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教学反思

2024-07-13

《石壕吏》教学反思(精选13篇)

《石壕吏》教学反思 第1篇

《石壕吏》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学生很兴奋,可我却陷入了沉思。这样的课算好课吗?答案是否定的。

为了刻意求取环节设计的“活”与“新”,让课堂热闹起来,设置了“想象补白,情景再现”环节。让学生根据老妇的答辞从动作、神态、语言、语气等方面推测吏步步紧逼的场景,这个自然不难,学生七嘴八舌,说个不亦乐乎。再此基础上,出示预设好的吏、妇对话,让学生角色扮演再现,结果笑场连连,不可谓不热闹。本应“沉”下去的课堂却“浮”了起来,这样一来,老妇内心的凄楚,遭遇的.悲惨学生是完全体会不到的了(最本质的情感上的体验),课堂上学生似乎也是伶牙俐齿、眉飞色舞,场面亦是热闹非凡,但却没有了学生对文本的关注和思考

《石壕吏》教学反思 第2篇

《石壕吏》是一首古体诗,篇幅较长,学生先自行解决诗歌重难点字词的翻译,了解诗歌大致讲了诗人暮投石壕村、目睹衙役捉人这样一件事,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表示深切的同情、对人们遭受的战乱表示强烈的不满。

优点:

1、教态自然大方,讲练到位;

2、教师声音洪亮,语言清晰,板书工整,条理清晰;

3、整节课思路清晰,有讲又练、有自学。本节课的重点就是重

心,老师把我比较到位。

建议:

课堂缺少互动,学生参与度不高,注意把控课堂,加强小组之间

《石壕吏》教学反思 第3篇

一、理解背诵

理解是最基本、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常言道:“若要记得,先要懂得。”在学习之前,了解大意,可以为背诵奠定基础。如果学生对要背诵的文章的意义理解得比较深刻,那么,对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一定记得快,在这个基础上去背诵全文,就会背得快,而且不容易忘记。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好关键词语、句子和课文大意,理清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使学生随作者的思路而活动,从而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的程度。要让学生背诵,首先当然得让学生理解内容。要记住一首诗,就先要弄懂诗中每一句的含意。笔者先让学生结合注释对诗句的意思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学生弄不清楚的地方,笔者再加以引导、点拨和讲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背诵,效果就好多了。如第一节“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交代了事件(捉人)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暮、夜)、地点(石壕村)、与之相关的人物(吏、老翁、老妇)。在师生的共同作用下,笔者先让学生明白诗句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进行背诵,学生也就很快地背下了这四句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效果的确非常好。

二、分解背诵

《石壕吏》的篇幅相对较长,为了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增强学生的背诵信心,从而达到当堂背诵的目的,笔者根据诗歌的结构层次,把《石壕吏》按内容或形式特点进行了分解,讲几句之后就让学生背几句,逐次诵记,各个突破,直到全部背完为止。以第三节为例,笔者根据诗文内容,设置了官差一再逼问的三个问题:“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抓不到男丁,我们回去怎么交差?”针对上述三个问题,每讲解一个内容,笔者就让学生背诵一部分跟问题相关的诗句。几分钟后,笔者提问,学生则背诵相应的诗句来进行回答。尽管本节诗句较多,但学生还是很快就能够背诵了。

三、首字提示

学生背诵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篇已能背诵的诗文,来到老师面前背诵时往往在某一句(段)的开头就卡住了,这时,如果提示一下开头的第一个字,学生就能很快地往下背。这说明首字有诱发思维、帮助记忆的作用。例如,让学生背诵《石壕吏》的最后一节时,笔者把每句的首字“夜”“如”“天”“独”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把诗句读上两遍后,开始试背,一旦“卡脖”了,就让他们看看黑板上的提示。这样经过几次反复,最后学生不看这些字也能顺畅地背出诗句来。

四、限时背诵

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易遗忘,。培根也说过:“读书费时过多易惰。”因此,限时就成了提高学生背诵效率的手段。限时背诵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必须背下一定的内容,其目的就是看谁在一定的时间内背得又快又准确。限时背诵加强了学生对记忆的时间意识,增强了紧迫感和学生的竞争意识,迫使具有惰性的大脑全面紧张起来,使识记效果大大提高。每次让学生背诵的时候,笔者都限定了时间,长则两分钟,短则三十秒,虽然时间不长,但由于学生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一番,所以背诵的效率很高,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已经能够把要求的内容完整地背下来。

《石壕吏》教学设计 第4篇

语文似乎越来越难教,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很难说清楚。笔者以为,一篇文学作品的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去理解文本的原味,去体验文本中人物的真实情感。本真也许是最平淡的,可也是最真实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是个性化的,但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他自己的解读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理解与能力的提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逾”“走”“怒”“苦”“衰”等实词的含义,进而把握文章大意。

2.感受老妇、官吏和诗人的“苦”情,体会他们的复杂心情。

3.理解诗人忠君和爱民的矛盾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探究老妇、官吏和诗人的“苦”情

难点:理解诗人忠君与爱民的矛盾的思想情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用诗中的一个字表达你最深刻的感受。

学生可能的两种感受:

苦——妇啼一何苦!“一何苦”,多么地苦啊!

