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受众分析范文

2024-07-16

高铁受众分析范文(精选8篇)

高铁受众分析 第1篇

高铁受众分析

动车商旅人群构成:中青年精英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动车商旅人群以25-44岁的中青年男性为主,多数受过高等教育,拥有良好的职业,多数为社会中坚阶层。这类人群的收入也较丰厚,个人年均收入7.2万元,家庭年均收入14.8万元,消费能力强。广告关注:广告关注度高,广告态度积极

商旅人群对车载媒体上的广告关注度高且对广告的态度比较积极,在品牌的选择上比较容易受广告的影响。消费:消费能力强,消费欲望高

商旅人群在具有很强的消费能力的同时,也具有非常旺盛的消费欲望。他们对中高档汽车、移动通讯、IT数码产品、高端电视机、品牌服饰、家居装修、旅游、各种酒类、茶叶等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尤其积极,是以上行业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的极其优秀的广告受众。

商旅人群在单位采购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和影响单位采购的决策,他们对创业加盟也有一定的兴趣,说明这类人群是以企业购买为目标的广告的理想受众。

七成的商旅人群都使用信用卡,一半以上的商旅人群使用过各类金融投资服务,其中以保险服务最多,其次是证券服务和人民币理财服务,这表明动车媒体适合投放各类金融投资理财产品、信用卡及相关服务的广告。

高铁受众分析 第2篇

“我们家”宠物服务网的主要受众是广大的爱宠人士。该类人群大多是拥有稳定收入,有爱心,喜欢动物的成年人,以成年女性居多。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养起了自己的宠物,也有能力给它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时常可以见到,许许多多的爱宠人士将宠物视为自己的亲人一般,在吃,住,行方面都精挑细选,并且随着人们消费观的改变,他们十分乐意为此支付费用。正是由于这一点,宠物用品业在国内悄然兴起。

针对不同的客户,“我们家”都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1、20岁以下年轻学生:这一类群体十分喜欢新鲜和有创意的事物,虽然消费水平有限。但往往是最愿意为家中宠物花心思的群体。“我们家”依托于当下年轻人乐于活跃于各大社交网站的心理,提供建立个人及宠物账户服务,便于他们时时记录和分享自己与爱宠的时光。以宠物为桥梁建立起爱宠人士的社交圈。

2、中年人:这类人群将宠物视为自己的孩子,总是希望给自己的宠物宝贝最贴心的照顾。从该类用户的心理出发,“我们家”提供了优质的宠物食品和用品的购买服务,使宠物能够得到最好的照料;开设了“养宠论坛”用于爱宠人士互相交流养宠经验,让人们随时分享养宠心得和自己宠物的可爱瞬间。

3、老年人:和中年人不同,老年人更倾向于将宠物视为自己的伴侣,来慰藉寂寞的心情。老年人希望自己的宠物能够长久的陪伴自己,所以他们更加重视的是宠物的健康问题。为此”我们家”搜集了最新最全的宠物医疗机构信息,老年人再也不用担心宠物生病却找不到好的宠物医院。

优质的宠物食品和用品的购买服务,起爱宠人士的社交圈,“养宠论坛”,最新最全的宠物医疗机构信息都成为他们选择“我们家”的理由。

广告受众知觉分析 第3篇

关键词:知觉,广告策略

知觉是受众对广告产品产生心理情绪、评价进而决定购买这一系列活动的基础。正因为如此, 广告创意与制作要在改变受众的知觉上下工夫。

一、知觉与感觉

知觉来源于感觉, 而且反映的仍是事物的外部现象, 仍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当一种感觉信息出现或者各种感觉结合在一起的时候, 人们就形成了对某一事物或者事物整体形象的反映, 这就是知觉。现实生活中很难有单独存在的感觉。知觉才是人们思维的基础, 才是广告创作与制作应该关注的重点。

二、知觉的特点与广告策略

(一) 知觉的整体性与广告策略

在知觉过程中, 人们对事物的反映是整体的, 而不是局部的;是全面的、系统的, 而不是个别的、孤立的。例如, 观看有缺口的圆环、没顶的三角形的时候, 仍能将缺少的部分在脑海中补足, 完成一个整体的形象。在此过程中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起到补充信息的作用。

在广告实践中必须注意“藏”和“露”。“藏”:不必要什么都表现出来, 有一些部分可以由受众根据知识经验去补充;“露”:所表现的部分必须充足, 切不能因为不够而让受众产生与广告相背离的知觉。

(二) 知觉的恒常性与广告策略

人们在有限的、不同的情境条件或外在刺激下, 对事物的感觉可能是有差异的或者变化的。而通过知觉, 我们就可以获得对事物特性不变的理解和认识。这种心理倾向就是知觉的恒常性。例如, 两张中国地图, 一张正挂, 一张倒挂, 乍一看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但是知觉告诉你这是一张相同的中国地图。这种因相对位置的变化改变了我们的感觉, 却不能改变我们的知觉。也正是由于知觉的这一属性, 才使我们能够更加客观、稳定地认识和看待事物, 才能使我们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外界环境。

在广告实践中有时要利用人们知觉的恒常性, 但在进行创意时又要特别防备人们知觉的恒常性。

(三) 知觉的理解性与广告策略

人们在感知某一事物的时候, 总是凭借以往的经验去积极主动地理解和判断。不同的个体, 由于其知识结构、专业背景、经历经验、需求和期望的不同, 导致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不同。例如, 一张工程图纸, 一般人只能知觉到一系列的符号和数字, 却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而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不仅可以理解这些符号和数字的意义, 而且还可以做出相应的判断和修正。知觉存在个体差异, 这种差异是通过个体知觉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实现的, 而思维活动和结果又是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 语言的介入和指导能使人们对事物的知觉更高效、更完善、更具体、更形象。

