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作总结范文

2024-07-04

民生工作总结范文(精选6篇)

民生工作总结 第1篇

民生办民生工程工作总结

去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县民生工程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以及全县人民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我县民生工程各项任务进展顺利,政府投入持续加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着,工程实施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医疗卫生和教育环境、加强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群众“生活难、看病难、上学难、行路难、住房难”等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现将两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两年来民生工程取得进展

20××-20××年,我县财政累计投入民生工程项目资金11.4亿元,约占财政总支出24%。工程实施范围涵盖了城乡居民生活保障、住房保障、教育保障、医疗卫生保障、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公共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

一是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健全。两年来,我县建立和完善了包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供养、重度残疾人生活保障在内的各种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总覆盖人口由20××年的6.1万人增加到46.4万人;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户供养年均标准分别由20××年的1080元、2100元增加到20××年的1560元、2300元,逐渐形成了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领取各类补贴资金人口16.2万,占总人口22%,两年来共发放各类补贴资金 18451万元。同时,两年来我县共新建了3140套保障性住房和6座敬老院,计划完成295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城乡困难群体住房保障力度逐步加强。

二是医疗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截止到20××年底,我县每个行政村都修建了1所卫生室,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新建了医疗用房。20××年,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710377人,结合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我县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全覆盖的医疗保障和救助体系,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以免费婚检、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儿童免疫规划为主要内容的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工程的实施对居民医疗保障体系作了有益的补充。两年来,共补偿居民住院医疗费用2.2亿元,次均补偿费用2777元;共实施医疗救助43265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624万元;共有14283人接受免费婚检,9989名农村孕产妇获得分娩补助资金299.7万元。

三是教育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两年来,通过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我县共投入10886万元用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保障工作,同时免除了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共向2347名农村家庭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费197万元;实行了中等职校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向6031名在校中职学生发放助学金和免除学费共641万元;实施了校舍安全工程,全县共投入5919万元新建校舍6.73万平方米、加固校舍25.8万平方米;在全县190个农村中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公共教育环境进一步得到有效改善。

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两年来,我县共实施了43座病险水库出险加固工程、6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座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以及4处清洁工程;通过一事一议形式修建了沟塘渠坝、村级道路、环卫设施,文体设施等1239个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帮助500户农户修建了沼气,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得到改善。

五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逐步推开。两年来全县共新建了136个农家书屋、9个乡镇文化站、10个儿童活动室、7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正逐步推开,农村文化环境逐步改善,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和外部环境信息沟通的渠道,有利于促进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六是农民就业能力得以提升,农业产业风险逐步降低。去年以来,共有15624人接受了新型农民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全县共有104.2万亩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和3300头牲畜参加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两年来共理赔参保农户补偿金3256万元,有效降低了农业风险,减少了灾害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稳定和保障了农民收入。

二、两年来民生工程工作主要做法

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横向和纵向推进机制,我县实施民生工程已经形成规范有序的工作体系,为完成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抓好组织领导。每年初,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民生工程工作会议,向全县印发实施民生工程规范性文件,及时调整和充实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会上,县政府和各乡镇、民生工程实施单位签订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将任务分解到每个乡镇和相关部门,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同时,通过健全民生工程纵向和横向推进机制,巩固了县委、政府统一领导、民生办牵头协调、部门负责实施、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抓好资金保障。首先是足额安排资金。按照早编预算、编好预算、精编预算的要求,县财政将民生工程预算编制作为财政预算编制的重点内容,及时根据目标任务及省财政部门确立的资金分担原则,足额将民生工程资金列入预算。其次是强化资金监管。根据省市对民生工程资金管理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及时修订工程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加强专户管理、坚持社会化发放、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对资金运行进行全程监控,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和安全。

(三)抓好工程管护。为解决民生工程后期管护问题,20××年,我县建设类工程均建立了后期管护制度。今年,县民生办通过建立会商制度,会同工程实施各牵头单位按照“可承受、可操作、可持续”三个原则对去年制定的民生工程管护制度进行重新梳理,进一步明确工程管护责任、管护主体和管护措施。

(四)抓好日常管理。通过不断加强基础工作,规范民生工程项目管理。严格受益对象申请、评议、审核、审批制度,规范资金类项目程序,做到“政策公开、程序透明、支付到人、打卡发放”。严格土建工程项目“六制”管理,确保工程项目按质、按时推进。严格规范各类工程资料管理,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规范资料收集、整理和装订工作。完善便民服务措施,通过建立民生网站,方便群众从正常途径获取民生信息,及时了解政策内容、实施单位和项目联络人;通过规范和优化一卡通发放流程,使得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老百姓手中。

(五)抓好督查考核。民生工程实施以来,县民生办始终把督查考核作为做好民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主要从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开展联合督查。两年来,连续多次开展了由民生办、效能办及审计等部门参加的民生工程督查工作。督查中坚持有督查必有调度、有调度必有跟进、有跟进必有通报的协调机制。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限期整改。二是实行倒排工期。对全县所有的建设类工程,具体到每个项目点,按周实行倒排工期。县民生办不定期对节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办。三是开展预考评工作。为确保全面完成任务,同时也为了整体推进工程进展,今年9月,县民生办牵头组织对20××年全县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一次全方位预考评,为提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好迎接省市检查准备工作打下基础。

(六)抓好宣传发动。主要结合“围绕一条主线(扎实稳妥地组织实施民生工程)、把握两个重点(加强对县直责任单位的协调服务、加强民生工程的跟踪督查)、实现三个目标(确保年内民生工程工作任务完成、确保民生工程在全市争先进位、确保人民群众满意度、知晓度和支持度提高)”,重点宣传民生工程的政策内容和惠民成效。今年以来,县民生办开展了宣传月活动,利用制作专题节目、设置展板、咨询台,印发明白纸、一封信,粉刷墙体标语等多种形式向百姓宣传民生工程,其中制作专题电视节目6期,印发明白纸、一封信14万份,印刷墙体标语1200多条,并组织财政干部到基层与群众开展民生工程大家谈活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尽管几年来全县上下加大了实施民生工程工作力度,工程任务都能顺利完成,但通过今年预考评情况来看,我县民生工程工作还存在部分项目进展缓慢、宣传和管护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基础工作有待于进一步规范等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和完善:

(一)加强调度工作。抓住当前晴好天气,严格按照倒排工期的时间节点层层推进,确保按照市政府要求在10月底全部完成主体建设任务。对目前还没有完成任务的建设类工程进度实施一周一报告制度,对工程实施难度较大的项目开展重点调度,并帮助协调工程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防止因个别工程不能按时完工影响在全市年终考核。

(二)加强管护工作。坚持长期不懈地抓好管护工作,进一步完善工程类项目后续管护措施,做到产权清晰,职责分明。管护工作要做到有钱办事、有人办事、台帐规范、有迹可查。以开展“回头看”活动方式,加强对已建成项目管护效果的检查,切实保障各项工程项目正常运行,持续发挥工程效益。

(三)加强基础工作。针对今年9月份预考评中发现的问题,就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整改工作。做好政策梳理和制度建设,对照考评要求补差补缺,做好各个环节的程序规范和痕迹保留工作。加强数据库维护工作,确保数据准确,使用正常。

(四)加强宣传工作。以提高群众对民生工程的知晓度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做好现有宣传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形式开展宣传工作。发动民生工程各成员单位结合各自特点,采取群众容易接受、形式新颖、影响面大的一些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活动,切实提高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

(五)加强督查考核。逐月开展专项督查,对督查出的问题实行交办制度、限期整改。同时,督促各牵头单位加强对各项目点的督查督办。做好20××全县民生工程综合考评工作,发挥考评机制对民生工程工作的牵引作用。

民生工作总结 第2篇

——汝城县“十一五”期间民生保障工作经验介绍

汝城县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是湖南省的南大门,辖23个乡镇、309个行政村,总人口39.39万,其中贫困人口13.92万,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县,属老、少、边穷地区。近年来,汝城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一个中心,打造五个汝城‛为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为要务‛的方针,把民生工程作为头等大事列入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改善民生作为联系群众、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纳入了全县各级各部门年终考核内容评和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在管理上提出了‚创先争优‛工作日标,建立了科学的责任体系;在实施中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县民生工作做出了显著成效绩,在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取得了卓越成效,也为汝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6年至2010年,连续五年被省、市评为民办实事先进县。

一、工作成效

(一)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60处,解决了58992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农村客运站7个,完成县乡公路改造252公里,铺设通村水泥路207条,总计452.7公里,全县行政村通村率达到了86%;新建农村沼气池4167口;新增通电话自然村55个,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23个,为56个行政村开通了宽带网;建设标准化乡村农家店145家。

(二)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功能不断增强。推行了计生奖励扶助和伤残死亡扶助,其中计生奖扶对象累计472人,伤残死亡扶助对象累计28人;对1.3万农村劳动力开展了就业技能培训,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56万人;为26户城镇‘零就业家庭’提供了就业援助;新建和扩改建乡镇敬老院18所,解决了800多名农村五保对象的吃、穿、住、医、葬等问题,实现了敬老院五保户本人住院治疗的‚零支付‛;城、乡居民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至2010年底,城镇居民保障人数6594人,农村居民保障人数12385人;为农村‚五保户‛和住房困难户落实危房改造3324户;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总人数为31.24万人,参合率达93.26%,城镇居民医保参保总人数达4.16万人;新建城镇廉租住房39925㎡,为786户贫困住户解决了廉租住房;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104人,救助残疾儿童10例。

(三)文化、卫生、教育事业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了较大发展。新建和扩改建乡镇卫生院21个;为3万多农村广播电视盲区人员解决了听广播、看电视难问题,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了88%;开展了农村送戏下乡活动,创办文化书屋92个,放映了公益电影3708场;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建设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4所,创办合格学校16所;新建村组组织活动场所145个,文化共亨工程覆盖了全县每个行政村。

(四)公众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障。建立了覆盖城区主要路口、主要交通要道、主要公共场所、重点单位以及各乡镇政府、集市的电子防控体系。

二、主要做法

1、领导和保障有力。自开展为民办实事专项考核以来,汝城县一直坚持以高规格的领导小组总揽全县的民生工作。县委书记和县长分别兼任顾问和组长,县委和政府分别安排一名常委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其他相关县领导组成。几年来,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基层和项目建设工地开展调研,定期和不定期听取考核办的情况汇报。凡民生工程实施中遇到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顾问或领导班子的集体决策下,都得到了及时的落实或解决。各相关县领导定期走访、了解分管范围内民生工作的开展情况,组织所分管的部门适时召开专项调度会议,确保工作平衡发展。县政府专门设立了为民办实事考核办公室,实行机构、人员、经费单列的管理办法。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民生工程中凡政策规定由县财政配套的资金全部列入了财政预算。各乡镇、各主要责任单位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安排,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工作班子,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真正将‚一把手‛工程落到了实处。

2、机制和体系完善。一是建立完善了责任和奖惩机制。每年年初,通过实施方案,将民生工程指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和各乡镇,层层签订责任状。将民生工程与财税、计生、综治、安监同等对待,实行‚一票否决‛制和‚未位否决‛制,规定凡考核结果为达标的单位和乡镇,其主要责任人在考中可评为优秀等次,事迹突出的可记功;凡考核结果不达标的单位和乡镇或在年终部门考核中排全市倒数第一的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在考核中均评为不称职,也不得参加其他奖项的评选,并对该单位、该乡镇给予通报批评。二是建立完善了工作督查和质量监督机制。构建了立体式的督查督办网络,从时间上区分有月督查、季调度、半年和年终检查;从规模上区分有综合督查和专项督查、全面检查和随机抽查,从形式上区分有明查和暗访、电话了解和现场检查。建立了‚县长督办卡‛制度,对于要求落实的工作久拖不决的责任单位或乡镇,下发县长督办卡。建立了纪检、监察、财政、审计、质监、统计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并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巡视工程项目,对资金运行和工程质量的实施监管。三是建立完善了考核兑现机制。制定了《汝城县为民办实事县级领导考核办法》。建立了县乡领导挂点联系责任制和县级领导风险抵押制;逐年完善了《汝城县为民办实事工作考核办法》,实行日常考核和年终综合考核相结合、考核办考核和部门与乡镇双向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并严格按照考核方案兑现奖罚。四是开辟了民生工程‚绿色通道‛。为了优化环境,县政府每年专门发文强调,要求各相关责任单位,为民生工程开辟‚绿色通道‛,凡是民生工程项目,在项目资金上在优先安排,足额拨付;在审批环节上在从简从快,优质高效;在规费收取上要从低从优,能免必免。对借机乱设卡、乱收费、乱摊派的,要追究相关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依纪严厉查处。民生工作的每次重要会议,均安排各相关责任单位参加。每年组织各职能部门和各相关责任单位召开专门座谈会,就如何支持民生工作进行探讨和交流。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民生工程‚绿色通道‛一直运行良好。