怒——吏呼一何怒!“一何怒”,多么地愤怒啊!

无论是“苦”还是“怒”,最终都可转变到“苦”。

板书:苦、怒。

二、赏读课文,探究人物的苦情苦役苦心

(一)老妇人的苦情

1.提问:“妇啼一何苦?”老妇人有多少苦?谁能告诉我们?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赏读课文,理解苦情。

(1)丧子之痛。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新,刚刚,最近;失去了儿子,而且两个。(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年丧子)

(2)贫寒之苦。室中更无人、出入无完裙——无人,无男人;无完裙,没有完好衣服。(家境贫苦)(在古代 ,男人是壮劳力,是家庭的顶梁柱)

(3)用心良苦。

自觉自愿:老妪力虽衰——衰,弱;虽,即使。(虽年老体衰,但自己愿意顶替)(她本来可以不去,为何要去?)

着急心态: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急,快速;犹得,还能够。(老妇的心情如何?着急。急什么?赶紧让官吏离开。为什么要这样?)

内心用意: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惟有乳下孙——捉,抓;逾,翻越;惟有,只有。(一抓一逃,一老一少,保住男丁,维系家庭)

用心良苦:老妇迫不得已的苦痛,隐瞒老翁,维护儿媳,保住家庭。

为帮助学生理解用心良苦,用PPT呈现助读资料——古代兵役制度:

《新唐书·兵志》的话:“开元旧例凡民二十为兵,六十而免。”

《旧唐书·食货志上》的记载:“二十为丁,六十为老。每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

2.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第二段,体验老妇人的苦情

要求:理解体验老妇人的三苦——丧子之痛、贫寒之苦、用心良苦;读出苦的感受。

(二)官吏的苦役

1.提问:面对这样一个悲苦之人、困顿之家,文中吏的反应是什么?

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怒!——吏呼一何怒!呼,吆喝,大声喊;怒,粗暴,凶横。

追问:这个吏粗暴地吆喝了些什么?(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进入情境)

学生可能的回答:

(1)把你们的儿子叫出来,赶快上前线服兵役!

(2)你们家还有什么人?都说出来!

(3)好吧,快跟我走!

……

上述三句话刚好和老妇的“苦”一一对应。

【说明】上述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官吏的愤怒,也照应故事情节的发展。

2.提问:你怎么评价这个吏的怒?

引导学生理解:

(1)工作辛劳之苦:怒中有劳累——有吏夜捉人。(白天做了,晚上还得工作)

(2)不被理解之苦:怒中有无奈的苦痛——老翁逾墙走。(一抓一逃,人们不理解不配合)

用PPT呈现助读资料——安史之乱: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之子)所占的邺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3)任务艰巨之苦:有吏夜捉人——捉不是征。(征兵任务艰巨,前方战事吃紧,急需兵员补充,来不及了。这是他的使命。必须完成,所以没有男人抓女人)

——吏也很苦啊!(辛劳、无奈、痛苦)

(三)诗人的苦心

1.提问:投宿到这样一个家庭,见了这样一件事情,听了这样一段话,“我”制止了吗?没有。“我”说话了吗?有还是没有?

通过系列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苦心。

(1)朗读最后一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谁在哭泣?(哭泣者:孙子、儿媳、老翁)

(2)谁听到了?听了多久?(闻哭者:“我”。“夜久”才“绝”,我啊,一夜未眠。)

(3)为什么我一夜未眠?请四人小组讨论。

用PPT出示助读资料——杜甫官职:

杜甫在前一年(公元758年)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时从洛阳回华州任所,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

注解:司功参军,官名。唐朝时掌管官员、考课、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表疏、医筮、考课、丧葬等事。(权力很大的一个官)

【说明】以杜甫当时的官职,应该是没有困难解决住家的问题的,但是杜甫没有做。引发大家的思考。

引导学生交流,并得出如下结论:

nlc202309040634

内疚、自责。老翁一家留我住宿,我却没有帮助他们逃脱苦海,有恩不报非君子。

纠结、矛盾。一方面是官军征兵平定叛乱,不能误了国家大事;另一方面又觉得军属之家,要感激帮助之。既反对战争,又支持这场战争,因为它为了大多数百姓的幸福:矛盾纠结的苦痛。

诗人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斗争中过了一夜。

2.提问:“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此时此刻,与老翁告别,诗人会是怎样的神态、表情和心情呢?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用100字左右进行神态、表情、动作描写。

3.学生交流自己所写的文字

要求学生通过神态、表情进行描述。(同情,无奈,痛苦,纠结、矛盾……)

小结:诗人的心情——内疚、自责、纠结、矛盾、无奈、痛苦。

(四)苦世

1.任务:带着刚才的阅读感受,再次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其中的味儿。

学生朗读。

2.提问:刚才,我们从课文中读出了苦情的老妇、苦役的官吏、苦心的诗人,那么,你从他们身上读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

这是一个苦命的时代。人们生活艰苦,民不聊生,百姓不得安居乐业,官府不得专心吏治。怎一个苦字了得啊!