在广告实践中不仅要注意受众的生活经验、知识, 而且要给以适当的刺激, 并辅以准确的语言、声音等说明, 以使受众获得我们期待的知觉。

(四) 知觉的选择性与广告策略

在不同的外在刺激和环境的变化下, 比如位置、强度、温度、对比度, 甚至包括个体的情绪、兴趣、动机和需求等主观因素, 人们对事物的知觉是不同的。也就是说, 个体对事物知觉是有选择性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复杂和持续变化的, 人们只能感知有限的信息, 而忽略其他一些信息。那些被感知到的信息就会从其他信息里面突显出来, 变得愈加清晰。

这种知觉的选择性, 要求我们在广告实践中注意受众的兴趣、特征以及广告环境、背景, 并基于这些灵活运用各种广告因素, 以实现广告目标。

三、知觉的偏见与广告策略

由于知觉的上述特点, 人们的知觉在实践中往往会产生偏见而犯错误。如何利用和防备知觉偏见是我们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重点。

(一) 首因效应

所谓的首因效应就是个体对事物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的好坏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事物后期的判断。所以广告要特别注意给予受众的第一印象, 要有意唤起受众的经验中可以利用的第一印象。

(二) 近因效应

人们往往对最近和最后发生的事物信息记忆最强烈和深刻。在广告实践中广告前的受众近因可以作为利用的背景, 广告结束时的近因可以精心设计, 以获得更好的广告效果。

(三) 晕轮效应

人们认识事物的时候, 往往会因为认识对象的突出特性而掩盖该对象的其他特性, 甚至会忽略它的整体特性, 这种幻化的知觉就是晕轮效应。在广告实践中适当夸张、渲染产品的优点往往会取得这样的效果。

(四) 对比效应

同一刺激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 会产生的不同感觉。当两种不同的事物同时或继时呈现时, 所得到的效果往往比各自单独呈现要好。原因是两事物在对比中显示出了差异, 加深了人们的印象, 而单独出现的事物, 由于缺乏对比, 而显得平淡和不易记忆。在广告实践中一般可以利用这种比较效应, 来强化受众对广告对象的认识和理解, 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李爱哲.广告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

影视受众心理分析 第4篇

陕西科技大学 栗晓枢 王秀峰

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今天,票房与收视率已被提到了空前高的地位。如何拍出既叫好又叫座的片子,这个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所关注。而分析影视受众的心理,对迎合受众、提高收视率和票房、占领影视市场,是十分重要与必要的。

心理研究 多元化 受众分析

一、引言

影视传播是一种大众的传播媒介,它的目的是在最大范围内取得观众的认可与好评,给商家带来最可观的利益。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今天,票房与收视率已被提到了空前高的地位。如何拍出既叫好又叫座的片子,这个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所关注。而分析影视受众的心理,对迎合受众、提高收视率和票房、占领影视市场,是十分重要与必要的。

二、影视作品的文化类型

在影视文化方面,目前我国有三种文化并存,分别是主导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从某种程度说,这三种文化可以代表影视观看者的不同层次与水平。

(一)主导文化:曾在中国早期乃至现如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国家领导集团倡导的文化,它生产并再生产主导意识形态。这种类型影片的主要功能就是向观者书写正史,代表“时代的最强音”!

(二)大众文化:也可以称之为主流文化,顾名思义,它是顺应大众的眼光、普通老百姓的伦理思想观念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它可以说是大众欲望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大众心理压力的一种释放。正是因为这些种种的原因,这种文化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接受人群多、覆盖面积广、传播速度快。

(三)精英文化:相对于以上两种文化来说,这种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知识分子文化,它所代表的是知识分子的理性思维、自觉意识和文化情趣。旨在强调形式的独特、哲理思考的深沉、历史阐述的个性化、人性分析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它是知识分子情绪感情的表达和宣泄,它寻找的是知音而不是观众。

通过对以上三种文化的分析,不难发现,大众文化在这三种文化中占据着相当大的观众比例。简单易懂、清晰明了、感同身受的影视作品是最容易被大众所关注与接受的。

三、受众心理分析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思想在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理念,但是,总有一些美好的东西为我们所留念。什么样的影视作品能受到人们的喜爱?什么样的电影电视剧等被人们长久怀念?受众对于一部影视作品的选择是从多方面来衡量的。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笔者将从以下的几方面来分析受众选择影片的心理:

1.相似经历引起共鸣

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都渴望成功。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尽相同,在人生漫漫的长路上会遇到各种这样那样的问题,正如《真心英雄》所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怎样才能成功”?这是每个人都思考过甚至经常思考的问题。而2010年热播的电视剧《张小五的春天》之所以能红红火火,就因为很多人都能从中找到与自己相似的影子和人生之路。《张小五的春天》讲述的就是在主人公张小五三十岁生日到来的时候,收到了一串无奈的“礼物”:未婚夫另觅新欢舍她而去,公司周转不灵濒临倒闭,房东嫌她拖欠房租将她赶了出去,合作方拒付项目款远走他乡,家里亲戚为了讨债也对她穷追不舍……,故事的主人公虽然遭受了很多挫折,但是因为好的心态与好的性格,最终还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从这部电视剧里,那些成功人士看到的张小五是自己的过去,那些正在奋斗的人士看到的张小五是自己的未来,大家都信奉“坚持就是胜利”、“性格决定命运”这样的哲理。都坚信自己可以像张小五一样取得成功。偶尔有人会叹息自己没有张小五命好,但也同样会把自己摆进电视剧中,和剧中人物同喜同悲。

