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情》教学反思与课后训练

2024-08-16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与课后训练(精选12篇)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与课后训练 第1篇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从揭示课题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出自主阅读的兴趣,整体感知课文。在这个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进一步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或比较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庭,并能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抓住重点读懂课文。然后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两部分,尝试当小导游,形成积累。最后,启发进行自主性的拓展练习。

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进一步领会课文,然后讨论交流。学生不仅进一步把握了文中描绘的田园风光,而且认识到了“只有懂得享受宁静的人,才不会去破坏自然,才能拥有这样的美好生活环境。”

在读懂课文完成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再一次表明了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向往,是美好情感的又一次熏陶和积淀,学生积极性得到了技法,并且,通过表达,学生学习个性化特征得到了彰显,为后续学习明确了目标。

课后思考训练

一、读一读,写一写。仪态 尊严 偶尔 舒服 牲口 光芒 灯塔 珍贵 踢开 奶桶

二、读一读,填上恰当的词语。(碧绿的)草原(金色的)晚霞(漆黑的)夜晚(微弱的)光芒

三、读一读,再仿写一个句子。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长春是电影城,科技城,也是森林城。

2.只有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四、提问题讨论。

1.荷兰的牧场有那些特点? 2.你读课文时想到了什么问题?

3.“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为什么反复出现呢?

五、想一想,说一说。1.牛群吃草反刍,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

2.在这里,连骏马和大牛痘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①从画线的部分你能发现什么?(这是作者的联想)②这样联想的好处? ③你由什么想到了什么?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与课后训练 第2篇

《田园诗情》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效果良好。尤其是对“极目远眺”的理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中,我问同学们“极目远眺”是什么意思?有的同学迅速作出了回应“向远处看”。我接着问:“远眺”是向远处看,“极目”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一下子说不出来了。有的同学反应很快,马上拿出词典查阅,但很可惜,词典中并无“极目”的意思。我接着说:“能不能用动作来表示呢?”有的同学迅速举起了双手。我把他请到了台上。我先让他表演“远眺”,他做了个向远处看的动作。我接着说“极目远眺”,他的动作和刚才的动作并无多大区别。我有些想放弃,想亲自示范。但又一想,这样哪有学生亲自体验来得深刻。于是,我又说了一遍“极目远眺”,这次我说的时候把重音放在”极目”上,他似乎受到了启发,眼睛开始睁大,用力向远处看。我又连续说了几遍,他做的越来越好,同学们也从他的表演中理解了”极目远眺”的意思,即”睁大眼睛用力往远处看”。紧接着理解“极目远眺”说明草原之广,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这件事可以说明,只要教师引导得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一定可以完成任务。所以,老师们,让我们充分信任学生,收起我们的手,放宽我们的心,别再包办代替了。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第3篇

然后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作者写牛、马、羊、猪、鸡在碧绿草原上的活动,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体现了荷兰以畜牧业为主的特点,更突出了动物与环境与人和谐的统一。再从写法上指导,“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为什么?”让学生从写法上来谈,感受语言的优美,尤其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接着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两部分,形成积累。最后,启发进行自主性的拓展练习。

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进一步领会课文,然后讨论交流。学生不仅进一步把握了文中描绘的田园风光,而且认识到了“只有懂得享受宁静的人,()才不会去破坏自然,才能拥有这样的美好生活环境。”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第4篇

反思一: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学生、老师都有责任。

在揭示课题时,我把课题写到黑板上,我想知道同学们对“荷兰”这个国家知道多少,便问:“你们对荷兰了解了多少呢?”“哪个同学说说看?”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知道者甚少,或者说没有。本以为这个问题还不是小菜一碟,结果呢?连这个国家是哪个洲的都不知道,跟别说国家的首都、特色了。这时候,我就原因让同学们自己说,为什么你们了解的知识少呢?有的同学说:“看书少。”其他同学说不上了。我给同学们补充:查找资料的渠道有很多,各种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刊、上网,查阅图书,向老师、同学、亲戚求助等,可是为什么就没去做呢?

