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融于教学之中

2024-08-11

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融于教学之中(精选4篇)

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融于教学之中 第1篇

3.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融于教学之中 南京市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陈家维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态。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途经,是学生开展智力活动的基础。现代科学已证明: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百分之八、九十是通过观察得到的。所以科学家巴甫洛夫提出:“观察、观察、再观察。”通过观察可以提高学生对数与形的认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阶段。这个过渡的“桥梁”就是丰富的表象。因此,在数学教材中呈现了大量的直观像形图和线段图供学生观察与思考。这种观察要建立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之中,建立在教师平时的教学之中。于数学教学之中,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明确观察的目的观察既然是一种有目的知觉,所制约,所以应以明确的目的任务为前提。越集中,就能较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达到良好的观察效果。例如,在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能被并能运用这个特征正确判断一个数能否被让学生观察下面的课件

并联系整除的意义和对“倍”的理解,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使学生首先明白,左边圈内表示的是自然数,右边圈内的数是每个自然数分别乘以果,也就是2的倍数;然后在深入观察右圈里的各个结果的个位数有什么特征。为了从知觉的背景中分出对象,突出个位数,右圈的各个结果的个位数描一下,让学生观察得更清楚,并要求学生动脑思考。由于一步一步深入的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很容易地概括出能被征。

什么叫体积?是个抽象的概念,在教学时,要凭借教材,有目的组织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三组图形,明确每组实验图形的意义。象、概括出体积的意义。首先指导学生观察第一组图形,目的使学生明白: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观察第二组图形,观察第三组图形,目的使学生明白:间小。接着引导学生综合、概括出体积的意义。有目的观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他们克服那种漫无目的的浏览一番,结果效果很差的做法。

二、教给观察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仅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的观察方法。而学生的观察方法,上,渗透在教法之中的。

我就如何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融

观察的目的越明确,2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2整除。为此,在教学中就应该有目的教师可以用鲜明的颜色把课件图示在教师指导下,物体占有的空间有大有小;还要使学生掌握良好

学生的注意力就2以后的结2整除的数的特从感知抽 现在,而知觉的选择性和有意性又受观察的目的任务目的使学生明白:大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的物体所占的空往往是在教师潜心硏究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

1、观察要有一定的须序 有次序地观察才能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达到言之有序,思路清晰,逻辑思维能力强的要求。一般来说,观察应先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这一过程。即先对观察对象的整体有个初步的了解,再分出对象的各个部分,并对这些部分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把各部分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对观察对象有个比较正确地认识。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一组算式:看看、比比各式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使学生有个大体的了解。然后,有次序的分各部分观察:(1)从上往下观察,被除数和除数起了什么变化?商呢?(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商不变,仍然是2)(2)再从下往上观察,被除数和除数起了什么变化?商呢?(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倍、1000倍,商不变,仍然是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结论。

在教学正、反比例意义时,要依据教材中的表格式的例题进行有顺序地观察。向右,再从右向左进行观察。化,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反而缩小)(或反而扩大),让学生了解这两种量是有联系的。使学生看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扩大、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如果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并且逐步引导学生抽象、条理地观察、分析,有助于学生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经历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认识过程。

2、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的,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笼统的,不精确的。而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善于从教学内容的学习中观察事物的个性,的本质特征。例如,在教学“角”时,可以出示下面一组课件。

尽管这些角的边长不等,方位不同,大小不一,但这些都是角的非本质属性。而角的本质属性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面的图形都称为“角”。这样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正确掌握概念,学生就不会因某些非本质属性的变化,而影响对本质特征的掌握。

3.边观察边思考

思维来源于观察,观察是进行思维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认识到观察与思维过程有密切的联系。仅仅是个基础,是表象的东西,只有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唤起联想,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法时,每一份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不能直接相加。导学生深入思考,弄懂 不同的原因。要想使它们能相加,母的分数加法,进而想到把2。)学生经过观察、讨论,就不难得出: 缩小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小学生在感知过程中,无意性、情绪性是很明显才能真正理解教材,先让学生观察表示 不能直接相加是因为分母不同,分母必须相同,“异” 转化成“同”,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2)观察表格中上下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图形上是一致的,所以上 和 这时学生会自然地联想到同分 倍、1001)先从左掌握事物例如,还必须引1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使学生看到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如果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概括出正、反比例的字母关系式。这样有

观察得来的材料,掌握知识。的图形,使学生初步感知到但这仅仅是个初步的认识,和也就是分数单位,又必须用已学过的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求出公分母。这些直接和间接的联想、推理,不仅能帮助学生较透切理解异分母分数加法为什么要先通分的道理,而且加深了对分数意义、分数单位,同分母加法的计算法则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观察和思考,起到了联想旧知,深化新知的作用。