3、方法和措施过硬。抓好民生工作,重点在落实,关键在于方法是否得当,措施是否过硬。总结这几年来的工作,实施单位的方法和措施很多,也各有特色,归纳起来带有普遍性的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民生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社会各届的支持,尤其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参与和监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每年年初,召开全县动员大会,之后,县、乡两级将指标任务、要求和政策规定分别通过各种媒介向社会公开,让群众心中有数;年中,乡镇通过驻村干部,责任单位通过项目实施,督查室、考核办利用督促检查的时机,走村进户与群众交流交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年未,采取民意调查的方式了解群众的知晓度和满意度,并将完成情况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上公示,按受群众的监督。对于涉及面较广的项目,通过公开的大型活动扩大声势。对于政策性较强的项目,则反复宣传、多次公示,直到群众认可为止。二是工作主动,超前运作。民生工程指标项目要求在当年内完成,达标类和政策兑现类项目在完成时间上相对较有保障,但对于工程建设类项目来说,完全等待上级政府的计划任务和实施方案下达后再组织实施,时间上将十分被动。因此,主动与上级部门加强联系,及时掌握项目计划信息,提前做好建设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条件成熟的先期实施,就成了汝城县按期圆满完成民生工程各项考核指标的一项重要举措。2006一2010年城镇廉租住房建设任务分别是600㎡、1200㎡、1200㎡、8000㎡、23000㎡。尽管任务逐年增加,由于实行了超前运作,变被动为主动,确保了每年的任务按期保质完成。通乡通村公路、农村沼气池、乡镇文化站、移民搬迁等项目的实施也是如此。三是责任到人,真抓实干。一个项目,一名责任领导是汝城的一贯做法,非常时期则用非常措施进行落实。2008年,通乡公路延—铁项目受客观原因影响,工程进展比较缓慢。9月初,分管交通的副县长到交通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会议决定,将延—铁项目划分为若干段,县交通局副科以上同志每人负责一个段,包来料,包秩序、包进度、包质量。之后,全体责任人携带日常生活用品下到工地,与施工人员同吃同住,主要领导每日到现场进行巡查督促。经过三个月日夜加班加点的苦战,项目如期完工;2009年7月,针对市民政局半年工作检查组希望汝城加快乡镇敬老院建设进度的要求,县民政局迅速进行部署安排,对正在建设中的9个乡镇敬老院安排专人进行跟踪负责,项目乡镇也按照县考核办的要求对责任领导重新明确了责任要求,对施工单位补充了新的奖罚办法。由于措施及时,责任到位,9所敬老院全部提前完工。四是各方支持,确保投入。在确保资金投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大力争取上级投入。在民生工程专项资金安排方面,一些项目在同等情况下,上级部门对贫困县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但由于资金缺口依然很大,县直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向上争取资金的力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县扶贫、代赈、移民、民宗等部门也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资金投放结构,将资金集中投入到民生工程项目上来。‚十一五‛期间,仅民政部门争取的投入于民生工程的资金就达2亿元以上;上级交通部门下拨的资金1.41亿元;其次是财政配套不留缺口。尽管汝城是财政小县,但在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的配套安排上,县委、县政府的态度十分明确,就是‚足额预算,优先保证‛。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发文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缩开支,共渡时艰,各单位公务经费在年初预算安排的基础上一律压减10%的。但在民生工作资金的安排上,坚持‚重点保证、提前安排、优先拨付‛的原则。五年来,仅仅列入为民办实事专项考核的民生工程,县级财政就了投入1.14亿元。第三是乡镇投入很舍得。通乡公路、文化站、敬老院、集中供水等工程项目大多是以乡镇政府为业主单位,这些项目资金缺口往往比较大,但由于是事关民生的大事,各乡镇在投入是各尽其能,舍得投入。通村公路、沼气等项目在投入上则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

在开展和推动民生保障工作方面,劳动、民政等部门一直走在前列。县民政局先后出台了《汝城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汝城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办法》、《汝城县农村敬老院管理办法》、《汝城县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办法》和《汝城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等救助工作制度,逐步建立起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助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优惠政策相配套,以社会救助为补充,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满足了救助对象多方面的生活需求。同时,加强乡镇、村(居)各级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建设,严格实行社会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自2006年以来,先后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8所,解决了800多名农村五保对象的吃、穿、住、医、葬等问题,实现了敬老院五保户本人住院治疗的‚零支付‛。积极开展农村危房改造,2009投入资金1292万元,资助1535户农村困难群众实施了住房改造。2010年投入资金1420万元,资助1710户农村困难群众实施了住房改造,2011年争取上级农村危房改造资金1600万元,资助2000户农村困难群众实施了住房改造,极大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加大民生保障力度,逐步提高救助标准,解决困难群体生活困难,社会救助逐步实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赞誉。年均救助各类困难对象2.3万余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4409户6596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240元/月/人,月人均补差达168.5元;农村低保对象8092户14126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年人均1080元,月人均补差达65.2元;救助五保对象4169人,年分散供养标准1260元/人/年,年集中供养标准2640元/人/年,各类救助标准均超过省市要求,实现了财政小县普惠群众最广,群众受益最多的目标。

