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古诗现代

2024-07-17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现代(精选14篇)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现代 第1篇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现代

《月亮升起的地方》

小岛

月亮升起

有雕归巢的声音

有鱼儿跃出碧光

有琴声演绎古老传说

好多不知谁的眼睛

落于白桦树上眨眨地

透出智慧和孤傲

夜里

却抛给月亮

无限柔情

也是那晚

贴在窗上的那些

姥姥剪出的窗花

被冰凌花裹着

在我的梦中

溶化了

《我的思念是圆的》

艾青

我的思念是圆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奔月》

舒婷

与你同样莹洁的春梦

都稍纵即逝?

而你偏不顾一切,投向

不可及的生命之源

即使月儿肯收容你的背叛

犹有寂寞伴你千年

为什么巍峨的山岳

不能代你肩起沉重的锁链

你轻扬而去了吗

一个美丽的弱音

在千百次演奏之中永生

《中秋》

舒婷

海岛八月中秋,

芭蕉摇摇,

龙眼熟坠。

不知有“花朝月夕”,

只因年来风雨见多。

当激情招来十级风暴,

心,不知在哪里停泊。

道路已经抉择,

没有蔷薇花,

并不曾后悔过。

人在月光里容易梦游,

渴望得到也懂得温柔。

要使血不这样奔流,

凭二十四岁的骄傲显然不够。

要有坚实的肩膀,

能靠上疲倦的头;

需要有一双手,

来支持最沉重的时刻。

尽管明白,

生命应当完全献出去,

留多少给自己,

就有多少忧愁。

《中秋节沉默》

窑莹

躲藏在一个不好意思告诉你的地方

我现在就厚着脸皮告诉你

我藏在一个铁甲虫的肚子里

在河西走廊的戈壁上

向西爬行

只要我不回头

三峪被我踏得最熟的土地

和在那里生活的音容笑貌

就离我越来越远

只要我不回头

我就不再是孩子

不再在爷爷奶奶身边撒娇

把饭也要送到我的被窝里来

从甲虫肚子里出来

我获得了重生

在飞天的故乡

却不能奔向皎洁的月宫

一晃就是两个月

月亮都熟了

可是我能吃吗?

