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日常行为中的道德缺失问题

2024-07-04

浅析大学生日常行为中的道德缺失问题(精选7篇)

浅析大学生日常行为中的道德缺失问题 第1篇

浅析大学生日常行为中的道德缺失问题

及对策

张秀琴

内容提要:当代大学生日常行为道德的缺失在高校校园已成普遍现象,对高校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具体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这些不良道德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缺失;对策

大学生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道德发展主流是积极向上的,这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其道德状况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日常行为中出现了大学生道德滑坡的趋势。其实,大学生成长过程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既需要主观的努力,更需要多种客观条件的配合。

一、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具体表现

1、功利性强,缺乏理想。

“小学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大学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评论是对部分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的现实写真。过去对宏大理想的追求,代之以对更加现实、更加具体的目标选择,这样虽有增强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减轻心理压力等积极的一面,但其生活缺乏动力、格调不高、得过且过等消极因素的影响也不可掉以轻心。学生参加活动不是以锻炼提高能力为目的,仅仅是为了综合测评加分;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理论功底不强,一部分同学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处在一种茫然混沌的状态中。

2、学习不认真,弄虚作假。

考试作弊是当代大学生诚信度降低的一个很好的见证,无论是国家级的考试还是学校的结课考试,都存在着违纪、作弊的现象。因为考试成绩都是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为了眼前的利益,许多学生在考试之前做夹带小抄准备,理由是“以备不时之需”。论文的剽窃与抄袭更是家常便饭。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后作业,上交后,发现雷同现象严重。一些学生经常旷课,当被老师或有关部门查到后,他们采取欺骗方式编造各种理由开脱。

3、强调自我,忽视他人。

一些大学生为了实现自我,部分学生对国家集体利益漠然置之;为了实现自我,部分学生喜欢独来独往,同学关系淡漠甚至紧张;为了个人利益,部分同学出现偷盗、借财物 1

不还等损害他人利益;自我意识的膨胀使个别学生“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歪曲,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往往陷入低谷,甚至脱离现实,沉溺网络患上“网络孤独症”、“网络成瘾症”。

4、渴望完美的爱情,但恋爱道德和性道德问题比较突出。

随着社会思想观念的日益开放和学校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宽容度不断加大,当今大学中的学子恋比以往都更为活跃。当代大学生在爱情婚恋观上,对恋爱、婚姻和性持更加开放、更加务实的态度,越来越多地采取了比较自我、随意和开放的态度,呈现出婚恋观的价值多元化和情爱关系形式的多样化。但由于大学生自身道德理性的不成熟,主体角色的不明确以及客观上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且缺乏承担婚恋责任的思想准备,因此对爱情的暂时享乐性、随意性增强。

二、道德缺失产生的原因

1、社会风气的浸染。

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形成并非大学校园自我产生的,也不是书本上传承的,这与社会大环境有着极大的关联。上世纪90年代以前,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大学校园是“世外桃园”。90年代以后,大学教育转向大众化,大学生人数猛增,“世外桃园”也没有了往日的无忧无虑。大学与社会融合在一起,社会风气无时无刻在浸染着校园。社会中商业的欺诈到了校园成了学习中的欺诈。作业完不成,抄袭;考试过不去,作弊;论文做不好,复制。社会中有买官卖官,校园就有贿赂老师做班干部、入党,学校成了社会的缩影。

2、学校、家庭道德教育的缺陷。

校园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力量。一直以来,学校道德教育仅限于说教,虽然也组织一些多样化的教育等活动,但多是流于形式。毕竟大学生是由小学、中学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家庭和学校在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现有的应试教育,从小家庭忽视对子女道德意识的培养,不重视对学生诚信意识的教育,许多的教育失误导致学生的道德缺失。

3、大学生个人道德修养要求的下降。

大学生道德缺失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内在的自身。从中学时代到大学学习生活,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一部分大学生迷茫了、迷失了方向,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自己的地位,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理想将要在这里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将要从这里开始。个别

学生整天沉醉于网络所构建的虚幻世界中,将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发泄于网络游戏中,将自己孤立于集体、社会之外。身为学生的他们早已将自己的主要任务——学习忘得没有了踪影,将自己父母、老师的谆谆教诲抛之脑后。最终的结果是失掉了自己身为大学生所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最后成为道德缺失的典型。

三、消除日常行为中道德失范的主要对策

1、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力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无论校园如何受社会风气变化的影响,校园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始终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因为理想是人生的动力之源,如果没有理想,就没有勤奋学习和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实现个人理想。实践就是从身边的事做起。良好道德习惯的培养是从点滴开始的,只有把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具体地转化为个人行为,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才得以体现。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长的环境较优越,但自立、吃苦、抗挫折能力较差,对人生价值认识模糊,学习不刻苦,个别学生的行为不检点。这就需要我们的思想工作抓得更加细致更加具体,用道德规范来要求学生,以善去恶,在平凡日常管理工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切实加强大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学生教育和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组织保证。因此,高校必须首先要选拔一批德才兼备,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善于做学生工作的同志担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有效地推动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其次,注重大学生管理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首先要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身作则,杜绝社会不良习气的浸染;再次,要充满爱心,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感染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做一个高尚的人。

