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产业发展情况

2024-06-17

核桃产业发展情况(精选6篇)

核桃产业发展情况 第1篇

核桃产业进展情况汇报

核桃产业进展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这次市委核桃产业督查组一行跋山涉水、不辞辛苦,到××乡检查指导工作,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就市委核桃产业督查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乡核桃产业发展的进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核桃产业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采取有力措

施,精心组织,全乡掀起了大干核桃产业的热潮。

(一)成立组织机构,确保了产业顺利实施。为加强我乡核桃产业发展的

领导,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李红春任组长,乡党委副书记、乡人民政府乡长俸红健,乡人民政府副乡长鲁湘军任副组长的核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乡林业站、财政所、司法所、扶贫干事、农业综合服务站、统计站、科技干事和九个村的支书、主任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林业站,由分管的副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林业站长任常务副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事务。各村也结合实际,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了核桃产业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抓。

(二)分析现状,认真做××乡核桃产业“十一五”规划。我乡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乡,土地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雨量充沛,光热资源充足,平均海拔1540米,是泡核桃发展的适宜区。××乡种植核桃有一定的历史,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核桃市场需求量的逐步增加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核桃产

业进一步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并逐步把核桃产业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投入一定的资金技术,引进苗木,使核桃面积逐年增加。但是由于部分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科技意识不强,重栽轻管现象十分突出,泡核桃产业尚未形成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偏低。因此,积极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强化泡核桃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当前我乡的一项富民兴乡的重要任务。根据市委的要求,全市上下将掀起新一轮核桃产业的发展的高潮。县委、政府于2006年8月25日召开了全县核桃产业发展工作会议,按照县委政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总体要求,为切实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产业布局,增加农民收入,乡党委在第七次乡党代会上明确了我乡“十一五”期间“一一五八”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将核桃产业列为“十一五”期间全乡重点建设的“一一五八”产业基地之一,在目前全乡已有1815亩的基础上,规划新种植总面积8000亩,涉

及全乡9个村委会,全乡每年以2000亩的规划组织实施,最终实现全乡核桃种植面积10000亩的目标。

(三)层层做好宣传动员,把规划落到实处。全县核桃产业工作会议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及时召开党委会会进行研究,在领导班子中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研究××核桃产业的发展,并于9月12日召开了乡领导班子成员、相关站所负责人及各村委会支书、主任参加的动员会议,安排部署××乡核桃产业发展,把今冬明春的核桃种植具体化。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会后及时召开了村、组干部会议和群众会议,向各级干部群众宣传核桃产业,向群众说明了集中连片面积地块可套种间种农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对零星种植的农户,可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箐沟边等空闲适宜地方种植;种苗由县、乡无偿提供,对种植成活的,县乡技术部门验收合格的,每成活1株,给予1元的资金奖励等相关政策。今年××乡的

重点是在放在芒公、控角和糯掌三个村,其它村只是进行零星种植,目前全乡共落实规划面积2050亩,规划面积已经落实到户,其中芒公村600亩、控角村300亩、糯掌村200亩(集中连片),莲花塘村300亩、控井村200亩、勐甘村民100亩、翁丁村100亩、××村100亩、勐卡村150亩。落实面积中集中连片面积为1000亩,其中芒公500亩、控角村300亩、糯掌村200亩。

(四)采取措施,多渠道落实种苗。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全县今年新植核桃面积达万亩,县上三个育亩基地只能提供2万多亩,县上要求我们各乡镇自力更生,尽量想办法解决种苗。乡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多渠道落实种苗,一是采取自己育苗的方式,目前已落实了部分亩圃基地,用作母本的铁核桃籽种已向外定购,计划育苗2万元株,亩圃基地正在着手准备。二是认真落实乡内的种苗。经核实,乡植物内现有2—3年的实生苗7万多株,全部还没有嫁接,初步与育苗农户进行了商谈,一种方式是由乡上全部收购实生苗,自己进行嫁接,另一种方式是育苗农户进行嫁接,我们进行定购,现在正在落实中。三是向外购苗,满足今冬明春的种植面积。

(五)齐抓共管,搞好服务。根据全乡大部分群众泡核种植粗放,不懂技术的实际,乡党委、政府结合科技三下乡活动,开展核桃种植技术培训,林业、农业综合站对核桃坑开挖、种植、嫁接等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在核桃坑开挖上,要求在今年12月10日前开挖完成,2006年1月份全部种植完成。12全文查看

核桃产业发展情况 第2篇

浙江省林业厅

山核桃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经济林树种,也是我省享誉中外的著名珍稀干果,生产历史悠久,集果用、材用和保健等多种用途于一体,结果寿命长、经济效益高,是我省最有地方特色,最具市场潜力和比较优势的林业产业资源,对山区农民的经济收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产业现状

