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7困难学生帮扶制度

2024-08-10

c7困难学生帮扶制度(精选12篇)

c7困难学生帮扶制度 第1篇

高家店镇中心校困难学生帮扶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构建和谐校园,切实保证贫困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全力营造关爱贫困学生的社会氛围,解除贫困家庭的后顾之忧,不断加大“贫困家庭”关爱力度,通过深入扎实地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我校“扶贫帮困”工作制度。

二、帮困助学条件:

在校各方面表现良好,无不良行为或处分记录、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并属以下情况之一的:

1、本校家庭困难的在校学生;

2、进入低保线的或有农村贫困证家庭就学的子女;

3、因特殊情况导致家庭困难的学生;

4、父母(双方或一方)丧失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的。

5、其它因特殊原因(如家庭成员因重大疾患、意外事故等)造成经济困难的。

6、没有享受其他类似的助学金资助(享受政策性减免除外),但家庭特别困难的可以推荐。

1、热爱祖国,热爱党;

2、遵纪守法,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53、勤奋学习,积极上进;诚实守信,品质优良;

4、家境比较贫困或有特殊困难;

三、帮困助学实施办法:

扶贫帮困活动要针对困难家庭的学生实际情况,以帮助困难学生安心入学,解除他们学习的后顾之忧,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为目标。要求如下:

1、学校领导重视,全体教职员工大力支持。为了抓好扶贫工作,学校成立扶贫济困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校长亲自挂帅,教育运行处主任、德育主任、各班主任负责具体落实,各年级对贫困生进行摸底,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2、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部门、各责任人,必须做到每个贫困生都要有人关爱,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发动广大师生积极献爱心,为贫困学生送去学习用品、书籍等,其次组织老师、同学到贫困学生家庭进行慰问走访,鼓励他们振奋精神,刻苦学习,报答社会和父母关爱。

3、争取各方力量,拓展扶贫助学途径,尽力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

c7困难学生帮扶制度 第2篇

重庆市合川区思居完全小学

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制度

一、工作目标

长期以来,学困生教育一直是我校教育中一个普遍而又重要的问题,常常困扰着很多教师,甚至让许多的年轻老师束手无策,但补差工作却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教育,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和条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帮教实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二、工作思路

全程关注学困生的思想动态,严格把好学困生辅导关,班主任合理协调好各科的帮教对象,坚持因材施教,并由各学科帮教教师负责对各学科的学困生逐步建立跟踪档案,及时了解、掌握学困生的信息,适时采取辅导和转差措施,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三、工作要求 及措施

1.学期初班主任老师要会同任科老师确定帮教对象,在全面调查了解,充分辨别分析,认真摸准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困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对心理障碍型的,重在端正态度或治疗心理疾患,相应方式为个别谈话、心理辅导;对意志薄弱型的,重在意志锻炼;知识断层型的,重在接上知识链。汇总后上报教导处备案。

2、教师认真制订各科帮教计划,每位任课教师帮扶学困生名额。

3.精心准备帮教内容,每次帮教有详实的帮教记录,保证每次的帮教质量。同班级或同办公室的老师要经常交流帮教心得,共同提高。

4.定期对帮教的学生进行调研,及时了解帮教情况,帮教教师要做好成效的记录。教导处还将不定期对帮教情况实施督查。

5.定期做好家访,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并作好记录。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与变化,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正面鼓励,侧面教育。各班级采取激励措施,对学困生给以适当奖励。哪怕发现学困生身上一点闪光之处,即予以表扬,哪怕发现学困生的一点进步,即予以鼓励,哪怕发现学困生的一处创新,即予以赞美,做到表扬多于批评,做到正面鼓励为主,侧面教育为辅。学困生,更多的是要在爱心呵护下成长。

重庆市合川区思居完全小学

2021年9月1日、重庆市合川区思居完全小学

c7困难学生帮扶制度 第3篇

案例一, 2010级国际金融专业女生柳某, 广东河源人, 性格文静, 喜欢动漫。其父母亲均为中学教师, 对孩子要求严格。该生大学入学前入党, 曾获得河源市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从大一到大三, 共有十一门不及格, 三门重修。案例二, 2010级国际金融专业转专业男生邹某, 河南人, 沉默少言;较少与同学或者老师交流。她按照父母的意愿转专业到金融系来, 但自己想做与心理相关的行业, 喜欢之前的专业, 想从事心理咨询师或者教师等行业。该生上课出勤率较低, 从大一到大三, 共有五门不及格, 三门重修。

2 学习困难学生的定义和分类

学习困难学生, 与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相比, 是指在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多层次因素影响下, 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行为散漫, 对学习的时间精力投入较少, 往往导致多门不及格。成绩单不理想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本文中所论述的“学习困难生”, 排除天资因素的学习困难生。

