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2024-07-19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精选11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第1篇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懂了、会了,产生兴趣了,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明了。有人说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只有当有效性作为一种价值观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内心之后,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活动才能产生出其应有的实效。那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就有了当今的焦点,为了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具有实效性的课堂一定是讲求高质量的教与学的过程,一节高效率的数学课必然有很多因素组成: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习的学科感兴趣,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才愿意去尝试,才愿意去努力。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乐趣,从而树立自信,把学当作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创设情境

现在的数学课堂,教者都乐于去创设情境开诊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必须蕴涵数学问题,而且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具有挑战性的,是为教学而有目的的一种预设,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切记千万不能让情境只成为一种摆设,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学习。现在课堂上经常创设的情境有:通过故事情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

三、有效的探究

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让学生在有效的空间和空间内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那么亲历这个过程的最好方式就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和课堂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要在课堂上有效的开展探究性学习,老师的组织尤为重要。

四、精辟的讲解

在课改的初期,我们都曾经有过这样的误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研究、合作等方式,自己去学,老师不能讲,只要讲就是走老路,课堂上只要学生能讨论、能交流、能合作就好,不管有没有必要。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师生都不清楚对所学的知识究竟掌握了多少。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我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一节课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不在于老师讲不讲,而在于老师讲什么,用什么方式讲。课堂上老师必要的讲解有实非常必要,尤其是在知识的关键处,老师精彩的点拨可谓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对课堂的有效控制,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

五、媒体资源的恰当使用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优化课堂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多媒体资源集声、像、色、光天一体,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化抽象为具体,化表态资源为动态生成资源,让我们的课堂耳目一新。老师在课堂设计和媒体运用时容易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与动画效果,而忽视了学生的注意规律,导致学生最终的注意落点不在教材,而在媒体。过多的无意注意也会使学生无法专心于视听媒体所蕴含的教学内容,降低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上应把握住运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

六、对课堂生成的把握

课堂生成性资源,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涌现出的新的超乎预测的生命信息。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无论老师预设的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变动不居的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孕含了丰富的生成性。老师应该灵活地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学生的真实认知点上综合把握,应学生而动,应情景而变,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才能演绎不曾预料的精彩。教学实教者一定要抓住课堂上演绎出来的瞬间的精彩,及实的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七、设计丰富多彩的练习

练习在数学教学中作用是功不可没的,因为能及时对新学的内容予以巩固;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老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反馈及实调控自己的教学,所以练习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因此,习题的设计一定要精、要新。那么练习的设计就应该有层次性、趣味性而且形式多样。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魅力无穷的艺术,教与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只有不断地学才能更好地教,在实践中学,在生活中学,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才能有出路,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第2篇

教师进修校:刘丽

在新课程不断进行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随之课堂教学也不断地发生改变,学生不再是单一的听了,而是参与到老师的活动中来,讨论多了,创作也多了。表演展示更多了,所以音乐课堂常是一派热闹的场面。可是当我们听完这节课后却经常反思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一堂课中学生究竟收获了多少?也就是我所要说的,我们的教学时效性到底如何?甚至有的课堂还硬是被套上了情境,课上过多的强调生活来源所以浪费了很多的宝贵时间,还有的课一味的追求生成而影响到了预设的目标,从而导致了课堂随意性和低效化,所以这些问题使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这一理念受到越来越多音乐教师的关注,怎样针对自己的音乐课堂实施有效的课改,也是我们每位音乐教师近年来一直在关注和探究的问题。

综以上的问题结合了自己这些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给我的感悟就是:音乐教学的确需要课改,但必须把握好它的“度”!就如何提高课改后音乐课堂时效性提几点粗浅建议和反思吧,仅供同仁参考。

一、提高音乐课堂实效性的前提条件

(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音乐课堂导入

让每位学生都融进这情感交融的氛围中,从而才会有个音乐课的“精彩”开场片段,有句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新授课前五分钟,是学生兴致高昂,注意力最佳时期,所以我们要善于抓住这种有利的时机,精心设计,上好每堂音乐课的“精彩”开场片段,我认为它能为我们的音乐课堂增辉添色和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关于课前开场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关键在于看看您的开场设计是否能引发学生的对本节课的兴趣和注意力!比如,针对我校每间教室都有多媒体的优越条件,我们就常常可以利用多媒体音像画面来开场,因为这种华丽的投影画面和逼真的视觉效果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官,使学生的耳目焕然一新,能在片刻之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感知力。在这样的魅力影响下,我们的音乐课堂实效性必然得到提高。

(二)完善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实效

音乐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及审美能力。所以音乐教师应具备:

1、歌唱的知识与技能。

2、基本乐理知识与识谱记谱能力,做到能独立视唱、视奏新作品。

3、演奏能力,主要是键盘乐器,做到演奏熟练、正规、准确,给学生以美感。

4、中外音乐史常识。

5、组织和辅导课外活动的能力。

6、具有少儿歌舞的编导能力,还应掌握和声、曲式、乐队编配的初步知识。

7、分析作品的能力。

8、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熟悉教材体系,编写合理、生动、切合实际的教案。

9、有关教学设备的使用,并能自编音响资料、自做课件总而言之,广大的音乐教师任重道远。与新课改同行,不断完善自己,这样,你的课堂实效性就必然比别人多了几分筹码。

二、提高音乐课堂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努力改革课程教学,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优化教学方法,明确教学方向,从而提高音乐课堂实效,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降低音乐的门槛,接纳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和谐的发展。我们的音乐教师实在不情愿主动地改变自己,在教学中放下专业的架子,面向全体学生,为大众教育服务。因为我们当年就是学校为数不多的音乐精英,经过老师的甄选、辅导才有今天的殊荣。工作后,为实现专业梦想、为培养接班人而教就成了教学的主要动机,从小学到高中,音乐课的“专业味”愈来愈浓。老师们把音乐当作一门科学和技能来教,在课堂上不经意地制造、扩大着差异,大多数学生慢慢被剥夺了学习和享受音乐的权利。“重活动,轻教学”、“重特长,轻教研”现象的普遍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转变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教师要真正地、积极地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多接受美的熏陶,要站在完善基础教育、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构新的教学生活

(二)创设有效地教学途径,提高教学实效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音乐课程改革的推广实施,要求音乐教师彻底转变旧的教学观念,逐步树立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努力改革课程教学,力求取得最佳效果。所以在情境教学对于任何学科来说都是很重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音乐与图画结合创设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强烈的,它是一种情感的传递;而图画却给人以更鲜明的直观的形象。儿童往往都具有形象思维能力而缺乏抽象的思维能力。直观教学时最好的传授知识的途径。因此,讲两者结合起来创设的情境,将把儿童带入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世界。在教学或欣赏一些想象比较鲜明、优美的歌曲乐曲时,就特别适合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或范画,配上与之相应的音乐,接着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描述歌曲或乐曲意境,一个生动的情就这样产生了。

二、童话创设情境

儿童喜欢新奇、幻想。童话便以它独特的功能把儿童带入超时空的境界,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儿童具有很大的魅力。看,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仿佛就在他们身边、他们扮演乌龟爬行来体会四分音符节奏,扮演小兔蹦跳体会八分音符节奏。码放小鸟飞体会附点二分音符节奏。在进行二部和声音程练习时,便让一部分小朋友扮演大青蛙,一部分小朋友扮演小青蛙。小青蛙唱的高,大青蛙唱的低,大青蛙叫一声,小青蛙应一声,然后大小青蛙一齐唱。这样学生很快掌握二部合唱,音也唱得准。当他们听到大青蛙和小青蛙一起叫的声音是这样的丰富,好听,一种求知的欲望便在他们心里萌发出来。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本身就是一个童话。如《小青蛙》《大鹿》《小红帽》。在教授这些内容时,教师和儿童一齐沉浸在歌曲的童话世界里,与童话里的角色一起忧一起喜。

三、律动创设情境

在达尔克罗斯的体态律动原理启发下,我想如若把创设情境与体态律动联系起来,用达尔克罗斯的体态律动来创设情境,那将会把儿童带入一个微妙的世界。就“走”这一简单的动作,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创设出许多不同角色的情境,如挺直姿势的走,配上进行曲的音乐便是士兵、解放军;慢慢摇来摆去的走,配上三拍子便是海员。用一些带有草原风味的音乐让儿童听音乐做骑马的动作,创设草原牧民的情境。可以听音乐联想鸟的飞翔,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在蓝天中翱翔的小鸟。可以让他们按特定的姿势坐下握着同伴的双手并来回左右的摇晃或者他们可以背靠背地反勾着手臀坐着模仿一只摇椅,他们可以轻轻唱想象着好似摇一只摇篮,使他们的洋娃娃睡觉。总之运用律动可创作情境。

(三)优化音乐课堂评价语言,提高教学实效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不断深入和赏识教育的不断提倡,音乐课改理念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那么,对于我们每周才和学生接触一节课的音乐教师来说,要全面了解学生、关注学生们的成长、进步,如果只是单凭期末的一次测评,来简单衡量学生的音乐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平时点滴表现和学习过程,我认为是不合适的!那么,如果我们能对学生在平时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及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有做一定的了解和评估的话,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平时音乐课堂的兴趣和关注;让我们更好、更快地了解学生在音乐艺术各方面能力的成长与进步;让我们能更好、更及时地关注许多学生的喜好、体会他们在课堂上的言谈举止;让我们能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们的思维动向,并把他们的闪光思维、能力和独特的见解及时地引发、催生和助长。课堂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和奖励越来越多,俗话说的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奖励的手段形式也多样了,从口头表扬到给学生加分奖励等等。

