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己总结的

2024-05-16

马克思自己总结的(精选6篇)

马克思自己总结的 第1篇

绪论

引言

1.“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是(马克思 爱因斯坦 牛顿 达尔文)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阶级属性上讲马克思主义是什么P2-3 马克思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广义、狭义的马克思主义P3

从狭义来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来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也包括继承者对他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P3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恩格斯生平P7-8 :1818-1883,1820-1895 普鲁士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P8-10 :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 3.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P9 :辩证法思想

4.马克思的两大发现P10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P11-14 1.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 :没有,原因:马克思主义是在(发展)发展起来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2.在当代中国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什么P14 :它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4-19 一,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满足,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1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P16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P17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满足,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根本的方法是什么P21 :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第一章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P27-29

1.哲学是什么 :(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2.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两个方面: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问题

理论意义:对第一方面(物质和精神)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对第二方面(思维与认知)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问题 4.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形式、各形式的代表性观点

基本观点: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代表性观点,主观唯心主义:万物皆备于我,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实在当做本质】

客观唯心主义代表性观点:理生万物,天不变 道不变,绝对精神等【把客观精神当做世界的本质和主宰】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P30-31 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与主管形式的统一,意思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地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利地批评了不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同辩证法的统一 —— 同形而上学划清界限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之一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3.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实践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32-34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什么也没有 3.赫拉克利特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相对静止是指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6.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8.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要求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P34-39 1.实践的含义、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2.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根本因素是社会实践

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表现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主张发展的根本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的纯在和作用 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P39 联系和发展

3.因果联系P49 :客观世界因果联系是辩证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5.“科学发展观”符合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哲学原理

事物的普遍联系P40 联系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事物的永恒发展P41

1.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了新的结构和功能,他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能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 就新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体中孕育成熟的

对立统一规律P42-45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矛盾的含义、两种基本属性

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属性:对立和统一

3.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P44前两段)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造成相互转化的趋势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量变,此消彼长;第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4.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内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5.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6.和谐与矛盾的关系

和谐是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统一。7.关于矛盾问题精髓

精髓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现实意义:第一,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第二: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质量互变规律P46

1.适度原则 一定条件下把握质和量的相对稳定状态 2.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否定之否定规律P46-47 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知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析性的统一 前进性体现在 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行新的阶段。曲折性体现在 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停顿和倒退。

规律P54-56

1.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这一哲学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收规律的支配。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具有客观性,但社会规律又不同于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意识

1.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劳动P30 2.意识是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P31 3.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P56-57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4.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实践P58 5.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意识能够反映物质,并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第二章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63-66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观点 2.客体的含义: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P66-67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2.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的,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事物,它有两个严重缺陷。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的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的揭示了认识过程中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5.认识的本质:认识是实践在主体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P68-70

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 2.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

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4.经验论的错误

5.实现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P72-75 1.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4.利用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真理的检验标准P77-78 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2.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3.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4.实践标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原因:因为无论认识的主体或客体,还是已经获得的认识及实践本身,都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实践使社会的,历史的实践,总是具体的表现为无数个别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任何具体的实践活动对于真理的检验作用,都会犹豫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而表现出某种相对性,有限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P83-85

1.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辩证统一的: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未必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2.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真理)和人文精神(价值)

3.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第三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P94-98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斗争的焦点: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科学发展观”符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

4.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的内容: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地理环境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5.如何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6.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

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发展的不同步性 2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3 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4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5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P100-104 1.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3.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从静态看(狭义),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从动态看(广义),生产关系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4.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P105-108 1.上层建筑的两个部分,上层建筑的核心,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核心是国家政权 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2.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务于国体,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其重要作用。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P112-126

1.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

2.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3.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因为,这两对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4.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实质是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之间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5.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革命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P126-135

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关于历史创造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

1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因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2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决定作用。

3.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4.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人民群众:一个历史范畴,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是历史的创造者

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个结论的理论前提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 7.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8.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以及坚持这一观点和路线的重要意义 9.“科学发展观”符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10.杰出人物是指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11.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第四章 资本的原始积累P142 1.“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资本的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财富。新兴资产阶级在国外进行疯狂的殖民掠夺,同时还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的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资本原始累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社会分工的出现、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空气)