每次期末成绩出来后, 辅导员找学生谈话、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策略, 几年工作下来笔者深刻地意识到, 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始终占据主动权。有的放矢, 是我们工作成功的开始, 为更好地开展工作, 可以把学习困难学生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2.1 适应性障碍, 情绪影响学习。

刚从高中踏入大学的学生们都将面临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他们面对同样的起点和冲击。大学主动式的学习生活模式与高中的被动式学习生活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如自主选课、选择性地参加社团活动等, 部分同学也因此顺从主观快乐原则以及某些外界因素关于利我因素, 开始浑浑噩噩的大学生活。每一位新生在刚开始相对比较认真, 慢慢地纷纷在课堂上玩手机, 更有甚者是不去上课, 把复习的时间集中安排在考试前两周。短短几天时间把十多门功课消化好并面对考试, 难免会出现囫囵吞枣的情况, 那些非常适应高中老师划重点、重复做例题题海战术的学生便会更加被动。这部分同学, 在新的学习模式里面无法很好的适应, 导致他们无法自主去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模式。与此同时, 还有一部分同学因怀念以前的学习生活模式、怀念在家里中学的日子、以前的老师、同学, 以至于郁郁寡欢, 更有甚者终日无法抽离抑郁低落的情绪, 根本无法专心学习。

2.2 对成绩不重视。

大学生对学习成绩的忽视, 主要来自于高中时接受对大学的认识与在读大学期间对大学认识的冲突。为了高三的学生可以更专心地面对高考、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无论是家长和老师, 经常用“上大学了就会很自由”的意识去加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如常见的话语有:“大学之后可以随便玩、大学之后就不用天天去上课、大学只需60分就可以毕业”等。高中老师与家长不自觉的、无意识的强化, 让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便不自觉松懈下来;加上部分师兄师姐的言传身教, 他们更加信奉这种自由的学习生活。没有学习成绩的束缚, 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直接缺课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直接忽视学习和成绩。而缺课往往是成绩不好的起源, 重点难点都没有办法自己去把握, 单纯靠课件或自学, 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

2.3 家长对离家远的孩子鞭长莫及。

此类学生在家长眼中往往属于很听话、没有主见的孩子。大学的自由奔放释放了一直被紧锁的他们, 他们时刻被鼓励说出自己的想法,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之前一直压抑在心中不敢说出口的行为便会出现。如, 高中成绩一直很好、高考成绩超过重点线外省学生, 因没试过不及格, 直接有一门课的考试上交空白卷, 最后有三门课不及格。这类学生的家长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当电话通知他们孩子的成绩单时, 他们都表示无法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出现多门不及格, 这与学生的成长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单纯的与这类学生谈话一般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让家长回到参与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来, 才能让此类学生在大学生活的自由与约束之间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点。

2.4 金钥匙让他们毫无目标, 60分万岁。

每个班都会有几名学生从大学入学之后就不用担心就业问题的学生, 他们家庭往往有一定社会资源, 允许他们在能力范围内有自己的选择。与那些要通过成绩、工作证明自己实力的农村刻苦的孩子来说, 他们几乎没有就业压力。加上对自己没要求, 他们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打游戏、上网, 他们在校只有一个目标:顺利毕业, 因此对成绩的要求基本停留在60分而已。

2.5 叠加性或者继发性。

学习成绩上不去, 有时候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时候是相互影响的, 如可能是各方面原因叠加在一起产生或者由甲原因引起乙原因等。

根据以上分析, 案例一柳某大学前乖巧、顺从父母要求好好学习, 压抑内在真实的自我, 又因身边的人都上了大学之后花大量时间沉迷动漫, 忽视学习和成绩, 导致出现多门不及格。而案例中的邹某因离家远的缘故, 其父母对其教育和管理有心无力, 又因专业不是学生自己所喜欢, 导致积极性降低, 无心学习新专业的课程。又因家里有亲戚有银行的行业背景, 学生认为主要能毕业就可以了, 没有必要好好学习。以上两个案例, 都是由于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原因导致成绩的不理想, 而这些原因又是相互影响加强。

3 党员帮扶困难学生的基本模式

学生党员是辅导员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左右手, 他们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班级;因党员的忠诚和严谨而成为我们辅导员可以依赖的助手。根据以上分析, 初步建立的党员帮扶模式如下:

3.1 以班级同班的党员实行有效的观察了解并如实反映。

如, 案例中两名学生的爱好以及性格特征, 都需要提前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归纳, 对我们接下来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方案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3.2 与班级党员们一起讨论, 制定班级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方案。

