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小组活动计划

2024-07-24

朗诵小组活动计划(精选14篇)

朗诵小组活动计划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出发,在教师辅导下,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通过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朗诵活动,促进儿童语言发展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朗诵技巧;

2.学会欣赏诗歌,会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诵作品,感受诗歌的情趣。

3.训练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具有朗读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诗歌朗诵技巧

2.学会朗诵诗歌

四、指导老师:

吴秀芳

五、活动对象及人数:

1-5年级学生,共9人。

六、活动时间:

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单周为二年级,双周为三、四、五年级)

七、活动要求:

1.上课采取指导教师轮换制度。

2.教师上课有计划、有安排、有教案,并对上课情况做好记录和反思。

3.教师定期进行阶段小结和学期总结,并及时对活动情况作出调整以便更利于活动。

4.上课实施点名制度,学生不能无故缺席、旷课,有事必须提前向指导老师请假。

5.上课时学生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并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

朗诵小组活动计划 第2篇

平凉九中

马莉

一、指导思想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着“让今天快乐,为明天发展”的教育理念,按照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要求,也为了锻炼并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本学期我们成立播音主持兴趣小组。

二、活动目标

1、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互相切磋、互相学习的舞台。

2、指导学生掌握演讲方法,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增加学生的上台经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组织形式:

总负责:

李文静 辅助指导教师: 马

小组长:冯月

海丽娟

马启智

摆啸天

四、活动时间

每周二下午大课间

五、活动地点

七四班教室

六、训练重点

本学期我们兴趣小组,将对学生的演讲朗诵技巧方面增强培训。

(一)、停顿 不管是说话或朗读很自然都要换气,就是话与话之间的停顿时间。此停顿不只是生理上的需要,也可用来表情达意,使听话的人更能领略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情绪。

(二)、语速

什么是语速?语速是指朗读时在必定的时间里,容纳必定数量的词语。世间一切事物的运动状况和一切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思想情绪总是有千差万别的。朗读各种文章时,要精确地表现各种不同的生活现象和人们各不同和思想情绪,就必需采用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朗读速度。

七、训练方式

1、每周二安排演讲,朗诵等活动。

2、看报纸、刊物,了解实事及当前潮流思想。

3、读有哲理、启发性的书刊;也可根据个人的爱好精读几本有深度的书。

4、试着自己写作演讲稿,组织小型演讲、辩论赛,评论等。

5、通过讲话、交谈等很多小事情增加个人的修养、内涵。

6、即兴写作与演讲。

7、对演讲时所注意事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如手势、面部表情及情感色彩等。

八、活动要求

1、准时参加每次兴趣小组活动,不迟到不早退,有事先请假,无故旷课3节以上者将开除本兴趣小组。

2、服从指导教师安排,遵守活动纪律。

3、按时认真完成指导教师布置的任务。

4、爱护公物,下课后打扫卫生,断电、关好门窗,方可离开训练室。

5、学期结束时,做好兴趣小组的总结工作,组织竞赛进行评价,并评选出兴趣小组的优秀学员,给予嘉奖。

平凉九中七年级语文组

二〇一四年九月六日

参加播音主持兴趣小组的学生名单

马启智

郭少伟

兰长生

海丽娟

李 瑞

秦盈玲

马利霞 张

婧 郭元龙 郭德才 虎亚军 摆啸天 陈常雪 黄

杰 宋晶晶

禹振宇

马玉杰

买 瑞

成塔万喜

杨丽娟

苏哈毕 王艳艳 任

昕 马佳伟 古

泽 闫海旺 锁宝琴 禹永刚

恒 苏

静 孟 凡

毛聪聪 王文娟 马

慧 张剑英 闫

静 唐永真 曹洪纲 买冰冰 寇永杰 兰雪儿 刘维东 赵田阳 武文睿 马旭红 杨明星 赵世民 舍艳风 马

军 马

马建伟 薛财雄

苏丽萍 马维珍

马妍琪

语文老师朗诵活动指导问题探讨 第3篇

一、朗诵的基本要求

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1. 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

这种再创作,要求朗诵者通过原作的字句,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不仅要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

2. 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

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这个前提,那么艺术技巧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也就无法做到传情,无法让听众动情了。要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理解作品内容

朗诵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首先,要清除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成语典故、语句等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望文生义。其次,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作品,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容。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扫除文字障碍后,就要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这篇作品以象征手法,通过暴风雨来临之前、暴风雨逼近和即将来临三个画面的描绘,塑造了一只不怕电闪雷鸣,敢于搏风击浪,勇于呼风唤雨的海燕这一“胜利的预言家”的形象。这部作品诞生之后立即不胫而走,被广大工人和革命群众在革命小组活动时朗诵,被视作传播革命信息、坚定革命理想的战歌。综合分析之后,朗诵时就不难把握其主题是:满怀激情地呼唤革命高潮的到来。进而,我们不难把握这部作品的基调应是对革命高潮的向往、企盼。

