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反思2个

2024-08-22

化学教学反思2个(精选9篇)

化学教学反思2个 第1篇

初中化学第一学期教学反思

姓名: 刘 亚 坤 学科: 化 学 日期: 2010年11月

化学教学反思

新的形势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教学中必须渗透新课程理念。为此,我们这些初中化学教师不得不思考:现行初中化学教材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程倡导的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能够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自如地进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具有深广的意义和价值。

一、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合作伙伴。

在以往的教学中表现是学生为教师服务,而不是教师为学生服务。教师成为传声器学生成为容器,现在教师应该是导演、教练。有一次我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得出铁与水、氧气相互作用。一位学生问道:“铜生锈的条件是什么?”我脱口而出:也是把铜放在密闭的水中、二氧化碳、干燥的氧气中,然后就可以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这个学生又问我:“老师,铜锈的化学式是Cu2(OH)2CO3,根据化学式推测,把铜放在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也会生锈?”我问:“为什么?”学生答:“因为这个条件就够铜锈的组成元素了。”我恍然大悟,也深受震动,从中领悟了“教中学”和“学中教”也真正体会了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事实上,随着现代社会信息量的急剧膨胀、信息转播技术和处理技术的飞跃发展,教师不能用现代新知识丰富自己,用新理念更新自己,靠“童子功”、吃老本,不能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思想僵化、不求甚解,而一味地把守师道,只能被淘汰,因此要转变观念。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上台讲,当学生出现错误或回答问题的学生闹笑话,其他学生会有反应,这时教师的首席地位就体现出来。我的做法是决不训斥,或打断学生回答问题,而是用目光、语言给以勇气、思维方面的肯定,用心进行交流,然后再予以纠正。不能作为教师居高临下的训斥、命令学生,严重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应该“蹲下身”去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作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教学方法以科学实验探究为主,多想办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对化学实验,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教师画实验学生背实验的怪圈。我们对新教材的实验认真专研,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而是改变书上的教学,设计通过把四个

浸有石蕊的干燥蕊纸分别放入醋酸、水、二氧化碳气体以及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去探究。学生通过实践动手、动脑对知识的获取是主动的,印象特别深刻,更为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在学习后面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原理时,学生就能迎刃而解、不攻自破,勿需教师在费口舌,这就是探究教学的优势。对一些概念计算等内容,我尽努力尝试,如在上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一节课时,我事先自制了一些标签,每一个学生发一张,先让学生研究是什么意思,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急于表现自己,也能自制标签,这样在“玩中学”“学中玩”,把以往许多学生不爱学的和学不会的一节课轻轻松松的、快快乐乐的掌握了。当然教学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力戒形式化、表面化、教条化,务求在教学中较好地落实课程目标。

三、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自主合作讨论学习

在课堂上,我现在更多的为学生着想,而且比教师的角色更重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授之以渔,要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和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在上课前,布置有针对的预习,让他们去主动找老师、找同学、上网查资料寻找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途径。课堂上让学生围绕问题去表现、交流、思考、讨论、合作,有时又组织组与组之间或男生和女生之间进行对抗赛,看谁答得又对又快。在小黑板上记下各组的得分,学生的那股兴奋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班级顿时活跃起来,有很多问题、知识、方法是我没想到的。课外我布置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如让学生利用碘酒去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淀粉等,学到课本没有的知识。这种由教师的教向学生学转变带来的最大收获和体验,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成绩好就水到渠成。所以我深深地感到,教师应该要想尽一切办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一些为人处事的经验把教师最阳光的一面无私的奉献给学生,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生活的快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

在当前的课改大气候下,我大胆参与课改,研究教法、学法,开放课堂,学生参与,师生互动,活跃课堂,认真反思,不断总结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水平,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实惠,使自己由经验型的教书匠向专家型的新教师迈进!

初中化学第一学期教学反思

姓名: 刘 亚 坤 学科: 化 学 日期: 2010年12月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教学前反思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上课前,我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上可能有的反应做了充分的反思。

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兴趣: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师工作的动力基础,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调节课堂气氛的能力,要敢于和学生说笑话。天南的、地北的、国内的、国外的、与化学有关的、无关的。有的学生说水是由H2 和O2组成的,我说“那坏了,H2 和O2是气体喝一口你就飘忽,喝一杯水是不是就有坐飞机的感觉,如果喝的再多可能就会飞向美国了。同学们想,如果在空中点火抽一支烟,什么结果?”同学们吆喝“爆炸”,因为H2 和O2遇火可能发生爆炸,我说那只有唱“伤心太平洋”的份了,生哈哈大笑。

学生要喜欢这课,肯定要先喜欢老师,如果哪位老师很幽默,学生肯定喜欢与他交流。喜欢老师,就会主动接近老师,肯定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受到我校演讲的林老师的启发,我就经常对学生说:“你敢不敢喊老师‘我爱你’,怕什么?你是老师的孩子。”