1、近年产业发展情况

我省山核桃栽培面积约78万亩,其中投产面积约40万亩。2007年我省山核桃干果产量为1.6万吨,其中临安、淳安是重点生产县(市),分别占60%和30%左右,占全省总产量的90%以上,总产值达14.5亿元。其他栽培的县(市)还有桐庐、安吉、建德、富阳等。形成了以浙西天目山脉为主的山核桃产业带。

2、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民收入情况

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根据目前我省经济林管理水平,山核桃和香榧栽培面积70万亩,平均每5亩一个劳力,需要14万个劳力,从事一产(种植业)的劳力可达10万人以上,从事二、三产(加工、销售和运输等)有1万多人,估计集约经营全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可以吸纳城乡社会劳力10多万人,如果按现在从事作为副业和粗放管理来算,估计可达15万劳力以上。

农民收入方面:山核桃经济效益非常高,山核桃每亩收入平均在800元-1000元,管理水平高的在2000元-3000元左右,有的还超过了5000元。据调查,临安市2005年山核桃产量6984吨,总产值达10.44亿元,其中一产2.64亿元,二、三产7.8亿元,总产值占当 1 年农业总产值的13%左右。仅临安市山核桃一项,就出现了年收入超百万元的村103个,户均收入超万元的村61个,共有12160户农户山核桃收入超万元,852户收入超5万元。

3、产业化情况

近几年来,我省山核桃的产业化程度有较大的提高,据2005年统计,临安市山核桃加工企业达300余家(包括加工大户),加工能力超过万吨,包括安徽宁国等地的山核桃原产品也流向临安加工,成为全国最大的山核桃加工和集散基地。产品包括炒果类、手剥山核桃、仁类等三大主打系列产品和糕点、油、酒等辅助产品,产品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设点销售,通过了加工销售,实现增值1亿多元。

4、农民组织化程度情况

我省于2002年成立了省山核桃产业协会,主产区的县市都成立了山核桃产业协会,主要是企业、种植销售和大户等参加。产业协会在信息交流、价格指导、行业自律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近30家山核桃专业合作社中,涌现出“东林”、“森宝”、“东升”等一批运作良好,增加农民收益,在行业中具有示范作用的专业合作社。

5、科技水平情况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省山核桃主产区农民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生产经验,为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省有关科技人员先后完成各级科研专题达二十余项,取得了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和一批专利,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山核桃丰产稳产栽培技术和有关育苗、造林等方面的系列配套实用技术,技术优势明显。还创建了省级山核桃科技创新中心,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浙江林学院、浙江省林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拥有一批从事山核桃研究的专家,又有一批民营科研机构和基层工作的技术人员、农民技术人才等,为山核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二、产业发展分析

1、市场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历史上就喜好山核桃的习惯。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山核桃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从近几年全国总量看,山核桃平均年总产量仅1.7万吨左右。我省总产量在1.6万吨左右,按全省人均占有量计,分别为0.25公斤左右。由于量少,山核桃的市场销售在很大程度上还处在礼品经济阶段。按全省人均消费0.5公斤计,则需山核桃2.4万吨,则需要130万亩山核桃投产面积才能满足,即使今后随着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平均单产提高50%,也必须有86万亩山核桃生产基地才能满足。再加上长三角地区有2亿人口及日益增加的出口外销量,山核桃的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2、生产

(1)产业带明显,初步形成区域产业经济

我省山核桃主要分布在杭州的临安、淳安、桐庐、建德和富阳以及湖州的安吉等地,集中在天目山脉一带,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临安、淳安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山核桃之乡”,经过多年的建设,临安市已经成为国内山核桃最大集散和加工地,其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

(2)山地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

我省“七山一水二分田”和优越的水热条件是我省的基本省情。一是大面积的低丘缓坡为发展特色经济林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我省尚有坡度26.67万公顷小于15度的林业用地面积低丘缓坡可用于发展特色经济林。二是我省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雨量充沛,光热水资源丰富,平均气温为15.3~18.5℃,年降水量在1000~2000mm,为发展特色经济林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

(3)经济效益好,农民发展和管理的积极性高

山核桃生产的经济效益名列我国各经济林树种的前列,山核桃其它干水果相比,虽然开花结果较迟,但经济寿命长,一次种植,长期受益,百年山核桃树仍可结果累累,造福于子孙后代。山核桃和香榧已成为主产区农民的“摇钱树”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群众发展山核桃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近5年来,全省已新发展山核桃10多万亩,每年都在2万亩以上亩以上。

3、主要优势

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地理区位优势

我省处在长三角地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长三角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是我省特色经济林干果产品主要消费市场。上海和我省宁波都有大港,对我省特色经济林干果产品出口到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地具有良好的优势。

(2)产、加、销优势

我省山核桃是著名的珍稀干果,经济价值高。山核桃除安徽临近我省的几个县有外,主要面积和产量以及加工都在我省临安等地。近年来,我省山核桃加工和销售企业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建立了销售网络。因此,我省具有山核桃的产量、加工和销售的优势。