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自给自足)(2)两种商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在生产中都消耗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 有价值的东西,肯定有使用价值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选)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

简单劳动: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5.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价格总以价值为基础;一种商品的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但其平均水平与价值一致;有的商品价格高于价值有的则相反,但社会商品总价格与总价值基本一致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6.价值规律的作用及消极后果(多选)

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7.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8.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9.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劳动二重性学说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的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解释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外,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在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而重性学说有关。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和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正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到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3.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4.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2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5.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创造的价值,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商品价值中补偿劳动力价值后的剩余部分P157 6.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资本不是物,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

7.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是一个可变的量P158 8.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延长工作日、增加劳动强度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就越高。为了让工人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强度增加剩余价值。

9.生产自动化条件下,技术和科学并不是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其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10.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观点是正确的。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将一部分转换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的源泉就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11.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的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1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正确,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在这种制度下,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表现的“劳动价格”。

13.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正确。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P169-171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过剩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中,“三权”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制衡)

第五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P188-193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①国家所有并经营的企业 ②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的企业 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在生产过程 ④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 经济快速增长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的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相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更好的保证了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制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只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范围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4.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 二是生产资本输出 三是商品资本输出(私人资本输出,国家资本输出)

5.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P255-262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P259 工业与农业 城市与乡村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3.“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涵P143 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4.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5.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6.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P262-268

1.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2.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两个必然

3.“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主要依据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矛盾不可调和

4.“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两个绝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它所能容忍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相互关系:“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的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方面。后者讲的是这种客观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这个条件具备只欠绝不会成为现实。

马克思自己总结的 第2篇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有效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和自身的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而要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就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际问题为中心,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之所以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总是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为了实践而发展的理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实际中的问题总是马克思主义首先关注和回答的问题。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正是一部不断回答时代课题的历史。时代不断给马克思主义提出新的课题,使马克思主义在研究和解决这些课题的过程中不断推进自身的丰富和发展。因此,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只有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不断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并使他们在对实际问题的思考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一、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就在于以实践为基础,深刻地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客观依据。因此,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只有紧密结合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加以深刻理解。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这些基本原理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反映。虽然,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时代与现时代有很大不同,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依然存在,作为社会基本经济规律的剩余价值规律仍在发挥主导作用,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趋势不可能改变。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金融危机极其尖锐地凸现了当代资本主义及其世界体系的深层矛盾,再次证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资本主义在当代的确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从而使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当代资本主义通过“体制改革”缓解了“制度危机”,获得了“延缓衰老之术”,特别是它们吸收和利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这些新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不曾料想到的。如何认识这些新变化,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也没有现成的答案。因此,我们必须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结合新的实际问题辨证地认识、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批判资本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而且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规律,科学地预见并制定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基本规定。这些科学预见包含着普遍真理,但它毕竟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认识成果。因此,决不能用它来剪裁活生生的社会主义实践,而应当用实践经验来检验、修改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如果忽略了特定的历史环境,忽略了各国的具体国情,机械地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脱离实际,失去生命力。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南,并在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深深地扎根于实践的土壤,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以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使这些基本规定具有了新的形式、新的内涵。

例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为了同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相适应,必须实行全社会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对于社会主义来说,公有制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整个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但是,不顾生产力的现实状况,搞“一大二公三纯”也是不行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应根据现实的生产力选择公有制的内容、范围和实现形式,调整现实的所有制结构,而不能否认公有制。我们党根据新的实践经验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要认识到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并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可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并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揭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相反,它正是以此作为指南,并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因此,我们也只有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来自伟大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实践和科学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当今时代提出的许多重大课题进行科学探索的伟大成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跌宕起伏,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我们党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国际国内广泛深刻的变化和党内外千头万绪的问题,如何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

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指引社会主义中国胜利前进的同时,倾注了极大的心力,探索世情国情党情

