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过程

2024-08-16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过程(精选8篇)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过程 第1篇

政治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时间:2016.8.25。活动地点:集体备课室。

三、活动内容:思想品德《自强》集体备课。

四、主备人:张娜

五、参加人员:全组人员。

六、活动过程:

毕老师 : 政治组集体备课活动开始,首先由张老师本次集体备课的整体预设介绍给大家,我们集思广益,加以补充完善。

张老师:下面我从本课设计理念、教材分析、重点、难点的确立依据以及采取的教法和学法等方面加以 详细说明.(一)设计理念: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只有自强者才能生存和发展。而现在的青少年往往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因此在教学时充分了解学生的自身特点,设计符合他们要求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体验中掌握一些自强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中的第四课第二目从 “理想,自强的航标”“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等三目,分别介绍自强的三个主要方法。依据课标“成长中的我”中的“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和学生自身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开始,并知道如何做一个自强的人。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并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 难点:联系学生实际来探讨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设计

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景导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巩固练习四步教学来完成,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来引导、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消化本节知识。

首先学生阅读教材51-57页的内容找出本课的知识点,并对知识点加以说明。然后合作探究: 1你有自己的弱点吗?说一说战胜他的经验和方法。2求医问药--帮小红出主意她究竟该听谁的意见? 3自强宣言书

(五)巩固练习:

通过选择、探究与实践既达到复习巩固目的。也使知识更系统化,条理更清晰。

王老师::我觉得本课预设科学合理, 学习目标明确,点拨到位.问题设置富有启发性、层次性.并关注学生 的思维训练,达到知识的迁移和拓展,促成高效学习.大家谈到板书设计需要加以完善。

吴老师:本课设计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不适时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板书设计这里我也有同感, 需加以改进.毕老师:本课设计的探究活动设置,利于学生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我觉得板书需加以改进.。:金延江:本课设计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训练,问题设置利于学生积级思考,给学生 参与教学的机会.,板书内容应详细一些.。

徐老师:: 本课整体设计详细具体,各个环节全面,落实到位,方法采用恰当.我觉得板书设计需要补充完善。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过程 第2篇

备课组: 高中 主持人: 文家能

备课时间: 2011年10月10日 缺席人: 无

备课课题 工业革命

主备人: 高承薇 发言要点

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包括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结束的时间;开始的部门,发源及扩展;标志;重大发明(瓦特和改良的蒸汽机,史蒂芬孙和蒸汽机车);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

2、教学难点1:瓦特为什么能够改良和发明第一台具有工业意义的蒸汽机? 瓦特的个人品质(对学生情感、态度教育)瓦特的时代特点(联系科学革命)

3、教学难点2:第一次工业的影响。

引用马克思的话:工业革命后一百年中创造的社会财富比工业革命前创造的财富总合还要多。补充人:

李雄 谢小莉 文家能 发言要点

1、对教材中图片6-

2、6-

3、6-

4、6-5的对比应用

2、对史蒂芬孙和蒸汽机车的课外拓展:用煤的蒸汽机车---电力机车---内燃机车----未来的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

集体备课重在过程,提高实效 第3篇

由于集体备课面向全镇小学数学教师, 所以采用分析教材、单元备课的模式肯定行不通, 因此, 集体备课的定位应该为“备一节精品课, 上一节精彩课”, 以备课、说课、上课、交流等形式来进行。教师在教学选材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惑或盲区, 但这也是发挥教师创造性的有效资源。

1. 讨论交流, 形成初案。

首先, 研读教材。为了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由主备课人对小学阶段“可能性”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 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标。组织集体交流, 对全套教材中“可能性”的四块内容进行分析和比较。其次, 现场备课。考虑到预先独立备课的含金量以及一线教师的工作量, 可以选择现场备课。为了让教师先熟悉教材, 在上次活动结束前印发了相关材料。再次, 分组讨论。每位教师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等介绍自己的思考和设计, 同时就一些重点环节展开讨论。以“摸球验证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这一环节为例,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 已经能够很熟练准确地判断出游戏结果, 所以例题必须进行相应的修改。有教师认为:本套教材中有关“可能性”的知识都是由摸球引入的, 学生见的次数多了必定会乏味, 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一些实例, 例如以摸奖、抛硬币等为素材;有教师提出, 应删去“摸球验证”的过程, 把重点放在修改游戏规则后进行动手验证。