中国东方卫视制作的一款真人秀节目“中国达人秀”,在2010年开播以后迅速窜红电视荧屏。这个节目之所以受到欢迎,就因为很多受众能从中找到自己,或者找到自己的榜样,或者找到自己的前车之鉴。在“中国达人秀”中,以一曲《从头再来》而出名的落魄千万富翁高逸峰曾经让很多人感慨万千。高逸峰在最辉煌的时候,身价价值千万,由于经营不善,最终倾家荡产,他一夜白头。但是,他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与斗志,在妻子的鼓励下,从头做起,现在已成为了一个包子铺的小老板,虽不及过去风光,但是却生活得安逸满足。很多跌倒过的人决心像他一样爬起来“从头再来”,而很多没有跌倒过的人更是相信自己的起点比他要好上十倍百倍,像他一样获得幸福更是水到渠成。

同是东方国家的韩国,文化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影响极深,和早期的中国一样,处于“男尊女卑”的社会,女性在家缝缝补补、照看老小、料理家务,听命于男性。在中国提出“女人能顶半边天”口号后,绝大部分的女性不再安于在家听命于控制,而是“走出去”,寻找自己的就业机会,不再依附于男性,拥有了自己的工作与稳定的收入。在韩国,妇女也要翻身做主,追求自己的事业和幸福。韩剧《传说中的七公主》表现的就是女儿王国的家庭故事。但是它想表现的却不仅仅只是琐碎的家庭故事,而是现代社会正在改变中的女性面貌。韩剧的编导敏锐的观察到:抓住大多数女性的这一特点之后,就等于保证了影片的收视率。如今的新女性,不仅是在外面将自己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在家里也是以贤妻良母的形象示人。在这一类的韩剧中,很多的中国观众可以在作品中寻找到自己的身影,在对剧中人物命运的揪心与期许的同时,会与自身的切身体会相结合,由此产生共鸣。熟悉的画面一幕幕的映入眼前:在工作中被人不解,在家庭中所受的不公……,寄托自己的情感于剧中的人物身上,既为剧中的人物而鸣不平,同时也是在无声的宣扬着自己的不满与委屈。中国妇女与韩国妇女的相似诉求,使得主打温情牌传递亲情又传递励志、奋斗精神的韩国电视剧在中国妇女中深受欢迎,以至于电视韩潮历经多年而不衰。

2.社会热点问题引起关注

在一次“两会”上,一委员发言:“上海是全世界的上海,上海的房价应该和国际接轨。我觉得80后男孩子如果买不起房子,80后女孩子可以嫁给40岁的男人。80后的男人如果有条件了,到40岁再娶20岁的女孩子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个发言揭示了目前中国买房难的情况。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一部反映房奴、小三、爱情的电视剧《蜗居》,为什么能受到众多80后乃至是70、60后的拥趸。

《蜗居》讲述的就是一清纯女生如何为了亲情、房子等各种现实问题,最后无奈的沦落为有家室的成功男人的小三(情人)的故事。影片中主人公一波三折的买房奋斗史,无形中道出了都市无房族的困惑:“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以及房奴心声:“如果30年还完贷款,利息都滚出一套房子来了。”80年代人经历过改革开放,接受过经济社会先进的思想,被称之为当今中国崛起的一代。还有一种说法指出,80后本质是指计划生育政策出台后产生的一代人。因为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的爱护和潜在竞争,是较前代人更加自我膨胀、自我为中心的一代人。在中国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政策时,这一代人的出现让中国有了新的家庭结构。

目前,80后的大多数已迈入了买房、结婚、生子的年纪,日趋上涨的房价与不给力的工资让众多的80后无力背负这厚厚的房贷重壳。剧中人物小贝面对背叛他的女朋友海藻时的宽容与大度,赚足了不少女性观众的眼泪,“我已经爱你爱到骨头里”这句话,在现实的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为了帮姐夫还钱同时为了自己心中的虚荣心等等各种原因,海藻一步步的沦落为了宋思明(省委秘书)的情妇。罗素说过,“人之所以有道德,是因为受的诱惑太少。”在情感的忠诚度上面,再三贞九烈的女人,也抵不过一个花花公子的诱惑。虽然宋思明不算是一个花花公子,但是他的权势足以让刚出校园,在面对各种社会现实前低头的海藻屈服。80后的我们,年龄大的31、32,小的22、23,正在面临着人生的各种选择,或是走出校园准备步入社会,或是准备买房结婚,这部电视剧的播出正好反应了这一代人的人生困惑,在理想与现实中,是继续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即使在前进的道路荆棘遍地、困难重重,也在所不惜;还是屈服于现实社会的丑陋面貌、向其低头,委曲求全的过着自认为安稳舒适的生活?受众在观看这部电视剧的同时,思考着自己的人生,在为小贝痴情所感慨的同时宣泄着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不忿。如今的宋思明也就是当年的小贝,但是又有多少女孩能够坚守住当初的选择呢?世风日下,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情愿坐在宝马里面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当爱情、金钱、权势三者放在你的面前时,你会怎样选择?你还会单纯的只去选择不能填饱肚子、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爱情么?这样的拷问驱使着80后、其实也驱使着成功的宋思明们一集集、一遍遍地收看着这部电视剧。

3.永恒话题再掀热潮

婆媳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敏锐的编导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一部反映现代婆婆与儿媳冲突的电视剧《婆婆来了》热映播出。何琳本来是个单纯可爱的北京女孩。家境优越,每天没心没肺地瞎欢乐,直到她爱上了王传志。王传志来自一个有五个孩子的农村贫困家庭,高大英俊,可靠上进——何琳的梦想成真。传志住进了何琳父母给女儿陪嫁的三层小楼,幸福的生活一眼望不到尽头,直到——婆婆来了。文化的冲突、习惯的摩擦,让婆媳两人之间的问题连连出现,夹在中间男人便成了炮灰,左右为难。在现实的生活中,这样的问题可以说在每个家庭中都是不可避免的。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门当户对固然很好,但并非每个相爱的人都可以达到家庭背景相当,在遇到差异较大的时候,怎样处理婆媳之间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现实的问题被摆在了面前,是针尖对麦芒,还是谦虚忍让和睦相处?在这部电视剧中,好一副浮生百态!在婆婆与儿媳观看的同时,分别设身处地的想想自己的过往的所做所为,也可以说是为婆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现实教材。