2、激情:热爱所教的学科,要找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找一种与学生分享快乐的感觉;“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3、契机: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最佳机会。如:作为一名新的任课教师,用最短的时间认识所教的所有学生,晚自习快下课时不看座次、不看花名册认识各位学生,“张三,你很聪明”,“李四,第二节课你就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五,„„”,实在没有话说,就“认识你很高兴”,利用这短短的5分钟,让学生知道老师很了解他们,加强了师生间的联系。

再如:老师检查目标作业时,有的学生自信地说“老师,你看”,有的则说“没问题!”,再看部分没有做完作业的同学只有不好意思得份了,老师则说“很

多同学作业写得很好,老师都很鼓舞,一定尽心教好同学们,你不受鼓舞吗?下次作业你能主动给老师看看吗?”

4、悬念:课堂教学要有悬念,要利用问题或问题组给学生提供闪光的机会,让学生告诉学生。如:10毫升水和10毫升酒精混合体积如何?猜一猜,有猜大的,有猜等于的,有说不知道的,但有许多学生说“小于”,而且还能说的同学们心服口服,一个小问题就能增强好强心、好奇心,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下课前留一些新颖、难度较大的小题目,告诉学生“老师等待着你的结果”,往往是当天就有许多学生在课间围着老师,“答案是几?”“我做的对不对?”,热情特别高。

5、规矩:教师的教学要有特点,形成规矩,并且要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教师的教法。①课堂新授教学时,争取当堂内容当堂掌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愉快。最本的办法:讲完后领学生集体读一遍、集体背一遍、个别学生再检查一遍。②课前作业必检查,哪怕写一个或几个关键字,也能显现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③习题讲评课,要求学生拿起笔,把题目种的关键字、关键话划出来,把牵扯到的计算式子列出来,答案自然就明确了,下次再见到类似的题目,眼睛肯定会一亮。

教有规矩,学有方圆。在学生适应老师后,他们就知道了老师要讲那一个题、以哪一种物质为例、甚至说哪句话,表现出学生较强的主动性。如:在讲化合价时,九年级六班一名男同学不等老师开口就一边聚首,一边对同学说“老师肯定要问谁把化合价标在题目上”,真是说道黄老师的心里去了,很高兴,因为学生知道老师要求他们做什么,知道老师喜欢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适应老师,走在教师的前面,占领学习的主动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化学教学反思2个 第2篇

在这一个专题中,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分子(晶体)结构,分子间作用力等知识,都属于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其核心,概括地说属于物质结构知识。没有物质结构,化学就是没有逻辑关系的“一盘散沙”。在化学必修1中已经学习了原子及其构成的初步知识,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初步知识,氮、硅、硫、氯、溴、碘、钠、镁、铝等元素及其物质的知识为本专题知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还能将以前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进行概括整合,实验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例如IA族元素,氢氧化锂为碱,氢氧化钠为强碱,那么氢氧化铯也一定为强碱。又如ⅦA族,氟气为浅绿色,氯气为绿色,单质溴为深红棕色,单质碘为紫黑色,那么单质砹的颜色和状态呢?根据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可知,单质砹一定为固体且颜色较深,不可能为无色或白色。这样能为下一步学习有关选修知识打下基础,同时能够以物质结构的理论为指导去学习更多的化学物质,探讨、研究新的化学物质指明方向。

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初步运用这些影响因素调控化学反应速率。这样的探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中通过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但是,如何调控探究课,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第一次上本课时,我采取了旧的教学方法,一问一答,课堂气氛表面看似非常活跃,学生都踊跃回答问题,但实际是学生在围着教师转,教师是中心,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实践证明,直到下课,有些学生还处于思维混乱中。

第二次的教学中,我改变了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此时,学生们都表现的非常激动,人人都强着做实验,有抢试剂的、有跑去洗试管的、也有无所事事的等等,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在匆匆忙忙中,下课的铃声就响了,结果,学生、教师都一脸无奈的抱怨着时间太短,最终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吸取上两节课的经验,在第三次时,我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分组设计实验方案 — 组内讨论交流 — 全班交流实验方案 — 给每组布置一项探究任务 —— 组内交流实验方法 — 组内分配任务 — 完成探究任务 — 全班交流探究结果 — 教师评价。这样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中,不但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通过练习证明,教学效果非常好。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的授课方式是:以题带知识点的形,即利用刚做过的“单元过关题”中所出现的问题,把相关题型的解题方法再明确,把所涉及的知识点加以总结和巩固形式。之所以对这节复习课进行这样的设计,是本着既能复习知识点和方法,又不致于使学生感到复习课就是若干枯燥知识点的大罗列。本以为这章的知识是刚学过的,所用的例题也是前一天才做过的熟题,所以这节课应该是老师上起来得心应手,学生上起来如鱼得水,整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其实在结束这节课后反思整个过程发现并没有达到预期得效果。现将不恰当之处总结如下:

1、每个学生的情况认识不够,不知道哪个学生哪个知识点掌握得不够好,所以提问时失去了对个别学生的针对性,许多问题基本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这样难免就会出现跟不上的那一小部分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

2、课容量大。总以为这些知识是熟知的,可没意识到学生仅限于“知道”,而不能快速的将知识“再现”并用流利的语言叙述出来,所以结论基本都由老师叙述出来,这就出现了老师包办代替的现象。而且由于内容多,学生没有自我整理和回味的时间,学生好像在被老师赶着走,去帮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好像不太高。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教学反思

化学教学反思2个 第3篇

主要目的:在原电池中, 自由电子、阴阳离子是如何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的?得失电子总数又有什么关系呢?如何解决有关电极产物的判断和计算类的题呢?

