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装饰范文

2024-06-06

现代建筑装饰范文(精选9篇)

现代建筑装饰 第1篇

建筑装饰现代艺术论文

一、建筑装饰艺术之产生

建筑装饰艺术可以说贯穿人类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最早期——原始人壁画。而近代装饰艺术运动发生于19世纪末的欧洲和美国。与19世纪中期发生的英美两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1)都反对维多利亚装饰风格,旨在重新重视和热衷于传统手工艺;

(2)都喜欢采用以植物和动物为中心的装饰手法;

(3)影响范围广泛——这场装饰艺术运动在当时影响之深之广,以至于美国和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均卷入。

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几个有意义的设计中心。第一,巴黎六人团体。此团体于1898年成立,自然主义是其设计风格,并提出设计要回归自然的口号,曲线和植物纹样是其进行设计的特点。其中最优秀的设计师吉马德,在20世纪初期,在巴黎市政府的委托下,对100多个地铁入口进行设计,所用原材料基本是青铜和其他金属,将其自然主义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第二,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比利时作为欧洲新艺术运动的中心之一,涌现出了大量的杰出设计。霍塔旅馆是其中的代表作品。此建筑无论外观设计,还是室内设计都曲线流畅,色彩协调,形象堪称完美。第三,西班牙新艺术运动。安东尼高迪是此运动的杰出建筑设计师代表,米拉公寓这一极至作品则出自此伟大的设计师之手。该公寓特点是自然美观,整个设计避免使用直线和平面,以混凝土模具成型,内部家具、门窗等大范围模仿动物和植物的造型。将建筑设计打造成为一个完全的有机形态。

二、建筑装饰艺术的繁荣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装饰设计出现,是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设计的发展。后现代主义主张恢复装饰性,并强调装饰性,以形成装饰的多元化。

第一,符号性古典主义。具有装饰细节丰富、大量采用古典建筑符号等特点,如由查尔斯穆尔设计的.美国新奥尔良的意大利广场,以古典拱门为广场装饰,拱门重复、交叉,形式交叠,风格冲突,有冷嘲热讽之感。广场大水池中的半岛,正中有一个空框,以及三长方形门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罗马的凯旋门。

第二,原教旨古典主义。不以古典符号或者是设计细节达到装饰效果为追求,也不以传统和古典结构获得古典韵味为追求,而是更多强调以古典城市布局为中心,以古典比例获得现代与传统的和谐。

第三,现代传统主义。作为一种设计,现代传统主义类的特点与符号古典主义比较相似,但更加讲究细节的装饰效果,不断丰富设计内容,往往也显得更加艳俗和奢华。美国的建筑家迈克格里夫斯作为现代传统主义的代表,波特兰市的公共服务中心为其所设计,是对其设计风格的充分体现——追求丰富的色彩以及对历史风格的表现。

现代建筑装饰 第2篇

公司以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为核心主业,建筑咨询、建筑声学、房测加固和智能等专业设计为特色,并积极探索专业化、特色化服务,同时,肩负做强、做精和创新“现代设计”核心品牌的重任,是现代集团授权管理“现代设计”资质的日常机构。

公司拥有现代设计集团的坚实后盾,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设计大师、设计咨询精英等组成的一流高端技术人才,拥有60余名国家一级注册设计师。各专业技术人员占85%, 高级工程师占22%。

公司创作成果遍及全国25个省市,世界十几个国家及地区,其中60余项工程设计、科研项目和标准设计获国家、省(市)级优秀设计和科研进步奖。公司在安徽、山东、内蒙古、云南等地共设有分院(公司)或办事处,至今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设计机构进行合作设计和交流。

现代建筑装饰 第3篇

著名文学家柯灵先生曾写道:“每个人的心里, 都有一方魂牵梦绕土地。良辰美景奈何天, 洛阳秋风, 巴山夜雨, 都会情不自禁惦念它。”又如建筑美学评论家秦红岭也曾说过“充分表达自身民族的建筑文化观念, 要求其独特性得到尊重和认可, 是一种最基本的最强烈的心理需求。”新中式风的兴起, 是中国建筑向未来发展的必然道路。只有在现代主义建筑的基础上加入中国元素, 融入自身独到的思考, 满足今人对传统空间的神往, 才能使中国建筑走向世界, 才能打造真正的“中国的现代建筑”。

2 传统徽派建筑特点概述

2.1 徽派建筑代表村落及发展演变

徽派建筑最主要的代表村落有宏村和西递两个村落。宏村村落特点在于布局上呈少有水牛形, 水系贯通家家户户门前, 如同画卷。而西递村落有着“桃花源里人家”的美誉, 建筑布局相对较为紧凑, 宗祠较多, 给人古朴自然的印象与体验。

而徽派建筑的演变与发展和人文和地理环境两大因素有关。从人文角度, 由于中原人的迁入和外来文化的植入, 演变经历干栏建筑———四合院形式———天井与马头墙结合的形式。从地理环境角度, 建筑形式的演变取决于当地气候潮湿, 且多山脉、以及通风风采光需求等自然条件。经过因素二者综合才逐步演变成今日我们看到的建筑形象。

2.2 徽派建筑村落形式及空间特点

徽派建筑的形式特点决定了人们对皖南民居的第一印象, 大致包含粉墙、黛瓦、马头墙、层楼叠院, 飞檐, 木雕, 石雕元素。而这些元素也是当今设计师着力改造的设计要点。而建筑的空间由内向性强弱进行分级也可大致分为:天井与庭院空间、街巷空间以及园林式的景观空间。这种空间层次的逐级演进则对建筑师把握空间的起承转合, 收放变化提供了指导意义。

2.3 传统徽派建筑与现代之对比分析

(1) 传统徽派建筑:明清时代及民国初年时期建造, 具有中国封建社会背景, 多为村落的居民, 说明与古代村落的聚居和宗祠制度有关, 传统的石材、木材, 形成瓦片、木雕、石雕等各种不同的构件, 丰富的细节和精美的装饰, 充分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高度与雕刻艺术等的精美与技巧.

