如光头强每次接电话, 跳动的手机的对方准是李老板的声声呵斥, 熊大熊二和光头强的事件、享受系数、感动系数总没有“升级”;动画中的“家庭动画”模式渗透微浅, 比如本应该考虑的家庭教育元素并没有深入, 动画片的成人市场接近空白, 除非为了陪孩子或者教育孩子看, 业余时间很少会有成年人主动去看《熊出没》, 但好莱坞动画电影却并没有遭受如此窘境。

如宋晓莉所言, “尽管就有关动画起源问题美国与法国争执不休, 但无可置疑的是动画形成作品、形成规模、形成产业都是起源于美国。继迪斯尼公司创造了动画奇迹并形成动画王国之后, 各大电影公司都先后投身于动画制作, 如时代华纳、米高梅、福克斯等。无论是日本、欧洲, 还是政治敌对的中东、古巴、非洲, 动画简直成了美国的文化名片。”

所以, 该向别人学习的时候就得学习, 择其善者而从之。

中国人从古至今讲“礼”“仁”“和”“智”,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深入人心的东西, 才能长久立足, 只有通过成功的“人格化”、鲜明的“成长”、完善的“家庭动画”模式将动画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动画的市场才会越来越大。

三、结语

我们需要深入理解“非专业元素”, 琢磨透那些与人性相通的元素, 达到最大限度引起观众共鸣的效果。好莱坞动画电影好的表现技巧, 我们中国国产动画应该借鉴, 但我们必须相信, 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把自己五千年的文明宝藏用动画演绎得更好, 而我们自己的文明宝藏的市场又怎么可能会小呢?

摘要:很多专业人员从专业角度从事研究动画要素、评定动画“好”“次”, 而大多数观众并不是专业人士, 那该怎么衡量一部动画的分量呢?那就是从非专业元素入手, 那些很容易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 那些能作为人心灵依附的动画即是“好”动画。本文将讲述怎么从非专业元素的角度, 通过借鉴好莱坞商业动画电影的表现技巧, 实现中国动画的腾飞。

关键词:好莱坞商业动画电影,表现技巧,中国动画市场

参考文献

[1]刘明华, 王萍.动画形象设计研究[J].亚洲社会科学, 2010 (6) :39-43

[2]裴铃惠.家庭动画电影——全球化背景下好莱坞电影新模式[J].艺廊回声, 2010 (3) :100-101

[3]单娟.好莱坞动画电影“成长”母题的表现方式探析——以《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为例[J].今传媒, 2011 (11) :70-71

[4]尹鸿《.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5]十一郎《.动画创作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好莱坞热门动画电影幕后 第4篇

梅勒丹德利:我会这么看。我们新的动画作品《小小兵》(The Minions)中,有桑德拉·布洛克担任角色配音,听她描述制作《地心引力》的过程,让我感觉它更像是一部混合技法的电影,至少它的动画镜头比实景镜头多得多。

韦奇:和《地心引力》类似的还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类电影没办法用其他方法来制作。想要进入一个虚幻、人类无法前往的世界,现阶段只能借助动画的力量。

《好莱坞报道》:你们是如何选择配音演员的?

斯坎隆:通常是从剧本第一页的第一个人物开始找起——我们事先脑海里并没有配音演员的样子,而是集中精力完善人物、设计角色造型等等,然后才会考虑配音演员。比如《怪兽大学》中为惊吓学院院长配音的海伦·米伦(Helen Mirren),我们之前从未见到过如此令人“胆寒”的女性角色。有了这种让学生又敬又怕的气场,海伦去当老师一定合适。我还记得第一天我们听她用不同口音、不同语气演绎这个角色,结束后她说,“如果这些都不行,给我几天时间,我可以再来一遍。”

《好莱坞报道》:你们希望观众能够从配音中听出幕后有哪些名人吗?

