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林业局“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2024-05-20

湖北省林业局“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精选7篇)

湖北省林业局“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第1篇

湖北省林业局“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省实施林业经济结构调整、建立完善林业两大体系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文明湖北”建设活动实施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时期局直属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湖北林业又快又好的发展,特制定湖北省林业局“十一五”(2006-2010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以德治国”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方针,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按照“立足长远、着眼当前、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努力形成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和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湖北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2、基本方针。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和“重在建设”的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我省林业实际出发,有计划地抓好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规章制度和队伍建设,在巩固、提高、延伸、辐射上下功夫,在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抓落实上下气力,从具体事情做起,从日常行为养成做起,从职工关心的问题抓起,一个时期明确一个重点,一个阶段解决一个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努力把我局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奋斗目标

3、主要目标。全体职工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全体职工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做好本职工作、抢抓机遇图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在全局上下形成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共识,形成了热爱林业、讲求实干、诚实守信、崇尚先进的风尚,形成了互帮互助、融洽和谐、言行文明的人际关系,形成了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的人文环境;“十一五”期末,省林业局力争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浓郁现代气息、较高文明程度的省直机关,争取进入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或国家级文明单位的行列。

三、主要任务

4、思想理论建设。认真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三基本”(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意见》,努力使我局的理论学习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局党组每年检查通报一次局直单位中心组的学习情况,每两年表彰一批先进中心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理论与改造主客观世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促进林业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真正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加快湖北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程。

5、思想政治工作。从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指示,根据局直机关的实际,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大力弘扬江泽民同志倡导的“五种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和“湖北精神”及“林业行业精神”,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要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注入新内涵,与时俱进、发扬光大,激励全体职工在实现中部崛起和振兴湖北林业中建功立业;省局每两年召开一次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多形式大力宣传改革创新、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廉洁奉公、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争先创优和“吴天祥小组”等活动;深入开展“三个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基本国情、省情、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教育和国防教育,努力把这些教育成果转化到林业工作的各个方面。

6、公民道德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按照公民基本道德“二十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规范要求,深入开展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教育,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事情做起,各单位每季度要开展一次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努力把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一致起来。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民主与法制和诚实守信教育,把基本道德规范融于规章制度和各项管理之中,使教育和管理相得益彰、相互补充,统一发挥作用。引导干部职工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争做“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人民公仆。

7、形势政策教育。当前,国内外局势时刻发生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根据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紧密联系实际,省局及各单位一要定期开展多形式的形势政策教育活动,要抓住职工反映突出、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如体制改革、反腐倡廉等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明理导向、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的作用,保持和谐稳定;二要经常开展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职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吸取营养,并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8、抓好素质教育。各单位一要有针对性地抓好职工尤其是团员青年的“素质教育”,认真实施“科学素质工程”,每年要开展一次丰富多彩、富于创造性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科学思维、科学发明创造能力;二要通过经常性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唯物论、无神论及科普宣传教育,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方法,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坚决反对邪教,增强广大职工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和各种伪科学的能力;三要充分发挥职工文化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荣誉陈列室、党团活动室、市民文明学校和职工之家的作用,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着力搞好重大节庆日的文体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文化氛围,活跃文化生活,陶冶人们情操,为职工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9、文明创建工作。按照“巩固、提高、延伸、辐射”的工作思路和务求实效的要求,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不断丰富和创新文明创建活动的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在文明言行、环境卫生、服务态度的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大力倡导“爱岗敬业、勤政为民”、“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由我来办、办就办好”、“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工作作风,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好“讲文明、送温暖、献爱心”、“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活动和争创青年文明号,以及义务植树、营造“三八”妇女林、“五四”青年林等系列活动,努力构建设廉洁高效、诚实守信的服务环境和文明礼貌、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10、争创文明单位。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湖北省文明单位管理办法》的规定,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创造优美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丰富文化生活、加强基础建设、强化常规管理为内容,以文明学校为阵地,定期或不定期地搞好职工的学习和轮训;要精心抓好文明细胞(文明职工、五好门栋、五好文明家庭和文明社区)的建设,促进我局文明程度的整体提高。到“十一五”期末,全局文明单位、文明处(科)室、文明门栋、文明家庭达到95%以上,全局职工都有一个良好的安居环境和生活条件。

11、创建文明系统。严格按照《湖北省文明系统(行业)建设管理试行办法》的要求,完善创建管理办法、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评与激励机制,抓好日常动态管理,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行政执法、计财、项目、综合管理为重点,认真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生产经营信誉制,在林业窗口和行政执法部门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信念,完善便民利民措施,扎扎实实为基层、为林农、为职工提供优质而规范的服务。到“十一五”期末,省局直属单位和市州、县市区林业局的文明单位的比例要达到90%和85%、80%以上,力争将全省林业系统建成文明系统。

四、组织领导

12、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各单位的党组织尤其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把“三个文明”建设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各单位要认真制定规划和工作计划,要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实施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分类指导、分步落实。局党组将把“三个文明”建设的成绩作为考核党政领导班子、使用和奖励干部的重要依据。

13、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运行机制。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党委(支部)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职能机构具体抓、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局上下共同关心、大力支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局机关各处室要完善处长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制。各单位的文明委(办)应充分发挥其协调和指导作用,开会研究,及时督办检查,狠抓计划落实。对目标考核不合格的单位要予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对由于思想上不重视导致严重后果或存在严重问题的要追究领导责任。

14、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大资金投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各单位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支持、鼓励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投资和捐赠,努力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资格局。各单位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不断改善文明创建工作条件和优化文明创建工作的手段。

15、优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队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的建设,是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保证。局直各单位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要采取切实措施,培养一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作用。各单位的领导班子集体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争创“五好”(学习好、团结好、纪律好、作风好、政绩好)活动,班子成员要带头“三讲”(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各单位应认真搞好专、兼职党务干部的学习与培训,从政治、工作、生活上重视、关心他们,要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管理、激励、保障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和社会氛围,鼓励支持他们安心本职工作,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面的专家。从事精神文明建设这项工作的同志,应正确把握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服务大局,心系群众,努力学习、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局新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湖北省林业局“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第2篇

建设发展规划

“>街道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2007-12-17 14:53:32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街道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街道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2)机关各支部、各部门: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市、区文明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解放北路街道党工委根据《市“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结合地区实际,特制定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全

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市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区七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党的政治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街道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确保“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的顺利实施。

二、奋斗目标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继续巩固和发扬“自治区文明单位”的创建成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开展健康向上的街道机关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丰富和提高党员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为把我街道建成环境

