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的信息架构交互设计

2024-07-26

网站的信息架构交互设计(精选8篇)

网站的信息架构交互设计 第1篇

对于网站的信息体系来说,我觉得信息架构(IA)是网站最基础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架构的主体对象是信息,由信息建筑师来加以设计结构、决定组织方式以及归类,好让使用者会用户容易寻找与管理的一项艺术与科学。它是一个整理信息,斡旋信息系统与使用者需求的过程,主要是要将信息变成一个经过组织、归类、以及具有浏览体系的组合结构。

这样的结构性设计将使得使用者对于信息的内容存取更直接,让使用者的任务更容易完成,它也可说是设计网站时,在结构与分类上的艺术与科学,可以帮助我们寻找信息并且予以管理。

关于收藏文章

最开始上网我在机房用软盘保存网页URL,自己有电脑后开始使用收藏夹;

随着数据量的增多,为了方便不得不想办法进行分类和分级;

当树型结构的收藏夹达到一定规模后,可用性的问题越来越暴露,异常麻烦而且不一定有效;

持续性的增长,最后我只能面对多年积累的近万条数据崩溃;

关于收藏图片

基本上从我上网开始就在收藏图片,从好看和好奇开始;

随着爱好和学习需要,图库数据日趋庞大,于是也开始进行不断细化分类和分级;

每天把顺手保存的图都放在temp内,准备抽空统一整理,但由于空于时间极少,于是经常会看到N个temp并存;

为了便于识别,我给temp加上日期编号,最后整理成本越来越大,而且定位目标非常困难;

信息建筑师对促进网络社会的信息组织和信息利用具有巨大的贡献,当今社会我们迫切需要信息建筑师,原因主要在于:

.. 信息环境的恶化

.. 信息焦虑普遍存在

.. 人们经常会面对陌生的信息环境

.. 信息的内容和结构同样重要

.. 简单明确的东西相对于复杂和晦涩的东西更受人们的欢迎。

.. 对复杂信息加以组织的情况普遍存在

.. 对化复杂问题为简单答案的渴求

.. 经济学规则的变化

信息架构与标记

在我举的收藏文章和图片的例子中,虽然我自己在不断的优化IA,但始终没有跳出圈子,根源问题得不到解决就只能尽量妥协,

电脑资料

Deliciou, Flickr组织文件都用了Tag机制,这种超目录和结构的分类个人觉得是IA的革命,所有包含的分类存在于平级空间内,同时各类别之间还可以有多种关系并存,等于是对信息进行标记,然后对标记进行重组,极大增强了数据之间的相关灵活性。

信息的种类包括文字、图片、下载、音频、视频等,比如我们在设计生于八十年代的信息架构时,我就想通过“魂斗罗”这个Tag直接筛选出相关的游戏介绍、ROM、截图、录音、录象等数据,只可惜局限于CMS实现不了这个需求。

信息架构与网站粘性

对我个人来说,离不开的三个网站是Google, Deliciou, Flickr。特别是Flickr,自从升级Pro后,给了我更多自由的空间,每个月不花完2G感觉在犯罪,于是迫使我想办法尽可能更高效有效的使用。如何更方便快捷的管理和获取成千上万张图片,事实上就是在考验自己的IA能力。对信息管理者和获取者都有着极强的粘性,这是SNS类网站的特点。

对于信息资讯类网站来说,优化信息架构,才能提升信息价值,在用户体验的角度才有更多的办法去粘住用户。比如关键字链接、相关信息筛选都是这方面的应用,至于其有效性就得看信息架构的质量。

用户都有获取信息的渴望,合适的信息出现在恰当的地方,会让用户觉得很方便、体贴,反之就会觉得很麻烦、干扰,也就是说信息架构会间接影响用户体验。

人大周晓英教授的“信息建筑师的现状和发展”

《美国信息科学和技术学会通报》第6期刊登了通过电子邮件对五位著名的信息建筑师的访问结果,从这些人所回答的众多关于信息建筑师工作的问题的答案中,笔者归纳:目前大部分信息建筑师的主要工作与网站的建设和管理有很大关系,其工作的主要类型是:

.. 为客户确定因特网、内联网和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

.. 设计、构建、开发和执行IA的解决方案

.. 进行信息构建的咨询和设计

.. 开发和管理网站

主要的工作内容是:

.. 对雇主的事业和要实现的目标进行分析

.. 对最终用户的信息需求、信息行为、信息目标和信息评价方式进行分析

.. 选择信息内容

.. 定义和确定功能性的、交互式的信息结构

.. 开发和维护网站和其他信息传输工具

.. 对内部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

.. 确保用户体验的一致性

© 一叶千鸟

本文出自:blog.rexsong.com/?p=348

网站的信息架构交互设计 第2篇

对于web产品设计而言,没有好的信息架构其他的一切都是表面功夫,或许能短时间能忽悠忽悠,但经不起考验!作为产品设计师一定要具备那种比其他共事者先想一步甚至几步的能力!只有脑中先有了图,设计才能够生动,如果只是使用axure将那些元件摆放来摆放去,那根本不叫设计!

白鸦说页面,(100-1)%的内容是导航,

那是什么决定了导航设计呢?不是被炒得炙手可热的交互设计,也不是ued的那层外衣——视觉设计,而是经常被人遗忘的信息架构!

在jjg的那张经典用户体验要素图中(如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三层,即结构层,这是抽象概念向具象转化的一个关键层面,交互设计与信息架构在此层中各自担负着一份使命,理论上可以说是同等重要的。曾经在群里讨论的时候说过,如果一定要说交互设计与信息架构谁更重要的话,那我选信息架构!有人立刻问我为什么,当时我一时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来表达观点来使对方明白,其实就是这个道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网站的信息架构交互设计 第3篇

关键词:网络交互,网络课程,需求分析,架构设计

0 引言

随着IT技术的迅速发展, 网络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课程尤其是交互式网络课程, 作为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新的教学形态和教学载体也得到了大量的开发与应用。

1 交互式网络课程的定义及内涵

根据《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教育部) ,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种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二是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课程可以为师生提供强大的网络教学与学习的环境, 由教学内容模块、协作交互模块、测验考试模块和信息记录模块构成。它在形式上通常表现为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的课程。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比, 交互式网络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认为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必须围绕学生来进行优化配置, 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协作。交互式网络课程中的交互根据活动的主体、客体关系进行分类, 主要包括两种:教学性交互和社会性交互。教学性交互主要体现为学习者与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者与界面之间的交互;社会性交互主要体现为网络环境中, 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利用电子邮件、聊天室等交互工具实现的社会性交流与协作。综上所述, 交互式网络课程可以定义为: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交互性和网络化为特征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过程的总和。

2 交互式网络课程需求分析

着手建设网络课程之前, 首先要对网络课程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 明确课程类型、教学方式、网络化程度等问题。这是网络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决定了网络课程架构设计的方向。

(1) 从课程类型的角度讲, 教师必须明确所授课程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如果是理论课程, 教师应该围绕主要理论进行版面与内容的设计;如果是实践课程, 教师要考虑设计更多的操作环节, 便于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 从教学方式的角度讲, 教师必须明确是采用教师主导型的授课方式还是自主学习为主的方式。如果是前者, 教师需要在课前精心备课, 搜集大量教学资源, 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步骤, 并在讲授中加以实现;如果是后者, 教师则应该把课堂时间和空间让渡给学生, 同时设计好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环节。