为了避免出现主备课人唱独角戏、其他教师当听众的场面, 在研读教材阶段, 主备课人的角色转变为一个引领者、协调者, 让教师在对话和交流的互动中理解和把握教材。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 让不同的设计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使得大家在对比中求真、在辩论中求实。

2. 说课观课, 修改调整。

首先是说课。现场抽签说课, 每位老师说课结束后, 其他老师就其说课内容进行质询, 说课人当场应答。例如:吴老师设计的教学过程为: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合作游戏, 验证猜想———趣味游戏, 内化提高———总结延伸, 整理知识。有老师提问:你的课是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的, 你收集了哪些有关公平性的例子?当学生操作的结果与预先的猜想不一样时, 你准备如何处理?黄老师设计的教学流程是:游戏中质疑, 提出猜想———操作中调整, 动态生成———判断中完善, 加深体验———实践中创新, 促进发展。有老师提问:你认为在组织摸球活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公平的游戏?其次是教学观摩。再次是评课。要求评课人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 来评价名师的课堂;或借助名师的教学, 来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最后是二次备课, 修改和调整教案。抽签决定两位教师在下次活动时执教这一课。由于增加了质询这一环节, 所以每位教师事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对教材和教学过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钻研和思考。在说课时, 其他教师由于有质询的任务, 所以都带着评判的眼光参与其中, 听得认真, 记得仔细。他们或就某一环节提出不同设想, 或就某处细节探询教者的处理, 或就某道练习与说课者交换设计意图……其他老师也不时产生共鸣。在说课者与质疑者的对话中, 无论是说者还是听者, 都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观课, 在领略名师风采的同时, 大家也收获了不少好的设计和创意。

3. 教学研讨, 优化提升。

根据学情重组教材很有必要。在修改游戏规则的过程中, 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游戏的组织要注意细节。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游戏结果的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个难点。对教材中的习题, 要充分挖掘其思维训练价值。优化教案, 组织第三次修改教案, 并最终定稿。

4. 实践反思, 总结深化。

由各校安排教师执教这一课, 然后进行评课, 并就整个备课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 形成书面材料, 在中心教研组活动时进行交流。

集体备课的各个阶段都要有较为详细的活动计划, 每次活动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和调整。要防止把集体备课的内容窄化为推荐或照搬名家的精彩课例。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 特别是教师个性化的设计。只有把集体的智慧付诸于课堂教学并通过实践的检验, 才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集体备课贵在落实, 重在过程。在研讨过程中, 组织者在采用备课、说课、上课、交流等诸多形式的基础上, 还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用集体的智慧来实现其效果的最大化。如此的集体备课才不失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和高效“引擎”!■

集体备课重在过程,提高实效 第4篇

由于集体备课面向全镇小学数学教师,所以采用分析教材、单元备课的模式肯定行不通,因此,集体备课的定位应该为“备一节精品课,上一节精彩课”,以备课、说课、上课、交流等形式来进行。教师在教学选材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惑或盲区,但这也是发挥教师创造性的有效资源。

1讨论吏流,形成初案。首先,研读教材。为了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由主备课人对小学阶段“可能性”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标。组织集体交流,对全套教材中“可能性”的四块内容进行分析和比较。其次,现场备课。考虑到预先独立备课的含金量以及一线教师的工作量,可以选择现场备课。为了让教师先熟悉教材,在上次活动结束前印发了相关材料。再次,分组讨论。每位教师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等介绍自己的思考和设计,同时就一些重点环节展开讨论。以“摸球验证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这一环节为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已经能够很熟练准确地判断出游戏结果,所以例题必须进行相应的修改。有教师认为:本套教材中有关“可能性”的知识都是由摸球引入的,学生见的次数多了必定会乏味,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一些实例,例如以摸奖、抛硬币等为素材;有教师提出,应删去“摸球验证”的过程,把重点放在修改游戏规则后进行动手验证。

为了避免出现主备课人唱独角戏、其他教师当听众的场面,在研读教材阶段,主备课人的角色转变为一个引领者、协调者,让教师在对话和交流的互动中理解和把握教材。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让不同的设计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得大家在对比中求真、在辩论中求实。