(3)技术开发优势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省特色经济林主产区群众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生产经验,为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省有关科技人员先后完成各级科研专题达几十项,其成果居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还创建了山核桃科技创新中心,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丰产稳产栽培技术,开发了系列新产品,技术优势明显,我省拥有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浙江林学院、浙江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和一批从事特色经济林研究的专家,又有一批民营科研机构和基层工作的技术人员、4 农民技术人才等,基本形成了科研开发梯队,为我省特色经济林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4)区域经济和效益优势

我省是全国经济发达省之一,财政状况良好,非公有制企业众多,民间资本雄厚。山核桃单位面积效益高,是广大农民尤其是山区农民脱贫和致富的重要来源,是深受山区农民欢迎的经济林树种,这些为我省发展核桃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5)综合利用优势

山核桃营养丰富,含油量高,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其仁含有极其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钙、钾、磷、铁等矿物质元素;其脂肪酸组成以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80%以上,是易消化和预防高血脂和冠心病的优良食用油;果仁含有9%-12%以上的蛋白质,17种氨基酸,具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中的7种。维生素A、B、E含量丰富,SOD活性强,常食可软化血管、降低血压,提高免疫力,明目轻身,消痰化积,延年益寿。果壳可生产高性能活性炭,综合利用价值大。

4、发展制约因素

(1)造林投入成本大、经济效益产出迟

由于山核桃造林前期投入成本大,按高标准造一亩山核桃需要800元-1000元,每年要进行必要的管护,而效益产出迟,造林后一般要10年左右开花结果,15年后进入盛果期。因此,影响了非主产区群众种植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当前发展速度大大落后于我省的其它一些经济林树种。

(2)基础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特色经济林多生长于山地陡坡,水土保持、水分管理等基础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受自然因素影响明显。近几年,栽培和管理技术虽然有很大的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其生产经营水平还比较 低,管理相对粗放,产量不高或不稳,有的林分大小年明显,影响了农民的收益。

(3)良种化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滞后

山核桃良种化进程十分缓慢。山核桃由于无性繁殖技术不过关,长期采用实生繁殖,变异性大,品质有所下降。迄今为止,山核桃是干果中唯一没有实现良种化的树种,良种选育,苗木快繁等技术等尚待进一步提高,造林后植株生长缓慢、进入盛果期迟等问题还没有全面得到解决。

(4)加工企业规模偏小,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

我省特色经济林在栽培上主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个体经营规模很小,有的甚至只有几株山核桃树,产量少,产量和价格的依存度高。我省山核桃加工企业数量多,但这些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品牌很多,但名牌很少,龙头带动能力较弱,产供销脱节,销售方式相对落后,流通渠道不畅。质量参差不齐,行业内部无序竞争现象时常出现,特别是新产品研发滞后,市场开拓力度小。协会和专业经济组织发育不够,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我省山核桃和香榧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增加资源总量、扩大栽培规模为基础,依靠科技进步,全面实施以龙头带动、名牌推动战略和标准化栽培技术,大力推进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做大做强山核桃产业。

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我省新发展山核桃面积50万亩。规划以临安、淳安为山核桃产业带中心区域,以安吉、桐庐、建德、富阳等为外围重点区域,向全省的湖州、衢州、金华等其它适宜发展的县(市、区)辐射,使我省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

发展重点是:在山核桃主产区主要是适当扩大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山核桃的生态栽培模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山核桃的产量和 质量,在新发展区大力实施山核桃“西进”战略,扩大栽培面积,提高造林质量和管护水平,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建立山核桃优质容器苗骨干苗圃;加强山核桃良种、矮化栽培和产品加工方面的研究,全面提高山核桃产品的附加值。

四、投入和效益预算

2008-2020,山核桃造林50万亩,造林成本按每亩1000元,山核桃需要投入5亿万元,平均每年4000万元。骨干苗圃建设投资1000万元。共计5。1亿元。

如果管理得当,十年后,山核桃和香榧就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十五年后基本达到平均效益水平,按山核桃每亩100公斤计,新发展的山核桃预计可以增加产量50万吨,增加经济效益30亿元,效益十分显著。

厅绿化造林处

核桃产业发展情况 第3篇

核桃 (Jungians regia) 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 位列四大坚果之首, 多年来深受世界人民的青睐。核桃营养丰富, 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以及钙、钾、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 尤其是其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6%以上, 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人群是不可多得的保健佳品。同时, 核桃树形高大, 根系发达, 具有极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其木材材质极优, 广泛用于装饰、船舶、枪械制造业。核桃在国内外市场日渐走俏, 需求量不断增加, 价格连年攀升, 国内每公斤核桃坚果价格达到30~60元, 全球核桃需求量仍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目前, 党中央国务院已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提高到粮油安全的战略地位, 这无疑给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长阳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 坚定“生态立县, 产业富县”的理念, 结合县情, 确立了“建设土家发源地、都市后花园、低碳示范区”战略, 绘制了“建设百万亩木本油料大县”的宏伟蓝图, 制定了带领45万土家儿女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将以核桃等为主的绿色产业作为林业产业的主力军, 在山上再造一个长阳。长阳从2009年开始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本文从长阳发展核桃产业的可行性、历史与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并提出相应对策。