县劳动局始终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惠民利民工程,站在‚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来抓实抓好,保持了社会就业局势持续稳定。

就业再就业方面:一是落实政策,帮扶困难群体就业。落实国家优惠政策,重点帮扶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农村贫困家庭、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五年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52万元,扶持616名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发放2000万元贴息贷款扶持25家企业扩大生产吸纳就业。帮扶23户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帮助2540户农村贫困家庭成员通过就业培训后转移就业。扶持53名高校毕业生创业。为1.6万人次办理社保补贴,补贴金额达1500多万元。二是强化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培训对象由下岗失业人员扩展到返乡农民工、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及复退军人。培训内容由就业技能延伸到创业技巧。五年来,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215人次,返乡农民工及农村劳动力7705人次,开展创业培训1789人次。三是现场招聘,扩大城乡就业。2007年成功举办汝城县首届城乡就业现场招聘会,2009年成功举办应对金融危机现场招聘活动。五年来,共开展现场招聘116场次,实现社会就业8000多人,确保了全县就业局势稳定。四是完善政策,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开展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出台《汝城县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和《汝城县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实施细则》,对创业者在市场准入、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补贴、创业孵化和创业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从政策层面上推进创业,实行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建立创业孵化基地1个,创业示范园2个,创业示范街1条,设立创业项目45个,为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业平台。

社会保险方面:五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扩面、征缴、发放、监管‛这条主线,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推进我县社会保障事业向前发展。一是不断完善社保体系。2008年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009年启动工伤保险。以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养老保险范围覆盖到行政事业单位、各类企业、非公有制用人单位和社会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覆盖各类企业及事业单位。医疗保险覆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制破产企业退休退养人员、城镇居民。生育保险覆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伤保险覆盖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及部分行政单位。到‚十一五‛末,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8074人、9070 人、9581人、21943人、41645人、17309人和7576人,较‚十五‛末分别增长8695人、189人、364人、8131人、41645人、6434人和7576人。二是不断夯实保障能力。采取多种措施抓基金征缴,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共征缴各类社保基金4.27亿元(含清收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历年老欠876万元)。其中,2006年5839.2万元,2007年7033.3万元,2008年8551.9万元,2009年1.02亿元,2010年1.11亿元。社保基金历年滚存结余9962万元。三是不断提升社保水平。按时足额发放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时支付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待遇。‚十一五‛期间,发放支付各项社保待遇共3.91亿元。其中,2006年5207万元,2007年7101万元,2008年7949.5万元,2009年8507.46万元,2010年1.03亿元。连续七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人平月养老金达到1263元,比十五末增加706元,增长126.7%。提高医疗保险待遇,住院补偿率达53.36%。同时,加强了各项社保基金监管,确保了基金安全完整。

劳动者维权方面:。一是健全执法维权机制。做到机构、编制、人员、场所、经费‚五到位‛。2009年率先在全市成立县级劳动争议仲裁院。劳动仲裁、劳动监察实行零收费服务。二是加大办案力度积极维权。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就业促进法》。五年来,处理劳动者举报投诉案件140起,处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310起,为劳动者维权金额达1514.5万元,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妥处来信来访,促进稳定。切实加强矛盾排查。妥善处理了企业军转干部、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国企改革遗留问题等涉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方面的信访问题。‚十一五‛期间,没有出现因为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进京赴省群体上访事件,维护了社会稳定。

4、监管和服务齐抓。在民生工程的组织与实施中,县考核办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职能优势,为全县民生工作的有序推进发挥了应尽的作用。考核办工作人员既是民生工作的督促员,也是上传下达的联络员、左右衔接的协调员、经验做法的推广员和‚绿色通道‛的守护员。几年来,县考核办切实按照督查方案的要求,定期组织开展月度、季度和半年督查,不定期开展重点督和专项督查,根据需要及时对全县民生工作进行综合调度。在搞好全县民生工作督促调度的同时,也着力在衔接指导和协调服务上出成效、创特色。为了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定期上报全县民生工作的开展情况,反映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并按月编印《汝城县为民办实事工作简报》。在服务乡镇、部门等方面,建立了考核办人员对口包干联系责任单位和乡镇制度,将乡镇和主要责任单位分片划块,对日常情况收集和一般性服务指导实行责任包干,重点问题和普遍性问题由考核办集体解决。2007年6月,碎石、河沙等建材价格出现暴涨的势头,考核办及时与县物价、工商、交通等部门采取果断措施,迅速遏止了哄抬物价的现象,稳定了价格市场;2008年9月,城镇居民医保项目的重点乡镇城关镇的工作陷于被动状态,经县劳动局要求,由县考核办牵头,召集城关镇、教育局、城区中小学校、县一中以及劳动局等单位进行协调,确保了工作的有效推进;2010年,乡镇和村组就林权发证事项需要到县档案部门有偿查阅和复印相关历史资料,通过考核办的衔接协调,由县政府出台文件明确了统一的优惠收费标准。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除个别现象的衔接协调外,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县考核办为主处理解决的、涉及面较广的问题不少于20起。

三、经验和体会

1、部门联动是关键。民生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上级考核要求来看,任何一个部或任何一项工作不达标,就意味着全县的工作不合格。同时,有些工作部门之间、乡镇之间相互有穿插、有联系,需要共同努力、共同维护才能完成。值得肯定的是,在过去的工作中,还没有因部门之间、乡镇之间推逶、扯皮而导致最终影响工作的现象发生。

2、群众参与是动力。在民生工作实践中,人民群众充当了筹资者、参与者、义务宣传员和义务质量监督员等多种角色。群众的自觉自愿参与,不仅仅是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支持了为民办实事工作,更重要的是从精神上给予了这项工作的组织者和落实者以鼓舞和鞭策。从群众的参与中,他们增强了信心和动力,从群众满意的眼神中,他们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3、上级支持是鞭策。长期以来,在项目安排和资金配套等方面,省市对汝城这个山区贫困县给予了很大的倾斜。各市直部门在汝城做出与其他县市区同等成绩的情况下,大多会考虑汝城的实际,在考核和评价中多给汝城一分鼓励和肯定。特别是市考核办,几年来,高度关注汝城的为民办实事工作,在管理和考核上给予了精心的指导,在督促检查中提出了大量宝贵的建议,也为我们向兄弟县市吸取先进经验和做法提供了许多平台。可以说,上级的指导、支持和鼓励,对汝城的为民办实事不断迈上新台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问题。汝城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县,弱势群体广,要办的事情多。尽管这几年汝城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纵比有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加上汝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矿产加工业,近几年受国际经融风暴的影响较大,横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资金投入缺口大的问题仍然是主要问题。