(3) 从网络化程度上讲, 教师必须明确网络课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换言之, 网络课程是用作课堂教学的补充手段还是完全的依托。如果是前者, 教师只需要设计一些补充的资源以拓宽学生的学习面;如果是后者, 教师就要设计出完整的教学文档与教学环节, 并将各个环节组合成有机的整体。

3 基于Blackboard教学平台的交互式网络课程架构设计

Blackboard教学平台是由美国Blackboard公司推出的一个支持百万级用户的教学平台, 它以课程为核心, 具备很多可以独立运行且支持二次开发的模块式结构。该教学平台是以课程为中心, 集成网络“教”、“学”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 学习者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 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不同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根据"教和学"的需要进行讨论、交流。目前, 该教育软件主要包括学习管理平台、门户社区平台、资源管理平台等。其中学习管理平台是最为常用的, 主要包括课程栏目区、课程横幅区、课程内容区和课程入口区。

3.1 课程栏目设计

常见的课程栏目设计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以课程章节来设计;另一种是以教学环节来设计。

3.1.1 课程章节设计模式

在该模式下, 课程栏目相当于教材的目录或者是知识点的结构。假如我们要讲解如何设计一门“交互式网络课程”, 那么该课程的主要章节包括“课程导航”、“课程概述”、“课程架构”、“内容创建”、“测试管理”、“交互教学”、“学业评定”等方面内容, 分别讲解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课程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课程的基本架构、教学资源的处理与上传、在线测试与成绩管理、师生网络教学互动、学生学业考核评定等, 学习者单击不同栏目, 可以看到具体的课程内容。

3.1.2 教学环节设计模式

教学环节设计模式也是常用的模式。一般情况下, 教学环节包括栏目导航、通知公告、整体设计、课程文档、实践操作、作业测验、自主学习等环节。用这些教学环节来作为课程栏目, 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作为栏目里的具体课程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 无论使用哪种模式, 课程栏目的设计一定要清晰、明确、合理, 有很强的引导作用, 栏目名称的设计上要让学生能很直观地理解其作用, 方便学生快捷地选择不同栏目完成相应的教学环节。

3.2 横幅设计

课程横幅虽然不是必需的部分, 但是一个醒目而美观的横幅的确能够让课程增色。横幅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横幅比例。横幅在课程首页中占据的比例不宜过大或过小。如果过大, 下面作为核心部分的内容区就不能完整显示, 造成主次不分;如果过小, 就会不醒目, 从而失去其存在价值。同时, 横幅自身的比例也应该合理。横幅一般是长方形的图像, 采取横放的方式。

(2) 横幅的图像文件。网络课程平台是基于浏览器来运行的, 横幅图像文件的大小应该方便网络传输, 不要片面追求图像的精美而造成文件过大, 影响网页的运行速度。

(3) 横幅色彩。网络课程中栏目设计、横幅设计、内容区设计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色彩的设计上应该遵循基本的色彩搭配原则, 配色合理、协调、统一。

3.3 内容组织

内容区组织课程相关的各种资源, 包括教学文件、辅助资源、测试及作用等, 以及如何展示这些资源。内容区的组织模式类似于计算机中文件和文件夹的组织模式。这里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内容命名准确、合理;2) 文件夹嵌套层数不宜过多;3) 字体字号使用合理;4) 在一个浏览器窗口中放置的内容不宜过长。

3.4 设置课程入口

登录网络课程以后看到的默认界面中, 内容区默认显示的是课程的“通知”, 这里我们称课程入口是“通知”。课程入口在网络课程平台中是允许自定义的,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 随时将其中一个栏目设置为课程入口, 也就是登录后, 内容区显示的是该栏目的内容, 操作方法如下:1) 进入控制面板, 单击“控制面板”中“课程选项”功能区的“设置”, 进入“设置”界面;2) 在“设置”界面中单击“课程入口”, 进入课程入口;3) 在“入口”选项中通过下拉列表框选择列出的课程栏目, 单击"提交"按钮后, 完成操作, 课程入口就被改成了所选择的栏目。

4 结语

本文就Blackboard教学平台的交互式网络课程架构中的主要部分给出了设计方案。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 广大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信息意识和网络教学的理念, 并能够将它们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1]杨刚.网络环境下同步协作学习互动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 (2) :35-43.

[2]白晓晶.浅析E-learning课程结构的模式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 2012 (10) :53-56.

[3]胡伦.对网络课程人机交互设计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 (1) :75-76.

[4]冯乃光.从交互的重要性谈网络课程的后台管理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 2006 (11) :65-68.

网站的信息架构交互设计 第4篇

【关键词】交互设计 面设计 设计艺术 情感构架

1 交互设计时代下平面设计艺术情感表达的动因

交互设计时代下,平面设计艺术情感表达的动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表现的欲望。一般而言,艺术设计活动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为第一要务,也正是这个原因,艺术设计创作受到社会的认可与欢迎[1]。但是,从更深层次来剖析,艺术设计创作不仅是前面所说的社会需要,设计师本人的表现欲望也是推动设计创作活动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设计师不可避免要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并在这种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情感,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释放,而设计师释放的渠道就是艺术创作。

(2)使命意识。使命意识来源于社会需要这种外部的力量,它是经社会需要转变而成。平面设计艺术本身就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因而它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与制约,比如政治、宗教、道德等。一旦社会经济基础有了某种需求,那么平面设计艺术就要对此有所体现,为其服务,这是使命意识之一。

(3)审美需要。马斯洛在他的需求理论中将人的审美需求归入“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部分,可见审美需求在人身上具有怎样的地位。平面艺术设计师的审美需求具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情感的物化形态,另一种是情感的肯定形态。从情感的物化形态来看,设计师本身具有将自身的抽象情感实物化的强烈需求[2]。换言之,平面艺术设计师之所以创作,就是因为他需要通过某种形式宣泄自己的情感。从情感的肯定形态来看,设计师有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物的力量结合起来的需求。所谓自然物的力量就是形成千奇百怪的大自然的力,当这种力量与设计师的情感力达到一致时,设计师就有将情感转移到自然物上的需求。

2 交互设计时代下平面设计艺术情感的表达

交互设计时代下平面设计艺术情感的表达有以下几种路径。

(1)在设计理解过程中酝酿情感。设计理解是设计创作开始之前的准备环节,核心为设计师从生活中获得表象,并通过一定的艺术格局的自由流动,使艺术形象在设计师的头脑中生成。设计理解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即设计组织管理、调研与材料收集和设计目标定位,而情感酝酿也正是在这三个环节中完成。在设计组织管理环节,情感酝酿的重心与第一要务是将人本主义根植于作品中。这是因为人本主义追求的是人性的关怀,而设计师有责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作品中的人性关怀。调研与材料收集环节对情感酝酿具有重要的作用,情感的积淀就是在这个环节完成,所以在调研与材料收集环节,设计师要关注历史文脉,注意从其中吸取文化素养,做好情感酝酿的基础性工作。在设计目标定位环节,情感酝酿的工作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情感需求,并在目标的设计中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观念以及受众的情感诉求。

