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美国教学设计

2024-06-20

初中地理美国教学设计(精选8篇)

初中地理美国教学设计 第1篇

第七章 第二节 美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美国的位置、自然概况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条件、分布及主要特点。

2.了解美国经济对世界资源与环境造成的影响。

3.了解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4.理解农业地区专业化,学会分析影响农业带(区)的主要因素。(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分析美国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2.学会分析图像、表格等各种信息的方法。

3.通过学生阅读各类地图,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4.通过学生收集美国经济发展对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等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5.通过学生掌握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条件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生了解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充分认识种族歧视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矛盾,使学生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通过学生了解美国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等事例,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美国的繁荣和发达,树立全球意识、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3.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二)教学难点

1.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3.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探究法,讨论分析法。

四、课时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老师:在前边几章学到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是属于东半球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个崭新的章节西半球的国家。大家看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图找出位于西半球的大洲。

板书: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在西半球的大洲主要是美洲,美洲又分为南美洲与北美洲。南美洲与北美洲是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以北为北美洲以南是南美洲。人们还习惯把美洲分为北美和拉丁美洲。大家在地图上找找属于拉丁美洲的国家和地区?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北美与拉丁美洲主要以美国与墨西哥的分界线为界,以南的部分就是拉丁美洲,拉丁美洲主要说拉丁语。

讲授新课:近来一部《阿凡达》掀起了一股看3D电影的热潮,大家都知道是哪产的这部电影吗?

学生回答:好莱坞

教师:大家还看过好莱坞的哪些大片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大家知道不知道好莱坞位于哪个国家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好莱坞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市区西北郊,是世界著名的电影城市。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美国,了解美国的一些基本情况。大家看书图9.5、图9.12和地图册找出美国有那几部分构成。

板书:第一节 美国

一、美国的疆域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大家在地图上看一个国家的领土构成时,要注意补充框图所指示的海外领土。美国的有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

以下是美国领土的历史演变: 美国独立战争后,当时的领土仅限于加拿大以南、密西西比河以东、佛罗里达以北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奴隶主和资产阶级为了自身利益,竭力进行领土扩张。

1803年,美国用1500万美元购得法属路易斯安那。1818年,取得英属殖民地俄勒冈。1819年,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佛罗里达。

1836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得克萨斯宣布为“孤星共和国”,并申请加入美国,1845年7月美国正式吞并得克萨斯。

1846年,美国以战争相威胁,迫使英国放弃了北纬49度以南的俄勒冈地区。1846年,美国挑起了对墨西哥的战争,紧接着又在加利福尼亚鼓动叛乱,宣布成立“加利福尼亚共和国”,1847年9月,美军侵占墨西哥城。1848年2月,墨西哥被迫签约,割让了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

1853年,美国又以1000万美元强购了新墨西哥以南的一块墨西哥土地。1867年美国以720万美元的代价从沙俄手中购得了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1898年吞并了夏威夷群岛。

美国独立后,它的领土不断向西扩张。西部有着广阔无垠的土地,富饶的资源,那些破产农民、失业工人和生活困苦、不堪压迫的劳动人民都把西部看作谋生之路,他们不惜变卖家产,带着自己仅有的家当,赶着牛车、马车、羊群成群结队地向西挺进。当时称之为“西进运动”。在西进运动的过程中,印第安人因反抗而被屠杀,或被驱赶到更偏远的地区。西进运动成了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教师讲述:再讲下边之前,咱们先明确一个概念——移民。所谓移民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离开自己的家乡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定居且加入该国国籍的人。比如说因为婚姻、就业、亲属等许多原因而在外国定居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取得外国国籍。我说几种情形,同学们说是否属于移民。出国留学。教师板书:移民国家 学生回答:(略)

教师接着提问:到中国驻外使馆工作。学生回答:(略)

教师接着提问:出国旅游。学生回答:(略)

教师接着提问:在国外工作并拿到绿卡。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他们都不是移民,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取得外国国籍,只有当一个国家主体人口(大多数人口)为移民时这个国家才可以称之为移民国家。美国的土著居民(祖祖辈辈都居住生活在美国本土的,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是印第安人。大家根据图9.2美国人口构成,还有黑板上美国的人口构成表。结合刚才的概念判断一下美国是不是移民国家?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总结:由于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只占美国总人口的0.78%,而其他地区的人却占了99.22%,所以美国的主体是移民,即为移民国家。

教师讲述:在美国的华人有160多万,看书上介绍找出华人主要分布在哪些城市?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在这些华人聚集的地方形成了唐人街。总的来说,现在“唐人街”还是要比“中国城”常用。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是华人在其他国家城市地区华人店铺聚集的地区。唐人街的形成,是因早期华人移居海外,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在面对新环境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一个地带,故多数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在唐人街时常看到很多唐人餐馆,而餐馆和洗衣铺皆为早期华侨主要的营商行业。一些历史较悠久的唐人街,皆位于移民城市的旧区,环境较为挤迫,治安和种族问题亦是某些华埠要面对的问题。多年来,凭着、随着华人的富裕,华侨在外国的地位渐渐提高,新一代的华人移民会选择移民城市的其他地区居住,一些唐人街亦出现华人人口迁离﹑人口老化的现象。现在很多地方,唐人街已经成了中华文化区的代名词。无论商业,还是娱乐,以及各种文化设施,都体现东方华夏色彩,并没有华人聚居地的本意了。