(2) 现代徽派建筑:在改革开放后人们大量生产建造, 同时也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 现代都市的各类人群。业主、观众、消费者, 即各类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人群, 大量的现代材料如玻璃、钢、混凝土替代原有材料, 并采用了新的建筑结构型式, 在古代建筑的基础上采用减法, 简洁但又不失传统元素, 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

3 新中式建筑演绎手法之纵向解析

下面则将以深圳万科第五园、上海九间堂以及苏州博物馆为案例介绍, 当代艺术作品是如何因借徽派建筑传统, 进行现代演绎的。

3.1 对徽派建筑的形式演绎

(1) 对屋顶形式的演化: (1) 去掉装饰, 保留几何形体, 改变屋顶形状。例如第五园将徽派建筑双坡屋顶形状简化, 并采用不对称处理, 以及体块的增加、削减等现代主义手法, 将屋顶形象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2) 将屋顶形象提炼成建筑符号。例如苏州博物馆的入口大门, 则是提取中国传统重檐屋顶元素, 使得屋顶形象在游客心中形成一种符号语言。

(2) 对墙体特点的保留: (1) 保留粉墙黛瓦的建筑意向。采用白色粉刷、黑色金属压边以及灰色的勒脚来直接还原徽派建筑的形象特点。 (2) 对马头墙进行改造。徽派建筑的马头墙作用是防火。第五园和九间堂中墙体做成类似马头墙, 实则是为了强调水平线条, 显示外墙和屋顶的包围关系。

(3) 门窗及雕饰的再现:简化门头, 开窗增多。传统徽派建筑门头有石雕、砖雕, 门为木质。而由于有天井采光的原因开窗很少。而第五园则保留了类似门头的入口设计, 并删繁就简。对于窗这是为了采光的需求而增多, 使得建筑的现代感增强。

3.2 对徽派建筑的空间演绎

(1) 演绎“村落空间”。万科第五园社区规划由中央景观带分隔成两部分, 好似由两个村落组成。

(2) 演绎“院落空间”。在第五园中, 院落成为室内外空间交融的汇集点, 许多景观在这里得意体现。

(3) 演绎“街巷空间”。九间堂和第五园均有类似小尺度的空间, 幽深、曲折的街巷使的空间有开有合, 人行走其中具有趣味和愉悦感。

(4) 演绎“园林式空间”。在苏州博物馆中, 传统园林中水为虚、建筑为实的虚实空间、步移景异的流动式空间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4 新中式风格建筑案例横向对比分析

横向对比三个作品, 则可以品评设计上的得与失:三个作品都具有的优点是在形式上通过对建筑各个构件的比例, 大小, 形状的巧妙演化, 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徽派建筑元素传统。但反观之, 当代新中式建筑不免大同小异, 易于流于形式, 过于程式化、符号化, 而缺少对徽派建筑精髓的提炼, 意境的提升。如若不解决此问题, 未来的新中式建筑的创新与发展将受到限制。

5 新中式建筑未来改进及发展策略

5.1 设计立意———抽丝剥茧, 巧于因借, 而非仿古

我们在现代的设计实践中, 首先要明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什么, 传统古建筑之所以为人称道的理念和设计目标是什么, 然后抽丝剥茧, 把这些内化的思想剖析出来, 运用于现代的设计。正如万科第五园, 找不到一片瓦, 却感受中国传统坡顶的魅力;又如苏州博物馆, 看不见传统园林中的曲线元素, 桥、水、岸均是直线, 却依旧体味到园林曲径通幽的空间感受。可以说, 只有这样才是迈开巧于因借这第一步。

5.2 创作手法———参照有度, 立足传统却适当创新

真正落实到建筑创作手法上, 建筑师应该学习:面对徽派建筑诸多传统元素, 究竟应该参照哪些方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参照徽派建筑的外部宏观特征, 参照徽派建筑的空间尺度, 参照徽派建筑的细部设计。

5.3 聚焦社会———体味生活与建筑的关系, 做到“里”大于“表”, 而非流于形式

当今的社会风气浮躁, 人们疲于奔波, 这更需求我们的建筑是能够解决一定社会问题的———让当代人在建筑内部空间中, 远离都市喧嚣, 平定身心, 符合中国人修身养性的生活习惯, 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这就避免了流于外在的形式, 比刻意的强化粉墙黛瓦, 竹林环绕之类的手法要高明许多。

5.4 融于环境———引入地域主义, 结合自然, 创作符合当地文化特点的建筑

环境在这里指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而结合自然环境和当地地域性特色, 则是使新中式建筑能不断分支与前进的源动力。在如今新中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坡顶山墙、黑白色彩谱系等代表特征夺人眼球的同时, 也造成了新中式建筑形式的固化和千篇一律。只有将地域主义引入新中式风格建筑, 才能使不同地区的建筑既有徽派建筑传统的精髓, 又不失每个地区当地的文化传统。

5.5 技术更替———善用新材料、新技术, 生态化设计等新型设计方法

意大利建筑师奈尔维说过“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没有二者的完美结合, 就没有成功的现代建筑。由此可见, 即便要再现传统意象, 也不能脱离当今的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与发展。具体我归结为两点措施:寻找新型替代建筑材料, 融合新技术于设计实践。

6 结语———新中式建筑筑境的提升

通过以上浅析, 新中式建筑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即以明晰, 而建筑筑境的生成则是最高的层次, 我认为有以下两点可供今人探求: (1) 天人合一的理念, 即建筑与人、自然融为一体。做到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 才不是一个孤立的设计, 一个流于外化和形式的设计; (2) 对立统一的境界。即收放有度、虚实相生的设计观。

总而言之, 现代建筑仍离不开传统, 离不开人们心中的乡土情结。只有设计师总结历史与过去, 对比今时之得失, 才能更好的因袭传统、更好的与时代和社会接轨、更好的营造独具匠心的“中国的现代建筑”, 将中国人的所达到的筑境和思想汇入世界建筑发展的滚滚洪流之中。

摘要:本文以深圳万科第五园、上海九间堂以及苏州博物馆为研究载体, 概述其现代演绎手法与设计得失, 并重点解析未来现代徽派建筑的改进与发展策略, 为类似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中式风,徽派建筑,现代演绎

参考文献

[1]袁烽.建成与未建成.时代建筑, 2005 (1) .