我们从一篇文章,读到了那个时代,读到了那个时代的百姓,读到了那个时代的官员。读书,真好;读书,让我们了解历史,以及历史人物。

三、作业

布置作业:1.诵读课文;2.写一个话剧剧本。

【导师点评】

品“苦”之深意 悟“人”之情思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代表作《石壕吏》,是一篇经典的叙事诗,真实而艺术地记录了历史细节,全诗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情感的复杂性。在教学中如何使课堂简约而丰厚,如何使“言”“文”相融,李胜建老师的教学设计可提供一些借鉴。

一、从“苦”入手,文本意义层层推进

李老师妙抓“苦”字,这既符合文本意义,又切合学生认知规律。《石壕吏》中的一个“苦”字,可串联“百姓之苦”“时代之苦”“诗人之苦”,这“三苦”是诗歌的核心内容。在落实“三苦”时,李老师由“言”品“文”,穿插文史知识,如“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中的“夜”“逾”很有表现力,特别是一个“逾”字写出了老翁慌不择路时所爆发出来的超然状态。基于这样的阅读感悟,李老师通过PPT展示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兵役制度。学生通过补充材料应能明白:诗人记录了一个怪异的现象——按律可以免除兵役的老翁竟然要落荒而逃。这种矛盾可以引发思考,从而很自然地和“战事紧张,前线唐军死伤多,继续需补充兵力”的现状相对接,真正理解“妇啼一何苦”中老妇人的丧子之痛、家庭贫寒之苦、不得已代替丈夫服兵役的用心良苦。这样,学生就能通过朗读体悟,对安史之乱带来的民不聊生的恶果有一个直观、立体而深刻的认识。

二、“怒”“苦”对应,在矛盾中认识人物情感的复杂性

李老师由品“苦”转评“怒”,由内容向人物过渡。“吏呼一何怒”,他蛮横地叫喊,吆喝着要大家出来服兵役。在教学中,“你怎么评价这个吏的怒”这一问,使学生陷入了沉思。他为什么晚上来抓壮丁?学生渐渐明白,其实官吏做得也很辛苦,他有着不被人理解的无奈的痛楚。此外,诗歌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具有留白空间,特别是最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通过填补空白,学生思维活跃。面对这个场面,诗人没有说一句话,只是第二天早上孤独地与老翁告别。这个夜里,他没有睡好,听到了老人家的哭声,但他无力挽救,因为他明白这是国家的需要,是为了大家能够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因此他没有出手制止。同时,他又很同情这户人家,感受到老翁一家的贫苦、艰难,但又无能为力。因此,诗人的告别也是无奈的、矛盾的,是不得已的。至此,在这件事中,大家都是苦的,都是苦命的人。这苦命的人,折射了当时社会的苦命、人们的苦命。这,怎一个苦字了得!杜甫的纠结无语,正是他复杂情感的真实写照。

古诗石壕吏的教学反思 第5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石壕吏》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学习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

情的写作方法。

2. 揭露官吏的横暴

3. 同情人民的苦难

(二)能力目标

1.在理解《石壕吏》的基础上自读“三吏”“三别”。

2 重点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三)情感目标

1.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悲天悯人之心。

2.认识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

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l.《石壕吏》中老妇向官吏诉说家中的悲惨遭遇,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老妇的诉说用意在于想使官吏同情她,使家庭免于服役。但是官吏不同情她,老妇

无可奈何自请服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l.投影片:①文学常识 ②随堂练习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l.学习《石壕吏》一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课内背诵这首诗。

(二)整体感知

l.作者及诗的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

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

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见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

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着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

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

2.教师范读此诗。

(三)教学过程

1.讲解该诗体裁:五言古风。

2.生字、词的掌握。

石壕吏(hǎo)暮:傍晚。逾(yú)走(古今异义):跑。行:走。

呼:大声吆喝。怒:凶狠。啼:啼哭。苦:痛苦。邺(yè)戍(shù)戌(xū)戊(wù)存者且偷生,死者

长已矣: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存者,活着的,生存的人。且,暂且。已,动词

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更,再也。妪(yù)虽:即使,虽然。衰:衰弱、衰微。备:准备。炊:烧火做

饭。 泣:小声抽泣,啼哭。咽(yè)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途。

3.疏通文意,指导学生口译诗歌,并分析。

①故事开始:第一自然段,点明时间、地点,官吏在晚上出来抓人当兵揭开了故事的序幕,老头警觉地越

墙而逃,老妇出门应付。深刻揭示战祸之中人民不得安宁的情景。

②故事的展开:第二、三自然段,在差役的态呼,老妇的苦啼声中,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

步步展示出来。明确一点,差役绝不是静听老妇诉说,而是不断怒呼咆哮,并没有同情她,因为如不是差

役追问不放,老妇不至于被逼到自请赴役。从老妇的哭诉中也可见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疾苦:三男全被征兵,