名称的由来: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强盛的朝代。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往往称自己是“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便称为“唐人街”。美国最大的“唐人街”在旧金山。旧金山唐人街始于1850年前后。当年开发美国西海岸的华工初来异国,人生地疏,言语不通,因此他们便集中住在一起,团结互助,休戚与共。起初,他们开设方便华工的小茶馆、小饭铺,接着是豆腐坊、洗衣店等等,逐渐形成了华工生活区。后来,越来越多的当地人,也经常光顾这里,他们称这里为“中国镇”,爱上了这里的中国饭菜。后来,“唐人街”成了繁华街道,街上除了饮食业外,刺绣、中国古玩等也都在当地享有盛名。同时,唐人街办起了华人子弟学校,从事中文教育。还有各种同乡会、俱乐部、影剧院等,成了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特殊街区。每逢春节,这里均耍龙灯、舞狮子,爆竹声中除旧岁,保留着中国传统的种种风俗。事实上,唐人街遍及世界许多地方,只是有的地方不这么叫就是了。

教师讲述:看书上P81的阅读材料,大家分组讨论总结一下华人在美国哪些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展现了华人的什么品质?

学生讨论后选出小组代表回答:(略)

教师总结:华人在美国的交通建设、医学、航天、物理、建筑设计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做出了巨大贡献。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聪明、认真等。

教师讲述:.课本图9.3中的活动,找四个学生分别扮演黑人、印第安人、华人和白人根据课本中的文字描述设置情景。

同学设置情景表演

教师提问:几个人的对话反映了美国一个什么社会问题,并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黑人、印第安人还有包括华人在内的黄种人,他们在政治、经济、教育和日常生活中都受到了不平等待遇,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种族不平等、贫富相差悬殊等社会现象。

(二)第二课时

在上一节我们知道了美国的疆域居世界第四位,那么在这么的地域内地形有什么差异呢?我们就在下边的内容中学习。

读图9.5找出美国主要山脉、河流和地形区? 教师板书:美国的地形 学生读图回答:(略)

教师讲述:主要的山脉有:科迪勒拉山系一部分、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

河流: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和我国的长江。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地形区:中央大平原、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太平洋沿岸平原。平原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约占世界平原面积的10%。

读图说出五大湖的名称?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在加拿大和美国交界处,五大湖总面积约24566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域。也是最大的淡水湖群。它们按大小分别为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湖水大致从西向东流,经圣劳伦斯河注入大西洋。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综合以上所述总结一下美国地形的特点?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美国的地形明显地分为西部高大山地、东部低缓高地和中部广阔平原三部分,各部分呈南北纵向分布。

1)西部以高大的山地、高原为主。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高度大、宽度广,包括了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和落基山脉,约占了美国本土面积的1/3。2)东部为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宽度和高度均不大。

3)中部为宽广的平原,从五大湖一直延伸到墨西哥湾,约占美国本土面积的一半。

讨论一下这种地形对美国气候的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讲述:

1)东部阿巴拉契亚山地对气候的影响:该山地的东南部由于高度较大,对来自于墨西哥湾和大西洋的水汽具有抬升作用,多地形雨,为美国多雨区之一。西北坡在冬季受到南下的西北风影响,常常会造成大雪天气。2)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对气候影响:山系以西受来自太平洋的湿润西风气流影响,西部沿海降水多。而山系东侧由于受到高大的山脉阻挡,形成了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类型。另外,科迪勒拉山系直逼太平洋岸,既限制了山脉以西北段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东伸,也限制了山脉以西南段的地中海气候向东伸。

3)中部平原对气候的影响: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南北开敞,使南北气流畅行无阻。冬季寒潮可以长驱南下,带来骤然降温的天气。夏季时,墨西哥湾大西洋暖湿气团可以自由北上,带来闷热多雨天气。中部平原气候的大陆性较强,成为降水和气温季节变化很大的地区。读图9.8说出美国的降水分布特征?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从西北向东南递增。读83页阅读材料,1998年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及其世界的位次,总结美国农业的地位?

教师板书:农业地区专业化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看图9.6和9.7说出图中所展示的农业生产是以何种方式进行的? 学生考虑回答(略)

教师总结:美国的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农业地区生产专业化主要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以生产

一、两种主要农产品为主的农业生产。

在美国,乳畜带内养殖的奶牛约占全国奶牛总量的1/3,生产的牛奶、乳制品占全国总量的1/2。玉米带内生产的玉米占全国总量的3/4,生产的大豆占全国60%,这里还利用玉米作为饲料,饲养着全国2/3的生猪和1/4的肉用牛。大家考虑一下这种生产方式的好处?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节约劳动力等。那么农业区域化生产的优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可大规模进行机械化生产,各广泛使用高新技术,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等。

参照图9.9美国农业带的分布,找出美国主要的农业带并说出其名称?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六个农业带分别为:玉米带、乳畜带、棉花带、小麦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和论和农业区。阅读图中A、B、C三项注释讨论归纳出影响小麦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和论和农业区的主要因素?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师生小结:D 这里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处温带大陆,降水较少,春夏气温较高,有河水灌溉,适合小麦生长。E这里是高山区,海拔较高,山脉之间有宽广的盆地和高原分布,形成高原山地气候,降水较少,草地分布广有河湖水灌溉,形成畜牧和灌溉农业区;F这里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纬度较低,是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丰富,热量充足,适合亚热带作物生长。由此总结出在影响农业分布的问题上应从气候、水源、土壤肥沃程度等自然环境方面,还有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社会环境方面。

(三)第三课时

教师讲述:前面,我们已对美国特别是其工农业生产有了初步的了解,阅读86页材料,美国居世界第一、二位的工业产品,了解一下美国工作在世界中的地位?