[2]苗蕾.徽派建筑元素在上海九间堂别墅群中的运用.赤峰学院学报, 2013 (9) .

探讨现代建筑装饰施工工艺 第4篇

由于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人们对建筑装饰的水准以及质量条件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从而致使我国的建筑装饰技术水平逐渐的升高。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建筑装饰的美感以及个性,还需要深入的分析建筑装饰过程中的建筑工艺水平,有效的协调传统的装饰概念和现代的建筑技术。但是,因为空间位置不同,人们的心情也会由于建筑装饰风格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建筑装饰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把人的精神和环境融合在一起,达到人们精神上的要求,实现心灵的沟通,就要求建筑装饰施工单位全方位的研究装饰之后的效果。

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受到传统建筑方法的约束

1.生产作坊性

经济学中有一个理论,就是说,如果一个生产工艺,在经过了很多次的社会变革和来自不同技术发展的冲突之后,还能够坚持自己本身的特点,究其原因,只有两种,第一、它具有历史确定性以及合理性,第二、一定有一个不变的“顽疾”约束着它。这种理论对装饰行业来说,原因似乎是第二个。那么,到底这个“顽疾”是什么呢?经过无数次的分析发现,这个“顽疾”就是被人们一直不重视的“现量现做”的生产体系。

分析一下我们现在装饰施工的操作,大部分还是只有一张简单的工作台和几个小工具,然后根据建筑现场,“量体裁衣”的进行加工及安装。但是因为现场是手工操作,没有系统的标准和协调水平,所以要经过协调技术和原材料供给商的手段,做到让有个性的装饰工艺实现技术标准化、质量合格化和生产成批化。

2.分工不能达到专业化

虽然建筑装饰工艺有很多种类,但是,它们仅仅是不专业的原始分工,无法表现专业化的优点。对于单体来说,可以把配器件的加工以及安装合起来由一批工人从开始制作原材料到安装成功,独立的完成;对于工程现场的运作区间来说,可以把构件的加工和安装过程和在一起,不能根据工艺的内容、技术的难度系数以及技术的等级不一样而采取专业的分工。

3.操作方法原始而且落后

建筑装饰行业现在很多还是手工操作,但是要是非要说有一定进步的话,那就是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一部分小型的电动设备。然而从施工现场施工的全过程来看,其操作依然是手工操作。

浅谈现代建筑施工技术

1.装饰施工图

从装饰施工的过程来看,装饰施工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主要的技术指导。根据建筑装饰原理,建筑装饰的方法确定以后,就要按照实际的情况画出装饰效果图。装饰效果图要通过严格的检查,确保它的全面性以及适用性。检查效果图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必须全面的思考现代装饰设计的企业有没有相应的设计资格,保证施工的水平;

(2)必须按照标准准则保证装饰设计完全的达到的节能性、环保性,消防性和计划性等要求;

(3)必须保证现代装饰设计不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尤其是对那些改变建筑主题的负载结构以及增加建筑物局部荷載的设计,必须经过初始建筑结构设计企业对结构安全性的全面的检查,确保产品的安全使用;

(4)确保施工图选用的所有材料都能达到现代装饰工程设计概念的标准;

(5)确保选择的材料种类和质量完全的达到国家对于建筑装饰施工工艺规定的所有标准;

(6)确保现代装饰施工技术达到质量水准等等。

在装饰施工的过程中,努力做好以上几点,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装饰施工工艺达到品质和质量双重要求。

2.建筑装饰施工

确保建筑装饰的效果和原理的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建筑装饰施工,它是建筑装饰成果的最好的体现。为了保证它顺利的开展,真正在装饰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关注下面几点:

(1)保证现代建筑装饰施工企业有相应的施工资格;

(2)建筑装饰施工企业一定要有目的性的对工作采取编制,而且一定要通过相对应的检查及批准;

(3)建筑装饰施工企业要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有上岗资格证书,保证其持证上岗,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4)施工企业一定要根据施工步骤一步一步的施工,不能随便的更改设计图,比如改变负荷的结构和主体,私自拆改管道等的线路等等,同时保证设备管线的安装和装饰工艺和谐一致的实施

(5)建筑装饰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制作好装饰材料的样本等等。

3.严格的控制装饰施工的质量

对建筑装饰施工的质量控制由施工管理来完成。第一、建筑装饰施工目标管理制度势在必行,防止出现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以包代管;第二、工程刚开始,一定先把项目的利润和项目规划的成本仔细的算出来,保证装饰施工工程在计划成本下,达到工期的目标以及质量的标准;第三、提高施工过程中材料、工人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管理力度,确保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要努力完善建筑装饰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体制,加强工艺创新,这样才能帮助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和规定,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总而言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生活的品质的要求也在慢慢的提高,在满足人们要求的前提下,建筑装饰企业不仅要做好装饰的美观,而且要建筑装饰品的质量和安全,这就要求建筑装饰企业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水平和道德素质,完善建筑装饰的全过程,做到以上的全部要求。

现代建筑立面装饰设计 第5篇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外城市形象的展示以及城市公共环境品质的提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城市建筑的外观,特别是建筑立面的装饰作为城市形象最为直观的体现,它的设计因此就尤为重要。本文首先探讨了现代建筑立面装饰设计的原则,然后探讨了现代建筑

立面设计的构成形式及装饰方法。

关键字:现代建筑;立面装饰;设计;设计原则影响现代建筑立面装饰设计的因素主要分为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其中物质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人文因素包括历史文脉、人的需求以及时代的审美因素。正是因为有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包含在内,所以