(2)在设计创意过程中投入情感。设计创意过程中的情感投入主要是通过移情、功能因素、审美意境诱发等三种方式来完成。首先,从移情方面来看,在平面设计艺术创作中,设计师主要通过比喻、比拟、象征、借代、夸张等手法来达到移情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移情带有设计师自身的情感倾向与思维痕迹,因而移情所带来的情感投入与设计师的价值观、审美观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次,从功能因素方面来看,在交互设计时代,设计师首先要明确作品的功能,一般而言,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是作品应该体现的首要功能。最后,从审美意境诱发方面来看,情感的投入在这个层面达到最高。在这个层次中,设计师通过认知、意识、思维等的活动而将自己的情感喜恶表现出来。

(3)在设计执行过程中表达情感。设计的执行包括设计形态的构造、设计色彩的应用、设计材料的选择三个过程。在设计形态的构造过程中,情感的表达主要是通过点、线、面的构造、具象与抽象的合理安排、形态与情感产生联系等方式来完成;在设计色彩的应用过程中,情感的表达主要是通过对色彩加以个性化的表现、利用色彩心理与情感之间的关系等来完成的;而在设计材料的选择过程中,情感表达又有了新的途径,设计师在选择材料时,要将材料打造成具有艺术性的东西,而在打造的过程中表现出设计师的情感,比如选择木质材料来做平面设计,则作品表达的是设计师对自然、舒适、轻松等方面的情感追求。

结语

作为联系艺术与生活的纽带,交互设计在平面设计艺术领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在交互设计时代下,平面设计艺术的情感构架需要设计师将自身的情感诉求与外界事物联系起来,并通过观察与发现的形式,来使二者之间产生共鸣。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创作出的作品才最具内涵,最契合交互设计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薛燕.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J].包装世界,2012(04).

网站的信息架构交互设计 第5篇

一、力求一致性

例如网站首页需要和每一个下级页面保持一致的风格,导航都要放在屏幕的左上角,具有高度一致性的界面能给人清晰整洁的感觉。

二、允许频繁使用快捷键

快捷键表示产品使用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想想每次我们使用搜索引擎的时候是鼠标点击的搜索还是按的回车?

三、提供明确的反馈

出现错误时要明确说出错误的含义,而且需要考虑用户能否理解,比如我们基本上都遇到过HTTP404错误,但绝大多数人能看懂么?

四、设计对话,告诉用户任务已完成

要在用户完成某项任务或操作后进行提示,

如果他们在做了很多操作后却得不到反馈,他们就无法知道自己是否达成目标。

五、提供错误预防和简单的纠错功能

例如把某些当前不能点击的按钮设置为灰色,在系统执行时让用户在确认一下。

六、应该方便用户取消某个操作

大多数的应用软件都有撤销和恢复的功能,如果用户总是惧怕一失足成千古恨,那样的用户体验可想而知。

七、用户应掌握控制权

一般而言用户希望自己去控制系统交互,在执行任务中,用户应该可以随时中止或退出,而不是无奈的看着系统继续。

八、减轻用户记忆负担

网站的信息架构交互设计 第6篇

2009年12月18日15:51

人民网讯 “人民网奖学金”优秀论文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武汉大学共有10篇论文获奖,《基于用户体验的新闻网站信息架构研究》获得一等奖,以下是论文全文。

[内容摘要] 体验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各行各业越来越关注用户体验,尤其是交互活动中的体验。面对新闻网站浩瀚而混乱的信息时,用户往往面临“信息焦虑”的问题、得不到很 好的体验;中国新闻网站间的同质化现象也非常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基于用户体验的新闻网站信息架构研究”为题,从用户的真实体验角度,即从用户使用新闻网站信息的需求、观点、行为、感受、习惯、经验等方面出发,使用放声思考的用户测试方法找出并分析了中国新闻网站在信息架构上用户体验不足问题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建设符合用户体验信息架构要求的新闻聚合系统的建议,以使得新闻网站更实用、更可用、更易用,并使用户满意能获得更好的体验,适应网站 建设的新要求。

[关 键 词] 用户体验 新闻网站 信息架构

[中图分类号] G20

[文献标识码] A 研究背景

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之一,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其1970年出版的成名作《未来的冲击》(Future Shock)一书中提出“服务业最终会超过制造业,体验生产又会超过服务业”的观点。他同时预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的下一步 是走向体验经济。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二世(B.Joseph Pine II)与詹姆斯·吉尔摩(James H.Gilmore)在《体验经济》一书 中这样描述,“在这里,消费只是过程,消费者成为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后,体验记忆将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脑中。消费者愿意为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惟一’”。两位学者都一直致力于推广这样的观念:我们正迈入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 将取代服务经济。当前经济的发展正逐渐证明着两位学者的观点,商家们越来越重视“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并把营造良好的用户体验作为自己经营上取得突破的关键。“体验经济”是顺应“以人为本”时代大潮的产物,体验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各行各业越来越关注用户体验,尤其是交互活动中的体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增强和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日益提高,互联网逐渐成为人民日常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近年的一些突发事件、重大事件上,互联网因其无界性、时效性、互动性而不断展现出了它的新闻传播和舆论导向优势。例如,在藏独事件中,中国互联网成为当时 唯一的可以和境外媒体抗争的阵地;汶川地震事件中,第一条地震消息和很多重要的消息都是最先出现在互联网上;三鹿奶粉事件中,在传统媒体都未曾关注的情况 下,互联网对事件不断跟进,并最终引起主流媒体和政府的关注。

尽管中国互联网在新闻传播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用户来说,与 传统媒体的一天一张的报纸,或者一天一次的广播、电视的新闻联播节目的有限信息相比,一个新闻网站一天的信息更新无疑是海量的。在这巨大的信息量面前,用户常常感到很茫然,并且新闻网站在对这些新闻信息的组织上表现出混乱的状态。

面对新闻网站浩瀚而混乱的信息时,用户往往得不到很好的体验,这样的网络环境使得用户束手无策,逐渐面临“信息焦虑”的问题。再加上现在大部分的中国新闻网站之间都是相互转载新闻内容,网站间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因此,如何营造良好的用户体验,以提高网站的传播效果、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成为摆在中国新闻网站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从上面的讨论可知,关注、提升用户体验将成为新闻网站取得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这样的发展趋势,本文围绕中国新闻网站的用户体验这样一个主题来进行研究。研究问题

本文以“基于用户体验的新闻网站信息架构研究”为题,旨在从用户的真实体验角度,即从用户使用新闻网站信息的需求、观点、行为、感受、习惯、经验等方面出发,找出并分析中国新闻网站在信息架构上用户体验不足问题的具体表现,寻求一套满足用户需要的、符合良好用户体验的、用户感到比较满意的新闻网站信息架构方法,并提出可操作的建议,使新闻网站更有用、更可用,使用户能获得更好的体验,适应网站建设的新要求。

本文从网站的信息架构这个角度展开研究,主要由于两点原因。一是因为目前中国新闻网站表现出来的由于信息量大、信息类型繁多而导致信息组织混乱、用户在访问时十分茫然等问题。这类问题主要体现在网站信息架构的不合理或者说不符合用户体验。二是由于信息建构处于网站的用户体验设计流程中宏观问题和微观问题之间、抽象问题和具体问题之间的层次。研究新闻网站的信息建构一方面不会因为太过宏观和抽象而得不出可以在行业中可操作的研究结果,另一方面也不至于因为太过微观和具体而使得到的研 究成果无法在新闻网站中具备普遍的意义。