可见,让同学们多读书,增长知识之外,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好处很多,这是一件必须抓好的事情,不能停留在形式上。

再者,同学们的预习环节做的不够好,其实,好多同学都自己买的《课课通》,里面就有“知识加油站”,对荷兰做了简要介绍。可是,结果呢?当然了,如何预习,好多同学也不会预习,老师也要给与指导,毕竟学生小,好多知识还需老师教给他们。

反思二:简单的教,其实是效率很高的一件事情。

教授一篇课文,要抓基础,字、词、句,首先要学会。

试想,学生连课文都读不下来,你再教授精读感悟,是不是有一种拔高的感觉。我老是怕学生学不会,恨不得把我知道的东西,一股脑教给学生,可是,在课上,让同学们初读之后,我检查同学们的朗读情况,结果呢,大部分同学都连朗读的最基本要求“正确”都做不到,掉字、加字、把字读错了,流利、有感情,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要想达到,得费好大功夫,而不可能一节课上上一个周吧。

所以,只能简单的教,字、词、句、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荷兰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就可以啦。对于,精读感悟,要慢慢来,有个过程,等时机成熟,同学们的语文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便可以进行。

反思三:因人而教。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第5篇

在教学中,我首先从课题入手: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什么是田园?(泛指农村)

什么是诗情?(指的是诗一般美好的情韵和意境)

什么是田园诗情?(以优美的.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精心选择了极富特色的一系列景观)

课文描写了怎样的景观?

此时,再让学生打开书,阅读课文,师质疑:

课文结尾处说:“这才是真正的荷兰”。

“那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子的”(-于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增。)

生:我们来到了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看到了-------

生: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碧绿色的低地------

生:到了傍晚,我们看见------

生:运河之中------

每到一处,引领学生感受荷兰和谐、优美、宁静、悠闲的田园风光图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此时,课文已清晰的`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也可老师提出问题共同解决,我紧紧围绕“这才是真正的荷兰”入手,把自己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文为本,引导学生多次朗读课文,进一步领会课文。学生不仅进一步把握了文中描绘的田园风光,而且认识到了“只有懂得享受宁静的人,才不会去破坏自然,才能拥有这样美好的生活环境”。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第6篇

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带着一份期待走进课文中,一边品味着课文优美词句带来的享受,一边在脑海中慢慢勾画出自己想象出来的荷兰田园风景图。下面就我在教学时得出了一点感想跟大家分享:

1、引入时,我在黑板上写下“田园”这个词,让学生讲讲他们对田园的认识,学生积极性很高。之后就顺利地导入了所教课文。带着“介绍了哪里的田园风光?”为问题让学生读书。

2、在初步感知了课文以后,我问学生:“看到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学生说出了自己各种各样的`想法,这样就更加激发了学生对美好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向往,是美好情感的又一次熏陶,学生积极性得到了释放,为之后的学习明确了目标。

3、在学习了奶牛在草原上各自的生活状态之后,我就按照原本的教学设计,问学生:“读了这一段,你觉得作者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问题发出之后,全场沉默无语,我看到了学生脸上的茫然,我才意识到问题太唐突,与课文内容联系不紧密,也让我知道了教学有时不能死搬教案,而要看是否服务于课堂。之后,我按照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反而更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4、在理解课文基础上诵读,更能起到效果。学习了傍晚牧场的宁静这一段,我问学生要怎样读?他们回答:慢慢地、轻轻地。分析得非常好,最后大家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结束了这堂课。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第7篇

《田园诗情》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效果良好。尤其是对“极目远眺”的理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中,我问同学们“极目远眺”是什么意思?有的.同学迅速作出了回应“向远处看”。我接着问:“远眺”是向远处看,“极目”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一下子说不出来了。有的同学反应很快,马上拿出词典查阅,但很可惜,词典中并无“极目”的意思。我接着说:“能不能用动作来表示呢?”有的同学迅速举起了双手。我把他请到了台上。我先让他表演“远眺”,他做了个向远处看的动作。我接着说“极目远眺”,他的动作和刚才的动作并无多大区别。我有些想放弃,想亲自示范。但又一想,这样哪有学生亲自体验来得深刻。于是,我又说了一遍“极目远眺”,这次我说的时候把重音放在”极目”上,他似乎受到了启发,眼睛开始睁大,用力向远处看。我又连续说了几遍,他做的越来越好,同学们也从他的表演中理解了”极目远眺”的意思,即”睁大眼睛用力往远处看”。紧接着理解“极目远眺”说明草原之广,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也就顺理成章了。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精选) 第8篇

篇一: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田园诗情》是一篇描写荷兰美景的散文。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风车之国而闻名于世。文章中着重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表现了它的诗情画意。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抓住了“这是一首的田园诗”进行教学,以突出荷兰牧场之国的特点。然后抓住其它几处句子,让学生体会水之国和花之国的美丽。

因为本课的内容较多,原本看荷兰风情的录像放在第一课时,可第一课时教室内没有媒体播放,只好在第二课时让学生感受体会荷兰的美丽、祥和、宁静,使第二课时的时间更加紧张。

