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在全国国际税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7-30

王力在全国国际税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6篇)

王力在全国国际税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1篇

提高认识狠抓落实 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

(2010年5月17日)

同志们:

全国国际税收工作会议今天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税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4月16日总局第5次局长办公会议提出的要求,总结2009年国际税收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扎实工作,2009年国际税收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2009年,各级税务机关按照去年全国国际税收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完善体制机制,实施专业管理,监控国际税源,有效防范避税,强化国际协作,优化税收服务,严格外事纪律,国际税收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国际税收法律制度更加健全。积极扩大我国税收协定网络,有重点、针对性地开展协定谈签和修订工作,使协定规定更加有利于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更加有利于防范逃避税行为。分别与法国、德国、芬兰、比利时和捷克开展协定全面修订及签署工作,完成与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和土库曼斯坦的协定谈签工作,并与巴巴多斯、新加坡、香港开展协定部分条款的修订工作。明确了股息、特许权使用费和财产收益条款有关规定以及协定相关条款涉及的受益所有人概念,规范了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规程。截至2009底,我国共对外正式签署93个税收协定以及与香港和澳门的2个税收安排,其中89个税收协定和2个税收安排已经生效。与近十个低税国家(地区)开展了税收情报交换协议谈判工作,其中与英属维尔京群岛、巴哈马的税收情报交换协议已经签署。围绕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国际税收规章制度。下发了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非低税率地区的白名单和进一步加强转让定价跟踪管理等规定,制定了指导反避税工作的全面操作规程,简化了受控外国企业管理规定,明确了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强化对跨境关联交易的监控和调查办法。下发了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非居民源泉扣缴、汇算清缴、征管范围等管理规定,明确了非居民取得股息、红利、股权转让所得、利息缴纳企业所得税等有关政策和管理制度。国际税收的管理规定和操作办法明显细化和更加规范。

(二)反避税调查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新的思路和方法,拓宽反避税工作领域,将反避税调查对象从以往的制造业向其他行业延伸;通过深入开展行业联查、全国联查,增强案件调查调整的规范性、统一性,强化了反避税工作的威慑作用。通过加强关联申报、同期资料管理等基础工作,促进企业自觉遵循独立交易原则,主动提高利润水平;各地严格执行立案、结案两个环节层报总局审核的制度,全年主要针对制鞋、笔记本电脑代工、高速公路、轮胎制造、零售百货、酒店连锁等行业进行联查,并对重点避税嫌疑企业进行立案调查,继续严把案件办理质量关,加大案件查补力度。2009年全国转让定价调查共立案179件,结案167件,弥补亏损8.7亿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60.9亿元,补税20.9亿元,比2008年补税增加8.5亿元,增长69%,是我国开展反避税工作以来查补收入最多、增长最快的一年。全年转让定价调查调整个案补税超千万元的案件40件,其中超亿元的4件。平均个案补税1252.14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跟踪管理企业自行调增税额12.9亿元,调查补税3.1亿元。江苏、天津、广东、北京、山东、上海国税局和深圳地税局反避税补税均超过亿元,其中江苏国税补税近4亿元。黑龙江、辽宁、陕西和湖北国税局克服案源较少的困难,拓展反避税新领域,全年查补收入均超过千万元;江苏、上海、广东国税局在笔记本电脑代工行业联查中紧密沟通,按照总局确定的统一调整方案进行调整,缓解了主管税务机关的压力,提高了电脑代工行业的利润水平。深圳地税局在反避税协查中取得某公司制鞋企业的再销售价格,在全国鞋业联查中提供了较有价值的信息,为联查工作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福建、浙江、厦门国税局在反避税领域拓展方面取得新进展。

(三)非居民税收管理取得实效。各地针对非居民税源分散、易流失的特点,设立非居民税收管理专业岗位,加大非居民税收管理力度。山东、浙江、湖南、天津、深圳、武汉国税局和山东、天津、河南、厦门、深圳地税局以重点建设项目为突破口,加强非居民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江苏、北京、上海、青海、重庆、安徽、河南、青岛、厦门、大连国税局和安徽、甘肃、青岛地税局加强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工作,尤其是对股权转让交易双方均为非居民企业且在境外交易的行为,以被转让股权的境内企业为抓手,以税务变更登记为控制点,追缴税款。山西、湖北、内蒙古、河北、新疆、四川、吉林国税局和四川、北京地税局充分发挥对外支付税务证明作用,防范未纳税所得付出境外。江西、辽宁、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国税局和成都地税局把非居民企业首次纳入税收专项检查内容,查处逃骗税行为。2009年,全国共征收非居民企业税收收入560.18亿元,比2008年增加176.16亿元,增长45.9%;其中:企业所得税416.11亿元,比2008年增长55%,通过源泉扣缴345.75亿元,比2008年增长98.8%。

(四)税收协定执行工作水平得到提高。2009年总局首次在税收协定执行程序方面作出规定,规范执行程序、统一执行标准,并通过视频会议、宣讲培训等形式抓落实。湖北、安徽、深圳、四川、北京等国税局和大连、湖北、山西、四川、深圳、甘肃、北京等地税局制定了较规范的具体实施规则。各地税务机关对协定执行情况,尤其是对来自低税地的缔约对方居民要求享受协定优惠税率及其他优惠待遇的,做到严格把关,确保执行到位。为保证享受协定待遇对方居民身份的真实性,总局向所有缔约对方国家收集其居民身份证明样式后,整理下发了42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身份证明样式,方便了各地执行。从北京、山东国税局和山东、大连、青岛地税局等上报情况看,协定执行的情况清晰、案例增加,执行水平得到提高。

(五)情报交换的威慑作用得到较好发挥。继续履行税收协定所规定的义务,2009年向19个协定缔约国提出情报请求68份,比2008年增加3国21份;核查41个外国税务机关提出的专项情报258份,增加11国61份,全部在保证核查和回函质量的前提下及时给予了回复。全年共下发核查外来自动、自发情报4000余份,向5个协定国提供自动情报10000余份。各地利用外来情报查补税款、加收滞纳金和罚款总计4.8亿元,比2008年增加1.6亿元,其中江苏国税局通过对一份情报的延伸利用查补企业所得税4000多万元,上海国税局个人所得税案件平均查补税款200余万元,新疆地税局查补一名自然人个人所得税1070万元。深圳地税局和北京、浙江、宁波国税局依据现有信息化平台开展自动情报电子化制作试点工作,基本实现自动情报自动化制作。全年收到协定缔约国情报交换感谢信函和邮件42封。

(六)通过国际税收协商程序维护国家和企业合法权益。一是发挥税收协定作用,积极开展与缔约对方国家税务当局间相互协商工作,解决我国企业在境外经济活动中遇到的税务纠纷,如深圳国税局在总局支持下帮助某企业成功解决了其在境外遇到的税务纠纷,为企业争取利益2275万美元。二是积极推进反避税双边磋商,消除国际双重征税,增强企业经营的确定性,并降低税收管理成本。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广东、江苏、宁波、山东、大连国税局积极配合总局,在预约定价谈签和转让定价双边磋商中做了大量细致的审核、评估和分析工作,为我国双边磋商工作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年共签订7个双边预约定价安排、4个单边预约定价安排和2个转让定价相应调整双边协议。7个双边预约定价安排为我国补税5.44亿元,在执行期间如果企业经营规模与签署安排前保持不变,还可以在未来4年为我国多征收税款36亿元。在我国与丹麦之间签署的中欧第一例双边预约定价安排中,我方提出的成本节约和市场溢价等理念得到了对方的认同。我国与某国签署了一项我方补税最多、外方退税最多的双边预约定价安排,中方补税4.5亿元,对方相应调整退税4.5亿元,实现了该部分税源向中国的转移。目前全国正在审核或磋商的案件涉及32个双边预约定价安排和7个转让定价相应调整。三是利用情报交换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上海国税局灵活利用授权代表访问,有效保护了企业在跨境业务中的合法权益。

(七)国际税收交流合作力度不断加大。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参与我国领导人出席20国集团会议的准备工作,提出我国对反避税天堂的专业意见。参与国际税收规则制定,主要参与了OECD和联合国税收协定范本及注释和联合国《发展中国家转让定价手册》的制定,与财政部一同代表中国成为透明度和有效情报交换全球论坛的副主席和下设情报交换同行审议小组副组长。继续推进与国际组织和地区性税收组织合作。派员参加OECD税收领域13项专业会议、国际税收对话机制(ITD)第三届全球大会、SGATAR第39届年会和第5次联合培训及第11次工作级别会议、亚洲税收论坛第6届会议、美洲税收管理中心第43届年会和第4届利兹堡会议等国际会议;派员参加OECD税收领域2个多边培训,与OECD合作在我国举办5期培训班和3次立法推动咨询活动,首次邀请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5国的学员来我国参加转让定价高级研讨班;邀请OECD专家介绍发达国家经验,为制定或调整我国有关税收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圆满完成UNDP项目各项任务;继续加强与IMF的合作,先后两次组织技术援助活动。参加组织境外长期培训和实习工作,向英国税务局派出第三批实习人员。总局国际司领导当选联合国税收专家委员会副主席,我国在国际上的税收话语权和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八)外事管理工作成效明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厉行节约、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因公出国(境)审批手续,加强计划管理,控制出访数量,严格经费审核,实现了外事经费、出访项目、出访人数均压缩在20%以上的目标。2009年,总局机关、国税系统外事出访71项,出访540人次,国税系统随地方政府组团出访约350人次;接待来访团组25项100人次,接待临时来总局机关拜访人员约250人次。继续与日本、韩国、荷兰等国执行互访协议。利用国际税收对话机制高层会议在北京举办的机会,与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丹麦、蒙古、印尼等国税务高层举行双边会晤,加强与上述国家间税务当局的沟通与合作。通过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援助项目、中国-荷兰双边税务合作项目、中韩税务交流项目及中日税务双边交流项目,分别在日本、荷兰、韩国以及国内的广西、宁夏、无锡举办了纳税服务、大企业税务管理和国际税务管理培训班。在澳大利亚举办了纳税服务与大企业税务管理高级税务培训班。通过开展上述培训活动,提升了广大税务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税收服务和管理水平。