(四)强调音乐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以前我们的音乐课堂往往较重视一节音乐课必须要教会学生能会唱一首歌、并了解一些有关的乐理知识、学会识谱、视唱、节奏等一些基础的知识与技能。这种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和方法。从而导致许多学生会错误地认为音乐课是必须有音乐天赋的人上的课,很多学生也因此对失去了对音乐课的兴趣和正确对待它的态度,这些都是不可取的。现在我们都清楚,义务教育阶段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教育是一种协调人全面发展手段,既发展能力又陶冶情操,当然还要传授音乐知识、提高技能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现在的新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观摩了许多所谓的“优质课”,感觉到虽然一节课涉及的内容和知识面很广,课堂内容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可是我觉得很多老师为了一味地追求激发学生们的兴致却把一些本应该要了解的基础知识给无情的摒弃了。那么,是不是因为课改了,一些音乐的基础知识就可以忽视了呢?比如说:基础的发声练习就可以不练了?识谱、视唱、节奏也无所谓练习了?基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也可以不要了解和认识了?......试问:如果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不了解,那么我们的音乐课堂还怎样为学生的终生学习音乐打下基础呢?还怎样为学生的持续可发展提供可能呢?要课改,陈旧的、枯燥的音乐课堂的确是要改革的。而且我们不仅要敢“改革”还要会“创新”!不过,并不是说“要创新”、“要改革”就可以把以前的所有传统的基础教育全部推翻。这好比我们校长曾说过的一个比喻:“传统”好比体操表演中的“规定动作”,“创新”则好比体操表演中的“自选动作”,两者缺一不可。再说,世界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与已知元素密切联系,都是建立在旧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实行传承性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不等于就可以降低对学生基础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那种把“传承”与“创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没有“传承”何以“创新”?如果让一个既不识拍子也认不准乐谱的学生创作一段短小的旋律,他能做到吗?所以,问题在于我们要注意对那些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不要枯燥地强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到一些让学生怎样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把这些枯糙的基础知识能力换个方式来学习,最好是能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和能力融于兴趣之中来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活动中感悟和陶冶。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第3篇

一、对教材的理解与使用

我们现在使用的数学教材是北师大版的, 整套教材给老师留的空间很大, 而且就知识本身而言, 无论是它的内涵与外延还是深度和广度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 这就要求教师要很好的把握。除了借助书中提供的信息之外, 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帮助学生理解。再有就是现行教材在编排的时候, 尽管力争贴近学生的生活, 但由于地域不同、城乡不同等多种因素, 教材编排的情景也存在着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要根据学情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恰当的整合, 要精心组织, 努力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操作性强的, 便于交流的学习内容,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因此, 我认为只有在正确理解教材的基础上, 才能准确的把握教材, 才能更好的使用教材, 才能收到教学的实效性。

二、创设情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景, 能吸引学生的身心, 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 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不但蕴涵数学问题, 而且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具有挑战性的, 是为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预设。如两家书店同样销售《西游记》, 这套书共20元。“十一”节期间都举行促销活动, 一家的促销方式是:买三本送一本。另一家的促销方式是:打八折优惠。问学生在那家买这套书更便宜?问题提出后, 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探索分析, 从而计算出在那家买更便宜。这样, 不但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个情境就是利用了学生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素材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让学生真正的理解了促销产生的意义, 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这个问题。学生学起来也就感到有趣、实在、易懂, 就会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的愿望, 课堂教学也就真正的收到了实效。

三、有效的探究

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但要在课堂上有效的时间里有效的开展探究性学习, 老师的组织尤为重要。首先, 老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 我认为这个情境应该是仿真的,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解决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其次是探究的形式要灵活, 根据教学内容可以是个人探究, 也可以是组内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 教者要积极参与, 并给学生必要的援助, 帮助学生顺利的完成探究活动。其三, 就是老师要组织有效的互动与交流, 在探究的过程中, 多数是组内的互动与交流, 大多数同学对其他小组的探究情况并不知晓, 这时老师要组织好全班的交流, 使全体学生在演示与讲解、表述与倾听、质疑与争论、反驳与支持中得到多方面的收获。

四、精辟的讲解

在课改的初期, 我们都曾经有过这样的误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那么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研究、合作等方式, 自己去学, 老师不能讲, 只要讲就是走老路, 课堂上只要学生能讨论、能交流、能合作就好, 不管有没有必要。/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 课后师生都不清楚对所学的知识究竟掌握了多少。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 我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一节课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不在于老师讲不讲, 而在于老师讲什么, 用什么方式讲。课堂上老师必要的讲解有时非常必要, 尤其是在知识的关键处, 老师精彩的点拨可谓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是对课堂的有效控制, 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

五、媒体资源的恰当使用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普及,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对于优化课堂的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多媒体资源集声、像、色、光于一体, 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 化抽象为具体, 化静态资源为动态生成资源, 让我们的课堂耳目一新。现在可供我们使用的媒体资源很丰富, 优质的资源关键在于使用。老师在课堂设计和媒体运用时常常容易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与动画效果, 而忽视了学生的注意规律, 导致学生最终的注意落点不在教材, 而在媒体。过多的无意注意也会使学生无法专心于视听媒体所蕴含的教学内容, 降低教学效果。

六、对课堂生成的把握

课堂生成性资源,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涌现出的新的超乎预测的生命信息。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 无论老师预设的多么充分, 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师生互动的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孕含了丰富的生成性。老师应该灵活地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在学生的真实认知点上综合把握, 应学生而动, 应情景而变, 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 才能演绎不曾预料的精彩。因此, 教学时教者一定要抓住课堂上演绎出来的瞬间的精彩, 及时的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七、设计丰富多彩的练习

练习在数学教学中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因为能及时地对新学的内容予以巩固;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老师必须通过学生的练习反馈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 所以练习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因此, 习题的设计一定要精、要新。那么练习的设计就应该有针对对性、层次性、趣味性, 而且形式多样。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第4篇