2 长阳县发展核桃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2.1 自然条件分析

2.1.1 适宜的温度

核桃喜温、耐寒, 抗性强, 适宜温区年平均温度8~16℃, 极端低温≧-26℃, 极端高温≦38℃, 全年无霜期150~240d。鄂西南长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雨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较长的气候特征。全县平均气温14.6℃, 极端最高气温38.9℃, 极端最低气温-6.5℃, 无霜期276d, 年均降水量1335.5mm。年日照时数1875h, 年辐射总量98.9kCal/cm2。灾害性气候主要有:旱灾、雪灾、洪涝、连阴雨、冰雹和大风等。目前, 辽河、清香、云新三个核桃品种均引种成功并已试花试果。

2.1.2 适宜的湿度

核桃喜水、肥但土壤过旱或过湿均不利于核桃的生长和结实。长阳雨量充沛,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492.9~1754.3mm, 年平均降水量为1335.5mm, 年活动积湿 (>10℃) 3000~5281.7℃, 相对湿度85%。能够充分满足本地核桃品种及部分北方品种的生长需求。长阳县河流众多, 水系发达, 全县共有大小溪河1978条, 总长万余公里。长江的一级支流———清江横贯全县东西, 境内流程148km, 高差140m, 流域面积3348km2, 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98%。清江一级支流32条, 二级支流44条, 自西向东呈羽状分布, 构成庞大的清江水系网。发达的水系, 为核桃的生长提供了水份保证。

2.1.3 充分的阳光

核桃和其它果树一样, 必需充分的阳光保证其生长发育、开花结实。全年日照时数必须达到2000h以上, 才能保证核桃的正常生长发育, 如果低于1000h, 核壳、核仁均发育不良。长阳年平均日照时数远高于此, 现已引进的“清香”、“辽核”、“云新”三个品种的核桃适宜长阳的光照条件。

2.1.4 优质的土壤

核桃喜肥沃湿润的沙质壤土, 适应多种土壤, 喜石灰性土壤, 在山区河谷两旁土层深厚的地方生长尤其优良。境内土训成土母质主要有云母片岩、千枚岩坡积物 (约占51%) , 板岩坡积物 (约占38%) 近代河流冲积物, 第四纪粘土沉积物, 石灰岩坡积物等5类。发育形成的有黄棕、黄棕壤、棕壤、石灰岩土、潮土、紫色土、水稻土等7个土类。全县土壤的土层厚度一般在25~80cm之间, 肥力中等, 质地多为壤土结构, 结构较疏松, 通透性好, pH值在5.5~7.5之间, 有机质1.20%~8.16%, 全氮0.06%~0.51%, 碱解氮224.610×10-6~364.0×10-6, 速效磷6.5×10-6~18.0×10-6, 速效钾54.6×10-6~439.8×10-6。长阳的土壤因子, 可以大面积满足核桃生长需要。

2.1.5 丰富的林地资源

长阳地处江汉平原向西南山区的过渡地带, 境内山脉主要由武陵山脉和巫山山脉向东的余脉构成, 两大山脉以清江为界。总地势西高东低, 高低悬殊, 山峦重叠, 群山对峙, 峡谷幽深, 地形条件十分复杂。全县共有大小山峰835座, 其中海拔2000m以上的山峰7座, 最高点崩尖子海拔高达2259.1m, 最低点的向家溪海拔仅48.7m, 相对高差2210.4m。相对高差大于500m, 海拔500m以上的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0%以上。特殊的地貌类型和复杂的地形地势构成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地利用格局。全县土地总面积512万亩, 其中:林业用地358万亩, 占70%;非林业用地154万亩, 占30%。森林覆盖率72.16%, 林木绿化率77.38%;未利用地面积64万亩, 占12.5%。全县的宜林荒山 (荒滩) 地、无立木林地、通道绿化地、村庄绿化 (四旁植树) 地、需退耕还林地、难利用地、可改造低产林地7类地可造林地面积是82.6万亩, 可以说发展核桃产业潜力巨大。

2.2 社会条件分析

核桃的优质高产需要精细的培管, 大量的劳动力和足够的财力保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之一。

2.2.1 充沛的人力资源

全县辖11个乡镇, 154各村, 992个村民小组, 总户数14.94万户, 总人口40.73万人, 平均每平方公里99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33.85万人, 农村劳动力21.56万个, 全县劳力资源充足。

2.2.2 可靠的财力保障

2014年全年国民生产总值100.51亿元, 财政收入11.7391亿元, 农民人均收入6466元。同时大量的国家扶持资金可整合用于产业发展, 有足够的财力保障。

