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作文及评语

2024-05-29

国庆节作文及评语(精选11篇)

国庆节作文及评语 第1篇

祖国啊,您伫立在世界的东方。

您养育了中国13亿人民,

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母亲。

啊,祖国;啊,母亲。

五十七年前,您经历了一个伟大转折。

从此以后您发展迅速,

从一个弱国成为一个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

您的发展令世界叹为观止。

您身上流淌着黄河、长江。

您那强大身躯由太行山和喜马拉雅山支撑。

您的精神由龙的传人发扬,

您是龙的传人的伟大母亲。

点评:本文作者采用诗歌的形式描写作者对祖国的热爱,通过对祖国由弱转强以及壮丽河山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充满了激情。语句简洁明快,富有感染力。

国庆节作文及评语 第2篇

家长:七天长假能够合理制订学习和生活计划并且能够制订目标,学习方面能够一丝不苟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安排好时间复习各门功课的知识点,选做习题,查看纠错本,按要求背诵,默写一些内容。其次,利用一些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七天长假既充实又丰富。

家长:孩子在这个假期表现还好,基本上按他制订的计划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复习,还外出游玩了两天,与大自然、动物亲密接触,基本做到学习、放松、娱乐皆不误。希望他以良好的心态、最佳的状态迎接新学期的第一次挑战!

家长:放假期间能认真完成各科作业,自觉复习,做好重点、难点的梳理,合理安排作息。

家长:七天假期学习情况比平时好一些,能主动背课文和默写,希望继续保持,不断总结学习方法,才能有提高!

家长:整天表现较好,复习很认真,如果一直保持这样的学习态度,一定会有很大进步的,加油!

家长:由于国庆长假前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我们家长在假期里督促孩子做作业、复习各门功课。希望孩子通过几天在家学习能够理解家长陪伴左右的`良苦用心,好好珍惜青春年华,加倍努力学习,同时也感谢班主任李老师和任课老师的温情短信提醒与帮助。

家长:有两天休闲旅游,其余五天在家完成作业,基本能达到各科复习要求,看了本《汤姆索亚历险记》还做了一些自己购买的辅导材料。

家长:这七天表现较好,自己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前四天主要先完成了家庭作业,剩余时间用来复习各科内容、背诵以及默写,还抽出了三个半天去补习了英语和数学,每天自由活动平均两小时左右。这个假期孩子的表现让我们非常满意,希望她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家长:一、作息时间安排科学合理;二、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每天每课的假期作业;三、对自己上学期的学习漏洞与不足之处,能重点安排复习与补课;四、重视参与社会实践,合理安排了一定的时间参加社会活动,提高自己对社会的认知与学习;

作文评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3篇

一、作文评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实现在评价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首先要重视的就是考察实际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 作文评语缺乏平等角色意识。

虽然有的教师意识到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语写作时要有平等角色意识, 但在实际操作时, 还是会因把握不住自己的角色特性而使师生之间形成不当的读写落差, 以权威者的身份高高在上地去评价学生的作文。

比如有学生的作文与教师的评判标准相悖时, 或不完全一致的, 教师就一律全盘否定, 一棍子打死。例如“写得一塌糊涂, 重写”“偏题, 重写”等等, 语气生硬, 毫无商量的余地。有的评语还带着讽刺挖苦的语气。这类评语给学生一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感觉, 是一种缺乏宽容、极其霸道的评语, 极易伤害学生的自尊与自信, 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对作文的反感。

写作的真正目的在于交流, 教师在撰写评语时若能以具有平等角色意识的读者身份出现, 并在需要时给予帮助, 比作为一个专门找毛病的审阅者更好。

2. 作文评语对象同化。

很多学生表示, 教师在作文评价的过程中从未在性别上有所区分。因而使得男女学生在作文兴趣点的捕捉和写后修改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一位女学生说曾因老师在课程上宣读了她的一篇文章当作反面的例子而一度对写作产生过抵触的心理。

学生写作性格的差异指的是学生写作时的感情表露度的不同。外向型的学生在日常的写作练习中, 能毫不保留地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 畅所欲言。但他们写作思维比较混乱, 写出来文章的整体意识差。而内向型的学生在写作中一般不会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们感情丰富而细腻, 写的文章比较含蓄, 擅长细节描写。教师在写作性格上的同化做法严重违背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时面对有特色的作文, 教师甚至自己也把握不准其优劣, 而只有用缺乏感情色彩的模糊评语来敷衍, 这更加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还可能因此而扼杀了一个极有写作前途的幼苗。

3. 作文评语“千文一面”, 笼统模糊。

教师需要在作文评语中包含有尽可能多的针对文章特点的信息容量, 否则, 该评语就是无效的, 教师的评语写作也劳而无功。作文评语中“千文一面”的失效性在评价中通常表现为评语的含糊笼统, 不具体予以引导。还有的评语虽然指出了作文中某方面的问题, 但却晦涩难懂。针对不同文体, 教师并没有写出风格和指导性有所差异的评语, 这给学生的进一步改正提高带来了困难。