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多角度的进行分析思考。例如,小红5分钟走了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走了15分钟。小红家到学校有多少米?首先观察条件和问题,搞清楚求“小红家到学校有多少米”,就是求他15分钟所走的路程。有两种思考的方法,可以求出走的路程(1)必须先求出一分钟走的路程,再求5×15。(2)先看15分钟是一个概念的行成或解题思路的掌握,还要必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的活动中来,并且要促进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的发展。如在教学带着必须的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进行分析计算。学生通过动手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动脑去思考计算的结果,进而概括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竿长与影长成正比例”的结论,使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三、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

良好的观察习惯,具有良好的观察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教育、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观察的有心人,以积极的态度进行观察。观察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视无睹,习以为常的不良习惯。

同时,还要教育学生观察要细致,不能走马观花式的浏览一下,不能满足于粗略的、轮廓的印象。因为一般性的感知,是无法得到全面的感知材料,致使分析、抽象缺乏可靠依据。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超人的智慧。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可能在众人之上。”这充分说明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重要性。还要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的须序,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观察的重点是什么,心里要明白,要养成能够迅速看到某事物特点的习惯和能力。

总之,明确了观察目的,就能把握住观察事物的方向,能做到按部就班,养成了观察习惯,的观察能力融化于平时的数学教学之中。15分钟走的路程,列式5分钟走的路程扩大这么多倍,光靠单纯的观察是不够的,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克服那种对周围事物熟掌握了观察方法,在观察事物时就所以,我们要把培养学生分钟所300÷然后我155分钟的几倍,再把在很多的情况下,“竿长与影长”的关系时,要求学生把观察实验的数据记录下来,养成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

就能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

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融于教学之中 第2篇

一、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国家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而现实的状况是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被许多语文教师长期地忽视。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思想的支配下, 语文教学带有明显的应试功利特征, 本来足以引起美感体验的文学作品, 被许多语文教师程序化、公式化, 简单的分解为时代背景、作者简介、字词句、段落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等条块, 全然没有了一丝美感。这一缺乏美育的语文教学, 留给人的只能是一种“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感觉。这样的语文教学背弃了文学教学的根本, 与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要求背道而驰。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学生不懂得什么是“美”, 他们以丑为美, 以怪为美。这一现象的出现, 可以说, 与语文教学没有注重审美教育不无关系。我认为, 在教育改革思潮涌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当今时代,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 应该还语文教学的庐山真面目, 拓展语文学科的艺术性, 让学生学会鉴赏美、欣赏美;语文教学要回归到审美和发现的层次上来, 从欣赏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学会分辨美与丑, 善与恶, 崇高与卑下, 正义与邪恶。

二、培养中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途径

1. 要重视培养语感, 以情动人。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感知、领悟、把握的能力, 即对语言的敏感性表现。而审美教育是以情感人, 以情动人的教育, 语文是中学各学科中最富情感的学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一定要注重朗读, 包括范读和学生自主朗读, 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感受, 充分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主动去探寻、领悟, 让他们在阅读中自觉地感知、想像、理解作品, 使他们的思想感情自觉地与作品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使用的教学手段, 通过让学生反复欣赏作品, 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审美因素, 以此来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 引领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作家在作品中灌注的审美体验。

2.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

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发挥语文的优势, 应特别注意语言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显示的美。语言美可以看作人的内心世界的美的外化。在语文教学中, 培养语言美要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着手, 培养语言的规范美和艺术美, 注重引导学生养成和气、文雅、谦逊、礼貌等习惯;通过课文中规范的语形美、章法美, 使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 注重养成语形美、章法美的意识, 力求做到具有词语妥帖、语句规范、结构平直、逻辑严谨、节奏抑扬等特点。

行为是人的内心精神世界的反映和写照, 人的审美观念、心灵美最终是通过人的各种具体行为来表现和检验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中优秀人物得体的举止、高尚的行为影响学生。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行为美时应做到以身作则, 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 都应注意使自己的举止温文尔雅、大方得体, 以无声的行动感染学生, 帮助他们告别粗鲁的、不文明的举止, 使他们在课堂内外的行为优雅得体, 既符合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又符合审美的原则。

心灵美是人的美的本质之所在。心灵美表现在认知、情感、意志等精神领域, 包括理想、品格、情操、意志、才智等。在语文教学中, 熏陶学生的心灵, 使之符合世道发展的审美要求, 可以通过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以及文学论著研读等五个方面的教学, 使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逐步深入地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由浅入深地体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心灵的净化、美化。