例 (2007Ⅱ卷·10题) :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插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正极附近的SO4-2浓度逐渐增大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正极有O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

二、原电池的典型模型Ⅱ:氢氧燃料电池 (两个电极都不参与反应)

主要目的:在原电池中, 正负两极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除了与对应的物质有关, 还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例 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燃料为丙烷, 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丙烷燃料电池就是由丙烷和氧气在强碱电解质溶液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 它具有良好的性能。据此回答:

(1) 丙烷充入的是负极, 对应的电极反应式是:

C3H8+26OH--20e-=3COundefined+17H2O

氧气充入的是正极, 对应的电极反应式是:

O2+2H2O+4e-=4OH-

(2) 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3H8 +5O2+6OH-=3COundefined+7H2O

三、电解池的典型模型Ⅰ:电解氯化铜溶液 (电极本身都不参与反应)

主要目的:在电解池中, 自由电子、阴阳离子是如何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的?得失电子总数又有什么关系呢?如何解决有关电解产物的判断和计算类的题呢?

例 (2003上海高考) 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 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a为负极、b为正极

B.a为阳极、b为阴极

C.电解过程中, 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 氯离子浓度不变

四、电解池的典型模型Ⅱ——铜的电解精练 (电极本身参与反应)

例 (2004Ⅰ卷27题) 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 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 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⑵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 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 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精铜, 电极反应式是Cu2+ + 2e- =Cu

化学教学反思2个 第4篇

关键词:钠;燃烧;对应的;红磷的结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笔者从事高中化学一线教学多年,针对现行的高中化学教科书化学1、化学2中的部分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请同仁批评指正。

探讨知识点一

化学1专题二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49页)观察和思考“实验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笔者多次做过此实验,现将主要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1.钠融化成一个发亮的小球。

2.钠在空气中燃烧呈现黄色火焰,并产生大量白色浓烟。

3.在石棉网上做实验,固体剩余物的颜色受到石棉网的洁净程度影响,在旧石棉网上残留的主要是棕黄色甚至棕黑色固体,少量淡黄色固体,在新的石棉网上淡黄色固体会明显增加,部分棕黄色固体,部分棕黑色固体。

4.将石棉网改成洁净的白铁片或者坩埚做此实验,剩余物质主要是淡黄色固体,少量棕黄色固体和少量棕黑色固体。

教科书49页“表2-3钠的性质实验”实验2所留表格太小,不利于学生记录实验现象。而课本50页第4行叙述“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虽然这句话没有错,但是过于简单,容易让学生误会。

针对上述不足,我的建议如下:

1.增加课本49页的表格宽度,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填写所观察到的主要现象。

2.教师演示时将石棉网改成白铁片,减少干扰,便于学生观察。

3.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根据中学实验室已有的实验仪器,学生做分组实验时可以不用比较锋利的白铁片而使用坩埚。而且改用坩埚也更容易产生淡黄色固体。

4.教科书50页第四行的叙述“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改为“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或者改为“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固体主要是淡黄色的过氧化钠”。这样就顾及到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的问题了,也在解说反应现象方面更科学、更严谨。

探讨知识点二

化学2专题1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5页)“信息提示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中有这样一段话:“通常情况下,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越容易从水中或酸中置换出氢,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深入探讨之前,首先明确在中学阶段水化物的含义。水化物简单点说就是与水反应(一般指化合反应)得到的产物。例如,镁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氧化镁,硅的最高价氧化物为二氧化硅,氧化镁和二氧化硅与水就很难反应。教科书上说了两次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虽然也没有明显不对的地方,但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读后很容易产生误解,会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都能和水直接反应生成酸或者碱。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如下建议:

1.在“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加上“对应的”三个字,改为“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2.在第5页书的下面用小字标明“对应的”指与水直接化合或者间接反应,这样就可以避免部分学生在阅读教材时产生误会。

探讨知识点三

化学2专题1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20页)“拓展视野、白磷和红磷”,教科书对白磷和红磷的介绍分了三节,第一节介绍了磷常见的单质有白磷和红磷,又介绍了白磷的性质。第二节介绍了红磷的性质。第三节介绍了白磷和红磷的部分共性。教科书此处的文字表述部分并没有什么科学性错误,只是有点段落划分不当。教科书所配白磷的插图没有问题,但红磷的插图要再斟酌。