根据困难学生的具体情况, 出现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因地制宜, 初步确定关注重点对象以及对应的帮扶方案。

3.3 挑选适合的党员执行方案。

以“一帮一”、“一带一”为基本单位, 从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入手, 执行的过程既要自然又有效。

3.4 建立全方位评价体系, 及时灵活调整方向和策略, 提高帮扶的科学有效性。

建立辅导员、班主任、班委、宿舍长等四级评价体系, 及时调整帮扶方案, 有的放矢。

在以上帮扶模式四个步骤的作用下, 以上两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她们学习积极性慢慢提升,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不及格科目基本补考及格, 重修科目数逐渐减少。

4 党员帮扶困难学生模式的意义和启示

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帮扶机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党内和谐、发挥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良好的学风是各高校长久地保持鲜活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作用有助于校园良好学风的形成。针对高校学生学习困难学生产生的原因, 在兼顾党员的帮扶机制、积极建设好基层党组织的同时配合学院做好教学质量年学风建设工作的相关要求, 启动学生党员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帮扶工作, 从了解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到学习跟进的方案等入手, 采取多种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为构建和谐优秀的基层党组织做好坚实基础。在实行帮扶模式运行的实践中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启示:

(1) 学习困难学生这个群体不容忽视,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是持久战, 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致。 (2)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各个击破, 需要依赖学生党员实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尝试, 必须建立评价体系, 保证帮扶模式的灵活运转。 (3) 学生党员在对学习困难学生实行帮扶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 在坚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教育同时提升了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 (4) 学生党员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 将对整个班级、乃至系部、学院的学风建设以及学院的教学质量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月圆.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学生党内帮扶机制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 2012 (9) .

[2]张锦平.论学风建设中学生党员的先锋作用[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7 (2) .

[3]罗志翠, 单桂峰.大学后进生的预防与帮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6年9月.

困难学生就业帮扶措施刍议 第4篇

关键词:困难学生;就业;帮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60-02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已经全面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也相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已从计划经济体制和半市场体系的就业模式,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因此有必要研究新形势下的就业现象、问题和措施,特别是针心理、生理、经济、家族及能力方面有困难的学生的就业帮扶措施,进而健全人格魄力,群策群力,帮助他们实现完好就业,促进和谐校园的创建,构建和谐社会。

一、落实责任,强化管理

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困难学生的就业工作当作大事来抓,长期来抓,时刻关注就业。其次,应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的主要领导、老师及学生共同参与,明确责任,细化管理,有的放矢。最后,把就业帮扶工作纳入主要领导、老师的绩效考核,以评促改,以评促教,全面发展。

二、建立制度,细化管理

1.建立档案制度。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困难学生”的个人档案和信息卡,并做好记载工作,实行动态管理。

2.建立责任制度。学校与老师签订责任书,鼓励有条件的教师成为“困难学生”的“代理家长”,通过经常与他们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对他们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3.建立交心制度。通过学校心理咨询室,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召开“留守学生”会议,帮助他们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艰辛,感受老师、同学对他们的关心,增强师生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

4.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要建立困难学生—学校—家长(监护人)—联系人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对重点困难学生实行了“一带一”帮扶。

5.建立心理档案。我校每年都为新入学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全校目前已建立了校、院、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档案信息网络。科学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软件技术,科学地分析与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分门别类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档案梳理,为科学实施心理呵护与心理援助提供依据。

6.建立资助制度。按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资助资金用于最急需的困难学生。第一,贫困生每年核定一次。申请资助的学生一般于学年开学初,由本人向学校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并向学校提交由所在村委会、乡镇、县区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第二,学校评审小组对申请资助学生有关情况进行认真审核,按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程度排序,提出贫困生资助名单和资助形式,在学校和所在村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后,学校将资助名单,公示情况上报上级资助小组审核确定。第三,学校通知受助学生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审批表》,并由学生及其监护人和辅导员签字确认。第四、资助资金实行专账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

三、加强交流,情感管理

根据各学校毕业生工作流程安排,区分就业困难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实现一对一的帮扶和援助,通过电话、邮件、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和学生加强交流,多方寻找就业单位,提供就业机会。不得讽刺、挖苦有困难的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四、丰富主题,科学管理

爱心育人,在倡导“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对困难学生喊出了“爱心育人”的口号。如在生日到来时,为他们送上写满祝福与鼓励的贺卡;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心灵上感到困惑时,为他们解除困境,解开心结;在同学中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让他们与其他同学相互帮助,携手共进。德育为首,加强了对“困难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如聘请心理咨询室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通过建立心声信箱、开设心声倾诉室等为“困难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由各班心理委员组成“心灵小天使”,在老师的指导下向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询与辅导。赏识教育,注重对“困难学生”因材施教,发挥个人特长,如召开困难学生“我独立、我成功、我成材”主题班会,营造大家庭的氛围。开展培训,利用课内、课外二个阵地,不断加强对“困难学生”的就业知识培训,结合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课,关注“困难学生”。