2说课观课,修改调整。首先是说课。现场抽签说课,每位老师说课结束后,其他老师就其说课内容进行质询,说课人当场应答。例如:吴老师设计的教学过程为: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合作游戏,验证猜想——趣味游戏,内化提高——总结延伸,整理知识。有老师提问:你的课是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的,你收集了哪些有关公平性的例子?当学生操作的结果与预先的猜想不一样时,你准备如何处理?黄老师设计的教学流程是:游戏中质疑,提出猜想——操作中调整,动态生成——判断中完善,加深体验——实践中创新,促进发展。有老师提问:你认为在组织摸球活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公平的游戏?其次是教学观摩。再次是评课。要求评课人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来评价名师的课堂;或借助名师的教学,来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最后是二次备课,修改和调整教案。抽签决定两位教师在下次活动时执教这一课。由于增加了质询这一环节,所以每位教师事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对教材和教学过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钻研和思考。在说课时,其他教师由于有质询的任务,所以都带着评判的眼光参与其中,听得认真,记得仔细。他们或就某一环节提出不同设想,或就某处细节探询教者的处理,或就某道练习与说课者交换设计意图……其他老师也不时产生共鸣。在说课者与质疑者的对话中,无论是说者还是听者,都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观课,在领略名师风采的同时,大家也收获了不少好的设计和创意。

3教学研讨,优化提升。根据学情重组教材很有必要。在修改游戏规则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游戏的组织要注意细节。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游戏结果的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个难点。对教材中的习题,要充分挖掘其思维训练价值。优化教案,组织第三次修改教案,并最终定稿。

4实践反思,总结深化。由各校安排教师执教这一课,然后进行评课,并就整个备课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形成书面材料,在中心教研组活动时进行交流。

集体备课的各个阶段都要有较为详细的活动计划,每次活动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和调整。要防止把集体备课的内容窄化为推荐或照搬名家的精彩课例。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特别是教师个性化的设计。只有把集体的智慧付诸于课堂教学并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第5篇

活 动 记 录

活动时间 :2013年2月18日 活动地点 :李小高年级办公室 研讨内容 :第一单元 中心发言人: 李仲林

参加人员 :李仲林 张辉 武欣萍 王桂华

单元教材解读:

第一单元由一首现代诗歌,两篇叙事散文,两首古诗组成,透射着自然美和人性美。《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情趣盎然、诗意浓郁的现代诗歌。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体现了少年儿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冰心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春游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冰心对儿童的喜爱,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生机勃勃。《早》一文通过对三味书屋陈设的介绍、对腊梅花的赞美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来历的讲述,启迪孩子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古诗两首》所选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春景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春光无限美。春光在哪里?春光在青山碧岭之间——“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走遍青山碧岭,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春光在小天使般的儿童身上——“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春光在喷花的海棠树间——“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华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春光在冰清玉洁的梅花的花瓣上——“腊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春光在红杏枝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春光在黄蝶飞舞的菜花丛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及片段。

2、学会28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中的10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5、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6、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7、能学会按一定的顺序介绍一处你熟悉的场所。

8、说说《宿新市徐公店》所描绘的景色,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9、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要让学生在各学科中,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应对。

10、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等,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题目自己定。

3、《只拣儿童多处行》说课稿

发言人:李仲林

一、说教材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二、说教学目标

本堂课是《只拣儿童多处行》的第二课时。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结合教材结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感受春光的生机和儿童的活力。

2、有感情地诵读并积累优美的词句。

3、感悟冰心对孩子们的一片爱心,以及对他们所寄托的希望。

三、说教学重难点:

借助语言文字感悟儿童和花儿一样,充满着蓬勃的生机。

四、说教法学法

阅读过程是学生在阅读时对课文相关信息的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是对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的联想与沟通。本节课的设计我力图让学生经历这种阅读的过程,让学生在扎扎实实的自主研读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在研读过程中,感悟真情,回味真情,体验真情。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在此环节中,我创设了冰心奶奶做导游这样一个情境,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强烈的学习欲望下学习课文。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抓住主题,说说“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意思,并质疑“为什么说挑儿童多的地方去,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从而引出下一个环节——品读课文1—4自然段,感悟儿童多。

(二)、品读课文1—4自然段,感悟儿童多。

这一环节让学生找并且感悟儿童多的词句,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很轻松就能完成的,所以我在学生找到后也没有花太多的时间来细细地读。我想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后文学生对儿童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理解感悟上。

(三)、找春光,感悟品读句子

这里,我通过让学生朗读、思考,再交流,再朗读,充分感悟海棠花的饱满与烂漫。之后,引出作者对春光的赞叹以及和孩子们的交流,通过学生的感情朗读,师生的分角色朗读来达到学生对文本理解感悟,感受春光的美好。