如一位学生说, 教师在他的作文《登山》后批了这样一句话:“阐明这个道理, 理由不充分。”“这个道理”指什么道理?理由怎样不充分?学生如堕云烟, 就只好去猜谜了。像这样模糊笼统的语言, 概括性倒是很强, 却不容易让学生把握其具体意图。

下面的一些作文评语都是一些学生反映的模糊笼统的评语:“语言不优美, 景物描写不具体”“结尾再修改”“文章题目不恰当”“开门见山, 语言水到渠成”“文章做到了卒彰显志, 欲扬先抑, 前后呼应”。“中心不明确”“语句欠通顺”“结构不合理”多是空洞评价多, 具体方法少。这种笼统模糊的评语较难被学生有意识乃至娴熟地运用于实际作文中。

4. 作文评价程式化。

在教学实践中, 评语写作的程式化是较为普遍的。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像圣者那样, 喋喋不休地评点作文选材是否新颖、立意是否巧妙、中心是否突出。如此“指点江山”后, 还要像能工巧匠那样改正作文的篇章结构, 再提出一些鼓励性的建议, 最后还需“贴”上永远只能代表自己评价的“分数”。这种缺乏创意的评价方式, 学生往往不那么领情。大部分学生每次仅看完分数, 就把作文本往抽屉里一塞, 对老师辛苦写出的评语, 指出的不足, 几乎从不浏览。

二、作文评语的有效性探索

1. 作文评语内容的有效性探索。

每个学生的外在情况和内在特点各不相同, 单单以学生群体为参照评价学生的作文, 往往会使写作能力差的学生丧失对作文的信心。因此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他们, 不能在学生的横向比较上搞“一刀切”, 评价标准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 要从学生学习作文的各个环节和方面来评价学生, 只要与自己比, 在作文学习的某个环节或方面有微小进步, 那么就是学生写作在原有水平上的纵向提高。

根据学生作文水平不同而进行特定的阶段性评价, 具体区别对待, 确定不同的评分标准, 学生在各自的学习阶段中取得进步, 达到要求, 就可以给予高分。教师在对学生作文评价中一般都以肯定、鼓励为主, 根据分层目标, 因人而异地给每个学生的作文打出等次。教师根据学生作文水平将学生分为A、B、C三层。这三层学生评价标准不同, 要求完成的任务、达到的目标自然也不一样。比如在布置了一篇《我登上火星》的作文后, 要求A层学生能充分发挥想像, 结构合理, 有一定写作技巧;要求B层学生能发挥想像, 语句通顺, 内容具体;要求C层学生充分发挥想像, 书写工整, 不写错别字。然后评出A、B、C三层中的优秀学生, 给予表扬。这样会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努力习作, 唯恐落后, 从而可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在学习和评价过程中, 让A、B、C三层学生搭配分组, 形成优带中、中带差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相互探讨、交流, 资源共享, 相互批改, 这样可以加快共同进步的步伐。

2. 作文评语形式的有效性探索。

根据作文训练越来越与时代接轨, 重视学生思想文化方面的积累, 注重表现学生的理性认识、思维深度等特点, 我们要重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贯彻素质教育理念, 探索作文评语的多种改革途径。

(1) 多元的评语写作主体。《课标》提出“‘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 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之中, 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1) 开放展示, 同学互评。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 我们通过公开的方法激励其不断向新的、更高的目标迈进;而对于写作基础一般甚至较差的学生, 可以采用开放展示的形式, 由作者自主选择是否匿名, 在公开后由同学自由地在作文之后给出评语。展示的方法打破了狭隘的交流空间, 能让他们觉得“更多的人看到了我的作文”。在作文后, 教师把每位学生的作文用墙报或悬挂的方式展示在教室里, 学生可以任意取看, 自由评说, 互相交流直观意见。展示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班级其他同学的作文大致水平, 做到心里有底, 为互改打好基础。在展示欣赏中, 因为是同龄人的作文, 所以容易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并进而产生联想, 由此及彼, 调动大脑里储存的材料, 在恰当的时机, 以“他山之石”来“攻玉”。

(2) 亲情鼓励, 家庭评读。把家庭也纳入到学生作文评价的体系之中, 使学生的作品能让父母长辈或者其他亲朋好友品评、批阅, 那么这种真挚而深沉的亲情认同和家人鼓励必将极大地满足学生内在的自我价值感与生命归属感, 从而在潜意识里激发他们创作的快乐和再次跨越的冲动。

低年级学生更乐于接受家长作为评语的写作主体, 他们认为那样更新鲜, 更能让父母和长辈了解自己;而高年级学生则更偏爱老师提出的有针对性的意见, 认为这样对自己的作文才有切实的帮助。可见, 我们还应从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和实际的课业负担出发, 来设计评价中的交互活动。

(3) 个人、小组班级评改相结合。就综合作文评价的必然性来说, 任何一方对另一方的作文评价都可能因某种原因而有失偏颇, 要使作文评价真实客观, 就要发动尽可能多的作文评价主体对作文评价客体进行作文评价。就其可能性来说, 学生自身以及身边同学对每篇作文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 都可能对学生做出较为中肯的作文评价。作文评价若能根据实际情况, 对不同主体的作文评价赋予不同的权重, 并进行综合分析, 定使作文评价收到良好的效果。