信息架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通常简称为IA,国内常用的翻译还有信息建构、信息构建等。到目前为止,对于IA的定义,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没有达成共识,各位专家学者各持不同的观点。本文主要研究网 站信息架构的相关内容,结合一些组织和学者的观点,本文采用较公认的Louis Rosenfeld和Peter Morville所下的定义 :信息架构是一门组织信息和界面的艺术和科学,涉及组织系统、标签系统、导航系统和搜索系统的设计,目的是帮助人们在网络和Web环境中更成功地发现和管理信息,有效地解决用户的信息需求。本文讨论的IA均指网站信息架构。

网站的用户体验可以看成是人自身与互联网发生情绪关系和联系的一种方式。每次我们访问一个网站或使用网络上某个服务时,我们本质上是在消费网站所带来的一种体验。整个对网站的体验过程涉及一个很复杂的心理流程体系:感觉、感知、领悟、认知、影响等等。除了这些,还包括体验过程中一些相互作用的心理因素例如期望、态度、需要、欲望等等。体验可以是丰富的也可以是单调的,这都取决于它所作用的感觉以及它所能够产生的意义的多样性。本文通过系统地分析新闻网站信息架构与用户体验的相关内容,探讨根据用户体验的要求来评价新闻网站信息架构的框架,并以用户测试的实验方法找出新闻网站信息架构上的用户体验的问题。尝试通过对用户测试结果的分析,运用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架构思想,提出建立符合用户体验信息架构要求的新闻聚合系统的建议,重新组织与设计新闻网站的信息,以解决新闻网站信息架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实现新闻网站的良好用户体 验目标,并为新闻网站实际建设提供崭新的视角和理论指导。研究目标和研究框架

3.1基于用户体验的新闻网站信息架构的研究目标

本研究试图从用户体验视角探求中国新闻网站的信息架构方法,那么很自然地,研究者首先要问:何谓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建构目标?根据前文的分析讨论,本文 认为,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架构从用户使用网站信息的习惯、感受、观点出发,考察网站信息内容,最终可把网站设计成为符合用户使用习惯、交互性强、易用、富有美感、让用户得到情感上满足的网站。用户体验的衡量标准可用用户满意度来体现,用户满意是信息服务的最终目标。运用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架构思想组织与设计网站信息,可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容易地使用网站,提高网站使用者的满意度。

总之,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架构围绕用户展开,关注用户使用信息中的真实体验,对建设用户满意的网站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架构应广泛应用于网站建设中,赢得用户的同时可提高它们的运作效率。

3.2基于用户体验的新闻网站信息架构的研究框架

根据前面对用户体验以及信息架构相关研究的综述,在这里本研究选取适合用来评价新闻网站信息架构的用户体验的元素与信息架构的基本内容框架相结合,来架构本文的研究框架。由于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满足用户体验为核心,去评价用户实际访问新闻网站时的在信息架构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所以在此建立起以 用户体验原则去评价新闻网站信息架构的研究框架,如图1。研究方法设计

本节根据基于用户体验的新闻网站信息架构研究框架,选择具体研究过程中采用的评估方法、评估对象网站、测试用户等,并设计出具体的网站测试内容、相关测 试项目列表,通过预测试及结果分析,对测试中发现的研究方案上的问题进行修正,确定最终的网站测试内容、相关测试项目列表,然后正式进行用户测试。

4.1评估方法选择

根据对用户体验研究方法的综述,并比较各个方法之间的优缺点,本文的研究选择基于放声思考的用户测试的研究方法,具体理由如下:① 本文研究主要是为了 找新闻网站满足用户体验的地方及其用户体验上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而放声思考法的优点正在于此。② 放声思考的用户测试方法可以从用户那里获得大量的 过程数据,可以发现很多的用户体验的问题。③ 不需要先进的用户体验实验室,和专业的测试设备,任何拥有可正常访问互联网的办公室都可以。④ 前人的研究 证明(Nielsen,2000),放声思考方法只需要3-5个用户,且在这个用户数量的测试收益最大。⑤ 可以在测试中得到许多的生动的和多彩的实例。⑥ 在开发过程的期间和开发结束后的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⑦ 不需要专家的介入。⑧ 该方法具有一定得访谈的性质,但是由于是基于用户实际使用的访谈,所以可以解决传统访谈在用户体验研究上的缺点。

4.2评估网站选择

根据网站的规模和网站本身的特征,我国主要的有传播新闻行为的网站分为以下几类,在每一个小的类别中挑选1-2个有代表性的网站,作为正式评估的网站。

(一)新闻门户类

该类是我国有传播新闻行为的网站中最重要也是最主流的一个类型,此类网站规模和新闻涉及的地域和主题的范围都是最大的,用户访问量也最大,同时每天的新闻更新量也是各类型中最多的,所以在这儿我称其为“新闻门户”。按照此类网站本身新闻发布的权限还可以进行细分:具有完全自主新闻采访和发布权的新闻门户网站;和不具有重大主题新闻自主采访和发布权的综合类网站。

尽管上述两类网站的性质有所不同,但是由于前一类网站致力于向门户发展的定位和后一类网站内容上以新闻为主的特征,在互联网新闻传播上来看,这两类网站基本上都是朝向新闻门户的方向发展的。这一类网站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在网站的页面上发布什么新闻、按什么方式排序、新闻显示在什么位置都是由网站的内容编辑决定的。新闻门户类,选择人民网、网易新闻。

(二)新闻聚合式网站

新闻聚合式网站其容聚合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基于搜索引擎的新闻聚合式网站、掘客及具有掘客特征的信息聚合网站、具有新闻聚合特征的虚拟社区网站等,其他新闻聚合方式还有RSS式新闻聚合、邮件订阅是新闻聚合等等,但是由于这些聚合方式并没有以一个网站的形式呈现,所以在本文中不予讨论。基于搜索引擎的新闻聚合网站类,选择Google资讯;掘客类网站,选择抓虾()和网易()。对这两个网站的用户测试分别进行了三轮,每一轮5位测试用户。

(一)组织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分类法方面,根据用户测试的结果来看,新闻门户类网站的内容分类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混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没有明显的分类依据,部分分类内容不符合用户正常的认知,容易造成误解。很多不同分类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分类之间存在交叉和包含的关系,用户有不知道应该从哪个类别中寻找信息的情况。分类数目众多,不方便用户寻找和记忆。用户存在在导航条中反复搜寻所需内容的情况,且在多次寻找同一分类时,也无法迅速的定位到所寻找的内容上。某些细节分类不足,用户在寻找所需新闻时不得不自行花大量时间浏览新闻标题,以剔除不需要的内容。用户满意程度及需求方面,测试用户普遍表现出不满意网站分类的态度,并且表示需要符合其自身使用习惯和认知的分类方式。

等级结构方面,由于受到分类法混乱的影响,新闻门户网站的等级结构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有满足“分组内有最高的相似度,而在分组之间有最少的交迭”的要求,由于一级分类众多,使得网站等级结构广度过大,而细节分类不足又使网站等级结构深度不足。

在进行多个用户完成同一任务的测试中,结果发现不同用户寻找到相同内容的路径并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网站的等级结构并不稳定。