首先明确磷的常见同素异性体的结构。纯的白磷是无色透明晶体,遇光会变为黄色,故又称黄磷。白磷或者黄磷都以正四面体P4分子形式存在。

教科书上所配红磷插图应该是四面体结构的P4分子断裂开1个键之后连接起来形成的长链状巨大分子,但是这种结构并不被公认,只是部分科学家的猜测。至今红磷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分子式,只有一个化学式,用元素符号P表示。

针对此种情况,我的建议如下:

1.将教科书拓展视野文字介绍部分的第一节再分为两节,一

节介绍磷常见的单质有白磷和红磷,另一节介绍白磷的部分性质,

这样段落就更加清楚了。

2.红磷的结构所配插图直接删掉或者说明此种结构只是可能性很大的一种猜测。

科学源于严谨,严谨方显科学。璞玉雕琢方成大器,与同行诸教共勉之。

2月化学教学反思 第5篇

赵军

通过一年多的新课程教学实践,对我的触动非常深,可以说是脱胎换骨。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课改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会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从教师的角色、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中去反思。

一、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合作伙伴。

在以往的教学行为中:我教、你学;我说、你听;我问、你答;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其表现是学生为教师服务,而不是教师为学生服务。教师成为传声器学生成为容器。现在教师应该是导演、教练。有一次我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得出铁与水、氧气相互作用。一位学生问道:“铜生锈的条件是什么?”我脱口而出:也把铜放在密闭的水中、二氧化碳、干燥的氧气中,然后就可以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这个学生又问我:“老师,铜锈的化学式是Cu2(OH)2CO3,根据化学式推测,把铜放在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也会生锈?”我问:“为什么?”学生答:“因为这个条件就够铜锈的组成元素了。”我恍然大悟,也深受震动,从中领悟了“教中学”和“学中教”也真正体会了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事实上,随着现代社会信息量的急剧膨胀、信息转播技术和处理技术的飞跃发展,教师不能用现代新知识丰富自己,用新理念更新自己,靠“童子功”、吃老本,不能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思想僵化、不求甚解,而一味地把守师道,只能被淘汰,因此要转变观念。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上台讲,当学生出现错误或回答问题的学生闹笑话,其他学生会有反应,这时教师的首席地位就体现出来。我的做法是决不训斥,或打断学生回答问题,而是用目光、语言给以勇气、思维方面的肯定,用心进行交流,然后再予以纠正。不能作为教师居高临下的训斥、命令学生,严重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应该“蹲下身”去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作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教学方法以科学实验探究为主,多想办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对化学实验,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教师画实验学生背实验的怪圈。我们对新教材的实验认真专研,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而是改变书上的教学,设计通过把四个浸有石蕊的干燥蕊纸分别放入醋酸、水、二氧化碳气体以及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去探究。学生通过实践动手、动脑对知识的获取是主动的,印象特别深刻,更为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在学习后面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原理时,学生就能迎刃而解、不攻自破,勿需教师在费口舌,这就是探究教学的优势。对一些概念计算等内容,我尽努力尝试,如在上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一节课时,我事先自制了一些标签,每一个学生发一张,先让学生研究是什么意思,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急于表现自己,也能自制标签,这样在“玩中学”“学中玩”,把以往许多学生不爱学的和学不会的一节课轻轻松松的、快快乐乐的掌握了。当然教学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力戒形式化、表面化、教条化,务求在教学中较好地落实课程目标。

三、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自主合作讨论学习

在课堂上,我现在更多的为学生着想,而且比教师的角色更重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授之以渔,要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和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在上课前,布置有针对的预习,让他们去主动找老师、找同学、上网查资料寻找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途径。课堂上让学生围绕问题去表现、交流、思考、讨论、合作,有时又组织组与组之间或男生和女生之间进行对抗赛,看谁答得又对又快。在小黑板上记下各组的得分,学生的那股兴奋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班级顿时活跃起来,有很多问题、知识、方法是我没想到的。课外我布置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如让学生利用碘酒去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淀粉等,学到课本没有的知识。这种由教师的教向学生学转变带来的最大收获和体验,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成绩好就水到渠成。所以我深深地感到,教师应该要想尽一切办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一些为人处事的经验把教师最阳光的一面无私的奉献给学生,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生活的快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

化学必修1第2章第2节教学反思 第6篇

作者:赵瑛华(广东华侨中学)

审稿:区妍(广州市第一○九中学)从1995年执教至今,离子反应一直是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前在教学大纲中就有明确的要求,学生在理解了离子反应,以及掌握了离子反应方程式以后,就可进一步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并由离子反应的本质进一步探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因此,在2004年(现行高中课程标准实施)之前,我在进行离子反应的教学,包括会考复习、高考备考复习的时候,总是唯恐知识不够全面,把离子反应的各种类型均进行讲解,也对不同类型的离子方程式进行分类练习,往往在新授课就要用4-5个课时讲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即使复习也至少用2个课时。