深刻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探索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问题,探索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最重要、最具根本性、最集中体现创新精神的,就是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充分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和最新实践的基础上,集中了全党的创造和智慧,正确回答时代课题的伟大理论创新成果。可见,只有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思维总是与问题联结在一起的,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鼓励和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和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是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之一。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指出:“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①面对挑战和风险,我们只有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关键是人才。一些西方国家的校长在评价中国学生时谈到,中国学生的最大缺憾是不会提问,不会提问就不会创造,因为任何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适应全球化竞争的迫切需要。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更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搞好教学,不仅要教师教得好,更重要的还是要学生学得好。因此,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采取的是注入式教学。注入式教学只注重传授知识,及对现成知识的理解,并且几乎要求全体学生用一种思维方式去解答问题,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着重把结论教给学生,不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更不喜欢学生提出问题,认为只要记忆住那些结论就可以了,这势必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而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就是师生互动,相互启发,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教学则要求学生积极思维,提出疑问,寻求答案,从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改革课堂教学,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有利于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形成个体的差异性与倾向性,以及自己的认知风格和生活风格,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发展。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在一些西方国家,最具代表性的是“探究发现式” 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展探究、发现活动,培养问题意识,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实质就是一种研究型的教学方式,就是要培养学生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对实际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中,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就要着力于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表明,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的前列,要登上文明的高峰,一刻都不能离开创新的理论思维。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史也证明,一个政党要保持先进性,必须保持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试想当年,如果毛泽东及其战友们固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进行才能胜利的论断,或者如果仿效俄国十月革命中心城市起义的模式,不以实际问题为中心进行理论创新,不建立农村根据地,不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不会有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同样,如果邓小平固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市场、不需要商品货币关系的设想,不以实际问题为中心进行理论创新,就不会有改革开发,不会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会有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就不堪设想。

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巨大变化更加突现了以实际问题为中心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放眼全球,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化、社会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一浪高过一浪。注目神州,文明与落后、现代和传统相互交织;富裕与贫穷、廉洁和腐败同时存在。实现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从来没有这样的好条件、好机遇,但也从来没有碰到过这么多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巨大的希望和严峻的挑战,更需要对诸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思考、探索与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确立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科学方法论。看我们是否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键看是否能运用它来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推进党的事业发展。”他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都要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这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问题,共同努力把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推向前进。”①

研究回答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也是科学方法论的本质要求。在新的历史阶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尤其是那些矛盾集中、影响广泛的重大问题,是我们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困扰人们思想的症结。研究回答这些问题,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形势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关系到人们对党的事业的信心。只有经过深入的研究,作出科学的回答,帮助人们逐步解开“思想扣子”,才能做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形成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当前,我们正在按照十六大的要求,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征程中,我们将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还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还会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回答。我们只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引导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各种重大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

层次地思考与探索,才能对问题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并且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把握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基本原则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应该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指导思想必须明确,要用“三个代表”这一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因此,引导学生运用“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分析实际问题,指导实践,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是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从社会的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当今社会变革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尤其是对诸如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市场导向等方面的疑难问题,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把握学生思想状况和变化趋势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了解了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对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中,既不能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些具体论断,防止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又要防止照抄照搬西方的洋教条。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大胆进行理论创新。

三是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研究回答重大问题,并不是追求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更不是把教师自认为对的答案交给学生,而是要着眼于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创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要引导学生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的重大变化,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引导学生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索,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是要加强教学的总体设计。既要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又要全面掌握社会实践中提出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以及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吃透理论和吃透实际的基础上,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贯彻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去。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不拘泥于现有教科书的理论体系,在遵循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精心设计若干个理论支点,把其作为教学的理论重点进行精讲,讲深讲透,把理论的深刻性、理论的穿透力以及逻辑力量充分展示出来,以理论自身的力量使学生理解、信服。要在做好学生思想状况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整理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教学的中心问题,精心设计相关原理进行讲解。这种教学不是简单的原理加例子,而是问题中渗透理论,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内涵和层次;同时,理论中渗透问题,以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来提升理论,培养理论思维。