(2) 丰富的评语表现形式。随着媒体时代的到来, 评语也不应只出现在作文本里, 我们还能利用广播、网络等各种评定途径, 使狭义评语向广义评语延伸, 让书面评语和口头评语交互为用, 并不断创设丰富多彩的新的评语形式, 从而更具实效地服务于作文教学。

(1) 广播传递, 交流得失。广播能让学生的作品得到广泛的传播, 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更让学生打破了狭隘的班级年级限制。在听到别人的作文后, 听者作为读者能给作者写信, 指出这次作文的优劣得失, 而作者从信中可以明确知道在听者心目中自己作文的“份量”, 对于优劣得失的原因作一次全面审视, 也可以作一次声明辩称, 保留自己的看法意见和写法。无论赞同与否, 通过传递信息, 在以后的写作中扬长避短。通过和作者通信的形式互相切磋, 共同进步。此时, 通信内容就灵活地代替了教师的评语。

(2) 网络上传, 民主开放。网络技术能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学习环境, 有利于学生进行协商和合作性学习, 而且多媒体技术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各种教学信息, 因此能够让教学过程反复呈现, 为我所用。这对于改变作文传统的评价方式, 意义重大。在这里, 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 评判他人也接受他人的评判。而教师只是读者中的一员, 不再是最后的裁定者。

通过网络这扇窗户, 能够使得评语的写作主体更加民主化, 评语的写作内容也会因人而异而变得更有启发意义。

农村小学作文评语现状及对策 第4篇

一、 当前农村小学作文评语的现状分析

1.只评文不评人,缺乏人文性

只评作文,忽视评人,缺乏人文关怀是目前农村作文评语中常见的一种现象。翻开作文本,诸如:“文章......”“本文......”“此文......”等开头的评语随处可见,一大段话,写得洋洋洒洒,却自始至终都未提到作文的作者,似乎作文和写作者是互不相干的。比如,五年级一位教师在学生的作文中批道:“文之内容安排的合理、有层次性,语言组织得畅达”;又如六年级一位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道:“此文的内容安排得畅达、合理,有层次性,很不错的。在语言的生动上下功夫”。这样的作文评价,表面上看起来很完整,但是这样的评价严重背离了新课改下作文评价对教师提出的“重视对作文者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这一人文性要求。如此模式化的评语,忽视了学生主体,就作文论作文,对于学生来说很难引起共鸣,学生也就不可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和领悟,也不会使作文步入新的境界。因此,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写作基础、知识水平、家庭状况及接受能力等,单纯地批改作文,往往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和理解,也不利于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和作文潜能的挖掘。

2.评语内容空洞,缺乏指导性

评语要考虑儿童的言语发展,要让学生理解清楚。[2]翻看农村小学学生的作文簿,就会发现评语内容笼统、空泛。这类评语虽然指出了学生作文中某方面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某方面给予了肯定,但却十分模糊,不具指导意义。学生看后往往不解其意,不知道具体好在哪里,差在哪里,需要怎么修改。比如,有位教师在学生的作文《秋》中这样写道:“文章能围绕中心,写出了秋天丰收的景色,主题鲜明,内容具体,句子优美,描写细致。总体评价‘优”。结果作文本发下后,学生草草看过就将其放入书包中,并没有什么喜悦之情。像这样的评语学生已经见惯了,虽然满是赞誉,但却说不到他们心里,引不起共鸣。又如,有位教师这样评价学生的作文:“此文内容安排得当,有层次性,而在记叙中缺少生动、具体的感人情节。”作文本发下后,学生望着评语抓耳挠腮,不知所措,不理解老师所说的缺少具体生动的情节是指哪个地方,要如何去修改。还有一种现象比较多见,就是对于同一题材,学生写出的作文相似性较大,面对这样的作文,教师习惯套用模板。比如,在一次故事续写的作文中,有位教师对学生的评语十有八九都是:“文章根据图意编写故事,想象丰富,内容具体,续写成功。”还有位教师对学生的名为《×××读后感》的作文,所下评语基本都是:“文章读后感很有见地,前后照应,主体鲜明,语言流畅”之类的。作文本发下后,学生第一件事就是满怀好奇地相互观看,结果看到的却是千篇一律的评语,马上产生反感情绪,感觉自己的努力无人欣赏,不愿再认真写作文。此类模式化的作文评语,虽然没有错误,但却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任何一篇作文都可以套用,任何人也都可以套用,长期如此,学生对教师评语的期待被消除,自然厌倦作文评语,评语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3.评语否定偏多,缺乏鼓舞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是一项不小的挑战。由于知识、阅历、经验等有限,他们只是用一个孩子的眼光描述着所见所闻,写出的作文肯定会存在很多问题。而很多教师似乎很少考虑这些,一味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把作文考试的要求作为日常教学的指针,对学生的作文诸多不满, 总能找出一些不是。在对学生作文的不足之处进行批评的时候,又不注意委婉含蓄,通常都是直言不讳。一些含否定意思的表达充斥在评语之中:“主体不明确”“语言描写不生动”“字迹潦草”“层次不分明”等。这些否定的评语无疑成了打击学生自信心的利器。过多的否定性评语,使学生更加怀疑自己的能力,变得越来越不自信。那些曾经有过的作文兴趣,也因此所剩无几。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持续的努力总是得不到回报时,他必然会选择放弃。学生不喜欢作文,与他没有体验过成功的喜悦,没有或者很少得到教师的称赞和表扬有很大关系。

