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骨折急救知识培训

2024-07-16

外伤骨折急救知识培训(精选12篇)

外伤骨折急救知识培训 第1篇

外伤骨折急救知识培训

一、止血

1、直接压迫止血

A、适用于全身体表的所有毛细血管、静脉岀血和小动脉出血,以及大动脉出血时的辅助止血。

B、所需物品:一双手套、一块纱布

C、操作方法:(1)如果是四肢,抬高或垫高,高于心脏水平(2)戴上手套或用其他防护方法。(3)在伤口上垫块干净的纱布或手帕等。(4)用手掌直接压迫纱布或手帕。(5)力度适中,以伤口不出血为宜。

2、指压止血法

A、适用于体表的各个部位的浅表动脉出血,配合直接压迫止血法使用。

B、操作方法:(1)如果是四肢,抬高或垫高,高于心脏水平(2)戴上手套或用其他防护方法。

(3)用中指和食指并拢找准相应的供血动脉搏动点。(4)换用拇指将动脉压向骨骼表面。(5)力度适中,以伤口不出血为宜。不同部位的部位按压法

两侧头皮出血:(1)供血动脉 同侧的耳后动脉

(2)按压点 位于耳根后约三厘米的骨头突起处。面部出血:(1)供血动脉 同侧的面动脉

(2)按压点 下颚骨面上靠近下颚角内侧约一横指处的一个凹槽内 手指出血:(1)供血动脉 双侧指动脉

(2)按压点 指根双侧手掌出血:(1)供血动脉 尺、桡动脉(2)按压点 同侧上臂约在中、上1/3交界处,内侧两块肌肉间有一条沟,可以触及动脉搏动处

足部出血:(1)供血动脉 足部的三根动脉

(2)按压点 足背关节处中间可以触及搏动处和双侧脚踝后侧凹陷处

3、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范围为四肢小动脉出血及大动脉出血的辅助止血。具体的请看示范。

4、布带绞紧止血法

A、适用于阻断部位仅限于上臂和大腿两处。上臂中下段及以下、大腿中下段及以下的大出血,B、使用物品:一双手套、一根超过五厘米的宽布条、一根三至五厘米宽的长布条、一根胶棒(木棒或笔)、一张纸条。

C、操作见示范

D、注意事项:(1)抬高或垫高伤肢高于心脏水平

(2)戴上手套或用其他防护方法(3)不是大出血不要轻易上 止血带

(4)止血带的材料应选择不小于3厘米的柔软而有韧性的宽布条(5)不管是布带还是橡皮带,都需加衬垫(6)上止血带的松紧要适宜

(7)要在明显的位置准确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8)每隔30~60分钟松解至少3~5分钟

5、加垫屈肢止血法

A、适用于阻断部位为腘窝、腹股沟、肘窝、腋窝和颈部五个部位。

B、使用物品:1双手套、2卷绷带、1块敷料、1条长布条、1张小纸条。C、操作方法:(1)抬高或垫高伤肢高于心脏水平

(2)戴上手套或用其他防护方法

(3)伤口进行加压止血法,如仍继续出血,则进行下一步(4)用一卷布卷,垫在离出血部位最近的关节窝内(5)用一条长布条将伤肢屈曲固定

(6)那一张小纸条记录时间,每隔30~60分钟放松至少3~5分钟(7)在放松过程中,用手掌直接压迫包扎部位或指压止血法辅助止血(8)在到医院之前定期放松

6、填塞止血法

A、适用于伤口较大,需要较多敷料才能填满的伤口,配合加压止血法使用 B、使用物品:1双手套、几块干净的大敷料、1卷绷带 C、操作方法:(1)抬高或垫高伤肢高于心脏水平(2)戴上手套或用其他防护方法

(3)将干净的大敷料直接往伤口中填满,直至填满为止(4)用绷带进行加压包扎

(5)如果仍无法有效止血,还需要加用止血带止血法

二、包扎

1、创可贴包扎 A、适用于小伤口 B、操作方法:(1)先消毒,用生理盐水清洗或用活力碘(0.5%或1%浓度碘溶液)

(2)撕开创可贴一端的胶布,中间药物纱布片对准伤口处贴紧(3)斜行贴平整,不易贴的太紧(4)保持伤口周围的干燥清洁

(5)注意观察伤口变化,24小时后,伤口仍疼痛或加重,或有分泌物渗出,应及时打开检查,若有感染现象,应停止使用创可贴到医院治疗

2、绷带包扎(环形包扎、螺旋包扎、“8”字包扎)详细的见示范

3、三角巾包扎

头部帽式包扎:适用于头皮伤口(1双手套、1块干净的纱布、1条三角巾)