(2)丰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像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

这样通过深入的理解、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使己动情,也使人动性。

二、朗诵的表达手段

朗诵时,一方面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

1. 停顿

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一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二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三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四是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

(1)生理停顿和语法停顿

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要注意,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

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一般来说,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关。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

(2)强调停顿

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上没有标点、在生理上可不作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或者在书面上有标点的地方作了较大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我们称为强调停顿。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安排的。例如:贺敬之《雷锋之歌》中的一句:“来呵!让我们紧紧挽住雷锋的这三条刀伤的手臂吧!”有人在“三条”之后略作停顿,就会给听众造成“三条手臂”的错觉,影响理解的正确性。

2. 重音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通过增加声音的强度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1)语法重音

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

(1) 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

(2) 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

(3) 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

(4) 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

(5) 有些代词也常重读。

如果一句话里成分较多,重读不止一处,则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如:

我们是怎样度过这惊涛骇浪的瞬息!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2)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往往不同,例如:

我去过南靖土楼。(回答“谁去南靖土楼”)

我去过南靖土楼。(回答“你去没去过南靖土楼”)

我去过南靖土楼。(回答“南靖土楼、永定土楼等地,你去过哪儿?”)

因而,在朗诵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

3. 语速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4. 句调

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句调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是贯穿于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末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1)升调和降调

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达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2)平调和曲调

平调,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

三、朗诵有助于朗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朗诵不同于朗读,朗读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读出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朗诵则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诵”出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可见,朗诵的要求比朗读要高,它要求不看作品,面对观众,除运用声音外,还要借助眼神、手势等体态语帮助表达作品感情,引起听众共鸣。

谈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朗诵诗创作 第4篇

“朗诵诗”是专指为朗诵创作的诗歌,具有节奏感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等特点。“朗诵诗”概念在抗战诗歌朗诵运动中诞生,既特指作为宣传工具和政治活动形式的抗战诗歌运动,又具体指称专为诗歌朗诵活动而写作的新诗文体等,含义多重,今天已发展成为一种以诗朗诵为主的综合的舞台表演形式。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人们常常针对某一主题,创作朗诵诗,再配以音乐、灯光、演员表演等,形成群众文艺作品,通过演出,起到娱乐、宣传、教育等作用。

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朗诵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满足于语言流畅、传情达意,而是要求其更符合当前群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因此,对朗诵诗的创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目前常见的朗诵诗表现形式

在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学校、单位、组织等排演诗朗诵节目的需求,目前常见的诗朗诵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表演形式:

1、配乐诗朗诵

我们常见的朗诵诗表演就是配乐诗朗诵的形式,即一首已有的诗歌,或是新创作的诗歌,配上背景音乐,由一人或是多人站在舞台上朗诵。

2、情景诗

随着LED屏幕、布景道具、灯光效果、演员表演等元素的加入,在配乐诗朗诵基础上衍生出了情景诗,即根据朗诵诗的内容,加上舞台调度和各种舞台元素,为朗诵诗赋予除背景音乐以外的多种表现形式,使其成为一种综合的舞台表演。由情景诗又衍生出了情景歌舞诗、情景诗小品等等。

总的来说,无论是配乐诗朗诵还是情景诗,都是在朗诵诗的基础上加上其他舞台表现手段,让朗诵诗更有感染力,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二、群众文化活动中群众对朗诵诗的需求

1、主题鲜明突出

朗诵诗一般具有主题性,例如“十·一”前后有的地区会组织“红诗比赛”、“经典红诗诵读”等等群众文化活动;年底有的单位会组织以“爱岗敬业”、“社会责任”等主题赛诗会、诗朗诵大赛等群众文化活动;有的单位则会在年底联欢会、团拜会上编排一个集体的诗朗诵节目,这些活动中的朗诵诗都是有很强的主题性的。

所以,针对这样一些活动中表演的朗诵诗,需要主题突出。例如,十月的红诗活动,应选择或创作爱国主义主题或是有关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等主题的朗诵诗,而在单位或组织的主题活动中,则通常会原创一部分紧扣命题的朗诵诗。而大型晚会当中的朗诵诗节目亦是如此。

因此,朗诵诗拥有鲜明突出的主题,是群众的首要需求,反之则如作文一样,跑题的作文,或是文不对题,即使文字再优美,字迹再工整也无法得分。

2、内容贴近生活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朗诵诗的表演者和观众大多为普通群众,很多人是没有接受过专业表演训练的,所以更乐于接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内容。特别是针对主题性诗歌朗诵活动等群众文化活动,往往主题是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如“中国梦”主题诗朗诵、某单位诗朗诵比赛等等,内容如果脱离生活,脱离实际,那么表演者将无法代入真情实感,而观众则不知所云。

3、语言浅显易懂

在文学创作中,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其内容通常极具艺术性,很多诗歌更是抽象的情感抒发,这样的诗歌大多数不适合作为朗诵诗,而更适合阅读。