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化、生活方便、社会风尚良好的新型社会打下坚定的事业基础。力争三内培养创建自治区级文明社区3个,环保绿色社区4个,市级文明社区9个,宜居社区5个。五年间街道办事处积极争创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三、加强思想建设

1、积极推进理论武装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党员干部是街道精神文明建设长期的根本任务。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邓小平理论和实践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真正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科学理论的力量在于指导实践,当前和今后相当的一段时期里,要把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放在首要位置,巩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深刻理解并以实际行动回答为什么要坚持“三

个代表”,怎样当好“三个代表”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全面实践“三个代表”思想中,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全方位、多层次推动理论武装工作的深入开展,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战斗力,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2、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建设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上下功夫。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怍,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大力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灌输式教育,按照《乌鲁木齐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细则》的要求,充分利用爱国主义

教育基地,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街道机关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事业中来,大力推进街道机关作风建设,做好党风廉正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坚持正面教育,使街道机关干部政治立场坚定,始终跟党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方针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当人民的好公仆。

3、坚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五观”教育。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保持社会稳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一个突出的着力点,坚持不懈地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和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使“三个离不开”和“五个相互”的思想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各族干部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继续

搞好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和经常性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大力发扬民族团结互助精神,培养全体党员干部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着力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自觉抵制、坚决反对各种危害社会稳定的行为和民族分裂主义的破坏活动。通过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使各族党员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正确地认识新疆发展的历史,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面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三者关系,不断提高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觉悟。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解地开发反腐败斗争。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支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

“十一五”期间平谷产业规划 第3篇

改革开放以来, 平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强化“生态立区理念”, 实施“三产带动”战略, 不断加快“工业强区、旅游富民”步伐, 努力打造“绿色平谷”、“效率平谷”、“诚信平谷”、“和谐平谷”, 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

目前, 全区的“二、三、一”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建筑房地产、现代制造、饮食品加工、服装加工制造等产业构成了区域经济的主要板块。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发展迅速, 在占地200公顷的“韩资工业园”内, 聚集了21家汽车配套企业, 成为“北京现代”汽车的主要零配件生产基地之一。区内的东高村镇, 被称为中国的“提琴之乡”, 年生产小提琴18万把, 居全国第二位, 产品大部分销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此外, 丹麦BWE超超临界锅炉设备、台湾永丰余集团、普析通用、奥克玛电梯、长吉加油设备等国内外知名的制造企业, 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了重要的砝码。依托果品生产优势, 饮食品加工企业市场竞争力明显, 不仅创出了一些知名产品, 还为国内外许多名牌果汁饮料提供原汁生产。

“十一五”期间, 平谷将以农业、工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物流业、商业、老龄社会服务业七大产业为主, 构筑产业发展体系。

农业发展目标及布局

发展方向:瞄准北京中高端市场及国际市场,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集约型、精细化、绿色果蔬种植业, 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开发农业多功能, 发展农业休闲采摘业;着重培育各级、各类的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组织, 扩建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建设, 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推进农业产业化。

布局:在山区、半山区发展精品林果种植, 重点发展有机果品基地, 围绕百里观光采摘带建设, 大力发展农业观光休闲采摘业;平原地区重点发展鲜嫩绿色蔬菜种植, 充分利用紧邻北京大都市的优势, 把平谷建成首都绿色鲜嫩果蔬供应基地;依托龙头企业优化布局, 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猪、肉鸡养殖业, 并积极发展种畜禽产业;推广果草畜一体化生产模式, 发展山区生态型商品羊养殖。依托农业产业在全区农村普遍推进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依托行业发育市场化、企业化的行业协会, 规范行业和合作组织发展;发挥合作组织、协会、企业及农业事业单位作用, 培育产前、产中、产后的专业化、社会化农业服务组织, 构建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

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 基本形成高效化的农业生产结构, 初步形成农业现代服务体系;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

工业发展目标及布局

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无污染的现代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都市型工业, 同时对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 促进产品升级和知名品牌的形成。

兴谷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食品饮料等行业, 包括韩资企业园、食品工业园、健康产业孵化基地等, 成为平谷主要的工业生产基地。

西部工业带:包括马坊工业区、峪口和马昌营工业集中地。马坊工业区重点发展对区位条件和物流环境要求高的现代制造业、高科技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纺织服装、印刷包装等都市型工业;峪口重点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机械加工和纺织服装业;马昌营重点发展电气、保健产品等产业。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集聚区, 西部工业带将构成平谷工业在空间结构上的多点支撑体系。

东高村文化产业基地:以业已形成的小提琴规模生产为龙头, 大力发展乐器制造业及相关的音乐教育、音乐演出、乐器博览和特色旅游等产业。

乡镇工业集聚区:以解决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为主, 重点发展资源和环境压力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使农业劳动力实现“离土不离乡”式的就业结构转换。

发展目标:工业上打破行政区域界线, 推动工业园区化, 形成相对集中、分布有序、各具特色的工业布局体系。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1%以上。力争到2010年, 实现工业总产值248亿元以上。

旅游业发展目标及布局

发展方向:以“绿色平谷、快乐休闲”为定位, 以“旅游富民”为目标, 构建“两区三带多组团”的旅游发展格局。对丫髻山、金海湖旅游度假区、黄松峪地质公园、矿山公园等重点景区, 加大投资力度, 使其成为平谷旅游品牌支点。民俗旅游发展重点是提高档次、丰富形式、扩大规模, 树立平谷民俗休闲旅游的整体形象。“十一五”期间, 积极兴建大型旅游设施, 开展与津冀的旅游产业区域合作, 使平谷成为京津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布局:“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平谷新城会议度假区、金海湖旅游度假区, 北山外环带、北山内环带、浅山百里观光带。

重点建设平谷新城组团、金海湖组团、丫髻山组团、黄松峪地质公园组团、轩辕台—大峡谷组团、玻璃台组团、峨嵋山—北寨组团、东高村组团, 使其成为功能齐全、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各类旅游产品聚集区。

努力拓展城北浅山区组团、马坊组团、熊儿寨组团、将军关组团、北盘山组团、河带组团、西峪水库组团, 使其成为平谷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实现旅游收入年均增长速度15%以上, 旅游业成为全区的重要产业。

房地产业发展目标及布局

发展方向:依托京平高速快速通道和丰富的浅山资源, 面向首都中高消费群体, 适度发展中高档社区、会展酒店和旅游度假设施等外向型休闲房地产业。同时, 本着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原则建设平谷生态居住新城, 改善平谷人民居住条件。

