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培计划”专项课题通知

2024-05-27

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培计划”专项课题通知(精选2篇)

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培计划”专项课题通知 第1篇

自治区教育厅关于组织申报宁夏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国培计划”

专项课题的通知

各市、县(区)教育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探索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科学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典型经验与成功做法,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质量与较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进而为自治区乃至全国更有效开展“国培计划”工作,切实改进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方式方法,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培养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宁夏“国培计划”专项课题研究。课题由宁夏教育科学规划办(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管理,负责课题评审立项及过程性管理。现将课题申报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课题类别

课题类别为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国培计划”专项课题。课题分为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重点课题采用邀标方式进行,一般课题采用招标方式进行。凡申报立项课题自治区教育厅给予适当经费资助。

二、申报对象

此次课题申报对象为自治区 “国培计划(2010—2011)”—中西部项目的承担单位及参与本项目的高等院

1校、教师培训机构、培训实践基地学校、“国培计划”项目管理部门及管理者、自治区专家团队成员和参训学员。

三、选题要求

原则上按选题指南(附件1)申报,各单位在组织有关人员申报选题时,一定要针对全区中小学教师实际,围绕自治区 “国培计划”培训工作情况,认真选题,重点课题原则上除邀标单位,其他单位或个人不再申报。

四、申报材料

申请课题须填写《宁夏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申请•评审书》(附件2)、《宁夏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设计论证活页》(附件3)。本通知及课题申请有关材料均请从“宁夏教师教育网”(http://)下载。课题申报材料包括:申请•评审书一式2份(其中原件1份),活页一式3份。申报材料要求统一用计算机填写、A4纸双面印制,活页与申请•评审书分开装订成册。

五、材料报送方式

课题申报材料须由市、县(单位)教(科)研管理部门审查、签署明确意见,汇总后于2012年2月28日前,报送宁夏教育科学规划办(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申报材料电子版发送至 nxjiaokesuo@163.com。

六、课题申报事宜联系

支爱玲:0951—6023971,***

附件:

1.《宁夏教育科学规划“国培计划”专项课题选题指南》

2.《宁夏教育科学规划“国培计划”专项课题申请•评审书》

3.活页》

二〇一二年一月三十一日3《宁夏教育科学规划“国培计划”专项课题设计论证

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培计划”专项课题通知 第2篇

渝东南民族地区区域性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机制研究课题立项以后, 课题组对研究区域内的黔江区、秀山县、彭水县、酉阳县义务教育进行了调研, 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县 (区) 域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现状, 实现县域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的主要举措, 成功经验以及深层次问题解决之战略思考。

(2) 县 (区) 域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背景下教师队伍的培训培养机制, 人才交流机制。

(3) 县 (区) 域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背景下的教育投入机制。

(4) 县 (区) 域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管理机制和运行经验, 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5) 县 (区) 域城乡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善策略、办法及经验。

调研主要采用开会座谈、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资料分析等方法。

通过调研, 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区域性义务教育统筹发展现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基本摸清了一区三县在义务教育阶段统筹发展中的主要做法、成功经验、县际差异。

2 调研分析

一区三县在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 努力实现教育均衡上都高度重视, 教育统筹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效果明显, 都建立了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的相应机制, 现分述于后。

2.1 县 (区) 域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现状, 实现县域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的主要举措

黔江区总人口63.6万人, 有初级中学校18所, 在校学生31531人, 普通初中专任教师1690人, 生师比18.66/1;小学148所, 在校学生46297人, 专任教师2459人, 生师比18.83/1。该区小学生均校地面积22.26平方米,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7.35平方米, 生均仪器设备值306.86元, 生均图书11.56册, 百名学生平均计算机台数7.90;初中生均校地面积20.23平方米,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6.70平方米, 生均仪器设备值195.9元, 生均图书11.75册, 百名学生平均计算机台数6.16。教学设备配齐率与标准只有7%的差异系数, 大班额比例低于20%, 城乡学校生师比达标学校达96.03%, 小学入学和巩固率均达100%, 初中入学率差异率只有0.53%, 巩固率差异只有0.37%。在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 黔江区主要采取了加大投入, 推进学校布局调整, 实施学校硬件设施标准化建设, 兼顾城乡实现师资配置均衡化等, 内涵发展促进区域学校办学特色化等措施, 有效促进教育公平。