3、运用现代工具与手段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创新。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传播工具已得到广泛的使用。网络为大学生学习、思想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但同时,对大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以及思想意识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些情况,高校应在学生管理数据库基础上建立德育信息数据库,并建立德育软件。利用信息库和德育软件,集学生日常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和做人的道德等

基本信息,古今社会成功人士的个人信息等,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力、渗透力,把大学生日常行为道德的养成工作延伸到网络这一领域。

4、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随着国内外大环境的变化,影响大学生思想的因素越来越多,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增多。结合大学生对待生活的一些不正确的态度,所以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和培养起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将改变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此外,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学习、就业、心理等压力,也加重了思想问题的产生,这些都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因此,作为教育者,一方面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排忧解难;另一方面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放下思想包袱,正确面对挑战。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产生健康的思想,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帮助他们解除困惑,使他们在面对人生磨难或机会时有适当、适度的反应。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它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它在陶冶学生情操,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使他们的剩余精力得到渲泄,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物质文化是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条件。设施的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有助于陶冶师生情操,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调节情趣;第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供平台,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创造性地开展一些活动,使活动源于学生提高素质的需要,既能使活动适合学生的特点和要求,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增强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更好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析大学生日常行为中的道德缺失问题 第2篇

当代大学生在伦理道德观念价值观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因而关注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并探索行之有效的引导和教育方法,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笔者将联系身边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以及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加上网络的迅速普及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因而关注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笔者将联系身边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 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念缺失的表现

伦理道德是人们处理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或准则,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问题。在把握伦理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审视和分析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伦理道德问题,是高校德育教育必须关注的重要领域。

(一)诚信观念薄弱,责任意识淡化

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都出现了“诚信危机”。这种“诚信危机”在高校主要表现为诚信意识与行为失衡、“失信”行为多样化。具体表现为:舞弊行为严重、恶意拖欠学费、制造虚假履历等。

此外,由于“功利主义”盛行,部分大学生所追求的人生目标是“为自己”,他们社会责任意识和集体责任意识淡漠,更多的是关注如何获得奖学金、评先评优、入党、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等与个人利益有关的所谓“贴金”事宜,很少关心他人、集体和社会。

(二)自我中心意识过强,缺乏团体协作精神

人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就必然与周围的人发生一定的关系。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据调查,困扰大学生最多的两个问题,一是学习,二就是人际交往问题。多数大学生都能在与别人的相处中适当地考虑到别人,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但部分学生的交往主动性欠佳且过于关注自我,就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一些集体活动中。在具体的交往活动过程中,便会表现出团结协作能力较差,综合心理素质偏低等问题。

(三) 公德意识与规范意识的缺失

大学生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大部分大学生都能遵守公共生活的伦理规范。但有部分学生却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如在公共场合不给老年人让座甚至与其争吵、在学校里对公共教室垃圾视而不见或者自己也随处制造垃圾、在图书馆里偷书、不随手关闭水电造成浪费等。在行为规范方面,部分大学生认为进了大学就“解放”了,因而漠视校规校纪,不服从老师辅导员的管理教育。

纵观以上的几个方面,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即目前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只停留在书本上和口头上,并没有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也就更不可能在生活中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

二、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念缺失的对策研究

大学生伦理道德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其整体素质的提高,甚至会导致社会公德水平的滑坡。因而针对上述问题,要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强化公德教育,弘扬传统美德

当下,中国传统道德虽然仍有一定的生命力, 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应该在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结合传统道德,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1、 价值观教育

必须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反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以达到古代传统伦理道德“重整体精神,强调爱国思想;追求精神境界, 向往理想人格”的伦理道德要求。

2、 家庭伦理教育

在大学生中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能够尊重和赡养老人,做到古代传统伦理道德“推崇仁爱原则,强调人际和谐;提倡人伦价值,强调道德责任”的要求。

3、职业道德教育

要在大学生中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使大学生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能够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特别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育方法

“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始终把受教育者当作教育的主体看待,尊重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与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主体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德育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的灌输。其核心是呼唤主体意识的觉醒,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3]因为德育工作归根到底是受教育者真正接受外界所灌输的内容,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品德最终外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的过程。应该是行为主体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自愿行为。

因此也就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变传统的“灌输式”为启发式,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吸收,从而自觉地把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品质。

(三)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

校园文化,包括校风、学风、学校的历史传统、学校的各种活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品德与人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因而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德育的重要作用,要通过组织各种讲座、学术论坛、名人报告等多种形式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气氛,打造良好的学风。并且要充分发挥校园各种传播媒介的作用,特别是当下的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以及通过广播、报刊、摄影、文艺演出等弘扬正能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教师及学校的各种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践行德育内容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人们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完善,固然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但人们绝不是只能消极地适应社会环境,而是能够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地抛弃旧道德品质,形成和完善新道德品质。”[4]即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单靠理论教学和校园环境的熏陶是完全不够的,还必须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道德信念的培养与道德意志的锻练,增强道德心理体验。只要在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才能真正达到效果。

为此,学校应积极支持并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品德。如利用周六、周日的空闲时间,组织学生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到学校附近的社区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生活无法自理的人服务;也可利用暑期开展“三下乡”活动,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或偏远农村进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经历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积极道德心理体验,消除消极道德心理体验,而且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伦理道德价值观。