教师板书: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学生回答:(略)

师生总结: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工业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是当今世界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教师讲述:看书回答,那为什么美国的工业很发达呢? 学生回答:(略)

师生小结: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少受战争影响、大量外国人才的涌入、还有科技发达等。

在图9.12上找出各大工业区、首都华盛顿和纽约、芝加哥、休斯敦、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

教师讲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并且分布还比较广泛,形成了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闻名于世的如旧金山附近的“硅谷”。说一说大家对“硅谷”的了解?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硅谷地处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早期以硅芯片的设计与制造著称,因而得名。后来其它高技术产业也蓬勃发展,硅谷的名称现泛指所有高技术产业。硅谷自形成始在美国的高技术领域一直处于领导地位。在地理上,硅谷起先仅包含圣塔克拉拉山谷,主要在圣塔克拉拉县和圣何塞市境内,之后逐渐扩展,也包括周边如圣马刁县,阿拉米达县 的一部分。硅谷不是一个地理名词,在地图上一般不做标注。

自80年代后,世界各国和地区为促进高科技发展,都试图建立起自己的硅谷,如美国波士顿的“第二硅谷”、“日本硅谷”、“韩国硅谷”等。中国也不例外,有北京中关村硅谷、上海浦东硅谷(位于浦东张江)和广东深圳硅谷,浙江杭州也有一个“天堂硅谷”。

阅读87页材料,分组讨论,说说高新技术生产业对美国经济的作用。生分小组发言:(略)

教师总结:逐渐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科技所占的经济总额不断上升醋精经济的飞速发展。

结合911图913总结出图中所列举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种类? 学生回答(略)

教师提问:总结一下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和核心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是科技创新。当今社会呢是知识经济社会,科技已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谈论一下,今后中国的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先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总结:应该贯彻落实科技发展与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需要和大家说明美国是工业大国的同时也是资源消耗大和废物排放大国。读图9.14美国对世界资源、环境的影响。说出美国对世界资源、环境有哪些影响?

教师板书:资源消耗大国 学生回答:(略)

师生总结:发达的经济和高额的消费是建立在大量进口资源和大量排放废弃物的基础上。美国人口大约2.78亿,占世界人口的4.6%,但是能源消费量却占世界总量的23%。读图9.15组织学生分别计算美国、日本、英国、中国和印度的人均能源使用量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倍数。

学生活动:(略)

师生总结:美国是世界的4.78倍、日本是2.41倍、英国是2.37倍、中国是0.536倍和印度是0.28倍.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其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的基础之上的。美国这样,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也都如此。

分小组讨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世界能源可持续利用所产生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略)

师生小结::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也居世界前列。美国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的基础之上。美国有责任、有义务为保护世界资源做出贡献。

目前世界的大气质量正在不断下降,这主要是人类大量消耗能源,向大气中排放废气的结果。

读图9.16,组织学生 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计算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相对于中国和世界平均水平的倍数。学生分组讨论:(略)

教师小结: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是我们中国的9倍。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4%,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还是世界最大的废物排放国。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对全球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略)

教师总结: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大量排放,造成全球变暖等气候环境变化。

六、板书设计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

一、美国的疆域 国土的由来

二、移民国家 1.移民的概念 2.移民国家的概念 3.华人的贡献 4.种族问题

三、农业的专业化 1.美国的地形 山脉 河流与湖泊平原

2.气候与降水 3.农业专业化 4.农业带分布 影响原因

(四)、高新技术产业 1.工业带分布 2.硅谷

3.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的作用 4.对中国的启示

(五)、资源消耗大国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有效教学全员岗位大练兵”的活动,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以及高效课堂的充分利用,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学会老师所教的知识。我深切的体会到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主要根据如何创建高效的课堂效果谈谈自己练兵后的心得体会。

1、课堂要模式化

现代课堂需要改革创新,落入了模式化的套路。一般都会把课堂分成几部分,导课,提出问题

2、全方面培养

我觉得初一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自尊心很强。所以教学时就应该注重学生的心里特点和接受能力。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来进行教学,不要被几个优秀学生的表现迷惑,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用能使最差学生明白授课的主要内容,才是明智之举。

3、学中玩、玩中学

让每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孩子的乐趣所在。将“玩”引入课堂,让每个孩子动起手来,在玩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使学生对这种活动动机和兴趣逐渐迁移到地理的学习上,从中享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在探求地理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将“讲堂”转化为“学堂”,将机械重复的练习转变成生动活泼的游戏,手脚并用,让学生充分体现地理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地理学习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边玩,一边学,“玩中学”玩为了更好地学习地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4、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出现在学习过程中。一开始组织实施时,学生会因缺乏方法而显得生疏,有时课堂特别乱,难免会出现乱说乱叫,为一道题大吵大闹,秩序混乱等状况。为了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教师必须进行恰当地引导。比如提倡学生“口语交际”小组合作交流,每个成员都有说的机会。许多学生的特点是心直口快,往往还没有想好就急于脱口而出,有时会说半截话,有时说一半又重说。对于这样的学生,要求小组成员对他们提出更正意见,重新说。还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小组成员在交流时让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才能听清楚别人说的意思。当然,学生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只有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小组合作交流的质量才会得到逐步提高。