2、政策问题。由于政策不够完善,城镇居民医保扩面目前主要在学校,学生之外的扩面难度依然较大;也由于政策不到位,汝城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还没有启动。

3、后续管理问题。还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这几年来,每个乡镇都建起了一所敬老院,但由于受投入的影响,有相当部分的敬老院处于免强维持状态。在解决就业和再就业方面,办法多、措施硬。但在后续跟踪和服务上有待加强。

五、主要思路和对策。

1、以《社会保险法》颁布实施为契机,在推进社保体系建设上有新突破。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进一步完善社保体系,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参加社会保险,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加大社保政策宣传力度。以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社会保险法》为契机,利用各种手段广泛宣传社会保险政策,主动深入园区、企业、社区开展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宣传,努力营造依法参保的社会环境,促进应保尽保、应收尽收。

3、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力度。继续以非公经济组织、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扩大企业养老、职工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拉动基金征收。以稳定学生参保为重点,巩固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

4、深化社会保险改革力度。落实集体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政策,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养老保险范围。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逐步实现工伤保险全覆盖。按规定时间将‚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加大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力度,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待遇。按上级政策,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的作用。

5、加大社保待遇提升力度。认真落实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正常调整机制。不断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开展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试点,逐步提高医疗保险报账比例,提升医保待遇水平。

浅析民生档案工作 第3篇

一、准确理解民生档案的内涵

(一) 民生档案概念具有外延性。

民生档案的概念并非学术意义上的定义。国家档案局在《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中提到“民生档案包括各类与民生相关的专门档案”, 对于具体有什么样特点的档案是民生档案并未做进一步明确, 而档案研究学界对此也存在争议。一方面, 与民生有关的专门档案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另一方面, 随着民生档案工作不断发展, 民生档案体系仍在不断进化完善中。可以说, 民生档案并不是一个专业化定义, 它的概念具有相当的外延弹性。

(二) 民生档案涵盖面种类庞杂。

作为专门档案, 民生档案最核心的定位要素就是与民生相关。而随着民生事业不断发展, 民生概念越来越广义化, 可以说, 几乎各项社会事务都与民生沾边。相应的, 多个行业部门的专门档案都可以说是与民生相关的专门档案。但就社会普遍意义上的民生而言, 囊括的民生档案就涉及婚姻、就业、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 其涵盖的各类档案不仅种类繁多、专业性强, 而且涉及数量基数巨大、数据更新庞杂, 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联紧密。

(三) 民生档案涉及部门跨度大。

目前, 为了更好地推动民生档案工作发展, 切实将最基本民生需求服务做好。国家档案局先后发布两批《国家基本专业档案目录》。民生档案作为五大类基本档案之一, 共有14种档案专业档案被正式列为民生类档案。在这14类民生档案中, 共涉及民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三峡办、南水北调办等部门。各类民生档案涉及主管专业部门多, 横向跨度大, 且各类民生档案之间互相联系影响。

二、做好民生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 提升档案工作社会化认同。

长期以来, 由于受功能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制约, 档案工作被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 被公众普遍简单理解为政府记录“大事记”的资料库, 仅供少数专业机构所用, 距离人民群众很远。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认识, 仅仅局限于知道其存在, 但对其作用、功能、价值等既不明了, 也不关心。加强民生档案工作, 将有助于提升档案工作的社会化认同, 使其社会价值集中体现。一方面, 通过服务于更多社会个体, 使人民群众对档案的重要性和用途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从而对档案工作有深入了解;另一方面, 也使得档案工作的社会化功能大大凸显, 社会认同感大大提升。

(二) 助力档案管理功能化建设。

民生档案涉及的服务对象数量众多, 涉及利益错综复杂, 一方面对档案工作人员提出了更专业、更细致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档案工作科学建设本身提出了更具体、更紧迫的要求。通过大力推进民生档案建设, 不仅可以极大拓宽档案工作社会功能, 也能通过实践, 锻炼培养一支更加专业化的档案人才队伍, 并推动档案工作不断向更高水平提升, 使其更科学、更接地气、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三、推进民生档案工作的主要路径

(一) 构建完备民生档案管理体系。

民生档案涉及部门多, 包含种类多, 利用人群多, 推进民生档案的管理, 不仅要具有全局观念, 构架捏合系统的全国整体民生档案管理体系, 还要注重从基层入手, 打捞民生档案第一线工作基础。从全局来说, 民生档案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 需要党委、政府各部门、档案工作者形成合力, 同时需要国家以更严格、更准确、更细致的制度法规加以监督。从基层来说, 需要保证资源配置到位, 按照标准模式化建设, 保证工作要求落到实处。构建完备的民生档案管理体系, 不仅要抓住民生档案中各类专业档案的共性, 研究做好民生档案工作的普遍性规律, 形成专业标准, 还要注重各类专业档案的差异性, 客观总结梳理各类专业档案工作的实际特点, 做好针对性部署。

(二) 营造民生档案社会化整体氛围。

民生档案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工程, 不仅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支持, 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重视与大力支持。加强民生档案工作, 一方面需要从行业管理部门入手, 进一步凝聚共识, 提升重视度, 从服务民生大局出发, 真正下功夫研究推进民生档案工作, 打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需要提升民生档案工作窗口化服务水平, 依托民生档案工作社会化功能发展契机, 不断完善民生档案社会化功能模式, 使群众更多地使用民生档案、依靠民生档案、认识民生档案, 打造良好的使用环境。