就朗诵诗而言,语言必须是简明扼要,浅显易懂的,加之通过押韵、断句等形成节奏感,则能使表演者和观众很容易理解该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内涵。

4、形式丰富多样

上文提到了配乐诗朗诵、情景诗、歌舞诗等形式,这些由朗诵诗衍生出的多种表演形式,是在朗诵诗的基础上,加上灯光、场景、LED背景、声效、音乐等舞台效果,再辅以适当的舞台调度最终展现的综合的表演形式,其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渲染了环境,烘托了主题,增强了可视性。

5、情感真实自然

所有舞台表演形式吸引观众的根本都在于“以情动人”,而以情动人的“情”,则来源于表演者对作品的理解,并在作品中找到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作品的内涵。而所有“情”的根源,都在于作者创作作品之时,所流露的最真实自然的情感。任何文艺作品的创作,都是以真情实感为基础的。

三、如何创作出符合群众需求的朗诵诗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表演的朗诵诗,表演者和观众主要是普通群众,而朗诵诗作品也非文学范畴的诗歌,需要更容易被群众理解和接受,因此,应该从群众的需求出发进行创作。

1、言简意赅,主题表意直接

群众文化活动中,需要主题直接鲜明的朗诵诗作品,因此朗诵诗主题的设置应言简意赅,表意直接明确,避免咬文嚼字和兜圈子,避免晦涩的用词。例如笔者此前创作的一首反映家乡新风貌、新变化的情景诗,主题命名为《看,这就是我的家乡》,旨在简单直接地让观众对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诉求一目了然,直观地了解这首朗诵诗将要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要介绍家乡的风貌。

2、深入调研,内容取材生活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的“二为”方向是所有文艺作品的指导方向,扎根群众、扎根生活是所有文艺作品创作的根本途径。朗诵诗是群众文化活动中常用的表演形式,其内容必然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要创作出贴近群众生活的作品,则必须深入生活,进行调研采访,将生活中的事件还原到舞台上,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所需要。

例如笔者在为当地某银行创作情景诗作品《梦想起飞的地方》时,就进行了充分的实地调研采访,并召开座谈会,与一线员工座谈,搜集了多个发生在一线员工身上的故事、事迹,以这些故事和事迹为基础,创作出情景诗片段,让所有表演者和该银行系统的观众在观看这些片段时感同身受。

3、上口顺畅,避免晦涩字句

朗诵诗是一种舞台表演,而非文学作品,因此更多地应该考虑到演员表演难度和观众的理解程度,避免在诗句中出现晦涩字句、生僻字,以及容易产生谐音歧义的字句。另外,还应流畅、上口、押韵,让观众在观看情景诗作品时有美的享受。

例如,在一首情景诗中,为表现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最初用了“栉风沐雨,我们砥砺前行”,之后在排练中,感觉演员在朗诵时有些拗口,且砥砺前行在面对某些观众群体时,有的观众不能理解,影响表达效果,后改成“暴风骤雨,我们依然奋勇前行”,更为简单直观地表达了意思。

4、综合表现,预留舞台空间

朗诵诗在进行文本创作阶段事实上就需要作者进行立体的思考,而非纯字面的揣摩,灯光、场景、LED背景、声效、音乐都可以成为为朗诵诗服务的手段,最终实现立体多元化的展现,让观众耳目一新。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作者了解多种舞台表现形式,在文本中,虽然不需要像剧本、脚本那样进行前期设计,但是一定要给导演二度创作的空间。例如笔者创作的情景诗《看,这就是我的家乡》,做了特殊地点、人物设计,将诗化的语言设计成人物台词。

一对母女上场,妈妈独白:

作为一个年轻的妈妈

每个周末

我都会带全家到两河边玩一趟

这是我们全家的休闲天堂

导演进行了二度创作,辅以LED背景图像,呈现“两河边”地点景象,再辅以轻柔背景音乐,使该段诗歌内容得以综合表达。

5、真情流露,引发观众共鸣

任何文艺作品都是由“情”生发出的,情感是创作的基础,也是贯通创作者、表演者、观众的线索,群众文艺作品更是如此,作品是否真情流露,能否引发观众的共鸣,是作品成功与否的一个评判标准。

在当前文化市场极大繁荣的环境下,对群众文艺作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众文化具有娱乐审美、宣传教育、文化承递、社会实用四项功能,朗诵诗表演主要起到娱乐审美、宣传教育功能,而宣传教育功能更为突出一些。

例如,《看,这就是我的家乡》的创作中,采用了如下开篇:

小凌河和女儿河流过的地方

那是锦州,我的家乡

静静回望

曾经

河水浑浊 堤坝破旧

只有杂草蔓延生长

锦州人的母亲河啊

憔悴着面容暗自神伤

开篇通过抒情手法的描述,描绘了母亲河旧貌,一方面唤起所有家乡人曾经的记忆和情感共鸣,另一方面为接下来的改造、变化埋下伏笔,自然而然引发了观众和表演者的共鸣,勾起今昔旧貌新颜的对比,唤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因此,在朗诵诗创作过程中,情感的把握和运用非常重要,如果缺乏情感,只是一味地说教或是堆砌拼凑,将会引发观众厌烦情绪,弄不好会适得其反。