总而言之,只有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下,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培育才能被真正重视并通过实际活动予以贯彻。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良好的道德修养,实现自身的全面健康的成长,为以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析大学生日常行为中的道德缺失问题 第3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生,道德问题

素质教育一直以来是被广大教育工作者重点提及的词汇,也有不少的文件专门强调素质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从素质教育的概念而言,其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一般认为素质教育主要包括知识、能力和道德三个方面。而在当今社会中,讲究道德教育尤为重要。

一、学生日常行为中道德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学习态度,弄虚作假现象。

自古以来,诚信伦理的价值在我国很早就被高度重视。在我国传统儒家伦理中,诚信守信被视为“立人之本”、“立政之本”。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目前,论文的剽窃与抄袭现象比较严重,许多学生借用他人观点,同时不标明出处之事更是司空见惯。这些完全与我们学生的诚信道德有密切的关系。

(二)恋爱观偏差,拜金主义现象。

恋爱本是一个很纯洁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学校学生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有部分同学把爱情作为自己达到某一种目的的方法。因此,在很多高校中,出现学生“傍大款”、“做小三”的现象。

(三)组织性、纪律性较差。

大学是一个追求个性,崇尚自由发展的地方,但很多同学误解为大学校园是一个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地方,他们一味地追求自由,而把自由理解为没有管束,自由懒散的状态。

(四)行为举止不文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当代大学生享受这丰硕的成果,同时他们也接受各种文化的影响,他们不被传统封闭,却同时也丧失了中华名族许多优良的传统。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外界社会风气的影响。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实习基地,而校园生活的种种现象完全可以在社会中可以找到,而不是书本上可以学到的,这与社会风气有一定的关系。以前,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大学校园是一个神圣的“象牙塔”。而现在,大学教育转向大众化,大学生人数激增,“象牙塔”失去了往日的光环,大学与社会融合在了一起,社会风气在不断感染着校园。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缺陷。

校园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是道德教育的主导力量。多年来,学校的道德教育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行为举止来引导,主要是通过说教的方式。而许多学生的道德方面的问题并非在大学校园中就养成的,一个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必须经历小学、中学和高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家庭和学校在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现在中国还停留于应试教育层面,很多家长和中小学的老师更看重学生的成绩,他们则认为:即使一个学生道德素质很高,但成绩很差,他同样很难上大学;而道德素质很一般,但成绩很好的学生,则完全可以上大学。他们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就是学习成绩。

(三)大学生自我要求的降低。

大学生道德缺失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自身,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认识的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迷茫了,很多人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多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所构建的虚幻世界中,将自己对于社会的那种责任置之度外,许多人喜欢逃避现实世界,在现实世界中,沉默寡语,而喜欢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消除道德问题的方法

(一)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管理力度。

校园教育在学生的教育上始终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校园的学习环境会受到一定的外界因素的影响,但其总体是传播的知识的最要地方,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重要场所。若想消除学生不良道德,还需要依靠校园的道德教育。

(二)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中华名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曾以灿烂的过去光耀世界,闪烁着中华名族指挥之光的诸多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华历代优秀人物,既是中国的伦理道德培养出来的,又以他们的言行与高尚品德丰富和发展了中华名族整体的道德。

上述分别从学校和个人方面分析了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同时,我们全社会应该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培养,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家庭,父母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给自己的孩子做榜样,培养学生正确的荣辱观。

四、结语

浅析大学生日常行为中的道德缺失问题 第4篇

当前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还存在很多不容乐观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对大学生加强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学院各部门协调起来,共同肩负起对当代青年的教育责任。

关键词:大学生;养成教育;促进;教学

收稿日期:2011-12-11

作者简介:张丽华(1971-),女,江苏徐州人,大连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

一、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本应该在小学及中学时代就基本上形成。但是由于“90后”这一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现行教育制度弊端的影响,在上大学之前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升学上,学习之外的事都由家长和老师代办了,没能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大学阶段,随着学习压力的减轻,又远离父母的管教,需要独立应对生活中的诸多事务的时候,很多大学生就出现了不适应现象,不良的行为习惯也逐渐暴露出来。大学校园内打架斗殴、上网成瘾、乱扔垃圾、铺张浪费、厌学逃学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这都说明大学生在经过中小学的教育之后,并未完全形成“不需任何外力监督和内部动机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活能力”。[1]几年来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学生日常行为失范现象还比较严重,可谓比比皆是:上下课在教室门口拥挤,不懂先出后进原则,结果是屋里的学生出不去,外面的学生进不来,几乎没有学生能够想到自己先退一步;等待上课时在走廊大声喧哗,旁若无人,严重干扰教室内的教学,没有同学能想到去制止;出入楼门时,不懂遵守靠右走原则,两边的门都是既有出也有进,狭路相逢造成严重拥堵,包括我们的部分老师也是如此;师生狭路相逢时,不懂尊敬师长,每每是老师站在旁边要等他们都走完了才能通过,而没有多少同学想到应该让老师先过去;还有同学关系紧张;心理问题严重;缺乏俭省节约精神;缺乏诚信意识等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校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对大学生加强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新时期大学新生养成教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大学校园就如同是社会的缩影,它时时刻刻都会受到社会上大气候的影响。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大学生们还未定型的思想心理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基本素质,就可能会在强烈的外来冲击下扭曲变形,甚至偏离正确的轨道。所以,养成教育在高校是势在必行的。然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却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形成时期,同时网络、信息技术又在飞速发展。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一方面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道德体系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新的道德体系又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从而削弱了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就如同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同学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娱乐手段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又正处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辨别是非、抵制诱惑的能力不强。而新技术所带来的网络游戏、电影、论坛、聊天工具等新事物对大学生又有很强的诱惑性。因此对于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很容易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或者被众多的新鲜事物、新的休闲娱乐方式占用大量学习时间,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专业知识。