电视剧的受众是广泛的,并不只是仅限于女性观众,诚然,女性的情感比较感性,易被故事情节感动落泪、被剧中的人物的不平而愤恨。但是,倘若一部电视剧能够让男性观众也为之动容,让男性观者感觉在为自己说话的话,那么,这在无形中就增加了男性观众的收视率。《婆婆来了》这部电视剧将现代男性的家庭困扰问题直接的摆在了大家的面前,不少男性观众在观看的同时心里仍在暗暗的感激自己多年敢怒不敢言的问题被提了出来,在外面为家里打拼已经身心疲惫,回到家里,面对母亲和妻子的矛盾,仍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谨小慎微的处理,不愿得罪任何一方。做一个男人难,做一个身兼孝顺父母且体贴妻子的好男人更是难上加难。

四、地域、文化遭遇拷问

相似的文化背景、经历更容易激起观者的共鸣,反之,则会产生差强人意的结果。2008年的一部台湾影片《海角七号》票房超过4亿新台币,创下台湾华语影史的最高票房纪录,拿下日本亚洲海洋影展首奖,并且荣获2008第二十八届夏威夷影展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但就是这么一部奖项颇多的影片在内地上映的时候却意外的遭遇了滑铁卢,苦涩难懂的闽南语让大陆的观众无法完全理解其隐藏在台词背后拳拳的温情,两地的文化差异让大陆的受众在观看的时候陷入了一种尴尬的情境中:在台湾观众看着为其伤心落泪时,大陆的观者完全不明缘由;在剧本设计的笑点中,观者不懂为何而发笑。如此种种的原因导致此片在大陆地区放映以惨淡的票房收场。

与之情况类似的还有中国的第六代导演——贾樟柯,1995年拍摄第一部57分钟的短片《小山回家》,夺得当年香港映像节的大奖。被誉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就是这么一个在国外拿奖无数的导演,在国内影片的票房却仍不尽人意。观看过其影片的观者大多会如此说是:影片太过于文艺化,关注的只是小部分人生活,无法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耐下心来进行欣赏。可以说,贾樟柯导演的影片就属于精英文化,但是,目前在中国,大众文化还是以绝对的优势占据着主导的位置。过于个人化、理想化的影片在这个以经济为主导的票房市场是完全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

五、结语

由以上的种种受众心理分析不难发现,观者的选择不是以其导演的知名度、票房的价值等作为首选条件,而是以其类似的个人经历、社会的热点问题、与之息息相关的问题作为首选。日本著名的动画片导演宫崎骏先生所创作的动画作品受到广泛的好评,在采访宫崎骏的时候,他是这么说的:“我只是将生活中所观察到的表现放在了我的动画片里。”动画如此,影视作品也亦是这个道理吧。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正是因为对影片的陌生,观者才会被其情节所深深地吸引。同时,也正是因为对影片情节的熟悉,而对剧中人物深深地理解。立足于当前的文化背景,立足于受众的心理需求,传媒作为一项产业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1] 郝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陈俊.影视造型的受众心理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

[3] 武月琴.当代影视剧手中文化心理初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10.3969/j.issn.1002-6916.2011.13.006

栗晓枢,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影视动画系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影视与新媒体动画。

《受众分析》之读书笔记 第5篇

《受众分析》(audience analysis)是传播学大师——丹尼斯·麦奎尔对传播受众的全景扫描著作。麦奎尔的书在国内介绍的很多,《大众传播模式论》和《大众传播理论》很多研究者耳熟能详(这两本也都是需要啃的著作)。媒介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受众形态已经遭到根本的颠覆。在新媒体时代,在小众化传播时代,受众还存在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现在这些信息接收者,我们该如何称呼他们?

本书译者之一,在前沿对受众概念进行了微化扫描,叫做《受众分析》:解读与思考,其中一些知识观点摘录如下。

一、大众、受众与大众受众

大众受众(mass audience)在传播学中简称受众,其实大众(mass)和受众(audience)属于不同的话语范畴,一个是社会学概念,一个是传播学的。大众与受众的勾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

在社会学领域,大众是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也是大众传播的结果,反映了脱离家庭、血缘、土地等传统纽带,相互依赖却又彼此陌生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大众具有规模大、分散、匿名和无根性等特点,既不同与组织性的群体(group)(传播学上应该称之为组织),也不同于松散的群集(crowd),以及有政治自觉意识的公众(public)。受众没有任何组织,没有稳定的结构、规则和领导者,也缺乏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行动的意愿和手段。

麦奎尔认为受众是社会环境和特定媒介供应方式的产物。最早受众可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那些聚集在一起现场观看表演或竞技的城邦观众,他们是受众的原始雏形。以报刊为代表的印刷媒体催生了最早的大众受众——阅读公众,一种拥有一定社会地位和阅读技能,相对自主的群体。电影则创造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受众:数百万的人们一起分享相同的、经媒介传播的情感和体验,批量生产的拷贝传播,取代了个性化的、活生生的现场表演和互动。广播电视的出现,使受众身份第一次与技术手段的拥有联系在一起,跨越有形疆域的无形传播,大大扩展了传播的影响面和影响力,时空转换性更强,共时分享的受众也更多。