(三) 资源整合提升民生档案现代化水平。

一个学者的民生总结 第4篇

回顾2008,可谓是民生大丰收之年,同时也是民生大危机之时。之所以说民生大丰收,是因为在这一年,中央政府采取了改善民生、舒解民困的一系列措施,如在经济领域,4万亿元的中央政府救市方案中,有上万亿元直接用到了民生方面。

同时,我们也应当正视2008年的民生大危机甚至是民生大灾难,其中有的是天灾,有的是人祸,有的是天灾人祸兼有,以人祸为主。三鹿等无良企业的毒奶粉事件使得近三十万儿童患病,其他的众多毒食品问题依然严重;四川大地震中倒塌学校7000余间,罹难和失踪近10万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党组书记骆琳透露,2008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41万多起,死亡9万多人;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导致近千万农民工提前返乡,部分民工拿不到工资;08年股灾、雪灾、春运买票难等招致了民怨。

我谨就涉及经济、社会和保障等三方面总结2008年的民生问题。

经济领域

金融垄断遏制了创业和就业。中国迫切需要打破金融垄断,鼓励创业,解决就业难题。现在中国的金融被几个几十个大银行垄断了,大银行只会给大企业贷款,不可能给小企业、个人创业贷款。这样就使得大企业越来越大,小企业成长艰难,个人无法创业。

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的创业环境空间有所萎缩,使得整个社会的就业相当困难。而且中国的失业是结构性失业,由于体制的不合理、户籍制度等的障碍,中国的城乡差距、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距、地区差距、垄断的国有企业与中小民营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拥向城市,拥向大城市,拥向垄断性国企,大学毕业生也不愿意到基层、县城、乡镇、农村、中西部、民营企业去工作。而在基层、农村、民营企业则大量需要人才。

财税政策增加企业负担。中国现在要继续改革税制,减免税收,目前中小企业的税收太重,国家的财政收入增长又太多太快,造成国富民穷、许多民营企业不堪重负、纷纷破产的状况。中国的税收是向生产领域征税的,不像发达国家主要是向消费领域征税,中国的个人所得税仅占总税收的7%,发达国家一般达到30—40%,而中国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生产领域的税收所占比重太大,这样的税制不利于创业和生产,许多企业家退出了生产领域,把资金投向了房市、股市。如果一个国家的有钱人大多不愿意投资实业,那么社会财富从哪里来?这是相当危险的。

2008年底我国出台的增值税改革,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对于减轻企业负担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个人为纳税主体的所得税制度,以后要改变为以家庭为纳税主体,或者让纳税人选择是以个人为主体还是以家庭为主体进行纳税。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继续深入。2008年的“新土改”对于改善民生具有长远的积极意义。因为盘活土地,让农民成为土地的“准主人”,可以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可以破除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可以缓解征地矛盾,建设和谐农村。特别是土地承包权的长久化,可以改变农民的短期行为,从取土烧砖、撂荒、大量施用化肥、不爱护耕地,改变为土地资产化、爱护耕地。新的土改还将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大城市规模,退出土地,节约土地,让农民分享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利益。

但是,这一轮新土改仍然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一是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仍然不能抵押贷款,以后要修改《承包法》、《物权法》等,解决土地抵押担保、农村金融匮乏的难题;二是农村宅基地的流转与集中仍然没有解决,小产权房问题没有解决。

社会保障领域

社会分红不如完善保障。2008年年底。东莞、成都、杭州等城市向生活困难群体发放了消费券,此举对于改善民生、促进消费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向困难群体发钱发券是可以的,但是,向全民发钱发券只适用于一些小国或发达国家。中国不能照抄发达国家。我们的基础设施很落后,中国目前拥有铁路8万多公里,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投资于基础设施才更正确。我们的社会保障很不健全,全国60%—70%的人口没有像样的医疗、养老等保险。我们的资金有限,我们应该将有限的资金就应当用在刀刃上。

所以,与其发钱,不如提高工资,不如完善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等社会保障体系。投资民生事业、完善社会保障,消除人们不敢花钱的顾虑,既可拉动消费,又可以实现社会公平;既可刺激内需,又可以解决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民生困境、就业难题,因此它更有效率。相对于发放消费券,提供养老保障、提高低保标准、扩大低保覆盖范围、完善医疗保障,对于普通百姓、弱势群体来说,意义更大。

医疗改革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0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改革的方向是基本正确的。但实际上,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解决。

印度的人均收入比中国低得多,但是印度基本实现了全民免费医疗、教育,印度的老人包括农村老人也都享有政府的津贴。中国也应当实行、也有条件实行免费基本医疗的制度,也就是全体公民有权利享受较低层次的免费的医疗保健预防服务。从而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义务教育的“三免费”制度。

谁来给农民养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农民为国家工业化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考虑农民的养老保障。1951年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也把当时占人口总数90%以上的农民排除在外。

中国现在完全有财政能力解决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2008年,中国新增加的财政收入也将近一万亿元,现在中国的财政总收入早已超过了日本,仅次于美国。全国农村的养老金一年需要2000多亿元,只及一年新增加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左右,完全可以安排。

建立农民养老金制度,其意义非凡。可以扩大农村内需,启动农村市场;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降低城镇化的成本与风险;有助于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实现计划生育的目标,调整男女人口比例失调的现象。只要农民有了养老保障,一般来说农民也不愿意多生,生男生女一个样,计划生育的难题迎刃而解。

社会领域

教育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毫不夸张地说,教育矛盾已经是非常尖锐的一个社会矛盾,它体现在多个方面。

公办教育排挤民营教育。我国的大学,好的都是公办的,大学的官僚主义倾向非常严重,所设专业、学科、课程十分陈旧,根本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目前中国虽然有一些民营的大学,但是他们受到严重的歧视,高考录取只有公办大学剩下的才能录取,连民办大学生坐火车都没有半价票。

教育经费严重失衡。现阶段,中国的教育经费大部分投入了大学,挤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所以使得农村中小学破败不堪。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政府应履行完全的责任。政府应当支持新移民子女无论是上公办学校还是上打工子弟学校的自主选择,同时实行同城待遇,取消借读费等;要降低简易学校的办学标准,将打工子弟的入学状况列入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当中;政府还应当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让打工子弟不必回原籍高考,不再受到任何的歧视。