五、拓展平台,延伸管理

通过QQ、短信、电话、面谈、微博等方式,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免因方式不当引起学生反感),详细了解困难学生的学业情况、就业意向、实习情况、家庭情况等,并对导致其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找准问题,尽一切能力帮助其解决就业难题;采取多种助困形式,建立起了由国家资助、社会爱心捐助、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资助生活困难学生的机制与体制;积极寻求多种途径,加强同社会各界的联系,寻求社会对生活困难学生的资助;针对心理问题学生,就业联络员以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为主,必要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由于心理问题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要多鼓励学生以积极心态面对就业,大胆尝试,勇敢选择,主动出击,尽快找到工作单位,实现就业;针对存在生理缺陷的毕业生,要实现一对一的援助和帮扶,提高自信,勇敢就业;通过各种途径和社会资源,协助他们找到合适岗位,尽快帮助他们从学校走向社会。

六、积极总结,完善管理

积极总结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帮扶工作体系。定期召开困难学生转化研讨交流会,及时掌握全校帮扶教育对象的动态,研究教育手段和方法,做细帮扶工作,实行跟踪调查反馈,建立困难学生转化情况记载表,及时鼓励与引导学生,提高他们适应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帮扶计划,不断总结帮扶经验,同时,将好的经验及时交流推广。

学生工作无小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时刻把困难学生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采取人本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为他们做实事、做好事,在经济上扶持、在生活上照顾、在学习上帮助、在心理上疏导,全方位关爱困难学生,让受助学生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建立师生之间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帮助生活困难学生度过生活难关,帮助心理困惑学生消除心理阴影,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解决学习难题,使他们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插上理想的翅膀,立志成才,接受祖国与人民的挑选。

参考文献:

[1]龙银成,等.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成因初探[J].出国与就业,2009,(5).

[2]孙世平,等.大学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0,(1).

[3]龙银成,等.“创先争优”活动背景下对毕业生党员人格魅力塑造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9).

[4]马涛.学生工作无小事[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3).

[5]张建.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现状、成因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

c7困难学生帮扶制度 第5篇

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学生帮扶制度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每一个学生公平的接受教育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着力创建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处于轻松快乐的学习之中。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出现此行为的教师,取消本评优选先的资格。

三、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竭力为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抓住其闪光点,多鼓励,不指责,激发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全体教师要在每学期开学初,依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学生转化方案,并向学校反馈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学生转化结果。学校将结合学科检测成绩进行核实,其结果记入教师本人教学绩效中。

五、科任教师、班主任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学生转化的任务是:期中转化40%,期末转化60%。学期结束时本学科的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学生均要得到发展和提高。达到这一指标者期末评为学习有

难、品

个人

。科

师、班

在平

中要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鼓励学生帮扶学习有困难、品

行有缺点学生。也可以采取压担子、搭台子、给梯子等措施,促进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学生自觉转化。

六、科任教师、班主任要时时处处从学习上、生活上、纪律上重点关心和爱护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学生,使其感受到校园生活的温暖,老师的关怀,同学的友爱,使学校成为学习有困难,品行有却点学生生活的乐园。

困难职工帮扶制度 第6篇

一、人事方面:

楼面三月份总人数为22 人,楼面经理1人、高级主任1人、副主任1人、部长3人、高级服务员4人、初级服务员13人、楼杂阿姨3人。

三月份原楼面副经理调入营业部实习,酒吧也同时划到营业部管理,一名初级服务员升职为高级服务员,离职三名员工,新进2名新员工。

本月员工在工作中心态方面有了些许的成熟,部分老员工在平日交谈中也表达出了自已对以后的奋斗方向,对自已从事的餐饮工作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愿意脚踏实地工作。月初新进员工大多都不稳定,更换了两批,经过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及工作上的注意,目前五名新员工工作状态较好,学习的进度也进步不少。

二、管理方面:

1、本月为了让员工在工作中清楚自已不足的地方,月初进行了一次全面知识的考核,让员工既对六大技能服务流程及酒水菜式方面有了很好的温故,考题方面还涉及了管理方面及对楼面目前工作安排中、日常管理中的一些询问及建议,目的也是让员工了解到餐饮管理方面,多些在日常工作中的操作建议及想法。