三男已死亡,可见战争之惨烈,寡儿媳衣不蔽体可知其贫困。

③故事的结局:第四自然段,老妇被捉,儿媳妇抽泣,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彻夜未眠。凄苦、悲

愤,尽在不言中。

控诉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反映了黑暗惨淡的战乱现实,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

(四)总结、扩展

1.杜甫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在他的诗中,“三吏”、“三别”描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诗人的心与受苦受

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抨击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对于人们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会有

启发。控诉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反映了黑暗惨淡的战乱现实,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布置作业

1、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合理想象,有一定的环境描写,用

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2、课外阅读《三吏》《三别》《兵车行》等诗。

反思一:从多个角度设想,从课文的整体考虑,才能让学生置身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把握作者的写作情感

反思二: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抓住学生心里,感知学生心里,展开教学活动,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

石壕吏的反思 第6篇

我一直认为“语文味”就是不拘小节,洋洋洒洒,天马行空,但是现在才明白了,语文的味道真正的是在文字当中,就自己平时的阅读体验而言就是这么回事。语文教师的目标就是带着学生去品析文字,而主题探究等等则是学者们的事情。 明白归明白,真正的改正才是最紧要的,在这个过程中,绝对不应该只是停留于口头。钟老师对我提出的要求是,在备课上一定要下足功夫。我也和她交流了现在在批改作业和学生管理上占据的主要精力,钟老师说,这是没有任何理由和办法的,只能自己想办法加班。她和我讲了自己刚参加工作的事情,我于是又想起每每在周末晚上还能看到她二楼房间的灯是亮着的。

钟老师批评我说,我的课本太干净了,这已经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在实习的时候。虽然学生常说姜老师的课本比班里很多学生写得都密密麻麻,但是我相信这是钟老师对我的严格要求,我也看过她的课本,真的是如此,听过她的课,也感叹她对于文本的挖掘到了“细”的不行的地步。也许,文本的深不在于深,那只是故弄玄虚的深,而应该是“细”。回去之后,准备翻翻实习的时候听过的钟老师执教的《藤野先生》和《与朱元思书》的听课笔记,好好体会。

石壕吏反思总结 第7篇

2、老师在关注学生展讲知识点的同时,也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并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思绪进行碰撞,进行辩论。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而不是教师强迫式,让学生内心主动的参与学习,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成为有效课堂。

3、教师评价性的语言要及时、适当、有效,富有鼓励性。只有教师积极的评价语言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石壕吏》课堂教学实例 第8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及《石壕吏》的背景。

2、通过朗读、心理模拟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

3、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象与联想,把握诗歌的情与景。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

教学过程: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二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两段中写了哪些人物?(学生读课文)

师:读得很好,这两段中写了哪些人物呢?

生:老妇、差吏

师:写了他们怎样的形象?

生1:老妇可怜,差吏凶横

生2:老妇凄惨,差吏残暴

师:哪些字体现出来的?

生:呼、怒、啼、哭

师:非常好。呼、怒展示了官吏如狼似虎的形象,啼、哭展示了老妇哀婉可怜的形象。一方是如狼似虎,一方是哀婉可怜,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生:对比

师:好!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生1:差吏凶横,老妇哀婉

生2:差吏残暴,老妇可怜

生3:差吏凶暴,老妇悲哀

师:好,诗人此时对差吏是什么感情?

生:憎恨、憎恶

师:对老妇呢?

生:同情

师:非常棒!“怒”,“苦”,形成了鲜明对照,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这两句诗独立成段,也是意在强调吏之怒、妇之苦。第三段仅仅只叙述了老妇的致词。有人说,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们同意这个说法吗?

生:同意

师:那我们齐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同意这个说法?(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刚才都同意老妇的致词是由差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为什么呢?

生1:三个儿子都去打仗了,家里已经没有其他的男人了,这差吏还要来抓人,说明老妇是被差吏所逼迫的。

生2:两个儿子都已经死了,家里没有其他的男人了,为了保护自己的丈夫和儿媳,老妇只能自己去服役,这也看出来老妇是被逼的。

生3:小孩的声音引起差吏的注意,老妇只得说出家中其他的人,差吏就想抓走她的儿媳,老妇没办法,才自己要求去服役。所以老妇是被逼的。

师:嗯,同学们答得非常的好。差吏绝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诉说。“三男邺城戍”,三个儿子都已经上了战场,这说明了什么?

生1:战争激烈

生2:战争残酷

生3:战争时间长

生4:战争范围广

生5:征兵严酷

师:很好,三个儿子都已经上了战场,这也就说明兵役是非常苛酷的。“二男新战死”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战争残酷

师:对,战争是非常惨烈的。老妇自己说,他们家已经为这场战争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论理论请都不应再到她家抓人了。老妇诉说这些,想怎样?

生:博得同情

师:那有没有博得同情?

生:没有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后面的致词

师:对,老妇沉痛地诉说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诉说。诉说什么呢?