在教学奶牛图时,我能通过抓“极目远眺”这个词,让学生一起跟着作者“极目远眺”,看到了什么?从而引出其它几句话的教学,有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各种姿态的奶牛,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从这些比喻句中体会这么美丽的草原是奶牛的天堂,体会荷兰不愧为花之国,并引导学生读好这些重点的词语和句子。课堂上学生表现得比开始接触时出色多了,好几位不太认真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

在教学骏马图时,我让男生读这一自然段,因为男生比女生更活泼,比较适合读出骏马的气势。并让学生自己找出描写骏马样子的词语“骠悍强壮、腿粗如桩”,体会到骏马的强壮,从“随风飞扬”体会骏马奔跑的速度很快。

在教学夜晚图时,我让学生体会了周围环境、人、动物的静,这是荷兰夜晚的特点。但这一部分的过渡衔接不是很好,部分句子理解的不够,只是引读或教师直接讲述过去了。

篇二: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田园诗情》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文章,全文围绕“牧场之国”的荷兰来写:碧绿的草原,黑白两色的奶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无言的挤奶人,宁静漆黑的夜晚,闪烁着微弱光芒的灯塔——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和感受到荷兰田园那诗情画意的美和作者内心深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

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带着一份期待走进课文中,一边品味着课文优美词句带来的享受,一边在脑海中慢慢勾画出自己想象出来的荷兰田园风景图。下面就我在教学时得出了一点感想跟大家分享:

1、引入时,我在黑板上写下“田园”这个词,让学生讲讲他们对田园的认识,学生积极性很高。之后就顺利地导入了所教课文。带着“介绍了哪里的田园风光?”为问题让学生读书。

2、在初步感知了课文以后,我问学生:“看到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学生说出了自己各种各样的想法,这样就更加激发了学生对美好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向往,是美好情感的又一次熏陶,学生积极性得到了释放,为之后的学习明确了目标。

3、在学习了奶牛在草原上各自的生活状态之后,我就按照原本的教学设计,问学生:“读了这一段,你觉得作者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问题发出之后,全场沉默无语,我看到了学生脸上的茫然,我才意识到问题太唐突,与课文内容联系不紧密,也让我知道了教学有时不能死搬教案,而要看是否服务于课堂。之后,我按照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反而更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4、在理解课文基础上诵读,更能起到效果。学习了傍晚牧场的宁静这一段,我问学生要怎样读?他们回答:慢慢地、轻轻地。分析得非常好,最后大家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结束了这堂课。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深的感知能力,对于课文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只要老师备好课,我相信课堂会碰撞出火花,教学会得心应手。

篇三: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从揭示课题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整体感知课文。在这个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进一步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或比较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能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抓住重点读懂课文。

然后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作者写牛、马、羊、猪、鸡在碧绿草原上的活动,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体现了荷兰以畜牧业为主的特点,更突出了动物与环境与人和谐的统一。再从写法上指导,“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为什么?”让学生从写法上来谈,感受语言的优美,尤其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接着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两部分,形成积累。最后,启发进行自主性的拓展练习。

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进一步领会课文,然后讨论交流。学生不仅进一步把握了文中描绘的田园风光,而且认识到了“只有懂得享受宁静的人,才不会去破坏自然,才能拥有这样的美好生活环境。”

《田园诗情》的教学反思 第9篇

文章以诗一般的语言向人们描绘出具有“牧场之国”称号的荷兰的美丽的田园诗情。你看,碧绿的草原、黑白的花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的夜、闪烁的灯……美丽富饶的荷兰仿佛站在读者面前,这一切让人感觉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牲畜之间是那么安详静谧,天然和谐,悠然自得。

教学本文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在独立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围绕“荷兰印象”这一话题交流读之后的感受。在交流中,有意识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中重点描写的牛群与第4、5节中描写的人们活动之间的联系,从而体会到了牛与荷兰人民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感受到牛在荷兰的`独特地位。

本文每小节的内容都是衣服恬美的田园画,那些画有静、有动、动静结合。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将其内容画下来,将语言文字转换成生动形象的图像;接着,让学生做小导游,将自己所画的荷兰风情画上的内容介绍给大家,从而促使学生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言语。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与课后训练 第10篇

碧()顽()芒()牲()

壁()玩()茫()性()

载()架()挡()稳()

栽()驾()铛()隐()

二、将词语补充完整。

极目远()()态端庄骠()强壮

()然自得绿()盎然舒缓平()

()()无言()阔无垠腿粗如()

三、在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后面打“√”。

⒈玩皮牲畜挡板闪烁()

⒉勃子装载漆黑马蹄()