布局:在京平高速公路沿线、夏各庄浅山区、高速新城联络线邻近地区、金海湖风景区, 重点发展外向型中高档住宅。结合新城南部河及新城西部洳河河道治理, 配合城市景观设计, 建设生态亲水居住区。结合城中村改造, 发展普通住宅及商用房地产。

发展目标:通过中高档房地产的适度开发建设及新城建设, 改变区域外部形象和城市面貌, 使房地产业成为平谷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十一五”期间, 将平谷建设成为首都周边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宜居新城。

物流业发展目标及布局

发展方向:依托京津两大直辖市, 发挥平谷区特有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功能, 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 整合现有物流资源, 大力培育具有规模效应、适应平谷区经济发展需求、能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使现代物流业成为平谷区重要的新兴产业。

布局:主要发展位于平谷区西部, 京平高速马坊镇出口处的马坊物流园区, 并沿京平高速向东, 沿密三路向北适度扩散。

发展目标:力争在3至5年内将平谷马坊物流园区建成为北京东北地区的“进出口物流主枢纽”, 并具备内陆口岸、海关监管及保税、配件及商品配送、物流增值、配套服务等五大功能。

商业发展目标及布局

发展方向:立足于北京、京津冀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 实施建设现代新兴商业业态、发展现代商业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商业、完善商业引资体系、建设食品安全体系五大战略, 推动平谷商业快速、有序、健康、持续发展。

布局:构建区级商业中心、乡镇商业中心、农村便利商业三级商业市场网络;推进中心商业区、综合物流园、步行街和十二个重点市场的建设。

发展目标:形成“经营布局合理, 网络健全完善, 业态结构优化, 方便居民生活和辐射周边省市”的经营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9%, 到2010年达到31亿元。

老龄社会服务业发展目标及布局

发展方向:面对北京市人口结构迅速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充分利用平谷区生态良好、空气清新的优势, 统筹规划, 吸引民间资本, 高起点、高标准、规模化的发展面向首都的老龄社会服务产业。

布局:在平谷城区北部, 洳河与西烟路两侧, 依山傍水, 发展面向中高档市场的大规模老年生活社区;在洳河同河交汇处以东, 发展面向高端市场的养老社区。

湖北省林业局“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第4篇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历时一年,目前已全部完成并颁布实施。《规划》分三大部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子规划。子规划由六大板块组成,包括:马克思主义著作出版规划、重大出版工程规划、未成年人读物出版规划、“走出去”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古籍整理图书出版规划。

较“十五”规划项目,“十一五”规划项目突出的特点是国家重点科研成果占有相当数量。在整体的项目结构上注重把握通俗与学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文化部开展打击非法经营网络音乐专项行动

为规范网络音乐市场秩序,保护合法经营单位权益,查处违法违规经营网络音乐的专项行动日前展开。

据悉,文化部此次查处工作重点打击两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一是不具备《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网络音乐经营活动的;二是未经文化部内容审查,擅自从事进口网络音乐节目经营活动的。

文化部首次发布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手册

为方便海内外投资者在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寻求商机,文化部在第二届文博会上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2006投融资项目手册》。该手册集中了921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总价值700多亿元。据悉,这是文化部首次发布此类《手册》。

据悉,《中国文化产业2006投融资项目手册》是从征集到的2076个项目中精选出来的,共涉及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分为出版发行、影视传媒、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化旅游等七大类。

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我131文化产业统计资料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总体情况。2004年,我国共有属于文化产业的单位34.6万个,个体经营户36.2万户;从业人员996万人,占我国全部从,业人员(752亿人)的1.3%,占城镇从,业人员(265亿人)的3.8%。文化产业当年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2.15%。其中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的从业人员之比为31:17:52,增加值之比为38:20:42。从文化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和营业收入来看,内资单位分别占72%和63%,而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占12%和15%,外商投资单位占16%和22%。

未来5年中国将推动印刷产业适度集中发展

在第二届文博会上的印刷业国际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表示,未来5年中国将推动印刷产业适度集中发展,以成为世界重要的印刷生产基地之一。

2005年中国印刷行业总产值已超过3300亿元,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但中国离印刷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龙新民说,未来5年,全国印刷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预计在8%左右,到2010年,中国印刷工业总产值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5%。

龙新民说,中国已经步入了世界印刷大国的行列。2005年中国出版图书达22.48万种、总印数64.02亿册,期刊9423种、总印数27.51亿册,报纸1939种、总印数404.02亿份。总体上,出版物印刷企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与中国出版物总量上升做到了基本持平。

业界关注

江苏高校联合发布自律倡议书拒绝教材采购回扣

5月24日,江苏省115所高校的教务处长、图书馆馆长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全省高校教材图书规范管理工作座谈会,针对社会反响强烈的教材采购回扣问题,与会代表发出了高校图书采购廉洁自律倡议书,正式对教材采购中的回扣做法说“不”。

倡议书倡议,要努力做到“廉洁采购阳光操作”,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权力,建立健全廉政责任制度,严格执行教材图书招投标和经费收支两条线制度,创新采购管理制度,努力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新机制;加大采购工作监督力度,大力推行采购公开、财务公开,积极开展采购人员述职述廉工作,努力提高采购计划制定、招投标过程的透明度,自觉接受师生监督。

——《扬子晚报》

人民出版社划归总署地方人民社何去何从

日前,人民出版社被正式确定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从已经转为企业体制的中国出版集团剥离,重归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地方人民社将何去何从?

县林业局十一五期间林业发展规划 第5篇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省市贯彻意见,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荣县林业“十一五”期发展规划。

一、荣县林业的基本情况

(一)森林植被。荣县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全县植被种类丰富,构成了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森林植物主要种类有77科163属280种。其中,乔木48科129种,灌木23科79种,藤本21种,竹类9种,蕨类30种,草本12种。其中分布有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植物桫椤。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柏木、桉树、大头茶、慈竹、麻竹等。

(二)林地资源。荣县林业用地面积46104.4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33251.5公顷,疏林地面积6038.9公顷,灌木林地面积31.2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889.3公顷,无林地面积974.6公顷,苗圃地面积8.9公顷。四旁树占地面积11892公顷。

在有林地面积中,林分面积为21188.9公顷(防护林面积13492.2公顷,特用林面积332.8公顷,用材林面积7297.2公顷,薪炭林面积66.7公顷),竹林面积7152.1公顷,经济林面积4910.5公顷。

(三)森林蓄积。全县活立木蓄积1894035.7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1147913立方米,疏林地蓄积138243立方米,散生木蓄积24427立方米,四旁树蓄积583453立方米。