《中秋的月》

放纵千万里的长线

将远方憧憬的心

拉回到亲人身边

藏在父母的泪痕里

浸在兄弟酒杯的对峙里

印在爱人的心窝里

中秋的月亮,光洁美丽的容光

送给人们桂花的馨香

带给人们久远的期望

送给人们美好难忘的时光

宁静的月宫

张果老砍伐梭椤

陪伴美丽的嫦娥

漫游仙宫田园美景

天国牧歌令人神往

天宫殷勤的玉兔

捣制良药

根治人间的抑郁和忧伤

人们走出不安的阴影

走向温暖的金色阳光

年年岁岁如水月光

春风满面幸福安祥

迢迢银河遥远天堂

绚丽彩虹金桥飞架

牛郎织女

正在为美满幸福的生活奔忙

天上宫阙

莺歌燕舞金壁辉煌

神仙美景人心欢畅

中秋的月亮,美丽光洁的容光

但愿人们好运长久

年年岁岁幸福的人们

共同拥有难忘的中秋

共同沐浴美丽的月光

银色的月光

托起人们宁静的心境

明净的月亮

弥漫月饼醉人的清香

晶莹美丽的月亮

飘荡在九天之上

悠闲的轻舟

载着人们的美好祝愿

载着人们的幸福憧憬

在茫茫的天际远航

《中秋节有感》

鲁速

雁来雁去

花开花落

月圆月缺

云升云降

又是一年中秋节

吃月饼

赏月亮

观嫦娥

看玉兔

宾朋把酒黄昏后

星汉灿烂

银河起舞

霓虹闪烁

街灯阑珊

月光如水歌如潮

畅寥廓

抒情怀

想故乡

思亲人

手机架起连心桥

《又是中秋节》

宝生

月儿慢慢展开圆圆笑脸

月色变得银辉洒脱

月儿很美很柔

迈着轻盈的步伐

缓缓向我们走来

金灿灿的玉米

堆满小院

红彤彤辣椒

挂满墙头

灿烂的野菊花

爬满窗前

又是一个中秋节

就让我与家人

团圆在皓月当空

把快乐拉近

把忧伤抛远

尽享亲情融融

《中秋节晚上的烟头》

汉江怒云

孤灯

残月

独倚

一根烟

静静地

将寂寞点燃

《写在中秋节之前》

碧雪寒烟

习惯了,一路与你同行,

习惯了你在

飘着漫天枫叶的凌乱中,

或者是熙熙攘攘的车流中,

听你不紧不慢的呼吸与心跳声

最是不能放下电话,我怕

独自饮尽那纷纷的相思

最是不能在夜黑时,想你

想你临别的泪眼,

会是一种

锥心的刺痛

最是不敢面对欢庆的节

这一刻,我会想起远方的你

那滔滔的不知是惦记还是什么的

迷离着我的双眼

秋意在晶莹中凄迷,

今夜真的好想……

《中秋节赏月》

牧童老大

今晚中秋,

庭前赏明月。

模模糊糊不露光,

躺在云中歇。

《思念・中秋节》

凯罗雨

冷冷地

撒满床前

只为我今不安分的心事

陶醉

抑或伤悲

我又能说些什么

关上窗子

也熄灭无语的灯火

泪水

一如今晚的月光

冷冷地

撒了一地

《我的思念是圆的》

艾青

我的思念是圆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中秋节的味道》

离中秋节还有一个多月

街头就看到月饼的影子

嚼着杏花楼飘香的月饼

尝到中秋节的味道

想象中秋匆匆的脚步就来了

勾起一轮明月挂在天穹

闪现光辉,带出年轮

小时候的记忆浮现

月亮走,我也走

心思跟着月亮跑

跑出山谷跑出村庄

城市的月光很圆很美

月宫里传说一直在上演

中秋月圆时你就会回来

把思念遥寄给远方亲人

《阴雨中秋节》

最近几天的六朝古都,不知怎的阴雨连绵

强欲望的阳光,不给机会穿过云层细缝

惟能穿透夜里的梦,在明月与乌云之间徘徊

虽然不是朗月,却多了几分朦胧的醉意

金秋的慰问必然包括金装的月饼礼盒

可我们没有,有的只是三天的中秋假期

与一些灰色阴雨时节的凄凄凉凉,或是

闲敲文字时键入闾巷的片片落花

我想独自出去走走,外面的风声渐染秋的颜色

我知道,秋风没有和家人团圆,黎明也没有

升起金灿灿的太阳,或是游子在外漂泊

那片朦胧的月光背后,定然刻着故乡的殷殷期盼

盼星星,盼月亮,盼不到金秋的月宫婵娟

千里之外是否还有一轮明月,你相信我也相信

在酒览月华微醉后,画一个水水月饼

映入眼帘的是一些美好的回忆,和一整个故乡

《中秋节》

八月中秋的月亮

是最亮最圆的

月亮升起

撒下一片银灰

竹梢上

归巢鸟儿安睡

池塘里

鱼儿跃出碧光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人们聚在桌前

分享着圆圆的月饼

柚子长得是那么可爱

八月的桂花开始飘香

为团圆增加了一份愉悦

琴声悠悠

唱出家家团圆

中秋节,月儿圆了人未还

人去也

音讯绝

任我望缺天上月

天上月

尚有圆和缺

为什么?我和你

缺了再难圆

薄情人哪

当初为何许我蝴蝶结

害我夜夜相思独望月

又到中秋节

独上小阁楼

举起消愁酒

醉眼邀嫦娥

嫦娥距我千万里

虽然不可即

但可望明月

伊人离我千百里

不知东西南北

年年忘穿秋水

岁岁不见人儿

薄情人哪

月儿圆了几多回

就不见你回一回

你知否

酒消愁

为伊消得人空瘦

看酒杯里

点点滴滴

皆是相思泪

《中秋节的思念》

又一个即将来临的中秋,

又一次深深的感叹!