我们首先介绍现代建筑立面设计的设计原则。

一、现代建筑立面装饰设计原则

1.时代性原则

装饰的时代性原则,不是片面的、单向的。它包含两个层次:首先,要立足于时代,既要从时尚中寻求灵感,又要超越时尚把握住内在的本质。歌德曾说过:“无论你们的头脑和心灵多么广阔,都应当装满你们的时代的思想感情”。时代能提供给艺术作品丰富的营养。因为,“每一个形式产生一种精神状态,接着产生一批与精神状态相适应的艺术品。因为这个缘故,每个新形势都要产生一种新的精神状态,一批新作品。也因为这个缘故,今日正在酝酿的环境一定会产生它的作品,正如过去的环境产生过去的作品。”反之,建筑(立面)装饰本身处理的再完美,脱离了时代性也是没有价值的。其次,经典和传统是时代性之根,建筑(立面)装饰离不开经典和传统的作用。一方面是对经典永恒价值有选择的借鉴,另一方面是对传统内在精神有目的的传承。因为,经典和传统积淀了很多真 正反映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技术条件、文化价值、气候条件等有价值的原则和经验,其中对当代有现实意义的基因就会显现出来,并长久的发挥作用。

2.地域性原则

地域性原则是一种开放的态度。“一个民族或地域的建筑特色,来源于本国本地建设资源的最佳利用。这里所说的建设资源,是广义的的和人文的资源。

”自然

资源,如地形、光线、风和气候等;人文资源,如种族、身份、历史、风俗,以及构造方法等。建筑立面装饰应该在尊重地方自然资源预人文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体现地域特色、文化,使人们在情感上得到一种认同和归属。

3大众性原则

建筑立面装饰的大众化原则,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建筑立面装饰不应是设计师个性化的体现和实验性的产物,而是综合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等诸多因素的设计。第二,建筑立面装饰应该注意到人们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习惯,创造出能够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认同的装饰,做到“雅俗共赏”。一方面,由于建筑最终是为大众服务的,所以设计师更应该从大众的需要出发进行设计,使设计与大众联系起来。一个民族的艺术要跟随时代得到充分发展,大众对艺术的关注与重视也是非常关键的。另一方面,设计应该积极引导大众的审美,努力提升大众的精神境界。艺术在给人提供一种赏心悦目的形式的同时,还执行着更高的使命,即从精神情操上陶冶人、提高人、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培养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个性。它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实现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艺术对人的教育毫无强制的成份,它寓理于情,寓教于乐,使人们乐于接受。

4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要求建筑立面中的装饰应有准确的定位。由于建筑立面装饰可以用作表达财富和经济地位的象征,很容易导致不顾建筑装饰的艺术性而将各种豪华材料堆砌起来,成为实现城市“形象工程”的手段。从经济性原则出发的建筑立面装饰,既不是盲目的追求豪华气派,也不是不顾场合的降低标准,而是本着节约和控制的原则,根据建筑的性质、周围的环境、社会的经济和技术条件等理性的确定建筑装饰的定位。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选择恰当的装饰标准。建筑立面装饰的标准差别很大,应该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装饰等级以及使用者的经济实力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合适的建筑立面装饰标准。第二,选择恰当的材料及构造工艺。建筑立面装饰应该根据设计对象的性质等因素合理的选择材料和构造工艺做法,使装饰材料物尽其用,发挥最大潜能,创造令人满意的环境。第三,确立合理的使用周期,正确处理远期和近期、一次性投资和日常维护的关系。

二、现代建筑立面装饰构成的形式:

1.点、线、面

点式造型生动活泼,点在建筑立面上能产生一定的跳跃感,在整体中具有对比效果,起着活跃气氛的作用。点在建筑立面上的分布可以是自由式的,也可以是秩序式的.有时候设计师为了丰富人的视觉感受,在秩序性中追求自由感,。事实上,在建筑立面的实际中,点一般是结合建筑的细小部件设计的,比如阳台、窗台、通风口等。对这些相对独立的功能构件进行装饰设计,与大面积的墙面形成对比或从视觉上融入其中,都是很好的处理方式。线是一种细长的形,在建筑立面中,与面相比它具有明显的精致感和轻巧感。线的曲直性、方向性等多种特性,使线在建筑立面装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论是高迪居埃尔公园、米拉列斯庄园、米拉公寓还是美国世贸中心或者是上海的经贸大厦,线在建立面装饰中合理的运用都会给人舒适的视觉感受。面式是由较大块面组成的图式,块式在建筑立面装饰中的应用可以起到使立面产生整体的效果。在具体的建筑立面装饰设计中,面的运用常与体面的转折、单元划分、功能区分结合起来。

2.几何形状组合几何形状以及与点线面的在建筑立面装饰中的结合运用,可以增强装饰感。例如西萨·佩里设计的纽约现代美术馆,主体塔楼外墙平整光滑,玻璃与铝合金墙板被处理成一个平面,玻璃与铝板横向相间划分,对称中又有微妙的变化。线与面的构成具有音乐般的节奏感。这种手法在现代高层建筑立面装饰中极为普遍。例如贝聿铭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芝加哥汉考克大厦等都是点线面几何构成手法的代表。同样是建筑立面装饰设计的手法表李伯斯金在柏林犹太人纪念馆中的开窗则体现了另一种构成风格闪电式的条窗毫无逻辑的散布在封闭的金属外墙上,隐约可见内部的梁架体系,仿佛是在金属表皮上随意划裂的几道开口。与前面相比,这是一种不稳定的几何构成,蕴含着动态和蓄势待发的张力。

三、探索现代建筑立面装饰的设计方法

现代建筑立面装饰由于不同流派、不同类型、不同民族和不同欣赏层次,其主张可以是多元的、多变的,形式可以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的,但是无论怎么变化,它都必须按照美学规律去创造,即采用对比、均衡、韵律、和谐等美的原则去综合整体的运用,即“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从整体意向效果出发,时时处处都将整体造型与装饰的客观关系放在首位。其次才是各部分的具体设计。按照美学的基本原则,笔者将现代建筑立面装饰的设