韦奇:对市场来说,名字比声音更重要。响亮的名字能推动电影的市场宣传,但声音是为影片人物服务的。能投入进人物中的演员才是好演员。我喜欢观看动画电影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喜欢迷失在人物当中,顾不上去想、也不会去想幕后发声的那个人究竟是谁。

贝尔森:《疯狂原始人》最让我开心的莫过于请来了尼古拉斯·凯奇为片中的老爸配音。尤其看到有人评论说:“影片开始五分钟后,我就完全忘记了那个老爸是凯奇在配音。”我简直乐不可支。凯奇对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虽然人们对他看法不一,但这一切在影片开场后都消失不见了,你所看到的就是影片中的那个人物。

梅勒丹德利:制作《卑鄙的我》时,我们很早就把史蒂夫·卡瑞尔(Steve Carell)请进了人物创作团队。正是他的创造天分让格鲁加上了口音,这样所有人都听不出这是史蒂夫·卡瑞尔的声音。在录音环节,他也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

《好莱坞报道》:明明软件价格在一路走低,为什么制作一部动画电影的预算还这么高?

韦奇:一部动画电影背后有一个完整的商业运作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决定钱花在哪里,以及要达成怎样的目的。一方面,硬件设备和软件授权方面的价格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对动画效果的精细度要求越来越高。新型计算机比当初买的那些运算速度快了10倍,软件功能也更加让人眼花缭乱。在预算不变的情况,用同样的钱能做出更好的电影。

《好莱坞报道》:梅勒丹德利是个例外,你的影片拍摄成本低于业内平均水平,却成功吸引了全世界亿万观众的眼光。

梅勒丹德利:在我看来,动画电影制作方面所有挑战的解决之道都要从人才入手。影片制作方面,我有一位杰出的搭档珍妮特·希莉(Janet Healy),她或许是我合作过的最聪明的动画制作人。出于对更高风险下机遇的渴望,我们找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动画电影制作方案。想法其实非常简单:维持住预算。在预算只有7500万美元的情况下,我们顶住了方方面面的风险,让自己有机会做到从未做过的事。要控制开销就要准备好面对严峻的挑战。有意思的是,我们的影片大部分都在巴黎完成,那可不是个能节省开销的地方。

《好莱坞报道》:《森林战士》和《疯狂原始人》的场景设定是否受到了《阿凡达》的启发?

贝尔森:在《疯狂原始人》开始的场景中,有一处大家都说让他们想起了《阿凡达》。我们并不是刻意为之,等到制作完成回过头看才觉得“好吧,是有点像”。后来我们才发现和《阿凡达》的场景有类似的地方。不过,能和《阿凡达》放在一起比较,让我们十分满意。

韦奇:制作《森林战士》的时候,《阿凡达》正在上映。完成《森林战士》故事线之后,我带着儿子第一次看《阿凡达》。我得承认,当时我儿子说“爸爸,我觉得《森林战士》就应该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就这样做下去了。

巴克:2007年的《冲浪企鹅》(Surf's Up)跟2006年的《快乐的大脚》(Happy Feet)也有着场景相似的问题。《冲浪企鹅》比《快乐的大脚》晚六个月上映,我们知道的是,前面已经有一部关于企鹅的动画电影了。那些比较的声音对我们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因为人们都把《冲浪企鹅》看作前一部电影的续集,“就是之前那群跳舞的企鹅又跑来冲浪了而已”,观众缘一下子少了好多。不过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某位影评人会说,“显然他们完全是照搬了另一部电影。”我真的很想告诉他:“你不知道我们这行的流程,照搬哪有那么容易。”

好莱坞动画电影观后感 第5篇

奥斯卡历史上只有两部默片获“最佳影片”奖,一部是1927年的《翼》,即奥斯卡的第一部最佳影片,第二部就是《艺术家》。这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启示观众电影的进化非一蹴而就,从默片、声音、彩色、宽银幕到3D立体影像,各阶段不是割裂的,而彼此重叠、相互渗透、渐进而来。每阶段都曾辉煌,每个形式都造就过卓越的艺术家。他们的光芒会渐渐黯淡,而成就化作电影的足迹。