3. 要注重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 缺乏审美能力仍是当今高中学生的通病。因此, 贯彻审美原则, 培养高中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对于语文审美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联想。在文学艺术作品中, 比兴、象征、对比、映衬等表现方法的运用, 都是以联想为心理依据的, 它可以把形象表现得更为鲜明生动, 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如欣赏李白的名句:‘旧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在这里, 诗人充分发挥了联想的作用:第三句一个“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直下”, 既写出了山之高峻陡峭, 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 那高空直落, 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 诗人犹嫌意味不足, 接着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一大胆的想象, 真是想落天外, 惊人魂魄。可见, 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 我们要重视发挥联想的作用, 使我们的教育对象通过联想活动,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迁想妙得, 深入领悟美的蕴涵, 审美体验就会更加强烈、更加丰富。

4. 要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趣味。

一是要教师在教学中, 善于引领学生理解形式与内容的协调, 善于辨别社会现象、艺术作品的审美品格, 形成高度发展的审美感和尺度感。二是要通过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具有高尚健康的情操, 与低级庸俗的趣味作斗争, 以美好的理想去改变世界、去锻造良好的精神文明。

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融于教学之中 第3篇

关键词:化学 思维能力 知识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接触的知识面不断扩大,信息量不断增加。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創新思维,谈谈我个人的理解。

一、教师通过有目的的讲解,开启学生的思维之源

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开发,从教学实践来看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即使是新课标实施后,课堂上教师的“讲”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的主要作用包括:设问、解决课堂的重点和难点、传授知识和技巧;控制课堂,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精讲巧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把练引入课内。这就要求教师缩短课内讲授时间,精选、精简讲授内容,提高讲授效率,并经常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方式,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如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要抓住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与化学性质)决定物质的存在、制法、用途等,按这样的思路去教学生去学,便会事半功倍。不能简单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这其中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物质结构、性质、用途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进行发散思维,探究新的知识领域。教学过程是双向活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必须抓住要害问题,巧问善引,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对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认识,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初中阶段通过对氢气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现象的观察,从得氧与失氧的角度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进入高一年级后,在卤族元素的教学中还要接触到一些没有氧气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由于积累了一定的反应现象、事实作为基础,从而为以后从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进一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作了铺垫,使学生的思维更进一层。

二、教师通过有代表性的练习,启发学生的思维

1.通过练习打好基础

对于知识要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由简单到复杂,扎实训练。但扎实不等同于题海战术,而是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练习。

2.以新带旧,寓复习于新知识的学习之中

在课堂教学中,将新旧知识进行重新整合,使知识系统化。如在讲单质铁、亚铁离子、铁离子之间的转化关系时,融入硫离子、碘离子的还原性,氯气、硝酸等的氧化性,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过量计算等设计练习进行课堂训练,不仅突出了课内的重点,而且收到了温故知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对于易混淆的内容要进行对比训练

对于相近易混淆的概念、原理等要进行对比练习,求同存异,突出特点。如“四同”: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位素、同素异形体;“三池”:原电池、电解池、电渡池等。

4.对于学生要进行举一反三的思维训练

教师不但要精选习题,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编写试题,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积极思维,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目的。例如:将一段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A.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B.铁丝本身的质量有什么变化?C.溶液的质量有什么变化?之后,教师还可以继续设问:D.如何使铁丝溶解而铜不在铁丝上析出?E.如何使铁丝上析出铜而铁丝本身的质量可以保持不变?F.如果将硫酸铜溶液换成饱和食盐水,如何使铁丝上析出氢气而铁丝本身质量不变?

5.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不同,在学习方面肯定也会呈现差异性。因此,练习也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要分层次教学,作业也要分层次去布置,使课堂练习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6.要贯彻“赏识教育的原则”

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给他们以自信心。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让他们时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要记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三、化学实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金钥匙

化学实验的过程就是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化学实验直观、新奇,学生容易记住。因此,教师要适时地加以引导,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去分析、综合、概括,这是开启学生思维最有效的途径。

设计以下两个实验:1.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铝溶液。

实验1的现象:立即有絮状白色沉淀产生,且沉淀量逐渐增多。但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继续滴加,沉淀增多到一定程度后,便又开始溶解,直至沉淀最后全部溶解消失。

实验2的现象:一开始,产生絮状白色沉淀,随即溶解消失,且这种现象多次反复出现。但是,随着硫酸铝溶液不断地继续滴加至一定量后,絮状白色沉淀便不再溶解,而且不断增加。