一、对教材的理解与使用

我们现在使用的数学教材是北师大版的,着套教材给老师留的空间很大,而且就知识本身而言,无论是它的内涵与外延还是深度和广度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着也要求教师要很好的把握。比如一年级教材中“零的认识”一课,就对“0”的意义进行了拓展,以往的教材“0”就表示一个也没有,而现在的教材则不单纯是这样了,它不仅表示一个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和分界线,像“零度”它是有具体温度的。在这套教材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教者在教学时,除了借助书中提供的信息之外,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再有就是现行教材在编排的时候,尽管力争贴近学生的生活,但由于地域不同、城乡不同等多种因素,教材编排的情景也存在着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着就要求教师们教学时要根据学情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恰当的二次开发,要精心组织教材,努力为学生提供科探索性的,科操作性的,便于交流的学习内容,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因此,教者只有在正确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的把握教材,才能更好的使用教材,才能收到教学的实效性。

二、创设情境

现在的数学课堂,教者都乐于去创设情境开诊教学。者就要求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必须蕴涵数学问题,而且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具有挑战性的,是为教学而有目的的一种预设,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切记千万不能让情境只成为一种摆设,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学习。现在课堂上经常创设的情境有:通话故事情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学生学起来也就感到有趣、实在、易懂,就会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的愿望,课堂教学也就真正的收到了实效。

三、有效的探究

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内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那么亲历这个过程的最好方式就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和课堂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要在课堂上有效的时间里有效的开展探究性学习,老师的组织尤为重要。首先,老師要为学生创设良好持探究情境,我认为这个情境应该是仿真的,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解决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其次是探究的形式要灵活,根据教学内容可以是个人探究,也可以是组内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教者要积极参与,并给学生必要时的援助,帮助学生顺利的完成探究活动。其三,就是老师要组织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在探究的过程中,多数是组内的互动与交流,大多数同学对其他小组的探究情况并不知晓,这时老师要组织好全班的交流,使全体学生在演示与讲解、表述与倾听、质疑与争论、反驳与支持中得到多方面的收获。

四、精辟的讲解

在课改的初期,我们都曾经有过这样的误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研究、合作等方式,自己去学,老师不能讲,只要讲就是走老路,课堂上只要学生能讨论、能交流、能合作就好,不管有没有必要。/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师生都不清楚对所学的知识究竟掌握了多少。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我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一节课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不在于老师讲不讲,而在于老师讲什么,用什么方式讲。课堂上老师必要的讲解有时非常必要,尤其是在知识的关键处,老师精彩的点拨可谓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对课堂的有效控制,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

五、媒体资源的恰当使用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优化课堂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多媒体资源集声、像、色、光天一体,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化抽象为具体,化表态资源为动态生成资源,让我们的课堂耳目一新。现在可供我们使用的媒体资源很丰富,农远工程为我们提供了下载资源和光盘资源。辽阳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网上资源。优质的资源关键在地使用。老师在课堂设计和媒体运用时常常容易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与动画效果,而忽视了学生的注意规律,导致学生最终的注意落点不在教材,而在媒体。过多的无意注意也会使学生无法专心于视听媒体所蕴含的教学内容,降低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上应把握住运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①用于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时;②用于活化教学内容时;③用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之时;④用于习题的设计等等。总之,在教学中灵活、合理、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能在充满现代化科技教学的环境中,置身于浓浓的现代化课堂氛围中,真正尝到了科学技术给我们学习带来的欢乐,就会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设计丰富多彩的练习

练习在数学教学中作用是功不可没的,因为能及时地对新学的内容予以巩固;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老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反馈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所以练习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因此,习题的设计一定要精、要新。那么练习的设计就应该有层次性、趣味性而且形式多样。

总之,课堂教学和有效性是广大老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第5篇

每个老师每节课的时间相同,但为什么优秀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优,学习习惯好,同时又学得轻松愉快,这就涉及到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有效”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教师永恒的追求。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将关注教学流程各个基本环节,即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等。这几个基本环节互为基础,相互作用,只有善于发现其内在的联系,才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点 在备课上多花一份精力,在教学中就会多产生一份效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深入挖掘教材,真正做到“备学生、备教材”,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是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个首要抓手,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点。1.强化目标意识,整体把握教材 学科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必须牢记课标的课程理念,融入自己的思考;熟悉任教学科的课程总目标,对阶段目标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课标中的教学建议要有足够的了解,特别是一些具体的建议更要有深入思考;对课标中的评价意见要有针对性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价值地完善,形成一套适合本班学生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方式。作为一名任课教师,必须明确本学科在整个高中阶段学生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的目标,以保证自己对本学科有全面、深入的把握;教师必须熟知所用教材的编排特点、知识重点和难点,并参考其他版本教材,对教材进行全面整合与分析,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必须准确确定一篇课文、一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特别是针对每一课时教学目标的预设,显得尤为重要。这种预设必须是适合学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的,在预设目标的基础上还要有生成目标的形成,而这些预设目标能否落实和最终形成是备课的关键所在。2.加强集体备课,营造教研氛围 集体备课是备课组活动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它能促进教师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提高合作效益。集体备课决不仅仅是一份教案、一个课件、一张试卷、一次作业的共享,而是要引导教师在研究问题上下功夫、在研究专题上下功夫。通过集体备课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学科专业问题、甚至是课题研究问题。集体备课活动前,每个教师对教材要进行充分熟悉和思考,每次活动确立主备者。活动中主备者要分析教材,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进行说课。每位教师因为有了预先的思考,能很快融入交流、讨论,保证备课活动的实效。新课程背景下,集体备课要求做到“实效、创新、合作”。3.关注备课前期,完善备课后期 教材有它的连贯性,为此,教师在备课前期要通览教材,对整个高中阶段本学科教材内容有所了解,使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对整套教材全面熟悉知晓,会成为教师的一笔丰厚的教学资源,使教师在备课时,具有更高的立足点。后期完善备课是一些优秀老师、名师大家的经验之举,很值得借鉴。后期完善包括对教学设计的修改完善、教学经验的总结反思、教学设计的重新定位、甚至是学生情况的再思考等等。只要发现相关信息就及时地补充到原备课中,让自己的备课不断丰富,不断深入。这样的后期完善,是对备课的一种提升,它让备课有效而且高效,课堂教学也会因为备课的有效、高效而变得轻松起来。