(二)学校和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及其误导对养成教育造成严重冲击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在上大学以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把培养孩子的知识能力放在了压倒一切的地位,而忽視了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升学率是社会评判学校教育的成败、教师教学得失、学生本人优劣的标准。在人们眼里学生的自身价值和人格尊严之所在就是能否挤进名牌大学,而非品德高低。为了能够使他们考入理想的大学,学校、家庭联手为他们构建了一个几乎封闭的理想环境,他们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升学考试书的学校“尖子”,在这种全方位的保护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依赖性强,忍耐力差,缺乏独立处理矛盾的能力。再加上中小学教师日常教学中的误导——“大学就是天堂”、“考上大学就可以放松了”,结果许多学生考上大学后还真就放松了,这一放松使得高校校园里种种不文明行为层出不穷,直接间接地影响到课堂教学。

(三)新时期艺术类大学生自身因素

在时代大变革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们,家庭环境相对优越,社会环境相对复杂。他们大多生活在“6+1”的家庭结构里,从小在“唯我独尊”的环境里长大,衣食无忧,社会阅历缺乏。进入大学后虽然他们热情开放、敢于创新、思维活跃、智力发展达到高峰等,但同时他们又往往自我意识过于强烈,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分析问题不全面,易走极端;价值观上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等等。尤其是自我要求不严、易于满足。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众口一词地谴责在别人休息时大吵大闹的行为,然而大学生宿舍中制造大吵大闹行为影响他人休息的又恰恰是我们的这些同学。这都增加了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难度。

三、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的策略

解决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问题,单靠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更需要把养成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融入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典型示范中,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及实践活动中,使大学生既着眼于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等内在观念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更着眼于外显的道德实践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成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一)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优势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个性塑造与形成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上存在的信仰迷茫,理想模糊,功利心强,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正确的“三观”指导而容易产生空虚感等问题,[2]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灌输,发挥“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优势还是必要的。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完善他们的观念体系和品格体系的建设,必须注意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创新。应多联系当今大学生的实际,创新教育方法,使课堂成为与大学生沟通、交流、讨论的重要平台。同时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讲解理论的同时,把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有关养成问题拿到课堂中来,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让同学们自己来判断好与坏,这样才能使学生加深印象,进而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二)加强师德修养,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引导学生文明养成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书还有育人。古人语“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虽令不从”,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只有用良好的自身修养和文化素质做学生的行为楷模,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信其行”。“言传身教”是教师应该面对学生的最佳姿态。

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教师首先应做语言的表率,要求学生要讲文明讲礼貌,遇到师长要主动打招呼,那么教师也必须做到。比如当学生向老师问候“老师好”时,作为老师也应该道一声“同学们好”,不能只随意点下头,更不能置之不理或满不在乎,否则不仅会伤学生的心,长此以往他们也会用这种态度去对待别人。教师常对学生说礼貌语言,这实际上已在向学生做文明礼貌的示范,学生会从中受到启迪。

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无声的“身教”要比有声的“言教”影响力更大。如果认为老师的任务只是教育学生,而忽视“律己”和“垂范”的话,说得再多,教育效果也不会很好。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做到对学生的“身教”。比如我们要求学生上下课进出楼门或教室时遵循靠右走和先出后进原则,以保证畅通,那么我们老师首先应该遵守。而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就混杂在那些逆行拥挤的人群中,而且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这就使更多的同学加入到逆行的队伍中,而自己还觉得理所当然,同时还抱怨学院不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因此加强师德教育,注重行为世范,对引导学生文明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三)努力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完善的过程,是在大量的实践活动和交往中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不断提高的过程。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其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挥作用。”[3]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要同他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体验、参与和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对大学生来说班级和宿舍不仅是他们学习和居住的地方,更多是进行自我教育、发展自我、实现社会化的环境。因此加强大学里的班级和宿舍文化建设,制定一套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主动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对大学生养成教育非常重要。同时按照本班的具体情况制定公平合理的评定制度,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但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且可以此为标准在学生当中评选出“班级日常行为规范标兵”、“星级文明寝室”等,使学生学有榜样,由同学们自己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通过优化环境,使大学新生产生环境认同,提高行为自律度,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胡金枚.新时期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缺失现状及加强途径[J].价值工程,2011,(15).