4.评语类型单一,缺乏时效性

不同类型的教师评语对学生选择修改类型的影响差异显著。[3]研究显示,在教师评语中使用疑问句比较容易导致学生对作文修改;同时,疑问句提出建议而不是简单的指出问题更容易导致学生作出实质性修改。现实中的评语类型,教师多使用陈述句式,很少用到疑问句和祈使句。在询问学生对教师评语类型的反映时,大部分学生说,陈述句这种评语类型是最容易忽视的一种,使用问号的评语更能引起注意,看到教师的评语就好像是教师亲自在讲话,更容易听进去教师意见,能及时、有效地修改作文,在日常积累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5.评价者角色误认,缺乏平等性

评语的根本意义就在于通过评语来指导学生,是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服务的。作为书写评语的主体,教师就该充当指导者、服务者的角色,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创造。但是,在书写评语的时候,教师的评语经常处于失语状态,缺乏与学生对话的平等的、平和的语言状态。[4]教师不自觉地站到了评判者的立场上,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成为真理的宣扬者,国家权威的体现者。对学生的作文评头论足,只注意到了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在他们眼中,学生是“未成熟的”,是“无知的”,需要通过评判这种“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促进他们的“发展”。

二、 原因分析

影响作文评语现状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社会方面的因素、学校方面的因素、以及教师个人方面的因素。就目前情况来看,在这些因素中,影响最大也最直接的就是教师个人方面的因素。所以,本文主要从教师因素入手分析。

1.教师对评语的作用缺乏认识

作文评语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作文教学中,更体现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作文评语的作用有个正确的认识是写好作文评语的必要前提,也是教师具有良好专业知识的一个体现。但是,农村小学中,大部分教师认为作文评语是作文写作的结果呈现,他们没意识到作文评语的价值,认为作文评语没多大作用,只是教师批改作文必须的一个环节而已,似乎和学生没多大关系。甚至有的老师认为评语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可见,教师普遍对作文评语的作用没有很好的认识,更不用说做专门的研究了。

2.教师对作文的评价能力参差不齐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虽然当下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专业能力与城市教师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就本文而言,农村小学中能对学生作文作出恰当评价的教师只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教师都没有达到教师应有的专业能力,对学生作文的评价能力不高。有的教师对某些作文根本看不出其优劣,有的教师只能大体上感觉到这篇作文是好的或不好的,有的教师虽然知道其优劣,但提不出具体修改意见。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很多教师都忽视了继续学习的重要性,对自身要求很低,没有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能力,而是不求改进,原地徘徊。

3.教师的评价方式简单机械

虽然课改推行了十多年,但教师在作文评价方式上,一直都在使用单一的目标评价模式。目标模式属于认知领域的范畴,强调预定目标是评价的唯一标准,追求的是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这种模式是教师比较熟悉的一种评价方式,也是经过长时间训练所形成的一种定式:评语总是从思想内容(约占40%)、语言表达(约占30%)、结构层次(约占20%)、卷面(约占10%)四个方面将学生的作文分解,看每一部分是否符合要求。可见这套长久以来被大家默认的评价方式,严重忽视了作文者的存在,无视作文者的写作过程,同时将教师放在一种评判者的地位。这样的评价方式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评价方式简化了教师的劳动过程,强化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在这种简单机械的评价方式下,学生也习得了一种对待作文评价的态度及行为——作文评价只是一种形式,教师没有认真阅读作文,对于教师的评语也不会认真对待,作文就逐渐成为一种写作的任务而非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三、 优化农村小学作文评语的策略

1.要注入情感,形成命运共同体

作文评语不应只是对作文内容的机械评价,而应是对学生本人和作文内容的共同关照,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互动方式,是建构命运共同体的有效载体。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时,不能只关注作文本身,要多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多进行一些书面上情感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情,从而引起共鸣。尤其是农村学生中,留守儿童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他们的情感比较细腻且不易流露。因此,在写作关于亲情、家庭等主题的作文时,教师保持对学生的敏感性,通过积极正面的评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的。这种评语可以无形中实现一种循环的情感流动图:学生内心的丰富情感流露到作文中,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体认出这种情感,并触发教师内心的某种相关情感,将这种情感以学生可以理解的形式反馈给学生。这种模式下,评语成为了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载体和媒介,真正形成了一种命运共同体。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潜在的表达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2.要多些鼓励,达到以评价促发展

新课程要求:“评价要采取多种方式,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教师要及时转变评价观念,从目标评价转向过程评价,强调评价者在每一次作文中的转变过程与进步。小学高年级学生初步接触作文,正如婴儿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写得不好是情理之中的事。学生的每篇作文都是他们辛辛苦苦的创作,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应注意用语委婉、亲切,不能直接指责,更不能讽刺、挖苦。[5]评改学生作文时,多层次多角度地运用鼓励性的话语来评价学生作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写好作文评语,去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唯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动力,激发再次作文的欲望。