内容选择、排序与呈现方式方面,被测试的新闻门户网站主要采用按时间的内容排序方式,以致于用户不得不逐条浏览以确定内容对于自己的重要程度,大大降低了信息获取的效率。测试用户表示,在所浏览的标题页面中,很多内容是自己不关心的,而且那些不需要的标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己对所需内容的寻找;在页面重要位置网站编辑推荐的新闻内容,很多用户也不赞同它的重要程度。

个性化信息组织与呈现方式方面,在被测的新闻门户网站中并未提供个性 化信息组织与呈现的功能,而且其他主要新闻门户也都未提供该功能。在完成对组织系统的测试时,询问了测试用户关于对个性化信息组织与呈现功能的需求,一部分互联网深度用户表示,个性化信息组织与呈现功能应该可以解决他们很多在新闻浏览时遇到的问题;而另一部分互联网初级用户则表示,他们可能会因为对新功能的不熟悉,而遇到更多的麻烦。

(二)标签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被测网站在标签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上,存在着标签名称无法有效地表达了标签所代表的涵义的情况,不符合用户通常的认知习惯。

被测网站在标签一致性上存在着同名标签指向不同内容和不同标签指向相同内容的情况,这些问题在测试令用户感到十分茫然,常常无法通过这样的导航标签完整需要内容的查阅。

两个被测网站整体的导航元素都只存在“导航条”一种形式,没有目录、下拉菜单、索引、网站地图、网站指南等辅助导航方式,来帮助用户更清晰的使用网站。有个别频道设置了频道地图,但是指向也不够清晰。

由于该类网站分类上的问题,导航条都有标签过多的问题,测试中,大部分用户都有在导航条中来回寻找才能定位到所要找的标签上的情况。

在两个被测网站中都存在很多下级页面没有全局导航或者没有与首页相同的全局导航的情况,这样用户在想更换访问类别时,只能通过链接退回到首页才能选择其他的分类。

很多分类页面存在同一局部导航条在不同页面中的显示不一样的情况,这样一方面不方便用户的使用,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用户的记忆。

在新闻内容页面中,还存在“相关新闻”和“精彩推荐”等语境导航系统,测试中用户对“相关新闻”的语境导航方式比较满意,可以延伸他们对该新闻事件的阅读;但是对“精彩推荐”则比较不满意,因为推荐的内容与用户所阅读的新闻之间基本没有关系。

(三)检索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在对检索系统的用户测试中,用户对检索结果的相关程度还是比较满意的,尽管由于检索是基于全文的,所以会有一些包含检索关键字的与用户所寻找内容不相干的新闻,但是绝大部分,相关性还是比较高的。测试用户主要不满意的是检索结果的排序方式比较单一,只有按照时间先后的一种排序方式,由于对一些热点新闻的 检索结果往往是大量的,用户只有自己一条一条点开浏览来确定每条新闻的有用程度,信息获取效率很低。

6.2 新闻聚合式网站测试结果分析

在对其他3个新闻聚合式网站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时发现,用户所遇到的问题与前面一个类型的测试结果类似,在此就不赘述了,不过测试中还是发现了一些他们在新闻传播上令用户满意的地方。

个性化信息组织与呈现方式。中文Google资讯提供了自行添加和删除一级分类的功能,添加一级分类时用户可以自定义该分类的检索关键词和标签,另外用户还可以自行设置一级分类的内容在“焦点”页面中的位置,用户可以将自己平时关注的内容设置在靠前的位置,以适应自己平时的阅读习惯,节省新闻寻找的时间。

自定义分类标签。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自行选择标签名,方便实用,用户比较满意。

个性化导航。导航栏中不同的标签使用了不同的颜色进行标示,便于用户分辨;同时,用户还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设定导航栏中的标签顺序,十分方便。

自行订阅新闻内容。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所要订阅的新闻内容的类别,可以对所订阅的频道进行分类,用户可以自定义目录,然后可以将自己订阅的频道放在合适的目录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定义的目录导航,方便用户查找所订阅的内容。

标签式的内容分类方式。用户可以使用自定义标签方法对内容进行分类,比较符合个人习惯,使用标签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收藏的内容。所有自定义标签形成了一个由所有用户互动共同完成的一个公共标签分类体系,这样的分类体系是建立在用户对于内容的理解之上的,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内容与分类之间的相关度,并且可以反映出某个类别的收关注程度。这样的标签分类体系比较适合用来作为检索和内容选择的基础。

多种排序方式。用户可以对内容进行推荐,于是内容的排序有按时间、按推荐数和综合时间和推荐数三种方式在测试中,用户对按某一时间段内的推荐数排序内容的方式比较满意,因为推荐数反映了内容的热门度和重要度。

社会化网络式的信息组织方式。SNS虚拟社区网站的信息组织与信息传递主要是建立在不同的用户之间形成的社会化网络之上的,在这个社会化网络中信息可以快速的在用户达到一个很大的覆盖面,传播速率非常的快。

社会化的内容质量评定。SNS虚拟社区网站中用户对内容的发布、评论和分享等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其中表达了用户对内容的一种赞同,这种赞同对该用户的好友而言意味着内容的质量和对于自己的重要程度,而内容的质量和重要程度将是影响用户对内容阅读体验的重要因素,这对于新闻网站的建设是很有借鉴意义的。研究结论与建议

根据前面分析测试结果得到的我国各类新闻网站信息架构在用户体验上反映出的不同的问题,本节试图提出相关建议,建立一个符合用户体验信息架构要求的新闻聚合系统,以解决那些问题。笔者之所以选择新闻聚合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直接改变现有的新闻网站的信息架构的方式,是因为该方案最具合理性和可行性。目前很多新闻网站已经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体系和及其繁多的信息内容,如果要改变其信息架构,势必要大动筋骨,人力物力上的花费将是巨大的,而且在没有证明我所提出的方案是行之有效的情况下,也不会敢于直接改变自己的信息体系的,于是采用建立新闻聚合方式的方案可以在不改变网站现有结构的情况下进行尝试,而且对于新闻门户类网站来说,也只有使用新闻聚合的办法,才能真正解决他们在信息架构上的用户体验问题。本文研究试图建立的新闻聚合系统建议需具有以下信息架构上的要求。

7.1 用户个性化的信息组织方式

只有具备用户个性化的信息组织方式,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具体来说需要满足:让用户可以自定义分类与等级结构,可以自行选择关注的新闻主题和设定新闻呈现方式等。

例如我们可以假设这样一个用户角色,后面的章节中将沿用这个用户角色进行举例,他平时最关注体育新闻,但是他并不是关注所有体育新闻,而是只喜欢篮球和足球,而篮球中他只关注NBA的火箭队和湖人队的新闻,对于足球他则关注所有的足球新闻,由于最近突发甲型流感,所以他又想关注一下甲型流感的相关新闻。于是他就可以在自己的页面中建立这样一个的等级结构,一级分类包括体育新闻和甲型流感,而体育分类中还包括NBA和足球两个耳机分类,甚至他还可以在NBA和足球下建立三级分类。然后他可以设置自己喜欢的新闻呈现方式,如显示新闻标题和新闻内容的前100字,这样他可以不点开全文就可以大致确 定某条新闻是否是他需要的。系统不仅应满足用户对聚合到个人页面的新闻的个性化组织,还应满足用户对收藏内容个性化组织,以方便用户对新闻进行收藏,建立起个人的新闻资料库。