是什么感动了我?进影院之前,我原猜想《艺术家》会以黑白有声形式,拍一部默片时代的故事。结果放映开始才发现是黑白默片,窄小的画幅,发黄的旧影像,还伴着沙沙的胶片声。男主角亮相,造型夸张,油头粉面,剑眉入鬓,嘴角翘翘着两撇人造小胡,朱唇微露皓齿,光闪闪像旧中国夸富的金牙。女主角身条流丽,袅袅婷婷,影影沉沉一双妙目,顾盼间光彩照人。双双高调出镜,背景为20世纪初加州小镇上的摄影棚。先一个蓝天白云远景,烘云托月,后切入面部特写,心情欢畅,乃早期默片心理表现主义手法。间或黑底白体的字幕,提醒你在看货真价实的默片。恍惚间不知身在影院,还是教室里观摩资料片。我一直提着心,期待形式会转换成有声片。毕竟已是3D时代,谁还会真拍一部黑白默片呢?不过烘托一下时代氛围罢了,等故事情节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末,便自然会出现对话,在片尾或转为彩色的也未可知。但导演很沉得住气,情节到好莱坞经理让乔治观摩新发明的有声技术,但自负的“艺术家”嘲笑它是马戏团的勾当,拒绝扮演说话的角色,影片《艺术家》仍保持着沉默。演到有声片大获成功,没人再肯花钱去看电影哑剧,乔治自己都买票欣赏幽默的对话,但我眼前的银幕上仍上演着哑剧。戏中戏散场,乔治挤出摩肩接踵的影院大门,一位龙钟老太颤巍巍向他走来。乔治心一动,竟有忠实的老观众还记得他这位当年的“万人迷”?不,老太太来逗他怀里的小狗。自此之后,影片出现音响效果,一只钢勺从早餐桌上掉下,“当啷……”,主人公一惊,但仍说不出话来,他的世界仍是表现主义的

《艺术家》回顾了好莱坞史上一场最深刻的革命。虽然早期电影叫默片,但从来不是无声的,那时影院一般会请乐队在银幕前的乐池里伴奏,有时也用留声机烘托气氛。有别出心裁者,录下飞机的轰鸣声和枪炮的爆炸声,给战争片加点作料,如默片《翼》(Wings)在1927年首映时就已炮声隆隆了。但技术上的难题是如何让声画同步,使二维影像与音响合成,虚拟一个有现实质感的世界。这是个漫长艰难的历程,从录音、录影、播放和扩音一路创新,技术上才渐趋成熟。华纳兄弟公司开有声电影之先河,它原专攻新闻电影,新闻片需要配画外音讲解战事,因此,其声效技术独占鳌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影院跟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放电影相仿,故事片前总有“加片儿”,美国观众从新闻记录片里了解美军的胜败。但故事片需要说话吗?华纳兄弟意见不一。大哥哈利·华纳(Harry Warner)就不信,“谁会见鬼到影院听演员讲话?”弟弟山姆(Sam Warner)却认为公司的出路在于尝试新型电影。

没人能预测有声片的商业前景,在选演员、写剧本上更力有不逮。默片原本很国际化,演员来自四面八方。像《艺术家》的主角乔治便是意大利裔,其原型是“女性杀手”级别的默片巨星鲁道夫·瓦伦蒂诺(Rudolph Valentino,1895—1926),只要演技好,外表漂亮,形体表现力强,便是好演员。有声片的要求不同,演员嗓音要好,讲话没有口音,声音还须表现力强。更重要的,默片舞台式的夸张表演不再适用了,有声电影需要低调、现实地模仿生活,而形式化、表现性的表演技巧与电影渐行渐远。观众想象自己偷窥别人的生活,演员则配合观众,假装浑然不知地“过日子”。很多外籍演员被有声电影淘汰,本土演员也得由校音师训练发声。1952年金凯利主演的《雨中曲》,演绎了默片演员学习有声表演的故事。剧本创作变化更大,善写对话成了编剧的看家本事。

美学上,电影理论家对有声片也看法不一。苏联蒙太奇大师爱森斯坦认为,电影的本质是表现主义,蒙太奇才能构成表意系统,加上声音反不伦不类,偏离了电影艺术本身的特质。法国理论家巴赞针锋相对,嘲笑默片是被拆除的“影像古堡”,精英们因害怕声音带来的现实感,才倍感绝望。声音不是影像的陪衬,让声与像一一对应,相反,声音要限制镜头的运用,使光影呈现在空间的自然连续性和心理的逻辑性之中,从而扬弃蒙太奇的隐喻与象征。巴赞称现实主义风格才是电影的本质,默片更接近舞台艺术,有声片才接续了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所以两种形式根本上是断裂开的。《艺术家》反映了电影转向的关键时刻,乔治拒绝说话,嫌声音“不艺术”,折射默片精英的最后一搏。