生: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师:这一句说明老妇家中还有些什么人?

生:吃奶的孙子,没衣服穿的儿媳

师:老妇诉说这些有什么目的?

生:获得同情。

师:最后的结果,同学们都应该知道了,她的目达到没有?

生:没有

师:对,老妇诉说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不得不说出下面的话。什么话?

生: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师: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从这里我们就知道老妇的致词全部是由差吏步步紧逼出来的。全诗对差吏步步紧逼有没有直接写?

生:没有

师:从哪写的?

生:老妇的致词。

师:对,差吏的形象完全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的。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藏问于答”。 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古代诗歌中并不罕见,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那我们再次齐读这两段,想想老妇的致词都是由差吏步步緊逼出来的,那她的致词包含了几层意思呢?(学生齐读)

课后作业: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合理想象,有一定的环境描写,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教学反思

石壕吏课文反思总结 第9篇

第一:环节设置巧妙。设置三大环节:读文——名作学习;读人——名家对话;读己——审视心灵。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认识作者,情感内化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三流程,不但读透了文本,读懂了作者,更站在情感的天秤上审视了自我。

第二:放开手去,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挖掘文外之意。《石壕吏》开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古人评之“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而我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汉字这个“无底洞”,挖掘字里行间的文外之意。学生几乎“暮”、“村”、“吏”、“夜”、“捉人”、“逾墙”、“走”一字都未放过,敏锐地发现了其背后潜在的台词。难能可贵得是,对于老妇毛遂自荐般“诚意”的应征,学生也能体悟出潜在的台词:我们都到这个地步了,你们还来抓丁,还有天理吗!

第三:评价语简练而一语中的。评价语精练而得当实则也是对文本解读与理解到位的体现,且起着达成“共鸣”,激励学生的巨大作用。“所见略同”式的成就感总能激起学生发表见解的欲望。

石壕吏课文反思总结 第10篇

为了刻意求取环节设计的“活”与“新”,让课堂热闹起来,设置了“想象补白,情景再现”环节。让学生根据老妇的答辞从动作、神态、语言、语气等方面推测吏步步紧逼的场景,这个自然不难,学生七嘴八舌,说个不亦乐乎。再此基础上,出示预设好的吏、妇对话,让学生角色扮演再现,结果笑场连连,不可谓不热闹。本应“沉”下去的课堂却“浮”了起来,这样一来,老妇内心的凄楚,遭遇的悲惨学生是完全体会不到的了(最本质的情感上的体验),反倒觉得好玩(因了扮演老妇的学生惟妙惟肖地模仿《无极》中王的声音)。课堂上学生似乎也是伶牙俐齿、眉飞色舞,场面亦是热闹非凡,但却没有了学生对文本的关注和思考,此缺点一也。

缺点二:设置的问题不够精简。有些问题的设置过于随意,实则这些问题一目了然,根本无需再提。教学之初,为了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所了解,提问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双方人物等等,这些简单至极的问题完全不必要,虽然这些提问不会耽搁太多时间,但就目的性而言,起不到丝毫作用。貌似有问有答,师生合作得天衣无缝的热闹模式并不都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创新教学。

石壕吏教学设计 第11篇

一中初中部 潘慧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到咱们学校,一是来和大家共同学习一首诗歌,再一个是来交朋友的,大家愿意交我这个新朋友,大朋友吗?同学们真友善啊!希望这节课后我们能成为好朋友!作为朋友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石壕吏》,作者是杜甫。板书课题、作者。

关于杜甫你了解多少?谁来说说。我认为杜甫是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写了几句话:一页战乱频仍的历史。一种颠沛流离的人生。一个沉郁顿挫的声音。一腔忧国忧民的热血。一部彪炳史册的诗歌。咱七下课外古诗词中就有一首杜甫写的诗,是《江南逢李龟年》,学生背诵。我发现大家很善于积累,那《石壕吏》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下面咱们一起走进石壕村去看看。

二、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听清字音、节奏

我先根据自己的理解读一遍课文,同学们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两点:听清字音,听清节奏。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认真听,容易读错或读不准的字词在课本上注音。

学生交流容易读错或读不准的字词,出示需要强调的字词,齐读两遍。节奏听清了吗?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下面大家放开声音读一遍。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找个同学来试试,同学评价朗读情况。齐读。

3、自读课文,解诗意、理情节

要想更好地了解故事的内容,首先需要理解诗意,下面大家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不用逐字逐句翻译,能读懂就行。引用关键语句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概括故事情节。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引用文中的关键语句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概括情节。开端:有吏夜捉人。发展:听妇前致词。高潮:请从吏夜归。结局:独与老翁别。

三、品味赏析

1、品吏

看来故事我们是真的读懂了,课文的题目是《石壕吏》,找出文中描写石壕吏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我读出了 的差役。温馨提示:我从(句子)中,读出了差役的,因为。

学生发表看法 诗中直接写差役的只有这两句话,大家想想老妇的致词是对谁说的?那你能发挥想象,补出差役和老妇的对话吗?