3 长阳核桃产业发展的概况

3.1 长阳栽培核桃的历史

长阳有着悠久的核桃栽培历史, 明代史书中《物产》部分共开列6种林果, 其中就有核桃, 本县北部山区榔坪镇核乐园村因种植核桃而得名百年。新中国成立以后, 20世纪50年代末和70年代中期, 全县先后两次大规模栽植过核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 核桃产业开发不断得到重视。“十五”初, 县委、县政府按照“自给型农业, 商品型畜牧业、经济型林果业”的总体要求, 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 把小而全、多而杂的果、畜、茶、药、菌五个重点产业浓缩为核桃、畜牧、茶叶、药材四大产业, 提出着力构建“南果北茶中药材”的产业格局。“十一五”末, 县委、县政府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思路, 提出了“核桃抓种苗、柑橘抓品质、茶叶抓规模”的“222”工程 (即到2015年, 全县实现核桃1.33万hm2, 茶叶1.33万hm2, 柑橘1.33万hm2的奋斗目标) 。

3.2 长阳发展核桃产业的现状

长阳自2009年大规模发展核桃产业以来, 栽培面积已多达20余万亩, 多为1~5年生幼龄核桃园, 现在新栽培面积每年还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核桃产业发展的走的是公司、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大户、小户的经营模式。公司、企业、大户实行土地流转, 通过租赁、承包、经营等模式, 走“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果农”的发展模式,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 目前已在全县适宜发展区建成优质核桃基地1.28万hm2, 加上0.2万hm2亩散生老核桃园, 全县核桃面积累计达到1.48万hm2, 形成了全县11个乡 (镇) 、1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有林场, 2个林科所等为主的核桃经济林带, 全县核桃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

4 长阳核桃产业存在的问题

4.1 群众缺乏长远发展的信心

由于核桃栽植周期长、见效慢的实际情况与群众心理预期的差距, 使得部分群众对发展核桃产业的思想认识模糊, 发展信心不足, 决心不大, 缺乏一个长远的规划。农户思想观念比较保守落实, 习惯种植见效快的传统苞谷、洋芋, 没有看到长远的利益。栽植核桃比较粗放, 没有真正把核桃当作一个脱贫致富的好产业来经营, 付诸实际行动, 严重地影响了全县核桃产业建设的快速发展。

4.2 核桃日常管理粗放

近年来, 全县核桃基地每年以2万亩的速度发展, 由于受传统习惯影响, 部分群众科学管理意识淡薄, 从不浇水修剪、不防虫治病、不松土施肥, 放任自流望天收, 是只造核桃林, 不当核桃园来管理经营, 致使挂果率低, 品质差, 产量低。更有甚者, 只图眼前利益, 或间作不合理, 粮果争地争水肥, 或干脆毁林种粮。

4.3 技术力量薄弱且滞后

县、乡、村、社四级核桃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产业发展多年来是林业部门跳独舞, 由于人员经费等客观条件限制, 各乡镇林业站仅有1~2名林业技术人员, 但均不是经济林专业且不可能专门从事核桃技术服务指导工作, 村、社两级跟本技术人员, 科技含量低, 覆盖面小, 技术措施不落实, 致使产量低, 品质差, 经济效益不高。

4.4 产业投入散而不统, 缺乏发展后劲

财政支农资金没有形成合力, 难以发挥资金统筹效益;涉农资金捆绑投入农业产业建设的机制不健全, 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金融机构支持乏力, 中小企业担保实力弱, 农民及专业合作组织贷款难, 龙头企业融资难;农业保险还没有辐射到核桃、茶叶等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发展风险保障能力低。

4.5 基地缺乏大和专的整体效益

全县核桃基地多, 但品种杂、规模小、效益低;重建设、轻管理, 核桃产业仍处于初始发展状态, 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规模和完整的产业链条, “有基地、无规模, 有规模、无效益”的问题相当突出。

4.6 核桃产业链条不健全

目前, 全县的核桃仅限于出售干果, 没有建立深加工产业企业, 核桃的产出效益没有深度开发, 而且品牌意识不强, 没有品牌效应, 核桃产业开发, 目前还在起步阶段。虽有部分核桃初级包装企业, 但仅供商贸超市直销, 没有进行深加工以提高附加值。

5 长阳核桃产业发展对策

5.1 制定长远规划, 坚定发展思路

事实充分证明, 长阳县委、县政府把核桃产业作为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突破口, 这一方向是十分正确的。因此,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两大产业的重点开发地位, 持久坚持宜核则核、宜茶则茶的发展理念。坚持适地适树, 科技推广, 精细管理, 合理间作, 长短结合。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 坚定信心, 把核桃产业做大做强, 成为农户的“致富果”、“摇钱树”。在建设“低碳示范区, 都市后花园”的战略部署中, 将核桃产业发展成为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精品、高效产业, 彰显长阳绿色产业引领区的特色。

5.2 典型示范, 精细化管理

分级确定不同层次的示范点, 抓好一批示范基地、示范村、示范社、示范户建设, 通过典型示范的榜样带动作用提高群众思想认识, 带动群众科学栽培, 精细管理, 确保老园更新升级, 新园早产丰产。