时代车轮滚滚前行,1927年第一部有声故事片《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诞生,对话虽不太多,但声画同步,而且每首歌都配了音,结果票房大获成功。从此,有声片一发而不可收,默片黯然退场。还有个意外的后果,电影公司为取悦观众,不仅淘汰英语非母语的演员,就连原本沾沾自喜的英国裔演员也下了岗,美国乡音渐大行其道。好莱坞电影的民族化初露端倪,美国价值观、风俗习惯和文化偏见都渗透到对话里,并不断强化。与此同时,欧洲电影也同样随有声技术渐趋民族化。故事片对话的分量不断凸显,由于各国语言不通,促生出进口片翻译、配音这个行当。有声电影改变了电影的信息传递方式,复杂和丰富的民族意识和地域风情跨过了边界,国家意识形态也暗度陈仓。各国政府担心起文化侵略来,于是控制进口影片的流量,启用配额制,规定国产与进口片的比例。从此,电影不再是国际艺术,而成为我们熟知的“国别电影”(national cinema)。

默片时代一结束,好莱坞便进入黄金时代,据说美国人口中有八成常光顾影院,民族化的影业反过来塑造了大众文化的美国特性。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移民刚踏上新大陆,最先遭遇的困境是融入主流。新移民从最底层工作干起,含辛茹苦,日夜劳作,身处社会边缘。他们背井离乡是为实现美国发财梦,跻身中产阶级行列。廉价的电影是新移民尚可企及的文化生活,也是了解美国的窗口。主流社会如何举止打扮,怎样生活起居,劳累一天的人们坐在黑暗的放映厅里,眼巴巴从银幕上窥视浪漫化的美国生活。他们宁愿相信虚构的美丽人生,确定漂泊他乡、认异邦为宗土的初衷。大明星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加里·格兰特(Cary Grant)、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的举手投足、持身接物、衣着打扮,都是模仿的样板。标准绅士、铁血硬汉的口头禅、俏皮话更让学习英语的移民青睐。西部片夹杂一些极具种族色彩的台词,迅速广为流传。一句“只有被打死的印第安人才是好印第安人”(The only good Indian is a dead Indian),曾被反复引用,花样翻新。二战时欧洲战场的美国大兵会说“只有被打死的德国佬才是好德国佬”,太平洋战场又用在日本人身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继续套用这个句式。

移民融入主流,美国文化景观也随之改变,新主流再塑造更后来的移民。犹太作家伊斯雷尔·赞格威尔(Israel Zangwill)1916年的戏剧《熔炉》(The Melting Pot)有句台词:欧洲所有民族在这个伟大的熔炉里融化和重生。“文化熔炉”恰如其分,其催化剂便是电影,很大程度上,美国城市文化是电影文化。从默片到有声片,不仅是电影形式的创新,也是一场文化革命。许多乔治这样的艺术家被时间的尘埃淹没,而电影在沉默的余烬中浴火重生,跃升为现代艺术星空里最闪耀的一颗。

奥斯卡历史上只有两部默片获“最佳影片”奖,一部是1927年的《翼》(Wings),即奥斯卡的第一部最佳影片,第二部就是今年的《艺术家》。这意味着默片的复活吗?不,历史不会倒转,《艺术家》也非向爱森斯坦致敬,主张默片为“真艺术”。导演不保守,甚至说不上怀旧。片中确实不少场景、镜头模拟经典默片的桥段,向似水年华致意,如女主角最后一分钟营救乔治,模仿格里菲斯1913年的默片《死亡马拉松》(Death’s Marathon)。他们二人的荣辱沉浮,又颇似1937年的《一个明星的诞生》(A Star Is Born)。但不能因此说它是仿旧作品,相反,它很先锋,在“戏仿”好莱坞的经典叙事。