同志们,去年的工作成绩,是各级税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党组的工作部署,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重视和广大纳税人以及社会各界支持配合下取得的,也凝聚着国际税务战线广大干部的无数心血和艰辛努力,是同志们尽职尽责、勤奋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国家税务总局党组,向辛勤工作在国际税收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国际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少数地区对国际税收工作重视不够,个别地区国际税收管理体制和机制还不够健全,未能有效实施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二是国际税收管理还不够扎实,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规范,税收流失时有发生。三是“走出去”税收服务与管理还较薄弱,许多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国际税收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反避税等专业人才较为匮乏,个别地方人才流失现象比较突出。五是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的渠道不够通畅。六是国际交流合作和境外考察与培训效果需要进一步增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的工作思路 2010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税收工作也面临许多复杂困难和不确定因素。为应对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去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在税收工作座谈会上,对新时期税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税务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要求,对2010年税收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今年4月16日,肖捷局长主持局长办公会议,专门听取国际税务司的工作汇报。总局办公会议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税源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税收事务大量增加。认真做好国际税收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国家税收权益,促进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对近年来国际税收管理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包括基础制度不断完善,专业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涉外税收显著增加等,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以抓好反避税工作等为重点,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会议还对做好国际税收管理各项工作,加强和充实反避税工作力量等提出了要求。这是总局党组在新的形势下,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大局出发,对国际税收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各级税务机关尤其是国际税务管理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把认识统一到总局党组的工作要求上来。应当看到,总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明确要求,既加重了国际税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责任,又为国际税收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总局对国际税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契机,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把国际税收各项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提高对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

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是服务我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国际税收管理是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对外开放30多年来,前期以引进外资为主,与此相适应,国际税收工作以外资企业为主要对象实施管理和服务。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在这一大的背景下,随着内外资企业税收政策的统一,税源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各国对跨境税源的争夺更加激烈,国际税收事务大量增加,必然对国际税收管理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这就需要各级税务机关服从和服务于我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大局需要,按照总局办公会议提出的要求,尽快转变国际税收工作的理念,调整目标和任务,完善和落实吸引外商投资的税收政策,进一步强化“走出去”税收服务和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国际税收各项工作,把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的要求落到实处。

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是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的需要。国际税收工作是税收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同样要履行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职能,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还肩负着防范和打击跨境逃避税,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的重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市场潜力巨大,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外商来我国投资的信心增强,我国进出口数量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持续位居全球前列;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企业和个人境外投资经营的领域增加,规模扩大,“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国际税收管理工作任务进一步加重,难度也进一步加大。主要表现为跨境税源的覆盖面更加宽泛,无论是非居民来源于我国境内投资所得还是我国居民来源于境外投资所得的数量和规模都在增多;同时,防范境内外跨国公司逃避税、延迟纳税的任务更加艰巨。近年来反避税案件和查补税款的增加足以证明,反避税工作面临艰巨的任务;各地非居民税收管理、协定执行和情报交换的案例表明,非居民企业签订虚假合同规避我国纳税义务,在低税地或避税地设立导管公司逃避我国税收管辖权,设立不合理商业目的公司套取我国税收协定税收优惠等种种行为有增无减。此外,我国居民企业和个人在境外设立的离岸公司即受控外国公司的利润不及时汇回我国申报纳税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都需要我们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加大防范逃避税工作力度,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以堵塞税收收入流失,切实维护国家税收主权。

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是实施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需要。专业化是伴随社会化大生产带来的科技迅速发展、分工日益严密、资源高度集中、管理更加集约所形成的现代管理方式。把现代管理理念与税收工作特点相结合,实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既是新时期对税收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发展,更是进一步提高税收管理水平的需要。肖捷局长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大力推行专业化、信息化管理,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内涵就是“科学分类、探索规律、整合资源、集约管理”。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点是对纳税人实施分类管理,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首先,国际税收管理依据的法律不仅是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等国内税法,还必须依据税收协定、税收情报交换协议等国际税法和公认的国际惯例;其次,国际税收管理的对象是跨境纳税人的跨境所得,税源流动性和隐蔽性较强,容易避税;第三,国际税收管理还涉及国家及地区之间的税收协调和征管协助。因此,健全国际税收管理机构,规范国际税收岗责体系,完善国际税收工作机制,配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是落实国际税收工作专业化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实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是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的需要。纳税服务是世界税收发展的时代主题,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共同构成税务部门的核心业务。税务部门最重要的职责,就是通过优化纳税服务和加强税收征管等措施,维护好纳税人合法权益,促使纳税人提高税法遵从度。与各级国际税务部门打交道的纳税人,主要是外国企业和“走出去”的大型跨国公司,他们的纳税意识较强,对税收政策和管理规定的确定性十分关心,也注重办税效率和成本。为他们提供更加及时、更具针对性的纳税服务,不仅是落实我国纳税服务总体要求的需要,更是展示我国税务部门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载体。各级国际税务管理部门要切实改变重税收征管轻纳税服务的现象,主动做好非居民纳税人和“走出去”企业及个人的税收服务工作,方便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降低税法遵从成本,确保纳税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在促进我国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中,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充分发挥税务部门的积极作用。

(二)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

根据总局党组对新时期税收工作的总体部署和4月16日总局局长办公会议提出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总局党组的工作部署,围绕一条主线,完善四项机制,强化三个保障,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

围绕一条主线,就是加强跨境税源管理,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必然带来税源的国际化和税制安排的国际化,给国际税收管理带来新的挑战。采取切实有效手段、加强跨境税源管理、维护我国税收权益,已经成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当务之急。跨境税源既包括非居民企业和个人取得的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收入或所得,也包括我国居民企业和个人在境外取得的收入或所得。加强跨境税源管理,是我国税务部门履行税收管辖权的职责所在,是维护我国税收主权和跨境纳税人合法税收权益的重要手段。各级税务机关只有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开展国际税收管理工作,摒弃传统理念,拓宽工作视野,才能正确理解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实质,摆正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位臵,使国际税收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完善四项机制,就是完善反避税工作机制、非居民税收管理机制、“走出去”税收服务与管理机制、国际税收征管协作机制。

完善反避税工作机制,是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重点,要坚持“防查并举”的原则,建立“管理--服务--调查”三位一体的统一规范的反避税防控体系,防止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通过各种避税手段侵蚀税基。要实行反避税工作统一规范管理,保持不同地区之间、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以及不同国家企业之间调查调整力度的一致。通过强化关联申报、同期资料管理和跟踪管理,开展单边和双边预约定价,加大反避税调查和联查力度,督促企业自觉遵循独立交易原则,主动提高利润水平,增强企业经营的确定性,带动行业整体利润水平的提高,切实防范各种跨境避税行为,不断提高我国反避税工作水平。

完善非居民税收管理机制,就是遵从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对取得我国境内所得的非居民企业和个人加强税收管理和优化纳税服务。非居民是在我国境内负有纳税义务的外国企业和个人,其税源流动性和隐蔽性较强,不及时监控,税款就容易流失境外且难以挽回。要通过规范完善非居民企业和个人的税源监控、纳税申报、日常检查、协定执行、纳税服务等办法,掌握非居民税源分布规律,识别并及时控制非居民税收风险,正确落实税收协定待遇,防范税收协定滥用,确保协定执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堵塞非居民税收收入流失。

完善“走出去”税收服务与管理机制,是服务我国“走出去”战略在税收方面的重要配套措施,也是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要通过完善国际税收法律和有关政策扶持措施,充分利用国际税收交流与合作平台,帮助“走出去”企业和个人了解投资国的税收制度并解决境外发生的税务纠纷,为他们提供更加及时更具针对性的税收服务,以维护其境外合法税收权益。同时要遵从居民税收管辖权,防范“走出去”企业和个人逃避税务监管的风险。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过强化税源管理,全面掌握我国“走出去”企业和个人在境外投资经营活动的详细信息,确保其及时准确地依法履行国内纳税义务。

完善国际税收征管协作机制,主要是通过税收情报交换和税款征收协助等手段,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税务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双方的征管资源,以防止国际逃避税,提高对纳税人跨境交易的税收征管水平。要通过建立健全我国税收情报交换网络,稳步做好专项、自动和自发情报交换工作,逐步开展授权代表访问、同期税务检查、行业情报交换和税款征收协助,为加强跨境税源管理提供充分有效的信息保障。

强化三个保障,就是强化国际税收法律制度保障、国际税收信息保障和国际税收专业人才保障。

国际税收法律制度是国际税收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主要包括以税收协定、税收情报交换协议等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税法,和涉及跨境税源政策与管理内容的国内税法及相关制度。强化国际税收法律制度保障,就是要通过完善和落实国际税收法律制度,加大税收协定谈签和执行力度,使得国际税收工作有法可依、执法有据,实现国际税收工作的法律化和制度化。

掌握和利用国际税收信息,是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的重要支撑。强化国际税收信息保障,就是要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加强部门合作和国际税收征管协助、采集纳税人财务数据,拓宽信息获取渠道,为国际税收管理提供基础信息,并遵循总局CTAIS和金税三期建设统一要求,规范和完善业务需求,形成日常管理和决策分析功能齐备的国际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国际税收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国际税收专业化人才队伍,是国际税收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保障。“事在人为”。没有人才保障,加强跨境税源管理、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的目标就无法实现。要通过规范职责、健全机构、建立国际税收人才库、配备必要数量和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国际税收专业人才,激发和保护他们干事敬业的热情和积极性,为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真抓实干,做好2010年国际税收工作

2010年的国际税收工作,要认真贯彻全国税务工作会议精神和总局局长办公会议的要求,结合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税收工作的总体思路,完善法律制度,强化专业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加强国际协作,严格外事管理,实施信息管税,注重人才培养,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按照上述要求,今年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完善国际税收法律制度。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适应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要求,研究完善国际税收法律制度体系。今年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收协定谈签与修订工作,加大与我国企业境外投资较多国家税收协定谈签力度,继续关注与早期所签协定国家间经贸往来及投资情况,对已签协定有选择地进行修订,重点修订易被滥用的协定及相关条款。要加快情报交换协议谈签进程,今年与根西、泽西、马恩岛、开曼、百慕大等离岸金融中心谈签情报交换协议,逐步更新已有税收协定情报交换条款,特别是更新我国与低税、避税地协定情报交换条款。要积极参与税收征管法和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工作,增补反避税条款,扩充反避税立法范围,研究制定《特别纳税调整工作制度》,明确各级税务机关在反避税案件办理过程中的工作流程和相应职责;制定并对外公布《2009年中国预约定价安排报告》,介绍中国预约定价制度、单边和双边预约定价安排申请及签署情况,增强预约定价工作的透明度;研究制定《反避税案件专家小组会审制度暂行办法》,试行反避税案件专家会审制度。要进一步完善非居民税收政策和管理规范,加快与相关法律相配套的税收政策的调研和出台进程,研究制定国际运输税收管理办法、非居民税收协同管理办法、机构场所所得归属管理办法等制度。要研究制定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工作指导意见。

