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重建学校办学特色看江油教育发展内涵

2024-06-17

观重建学校办学特色看江油教育发展内涵(精选3篇)

观重建学校办学特色看江油教育发展内涵 第1篇

观重建学校办学特色看江油教育发展内涵

————参加“校园采风活动”观感点滴

坚勇实小唐晓建

4月12日——13日,江油市教体局组织了“观校园新貌,抒奋进情怀”校园采风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通过聆听曾仁亮副局长所作的“回顾与展望——前进中的江油教育”形势报告,参观重建陈列馆和一些重建学校,使我第一次较为全面地了解“十一.五”以来江油教育发展现状和“十二.五”教育奋斗目标。尤其通过参观江油中学、中原爱心学校、青莲初中、武都初中、太白中学、小溪坝初中和双河初中等,使我对重建学校办学特色和江油教育的内涵发展深有感受。这里,聊以平凡之语抒发我点滴感受如下。

一、教育旗舰,以生为本,培育高素质人才

这次采风活动的第一站是江油中学。进入校园,酷似高等学府般的校园气势自然让人目不应暇。“勤思、善学、互助、拼搏,把握机遇、高位求进,实现学校新跨越”的大型横幅映入眼帘,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其厚重的校园文化底蕴。通过参观校园重建及教育成果,观看反映江油中学教育发展新跨越的纪录片,我感悟了江油中学“厚德重能,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为学生发展与成长服务”的办学宗旨。从校长梁玉帮的介绍中深入了解到,重建后的江油中学更为注重以生为本,以“学习、生活、行为三大习惯”的再教育、“好性格”的培养和 “规划人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素质教育抓手,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引导学生更多地在人生目标、价值追求、意志品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人生的高目标,学习更有原动力,发展也达到了应有的高度。所以,江油中学近三年来,本科硬上线5336人,被北大、清华录取16人,在全江油19人总人数中独占鳌头。为江油在全绵阳市乃至全省高考名列前茅起到了教育旗舰的中坚作用,为国家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人才。

二、爱心、感恩文化,形成学校发展内涵的鲜活个性

采风活动的第二站,我们来到中原爱心学校。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镌刻中原爱心学校落成碑记巍巍石碑,上面清晰地记载着汶川地震校园毁损后,河南人民千里驰援,举资4余万元援建中原爱心学校的真情实况。这使我自然把中原爱心学校的新生与河南人民的无私援建紧紧地联系起来。也自然对中原爱心学校“心怀未来,爱润苍生”为主题的“爱心”文化特色

感同身受。我了解到重建以后,学校以实际行动感恩河南人民,倾力构建以“爱、行、和、生”为特征的爱心文化,以此为灵魂引领师生行为,积极推行“塑德以爱为基,育人从心开始”的教育理念,深入践行“重学思,强践行”的教学及管理思想。通过建立学子“爱心互助”学习生活小组,开展爱心PK比赛,促进学生自觉学习,培养学生内务自理能力;设立“文明礼仪,校园安全、秩序、卫生,爱心先锋”五种监督岗,促进师生文明习惯养成;引领师生积极参与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共建“爱心室”,创设“爱心之声广播站”,书写感恩语录,制作感恩卡片,齐唱感恩歌曲,认养爱心绿地和感恩树,举行“感恩、励志”演讲比赛,人人争当感恩之星,与河南的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并进行友好互动交流等,丰富了“明德鸿爱”内涵。教师上课把微笑带进课堂、把爱心带进教室、把趣味带进教学;落实课堂教学启发为主、讨论为主、自主探究性为主、发现和解决问题为主;教学注重学法指导、发散思维训练、知识拓展延伸、个别教育、集体成长等等,“重学思,强践行”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使爱心、感恩文化形成了中原爱心学校发展内涵的鲜活个性,凸显出了爱心立校,文化育人办学特色。

三、李白文化显底蕴,学校发展有特色

随着采风活动的安排,我们先后到了青莲初中和太白中学。

坐落在李白故居的青莲初中,校园处处彰显李白文化的风采。从“青莲遗翰”为题的校园李白文化墙,到青中学子太白诗书社;从“杵欲成针,磨砺不懈”的铿锵校训,到“弘扬李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大型壁文,都显示出了“青中”师生以李白为荣,以史为镜,精心打造以李白文化为主体的校园特色文化和师生携手共同发展的执著追求,作为绵阳市示范初中,“青中”还是绵阳市“艺术特色”学校和绵阳市“阅读学习”科研基地学校。