所谓好莱坞经典叙事,是黄金时代美国电影摸索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叙事方式:情节依线性逻辑和时间顺序讲述,中心角色的心理动机统摄故事的因果关系;影片按效率原则结构,让信息最大化,情节紧张,配以自然布光和充分场面调度,烘托悬疑和戏剧冲突。当观众移情到电影编织的两小时“白日梦”时,便得鱼而忘筌,再现形式在情迷神往中悄悄隐去。而《艺术家》却与经典叙事的透明性反道而行,张扬默片的表现形式,压抑我们习以为常到视而不见的现实主义形式。随电影情节发展,会感到默片形式时时面临危机,内容与形式之间充满张力,情节渐渐退居背景而反衬出形式。观影过程中我始终焦虑着,默片何时转向有声,恢复习惯的欣赏口味?导演却吊足胃口,调动你所有电影知识,逼你反思电影形式本身,细细把玩直到结尾,电影公司老板才说出一句无关紧要的台词,主角始终缄默。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启示观众电影的进化非一蹴而就,从默片、声音、彩色、宽银幕到3D立体影像,各阶段不是割裂的,而彼此重叠、相互渗透、渐进而来。每阶段都曾辉煌,每个形式都造就过卓越的艺术家。他们的光芒会渐渐黯淡,而成就化作电影的足迹。

电影是时间性的艺术,恰如我们的生活,既年命朝露、盛衰有时,又后浪推前浪、势不可挡。才经历过的,尚未驻足回望,已新浪潮涤荡,了无痕迹。刚呐喊出:展望未来,迎接挑战。余音袅袅,已陈词滥调。一唱出“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歌声未罢,已一枕黄粱,梦醒犹恋。过时乃时间的本质,无论你态度多开放,与时俱进的意愿多强烈,今日艳绝一时,明日黄花蝶愁。乔治的沉默是我们共同的宿命。记得几年前,王朔批“80后”泡沫,“80后”集体震怒,回骂王朔到更年期,嫉妒年轻。王朔靠青春反叛起的家,跳着脚吼:你们也有老的时候!“80后”犟嘴:我们风华正茂,没有你老!才过几年,恰同学少年已黄脸臃肿为人母,轮到“90后”嫌他们絮叨了。连生老病死也争个眉眼高低,可叹近视已到盲目。原以为只有蜉蝣及夕而死,蟪蛄不知春秋,人竟也不懂寒来暑往,盛极必衰。

好莱坞动画电影观后感 第6篇

我喜欢小说里那个叫朱莉安娜的女孩,她热爱生活,待人真诚热情,真实得可爱。男孩蓝色眼睛,他的头发,他脸红的样子都让女孩怦然心动,女孩子创造一切机会和他在一起。但是男孩胆小,无论对女孩喜欢与否,他都不敢直接表达。

她不仅喜欢布莱斯,喜欢他们的`家人,喜欢大自然,无花果树、小鸡们、小小草等等,她喜欢学习,每一个生命、每一件事她必须全心全意地去尝试。

随着他们慢慢成长地相处,女孩渐渐从外表看到了本质,她对布莱斯不再那么傻傻地迷恋,而是通过事情充分认识布莱斯,甚至开始讨厌而不想理睬男孩子。

岁月中,男孩也在成长和改变,他也慢慢看到了本质,那个由内而外散发着彩虹光芒的女孩,幸好有外公等人的帮助,他开始变得勇敢,敢于表达,明白自己的心,做出正确的选择。最终,为赢得女孩的对他认识的转变,他做出了一件真诚而浪漫的事情。

两家人的价值观不同,教育观也不同,从小说里还可以探讨一些教育问题。还有一些富有哲理的语言,让我折服。

先写这么多吧。因为作者对人物刻画得非常形象生动,以至于我对里面的其他人物也怦然心动。

这几日天气晴好,我带着小娃玩耍时,不是在树下追逐喜鹊,就是手里玩着竹蜻蜓,仰头追蜻蜓。哈哈,我和孩子都喜欢这样的生活。当然,我更羡慕朱莉安娜的生活,她更放的开,更接地气。

【《怦然心动好莱坞同名电影原著》读后感】相关文章:

1.怦然心动电影经典语录

2.电影《怦然心动》观后感

3.2017同名游戏电影《刺客信条》观后感

4.电影《绝地逃亡》同名主题曲歌词

5.电影《中国推销员》同名推广曲歌词

6.电影后会无期同名主题曲

7.好莱坞电影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语境论文

8.用原著造句

上一篇:小学生写家乡的作文:我的家乡下一篇:管道尺寸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