考后也对试题重新进行了一次讲解,讲解中也一边培训员工,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更对员工今后的方向及目标进行了沟通。

2、月中对楼面目前的布草数量进行了统计及采购计划,对大厅的餐椅重新置换椅面,宴会的台布重新购置红色台布及黄台布。为了减少布草的破损,对一些布草的员工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定及操作方法。

三、培训方面:

1、对老员工进行了宴会服务及茶水知识的重新培训,新员工进行了服务流程的培训,在对餐饮知识的专业数据方面也教了一部分让员工清楚。

2、本月也同上月一样,主要是平日与部分员工私底下交谈,特别对于新员工进来不久和老员工心态不稳的,对其进行思想培训。

四、四月份工作计划:

1、完成及跟进日常的散餐及宴会服务接待工作。

2、完成及跟进四月份的员工培训工作,会采取看碟学习。新员工会单独进行培训。

3、跟进员工的工作心态及新员工的学习进度。

4、跟进餐厅台布椅套的制作及台面餐具的采购。

5、跟进楼面吊灯及洗碗间的工程跟进。

6、组织楼面员工进行集体活动。

楼面部:何琼

困难职工帮扶制度 第7篇

工会组织开展的困难职工是工会协助各级党政解决困难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为困难职工提供救助、维权和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平抑社会矛盾,促进改革发展,为党和政府分忧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进一步将帮扶工作做大、做强、做实,使帮扶工作覆盖到每一名困难职工,现就学校工会帮扶工作有关内容、制度和标准进行说明。

一、特困和困难职工调查

每年学校工会统一对区直属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和各街道辖区企业的特困和困难职工进行调查摸底,要求各基层工会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摸清特困和困难职工的变化情况。对符合特困和困难标准的职工要在实施“三查一访”后,纳入困难职工档案。其他时段特困和困难职工情况有变化的,基层工会要随时向市教育工会报告变化情况,修改困难职工档案。

二、学校工会帮扶工作制度

(一)每年“两节”期间向特困和困难职工发放米、油等过节物品和慰问金。

(二)工会深入困难职工家庭进行走访慰问,组织贴心人服务队开展为困难职工服务活动。

(三)每年在8月底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考上大学和高中的特困和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

(四)组织在读受助大学生开展暑期教育活动,开发放助学金。

(五)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三发放帮扶物品。

(六)不定期开展转赠活动,将筹集到的帮扶物品赠与有需求的困难职工。

(七)每年为新增在职困难女职工一次性办理一份女工“四病”保险。

(八)每年按照市总要求,在校开展募捐活动,集社会力量帮扶困难职工。

三、特困职工子女高等教育助学基金、希望工程助学基金

1、助学基金资助条件

(1)特困职工子女高等教育助学基金。船岸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子女考取大专以上普通高等院校,其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法支付子女上学所需费用开支者,可以申请特困职工子女高等教育助学基金资助。

(2)希望工程助学基金。船岸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因家庭生活特别困难,其子女难以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可以申请希望工程基金资助。

2、助学基金资助标准。助学金以学年计逐个学期发放。

(1)特困职工子女高等教育助学基金。助学金额每学年为500至1000元人民币,具体数额将根据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学费标准等因素研究确定。

(2)希望工程助学基金。小学教育每学年最高金额不超过1000人民币,初中教育每学年最高金额不超过2000人民币。

3、受资助学生和家长的义务。

(1)受助的特困职工家庭,应将全部助学金用于子女上学的开支,不得挪作他用。

c7困难学生帮扶制度 第8篇

辅导员精准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概念源自于中央精准扶贫思想。其内涵主要有三个层面:

一是主体。辅导员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辅导员是教育者,是国家政策和教育方法的实施者,是实施帮扶的主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接受帮扶的对象,是被帮扶的主体。

二是精准。通过规范程序,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观察、谈话谈心等方式,精准掌握家庭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情况、个性特点、思想情况、心理情况、在校学习等表现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准使用帮扶办法。

三是帮扶。帮扶主要是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上根据国家政策予以资助,帮助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等方式渡过经济上的难关;精神上的帮扶主要是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面对经济困难。

二、辅导员精准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意义

精准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国家、社会、学生及其家庭三个层面来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落地之所需。一直以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的最低要求。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提出,加深了教育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帮扶的理解,更进一步认识到了精准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大意义。辅导员直接面对学生,是国家大学生资助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资助与教育是否精准,关键在于辅导员。

二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之所需。目前,我国已经实现总体小康,但距全面小康还有一定距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就处在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的距离之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接受资助与教育,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建功立业,脱贫致富,自身脱贫带动家庭脱贫,甚至还是带动父老乡亲脱贫,成千上万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脱贫,这无疑是促进全面小康的重要着力点。