(二)进一步加强反避税工作。一是强化反避税工作的统一规范管理,坚持防查并举,加强对各类型企业的反避税监控。二是加强对企业关联申报信息的采集、汇总、分析和审核,为筛选避税嫌疑企业和进行可比性分析提供基础信息。三是强化同期资料管理。要把提高基层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对同期资料的认同,作为今明两年强化同期资料管理的核心工作,今年将组织抽查,了解各地同期资料准备和管理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办法。四是推进双边磋商进程。对目前全国受理的39件双边磋商案件,从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成本节约、选址节约、营销型无形资产的定价等方面,进一步与对方加强磋商,力争取得好的效果。五是加大反避税调查和联查力度。以加强行业联查和集团跨区域联查为着力点,实现案件调查的全国联动,避免出现同一行业或者同一集团不同子公司之间调整力度的区域性差异。继续做好轮胎制造、饭店连锁企业的调查和结案工作;重点做好关联股权转让、制药、房地产、汽车行业的转让定价调查;开展对外投资企业的调查,强化转让定价和受控外国企业管理。六是开拓反避税新领域,积极开展对成本分摊、受控外国企业、资本弱化和一般反避税等新业务领域的尝试和探索,对于较为典型的案件,总局将在全国范围内抽调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人员,共同参与案件的审核过程。七是试行反避税案件专家小组会审制度,继续坚持所有反避税案件必须在立案和结案两个环节通过案件监控管理系统逐级层报总局审核。各省市要根据本地工作实际建立专家小组会审制度,统一评估审核本地案件的立案、调查、结案各环节,如判断企业立案的可行性、企业避税疑点的确定、拟定调查调整方案等。各省市层报总局审核的结案案件必须经过本地专家小组会审,对于全国范围内的行业联查、大型集团跨地区调查等重大案件,由总局抽调全国反避税专家,进行集体会审。

(三)加大非居民税收管理力度。要进一步规范非居民税收管理职责,各级税务机关都应建立健全非居民税收管理岗位,推动非居民税收管理专业化机制的建立。要以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申报和汇算清缴为重点,落实今年初下发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税收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非居民企业汇算清缴面,抓好对非居民常规纳税人的税基管理;以强化税源监控和加大违章处罚力度为重点,落实《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各项要求,防范非居民企业和个人虚构境外劳务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加强境外演出团体、中外合作办学、国际运输的税收管理;以防范间接转让、低价转让逃避税为重点,落实总局《关于加强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及时受理境外投资方报送的资料并层报总局审核;以归属应税所得和提高据实申报面为重点,落实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防范滥用核定征收方式少缴或漏缴税款现象。要依托并充分利用居民企业税收日常管理成果,全面掌握居民企业对外支付信息和非居民税源,落实好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和对外支付税务证明管理办法,切实加强非居民取得我国股息、利息、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等所得的企业所得税管理,特别要防范上市公司不依法扣缴非居民企业股息所得税现象,同时要及时为付汇单位和个人出具对外支付税务证明。非居民税收检查已纳入今年总局专项检查的指令性项目,各地要研究分析非居民税源的分布规律和风险,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精心抓好今年的非居民税收专项检查,遏止非居民税收收入流失。加大税收执法监督力度,今年下半年总局将组织抽查非居民税收政策与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防范有税不知道收和故意少收甚至不收的现象。

(四)做好税收协定执行工作。要以防范税收协定滥用为重点,提高协定执行水平。针对税收协定执行需求增多的新形势,要把税收协定执行工作与执行国际条约、体现国家执法形象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对税收协定执行工作的认识;要及时了解研究协定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及财产转让收益等易被滥用的条款规定的解释工作,提升税收协定执行工作质量。要抓好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的落实工作,进一步规范并细化税收协定执行程序。今年下半年总局将组织开展《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执行情况的检查,重点检查协定待遇审批、各地内部工作流程及岗责体系的建立情况;开展对协定待遇落实情况的汇总及评估,重点为存在滥用及易被滥用的税收协定及相关条款,分析并防范执行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五)加强国际税收征管协作。要继续履行好税收协定所规定的义务,做好税收情报交换工作,集中力量核查重要案件,特别是要发挥征管协作在防止纳税人利用转让定价、税收协定滥用、不合理列支成本费用等逃避税收方面的作用,逐步缩小纳税人跨境逃避税空间。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开展有一定深度的情报交换工作,继续做好外来情报核查、对外提出情报请求、对外提供自动和自发情报工作,特别是对荷兰的自发情报工作。今年要为有效执行与巴哈马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情报交换协议做准备。要配合近期出台的反避税、非居民税收管理和税收协定执行管理措施,核查涉及核实境外居民身份、境外经济实质等内容的重点案件。

(六)做好“走出去”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近年来总局明确提出,要加强对“走出去”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针对这方面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如许多基础信息尚未掌握,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措施还没有完全跟上,近期总局还将发文进一步明确有关要求。加强“走出去”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涉及税务机关内部多个部门,总局已明确该项工作由国际税务司牵头。各级国际税务管理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牵头责任,与各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按照现行工作职责,共同做好有关工作。要落实好促进企业“走出去”的各项税收政策,进一步研究完善企业境外所得的确认和征税、境外税收的抵免、境外投资或贸易出口退税等方面的政策。要以税收协定为依托,为境外投资的企业和个人提供税收服务,保证我国居民企业和个人在境外应享受到的协定各项优惠待遇得以及时落实,充分运用国际税收协商机制,帮助他们解决境外税务纠纷,避免我国企业和个人在境外受到不公正待遇。要调查了解企业的困难和涉税诉求,加强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水平。要掌握所管辖企业境外投资经营、境外取得所得和纳税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根据企业境外投资特点、发展变化趋势以及税收风险,研究完善税收征管措施,探索有效服务方法,把“走出去”税收服务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七)加强外事管理与国际交流合作。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的规定,并会同人事、监察、财务等部门,加强对各地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最近,总局办公会议讨论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家税务总局外事管理规定》,即将下发,各地要认真贯彻,严格执行,进一步规范总局机关和国税系统外事管理工作。继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今年下半年总局将对国税系统外事出访任务较重的省份外事出访审批工作进行交叉检查,如有越权审批,不按规定审批,弄虚作假等问题,一经发现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要继续深入开展国际间的税务合作,积极参加OECD、联合国等国际会议,争取广泛的国际资金和专家援助,为我国培养更多的税务人才,进一步做好出国培训成果推广应用工作。要做好台港澳涉税事务协调管理工作。总局于今年初在国际税务司加挂了港澳台办公室牌子,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这方面工作,切实保护台港澳纳税人的合法税收权益。

(八)进一步实施信息管税。要强化反避税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已有信息的整合利用,提高信息利用效率。要进一步完善CTAIS关联申报模块,力争实现全国汇缴数据的共享;争取商务、统计、海关、外管、国资委等政府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扩大信息来源,弥补税务系统信息的不足;进一步应用BVD数据库和标准普尔数据库,推广使用全球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要提升非居民税收管理信息化水平。优化部分省市对外支付税务证明管理软件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完善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和汇算清缴软件;规范基于CTAIS系统平台的非居民管理业务需求,实现从CTAIS系统及时提取与非居民管理有关的数据,并即时统计各类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缴税额、实缴税额以及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等情况。推进税收协定执行及情报交换的信息化建设。选择个别地方为试点,尽快将协定执行工作纳入信息化体系,将协定审批、备案等环节工作逐步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以便统计和掌握执行情况。要在地方试点成果基础上,进一步与信息管理部门沟通和配合,提高情报传输和自动情报工作效率。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反避税、非居民税收管理、“走出去”税收服务与管理、协定执行和征管协作信息交换平台。

(九)做好国际税收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时期,也是税收事业发展十分关键的时期,总局将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研究制定税收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总局的统一要求,国际税务司也将制定国际税收发展“十二五”规划,这对国际税务部门服务税收工作大局、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税务司按照总局的要求,结合国际税收工作实际,草拟了国际税收发展“十二五”规划,提交这次会议讨论,听取大家意见。请同志们积极建言献策,畅所欲言,充分论证,以使规划具有更强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也使其在具体实施中更加符合基层实际,更具可操作性。

(十)加强国际税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把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的要求落到实处,必须抓好国际税务管理部门的自身建设,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完善和落实好内控机制,强化廉政意识,防范执法风险,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管理专业、作风优良、廉洁奉公的高素质的国际税收人才队伍。要注重培养和充实国际税收专业人才,认真落实总局办公会议的要求,结合制定“十二五”税收发展规划,形成未来五年中长期国际税收专业人才培养和充实意见。要建立国际税收人才库,把参加过国际税收业务培训的人员,安排并稳定在国际税收管理岗位。近期总局将研究充实反避税专职人员意见,分层次、分阶段在全国建立一支500人左右的反避税专职队伍,为实现反避税工作的专业化管理提供人才保障。要进一步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水平。总局将组织编写《反避税操作实务》、《反避税案例集》、《非居民税收案例集》、《情报交换业务流程》、《税收协定条文解释》和《反避税政策问答》等实用操作手册,作为培训教材。要建立分层次培训机制,有针对性地提高对反避税、非居民税收和税收协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专业人员的业务技能。除派员参加总局举办的反避税、非居民税收、税收协定和情报交换等专业培训班外,各地要抓好自身培训,确保每一专业人员一年至少参加一次专业培训。要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反避税人员培训,包括“六员培训”、汽车行业转让定价培训、OECD多边培训、BVD数据库和标准普尔数据库应用培训等。要注重抓好岗位练兵,在本职岗位上提高业务技能。

同志们,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的任务艰巨而光荣,各级国际税务管理部门肩负着重大责任。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提高国际税收管理水平,为促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王力在全国国际税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2篇