秀山县总人口64万, 有初级中学25所, 在校学生32646, 专任教师1796人, 生师比18.18/1;小学校231所, 在校学生47265人, 专任教师3100人, 生师比15.25/1。小学生均校地面积24.76平方米,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7.89平方米, 生均仪器设备值194.68元, 生均图书14.60册, 百名学生平均计算机台3.91数;初中生均校地面积20.26平方米,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7.56平方米, 生均仪器设备值201.72元, 生均图书11.47册, 百名学生平均计算机台数3.23。秀山县主要通过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提高城区学校办学质量, 逐步引导学生向城镇集中的方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彭水县总人口78.3万, 有初级中学校26所, 在校学生36872人, 普通初中专任教师1726人, 生师比21.36/1;小学169所, 在校学生62301人, 专任教师3808人, 生师比16.36/1。小学生均校地面积16.86平方米,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5.45平方米, 生均仪器设备值547.69元, 生均图书7.12册, 百名学生平均计算机台数3.64;初中生均校地面积10.89平方米,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3.84平方米, 生均仪器设备值155.16元, 生均图书3.65册, 百名学生平均计算机台数2.35。彭水县主要通过加强教师培训, 通过师资均衡配置促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酉阳县总人口83万, 有初级中学校34所, 在校学生44459人, 普通初中专任教师1985人, 生师比22.40/1;小学179所, 在校学生69560人, 专任教师3879人, 生师比17.93/1。小学生均校地面积22.26平方米,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7.35平方米, 生均仪器设备值306.86元, 生均图书10.63册, 百名学生平均计算机台数3.54;初中生均校地面积20.23平方米,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6.70平方米, 生均仪器设备值195.9元, 生均图书5.75册, 百名学生平均计算机台数3.02。酉阳县主要通过学校标准化建设, 逐步达到城乡学校校舍建设、师资结构、设备配置等总体均衡, 推动城乡教育统筹均衡发展。

2.2 县 (区) 域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背景下教师队伍的培训培养机制, 人才交流机制

一区三县在教师队伍充实, 人才培养培训和交流机制方面各有侧重。

黔江区在师资配置上注重城乡兼顾, 基本实现师资配置科学合理, 师培师训措施有效, 教师队伍稳定发展。主要做法有:A.采取措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加快农村学校发展。如坚持对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的村校教师每人每月发放100元补贴, 坚持新教师岗位分配向农村倾斜, 坚持把农村学校工作经历作为评先选优、评职晋级、城区教师选调的准入条件, 坚持专业技术指标分配向农村倾斜, 为农村学校修建教师周转房等。B.采取措施提升教师学历。严把教师进口关, 严格要求学历达标, 引进教师公开、公平、公正;鼓励教师进修, 不断提高学历, 按教师学历进修学费的20%兑现补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历合格率已经达到100%。C.抓好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培训、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农村学校教师专项培训“四大工程”, 不断提高教师素质。D.集团办学促进城乡教师共同提高。将区内53所中小学划分为14个集团, 构建联谊互动, 捆绑发展模式, 实现理念、制度、培训、技术、资源五个共享, 达到师资水平、育人质量、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办学特色五个提升。

秀山县主要采用特岗教师计划补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 县级无公招, 学校教师配备严格执行编制规定, 城区学校教师和农村学校教师配备存在一定程度不平衡。该县主要采取支教的办法支持农村学校师资, 全县2011年秋季支教教师总人数达146人。在教师培训上主要开展名师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两种模式, 同时辅以名校对口支援培训的方式, 效果较好, 年培训人次达到7000人次。

彭水县在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方面效果明显, 实现了学校定员定岗, 竞争上岗, 人在岗在, 人走岗留, 有效控制了农村教师想方设法往城市挤的趋势。在新教师补充上采取公开招聘和定向签约的方式, 把好教师进口质量关, 把本科学历作为教师招聘的最低学历。教师培训和培养力度较大, 形成了“专家引领、挂职拓展、交流互动、拜师成长”四条学习路径, 多途径多层次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通过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足额兑现教师绩效工资, 职称、岗位向农村学校倾斜, 为农村学校教师每人每月发放50-80元津贴已经形成制度。

酉阳县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近三年来, 每年补充教师近200名, 主要通过直接签约, 特岗计划, 公开招录等方式。在教师培训方面, 一是着力实施“名师工程”, 开展骨干教师培训;二是实施教材过关考试, 凡新招录教师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实行教材过关考试;三是坚持每期一次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注重改善教师待遇, 稳定教师队伍, 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优先保障教师工作, 对边远乡村教师实施补贴, 每人每月100元。

2.3 县 (区) 域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背景下的教育投入机制

受实现“三个增长”政策因素约束, 四区县在教育经费投入上都基本实现了逐年增长, 但是存在一定差异。下面仅以生均预算内教育支出为参照进行一下分析。

黔江区在教育投入上将必须达到“三个增长”作为法定指标, 并从2012年起将教育支出占全区GDP达到6%以上作为硬指标要求, 保证了全区教育支出的稳定提高。

2008年初中生均预算内支出达2236.77元, 其中农村2418.08元;2009年年初中生均预算内支出达2617.29元, 比上年增长17.01%, 其中农村2828.6元, 比上年增长16.98%;2010年年初中生均预算内支出达3402.97元, 比上年增长30.02%, 其中农村4252.56元, 比上年增长50.34%。连续三年实现增长, 并且增幅逐年提高。