2004年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关于离子反应的教学设计曾经在多个场合与很多兄弟学校的老师进行过研讨,我在2005年也曾执教过一次,当时在第一课时中重点讲解了电解质的概念,没有涉及离子反应,结果后面要用2个课时才能完成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训练。回想那一届的学生到了高二的学业水平测试和高三的高考备考复习,他们已经把高一所学的关于电解质的部分内容忘记了。事实上,在课程标准中对于离子反应的要求也只有一句话:“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而在近几年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中,除了个别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外,考查的内容大多属于复分解型的离子反应。因此,对于新授课中讲离子反应,我认为只需要让学生认识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基本书写方法即可,其他的可在后续学习(尤其是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中逐步加深认识。

2008年9月,我再次任教高一,这个学年的第一学期比较短,学校也只安排每周2课时,整个学期的课时量算起来还不足36个课时(课程标准要求每个模块要有36学时),而学期末进行的区统测考查范围仍是整个必修1模块的全部内容,并不允许我们把部分内容放到第二学期。针对这个实际情况,我们备课组只能充分用好课堂的40分钟,把所有必修1的内容进行分析、重组,甚至连一节完整的单元测验课也没有安排。对于离子反应一节,我们经讨论后只安排了两个课时。

高中化学必修2教学反思 第7篇

綦世艳

在接近本学期期末之际,我们顺利地完成了高中化学必修一的模块教学,回顾整个学期的教学,我深感有很多收获,其中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之处,正是对这些不足的反思和改进使得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实施、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及课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都有了更深刻、更科学的理解与认识,更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下面我讲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必修模块的教学。

一、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认识,自身教育观念的更新

在本模块的教学之初,由于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不是很深刻,只是凭主观上的认识对传统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作了简单的对比,在实际教学中过分注重了知识目标的实现,忽略了其他目标的实现,所以感觉新课标教材很不好用。

然而,当我通过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及课程标准的研究之后,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才有了深刻的认识,正是这种新的认识,促进了自身教育观念的更新,使得我在后续的教学中明确了方向,有了理论指导。

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课程目标是: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提供的自主创造空间

1、改变师生关系,转变工作方式。传统教学的实施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即课堂教学的重心更偏重于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自主的学。然而,新课程提倡的却是教师的教是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的自主学习又离不开教师的教的引导,二者之间属于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关系。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和老师是处于平等的地位,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可能学得自由,学得有创新,有成就感,有动力。

在模块2的教学里,我努力朝上述方向努力,可能是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师生关系的完善在本学期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在必修二的模块里,我将采取有效的方式更进一步地实现师生课堂地位平等化。

2、运用多样化、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以教法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化学中的教学方法很多,那么,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这个问题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任何方法都有它实现最佳效果的界定条件,都不是万能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所涉及的知识板块、知识结构各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就要寻找能够在这特定的条件下能起到最优效果的方法。也就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选择最优教学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几种方法可同时并用,以实

现最优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方法的特殊性及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心理认知特点,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教法的改革来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在实践中,我认为学案导学的方法可以十分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非常有利于学生从被动的听课向主动听课的转变。

新课程赋予了我们广阔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因此,抓住机遇,大胆创新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3、积极寻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又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的发展。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全面发展的标准又是什么?要寻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首先要弄明白上述问题。对此,我深感困惑,因为现在的高考还是最主要的指挥棒,对于理科生来说,必修模块的学习是他们进行选修模块学习的基础。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必修课的定位是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所以在实施中不能只抓知识传授和训练。在教学目标上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创造条件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必须要关注学生经验和社会生活现实;在教学方式上,必须坚持以探究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处理好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就是实验探究,第二环节就是知识目标的完成。在不同的知识板块上,我们要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的实现这个中心来进行有效的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的六个环节 第8篇

引入是说在上新课前, 应根据与新课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提问, 自然地引入新课, 通常可由与新课密切相关的概念、定义或评讲与新课密切相关而学生又普遍产生错解的作业题在不知不觉引入新课题, 它起着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搭桥作用。

二、做实验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关键

做实验是化学课的最显著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围绕教学重点和关键, 着眼于能力的演示实验, 还可将某些实验性强, 规律性很明显的教材内容和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亲手实验来进行教学。某些适合边讲边实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验, 应采用边讲边让学生实验的方式进行, 某些验证性实验只是将原型知识信息第二次输入学生大脑的信息储存系统, 不具有启发性, 更无反馈性, 仅为验证物质性质所用, 没有培养能力的效果, 若教师将演示改为学生亲手实验, 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那么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将均有所提高。在这些能力培养上, 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观察是思维的前提和基础, 要首先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让学生自已提出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 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它能说明什么问题?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实验最后结果怎样?各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实验成败的关键在哪里?是否可以采用不同装置或试剂进行实验等等。例如金属Na与H2O的反应实验。 (1) 将钠投入水中时, 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2) 钠为什么会熔成小球? (3) 钠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迅速游动? (4) 溶液为什么会由无色变成红色?说明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 (5) 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怎样书写等?