5.3 技术培训, 确保成效

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是技术培训,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技术服务和指导是现阶段迫在眉睫的大事。充分发挥“传帮带”的老传统, 采取“走出去学, 请进来教”的办法, 让科学核桃种植技术得到普及和推广。通过免费培训, 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培训直接到田间、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确保核桃产业技术服务到位, 农民收益有保障。

5.4 技术支撑, 保障报务

要按照“县有专家、乡有技术员、村有能手、群众是明白人”的要求, 建立健全科技服务网络。县、乡、村、社、户五级网络覆盖全县核桃栽植区域, 实行无缝管理, 层层包干, 完善技术服务承包责任制, 真正把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块, 实施到每株核桃树上。

5.5 整合资源, 抱团发展

要彻底改变现在各自为阵的经营方式, 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 在不影响现有权利人的正当利益前提下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建立集约经营模式, 既保护了原有投资人的利益, 又扩大了规模, 节约了技术、人力、管理成本, 更增加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5.6 培育龙头, 提升效益

全县现有的初级包装和加工企业尚处在蹒跚学步阶段, 理应扶他一把。有关部门要在政策、资金、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使他们尽快成长壮大为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创办一批核桃深加工企业, 延伸产业链条, 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良性产业模式, 实现互利互惠的双赢局面, 让农民早日脱贫致富。

摘要:指出了核桃产业在南方武陵山区大力发展已有年头, 栽植规模庞大, 仅清江流域的长阳县就号称“百万亩木本油料大县”。以此县为例, 多角度分析了核桃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存在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南方,核桃产业,现状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民, 侯梅, 周忠诚.重庆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 2014 (2) :57~58.

[2]覃江文, 夏爱群, 李玉成.关于南方核桃发展热的反思[J].中国果业信息, 2014 (5) :19~20.

[3]魏植德, 夏爱群, 李春桃.清香核桃在湖北长阳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 2014 (3) :135.

[4]刘平.试论生态经济林的产业化经营[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25) :313.

[5]赵宝军.面向21世纪我国核桃发展策略刍议[J].中国经济林现状与对策:1996 (2) :191~192.

我国核桃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第4篇

中国核桃产业发展迅猛:中国核桃总产量1990年仅为14.9万吨,到了2000年增加到30.98万吨,10年时间翻了一番;到2010年已突破百万吨,20年时间产量提高8倍。

傲人成绩:面积、产量世界第一

核桃以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被誉为世界四大坚果(核桃、扁桃、榛子、腰果)之首。我国是核桃属植物的起源地和分布中心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在我国除黑龙江、上海、广东、海南、台湾外,其他地区均有核桃种植。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山区农民兴林致富的渴望,核桃产业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核桃栽培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核桃营养价值的认识深入,促使核桃价格一路走高。坚果的平均售价从1990年的8元/公斤,提高到2009年的40元/公斤,提高了4倍。

同时,核桃坚果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也屡创新高。市场销量呈迅速上升趋势,世界核桃生产、贸易发展的空间较为广阔。

由于价格的驱动,市场的魔力一旦释放,便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的种植热情,全国核桃产业呈现出空前的发展热潮。

据统计: 2002年全国核桃栽植面积为90万公顷,核桃坚果产量为34.3万吨,到2010年底,总面积已达240万公顷,核桃坚果产量达128万吨。目前,我国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21世紀的超级食品

核桃被誉为“21世纪的超级食品”。

在国外,核桃被称为“大力士食品”、“营养丰富的坚果”、“益智果”;在国内,享有“万岁子”、“长寿果”、“养人之宝”的美称。

核桃卓著的健脑效果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据测定,1公斤核桃仁相当于5公斤鸡蛋或9公斤牛奶或3公斤猪肉的营养价值,而且核桃更易被人体吸收;每百克核桃肉中含有的抗氧化物质,比柑橘高出20倍,比菠菜高出21倍,比胡萝卜高出524倍,比西红柿高出68倍。这些物质对大脑神经的更新极为有益,所以每天早晚各吃2~3个核桃,就可达到补脑健身、强健体魄的效果。核桃仁中的ω-3脂肪酸、褪黑激素、生育酚和抗氧化剂等生物活性物质,可有效减缓和预防心脏病、癌症、动脉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和临床抑郁症的发生。

有专家说,尽管中国核桃消费总量很大,但人均消费量仍然很低。目前,中国年人均核桃占有量仅为0.38公斤,随着中国居民经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核桃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必将越来越大,预示着中国核桃产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政府成为产业发展强劲推手

中国核桃产业发展迅猛,有百姓喜好种植的传统缘由,有市场需求驱动使然,更有政府推力的深刻背景。

事实表明,核桃产业已成为许多主产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甘肃省康县核桃产业占农业的比重为43.9%,核桃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38.7%;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核桃产业占农业的比重为12%,核桃收入占农民收入的73%。