按优势树种(组)划分,各优势树种立木蓄积:马尾松1234032.1立方米;柏木156953立方米;湿地松47456立方米;杉木35502立方米;桉树274415.96立方米;大头茶45241.2立方米;其它100435.45立方米。

(四)森林覆盖率。全县森林覆盖率23.08。

(五)野生动物资源。我县现有野生动物资源46科500余种,以蛇、蛙、鸟类等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为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有22种,常见的有10种;属于四川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有11种,常见的9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浅丘、深丘区。

(六)林业机构。我县有县级林业局1个,1个县属国有国有林场,林业科技推广站1个,森林资源管理站1个,木材检查站1个。现有乡镇基层林业工作站26个,职工86人。全县拥有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27名。有省级高石梯森林公园和省级荣县金花桫椤自然保护区,一个县级鹭鸟保护小区。

二、荣县林业“十一五”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精神,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性发展道路,建立以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县级生态安全体系,以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基地建设,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深化分类经营改革,加大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推进依法治林、科技兴林,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促进林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使林业更好地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基本思路

加快培育森林资源,强化保护和管理;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搞好生态公益林建设,提高生态功能等级,重点抓好四个体系建设,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生态补偿工程建设;搞好山区综合开发,大力兴办速生丰产林基地和松脂基地,发展竹胶板、木片加工、竹笋加工、松香深加工等产业建设;发展森林旅游业。

(三)遵循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处理好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和合理利用。

2、坚持优化环境、分类经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进一步改善全县生态环境。

3、坚持综合开发与集约经营相结合的原则。资源培育、利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发展山区经济相结合。抓好速生商品林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综合开发力度,发展林产工业。以林业为主导产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4、坚持科技兴林原则。以科技促资源增长,推进林业产业发展。

5、坚持依法治林原则。完善林业执法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保障林业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

6、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不同所有制成分参与林业建设,促进我县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四)发展目标

林业“十一五”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增资源,增效益,优环境,初步建立起乔灌草搭配、点线面协调、带网片结合,具有多功能与用途的森林生态网络,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要求相适应的林木及林产品生产能力基本形成,推进林业现代化进程。

围绕总目标,全力发展二大工业原料林基地、抓好三大生态工程、构建四大体系、逐步形成五大林业支柱

产业,实现总产值翻一番的目标。具体就是:建设好巨桉、杨树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森林生态补偿三大工程;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林业产业发展体系、森林防护体系和有效的林业社会化服务四大体系;逐步形成竹胶合板、竹笋(材)加工业、松脂深加工业、木片加工业、森林旅游业等五大林业支柱产业;确保森林覆盖率达到并保持在30%

以上,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2195706立方米,年采伐限额控制在10000立方米以内;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绿地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实现全行业林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的目标,将荣县林业推向强化管理、依*科技、优化结构、增加效益的新阶段。

“十一五”计划主要指标:

1.森林资源消长目标

有林地面积:78万亩

林种比例: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60%以上

森林覆盖率:30%以上

期末活立木总蓄积量:2195706立方米

森林采伐量:年均10000立方米以内

毛竹采伐量:年均50万根以内

2.主要产品产量

木材:年均6000立方米

竹材:年均50万根

竹胶板:年均3000立方米

松脂:年均3000吨

3.林业总产值

2010年全行业林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

4.营林生产(年均)

新造林30000亩

低产林改造10000亩

封山育林80000亩

育苗1000亩

5、林业科技

①加速优良乡土阔叶树种的选择培育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力争在“十一五”期间筛选出1--2个优良树种供生产应用。

②推广良种良法。“十一五”期内,推广良种良法的普及率达到100。

③引进和培育林果、花卉优稀品种,发展林果、花卉产业,应用高新技术发展高附加值的林产品深加工,应用信息技术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管护。

④应用生物防治森林病虫害技术,巩固造林成果。

五、建设重点与要求

(一)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

建设好县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按照“点、线、面”相结合,营造成一个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效益兼顾的森林生态体系。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1.8,到2010年达到并稳定在30以上。

1、搞好三大工程,全面推动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

到2010年,基本建成50万亩高质量的生态公益林体系和28万亩商品林建设。重点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生态补偿工程,重点抓实工程造林、公路沿线绿化、农村四旁林网、城市林业。抓好林种、树种、林分结构调整,完成生态公益林的林分改造、补植,全面提高林分质量和功能等级。到2010年,全县生态公益林郁闭度达0.7以上,一、二类生态林面积占50以上。

除此之外还要抓好以下工程:

(1)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大头茶母树林基地建设项目;在同心工区老林口,建设800亩大头茶母树林基地,为全县林业生产提供优质种苗。

(2)荣县杨树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在鼎新镇、度佳镇、旭阳镇,造杨树1万亩。

(3)荣县巨桉工业料林基地建设项目,在35个乡镇,建设巨桉8万亩。

(4)乡土香樟优良品种建设项目,在雷音镇、牛尾乡、河口镇、古文镇等镇,新造林20000亩。

(5)“四旁绿化”造林工程,在35个乡镇大兴四旁造林,新造林50000亩。

(6)低效林改造,在旭阳镇、双古镇、东兴镇、金花乡等镇乡,改造1万亩,提高森林质量。

(7)薪炭林建设,在观山镇、东佳镇、复兴乡、长山镇、保华镇等镇乡,造林1万亩,解决农民烧材问题。

2、抓好森林公园建设

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森林公园,吸引游客观光旅游,以旅游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着重抓好,国有荣县林场高石梯护林防火设施建设项目,国有荣县林场省级森林病虫害测报站建设项目,国有荣县林场改善护林防火、生产、生活用水条件建设项目,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3、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

贯彻《四川省绿化条例》,每年植树节,本县男18--60岁、女18--55岁的公民,除丧失劳力外,每人义务植树3--5株以上,包种、包管、包成活。对无故不履行义务者,责令限期补栽;对不完成义务植树任务的单位,征收绿化费。“十一五”期间,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85以上,各镇每年办1--2个义务植树基地。

(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以培育森林资源为基础,以竹胶合板、松脂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林业经济快速发展,建成林业基地、林产加工、旅游服务等促进林业产业体系的形成。主要抓好笋材竹和竹产业基地建设扩大竹材原料基地、抚强、做大莲花竹胶板厂,加快工业原料林建设,为源鑫木材加工厂等提供充足原料。抓好松脂采脂工作,建立加工厂,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尽最大努力发挥森林经济效益,年出松脂1800吨以上。

1、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以发展优质巨桉、杨树,2005--2010年,每年发展1-2万亩;到2010年巨桉林达到10万,杨树达到5万亩,马尾松速生丰产林达到15万亩。