游子们还在四处飘零,

父母们还在家中翘首期盼……

大海承载着我们的思念,

石油井架寄托着我们的图强。

回想十年前的教室,

我是我父母的学生。

穿越十年的时光隧道,

父母还只是斑白了两鬓。

父母在讲台上,

灌输着智慧的光芒。

父母用深情的目光,

送走了最后一批展翅的飞鹰。

我们在海阔天空中搏击,

现在已经茁壮成长。

我们将胜利的红旗,

立在石油平台上高高飘扬。

无数的夜里,

我满怀对父母的思念。

电话里还是那么慈祥的声音,

眼前蒙现他们殷切的笑容。

虽然我们天各一方,

我们拥有同样光辉的月光。

没有月亮的中秋节 作者:佛兰是花

在这雾锁秋月的中秋节里

手捧清茶倚在窗前

寂寞啜饮着记忆

却是那么的低落

总想

在这个中秋节里还能看见你的身影

与你在月光下把身影拉得长长

共赏那嫦娥悄送的月糕

却发现

人依旧

翘盼那轮月光

思念

揉进清风

飘向你的方向

情感

散在河中

顺水流淌你的地方

在这个没有月亮的中秋节里

漆黑的夜孤自独醉

期盼的心却是那么滚烫

思念的歌不再吟唱

梦回故乡

《中秋节祝愿》

中秋佳节月儿圆,

和谐秋风送祝愿。

月饼意是思念,

神州户户聚欢颜。

海外赤子思故乡,

佳节月儿份外亮。

中华民族在崛起。

祖国啊蒸蒸日上。

回归秋风吹两岸,

骨肉团聚是心愿。

广式月饼寄台南,

两岸同圆一个梦。

国富民强有自尊,

安宁团结家和睦。

中秋月饼圆又甜,

富强康乐万万年。

《中秋》

如果那也算作一次分离

在我年轻的心中

是否可以原谅你

就像落叶可以原谅野风 无礼

青春可以原谅岁月 将她抹去

蟋蟀停止了吵闹

石榴树挂满了羞红的果

最后那一场雨淋湿了野玫瑰

你会不会坐在月下

听我唱

听我的歌飞进山林

飞越湖水

飞向那一轮圆月

月之故乡 彭邦桢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中秋节的晚玉米 婀娜

秋的月亮普照着大地

也照亮了房前的晚玉米

城里人都在举杯赏月

农村人大都在掰晚玉米

我慨叹这中秋佳节的无奈

因忙碌而不轻松自在

嫦娥在抱着玉兔观望

向人间撒下一片辉煌

玉米的胡须格外张扬

金黄的玉米闪闪发光

肆虐的飞虫缠绕在身上

蛐蛐的鸣叫再告白夜的凄凉

坐在玉米堆上

品尝着月饼的香

那别样的味道啊

汇成了一堵铁壁铜墙

《月亮升起的地方》

月亮升起

有雕归巢的声音

有鱼儿跃出碧光

有琴声演绎古老传说

好多不知谁的眼睛

落于白桦树上 眨眨地

透出智慧和孤傲

夜里

却抛给月亮

无限柔情

也是那晚

贴在窗上的那些

姥姥剪出的窗花

被冰凌花裹着

在我的梦中

溶化了

《中秋》

唐人

当中秋的月亮突袭而至,

有人惊慌失措。

月光如子弹般洒落。

伤的都是人心。

中秋披着暗蓝色的大氅,

那是我的防弹衣么。

人们藏匿于每个欢乐的地方,

一夜征人尽望乡。

中秋使人强壮。

大家吃着月饼,

月饼长的和地雷一样。

我们被月亮暗算了。

唱着寒来暑往,

遍体鳞伤。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现代]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现代 第2篇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

宋代: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中秋

宋代: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中秋月·中秋月

明代: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中秋月 宋代: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关于思念的古诗

春思

唐代: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夜

宋代: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夜雨

唐代: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七哀

魏晋: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久别离

唐代:李白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至此肠断彼心绝。

古语今生:古诗复习的现代观照 第3篇

古诗短小精悍,向我们传达了古人的情怀。如何通过复习引领儿童自觉梳理积累,积极运用表达,让远古小诗对话现代儿童,实现古语今生呢?笔者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古诗复习为例作阐述。

一、巧妙梳理,积累丰富要义

1. 儿童自主整理,知大意善积累。

古诗词复习要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自主建构,复习前要充分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在诗词中走个来回。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提纲、表格,让便学生自己整理本主题或相关类别的知识,避免出现放任自流的倾向。

中高年级儿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字词、经典诗句的整理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已先做起来。具体来说,就是引导儿童联系古诗内容和自己课外积累的相关主题的古诗词,根据“自主复习单”中的提示进行整理,以提高他们整体把握古诗以及归纳整理的能力。根据儿童自己的知识经验自主整理古诗中的易错字,温习古诗中的经典名句,明确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这样既培养了儿童的自学能力,又为他们课堂上往深处行进、运用表达腾出了时间、奠定了基础,这样的复习明确并强化,积累并丰富。复习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古诗,笔者这样设计了“自主先学单”。

2. 教师引领梳理,明主题巧拓展。

梳理,是在纷繁复杂的语言材料的积累中理出有规律的线索,形成便于提取和吸纳、易于激活和联接的秩序,强化语文积累“储存库”与输入输出的反应机制。在此基础上,还要将梳理好的“储存库”中的内容进行整合,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使它们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课堂上要通过必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一步完善“自主复习单”上整理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同时也可以适当向课外阅读和语文生活延伸。但这种延伸,一是要找准“延伸点”,不可毫无根据、漫无边际;二是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古诗复习课堂上“梳理整合”不但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重要的影响,而且还有心理调适、精神陶冶的作用,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道出了饱读诗书之人的切身体验。试想,如果儿童能在小学阶段熟读乃至背诵二三百篇优秀篇章,那他就可能获得较好的语文功底和语言文学鉴赏能力。

【片段撷取1】

课堂上对古诗中易错字的复习这样展开。

1. 自主交流,生生互相补充。

引起交流:课前我们依据表格进行了自主复习,先来交流交流古诗中容易出错的字词。

2. 学生交流,教师引领补充。

(1) “少壮工夫老始成”中的“工夫”很容易写错,写成“功夫”。

教师引领明确:要充分明确同音字的含义,这样能够避免写错。

(2) “死去元知万事空”中的 “元”容 易写成“原”。

第一步 : 指出“通 假字”,简要讲述,初步了解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一种用字现象,因为古代的字很贫乏,所以就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第二步:举例拓展,找出通假字。出示《敕勒歌》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通假字;出示《鹿柴》整首诗 , 来找找其 中通假字“柴”“景”。

(3) “妻子”在古诗中指妻子和儿子,但现在就是指妻子。

教师引领明确:这个词是古今异义的,类似这种古今异义的字词,咱们进入初中以后在古文中还会接触到更多。

3. 自主归纳,明晰方法。

通过刚才的复习,你发现复习古诗中的易错字词重点应关注些什么?学生充分交流体会。

4. 引导小结。

把大家交流的注意点作一些梳理:同音字要明义;通假字须关注;古今义细分辨。当然,后面的古诗文学习中还会碰到类似的特例,咱们得多多留心。

【片段撷取2】

课堂上深入阅读,体会古诗主旨环节分以下两步展开。

1. 一悲一喜,比照表达

(1) 出示古诗,启发比较。

出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两首诗。教师启发:同类的古诗我们往往可以放在一起比照着阅读,同样是抒发爱国情感,你发现这两首在表达上有什么不一样。