7.2 自定义标签功能

自定义标签功能允许用户可以自行设定分类的标签和新闻内容的标签,不同用户对相同内容的认知是不同的,于是对于相同的分类或者新闻内容,不同的用户会贴上不同的标签,自定义标签功能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认知习惯,选择自 己喜欢的词语来标示分类和新闻内容。自定义标签反映了用户对于新闻内容的类别和主题等的理解,应鼓励用户在阅读、推荐和分享新闻时给新闻内容贴上自定义标 签,因为这对于用户自己、其他用户和新闻网站三方面都是有利的,对于用户自己来说,网站可以通过用户常用的自定义标签了解到用户经常关注的新闻主题,这样 可以提高给用户推荐新闻时的相关度和准确性,节省用户获取新闻的时间,提高用户体验质量;对于其他用户来说,自定义标签可以指导他们对新闻内容的寻找;对 于网站来说,用户对某条或某类新闻使用较多的标签可以作为该条或该类新闻的元数据,这些元数据可以帮助网站的搜索引擎和推荐等相关功能更好的实现。

7.3 自定义内容聚合方式和范围

系统应当支持用户自定义内容聚合方式和范围或者可以根据用户对自定义类别的设置来推荐内容聚合方式和范围。例如根据前面例子里提到的用户需求,一般的新闻门户网站都会有关于NBA和足球的RSS频道,于是对于NBA和足球内容的聚合方式用户就可以选择RSS的方式,RSS的范围用户可以根据习惯和喜好自行选择一个或多个网站的相关内容频道;而像甲型流感这样的事件新闻,一般新闻网站的RSS频道都不会这么细节,所以对甲型流感相关新闻的聚合则更适合使用基于搜索引擎的方式;更好的情况是,系统可以根据用户对自定义分类设置的标签自动推荐内容聚合方式和范围。在基于搜索引擎的聚合方式中,搜索结果应当是在综合考虑关键词与新闻全文的匹配程度、用户自定义分类的标签与新闻内容及其所属类别的标签间的匹配程度的情况下产生的,因为这样才能避免像中文 Google资讯那样因只根据全文关键词搜索的结果进行聚合,而使聚合的内容中包含与类别主题毫不相关新闻的情况出现。

7.4 可供选择的多种内容排序方式

系统对新闻标题的排序应支持按时间、按时间段内用户对新闻的推荐数、按用户对新闻的评论数等方式,然后用户可选择某一种或设置某一种为默认的排序方式,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用户对新闻的时效和质量的需求。

7.5 基于数据挖掘的自动推荐功能

对于熟悉互联网的高级用户来说,各种自定义功能会方便他们的使用,然而对于初级用户来说,让他们自定义太多东西简直是种灾难,于是这时网站的自动推荐就十分重要了,并且在语境导航中对内容进行的自动推荐可以提高用户的信息获取效率,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功能可以提高推荐内容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相关度,给用户带来很多的便利,满足用户体验的需求。随着参与用户的增加和使用时间的延长,这种数据挖掘的结果将会越来越准确。具体的应包括对用户个人属性、用户关注的新闻类别、用户的阅读习惯、用户常用的自定义标签、用户对新闻内容的点击流等数据的长期挖掘,以完成给用户推荐常用新闻分类、内容聚合方式和范围、新闻内 容标签等所有可自定义的内容。

7.6 基于SNS的内容传递功能

系统应支持用户与用户之间可以建立起好友关系,以形成类似于SNS网站的社会化网络,然后用户对新闻的阅读、推荐、评论、收藏、分享等操作信息可以通过社会化网络迅速地传递给好友或者成为好友的个人页面内容排序的参考变量。

从以上提出的符合用户体验信息架构要求的新闻聚合系统应当具有的功能来看,这个系统是可以切实解决我国新闻网站信息架构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的,并且具有切实的可行性。结语

本文通过对网站信息架构与用户体验的相关内容系统地综述和分析,并结合我国新闻网站的特点,探讨并提出了根据用户体验的要求来评价新闻网站信息架构的框架,然后以放声思考的用户测试实验方法找出我国各类新闻网站信息架构上的用户体验的问题。通过对用户测试结果的分析,并运用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架构思想,本文提出了建立符合用户体验信息架构要求的新闻聚合系统的建议,重新组织与设计新闻网站的信息,以解决新闻网站信息架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实现新闻网站的 良好用户体验目标,并为新闻网站实际建设提供崭新的视角和理论指导。

研究层面,本文研究中所建立的基于用户体验的原则来评价新闻网站 信息架构的研究框架,以及按照用户体验原则对新闻网站信息架构进行用户测试实验评估的方法,是对用户体验和用户体验研究的拓展,在对其它类型网站的信息架 构和用户体验进行研究时,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供其借鉴。

实践层面,本文提出的建立符合用户体验信息架构要求的新闻聚合系统的建议,在实际的网络新闻信息服务行业中,指导其进行网站信息架构是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和可行性的。

在可行性上,首先,这个系统建设的建议最为适合新闻门户类网站采用,因为一方面新闻门户类的网站信息架构的用户体验问题最多,使用该系统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并使系统本身发挥最大的价值;另一方面,新闻门户类网站是各类新闻网站中用户量最大的,大量用户的参与可以使系统中的数据挖掘和基于SNS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另外,新闻门户类网站本身就用户大量的新闻内容信息,这使得内容聚合功能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因为网站内部内容聚合的容易程度和效率都是要远大于外部内容聚合的。

其次,在其它类型的新闻网站中,都或多或少的拥有“符合用户体验信息架构要求的新闻聚合系统”的部分功能,这些网站只要相应地添加其他功能,就可以容易地架构起该系统。

参考文献

软件与网站设计的区别交互设计 第7篇

年薪十万招擅长做下列网站设计风格的平面设计师一名,

在专业角度,网站设计与平面设计是两套截然不同的路数。比如很多艺术出身的设计师做网站时会发现,设计出来的作品总是被研发工程师否定,这个不能做,那个不好做。要想抹平这中间的隔阂,视觉设计师至少需要懂互联网,懂网站界面原理。

软件设计

传统软件设计包括系统分析、需求分析、模快划分等,产出主要是软件流程图和文档。要求系统分析员、高级程序员,或者软件架构师参与完成,要求参入人员水平较高。而编程就是依据设计结果,用选定语言来编码,一般熟悉选定语言的初级、中级程序员就可以胜任。

也就是说,最早设计软件全部是有设计能力的工程师胜任,已经涵盖了《用户体验的要素》观点中的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他们唯一解决不了表现层,就是被俗称为“美工”需要完成的视觉设计工作,这也充分说明了不是只有设计师才能做“设计”。

只不过既有编码功底,又能充分考虑用户感受的工程师实在太少,绝大部分工程师做出来的东西都带有明显的机器色彩,不符合用户心智模型。少数高瞻远瞩的工程师意识到这问题,并深入总结成了门学问。比如Alan Cooper就是这类人群的典型,既是有十几年编程经验的Visual Basic之父,又赢得了(软件)交互设计之父的称号。

在往后的发展中,设计与工程开始逐渐分离,因为他们的目标有冲突,比如Cooper给交互设计师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停止编程”。各类软件公司纷纷组建设计部门,期望提升自己产品的用户体验。此后,广义上的设计概念才开始逐渐深入到“结构层、框架层”。