想加快发展,去种植核桃;想脱贫致富,也要种植核桃。据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裴东研究员介绍,在经济不发达的适种山区,只要选择适宜当地发展的核桃品种,667平方米(1亩)平均收入都会达到3000元以上,这在不富裕的地区算得上有“钱”景的产业。而在核桃产业发展优势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云南省,核桃667平方米平均收入可高达上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核桃的这些产业特性和栽培广适性的特点,受到了一些地方政府特别是主产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纷纷制定核桃产业发展目标,给予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在地方政府的推力下,目前全国核桃种植面积在667公顷(1万亩)以上的重点县有300多个,其中面积6667公顷(10万亩)的有131个县。

事实上,政府重视核桃产业还基于核桃的另一重要特性:它不仅是好的经济作物,还是优良的生态先锋树种和用材树种,即使在石缝中,只要有少量土壤,它就会生根、发芽、果实累累,成为治理生态、实现农民增收“双赢”的“革命性”树种。退耕还林工程为此将其列为补助范围,这也助推了核桃产业发展呈现燎原之势。

油料安全,核桃担当大任

据专家研究,核桃还是木本油料战略性树种,其种仁的含油率高达60%~80%,是大豆的3~4倍,花生的1.5倍。核桃油脂品质优良,不饱和脂肪酸呈多链,ω-3脂肪酸含量高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多种高档油品,属高档食用保健油料,对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近年来,我国油料安全越来越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隐患。据国家粮食局信息中心测算,我国植物油对外依存度由2000年的36%提高到2009年的63%。

国家林业局造林司的有关负责人说,核桃在维护国家食品战略安全中堪当大任。发展核桃,有利于减轻粮油生产对耕地的压力和依赖。核桃大部分种植在丘岗山坡地、地埂田边等边际土地上,不与粮食争地,一次种植,多年甚至百年收益。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69%,山区人口占56%,发展核桃等木本粮油产业是开发山区、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改变山区落后面貌的一条重要途径。

中央的有关规划、指导方针、政策,为我国核桃等木本粮油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地纷纷行动,尤其是2010年以来,国家林业局和云南等省政府签订了加快木本粮油产业发展合作协议,通过林业重点工程支持木本粮油产业发展。云南、四川、陕西、新疆等地纷纷制定相关政策。

核桃产业发展情况 第5篇

二、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三、核桃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问题

(一)核桃产业发展的优势。

1、自然环境因素对核桃发展的影响

2、核桃产业发展的历史

3、政策对核桃产业的支持与农民种植核桃的意识

(二)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重栽培轻管理现象较为突出

2、栽种不规范

3、核桃除杂亮化不彻底

4、科技利用率低

5、百年以上核桃树数目比例大,产出低

6、核桃产业结构单一,加工生产粗陋

四、核桃产业发展的建议

1、提高发展核桃产业重要性的认识

2、加强核桃除杂亮化与中耕管理

3、结合实际加大科技支持

4、加强百年核桃树的施肥与管理

5、加快核桃产业结构转变,从粗放型转向密集型发展

三家村村核桃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核桃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栽培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除果实外,其树干、根、枝、叶均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三家村村委会种植核桃的历史悠久,是我乡核桃的主产区,因其品质优良,挂果成熟较早,各路商贾纷踏前来,洽谈收购,近年已发展成为整个村的经济作物和主要的经济收入。

一、三家村村基本情况

三家村村委会位于龙陵县城东北部,距县城85公里,距乡政府驻地18公里,东接新林村,南与天宁为界,西靠大雪山,北与麦子坪村相连,地处冷凉山区,平均海拔1600米左右,年降雨量2100毫米,平均气温8.5℃,全年无霜,全村国土总面积2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0亩,其中水田655亩,旱地2145亩,荒地面积15927亩;林地面积24561亩、森林覆盖率达56%。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外出务工、经商为主。现有农户511户,2265人(其中男性1249人、女性1016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2158人,香堂族4人,傣族1人,景颇族2人;劳动力总数1389人,劳动力转移总数148,人均纯收入3421元。

二、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三家村村委会种植核桃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前,山区人民用核桃干果榨油食用,改革开放后,随着家族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原队有的核桃树也分到各农户,由各农户进行管理、收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核桃的经济价值也日益显现,山区人民种植核桃树的认识和积极性也随之高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三家村

村委种植核桃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三家村村委会深入宣传政策、措施,广大农民的认识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加快培育核桃产业已成为广大村民的共识,并从政府引导变成了村民的自觉行动,进一步加快了核桃产业的发展。至2012年初末,全村委会共有核桃种植面积6317.2亩,共种植核桃树50538棵,其中:盛挂果5000亩39820棵,初挂果1317.2亩10718棵,仍可发展种植核桃的土地有500亩左右。2012年,实现核桃产量87500公斤,产值262.5万元,人均核桃收入1158.9元,核桃产值占人均纯收入的33.9%。全村委会19个村民小组皆有核桃种植。种植最多的农户每户达400多棵,目前户均核桃树35棵,人均核桃树9棵。2012年,核桃收入最多农户达4.2万元,其中,核桃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有36户,5000元以上的有247户,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有149户,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有78户。实践证明,发展核桃产业已成为三家村村委开发资源、发挥优势、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核桃产业将成为最主要的经济支柱,真正成为“绿色银行”、“铁杆庄稼”、“摇钱树”。