二、上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点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是提升整个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关键。1.确立有效教学观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以确立教师有效教学观念为导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形式的采纳。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课堂结构的优化与否,是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得到协调发展。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主动参与、经历、深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去。(1)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情感氛围,有效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过的时候,知识才能融及人的精神世界。”情感是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活动必定伴随着情感的活动,在课堂上愉快的情感体验可使学生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念认为:不关注学生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不着力于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培育,只把教育当作知识的记忆和技能技巧的熟练过程,那么,教育将类似于“驯兽”。因此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有效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中学生身心的发展,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个人的特点。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确定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多层次练习等,因材施教,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课堂教学方法。(4)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深度,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课堂教学的深度应略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颖有“味”。教师应切实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3.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是否真正发挥作用,是否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不是看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了多少,也不是看多媒体课件制作得有多么精巧,而是要看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否帮助师生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在课堂上教师总会遇到一些难以说清或在教室里难以演示的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此时运用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于一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形象、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现,有利于学生理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而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恰到好处,准确把握。4.建立有效课堂评价 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注重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做出恰当的评价,使之迅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教师要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评价或用微笑、点头、等肢体动作予以肯定。对学生的错误回答,不忽视、不轻视,要积极鼓励,激发学习的热情,使教师的评价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这样课堂教学会更有效。

三、作业练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整点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可以再次调整、强化认知结构,或明晰课堂学习留存下来的困惑,甚至是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习中的疑难,全面把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也借此找到自身教学的疏漏之处。学生的作业反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实际,及时调整教学,使新的课堂教学更有效率。对待作业,教师应努力做到“有做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1.明确作业布置要求 课前预习力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加强辅导;课外作业提倡分层要求,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自主选择。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倡布置开放性作业。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搜集信息,进行探究性课外学习。一般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克服作业布置的随意性,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养成静心作业、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2.明确作业批改要求 批改要认真、及时、规范,保证批改的正确率。3.明确作业讲评要求 要对学生的作业全面了解,掌握典型,综合分析,及时评讲,查缺补漏。建立优秀作业表扬制度,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后辅导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生长点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了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的差异,所以课后辅导要兼顾两头。不仅要挖掘优秀生的学习潜力,更要加大学困生的辅导力度。1.教师课后辅导要避免随意性 辅导学生要做到四定: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2.教师要关爱学困生 教师关心、爱护学困生,及时帮助他们找原因,改进学习方法,多找闪光点,多激励,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注重辅导的有效性。通过课后辅导,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提高,使其找到了新的学习生长点。学生对学习有了信心和热情,课堂教学才更有效。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6篇

1、不排斥接受学习

我们应该承认,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科学,有其特有的结构性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的学习还应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教师的讲解或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获得,而无探究的必要。如: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规定,四则运算顺序的规定,等等。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达到更好的效果。

2、重视探究学习

“探究”作为新课程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具有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等优点,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中运用,如“教学《量一量》时,主要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为了巧妙地引出测量工具“直尺”,我先让学生选择身边的工具量一量书桌有多长。有的用课本量,有的用铅笔量,就在这“热热闹闹”的测量操作中,学生得出结果也不一样,有的说桌子有2本数学书那么长,有的说大约在4枝铅笔那么长,此时学生的思绪纷繁复杂,对问题疑惑不解;同样的桌子,为什么测量后长度不一样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意识到操作时要统一测量工具。在重视探究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数学学习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学生处处去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我们更多要考虑的是学习内容是否适合于探究学习,从而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把握教师定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如果有,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这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

②分工明确,让学生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7篇

1、激发兴趣,产生参与动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 如在教学第一册的《求未知数》时,我创设了“猜扑克牌”的游戏情境,第一次,我手拿两张扑克牌,让学生猜猜两张牌分别是几?学生兴趣很高,纷纷举手告诉老师他心中的答案。第二次,我告诉他们这两张牌的和是9,这下,举手的学生更多了,而且答案也更加的统一,出现了以下4种情况,A(代表1)与8,2与7,3与6,4与5。第三次,我告诉他们其中的一张牌为2,这时,几乎是全班的小朋友都举手了,而且喊出了答案7。这个情境的设计,不但了解了学生,把握了教学起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学习。

2、适时点拨,指导参与方法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今天,我们也应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我们要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加以点拨指导。