[2]段保才.用科學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创新[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3]席玲玲.浅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浅析大学生日常行为中的道德缺失问题 第5篇

一、受社会不良的风气现象的影响

无可否认, 如今的市场经济的体制确实激发人们生成主体意识, 于是便诱发了一种个人主意的倾向。当利益开始产生,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冲突或者相互之间会存在妒忌等等不好的心理, 于是存在不同的利益群体就会导致人们在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的上的多样化。经济的效益在增强了我们务实的观念的同时也诱发了很多拜金主义的思想, 一些唯利是图等等腐朽的恶象正在不断地蔓延, 并且很快地就发展成为一些人的价值标准, 但是社会又不能及时确立一套更加完善的价值观念标准, 所以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只一味地追求生活的享受, 但却忽略了自身目前的生活状况, 过于追求物质的条件, 而减弱了个人对精神上的追求。加上社会上一些拜金享乐的成年人的影响和一些政府干部谋私利的腐败现象时有曝光, 这些都很多入世未深的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在德育教育上存在的缺陷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推行着素质教育, 并且成效显著。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 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仍然存在, 重视学生智力发展而忽略学生的德育发展的现象还非常明显。有一些学校所进行的德育教育工作, 也只不过是停留在以前的说教模式, 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也许教师一直都在向学生灌输基本的道德规范, 但是只是在嘴巴上说, 对学生根本起不到作用, 时间长了, 甚至会让学生觉得反感然后就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对于一些我们只能够明白字词意思而没有深刻体会的感受, 大家又怎么样付之行动。所以, 德育教育的的效果在某程度上是被一直的传统教育削弱了。

三、家长的过分溺爱也是其中的原因

八十年代末出生的孩子现在已经是大学生了, 因为家里面只有一个孩子, 所以父母通常都会比较疼爱他们, 但过分的疼爱, 就会造成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对于孩子会有过分的保护, 对孩子成长一直在不断地投入。很多父母一直都只关注孩子在智力上的发展, 希望他们能够有优异的成绩, 但这样往往就是忽略了孩子在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上的教育, 他们以为在学校会有老师教育, 但这往往不够甚至起不到作用, 父母是一直陪伴者孩子的, 他们才是能够让孩子从小接受教育的人。但是他们却利用节假日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 而剥夺了要让孩子亲近大自然, 接近社会的人和事, 参与社会实践机会, 这样就会忽视孩子在心理生理和道德思想上的发展。这样的教育等于在孩子接受教育的时期就开始传递错误的信息, 成绩优异才是一切, 其他的就没有所谓。另外就是一些父母非常奢侈地追求生活上的享受以及自身行为的不检点, 没有从小就给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要弥补大学生道德的确实, 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 要积极教导他们梳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着实调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系, 共同参与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工作中, 加强对大学生在信仰、道德规范和实践上的教育, 使当代的大学生能够在时代不断发展更新之下仍能接受切实的思想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吴寒.大学生道德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0.

[2]邹军.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 2012.

[3]李文波.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探究[D].南昌航空大学, 2009.

[4]蔡俊.大学生德性问题及培养研究[D].辽宁大学, 2012.

[5]颜丽娜.投毒案背后高校学生的道德缺失问题[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3, 06:131-139.

[6]孙琦.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0.

[7]王莉, 张海钟.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危机研究述评[J].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6:38-41.

[8]黎军, 陈冬梅.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及对策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 2009, 03:99-101.

[9]高振华.当代大学生道德问题研究[J].青年与社会, 2013, 06:27-28.

浅析大学生日常行为中的道德缺失问题 第6篇

一、当代大学生性道德缺失现状

依据“中国大学生生活现状系列调查:性开放弥漫大学校园”资料反映:当今性话题已成为大学生之间公开谈论的话题, 再也不是从前那个象牙塔里的大学生“谈性色变”的状态了, 已有近半数的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前不久, 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1300万人次, 位居世界第一, 其中25岁以下女性占一半以上, 大学生成为人流“主力军”。

从理论上讲, 爱情是男女获得特别强烈的肉体和精神享受的包含有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复合感情, 是性爱和情爱的统一, 其价值目标应该是指向婚姻。而当代大学生通常将情爱与性爱两者分离开, 使性失去了理性的指导, 从而回归到动物式的性需求上。一些学生存在“爱的唯一证明就是发生性行为”等错误想法, 认为只要双方都愿意就不应受到道德的谴责。更严重的情况是有些大学生漠视性责任, 认为与其在对爱人付出感情时得不到回报或在恋爱中受到严重伤害, 还不如不谈感情直接发生性行为来的直接。此外, 有些男同学会直接选择提供性服务的女性来释放自己的性欲望。也有个别女大学生直接将自己的身体当成赚钱的工具。这看似是个人“私”事, 但其实是缺乏性道德缺失的表现。

二、当代大学生性道德观偏差的原因

(一) 社会因素

随着中西方的沟通、交流的日频繁, 大量的负面、消极的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拜金主义”思想通过各种文化传播途径传入我国, 对人们尤其是作为青年主体的大学生的性道德观念产生不良的影响。以纯洁爱情为前提的性被单纯的性欲及金钱所吞噬。社会环境的改变是引发大学生性道德缺失的重要诱因。

(二) 学校因素

性道德教育本应是学校进行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理应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全面、细致的性道德教育, 并加强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性法理等综合知识的传授, 使得最终达到对大众普及性知识的效果。但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中, 性道德教育处于缺失状态。学生接受不到学校的正确的引导, 就会受到非正规渠道中错误思想特别是网络这一“新媒体”带来的“黄色文化”的侵蚀, 以致学生出现性生理困惑、性心理失衡、性道德缺失、性观念偏执、性伦理混乱和性行为失范等现象。尽管现在有些学校对于这一问题已经有所意识并采用了一定的措施加以改进, 但由于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措施, 其势力结果并不理想。