(2) 自主阅读,发现异同。

孩子对比着阅读,发现杜甫之“喜”;陆游之“悲”。

2. 同“悲”主题,比照表达

(1) 出示古诗,学生自读,说说大意。

(2) 深入体会,感受“悲”情。

出示阅读提示:《示儿》一诗中,陆游为_________而悲。读了《题临安邸》,我有了更深的感悟 , 他还为统治者________而悲,还为老百姓________而悲。

可以看出,笔者执教《六上古诗复习》,不仅引领儿童对六年级上册教材上学习的四首古诗进行复习,还恰切地延伸到学生课外积累的古诗词 (所延伸拓展的古诗都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优秀诗文推荐背诵篇目”),引导儿童对“通假字”有个大概了解,激发儿童对比阅读的兴味等,丰厚儿童的古诗词积淀,也为其深透理解古诗、积极运用表达,是“古语”走入“今生”的必要保障。

二、分类归纳,整体板块推进

古诗复习,不应只停留在复习一首→理解一首→背诵一首→积累一首的层面上,而应学一首带一类,学一类知一面。因此,在复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以主要复习的古诗为依据,引导儿童尝试给古诗分类,让它发挥种子、酵母的作用,以便日后学习时能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由学习可以获得一类古诗的认知结构,在儿童脑中形成一套古诗的结构图式,这种结构图式可以与表达形成映射关系,成为表达时的“先行组织者”。迁移归类,引领着儿童在有限的时间内回忆多首同类别的古诗,扩充了学生的阅读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片段撷取3】

给古诗分类,初步了解古诗分类的方法。

1. 给这四首古诗分分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

2. 学生交流。

(1) 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说清楚分类的理由。

(2) 根据诗歌表达的内容情感分,前两首是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根据诗歌所揭示的道理来分,后两首是启示我们该如何做学问的古诗。

3. 拓展:我们还读过哪些类别的古诗呢?

教师启示 :譬如《赠汪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等按内容情感分属于“送别诗”,你也来说说看。(预设:边塞诗、月亮诗、梅花诗……)

4. 小结:古诗的分类比较复杂,按内容分有送别诗、山水田园诗、秋景诗、春景诗等;按题材分有边塞诗、咏物诗等;还可以按格律、体裁分,也可以按诗句的字数分。真的是应有尽有,学之不尽啊。

在小结过程中引导儿童说说自己读过的“边塞诗”“咏物诗”。

5. 说说给古诗分类对我们学习古诗有什么帮助。

预设:便于举一反三;能学一首知多首……

6. 小结:为古诗分类别,能让我们对诗歌表达的主旨更为明确,复习也就更有效了。

语文学习存在着大量的知识或技能在相同水平的“横向迁移”,教师课堂上需引导、点化,带领儿童归类,在温故中知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古诗文的兴趣,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阅读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在分类归纳过程中,儿童准确地抓住了古诗文的亮点,准确把握住了诗人的情感,领会同类古诗文的精髓。分类归纳,板块推进保护了古诗的整体性,在短时间内引领儿童体会情感,感受意境,意会表达……师生共同徜徉在古诗词浩瀚的海洋中。

三、积极运用,实现古语今生

传统观念中,对古诗的复习满足于背诵积累、理解感悟,古诗对儿童来说依然只是遥远的文化遗产,其中千番韵味、万般意境都只停留在口头上。古诗的复习要在丰富积累、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提供相关语境,激活儿童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正确运用古诗句,实现“古语今生”。

【片段撷取4】

鼓励儿童在习作、交际、生活中积极运用古诗句。

1. 品读欣赏:出示教师下水作文片段,请学生阅读并感受。

2. 出示片段,说说感受:早晨起床,站在窗前向外望去,到处白茫茫。我家小院那几棵光秃秃的老树一夜间变了样,树枝上、树叶上落满了雪,白雪压着枝头,仿佛花开一般,这可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 学写片段:请你也学着写个习作片段,题材不限,要求把引用的诗句空在里面,考考班上的小伙伴。

4. 独立表达,合作完善。学习流程:独立表达—小组交流完善—选派代表发布学习成果

5. 全班交流。

6. 小结过渡:孩子们,我们积累了经典诗句,还要积极运用。这些经典名句,我们可以在习作中运用,也可以在生活中、口语交际中运用。

(1) 列举口语交际中用古诗的范例。

例1:皖南事变中,新四军按蒋介石的命令进行调动,却惨遭杀戮,激起了天下人的谴责,周恩来愤怒地提笔写下著名的诗句:“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你知道周恩来化用了哪一句经典诗句? (曹植《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例2:原国民党一司令的儿子远在美国,却心怀祖国。1980年,邓小平爷爷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他,并以诗相赠:“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邓小平爷爷赠诗的用意何在?说说看。