2008年小学生均预算内支出达1735.86元, 其中农村1742.52元;2009年小学生均预算内支出达2227.41元, 比上年增长28.32%, 其中农村2329.01元, 比上年增长33.66%;2010年小学生均预算内支出达3063.20元, 比上年增长37.52%, 其中农村3600.61元, 比上年增长54.60%。也连续三年实现增长, 并且增幅逐年提高。

彭水县确定了年初预算优先安排教育经费, 资金支付优先保证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 确保实现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增长的“两优先一确保”制度, 保证了教育投入的经常性增长。

2008年初中生均预算内支出达2073.39元, 其中农村2135.55元;2009年年初中生均预算内支出达2485.71元, 比上年增长19.89%, 其中农村2307.38元, 比上年增长8.05%;2010年年初中生均预算内支出达3151.55元, 比上年增长26.79%, 其中农村2307.38元, 比上年增长38.60%。连续三年实现增长。

2008年小学生均预算内支出达1655.58元, 其中农村1682.40元;2009年小学生均预算内支出达2341.22元, 比上年增长41.41%, 其中农村2601.69元, 比上年增长54.64%;2010年小学生均预算内支出达2563.43元, 比上年增长9.49%, 其中农村2755.61元, 比上年增长5.92%。连续三年实现增长。

秀山县我县采取“财政大力投入, 老板主动垫资”的办法, 在短短五年时间内, 完成了总额近3亿元的教育建设投资, 实施了“两基”工程、“二期义教”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中小学实验装备工程、农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通过这些努力, 彻底解决了学生“有学上”、“上好学”的问题。

2008年初中生均预算内支出达2346.99元, 其中农村2376.85元;2009年年初中生均预算内支出达2673.04元, 比上年增长13.89%, 其中农村2579.81元, 比上年增长8.54%;2010年年初中生均预算内支出达3638.93元, 比上年增长36.13%, 其中农村3692.94元, 比上年增长43.15%。连续三年实现增长。

2008年小学生均预算内支出达1780.58元, 其中农村1771.73元;2009年小学生均预算内支出达2366.27元, 比上年增长32.89%, 其中农村2362.71元, 比上年增长33.36%;2010年小学生均预算内支出达3562.07元, 比上年增长50.54%, 其中农村3477.82元, 比上年增长47.42%。连续三年实现增长。

酉阳县建立了教育经费支出增长的长效机制, 每年除确保教育人头经费刚性支出按时足额拨付以外, 还建立了教育统提经费制度, 并逐年增长, 2009年3000万元, 2010年3500万元, 2011年达4800万元。

2008年初中生均预算内支出达2094.92元, 其中农村2154.44元;2009年年初中生均预算内支出达2948.41元, 比上年增长40.74%, 其中农村2838.91元, 比上年增长31.95%;2010年年初中生均预算内支出达3450.02元, 比上年增长17.01%, 其中农村3384.25元, 比上年增长19.21%。连续三年实现增长。

2008年小学生均预算内支出达2065.49元, 其中农村1837.71元;2009年小学生均预算内支出达2296.66元, 比上年增长11.19%, 其中农村2289.23元, 比上年增长24.57%;2010年小学生均预算内支出达2513.12元, 比上年增长9.42%, 其中农村2539.49元, 比上年增长10.93%。连续三年实现增长, 并且增幅逐年提高。

2.4 县 (区) 域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管理机制和运行经验, 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区域内区县教委在教育教学评价上基本沿用通过学生水平测试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考核评定的方式对学校教育教学进行评价的方式。但是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各有不同。

黔江区在教育管理体制上实行区教委直管法人学校的体制, 取消乡镇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一个乡镇保留一个法人学校, 乡镇内村校由法人学校管理。

彭水县也执行了县教委直管法人学校的模式, 但是根据学校规模, 一个乡镇设置多个法人学校。

秀山县实行乡镇中心小学校负责制, 该中心小学校既是办学实体, 又是乡镇教育管理机构;如果乡镇区域内有500人及以上规模的完全小学, 教育教学工作接受中心小学的管理和指导, 办学经费由县教委独立核算, 直拨到校。

酉阳县保留乡镇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乡镇教管中心, 由教管中心管理乡镇辖区内 (除单设中学外) 的法人学校。