如教学《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当学生探究出竖式计算的“原始”算法之后我没有直接引出简便算法,而是让学生利用探究出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接着再加以适时引导:“通过计算你发现什么”,“你觉得这样写怎么样”,“要是能简单一些就好了”,通过一个一个的设问、谈话,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目标:原始算法“烦”,需要“简化”。这时再通过动画演示“出繁到简”,使学生对简便写法的印象深刻。教师有效的引导,能确保学生探究活动的质量,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意义,更为有效。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这些“多一点”告诫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时间、空间,保证学生的参与机会。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开展“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对于一个问题爱多问几个“谁还有不同意见或想法?”“谁还能补充?”“再仔细想想还可以怎样做?”等等,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第8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时效性,交流互动,兴趣,教学层次

教师教学目的就是要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犹如“一日三餐”, 教师当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实情, 且做精心安排, 方能做到质优量足、富有实效, 最终把问题顺利地解决在课堂之上.下面本人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 就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师教的目标, 同时也是学生学的目标.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才有正确的方向.师生也只有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才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有目标的教学就像运动场上的百米冲刺, 无目标的教学则像饭后散步.当教学目标、任务明确以后, 学生才会有跃跃欲试的心理欲望, 才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充分调动其学习主动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 要创设一种“问题情境”, 使学生感到神秘、好奇、疑惑, 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 使他们产生急不可待想获得有关知识或尝试一下自己能力的愿望, 调动其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黄金分割”一节, 教师并没有急于讲解其分割原理, 而是先向学生提出了思考问题:文娱晚会上为什么报幕员每次都站在舞台的三分之二处?为什么我们所用的书本都有一定的长宽比例?并告知学生“0.618之所以被称之为美的数至今仍是个谜”。这看上去似乎与教学关联不大的问题却激起了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 对老师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他们兴趣盎然, 听得津津有味.

三、给学生提供发言、议论、交流信息的机会, 使数学课堂教学始终能保持师生间的交流、合作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间信息交流互动的过程, 从教与学的内在联系上看,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业务水平、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成绩都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教师实施课堂教学中, 要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有大幅度提高, 自身不仅要顺应学生的思维流向, 师生双边互动还须达到和谐同步, 从而使师生间的信息交流畅通无阻、教学活动更富有实效.

例如, 在讲百分比浓度的“稀释”概念时, 我考虑到这个词汇相当抽象, 直接提出“稀释”这一概念, 学生势必不会那么容易理解和接受.于是我改问:“食堂里的汤咸了怎么办?”学生很容易想到答案:“加水。”我接着又问:“对!加水使咸汤变淡, 这就是稀释。可是加多少水才合适呢?”学生会争先恐后地抢答:“尝一尝!”“盐水可以用口尝, 要是硫酸或者农药呢?”这并不是老师在调侃, 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经验交流.经过交流互动, 学生不仅轻松自然地理解了“稀释”这一概念, 而且对百分比浓度计算的必要性也有了初步认识.

课堂教学保持师生之间的同步交流互动固然重要, 但也不可忽视学生间的思想和信息交流, 只有多给他们合作、发言、讨论、相互启发的时间与空间, 才能使得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 从而有效地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四、增设教学层次———低起点, 多台阶

教师在分析课程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从学生实情出发确定教学起点———使其中大多数人“跳一跳就能摘下桃子”, 把全班学生都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将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标, 增设讲授和训练层次, 设计并选配相应的启发性问题.例题、练习题组成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梯度较小、层次分明的台阶———以减少学困生学习上的困难, 引导学生沿着台阶攀升, 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目标, 同时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攀登尽可能高的层次, 达到教学的较高目标.如“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节, 我做了如下的引导设计:

1. 什么叫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2. 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3. 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 x2-5x+4=0 (2) x2+3x-4=0

(3) 2x2-5x-3=0 (4) 4x2+3x-1=0

4. 观察并研究 (1) 、 (2) 两个方程中, 它的两个根与常数项、与一次项系数有怎样的关系?

5. 怎样将方程 (3) 、 (4) 转化为方程 (1) 、 (2) 的形式?上面研究的结论对方程 (3) 、 (4) 是否适用?

6. 设x1、x2为一元二次方程x2+px+q=0的两个根, 那么根与系数有怎样的关系?设x1、x2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 那么根与系数有怎样的关系?

7. 用求根公式验证所发现的结论.通过设置台阶, 不断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知识掌握过程的支配者.

五、抓好信息的反馈和调节

课堂提问、巡视指导、当堂达标检测等都是教师课堂教学重要的信息反馈手段.为了使得这些反馈手段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教学中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一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诚实回答问题的良好学习风气;二是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能力, 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有效地补偿.