2、松脂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抓好10万亩马尾松松脂基地的造林和抚育管护。到2010年,年产松脂达到3000吨。

3、竹基地建设。重点是改造低产林,增加竹子资源,开发竹子加工新产品。出材量达5000吨,出笋量达2万吨。

4、以市场为导向,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强对林产工业的指导。坚持“引导、整顿、提高”的原则,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技术标准整顿,技术改造提高,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相对集中、适度规模、技术设备先进、产品质量高、经营效益好的林产工业体系。建设好竹胶合板生产、木片生产、笋加工等加工业。

(三)森林防护体系建设

1、森林资源管理。严格执行木材采伐限额、采伐迹地更新制度和采脂规程,落实中幼林封山育林,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和合理作用;完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管理和监督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对木材检查站的监督和管理,规范木材流通秩序,严厉打击木材流通违法活动;开展林地普查,建立林地信息管理系统,完成林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林权证的换发工作。

2、森林公安体系建设。重点抓好基层森林公安派出所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全体干警进行不定期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干警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为林业保驾护航。

3、森林防火体系建设。抓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和森林消防队建设,建立森林火险预测、监测系统,“十一五”期间,抓好高石梯了望台及镇乡森林防火无线通讯网建设,提高预测、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综合能力。

4、森林病虫害防治。重点是加强监测、预报与警报体系建设,建立森林病虫害情报档案和数据库,掌握全县病虫害动态,预测短、中、长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和危害程度,定期发布预报,准确及时发布警报,提供防治决策依据;对林木影响突出的松毛虫实施工程治理。

(四)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林业科技的重点:稳定林业科技队伍,加强推广体系建设和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强林木良种引进和繁育,重视优良用材、生态树种特别是优良阔叶乡土树种的选育;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及成果产业化,推广应用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抓好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的体制改革,把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办成公益事业单位。

2、林业工作站建设。巩固林业站的达标成果,配置交通通讯设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档案。加强林业站实体建设。

3、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加强森防队伍建设,对测报员进行培训,提高测报水平和防治能力。坚持“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运用生物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确保有虫不成灾。

六、主要措施和对策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完善各级行政领导林业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把林业建设列入考核各级领导政绩内容。县政府每年组织造林检查验收,成活率不到85不计入造林完成任务。各级党政领导要把林业工作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林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真抓实干,抓出成效。积极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把群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切实解决林业存在的问题。

(二)建立稳定的林业政策保障机制,加大林业投入。推进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建立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合理流转机制,促进林业建设投资新机制的建立。宣传优势在山、潜力在山、致富在山新理念,宣传*山致富典型,鼓励群众走经山致富之路;稳定和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在自愿的基础上发展多种经营形式;让农民得到实惠。

(三)实施好科技兴林,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要严格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认真执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质量技术标准,开展技术培训,普及先进实用技术,抓好科技示范,努力提高工程质量和科技水平。认真执行造林质量事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四)推进林业科技与体制创新及经营机制创新,提高林业整体水平。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县级林业科技机构主要从事推广、开发和科普工作;林业企业要加强技术开发和改造,提高产品竞争力。鼓励科技人员到林业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承包、技术服务,创办经济实体,对成绩突出的给予重奖,并优先或破格评聘技术职务。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成果转化率,扩大先进技术的覆盖面。充分发挥林业科技作用,推广应用先进的林业科技,推广良种良法,采用优良种子、容器育苗、无性系扦插育苗;调整树种布局,多造松阔混交林,少造纯林,提高抵抗病虫害能力;加强中幼林抚育管理;促进林业发展。

(五)稳定林业机构,提高林业干部队伍素质。从林业发展大局出发,保持林业机构的稳定性和工作职能的完整性。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基层森林公安、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森防站、自然保护区等基层组织,发挥其重要作用。优化林业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林业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培养一支掌握现代林业理论和生态保护方针政策,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以公务员为主体的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一支政治合格、素质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造就一支专业、职称结构合理、知识不断更新的专业技术队伍;建立一支以技术工人和林农为骨干的林业工人、农民队伍;形成一支具有一定林业基础知识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农村干部队伍。

(六)、采取严格措施,强化工程资金管理。一是严格按制度,规范工程资金的使用行为。二是加强工程资金的审计,提高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重视廉政建设,从教育入手,以制度作保证。把两大工程资金用好,为把荣县建设秀美家园而奋斗。好范文

(七)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工作。从实际出发,不断建立、健全林业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抓好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强化执法和执法监督,使林业建设得到强有力的保障。抓好林业普法教育,提高全县人民知法、懂法、守法意识。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切实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确保林业生产秩序稳定。一是建立两个体系,即资源管理体系和资源监测体系;二是强化三个管理,即坚持采伐限额管理、木材流通管理和林木林地资源管理,三是做好三个核查,即:人工造林实核查、林地增减动态核查和森林资源消耗量核查;四是加强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通过上述工作,逐步使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巩固林业建设成果,确保森林资源的有效增长。

(八)兴起了社会大办林业的高潮,发动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广泛吸收和鼓励尽可能多的投资主体参与造林绿化,放手搞活民营私有林业,要为业主搞好项目服务、政策服务、管理服务、信息服务。继续保持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湖北省林业局“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第6篇

2006年—2010年是执行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计划时期,是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北京将全面落实“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将得到全面提高。在首都加快现代化建设和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强力推动下,我区经济社会将实现超高速、跨跃式、可持续发展,全区现代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为此,我们在认真总结全区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精神,着眼于全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特提出我区区“十一五”期间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规划。具体意见如下:

一、创建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过连续十几年扎实有效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我区农村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民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有利地促进了全区三个文明建设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2002年,先后步入了“首都文明区”和“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区”的行列,涌现出首都文明镇8个,首都文明村53个,市级环境优美镇2个,市级环境整治样板镇4个,市级生态文明村5个,创建区级文明小康村409个,区级文明富裕村73个,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喜人局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虽然基础比较牢固,总体水平较高,但达到全市乃至全国一流水平的典型甚少。即使比较优秀的村(已评上首都文明村、文明富裕村的100个左右)也存在村庄建设规划滞后,环境建设缺乏品位和档次,村民文化健身娱乐场所规模不大,现有的活动场所利用率不高,有特色、有创新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不多,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的形式、途径不新,群众参与创建工作的范围不广,整治与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单一等问题。在较普遍的村(评为环境整治达标村的300个左右)存在着环境整治不彻底,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处于一般水平,经济发展缓慢,就业率低,二三产业不发达,各项社会事业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村民素质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以上问题是制约我区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上档次、上品位、上水平的主要瓶颈,在“十一五”期间要着重破解。