2.5 县 (区) 域城乡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善策略、办法及经验

黔江区在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善方面做了许多有效的尝试:一是实施学校硬件设施的标准化, 建成寄宿制学校24所, 54所中小学实现教学设备配置标准化, 基本消除了城乡学校间的差距;二是兼顾城乡科学配置师资, 在人员编制、教师待遇、岗位聘任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倾斜;三是实施集团办学, 以城带乡, 协调发展, 有力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彭水县在薄弱学校改善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一是城乡学校间的校际交流, 在城区学校抽调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 帮带农村学校教师成长;二是实施优质师资帮扶行动, 建立教研员联系片区、骨干教师联系学校的制度, 送培、送课下乡, 促进教师成长;三是借助名校帮扶发展, 通过市内外名校帮扶促进县内学校发展, 再通过县内优质学校“一校多点”等方式帮扶农村薄弱学校, 缩小城乡学校发展差距。

秀山县着力推进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一是把教育资源向边穷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 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二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强力推进职教中心扩建工程。三是把学前教育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启动了《学前教育三年发展计划》, 基本解决了幼儿“入园难”问题。四是把素质教育作为核心教育理念, 牢固树立新的育人目标, 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了新一轮课改、教改, 切实开展“唱读讲传”活动,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五是把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作为工作重点, 我县高级中学与重庆一中实施了“捆绑发展”, 整合了教育资源。六是积极发展民办教育, 按照市政府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十条政策”, 为育才中学划拨土地47亩, 支持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提升办学水平。

酉阳县着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努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一是大力改善县镇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 注重农村学校建设, 特别是重视改善边远学校的办学条件;二是实施学校结对帮扶, 捆绑发展, 城区学校与乡镇学校结对子, 在人才交流, 教师培训, 教育科研方面等联动发展, 并将本校考核结果与结对学校考核挂钩;三是大力实施城区学校教师下乡支教,

3 思考建议

渝东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存在许多共性:同为少数民族地区, 民风民俗相同;同为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区县, 教育发展基础差距不大, 国家扶持政策相同;教育投入机制和资金来源渠道相近, 投入额度大致相当。但是, 四区县在教育环境和政策上还存在一些差异:一是学校管理体制各自为政, 彭水、黔江、秀山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直管法人学校, 酉阳则沿袭教管中心管理模式;二是选人用人机制存在差异, 黔江、彭水更加注重农村教师的稳定, 酉阳、秀山则更加注重城区教师队伍建设, 仍然采用进城教师公开考调办法, 难免削弱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力量;三是学校教育评价体系各不相同。

建议一:建立区域联动机制, 在学校管理体制, 师资培养培训, 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互相取长补短, 有效整合资源, 共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建议二:区域内协同配合, 建立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 争取预算内教育投入转移支付比例最大化, 缩小县际之间因投入差距造成的发展差距, 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建议三:探讨实现开门办学途径, 力争区域内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建议四:探索一种“以县为主、多元统筹”的基础教育管理模式:县级教育主管部门重点统筹人、财、物, 即人和生产资料的统筹, 乡镇教育管理机构有限统筹安排生产资料并建立与之适应的生产关系;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部统筹教师编制、流动和职务晋升, 局部统筹乡镇区域教师的流动和岗位设置;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有限指导和无限监督, 乡镇教育管理机构落实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有限自主办学工作。

4 案例

案例一:黔江区沙坝中心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致力于打造以“温馨校园, 梦想家园”为主题的“家”文化, 为学校师生营造一种家的氛围, 让师生有归属感, 有成就感。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 在农村办优质学校,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

案例二:酉阳县民族小学 (集团总校) 和大溪小学、万木小学、可大小学 (联盟学校) 实施集团结对帮扶工作, 建立发展共同体。集团总校通过调研交流, 分别对联盟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状况”、“课程教学”、“教师队伍”、“学生情况”、“文化建设”、“社校关系”等方面进行会诊, 找到各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开展多层结对、多维度设计互动活动, 搭建学校对话、交流平台, 使集团分校在教育管理水平、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特色定位及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得到共同的提高。集团学校具体通过领导班子对结活动、教师对结活动、科室对结活动、学校特色文化对结活动等方式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学校共同发展, 取得一定成果:形成共识, 建立发展共同体;了解了各联盟学校的基本情况, 明确发展思路;联盟学校近两年来, 在集团总校的协作下, 学校提档升位较快, 各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 学校的规章制度健全了, 通过上挂学习, 师资培训, 教师业务素质有所提升, 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明显上升。通过集团学校捆绑帮扶, 有力度助推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9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编

[2]《重庆市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0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编

[3]《重庆市教育事业统计分析资料》2008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编印

[4]《重庆市教育事业统计分析资料》2009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编印

上一篇:浅谈如何预防国有企业职务犯罪下一篇:永恒与短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