但是在批判学派的眼里,大众受众一词多少带有贬低的意思,意味着个性丧

失,非理性和缺乏自我意识。用马尔库塞的话说,大众受众的形成是控制与同质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控制和同质化导致了单维度的社会和单维度的人。他们无力辩解,而传媒却可以将“心理无知”强加给他们。

然而,后期文化研究学派尤其是接受分析了传统的“大众概念”,也否认受众不可避免的被动性,他们认为,受众从来就不是绝对被动的,而是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选择能力,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解读媒介文本,并建构意义。

二、受众研究的三种传统

麦奎尔将受众研究分为三种传统,分别冠以结构性、行为性和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之名。

结构性受众研究源于媒介工业的需求,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有关受众规模、媒介接触、到达率、流动情况等方面的量化信息,这些数据对于媒介广告经营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催生了一个与广告和媒介市场研究密切相关的庞大产业。结构性研究也有助于区分受众类别,探讨社会背景、大众 传媒系统与个人媒介使用之间的关系。

行为性受众研究的目的,重在改进和强化媒介传播效果,即通过考察受众的外在而非内在的表现,比如受众的媒介选择、使用、意见和态度等,来解释媒介的影响,预测受众行为,为传播决策提供参考。在行为性受众研究中,受众被视作“黑箱”,不必知其内在机理,通过查其言观其行,便可描述受众经验,推知其行为动机和传播效果。

社会文化性受受众研究内容广泛,广义包括批判研究、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接受分析在内,狭义主要指后者。它抛弃了传播效果的刺激——反应模式,也不再遵从媒介文本或媒介讯息万能的观点,更扬弃了传统批判学派所谓受众臣服于传媒体系的观点,它认为受众具有主动权和选择权,受众媒介使用是特定社会文化环境的一种反映,也是赋予文化产品和文化经验以意义的过程。接受分析还特别强调了受众对媒介文本进行“解码”中的能动作用,认为受众对于大众媒介所提供的支配性和霸权性意义,具有抵抗和颠覆的力量。

麦奎尔归纳的受众研究三种传统,不仅在于研究目的和受众观的差异,还在于研究方法的不同。前两者主要采用调查统计和心理实验等定量研究方法,后者则采用田野调查法和定性研究的方法。

受众研究的目的不同,根源于研究者立场的不同:是站在传播者一方唯传媒工业之马首是瞻,还是站在受众一方用他们的视角看问题。可以把“受众控制”和“受众自治”作为两个目的的端点,在受众控制一端,数量最多的无疑是定量受众研究,这是媒介工业的需要。近年来,受众研究虽然出现了由手中控制向受众自治方向迁移、从传播者视角向受众视角转移的趋向,但整体上并未跳脱“主流”研究传统的窠臼。

三、社会视角:受众的媒介使用

麦奎尔主要从社会视角来研究受众。一些传播学研究将“媒介使用”与其他行为相区别,认为媒介使用是一种独立的、另类的行为类型,不可避免地回替代其他活动。麦奎尔则认为,媒介使用是人们在特点社会环境中完成的众多行为之一,或者说是由各种社会因素合力促成的一种行为。媒介使用是融入我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妨碍或代替其他活动。事实上,媒介的发展,常常要与人们的生活形态相联系、相协调,不能人为地将媒介使用从受众生活的社会环境中抽离出来。这是这个意义上,今天的电视成为人们的生活背景之一,“看电视”比“看电视节目”更准确地描述了人们的日程生活形态;“去看电影”也总是更多地被描述为一项社会交往活动,而不仅仅是看电影。

四、传播技术的发展与未来受众

传播技术的发展会解构传统的大众受众么?

某种意义上讲,技术的发展再一定程度上逐渐消弱了形成大众受众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遥控器、录像机、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以及各种新的录制、存储和重放技术,到今天遍及全球的高速电子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传统的受众角色——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消费者、目标对象将终止,取而代之的是搜寻者、咨询者、浏览者、反馈者、对话者、交谈者等诸多角色中的一个。“在大众受众兴起长达一个多世纪之后,这样的变化也许的确堪称为革命。”

麦奎尔认为,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增多和传播手段的丰富,虽然理论上为传播者的多样化开辟了道路,然而传媒产业的结构并未发生如技术进步所提供的可能那样奇妙的变化,相反,全球化、跨媒介并购、跨国媒介资本运动,却从两个相反的方向建构着受众:一个是受众的细分和分化,出现了新媒介渠道和产品的专业化受众,即便如此,目前在大多数国家里,多数受众注意力仍然集中在几个

频道上,在大多数时间内,媒介“核心”仍然支配着大多数受众的使用行为;另一个是作为媒介集中之产物的更大规模受众群的生长。

纽曼认为,面对新技术的发展,有两股相当强大的惯性力量,在制约着受众的形成和受众行为的根本性改变:一股是受众的媒介使用心理,一种根深蒂固的消极的,心不在焉的媒介使用习惯;另一股便是美国式大众传播工业模式,规模经济将传播推向追求公分母式的、单向的大众传播道路,而不是促进窄播和双向传播的发展。

电视栏目受众心理分析 第6篇

——为什么爱看《非你莫属》

天津卫视《非你莫属》栏目从开播以来一路高歌猛进,杀入全国收视率前三,更是在年初获得2010最佳综艺节目大奖。

“海归晕倒门”“狂浪的笑”“撕证哥”和“成功学信徒”求职„„一档求职真人秀节目接连引发口水之争,继而引起抵制活动。但实际上公众所焦虑、不满甚至愤怒的目标可能是求职节目背后折射出的真实职场文化。

不可否认,当下的中国职场仍在片面强调竞争的必要,强压之下产生的“狼性文化”被众多企业奉为图腾。压力面试、严苛的考核和短期压榨性的用工方式都使得劳资双方中间的鸿沟日益加深。而在此次抵制活动的发起者、被称为“青年导师”的李开复心中,健康的职场应该合理竞争,劳资公平,企业虽有层级但雇主与职员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在当下的中国现实中,这些想法虽更像理想主义者的宣言,但理应成为努力的方向。