实验完成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设问:为什么同样是两种溶液,只是先后实验的操作顺序进行了改变,却有两种不同的化学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做出如下判断:实验1,初始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会立即发生如下反应从而产生絮状白色沉淀: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当滴加的氢氧化钠过量时,氢氧化铝便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直至氢氧化铝完全溶解。

实验2中,一开始,新滴入的少量的硫酸铝与氢氧化钠虽然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但随即便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使白色絮状沉淀溶解,所以会多次出现沉淀反复生成又消失的现象。同时,由于硫酸铝水解后呈酸性,当滴加的硫酸铝溶液过量后,又会出现白色沉淀。

最后,老师可重点强调:对于有些化学反应,虽然反应物都相同,但随着反应物滴入的顺序不同,中间所产生的实验现象很有可能不同。所以,要求学生要学会从多方面来考虑问题,多分析,多思考,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增加学生的解题思路。

参考文献:

王祖浩.中学化学课程评价的反思与探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德育融于物理教学之中 第4篇

一、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物理知识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我国从古到今所取得的物理学成就及我国科学家的爱国故事, 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物理学的基本思想, 如: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运动及对立统一规律等, 可以帮助学生自然地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积极探索的进取精神等。教师应该从教学大纲、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有计划地确定各个单元的德育目标, 把德育生动具体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培养和塑造有道德、心灵美的新一代科技人才。

二、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内容

1. 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育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适当介绍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例如, 在讲力学部分时, 介绍公元132年, 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并在洛阳成功的测出了千里之外的民安发生的地震, 这比欧洲人制造的类似的测震仪要早1700多年;宋代, 人们发明了以火药喷射推进的火箭, 其原理与现代航天火箭完全相同;讲光现象时, 介绍春秋战国时期墨翟对有关影和像形成的研究记载, 并指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结合日食、月食的成因图片, 介绍我国商朝甲骨文中的关于日食、月食的最早记载;讲声现象时, 可以讲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的奇妙之处, 让学生知道它并非是什么上帝显灵显圣, 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讲磁现象时, 可以介绍我国春秋时期有关“兹石 (磁石) 召铁”的记载, 并由司南进而顺势指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等等, 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 以及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 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 爱国主义教育

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定律和原理是外国一些科学家潜心研究得出的, 教材也较多的介绍了这些科学家们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事迹, 这是必需的。但教师也应该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我国科学家献身祖国科技事业的感人事迹和在当今科技领域中的贡献。如讲核能时, 要介绍我国核物理学家赵忠尧, 1930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时大声疾呼:“我们是炎黄子孙, 我们要回去报效祖国!”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丁肇中教授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领奖时, 坚持先用汉语演讲, 使中华之声响彻大厅, 结束了七十余年在受奖大厅上没有汉语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 许多著名科学家如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邓稼先等等, 为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冲破重重阻碍, 放弃国外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毅然回国, 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钻研, 为祖国的科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讲这些实实在在的内容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

3. 追求真理、热爱科学教育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 许多科学家为追求真理, 在崎岖的科学征途上锲而不舍, 终身奋斗, 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如伽利略为维护科学真理而被终身监禁;焦耳为了测量热和机械运动的等效性, 进行了400多次实验, 时间持续了40年之久, 利赫曼为了证明雷电和地面上电现象的统一性, 在实验中被雷电击中身亡, 居里夫人为了发现新元素, 进行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实验, 终于从数十吨铀矿渣中分离出新元素镭, 并无偿的把提炼镭的技术公诸于众, 她后来因为长期受到放射性损伤而身患重病。他们历经磨难, 置自己生死于度外, 但却给全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我们后人也正是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 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和幸福生活。通过这些事例, 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伟大人格力量, 从而坚定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信念。

4. 勤奋学习的紧迫感教育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适当介绍我国现阶段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例如, 结合速度教学, 可介绍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发展很快的高速公路、运载火箭、通讯卫星、载人航天飞船等;讲导体和绝缘体时, 要指出我国现在的“超导”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讲核能时, 要介绍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浙江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讲无线电通讯技术时, 要回顾解放初期人们围着“一个会讲话的匣子 (手摇电话) ”惊讶不已, 而现在背投彩电、可视电话、摄像手机、手提电脑到处可见, 也不会有人大惊小怪,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有力地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在向学生介绍这些伟大成就的同时, 也应该让他们清醒的认识到我国整体科技实力还比较落后, 经济还不够发达, 综合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严峻的现实, 使学生们认识到, 自己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祖国繁荣昌盛的历史重任落在自己的肩上, 为了将来能肩负起这一重任, 从现在起, 就要勤奋学习, 发奋读书, 提高素质, 打好坚实的基础。

5.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上一篇:六年级语文《凡卡》教学反思下一篇:施工维修安全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