地处武都镇的江油市太白中学,因地理条件所限,在江油高中教育排列第三。但是,太白师生“钢以铸志,诗以怡情”,他们弘扬李白文化,校园内“李白与爱国” “李白与创新” “李白与勤学” “李白与善思”专版及李白名诗篇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自身奋进;学校领导班子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探索“立足国内,走向国际”的办学新思路,与国外名校建立了教育协作关系,实现了学校办学“低进高出,强势发展”,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太白中学实现了高考本科硬上线2009年147人,2010年224人,2011年358人——三年三大步,创造新辉煌。

四、红色文化、乡土文化、校本文化,铸就学校特色发展

采风活动一行,我们还一览了武都初中、小溪坝初中和双河初中的办学风采。依然感受至深。

武都初中以红色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学校利用历史上走出了辛亥革命先驱凌阗、革命先烈王右木、革命先辈张秀熟等优秀才俊的红色条件,建立了校园红色文化墙,设立了校史及荣誉室,作为学校精神教育的珍贵教材,激励师生以革命先辈为楷模,“业精志远,求真报国”。近五年学校获得绵阳市、江油市级各类奖励50多项。先后创建了绵阳市“示范初中、绿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

双河初中以“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校园精神,着力打造以“勤”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建立了 “勤”文化体系大型文化墙(“勤”文化体系理论篇:立勤赋、勤,人生成功的金钥匙——教师篇、勤,人生成功的阶梯——学生篇;“勤”文化体系实践篇:勤耕(对教师的要求)、勤学(对学生的要求);“勤”文化体系成果篇:勤奋、勤铭等等),各班级以“勤”文化命名如“勤勉班”、“勤智班”、“勤搏班”,教室门前有班级宣言、教师寄语和班歌,走廊墙上有古人勤学小故事等等。校园里“勤”文化无处不在,无时无刻都给师生以熏陶和激励。真正凸显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小溪坝初中秉承“让每个孩子享受成功的幸福”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创建“文化治校之旗,走内涵发展之路,育全面发展之才,树示范品牌”为特色的校本文化。有力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命名别具特色,如奋进班、凌云班、圆梦班等;设立班级形象大使,积极鼓励学子“显自我,展风采,创先进,争优势”; “小中”学子自发成立了鸿雁文学社,设立光荣榜和陋习曝光台,公示学习目标承诺书等等;学校以“小中”历史上走出的许多著名作家、学者、名人、企业家等学习生活居住过的红木楼,作为“小中”的“红色记忆与不朽丰碑”来教育和激励师生。学校先后创建了四川省绿色学校、绵阳市示范初中、绵阳市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全国百家阅读示范工程“百家文学社”,实现了“学生有特长,教学有特点,办学有特色”。

五、“整合”大手笔,职教大发展

采风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参观江油市中坝职中。目睹校园规模,听取学校介绍,使我对江油职业教育发展耳目一新。

重建后的中坝职中,今非昔比,变化炯然。学校占地100余亩,重建投资9000余万元。不仅如此,在江油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市教体

局领导的精心谋划和积极努力,实现了江油职教的大整合。如今中坝职中合并了原四川矿山机器集团下属的矿机技校暨绵阳市机械、电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原长城特殊钢集团公司下属的长钢技校,发展成为了包括计算机、机械、电子、汽修、美术、建筑、旅游等14个专业的,绵阳市最强的职业技术学校。真可谓,江油职教发展大手笔!可以预见,江油职教万人集团的发展梦将为期不远了!

采风活动虽然短暂,但是,通过活动使我看到,江油教育重建成果是极其巨大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说江油教育跨越发展提前二十年,一点都不夸张!作为江油教育人之一,我对党和政府充满感激之情,对河南人民充满感激之情,对江油市委、市府及教体局领导为江油教育的重建与发展呕心沥血充满敬佩之情,我对江油教育的今天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二O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特色“阳光教育”促学校内涵发展 第2篇

一、探索特色学校理念

办学是学校主动追求特色、强化特色的发展战略和行为选择。办特色学校是学校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需求、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特色办学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符合教学目的。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探索、总结和反思,进而深入理解并践行,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树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理理念。

1.特色联系实际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曾经说过:“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如果没有先进的文化,则不打自垮。”文化不只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也是一所学校的灵魂。特色文化的建设是特色教育构建的重点,而一所学校的主体文化体系的建设缘于学校的特色文化。我们在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以先进的思想、优质的办学风格作为指导,在继承自身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办学优势并进行创新发展,与学校特色以及办学理念相衔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并将其整合形成校园主体文化体系。