手足包扎:适用于双手或双足的大面积浅表损伤,如烫伤(1双手套、若干块干净的小纱布、1条三角巾)

三、骨折固定

1、简单固定法(单侧前臂的闭合骨折)

2、夹板固定法(四肢的各种闭合性骨折,四肢的开放性骨折是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3、自体固定法(上臂骨折、单侧下肢骨 折)

4、自制颈托固定法(确认或怀疑有颈椎骨折)

四、运动损伤

1、抽筋

现场救护:停止活动、反向拉伸、热毛巾敷、加盖保暖、补充水电解质 注意事项:抽筋后不能强行继续运动,抽筋不能冷敷

2、拉伤和扭伤

现场救护: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或由他人协助转至安全地带休息)

抬高伤肢(将伤肢适当抬高或垫高,高于心脏水平,以减少出血肿胀)冷敷止血(用冰袋或冷毛巾对受伤处进行冷敷,减少出血肿胀和镇痛)包扎防肿(对受伤处进行适当加压包扎,减缓出血肿胀)

注意事项:24小时内严禁热敷和揉搓,也不易擦药;疼痛异常剧烈或不明原因加重,立即到医院就诊;至少24~48小时后才可以热敷或擦药处理)

3、关节脱位(指组成关节的各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应关系,关节的功能丧失。其中以肘关节脱位最常见)

现场救护:停止运动、冷敷止血、固定不动、及时送医院 注意事项:固定患肢或保持不动;严谨盲目的进行关节复位;

4、皮肤擦伤(指皮肤被粗糙物擦伤后可见表皮破损,创面呈现苍白色,并有许多小出血点和组织液渗出)

现场救护:生理盐水请伤(边冲洗边用干净的棉球擦洗);活力碘消毒;包扎保护;及时送医院。注意事项:伤口要正确请伤消毒;皮肤擦伤在消毒前慎用消炎药

外伤骨折急救知识培训 第2篇

鼻腔的顶部与颅前窝仅有一象筛子样骨片相隔,这薄薄一层骨板是筛骨的筛板,其中许多小孔是鼻腔嗅神经纤维通过的地方;鼻窦中的额窦后壁骨板也很薄,它与颅前窝也仅一板之隔。

所以当颅底发生骨折时,这两部分骨板最容易受累发生骨折,又因硬脑膜与骨板紧密相连,极易随骨折而发生破裂,从而导致硬脑膜下的脑脊液沿破裂处不断流出鼻腔,形成血性或清水样滴漏不止,在医学上称为脑脊液鼻漏.当然,中颅底部骨折也可损伤蝶窦上壁,引起脑脊液鼻漏。

颅骨的颞骨岩部受损,硬脑膜和骨膜均发生破裂时,脑脊液可经中耳腔沿鼓膜(俗称耳膜)裂孔处流出,形成脑脊液耳漏,这就是颅底骨折时耳朵为什么会流血水的缘故。当然,如果鼓膜未破裂,脊脑液也可沿咽鼓管(鼻腔与中耳相通的管道)流向鼻腔,形成脑脊液鼻漏。

总之,当病人头部有明显的受伤史,除有一般头颅外伤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外,倘若发现耳,鼻血水样液体不断流出时,应想到可能是颅底骨折。

外伤性脊柱骨折的诊疗体会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3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32例外伤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男89例, 女43例, 年龄16~79岁, 中位年龄51岁。按照Denis分类:稳定性爆裂性骨折51例, 不稳定爆裂性骨折23例, 压缩性骨折35例, 骨折并脱位18例, Chance骨折5例。其中有58例伴脊髓损伤, 9例伴硬脊膜撕裂, 马尾神经外露7例, 合并根骨骨折16例, 跳跃性骨折11例, 相邻两个椎体合并骨折10例。

1.2 临床表现

132例患者临床表现差异性较大, 轻者受伤部位疼痛, 活动受限;重者肢体麻木无力, 运动障碍, 排尿困难, 大小便失禁, 呼吸困难等。

1.3 影像学检查

患者入院后常规行X线、CT以及MRI检查, 分析受伤椎体的损伤部位、骨折类型以及椎管受压情况, 了解周围组织脏器损伤、损伤椎体上下椎弓根的完整性[2]。经检查发现颈椎28例, 胸椎36例, 腰椎53例, 多节段颈胸段骨折3例, 颈腰段2例, 胸腰段10例。共有87例患者 (占65.1%) 骨折的部位累及T11-L2段。