大家都知道,税收是国家机器运转的物质基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都离不开税收。尤其是地方税收,各项收入都是各级地方政府的可用财力,同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非常密切。省委、省政府对税收工作非常重视,寄予厚望。在安排今年财政预算时,确定地税收入是89.3亿元,比上年增长8%,剔除企业所得税、农业税等特殊因素后,其他正常收入比上年增长11.8%,高于GDp和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任务是比较重的。确定这样的地方税收任务,既考虑了政府支出增加的需要,也充分考虑了税源实际和完成任务的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有利因素概括起来说,有这样几点:一是从增量上看,我省经济稳步发展,为税收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税源基础。近两年来,我省宏观经济形势逐步好转,主要经济指标一直稳定增长。今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为我省扩大利用外资、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尤其是我国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将吸引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制造业也会加速向我国转移。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扩大内需,许多措施对我省有利。今年GDp预计增长8.5%,全省经济发展仍将保持良好的势头。二是从存量上看,已经实现的应征税款还有一部分没有征缴入库。通过加大管理力度,把这些税款清缴上来,会增加一些收入。包括企业所得税,尽管去年的基数较高,但根据财政、地税部门的测算,从税源上说,我们是有能力继续完成这一基数的。三是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也会增加一些收入。从去年地税收入增长的因素看,经济增长增收50%,加大依法治税力度增收25%,加强税收征管增收25%。今年加大依法治税和加强征管这两个方面,还是有潜力的,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这既包括清理优惠政策会增加一块收入,越权减免税取消了,也会使新形成的税收增量更加及时足额地体现出来。同时,大家还要充分看到,如果税收收入不能保持一定增长幅度,各级政府将很难应付复杂经济环境带来的一些突出矛盾和焦点、难点问题。尤其是我省很多县(市)财政非常困难,必须要通过地方税收的稳定增长才能够使其逐步得到缓解。通过测算,今年全省刚性财政支出比去年增加64亿元,而财政收入增长所能增加的可用财力仅为8.5亿元。可见,可用财力的增长与刚性支出的增加差距多么大。如果我们不能在经济增长、效益增加的前提下增加税收,日子过不下去,也很难保持稳定。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完成税收任务的不利因素。主要是由于世界经济低迷、不景气,今年我省经济发展将面临着超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严峻形势。特别是我们国家加入了世贸组织,从长远看,“入世”有利于我们的发展,但短期内给我们造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入世”后我省受惠产业不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比较弱,受到冲击的却是比较大的支柱和优势产业,比如农业、汽车、化工等等。“入世”虽然时间不长,但已经使我们更加清醒的感觉到,“入世”后对我省的冲击比原来估计的还要严重。比如一汽,去年实现的利润是43.7亿元,现在轿车的价格已经在下降,要想达到去年的盈利水平非常困难;再如油田,原油价格也是大幅度下滑,经过测算,今年我省油田产量可能增加20至30万吨,但也难弥补价格下滑所带来的损失,去年16.7亿元的利润也很难保证;通钢去年是8300万元的利润,但目前线材的平均价格下降了近20%;吉化公司也是如此,主要产品聚乙烯价格下降的幅度也是比较大的。我省受到冲击的不仅仅是这些大户、重点企业,一些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冲击和压力也很大。与之相联系的就业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深层次问题也会更加突出。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必然要反映到税收上来,对税收工作形成了新的压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级地税机关和广大地税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勇挑重担,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加大措施,扎实工作,把经济发展的成果客观、及时地体现到税收上来,努力完成任务,不断扩大地方税收规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充裕的财力。

二、发挥调控职能,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我认为,税务机关绝不是单纯收税的机关,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税收工作必须为经济发展服务。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不能一谈税收为经济发展服务,一提要优化税收环境,就想到减免缓税。更重要的是,要参与研究发展和壮大地方税源,全面落实税收调控政策,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希望各级地税机关和广大地税干部,要多关心经济,多研究经济问题,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多动脑筋,多出主意,多做贡献。

第一、积极参与谋划壮大地方税源。税收增长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如何发展经济才能更有效地增加税收,税务部门最有发言权。从我省的实际情况来看,财力不足是困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各级政府都要把增加财力作为一个大的问题认真研究,认真抓好。增加财力,归根结底是要发展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经济必须讲求效益,并要看增加的效益是不是增加了财政收入、增加的财政收入是不是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目前我省财政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财政的收入和可用财力的增加不同步,困难较多,压力较大。去年财政增加的收入是34.3亿元,但可用财力只增加了18.3亿元,占53.3%。主要原因一是我省“两税”的比重比较大,2000年“两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是5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2003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0.5个百分点;二是我省“非税”收入的比重也比较高,2000年占12.6%,2003年占1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而能够百分之百增加地方可用财力的地方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却很低,仅占37.9%,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能够带来地方税收增长的行业和领域发展得不够、发展得不快。据测算,2003年我省地方税收在三次产业当中的分布分别为第一产业占6.7%,第二产业占35.7%,第三产业占57.6%,主体部分在第三产业。如果从国地税全部税种收入来分析,更能进一步看出培养地方税源的取向。按照现行分税制预算体制测算,2003年各税种收入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分别为第一产业占2.3%,全部是地方收入;第二产业占63.2%,其中34.7%属于地方收入;第三产业占34.5%,其中71.2%属于地方收入。可见,培养地方税源应侧重发展第三产业。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应该说是很大的,尤其是加入WTO以后,第三产业将面临新的快速发展机遇。希望各级地税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为当地党委、政府当参谋、当助手,积极献计献策,提供相关分析报告,并根据本地特点提出发展第三产业等能够更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意见和建议。虽然第三产业增长的空间和潜力很大,但是绝不能就第三产业来研究和抓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不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省的工业化的比率低,2000年我省工业化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不能孤立的发展,第二产业发展不起来,必然要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家要抓住目前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机遇,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和税收增长的内在联系,积极参与谋划经济发展,壮大地方税源。

第二、认真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运用税收政策调控经济发展是各国通行的做法,即使加入WTO以后也是一样,只是其中的反补贴等条款有了一些新的限制。大家要充分认识税收的这一内在职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税收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环境的竞争。环境就是引力、就是资本、就是效益。税收环境是经济环境中的重要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税收环境就是投资环境。一方面,对于按税法规定我们有权制定和调整的税收政策,要结合实际,最大限度地使其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当然,在目前税权分配格局下,我们的这个权限是很有限的。另一方面,对于国家出台的鼓励经济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我们要积极地抓好落实。比如,国家在促进科技进步、支持第三产业发展、回避金融风险、安排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方面制定了许多税收优惠政策,各级税务部门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涵养经济税源。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必须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辅导,让纳税人真正了解和掌握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适用的范围、适用的条件以及具体的操作程序。同时税务机关在办理各项税收优惠业务的时候,还应该规范办事程序,不能设置关卡,更不能刁难企业,真正让企业得到税收优惠的好处,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招商引资。省地税局把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汇编成一个册子,我看这很好,大家要把这些优惠政策作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用好用足,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

第三、积极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对税务部门来说,纳税人既是执法对象,又是服务对象。WTO的透明度原则也要求政府部门向社会公开政务。各级地税部门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税收服务观,维护纳税人的权力,提高税收服务水平。一要解决好不愿公开、不敢公开问题,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实行公开办税。通过多种形式,真实、及时地将税收管理情况如税收政策、办事程序、办事标准、纳税定额、违章处罚等予以公开。二要通过为纳税人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提高办税效率,降低纳税人办税成本。这方面你们有很多好的做法,如一站式服务、首问负责制和各种电子服务等。关键是不要流于形式,要落到实处;不要只抓典型,更要抓好推广。三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发展税收中介服务。作为税务机关专业服务的必要补充,税收中介既为税收工作服务,也为纳税人服务,要积极发展并规范这个行业,使纳税人能够自愿委托合法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进行税务代理。

这里还要强调一下抓好农村税费改革问题。农村税费改革是今年我省一项重要的改革。农村乱收费的问题,农民负担重的问题,我认为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其实质是管理不科学、法制不健全、机构膨胀、冗员剧增等问题。因此我们不能把农村的税费改革简单地理解成费改税,应该看到这是中央和国务院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所作出的一项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改革。根据国家今年农村税费改革扩大试点的总体部署,省委省政府已经决定向国务院报告,申请今年在全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税部门作为这项改革的组织部门之一,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抓好改革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妥善处理和化解矛盾,确保这项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我认为,当前地税部门要突出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认真搞好税费测算,切实把各种基础数据测细、测准、测实,为制定改革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这是基础性工作,很重要。二是研究完善农业税收政策,为农村税费改革全面铺开做好税收政策准备。三是按照机构改革后省政府确定的地税部门职能,研究确定适合我省特点的农业税收征管机构、组织形式和征管办法,保障改革后农业税征管工作顺利进行。

三、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税收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税务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执法部门,依法行政的主要表现就是依法治税。各级地税机关要认清责任,牢固树立依法治税观念,全面推进依法治税,保证税收法律法规的正确执行。

一是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依法治税是现代税收事业的灵魂,是从全局上、长远上统管各项税收工作的。依法治税究竟是先治纳税人,还是先治自己,我们的税务干部一定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推进依法治税,必须坚持内外并举,重在治内的方针,治人先治己,治税先治内,着重解决好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全省依法治税的情况看,个别单位还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等问题。税法赋予税务机关的执法权,没有完全用好,还不够规范,不够到位,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税收职能。税收执法不规范,执法中的随意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规范执法行为是推进依法治税的重中之重,要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使执法人员不敢违法、不能违法、不愿违法,自觉依法行政。

二是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我省税收秩序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偷税、骗税现象带有一定普遍性,抗税问题在有的地方也比较突出,涉税大案要案呈上升态势,造成了税款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税收秩序。各级政府和税务机关,要继续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问题的决定》,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作用,加大涉税案件查处力度,对重大涉税案件,要重拳出击,严查严办,公开曝光,坚决遏制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税收违法活动,实现我省市场经济秩序的进一步好转。

三是形成依法治税的工作合力。良好的税收环境,是纳税人、征税人、“用税人”都依法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力共同创造的,应该说这三者缺一不可。各级政府作为“用税人”,不仅要依法用好税,更要做遵守税法的模范,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违法必须追究责任,问题严重的还要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去年5月,省地税局在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中查处了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件。某市政府自1997年以来,以企业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为由,多次下发专题会议纪要,免征该企业地方各税2400多万元,应该说问题比较严重,也比较突出。省政府对此案十分关注,责成有关部门作出了严肃处理。从这起案例可以看出,在一些领导干部的头脑中,税法观念和依法行政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推进依法治税,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积极支持依法治税,既不能无视税法片面追求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乱开减免税口子,也不能不顾税源的实际情况,片面地为了平衡政府收支,随意追加计划。要切实保障税务机关独立行使税收执法权,帮助解决税收执法中的难题。司法部门要积极参与支持依法治税,及时查处移送的案件。其他各有关部门既要从大局出发,密切配合税收执法,更要从法律的角度搞好协税护税。去年出台的新的征管法已经明确了工商、银行等有关部门的法律责任,相关部门要在法律框架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税务协作法制化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依法治税的工作合力。税务部门要主动汇报,沟通信息,积极取得支持和配合。