实践使我认识到, 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而且也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教学与参考.陕西师范大学主办.2008—2009

[2]中学数学月刊.苏州大学.江苏省数学学会主办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的时效性 第9篇

【关键词】高中学生;美术鉴赏课;学习兴趣;时效性

长期以来,高中学生受应试的影响,多数学生对开设的美术鉴赏课不够重视。他们认为升学只考语数外,而不考美术,因此,觉得美术课学不学无所谓,于是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这便导致了美术课教师费尽心思,而教学效果不好。那么,高中美术鉴赏课作为一门基础文化课,任课教师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点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让学生充分认识美术课学习的意义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要教育学生端正思想认识,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到美术鉴赏课虽然不在高考的范围之内,但它对于发展思维,促进智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语数外学习主要运用逻辑思维,而人的逻辑思维主要通过人的左脑去完成,而艺术教育主要是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主要通过人的右脑完成。科学研究表明,开发人的右脑有助于促进左脑的发展,培养形象思维有助于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说,加强美术课学习,有利于促进自己智力的发展,从而提高语数外的学习成绩。在古今中外,大凡在科学文化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他们都是艺术爱好者。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达·芬奇,既是世界著名画家,又是数学家、力学家、工程师和生理学家。与达·芬奇同时代的米开朗基罗也同样是一位在美术、文学、建筑、军事工程等领域很有造诣的大家。中国唐代的王维“诗中有画”,就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位诗人,又同时是一位绘画出色的大家。由此可见,古今中外,许多成功者都与美术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美术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素质教育和其他学科水乳交融,相互渗透。另外,学习美术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提高学生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分辨能力。因此,美术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十分重要而又非常必要的。学生只要明确了这些,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

二、丰富和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对于有着强烈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的高中学生,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最能引起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所以我在引导学生进行美术作品鉴赏时,有意增加一些诸如作者的生平轶事、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的价值意义等一些与作品有关的教学内容,以引起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学习欣赏兴趣。例如,在学习郑板桥的美术作品时,先向学生介绍郑板桥的生平轶事:一是向学生介绍郑板桥一生最著名的一句名言“难得糊涂”;二是介绍他为什么被称作扬州八怪之一,他究竟“怪”在何处等。学生听了有关郑板桥的这些轶闻趣事,思想情绪兴奋起来了,对作者以及他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要了解郑板桥的作品有什么绝妙之处,开始全身心地欣赏他的作品。

除了向学生介绍作者的轶闻趣事以引起学生学画的兴趣外,我还在引导学生欣赏某一作品时,首先向学生介绍这幅画的市场拍卖价格,让学生了解作品的价值,以激发他们欣赏作品的兴趣。

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问题

在教学中,好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造成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捣练图》时,当向学生讲述了《捣练图》反映的是唐代仕女的劳动生活之后,便提问“什么是仕女?”“什么是练?”再由直观的画面欣赏入手,“唐代妇女的服饰有什么特点?”“唐代衣服上的图案、颜色和现代衣服上的图案、颜色有什么不同?”“唐代妇女精美的头饰说明了什么?”等,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讨论回答中不断感悟作品,体会作品的美感。

四、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中,往往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艺术情趣,使得审美教育成为一种空洞的艺术说教,造成了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学习效果不好。如果我们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电脑技术的动画、音响,并配以教师的分析讲解,就能以全方位、立体、动态的声像结合的方式,全面、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信息的内涵,并且以多种方式组合,有效地交替使用,以全面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迅速融入教学情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和审美意识。其次,就美术课本身来讲,它是一门以视觉为核心的学科,其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是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

总之,提高美术课堂时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这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总结、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刘伟君.如何激发学生美术课学习兴趣[J].江西教育,2007年z1期.

[2]韩忠玉,韩忠玉.信心教育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3]周一新.中国当代美术的现状与前景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02).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10篇

薛 萍

2010年1月10日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薛 萍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基本包括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训课三大模块。从课时量上计算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约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二,这些任务基本上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所以说,课堂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们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方法及习惯等,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充分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上好课的基础是备好课。因此,在备课中做到:

1.备教材:(分粗备、一般备、详备)对所教课程的思想性、知识结构、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重点、难点要基本掌握(粗备);其次,对每一章、每一节的内容及重、难点的掌握(一般备);再次,对于每课时的具体授课内容要(详备),即弄清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教材的知识结构,重点、难点与关键,掌握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补充与完善。还要依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科学的、合理的确定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2.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兴趣、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往届学生之间的差异。

3.备方法:教学方法的选取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高低与成败,因此,合理的选取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传统的教学方法有:

(1)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传授知识的方法。它又分为①讲述法②讲解法③讲演④讲读法。在讲授 中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设疑问难,通过教具、问题情境、表情姿势、音调音速提高课堂授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从而达到艺术性讲授的水平。

(2)谈话法(问题法)是教师根据内容和要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它有四个基本环节发问、候答、叫答、理答。(3)讨论法: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其特点是学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方法。这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5)演示法:通过直观教具,示范性操作,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6)参观法:校外观察事物获得知识的方法。

(7)实验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观察获得知识的方法。(8)练习法:在教师指导下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形成技能技艺的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取是根据授课内容、学生基础、学校条件、自身的知识技能储备而定。

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如任务驱动法、模块教学法等,这就是常说的,教学有法、且无定法、贵在得法。

4.备时间:依据授课内容、重点、难点划分课时内的时间,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5.准备材料:挂图、教具、课件等。

6.板书设计:要体现较完善的知识框架,突出重点,简练。

二、把握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和“五大原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1.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

①课的引入: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情景引入、复习引入、案例引入、任务描述等。引入的好坏关系到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状态是否活跃。

②.课的讲授:把握内容正确、严密、逻辑性强;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且凝炼;课堂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气氛活跃。

③小结:学生归纳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④巩固练习: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⑤布置作业:量要合理,具有针对性。(上机课的作业、实训报告的书写问题。)