(三) 家庭因素

在我国众多的传统家庭中, 性道德教育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父母双方都非常忌讳与自己的孩子谈论“性”这一敏感话题, 他们本身也受到自己前辈传统观念的影响, 仍然处于性观念保守、性知识匮乏的状态。这将导致其在面对孩子的性问题上出现消极躲避、强横干预、担忧焦虑等严重情况。孩子在家庭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正确性引导, 是导致孩子出现性道德缺失的直接原因。

(四) 同辈因素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 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同辈群体在青年中普遍存在, 他们交往频繁, 时常聚集, 彼此间有着很大的影响, 容易产生较高的心理认同感, 最终获得心理归属和价值认同。同辈群体提供了个体间交流各种社会信息、看法的平台。在纷繁复杂的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下,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性观念开放的大潮中逐渐迷失方向, 失去自我, 自身性价值观偏离正轨, 被身边刮起的婚前性行为风潮所吞没。

(五) 自身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性生理与性心理高速发展期。一方面是由于生理需求急于寻找释放的途径和渠道, 另一方面是本身就对“性”充满着好奇心态, 都想要去摸索、尝试一下。因而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心理约束力、自制力而陷入性道德的误区, 进一步催生了青年性行为的泛滥。

正处于性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的大学生, 容易受到外界众多不良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使得自身是非分辨能力极具下降。在处理两性关系时, 就会出现性道德缺失、性自律力减弱, 自主意识力、自我满足感增强, 无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大胆、高调实施“越轨”行为。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 增强“性”环境净化是提升性道德教育的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

当代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社会中失范行为的侵蚀, 网络色情文化泛滥的摧残, 导致其性观念、性意识、性道德出现严重畸形、缺失的。因此, 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和特别关注, 严厉打击色情、黄色文化, 实施综合治理, 联合社会各界组织协力净化社会风气, 坚决杜绝黑暗势力的不良侵害, 防止危险隐患的产生。让全社会一同用心倾听、用爱浇灌、用情播撒, 使祖国的花朵拥有一片健康、纯洁、幸福的天地。

(二)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性道德教育的实效途径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加强校园文化提高性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注重学校周围环境的整改和监察。相关管理部门应将打击力度着重放在高校周围的“日租房”、“钟点房”等大大小小的宾馆、旅店。采取行之有效的各项举措, 提高学生生活环境质量, 营造健康、舒适的文化环境氛围。第二, 健全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寝室文化、同辈群体之间的思想交流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容小视的作用。因此高校应严格实施相关管理制度, 深入贯彻落实各项规定和条例, 严禁异性留宿, 将寝室文化建设作为性道德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第三, 搭建校园网上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可以起到很好疏通、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 可以科学地、全面地解决学生的性心理问题。在加之有新媒体网络的力量支持, 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相关心理咨询, 这样更能有效的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 加强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合力教育是改善性道德缺失的关键环节

社会、学校、家庭应通力协作, 发挥合力作用, 开展丰富多样的性道德教育活动, 采用多层次、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多渠道、立体化的综合模式, 加强性科学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利用媒体的传播力量, 通过刊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积极正面引导, 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全面接受性道德教育的新环境, 使性道德知识对广大学生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此外, 高校应着力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师资队伍, 增设专业选修课、系列专题讲座, 增加人际交往能力、恋爱法则规范、生活技能技巧等知识的传授, 让大学生意识到婚前性行为、同居、性犯罪等不健康性行为的危害, 并使其学会如何进行真正的恋爱、如何规范两性交往礼仪, 如何提升两性交往文明素养、如何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以及如何在发生性关系后正确、有效的处理和应对等。

加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 端正态度, 明确责任, 找准着力点, 增强实效性, 将其纳入高校素质教育综合体系之中, 构建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性法理有机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性教育机制, 提升受教育者主体意识, 发挥社会、学校、家庭、同辈等综合文化环境的合力优势。

青年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接班人, 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布局的新形势下, 只有认真探索性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激发个体积极、广泛参与性教育活动的自觉性, 才能使性道德教育取得良好实效。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以及大学生结婚禁令的解除, 我国在校大学生在性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婚前性行为、性关系混乱、未婚先孕等无视性道德的现象。为此,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关键词:大学生,性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莉.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忧&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

[2]孙萍.当前我国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6

[3]人民网-生命时报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2/1022/c1008-19343403.html

浅析大学生日常行为中的道德缺失问题 第7篇

关键词:道路交通,道德缺失,问题,应对

2003年10月28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2007年12月29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和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做了两次重大调整。在此基础上, 国家还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这两部法律性条例代表了我国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最权威国家级法律规定。从机动车和驾驶人、道路通行条件、道路通行规定、交通事故处理、执法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规定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对机动车及驾驶员行为作了有效规范, 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经济能力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私家车。近五年, 汽车占机动车比率从47.06%提高到61.82%。2015年小型载客汽车达1.36亿辆, 其中, 私家车达到1.24亿辆, 占小型载客汽车的91.53%。与2014年相比, 私家车增加1877万辆, 增长17.77%。群众机动化出行方式经历了从摩托车到汽车的转变, 交通出行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对机动车和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等做出规定和限制, 但每年的交通事故依旧居高不下, 研究表明, 各种交通问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道路交通道德缺失密切相关。