(2) 回想生活中用古诗。

学生列举,出示经典运用诗句。

教室里可以贴上: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教师办公室可以贴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图书馆可以贴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科学实验室可以贴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教学中,通过“习作中用古诗”“交际中用古诗”“生活中有古诗”这三个层面的运用,引领儿童在课内积累经典古诗、运用经典古诗,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般促进儿童口语、优化书面表达、提升儿童的建设力、信念力,实现了远古文言与现代汉语对接,调适了语文与生活的距离。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现代 第4篇

关键词:古诗词;文言文;语文教学;现代思想

我国在职业院校中的语文教学中缺乏现代思想的融入性,特别是古诗词和文言文的教学,教学模式脱离实际。古诗词和文言文其本身看似虚无缥缈或者毫无方向,如果在教学当中不能贴近生活实际,将不能给学生带来培养性教学效果。其古诗词和文言文教学应该敢于冲破传统束缚,融入现代教学思想,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培养学生人文主义精神。

一、语文古诗词和文言文教学当中的现代思想

语文新课标教改明确提出,要为学生创造阅读反思、阅读期待和阅读批判等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等等,对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在古诗词和文言文方面,新课改要求学生能够读懂文章内容,理解诗词和文言文句词的基本含义,能够在阅读实践当中举一反三。根据语文古诗词和文言文教学现代思想内容,对学生有三个基本层次要求。第一个层次,通过古诗词和文言文的阅读,培养出阅读语感;第二个层次,理解古诗词和文言文基本内容和思想,包括文章中的字词句的理解,积累重点实词和虚词以及重点句式;第三个层次,要求学生了解古诗词和文言文当中的文化常识以及文化精髓,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思想道德,陶冶情操。这三个层次在教学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第一二个层次是基本要求,第三个层次建立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之上。除此之外,在教学当中还应实现教学主体的根本性改变。以往教学中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将古诗词以及文言文的翻译和基本内容一一讲解透彻,灌输给学生,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需求,要将教学主体转化到学生身上,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总之,现代教学思想在古诗词以及文言文教学当中的应用十分紧迫,且意义重大。

二、在古诗词、文言文教学中融入现代思想的探讨

(一)巧设情境

在古诗词以及文言文教学当中创设情境的最大好处就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拓展空间。情境的创设要结合古诗词或者文言文的内容实际,充分利用音乐、图片、动画等效果进行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带入到一个真实的古典诗词和文言文的环境中,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思维拓展。比如在古诗词《春江花月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播放出《春江花月夜》同名琵琶曲,让学生进入思想情境,并进行想象,或者可以在放曲目的同时,让学生跟着吟诵课文原文,培养语感和语境,充分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再比如在学习苏轼的《赤壁赋》一文时,可以利用ppt播放出赤壁赋的模拟场景,营造一幅苏轼与友人泛舟在赤壁之下,饮酒赋诗的场景,并随着播放出萧的乐曲,模拟原文中余音袅袅的吹箫声。或者,可以将苏轼所书写的《前赤壁赋》展示给学生欣赏,让学生阅读的同时品位其书法特点,拓展学生知识培养。

(二)精运方法

现代教学思想要求学生学习课文时,不止停留在课文的死记硬背上,要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力度,探析其思想内涵,并得到适当的拓展,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增加自主学习能力。为此,古诗词和文言文的教学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新方法:

1、表演法

进行表演法的前提是学生对原文内容先作一个基本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利用课堂现场模拟表演的方式演绎古文内容当中的场景,既能够使古文中的场景重现,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又能够增加学生对内容的深刻理解,熟悉古文当中的语言技巧以及态势技巧等等。比如在杜甫的《石壕吏》一文中,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演绎,一位同学扮演老妇,两位同学演士兵,再加一位同学读旁白。使同学们迅速进入情境,模仿剧中的语言和神态,同时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表达特色,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融入自己的情感模仿剧中人文的思想情感,使课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增加学习的立体感,增加学生的理解,除此之外,还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2、图画法

所谓图画法就是要求学生在优美的古诗词和文言文语句面前,进行文章中事物的基本绘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理解能力。比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句中的事物十分丰富,描绘的场景壮观,令人无限向往。根据这句诗古诗,可以要求学生充分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将画面绘画出来。在这个要求下,学生充满了新鲜感和极高的兴趣,表现兴奋,并认真投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3、写作法

古诗词以及文言文语言的特点是精练,可谓字字珠玑,毫无累赘。学生要想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就必须先理解文章字面意思,即首先对文章表面意思进行翻译。课文的翻译是枯燥无味的,单一的翻译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在此基础上,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散文的写作手法,对课文进行散文诗的描写,将精练的古诗文或者文言文变成一篇优美的散文。比如在《如梦令》中,学生可以将这首词改编成一首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优美散文,将情景通俗化,易于理解,有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古诗词和文言文教学工作中,要深刻认识到教学内容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我国古代文化具有极其丰富和深刻的人文思想,要将优秀的人文思想在教学当中完好地呈现出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另外,要加大课外优秀作品的导入学习,发掘文章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而达到培养人文精神的目的。

三、结束语

总之,古诗词、文言文的教学工作目前来说还比较枯燥,教学模式上还没有突破传统束缚,还要在实践教学工作中使用新的教学思想进行实践。加强学生对古诗词和文言文的理解,发掘其思想内涵,增加学生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李岚.强化古诗词教学拓展学生的文言文知识[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Z1:52.