随着群众文化工作的繁荣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多元化态势,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舞台。朗诵诗作为群众文化活动中一种较为普及的舞台表演方式,深受群众喜爱。群众文艺作品归根到底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朗诵诗创作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满足群众需求,才能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真正为群众文化工作增色,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力。

朗诵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朗诵是一种美读,可以刺激听者的兴趣,并在情绪上引起共鸣作用。诗歌朗诵活动具有独特的促进小学生语言发展和想象力的功能。什么是朗读呢?简单的说就是清清楚楚的高声读诵。使诗文语气连贯而见情意。具体的解释,朗读就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而且朗读中,可以让某个字突出出来,让人更加能理解读的文字的意思。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扩大学生识字量,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丰富各科知识,激发阅读兴趣,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诵读、识记能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多读多背传统经典美文,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民族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三、活动时间

每周五下午课外活动

四、活动地点 三四班

五、活动对象

校朗读爱好者

六、活动形式

以短小精悍、词语优美又朗朗上口的诗歌或小散文作为基本学习内容。小组活动以读、练的形式为主,以真实、感人的情境引发孩子的兴趣,用有效的启发达到培养孩子思维和想象力的效果。活动还穿插有名篇朗诵欣赏、分小组的比赛及讨论、演讲录像观看等内容,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七、活动措施

本学期我们兴趣小组,将对学生的朗诵技巧加强培训,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

1、停顿 不管是说话或朗读很自然都要换气,就是话与话之间的停顿时间。此停顿不只是生理上的需要,也可用来表情达意,使听话的人更能领略说话者或朗读者的意思。停顿时间的长短与段落、句子与标点符号都有关连。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停顿时间最长,接着是句子与句子之间,而标点停顿的时间则较短。

2、速度 文章的体裁和内容影响朗读的速度,通常表现高兴、紧张、害怕、激动、愤怒等内容时速度较快,悲伤、失望、生病、哭泣等内容的速度较慢。不过,跟停顿一样,速度也不是坚守原则一成不变。为了更准确表达作品的情感,可随时有变通的处理方式,务必要灵活运用。

3、轻重 因为重读的字词不同,感觉所强调的重点就不一样,重音用得适切,可以使语句的意思更加鲜明,而表达不同的意义。

4、升降 升降指的是语句里的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语句里有了这些变化,才会有动听的语调。所谓声音的高低升降就是抑、扬、顿、挫的搭配。搭配得宜,节奏感好,词句就富有音乐的美感。句调的升降变化,虽是对整句说的,但是一句话句调特别显著的变化,却是表现在最末一个音节上。一般句调有四种变化:高升调、降抑调、平直调、曲折调。

八、活动时间与内容安排

第1—2周:宣传、发动

第3周:学生名单的确定及参加活动的要求事项 第4—6周:普通话强化训练

第7周:朗诵技巧的简介及美文朗诵欣赏 第8—9周:练习朗诵,掌握朗读技巧 第10—12周:配乐朗诵练习第13—15周:组内朗诵汇报比赛

第16周:学生谈谈朗诵训练的心得体会 第17周:开展比赛,选拔朗读能手

朗诵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第6篇

一、活动目的:

为营造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提高语文素质,我校特举行本次诗歌朗诵比赛。

二、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2014年5月29日

2、活动地点:xx小学

3、活动对象:1-6年级全体学生

三、具体要求

1、各班班主任帮助参赛同学精心选择参赛作品,组织好赛前培训。

2、需要配乐的同学音乐要自己准备。

3、各班主任必须于5月26日(下周一)将参赛题目报上来。

4、比赛时各班自带板凳到规定地方观看比赛。

四、比赛规则:

1.朗诵篇目为诗歌或散文诗。(一、二年级可以朗诵儿歌)参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切合主题,适合小学生朗诵。

2.参赛选手原则上要求脱稿朗诵。

3.参赛选手必须用普通话朗诵,发音准确,感情充沛,声音富有表现力,达到一定朗诵效果。

4.参赛人数不限,形式多样,时间不超过5分钟。

五、比赛评分细则:

1、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积极向上。

2.参赛者精神饱满,仪态大方、着装得体、动作适当,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诗歌的内涵。

3.参赛者朗诵熟练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正确把握诗歌节奏。

4.参赛者能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5.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配以适当乐曲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

六、具体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10分制,其中:

(1)作品选题(2分):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2)节目形式(2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3)语言技巧(2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4)形象仪表(2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

(5)表达效果(2)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七、奖励办法:

本次活动,高年级组、中年级组、低年级组各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各一名。

八、评委人员:

评委:

九、其他

摄像、音乐:总分:

主持人:

比赛程序

一、学校本次活动负责人宣读活动目的、参赛要求、评委名单;

二、本次活动负责人宣读评分标准、评选办法;

1、评分标准:比赛采取10分制,其中:

(1)作品选题(2分):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2)节目形式(2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3)语言技巧(2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4)形象仪表(2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

(5)表达效果(2)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2、评选办法:

本次比赛 共设七位评委,现场打分,取掉一个最高分,取掉一个最低分,满分为五十分。

本次活动根据各组人数比例。高年级组和低年级组各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中年级组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两名。期中集体参与的按集体奖颁发。

三、主持人宣布比赛顺序、主持整个比赛。

四、学校教导主任张桃宣读比赛结果暨获奖名单;

我校朗诵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第7篇

朗诵是一种美读,可以刺激听者的兴趣,并在情绪上引起共鸣作用。透过朗诵,可以把文字透彻地表达,使书面、静态的字句充满立体动态感。儿童透过朗诵可以增加语文的趣味性,并且学习正确的语音、语法、语调、语气...充分欣赏文学的美。

我们的朗诵组活动是以短小精悍、词语优美又朗朗上口的儿童诗歌或小散文为作为基本学习内容的。朗诵活动具有独特的促进学生语言发展和想象力的功能,组织好朗诵活动的关键在于以真实、感人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用有效的启发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效果。

本学期将安排以下活动:

第一、二周:优秀朗诵作品欣赏,初步了解朗诵类型

第三、四周:优秀朗诵作品欣赏,了解朗诵的基本要素 第五、六周:练习朗诵,掌握朗读技巧

第七、八周:练习朗诵,掌握朗读技巧

第九、十周:练习朗诵,掌握朗读技巧

第十一、十二周:练习朗诵,掌握朗读技巧

第十三、十四周:朗诵比赛

第十五、十六周:自选作品,朗诵

朗诵小组活动计划 第8篇

赣州市烟草公司自建立以来经历了30多年风雨沧桑和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 职工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尤其是进入2 000年改制后公司更是迅猛发展, 职工思想也相应的更为活跃, 企业对赣州烟草历史、企业实力、领导特质、管理模式与方法、服务意识、服务流程、服务机制、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进行调研, 形成了以人为本的赣州烟草企业文化———“火”文化, 而“火”代表着团结、热情, 古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因此, 公司秉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让所有员工都参与到对企业发展、管理、实施的现代化工作中来, 对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对外具有极大的竞争力。

QC小组是质量管理 (Quality Control) 小组的简称, 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 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 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 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

2 QC小组活动与企业文化理念相结合

企业文化是由企业领导层开始到基层员工统一认识和遵守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 因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 参与者也是“人”, 企业文化的建设始终围绕着“人”来展开, 那么企业文化的建设就必须人性化, 就必须要具有超强的参与性。因此,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和现代化管理具有实质性作用, 而QC小组活动的基本宗旨和活动过程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活动思想, 因为QC小组是吸引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有效组织活动形式, 不仅包括领导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而且更注重吸引在生产、服务工作第一线的员工参加, 由小组成员自己发现工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从小组组建一直到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实施对策、效果检查、巩固总结等步骤, 都是要求小组成员自己解决, 从而调动每一名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实现改进的目的。而这一点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理念。

3 QC小组活动促进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经过长期管理得出结论, “以人为本”是构筑企业文化的支撑, 无论是在哪个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都应该以员工为中心, 加强员工的企业质量管理意识, 鼓舞员工的士气, 激发员工的想象力, 挖掘员工的潜力, 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增强企业每一名员工的责任心, 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QC小组活动更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活动形式。

QC小组活动开展宗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创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工作环境, 主要以提高人的素质开展起来的群众性活动。QC小组活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通过活动提高企业每一名员工的综合素质。

4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提高企业文化形象

因江西烟草商业系统开展QC小组活动较晚, 而且每一个QC小组活动从小组组建一直到小组成果发布基本都是在行业内进行,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从2010年开始, 江西烟草商业系统也积极地选取当年度优秀的QC小组活动成果参加由省质协甚至是中质协举办的各行业参加的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 事实证明, 通过QC小组活动成果的发布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而良好的形象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展现, 因为一个企业的QC小组活动开展的越好, 说明这家企业的员工队伍素质越高, 开展的QC小组活动越多, 解决的问题越多, 也说明这家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越好。通过开展、发布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 可以向同行业乃至全国展现良好的企业风貌和企业文化。

5 QC小组活动与企业文化相互促进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一种形态, 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方式,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把每一名员工都当作企业的内部资源, 通过调动每一名员工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为企业发展而拼搏进取的精神。而QC小组活动实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创造性, 参加QC小组活动的可以是企业领导, 也可以是基层一线员工, 在活动中, 充分发挥每一名小组成员的优势, 对QC小组活动课题展开攻关。