一、社会道德与交通道德

社会道德又称社会公德, 是指由社会全体成员普遍认许、遵循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作为一种社会公民所公认的意识形态, 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是促进社会、集体、他人、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 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虽然, 社会公德对人们的约束不具有国家法律那样的强制性, 但它是依靠公民自发形成, 并依靠公民自我约束的一种管理方式。

交通道德是在道路交通演化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 它靠出行者个体的内心良心维系。通过建立一整套明确的善恶标准, 评判和规范道路交通参与者在参与社会交通实践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交通道德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 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是社会普遍道德原则在道路交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第二, 交通道路标准有明确的善恶标准, 对交通行为有明确的是非判断;第三, 交通道德规范对象是各参与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包括人与人、人与车、车与车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等各类交通实践活动, 涉及交通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交通道德是公民道德和个人素质在道路交通实践活动领域的具体表现, 它支配一切参与道路交通活动的参与者的自身行为。它所包含的内容, 从狭义上说, 可分为驾驶道德、行路道德、骑行道德;广义上说, 是与交通系统正常运行相关的所有从业人员的道德, 既包括交通参与者的交通道德和交通素养, 还包括交通决策者、规划者、建设者和管理者的职业道德。

二、道路交通参与者道德缺失行为表现

道路交通中事故频发与道路交通参与者的道德缺失密切相关, 各参与主体在交通实践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直接引发了相互冲突, 是很多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同的参与主体, 道德缺失行为表现不一。

1. 机动车驾驶员的道德缺失

机动车驾驶员道德缺失行为体现在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上。客观上主要体现为驾驶员驾驶技术不过关, 驾驶水平低;主观上主要体现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随意性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机动车驾驶员驾驶知识与技能欠缺。对大多数人来说, “会开车”不仅代表一种必备的生活技能, 更重要的是, 很多人已将拥有驾照视为一种身份象征。[2]即便是很多缺钱买车的人, 学车也已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事。虽然驾照考核分为理论和实操考核两部分, 但目前国内驾校培训以为学员快速通过驾驶考核为目标, 在“重考试, 轻培训”的学习方式下, 很多人只学习到了应试技巧与方法, 并没有真正掌握驾驶理论, 尤其缺乏交通道德知识的学习。即使拿到了驾照, 在未来道路交通实践中, 依然存在隐患。

(2)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随意性大甚至违背驾驶员的行为准则。比如, 司机在驾驶过程中随意变更车道、占用应急车道、开车中接打电话、驾驶中不系安全带、无证行驶、酒后驾驶、超员超载等行为, 都对道路交通安全产生了潜在威胁。驾驶员的这种过于随意的驾驶行为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的安全秩序。

2. 非机动车驾驶人员的道德缺失

道路交通中的非机动车主要指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相比机动车, 非机动车具有明显的弱势。在很多路段, 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交叉行驶抑或并行。大多数非机动车行驶缺乏规范, 带来严重威胁。比如, 很多人骑快车、双手离把骑行、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不按指定车道行驶、越界骑行等行为, 大大增加了交通事故的概率。同时, 在某些路段, 非机动车与行人的道路交通标志不清、指示不明, 从而使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事故时常发生。

3. 行人行路中的道德缺失

在我国, 行人的交通意识较淡漠, 不按交通规则行路等不文明现象很严重。目前, 有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 多由行人不按交通规则行路所致。比如, 过马路不看红灯、随时随地横穿马路、行人走行车道、翻越护栏、在马路行走时嬉戏打闹、不在站台上等公交车。这种“中国式过马路”的不文明行为引发的交通事故多具有伤害严重、事先难以预测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 会给家庭造成极大伤害与痛苦。

三、道路交通中道德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交通道德缺失的原因, 不仅与道路交通参与者自身有密切关系, 同时社会原因、制度原因对交通道德的缺失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1. 社会公德的缺失引发交通道德滑坡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话语权有了明显提升。然而, 在经济发展中, 道德建设的步伐远远比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特别是个人越来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思想的扩大, 致使交通道德缺失的影响逐步增大。不少人认为, 经济的发展和个人利益的维护必须以降低道德品德为代价。第一, 在过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条件下, 一些人变得没有爱心、没有社会责任感。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 或为了更好地维护个人利益, 一些人甚至抛弃了最基本的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 变得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第二, 社会的发展使部分地区贫富差距过大。贫富差距的拉大使得部分人甚至丧失理智, 铤而走险。社会公德的下滑使社会中个人的公德缺失, 人心浮躁。交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非孤立于社会道德独立存在, 而是社会道德体系的一个缩影。虽然法律法规对交通事故的各方都有权利和义务标准, 但是, 在实际操作中, 社会中出现了不少“扶起老人反被讹”、肇事司机“撞上不如撞死”等现象。由此可见, 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直接关系到交通道德水平。[3]

2. 道路交通参与者的非理性因素与心理产生的影响

在道路交通行驶过程中, 司机的非理性因素会对司机的情绪产生巨大影响, 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如果所有的出行者都是理性的, 那么交通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就很少会出现不均衡状态。当然, 出现非均衡现象也说明部分出行者是非理性的。理性思维下的规划方案也许并不符合实际, 而非理性的思维方式时刻在我们身边。另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心理影响, 它包含了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过程等因素。这些因素对司机和行人的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影响。[4]比如, 司机因开“斗气车”而发生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很多司机在开车中缺乏相互理解, 从而造成严重的身心损失。