1.4 治疗方法

132例患者保守治疗47例 (35.6%) , 给予患者抗炎、抗休克、纠正酸碱平衡、吸氧、营养支持、脊柱牵引等处理;手术患者中有59例选择传统的椎弓根内固定术, 26例患者选择了椎体成型术, 术后常规给予抗炎对症处理, 并在术后2周起开始练习腰背肌, 嘱患者8周后在支撑工具支持下逐渐下地活动。

2 结果

132例患者其中有74例患者痊愈出院, 58例病情好转出院。随访1年, 发现迟发感染3例, 经过去除内固定换药后痊愈。有2例患者过早下地活动出现了螺钉松动, 有2例患者发生断钉现象。

3 讨论

从上文可以看出脊柱骨折往往是因为车祸伤或者高空坠落所致,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但均是因为损伤部位的直接损伤以及临近神经的受压所致。这种外伤性的脊柱骨折, 好发部位在颈椎以及胸腰段, 特别是T11、T12、L1、L2等椎体, 经统计发现T11T12骨折合并神经损伤较多见, L1次之[3], 这些椎体的骨折往往需要进行骨折复位和椎板的减压, 而其他椎体的损伤通常只需要骨折的复位内固定, 不需要减压, 因为很少合并神经损伤[4]。

到现在为止, 椎弓根内固定术已成为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经典术式, 尤其是随着医用螺钉科技的发展, 用螺钉内固定基本能回复脊柱各椎体正常的解剖序列, 稳定损伤的脊椎, 从而达到有效的固定。在脊柱手术过程中须注意应以解除神经压迫, 稳定脊椎, 恢复脊髓功能为目的[5]。在术中根据患者不同骨折部位以及骨折类型采取撑开或者压缩受损椎体, 以达到上述目的。在手术时间的选择上, 从影像学检查结果上看椎管神经压迫严重者以及脊柱脱位关节突有交锁的患者应尽早手术;从临床表现上看, 神经症状严重者特别是呼吸肌功能障碍, 呼吸困难者应尽早手术。但是对于病情不稳定影像学表现复杂难以确定受损类型及受损严重程度者应谨慎手术治疗。

椎体成形术在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过程也占据了一定比例, 本次样本中有26例患者行脊柱的椎体成形术, 占手术总数的30.6%。特别是胸腰段的脊柱椎体骨折, 椎体成形术这种微创术式的特点表现的更为明显。国内外众多专家认为, 脊柱骨折手术的并发症较多, 建议保守治疗。但以Gertzbein为代表的同行们认为尽管手术的危险性较高, 但是手术治疗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神经、脊柱功能, 并能有效缓解保守治疗患者所承受的慢性疼痛[6]。

综上所述, 预防外伤性脊柱骨折的发生应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交通等的安全性, 当发生脊柱骨折时, 合理及时的送诊手段, 有效的对症支持处理, 以及选择适宜术式, 是减轻患者痛苦, 减少并发症, 提高患者神经、脊柱功能恢复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801-803

[2]谭军, 王鸣鹏, 万卫平, 等.高分辨率CT观察腰椎椎体结构的骨质疏松性改变[D].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7.

[3]张雪哲, 熊琳, 卢廷.脊柱损伤的CT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8, 32:227-230.

[4]黄拥军, 苏俊, 王翔.多节段胸腰椎骨折38例的临床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 2012 (32) :29-30.

[5]曹广如.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方法在胸腰段椎体骨折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 2012, 18 (24) :52.

天寒地滑,预防外伤性骨折 第4篇

一般来说,骨折主要发生为桡骨远端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股骨近端骨折以及胸、腰椎椎体骨折。

以下几种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骨折的发生:

加强体育锻炼,增加全身代谢及血液循环,使钙质充分被骨骼吸收。向大家首推的运动有:慢跑、散步。这样不仅能够培養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还可以增强骨骼的硬度,有效避免意外损伤造成的骨折、脱位。对于一些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应咨询医生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运动。

平常多晒太阳,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这样有助于维持骨骼对钙质的吸收利用能力。

饮食方面调理,建议多吃富含钙、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这样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发生。