3.要用具体、多样的评语,丰富评语的内容和类型

评语切忌泛泛而谈、意思不清,而要具体明确。叶圣陶先生说的:“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教师在评语中不要一味地只说描写不具体或内容太单薄这些让学生迷惑不解的评语。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提升专业素养,多阅读相关书籍,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出作文评语。一方面,评语不必求全,只要突出学生作文中的某种属性即可,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裁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教师要多做探讨,少下断语。[6]这就要求教师要尽量多用疑问形式的评语,同时不要用质疑而是用简易的方式表达出来。

4.要摒弃评判者身份,平等对话

在传统的作文评价中,教师是评判者,学生只是被评判者,这无疑拉大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再加上许多教师在写评语时,总会不自觉地以一种教训的口吻来表达,更是增加了与学生间的距离感。鉴于此我们要抛弃传统的角色认知,转变教师在作文评改中的角色,变身为学生作文的读者,然后以朋友的口吻与学生进行对话,对学生的作文提出委婉的建议,从而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你觉得再加强对细节的描写怎么样”“如果把这几句话删去会不会更好呢”等,多些商量的口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主人翁的身份,这样可以充分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意见。

参考文献

[1] 于志,蔡敏.小学高年级教师评语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23).

[2] 郭华.新课标评价标准下小学作文评语研究述评[J].作文教学研究,2012(4).

[3] 王林海,孙宁.教师评语类型对学生作文修改类型的影响[J].外语界,2007(5).

[4] 于芳.小学作文评语现状调查及分析[J].语文建设,2010(2).

[5] 任多勇.谈小学生作文评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35).

[6] 黎小英.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评语在作文教学中的魅力[J].现代语文,2008(7).

高中作文及评语 第5篇

从古到今,凡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无不襟怀坦荡,度量恢宏,抱着“以和为贵”的心态处事。而没有度量的人,不仅对他人没有好处,就是对自己也是没有好处的。历史衣冠禽兽睿智的哲人曾证明过,像庞涓那样忌贤妒能的小肚鸡肠者,最终兵败马陵道,贻笑天下。

一只藏獒可以同整个狼群斗而不败,狼在遇到比自己强大的动物时,往往会是以“逃”为主要行动;而藏獒就不同了,他的顽强和坚韧的意志就足以让对方产生惧怕。藏獒也是世界上唯一种这样顽强与坚韧,而且不怕任何猛兽的犬类,因为它们懂得惟有如此,才能达到成功。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将成为一盘散沙,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也将无所作为。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也常说:“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协作精神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一个人没有团队精神将难成大事;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将成为一盘散沙;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也将难以强大。团结合作,闪烁着高贵的情操与雅量。同样,服从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品质与美德。绝对服从,是团结合作的前提条件,没有服从就没有一切。

藏獒的智慧是生存的智慧,是竞争的智慧,是强者的智慧,是成功的智慧。我们在生活中加以引用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他不仅可以带您走向成功,还会给您不一样的生活理念。

高中作文及评语 第6篇

小时候,听到骑士与公主的故事,总会幻想英国湖与树与山的幽境。挺拔的高山,密密的树丛,神的一滴的水聚成湖泊。坐在湖边的公主看见山顶上,树尖上氤氲着一股紫红的烟雾,填满了整个天空。仰望夕阳,会有一般柔软的东西在心中漫漶。颤动幻化成音符,越伏成漫山遍野的幻想曲。弥漫色彩笼罩着,恍若一幅水彩画,那沉眠于宣纸边缘的朦胧会突然复活,活跃成千秋激昂的景色。夕阳以赤诚的姿态,沿着羽翼般的态势,以一种掩不住的魅力吸引我的目光,让我久久地注视着,注视着。

许是秋天吧,桠槎像干枯的手臂向夕阳申诉,一个死去了一千多年也活了一千多年的诗人唱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诗。仿佛夕阳去了,生命已到了一个飘飞的季节。游子漂泊于外乡,在寂寞中孤独,在夕阳下彻底地悲怆。思乡之情铸成千千亿亿的望乡石,散坐在峰头遥望。夕阳如蚕,噬啮着他们的心,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美的从来都是悲的”。的确,没有悲伤,哪来的夕阳如杜鹃啼血唱出绝美的曲。

夕阳是天空的精魂,也许谓之“阴魂不散”更为妥当。它离去好久好久了,天空还是红彤彤的。当它终于徐徐地转到地球的另一面,天空倏然间恢复了平庸的色彩。在我的心头,那血红的一幕早已定格成我眼中绝版的温柔。

