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业教育教案范文

2024-06-09

始业教育教案范文(精选9篇)

始业教育教案 第1篇

始业教育教案

第一课时

教育内容:安全及行为规范教育 教育目标:

1.了解学生寒假生活。2.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3.明确学习常规,引导学生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过程记录:

一、说说我的寒假生活

1.导语:同学们,进入2015年了。在这个春节里你有没有什么难忘的事情跟大家说一说的呢?

2.指名交流。

3.结合寒假布置的作业,表扬完成出色的学生,加以鼓励。

二、安全教育

1.校园安全。(包括乘车安全教育、饮食安全教育、课间安全教育等)

2.交通安全。学生接送车,骑自行车,上下学路上注意交通安全及上下接送车安全教育等。

3.防溺水安全教育。4.预防春季传染病教育宣传。

三、行为规范教育

1.新学期,引导学生再次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调日常行为规范的正确养成。

2.注重小学生文明礼貌教育。3.强调个人卫生教育。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育内容:班规落实及学习寄望 教育目标:

1.重温回顾班级公约,学习罗恩-卡拉克的55条班规 2.说说新学期的决心、行动与希望。过程记录:

一、谈谈寒假作业

反馈寒假作业情况,奖罚分明。

二、我的班级我做主 1.谈一谈咱们的班规。3.展示班规,警示学习。

三、奔向学习新要求

1.教师提出新学期学习新要求(分别从上课、作业及课内、课外展开提出)

2.提供九个学习好习惯,寄望于学生:(1)提前预习;(2)专心听讲;(3)爱提问题;(4)及时改错;(5)勤查资料;(6)惜时勤劳;(7)仔细审题;(8)勤于动笔;(9)认真书写。

四、小结

始业教育教案 第2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内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

师: 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内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内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通用技术始业教育案例 第3篇

【教学内容】

1.了解什么是通用技术。

2.了解技术设计基本知识框架和结构。

3.从感性上认识与通用技术相关的课外知识。

4.初步了解学习一门课程所应该掌握的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首先让学生从感性层次上体会通用技术的含义, 并通过贴近生活实际的案例充分让学生产生兴趣, 引导学生较好地围绕着技术与设计的范畴, 体验到通用技术中设计的重要性与创新性。

【教学过程】

1.导入语

问:同学们, 你们以前听说过通用技术这门课吗?今天由我带领大家走入技术的世界、技术的博物馆, 同学们不再纯粹为了某种目的而去购买商品, 而是用技术的眼光去观察和分析。

通用技术对同学们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对于老师来说也是如此。对于一门新的课程, 主要应掌握好三个问题: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三个问题。

2.什么是通用技术 (学什么)

(1) 首先简单介绍什么是技术。技术有广义技术和狭义技术。

广义技术, 大体上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本身的全部活动中, 所应用的一切手段和方法的总和。简言之, 一切有效用的手段和方法都是技术。

狭义技术, 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造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

狭义技术, 就是通常所说的技术。是具体“技术工作”中的技术, 是生产技术、工作技术、医疗技术、驾驶技术等, 是针对人与自然的技术。

(2)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3) 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

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 (2学分)

《技术与设计2》 (2学分)

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 (2学分)

建筑及其设计 (2学分)

简易机器人制作 (2学分)

现代农业技术 (2学分)

家政与生活技术 (2学分)

服装及其设计 (2学分)

汽车驾驶与保养 (2学分)

修完必修的2个模块并获得4个学分, 作为高中毕业的最低要求。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包括考勤、参与程度、讨论、辩论、操作、作业、作品、考试等。终结性评价包括作品、操作、考试。

在此基础上,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就业或升学的需要修学选修模块。模块的递进学习过程起着高中与大学或社会之间的桥梁作用, 为我们将来的大学专业学习或走向社会奠定深厚的技术基础。

3.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 (为什么)

(1)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的客观存在, 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 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 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

a.运用科技手段可以改变物质材料的结构、性质或改变物质的种类。

b.运用科技手段可以变废为宝, 将那些利用价值不高或没有利用价值或有害的物质变为有价值、高价值的物质。

事例:我们很多同学都用过银行卡吧, 对于缺乏技术素养的人来说, 拿到卡后, 即使看了卡上的说明也可能不会使用。技术素养高的人在第一次看到卡时, 会立刻仔细观察, 寻找卡起作用的主要部件, 关于卡的保存, 考虑到强磁场会影响卡的技术核心部件, 所以存放卡时会注意避开强磁场, 甚至远离手机放置, 以防这些卡失效。

(2) 从劳动者看——科技型人员成为主体劳动者。

我国的劳动力状况:一方面大量的缺乏专业技能的人员下岗失业;一方面急需大量的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

对于目前各地普遍存在的“招工难”,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招工难”是就业中的“结构性短缺”问题, 反映的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因为市场总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由于信息不对称, 加之供求失衡, 所以会出现结构性失业问题, 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不是新问题, 其背后折射出多方面的因素。

a.反映出我国经济回升较好, 企业用工需求旺盛;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在增多, 吸引了一部分农民工在当地就业;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完善和落实, 务农收入增加, 吸引了一部分人返乡务农, 或在当地转移就业。

b.反映出劳动力素质结构还不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

c.反映出一些企业的薪酬待遇、劳动环境、用工方式与变化着的劳动力供求格局不相适应, 与劳动者的就业愿望、收入预期和职业发展预期不相适应。

而且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人数比, 从机械化初期9∶1, 中等机械化时期的6∶4, 到全自动化阶段的1∶9, 无不说明科技型人员成为社会主体劳动者。