计方法做以下的具体分析。

1.形式美的设计方法一位建筑师曾说过:“如果建筑造成的视觉感受有条有理且赏心悦目,人们精神上的健康、偷快和满足,都会因此明显得到增进。”可见,建筑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形式,它可以丰富、调节人的视觉感受,这是不容忽视的。

⑴ 重复与韵律听觉艺术通过韵律来达到谐和。在诗歌中是节奏和韵脚构成韵律,乐曲中则节拍和主音是形成韵律的基本要素,它们组成短句和主题,在乐句、主旋律的重复中,韵律感更强烈了。视觉艺术中的韵律原是用音乐来比喻一种感受的,现在更多地称这为审美通感。韵律感在建筑中通常用相同、相似的构件按各样规律排列而显现出来,它能使建筑在立面上获得统一,从而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建筑符号学家分析“阅读建筑作品之所以与一般构筑物不同,重要一点在于建筑有很多重复的信息反复作用于人的感官,并把它传给接触它的人”。建筑立面装饰中的重复常包括线的重复、方向的重复、大小的重复、形状的重复、质感的重复、色调的重复等。

⑵ 增强对比对比是强调事物的差异性,对比可以借助互相烘托与陪衬求得变化。建筑立面装饰通过对比产生易识别和观赏的目的。对比可以从多角度产生,例如方与圆的对比、正反方向的对比、直和曲的对比、虚和实的对比、色彩与质感的对比等等。赫尔辛基的一个建筑立面装饰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建筑立面装饰材料的不同――部分贴砖和部分玻璃墙的结合,使建筑立面装饰呈现出虚与实的对比效果。同样是虚与实的对比,采用绘画的方式则给人以趣味感,建筑立面上绘出了“虚”的窗户,这与它旁边建筑立面实体窗户形成了对比。⑶ 渐进与调和调和是指缩小差异,调和借助构图要素之间的谐调及连续性,以取得和谐所产生的美感。渐进是调和的一种手段,我们可以通过一物体不同质感、色调、形状的渐进从而在另两个物质之间达到一种调和的效果。在环境中,调和可使杂乱的现象得到整顿和改善。调和的方式有很多,建筑立面装饰设计可利用调和的方式与环境达到统一、和谐。

面笔者对调和的主要方式进行分析:第一,色彩调和。色彩一方面能够点缀空间,给平淡无

奇的环境带来生机,利用色彩可以加强空间的表现力……

2.意境美的设计方法根据当前大众的心理需求(情感归属、审美和舒适),结合影响建筑立面装饰设计的其它因素(环境、经济、技术、文化等),笔者将意境美的设计方法分为

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立“意”。笔者归纳主要为两个方面:

①、立自然之“意”。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节节攀升,建筑越建越高开放空间和户外活动场地日益减少,致使人们想往自然,渴望身居市井而能享自然之野趣。于是,在现代建筑立面装饰中水、山石等自然元素的融入为人们亲近自然、与自然形成对话提

供了机会。

②、文化之“意”。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每个区域和地方都有丰富多彩民俗文化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成为建筑物立面装饰“意”表达很好的背景题材,建筑立面装饰文化之意的融入,使之成为大众情感归宿的一个载体。其次,是意境美的表达语言。建筑立面装饰设计从某个角度来说,如同写文章,表达语言的丰富有助于取得更好的表现效果。

参考文献:

[1] 邹德侬 著《中国现代建筑史》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 吴焕加 著 《论西方现代建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年

[3] 陈瑞林 著《20 世纪装饰艺术》 济南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1

[4] 张新荣 著《建筑装饰简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浅谈现代建筑立面装饰设计 第6篇

地域性原则是一种开放性的态度,它是指一个民族或地域的建筑特色,来源于本国本地建设资源的最佳利用。它是一种广义的和人文的资源,自然资源,如地形、光线、气候和风等等;人文资源,如种族、历史、风格、身份地位以及结构方法等等。在尊重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建筑立面装饰方能够体现出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从而能够使人们体会到认同感和归属感。

1.2 时代性原则

建筑立面装饰所遵循的时代性原则,包括两个层次:第一,经典和传统是时代之根,现代建筑立面装饰离不开这些经典和传统的作用。第二,立足于时代,在结合经典和传统的同时,从时尚中追求灵感,这是因为每个时代都能够提供给艺术设计作品新的灵感和营养,每个新的形势下都能够产生一种新的精神状态,从而出现一批新的产品,

1.3 大众性原则

大众性原则同时代性原则一样,也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对于现代建筑立面装饰的设计不应是设计师个性化设计的体现或者是其试验产品,而应该是根据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设计,所得到的结果;第二,现代建筑立面设计应该是能够被社会广大群众所理解和认同的装饰,尽量做到雅俗共赏。

1.4 经济性原则

浅谈现代建筑立面装饰设计 第7篇

我们知道,建筑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形式,其可以向人们丰富展示并且调节人们的视觉效果,因次,形式美的设计不容忽视。一位建筑师曾说过:“如果建筑造成的视觉感受有条有理且赏心悦目,人们精神上的健康、偷快和满足,都会因此明显得到增进。”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

(1)增强对比。对比可以借助相互烘托的方式求得变化,它强调事物的差异性,因此建筑立面装饰设计通常会选择通过对比来产生易识别性和观赏的目的。另外,对比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例如方与圆的对比、正反方向的对比、直和曲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色彩与质感的对比等等。

(2)重复与韵律。视觉艺术中的所体现的韵律原是用音乐来比喻一种感受的,在现代人们开来这更多的体现为审美通感。建筑立面装饰中的重复常包括线的重复、大小的重复、方向的重复、质感的重复、形状的重复、色调的重复等。