五是要站得高,讲得实,教得活,引导正确。所谓站得高就是要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当今许多重大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正确的理论思考,既要思考怎样运用具体材料说明一些观点和原理,又要思考怎样运用理论观点去解释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所谓讲得实,就是对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态度。例如对于反腐败这个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既要实事求是地承认腐败现象的严重存在,又要从多方面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更要讲清我们党反腐败的决心和所采取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中的种种政策和措施,以及反腐败斗争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这样全面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才能使学生感到信服,从而增强对党的信任和信心。所谓教得活,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用灵活多样的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引导学生、吸引学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平台,使教学内容的呈现多样化、新颖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引导正确,就是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对于事关重大的原则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决不能含含糊糊,对于种种错误思潮、错误观念,要进行严肃的分析批判,明辨是非。理论联系实际。不能什么都联系,要以正面引导为主,克服随意性,杜绝误导。

马克思自己总结的 第3篇

赵萝蕤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和比较文学家, 长期从事英国文学家狄更斯、勃朗特姊妹和美国文学家惠特曼、詹姆斯的研究, 译有英国诗人艾略特的成名作《荒原》、惠特曼的个人史诗《草叶集》等作品。目前国内有关赵萝蕤的研究数量较少, 且大多集中在对其翻译生涯的回顾 (刘树森, 1994;崔学新, 2008) 、翻译思想的梳理 (刘树森, 1997) 以及将其《荒原》译本与其他译本进行比较 (傅浩, 1996) 。赵先生在翻译实践中, 一直坚持使用“直译”法, 为的是竭力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她对直译法的定义是:保持语言按一个单位接着一个单位的次序、用准确的同意词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顺译下去 (巴金, 1989:608) 。

在西方翻译界,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为解决长期以来直译和意译的不休争论, 借用雅克布逊修改过的德国心理学家卡尔·布勒的关于语言功能的“科学研究模式”, 用实例阐述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念 (刘军平, 2009) 。“语义翻译”指译者只在目的语句法和语义的限制内, 试图再现原作者的准确语境意义 (Newmark, 2001:39) 。他认为, 在“语义翻译”中, 译者应在译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条件下, 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作的上下文意义;而在“直译”中, 原文词语的基本意义被译了出来, 译文合乎译语的句法结构, 但意思是孤立的, 没有考虑原文用词的上下文因素 (Newmark, 1988:47)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赵萝蕤的直译翻译思想看似相通, 却又不同。

2 赵萝蕤《我自己的歌》汉译

2.1 文体特点:平行

平行结构是《我自己的歌》最重要的写作特点。惠特曼所使用的平行结构不同于严格的排比修辞, 通常指的是相邻两句或多句诗句间句首或句尾单词或词组相同, 相同的单词既可是实词也可是虚词。

Every kind for itself and its own, for me mine male and female,

For me those that have been boys and that love women,

For me the man that is proud and feels how it stings to be slighted,

For me the sweet-heart and the old maid, for me mothers and the mothers of mothers,

For me lips that have smiled, eyes that have shed tears,

For me children and the begetters of children.

(Whitman, 2004:28)

每一物类都为的是它自己和本类, 属我的男性和女性是为了我,

为我的还有那些曾经是少年而热爱女人的人们,

为我的还有那自尊心强的男子, 他感觉到受轻慢时像针刺那样疼痛,

为我的有心爱的女友和那位老处女, 为我的有母亲们和母亲们的母亲,

为我的有微笑过的嘴唇, 流过泪的眼睛,

为我的有孩子们和生育孩子的人们。

(赵译)

原文几乎所有诗句均以“for me”开头, 整体构成了排比结构。赵采用直译法, 将诗句的开头均译为“为我的”, 虽然词语的基本意义被译了出来, 并且在形式上也与原诗保持了一致, 但由于其孤立了上下文语境, 所以意思并不明晰。在赵译之前, 楚图南已对原文进行了翻译, 将“for me”译为“为我而存在”, 译文每一句均以“为我而存在”作结, 增添的词语“存在”恰恰反映了原文的语境:这几句诗歌摘自《我自己的歌》的第7节, 根据李野光 (2003:125) 的观点, 这一节的主题是诗人的自我觉醒, 诗歌开首谈到了“出生和死亡”, 诗人自称“不是大地的附属物, 而是人类的伴侣”, 这些都涉及到了“存在”。因此, 楚图南的译文“为我而存在”充分考虑到了诗歌的语境, 传达的意义更加完整, 其翻译方法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不谋而合。

2.2 词汇

2.2.1 用词准确

Earth!you seem to look for something at my hands,

Say, old top-knot, what do you want?