(3) 国际形势和我国的现状。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经济发展壮大, 多数快速发展的行业受制于人, 成为“世界的加工厂”。现在我国沿海经济工业主要以来料加工为主, 知识产权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只赚取了低廉的加工费。

我国国产汽车的销售量越来越好, 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技术, 是汽车的心脏, 可是我国发动机大部分不是原创的, 经过这么多年, 为什么国产发动机技术不行, 无论是汽车还是轮船, 国产发动机的技术大多是国际十几年前的产物, 科技的发展关键是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对中国电动车“第一燃”调查,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动力电池实验室主任王子冬注意到一个细节, 那就是在乘客座位下冒烟后, 司机张学军掀起座位的动作。如果说这辆众泰朗悦电动车自燃的直接因素, 是张学军掀起冒烟坐椅这一偶然动作, 那么最终让其彻底烧毁并应该引发行业全面反思的, 则是这一动作背后, 电动车运营企业有意无意间的一连串疏忽, 培训的缺乏或许只是其中之一。电动汽车在试验阶段发生自燃并不可怕, 但是由于驾驶员缺乏相关的事故处理知识, 直接导致车辆被完全烧毁。因此在进行使用之前必须对汽车做相关的技术试验, 对驾驶员做必要的培训和学习, 以及平时注意对汽车进行保养。这也是我国国民技术素养普遍较低的一个表现, 科技发展利国利民,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4) 通用技术是高中学生必修课程 (考试的需要) 。

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 通用技术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也是三类考生必须高考的一门学科, 我们从下面的表格去了解它的重要地位吧。

4.怎样学习《通用技术》 (怎么学)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不再停留在单一的动手技能的培养上, 而是定位在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上, 不仅包括技术工具的操作、技术产品的制作, 还包括技术设计、技术试验、技术决策等内含大量学生心智活动的内容。

(1) 了解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

(2) 清楚这门课程的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内容, 它将引导我们经历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 从而掌握一个通用的、完整的设计过程, 了解设计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3) 学会读目录和绪论。

目录——总揽本书全局, 了解本书整体结构和内容。

绪论——可以知道本书的主要精神、思想、方法等。

注意使用本书导读。明确学习目标、学习方向, 做好心理准备。

书本中有大量的图片、思考题, 方便理解和学习。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 促进能力的提高。

从理论上向学生讲相关的通用技术的知识结构, 把握好通用技术的学习主线, 从感性上初步认识通用技术的相关内涵知识, 让感兴趣的学生今后可以往这方面深入了解学习。根据课本中的案例,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提高学习的自主能力。此外, 寻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典型案例, 利用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气氛, 帮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只有在深入对学生的调查了解的情况下, 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教学案例的选择, 由简到难地分析, 有效地设置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如, 环保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团体合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技术学习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 不断拓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富于生机、充满探究、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学习时运用多种学科知识, 善于思考、动手;学中做, 做中学, 亲身经历体验设计过程。相信同学们在豆蔻年华的学习过程能夯实基础、挑战自我, 享受学习的乐趣!

刍议大学新生始业教育 第4篇

关键词:高校;始业教育;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4-0245-02

一、大学新生始业教育的定义

大学新生始业教育, 是指根据大学新生特点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新生及时适应并融入大学生活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具体说来,是以课程、活动、座谈或研讨为载体,采用模拟及参与式教学法并结合课后的小组学习,以学生的体验、收获及习得为着力点,并以适应性和养成性教育、归属感和责任感培养、成才观和理想观培养作为内容的教育。如何让学生尽快实现人生发展和学习方法等关键性转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进行始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二、高校开展新生始业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开展的是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为入学新生顺利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换、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而从入学开始到正式开课前进行的一系列咨询、教育等活动。

始业教育不仅包含常规的入学教育,还有为解决中学转入大学而引起的一系列应激性问题而开设的课程、实践活动、小组学习及研讨班等,囊括多个板块的易被同学内化的教育、帮助和体验活动。始业教育不仅关注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而且注重引导、激励、支持新生度过充实而又有意义的大一学年生活,为大学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始业教育更以有效的大学观教育,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四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为目的,进而关注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及未来发展情况。此外,大学一年级学生作为高校的新生力量,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可塑性和积极性,适时的教育、顺势的指引,可使大一新生在树立大学阶段的新目标,认识并矫正不良习惯、提高自己的同时,在需求和动机的作用下引起的一系列努力行为还能带动身边的同学,为整个学校形成良性的氛围增加动力。此外,始业教育还可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前的铺垫或开端,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新的理念和模式,对低年级学生直接开展不免突兀,在前期通过始业教育使学生认识自我心理特征、自我能力等进而确定自己未来发展方向,可使创新创业教育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所以,高校将入学教育深化为始业教育的意义重大。

三、对高校开展新生始业教育的建议

对于如何有效开展新生始业教育,首先,需要正确的定位;其次,从时间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始业教育。具体解释如下:

(一)正确定位始业教育

正确定位始业教育,也就是高校在开展始业教育前要确定本校的始业教育目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细化对学生素质、能力、知识及身心素质的要求,继而确定采用何种内容、方式和方法达到目标,以及为保证教育效果采用的组织、控制、评估和评价机制 。

(二)开展始业教育的三维管理

为了有效开展始业教育,以下从时间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三个方面作为主要考虑因素,进而建立三维坐标轴,此模型可将始业教育的实施过程细分并条理化,帮助始业教育的实施者以更直观的方式明确其所处位置、协作群体、努力目标等内容。