[2]欧干英.兴趣教学在古文教学应用分析[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01:155-156.

中秋节关于团圆的古诗 第5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秋节关于团圆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中秋月》

【唐】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关于中秋节嫦娥的古诗 第6篇

作者: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作者: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3、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作者: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4、中秋登楼望月

作者: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5、霜月

作者: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6、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作者: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静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中秋月

作者: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9、秋宵月下有怀

作者: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10、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1、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作者: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12、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作者: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3、中秋待月

作者: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14、倪庄中秋

作者: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15、水调歌头

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6、中秋见月和子由

作者: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s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17、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作者: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5首 第7篇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

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罗隐《咏月》

湖上风高动白蘋,暂延清景此逡巡。

隔年违别成何事,半夜相看似故人。

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优化古诗教学 第8篇

一、应用现代教学手段,赏析学习古诗

1. 创设情境,从旨意中赏析。

小学所选古诗,多为绝句,虽廖廖四句,但描绘了丰富的景象,抒写了多彩的心曲。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作者生平与思路、时代背景等有关资料,从旨意上赏析,由感知诗意到进入诗境,从而真正把握诗的意蕴。

在教学《登鹳鹊楼》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这样一幅景象:远处,一轮红日依山将尽;下面,黄河之水滚滚东流;近处,三层鹳鹊楼矗立在黄河岸边的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诗人在什么地方?他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在怎样的心境下写下这首诗的?”让学生想象诗人写诗时的情景,直观的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积累的经验与情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谈到诗人攀山登楼,就是为了饱览大好河山,美景吸引了诗人兴奋地上了一层又上一层楼,因为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其中一位学生结合自己登黄鹤楼谈到自己一直登到顶楼,江城景色尽收眼底,“登高才能远望,高瞻才能远瞩”触动了诗人的心。

2. 由诗到画,从意境中赏析。

清人王夫之曾说,诗人“只于心目相取处得景、得句”。诗歌中“意境”,就是诗人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对客观现实中的人情、风俗进行观察、体验之后,凭借艺术想象力所创造出的审美意象。“诗中有画”是我国古诗的一个显著特点,要让学生融入诗境,就必须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

一位教师教学清代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时,制作了动画让学生欣赏,再让学生对诗中描写的景象进行创造性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画面,使“景语”再现,让学生在叙述中感悟隐含的“情语”。一位学生这样描绘:幽静的黑夜里,一只渔船停泊在水面上,渔灯似萤火般微弱。这时,微风拂过,船轻轻摇晃,泛起微波,水面像散落了满天星星。一会“一点萤”,一会“满天星”,多么清纯的自然之景。听了学生的描绘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被深深地吸引了。

3. 配乐配像,在朗诵中赏析。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诗严格追求格律,本来就有一种音乐美,其深层次美感集中表现在澎湃的激情,飞腾的想象,深邃的意境,和谐的韵律。如果借助音乐的烘托,加上形象的画面,则十分有助于朗诵者进入意境,表现出诗人那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感情、真实的形象和真切的语言。一位教师教学《静夜思》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这样的画面:一轮圆月滑过窗棂,如水的月光泻在床前,诗人来到窗前,举头望了望明月,又低下了头。这时,一些故乡的景和事如电影般在明月中淡淡闪过,淡淡的画面和低沉、深情、舒缓的朗诵珠联壁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让学生在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悟诗境,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有益尝试。

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拓展学习古诗

1. 网络环境下的新课堂。

最近几年,许多教师利用网络公司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古诗教学的尝试。网络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料和教学信息的共享,增加了教学的知识容量。同时,灵活方便的交互方式,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位教师教学《早发白帝城》时,课件是用网页的形式制作的,上面设置了“老师的话”、“课文欣赏”、“学习帮助”、“小辞典”、“作者点击”、“认识三峡”、“三峡景色”、“小电影”、“小练习”等几个栏目。课堂上学生都能自由地与计算机互动──在网上自己阅读、进行资料查阅、在平台上表述自己的意义,真正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语文个性化学习。实践证明,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古诗教学,且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采用“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可提高古诗教学的效率,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在拓展中学习感悟。

古诗在教学安排上,往往一课时学习一首古诗。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收集有一定关联的几首古诗和信息,在比较中“鉴赏”,不贪多,不求全,不搞全方位的比较,挑出一首或若干首经典古诗进行比较,让学生去读、去吟诵、去品味,初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感受力和艺术想象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日积月累,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而且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教学李白的《赠汪伦》后,有一个学生在网上搜到了“中国李白网”,阅读了论文“李白诗歌中的数字美”,并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些诗句中,体会李白善于运用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质朴的语言的艺术特色。在教学朱熹的《春日》后,学生将在网上查询到的描写春天的古诗佳句制作成一本《春天的诗》供大家阅读、欣赏。这些知识完全由学生主动探索、相互协商建构而成,其价值远远超过传统课堂上教师的灌输。