二、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好“十一五”期间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是落实胡总书记视察我区时提出的“发展经济,改善环境,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思路和首都举办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客观需要,是进一步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构建我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提升区域文明程度,展示现代文明新我区的风采,加快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三、创建工作总体思路

总结我区几年来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实践,展望未来几年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步走”战略,即文明小康村(1997年—2000年)、文明富裕村(2001年—2005年)、文明标兵村(2006年—2010年)、现代文明村(2011年—2015年)。这四步是按照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原则,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农村现代化进程而设计的。

2006年是全区“十一五”发展计划的启动之年。伴随着2008年奥运会和首都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的全面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空前的快速发展期。按照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将进入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阶段。这个阶段的创建工作,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突出重点。既在获得“文明富裕村”称号的近百个村中,开展“文明标兵村”创建活动,目标是在经济发展、环境建设、村镇设施三方面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促进人的素质进一步提高,使之成为全区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典范和旗帜,培育和创建出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一流的文明村。二是全面推进。即在近300个“环境整治达标村”中,开展“环境优美村”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夯实基础,抓出亮点,全面提升农村文明总体水平。

四、指导思想和创建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人文奥运计划、促进我区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着眼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

程度、提升环境水平、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创新载体、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不断增强争创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实现“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绿色国际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努力为构建我区和谐社会以及首都成功举办奥运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创建目标:

通过开展“文明标兵村”和“环境优美村”争创活动,努力促进农村经济获得新发展,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培养具有现代意识、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建设环境水平较高的新农村,营造和谐向上的文化新氛围,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执政能力,实现我区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五年的努力,计划创建“文明标兵村”15个左右,并从中择优申报全国文明村,力争有5个村争创成功;“环境优美村”100个,首都文明村100个,为“十二五”期间的“现代文明村”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五、创建评比标准

(一)“文明标兵村”创建标准

1、两委班子团结,廉洁勤政高效;

2、二三产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

3、社会和谐稳定,道德风尚良好;

4、各项事业发展,生活质量较高;

5、村容村貌靓丽,环境优雅怡人;

6、村级设施齐全,文体活动常新;

7、村规民约健全,科学民主管理。

(二)“环境优美村”创建标准

1、两委班子高度重视;

2、经济发展健康平稳;

3、村庄环境整治优美;

4、管理制度科学规范;

5、场所设施利用率高。

六、争创范围、申报程序、考核验收及表彰奖励

(一)争创范围

1、文明标兵村:凡是荣获“首都文明村”和“文明富裕村”荣誉称号,5年内不涉及拆迁改造、不在城市发展规划控制范围内的村,均可申报“文明标兵村”创建活动;

2、环境优美村:凡是获得了“文明小康村”和“环境整治达标村”荣誉称号的村,5年内不涉及拆迁改造、不在城市发展规划控制范围内的村,均可申报“环境优美村”创建活动。

(二)申报程序

1、申报村召开党支部、村委会会议,提出创建意向,列出重点工程和主要工作,然后提交党员代表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2、申报村将《申报报告》上交镇党委、政府;

3、经镇党委、政府择优推荐,确定为本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重点,上报区文明办备案。

(三)考核验收

1、参与考核验收单位

由区经管站、区乡镇企业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局、区委组织部、区纪检委、区文明办、区妇联、区民政局、区教委、区政法委、区610办公室、区信访办、区文化委、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卫生局、区爱卫会、区计生委、区规划局、区市政管委、区整治办、区绿化办等23个单位组成。

2、考核办法

每年由区文明办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申报“文明标兵村”和“环境优美村”的村进行年中和年底两次检查验收,参与考核的各单位对所考核项目,按照标准给予评价打分。区文明办负责汇总,年底召开有关部门协调会,按照严格程序、宁缺勿滥的原则,确定候选名单,报主管领导初步确定,最后报区委常委会批准。

(四)表彰奖励

每年年初,对上一评出的“文明标兵村”和“环境优美村”进行表彰奖励。继续实行以奖代补的优惠政策,对“文明标兵村”给予50万元的奖励,对“环境优美村”给予5万元奖励。区政府将每年两项活动的经费共25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

六、创建活动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原“我区区文明富裕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从2006年1月更名为“我区区文明村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文明办。区文明办为创建工作的总协调单位,全面作好创建活动的组织、指导、督促、考核、验收、评比、表彰等具体工作。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创建活动,责成主要领导负责涉及本部门、本系统创建内容的指导和考核验收。参与争创的镇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重点培育支持

对每年的申报村,区、镇两级都要给予重点支持,帮助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区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督促,切实抓好落实,确保创建工作高质量开展。

(三)建立投入机制

区委宣传部、区广电中心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政府导向性投入、镇村主体投入、联建部门支持投入和民营企业、知名人士、普通群众赞助投入的新机制。

(四)大力宣传典型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阵地的作用,对好的工作经验、先进典型要大力宣传,营造有利于推动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五)坚持创建标准

电业局文明建设十一五规划 第7篇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又一个新的重要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的重要历史地位,对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为了适应和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等方

面对电力企业的要求,巩固和发展我局“十五”文明建设成果,使全局各项事业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阔步前进,进一步实现在安全、质量、效益、电力建设、企业素质、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的全面提高与协调发展,促进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结合我局未来五年的总体发展思路,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以大力推动企业生产力发展,大力营造企业文化,大力改善企业服务为重点,以一流电网、一流管理、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效益、一流人才为目标,以内质外形建设为载体,突出效益中心,突出电网发展,突出市场开拓,突出管理科学,强化服务意识,促进企业创新和发展,大力加强企业党的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努力提高职工能力和素质,全面提升企业业绩和形象,做到服务理念追求真诚,服务内容追求规范,服务形象追求品牌,服务品质追求一流,实现职工和企业的和谐发展,为把我局建设成为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一强三优”现代化电力企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地区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方针原则

1、坚持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建设“一强三优”现代电力企业为中心。把企业文明建设工作的重点切实落实到保证安全生产、加强电网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企业、创建一流队伍、促进各项工作上,使我局尽快成为实力强大、绩效优良、品牌响亮、可持续发展的一流现代化电力企业。