三、议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途径

议这一环节成败的关键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 而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体现是:是否作到精心设问, 假如教师设问得好, 学生自然议论得起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好脉, 掌握好学生在知识上和能力上的脉搏跳动, 要了解学生的疑难而设问, 若学生无疑难问题, 则可以“制造矛盾”而设问。有时学生在掌握某些变化规律上, 思维误入歧途, 针对这一情况, 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和实验, 激起思维的波涛, 给学生错误思维的一个教训。有时为了使学生“错中求真”, 先摆出或说出一个错误答案, 引起学生的争论, 当然此种方法教师本身威信高, 否则会给人造成教师都做错了, 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而造成学生情绪低落, 其后必须加以纠正。

常采用的方法是师生共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设问, 学生不断地议论或回答, 若学生回答不出则将问题化大为小, 化粗为细。如以NH3的喷泉实验为例, 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 (1) 水为什么会从低处喷向高处? (2) 形成喷泉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3) 能够形成喷泉实验的气体有哪些? (4) 氨喷泉实验的溶液为什么会变红色? (5) 烧瓶内溶液是什么? (6) “喷泉实验”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又如何计算等。由于问题面广而有序, 忆旧而又细, 便于学生讨论, 越讨论问题越清楚, 越易理解, 越易记忆。

“议”可以贯穿于整节课堂之中, 议完了, 问完了, 一节课也就结束了, 对于难懂的概念易于混淆的问题, 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 去比较提出问题, 去争论, 这样可以开阔学生思路, 开发学生智力, 又可以迫使学生钻研课本。

四、讲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

在教学中如果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讲, 把学生当成瓶子, 只管往里面灌东西, 效果并不好。“讲”要做到精讲, 一是内容要精, 二是时间要少, 只有精讲, 才能空出时间让学生积极思维;只有精讲, 才能使学生的头脑把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探究知识的发动机;只有精讲, 才能使学生由知识的奴隶变成为知识的主人。

教师要有意识地归纳要点, 把教材由多变少, 使学生便宜记忆和掌握, 如讲碳酸氢钠时归纳出酸式盐的三条共性: (1) 都易溶于水。 (2) 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 (3) 加热都能分解为正盐, C02和H2O。在讲气体摩尔体积时归纳的要点是:前提是标准状况, 范围是任何气体, 数据是lmol, 22.4L。因此在讲时要提纲挈领, 不要拖泥带水。思路要清晰, 条理要分明, 语言要简练, 要讲得明白讲得透彻讲得生动, 要以恰到好处的手势和表情配合讲课, 要尽力做到生龙活虎、神采飞扬、有声有色、妙趣横生。

讲的内容主要是重点和难点, 着重讲清楚基本概念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讲的方式为启发式, 引导式, 讲的时候是在学生最需要教师帮助的时候。在讲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二步时既是重点也是学生掌握上的难点, 可以把书上的话加以改变, 把“易溶的、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改为把“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写成离子形式”, “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及气体等用化学式表示”, 事实证明这样改动后更利于学生将知识学到手。总之“讲”要简明扼要一针见血地突破关键性的知识。

五、练是为了掌握知识巩固知识

练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对学生的知识加以巩固熟练, 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探索的能力, 发现新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师一般不宜过多讲解例题, 更不要在学生练习之前把各种典型的例题及常出现的错误问题统统摆出来, 这样会妨碍学生探索能力的发展而养成照猫画虎的习惯, 而正确的作法是让学生通过做题归纳出各类题目的不同解法和内在联系。

只有多练才能熟能生巧。然而这里说的多练不是布置大量的题去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 而是要在课堂内练习重点内容, 系统知识, 练习易错、易忘、易混淆的东西。练的题目一般分为两种;一是练课后习题, 具体作法是将每道习题分别放在与密切相关的教材内容之后处理, 这样既自然, 又能起到巩固新知识的作用, 还要根据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也便于教师和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二是练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 具有一定难度的1至2道综合型题。前者属双基题目, 目的是巩固概念, 找出知识内在联系和探索解题规律, 后者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钻研、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深化已学知识。通过练习, 使学生对各种主要题型, 有清晰的解题思路, 能抓住解题的要领, 明确解题的方法, 总结出解题的规律, 熟悉解题的步骤。

六、总结是一节课的知识要点的概述

总结是指对一节课所讲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小结, 根据教材内容可分别由教师单独进行或者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进行, 这一过程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的意义、实质、条件和应用范围, 要让学生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 抓住知识的合理内涵, 熟悉知识的适用范围, 抽象概括出各种规律和关系, 如金属铁与硫的反应, 由于硫的氧化性弱, 只能生成FeS, 因而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个“低”字。金属铁与氯气反应, 由于氯气的氧化性很强, 反应生成FeCl3, 因而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高”字。这样不仅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联想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总结的要求是:分析比较、加强联系、发现规律、找出关系。

化学教学中的几个疑难探讨 第9篇

【疑难1】

苏教版《化学1》(王祖浩主编)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中遇到这样一道题目:氯气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会看到什么现象?继续通氯气溶液会有怎样的现象?为什么?