(3)渐进与调和。调和是指缩小差异。调和借助构图要素之间的谐调及连续性,以取得和谐所产生的美感。渐进是调和的一种手段,我们可以通过物体不同质感、色调、形状的渐进从而在另两个物质之间达到一种调和的效果。

2.2 意境美的设计方法

浅谈近现代建筑装饰 第8篇

在19世纪各种建筑装饰艺术流派中, 对近代建筑装饰尤其是室内设计最具影响的, 是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工艺美术运动”。工业革命后, 工业技术的发展, 改造了工艺美术品生产的主体, 人们借助机器可以批量生产出粉气浮华的艺术品。在这种品位低下的艺术品泛滥的时候, 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历史主义倾向的批评家。艺术家和批评家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机器, 对手工艺时代的哥特风格的怀念, 导致了建筑装饰艺术实践中趣味的转变, 随之出现了新的风格工艺美术运动。艺术家莫里斯是这个运动的先驱。他亲自设计了自己的住宅, 俗称“红屋” (如图1) 。

莫里斯热衷于手工艺的效果与自然材料的美, 强调古趣, 提倡艺术化的手工制品。工艺美术运动在莫里斯等人的领导下, 首先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 提倡实用性为设计要点。他们将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结合。他们在设计中多采用动植物作纹样, 崇尚自然造型, 讲求师法自然并予以简化, 在工艺上注重手工艺效果与自然材料本身的美, 创造了新的建筑装饰艺术语言。

19世纪后期, 出现了一批新派设计师。他们反对历史的样式, 创造出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 形成了新艺术运动。用不对称的、动态的、模仿植物藤蔓和纤细比例的曲线作为装饰母题。并把它们淋漓尽致的运用在家具、壁纸、栏杆及梁柱之上。新艺术运动在装饰上的雕琢, 承袭了洛可可的传统, 但和洛可可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摒弃了古典的构图, 探索新的艺术形式, 并开始拥抱现代技术和现代材料。它们对新形式的探索、对传统形式的净化, 以及使用简单化的构图和形式成为一种新的美学趣味, 为不久之后现代主义的到来打开了大门。新艺术运动存在时间很短暂, 它的出现、发展和消失仅仅经历了约20年的时间, 但对整个欧洲的建筑装饰却有着广泛而深远影响。1910年之后, 新艺术运动受到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而衰落。

到了20世纪后期, 欧洲经济稍有复苏, 实践建筑任务渐多。一批思想敏锐而且具有一定建筑经验的青年建筑师, 在吸取前人革新实践的基础上, 真正对战后实际建设中的各种现实问题, 提出了比较系统而彻底的建筑改革主张和思路, 并陆续推出了一批比较成熟的新颖的建筑作品。20世纪20年代最重要、影响最普遍也最深远的现代主义建筑艺术逐步走向成熟, 形成了特定的建筑艺术风格。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论观点, 有了一批有影响的建筑实例, 又有了包豪斯的教育实践。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 革新派的队伍迅速扩大, 声势日益壮大, 步伐也渐趋一致。设计思想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 并以此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 注重建筑使用时的方便和效率。注重发挥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特点。把建筑的经济性提到重要的高度, 努力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创造出适合的房屋。主张创造新风格, 坚决反对套用历史上的样式, 强调建筑的艺术形式应与功能、材料、结构、工艺相一致, 灵活自由地处理建筑造型, 突破传统的构图格式。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 强调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 应该从平面和立面构图转到空间和体量的总体构图方面, 并且在处理立体构图时考虑到人观察建筑过程中的时间因素。废弃表面的外加的建筑装饰, 认为建筑美得基础在于建筑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这样的建筑观点被许多人称为建筑中的功能主义。更多的人称它为现代主义建筑思潮。这一时期的室内设计注重功能, 努力与工业生产相结合, 反对虚假的装饰。气室内设计在形式上的特征可总结如下:根据功能的需要和具体的使用特征, 确定空间的体量与形状, 灵活自由地布置空间。室内空间开敞, 室内外通透。性质不同的公共性空间之间往往联系紧密, 互相渗透。室内墙面、地面、顶棚及家具等一般造型简洁, 工艺精细。尽可能不用装饰盒取消多余的东西。强调形式应更多地服务于功能。建筑及室内装修部件尽可能采用标准化设计与制作。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久, 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已经广泛传播, 成为当时世界建筑领域占主导地位的设计潮流, 国际影响巨大。现代主义风靡全球。因此很多人吧这些在现代主义设计思想指导下, 建筑以及室内设计表现出来共同的主要特征称之为国际式风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 国际式风格开始遭到非议, 认为它千篇一律, 表情冷漠, 缺少人情味。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正是国际式风格的建筑为那些经济条件暂时不好的国家解决了大量普通民众的居住问题, 使它显得更有社会价值。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世界上有许多建筑与室内设计是在现代主义设计理论和手法基础上, 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条件发展而来的。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像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法国的柯布西耶、美国的赖特以及芬兰的阿尔托等一批著名的具有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大师, 由于他们各人境遇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美学观念和设计理论。他们在设计思想和创作手法上有不同的倾向和爱好。在建筑与室内设计艺术领域, 做了卓有成效的不同的探索和创新, 形成了带有个人色彩的独特的设计风格, 创造出了很多影响巨大的成功的优秀建筑作品, 为建筑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成立了包豪斯学校 (如图2) 。