此外,老年人走路时要小心,冰雪天或者路面湿滑应尽量缓慢行走。同时,合理选择穿鞋对预防骨折也有帮助,多穿低跟鞋、运动鞋可以大大降低骨折发生的概率。在家时应注意保持房间的明亮。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视力的下降,起夜容易摔跤造成骨折,这时最好家中要有陪护人员。

随着科普知识的推广,疾病重在预防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如遇有外伤性损害及骨与关节不适性症状时,都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

外伤流血怎么采取急救 第5篇

第一种是普通的小伤口,血流得很慢很少,用药棉压住伤口,再用胶布缠好即可。

第二种伤口大一些,流出血是暗红色的。急救的方法,可以把伤口部分抬高些,衣服如太紧应解开或脱掉,再把伤口的下部扎紧,然后用消过毒的布包紧伤口。

第三种流血来势很凶,一涌一涌的或者是成一条直线向外射出来,血色鲜红,这种出血很危险,必须把伤口上部靠近心脏的一面扎得紧紧的,还应该尽快送到医院去救治,迟了会有危险。

外伤出血怎么快速急救 第6篇

止血

手压法:在出血伤口靠近心脏一侧,用手指、掌、拳压迫跳动的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加压包扎法:在出血伤口处放上厚敷料,用绷带加压包扎。

加垫屈肢止血法: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或国窝(膝盖后侧)放纱布卷、毛巾等,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把屈曲的肢体捆紧。有骨折时不能用此法。

止血带法:用弹性止血带绑住出血伤口近心端大血管。

注意:止血带下应垫纱布或柔软衣物;上肢出血,绑上臂的上三分之一处,下肢出血,绑大腿中、上三分之一交界处;绑止血带的压力,应以摸不到远端血管跳动、伤口出血停止为度;每隔1小时松开止血带2-3分钟。松开时要在伤口上加压以免出血。填塞止血法和止血粉止血法,须在备有无菌纱布和止血药粉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固定

注意事项:

凡骨折、关节伤、血管神经伤、大面积软组织伤等,在送医疗单位前均须固定。

先止血、包扎,然后固定。固定必须牢靠。

刺出伤口的折骨不要送回,按现状固定。

固定范围要包括伤部上下两个关节。

肢体骨突部位要加垫保护。

运送中减少震动,抬高患肢,保暖,注意观察心跳、呼吸和神智。

搬运

注意事项: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根据伤情采取不同搬运方法。千万不要因搬运不当加重损伤。

心肺复苏

是针对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所采取得急救措施。

方法:对确无心跳、呼吸,对喊话和轻摇无反应者应实施心肺复苏术。

呼唤他人,协助抢救。

轻柔、平缓地将病人放置仰卧位。

头后仰,颈垫高,使下颌与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气道即打开。

用手放在病人前额,拇指、食指捏住病人鼻孔。用力向病人嘴中吹气。每分钟12次。

双臂绷直,垂直向下按压胸骨,深度达4至5厘米。

单人抢救法:

心脏按压频率为80-100次/分、按压与吹气之比为15:2。即:快速吹气二次,然后以每分钟80次的速度,按压心脏15次。反复进行。

双人抢救法:

外伤出血急救处理原则? 第7篇

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液由伤口向体外喷射,危险性大。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不停地流出。

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面渗出,危险性小。

二、出血的种类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类:

1、外出血:由皮肤损伤向体外流出血液,能够看见出血情况。

2、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表看不见血。

三、失血的表现

失血量达全身血量的20%以上时,则出现休克症状:脸色苍白,口唇青紫,出冷汗,四肢发凉,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吸急促,心慌气短,脉搏细弱或摸不到,血压不降或测不到。

四、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压迫止血):用手指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的动脉压迫点上,用力将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中断血液流通达到止血目的。指压止血是较迅速有效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止住出血后,需立即换用其它止血方法。

①颞动脉止血: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屏前稍上方正对下颌关节处用力压。用于头顶及颞部的出血

外伤现场急救技术--止血、包扎 第8篇

一、概述

止血的技术包括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动脉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包扎技术又包括三角巾的包扎法和绷带的包扎方法。

操作所能用到的物品和材料包括三角巾、绷带、纱布和棉垫、止血带、三角巾宽带及三角巾窄带。

二、止血法

(一)间接压迫止血法(指压动脉止血法)间接压迫止血法,即指压动脉止血法,是用在四肢及面部动脉或大的静脉出血,可首先采用。事先应该熟悉常用的动脉压迫点,要求用一定的力量将动脉压在骨骼的浅面,压扁血管以起到压迫止血作用。该方法只能够减少出血量,不太可能完全止血,只能短时间控制大的出血,所以应该尽快改用其他的止血方法。