首先,开展始业教育的时间管理。第一,收到录取通知书到入学前。在此段时间内,学校可在录取通知书快递内同时附上《致家长的一封信和致学生的一封信》,以文字的形式适当渗透大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大学观、大学与高中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等内容。在文中,尽量消除社会上对高等教育的误解,即家长及教师为鼓励学生升学而对大学有失偏颇的理解。另外,还有建议新生入校前掌握独立生活的技能,学习如何与人更好地相处,思考大学阶段的目标,浏览学校网页了解学校和院系,参观一所大学等内容。此外,在学校网页内设立"未来的学生"和"学生家长"链接并通过网络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大学启蒙教育"。第二,新生办理入学手续至正式开课前。高校需要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及90后学生的特性,抓住关键时间,将各种教育穿插交织。例如利用家长送新生的机会组织新生家长会;军训期间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可辅以跑操、集体晨读等主题活动促进学生良好生活及学习习惯的养成。第三,第二阶段结束至第一学期或学年,为始业教育的主体阶段。美国学者Milem和Berger(1997年)发现,第一学期的6至7个星期,如果学生未介入并融入大学的环境,他们以后将倾向于保持漠不关心的状态。此关键期一般为十月中旬左右,教育者应在此前应用多种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以提高参与和融入度。为集体设置通过努力可实现的目标或可解决的困难情境,使同学通过团队内的向心力,展开集体协作,促进沟通和情感交流,通过个人努力取得他人赞许、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达到对大学的认同和归属。此外,始业教育课程在军训中或军训结束后立即开课,为了提高效果、抓住关键期,应保证始业课程初期的频次。

其次,开展始业教育的对象管理。主要包括四大类即学生家长、学生群体、教师群体,督导和服务群体,具体可细分为新生家长、新生、学生干部、朋辈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后勤辅助人员、教育专家及教育管理组织者等。在此将对家长、朋辈导师、任课教师和后勤辅助人员四项易被忽略的要素进行阐述。第一,家长。为家长制作电子期刊,可涉及学生心理、学生在高等教育各阶段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与孩子的有效沟通的教育方式方法、家长在教育中易出现的误区等问题,借此增进家长与学生的理解和沟通,提高家庭教育效果和质量,与学生校内接受的高等教育形成合力,促成学生更好地发展。此外,也需配合对学生的孝道教育,理解关心教育和爱的教育,使学生注重与家长沟通,通过习得的知识、道德、行为等影响家人、周围的人及社会,从而走上相互教育的良性发展轨道。第二,朋辈导师(Peer Monitor),是通过一定程序选任的品学兼优、热心、有能力、有责任感的高年级学生,其协助辅导员及班主任引领大一学生,指导大一年级班干部,在新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各方面给予帮助。在应用朋辈导师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拔工作要严格执行一定的要求和程序;在任职前进行短期的培训;要明确其权利和义务;其任职中要与教师和其他同辈导师多交流;执行一定的考评制度和奖惩制度;鼓励朋辈导师与新生多走近、多关心、多沟通,为了保证执行效果也可酌情规定朋辈导师走访新生宿舍次数及与新生谈话频次。第三,任课教师和后勤辅助人员。始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应注重课堂气氛轻松欢快、引导新生相互友爱团结,从最初关注新生适应性问题,再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融入,直到找到对集体和大学的归属感,为确定的奋斗目标整合各种资源、鞭策自我,不懈努力,使自我不断完善和发展,达到自我实现的完美体验。其他科目教师结合课程需要布置一些小组协作完成的作业及课后实践活动,以提供集体学习的机会。后勤辅助人员,如宿舍楼管及食堂服务人员等与新生的日常生活接触紧密,应注重人性化服务、通过细节温暖人心。

最后,开展始业教育的内容管理。包括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包含以下具体内容:始业教育课程及课外拓展活动、新生研讨、有计划学习团体的实施项目、学生会活动、自律(自管)会检查及管理、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等,此外,还应附注各内容的主要目标、知识、能力及技能定位。接着,将着重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明:第一,始业教育课程。始业教育课程作为始业教育知识传授的重要载体,包括深入了解大学、认识专业及其发展前景、认识自我、学会人际交往、自主学习和生活、时间管理、自我管理、有效利用资源、面对挫折及困难的心理调试、沟通技巧和方法以及大学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人生奋斗目标、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爱(亲情、友情、爱情)等板块内容。教师可对所选板块按轻重缓急及层次,逐一展开教育。亦可在规定学生可选板块的上下限,由学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所需板块。始业教育课程仅仅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不全面的、还需注重课堂上的互动活动及课后实践的配合。第二,新生研讨课(班)。新生研讨课源于哈佛大学的教改探寻之路,它现已成为世界很多大学所采用的新生教育模式,以培养更富竞争力的人才。各学校对新生研讨课的定位不同,从注重科研、学习热情和兴趣的激发,到注重讨论、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的升,再到注重与生活和实际情境的联系和应用。它们的共同特点均在于经过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独立的和有创造性的思考,课堂上教授或博士生助教的讨论前引入,根据学生课堂上互相辩驳和启发的自由讨论内容由教师做课后点评。始业教育也应吸收此经验,适当引入新生研讨课(班)。第三,活动和学习计划。在始业教育中需要通过课外有益的活动和学习计划提高教育质量。除了新老生见面会、迎新晚会等常见活动外,还可尝试校领导走进课堂、自习室和宿舍关心新生的学习和生活、院系领导组织本院系新生在食堂共进晚餐、参观博物馆等活动。

四、结语

始业教育,直接关系到新生怎样更好地实现从高中阶段到大学阶段的过渡,对于新生认识大学,指导人生起着重要作用。事实上,新生始业教育对于帮助大学新生较好地完成整个大学期间的课业任务和历练自身的交际能力,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对象也在发生变化,迫切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始业教育,实现各教育模块高性能、低功耗的目标,服务生涯规划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芳.大学生始业教育的教学探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2008,(9).