这道题目看上去很简单,大家都很容易得出答案:首先看到溶液变蓝,是因为发生了如下反应:2KI+Cl2=2KCl+I2,生成的碘单质使淀粉变蓝;通入过量氯气时,氯气与碘分子发生反应:5Cl2+I2+6H2O=2HIO3+10HCl,碘单质不断消耗,溶液的蓝色不断变浅,直至消失。

问题来了:碘为什么能使淀粉变蓝?淀粉遇碘都变蓝吗?那显色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实际做实验时发现淀粉溶液的蓝色中略带紫色?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要想模糊回答很容易,但要想深入下去,解释清楚,是相当不容易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得认识一下淀粉。

淀粉(starch)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块根里,谷类中含量较多,大米中约含淀粉80%,小麦中约含70%,土豆中约含20%。淀粉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天然淀粉主要由直链淀粉(amylose)和支链淀粉(amylopectin)两部分组成。

直链淀粉在淀粉中约占20%,能溶于热水,又叫可溶性淀粉(soluble starch)或糖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直链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2000~160000,相当于200~980个葡萄糖单元依次组成的直链高分子化合物。如以小圈表示葡萄糖单元,则直链淀粉结构的一部分可表示如下:

支链淀粉在淀粉中约占80%,它不溶于热水,但遇热水变粘成糊状,又叫不溶性淀粉(insoluble starch)或胶淀粉,与碘作用呈紫色。淀粉和碘作用呈现蓝紫色的反应常用于碘或淀粉的检验。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0000~1000000,相当于600~6000个葡萄糖单元依次组成的支链高分子化合物。糯米之所以粘性较大,就是由于含支链淀粉较多(支链淀粉的结构如图所示)。

在稀酸的作用下,淀粉水解生成一系列中间产物,最终生成α-葡萄糖。

糊精(dextrin)是淀粉水解的最初产物,它的分子虽比淀粉小,但仍是多糖,随着糊精水解分子逐渐变小,它与碘作用分别呈红色、黄色和无色。

所以由上可知,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糊精遇碘呈蓝紫、紫、橙等颜色。通常的淀粉都是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混合物,所以实际实验时会看到蓝色溶液中略带紫色。

那显色原理是什么呢?以前认为是淀粉吸附碘,使碘吸收的光的波长向短的方向移动,棕色的碘液就变成蓝色。近年来通过先进的分析技术证明主要是由于生成包合物的缘故。直链淀粉是由α-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螺旋状的长长的螺旋体,这个螺旋状圆柱刚好容纳碘钻入并吸附成包合物。实质是碘分子(或I3-)与葡萄糖单元暴露在螺旋外的羟基作用,一个碘分子(或I3-)与6个葡萄糖单元配合,使碘嵌入螺旋体的轴心位置。

形成包合物的颜色为何不同呢?那是与淀粉的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在一定的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内,颜色随聚合度的增加按无色-橙色-淡红-紫色-蓝色变化。例如直链淀粉的聚合度是200~980。包合物颜色是蓝色;支链淀粉在支链上的直链平均聚合度20~80,包合物颜色是紫色的。糊精的聚合度更低,显棕红色、红色、淡红色等。见下表:

【疑难2】

苏教版《化学1》(王祖浩主编)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中讲镁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就请几位同学做了一个初中做过的实验——镁条燃烧,同学们很兴奋。突然有同学冒了一句:“老师,镁条烧完后的黑色物质是什么?”我一愣,这个不知做了多少次有着同样现象的实验,对这样一个问题从不觉得是个问题,我还没说,周边不少同学就说开了:“碳呗,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空气中有二氧化碳呀,没预习。”我笑了,因为我也是这样的看法。“老师,那氮化镁什么颜色?”那位同学又问道,“其实我从初中开始就一直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空气中氮气更多呀?”教室里安静了,我也哑口了,这个我真的不知道,我坦白说到:“这个老师不知道,课后我们一起查阅资料,一起解决”。