常用的动脉压迫法有面动脉压迫法、枕后动脉压迫法、尺桡动脉压迫法、肱动脉压迫法、股动脉压迫法和腘动脉压迫法等。

1.面动脉压迫法

当一侧面部出血的时候,在同侧的下颌骨的下缘摸到面动脉的搏动,将面动脉压向下颌骨即可。

2.枕后动脉压迫法

用于头后部的出血,在耳后乳突下方稍外侧摸到枕动脉的搏动,将其压向枕骨面即可。

3.尺桡动脉压迫法

用于手部出血的止血,先在手腕腕横纹的稍上方的位置,内外两侧摸到尺桡动脉的搏动,然后用双手的拇指分别将其压下尺骨桡骨的浅面即可。

4.肱动脉压迫法

肱动脉压迫法用于前臂出血的止血,先在上臂内侧中部的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摸到肱动脉的搏动,然后用拇指或者其他四指将其压向肱骨干即可。

5.股动脉压迫法

股动脉压迫法用于大腿以下出血的止血,在腹股沟韧带稍下方处摸到股动脉的搏动,然后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将其压向耻骨下肢即可。

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双手掌根重叠,压向股动脉的搏动即可。

6.腘动脉压迫法

腘动脉压迫法用于小腿以下部位的出血的止血。先在腘窝处摸到腘动脉的搏动,然后用大拇指向后压向股骨即可。

(二)直接压迫止血法(加压包扎法)

先让伤员坐下或者躺下,抬高受伤部位。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直接在伤口上按压5分钟左右。如果持续出血,不要除去最初的敷料,而是在这个敷料上再加上一块敷料,并重新包扎好即可。

(三)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一般用在控制四肢动脉的出血,直接压迫止血法止血无效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扎止血带的部位非常重要,一般应该扎在出血部位的近端,尽量的靠近伤口,以减少缺血的范围。但是,上臂的中下1/3处,切忌扎止血带,以免损伤桡神经;前臂、小腿不宜上止血带,因为有两根长骨,可能使血液的阻断不全。止血带止血法有三种常用的方法: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卡式止血带止血法和三角巾止血带止血法。

扎止血带的注意事项:第一,应该选择有弹性的胶管或布条,不要使用非弹性的绳索或电线,以免损伤皮肤和组织;第二,避免把止血带直接勒在皮肤上面,在皮肤上应该加以衬垫,衬垫可以用衣物、毛巾等;第三,扎止血带应该松紧适合,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的搏动为准,因为过松达不到止血的目的,会增加出血量,过紧会造成肢体的肿胀和坏死;第四,上止血带之前,应该抬高该患肢2~3分钟;第五,连续使用止血带6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的时间30秒钟~1分钟;第六,扎完止血带以后,应该在伤员身体明显的地方标名扎止血带的时间和放松的时间,并向接诊的医生交代;第七,需要断肢再植的伤员,不宜扎止血带,如有动脉硬化、糖尿病、慢性肾病的病人应该慎用止血带止血法。

1.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

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先用毛巾在伤肢上加以衬垫,用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拿着止血带的一端,将另一端绕伤肢两圈后,再用左手的食指、中指夹住止血带,拉出形成一个 V 字形的活结。当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桡动脉的搏动,就说明达到了止血的效果。再将一个时间标签放在伤员身体明显的地方,写上止血带的时间和放松的时间。注意操作完成以后,要在伤员身体明显的地方放上一个时间标签,标明扎止血带的时间和放松时间,并向接诊的医生交代。

2.卡式止血带止血法

3.三角巾止血带止血法

(四)填塞止血法

一般用在深部伤口出血,如肌肉、骨端、鼻出血等。填塞止血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容易增加感染的机会。

三、包扎法

(一)绷带包扎法

1.螺旋形包扎法

先在伤肢的远端缠绕两圈以后,螺旋形的向上缠绕,每绕一圈重叠1/2~1/3,绕成螺旋状,当绷带超过覆盖的纱布两厘米处,即可固定。螺旋包扎法一般用于肢体粗细相差不多的部位,如四肢、躯干等地方。固定绷带,可以用绷带扣、胶布、安全别针,也可将绷带的末端塞入前一圈绷带内加以固定。