5、共同备课、听课

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也是教师教学研究最重要的场所。传统的教研课是这样安排的:学区听课,安排一位教师上一节课,这位教师独立备课上课。在课后开展评课活动,大多数教师对教材不熟悉,或者体会不深等。发表一些空话好话,针对以上情况,我校采用了教师共同参与互动的方式。同课多人备,同课多人上。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只有准备充足,才能有打胜仗的信心。对同一个上课内容,集体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由一名教师执笔,备出评案。实施教学后,课后反思交流,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这样,每一位教师都是这节课的设计者,都是这节课的反思者,都有很深的体会,交流发言自然切中要害。同一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设计,让不同风格的几名教师同题会课,你上我听,我上你听。课后执教者个人反思,集体评议时,大家可以有深刻的发言,有更深的理解。

初中地理美国教学设计 第2篇

导人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所学习的日本、印度、俄罗斯等国家是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学生:东半球),对,这些国家都是属于东半球的国家。那么西半球有哪些代表性国家呢?(学生:美国、巴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开始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一节 美国

播放美国城市图片(图片中应突出各种不同肤色的人种)

(一)空间定位

(1).美国的纬度位置、本土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北温带,美国海外的两个州分别位于什么位置?属什么温度带? 阿拉斯加:位于北极圈附近,大部分属北温带,少部分属寒带。夏威夷: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热带太平洋地区,属热带。(2)海陆位置和临国位置。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西南与墨西哥相邻,北临加拿大,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民族大熔炉

1.提问:美国居民中,都有哪些肤色的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说明美国是一个由各种人种构成的移民国家。)总结:美国建国只有200多年,居民都是由各大洲移入的,所以说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板书:移民国家。

2.活动:阅读P80页资料《美国几名公民的祖籍》说一说他们是哪些国家或大洲移民的后裔?

(华盛顿:英国人。爱因斯坦:德国犹太人。杨振宁、李政道:中国人。乔丹:非洲人。)

出示相关图片师讲解,让学生知道在美国众多的居民中也有华人,华侨的聚居的地方如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

3.阅读:81页图9.2“美国的人种构成图”,看看在美国什么种族的人口最多?

(白种人占84%,最多;其次黑种人占13%;其他占3%。)

4.合作探究:阅读教材81页2题中印第安人、黑人和华人的对话,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些对话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着一个什么问题?并说说你自己的感想? 请学生回答后,师及时点评,然后总结归纳:在美国社会中,黑人、印第安人和华人在政治、工作、生活中受到不公平待遇,即美国存在种族歧视问题美国政府总是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而自己国内的种族歧视问题却始终解决不了。

板书:种族歧视。

5.播放幻灯片。

(1)展示唐人街的图片及文字资料。(2)展示华人在美国工作、生活的资料。

活动:说一说华人对美国的建设都有哪些贡献?

(西部开发,修筑铁路;科学界获诺贝尔奖的有: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航空领域有第一位华裔太空人:王赣骏。)

板书:华人的贡献。

6.过渡:有众多的中国人生活在美国,那么美国的气候条件和其他自然环境与中国有哪些不同?看看作为当今世界的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农业又是怎样的?

(三)农业地区专业化

1、农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今天我们要分组考察美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情况,大家根据座位分为四个小组:A 气候考察组 B 地形考察组C水源考察组

D 农业技术组,分别探究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体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

在活动过程中,前三个小组进行摸拟考察,整合地图资料,做出简单的考察报告。第四小组进行综合评估得出技术推广结论。

注意事项:

组内成员由组长负责讨论和交流答疑,达成共识后由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其他同学注意倾听,有错误及时指出。A气候考察组,注意根据以下问题展开探究,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分别位于什么纬度位置?光和热资源是否丰富?美国降水分布有什么特点(美国降水丰沛,江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探究美国气候对生产的有利之处。(温度适宜,东部降水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B地形考察组:

请小组成员根据美国地形图,派代表在黑板上绘制出简易东西方地形剖面图(即“高低高”组合,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低山),从图上找出1阿巴契亚山脉,2科迪勒拉山系,3中央大平原,填到黑板上面的板图中。

说明美国平原所占的比例与耕地条件情况。(美国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广大,占世界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

评价美国农业生产的地形条件。(平原所占比例大,有利于农业生产。)

探究地形对美国农业耕地面积和交通的影响。(美国平原面积大,因此耕地面积广大,交通便利。)

C水源交通考察组: 通过阅读美国的地形图描述密西西比河的流向等水文特点(自北向南流,世界第四大河。),在黑板上图上把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用彩笔描绘出来。

探究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对美国农业生产和交通的积极意义。(提供灌溉水源和方便水运条件。)

根据课外资料给大家介绍“自动灌溉水运条件”——确保旱涝保收的电脑灌溉系统。D农业生产技术组:

综合前三组的考察汇报,小组成员模拟农业专家根据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图,归纳美国主要的农业分布情况(乳畜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春小麦带,玉米带,冬小麦带,混合农业代,小麦和林牧业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水果和灌溉农业区。)小组成员简单解释农业规划的原因:

乳畜带分布在五大湖沿岸和东北部沿海地区,这里有美国最大的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对乳,肉等产品需求量大;美国西部地势较高且少雨,适合畜牧业发展;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东南部和亚热带气候类似,所以种植相应的农作物;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分布特点是由纬度决定的;东部第十平坦多雨,适合棉花生长。这说明美国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美国农业生产规划有什么道理?(地区生产专门化;因地质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性。)

2.农业生产特点: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生产量和出口量局世界前列,是农业强国。.合作探究:展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图。大家观察图,看看美国主要形成哪些农业带(区)?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A玉米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

B乳畜带: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密集。C棉花带:地形平坦,土地肥沃,纬度低,夏季气候湿热。

D小麦区:中部平原的北部和中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冬冷夏热,灌溉便利。

E亚热带作物带: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和佛罗里达半岛,纬度低,热量足,降水多,地势低平,适合亚热带作物生长。

展示“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及位次”图表。美国有哪些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

(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美国农业生产专业、高效的特点,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农业生产机械化与发达的工业息息相关,下节我们一起参观高新技术武装下的美国。(三)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了解了美国的位置范围。同时还了解了作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它的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专业化、效率高的生产特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四)自我检测。

一、填空题。

1________是美国的土著居民,今天居住在美国的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都是在近200多年的时间里________美国的。

2美国的华人和华侨约有160万人,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等城市还有华人聚居的富有民族特色的“__________”。

3美国东临______洋,西临______洋,南临______湾,地形呈__________分布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以上。

4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__________、_________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休伦湖、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美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________ ,形成了一些________,生产规模很大;美国的许多农场品的________和________ 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

(五)、板书设计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

(一)空间定位

1.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二)移民国家

1.人种构成2.种族歧视

3.华人的贡献

(三)农业地区专业化

1.优越的自然条件

初中地理兴趣教学 第3篇

关键词:兴趣,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不同于其他任何一门学科, 它是初中阶段的所有课程中最抽象的一科。所以面对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 老师如何传授给学生, 是值得每一位老师思考的问题。因为初中学生在进入中学之前对地理知识的接触很少, 而且接触的大都是实物。进入中学后, 学生开始正式接触地理, 很多学生对地理的概念都很模糊。在他们的意识里, 地理只是山和平原两种。所以对于这些学生而言, 老师不能够使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 而是首先让他们对地理产生兴趣。人只有对一个事物产生了兴趣, 才能够真正的去学习它, 并掌握它。所以教学应该讲究方法, 兴趣教学就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之一。

一、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我们都知道, 初中地理课本中图片占有一定的比例, 与文字相比, 学生们更偏爱于根据地图来学习地理知识。所以在授课过程中, 适当使用多媒体工具, 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较之于多媒体, 课本中的图片、地球仪等教学辅助工具都逊色不少。因为多媒体中可以包含几乎所有涉及到课本知识的画面, 这样的课堂就会显得形象、生动, 让学生地理事物。这样既可以把抽象的物质具体化, 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向往。当讲到中国长城的时候, 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是纪录片的形式播放给学生, 一边播放, 一边讲解。长城虽然为我国的一大壮观景象, 但是很多人还是没有见过长城的, 所以给学生讲课时, 如果就凭课本中的几个图片, 是无法把长城的壮观表现出来的, 因为在这里所有的语言都显得无力。学生们因此也会对地理学习感兴趣, 会有一种想学地理的冲动, 所以教师的授课就会显得轻松, 而且效果异常的好[1,2,3]。

二、组织课外活动, 增加学生对地理的了解

在假期老师可以组织课外活动, 以课外活动的形式, 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教育。首先, 要跟学生们提前讲好游戏的规则, 告诉同学们要去的景点, 让他们提前课下预习有关的知识。中学生的课外活动比较少, 所以他们会积极地参与进来,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到了景点之后, 老师让每一个同学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 以地理课本知识为基础, 写一些东西。这样的课外活动形式的教学, 起到的作用是最好的, 而且学生一旦记住了这些内容, 就很难再忘记。[4,5]当然这种方法并不是一种可以普及的方法, 加上初中生作业比较多, 所以他们没有这么多的课外时间。每个同学都有过旅游的经历, 可以组织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这些经历, 然后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查阅资料, 给学生们的协作提供素材。归根结底, 如何让学生对地理课程感兴趣, 学好地理知识, 才是我们每一位地理老师所追求的。兴趣教学对于教师不是一种轻松的教育方法, 这需要前期的努力作为铺垫。[6,7]课外活动的形式是可以多样性变化的, 同时注意教与学同步进行。因为在课本知识方面, 我们虽然比学生强, 但是在其他方面, 我们未必就一定比学生强。教育本来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三、注意生活细节