课后,查阅资料,众说纷纭,终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论坛的同名帖子上看到了一个我比较信服的答案,原文如下:氮化镁(Mg3N2)的颜色:黄绿色或棕黄色——《无机化学丛书》;黄色或黄绿色——WebElements.com;黄色或黄绿色——Answer.com;黄绿色——《兰氏化学手册》;黄色——《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去年寒假带学生到南京参加化学竞赛培训,抽空到南京大学的同学那边聚会时,也问了他这个问题,在他的实验室里我们查阅了上述资料中的三本书:《无机化学丛书》、《兰氏化学手册》、《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结果一致。因为实验条件允许,随之又顺势做了这个实验,结果现象一致:黄色。那黑色物质到底是什么呢?利用他的数据库,查阅了不少资料,在看了“轻烧镁、重烧镁、电熔镁中氧化镁晶体结构的XRD分析”一文后,大受启发:原来这三种镁的氧化物结构相同,区别仅在于组成氧化镁晶粒的嵌镶块尺寸大小不同,氧化镁晶粒形成与煅烧温度之间的有着密切关系。那我们看到的黑色物质是不是也是氧化镁,只不过是颗粒大小的问题呢?这是不是就类似于铁块和铁粉,银块和银粉,因为颗粒大小不同对光的吸收不同的情况。于是我们翻阅了《固体光谱学》 、《波谱学》 以及《光谱分析与色谱分析》 一系列书籍,从而得到了证实,总结如下:我们看到各种颜色都是由可见光引起的,可见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只有在0.38微米到0.78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受。

不同物体反射不同色光的反射率不同,我们看到草是绿的是因为草反射绿色的能力最强。黑色物体则是因为它吸收了几乎所有频率的光,没有光反射时我们看到的就是黑色。当白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表面时,一部分波长的光被物体吸收,一部分波长的光被反射出来。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颜色,被反射的光波是什么颜色的,物体就是什么颜色。如三氧化二铬反射绿光,它就是绿色的;硫磺反射黄光,看上去就是黄色的。若物体将全部波长的光都吸收,它就是黑色的,若全部都反射,则为白色。

当任何固体被细分到小于光波波长的尺寸时,即失去了原有的颜色和光泽而呈黑色。事实上,所有的固体在超微颗粒状态都呈现为黑色。尺寸越小,颜色愈黑,银白色的铂(白金)变成铂黑,黄金变成黑色,铁粉变成黑色,白色的氧化镁变成黑色。

【疑难3】

苏教版《化学1》(王祖浩主编)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中遇到这样两个问题:1.从铝土矿制备铝的工艺流程中,铝土矿加NaOH溶液溶解后过滤所得的残渣是什么?2.Al(OH)3为什么具有两性?

对于问题1:很多人很迷惑,对此不是很了解,其实残渣是复杂的硅酸盐的沉淀。具体涉及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SiO2+2NaOH=Na2SiO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Na2SiO3+2NaAlO2+2H2O=Na2O·Al2O3·SiO2·H2O↓+2NaOH

所以通过这种方法部分铝会损失掉。

对于问题2: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好笑,这还是问题吗?都知道的。但我不觉得,一次去听课,那位老师解释来解释去就是这样一句话:因为它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酸式电离出H+也能碱式电离出OH-,即两性的含义。那么Al(OH)3为什么既可以电离出H+又可以电离出OH-呢?恐怕也不是每位同志都能解释清楚的吧?

其实无论是氢氧化物还是含氧酸及其盐,都含有R-O-H的结构,该物质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主要取决于它们在水溶液中断键的位置。若O-H键断,则产生H+,显酸性;若R-O键断,则产生OH-,显碱性。而断键的位置取决于O-H及R-O键中H和R对O的吸引能力,当两者对O的吸引力相当时,R-O-H既可以呈酸式电离,又可以呈碱式电离。而R对O的吸引能力又取决于它的离子半径的大小和所带电荷的多少,通过元素周期表,我们知道,铝离子的离子半径和电荷数均介于Mg和Si之间,所以它在水中既可以发生与H2SiO3类似的酸式电离,又可以发生与Mg(OH)2类似的碱式电离。Al(OH)3的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为:

H++H2O+AlO2- Al(OH)3 Al3++3OH-

当Al(OH)3与强酸反应时,将促进Al(OH)3电离生成OH-,即发生碱式电离,生成铝盐 ; 当Al(OH)3与强碱反应时,将促进Al(OH)3电离生成H+,即发生酸式电离,生成偏铝酸盐。

课后反思及启示

课堂上随时可能都有学生提出的一些意外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教师备课时始料未及的,学生能提出这种问题时,说明学生思维处于激发状态,若教师此时不能回答而随便敷衍,很可能抑制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然而这种情况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所以若教师能放下“师道尊严”,虚心承认自己不足,反而让学生尊重你的诚实。如果课后经过你的反思和查阅资料解决了,学生会佩服你、信任你。另外最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因为他们觉得他提出的问题老师都不懂,很有成就感,更有学习的动力。同时教师在学生的促进下教学水平也会得到提高,也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曾昭琼. 有机化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 王祖浩.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必修1[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http://bbs.pep.com.cn/thread-237825-1-1.html

[4]孔平等.轻烧镁、重烧镁、电熔镁中氧化镁晶体结构的XRD分析[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4,(01)

[5]方容.固体光谱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张汉辉.波谱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6

[7]王彦吉.光谱分析与色谱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2

上一篇:戴叔伦《三闾庙》诗词鉴赏下一篇:八年级思想品德《我们的人身权利》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