2.环形包扎法

一般用于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例如手腕等部位。先将绷带做环形缠绕,第一圈稍呈斜形,第二圈将第一圈之斜形的一角压住环形圈内,然后环绕数周后用胶布等固定即可。环形法也可用于其他绷带包扎方法起始的时候。

3.“8”字形包扎法

以手背部出血为例,先在伤口处放上无菌敷料,放好以后,在手腕子上用绷带由内向外缠绕两圈进行固定。然后将绷带向远端绕手指头一圈,露出小指的甲床,再向下进行“8”字形的缠绕,直到完全覆盖敷料。缠绕的时候,每一圈压住上一圈的2/3,露出1/3,最后在手腕上缠绕一圈固定即可,固定在外侧。

绷带的“8”字形包扎方法还可以在手心出血时候的使用。

绷带的“8”字形包扎法还可用在足部的出血与外伤,包扎完全以后,应该在肢体的远端检查一下血液循环的情况。

4.人字形包扎法

肘关节出血包扎先在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覆盖完成以后,将绷带在肘关节最突出的地方缠绕两圈固定敷料。再将绷带向上绕一圈,再向下绕一圈,反复缠绕。

绷带的人字形包扎法,还可以用在足部的出血以及足踝扭伤的包扎。

绷带的人字形包扎法还可用于膝关节的外伤与出血的包扎。

5.反折包扎法

6.螺旋反折包扎法 在前臂一般是用螺旋形的包扎法,但是纱布绷带容易滑脱,所以可以采用螺旋反折包扎法。

(二)三角巾的包扎方法

1.头部帽式包扎

头部帽式包扎一般用于头皮的外伤和出血,先将伤口处覆盖无菌的纱布,再将三角巾的底边折一下子,然后从双耳的上方向后方延伸,将两侧的底角在枕骨下面交叉,再回到前额打一个平结。打好后,该三角巾的顶角收紧折入即可。

2.风帽式包扎

风帽式包扎主要用于头部两侧的出血与外伤的包扎固定。先该三角巾的顶角和底边各打一个结,做成一个帽状,把顶角的结放在伤员的前额,把底边的结放在枕骨的下方,包住头部,将底边拉紧,向外反折,再向前将下颌包住,最后绕到枕后打结完成。

3.单肩包扎

一般用在肩部的外伤。先将三角巾折成燕尾状铺在病人的肩部,在伤肩的下方环绕打结固定。

4.胸部包扎

先在受伤的部位用棉垫压迫止血,再将三角巾的底角、底边在腰间打结,再将三角巾的顶角向上拉紧。

5.大手挂包扎

大手挂包扎一般用于前臂、上臂的外伤的包扎和固定。先将三角巾张开,边角绕过颈部,将另一侧的边角提起,大手挂应该在伤侧的锁骨上窝上打结,在打结的地方加一个棉垫进行衬垫。大手挂的高度调整至小于90度。最后整理一下露出手指指尖,便于观察血液循环,在肘部将三角巾收好。

6.小手挂包扎

小手挂包扎一般用于手部、肩关节和锁骨的包扎和固定。先将三角巾张开,放在病人的身体上,包过伤侧肢体的上1/3,再把手包进去。最后绕过肩胛骨,在没有受伤一侧的锁骨上窝处打结,打结的部位加上一个衬垫。小手挂的角度是上臂和前臂呈45度角。最后检查一下血液循环的情况。

7.异物刺入体内的包扎(以头顶部异物伤为例)

异物刺入体内不要拔除,以免加重损伤会引起大的出血,下面以头顶部的异物为例来进行包扎。先将纱布在异物的周围进行压迫止血,再用一个环形垫支撑异物,环形垫应该高于异物,固定好以后,再用三角巾做帽式包扎就可以了。在运输的途中,要小心地保护避免异物的移动。

8.眼部受伤的包扎

眼睛受伤也可以用三角巾进行包扎,先将三角巾折成窄带,把该三角巾从枕后向前交叉,包住双眼,在枕后打结。无论是单眼受伤,还是双眼受伤都要采取这种包扎方法,以免加重眼睛的损伤。