注意生活中的细节, 可以帮助学生学好地理。学生们意识到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时, 也会因为想解答这些地理知识, 而对地理感兴趣。例如地理知识中的天气问题, 我们知道天气预报每天都会播放。而有的时候天气预报不准确, 或者是播报员有口误, 这些细节就是我们的学生能够发现好好学习地理。曾经有一个学生因为在野外宿营的时候, 迷失了方向, 后来晚上发愁看星星的时候, 才发现天上的北斗星, 他通过对课本知识的记忆, 找到了方向。后来可想而知, 这位学生对地理产生了狂热的兴趣。[8]他还自己通过仔细观察, 找到了一种识别方向的小窍门。这就是兴趣的力量, 兴趣不是一种简单的爱好, 而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对一个事物的追求。如果一个人没有特殊的经历, 是很难对一件事情产生强烈的兴趣的。所以, 如果我们将这种学习方法实现, 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了。初中生处于不成熟阶段, 他们的思维还没有形成定式, 所以教师的言行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合理教育和疏导, 可以让学生豁然开朗, 可以让他们马上改变一种陋习, 还可以很快让他们对某一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 我们身上的责任是重大的。不能因为学校或者是社会对地理学科的偏见或者是不重视, 而灰心丧气。我们更应该着眼于如何让学生对本学科感兴趣, 因为只有学生对地理产生了兴趣, 作为学习主体的他们才会真正投入到对这门课的学习中去。评价一个老师的好与不好, 不能单独从他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考虑, 而更应该考虑他的教学方式。只有好的教学方法, 才能够对学生的未来学习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学生的一生。

参考文献

[1]周慧.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降低地理学习中的思维障碍[J].广东教学研究, 2003, (6)

[2]陈尔寿.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地理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4]王民.国外地理教育动态[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5]陈澄.地理学习论与学习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6]涂德.中学地理创新教法——教学心理实践[M].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9.

初中地理美国教学设计 第4篇

一、学生的经验资源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经历和体验。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都融合在美国人的生活中,而黄种人比较集中的地区就是旧金山、纽约、洛杉矶等城市的“唐人街”,这些内容不用太复杂地去讲述,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课本、影视节目等对这些知识已经有所了解,所以相当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难度。所以说,学生的经验资源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课程资源

新课标指出,社会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各种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都是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校必须合理开发利用各种地理课程资源。

在电影中常常会出现一望无际的农场、带着牛仔帽的大农场主,这也从侧面影射了美国的农业非常发达,而且机械化程度非常高,这些对我们讲解美国发达的农业非常有帮助。在一些美国大片中,各种各样的高科技都被运用得淋漓尽致,所以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就是:美国是一个科技相当發达的国家。通过各种报刊、新闻所获取的有关美国军事方面的信息可让学生了解到美国最新型的战舰、战斗机、军事装备等,这些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高新技术的发达程度。所以,社会课程资源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计算机网络资源

新课标指出,地理文字、图像、视频、书刊等电子资源都属于计算机网络资源,数量多,影响大,是地理教学极为重要的资源库。

现在我们用到的最普遍的计算机网络资源就是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计算机网络资源中的文字资料、地理图像、视频、动画、书刊等相当丰富,而且形式多样,获取方便,内容新颖,成本较低,我们对它们的利用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这些网络资源的获取与利用,这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

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科学、合理、积极地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促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为地理教学工作服务。

七下地理美国教学反思 第5篇

作者:韩丽祎

教学反思对老师来说有很重要的帮助,能够让老师知道自己教学出的不足之处,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获得进步,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2016人教版初一地理下册教学资源《美国》教学反思,希望能够使老师获得提高。

一、开放的构思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也是世界地理教学中国家地理部分的必考内容之一,是同学们接触到的西半球上的第一个国家。鉴于许多学生对美国的了解比较片面、零散,甚至存在盲目崇拜、妄自菲薄的现象。集体备课中我们既重视了课程标准中知识要求的研讨,也注重了向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能辩证地看待美国的发达、人权及发达背后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人权现状,认识一个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等现实问题,最后达成共识。美国教学中依据课本但不拘泥于课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发动学生收集美国的相关资料,将美国放置在世界大环境下认识其经济的发展,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美国的发达与弊端,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责任感,以求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基于集体备课的共识,我负责准备本节内容时设计了以下新颖的探讨话题:七嘴八舌话美国、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谁能相比、美国农业生产与高青的农业生产有何不同、美国经济高度发展的代价、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哪些走在了世界前列,美国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大得惊人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哪些影响,全球气候变暖──50年内图瓦卢将消失谁之过,应如何看待目前我们与美国的差距,假如你留学美国学有所成后你将何去何从等。补充了:“国际警察”美国佬不做赔本的生意、美国的人权现状、美国的教育、美国笼络人才的招数、联合国总部为什么设在纽约(谈人的眼光要有前瞻性)、美国为什么不支持《京都议定书》、歌曲《每年总有这一天》──写给6.5世界环境日等资料,努力给学生创设、营造一种世界大环境下多角度认识美国的学习环境,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地理思维辨析能力。

二、活跃的课堂

当利用“七嘴八舌话美国的话题”引入新课时,学生争相发言,涉及的话题和领域五花八门,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一个个新颖话题的引入和资料的补充,学生群情激昂,学习劲头空前活跃,自学展示环节中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既看到许多美国进步之处,也对美国不惜损害他国利益笼络人才、身为大国对世界环境不负责任的态度、以及干涉别国内政等不可取的做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澄清了认识。随着美国发达经济的学习与比较,学生在看到我国经济与美国差距之大的同时,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并决心努力学习,为将来参加祖国建设做贡献。在《每年都有这一天》触目惊心的歌曲的感召下结束讨论,学生倍感身为地球村公民应关注地球环境,肩负起保护地球环境的重任。整堂课师生都沉浸在一种相互学习的喜悦之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美中不足