一档节目只是社会现实的镜子。我们也许可以用更宽容和多元的心态对待各种节目。而真正重要的是,如何致力于让现实的职场变得公平、开放、透明和让人们发自内心相互尊重

在相亲类节目在各电视台满天飞的时候,为什么《非你莫属》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让各年龄段的收视群体都拜倒在他的石榴裙下,我也特爱看这个节目,我代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说说我们热衷于看《非你莫属》的原因。

(一)我们先从不同年龄段的收视群体进行分析。

《非你莫属》为受众树立健康积极的求职观,引导正确价值观,并在节目中制造最大限度的良性精彩冲突!每期12名一流企业高管组成波士团现场招聘,具有不凡身世背景及奋斗经历的他们,将对应聘者进行最犀利的评判和最严格的挑选!每期5位真实应聘者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敢于挑战,敢于展示,拥有难以想象的特长,同时每个人都希望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节目中的2名国内资深职场人士及心理专家,将用专业知识给应聘者真实的就业指导意见、心理把握和职场忠告。这对我们毕业找工作的大学生是特别有用的,特别是可以借鉴在现场找工作的选手的经验,而且boss团的忠告让我们在找工作中需要注意的禁忌是非常有用的。

而且在家待业的啃老族的父母在这时候看《非你莫属》也能寻求一些心理慰

藉。这就让《非你莫属》老少皆宜,阖家共赏。

(二)从节目对受众的吸引点分析,也就是节目的看点分析。

1.它是全国首档真人秀求职招聘类节目

它 分“自我介绍”、“天生我有才”、“别对我说谎”、“谈钱不伤感情”等环节进行,有一定的娱乐性但又兼顾了职场人生、职场话题与争议等一系列‘冲突’元素,直指全球的热点和难题、中国社会婚恋之外的热点——就业问题!

2.各大公司老大坐镇现场,亲自现场招聘。

每期12名一流企业高管组成波士团现场招聘,有世纪佳缘的CEO、六间房CEO、郭德纲、吕良伟等,具有不凡身世背景及奋斗经历的他们,对应聘者进行最犀利的评判和最严格的挑选,高管们会提出什么问题,对应聘者感兴趣的是什么?在这里都可以看到。

3.不同类型的求职者,五花八门,笑料不断。

不同类型的求职者,你可以对号入座,可以学习优秀的求职者,也可以避免出现现场失败的求职者的错误。有着多年海外求学经历且踌躇满志却一直苦于找不到工作的“海待”;有因学历问题一直被各单位拒之门外至今还在依靠父母的“啃老族”;曾因“护士门”事件饱受争议的网络红人“仙女艳艳”等。为了工作,应聘者在现场使尽浑身解数。

(三)从节目设置的环节亮点分析

《非你莫属》分“自我介绍”、“天生我有才”、“别对我说谎”、“谈钱不伤感情”等环节进行。

“自我介绍”通过 VCR展示应聘者基本资料,包括工作内容、背景故事及家人朋友领导推荐等等。

“天生我有才”应聘者展示与就业相关的才艺及特长表演。

“别对我说谎” 源自职场黄金标准——真诚度!通过对童年往事、同事关系、职场观念、财务问题等一系列尖锐精彩的直面提问,考验应聘者的人性最真实一面。

最具关注度的要数“谈钱不伤感情”环节,因为在目前的求职压力下,许多求职者在应聘的过程中为增加成功度对待遇问题都采取了模糊态度,这也使得用人单位得以利用这种模糊以最小的工资成本获得最优秀的人才,所以《非你莫属》为保证应聘者和公司代表各自的利益与权力,将要求双方在节目现场直白进行工资待遇谈判:底薪、奖金、加班费、交通费、通讯费、餐费、五险一金„„求职者的能力在这些一流企业的高管中究竟价值几何?全国观众将共同见证求职者的待遇问题!

网络媒体的受众心理分析 第7篇

【关键词】:网络媒体;网络受众;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8)0520190-01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所蕴含的能量也正在被释放出来,并对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但由于网络媒体自身有着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新特征,提供给了受众从未有过的自由和信息自由的权利,决定了网络媒体的受众心理与传统媒体受众心理有很大不同。因此要发挥网络媒体传播的积极作用,消除网络受众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进一步加强网络受众的伦理道德建设;发挥权威媒体网站的舆论导向作用。健全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遵循正确的角色扮演规则,培养受众视听态度,建立合理的受众需求结构。

1.网络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受众

网络媒体的受众与传统受众一样,在传播过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既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又是传播效果的反馈者,按媒介接触行为分有积极选择者,纯粹受众,介质受众,预期潜在受众和现实受众等。而从总体而言网络媒体的受众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 人数众多。

⑵ 分布广泛。网络媒体受众分布人数十分广泛,据上述数字显示35岁以下网民所占比例为大多数。⑶ 素质较高。据中国互联网报告显示:网民受教育高中最多29.3%,其次为本科28%和大专27%。

2.网络媒体影响下的受众心理行为和受众心理需求特征

⑴ 网络媒体受众心理需求

从总体上来讲,网络媒体的受众心理特征符合一般传媒受众的心理特征,也具有网络传媒的特性。网民上网既是具有某种目的的动机体现出一定的心理过程,也表现出一定的心理行为特征,从根本上分析,心理需求是内在的根本,心理行为是外在的表现。构成了网络受众的心理行为层次。而这种层次分析对网络媒体的受众心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受众心理需求主要以下要求:

① 获取信息。网民上网主要为获取信息,这类网民一直占大多数。网络是一个信息丰富的场所,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人们通过网络掌握新知识。以18-25岁比例最高。