发挥想象 补出对话

差役:你家的男人哪里去了?快交出来!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差役:难道你家里再也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老妪:室中更无人。

差役: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在哭吗? 老妪:惟有乳下孙。

差役:孩子的母亲呢?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差役:我不管!今天总得交个人出来!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让学生试着补充,教师出示补充的内容让学生先试着读读,看能读出差役的呼和怒吗?找两个同学读

真可谓“差役呼怒不休步步紧逼,老妇悲痛苦啼声声泣血”啊,怎一个“逼”字了得!

如果用文中的一个字形容差役,你觉得哪个字更合适?怒。板书:观差役之举——怒。

2、品妇

老妇苦啼了哪些内容呢?读课文第三节,说一说我读出了 的老妇。温馨提示:我从(句子)中,读出了老妇的,因为。我从 “三男„„长已矣”中,读出了老妇的悲痛,因为老妇一共有三个儿子,都被抓了,而且两个刚刚战死,还有一个也是唯一活着的儿子,也只是暂且活着,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古人说“人生有三大不幸,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其中尤以“老年丧子”为最痛,想想老妇她说这番话时该是何等的悲痛啊,请大家用自己的声音读出老妇的悲痛。自己试着读读,放开声音。我找个同学试试。

“室中更无人„„无完裙”老妇的儿媳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可见家里是怎样的贫穷,真可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啊。

“老妪力虽衰„„备晨炊。”老妇年老体衰,面对声声逼问不抓到人誓不罢休的差役,别无选择,只能前往河阳服役。

听了老妇的致词,不难看出,老妇苦在老年丧子,痛不欲生。苦在媳无完裙,食不果腹。苦在体衰应役,命运凄惨。哪个字最能概括老妇的感受:苦。板书:听老妇之言——苦。咱们用自己的声音读出老妇的苦不堪言。作者对差役不着一字而怒呼尽现,这种明妇暗吏的构思实在是巧妙至极!面对差役的声声逼问,老妇诉说着自己无尽的悲苦,字字滴泪,声声泣血。这位苦不堪言的老妇被差役抓走了吗?你怎么知道的?学生交流

昨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都在。时隔一夜,物是人非,老妇被捉。一个“独”字道出了诗人无尽的同情与担忧。大家想想差役捉走的仅仅只有老妇吗?诗人同情担忧的仅是这一家人吗?全村的人,天下人。足见诗人的忧民情怀,他仅仅是为民担忧吗?咱们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为平定安史之乱,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率二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形式危在旦夕,唐王朝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抓人补充兵力,平定叛军。

你觉得诗人还担忧谁?国家。这也正是杜甫的伟大之处,既忧民又忧国。板书:感诗人之情——忧。

因为杜甫的诗真实的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记录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所以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也正是因为他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所以他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四、合作朗读

现在我们才算真正读懂了《石壕吏》,真正走进了杜甫,带着你的理解我们师生共同配合朗读全诗。

石壕吏

杜甫

(全体)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老师)吏呼/一何怒!

(男齐)一何怒!(老师)妇啼/一何苦!

(女齐)一——何——苦——!

(女独)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女齐)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女独)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女齐)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女独)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女齐)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男独)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男齐)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全体)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五、推荐作业:

搜集杜甫的其他作品,阅读“诗史”篇章,品味“诗圣”人生。板书设计:

石壕吏

杜甫

诗 观差役之举——怒 诗 听老妇之言——苦 史 感诗人之情——忧

《石壕吏》教学反思 第12篇

关键词:杜甫;《石壕吏》;老翁;人物形象

《石壕吏》是杜甫名师名篇中三吏、三别中的名诗,也是三吏、三别中的重要代表,许多文学研究学者在对诗的思想评价时都会以《石壕吏》作为例举对象,这也说明了它的重要地位。人们对老翁和石壕吏的人物形象却了解过少,忽略了原本的历史和真实形象,也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的反应,忽略了其根本意义。因此要弄清老翁和石壕吏的形象,我们就要从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思想去探究。