期间还有个小插曲,GUI概念风靡大江南北,全称叫做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小到按钮风格大到模块样式,都能得到设计师的精心雕琢,以及所在公司的热烈追捧。但是体系决定了他们的价值只能触及到“表现层”,和少数“框架层”里的界面设计。所以虽然软件界面设计师奔走相告“我们不是美工!”但还是无法避免弱势群体的现实。

网站设计

最早都叫网页设计,顾名思义就是设计一个个页面。最早的网页设计师与软件“美工”职能完全相同,就是想办法让页面好看起来。甚至在软件GUI最流行的时候,还有不少带有明显GUI风格的页面作品出现在论坛,因为某些客户会想当然认为GUI与做网页差不多。

与早期软件设计对应的职位叫网站策划,基本是由一帮资深网民、或者在传统行业应用比较有积累的资深人士担当。早期网站策划都有个显著特点,对设计、工程的认识相当欠缺。团队之内存在了设计师、工程师之外的第三类人,做出来东西的质量可想而知。

实际上网站设计全面继承了软件设计的思想和知识体系,然后再结合互联网技术重构创新,

技术体系的差别很小,但侧重点差异很大。做惯了C/S架构产品的工程师,在做B/S架构产品时,总会碰到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兼容性如何解决?

搜索引擎友好如何解决?

可访问性效率问题如何解决?

可访问性退路问题如何解决?

可发现性的导航结构如何部署?

结构、表现、行为分层结构如何部署?

服务器端策略如何部署?

问题被深入剖析以后,完全可以探索出整套但又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除了既有W3C标准的标记语言和样式表,还有更适合互联网产品“快速产出、快速迭代”的敏捷方法。随着软件产品在满足用户需求角度弊端的凸显,开始逐渐走下坡路,被互联网产品所代替。于是大批曾经的软件界面设计师、软件产品设计师开始转型做互联网产品。

紧接着让广大设计师困惑的问题叫页面制作,去年在从网页设计开始中总结过“设计网站的同志背景主要有两种:学计算机、学艺术。基本上会写代码的不懂设计,会设计的不懂代码,这个格局似乎到今天还没变。”那么web页面谁来制作?视觉设计师说不会,研发工程师说不懂。临时抱佛脚虽然能拼凑出来,但四不像不说,而且效率低下、极其脆弱。

在技术断层十分紧迫的情况下,首先得到重视的是前端开发。传统软件界面设计只要完成视觉设计,在软件里就能很好的表现出来。而给网站做好视觉设计稿之后,研发工程师根本没法动手,网站的载体是web页面,这是做网站界面设计与软件界面设计的根本区别。

产品设计时代

先对两个概念做个简单对比。相同点,传统软件界面设计是做界面美化,传统网站页面设计是做页面美化;不同点,传统“软件设计”出身比较正统,传统“网站设计”出身比较山寨。

进入产品时代,软件设计、网站设计都不约而同的对“设计”概念有广义上的提升。包括对各类专业技术的“引用”和学术名词的“再创造”。设计在赢得了足够眼球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足够的混乱。其实任何方案的横向规划都可以理解成“设计”,任何方案的纵向探索都可以理解成“研究”,说法问题而已。

经过之前两个阶段发展的不断成熟,尤其在客户端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技术架构的C/S与B/S无法绝对分开。也就是说,不管传统的网站设计还是软件设计,往产品设计方向都能保证比较好的可持续性发展。另外长远来看,不管做soft-based的产品设计师,还是做web-based的产品设计师。多交叉了解各自领域知识框架,以后的路子会越走越宽。

好多朋友都感叹公司找不到能干活的人,我分析主要原因有四点:

互联网产品的潜力曾被低估,从业者缺乏利益驱使的学习动力;

网民素质偏低,“用户”低要求的引导,导致从业者的设计严重同质化;

没有被市场认可,国内信息技术的游戏、软件、互联网公司,最不挣钱的是互联网;

互联网客户端技术发展过快,新技术跟踪深造的难度大、成本高。

本文来自:blog.rexsong.com/?p=6025

相关阅读:

基于交互设计的高校门户网站设计 第8篇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为及时发布校方工作状态, 宣传学校形象, 增强学校影响力及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 各高校都在积极建设自己的门户网站。

与网络信息高效传播与高互动性不同的是, 国内高校信息门户网站大多存在布局呆板、缺乏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感、界面友好性差等问题, 具体表现为:校园文化与网站风格不符、功能分区混乱或单一、缺乏人性化布局与交互方式等。

针对以上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交互设计的高校门户网站设计思想, 并以实际案例展现其设计过程。

1 交互设计

1.1 交互设计简介

交互设计, 又称互动设计 (Interaction Design, 缩写IxD或IaD) , 是定义、设计人造系统行为的设计。人造物, 即人工制成物品, 例如软件、移动设备、人造环境、服务、可佩带装置以及系统的组织结构。交互设计在于定义与人造物的行为方式 (Interaction, 即人工制品在特定场景下的反应方式) 相关的界面。

简单地说, 交互设计是人工制品、环境和系统的行为, 以及传达这种行为的外形元素的设计与定义。不像传统的设计学科主要关注形式、内容和内涵, 交互设计首先旨在规划和描述事物的行为方式, 然后描述传达这种行为的最有效形式。

从用户角度来说, 交互设计是一种如何让产品易用、有效而让人愉悦的技术, 它致力于了解目标用户的期望, 了解用户在同产品交互时的行为, 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1.2 交互设计与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是交互设计结果的自然体现, 但是不能说交互设计就是用户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的出发点在于研究人在和物交流 (dialog) 时, 人的心理模式和行为模式, 并在此基础上, 设计人和物的交互方式, 满足人的3个层次需求 (usefulness、usability and emotionality) 。从这个角度来看, 交互设计是设计方法, 而界面设计是交互设计的自然结果。界面设计不一定由显意识交互设计驱动, 然而界面设计必然包含交互设计 (人和物是如何进行交流的) 。

高校门户网站的交互设计主要体现在界面中不同元素影响下, 用户接受和回馈信息的互动过程。网站界面的人性化、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界面交互设计效果。因此交互设计概念应该在网站平面界面设计之初就引入整个设计流程。

1.3 交互设计的传播学阐释

1.3.1 交互设计是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应用范式

使用与满足理论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 是传播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理论之一, 这个理论是围绕大众媒介的效果与使用而阐述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源于上世纪40年代, 而卡茨·布拉姆格在《个人对大众媒介的使用》一书中梳理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而对媒介内容进行能动的选择活动, 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并强调了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1]。这个过程的通俗解释就是:首先, 人们基于一些个人、社会的因素而产生了一些需求, 而为了满足自己的这些需求, 他们选择使用媒介;之后人们开始使用其所选用的媒介, 这些选用的媒介要满足两个条件:可接触和之前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对媒介的使用评价;使用媒介过程完成后一般会产生两种结果:需求被满足或者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之后人们对媒介选择就会产生效用———改变了人们对媒介的期待和使用。

由此可见, 网站的交互式设计不是在高校网站产生之初就形成的, 高校网站在架构之初都是为了达到信息展示的目的, 因此起初网站的设计是单向性的, 然而随着高校网站建设的发展与完善, 受众的需求, 包括教师、学生以及其他浏览高校网站的受众需求影响了高校网站的体验评价, 并以此促使高校网站的管理和服务人员改善了网站的设计理念和网站架构与设计。因此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 高校网站采用互动式设计不是传播者自发采用的, 互动式设计之所以被广泛采用是与受众的需求息息相关的, 也是网站发展的必然趋势。