(四)、品评语言,诵读文本,走向儿童与春光的交融之中。

儿童与花儿一样那么欢畅活泼,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这在学生看来应该是理解上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我给学生一个铺垫,就是让他们通过自读第八小节,找出花儿和儿童的相通之处之后,再让他们从描写儿童的句子中去体会儿童的欢畅活泼、旺盛的生命力。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这儿,我旨在回归课题,抓住主旨: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引导学生说出儿童多的地方春光美妙,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天。

最后的拓展内容,又是为了让学生充分感悟冰心对儿童的一片爱心。期间,包含了我留给学生的作业---课外认真阅读冰心的这些作品,用心去感受这份浓浓的爱。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想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去拓宽学生学语文的渠道,课本仅仅是一小部分。让学生能感悟到这些文学大家的独特的人格魅力,由此能够乐于去阅读他们的作品,能够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有所触动,能够让自己做一个情趣高尚的人,我想就足够了。

集体备课组各位成员观点

武欣萍:

在学生读通读顺文章的基础上,细细品味文章。在这一部分我打算围绕两个问题来展开:

1、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

2、冰心奶奶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

1、围绕第一个问题“文中哪些句子写的是冰心只拣儿童多处行?把这些句子画下来。”找好后,小组内进行交流,展开讨论,提示学生如果发现不一样,要向同学请教,为什么找这句?理由是什么?

2、①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

这一句的教学紧紧扣住“迎”、“挤”,点拨“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儿童很多很多?”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细细体会,感受儿童的欢声笑语。

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太阳的香气息。”这一句教学,首先引导理解“座无隙地”,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感受最快乐的活动去找感觉,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朗读评价,激励他们读好“闪着汗珠、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感受儿童的勃勃生机。

③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沿着„„匆匆地往前跑。”

这一句话的教学,可以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说说他的感受,谈一谈该怎样朗读这段话。在学生感受了儿童的多、儿童的生机后,紧接着切入本课的难点“冰心奶奶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张辉: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其中蕴涵的美呢?

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带领学生着重围绕两个方面进行学习:一是感受课文中那群春游的孩子们的快乐;二是感悟冰心奶奶对孩子无限喜爱的感情。

首先从课文的主体,贴近学生生活的“儿童”入手。请学生仔细读读课文,找一找,你从哪些句子里读出了儿童的快乐?通过圈画一些关键词体会颐和园门口、玉澜堂等地方的儿童多,在此基础上,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突出了孩子的活泼可爱、朝气蓬勃。最后进行赏读品味。引导学生入景入情,体会孩子们的快乐,并用朗读表达这分快乐。

其次,引入第二方面内容的学习。从颐和园门口到园内,随处可见儿童。这么多儿童,对于喜欢静静地游园赏景的人来说,有点烦,甚至太吵了,可在冰心奶奶的眼里,孩子们是那么快乐,那么充满活力。

请学生再次读课文,找找你从哪些句子读出了冰心奶奶对儿童的爱?学生找句、品句、谈感受,读句,感悟冰心奶奶对孩子的爱。

只有心中充满爱的人,他的眼里才会有爱的光芒;只有心中有爱的人,他的笔下才会有爱的清泉流淌。冰心奶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你们想成为这样的人吗?介绍冰心作品:《冰心儿童文学全集》、《冰心散文》等。

王桂花:

一、抓住主线,理清思路,掌握内容。

在学生读通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待学生说出是按游览顺序来写的之后,就追问: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默读课文,画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语。然后交流板书:颐和园门口、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接着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及板书提示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二、抓住突破口,落实重点,分散难点。

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后,可以紧抓课文的题目展开深入的教学——“找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儿童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重点学习第1自然段,通过圈画一些关键词体会颐和园门口的儿童多。再理解这个比喻句中的“大魔术匣子”指什么?“小天使”又比喻什么?在此基础上,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突出了孩子的活泼可爱、朝气蓬勃。最后进行赏读品味。

2、出示自学要求,按照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2—4自然段,可同桌交流补充。

3、集体交流。围绕“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儿童多的句子?课文中的‘儿童’是一群怎样的儿童呢?”两个问题展开。逐一出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理解、品悟、朗读。