一、从历史背景去分析老翁和石壕吏的人物形象

《石壕吏》诗讲述的是唐代实行府兵制时的情景,唐朝在执行府兵制时仍然对兵的要求没有改变,成丁就为兵,而我们所说的“丁”就是指的二十一岁以上为丁,而且唐朝实行的府兵制对兵的年龄规定就是,只要达到了二十一岁以上就是兵,而且从开始到老,这里的“老”就是指六十岁年纪。如遇非常时期,缺少壮丁和兵时,他们就会从中男选择,“中男”就是十八岁以上的人,甚至会选到老妇和老翁,这就出现了《石壕吏》中的老翁,以表达出唐朝时期军事紧急而急需要丁兵等人。而另一则《兵志》上又说到这种府兵制的优点就是,没有战事和军事时,就可以在家劳作或耕耘为农。《石壕吏》中的老翁正是一个兵,诗中描述老翁与老妇长子初得子,正当哺乳时期,从而得知长子年纪在三十左右,从而推断老翁与老妇年纪应该是在五十左右的,就还算是兵,所以就应当要服兵役的义务,而他却在官兵点兵时逃避兵役,《石壕吏》中以逾墙走来描写老翁,从而揭示老翁对国家的社稷并无责任心。关于石壕吏这个人物,他正是官府中人,也正是去捉拿老翁的官兵,他也是收到了符契才去捉老翁为兵,而上述中我们也得知老翁确实是在征兵行列中,石壕吏只是完成公务,是一名执行者。杜甫写这首诗时的背景正是郭子仪退败被迫逃到洛阳,此时的洛阳已然快成了空城,国家危难之时,急需大量的兵力和人力,当时的杜甫也正赶往洛阳的路上,因此才有了《石壕吏》等反应征兵的诗,而之后也有《新安吏》和《新婚别》等,都是反映征兵的情况,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中男都成为了兵,那还未成老丁的老者入兵也不是不可行,并不能单单怪罪到石壕吏的身上。诗中描述到石壕吏为了完成人物而夜里捉人,这也体现出了许多人在国家危难之时纷纷逃避,使得石壕吏等只能在夜里等待,搞突然袭击,他们只侧面看到石壕吏“毒辣”的一面,没有结合历史背景和了解实际情况等。

二、杜甫当时的思想与心态去分析

杜甫写作时正赶上投奔唐肃宗,他关注人民的生活,对黑暗现象也嫉恶如仇,他的诗歌主旨总是以忧国忧民为主,从而才有了“圣人”杜甫这称谓,他辅助国君,有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同情贫困人民的宽大情怀。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诗中老翁和石壕吏的人物形象,就要对作者写作时的思想和心态有个全面的认知,此时的唐王朝正面临危难,以国家社稷为主,就不得不广招丁兵,以石壕吏为代表的捉人之兵,虽然在态度上不和气,但是却从名单上照命行使,如果没有按照符契上的名单“收集”完整,那石壕吏也就没有办法交待,而老翁家中也十分令人同情的,儿子战死于战乱中,还有哺乳期的孙子要抚养,如果老翁被抓去为兵,那剩下的老妇和媳妇如何抚养好孙儿呢?从而才有了“逾墙走”的老翁,也博得了作者杜甫的同情,也表达出了杜甫一方面同意石壕吏捉人为国家,这是爱国的体现,一方面同情老翁为家人的精神,这是爱民的体现。这两者既融合又矛盾,正是这种矛盾的心理思想,使诗本身的主观思想不强烈,以客观的现实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写照,“国”与“民”都不能偏向,形成了杜甫寓主观而于客观的写作手法,诗中的字里行间都表达出他心中的无奈和矛盾,亲眼目睹被抓之人,也为了国家社稷而不得不放手置之不管的心理,这种情怀不是对民的同情而是爱民的思想,不是对吏的憎恶而是爱国的体现。

三、总结

不少文学研究者这样评价,说老翁是一个对国家毫无关系,对社稷没有责任心的逃兵,又说石壕吏是一名连老人都不放过的狗官兵,这些都是对杜甫思想的偏激和片面,我们从历史背景和法律上来分析人物形象并不矛盾,正是体现出杜甫爱国爱民的诗人,只是利用这两个方面的矛盾心理来用客观的形式表达,在《石壕吏》中高度集中体现出了杜甫的主观思想和态度,也具有典型的意义,如能真正理解诗中的主旨思想,就能轻松对“三吏”与“三别”诗作的评论和主旨,能深入了解到作者的主观思想。

参考文献:

[1].张一平,温州师范学院中文系[J].《杜甫<石壕吏>中的老翁和石壕吏》辩讹,2004,4,14,125.

[2].迟乃鹏,还《石壕吏》中老翁和石壕吏两个人物的历史本来面目[J].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一期,总第79期.

《石壕吏》教学设计 第13篇

执教者: 邹岗中学 龚 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多层次的朗读中梳理情节,深入理解课文。

2、体味语言背后潜藏的战乱之苦、家国之痛。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中老妇人的语言,关注当时的社会现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1、品味文中老妇人的语言,把握诗歌内容。

2、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你真正关注过唐朝历史,这四个字一定会刺痛你的眼睛,因为那是一场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战乱,那是一个浸泡眼泪、铺满鲜血的时代,在这个苦难的时代里,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记录历史的真实笔录,用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我们今天要来学习杜甫的三吏、三别中流传最广的一篇——《石壕吏》。让我们翻开历史画卷,走进这个古老的石壕村。大家都知道,在中国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曾是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的朝代。那么你们知道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什么吗?(安史之乱)

对,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开始,整整持续了八年,这八年,大唐土地上一直是狼烟四起、战事连绵;这八年,整个大唐江山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特别是公元758年的冬末,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的六十万大军兵败邺城,大唐政权更是危在旦夕。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而就是这一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根据自己的真实见闻,用记录历史的笔录,用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用诗歌的形式向后人展示了那段充满战火和硝烟,浸满眼泪和辛酸的历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其中最著名的一首--------石壕吏