[2]陈新开.论高职生新生的特点及始业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

[3]王剑俊.新时期新生始业教育队伍的作用及构建路径分析[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5).

[4]王伟,寿萌吉.大学新生始业教育探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院报,2007,(6).

[5]胡保卫.大学新生始业教育:实现大学与中学教育的衔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

高二语文《高中语文始业课教案》 第5篇

【教学目标】

学生方面,了解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和方法。

教师方面,一表诚意,二明理念,三提要求,四析任务,五点方法,六激信心。

【教学步骤】

一、自我介绍

二、什么是语文?

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

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

语文是对陶渊明“不为三斗米折腰”的叹服;

语文是对《红楼梦》的崇拜。

语文是一手流利的方块字;

语文是离不开名著的双眸;

语文是听人讲话时的那份专注;

语文是从笔端流出的锦绣文章;

语文是侃侃而谈的风度和气魄。

语文是与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的“您好!”;

语文是与他人辩论时,智慧的应对;

语文是处变时,镇定自若的神情;

语文是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

语文是捡纸屑时弯下的腰;

语文是抛向不守公德者厌恶的眼神;

语文的学习能提高人的素养,提高交际表达能力,审美能力。

语文就是说铿锵有力中国话,写方方正正中国字,书洋洋洒洒中国文,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三、怎样学习高中语文?

要好好学语文,仅仅高三一年是绝对绝对不行的,要花时间去阅读,去背一些经典篇目、精彩语段,在阅读中,体味人生百态世间冷暖,感受古典风韵历史遗风,学会倾心思考用情感怀,每一次阅读,是一次心灵的洗涤,灵魂的澄澈,是与大师的对话与经典的沟通,你是在用思考垂钓思想。老师准备了一份阅读书目推荐。

当然仅仅有一定的阅读量并不一定能够保证你的写作能力,如何将所读的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应该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也许我们每天都在阅读,杂志、报纸、小说,而真正能被自己吸收记忆运用的却是少之又少。这个时候,常常准备一个摘抄本就显得很有用。有见地的句子,有思想的片段,有内涵的、有深度的见解,以及华丽精彩的句子都是很好的录用对象。时常翻翻看看,记记背背,将它们运用到你的文章中,模仿相同的写作方式,是提高文章的文化程度、语言的精致水平的一个很好的路径。我思故我在,在阅读中保持自己的思想,常常写些读后感,记录下自己的思法、感悟,在不知不觉中,会慢慢提升自己思想的深度。自己的 1

书可以把感悟、评点写在旁边,总之,“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跟着老师的思路十分重要,随着他的脚步去体会一篇文章,一段人生,从他的角度去感知。在别的阅读中以同样的方式去学习,去认知,课下自己去找一些相关资料补充知识,扩展视野,是提高一个人语文水平和能力很好的方法。比如学习一篇名著,课本里的往往只有节选,你就可以去找原文阅读,去找相关的电影资料,去搜寻这个作者的其他作品来整体感知一种文化氛围一种写作手法和一种心灵体验。

学习语文,有自己的阅读,有自己的思想,并转化为一种自己的东西是关键。经过初中学习,绝大部分的语法知识和语言现象都有触及,但限于理解能力,许多同学是一知半解,支离破碎的。到了高中,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同学们可参照老师的讲解,准备一个笔记本,从字形、字音、词语、标点到句法、修辞、文学常识、阅读方法、写作知识及时归纳整理,可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

于留心处皆语文。“世界不缺少爱而缺少发现爱的眼睛” 看电视、听广播;海阔天空地神聊、面红耳赤地争论、杂七杂八地浏览;买东西时的讨价还价、逛街时的东张西望、坐车时听三教九流侃大山等,都能接触到语言和文字,都能发现写作素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就是语文积累。

做好课文的预习:默读课文一遍,文言文利用注释或工具书翻译一遍。再读课文,试着了解作者写了哪些内容,然后明晰作者的思路是什么,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总结一下文章的写作技巧是什么,语言运用特点是什么;文章值得借鉴的是什么,读后受到的启发有哪些,文章有什么不足及需要商榷的地方。如果是名家名篇,老师可能布置查找资料,了解作者情况及文章诞生的背景等。书上留下读过的痕迹,最好用铅笔写。

规范书写,保证文面整洁美观。我不是书法艺术家,如哪个同学想让我批改作业的同时欣赏他的狂草的话,我只能敬而远之,原物奉还,别怪我没改你的大作。也请喜欢写蝇头小字的同学体谅一下我的视力不好,将字写得大一点。勤查工具书。对字词的音形义,典故的出处,诗词的理解等不能确定时,一定要勤翻工具书。尤其是字词的音形义,许多同学偷懒,经常读半边字,望文生义,想当然。学会用文言文工具书也很重要,因为高考考课外文言文,在练习中也常遇到课外文言文,学会判断词义,形成语感很重要。