9.膝部包扎

该方法一般用于膝关节的包扎与固定。把三角巾折成宽带放在膝关节上面,两侧的底角向后交叉一前一后缠绕,上下打结固定就可以了。

(三)特殊伤的包扎方法

1.开放性气胸的包扎

开放性气胸因为胸部有贯通伤,伤口处有气体溢出,需要立即封闭伤口,使开放性的伤口变成闭合性的伤口。先用大块的无菌的纱布或者棉垫封闭伤口,再用不透气的材料,如塑料袋、保鲜膜封闭伤口,用胶布封住不透气的材料的三边,包括上边、左边和右边,留向下的一边不封,形成一个活瓣,加快排出胸膜腔的气体。

2.腹部内脏脱出的包扎

车祸后头部外伤如何急救? 第9篇

车祸发生后,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只要意识还清醒就要先关闭发动机,对于撞车后起火燃烧的车辆要迅速撤离,以防油箱爆炸伤人;

如果只有一人驾驶车辆,汽车翻倒后无力从车中爬出的,可鸣笛或闪动大灯向路过车辆发出求救信号;

头部外伤急救:

1、发现受伤者,应尽快检查头部有无外伤,是否处于危险状态。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移动患者,并按以下程序迅速抢救:a取昏睡体位:即让负伤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b若呼吸停止则进行人工呼吸,若脉搏消失则进行心脏按摩。c若头皮出血时,用纱布等干净直接压迫止血。

2、如果头受伤后,有血液和脑脊液从鼻、耳流出,就一定要负伤者平卧,患侧向下。即左耳、鼻流出脑脊液时左侧向下,右侧流时右侧向下。如果喉和鼻大量出血,则容易引起呼吸困难,应让受伤者取昏睡体位,以使其呼吸方便。

注意事项:

1、受伤后只有头痛头晕,说明是轻伤;除此外还有瞳孔散大,偏瘫或者抽风,那至少是中等以上的脑伤了。

2、脑外伤病人一旦出现频繁呕吐、头痛剧烈和神志不清等症状,那就决不可大意,应速送医院诊治。

眼外伤的急救处理措施 第10篇

1.细片在眼睛中

不要揉搓在眼睛中的细片 或微粒,拉起上眼皮超过下眼皮让睫毛把在上眼皮内面的细片刷下,眨眼数品,使眼睛中的微粒移出假如细片还是存留,把眼睛闭上并且求医。

2.眼睛撞击

立刻用冰敷15分钟来减少疼痛 和肿胀,若有眼球变黑或眼睛模糊通常是眼内伤害的信号,立刻去看你的眼科医师。

3.眼睛和眼皮的割伤

轻轻的将眼包扎且立 刻求医,不要尝试用水冲洗掉或移除粘在眼睛内的物体,绝不要加上任何压力到受伤眼或眼皮,且要小心不要揉搓眼睛。

4.化学灼伤

外伤后大出血的急救方法 第11篇

按出血部位分为:

外出血:身体表面受伤引起的出血,血液从伤口流出。

内出血:体内的脏器和组织受损伤而引起的内出血,血液流入体腔内,外表看不见。如肝破裂,胸腔受伤引起的血胸等。

皮下出血:皮肤未破,只在皮下软组织内出血,如挫伤,淤斑等。

外伤出血的临床表现:

1、动脉出血:由于动脉血管内压力较高,所以出血时呈泉涌、搏动性,尤其是大的动脉血管破裂,血液呈喷射状,颜色鲜红,常在短时内造成大量失血,易引起生命危险。

2、静脉出血:出血时缓缓不断地外流,呈紫红色。如大静脉出血,往往受呼吸运动的影响,吸气时流出较缓,呼气时流出较快。

浅谈触电急救及外伤救护基本措施 第12篇

1.触电事故的特点:多发性、突发性、季节性、高死亡率并具有行业特征

1.1多发性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因触电而死亡的人数,约占全国各类事故总死亡人数的10%,仅次于交通事故。随着电气化的发展,生活用电日益广泛发生人身触电事故的机会也相应增多。

1.2季节性

从统计资料分析来看,6-9月份触电事故多,因为夏秋季节多雨潮湿,降低了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多汗,皮肤电阻下降,再加上工作服、绝缘鞋和绝缘手套穿戴不齐,所以触电几率大大增加。

1.3部门特征

据资料统计,触电事故的死亡率:工业部门40%、电业部门30%,比较起来,触电事故多发生在非专职电工人员身上,而且城市低于农村,高压低于低压,这种情况全然与安全用电知识的普及程度,组织管理水平及安全措施的完善与否有关。此外,触电事故的发生还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