2、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要把提升企业业绩、形象和提高员工队伍综合素质作为我局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与根本目标,把体现职工群众的意志,满足职工群众的需求,维护职工职工的根本利益,服务职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在各项工作中更多地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营造和谐、温馨、友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坚持创新,加大企业文明建设的科技含量。要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开展好文明建设工作,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规范和企业现代化管理进程中新问题的探索研究,努力解决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注重软环境的建设,突出人的素质的提高,不断拓展新领域,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4、坚持以“三贴近”为突破口,坚持务实创新,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集中体现,是务实创新的根本途径。要把把“三贴近”贯彻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从实际出发确定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和要求,注意工作的层次性和加强工作的针对性,适应不同层次群众的接受能力,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注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使我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切实做到在务实中创新,在创新中推进,开创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5、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吸引群众参与。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开展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创建目标任务与职工群众的利益结合起来,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及时发现和推广群众创造的好经验、新做法,吸引广大群众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三、奋斗目标

(一)企业经营和发展目标

1、安全生产目标:

2、基本建设目标:

3、经营业绩目标:

(二)党建和思想道德建设目标

1、党建工作目标:

2、思想道德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目标:推进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深化职业道德教育效果,加快“四有职工”队伍建设进程,继续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电业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职工的“三观”、“三德”和“四职”教育本文转载自,进一步完善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电业职工思想道德体系,引导每个职工文明健康的生活、诚实友善的待人、认真负责的工作,做社会的好公民、企业的好职工、家庭的好成员,使广大职工形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劳动工作积极性得到进一步发挥,为推动我局改革和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优质服务和行风建设目标: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员工服务行为“十个不准”、“三公”调度“十项措施”、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和《供电服务规范》要求,紧密结合供电企业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积极倡导全新的服务理念,完成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客户的根本转变,努力发展个性化服务和延伸服务,力求在服务定位、服务格局、服务层面上取得新突破。以严格的管理、规范的制度、统一的标准、崭新的形象,向客户提供无微不至的优质服务,并最终实现客户供电可靠率100;优质服务满意率100;行业作风举报投诉率为零的目标。真正体现“人民电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做到“让政府放心、让用户满意”,树立****电力的良好形象。

4、文明职工、文明家庭建设目标:逐年递增,文明职工每年平均要达到98%以上,文明家庭每年平均要达到60%以上。

(三)人力资源及员工队伍培养开发目标

1、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目标:

2、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3、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4、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目标:技术工人中技师、高级技师要达,高级工达,中级工达,初级工达,并产生一批公司级和局级岗位技术能手。

5、人才结构优化目标:

(四)文明建设目标

1、文明单位创建目标:全局在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的基础上,切实深化创建活动影响,提高创建工作水平,到2010年,全局%的二级单位要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单位”,二级单位中的“市级文明单位”要全部创建成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2、文明文明行业(系统)创建目标:继续保持“全国文明行业先进单位”荣誉,进一步规范文明行业创建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文明行业的创建水平,更好地发挥文明行业的典范示范作用,并确保在2006年和2009年重新通过命名机关的验收命名。

3、国网公司文明单位创建目标:继续保持“国网公司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努力加强和改进工作水平,到2010年全局%的二级单位要创建成为“国网公司文明单位”。

4、机关建设目标: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工作标准,优化工作效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四个中心”建设,把局机关建设成为全局的战略决策中心、经营管理中心、调度指挥中心和企业文化中心,打造组织有力、作风优良、能力突出、和谐发展的优秀管理团队,并全面带动局属各单位的机关建设和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5、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以构建和谐企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享受工作、保证完成任务、追求卓越的企业理念,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氛围。要全面导入实施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工程,编制《****电业局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手册》,通过理念识别,强固企业的精神支柱,弘扬企业精神;通过行为识别,规范干部和职工的言行,焕发企业发展的生机;通过视觉识别,不断营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切实加强企业内质外形建设,使我局从标志、职工整体精神风貌、服务用语及服务流程等方面都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并逐步建立适应企业改革发展要求,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巴彦淖尔电力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6、文明小区创建目标:在保持现有“文明小区”和“文明示范小区”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文明小区”和“文明示范小区”创建活动,并实现逐年递增。每年,全局要有20%以上的职工住宅小区建设成为旗县(市区)级“文明小区”,到2010年达到100%;要有10%以上的职工住宅小区建设成为旗县(市区)级“文明示范小区”,到2010年达到50%。要有10%以上的职工住宅小区建设成为市级“文明小区”,到2005年达到50%;要有5%以上的职工住宅小区建设成市级“文明示范小区”,到2005年达到25%。2010之前,要有2个职工住宅小区在建设成为自治区级“文明小区”,有1个职工住宅小区建设成自治区“文明示范小区”。

7、综合治理、普法教育、计划生育、民族团结、警民共建和环境建设工作目标:全局(系统)内无“黄、赌、毒”现象,不发生刑事和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研究制定全局“五五”普法规划,在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的基础上,切实增强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法律的能力和水平;无超计划生育现象,计划生育“五率”达到100%;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与方针,尊重少数民族职工的民族信仰和民族习惯,识切实增强全局各民族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军民共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全局干部职工的国防意识,努力发扬拥政爱民和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建立和发展新型的军民关系;环境建设要着眼于提升企业形象、提高职工生活质量,重点要改善基层站所的环境面貌,努力创造更加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内外环境,每年全局要有 %的变电站成为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和谐温馨人文化”变电站。

四、工作任务和保证措施

(一)立足科学发展,努力创新机制,加快电力建设,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要树立科学全面的安全观,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改革的关系,把安全要求贯彻到全局电网规划、建设、运营的全过程,落实到企业管理和队伍建设的各方面,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认真贯彻国务院、国家电网公司和**力(集团)公司一系列安全生产制度和规定,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安全工作水平。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层层明确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坚持安全工作的严格管理、严密组织、严肃处理,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将防止人身事故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作计划控制管理,建立规范有序的生产工作机制,确保安全生产“可控”、“在控”,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推行现场标准化作业,加大反违章力度,认真落实“三措”和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坚持领导干部下现场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要突出电网稳定这个关键,建立和完善重大电网设备事故预警、应急处理机制和电网事故防范体系;要提高设备管理和健康水平,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颁发的输变电设备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监督规定,坚持保主、保重和综合治理、全面改善的原则,加强设备日常运行维护和专项治理及缺陷管理,使缺陷能够得到及时正确地处理,消灭事故于萌芽状态;要加强技术监督,加快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电网技术装备水平,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按期完成《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加大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力度,全面提升我局现代科学安全管理水平;要创新思维,探索人性化安全管理的新途径和新办法,逐步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进程。