4、重点学习第5、6自然段,引导学生欣赏海棠花的美,理解“喷花的飞泉”比喻“密密层层的海棠花”的妙。再结合第8自然段作者的感叹,找出花儿和儿童的共同点。

5、回归全文,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

三、通过找出关键的词语或者句子让学生感悟,学生在交流的过程就能有根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特别是“课文中的儿童是一群怎样的儿童?”这个问题能引导学生在文字的背后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如“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让学生体会游春儿童的多和快乐之外,结合“小天使”来深入挖掘,这些儿童还是怎样的儿童呢?(天使般的儿童、春天般的儿童、鲜花般的儿童„„)学生对儿童就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群儿可爱、纯真、快乐、活泼,充满朝气的儿童。下面的句子我同样抓了“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两个“匆匆”等一些最能体现儿童特点的词句,通过朗读、想象等感悟儿童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四、拓宽阅读,走近作者,感悟真情。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过程 第6篇

一、活动时间:********。星期*

二、活动地点:*****。

三、活动内容:思想品德*册第*课《*****》集体备课。

四、主备人:***。

五、参加人员:*********************。

六、活动过程:

**** : 政治组集体备课活动开始,首先由****本次集体备课的整体预设介绍给大家,我们集思广益,加以补充完善。*****:下面我从本课设计理念、教材分析、重点、难点的确立依据以及采取的教法和学法,课堂巩固练习等方面加以详细说明(略去记录)。

集体讨论,各自发言,记录如下:

****:我觉得本课预设科学合理, 学习目标明确,点拨到位。问题设置富有启发性、层次性。并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达到知识的迁移和拓展,促成高效学习。大家谈到板书设计需要加以完善。

****:本课设计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不适时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板书设计这里我也有同感,需加以改进。***:本课设计的探究活动设置,利于学生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我觉得板书需加以改进。

***:本课设计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训练,问题设置利于学生积级思考,给学生 参与教学的机会。板书内容应详细一些。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第7篇

五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三号字)

时间:2014年2月20日

地点:四楼办公室

主备人:刘新玉

参加人员:张晋雯、邵芳、秦传楠、刘新玉、郭玉芹、徐爱军 集体备课内容: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

活动过程:

一、教材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讨论与远方的同龄人建立联系,加强交流,开展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目的是使学生亲历一次“手拉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沟通和交际的能力。“习作”是口语交际的延续,是与“手拉手”同学进行交往的开始,是一次应用文的习作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

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3.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

4.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选好角度,选好材料,指导学生写出讨论的结果及真实想法;要复习书信的格式,注意信封的写法。

四、重难点突破:

教师可先创设情境,介绍一些遥远地方小学的情况及他们对交友的渴望,激发学生建立“手拉手”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对习作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构思与安排,既可以先介绍自己,再说说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及建议。

五、组内教师讨论要点

刘新玉: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讨论与远方的同龄人建立联系,加强交流,开展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习作”是口语交际的延续,是与“手拉手”同学进行交往的开始,是一次应用文的习作练习。我们要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激发起学生参加“手拉手”活动的热情。如,读一封远方小朋友的来信;读一则报道,介绍远方的小学;也可以利用课件播放有关西部希望小学的视频,说一说开展“手拉手”活动的重要意义。

张晋雯:

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选好角度,选好材料,指导学生写出讨论的结果及真实想法。在学生动笔前,要引导学生回想口语交际课内容,如何给一个完全陌生的同学写信,信里应写哪些内容;再考虑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重点写什么,使学生对习作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构思与安排。

邵芳:

可以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等。

秦传楠:

在动笔前要复习书信的格式,要求按格式书写。结合课本18页学习信封的写法。

郭玉芹:

鉴于这次书信内容的难度,我们可以提供几篇范文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徐爱军:

写好后,可以在小组内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引导学生互相修改,并恰当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

五、作业创新设计

根据同学的建议,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评。

活动小结: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过程 第8篇

一、观念更新、角色转变是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前提条件

1. 加强教师培训力度, 更新教学观

每一个学校, 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 独立思考,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 创新思维, 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但我们教师教育观念已经妨碍了学生创新精神能力。因此, 我们通过培训, 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并树立了以下教育新观念: (一) 树立“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的基本观 (二) 树立“学生自主发展、倡导体验参与”的活动观 (三) 树立“注重过程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观。

2. 加强校际交流、观摩学习转变教师角色

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也必然要求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不应再是过去单一的“知识传播者”, 而应扮演好更多的角色。学校尽可能创造条件, 多给教师到各校学习取经的机会, 每年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供教师外出学习, 开阔了教师的视野, 同时还了解了学科的新动向, 新经验、新方法、新举措, 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促进了本校的教学教研工作。