多练笔。拳不离口,曲不离手,作文要常练手感才会好。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4次。每周写一篇周记。(有大作文时除外)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三年中课外练笔不少于3万字。

古典诗词积累我觉得非常重要。常常大声诵读用心聆听,不时背上一两段经典名篇,当你不自觉地“脱笔而出”时,那就达到一种境界了。

四、具体要求

这个学期是我们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学期,是一个过渡阶段。我们把这个学期利用好,养成一些好习惯,会对后面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帮助。

这个学期我们要上两本书,而且要补充其他读物和资料,所以上课的速度会快一些。因此需要同学们做好准备。这个准备包括心理和物质的。为了帮助同学们,我将规定一些事情。

双格作业本注明AB本,A本做课堂或课后问答题,B本梳理文言文知识、现代文字词等。第一行写课题,下一行开始写内容,要抄题目。还要准备一个双格本做听写本。作文本分大作文和小作文。小作文写作文片段。除学校发下的本子外,另外准备的本子:笔记本、摘抄剪贴本、周记本。

要准备的工具书: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

五、语文活动:

1、黑板语文和课前演讲,按学号轮流承办。方法一:每天由一名学生推荐一句名言警句或一首短诗,用正楷字工整地抄在“每日赠言”栏内(黑板右侧),署上推荐人姓名。推荐人要围绕赠言内容撰写一篇400字以上的演讲稿,提前给语文课代表审阅,然后在课前登台讲演,由下一学号的同学点评。方法二:按主题推荐佳作,读完以后,对文章主题、思路、写法做一个简要点评。这篇文章打印稿要交,由课代表整理装订,挂在后墙给同学复印。

2、作文直通车

在第一篇大作文之后进行。按学号每天由一名同学提供一篇自己写的作文(700字以上)或15行以上诗歌。禁止抄袭,发现后重写。用A4纸打印或誊写。装订后,全班同学可在文章后工整地写下点评。最好用近期作文、周记。

附录:

1、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课外读物包括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等;

小说,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沈从文《边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

诗歌散文,如郭沫若《女神》、普希金诗、泰戈尔诗、鲁迅杂文、朱自清散文等;

剧本,如王实甫《西厢记》、曹禺《雷雨》、老舍《茶馆》、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等;

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如吕叔湘《语文常谈》、朱光潜《谈美书简》、爱克曼《歌德谈话录》等;

2、陈其志老师和田老师推荐的书

《生命的追问》(张海迪)《我的人生哲学》(王蒙)

《无桨行舟》(瑞典尤拉〃卡林)《寂寞圣哲》I(鲍鹏山)《钝感力》(日本,渡边淳一)《正说鲁迅》(孔庆东)

《论语别裁》(南怀瑾)《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听傅国荣讲国学》

《老子说人生 庄子讲故事》《人生若只如初见》安意如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心灵处方》《心灵游戏》(毕淑敏)于丹《论语》心得、《庄子》心得《我与地坛》(史铁生)特雷莎修女《活着就是爱》

《命若琴弦》(史铁生)(网上有下载)《老子智慧讲堂》

《牛虻》《牛虻在流亡中》伏尼契

《飞鸟集》泰戈尔《笑面人》 雨果《荒野的呼唤》杰克 伦敦 《古都》《雪国》川端康成《变形记》卡夫卡《缀网劳蛛》许地山 《简 爱》夏洛蒂 勃朗特《警察与赞美诗》欧亨利

始业教育优秀营员 第6篇

始业教育优秀营员

为期5天的`始业教育中,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很认真,在这里我要表扬我班的每一位同学,因为有你们的共同的努力,才有我们的收获。马仰超、丁羽晨、廖福鑫、郑楠、奚天宸、叶同方、于之闻、钱智凯、吴益斌、刘驰、郑逸萌、林卓莹、毛玮、高煜、赵玮、朱昱熹、王菲繁、卢沁媛、钱昕怡、应佳铭、张韧、吴凌云等同学获得优秀营员称号。

始业教育小结 第7篇

新学期在紧张忙碌中开始了,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领会学校始业教育精神,贯彻落实。现对开学初工作做如下总结: 1、2、3、4、5、6、7、8、9、做好班级学生报名注册缴费; 带领学生领书,做好书籍分发工作; 带领学生做好第一次大扫除工作; 仪容仪表整顿,对不达标者进行整改; 班干部改选,并落实每块考核工作; 班级考核细则公布; 订好课代表,并落实课代表的工作职责; 寝室调整,并订好寝室长,落实寝室工作职责; 召开班干部会议,并强调考核工作;

10、进一步贯彻落实7S11、表彰期末进步学生和1月份寝室考核优胜寝室,进行物质奖励;

12、进行新学期,新启程,新面貌主题班会.经过这些工作,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很快适应新学期,进入学习状态。但还有小部分同学思想不求上进,仪容仪表较差,厌学严重,作为班主任只能通过一次次的找谈心,通过一次次的家校联系找症结,帮助学生改变状态。我还经常下寝室,指导学生寝室内务;下班级,指导自修、卫生情况。

大学生始业教育浅谈 第8篇

关键词:始业高职教育,大学新生始业教育,问题对策

从中学迈入大学校园, 是学生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和过渡期。在这期间, 学生面临着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等许多变化。面对这些变化, 新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能否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对整个大学生活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始业教育是为了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而开展的引导性教育活动。大学新生始业教育现已逐步在各高校中普及, 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 也是搞好学生全程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 高校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出现, 独生子女升学高峰的到来, 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以及就业压力的加大, 原有的高校教育制度和办学理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始业教育能够让新生了解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 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以使他们能够快速了解高职教育, 接受全新的教育观念, 规划好自己的大学旅程。