秋景作文及评语 第7篇

瞧,一阵阵凉风抚过,漫山遍野的枫叶,迎着风儿直“沙沙”作响。一片片枫叶顺着风儿缓缓落下,静静地躺着,默默无闻的,但是无意间也为大地盖上了一件金灿灿的“薄衣”。远远的望着这座山,披上了金红色外衣的山,真是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呀,秋伯伯来了,微微地弯着腰,但脸上挂着的是发自内心的笑容,一阵凉风抚过,吹走了他的艰苦。辛酸,带来的是无限的欢乐和凉爽。田野里玉米们列队欢迎着,裂开了嘴,笑得最大声的就属他们了,高粱。水稻一个个都深深的鞠着躬,向秋伯伯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果园里,苹果们一个个都低着头,脸都红了,腼腆的微笑着,连感谢的话都不好意思说出口,而脸皮厚的柚子却滔滔不绝地讲着,东一句,西一句,说得连秋伯伯都不好意思了,不久后,连柿子。桔子。红豆。绿豆。红薯……都来凑热闹了,果园里顿时间沸腾起来,像一个大型的讨论会,看着都让人羡慕啊。什么声音这么大呀,好像是从海边传来的,哦,果然……

在海边,有的人拾贝壳。海螺,有的人谈天说地,有的人玩水嬉戏,虽然说夏天过去了,但是,人们似乎身体里的热乎劲儿还在,似乎还在怀念夏天那炎热的感觉,似乎对夏天的不舍就像火一般,难以熄灭!

不知不觉中,黄昏了,在草地上,有一群小孩子,你瞧,他们在望着夕阳奔跑着,似乎在说:“今天再见,明天,我来了!”他们是多么天真无邪的呀!在小院子里的大树底下,也总会有那么几个老人,他们坐着藤椅,望着夕阳,似乎在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呀,人生会有几个夕阳呢?即使再美好的事物,也总会有终止的时候,晚景再好,再美,但也只是一瞬间啊!所以,每当望着这美而短暂的夕阳,我们就应该有所感悟:“如果美丽的事物很短暂,那我们就要抓紧时间去欣赏,生活上也如此,做每一件事都要争分夺秒,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做得最好。难道,不是吗?秋天的黄昏,总带着那么点伤感,但却充满着无穷的希望……

我脑海中的秋天,最大的标记就是枫叶如丹,因为,在我家乡的秋天,小山上,总装着数不胜数的枫叶,那些枫叶的颜色,艳极了,酷似一团火。真怀念呀!满山的枫叶,或许就是我对家乡最大的印象了,因为,我已经许久许久没有回过家乡了,我始终怀念的是那家乡的——枫叶。

【评语】秋天的风是凉爽的——吹走了农民伯伯的辛酸与汗水;秋天的山是焕然一新的——穿上了金红色的衣裳;秋天的田野和果园是热闹非凡的——作物都成熟了;秋天的夕阳是带着希望的——令人感悟万千!!

国庆节作文及评语 第8篇

一、目前小学作文评语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过于否定

小学阶段的学生,阅历尚浅,词汇积累不够,语言组织能力不强,作文中存在问题实属正常。写作文相比于其他作业,小学生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完成的作文只有在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赞赏后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所以批阅小学生的作文绝对不能以文学的标准进行评价,评语中出现的否定,甚至讽刺意味的评语,如:字迹潦草,错别字太多,完全是抄别人的还好意思交等诸如此类的评语,只会对学生的幼小心灵产生伤害,从而打击学生的写作热情,扼杀他们的写作热情。

(二)不够规范

翻看学生的作文评价,不难发现在教师的评语中存在很多字、词、句及标点符号错误。例如:“文章写得挺好”(“的”“地”“得”错乱使用),“题目感觉和文章没关系”(语句不通)等等出现的频率极高。教师作为小学生学习的榜样,特别是语文教师更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直接推行者,对于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力,而这种不规范的作文评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十分不利。

(三)格式化或雷同化

也有一些教师完全使用格式化的语言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内容极其缺乏新意。甚至还存在作文评语千篇一律的现象,完全不同的文章评语却几乎一模一样。这类评语的惯用句式通常为: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内容具体或语句不通、字迹潦草、叙述不清等等,这种套用格式、完全雷同的评价内容,对学生的写作根本没有任何的指导意义,学生看过多次后阅读评语的兴趣很快消失,对写作的态度也逐渐变得消极。

(四)缺乏人性化

小学语文教师批阅学生的作文时,往往只关注作文本身,作文评语也都只是对学生所写的作文进行了点评,几乎不涉及学生写作手法、写作过程、写作态度、情感变化方面的评价,使得作文评价缺乏人性化,完全背离了新课改对作文评价提出的新要求。学生作为写作的主体,原有的写作基础、学习能力、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学生很难在这种缺乏人文关怀的作文评价中产生共鸣,更不要说从中获得启迪和领悟了,这对于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掘极为不利。

二、优化小学作文评语的对策

(一)客观定位教师在小学生习作评价中的“角色”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明白自己在小学生作文评价中的“客观角色”。教师是领路者,要帮助消除小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作文评价中既要指出学生的不足指出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内容,并给予鼓励。教师也是学生的“写作指导”,通过作文评价为学生的写作出谋划策,并对学生的需要做出反应并提供帮助。教师还是学生的“朋友”,鼓励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丰富作文评语的主体与载体

丰富作文评语的主体与载体,一方面是将学生成为作文评语的写作者,他们即可以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我点评又可对教师的评价进行评论,实现师生间的思想沟通,既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又很好的对教学信息进行了反馈。另一方面是实现作文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容易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作文评语不要仅限于文字表达,也可采用图文结合、图画、评价记录册等形式进行展现,而且现在网络发展迅速,构建网络评价平台,方便快捷,可也使学生的习作获得更加客观、广泛、准确的评价。