四是增强全民依法纳税意识。近几年,全省各地在改善税收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就目前而言,公民税收法治意识仍很淡薄。相当一部分纳税人,千方百计少交税、不交税,偷逃骗税,甚至有的采取暴力手段抗税,税务人员在执法中被打伤致残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而且,社会上对待偷抗骗税也没有像对待其它犯罪行为那样,引起公愤,形成舆论谴责。公民的纳税意识是依法治税的重要基础,提高公民的税法意识,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宣传对象上,不仅要继续加强对纳税人的宣传,而且要加强对各级党政机关干部的宣传,扩大宣传面;在宣传内容上,不仅要宣传纳税人的义务,而且要宣传纳税人的权利,增强宣传的渗透力;在宣传形式上,不仅要搞好正面典型的宣传,而且要对反面典型进行公开曝光,增强宣传的震慑力和感染力,提高全民依法纳税意识,促进良好税收环境的形成。

依法治税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把它作为一个战略目标坚持不懈地抓好,并讲求实效。要把增强全民的纳税意识和税收的实际工作以及人们的现实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增强纳税人的纳税责任感和光荣感。另外,税收的宣传教育要前移,从娃娃开始,从孩子开始,接受纳税意识教育。这是一种法治观念,是一个基本素质问题,是一个文明程度问题,对于整个国家的法制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都是重要的。

四、强化措施,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

中央明确指出,今年税收工作的方针是“完善和稳定税制,强化税收征管”。完善和稳定税制主要工作在国家,强化税收征管则是我们省以下各级税务机关的重要任务。从我省地方税收来看,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税收征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监控能力不强、科技含量较低、税款跑冒滴漏等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如何切实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是摆在各级税务部门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今年收入任务较重的情况下,各地更要强化控管措施,提高征管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款流失,增加税收收入。

一要加强税源控管。一方面要管住纳税人“户籍”,另一方面要监控好纳税人收入。从纳税人“户籍”管理上看,集体以上企业问题不是很大,主要是个体私营业户和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漏管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对此,工商部门和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要按新征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积极配合税务部门,管住纳税主体。比如如何能够保证所有办理工商登记的业户都纳入税务登记管理范畴,工商、税务部门要很好地研究。对于如何监控好纳税人收入问题,从长远和根本上说,要通过完善信用制度、监控好资金流动来解决。从目前情况看,要采取好三项措施。一是促进企业建帐建制,真实反映业务往来;二是加强与金融部门配合,尽量多地掌握纳税人收入情况;三是管好发票,把住收入关口。如实行有奖发票,就是一种好办法。这些事情我们一定要抓实、抓具体,要把措施落到实处。

二要充分挖掘税源潜力。既要善于捕捉和发现新的税收增长点,保证增量税源转化为实际收入,更要及时将潜在的易流失税款征缴入库。没有申报的潜在税款如果不能及时征缴入库,很可能就会造成税款流失。因此,要通过加强管理和检查,大力挖掘税源潜力。比如,汇总纳税的企业集团核算较复杂,房地产企业和规模较大的餐饮娱乐企业收入和支出比较难监控,要加强检查。又如,证券公司、医疗机构、个体私营大户和演艺人员等收入较高、隐匿性较强的行业和群体,也要强化管理。此外,还要加大清缴欠税的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流动性较强的企业和实施兼并、重组、出售等企业欠税的清缴管理,防止欠税变成“死税”。

三要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征管手段、征管技术的落后是造成税款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信息化是强化管理的必由之路。美国是世界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是美国税务管理的重要特色,其日常税收征管全部实行电子化。其作用不仅仅是模拟手工、提高效率、节约人力,更重要的是发挥其依托作用,强化控管,减少税款流失。当前,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既给税收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增加了税收征管的难度。适应形势需要,税收的管理也要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希望全省各级税务机关坚持“科技加管理”的取向,加速税收信息化进程。尽快实现从人管人到依靠制度管人、机器管人的根本性转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要搞好信息网络建设规划和应用技术开发,大力提高全体干部的应用技能。同时,要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资体系,税务部门要厉行节约,集中财力,用于信息化建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税收信息化建设,在资金、技术上尽量给予倾斜和帮助。实施税收信息化,还要注意加快与国税、工商、海关、银行等部门联网的步伐,准确地采集和掌握纳税人的相关信息,以监控税源,防止税收流失,运用现代化手段,形成税收控管的合力,不断促进税收管理质量的提高。

五、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给税务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四政”方针的要求,认真抓好队伍建设。

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严治队,重在治本,重在教育。要针对干部思想实际,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导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要围绕解决怎样做人、为谁收税、如何执法等根本性问题,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政治信念;要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围绕解决执法、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税务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干部树立热爱税收、依法治税、廉洁奉公、文明征税意识,提高道德素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要加强干部业务培训。当前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WTO相关知识培训,使广大干部尽快了解和掌握国际税收一般规则及相关知识,使干部队伍的素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二是加强税收法制培训,使更多的干部不仅熟悉税法,而且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提高依法行政的本领;三是加强税收基础业务培训,使更多的税务干部精通本职业务,成为税收工作的行家里手,确保各项税收工作任务的完成。几年来,全省地税系统在培养干部业务素质上下了很大功夫,不断创新培训形式,走出了一条以较少投入获得较好效果的新路子。这个做法很好,我们要加以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三要加强作风建设。一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务实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和税收工作中的问题,寻求对策,攻坚克难,求得突破。二是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几年来,地税系统行业作风建设的状况是好的。但是也应看到,地税干部处于偷骗税与反偷骗税、腐蚀与反腐蚀斗争的前沿,受腐朽思想的影响,干部队伍中也发生了一些较严重的违法违纪案件,个别干部社会形象不好,群众有些反映。因此,希望你们继续把行业作风建设当做大事来抓,加大力度,切实抓出成效。要搞好廉政教育,使广大干部增强廉政意识和执行廉政纪律的自觉性;要落实“一岗双责”,各级领导都要严格履行抓收入、管队伍的双重职责,出了问题,实行责任追究,一级抓好一级;要始终把克服以税谋私作为重点问题,强化监督制约措施,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坚决克服关系税、人情税、吃拿卡要报等不良现象,实现行业作风的进一步好转,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地税机关的良好形象。这(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个问题同志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加大这方面工作的力度,强化措施,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不能出问题。

王力在全国国际税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3篇

今天, 我们在乌鲁木齐召开2010年度全国联社系统财务工作会议。对于这次会议, 全国各地联社领导和财务负责人十分重视和支持, 新疆联社、乌鲁木齐市联社为会议的召开给予了很大帮助, 周超主任今天亲临会议并讲话。在此, 我代表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代表总社步正发主任, 向一贯重视支持总社、联社工作以及城镇集体经济发展的与会各级领导, 向给予这次会议极大帮助的新疆联社、乌鲁木齐市联社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多年来战斗在联社系统财务工作第一线, 为各级联社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的财务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慰问!

下面我主要讲二个方面的问题。

一、一年来的主要工作

2009年, 我国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集体经济也受到严重的冲击。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 总社、各级联社和集体企业贯彻中央应对金融危机的决策部署, 认真实施《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中央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各级联社财务人员也投入到控风险、保增长、促就业等工作中, 积极配合各级联社领导争取了一系列应对危机的政策和资金, 有效地遏制了集体经济急剧下滑的局面, 实现了城镇集体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

(一) 总社开展的主要工作

1. 积极争取扶持政策, 促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

一是为了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集体经济的冲击, 总社多次向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反映汇报集体经济和集体企业面临的各种困难, 提出尽快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 提高出口退税率, 促进城镇中小企业改革发展政策的建议, 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先后颁布了《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 在中小企业缓解融资困难,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加快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营造了有利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为了促进集体企业老职工社会保障问题得到进一步落实, 总社多次向国务院领导同志汇报, 并主动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有关部委沟通, 反映情况, 提出建议, 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的重视,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做出解决国有和集体企业社保问题的指示, 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资委和监察部四部委下发的《关于妥善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等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统筹解决包括关闭破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等在内的其他各类城镇人员医疗保障问题, 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医疗需求”, 使集体企业老职工的社会保障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三是为了解决总社和各级联社法律地位不明确、出资人缺位、集体企业股权转让、资产处置、企业上市难以进行等问题, 总社积极向国务院领导同志反映, 现国务院领导已批示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目前正在进一步汇报和沟通中。

2. 召开了总社六届六次理事会

今年5月, 总社在杭州召开了六届六次理事会, 步正发主任总结了2009年的工作, 提出了2010工作思路和工作任务, 要求总社和各级联社, 一是要推进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和完善, 保持集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要加快结构调整, 增强集体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三是要创新工作思路, 完善总社和各级联社职能;四是要研究解决集体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五是要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制定工作;六是要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服务能力。

3. 加强了调查研究

为了掌握各级联社的发展现状, 正确反映基层诉求, 争取国家各种扶持政策, 总社领导非常重视调查研究, 先后到广西玉林、荔浦、博白、福建莆田、漳州等地调研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并分别与全国总工会、工业与信息化部对山西太原、长治、壶关的多家地市县联社和企业就集体企业职工社保及改革改制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社步正发主任还亲自到北京市手工业联社、北京工美集团、绍兴市二轻集团、黑龙江联社等所属企业开展了调研, 就联社资产结构状况、资本运作、科技创新、服务企业等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 为国家出台各项扶持政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总社资财部开展的主要工作

1. 进一步强化了预算管理

为了使总社重点工作的开展有较好的资金保障, 总社资财部在步正发主任的亲自领导下, 加强了财务预算管理。首先按照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 编制了更加全面、合理、透明的财务预算, 并经总社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后执行;其次是抓好预算执行, 总社资财部把预算执行作为预算管理的重中之重, 增收节支, 开源节流, 在抓好预算收入实现的同时, 合理控制支出, 增强了员工勤俭节约的意识, 保障了总社重点工作的完成。

2. 加强了直属公司的经营目标管理

为了加强总社投资公司的管理, 促进总社投资公司健康发展, 根据直属公司的实际情况, 借鉴国资委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考核办法, 制定了《总社贸易类公司2010年经营目标考核办法》, 将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和上缴总社利润直接与经营者收入挂钩, 把总社利益、经营者利益和公司利益结合在一起, 促进了总社投资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加强总社优质资产的整合, 增强总社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

去年, 总社六届二十次会议提出了整合总社优良资产的决定。总社资财部认真落实有关决定, 在上海工业合作联社的大力支持下, 先后经过四个多月的时间, 完成了总社主要优良资产的整合, 为提高投资收益, 更好地开展社务活动奠定了较好的经济基础。