这个学校在设计教学中贯彻一套新的方针、方法。在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 反对模仿。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产品设计, 供工厂大规模生产。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 提倡工艺美术和建筑设计向当时已经兴起的抽象派绘画和雕塑艺术学习。培养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把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上钩。以上这些做法, 包豪斯打破了传统学院式教育使设计教学同生产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设计思潮课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下半叶。这是欧洲的“理性主义”在新形式下的普及、成长与充实时期, 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20世纪60年代末。这是“现代建筑”进入五花八门时期。第三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 形式各异和各有千秋的“现代建筑”仍然占主导地位。理性主义是指形成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以格罗皮乌斯和他的包豪斯派以及以柯布西耶等人为代表的欧洲“现代建筑”。粗野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下半期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喧嚣一时的建筑设计倾向。美学的根源是战前现代建筑中对材料与结构的“真实”表现, 主要特征在于追求材质本身特点。粗野主义最主要的代表是柯布西耶。马赛公寓可被看做是这种风格的典型案例。大楼外观直接将带有模板印迹的混凝土的表面暴露在外, 许多地方还经凿毛处理, 这是粗野主义美学观在建筑领域最早的体现。典雅主义主要表现在美国。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和结构产生规整、庄重与典雅的庄严感。典雅主义倾向在某方面很像讲究技术精美的倾向, 但它更追求钢筋混凝土梁柱在形式上的精美。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 典雅主义的潮流开始降温, 但它毕竟是比较容易被接受的, 所以至今仍有表现。工业主义是指设计具有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指那些不仅在建筑中坚持采用新技术, 而且在美学上极力鼓吹表现新技术的倾向。较确切的是指在20世纪50年代末才活跃起来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创新地采用与预制的装配化标准构件方面的倾向。战后的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同各种追求“个性”与“象征”的尝试, 常被统称为“有机的”建筑。这是一种既讲究技术又讲究形式, 而在形式上又强调自己特点的倾向。讲究象征的倾向是要使每一房屋与每一场地都要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和特征。芬兰的阿尔托被认为是北欧地方性的代表。美国的有机建筑也因其浪漫主义的情调。丰富的功能与能为业主增加生活兴趣与威望的超凡出众的形式, 受到了广泛关注。

20世纪70年代, 欧美建筑工业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特点之一是现浇和预制相结合的体系取得了发展, 特别是大规模广泛应用于兴建多层住宅。英法等欧美国家都在酝酿如何向建筑工业化第二代过渡。未来主义设计者认为, 20世纪的工业、科学、交通的发展突飞猛进, 使人类世界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机器和技术、速度和竞争已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因此, 他们宣称追求未来, 主张和过去截然分开。否定以往的一切文化成果和文化传统, 鼓吹在主题、风格等方面采取新形式, 以符合机器和技术、速度和竞争的时代精神。未来主义者强调自我, 非理性、杂乱无章和混乱是其设计风格的基本特征。高技派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兴起, 建筑造型、风格上注意表现“高度工业技术”的设计倾向。高技派在理论上极力宣扬机器美学和新技术的美感。他们声称, 所有现代工程50%以上的费用都应是由供电、电话、管道和空气质量服务系统产生的, 若加上基本结构和电梯运输等, 技术可以被看做所有建筑嗯哼室内的支配部分。最著名和最容易接近的高技派工程是巴黎的蓬皮杜中心 (如图3) , 它由意大利人皮亚诺和英国人罗杰斯的班子合作设计而成。这座巨大的多层建筑在外部暴露并展示了其结构、机械系统和垂直交通。内部空间同样坦率地显示了头顶的设备管道、照明设备和通风管道系统。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 其概念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后现代主义在当前实际上是现代主义继续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发展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书中指出现代主义运动所热衷的简单与逻辑是后现代主义运动的基石, 也是一种限制, 它将导致最后的乏味与令人厌倦。文丘里设计的住宅是第一个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构想的重要证明, 其基本的对称布局被突然的不对称所改变。在新近的设计中另一种主题是拒绝后现代主义特征而继续忠于早期现代主义的概念, 即晚期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并不是模仿现代主义先驱, 而是以发展的方式前进。

建筑装饰活动作为人类生产活动和文化活动的重要部分, 它的发展变化必然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相一致。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相和谐, 与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深化相同步。

参考文献

[1]金钰, 潘永刚, 李杰等.室内设计与装饰[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1, 18-3.

[2]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241-250.

[3]张绮曼, 郑曙.室内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15-28.

[4]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3:21-35.

[5]华承军.室内设计原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24-74.

[6]朱淳, 周昕涛.室内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3:89-95.

[7]熊建新, 支林.现代室内环境设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23-48.

现代建筑装饰施工的具体工艺 第9篇

关键词:现代建筑;装饰;施工;工艺

在装修施工中,按照工艺流程和要求进行施工就是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保证装修装饰的效果。为了确保装饰装修公司的施工质量,在本文中,笔者就对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分析,希望可以给装饰装修行业公司一些参考。

1.现代建筑装饰施工工艺要点

1.1抹灰工藝

抹灰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将各种石灰浆、石子和砂浆等材料混合后抹在建筑表面,在美化建筑物的同时也有着保护的作用。由于抹灰简便易行、成本低廉,一直是房屋装修施工中最常见的施工手段。通常情况下,抹灰结构上分为三部分,即罩层、中层和底层。抹灰施工要严格控制抹灰层厚度,厚度过大会导致灰层干燥后发生开裂、起壳等现象。抹灰施工前要把抹灰施工区域清理干净,不能有杂质灰尘,施工时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施工,直至到门口为止。在抹灰棚顶时,要保证前面一层已经完全凝结然后再抹下一层。在抹灰墙面时要提前设置好准线、标筋和灰饼。要在距离墙角100毫米的位置设置垂线弹出竖线。一定要保证中间这层灰大部分干燥后再进行墙体抹灰,以保障墙面具压实和收光,色泽一致。

1.2涂饰工艺

涂饰施工的作用与抹灰基本相同,都是具有装饰和保护建筑表面的作用,但相较于抹灰,涂饰更倾向于装饰方面。正因为施工重心不同,涂饰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施工前对工作面的处理也更严格。不仅也好强基层表面平整无突起,还要保证没有杂质灰尘存在。待基层彻底晾干后就可以开始涂饰施工了。对于混凝土或者涂刷油性涂料的情况,先用清油按照自上而下、由外向里、从坐至右的顺序刷一遍,再正式涂刷。