(Whitman, 2004:63)

大地!你似乎想在我手里找到什么,

说吧, 你这一撮毛, 你想要什么?

脚注:“一撮毛”是给予一个印第安人的爱称, 因为某些部族常在头顶留着一撮头发或戴上别的装饰品。

(赵译)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top-knot”的释意

为“a way of arranging your hair in which it is tied up on the top of your head顶髻”。赵并没有根据字面意义将其译为“发髻或顶髻”, 而是基于翻译前期对惠特曼或者《草叶集》相关知识的研究, 改头换面以“一撮毛”代替, 形象生动。此外, 她还以脚注方式补充说明印第安某些部族头顶留一撮头发或戴上装饰品的习俗, 向读者提供了额外的文化知识。相比之下, 楚译“老巫婆”则逊色很多, 使读者感到莫名其妙, 不知所云。赵采用脚注已经表明其对读者阅读效果的关注, 笔者认为其最终目的还是使译文读者阅读译文时能够产生与原文读者阅读原文时相同的效果, 强调的是译文的可读性。这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思想一致。

2.2.2 用词不当

The smoke of my own breath,

Echoes, ripples, buzz’d whispers, love-root, silkthread, crotch and vine,

My respiration and inspiration, the beating of my heart, the passing of blood and air through my lungs.

(Whitman, 2004:23)

我自己呼吸的烟雾,

回声、细浪、窃窃私语、爱根、丝线、枝桠和藤蔓,

我的呼和吸, 我心脏的跳动, 通过我肺部畅流的血液和空气。

脚注:爱根和丝线都是植物的名称。

(赵译)

赵将“smoke”直译为“烟雾”, 没有楚译“气息”恰当。“烟雾”泛指烟、气、云、雾等, 用在此处并不确切、不合适。诗歌第二句中赵将“love-root, silk-thread”译为“爱根、丝线”, 另加脚注“爱根和丝线都是植物的名称”, 这是图省力但并不讨好的做法 (韩桂良, 1991) 。赵同年回应韩桂良时也称自己在汉英字典上均找不到这两个词, 并不清楚爱根是否是草, 丝线是否是树, 只是含混地注上一个“植物”。由此可见, 赵在翻译时采用直译法对汉英字典的依赖是必不可少的。相比之下, 楚译“爱根草、合欢树”更加准确、恰当。在翻译“My respiration and inspiration”时, 赵译为“我的呼和吸”, 这显然不恰当。汉语中的“呼”和“吸”多用作动词, 必须与其他词配合使用, 如“吸气、呼气”等。楚译为“我的呼气和吸气, 我的心的跳动”, 不仅遵循词语的使用规则, 而且“呼气、吸气”形成押韵, 与“respiration and inspiration”有异曲同工之妙。

2.3 语意:隐晦

There was never any more inception than there is now,

Nor any more youth or age than there is now,

And will never be any more perfection than there is now,

Nor any more heaven or hell than there is now.