4. 探索以资产为纽带的联社经济合作

为了充分发挥总社和各级联社各自的优势, 总社六届六次理事会提出了加强总社与联社、联社与联社之间的经济合作, 总社资财部积极探索加强总社与联社间的经济合作。一是债权变股权, 多年来, 在各地联社的支持帮助下, 先后将河南、新疆等联社的债权变成了股权, 为盘活总社资产、保留和完善地方集体资产起了积极的作用。二是把对上海新工联公司的投资由虚投改为了实投, 理顺了投资关系, 真正形成了以资产为纽带, 利益相关、盈亏共担的合作局面。

5. 加强了总社资产管理和直属公司的管理

为了更好地管理总社资产, 总社一是成立了以杨志海副主任为组长, 王世成、李玉娟、杜同和三位副主任为成员的总社资产领导小组, 总社的投资、资产处置等重要经济活动, 都由资财部首先向资产领导小组汇报, 资产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后, 再呈报总社主任或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后实施。二是建立法人离任审计制度。总社和总社直属公司的法人离任时, 都必须进行经济责任离任审计, 强化了各级领导对总社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意识。三是加强总社直属公司的管理, 首先建立了月报、季报和年报制度;其次建立了定期听取直属公司经营活动分析制度, 由经营者和财务负责人向总社汇报公司的经营情况;第三建立了重大问题报告处置制度, 即总社直属公司出现重大经营事项, 要及时向总社资财部或总社资产领导小组汇报, 总社资财部及时进行指导、服务和监控。总社直属公司中普公司主要业务部门发生重大人事变动时, 总社资财部及时到第一线进行指导和服务, 保障了公司存货和资金的安全。中轻投资公司在处置上海、天津投资公司股份时, 总社领导认真研究、严格把关, 要求公司依法处置资产, 同时, 把职工稳定放在首位, 特别在老职工的安置问题上要安排稳妥, 不留后遗症, 目前这些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6. 加强了制度建设

为进一步做好总社的资产财务工作, 总社资财部根据总社领导的要求和实际工作的需要, 加强了制度建设。一是出台了《总社贸易类公司2010年经营目标考核办法》, 二是制定了《总社资金使用的补充规定》, 促进了资财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

7. 做好对地方联社的服务工作

认真做好对地方联社的服务一直是总社工作的重要内容。多年来, 对各地联社在资财管理工作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总社都积极尽力, 帮助解决、克服, 为联社的有关工作提供支持。四川联社在核销对下属地市联社的不良债权工作中遇到了困难, 总社资财部与联社一起出主意、想办法, 使问题可能得到更好地解决。

(三) 各级联社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积极贯彻落实《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促进集体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集体经济带来的严峻形势, 各级联社认真实施《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中央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化危机为机遇, 以发展为主题, 加快转型升级, 实现了城镇集体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今年1~6月, 规模以上的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和联营企业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775.7亿元、同比增长了25%, 出口交货值177.26亿元, 增长了22.5%。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各级联社和集体企业职工辛勤努力分不开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 众多联社企业审时度势、临危不乱、解放思想、积极应对, 经受住了考验, 更把握住了生存和发展的机遇。

杭州市联社针对金融危机下市场萎缩、出口受阻的严峻形势, 把开拓市场作为保增长的当务之急, 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发扬“走遍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 稳固已有市场、开拓新市场, 通过努力, 市联社系统全年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亿元, 同比增长10.3%, 实现利润6.5亿元, 同比增长95.5%。下属的金鱼集团去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70亿元, 位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二是积极利用政策促企业改革, 在改革中实现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资产结构的优化。

青岛联社在推进资产重组, 优化资产结构工作中, 坚持企业改革与企业资产重组相结合、与企业减债减负相结合、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 用足用活政策推进企业改革改制工作, 通过积极向政府沟通、协调, 使联社企业也享受到了国有企业的改制政策, 大大降低了改制成本。自2001年至2009年, 有10户联社企业因享受相关政策, 获得土地使用权和土地补偿费等近5.5亿元, 作为资产注入改制企业, 有力推进了改革改制工作。通过与华融、长城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长达四年的谈判, 最终签订偿债协议或债务重组协议书, 帮助14户企业实现减债33658万元。通过企业改革改制和资产重组, 企业资产结构得到优化, 联社集体资产实现了保值和增值。青岛二轻联社成员企业集体资产总额现已达到17.7亿元, 比2000年的11.2亿元增长了58%, 资产总量的增加壮大了联社的经济实力, 为青岛二轻联社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衡阳市联社在企业人员多、条件差、底子薄、改制成本高、资产严重不足的困难面前, 通过努力使市政府不但同意集体企业实施改制时职工社保享受国有企业同等待遇、集体企业改制立项和审批和验收均由联社组织实施, 还额外争取到了集体企业改制实行打捆运作, 统筹成本, 调剂余缺的政策, 使22家市属企业的直管公房, 按改制政策打捆与房产部门实行了7:3分割, 明晰了产权, 为二轻企业争到了价值3500多万元的房产, 较好地解决一些依靠直管公房生存企业的房屋产权问题。通过改制, 市属二轻集体资产由改制前的3.6亿元, 负债3.3亿元, 资产负债率94%, 发展成为资产总额4.2亿元, 负债总额0.13亿元, 资产负债率3.2%。在推进企业改革改制中, 衡阳市联社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行租赁经营中, 坚持引入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加盟二轻, 形成行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招商引资改制中, 注重产业的引进, 对携带产业的改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使企业改制工作与促进产业发展形成了很好的结合。近几年在开展租赁经营和企业改制的过程中, 先后有12家企业成为二轻的规模企业, 新增产值4.5亿元, 新增利税3000万元。

三是有效地利用政策、资金的支持, 促进了优势项目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为保障民生, 促进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山西省联社2008年以来, 共争取到财政预算外资金4526.29万元, 分别用在了集体企业员工解困、技术改造、产业发展等方面, 为困难企业和职工搭建了享受国家、省有关优惠政策的桥梁。特别是多年来他们致力于传统手工业向手工艺、工艺美术向文化产业转型发展, 通过不懈努力, 获得了政府的支持, 省财政厅每年拿出500万元作为发展工艺美术专项资金, 省财政厅、省联社、省工艺美术协会还联合制定了《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自2007年至今共使用专项资金1300万元, 为90个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 并逐渐搭建起了自山西省内至国内、由国内至国际的工艺美术三级交流交易平台, 促进了山西省亟待传承和挖掘保护的工艺美术项目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使整个行业重新焕发了生机。优势项目的做大做强促进了收入的增加和发展能力的增强, 他们建立起的财政供养和增收、创收相结合的经费保障体系, 不仅保障了自身的生存发展, 还能反哺曾经为城镇集体经济做出贡献而现在陷入困境的企业和职工, 解决困难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 解决所涉及的职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切身利益问题。

北海市二轻联社大部分企业均因资不抵债被迫实行改制, 改制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妥善安置好职工。联社围绕职工安置、特困职工的大病救助及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等一系列事关民生稳定的问题, 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 在通过利用政府返还企业上缴的土地出让金进行安置的基础上, 还筹集了100万元资金设立“北海市二轻企业职工特困、大病救助基金”, 对生活特困职工和遇大病需救治的职工施行救助。结合联社企业倒闭停产后职工再就业较为困难的实际情况, 他们争取到了市政府的同意, 成立了“北海二轻企业职工就业培训服务中心”, 免费对二轻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进行技术技能培训、就业指导, 又通过上马“核桃工艺品生产”等优势产业项目, 解决了50多名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是强化了联社集体资产监管手段, 加强了自身的制度建设, 促进了联社集体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乌鲁木齐市联社针对具体经营情况, 对下属几家独立的公司, 制定了相应财务管理办法, 使联社的财务管理能够从根本上起到监管、控制联社资金的运行, 保证联社资金安全的作用, 他们经过努力还陆续收回40余家企业占用的联社资金, 避免了联社资产的流失, 提高了联社资产的质量。

武汉市联社针对联社集体企业在调整经济结构、化解金融债务、企业改革改制中都将面临的转让集体资产经济行为, 倡导集体资产的转让应在加强监督的前提下, 遵循产权交易的规则, 健全和落实符合市场要求的制度, 使转让交易行为在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他们指定有资质的产权交易机构专门审批集体产权转让和重大资产处置事项。在不久前举行的武汉皮革公司办公场所的承租使用权和武汉电器集团公司房地产权挂牌交易电子竞价拍卖会上, 两项标的最终以高于评估价352.8万元的高价成交, 增值率达到56.13%, 使联社企业一方面化解了金融债务, 筹措了改制资金, 另一方面实现了收入最大化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喀什市联社在地方财政投入少, 机关经费紧张的情况下, 眼睛向内, 通过严格审批程序、严格固定资产管理、严格车辆使用等手段, 强化财物的保管和支出控制, 并通过内审制度的执行, 对联社及系统内企业财务管理给予了有效的监督, 在增收节支, 创建“节约型”机关方面, 做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工作。

二、今后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今年是我们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 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 我们的工作既有机会和条件, 但也面临不少挑战。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 在经济形势企稳向好之际, 经济工作要更加重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 更加注重改善民生,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 着力解决影响发展和稳定的突出问题。总社和各级联社财务工作指导思想要与中央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相适应, 在努力实现去年提出的未来三到五年联社及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目标的基础上, 做好以下工作:

(一) 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 促进集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各级联社和资产管理部门要继续贯彻落实《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一系列已经出台的扶持政策, 帮助集体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政策。要继续为轻工行业和集体企业争取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要按照国家每年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服务项目的支持重点做好申报工作, 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和贴息贷款的支持;要继续落实解决好集体企业职工社会保障的问题;要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激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保持集体经济的平稳和可持续发展。

(二) 进一步强化管理,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今年四月, 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 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该配套指引与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这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制度安排。各级联社和集体企业要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 认真学习领会, 将内部控制规范的理念和原则与企业的治理结构、组织机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加以衔接、融合, 制定、完善更具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内控操作实施细则, 使内部控制规范真正成为引导企业防范风险、强化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手段。

(三) 抓好会计基础工作, 加强集体资产监管

一是要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近年来, 各级联社及集体企业对会计基础工作越来越重视, 但由于基础不同, 会计基础工作发展很不平衡, 从整体上看还有待加强。我们要在会计机构、人员设置及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控制与监督、会计核算等方面达标, 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对经营活动的支撑保障作用。