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必须从管理、经营、制度等方面建立减去管理制度, 为员工提供一个能够展示才华的、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 为每一名员工展示自身才华提供了平台, 让每一名员工的聪明才智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 把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不断开展群众性QC小组活动结合起来, 两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才能更好地实现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每一名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QC小组活动才能更有效、更广泛的开展起来, 从而让整个企业在企业管理过程当中更加科学和完善, 使整个企业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国质量协会.QC小组基础教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

鲜活的小组活动 第9篇

师:现在请你们自己默读课文《三顾茅庐》第2至4自然段,重点学习刘备三次来到茅庐的情景。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任务:

1. 自由朗读全文,在文中画出表现刘备“诚意”的词句。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些词句。

3. 围绕“诚意”,品读哪些词句体现出刘备邀请诸葛亮的诚意呢?把你的学习体会与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们开始了小组合作学习。下面例举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情景如下:

小组长:请大家自己读课文第2至4自然段,在读时思考刘备是怎样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

(每个小组成员都认真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相关语句)

小组长: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自己所画的词句。

(每个组员用不同的形式和自己的体会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所画的词句)

小组长:请大家品读词句,在叙说时注意围绕“诚意”来讲。

组员甲:(有感情朗读)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从刘备生气“斥责”张飞可以看出他对诸葛亮的尊重。

组员乙:(有感情朗读)“……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门阶下等候。”刘备在离茅庐半里外就下马步行,并且刘备是皇叔,是有地位、有身份的人,诸葛亮是一介草民,但刘备却为了得到人才下马步行,可以看出刘备礼贤下士。

组员丙:对,你说得真好,我也画了这句,我要补充说明,诸葛亮在睡觉,刘备“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着等他醒来,这些说明刘备对待诸葛亮非常尊敬,像尊敬自己的长辈一样,我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程门立雪”,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尊敬。

正在大家激烈讨论时,我发现其中有个学生用书挡着脸,小声嘀咕着什么。我等其他学生说完,就请他说说自己有什么想法。

组员丁:刚才钟江宇说到刘备与诸葛亮的对话,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力的对比。(他的话音刚落,全组同学给以热烈的掌声,他很神气地坐下)

小组长:那我们把课文第3自然段读一遍,读出张飞的鲁莽和刘备的诚心诚意。

(学生练读课文)

【案例分析与反思】

1.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探究。在全班分小组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始终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在三顾茅庐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可以说明刘备礼贤下士,对诸葛亮诚心诚意”来共同探究学习。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能利用课外阅读的知识来解读,有的能贯穿文章前后来解读……这样就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让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2.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当学生进入小组合作学习状态时,第一步是小组成员积极鼓励所有成员参与并能独立思考。一些学生平时基础差一些,在合作学习中往往处于弱势,想法有时不够全面,甚至是错误的,不被其他组员所接受,因而产生了自己说不如不说,想不如听的惰性思想。这次小组活动设计中就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读一读词句的要求,这样的练习能让所有的成员动起来,参与进来,在活动过程中都有事做,让弱势学生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第二步是相互间提供信息和建议,学生踊跃地表达见解。每个学生在课前都进行了大量的《三国演义》的故事阅读,他们再根据自己现有知识水平,对文中句子的理解就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了,并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也让同组同学学到自己理解不足的一面,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第三步是支持和表扬他人,并能解释他人观点,也是学生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辨别、评价的能力。对同一问题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众多的观点中,如何才能择其善者而从之,这就涉及到学生的辨别、评价能力。在这次小组活动中,有的组员既肯定别人的说法,又加入自己的理解。这样既加深了自己对句子内涵的理解,也进一步帮助了其他同学。

第四步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会归纳总结。在这次小组活动中最后这个学生的品读是这个小组活动的亮点,也是他们小组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为在全班总结汇报奠定了基础。

朗诵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第10篇

声音的优美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使儿童更加了解诗歌内容及情意。什么是朗诵呢?简单地说朗读就是以清晰响亮的声音,正确标准的普通话,把文章有感情地 诵读出来。透过朗诵,可以把文字透彻地表达,使书面、静态的字句充满立体动态 感。儿童透过朗诵可以增加语文的趣味性,并且学习正确的语音、语法、语调、语气,充分欣赏文学的美。本活动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同时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拓展语文学习的空 间,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活动形式

以短小精悍、词语优美又朗朗上口的儿童诗歌或小散文作为基本学习内容。小组活动以读、练的形式为主,以真实、感人的情境引发孩子的兴趣,用有效的启 发达到培养孩子思维和想象力的效果。活动还穿插有名篇朗诵欣赏、分小组的比赛 及讨论、演讲录像观看等内容,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活动时间与内容安排

第1周:宣传、发动

第2周:学生名单的确定及参加活动的要求事项

第3—6周:普通话强化训练

第7周:朗诵技巧的简介及美文朗诵欣赏

第8周:朗诵训练

第9周:练习朗诵,掌握朗读技巧

第10—12周:练习朗诵,掌握朗读技巧

第13—15周:配乐朗诵练习

第16周:组内朗诵汇报比赛

第17周:学生谈谈朗诵训练的心得体会

第18周:总结一学期的活动情况,评选优秀学员

学生分析:

参加本小组的学生来自三年级和四年级,他们正处于记忆力的快速发展时期,虽然他们的记忆仍以机械记忆为主,但是好奇心强,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并且有了一定的理解力和创造力。能够进行一定的阅读,初步读出文中所表达的情感,逐步提高。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诵诗歌和散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以及所蕴涵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古代优秀文化,加强文化修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并循序渐进提高诵读水平。

演讲朗诵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第11篇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学期很快就要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中结束了。在学期开学初,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六年级组建了“博识”演讲兴趣小组,我很快地定制了学期计划和活动安排表,学生和老师也以崭新的姿态进入了自己的活动小组。在开展活动的期间,我认真做好学生的考勤工作和教学工作,学生们也很好地配合我较好地完成了这项工作。在上课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细心的辅导,对于她们提出的疑难问题尽量解答。再者,因为生活空间的局限性,学生的视野还不够广阔,我经常充分收集有关适合儿童朗诵类的作品供学生进行欣赏,这样能使学生在学的同时能够感受另一种氛围,并对演讲朗诵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学期对学生的演讲朗诵技巧进行了培训,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

一、停顿

不管是说话或演讲朗诵很自然都要换气,就是话与话之间的停顿时间。此停顿不只是生理上的需要,也可用来表情达意,使听话的人更能领略说话者或演讲朗诵者的意思。停顿时间的长短与段落、句子与标点符号都有关连。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停顿时间最长,接着是句子与句子之间,而标点停顿的时间则较短。

二、速度

文章的体裁和内容影响朗读的速度,通常表现高兴、紧张、害怕、激动、愤怒等内容时速度较快,悲伤、失望、生病、哭泣等内容的速度较慢。不过,跟停顿一样,速度也不是坚守原则一成不变。为了更准确表达作品的情感,可随时有变通的处理方式,务必要灵活运用。

三、轻重

因为重读的字词不同,感觉所强调的重点就不一样,重音用得适切,可以使语句的意思更加鲜明,而表达不同的意义。

四、升降

升降指的是语句里的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语句里有了这些变化,才会有动听的语调。所谓声音的高低升降就是抑、扬、顿、挫的搭配。搭配得宜,节奏感好,词句就富有音乐的美感。句调的升降变化,虽是对整句说的,但是一句话句调特别显著的变化,却是表现在最末一个音节上。一般句调有四种变化:高升调、降抑调、平直调、曲折调。

演讲朗诵是一种美读,可以刺激听者的兴趣,并在情绪上引起共鸣作用。诗歌朗诵活动具有独特的促进小学生语言发展和想象力的功能。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继续重视对学生朗诵的培养,用演讲朗诵促进孩子语文素养、作文能力的提高,启发培养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

七江乡中心小学:廖晓丽

朗诵小组活动计划 第12篇

低年级朗诵小组计划

萧丽娇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的精神和要求,积极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能力和阅读技巧,体会语言文字的特殊魅力和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形成对语言文字的审美体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培养学生爱好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动脑能力,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集活动的趣味性,智慧性于一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乐趣,得到发展。

二、活动时间

根据学校课程设置,每星期集体活动一次,时间为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

三、活动措施

(一)根据各班级和年龄的差异,具体分为低年级组,中年级组和高年级组,朗诵内容从优秀古诗文和经典课文篇目中选择。

(二)活动期间,各组在指导老师的组织下进行活动。

(三)定期开展竞赛评比活动。

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周次内容

一周分组,进行初次活动

二周欣赏,读文

三周仿读精美散文,教师指导

四周成语接龙游戏

五周竞赛:古诗背诵接龙

六周欣赏,读文

七周课文篇目诵读

八周朗读竞赛

九周朗读综合训练

十周故事讲座

十一周朗读精品欣赏十二周朗读综合训练十三周课文篇目选读十四周优秀篇目欣赏十五周朗读竞赛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方式研究 第13篇

一.合理分配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有效开展,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学生之间存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学习小组应该灵活组合, 使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染和影响达到最佳效果, 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 从而增加合作的动力, 增强取胜的信心。常用的形式有: (1) 异质组:根据学生的能力、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 (2) 同质组:根据学生的能力、特征等的相似性, 由4-5人组成的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学习小组; (3) 异同混合组:把4-6个异质组中能力弱的同学的座位相对集中, 当他们与优等生的能力差距不大时, 便可直接参加异质组活动, 当发现他们在与别人合作出现困难时, 这几个同学便组成一个临时小组, 教师深入到这些同质组中, 通过教师的帮助去完成学习任务。