打工子弟学校是国家教育的有益补充,是打工者教育上自救的良好方式,政府应当予以扶持。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提出对“简易学校的设立条件酌情放宽”,这是正确的,可惜在许多地方没有贯彻实行。

食品安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2008年,三鹿公司的奶粉出了问题,实质则是我们的理念出了问题,体制出了问题。

只有自上而下的问责,让那些没有切肤之痛、没有生命安全威胁的官员去监督企业保护群众和矿工的生命安全,显然难以负责;我们只有行政主导的事后问责制度,而没有建立民众主导的事前共同治理制度;没有建立起正常的新闻监督、民众监督的机制,也就是没有建立现代公共治理制度。

我们现在还没有消费者对企业的大规模索赔制度。在美国,上市企业作假、散布虚假信息,往往要被索赔几十亿美元。产品出现大问题,在发达国家,消费者的集体诉讼更是让企业马上破产。

可是,我国没有这些制度,至今不允许消费者集体诉讼、股东集体诉讼、环境公益诉讼、纳税人集体诉讼。所以,我们应当开放集体索赔、诉讼制度,通过这种集体诉讼让违法的企业感到违法作假的成本太大,以后不敢为之,其他的企业也引以为戒。

户籍改革任重道远。2008年,深圳、重庆、广州等地都进行了户籍改革,有的全面推行了“居住证制度”,有的统一了城乡户籍。在目前不可能取缔户籍制度的情况下,实行居住证制度也是一个进步,从“暂住”到“居住”,包含了赋予国民待遇、同城待遇的深刻含义,有助于打破户籍制度的坚冰;同时,外来人口在办证、社区管理、城市服务、子女入学、医疗、就业、失业保障、养老等方面与户籍人口逐渐享受基本相同的市民待遇,消除了制度性的歧视,将会推动当地和谐社会的建设。

重庆、广州等地进行了城乡一体化的改革,许多地方取消了农业户口,这些改革都旨在统筹城乡,缩小城乡差距,打破城乡的体制性藩篱,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同时盘活农村的土地。如果政策得当,注重对农民利益的保护,重视通过合理的规划保护耕地,那么这些改革可能带来市民、农民、政府三赢的结果。

民生工作总结 第5篇

※农场按照农垦总局提出的‚抓城、强工、带农‛统筹发展方针,落实管理局15622城镇体系的总体布局要求,以建设万人城镇为核心,紧紧抓住国家和省政府的政策机遇,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实现了从扩大城镇规模向提高城镇品位的转移。现按照管理局的工作部署,将※农场自2009年以来‚十大民生工程‛取得进展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整体搬迁方面

为了尽快改善职工群众的住房条件,※农场在城镇建设上,按照‘宜工、宜商、宜居、宜游’的城镇经营理念,不断加强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从2009至2011三年里,农场以拆促建,共拆迁居民点16个,搬迁住户2090户。投资2亿元在场直地区开发建设了总占地16.8万平方米的两个现代化精品住宅区,建设住宅楼94幢,总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使场直地区楼房总面积达到了26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29.4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了91%。

2009年,农场投资6400万兴建了滨湖嘉园小区,小区总占地占地4.1万平方米,建设楼房19幢4.87万平方米,是前十年农场楼房建筑面积的总和。同时,拆迁居民点6个,拆除住宅房屋2.61万平方米,搬迁住户548户,农场补贴拆迁资金1062万元。

2010年,农场在场直二马路南开发建设滨湖嘉园二期与锦江小区,两个小区总占地面积10.7万平方米,新建综合住宅楼50幢12.7万平方米,是前十一年农场楼房建筑面积的总和。整体搬迁的居民点8个,农场投入拆迁资金2200万元,拆除危旧房屋53160平方米。

2011年,农场新建18栋高档别墅、7栋住宅楼,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拆迁居民点2个,搬迁户数459户,2.15万平方米,农场补贴拆迁资金930万元。

2、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工作要求,从2009年到今,※农场已累计建成廉租住房233套,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改造危房2258套,总面积15.18万平方米。这些保障性住房均为农场撤并居民点的职工和低保户所居住。从2007年至今,农场依托泥草房改造、危房改造、整体搬迁等政策支持,累计已拆迁20个居民点,搬迁2609户,拆迁危房总面积达12.3万平方米,目前只剩余5个居民点未搬迁。居民点拆除率达80%,向场直转移人口6077人.三、基础设施方面

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为宗旨,继续推进以‚路、住、水、能、树、文、教、卫、保、富‛为重点的民生工程建设。近三年农场用于民生工作的资金高达1.7亿元,占农场总收入的71.2%。在场直地区开发建设了二个住宅小区和一个高档别墅区,三个小区总占地16.8万平方米,新建楼房面积19.6万平方米。投资1800万元,实施了小区绿化、硬化、亮化工程,种植各种树木7000余株,新建公共绿地4万平方米,硬化路面5万平方米,铺设步道砖7万平方米,安装观赏路灯38盏。进一步完善了场直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60万元,新建供热、供水管线19公里;投资370万元新建排水管线8.38公里。新建垃圾处理场一处。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占地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农机具展示中心。投资1500万元扩建了水上公园,新建了五环运动岛、休闲娱乐了岛、综合演艺岛,为农场居民提供一个全新的休闲场地,投资540万元,兴建占地面积达2800平方米的省级一类幼儿园一座。仅2011年,农场用于民生方面的资金高达5337万元,占土地承包费总收入7579万元的70.4%。

三、采取的政策、方法措施

在城镇建设上采取多渠道融资,出台政策吸引开发商来场投资建设。三年来,共有七个开发公司来场开发建设,总投资达2亿元。农场也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以加快城镇建设的步伐。主要有拆迁户购楼每平米补贴100元,并优先承租5公顷不竞价规模田连种3年的优惠政策,而且农场还积极与※县工商银行协商,给拆迁职工办理购楼住房贷款,解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四、存在的困难及下一步计划