3. 建立古诗文学习专题网站。

“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惟有“积”之深厚,才有“发”之喷薄。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古诗,许多学校、教师制作、建立了古诗文网站,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现成的诵读诗文的环境。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这一信息仓库,及时而又主动查询诗人生平、了解古诗背景、理解诗意。这样,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在无意中扩大了学生的阅读空间,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有的教师采用每周一诗的教学,每周学生通过上网学习,精读一首古诗,结合每天的古诗诵读时间,学生们进行交流、背诵,就这样,学生在快快乐乐、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古诗的积累,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为古诗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资源将更丰富,更易于获取,使课标中倡导的探究、自主、合作学习及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大力实施、全面开展。具有深刻文化内涵、意境高远、情感丰富的古诗一定会让学生更能进入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摘要: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现代信息技术为古诗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可以创设情境, 由诗及画, 以及配乐配像朗读, 让学生更能进入意境, 赏析古诗。网络资源的利用, 则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空间, 培养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古诗词里赏中秋 第9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这首诗情意细腻,由望月引起怀人,自然流转,情意缠绵。浓浓的思念,淡淡的忧愁——诗人用朴实自然的诗句,写出了天下所有在外之人在中秋之夜的共同情感。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中,描述诗人月夜漫游太空、神往月宫的幻想之旅。同时,诗人又不忘人间百姓疾苦。这首诗幻境与现实巧妙结合,读来令人既感奇特,又无比亲切。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的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10首 第10篇

朝代:唐朝|作者:李峤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 中秋节喜庆现代诗歌

★ 庆祝中秋节现代诗歌

★ 经典励志歌曲推荐10首

★ 古典爱情诗句10首

★ 传统节日的古诗10首

★ 2022护士节诗歌朗诵稿10首

★ 清明节的古诗10首

★ 关于现代诗歌

★ 现代诗歌大全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10首 第11篇

朝代:宋朝|作者:刘克庄

诏岁银袍盛,头场玉鉴明。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10首 第12篇

朝代:宋朝|作者:晁补之

秋风吹空雁旁午,长天无云月呈露。

朱玉昌:用古诗词奏现代乐章 第13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著名的一首《青玉案·元夕》。但你是否想过,有一天,这些优美的词句能够被缓缓吟唱出来?

这两年,台湾汉光创艺文化公司总经理朱玉昌就在做这件事情。他有感于目前台湾年轻人流行“火星文”文化,却不愿意学习中国古典诗词。为此,他成立了一支纯人声演唱的阿卡贝拉乐团,将古典诗词与西方音乐编配。朱玉昌希望用现代的表现形式,吸引更多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媒体人做营销

朱玉昌是个老媒体人,年轻时曾担任过台湾《联合文学》杂志的总经理,其文学修养不可谓不深厚。几年之前,朱玉昌结识了台湾汉光教育基金会的董事长宋具芳女士。因为同样对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抱有热忱,朱玉昌决定加入其中,从事公益服务事业。

凭借着之前的经验,朱玉昌知道中华文化的推广,不能单单只靠企业家的赞助。非营利组织必须要寻找出一套经营模式,保障遇到金融风暴时,能够自给自足。

为此,朱玉昌未雨绸缪设立“汉光创艺文化公司”。他将现有基金会的活动资源,转化为文化事业。公司的盈利将全数反馈到基金会,以保障基金会将会有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朱玉昌告诉记者:“这是一个正的、善的循环,没有一个企业的基金会会这样做。”

此外,朱玉昌还认为文化活动应该注入新的创意,让传统文化的推广更有效益。朱玉昌在接手基金会的工作之后,举办不少文化与创新相结合的活动,比如“汉字动画创意竞赛”、“汉字艺术设计大赛”等竞赛。而成立汉光人声乐团则是他的最新创意。

传承文化

事实上,汉光人声乐团最初并不在朱玉昌的计划之中。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甚至是一个有点“负气”的举动。2011年,朱玉昌举办“旧爱新欢——中国古典诗词校园谱曲创作暨歌唱表演竞赛”。比赛中,学生摒除古腔古调的吟唱模式,在歌曲中加入流行音乐元素,让古诗词的传唱更深入人心。

比赛结束之后,朱玉昌觉得这些宝贵的歌曲应该被更多人听到。于是,他找到台湾各大唱片公司,希望能由艺人演唱改编后的诗词歌曲,但结果却是他碰了一鼻子灰。“唱片公司在商言商,认为诗词歌曲没有市场。”朱玉昌回忆说。

朱玉昌告诉自己:“既然没有人愿意唱,那我就组建一个团队!”最初,朱玉昌也考虑过摇滚乐队的形式,但后来他认为摇滚乐过于嘈杂,并不适合传统诗词歌曲的意境。而此时,朱玉昌注意到国外流行的“阿卡贝拉”演唱模式。

“阿卡贝拉”是指无伴奏的人声清唱。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教会音乐。近年来,在国内也慢慢开始流行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之后,朱玉昌随即拍板决定组建台湾第一支以演唱传统诗词为主的“阿卡贝拉”人声乐团。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内,除了招募团员进行培训,朱玉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收集歌曲。

“阿卡贝拉”的演唱全部使用人声,其编曲与流行音乐有很大差异。朱玉昌找遍了台湾知名的制作人,都无法操作。最终,他找到国外经验丰富的“阿卡贝拉”编曲大师。首先将古典诗词翻译成英文,再交由外国人进行谱曲。整个过程耗时又费力,但朱玉昌说为了完美表现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进军内地

成立两年多来,汉光人声乐团在台湾叫好又叫座。前不久,朱玉昌更是带着团员来到杭州参加文博会,这也是汉光人声乐团在内地的首秀。

5天的时间内,汉光人声乐团共表演了8场演出,场场爆满。更让朱玉昌感动的是,当团员们与台下观众互动时,不少观众不仅能准确地说出诗词的名称,更是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现代 第14篇

人,尤其是普通人,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成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否则,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会得以实现。即使经济已经开始起飞,也不持续长久。中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都是未雕之璞,我们的教育必须使之成玉,即成为具有现代人格的人.