“教妇初来, 教子婴孩”, 站在高职教育起跑线上的始业教育成效, 关系到整个大学教育的质量。因此, 高校应充分了解新生的思想状况, 有预见、有针对性地开展始业教育。

1. 大学新生遇到的常见问题

1.1 环境不适应。

大学新生离开父母和朋友, 来到崭新的环境, 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 常常感到孤独和失落, 一些学生因此早早加入“恋爱大军”。其次, 在紧张的高考之后, 进入大学自主、宽松的氛围中, 一些学生的人生目标陡然缺失, 开始放松要求, 无所事事, 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休闲娱乐上, 有的通宵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 随之发生迟到、上课睡觉或旷课等违纪现象。

1.2 生活不适应。

从每年新生入学时, 家长护送、提行李、铺床等现象不难想象, 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父母独立生活, 必然出现自理能力差、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困难等问题。有的新生与寝室同学难以融合, 摩擦不断;有的新生受挫能力弱, 遇到小小的挫折和轻微的打击就会较长时间处在焦虑、自责的心境中不能自拔;还有一些同学不会理财, 拿着一学期的生活费铺张浪费或盲目攀比, 结果不久便借钱度日。

1.3 学习不适应。

由高中时的以教师为主导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主学习模式后, 一些同学不能快速转变角色, 一些自律性差的同学开始放松学习, 成绩骤降, 有些同学甚至第一学期就“红灯”高挂;一些高中时期的成绩优秀者来到强者如云的大学, 仍然坚持“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 对高校名目繁多的课外活动一概拒绝, 在奖学金综合评定中丧失了优越感, 挫折感顿生;一些高考中发挥失常的学生常感怀才不遇, 甚至自暴自弃;一些学生在选择专业时, 对专业课程设置不了解, 或听从父母意见, 待进入大学后, 发现所学专业与个人兴趣不符, 学习兴趣骤降, 产生厌学、惧学甚至自暴自弃。

2. 大学新生始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始业教育作为入学后的“第一课”, 它在培养新生环境适应能力, 缩短角色转换的适应期, 使之尽早掌握大学的主动权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高校始业教育普遍时间比较短, 少则三四天, 多则几个星期;内容比较简单, 多以纪律教育、校情介绍、专业介绍、规章制度学习、安全教育为主;形式多以军训为主、中间穿插讲座, 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开始上课, 始业教育也就随之结束[1]。这样的始业教育往往不能深入学生内心, 效果不佳。

3. 新生始业教育的对策

3.1 提高认识, 转变始业教育传统观念。

首先, 学校管理层应改变观念。新生刚进大学校门是始业教育的关键时刻, 但始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开学初。新生面对环境、生活、学习等巨大变化, 不是短短几天或几周就能顺利适应的。这种适应将持续几个月, 甚至一年, 需要予以长期、全面、细致的指导, 因此从时间上, 始业教育应适度延长, 可贯穿大一整个学年。

其次, 教师应改变观念。尽管思政辅导员和班主任是思政工作的主要人员, 但仅靠他们还远远不够。所谓“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 当很多新生对所选专业一知半解, 对就业前景茫然无知时, 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肩负培养专业兴趣、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责任。

最后, 学生应改变观念。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双方互动的工作。新生始业教育不是学校和老师单方面的说教, 也不是走走过场, 摆摆样子, 而应该是以老师为引导, 学生领悟、体会、内化的过程。所以学生自身重视始业教育, 才能快速渡过从高中到大学的衔接期, 真正融入到大学“小社会”和同学大家庭中, 从而锻炼他们的自主能力和社交能力。

3.2 完善机制, 立足始业教育长效发展。

目前始业教育已经普遍在各高校开展, 但在时间、形式、内容等方面则参差不齐。为了避免始业教育“蜻蜓点水”, 就应有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例如始业教育内容模块设置, 可包括爱国与爱校教育、法纪与自律教育、专业与学习教育、“走进大学”等内容;针对心理健康、专业兴趣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可尝试设置课程, 进行学期系统学习;在始业教育形式上, 可结合团学迎新系列活动、宿舍文化节等项目设置, 从而形成始业教育相对稳定的制度化建设。

3.3 注重实践, 创新始业教育的方式方法。

新生始业教育是为了使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而进行的准备教育。在长期的大学思政工作中, 尽管学生问题层出不穷, 但归结起来, 无非是适应不良后显现的几大类。所以, 新生始业教育应有针对性的创新方式方法。

3.3.1 重视工作契机。

暑假高校招生工作结束后, 班主任、辅导员应对新生档案充分了解, 梳理归类, 将考分高、家庭离异或单亲、身体残疾、家庭贫困、未填报第一志愿而入校、新生党员等同学分类入档入册, 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开学初可随同心理测试表下发新生调查表, 掌握学生家庭住址、父母职业、联系方式及亲属、好友联系方式等第一手资料。实践表明, 调查表越详尽及时, 准确性越高。其次, 新生刚入校时自我成就感最强, 心理需求上归属和爱的需要最强烈。因此可以利用军训的时机,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增强自信心, 提升自我成就感, 新生预备党员也可借此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3.3.2 创新教育形式。