三、核桃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问题

(一)核桃产业发展的优势。一是土壤、气候适宜,核桃是一种喜光的阳性树种,适宜生长在背风向阳、土壤肥沃的地方。三家村村委会从大山小组至常兴小组一线海拔、土壤都适宜栽种核桃树,特别是沿公路上、下200米左右的地段最为适宜;二是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三家村村委会栽培核桃的历史悠久,现存的古老核桃树树龄在100年以上的老核桃树还有许多,所以栽培历史悠久。广大人民在生产栽培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为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核桃栽培、嫁接、管理、采收等各项技术都较为普及;三是政策扶持,认识提高。近年来,核桃价格连年走高,产品供不应

求,为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提供了市场保障,同时提高了广大农户种植核桃的积极性。

(二)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三家村村委会核桃产业发展迅猛,具有较强的优势,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重栽培轻管理现象较为突出。政府无偿供苗和群众认识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核桃树种植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绝大多数农户并没有的把应有的资金、精力放在管理上,没有及时进行施肥、浇水、松土等管理,导致核桃树生长缓慢,成效不明显;二是栽种不规范,部分群众只注重栽的数量,定植塘开挖不标准、株行距不规范等现象较为突出,不利于核桃的生长和核桃产业的发展;三是核桃除杂亮化不彻底。三家村委会在组织核桃除杂亮化时,很多农户因为在核桃林里又种植了其他的杂木,而且现在已成才,极少部分不愿除去杂木,从而阻碍了核桃的发展进程;四是科技利用率低。核桃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都应该按科技成果进行,但广大农户在核桃产业发展过程中只注重使用传统的经验,科技使用率低,阻碍了核桃产业的发展。五是百年以上核桃树数目比例大,产出果数量少且果型小,新植核桃树产出量还不是很大,导致产业规模过大,产出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六是核桃产业结构单一,加工生产环节方法粗陋,形不成精加工,核桃产值不高。

四、核桃产业发展的建议

核桃产业发展情况 第6篇

(高桥乡人民政府 2011年11月22日)高桥乡位于大关县西北部,地处两县(大关、永善)六乡(寿山、吉利、木杆,冷水、水竹、马楠)结合部。全乡辖8个村174个村民小组,有人口5366户21869人,有国土面积240.5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780米,最低海拔860米。年均气温17.4℃,年降水900-1100毫米,年日照数2300小时,无霜期200天以上,立体气候突出,全乡自然环境、区域面积适宜核桃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根据县政府“满山遍野、千家万户”的总体要求和“力争在两年内把大关至永善公路沿线打造成为全县核桃产业带,力争在三年内把大永公路沿线两旁建设成核桃产业观光带”的目标要求,高桥乡党委、政府确定了打造“核桃之乡”的战略目标,并于今年在我乡高桥、新开两个村沿大永公路线的十七个村民小组规划实施核桃10000亩。

高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规范化种植、规模化发展”的核桃产业发展定位,着力打造万亩核桃种植示范区和观光带,突出“六抓六确保”,狠抓工作落实。一是抓组织保障确保领导到位。召开万亩核桃发展专题会议,乡村分别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挂钩领导、相关站所负责人、挂片干部、村民小组长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强化对万亩核桃种植、管护的领导和组织管理。二是抓人员分工确保责任到位。挂钩领导负责对挂钩村工作进度、质量的监管和督促,是第一责任人;村支书负责总体安排部署,细化任务和责任,是直接责任人;村“两委”班子成员、挂片干部明确责任田到村民小组,是具体责任人;村民小组长负责动员群众、配合施工;林业站工作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全程跟踪,并每周向政府汇报一次工作进展。三是抓样板建设确保示范带动。万亩核桃规划区内落实乡政府样板200亩,由分管领导负责;各村落实样板200亩,由村支书负责;林业站落实样板200亩,由站长负责。四是抓上下联动确保有序推进。乡村两级、各级干部和老百姓按照“长远规划、分批实施、循序渐进”的核桃产业发展思路,换人不换产业,换措施不换方向,确保万亩核桃种植、管护、经营得以推进和发展。五是抓管理管护确保权责明晰。乡、村、组层层签订责任书,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要求,落实责任。还制定了《村规民约》和《核桃管护公约》,进一步落实村民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六是抓政策扶持确保完成任务。研究制定了“十二五”时期核桃种植与管护“以奖代补”扶持方案,对种植大户、样板区农户和重点村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和必要的精神鼓励,对挂钩领导、挂片干部实行绩效管理。

上一篇:报废资产处置申请报告下一篇: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物理实验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