三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及学生本人之所需。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上的帮助可以缓解其生活压力,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减轻了其家庭的经济压力。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上的帮助,可以化解其心理困惑、提升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帮助其正确认识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促进其成长成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正确直面贫困,这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庭的希望所在。

三、辅导员精准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路径

(一)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前提。辅导员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靠主观臆断,而是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全方面了解信息,进而综合判断。首先是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学生上大学绝大多数都是异地,辅导员通过实地走访考察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操作性不强,当地民政部门的证明材料是有效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方式。其次是要充分发挥班级同学对需要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作用,因为仅有当地政府的证明材料是不足以完全证明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不排除有少数不负责的民政部门,随意乱开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或者和开证明材料的学生有利益联结,所以当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材料,只是基础性的佐证材料,学生是否家庭经济困难在其学习生活中会不经意的表现出来,班级同学对需要识别为经济困难学生的同学的经济情况较为熟知,所以要充分发挥班级同学的作用,成立认定工作小组,进行综合评判、识别、认定。再次,辅导员要熟悉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有的学生由于心理等因素,不愿意承认自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或者交往能力差,得不到班级同学的支持,没有被识别、认定为经济困难学生,辅导员要通过观察、谈话谈心等方式发现“漏网之鱼”,被漏掉的经济困难学生,在帮扶过程中更要注意工作技巧。最后,还要掌握家庭突发变故而导致经济困难学生,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父母离异或下岗等导致的家庭经济困难。

(二)精准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具体信息

精准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方位信息是关键。一是掌握学生的生活信息,因为经济拮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如何支配其十分有限的经济资源,如何吃饭、穿衣,用什么样的手机,是否购买电脑;获得国家助学金后,怎么使用其助学金,是否铺张浪费,出手阔绰等。二是掌握学生的学习信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学习方法以及最后的学习成绩;特别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是否坚持按照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在学习,其中出勤情况、学习过程中的精神状态,课余时间是否用于学习、勤工助学或者参加积极向上的问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三是精准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心理状态,由于内因与外因诸多因素的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理想、信念、心理状态、思想意识等方面出现偏差,在思想层面出现了一定的价值观偏差,甚至出现反社会倾向,在国家资助体系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等、靠、要”消极思想抬头;在心理层面,在人际交往、情绪状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在人际交往中多关注其恋爱心理、人际交往中是否得到平等对待或者说其本人是否有平等的感受;在情绪方面,要关注自卑、焦虑、偏执、攻击等负面情绪,这几类情绪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比较突出。

(三)精准使用资助政策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随着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视,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从入学到毕业的经济资助体系。精准掌握国家、学校政策,熟悉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是辅导员开展资助工作的前提,在具体使用国家、学校政策的过程中,做到精准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使用好新生入学时的“绿色通道”。应明确“绿色通道”的要意思是让学生先入学,确保其接受大学教育的基本权利,而非免费入学,“绿色通道”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先上车后买票,而不是不买票,至于怎么买票,那需要新生入学后,根据其具体的经济困难情况,予以不同的资助方式,“绿色通道”之所以不能看成是免费入学,而只是一个确保上学的通道,就是为了防止有的人钻政策空子,本来家庭条件优裕,却挤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权利空间。二是使用好国家助学金政策,国家助学金覆盖面较大,占在校生比例近30%,金额也较大,是国家对家庭困难学生做的最直接的力度最大的资助。国家助学金分为三挡,高档应注重解决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确保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低档是为了保证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面,辅导员应在班级内建立符合本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档次划分机制。三是宣传好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分为生源地、就学地助学贷款两类,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就学学费问题,辅导员应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宣传、解读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应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四是积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争取勤工助学的机会,在学有余力的同时,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缓解经济压力,也锻炼其综合素质。

(四)精准使用教育方法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一是针对思想有偏差的学生的精准引导与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国家社会经济变迁,家庭经济困难由多种因素造成,需正视困难,正确面对贫困,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身的困难,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面对经济困难的同时,还应提醒学生,面对贫困、破解贫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对各种困难做好准备,不抛弃、不放弃。二是针对心理有偏差的家庭困难学生的引导与教育,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困惑,采用不同的心理辅导方式,若已经出现心理疾患,及时寻求学校专业机构的帮助。

辅导员精准帮扶家庭困难学生,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前提,全面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信息是基础,精准使用国家资助政策和教育方法是关键,当然还需要辅导员对家庭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有一颗仁爱的心。辅导员是国家资助政策和教育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辅导员做到精准帮扶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不仅仅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福音,更是国家和民族的福音。