(三)呵护学生的作文个性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写作视角独特,写出的文章往往充满新意而且语出惊人,切不可用传统的思想意识去对待小学生的写作内容。例如学生在写作富有新意地指出了教师不恰当的行为,那么教师不仅要虚心接受错误,而且认可学生的写作创意,绝对不能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而对学生进行批评打击,扼杀学生的写作个性。

(四)注重情感融入,以情感人

教师作为学生的朋友,在对作文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评价的内容不要太官方,完全可以以聊天、谈话、唠家常的模式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让学生在作文评价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关爱,用真诚和爱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小学作文评价中存在评价内容过于否定,写作不规范,格式化、雷同化现象明显,缺乏人性化等问题,严重打击了小学生的写作情趣和写作信心。为了通过作文评语改善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从客观定位教师的评价角色、丰富评价主体和载体、呵护学生的作文个性、注重情感等四方面对小学作文评语的优化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广大作文教师提供相关教学参考。

摘要:作文评语作为作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沟通的主要桥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实际的作文教学来看,作文评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基于此,本文就目前小学作文评语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小学作文评语的优化策略进行了相关讨论。

关键词:小学,作文评语,现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任多勇.谈小学生作文评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35).

作文评语的现状及实施策略 第9篇

作文评语是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从内容到形式对学生作文做出的整体评价。学生可以通过评语认识到自己文章的优缺点,教师呢?通过评语可以指导作文修改。通过调查研究,评语中存在诸多问题:评语内容比较枯燥,否定过多,情感缺失比较严重;评语的书写粗糙,书面不够整洁。针对这些问题,本人认为在评语中应该多加一点新意,多一点鼓励和互动,加强书写规范。

【关键词】

小学作文评语 问题 实施策略

作文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作文局部或全文所作的书面指导意见或评价,是师生之间探讨写作规律、展开心理对话的有效手段,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可以说作文评语是对习作的再指导。

近年来,作文评语也引起了一些老师的关注,但由于小学生作文内容多而枯燥,致使教师的批改相当困难,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现状分析

1.形式古板,缺乏新意

现今,网上作文评语的模板非常多。这些评语的概括性很强,但对学生根本没有指导意义,如:“条理清晰,语句通顺”或“开头较新颖,选材不错,但描写不够具体”等等,这些评语形式古板,语言枯燥,只是指出优点与不足,却没有给学生指一条明路,忽视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理解能力。而我们的教师总是以此类评语评价学生,怎么还能够要求学生提高作文水平呢?

2.否定过多,缺乏鼓励

小学生对于写作还是比较陌生的,不会写也写不好,而教师总是以否定性的语言去评学生的作文,比如:“中心不突出”“层次不清”……甚至是对学生的全盘否定,如教师招聘面试真题:学生的职业理想是当马戏团的小丑,老师的评语是:“胸无大志,没有出息!”这些评语往往与学生的期待相背离,而学生长期的努力成果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也便失去了信心。

3.情感缺失,缺乏互动

教师写评语时,看到的只是作文这一教学结果,忽视了作文背后的活生生的作者,致使评语人文情感缺失。由于学生个体具有独特性,难以把握,而作文是有形的、易于驾驭,并且传统的评文制度一贯如此,所以作文评语中多用“该文……本文……”或是直接写评语,零称谓。而很少用第二人称“你”。前者的评语生硬,仿佛只是机械的进行评述,而运用“你”则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令人倍感亲切

4.书写粗糙,缺乏规范

在作文评语中,常会看到教师的字迹潦草。小学生的识字量本身就不是很多,他们在规范的字体下,仍可能有阅读的障碍,更何况是潦草的文字。且也会出现句子不通顺的现象,这让学生如何理解?还有评语中的错别字。学生的辨字能力不强,那么他们以后定会犯同样的错误。

二、实施策略

1.尊重差异,因文而异

小学生喜欢在幽默的语言中获得收益,欢声笑语里轻松了解自己的不足,这也有益于他们主动去改进。而且,幽默有趣的评语会在学生之间流传。这样的交流能使学生共同进步。比如:“你的字迹真清晰,老师看了就好像春风拂面一样,心情愉悦。”显而易见,对于作文书写,要求字迹端正。再如“你的开头有点多,就像大头儿子的头一样。”“你的作文太平淡了读来如同喝白开水一样,能多加点优美的句子就好了。”就是在告诉学生要抓住重点、积累优美的句子。这样的评语一定会吸引学生。当然,幽默风趣也要掌握分寸,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2.关注成果,多加鼓励

要善于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小学生都期待老师的赞扬。那么,对于作文较差的学生可以这样鼓励:“你心里想什么就把他写出来啊,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越写越好的!”再以游记为例,在学生描写的景物不够具体时,可以评:“某某景点真的很有意思,老师想知道的多一点,你还能再做点具体的描述吗?”这样写为孩子们指明了方向。这样的评语更容易被接受消化。多鼓励、多启发,这也是形成性作文评价的思路。当然,鼓励表扬也要因人而异。