如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新生报到第一天, 发挥志愿者迎新生的榜样作用, 有许多新生放下行李, 随即加入“新生迎新”的队伍之中;新生在入学第一天, 即可拿到学院特色的“新生宝典”, 快速了解新学校的校史、校貌, 以及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 等等, 这种模式相比传统的宣读、讲座更易被学生接受。在法纪校规教育方面, 往往有一些同学对人手一册的学校规章制度汇编置若罔闻, 对辅导员、班主任的批评教育如耳旁风, 待考试作弊或多门成绩不及格而被处分或留级时, 才后悔莫及, 问及原因, 原为不知。方法上可借鉴江苏大学用“反面教材”学习的方法, 即将54个学生违纪典型案例汇编成新生入学教育手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2], 这种方式比生硬的条文规定更形象、更易被接受, 效果更好。

3.3.3 完善教育内容。尽管始业教育涵盖广泛, 但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习指导及生涯规划必须做细做深。

首先, 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工作人员、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应细致做好新生心理健康普查, 健全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 开展个别咨询和辅导, 鉴于一些学生对个别咨询的排斥,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全面铺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固定课程或定期讲座的形式展开, 真正做好新生心理“后勤”服务。

其次, 激发专业兴趣也是始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兴趣是行为的一种原动力。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说:“任何科学研究, 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3]只有新生明白了要学什么、今后干什么等问题, 学习才更明确、更有动力。如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每年邀请本院农业专家、杰出校友召开讲座、座谈会等方式都深受好评;还可以结合参观实验室、校史馆等方式了解现代测试技术及学院历年优秀科研成果, 进一步激发爱母校、爱专业、干事业的兴趣和激情。

最后, 始业教育还应高度重视学生恋爱问题, 加强引导。大学生谈恋爱是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 具有一定的自然性和合理性, 禁止谈恋爱是不切合实际的, 堵而不疏、避而不谈的做法也是错误的[3]。正如北大教授孔庆东在回答大学生关于学业与爱情是否矛盾的问题时所言:“要以学业为重。但是学业与爱情并不矛盾, 就像学业与吃饭不矛盾一样。而爱情不是必需的, 有了就谈, 没有就不谈。谈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影响学业, 不谈的时候要抓紧时间玩命读书, 因为爱情那东西跟土匪一样, 说来就来了。”[4]另外, 恋爱中的性行为及由此引起的怀孕问题如今也日益突出, 而很多高校引导教育的力度还不够。在新生入学教育时, 高校应积极开设相关论坛、讲座等形式, 还可将恋爱观教育贯穿至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模块中, 也可采用正反面实例引导大学生正视恋爱及性行为将涉及身心健康、经济问题等,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及自我保护能力。

4. 结语

虽然, 新生的诸多适应不良问题都是正常的成长中的问题, 以预防为主, 在创新始业教育的理念和拓展教育方法上, 更注重实效, 帮助新生顺利转变角色, 调整学习方法, 明确奋斗目标, 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才是始业教育真正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邹婷, 浦晓黎.心理学理论视野下看新生始业教育[J].科教文汇, 2008, 5:26-46.

[2]张明平.江苏大学入学教育出新招——用典型案例详解校纪校规[N].中国教育报, 2004-9-30.

[3]黄维秋.大学入学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 2005, 4:87-89.

大学生始业教育课程化建设研究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 始业教育 课程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165-02

1 大学生始业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新生始业教育,指高校为了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而进行的准备性教育。心理学上,有个“首因效应”,它告诉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的观念往往是最深刻的。作为入学后的“第一课”,它在培养新生环境适应能力,缩短角色转换的适应期,使之尽早掌握大学的主动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1 学生个体适应性发展的需要

从高中进入大学,大学新生会出现一些生活上,学习上不适应的现象。比如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适应;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管理方式;人际交往不适应,心理调适能力差等。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大学期间充分发挥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潜能,成为大学生始业教育首要考虑的问题。

1.2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指让教育者采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受教育者正确审视自己的优势,发掘自己的潜力,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个清晰的认识与充足的准备,从而在适合自己的领域更好更快的成长。对大学新生进行科学、合理、及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无论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还是对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始业教育对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2 传统大学生始业教育的局限性

传统的大学生始业教育仅仅局限于一些形式。入学教育时间短,缺乏计划性,大多学校的入学教育在时间安排上比较集中而短暂。基本上是利用军训期间的空余时间突击进行随机性较大;教育内容单一,缺乏全面性。教育内容局限在校规校纪的学习、专业介绍、院系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上而对新生即将面对的思想、生活、娱乐等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却涉及不多,教育形式单调,缺乏多样性。在形式上仍然沿袭传统的模式。教育方式单向,缺乏互动性,教育组织单干,缺乏统一性,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必须统一领导,多方协调,齐抓共管,方能取得成效。基于以上传统始业教育弊端的考虑,把大学生始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来完成。把大学生始业教育课程化,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即把始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理论来学习,加大学习的实效性。

3 大学生始业教育课程化指导理念

要实现始业教育的课程化,把始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课程来探讨,首先应该明确课程的概念。古德拉从课程层次上来定义分为五种:理想课程、正式课程、知觉课程、运作课程、经验课程。不同的课程层次需要不同的课程理念指导,始业教育课程化的过程中包含自由教育、个性教育、主体性道德教育、生活教育的理念。