② 情感交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相聚千里的人在聊天网络上见面成为现实。各种聊天工具,电子邮件提供一个情感交流的机会。

③ 享受服务。网络给人们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购物,联络,看书,预订旅店等。

休闲娱乐。社会压力较大,为缓解精神压力,找到宣泄的途径。人们利用网上休闲的方式进行自我放松和心理平衡。

⑵ 网络媒体受众心理行为特征

除了上述心理需求之外,网络媒体的受众还具有一定的心理行为特征,这些特征会为其受众便利的同时,心理上带来一系列歪曲具体表现如下:

① 自我意识,迷茫心理。受众上网,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爱好,习惯,要求等。

② 隐性藏匿,角色混乱。在现实中人按照自己的社会要求进行定位,而在网络上媒体受众根据自己心理需求扮演不同角色制造人格的混乱。

③ 网络成瘾,深陷其中。有人说,上网就是落网,很多人在网络中沉溺,不能自拔。网络的依赖心理是由于重复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对网络的着迷状态,导致情绪低落,对网络难以抗拒。

3.对受众心理产生影响的网络媒体

随着网络媒体这种新的媒体方式的日渐发展,网络媒体正在改变着整个世界,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媒体与其他传媒不同的要素使网络媒体对受众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① 网络媒体的虚拟性。“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已被广泛采用。有人说网络不仅是一个平台还是一道屏障,这都是说明网络传播有一个显著特点--虚拟性。

② 网络媒体的方便和快捷。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实现了静态的图表文字和动态的声音画面的自由转换。这种多媒体的融合特性给了信息传播与信息接受无与伦比的自由。

③ 网络媒体的参与性和交互性。网络中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不再确定,传播和接受信息几乎可以同时完成,人们在瞬间能进行角色转换,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受众,这是由于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决定的。人们主动参与了信息的传播与接受当中。

4.对待网络受众进行引导的方式对策

由于网络传媒的受众的受众心理与传统媒介的受众心理有很大不同,网络媒体主要是通过客体和心理来规范引导受众,一种是客体规范,即是通过法律条文,政策法规这些客观标准来判断行事,就可以使受众自己行为合法获得认同。二是舆论所认同的规范,受众自己所认同的规范即受众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便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因此要发挥网络传播的积极作用,消除网络受众的不良心理需求提出许多对策:

① 进一步健全网络管理法规。当我们的网民成倍的增长时,互联网的法律空白越来越多。因此政府应从媒体管理角度,将网络新闻和信息传播内容纳入法制化轨道。

② 加强网络媒体的伦理道德建设。通过网络伦理将人与网络社会之间的利益提升为人格化力量,依靠自身的调节控制网络行为,制定比较系统的电子空间秩序,使人们的交往行为更加规范。

③ 发挥权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权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就是人们对群体的从众行为之上。因此权威媒体应当发挥自己的信息优势,争取能积极引导受众的视听态度,争取不被一些虚假信息所误导。

④ 培养正确的视听态度,尊重自己的行为规范。受文化条件,心理素质的影响,一些网络受众的角色扮演脱离了生活的轨道,当一个人在网络中把自己分成各个不同的角色时,会带来迷惑。当这些与角色扮演者的社会现实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时,人格的病态也就凸显出来。这种偏颇的视听态度和需求结构不利于个人的发展,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受众对媒体不仅仅是视听,而且要分析探寻。媒体对受众不仅要引导,更要培养,引导受众用理智战胜情感。

参考文献

电视受众心理需求分析 第8篇

人们对“受众”的研究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了。早在古希腊时期, 苏格拉底就认为, 交流是爱与被爱, 是一种双向的互惠。苏格拉底虽然没有对受众有直接的描述, 但是他对交流的分析, 在给西方传播学带来直接启示的同时, 也给受众研究留下了精神和道德的影子。[1]

在后期的受众研究中, 学者们仍在十分努力强调受众的主体意识, 如麦奎尔就认为, 受众是一种大众的集合, 通过个人对愉悦、崇拜、学习、消遣、恐惧、怜悯或信仰的某种收益性期待, 而自愿作出选择性行为, 在一给定的时间范围内形成。在麦奎尔看来, 如果不具有主体意味的收益性期待和选择性行为, 受众至多仍是被控制的物而已。如今我们定义的受众则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 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网民。受众从宏观上来看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 从微观上来看又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人。

二、电视受众

1. 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中国电视, 因为受到“十年文革”的影响几乎停滞不前。商业部与广播事业局1976年对全国电视机的数字进行统计, 截至1975年底, 全国有电视机46.3万架, 其中国产彩色电视机4000架, 进口彩电1900架, 68%的电视机分布在城市, 32%分布在农村, 以不足50万架电视机按中国当时8亿人口计算, 每1600人才拥有一架电视机, 显然, 电视尚未普及。[2]一直到了1983年, 广播电视部出台了一项对广播电视今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政策—“四级办广播, 四级办电视, 四级混合覆盖”, 电视事业才开始起步。四级办电视的政策释放出一股蓄积已久的能量, 似乎顷刻之间, 中国电视发射台、转播台、包括人们的电视机都成几何倍数地递增, 于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中国电视面貌日新月异, 飞速发展。