在我国古诗文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明显的前后传承的东西,这就是传统。古诗文蕴含的人文精神传统丰富多样,其中的时间、历史与人生意识,忧国忧民的情怀,人格意识,自然意识和生活情趣,对于当今青少年的人格陶冶尤为有益。

一、古诗文“修身养性”,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载体

培养学生的现代人格,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翻开语文新教材,我们不难发现选文注重了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尤其是选入了大量的古诗文。这些为素质教育铺下了坚实的基石,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小说家金庸说:“让孩子背诵古诗文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要继承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认为:“古诗歌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怀抱。如果教师能把诗歌中感人的力量传述出来,对于提高儿童的资质品格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当代文化名人余秋雨说:“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都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

中国原是诗的国度,自古培养学生就注重“诗教”。孔夫子教诲弟子学诗,指出诗有“兴、观、群、怨”等多种功能。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都是自幼学诗,在“修身”上下工夫,立志“治国平天下”,心忧黎元。做地方官,一般都有造福一方的德政:身居庙堂,则力主改革弊政,励精图治;在生死关头,则毅然决然走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路。当他们“治国平天下”的宏愿屡遭挫折甚至身受重重磨难时,就愈加深切地忧国忧民,感怀时事,从而写出震撼人心、名传千秋的诗篇。

司马迁曾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读诗,是接触、感受一颗颗鲜活的心并与之共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看到屈原那颗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高洁之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们看到陶渊明那颗追求自由、向往和平的平常之心;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谁不为李白人格的独立清高而仰慕?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谁不为范仲淹那大度宽容的人道主义情怀所感动呢?……读诗,口惟心诵,咀嚼体悟,共鸣感情,自然就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着精神原动力。读诗,欣赏中华千年文明最精美的结晶,含英咀华,探寻意境,感受萦回在意境里的美好情思,沉潜到文化的深层,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提高对人生世相的洞察力与感悟力,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淡泊,使灵魂净化。

总之,诗教不仅能提高人的思想境界,而且还可以丰富人的内心世界,培养纯正的审美情趣。一句话,养心修身,润人心田。毫无疑问,古诗文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在素质教育的育人工程中是任何手段都不能替代的。

二、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1.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调动学生去想象,去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以水为例,那奔腾不息的大江,烟波浩渺的大海,那绚丽的湖光山色,潺潺的小溪……常常使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因为它是那样的变幻多端,那样富有生气。李白笔下的“水”多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孤帆远影碧空尽,惟尽长江天际流”;王维笔下的“水”多清新秀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勃笔下的“水”,美丽如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笔下的水绮丽可爱,“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在作者的笔下,这些“水”仿佛都有了生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明透彻,那样的可爱。此外,那些名山大川、辽阔草原、迷蒙烟雨、小桥流水、落叶残花,无一不向人们展示出一幕幕美景。在这里,老师应努力创设一种情境。因为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教具,创设出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尽可能地使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些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也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生。

2.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感受诗文中画面的美以外,还应进一步深入探讨,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古人能写出这些意境悠远的诗文呢?大自然在这里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呢?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要让学生懂得,在古诗文中,自然成了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对象,成了诗人情感外化的表现体,缺少了自然环境,作者就无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无以激发自己创作的激情和灵感。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无“海”,则不能抒发作者“吞吐日月”、一统江山的豪情壮志;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没有那亭亭荷花,惊飞的鸥鹭,就不能表达她对生活那份执著的热爱;没有“枯藤老树,古道西风”就不能抒发那天涯孤旅之情……可以说,是环境孕育了诗人,是诗人赋予环境以生命。

3.在古诗文中,环境除了能表意抒情以外,对培养学生具备豁达的心情还有重要的作用。壮丽秀美的自然环境,能促使作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社会,并且能够给作者带来不少生活哲理的启迪。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引导学生去探讨、去思考。例如,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告诫自己和弟子莫要虚度时光;杜甫登临泰山,“一览众山小”,建功立业的壮志油然而生;周敦颐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表达不同流俗的高洁品格;范仲淹登岳阳楼,观“巴陵胜状”,则“心旷神怡”,达到“宠辱皆忘”的人生境界。“优美的自然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在这些诗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这里,学生对自然的情感在一步步加深,由最初的“美感”到“喜爱”,由“喜爱”到“关注”,由“关注”到“思考”,层层递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环保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上一篇:文化传媒公司实习周记下一篇:党课培训班请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