因涉及的自主探究的话题和补充材料较多,学生思维活跃的同时较难以调控,因而时间调控得不够好,有的环节还不深不透,当堂达成度不够理想,所设计的检测内容完成得匆忙。

四、吃一堑长一智

以后的美国教学中需进一步精选材料,切实指导学生做好预习,注意图文结合以及过渡环节的设计,加强各环节时间的计划性,先学后教,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切实注意启迪学生思维,重点知识要落实到位,不能喧宾夺主,精心提炼问题导学,注意提高知识的当堂达成度。

七年级地理《美国》教学反思 第6篇

材用一首诗来描述“什么是土地?”,启发学生解释这几句话的涵义。这样的安排比直白的说明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2.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突出“人与土”的矛盾

教材就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力求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等知识,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做出分析。反思一:美国教学反思

《美国》是七年级地理教科书中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它和第二节《巴西》共同构成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对西半球两类不同性质 的国家的概况有所了解。本节教材的四个部分都围绕美国经济发展展开。本节第一课时分析了美国的人种构成以及美国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第二课时则主要认识美国 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和带来的问题。

世界高新技术技术产业基地—这部分内容,突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高新技术工业在美国工业及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资源消耗大国—在学生了解了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大国同时辩证地让学生看到美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大国和环境污染大国。

学生通过前面两章对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后,已经能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简单方法,并且对于世界地图、区域地图和统计图表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所以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读图认识美国的工业分布以及美国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情况。

初中地理美国教学设计 第7篇

美国第一时

xxx中学“三学四导”导学案

主备人:

xxx

审核人:

地理组

时间:XX

年上学期

新授

年级

七年级

第二十时

科目

地理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第一时

学习

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美国的邻土组成、地理位置;(2)知道美国人口的分布、居民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地图了解美国领土的组成和地理位置;(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美国人口、种族、华人、华侨等方面的基本概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美国领土的扩张过程,即印第安人受苦受难的血泪史,使学生懂得殖民主义的罪恶;(2)通过了解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和华人华侨对美国科技与文化的贡献,使学生认识美国社会的弊端和中国人的伟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美国领土组成,自然条。

三、教学难点

美国国旗图案设计上的变化,探讨美国领土的扩张问题

主讲人备

情趣导入:明确目标,个性导入

.NBA球赛、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自由女神像„„你一定非常熟悉这些事物,它们皆来自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国家——美国。这节我们一起走进美国,了解美国的领土组成、民族构成及经济状况。

自主预习单:

知识点●1 民族大熔炉

图9-1-1

.位置和领土组成

纬度位置:本土主要位于30°N~49°N之间。

海陆位置:本土位于A__太平__洋和B__大西__洋之间,北、南分别与__加拿大__、D__墨西哥__相邻。

领土组成:除本土外,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E__阿拉斯加州__和太平洋中的F__夏威夷州__。

2人口

XX年,美国总人口31亿,是世界第__三__人口大国;__移民__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美国的华人和华侨约有400万人,分布在__旧金山__、纽约和__洛杉矶__等城市。

知识点●2 农业地区专业化

.自然环境

地形:西部科迪勒拉山系,中部__中央平原__,东部__阿巴拉契亚山脉__。

河湖:__密西西比河__是世界第四长河,__苏必利尔湖__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气候:以__温带大陆性__气候为主。

2.农业

农业发展优势:本土绝大部分位于温带。耕地面积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__灌溉__提供了良好的条。

农业生产特点:__机械化__和__专业化__。

农业地位:世界上的__农业__强国。

主要农业带

图9-1-2

A__乳畜__带、B__玉米__带、__小麦__区、D混合农业区、E棉花带、F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

探究点一 美国的地理位置

问题导入

图9-1-3是对美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据图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图9-1-3

知识链接

美国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美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纬度位置:美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0°到49°之间,位于北温带。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有北极圈穿过,太平洋中的夏威夷有北回归线穿过。

相对位置:北邻加拿大,南邻墨西哥。

拓展应用

.下列关于美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东临大西洋,东南临加勒比海 ②美国西临太平洋,阿拉斯加州隔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相望 ③美国北邻加拿大,南邻墨西哥,两者都是北美洲的发达国家 ④美国本土全部位于北温带

A.①②

B.③④

.②④

D.①③

[解析] 美国东临大西洋,南临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阿拉斯加州隔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相望;美国北邻加拿大,南邻墨西哥,加拿大是北美洲的发达国家,墨西哥是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本土全部位于北温带。

探究点二 美国农业的专业化生产

问题导入

下图是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图,该图反映了美国农业生产怎样的特点?