摘要: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帮扶。“精准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学生个体及其家庭、社会、国家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要实现精准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是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前提条件,精准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方位信息是关键,精准使用资助方法与教育方法是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根本所在。

c7困难学生帮扶制度 第9篇

[关键词]前置帮扶;化解;困难学生

一、困难学生的成因

从高中升入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对于大学“困难学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有主观人为因素和客观自然因素两个方面:主观人为因素如有些学生考入大学后由于有了大量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加之学习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相应的变化,不适应大学的生活,平时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或沉迷于网络等原因导致完成学业困难,在刚考入大学的新生中这一问题较为突出;客观原因:新生来自全国各地,受当地经济、教育水平差异及家庭成长环境等影响,还有学生自身身体、心理、感情状况、智力水平等,突发家庭经济状况变故等原因。

二、选取典型“困难学生”群体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新疆、西藏籍少数名族学生的培养,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已成为日常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少数名族学生因文化背景、地域教育水平不同,他们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学习和生活上,比起一般意义上内地的困难生,有着更困难的一面,也有着很强的代表性。探索通过构筑少数名族学生“前置帮扶”平台,化解“困难生”的形成,是增进民族团结、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也对化解整个“困难学生”群体有着积极的示范意义。

三、实施方法

1.建立组织机构。建立强有力的帮扶组织机构,是做好帮扶工作的前提。在学校辅导员队伍中可选取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兼职少数名族辅导员,专门负责少数名族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事务管理。在学生干部中挑选有责任心的学生干部做年级负责人,配合少数名族辅导员开展工作。通过提前规划、提前介入、提前服务,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推动教育事业和谐发展。

2.确定帮扶对象。每学期开学两周内,各班发放少数名族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少数名族辅导员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全面掌握少数民族同学情况,确定需要帮扶的对象。对于大一刚入校的少数名族学生的帮扶尤其a重要,此时没有进入大学后的考试成绩做参考,可以分析其高考的各门成绩和其本人填写的少数名族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确定是否确定为帮扶对象。

3.确定帮扶学生骨干。各班先在本班学生中择优选择思想积极、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确定帮扶少数民族学生的学生骨干(在摸底调查时,了解到的少数民族学生中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作为帮扶的骨干)。学校还可将获得国家、省市级奖的学生、优秀大学生及学生党员、教师党员,其他自愿参与帮扶的教职工和社团组织,组织起来作为帮扶骨干人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形成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和考核

(一)完善帮扶激励政策,制定帮扶双方考核奖励办法细则

调动帮扶骨干和被帮扶学生的长远积极性,每学期可根据帮扶的效果给予帮扶骨干0.2-2课外学分加分,综合被帮扶学生的进步情况,评出少数民族学生进步先进个人和帮扶骨干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二)做好帮扶经验总结

在帮扶方案执行的过程中加强过程管理和总结改进尤为重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是保证帮扶效果的重要保证。每月末帮扶个人、班级、年级负责人,少数民族辅导员等各个层面对帮扶都要进行总结,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改进,形成制度每学期开学初第二周向学校提交上学期帮扶工作报告和新的工作计划。

五、工作难点和解决的途径

(一)加强对困难学生“困难”类别的分类

随着对学生了解深入后,少数民族辅导员要进一步对学生的困难情况进行“困难”分类,开展帮扶工作才有针对性。

(二)对特别难以帮扶的学生,要分析查找深层次原因

有些学生因为心理等原因会抵触由班级指定的帮扶,在结对时要考虑学生本人的意愿,可由其自己选择结对的学生骨干等,减轻其抵触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真挚情感。在与他们进行交流过程中,要会换位思考注意方式、方法,多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在感情上让“困难学生”感受到温情和温暖。

(三)加强对帮扶骨干开展帮扶工作的方式方法的培训

学生骨干虽然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于帮扶少数名族学生,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的传递过程,他是能力、情感、智慧多方面的交融,加强对骨干的培训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这方面可邀请对少数民族学生有丰富管理经验的老师或者地方政府中民族宗教管理机构的同志有针对性的讲解民族工作中应该注意的民族习惯、民族文化等相关知识。

(四)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要多渠道解决其困难状况

首先要用好现有国家扶贫政策,积极引导学生办理生源地和入学地国家助学贷款,争取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还要建立完善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如发动毕业生用人单位、校友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在校内外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加强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对特别优秀的少数民族经济困难生通过网络等加强宣传其事迹争取企业的捐助,还可发动老师每月把工资的最后零头不大与10元的部分由学校扣减汇成助困基金;高年级的同学还可以在学校的创新、创业协会的帮助下进行创新、创业的尝试,让社会和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构筑 “前置帮扶”平台,不是让帮扶骨干包办被帮扶学生的事务,而是通过帮扶的制度、措施、氛围和帮扶骨干的情感让被帮扶者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个人的潜能和优势,逐步建立起自我管理的思路和实践,从而有效地消除学习生活中产生的自卑、焦虑、消极因素的影响。我们还应该看到建立前置帮扶的平台,虽然能有效减少困难学生的数量和困难程度。但并不一定能根除大学“困难学生”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依靠困难生自身的努力配合,将外界的帮助内化,才能实现困难生自我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创建高校“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研究 《理论观察》2013 年04期 赵远远