3.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努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两年来, 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切实抓好新课程的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 增强课改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使每一位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积极参与课改实验。学校曾多次派教师, 赴外地参加研讨活动或观摩名师精品课, 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平时我们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 每周三集中进行业务学习, 平时进行个人自学, 每人每学期都有5000字以上的理论学习笔记。我校已建立集体备课室, 学校网站, 教师资料随时可以上传下载, 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二、健全组织是抓好“集体备课”活动的有力保障

1. 成立集体备课管理小组

对各备课组的教研工作, 除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外, 还要建立集体备课管理小组和考核机制, 奖优罚劣。以主管教学的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年级主任经常深入各备课组中去, 指导和检查其活动情况,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 应帮助解决和采纳。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 选聘责任心强, 工作有能力、有威望的教师担任备课组长

一个团队的灵魂, 起核心作用的是领头羊。组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整个团队。做好备课组长的前提, 是要让备课组的其他教师信服。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 在教学业务上, 备课组长得是十分出色的。平时, 认真钻研教材, 钻研教法、学法, 努力上好每一堂课, 尽力把自己优秀的课堂教学展示给同年级的教师看。其次, 注重学习。第三, 乐于奉献, 做好带头羊。基于以上条件, 我校采取竞聘的方式来选定备课组长。

3. 凝心聚力, 构建协作团队

集体备课, 注重的是发挥备课组成员集体的智慧, 需要的是全员主动积极地参与。因此, 我们在备课组内实行了一系列的制度保障。首先, 在备课组内实行捆绑考核, 组长负总责, 全员拧成一股绳。这样, 成员把自己教育教学中的想法、观点、建议提出来, 供大家交流、取长补短。其次, 建立激励机制。备课组内哪位教师提出的设计, 对课堂教学有指导性, 或设计的题目能在期末考试中出现, 可以对其组内评定进行加分, 这样有效地保证了教师的积极性。在我们教研组, 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每学期, 教研组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及区内的各种教研活动, 全员参与集体备课, 各抒己见, 对一节课或一种想法进行研讨。

4. 健全制度, 积极开展活动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要发展、要生存, 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同样未来的教师要生存要发展, 必须具有过硬的本领。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我们精心制定了《咸安区实验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咸安区实验中小学校本教研制度》《咸安区实验中小学校本教研奖惩方案》《咸安区实验中小学校本教研问题征集卡》。通过规范、科学的管理, 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增强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每学期学校都要举行专题讲座培训、专题研讨会、进行教师公开课或赛教活动, 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

三、创新形式是推动“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手段

1. 电子备课成为“集体备课”的一道风景

近年来, 我校学生人数不断增长, 班额大、教师负担重。为了切实减轻教师负担, 提高备课水平和教学质量, 我们大胆改革。去年, 我们学校教师实施集体电子备课, 将集体的智慧与知识, 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 通过教学信息的交流与互补。在课前, 对教材、对学生、对教法、对学法、对课程资源等进行充分的准备与整合, 以及课后对上课情况的充分反思和提出改进策略, 从而达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增多教师用于教学研究的时间, 注重研究素材的积累, 最终形成协作交流、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局面。

2. 模拟试教是解决备课难题的最佳方法

我校对存在较多分歧的课题, 先在某一班级进行模拟试教, 然后再进行集体研讨, 最后确定最佳方案。

3. 改进听、评课模式, 提高团队效率

听课的方式可采用跟踪听课, 推门听课, 预先通知听课、研讨课、示范课等。我校每学期都举行以备课组长、骨干教师示范课为主, 年青教师跟踪听课为辅。听课者在听课过程中, 填写好详细的听课记录, 听完课后, 组长召集大家评课, 发挥团队力量, 集思广益, 博采众长。形成统一上课教案并建档, 以备来年修改并补充, 所有资料上传校园网站, 以达到资源共享。

4. 教学反思是集体备课成功的必要环节

为了提高教研质量, 我校的每位教师都要做好教学反思工作。不仅在教材处理, 教法、作业布置上等进行反思;全组教师对组内工作也进行了反思, 总结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根据学校工作的重点, 并结合本组的学科特点, 然后共同制定组内计划翔实, 可操作性强, 贴合教师实际的工作计划。每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标, 同时也制定了很多措施, 保证计划的落实。教师在反思中学习, 在反思中提高。

5. 保证备课组活动时间, 使备课组活动常规化

上一篇:农信社申论热点一下一篇:试验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