2、加强电网规划,加快电力建设,全面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从我市的经济布局和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提高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为重点,本着立足当前、适当超前、统一规划的原则,努力把我局的电网建设成布局合理、结构坚强、运行灵活、高效低耗、安全可靠的一流电网。要抓住自治区电力大发展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按照**电力(集团)公司的总体规划和电网发展布局,坚持以电网发展促进企业发展、以企业发展保证电网更快更好发展,抓紧编制我局企业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并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加快发展电网,高效运行电网,不断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要通过强化电网主网架建设、积极推进全市城网改造和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切实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解决配网过负荷问题。

3、追求企业价值,加强集约经营,不断提高经营业绩。一是强化财务和资金管理,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增强预算对各种经济活动的约束,完善企业预算管理制度。二是加大成本控制力度,重点抓好工程造价和电价成本管理,通过优化运行方式,强化电网生产计划,开展经济调度,规范购电结算秩序,降低线路损耗,努力控制费用支出,探索可控费用与收入、利润挂钩的联动机制。要优化业务流程,规范管理程序,实施动态控制,提高管理针对性和科学性。三是加强电价管理,积极疏导电价矛盾,规范电量、电价结算,保证各种电价执行到位,实现合理的购销电价差,继续加强电费回收工作,加大考核力度保证电费及时结算。四是加强营业管理,堵塞效益流失,积极探索加强计量管理的有效途径,提高计量检定质量,加强营业抄、核、收环节的全过程管理,整合资源,提高营业效率和效益。深入开展营业普查、打击窃电活动,努力堵塞营业漏洞。五是通过积极的营销策略、快速的反应机制、优质的服务理念赢得市场,促进我局供售电量和优质负荷稳步快速增长。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1、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围绕生产经营中心,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以深入推进“五个一”工程和“四好班子”建设活动为载体,努力把全局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建设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巴彦淖尔电力建设改革发展的坚强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要努力把全局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讲政治、会管理、善经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团结协作,廉洁公正,开拓创新,致力于为企业建功立业,得到广大职工拥护的坚强领导集体;要努力建设一支能够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经得起困难和风险考验,在企业“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要努力建设一套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改革发展稳定要求,保证企业党组织有效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工作机制;要努力建立一套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自身建设的有效方法。为我局改革发展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

2、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保证干部队伍安全。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狠抓责任落实、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环节,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构的作用,关口前移,着眼防范,继续全面推行“双签双优”工作,不断提高有效预防腐败的能力和水平。

3、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我局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也是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内在动力。要结合电力企业的行业特点和职工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电力行业的优良传统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有机结合,积极建立与建设小康社会和电力企业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教育职工树立职业道德意识,转变经营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明确服务规范,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倡导和实践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使职工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让每个职工都能真正做到关心企业、顾全大局,与企业同舟共济;勇于负责、迎难而上,与企业同甘共苦;开拓创新、甘于奉献,与企业共同进步。努力建设一支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现代科技手段、识大体、顾大局,有较强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四有”电业职工队伍。

4、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切实加强行风建设,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优质服务是供电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要进一步提高电力优质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客户忠诚度。要通过深入开展“蒙电服务进万家工程”把优质服务送进千万家,推动我局优质服务再上新台阶,充分展示****电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真正体现“人民电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是叫响蒙电品牌。要结合“蒙电服务进万家工程”的实施,认真总结优质服务工作经验与不足,深刻认识强化电力社会普遍服务意识的重要意义,形成全员服务局面,建立享受工作、保证完成任务、追求卓越的企业理念,以严格的管理、规范的制度、统一的标准、崭新的形象,向客户真诚提供无微不至的优质服务,全面推广“蒙电”服务品牌,要通过广泛宣传和使用,让“蒙电”品牌深入人心,深入客户。二是公开服务流程。要进一步加强供电营业窗口规范化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加强对示范窗口的动态管理,确保示范窗口的整体质量。城市规范化服务窗口达标率要继续保持100%,农村规范化服务窗口达标率要继续保持%以上。同时要充分利用高科技和信息网络技术,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积极构建方便快捷的服务网络。不断完善95598客户服务系统功能,健全对客户需求和故障处理的快速反应机制。积极探索供电服务体制改革,整合服务流程,进一步完善客户服务中心功能。三是完善常态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对优质服务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建立健全组织完备、指挥顺畅、运转有序、反应灵活的供电服务体系,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巩固和完善优质服务工作常态运行机制。各单位要根据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特点,树立全员服务的理念,建立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将优质服务的要求贯穿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四是严格服务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对供电服务工作的监督检查。不断完善优质服务考核评价办法,逐步加强对规范化窗口达标率、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服务承诺兑现率、投诉举报办结率等指标的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社会监督评价机制,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和行业作风测评,了解客户的内在需求,深化和延伸优质服务工作。认真对待客户的合理投诉,积极查找、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同时加强对客户投诉问题的总结分析,不断改进工作,努力从事后监督向事前控制转变。五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切实提高职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要通过开展服务明星评选活动,努力在全局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优质服务先进典型。并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职业道德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在全局上下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

(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全面推动和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始终把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放在企业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制定并实施我局“十一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人才强企战略,要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力度,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和业绩考核体系。抓好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重点提高职工队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高水平的企业经营者队伍、管理人才队伍、技术人才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大力加强职工培训。倡导全员学习和终身学习,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制定分层次、分类别的综合培训计划,落实人员、时间和费用,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教育网络。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培养熟悉宏观策划和战略管理、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擅长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复合型人才,精通技术和业务的专家型人才。重视一线技能人才的培养,构建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体系,培养技术精湛、一专多能的技能人才队伍。要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强化生产现场培训,提高一线职工的现场实际操作技能。把生产技能等级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推行职业资格证制度,加强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考评及评定推荐工作,为生产一线人员构建一条由初级工到高级工,从技师到高级技师的成才通道。真正形成职工与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良性互动局面。

(四)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努力开创我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

1、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上下功夫。当前,我局已创建成为“国家文明单位”和“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取得了地方和系统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最高荣誉,所以今后我局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方向应在保持荣誉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发展和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要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常态工作机制及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推动我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深入研究和总结我局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指导新的实践。要敏锐把握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工作对象的新特点、职工群众的新需求,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要努力掌握职工群众欢迎的新手段和喜闻乐见的新形式,不断扩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要善于从发生在职工群众身边的事、身边的人中汲取营养,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2.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在转变作风、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广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探索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特点、新途径、新办法。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业务学习,强化实践锻炼,努力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本领。

3、认真部署,抓紧落实。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结合我局“十一五”企业发展规划和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出本单位的文明精神规划,以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

上一篇:春天的故事歌词含义下一篇:区域教研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