[2] 经济困难大学生立体帮扶体系的构建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 年03期 张玉梅

困难职工帮扶制度 第10篇

1、协调衔接原则,即坚持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边缘群体救助制度相协调、相衔接。

2、全覆盖原则,即在三级帮扶救助网实名制建档的困难职工百分之百予以帮扶。

3、差异帮扶原则,即根据实名制建党对象面临的不同的困难针对性、实效性帮扶。

4、梯次帮扶原则,即对纳入实名制管理的困难的职工、三级帮扶组织要做到小困难不出街道、乡镇,一般困难不出区、县困那职工帮扶中心,较大困难由市、区两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共同进行帮扶救助。

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制度 第11篇

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是公司党政解决困难职工群众的工作及生活问题,为困难职工提供救助、维权和服务,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改革发展,为党分忧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进一步将帮扶工作做好、做实,真正使帮扶工作覆盖到每一名困难职工。经公司研究决定,此项工作由工会牵头组织实施,切实维护好困难职工的切身利益,把组织温暖送到职工心坎上。

一、特困和困难职工标准

特困职工: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职工。困难职工:家庭月人均收入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由于重病或残疾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职工。

二、特困和困难职工调查

工会于每年3月前对困难职工进行调查摸底。对符合特困和困难标准的职工要在实施“三查一访”后,纳入困难职工档案。

三、帮扶工作制度

(一)每年春节期间向困难职工发放食物或慰问金。

(二)工会深入困难职工家庭进行走访慰问,组织贴心人服务队开展为困难职工服务活动。

(三)每年在8月底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考上大学的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

(四)不定期开展转赠活动,将筹集到的帮扶物品赠与有需求的困难职工。

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制度 第12篇

工会组织开展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是工会协助全校教师解决困难职工群众的生活问题,为困难职工提供救助、维权和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平抑学校矛盾,促进改革发展,为党和政府分忧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进一步将帮扶工作做大、做强、做实,使帮扶工作覆盖到每一名困难职工。

一、特困和困难职工标准

松原市总工会分别调整了特困和困难职工标准,特困职工: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职工。困难职工:家庭月人均收入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由于重病或残疾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职工。

二、特困和困难职工调查

每年9至10月工会统一对特困和困难职工进行调查摸底。要求每个教职员工切实履行 “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摸清特困和困难职工的变化情况。对符合特困和困难标准的职工要在实施“三查一访”后,纳入困难职工档案。其他时段特困和困难职工情况有变化的,我校工会要随时向总工会报告变化情况,修改困难职工档案。

三、校工会帮扶职责

(一)法律援助。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接受意见和建议,参与劳动争议调解,代为书写法律文书,代理参加劳动争议诉讼等项服务。

(二)技能培训。为有培训意愿的困难职工及其家属提供包括电工、家政、物业管理、制冷等多个工种的专业技能培训,减轻困难职工的生活压力。对有其他培训意愿的困难职工及其家属,校工会可以帮助其联系其他再就业定点培训。

(三)职业介绍。校工会将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通过与市职工帮扶中心以及其他职介机构进行联网,进一步拓宽用工信息渠道,全力满足用工和就业双方的需求,帮助困难职工的家属实现再就业。

(四)家政服务。通过校工会家政服务,为困难职工家属提供就业机会,减免介绍费的方式,吸收更多的困难职工家属从事家政服务行业,并由此逐步改善家庭生活状况,实现最终的脱贫。

四、联系帮扶工作制度

(一)每年“两节”期间向特困和困难职工发放米、面、油等过节物品和慰问金。

(二)校工会深入困难职工家庭进行走访慰问,组织贴心人服务队开展为困难职工服务活动。

(三)每年在8月底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考上大学和高中的特困和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

(四)组织在读受助大学生开展暑期教育活动,并发放助学金。

(五)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三发放帮扶物品。

(六)不定期开展转赠活动,将筹集到的帮扶物品赠与有需求的困难职工。

(七)每年为新增在职困难女职工一次性办理一份女工保险。

上一篇:实验中学师德师风演讲稿改高下一篇:迎接消防检查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