1.3.2 交互设计定位以受众为中心

高校门户网站的受众比较特殊, 它所承载的任务也比较特殊, 它将受众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整合并传递给受众。高校相对松散的管理方式也决定了受众习惯于从高校门户网站获取信息。这些信息传播活动的效果都直接关系到校园各项活动的开展, 这些效果必须在受众中得以实现。因此传递信息给这些特殊的受众是校园门户网站最中心的目标。这就要求高校的门户网站必须了解受众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和维护。同时, 受众在获取基本信息时, 必然会产生一些更高的要求, 比如对网站设计上的审美体验, 这种体验往往和学校的形象和办学风格结合在一起, 这种审美需求影响着校园门户网站的使用率。这就导致只将所有的信息摆在网上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结合审美要素进行优化。同时校园信息包罗万象, 信息量非常大, 仅仅是罗列, 很可能使受众迷失在各种超链接中找不到他们想要的信息。

2 基于交互设计的高校网站设计流程

基于交互设计的高校门户网站设计主要包括认识用户群体、提取交互设计元素、确定网站风格、版面设计、网站功能分区5个步骤。设计流程见图1。

(1) 认识用户群体。在对界面进行各种操作时, 每个用户的体验与交互设计感觉是不同且主观的, 因此无法通过模拟或推算实现再现。但对于用户群体相对较为确定的高校门户网站而言, 认识用户群体并提炼其共性则是可实现的。这种共性的提炼来自用户对不同设计元素的满意度调查。高校门户网站的用户群体主要由学生、教师、家长和相关教育机构及社会人士组成。通过实际调研, 他们的共性需求在于改善界面传播机制和信息传达的有效性问题, 即用更加合理易辨识的方式了解学校信息和与自己相关的信息。

(2) 确定交互设计元素。设计元素是组成网页整体版面的主题, 网页设计中, 设计元素主要包括线、形、元素大小、空间安排、色彩、明度及纹理等部分。具体而言则是指网页中的学校LOGO、文字信息、图片、图形、功能分布区符、色调等。本过程应通过调研确定元素选取范围, 如字体、图形大小等,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各元素进行选择, 从而提取共性元素。

(3) 形成主题风格。网站的主题风格是指网站呈现出的与主题相关的代表性视觉印象。换句话说, 主题风格就是指网站的整体外在形象, 是用户最直接的视觉体验。高校网站的主题风格来源于学校的历史、办学特色、专业特色等综合信息。具体表现在学校特色与用户满意的设计元素相结合, 得到最终主体风格。

(4) 版面设计。基于交互的版面设计, 其作用在于针多用户群体都可以给出交互性较好的界面设计方案, 能将学校重要信息高效传达给用户。例如, 高校门户网站中的主要用户为学生、教师和家长, 对于此类用户群体, 最有价值的学校信息, 如学校概况、最新公告、校内新闻等应以比较醒目的方式置顶或在页面的左上方。次要信息和功能, 比如登录系统、学院入口等则可在相应次要的位置, 以此类推。

(5) 信息功能分区。网页与用户交互的主要方式是信息的双向传达。因此, 良好的信息功能分区可以使信息更加明确地呈现。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功能分区, 是在版面设计的基础上, 进一步开发用户兴趣点, 以栏目或板块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其根本目的是让用户快速筛选有用信息。高校门户网站中, 应结合用户需求的调查结果, 对受访版面分区设置并调整修改, 如增设“优势学科”等内容, 以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快速浏览机制。

3 基于交互设计的高校门户网站设计实践

以下为华中师范大学门户网站界面设计改造示例, 通过此案例详细介绍整个网站设计过程。

(1) 用户群体分析。学校网站用户从社会角色上分, 包括:学生、家长、学校教职工和社会人士4个群体。为满足学校招生需要, 学生、家长群可延伸为考生及其家长用户群。从学校角度来看, 网站用户又可分为校内、校外两大用户群。所有用户群的共同需求是:便捷获取学校相关信息。

(2) 提取确定交互设计元素。元素提取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结合数据分析和背景分析的方法, 纸质抽样共200份, 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 如图2为重要设计元素的调查结果。

(3) 形成主体风格。华中师范大学是一所百年师范名校, 书香氛围浓厚;同时它坐落在秀美的桂子山上, 校园整体呈现出绿瓦白墙、素雅大气的气质, 因此, 改进版门户网站选择青绿色作为背景, 以白色作为对比同时加入少量灰色条块来完成颜色之间的过渡, 并减少大量色块带来的界面平面化, 以达到与校园风格及文化相协调的效果。同时, 基于交互设计考虑, 素雅的颜色搭配为用户视觉带来平静、轻松的体验。

(4) 版面设计。如图3所示: (1) 代表校外用户区; (2) 代表校内用户区且包含学校名称与Logo; (3) 学校具体学院或部门的快速通道; (4) 学校最新或重要公告、新闻的主要发布区, 以醒目的图片配以文字形式呈现; (5) 在 (4) 的下方, 为次要或近期新闻或公告发布区; (6) 为校内用户登录区; (7) 为角标和学校其它新媒体平台链接区。

(5) 功能分区设计。功能分区设计主要是为挖掘用户兴趣, 并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呈现给用户。因此将一级菜单做了更为灵活和人性化的名称处理, 并在合理命名的基础上作了更加有针对性的细化分类, 形成二级子菜单。

4 效果分析

本界面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用户实验调查, 其中结果为满意的高达87.5%, 另有12.5%的感觉一般和不方便, 主要是对登录接口放在页面下方不适应, 但绝大部分人认为改进后页面更具交互性和界面友好性, 适应登陆口的位置改动并不困难。

5 结语

基于交互设计的高校网站设计是高校网站建设中的一次改革, 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它能更好地帮助网站实现人机交互, 从而让网站在信息传达方面更加清晰、便捷、人性化, 并能提升用户对网站以及高校的好感度和对网站的忠实度、喜爱度等。基于交互设计的高校门户网站必将更好地为学校内部、对外交流及教学科研工作服务。

摘要:交互设计旨在规划和描述事物的行为方式, 是描述传达一种行为的最有效形式。基于交互设计的高校门户网站设计主要包含认识用户群体、确定认知交互设计元素、确定网站风格、版面设计、网站功能分区划分等步骤。交互设计感良好的高校门户网站将极大地发挥其信息发布、对外交流和增强学校影响力的作用, 能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关键词:高校门户网站,交互设计,网站设计

参考文献

[1]林华.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百度文库.交互设计[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4BxyI OwKUadO89gW27JX91Tj3a5MIQWEYOxX-vQ8SKvJP8QgQrGpa hkl9PsMvbTG.

[3]聂璐.论网页界面设计中的人性化因素[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0.

[4]张鲜明.网站建设的风格创意与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7) :67-70.

[5]朱金娥, 刘永福.学校教育网站建设的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 2008 (12) :134-137.

[6]刘丹.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6 (2) :14-17

[7]张帆, 罗琦, 宫晓东.网页界面设计艺术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2) :89-91.

上一篇:联通行风督查整改报告下一篇:请给我结果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