1、资金短缺

虽然在城镇建设上农场采取了多方融资的办法,而且充分利用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但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农场每年需要投入的拆迁费用、基础设施建设费、供热补贴等项费用的总额与农场的收入有一定的差距。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镇化建设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旧有城镇基础设施急需更新改造,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在近期内完成改造。

3、新消费项目的出现,给职工生活增添了压力 民生工程的建设,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确实给职工生活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改观,然而随之而出现的附属消费也在增加,菜园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菜市场,自家秸秆煤炭取暖变成了集体供热等等,那么在消费日益增长的情况下,让职工的收入也随之而增加,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4、劳动力的转移,迫使劳动力转型

以往职工群众生活在管理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劳动,随着城镇化的实现和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的转变,职工从土地中分离出来,并远离土地,一时间劳动力集中到场直,如何通过劳动力转型,让这些富裕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来增加他们的收入,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

五、下一步计划

民生工作总结 第6篇

半年以来,根据《XX县目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达2014民生工程目标任务的通知》(XX办[2014]4号)要求,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们精心组织,科学调度,统筹安排,狠抓落实,在各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密切配合下,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双过半要求,民生工程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半年民生工程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一是高度重视,摆上位置。县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后,镇党委、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我镇民生工程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并安排在党委中心组进行讲解和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党委、政府对做好民生工程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明确指示,对有些工作还亲力亲为。

二是健全组织,强化领导。不仅按要求成立民生工程工作协调小组及办公室,而且还成立了以张怀刚镇长为组长、易马欧副镇长为常务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民生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及以部门为依托、各位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民生工程分项目标责任组,并明确了各个组的职责任务。

2、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在成立分部门民生工程责任组的基础上,将各项民生工程工作逐一落实到各个相关部门及部门的分管负责人、具体承办的办公室和具体责任人,并明确了具体职责任务。

3、加强督查,严格管理。我们制定了民生工程督查方案,对督查的内容、方法和问题的处理都做出了明确规定。每月25日前要求各具体责任人把当月民生工程的落实进展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目标办,经领导组长签字审阅后上报,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以民生工程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名义逐一列出文字报告给各责任组,要求限期整改落实到位。

4、广泛宣传,营造声势。实施民生工程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广泛宣传,把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和关注民生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中去,同时,实施好民生工程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让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民生工程的内容和政策规定,这也需要进行广泛宣传。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加强宣传工作。

二、民生工程进展情况

(一)、就业促进工程

1、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

(1)、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0人,1-6月累计完成 22人,占全年总任务的 55 %。

(2)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0人,1-6月累计完成12人,占全年总任务的 120 %。

(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8%,1-6月均控制在3.12%。

2、加强农民工培训

(1)、培训农民工100人, 1-6月累计完成 60 人,占全年总任务的 60 %。

(2)、品牌培训20人,1-6月累计完成12 人,占全年总任务的60%。

(3)、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5人,1-6月累计完成28人,占全年总任务的51 %。

(4)、扶贫培训待国家和省十年扶贫规划确定后分解,(5)、新型农民培训0.004万人,1-6月累计完成0.004万人,占全年总任务的100 %。

(6)、农民实用技求培训0.6万人次,1-6月累计完成0.41 万人次,占全年总任务的68 %。

(7)、农村青年技能培训4人,1-6月累计完成4人,占全年总任务的100 %。

(二)、扶贫解困工程

1、扶持农村贫困人口待国家和省十年扶贫规划确定后分解,2、减少贫困人口待国家和省十年扶贫规划确定后分解,3、农村医疗人均救助30元,城市医疗救助人均30元,1-6月均达到人均救助30元。

3、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39人,1-6月累计完成22人,占全年总任务的56 %。

(三)、教学助学工程

1、补助寄宿贫困学生生活费399人,此项工作要到秋期开学才实施。

2、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完成185人,1-6月累计完成150人,占全年总任务的78%。

3、资助家庭困难职工子女上学6人,1-6月累计完成3人,占全年总任务的50%。

4、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达1人,1-6月累计完成1人,占全年总任务的100%。

(四)、社会保障工程

1、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165元,农村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62元,1-6月均达到人均补助标准。

2、新增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0人,1-6月累计完成5人,占全年总任务的50%。

3、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669人,此项工作正在统计收集资料实施中。

4、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完成1040人,累计完成 1438人,占全年总任务的138 %。

5、建立志愿服务队伍30人,1-6月累计完成30人,占全年总任务的100%。

6、居家托养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25人,1-6月累计完成14人,占全年总任务的56%。

(五)、医疗民生项目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我镇已达到95%。

2、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平台建设的村卫生室13个,1-6月累计完成13个,占全年总任务的100 %。

3、减免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待省上方案下达后分解,4、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8%,1-6月住院分娩率均达到98%。

(六)、百姓安居工程

1、支持农民新建沼气池300口,1-6月累计完成81口,占全年总任务的27%。

2、新建和改建农家店3个,1-6月累计完成2个,占全年总任务的66%。

(七)、基础实施工程

1、农村通信,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5个,1-6月累计完成5个,占全年总任务的100%。

(七)生态环境工程

1、退耕还林巩固成果完成3762.5亩,1-6月累计完成3762.5亩,占全年总任务的100 %。

(八)、文化体育工程

1、配送业务专用设备的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1-6月累计完成1个,占全年总任务的100 %。

2、建设农家书屋3个,正在实施中。

3、每月免费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行政村13个,1-6月均达到13个村。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继续搞好宣传,营造更加浓厚的氛围。要在原有宣传形式的基础上,增加宣传时效,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把政策交给人民群众,让他们切实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调动群众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还要向各个部门和领导宣传,引起各方高度关注,营造良好氛围。要突出办好民生工程宣传简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通报各项民生工程工作进度,促进民生工程的顺利开展。

2、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实施好民生工程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因此,各部门、各单位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民生工程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负责人要具体抓,具体承办股室要全力以赴抓。各部门都要按照民生工程要求和职责任务,逐项抓好落实。

上一篇:人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观舞记》导学案下一篇:中秋节优美散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