2.课堂教学的五大原则。

①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想 性进行育人。)

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③因材施教的原则;(个体差异,有的放矢。)④循序渐进原则;(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⑤直观性原则;(实物、图像、实验、影像资料等。)

三、不断加强自身专业发展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核心。

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教师的劳动特点(教师的作用:传递人类社会文化成果;促进经济发展;塑造学生心灵;推进素质教育。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要求教师必须要树立自身专业发展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1.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

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2.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教育工作能力:

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进行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了解学生、教学设计、思想教育、组织能力、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3.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通过自我反思、同行评价、学生评价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第11篇

1、从自己是一名新老师的角度论述。

2、要有具体的计划。

3、不能从网络上直接摘抄。

新老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一名新老师,总是害怕有什么知识点会漏讲,总是辛辛苦苦地备课、满满课堂地讲授,一到了考试才发现学生的接受情况并不好,课堂效率并不高,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不好。

今天我就以高中生物为例来探讨一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新老师的特点及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的原因

新老师往往对工作充满新鲜感,富有激情,有志于干一番大事业,甚至想一举成名。但是现实的工作环境往往会给新老师泼一盘冷水。

以2011年毕业的高中生物老师为例。他们读高中时的教材跟现在不一样了,加之四年的时间流逝,他们对高中生物知识基本上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对《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不够了解,更谈不上深刻体会,所以他们在教学中很难抓住重难点及考点。虽然“教参”上有讲解,但他们只是知道,不能领会。所以这也导致了新老师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高。

他们在大学里接触到各种最新的教学设备,学习到最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到了中学以后,发现学校的硬件设施与理想中存在很大差异,他们难免心存失落。如今的新老师,往往都是曾经学习中的佼佼者,是老师心中的“乖学生”。可是现在身为人师了,由于他们缺乏经验,学校往往会安排一些普通班给他们教,面对调皮的学生,他们一时有点适应不了。虽然他们跟学生的年龄差异很小,但是在如今这个信息

社会,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量大而广,想法多,跟曾经同龄的他们已经存在很大差异了,所以说新老师对学生往往不够了解。这也导致了新老师的课堂有效性不高。

(二)具体措施

1.备课

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备课又包括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

(1)备学生

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做到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从心灵上读懂学生、贴近学生。我们在课前预设时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另外,还要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2)备教材

备教材就要深研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备教材还要仔细研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及《高考生物考试大纲》,从而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并提炼出有效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内容的设计,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基础。首先教学目标要正确。我们在设计一

堂课前一定要熟悉教材,挖掘内在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逻辑关系,正确把握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情感”和“创造”是教学的本质。教师在目标确定上要更新观念,重视情感培养、态度转变和价值观教育,注重教学形式与学习内容的统一。其次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恰当。就是说必须具有完整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不仅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把握,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增强目标的针对性。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第三要加强目标整合,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独立的成分,而是共同支撑起人的素养与智慧的一个整体。要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增长学生的见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对学习的持久热情。

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首先,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的编排体糸,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准备。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都要做到“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堂教学越得心应手。我们要带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去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即合理组合、整体优化、强调体验,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要真正提炼有实效的教学内容。

(3)备教法和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法,只有在教师加入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加入自己的经过深思熟滤的东西后,它才能是有效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转换角色,教师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让学生明确目标后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做题,自己总结知识规律等。丰富教学形式,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采取的学法有以下几种方式。自主式: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辅之以教师精讲导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思考精神和自学能力。讨论式: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学生定向阅读教材,随后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成就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辩论式:教师提前布置辩论题目,确定正反两方,学生预习新知,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最后由老师点评小结。

课堂练习是巩固与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设计练习时,形式要多样,注意学生的覆盖面,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来调控课堂练习的量,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体现学习与教学的有效性。

2.要善于调控教学流程

(1)教学环节要有效。课堂上环节很多,但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明确的训练点,一个要达到的具体的目标,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一定要结合目标抓住每一个切入点,由各个切入点展开具体的学习,这样,既能使课堂简洁,也能使课堂更有效。

(2)问题的设置要有效。问题是探究之本,思维之源,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激活”因素。北京市特级教师吴正宪说“提高学生需要的关键就是教师,看教师能否提供有质量有价值,富有挑战性的话题”。就是说,问题的设置既要有挑战性,要能够起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目的,但也要难易适中。正如大家都熟悉的摘苹果理论,枝头的苹果要是让摘的人感觉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他才会有兴趣,有信心,但如果他一看就觉得即使努力跳了,使劲跳了,还是连够都够不着的话,那那个苹果再鲜艳,再诱人他也可能不会感兴趣了。同样,如果是一个已经蔫了的甚至是烂掉的苹果的话,就算摘的人一伸手不费一点力气就可以摘到,但谁会稀罕呢?此外,提问所涉及到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要点,是组织教学的开端,是教学进程中转换的“关节”,因此问题的设置还应适时和灵活。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够满足并提升学生的学习需要,因而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3)对乱班学生要控制好纪律。一节课设计得再好,一节课备得再认真,如果连课堂纪律都控制不了,还谈何学习效率呢?一位优秀的教师应是“慈母”和“严父”的结合体,学生犯错时绝不心软,学生积极学习时,绝不做个“冰山美人”!

上一篇:春天郊游的作文300字下一篇:港华燃气集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