2. 受众需求的发展

人们收看电视节目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放松身心。所以, 获取信息和娱乐消遣轮番成为人们收视动机的首位。娱乐消遣排在第一位, 后面依次为“增长见识”和“了解国内外时事”。人们收视需求的变化其实是随着我国的大环境而变化的。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作为“党的喉舌”的传媒被赋予了强大的教育功能, 其娱乐消遣的功能一直处于补充的位置, 甚至不敢公开宣扬这一点。20世纪90年代后期, 无论是政府、传媒还是受众的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媒尤其是电视的娱乐和服务的功能被更多地发掘出来, 娱乐型的电视节目开始越来越受观众的喜爱。创办于1997年的湖南卫视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 其“乐字当头、以乐为主”的定位引发了全国的快乐旋风, 各个电视台纷纷仿效湖南卫视创办此类综艺节目, 这种以追求浅层次的感官刺激的游戏节目虽在几年内就进入“萧条期”, 但它所引发的娱乐旋风却一直刮到现在。

三、电视受众心理分析

1. 电视受众的接受心理

电视观众的视听习惯不断地积累和发展, 最终形成稳定的心理结构。观众选择频道的过程其实是视听习惯乃至心理定势的潜意识流露。心理定势像一只无形的手, 牵引着观众对电视节目作出选择。一般而言, 观众的收视动机主要是满足休闲娱乐、审美和认知的需要。

休闲娱乐是看电视的主要动机, 其次才是了解信息。于是, 美女、情爱、打斗等画面不绝于荧屏, 言情剧、武侠片、游戏节目总有市场,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 来自工作、学习、家庭等的压力增加, 因此需要在虚幻世界中寻找简单快捷的“傻瓜式”大众文化快餐。观看电视的心理活动过程, 其实是观众被电视节目激发起一种巨大的求知欲望、努力理解作品并作出评价的过程。受众具有主体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总是让自己的感知、想象和情感循着对象的指引和规范, 自由和谐地活动起来, 而在最终获得审美愉悦中, 蕴含着对于对象所具有的社会理性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譬如美丽的画面和悦耳的韵律总能调动观众的情感体验。[3]

2. 电视受众的情感心理定势

电视艺术的本质在于接通电视观众的情感, 实现文化的交流。尤其是电视剧、电视纪录片和文艺片的成功与否, 往往取决于电视观众情感的调动程度, 新闻类节目如果不能调动观众的情感, 也很难收到理想的视听效果。即便是广告节目, 情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品牌发展的最高阶段便是情感阶段。因此, 要达到电视观众和电视节目之间的共鸣, 不仅需要电视节目的生动形象, 更要求真挚丰富的情感。如谈话节目《鲁豫有约》, 它以独特的定位、真诚的访谈, 深入挖掘受众心理。鲁豫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拉近与嘉宾之间的距离, 实现了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

3. 电视受众的个体性心理定势

电视观众的视听心理定势有着复杂、细碎的显现方式。观众喜爱这个节目而不喜爱那个节目, 或者以前喜欢某类型的节目, 后来又不喜欢了, 这都是个性心理定势的体现。“众口难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观众个体性格的不同和气质类型。有的观众性情活泼, 精力充沛, 收视习惯广泛, 对各种类型节目都能理解但不执著;有的观众易于冲动, 好动感情;有的观众情绪会随着节目而改变, 但不张扬、低调;有的观众安静、沉默、内向和执着, 对节目看得更透彻、深入, 对节目的内涵也把握得很彻底。

一般来说, 青少年的个性心理定势不够稳定, 变换万千的屏幕视像处处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而收视的范围会比较广, 此时给予及时指导和控制, 会帮助他们形成较好的视听心理定势。成年观众对电视的选择比较理性、主动,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适时地选择节目。有的倾向于综艺节目, 如《同一首歌》等;这些都是受众的个性心理定势在起作用。

四、电视受众心理需求

电视受众在开始收看电视时, 往往处于自由选择状态, 可以接受, 也可以拒绝。目前, 大部分大中城市的电视受众, 一般可以有三四十个节目频道可供选择。假如各频道在同一时间播放不同内容的电视节目, 有新闻节目, 有各种题材的电视剧, 有文艺节目等等, 这时, 观众就要享受自由选择的权利, 按照各自的兴趣爱好选定某一节目收看。但是, 观众一旦选定目标收看后, 在接受过程就呈现被迫状态, 节目传达什么内容或形式, 就得接受什么, 按照创作者的思路去接受。当然, 我们这里所说的被迫接受也只是相对的, 电视受众当然也有对节目意义的不同理解并进行不同的引申和扩展, 而且, 电视受众也可以中途换成收看其他电视节目。

但我们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电视文化的日常性和家庭性, 使电视连续剧有了盛行的条件, 十几集、二十几集, 甚至五六十集的剧作, 在电视屏幕上占据主要地位。每部剧作的创作者都尽力设置悬念和跌宕起伏的情节, 在集与集的衔接上做文章, 让观众欲罢不能, 一定要一集接一集地看, 尽量不间断。这就更具有被迫接受的味道。在一种连续接受中, 观众会渐渐产生依赖心理, 直到这部电视剧结束后, 才能重新表现出自由选择。自由选择与被迫接受, 是一组对立统一的接受心理的表现形式, 不能厚此薄彼。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受众的心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 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改变。所以, 电视策划者也要适时地改变主题与形式, 从而使策划出的电视节目适应社会, 适应环境, 更加适应受众的心理。只有进行不断地追求与探索才能不断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这才是最为成功的电视策划。

参考文献

[1][英]罗杰.迪金森, 拉马斯瓦米.哈里德拉纳斯, 奥尔加.林耐.受众研究读本[M].单波,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

[2]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251.

[3]史可扬.影视传播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4]刘长乐.凤凰卫视怎样应对同质化[J].中国记者, 2004, (1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高铁受众分析】相关文章:

受众分析范文08-28

网络热点新闻烂尾现象的受众心理分析09-12

高铁乘务就业前景分析07-14

受众调研05-30

受众时代06-01

受众能力06-04

受众融合07-12

受众行为07-21

受众互动07-25

受众满足08-09

上一篇:监狱政审个人总结下一篇:感谢师恩作文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