二是要继续加强对联社资产的监管。要定期组织清查, 核准、核实联社的各项集体资产, 对存在权属争议的, 要查找档案史料, 追根溯源, 按照有关的政策法规, 能解决的尽快解决, 暂时不能解决的, 要专门立档, 为以后解决创造条件;各级联社在机构改革、改制中须继续严格遵照《物权法》和《联社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做好产权界定等基础工作, 避免联社集体资产的流失。

三是要处置好不良资产。要加强对各种应收款项及投资的管理, 避免不良资产的产生;要对帐龄较长、确实无法收回的不良债权或投资, 按照国家有关的财税政策进行处理和核销;要对长期回报过低的业务或项目, 坚决压缩, 及时退出。总之, 要努力盘活资产, 提高集体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 为集体企业的改革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企业是各级联社生存发展的基础, 为企业服务, 帮助解决集体企业改革发展中实际问题是总社和各级联社的主要工作。今后一段时间, 我们的财务工作应主要服务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指导、帮助改制企业做好相关工作。企业改制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较强的系统工程, 我们要在帮助困难企业盘清资产、化解债务、土地变现、盘活有效资产、安置职工、解决企业改制成本等方面发挥出财务的优势, 从业务的角度认真分析研究, 为企业、联社及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促成企业脱困和成功改制。

二是抓紧配合, 落实集体企业职工社会保障问题。各级联社在按照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的“加快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要求和国家有关部委文件精神, 主动配合有关部门, 在继续解决好集体企业职工社会医疗保险问题的同时, 加快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 使我们集体企业的退休职工也能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三是帮助联社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信誉度低等自身原因以及国家信贷政策的失衡, 造成了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联社集体企业多属中小企业, 要使他们生存发展, 就必须探讨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的融资服务体系, 帮助联社中小企业突破融资难、担保难的“瓶颈”, 为有优势项目、具备发展潜力、有一定资信度的集体企业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融资渠道。

(五) 推动“联合”、“合作”, 增强经济实力

最近, 总社在青岛召开了全国部分省市联社主任座谈会, 会议就增强总社和各级联社的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作了专题研究, 许多联社主任根据步正发主任在六届六次理事会上提出的加强总社与联社、联社与联社间的经济合作, 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得到了步正发主任的肯定。各级联社和资产管理部门要按照步正发主任的要求, 坚持走“合作”、“联合”的道路, 推动资源整合、资产组合和资本融合, 遵循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的原则, 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经营和生产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 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根据自身实力, 量力而行, 严格控制风险;要选准优势项目, 依靠优秀团队, 使合作真正产生经济效益。总之要把项目合作与防止集体资产再流失结合起来, 把资源合作与促进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把团队合作与提高联社整体管理水平结合起来, 真正实现合作共赢, 共同发展。

(六)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财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近年来, 联社系统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有了一定提升, 但社会的发展变化、经济形势的复杂性, 对财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级联社要重视财务队伍建设, 千方百计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首先要更新会计工作理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会计的职能越来越向价值管理、战略决策、风险控制等方向转变, 我们必须尽快适应这些变化, 通过学习及时补充知识、更新观念, 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服务好联社及企业的改革发展;第二是要通过宣传教育, 使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成为每个财务工作者尊崇的职业道德规范。今天,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复杂的世界, 诱惑无处不在, 财务人员要淡泊明志, 树立起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真正做到“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原则, 不做假账”;第三要遵循“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用人理念, 重视联社及企业财务领军人才的培养, 给他们创造学习的机会、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把道德思想水准高、专业素质过硬、组织领导能力强的财务负责人选拔充实到各级联社的领导班子中来, 让他们有更好的舞台, 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王力在全国国际税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4篇

在1月5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其题为《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全面落实医改和各项卫生工作任务》的工作报告中,对我国以往三年的医改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改需要进一步突破的八个关键问题。

三年医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陈竺部长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广大医药卫生人员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三年医改取得重大进展——

一是人民群众通过医改得到更多实惠,农村和偏远地区医疗服务设施落后、服务能力薄弱的状况显著改变,城市大医院“三长一短”问题逐步缓解,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有了较大改善; 二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已达95%以上,基本药物制度取得阶段性进展,重新构建调整了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三级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功能互补、上下联动,中西医机构并举并重,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合作并存、协调发展的服务格局,成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组成部分;三是卫生事业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发生较明显变化,重城市轻农村、重医疗轻预防、重高端轻基本、重西医轻中医的问题正在扭转,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数量、学历、知识结构也出现向好趋势;四是卫生总费用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说明我国卫生筹资结构趋向合理,居民负担相对减轻,公平性显著改善。

陈竺指出,三年改革实践和成效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所确定的我国医改的目标、方向和原则是正确的,政策和措施是可行的,符合卫生发展规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这些重大变化,将极大振奋广大医改工作者的信心,把医改推向深入。

“十二五”医改需进一步突破八个关键问题

在本次会议上,陈竺部长指出,“十二五”期间,深化医改需要进一步突破的八个关键问题——

一是全面取消以药补医,理顺补偿机制。争取“十二五”期间在全系统稳妥有序地革除以药补医弊端。

二是全面推进支付制度改革。要充分发挥既管新农合又管服务提供的优势,率先推进新农合的支付制度改革。同时,要与医保、物价等其他相关部门协调,确保支付制度改革与取消以药补医同步推进。

三是强化新农合的风险保护机制,合理设置管理体制。2012年,新农合的补助将提高到240元,重特大疾病补偿水平达到90%左右。年底前全面实施儿童白血病等8个病种的大病保障。在三分之一左右的统筹地区,将肺癌等12种疾病纳入保障范围;同时通过实施规范化治疗,做好费用控制。要探索利用商业保险形成多重补充保险机制,分担重特大疾病高额医疗费用。

四是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要继续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不断巩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果。继续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对乡村医生的各项政策,确保基层网底不破。

五是全面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促进医疗机构良性竞争。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医疗机构。

六是创新工作方式,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创新组织领导方式,要创新工作方式,要创新服务内容,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中的作用,推广中医药预防适宜技术。要特别重视并优先解决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均等化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问题。要严格目标管理,强化绩效考核,把考核结果与经费投入和个人奖惩挂钩。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实现“健康中国2020”打下坚实基础。

七是全面推进药品集中采购。要统一药品采购平台、统一采购办法,实行质量优先、招采合一、量价挂钩。要逐步将耗材、设备采购纳入集中招标采购范围。对部分专利药、高值耗材、大型设备探索面向国内外生产厂家集中采购。对进口产品实行以国际采价为基础的集中采购。

在地方税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5篇

第二、认真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运用税收政策调控经济发展是各国通行的做法,即使加入WTO以后也是一样,只是其中的反补贴等条款有了一些新的限制。大家要充分认识税收的这一内在职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税收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环境的竞争。环境就是引力、就是资本、就是效益。税收环境是经济环境中的重要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税收环境就是投资环境。一方面,对于按税法规定我们有权制定和调整的税收政策,要结合实际,最大限度地使其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当然,在目前税权分配格局下,我们的这个权限是很有限的。另一方面,对于国家出台的鼓励经济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我们要积极地抓好落实。比如,国家在促进科技进步、支持第三产业发展、回避金融风险、安排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方面制定了许多税收优惠政策,各级税务部门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涵养经济税源。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必须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辅导,让纳税人真正了解和掌握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适用的范围、适用的条件以及具体的操作程序。同时税务机关在办理各项税收优惠业务的时候,还应该规范办事程序,不能设置关卡,更不能刁难企业,真正让企业得到税收优惠的好处,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招商引资。省地税局把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汇编成一个册子,我看这很好,大家要把这些优惠政策作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用好用足,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

第三、积极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对税务部门来说,纳税人既是执法对象,又是服务对象。WTO的透明度原则也要求政府部门向社会公开政务。各级地税部门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税收服务观,维护纳税人的权力,提高税收服务水平。一要解决好不愿公开、不敢公开问题,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实行公开办税。通过多种形式,真实、及时地将税收管理情况如税收政策、办事程序、办事标准、纳税定额、违章处罚等予以公开。二要通过为纳税人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提高办税效率,降低纳税人办税成本。这方面你们有很多好的做法,如一站式服务、首问负责制和各种电子服务等。关键是不要流于形式,要落到实处;不要只抓典型,更要抓好推广。三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发展税收中介服务。作为税务机关专业服务的必要补充,税收中介既为税收工作服务,也为纳税人服务,要积极发展并规范这个行业,使纳税人能够自愿委托合法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进行税务代理。

这里还要强调一下抓好农村税费改革问题。农村税费改革是今年我省一项重要的改革。农村乱收费的问题,农民负担重的问题,我认为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其实质是管理不科学、法制不健全、机构膨胀、冗员剧增等问题。因此我们不能把农村的税费改革简单地理解成费改税,应该看到这是中央和xx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所作出的一项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改革。根据国家今年农村税费改革扩大试点的总体部署,省委省政府已经决定向xx报告,申请今年在全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税部门作为这项改革的组织部门之一,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抓好改革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妥善处理和化解矛盾,确保这项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我认为,当前地税部门要突出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认真搞好税费测算,切实把各种基础数据测细、测准、测实,为制定改革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这是基础性工作,很重要。二是研究完善农业税收政策,为农村税费改革全面铺开做好税收政策准备。三是按照机构改革后省政府确定的地税部门职能,研究确定适合我省特点的农业税收征管机构、组织形式和征管办法,保障改革后农业税

税制,强化税收征管”。完善和稳定税制主要工作在国家,强化税收征管则是我们省以下各级税务机关的重要任务。从我省地方税收来看,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税收征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监控能力不强、科技含量较低、税款跑冒滴漏等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如何切实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是摆在各级税务部门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今年收入任务较重的情况下,各地更要强化控管措施,提高征管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款流失,增加税收收入。

一要加强税源控管。一方面要管住纳税人“户籍”,另一方面要监控好纳税人收入。从纳税人“户籍”管理上看,集体以上企业问题不是很大,主要是个体私营业户和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漏管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对此,工商部门和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要按新征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积极配合税务部门,管住纳税主体。比如如何能够保证所有办理工商登记的业户都纳入税务登记管理范畴,工商、税务部门要很好地研究。对于如何监控好纳税人收入问题,从长远和根本上说,要通过完善信用制度、监控好资金流动来解决。从目前情况看,要采取好三项措施。一是促进企业建帐建制,真实反映业务往来;二是加强与金融部门配合,尽量多地掌握纳税人收入情况;三是管好发票,把住收入关口。如实行有奖发票,就是一种好办法。这些事情我们一定要抓实、抓具体,要把措施落到实处。