2.创新评价体系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校在创新评价体系建设中,本着发展性、个性化、多样化原则,制定了“学生双轨制评价体系”。双轨制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分和品行两个方面结合起来,逐步完善学生成长记录、综合素质测评记录,以此培养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的品行。

在“双轨制评价体系”建立的基础上,我校又提出构建德育、心育、智育、情育为主题的“四维育人模式”。在实践中按照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维”目标,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从教会学生“求知、做人” 发轫,向学会“生存、发展”跨越,大胆探索尝试多元评价理论,激发学生人人向上的学习热情。“阳光教育”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主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双轨制体系进一步成熟,我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省级定点联系学校,并与青岛二中等五所学校共同承担了“学生发展报告的管理与使用”研究课题,借此契机,我校与其他五所学校在评价和培训的策略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与交流, 进一步深化了教学改革。

二、特色理念支撑特色实践

针对“阳光教育”特色理念,我校创新性地提出 “点、线、面”三位一体的特色实践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阳光教育体系。

1.点——打造阳光校园

(1)塑造阳光学生

人的内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较高境界。良好的心态引导人们营造知足、感恩、达观的心理,树立喜悦、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个人内心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塑造阳光学生要求学生能清楚地认识自我、悦纳自己、乐观自信;在学习中乐学会学, 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与人合作和交往,学会待人接物,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阳光少年。

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扬自己的个性,鼓励每一位学生确立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明确目标。我校以“阳光教育”为基点,设置了20多个自主创优荣誉,打破了学校传统的评价方式。通过这一评价体系的制定和完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了。

(2)催化阳光教师

通过加强师德、师表、师能培养,确定“专业 + 优秀 + 特质”的教师发展目标,要求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 并启发孩子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或事。当学生有 “惑”时,导于学生;当学生“思考、活动”时,“侍”于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懂得尊重老师,爱护同伴,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心中的“阳光教师”。

此外,还要求老师充满激情地投入工作,以师德典范、业务精通、身心健康的标准激励每一名教师。学校将每位教师的“人生格言”、“教育理念”、 “奋斗目标”作为“教师名牌”,时刻提醒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激励教师成长。

(3)营造阳光校园

我校为推进“阳光教育”,着力打造“阳光校园”。环境是清新的、典雅的;管理制度是理性的、人性的;文化是多彩的、高雅的;充满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的特色校园,才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幸福乐园。

文化立校,阳光育人。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经过长期探索实践所创造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是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美好价值与理想。阳光校园的建设,增强了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丰富了校园文化,延伸了德育舞台,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2.线——形成特色体系

(1)创建特色班级

为突出班级特色、凸显班级主题、展示班级风貌,学校围绕阳光教育开展特色班级创建活动,让班级的每一个成员将特色班级创建目标记入脑海、 刻进心里,时刻提醒自己是班级的一员,将班级荣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不断提高自律意识,进而完善自我,利用班级宣言时刻鞭策每一位学生与老师不松懈、不放弃,使优秀的班级更加优秀,落后的班级赶超优秀。

(2)营造高效课堂

开创“阳光教学理念”,积极推行“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导学案式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阳光课堂的开设,使课堂教学研究分层次、分年级地进行强化,积极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校教学质量得以提升。营造高效课堂,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知识水平、道德素养、教学能力,打造出一支具有“精业强能、身教善行”的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推行公开课程、鼓励教师自主研发“阳光课程”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教师科研水平,让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

3.面——培养杰出人才

(1)阳光心育———塑造健全人格

阳光心育是指通过一些列活动,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性格,培养学生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优良品格,锻炼学生面对困难、遭遇挫折坚强不屈的人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阳光情育———催生感恩心灵

阳光情育是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进步,在活动中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通过故事、视频、生活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体会不同阶层劳动人民的不易,体会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鼓励学生养成不浪费、学会珍惜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3)阳光体育———增强健康体魄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将“一切为了学生,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指导,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特色学校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打造”阳光教育”, 让学生在阳光下快乐成长,让教师在阳光下施展才华,让学校在阳光下谱写辉煌。