3.注重交流,增加互动

批改作文时,教师不能只着眼于文本,而要更加关注文本背后的学生,多蹲下身子看孩子,以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切忌以自己的思维和语言代替儿童的思维和语言。真正做到把评语作为教师对学生作文指导的一个延续和交流。在此可以开启一个回音墙,在现实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教师的作文评语多数是熟识无睹的。如果让学生对教师评语进行再评,这就要求他们去思考,也就拓展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的渠道。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选用一节作文课,在誊写下一篇作文时进行一个短暂的交流,可以说一说老师的评语给你的启示和想法。

4.注重规范,养成习惯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字词的斟酌与书写,用学生能懂的字词,避免错别字,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句子组织要完整不出现语病,表达为学生所能接受。这就与教师自身的水平有关了,有的教师受自身水平的制约,根本就发现不了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有的即使发现了,也不会为学生进行修改、指明方向。并且批改中还存在“晕轮效应”,对于优秀的学生,评语大都是积极的,而忽略了学生作文的不稳定性。除此之外,教师的个性化评语也相当有差异。

所以,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无论是讲课还是评语都要注意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发挥评语的桥梁作用。在作文评语中,也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意识,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

可能大家会觉得说来容易,具体操作可不是一时半会的事。那就需要我们的教育改革以及打破教师的局限意识。

【参考文献】

【1】章翠萍.浅谈小学生作文评语【J】.新课程(教研版),2010(04)

【2】章翠萍.浅谈小学生作文评语【J】.新课程(教研版),2010(04)

【3】王云峰,马长燕.实践取向小学教师教育教程 语文教学基础【M】.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2007(3)

【4】袁锦芳.如何写好小学生作文评语【J】.教学与管理,2012(11)

中考作文及评语 第10篇

——题记

仅因为天边那一抹彩虹,我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对于从未见过彩虹的我来说能亲眼目睹这一犹如梦境的画面是多么可贵。虽没有浪漫情景的陪伴,但在看到那彩虹后,心顿时飞向了天边。常在书上翻阅关于彩虹的资料,希望能见到梦寐以求的美丽,但即使再美丽的照片,再动人的资料,也仅是虚幻的。我只能依靠想象力去体会,并不能感受到亲眼所见的那种美,那种雨后彩虹一现的惊喜。

现在都还清楚地记得,那梦幻般的感觉,那分明又紧紧相融的色彩,以及那拨开乌云般轻松的心情。若隐若现般的彩虹清晰地呈现了三次,仿佛在鼓励我不要放弃。就算心中仅留有一丝希望,也要将那份希望珍藏,与那彩虹的美珍藏在一起。不知为何,看到彩虹后的我会友一种想奋斗前进的心情,好像克服了平日心中的恐惧,克服了一切困难一般,逐渐萌发出一种强烈的拼劲,坚信着只要努力,没有自己办不到的事。若不能成功,也许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要多加磨练,总能成功的。一直被这种信念支持着。明白应好好保存那一闪即过的美丽。

或许某天,在失败跌倒后,我会想象这一抹淡淡的彩虹,以及自己许下的,永不言败的诺言。

中考作文及评语 第11篇

比什么?比学习,比谁的进步大,不是,是比谁家有钱,谁的文具高档……。如今,在我们生活中,一部分“比”变味了。

今天,参加了一个小孩的十岁生日宴会。是在五七的“利荣”办的,那可是家大酒店,就连分店也十分富丽堂皇。三层的大蛋糕,很大的桌子上摆满了酒菜。大概请了二十多桌,人很多,这时,眼前的这一幕让我想了那天,我忘不了,永远忘不了。

在前几个月,我去参加另一个小孩的生日,他也去了。那天天气比较好,由于常在一起玩,所以我去的比较早,这个小孩是在一家类似大排档的小饭馆办的,他来的很晚。一进门,坐在我身边,望了望,小声对我说:“还以为他家多有钱,没想到尽办的这样小气。还十岁呢!我就是十一岁生日也比他办的好。”我听了,有些气愤,瞪了他一眼:“别说了,点蜡烛了。”我们唱起了生日歌,“小寿星”十分快乐,笑着切开了蛋糕,分给每一个人,烛光把周围映红了。他有些不屑,自言自语小声嘀咕着,也被我听见了:“哼!到时候我过生日,比他气派多了!”

今天,他照办了,果然不假,我正在沉思,被他叫喊声回到了现在,他对我说:“怎么样?不错吧!”“不错?我重复了的话,又点了点头,泛黄的灯光映着他得意的笑脸,但比起上次那快乐笑脸,他失去了儿童应有纯洁,应有的天真。举办生日会,是大家聚在一起,图个欢乐,庆祝一下,不是互相之间比谁办的好,办的花销大。

今天的社会上,“比”有了“攀比”之意,比,不再单纯,也不再美好,不再单单是一个“竞争”。“比”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却变的那样复杂。攀比,你什么时候才能消失,什么时候才能人们的心中离开。

上一篇:初一英语入门教学反思--郭铮下一篇:幼儿英语颜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