二、走进石壕村

1、熟读诗歌

(1)学生自读。要求:标出生字、难字读音。(2)听读诗歌,划分节奏(多媒体播放音频朗读)

提示:五言诗节奏一般是二一二或二二一,个别句子情况特殊除外。(3)学生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初步读出感情。(4)检查朗读并评价。

2、复述故事(提示: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进行)

大诗人杜甫走进石壕村究竟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来讲述这个故事。在讲述之前,请大家关注几对词语。暮——夜 捉人——征兵、抓丁 怒——苦 且——自 无——有 幽咽——呜咽 独——只

请大家勾画出来。有些词语是诗中成对出现的,直接画个圈儿;有些词语与它配对的,是我补充的,请注在这个词的旁边。(学生勾画,标注)

师:我们请一列的同学辨析这些词语。请第一位同学告诉我们,“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诗人傍晚就到石壕村了,却发现这些官吏们夜晚才来捉人,你觉得这两个时间上的变化,能说明什么?

生1:我觉得当时的官吏很着急地在捉人,所以等到夜里。因为夜里人们都回去休息了,很好捉人。

师:乘着夜色,悄悄潜入村里,别人都在睡觉,把握更大。看来捉人的官吏们心情是非常急切的。是强迫的,是硬给拽走的。“捉人”让我们仿佛看见,别人在跑,他在追,追到了,抓了就走。比“征兵”“抓丁”更能表现百姓当时的生活状态再加上一个“夜”字,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于是就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兵荒马乱、鸡犬不宁 再下一个同学,你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怒”和“苦”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里,你的感觉是什么?这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

“独与老翁别”为什么不能说“只与老翁别”?“独”与“只”在这儿是一样的,只能与老翁告别了,老妇不在家了。为什么要说“独”? 孤单凄凉的感受,这样一种悲伤的氛围就渲染出来了,一个“独”字,意蕴丰富。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个相送,老妇已被去承担那根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都无法表述。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

三、倾听妇之苦

刚才我们走进了石壕村,我们看到石壕村里有这样一群人,那我们再来听听他们怎么说吧。在这个石壕村里,主要说话的是谁呢? 生:老妇。

师:我们来听听老妇人说话。我想请一个女同学来扮演一下。全体男生读

“吏呼一何怒”,全体女生读“妇啼一何苦”,我读“听妇前致词”,你就往下读,就把老妇人的这段话读一遍,想想为什么要

男生读“吏呼一何怒”,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女生读“妇啼一何苦”,用什么样的语气?准备好,开始——

1、请在文中找一个最恰当的字概括老妇的遭遇。(苦)

2、找出具体表现老妇“苦”的诗句,抓住关键词,说说老妇有哪些苦?

四、品读吏之怒

我们听到的都是老妇人一个人在陈述,她不可能是一个人在讲话的。你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一何怒”的官吏其实一直在逼问她,只是诗人没写而已。我们来想象一下,同桌左边的同学做官吏,你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逼问老妇人,右边的同学用老妇人的原句说就行。我们来展开这段对话,试试看。想象老妇面对吏怎样的逼问才有这样一番说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难道“呼喝何其之怒”的吏就此就沉默了?就洗耳恭听老妇的“抒情独白”?

【这种“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悍吏的蛮横、凶悍;老妇的悲伤、凄苦、无助。】

请学生仔细研读并作批注,准备表演。(“藏问于答,明暗结合”)

五、察作者之忧

【“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也表露出诗人对他们的遭遇万分关心,彻夜难眠。关心百姓疾苦之情溢于言表。】那么,诗人那天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有人说,杜甫耳闻悲剧发生却一直躲着不出来,对石壕吏的暴行也始终保持沉默,实在愧对“诗圣”的称号?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朗读注释①)杜甫之所以伟大,在于他用一支诗笔,来描绘最底层、最苦难的百姓的生活。国难当头,他不是写风花雪月,写江山美景,他的眼睛始终在看我们身边的最普通的百姓,这是最让我们感动的。永远装在我们的心中标出反映“安史之乱”发展的关键词,重读“崩溃”、抽丁两个词,思考:这两个词说明了当时怎样的现状?

【“崩溃”、“抽丁”两个词,说明“夜捉人”式的征丁拉夫是是迫于情势,不可避免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当一个国家陷入战争,人民的命运就与国家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杜甫非常同情一家人的遭遇,但又希望尽早结束战难,抽丁又很正常他在既忧国又忧民中十分矛盾痛苦,无可奈何】

六、课堂结语

一面关心国家的命运,一面同情百姓的遭遇。他的脉搏和着国家的命运一起跳动,他的心灵和百姓息息相通。这就是诗圣的情怀——忧国忧民。他的诗透露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那么真实、那么朴素,这就是诗圣之所以为诗圣的原因了。郭沫若先生曾这样评价他: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诗圣一样,把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放在心间。

七、布置作业

上一篇:王建强励耕计划申请书下一篇:委托管理协议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