(Whitman, 2004:24)

过去从来未曾有过什么开始, 是现在所没有的,

也无所谓青年和老年, 是现在所没有的,

也决不会有十全十美, 不同于现在,

也不会有天堂和地狱, 不同于现在。

(赵译, 1991年之前)

和现在一样, 过去也从来未曾有过什么开始,

和现在一样, 也无所谓青年或老年,

和现在一样, 也决不会有十全十美,

和现在一样, 也不会有天堂或地狱。

(赵译, 1991年之后)

韩桂良 (1991) 指出赵萝蕤的第一个译文与现代汉语规范有差距, 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似过去流行的“欧化句式”, 让人费解、高深莫测。之后赵萝蕤就将其进行改译, 出现了第二个译文。赵 (1991) 曾辩解自己是个直译者, 不仅想忠实地表达原作的思想, 也想模仿原作的语气。在翻译第三、第四句后半句时, 为了使思想内容表达得更明确一些, 她用“不同于现在”取代“是现在所没有的”, 这背弃了她的直译原则, 是一种妥协。但是后来她还是接受了韩桂良的建议, 放弃了原译, 改为第二个译文。赵 (1991) 认为虽然改译后的行文流畅了, 但却歪曲了原作的思想内容。她坚持惠特曼其实是在为“现在”辩护, 因为惠特曼诗篇的主要内容是写现在而不是未来, 更不是过去, 这一点她与韩桂良意见相左。在韩看来, 惠特曼将过去、未来和现在完全等同, 三者等量齐观。

到底韩桂良和赵萝蕤的观点哪一个更符合惠特曼的写作意图, 笔者无从得知。但笔者认为不论在改译前还是改译后, 赵的译文语意都很隐晦、不清晰。细看两个译文, 译者仿佛只提到了过去和现在的一种对比, 译文丝毫看不出牵涉到现在与未来的对比。如果要体现现在和未来的对比, 笔者认为应该将“和现在一样, 也决不会有十全十美”加上“将来”两字改为“和现在一样, 将来也决不会有十全十美”, 这样译文就明晰了现在与未来的对比。此外, 因为第一个译文严格遵循了原句的句子结构, 导致其不太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相较之下, 第二个译文各句均以“和现在一样”开头, 构成排比形式, 达到了强调“现在”的效果, 很有气势。

3 结语

现今翻译界蓬勃发展, 各种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直译的地位和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忽视。笔者认为直译是所有翻译方法的基础, 是翻译的基石。直译并不等于硬译, 更不等于死译;相反, 直译是在忠实于原文基础上的灵活翻译, 它可以丰富本国的语言, 保留异质性。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对直译和意译的进一步发展, 二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相反, 它们应被视为一个整体, 翻译中不可能孤立使用某种翻译方法或翻译策略。通过细致研究赵萝蕤翻译的《我自己的歌》, 笔者发现要想准确传达原作思想内容, 译者首先必须对作家作品有一定理解。正是基于前期对惠特曼深刻全面的研究, 赵萝蕤才能正确理解惠特曼的作品, 才能译出《我自己的歌》。

参考文献

[1]Newmark, 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1988.

[2]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巴金等著.王寿兰编.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4]崔学新.治学严谨、务实求真——诗歌翻译家赵萝蕤逝世十周年纪念及其诗歌翻译述评[J].中国翻译, 2008 (3) :52-54.

[5]傅浩.《荒原》六种中译本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 1996 (2) :36-43.

[6]韩桂良.对赵译惠特曼Song of Myself的几点商榷[J].中国翻译, 1991 (1) :48-53.

[7]李野光.惠特曼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8]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9]刘树森.一位学者与翻译家半个世纪的足迹[J].中国翻译, 1994 (1) :35-38.

[10]刘树森.赵萝蕤访谈录[J].高校社科信息, 1997 (3) :42-45.

马克思自己总结的 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是是上世纪具有伟大意义的一次革命,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在这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一、理论成果

(一)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首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首要的问题,就是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但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提出了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样,邓小平理论就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以及新时期党的建设等问题上,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也丰富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科学发展观

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从自身和中国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中国面临的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也为其他国家解决发展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二、经验总结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依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再到平稳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再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价值,并且一直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违背马克思主义,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往更高层次推进。

(二)要充分结合中国国情

邓小平等领导人从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江泽民同志结合当时中国国情、党情,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怎样建设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胡锦涛同志结合国内外最新情況和中国发展遇到的新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怎样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三)要有全球视野

和平与发展是当下两大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每个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结合国际局势,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深刻认识全球大环境,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用前进的眼光来发展马克思主义。