除了这几个最常见的小组分配形式外, 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课堂环境等, 分配自由组合小组、随机组合小组等。教师在实际操作时, 应根据班内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灵活选择, 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二.合作学习形式多样化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多样化, 即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合作学习形式。它能增加学生间的情感和语言交流, 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一) 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阅读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 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阅读实践方式。如教学《松鼠》一文时, 教师与学生分析松鼠的“漂亮”特点这一部分内容后, 点拨学生总结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和步骤, (1) 读, 读出感情; (2) 划, 划出你认为松鼠漂亮的句子加以欣赏; (3) 议, 议议都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然后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运用这一方法自学课文中描写松鼠的驯良、乖巧、生活习性这三部分内容。然后分别提出自己的问题, 思考过后小组内共同探讨解答。这样合作学习激活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 增强了主动探究的能力。

(二) 写作中的小组合作

合作写作文, 通过共同斟酌, 相互评定, 共同修改, 能够互学所长, 达到共同提高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的目的。

实践案例, 如描写雨景, 小组可以这样合作: (1) 小组成员分别收集描写雨景的片段, 在同组中交流; (2) 各小组准备录音工具, 要求各小组录下至少十种不同的雨声, 如雨打蕉叶声、屋檐滴水声等等, 同时观赏各种雨声下的雨景; (3) 各小组成员边听录音边回忆雨声下的雨景, 各自写一个片段, 并与所收集的片段进行比较修改; (4) 组内交流, 互学所长, 并提出修改意见; (5) 进行修改定稿。

合作写作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紧咬笔头, 搜肠刮肚, 闭门造文、只求凑足字数的尴尬课堂局面, 它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培养他们精雕细琢的耐性。

(三) 检测中的小组合作

过关检测, 可以采取开卷检测, 合作答题;合作出题, 组间竞争;分工合作, 取长补短等形式。检测的结果只有集体的胜利者, 没有个体的失败者。这样, 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小组中有机会向同组成员学习, 这会增强他们的信心。检测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进步的过程, 同时也成为学生互相交往的过程。

主题小组活动集锦 第14篇

登山队

2008年7月11日,登山队一行18人,继前两年的额尔古纳徒步穿越后,成功地组织了为期两周的黔东南徒步穿越。

8月23日自然之友登山组组织了“探访京西玉河古道”活动,主要路线为圈门→峰口鞍→抢风坡→王平镇→石佛岭。

8月30日登山组和《WE微》杂志联合推出“清香”活动, 主要从香山后山进入西山山脉,共计100人参加。

植物组

2008年7月5日组织了门头沟百花山活动,此次活动共计40余人参加,观看了处于花期的植物大约有金莲花、红丁香、委陵菜、大花勺兰、金露梅、有斑百合、唐松草等等几十种,还有不同海拔分布的山杨林、落叶松林、灌木林、白桦林及草甸等等。

2008年7月13日组织了莲花池公园观赏植物活动。

2008年7月20日组织了天坛公园观赏植物活动。

2008年7月26日黄草梁活动,黄草梁为燕山期以来形成的复式向斜山,山势和缓,顶部呈倾斜的岩溶高原形态。岩石透水性强,所以顶部较干旱,900米以上的阴坡和沟谷地带有栎林、桦杨林及其萌生丛,以下多为灌丛。

2008年8月2日在紫竹院公园组织了观赏植物活动。

2008年8月16日在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组织了观赏植物活动。

自然大学植物学院2008年8月23日课程,在双秀公园举行。

自然大学植物学院2008年8月30日课程,在圆明园公园举行。

观鸟组

自然大学鸟学院7月5日圆明园教学点继续开课。7月6日,天坛教学点继续开课。

自然大学鸟学院7月20日天坛、在圆明园组织了观鸟活动。

2008年7月20日,在金鱼池东区门口,组织了天坛公园鸟类摄影展社区巡展。此次巡展,主要想让居民们了解天坛公园不仅有数不清的麻雀、喜鹊、灰喜鹊,还有许许多多平日里不易被发现的“飞翔的精灵”!也希望居民们能明白南来北往的鸟儿选择天坛公园作为它们漫漫生命征途中的驿站、作为它们嬉戏的园地的原因是天坛的广袤空旷、天坛自然多样的生态环境。还向路人介绍天坛观鸟活动、天坛的鸟类,并发放书签、海报、宣传单、折页等宣传品。

自然大学鸟学院8月2日在天坛公园、8月3日在圆明园组织了观鸟活动。

自然大学鸟学院8月9日在圆明园、8月10日在天坛公园组织了观鸟活动。

自然大学鸟学院8月16日在圆明园、8月17日在天坛公园组织了观鸟活动。

自然大学鸟学院8月30日圆明园、8月31日天坛公园西门、8月23日圆明园、天坛公园西门分别组织了观鸟活动。

自然讲堂

2008年7月5日,自然讲堂第15期绿色奥运·绿色消费讲座,于西城图书馆举办,此次讲座主讲人为北京麋鹿苑博物馆副馆长、奥运宣讲团成员、自然之友会员郭耕老师。

上一篇:研究生专硕实践报告下一篇:项目监理资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