3.1 自由教育

自由教育又译“博雅教育”、“文雅教育”,是西方国家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教育思想。其含义随时代发展而有所变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等著作中最早提出。自由教育主要指文艺复兴以前,特别是自由教育思想,即认为“最高尚的教育应以发展理性为目标,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与和谐发展,为享用德行善美的自由、闲暇生活,进行理智活动、观察和沉思作准备,而不是为谋生和从事某种职业作准备”。自由教育旨在通过性格的培养来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善的理性和健康的情感,开发主体自我实现的潜在可能。而从中学迈入大学的新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需要指点和引导,需要在新生始业教育中教会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发展”。因此,在实施大学新生始业教育的过程中,自由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3.2 个性化教育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育的目的就是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施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大学生始业教育课程化,在始业教育过程中贯穿个性化教育理念非常重要。课程是历程性的,表明课程之外并没有特定的客观性目标。历程中建构的课程知识应是丰富多彩的。在历程中也有一定的目标,但目标只是过程的一种引导,它是非固定性的,而是唤起性的,它仅提供学生所面临的情境,为过程本身提出原则,以引导课程的进行和学生的学习,因此在过程中目标是暂时的,变化的,在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经验交流、内容传达中随时变化和修正,这种目标注重的只是过程本身,并不把过程看作是达成外在目的的工具。基于课程的性质,把大学生始业教育课程化也是提高始业教育实施有效性的关键。

3.3 主体性道德教育

进入大学首要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这也是德育课的主要内容。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要求实施道德教育最关键的应是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运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方式,以形成学生道德品质为目的的教育。道德教育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大学生始业教育课程化建设理应贯穿这个理念。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在追求学生个体自由上表现为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推理能力。要求在始业教育课程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是:大学怎样才能进一步根据学生培养要求和意愿,使之在个人和职业生涯中能符合道德行为规范;课程在制定中如何避免思想灌输和道德相对主义。有学者认为劳动对于形成道德体验和道德情感有重要的作用。这里指一种体验,因而在大学生始业教育课程化中应包括主体性道德教育,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要从生活的点滴着手,学生公寓文明建设,围绕如何从学生实际生活角度出发进行更为有效的教育。从卫生要求使大学生了解小事不小的重要性,从守时熄灯让大学生明白公德制约的互利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

3.4 回归生活教育

教育的对象是人,生活世界的主体是人,所以教育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当代教育学面对的不是抽象的生活世界而是一个以全球化为背景、以现代性为特征、以原子主义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具体的生活世界。”教育只有面向生活世界,才有助于教育联系实际,更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教育一旦脱离学生生活,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体验不到快乐与乐趣。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马克斯·范梅南 在其所著的《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一书中写道:“教育学要求我们对生活体验保持一种现象学的敏感性。教育学要求我们具备一种解释能力,以及对生活世界的现象作出解释性理解,其最终目的是理解与孩子共处情境之中的教育意义。”教育面向生活世界,其目的是学校要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增强学生的生活技能,提高生存能力,过上幸福和谐的生活。

4 大学生始业教育课程化内容

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社会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生在始业教育的过程中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激发合理的学习动机,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成为始业教育的一部分。但是让学生理性的认识自己专业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了解到更全面的有关学校的,有关学生自身的知识。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的需要。

4.1 学校资源课程化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场所,校园的环境直接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不读史不足以明鉴”,校史馆将成为学生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史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一所学校兴建、发展、壮大的历史,是学校各方面工作成就浓缩的精华,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是学校传统精神的映射和风格特色的集中体现,校史教育应是高校新生入学前的必修课、育人工作的起点。一个学校的历史和传统精神、学术文化氛围和校友的榜样,都将对一代代学子产生终身铭记的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开发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对入学新生进行学校、学院的历史与发展教育,增强新生对我校的认同感和热爱,树立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的信心。

4.2 精神资源课程化

教育通过什么来培养学生的精神?柏拉图说:“当然,我说过知识是灵魂的粮食,我的朋友!” 而这种精神就是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也就是学生的个性精神。学校教育是通过课程知识的选择、组织和传递来实现人的生成,个性的实现。关于课程知识“是什么”、 “能做什么”“怎么做”等课程知识观在学理上最一般性的追问与理解,从根本上制约并影响着教育中人的生成。从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到阿普尔的“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提问方式的转变,就深刻反映了课程知识引入“人身”的演变历程。学校课程知识因着布鲁尔所说的“所有知识都包含某种社会成分”,而把“人身”渗透到知识的存在方式当中去,从根本上否弃了传统的“知识”与“人”的完全分离、“知识是独立于人之外的中性存在”的课程知识观。

大学生始业教育课程化,强调把人文精神知识贯穿于始业教育,把课程知识与学生个体实际相结合。这样,始业教育才能有助于学生在大学阶段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的一部分,有助于其弘扬知识分子精神,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应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4.3 生活资源课程化

知识原本是人们用以生活的手段,生活本身才是目的,但很多时候目的和手段却被颠倒,人们在为追求固定知识的同时,忘记了还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社会只是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生活本身的意义和质量才是生活的目的。在社会机制中的生活决不是为了社会机制而生活。”基于此,始业教育课程化后应该在其中贯穿学生的生活的素材。在学生入学时就体会到生活的气息。让学生懂得如何生活,在生活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追寻有生活意义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教育大辞典[S].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5.

[2]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51.

[3] 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50.

[4]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

[5] Goodlad,J.I.et a1.Curriculum Inquiry,1979:60,64.

[6] 王策三.教育主体哲学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2):80,87.

[7] 晏辉.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本方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6(1):1,7.

上一篇:钱穆 中国历史研究法 书评下一篇:我国绿色饭店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