1.3墙体施工工艺

现代建筑墙体在传统功能外还增加了节能保温这一新的要求。为实现这一目的,通常采用具有保温蒸压作用的气混凝土砌体作为墙体主体。这种墙体比重低、工艺简单,不仅节能保温,还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施工时要严格控制环境温度,冬季不能低于零上5度,夏天要加强保湿养护。墙外侧的砂浆要做好防水、防裂处理。禁止在砂浆硬化前受到撞击和振动。

1.4水泥砂浆地面施工工艺

第一步将施工面清理干净,不能有建筑垃圾、泥土、积水等存在。第二步刷水泥浆。按照水灰比0.5的规格配置素水泥浆。用扫帚涂刷,同时做面层。第三步是打灰饼和冲筋。以水平线为参照先进行地面四周的灰饼施工,然后拉线进行中间地面的灰饼施工。冲筋的水泥砂浆要符合干性与硬性的要求,两个冲筋直接要距离1.5米。第四步进行水泥浆地面施工。以稍高出冲筋地面的高度在冲筋之间摊铺砂浆,然后用刮尺刮平和拍实,直至与冲筋面平齐。待表面干燥后用抹子打磨再撒上水泥粉,然后再抹平、压光。直至水泥砂浆凝结,还要进行两遍压光。第二天开始为期一周的养护施工。

1.5玻璃幕墙施工工艺

随着建筑水平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玻璃幕墙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人们凸显个性的重要体现,在家居生活和办公场所中的应用日加广泛。玻璃幕墙的安装包括清理预埋件、测量放线、接件和安装骨架、玻璃、洁面处理等步骤。其中,窗户框扇平衡搭接非常重要,胶条的密封性要好,搭接数量要合适。另外,外墙上的玻璃幕墙要做好排水设施,保障雨水能够及时排出。

1.6木地板施工工艺

对一般地粘贴式木地板施工来说,我们在选用混凝土结构层要用到15mm 厚1:3的水泥砂浆找平。而现在大部分用不着高分子粘结剂,将木地板直接粘贴在地面上。而实铺式木地板的施工是用梯形截面木搁栅,它的间距一般为400mm,中间可以填一些轻质材料,这样可以改善保温隔热效果。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木地板一墙的交接处,要用踢脚板压盖。为散发潮气,可在踢脚板上开孔通风。

一般来说我们在铺实木地板时应有基面板,基面板行使大芯板,再安装地龙骨,然后铺装。而龙骨的安装要领要遵循先做预埋件,预埋件为螺栓及铅丝,预埋件间距为800mm,从地面钻孔下入。龙骨应选用松木、杉木等不易变形的树种。而铺装地板要先用刨子将外貌刨平刨光,再将地板外貌排除干净后涂刷地板漆,举办抛光上蜡处理赏罚。

1.7乳胶漆施工工艺

首先要做好材料的选用,腻子一定要与基层和涂层相当,外墙不可使用普通低强度不耐水的内墙腻子,外墙腻子最好用水性弹性抗裂腻子,内墙工程使用具有水性墙体装修腻子。

其次,混凝土表面经养护后要让含水率小于10%、pH值8-9后方可施工。基层表面必须一定要坚固清洁,不应有起沙、裂缝、疏松及无灰尘、泥土、“白霜”、脱模剂、油污等附着物。具体说是,在基层处理上一定要保证墙体完全干透,干透时间一般应在10天以上。干燥后再用棕刷将表面灰尘清扫干净;表面清扫后,用水与醋酸乙烯乳胶(配合比为10:1)的稀释液将SG821腻子调至合适稠度。同时墙面也要保持平整,最少应满刮两遍腻子,如仍达不到标准,应加刮至满足标准要求。在处理底层涂料时候也要干燥、清洁。

此外,在涂料验收方面我们要做到无明显色差、泛碱、返色、刷纹;无明显砂眼、流坠、起疙、溅沫;墙、顶面必须平整,用2m直尺及楔形塞尺随机抽取三处,取最大值≤2mm,自然光线下无波浪起伏。

2.现代建筑装饰施工的注意事项

2.1做好基层检查工作

房屋装饰施工是在基层的基础上进行的,基层是否规则平整直接影响到装饰的质量。在施工之前,要对基层标高和平整程度进行详细检查,与设计要求差距过大则要进行修补,之后把表面清理干净,以确保施工时基层符合施工要求。

2.2做好施工工序、技术及工艺的质量控制

建筑装饰装修的各项施工是密切相关的且难度较大,所以要控制好施工工序以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装饰装修施工期间,所有的工序应该分层次来进行,这样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所以必须结合施工进度,严密安排每一施工环节。在施工时对关键和重点环节要进行更严格的组织安排,并协调好各步骤的施工次序,防止交叉施工而使工程存在安全隐患。还要保证隐蔽施工的工程管理质量,保证施工技术的先进性,以保证整体施工的质量。在施工期间,要对正在施工的环节进行不定时的抽查,以及时发现并改正问题。

2.3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施工方一定要安排专业人员,对不完善的技术进行试验和提高。还要及时制定科学的材料、工艺、技术使用和质量管理方案,并让每个施工管理人员熟知,以此作为现场施工的依据。对装饰装修工程的特点、关键环节、控制重点实施探究分析时,还要选择出科学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以从根源上保证施工质量。

2.4做好动态的质量监管工作

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现场,一定要做好实时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以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对装饰装修施工工艺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动态控制,能够及时发现各种质量上、安全上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此外,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还要尽可能避免对建筑主体造成损害,不得已要造成的损害,也应将损失尽量降到最低。

3.结语

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不断发展的市场,建筑装饰行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建筑装饰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就必须注重工艺上的管理。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工作方法和意识,积极改造旧技术、采用新技术,同时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来进行施工,并注重技术资料和施工质量的检查,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许授,蔡建中,彭永欣,尹邦乾,严高翔,黄以澄,李思浩.中国装饰的现状及其发展动向[J].沈阳大学学报,2011(01).

上一篇:职工创建文明新风尚下一篇:县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