二要充分挖掘税源潜力。既要善于捕捉和发现新的税收增长点,保证增量税源转化为实际收入,更要及时将潜在的易流失税款征缴入库。没有申报的潜在税款如果不能及时征缴入库,很可能就会造成税款流失。因此,要通过加强管理和检查,大力挖掘税源潜力。比如,汇总纳税的企业集团核算较复杂,房地产企业和规模较大的餐饮娱乐企业收入和支出比较难监控,要加强检查。又如,证券公司、医疗机构、个体私营大户和演艺人员等收入较高、隐匿性较强的行业和群体,也要强化管理。此外,还要加大清缴欠税的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流动性较强的企业和实施兼并、重组、出售等企业欠税的清缴管理,防止欠税变成“死税”。

三要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征管手段、征管技术的落后是造成税款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信息化是强化管理的必由之路。美国是世界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是美国税务管理的重要特色,其日常税收征管全部实行电子化。其作用不仅仅是模拟手工、提高效率、节约人力,更重要的是发挥其依托作用,强化控管,减少税款流失。当前,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既给税收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增加了税收征管的难度。适应形势需要,税收的管理也要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希望全省各级税务机关坚持“科技加管理”的取向,加速税收信息化进程。尽快实现从人管人到依靠制度管人、机器管人的根本性转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要搞好信息网络建设规划和应用技术开发,大力提高全体干部的应用技能。同时,要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资体系,税务部门要厉行节约,集中财力,用于信息化建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税收信息化建设,在资金、技术上尽量给予倾斜和帮助。实施税收信息化,还要注意加快与国税、工商、海关、银行等部门联网的步伐,准确地采集和掌握纳税人的相关信息,以监控税源,防止税收流失,运用现代化手段,形成税收控管的合力,不断促进税收管理质量的提高。

五、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给税务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四政”方针的要求,认真抓好队伍建设。

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严治队,重在治本,重在教育。要针对干部思想实际,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导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要围绕解决怎样做人、为谁收税、如何执法等根本性问题,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政治信念;要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围绕解决执法、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税务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干部树立热爱税收、依法治税、廉洁奉公、文明征税意识,提高道德素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要加强干部业务培训。当前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WTO相关知识培训,使广大干部尽快了解和掌握国际税收一般规则及相关知识,使干部队伍的素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二是加强税收法制培训,使更多的干部不仅熟悉税法,而且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提高依法行政的本领;三是加强税收基础业务培训,使更多的税务干部精通本职业务,成为税收工作的行家里手,确保各项税收工作任务的完成。几年来,全省地税系统在培养干部业务素质上下了很大功夫,不断创新培训形式,走出了一条以较少投入获得较好效果的新路子。这个做法很好,我们要加以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三要加强作风建设。一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

过务实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和税收工作中的问题,寻求对策,攻坚克难,求得突破。二是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几年来,地税系统行业作风建设的状况是好的。但是也应看到,地税干部处于偷骗税与反偷骗税、腐蚀与反腐蚀斗争的前沿,受腐朽思想的影响,干部队伍中也发生了一些较严重的违法违纪案件,个别干部社会形象不好,群众有些反映。因此,希望你们继续把行业作风建设当做大事来抓,加大力度,切实抓出成效。要搞好廉政教育,使广大干部增强廉政意识和执行廉政纪律的自觉性;要落实“一岗双责”,各级领导都要严格履行抓收入、管队伍的双重职责,出了问题,实行责任追究,一级抓好一级;要始终把克服以税谋私作为重点问题,强化监督制约措施,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坚决克服关系税、人情税、吃拿卡要报等不良现象,实现行业作风的进一步好转,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地税机关的良好形象。这个问题同志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加大这方面工作的力度,强化措施,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不能出问题。

四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地税系统是垂直管理部门,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要抓好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贯彻落实,不断增强并更好地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要关心群众,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特别是在机构改革中,正确执行政策,做好思想工作,妥善安排好分流人员,保持干部队伍思想稳定;要发挥好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表率作用。力戒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抓好自身建设,真正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上,用良好的作风和业绩在群众中树立自己的威信。这是确保我们做好工作的一个基础。

王力在全国国际税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6篇

勇于担当

扎实推动以风险内控为导向的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

——在XX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会议今天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税收征管重点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建设相关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引导基层机关和工作人员有效防范税收征管过程中的管理风险、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回顾总结XXXX年来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分析我局税收风险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明确工作任务,强化措施,攻坚克难,扎实推进以风险内控为导向的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XX年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回顾

20XX年,各级征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局的工作要求,以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为目标,以风险管理防控逃避税为导向,以优化服务为落脚点,夯实税源基础管理,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团队建设,积极推进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税收服务开放型经济的职能作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风险应对力度,提升风险防控质效。今年来,1 / 7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风险管理工作,负责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同志们不畏难、不退却,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这部分写成绩)

这充分发挥了风险管理部门在净化税收秩序、提升税收治理能力方面起到了示范和突破效应,为提升纳税遵从度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坚持全面创新理念,定位“智慧风险管理”。采取以大数据挖掘为主导、结合实地核查印证的分析方法,将风险管理贯穿于税收专业化管理全过程。以数据集成共享平台为数据挖掘阵地,以税务审计软件为依托,创新风险应对工作方式,在筑牢案头分析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利用软件中的风险监控分析、企业数据分析、风险导向分析等功能模块,充分发挥系统对数据的筛选、处理功能,结合地域特点,增强对重点税源企业的“智慧风险管理”能力。

(三)挖掘团队建设深度,推动机关实体化运作。充分发挥团队化管理优势,集结全系统人才组成专项风险应对工作组开展集中办公,确立“业务上以老带新,操作上以新带老”的人才培养思路,通过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类,及时总结风险应对方法和技巧,为工作组成员提供展示能力的平台和机会,为基层税务机关培养税收政策业务、企业财务会计知识、计算机操作应用水平“三熟悉”的风险应

/ 7

对人员,逐步构建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推动机关由指挥、指导向直接参与税源管理的职能实体化转变,在摸索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机关实体化运作机制建设。

(四)完善合作共赢机制,营造内外良好氛围。积极向当地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加强与系统内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不断拓宽第三方涉税数据获取来源。通过定期互换共享为挖掘潜在税源,净化税收秩序环境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回顾XXXX年,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上级部署,主动作为、创新务实的结果,是全体基层干部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XX局向奋战在税收风险管理战线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各地工作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工作推进很不平衡。对新形势下做好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少数分管领导不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税务干部风险防控意识较淡薄,应对上级局推送风险时存在敷衍应付的情况,对上级工作要求执行落实不到位,风险应对质效不高。普遍抱有“不想管、不会管、不敢管”的畏难情绪,导致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原地徘徊,甚至给自身带来失职、渎职的巨大风险;二是源头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地区缺乏行之有效的征管手段。由于日常巡查检查工作的不到位,导

/ 7

致管户实际情况不清、税基税源不清的现象还较突出。工作缺乏指向性,存在盲目性,从而由内到外带来巨大的税收风险及管理风险;三是缺乏风险内控主动意识,领导及干部抵御管理风险、执法风险的能力较弱。部分干部认为“不干事,就不会出事;多干事,出的事就会越多”,这是典型的“鸵鸟思维”;四是征管力量与税源状况的严重不匹配,人才匮乏和专业人才储备力量不足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制约了税收源头控管的深度实施和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出现税收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听之任之、放任不管从而带来新的内部风险乃至司法风险,“亡羊补牢,尤未晚也”。各地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按照上级局确定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规划和要求,切实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不断提高税收源头征管及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水平。

二、准确认识和把握税收风险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税收风险管理是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税收风险管理是促进纳税遵从的根本途径

(三)税收风险管理是提高税务机关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抓手

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勇于担当,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客观洞悉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现状和税收发展变化的规律,科学把握税收风险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用补天的气魄、创新的手段、务实的举措,去书写税收风险专业化管理改革创新

/ 7

的新篇章。

三、统筹谋划,全面落实XXXX年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任务

XXXX年是“十三五”渐入佳境之年,恰值党的十九大在北京胜利召开。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十九大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XX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打牢管理基础,寻求工作突破”工作思路,以强化征管为保障,以纳税服务、税源监控、专项风险管理、税务稽查为重点,强化人才培养,落实绩效目标,完善风险内控机制,规避税收执法风险,全面提升税收风险管理质效。这里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一)找准工作定位,完善风险内控机制。“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风险管理无小事,不论是外部纳税人风险,还是内部管理、执法、廉政风险,内外风险环环紧扣互为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各地切不可麻痹大意,要提高思想认识,丢掉不切实际的“鸵鸟思维”,实现从“要我内控”到“我要内控”的观念转变。

(二)抓早抓紧抓实,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一是要努力形成工作合力。按照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原则,提升重点税源企业风险应对层级,形成层次分明的风险防控网络,实现风险防控“精确制导”。

二是要注重工作成果运用。要充分运用税收风险管理工

/ 7

作成果。

(三)夯实基础管理,提高税源管理水平

各种层出不穷的税收风险并非无本之源,究其根源乃是我们日常征管工作出现了漏洞和短板。“打铁还须本身硬”,只有正视自己的不足,大力夯实基础征管工作,各项税收风险才会不断减少,征管质效才能得到稳步提高。

一是依法征税,坚决贯彻组织收入原则。

二是加强征管,脚踏实地堵漏增收。各地要认真查找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积极落实上级局部署的各项堵漏增收措施,努力打通第三方信息渠道,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依法加强税收征管。

三是创新机制,寻求税收风险应对新突破。各地要秉承风险管理导向,建立完善的税收风险分析机制,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加强税源监控。

四是强化稽查,依法提升税收违法行为查处力度。达到移交条件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切实做到“处理一户,震慑一批”,提升税法严肃性及遵从度。

(四)加强沟通协作,推进合作联动信息共享 一是切实加强第三方涉税信息的采集利用。各级征管部门要加强同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进一步扩大涉税信息交换范围,努力形成横向联动、纵向互动的税收征管协作机制和征管系统互为补充的信息集中管理应用机制。

/ 7

(五)完善保障机制,充分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没有人才,缺乏骨干,再好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措施都无法落地开花、发挥实效。要确立团队化工作模式,进一步优化各级税收风险管理团队建设。锻造一支专业型人才队伍,形成一个勇于担当、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税收风险管理团队。

同志们,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做好今年的风险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繁重,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勇于担当,迎接挑战,明确目标,狠抓落实,为XX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XXXX年XX月XX日

上一篇:励志五四青年节祝福语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