3. 司机思想意识淡漠与教育的形式化

在我国, 很多人对人身、财产安全较关注。大部分人认为, 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较小, 车祸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导致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 侥幸、从众心理严重。不懂交通安全规则, 缺乏交通安全常识。[5]每一个道路交通的参与者都理应遵守交通规则, 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 许多人只重视驾校规定的需要考试的几门课程的学习, 很少主动学习和关心交通安全规则知识, 尤其一些教育文化较低的人, 在交通安全知识方面几乎是“文盲”, 连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都不甚了解。同时, 在我国的驾照培训中, 严重存在“功利化”思想, 培训的唯一目的就是取得驾驶证。因此, 即使开设了驾驶员理论课程, 最终学员也是应付考试而学习, 没有真正理解与掌握, 为后期的交通道德的缺失埋下了隐患。

4. 道路交通管理者管理的不足

随着私家车的过度增加,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日益严重, 对交警及相关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需求大幅增加。但是, 由于警力有限, 无警路口的行人交通违法少受约束;民警日常工作中侧重于机动车违法惩治, 对行人交通违法的管理力度不够。在道路规划建设上, 部分信号灯、标志标线的设置还存在不齐全、不规范等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行人的违法。[6]同时, 部分道路交通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文化程度不高, 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低下, 是在管理过程中导致管理手段单一以及粗暴执法等的原因。交通管理人员以罚代管的现象, 不仅使其在管理过程中达不到预期目的, 也常常导致管理者与司机之间产生严重的矛盾。

四、应对交通道德缺失的对策与建议

在现代化不断发展的今天, 社会道德是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必须正确认识并高度重视对公民道德水平的培育。交通道德已成为公民道德和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不断完善, 加强公民交通道德意识建设, 并将交通行为制度规范内化为人们自觉的交通道德意识。

1. 加强交通道德教育

现阶段, 全面提高道路交通参与者的交通道德水平, 需要加强建立健全全民教育。从教育对象上:首先, 要加大对驾驶员安全知识及道德教育的力度, 使其深刻认识到交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并加强驾照考核的力度与难度, 通过采取定期笔试考核等制度, 使驾驶员牢牢掌握交通安全道德规范。加强政府、团体、个人对驾校及学员的监督检查, 建立相关协会、团体对驾驶人群体进行持续交通道德再教育。其次, 要从娃娃抓起, 在学校基础教育中加大交通安全知识教育, 使学生们从小牢固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道德观。从教育方式上:既要重视传统教育方式, 也要借鉴现代化的技术, 比如, 通过传媒宣传、互联网教育、云技术手段等方式全方位进行教育。

2. 加大交通执法力度

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的违法违规通行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政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违法违规交通行为的自我监管与惩治力度。第一, 要加强行人和非机动车的管理, 进一步建立健全非机动车管理办法, 在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增派人员, 设立安全防护措施等。第二, 要加强机动车的管理力度, 进一步完善机动车管理办法, 加大违法违规交通行为的处罚力度。在此基础上, 要明确划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权利和义务, 推进三者的和谐发展。

3. 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进一步规范交通道路中的基础设施和标志标线建设有助于明确划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行动区域, 对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一, 加强步行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 保证行人有一个宽敞、方便的步行空间。第二, 在设计、兴建、改造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道路时, 要符合规范要求, 不影响行人正常通行, 建立专门道路管理与养护队伍, 确保道路的连续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第三, 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措施。通过优化公交线路站点布局、完善公交专用车道、升级站台设施、建立智能系统、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 吸引广大市民乘坐, 减少交通违法行为。[7]

4.长效化和常态化的道路交通管理机制

交通道德的失范不仅是由于参与者交通意识淡薄、交通行为失范, 也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无法将相关制度严格落实有着密切的联系。政府与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奖惩结合的方式, 规范出行者的行为, 不仅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也要将这种行为制定并固定下来, 真正内化为任何道路交通参与主体的内在意识, 才能真正提高交通道德。

5. 提高全民的责任感与社会公德

国家及政府应注重提升全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将法律惩罚与道德说服结合起来, 提高公民的“社会良心”。首先, 综合统筹, 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点工作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义融入公众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 坚持常抓不懈, 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知人晓, 内化于心、外化为行, 为公民思想道德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价值引领和道德支撑。其次, 要积极开展主题活动, 亲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府及社会公益组织应组织多样化实践活动, 帮助公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 自觉融入,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作用。社会公民要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中来, 不断提升修养, 净化内心, 从而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2015年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迅猛增长[EB/OL]. (2016-01-25) ,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6-01/25/c_128666887.htm.

[2][3][5]姚姗姗.当代大学生交通道德缺失现象分析[J].改革与开放, 2014 (22) :51-52.

[4]石飞.出行感知决策的心理学分析与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 2013 (01) :111-116.

[6]杨成.人行横道呼唤交通文明[J].道路交通管理, 2014 (04) :46.

上一篇:招聘拟聘用人员公示表下一篇: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