图9-1-4

知识链接

美国农业生产与当地的自然条、市场等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农业带

分布

发展条

特点

乳畜带

五大湖及东北部地区

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分布集中,市场广阔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和专业化;服务专门化;科学技术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

玉米带

五大湖以南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

小麦区

中央大平原北部和中部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北部春小麦,南部冬小麦

棉花带

北纬3°以南地区

热量充足,秋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适合棉花生长

畜牧和灌

溉农业区

西部高山和盆地

多高山、高原,干旱少雨,多天然牧场

亚热带

作物带

墨西哥湾沿岸

亚热带湿润气候,水热充足

拓展应用

临沂中考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完成~题。

图9-1-

甲农业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温较高 ②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 ③城市和人口密集 ④多高原、山地,降水稀少

A.①②

B.③④

.①④

D.②③

乙、丙两农业带分别是

A.玉米带、混合农业区

B.小麦区、玉米带

.棉花带、玉米带

D.小麦区、棉花带

[解析]D B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及成因。甲位于美国的五大湖区,是美国的乳畜带,这里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密集,市场消费量大。据图可知乙、丙两农业带分别是小麦区、玉米带。

总结导评: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易混点 美国领土位于北温带,临两大洋,属于北美洲。

初中地理美国教学设计 第8篇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为教学提供丰富材料

武鸣县山清水秀, 地理资源得天独厚, 是一个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的旅游大县:有清澈见底、冬暖夏凉、“令人神骨皆仙”的恒温泉———灵水, 有大文豪郭沫若诗赞“群峰拔地起, 仿佛桂林城”闻名海内外的伊岭岩, 有民国两广巡阅使陆荣廷的私家花园———明秀园 (名列广西三大古典名园之一) , 有雄踞桂中南、享有“广西庐山”美称的大明山自然保护区, 有依山傍水、幽雅玲珑的起凤山。此外县境内还有剑指蓝天的文江塔, 草木葱茏的黄道山, 怪石嶙峋的罗波潭, 千姿百态的百索七十二宫洞及洞腹幽邃、深不可测的龙母岩等。

这就为乡土地理教学提供了丰富材料。通过讲述乡土资源名胜古迹的独特优势, 可使学生产生生活在家乡的自豪感, 坚信家乡有美好的未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 使学生加深对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认识, 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二、乡土地理教学的主要特点

乡土地理作为小区域地理, 有其特性和共性, 教师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应从乡土地理教学的特点出发, 才能发挥其有效的作用, 才能实现乡土地理教学的目标。其主要特点是:

一是教学途径的实践性。这是乡土地理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要求开展:“绘制反映学校或家庭所在地的示意图”, “开展乡土地理的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活动。这些乡土地理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实际, 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

二是教学形式的开放性。乡土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要求学生走出课堂, 到野外去考察, 走进社会展开调查。这是教学形式上的开放, 使学生从单纯的课堂教学走向自然, 走向社会。

三是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在乡土地理学习中, 既强调学习的综合性, 也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观察、考察、调查等实践, 分析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

三、乡土地理知识如何融入地理教学中

1. 教师要熟悉本地的地理

熟悉当地的地理, 是教师能按课程标准要求高质量地完成乡土地理教学必备的基础条件, 因为对本地的地理不熟悉的教师, 是不可能很好地教好乡土地理的。武鸣县近年来通过教师支教和异地交流, 有不少的地理教师是“外乡”人士, 要教好当地的乡土地理就必须尽快地熟悉当地的地理环境, 将自己融入当地的社会中去。要熟悉当地的地理, 应尽可能地收集本地的有关地理资料, 如武鸣的山川地貌特点、风景名胜古迹等各方面的资料。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志, 以及近期的有关当地建设的新闻报道, 甚至包括乡土文学、乡土历史方面的资料, 拓展自己的视野, 加深自己对当地的认识。这样, 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就可如数家珍般地娓娓道来, 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要做好实践的知识准备

乡土地理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就是要走出课堂, 在课外进行观测、观察、参观、调查等活动, 这些活动主要是学生动脑、动手, 进行地理实践。乡土地理课外活动实践性很强, 既要具有扎实的地理知识基础, 又要具有把地理知识运用于观察乡土地理事物的能力, 因而对参加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 也要求具备丰富的地理知识和良好的地理素质, 才可能在实践考察中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因此, 在实践前, 学生要认真准备好考察或调查提纲, 如考察或调查的目的要求, 考察涉及的知识内容及考察所需的工具, 考察或调查记录所需的表格等, 才能使实践活动顺利完成。

3. 乡土地理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乡情国情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乡情教育是最生动具体的国情教育, 是国情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基础。课堂教学中应当结合实际, 穿插进行乡情和国情教育, 使乡土地理教学与国情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 还要充分利用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亲身获得的丰富的乡土材料, 使地理教学充满活力和朝气。

二是课内课外教学形式相结合的原则。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认识和应用。乡土地理教学需要走出课堂, 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教学。然而, 课堂教学也是乡土地理不可缺少的教学形式。不仅乡土地理教学要课内外教学形式相结合;在进行观测、观察、参观、调查等课外教学活动时, 也需要利用课堂教学做知识准备和方法的训练等。

三是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 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课, 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环境调查。利用野外考察、地理知识问答、自制地理模型等课外活动, 并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运用有机结合起来, 辩证地分析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以完善课程结构, 增强教育功能, 使乡土地理研究和教学具有地方特色。

参考文献

[1]惠美玉.浅论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教育策略[J].湖南地理, 2002 (3) .

上一篇:银行廉洁自律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文和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