⒊田园骏马严肃遮掩()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草原()的骏马

()的低地()的牲畜

()的原野()的小鸡

《四时田园杂兴》的课后教学反思 第11篇

一、借助注释,引导方法

我觉得,对四年级同学而言,在古诗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要解词理句解诗意外,最主要的是能够习得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迁移运用。于是,在预设中我想大胆“放”手让同学借助注释,自主质疑,协作解疑,了解古诗的大意。然后在交流中巧妙的“扶”,在疑惑处启发,思维阻塞处疏导,词句关键处点拨,让同学在众多信息交流中,疏通整首诗的意思。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在前一节古诗教学中,由于同学的预习做得非常充沛,都已经批注了诗意,他们毫不费解地照本宣读,根本没有真正字字句句疏通晓义。于是同学在自学时已经了解到的诗意,上了课后,还是处于同一种水平,也就没有真正习得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方法。

在经过备课组教师讨论后,决定对这个环节再进行精心打磨:第一步,一句一句理解。假如同学预习充沛的,就由意到词回扣,假如同学说起来比较困难的,就解词理句来点拨。第二步,在同学基本会说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同学:仅仅把意思带进去说,还缺少什么呢?想想还可以补进什么!让同学再次练习,加上时间、地点、人物、动作、神态等说得更加具体,说得流畅。然后再来交流评价。这样一来,层次清晰了,教学就显得更丰满,更扎实了,让同学真正经历了“解词一理句一连意”这么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也为之后迁移运用借助注释的方法,学习《四时田园杂兴》之“梅子金黄杏子肥……”作好了铺垫。

二、体味诗境,拨动琴弦

《四时田园杂兴》的课后教学反思 第12篇

一、借助注释,引导方法

我觉得,对学生而言,在古诗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要解词理句解诗意外,最主要的是能够习得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迁移运用。于是,在预设中我想大胆“放”手让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质疑,协作解疑,了解古诗的大意。然后在交流中巧妙的“扶”,在疑惑处启发,思维阻塞处疏导,词句关键处点拨,让学生在众多信息交流中,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在几次试教中,由于学生的预习做得非常充分,都已经批注了诗意,他们毫不费解地照本宣读,根本没有真正字字句句疏通晓义。于是学生在自学时已经了解到的诗意,上了课后,还是处于同一种水平,也就没有真正习得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方法。

在经过备课组教师讨论后,决定对这个环节再进行精心打磨:第一步,一句一句理解。如果学生预习充分的,就由意到词回扣,如果学生说起来比较困难的,就解词理句来点拨。第二步,在学生基本会说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仅仅把意思带进去说,还缺少什么呢?想想还可以补进什么!让学生再次练习,加上时间、地点、人物、动作、神态等说得更加具体,说得流畅。然后再来交流评价。这样一来,层次清晰了,教学就显得更丰满,更扎实了,让学生真正经历了“解词一理句一连意”这么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也为之后迁移运用借助注释的方法,学习《四时田园杂兴》之“梅子金黄杏子肥……”作好了铺垫。

二、体味诗境,拨动琴弦

在预设中,我想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充实画面的物象,丰满图画的内容,感受田园劳动的繁忙与快乐,感受桑阴下学种瓜孩子的俏皮可爱,从而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可在试教中发现,学生说来说去是插图中的,“男人耘田,女人搓麻”,始终处在解诗意的层面,没有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学生没有悟到诗情,课堂就缺少那诗味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还在于教师缺少课堂的观察能力,不会捕捉动态的信息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领悟诗境。讨论后,决定把原先分割成几块的“想象——朗读——感受——朗读”,融合起来,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诵读。同时,教师予以随时点拨,如抓住“昼”和“夜”感受农民的勤快,抓住“各当家”,联想农民是多么繁忙啊!这样,田园生活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宁静安详的生活画面就呈现出来了。

以上提到的两点也是我们在试教中讨论最多的,在最后的教学中感觉重点一落实的还可以;重点二教师的引领还可以再放一些,学生的那种情感体验可能会更到位。反观自己的整节课,觉得还可以适时融入一个“写”的环节。比如,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着运用这些名句,或者改写诗的内容等,让这些富有生命力的句子“活”在学生的心中,也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与课后训练】相关文章:

田园诗情 教案教学设计09-13

春中田园作阅读题训练08-30

美丽的田园反思范文06-22

群文阅读田园诗反思10-10

诗情07-29

画意诗情08-26

城市与田园06-08

翰墨诗情主持词06-17

诗情画意(组诗)07-14

语文诗情画意管理论文04-24

上一篇:建筑资料员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奇奇历险记童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