(四)紧密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至今仍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扎根于中国的土壤,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思想二者结合起来,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中国目前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也凸显出来。这是我们党和政府目前面临的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难题,能否用马克思理论来指导这些问题的解决,考验着马克思主义学说。所以,要将马克思与当前中国现状结合起来,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特质。

参考文献

[1]常宗耀,张一弛.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08.11

[2]陈登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04年3月

[3]陈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及启示[J].华章,12年12月

作者简介

吕露(1989———)女,汉族,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

信合 对马克思等的总结 第5篇

1、马克思的货币需要量公式: M = p*t /v

其中: p为商品平均价格;t为待售商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2、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V=PT

M表示一定时期流通中货币的平均数量;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表示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数量

3、剑桥方程式:M = KPY

在M=kPy的货币需求函数中,y是一个常数且假定它是不变的,因为国民已经充分就业,经济产量已经达到最高水平时货币的需求取决于k和P的变动。而k的变动取决于人们拥有的资财的选择:资财可投资于实物形态,借以从事生产,也可直接用于消费,还可保持在货币形态上。怎样选择,需要权衡利弊得失,若选择在货币形态上保存,必将增加现金余额,而现金余额的增加必然要使k增大。在y和M不变的条件下,k的增大必然使P增加,因为P=ky/M。这表明货币的价值与ky成正比,与M成反比。剑桥方程式表达的经济意义被称为“现金余额说”,主要是强调人们保有的现金余额对币值从而对物价的影响。此外,庇古还认为货币的供给对币值从而对物价的影响,即P与M成反比。他曾假定k也是个常量,是不变的,因为在一定时期内交易方式(支付方式)是不变的。这样,P的高低便取决于M的多少。在这一点上,剑桥方程式要表达的是:货币的价值决定于货币的供求。

4、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公式:L=L 1(Y)+ L 2(I)

M=M1+M2=L1(Y)+L2(r)式中L1(Y)代表与收入Y相关的交易需求,L2(r)代表与利率r相关的投机性货币需求。由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制订中的核心作用,因此,进一步完善深化凯恩斯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一发展也就构成了战后至70年代货币理论发展的主流

5、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Md/P=f(Y,w,Rm,Rb,Re,gP,u)

其中,Md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P表示物价水平,Y表示名义恒久收入,w表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Rm表示货币的预期名义收益率,Rb表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Re表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gP表示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也就是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u表示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w,u,Md三者的关系是不确定的。

6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是指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推出流通进入储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1.剑桥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的(交易功能)。

2.下列哪个方程式是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M=PQ/V)

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恒久收入的影响)。

4.凯恩斯认为,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负相关)。

5.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平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错

6.牙买加体系规定美元和黄金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错

7.剑桥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错

8.凯恩斯认为,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正相关。错

9.在凯恩斯看来,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减的关键在于微观主体对现存利率水平的估价。对

马克思自己总结的 第6篇

哲学是反思的学问,这种反思不仅指向哲学思考的对象内容,而且指向哲学思考本身。哲学观的反思无论对于哲学的内容更新和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的前提性意义。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是我们在当代条件下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基础。

一、马克思哲学观的本质之点

历史上哲学理论的重大的.或根本性的变革,总是集中地体现为哲学观的变革,体现为“哲学理念”的更新。因此,我们必须从哲学观或“哲学理念”的变革出发,去看待和评价各种不同的哲学理论,去理解和解释哲学的发展史。[1] 对于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变革的实质的把握,也必须如此,必须首先从哲学观的视角看。

马克思的哲学观,是马克思对哲学的规范性见解。这种见解,仍然是符合我们今天时代标准的哲学观。但是我们必须对它有正确的理解和诠释,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的哲学观甚至退化到前马克思主义的某种哲学观上。

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的新哲学时,并没有刻意为它制定一劳永逸的体系,甚至没有给哲学下过明确的定义。他的哲学观,是通过一系列论战性著作来表述的。透过这些表述,我们不难看到马克思哲学在哲学观上所实现的变革。

上一篇:父亲节的作文600字初中下一篇:2022年公路收费站工作总结-单位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