观重建学校办学特色看江油教育发展内涵 第3篇

一、转变教育观,特色建设要内化教师行动

实施“快乐教育”就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使教师从原来的应试教育,唯试卷、成绩论英雄的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把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做为教育目标,提高职业幸福感和使命感,将“快乐教育”理念内化为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的主导思想和自觉行为。我校在实施“快乐教育”之初,第一个举措就是要求教师每天必须保证学生活动时间。一是上午30分钟课间操。二是中午半小时户外自由活动。三是下午40分钟大课间或社团活动。看似很容易办到的事,但真正让老师把时间让出来却难度很大。一方面,老师们已经习惯了利用下午自习课甚至午休时间给学生进行知识复习巩固的方式,担心没有了自习学科教学质量就不能保证。另一方面,很多老师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总觉得每天三次组织学生上下楼到户外活动,安全压力大,存在为难情绪。为此,学校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在教师目标管理考核中,减少了学生学业成绩对教师考核的比例,仅占考核总权重的12.5%。增加了教师对协助、监督学生参与大课间和社团活动情况、活动质量的考核内容。同时,对于在各项特长活动中学生取得的成绩,给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同样的加分与奖励。二是改革评价方式。打破了仅凭一张试卷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标准,综合考查学生的整体素质。以英语学科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为例,学生的试卷成绩占40%,听力水平20%,口语水平占20%,实践运用能力占20%。三是加强师德教育。学校开展了“有关幸福那些事”教师心理辅导,“快乐教育、阳光教师”主题征文、演讲、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在每学期初学校工作会议上,校长都要与全校教师一起重温“一零八教师要牢记的四句话”,即“我们要工作着并快乐着”(工作态度);“我是108小学的一员,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108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形象。”(行动准则);“爱学校要像爱自己的家,爱学生就要像爱自己的孩子”(工作理念);“敬业奉献、积极进取、团结协作、追求卓越”(团队精神)。通过活动实现对教师的思想引领,为教师实施“快乐教育”奠定思想基础。四是注重专业引领。每逢假期,学校都要为教师购买和推荐阅读书目,并开展教师读书演讲活动。还先后邀请了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首席专家等多位专家、学者来校進行教师培训。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增强了他们实施“快乐教育”的自信心。

二、选准切入点,特色建设要符合学生需要

2010年初,学校因地制宜,把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实施“快乐教育”的切入点,推动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全面提高。我校的学生社团分为班级基础活动社团、年级特长活动社团和校级精品活动社团,呈“金字塔”式结构,学生参与率达100%。在社团活动中,一是让学生在肯定自我能力的快乐中树立自信心。学校用学生社团活动作品装点走廊、教室、校园,开展一年一度的体育艺术节等活动也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平台。二是让学生在感受榜样力量的快乐中,树立了远大志向。如,学校制作了《校园明星录》,在校报中设置明星宝贝栏目,在开学典礼上表彰校园小明星。组织观看我校毕业生乒乓球世界冠军王皓,世界花样滑冰亚军董慧博,身边同学全国少儿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徐祎阳比赛录像,以及参加“星光大道”和“非常6+1”同学的表演等活动。三是让学生在体会社会价值的快乐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组织艺术类社团经常走进社区进行演出,志愿服务社团把爱心送进孤儿院、敬老院,到伊通河畔调查水资源、捡拾白色垃圾。社团活动寓教于乐,达到了“育人有心,教化无痕”的德育效果。2012年在我校召开“社团活动展现德育魅力”的全省现场会,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提高。

三、打造多元化,特色建设要彰显校园文化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学特色的外部表现形式之一。我校从宽敞开阔的操场上彩绘的巨大笑脸到整洁明亮的教学楼内“国际交流”、“全面发展”、“传统教育”三个不同主题的走廊文化,都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而精心设计。它既是一门隐性的教育课程,也感传递着师生们生活的快乐,是打造“快乐教育”的多元化的有效途径。

我校将“快乐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了学校发展内涵。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整体改革实验基地校、全国首批百所经典诵读实验基地校、吉林省教育科研示范基地校等殊荣。学校的品社学科组获得了“吉林省优秀学科组”,英语学科组获得了“长春市青年文明号”。

学校特色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它好比一条河道,师生的行为如同河水,河道规范着河水,使河水在河道奔流,但河水又加深了河道,使河道具有更深的规范力。学校特色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为学校不断注输着正能量,推动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一零八小学在未来的工作中必将坚定不移地走好“快乐教育”之路,肩负起实现中华复兴伟大梦想的教育使命,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一个教师幸福开心工作,为学生成长奠基,为学校发展助力。

上一篇:英语四级测试题下一篇:消防队伍管理六项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