2.触电急救

2.1触电急救的要点

抢救迅速与救护得法。即用最快的速度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要求,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即便触电者失去知觉、心跳停止,也不能轻率地认定触电者死亡,而应看作“假死”施行抢救。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尽快使其脱离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有触电后经5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连续抢救而获得成功的先例。

2.2解救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

触电急救的第一步是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因为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时间越长,对生命的威胁就越大,具体的方法如下:

A、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可以用“拉”、“切”、“挑”、“拽”、“垫”五字来概括。

(1)拉:指就近拉开电源开关、拔出插头或瓷插熔断器。

(2)切:当电源开关、插座或瓷插熔断器距离触电现场较远时,可用带有绝缘棒的利器切断电源线、切断时应防止带电导线断落触及周围的人体;多芯绞合线应分相切断,以防短路伤人。

(3)挑:如果导线搭落在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这时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挑开导线,是触电者脱离电源。

(4)拽: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的衣裤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救护人可直接用一只手抓住触电者不贴身的衣裤,将其脱离电源,但要注意拖拽是切勿触及触电者的皮肤,也可在干燥的木板、橡胶垫等绝缘物品上,用一只手将触电者拖拽开来。

(5)垫: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或导线缠绕在身上,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然后再采取其他办法把电源切断。

B、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

由于装置的电压等级高,一般绝缘物品不能保证救护人员的安全,而且高电压电源开关距离现场很远,不便拉闸因此脱离高压电源与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有所不同。

(1)立即电话通知有关供电部门拉闸停电。

(2)如果电源开关离触电者不太远,则可以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拉开高压断路器,或者用绝缘棒拉开高压跌落熔断器以切断电源。

(3)往架空线路上抛挂裸金属导线,人为造成线路短路,迫使继电保护装置动作,从而使电源开关跳闸。

(4)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认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以进入断线落地点8-10米的范围之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点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

C、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注意事项:

(1)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者其他潮湿物品作为救护工具。

(2)未采取措施以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物。

(3)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比较安全。

(4)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死。

(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2.3现场救护

抢救触电者首先应使其迅速脱离电源,然后立即就地抢救。关键是“判断情况与对症救护”,同时派人通知义务人员到现场。根据触电者受伤的轻重程度现场救护有以下几种措施:

A、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如果触电者所受的伤害不太严重,神志尚清醒,只是头晕、出冷汗、呕吐、四肢发麻、全身乏力,甚至一度昏迷、但为失去知觉,则可先让触电者在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人派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救治。

B、触电者已失去知觉的抢救措施:如果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是呼吸和心跳尚正常,则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揭开衣服以利于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

C、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如果触电者呈现“假死”现象,则可能有三种临床症状:一是心跳停止,但尚能呼吸;二是呼吸停止,但心跳尚存(脉搏很弱);三是心跳和呼吸均已停止。“假死”症状的判断方法是“看”“听”“试”。“看”是观察触电者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是用耳朵贴近触电者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试”是用手或小纸条测试口鼻有无呼吸的.气流,在用两手指按压一侧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感觉。则可判定触电者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或呼吸、心跳均停止。

2.4抢救触电者的心脏复苏法:就是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即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正常的吹气频率为每分钟12次,儿童则每分钟20次。胸外按压要以均匀的速度进行,操作频率为每分钟80次为宜。每次包括按压和放松一个循环,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当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操作的节奏为:单人救护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救护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

3.外伤救护

触电事故发生时,伴随触电者受电击或电伤常会出现各种外伤,如皮肤创伤、渗血与出血、摔伤、电灼伤等。外伤救护的一般做法是:

(1)对于一般性的外伤创面,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温开水冲洗后,再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布包扎,然后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触摸伤口,也不准在伤口随便用药。

(2)伤口大出血要立即用清洁压迫出血点上方,也可用止血橡皮带使血流中断。同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高举,以减少出血量,并火速送医院处置。如果伤口出血不严重,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布料叠几层,盖在伤口处压紧止血。

(3)高压触电造成的电弧灼伤,往往深达骨骼,处理十分复杂。现场可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再用酒精涂檫,然后用消毒被单或干净布片包好,速送医院处理。

(4)对于因触电摔跌而骨折的触电者,应先止血、包扎,然后用木板、竹竿、木棍等物品将骨折肢体临时固定,速送医院处理。发生腰椎骨折时,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两侧下肢一并固定以防瘫痪,搬动时要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上一篇:值周中队管理制度下一篇:描写成功的作文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