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课改培训计划

2024-05-31

小学新课改培训计划(精选8篇)

小学新课改培训计划 第1篇

窑店镇庙头小学新课改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课改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转变教师的观念。组织各类宣传、研讨、评比等活动,营造浓郁的课改氛围,提升教师的改革热情,及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反思,稳步推进课改工作。

一、工作目标:

1.努力推进校本教研,抓好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以研究落实课改要求为重点,以推磨课、教研课、基本功竞赛、教学比武等活动为载体,提高学校、教师践行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2.以落实教学常规为依托,优化过程管理,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进一步修改完善教育教学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以评价为导向引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

4、构建信息化平台,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普遍应用。

5、注重学科之间、信息与学科间的整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特点,改变以往学科缺乏整和的现状,形成新型的新课程体系。

二、组织领导:

进一步加强实验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成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力君

副组长:胡志华

组员:王德发雷金孝王梅王玲芳

何小英蒋孝存雷静董建强

三、实施实验措施:

1、加强师资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边培训边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课程改革中教师观念的更新是最重要的,为了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要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

2、教学研讨。教师教学理念的真实体现在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无疑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把科研与校本教研相结合是实施新课改的最优手段之一。

(1)自我反思。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找出自身的问题。

(2)同伴互助。教师的反思情况,结合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进行重点探索。

(3)观摩与实践。上实验课、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究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新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4)教学活动评比。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

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

3、制度与管理。加强管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学校在管理和指导课程改革实验中建立相关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操作,用制度来加强管理。

(1)教研组例会制度。每两周一召开工作会议,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

(2)培训制度。与上级课改培训工作同步,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学习,和主动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教师新课程培训活动,形成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每阶段都要为后续培训作好准备。加强教师自觉学习业务的管理力度。

(3)评比奖励制度。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形式多样的参与式评比活动,如评比优质课、优秀案例、优秀课件等。对新课程实验中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

4、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安排集体备课,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实验课等教学活动。

(1)集体备课和重点放在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侧重体现有利于学生参与,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掌握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

(2)公开课、示范课重点探究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新理念在课堂中的应用与体会,发挥骨干教师先导作用,使好的教法在全校得以推广。

(3)上实验课、研讨课,围绕确立的课题,在某环节、某方面作一些探讨,尝试,按步骤实施,力求有所突破。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筑信息平台,改造和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让不断更新的新知识丰富教师的大脑。把多媒体教学与课改相整合。

5、评价与考核。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作用,它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

(1)学生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通过平时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

(2)教师评价。摒弃传统的师评模式,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评价与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时,主要观其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等淡化学生成绩评价的观念。在评价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科研时,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注重专业和个性发展。

6、本学期,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措施,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继续开展研究和实践活动,逐步形成“课题带动课改,课题提升课改”的有效机制,使我校的课改工作走上科学化的轨道,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窑店镇庙头小学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八

小学新课改培训计划 第2篇

织金四小 杨树平

2013年7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毕节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数学新课改实验教材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了解到很多以前我不懂的东西,收获很大。下面我把我这次的培训体会简单的介绍一下。

一、课标理念、教材修改与教学改革

首先,黄主任从四个大的方面对《课标、教材修改与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说明,很好地给我们阐明了本轮课标修改的方法和理念。

(一)对本轮课标修改的基本看法。

1.本轮课标修改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2.课标修改是十年课改实验的总结和反思。3.修改后的课标更加客观,更加全面,更加理性。

(二)本轮教材修改的思路和重点。1.更新素材。

更新素材要注意一下几方面:一是选择素材不能一味赶时髦,要有历史眼光,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二是要兼顾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陆、平原与山区学生的生活背景差异,努力提高素材的普适性;三是进一步巩固素材自身的数学内涵。

2.降低难度。

本轮教材修改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教材本身存在的难度进行了降低。如关于圆周率的计算,在计算中,学生可以用含有π的式子表示结果。

优化结构。

对于繁杂的单元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合并。比如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整合成了一个单元,而统计原来九个单元也缩减成了七个单元等等。

3.突出基本数学思想的感悟。

修改后的教材更好地突出数学思想的感悟。4.适当整合实践与综合应用。

5.针对于原来教材的综合不强实践不强的缺点,本轮教材修改从适当加强综合、加强长作业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活动。

6.积极倡导“动手做”。

7.重视提供具有现场感的数学活动线索。

(三)对教学的几点启示。

1.深层次地理解和分析教学内容是基础。2.引领学生进入高质量的思维状态是核心。3.更高境界在于激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4.多多关注学生的良好品行与健康人格。

二、微观视野里的课程改革和教材修订

黄主任用极其坦诚的态度适当例举了这次苏教版实验教材一至六年级的大体内容修改的一个大体方向,给我们参加学习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学新课改培训计划 第3篇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制度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1. 培养机构与在职培训机构之间缺乏沟通

在我国, 中小学教师由各级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来培养, 对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由各级教育学院 (包括教师进修学校) 来承担, 但两种教育机构之间严重缺乏沟通, 对如何加强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的分工与合作重视不够,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并没有达到教育主管部门预期的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目标。

2. 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的培训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 为了解决中小学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和教育科学素养偏低的问题, 我国教师培训机构非常重视在在职培训中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的教育, 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过于重视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知识技能的教育, 忽视了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 忽视了对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的教育, 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效果普遍不佳, 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积极性。

3. 频繁的各种培训加重了中小学教师的负担

多年来, 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尽快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作了大量的工作, 为中小学教师安排了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 这些培训对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教师在职培训机构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还缺乏了解和真正的理解, 不切实际地为中小学教师安排了大量的在职培训活动, 并且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迫所有的教师必须参加, 这样就加重了中小学教师的负担, 他们每年要耗费大量的休息时间到外地参加各种培训活动, 要花费大量的前去购买各种培训的资料和支付各种培训的费用, 许多中小学教师对这些名目繁多的培训活动表示反感, 迫切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尽快减少培训的次数, 不要再搞那些效果不大的培训活动。

二、对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制度的改革

1. 尽快建立把教师培养和培训结合在一起的新型的教师教育机构

要有效地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就必须尽早改变我国中小学教师培养和培训相脱离的局面, 加快原有教师培养机构和教师培训机构的合并工作, 建立融教师培养和培训为一体的新型的教师教育机构。只有这样, 我国教师教育机构才能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确定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方案, 并根据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际有计划地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 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2. 根据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际及时调整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内容

国外一些著名的教育科学机构的反复研究证实, 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总量和能力素养的高低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有明显的相关, 文化科学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不够, 能力素养不高的教师教育教学效果就不好。但这些研究机构的研究发现, 当中小学教师的知识 (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 总量和能力素养达到一定度的时候, 再增加教师的知识总量, 提高教师的能力素养, 和他本人的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没有直接的相关。这些教育研究机构发现, 在教师的知识总量和能力素养达到一定度的时候, 真正对教师教育教学效果有重大影响的是教师本人的师德修养和心理素质。

3. 改革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方式

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机构把培训的重点放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技能上, 因此经常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机构每次培训时总要向参加培训的教师发一大堆的书, 聘请一些专家为教师们讲课, 教师们在听课结束时要参加严格的考试, 通过考试的教师则获得了这次培训的合格证书。但这种培训教师们普遍反映收获不大。当前, 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重点已经转移到教师师德素养的提高和心理素养的培养上, 而中小学教师师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靠教师被动的听课是无法做到的。因此, 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方式必须尽快进行变革, 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们要在重点讲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引导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总结自己长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围绕着某些教师感兴趣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反思, 使中小学教师通过主动参与的讨论和反思澄清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动中的一些模糊认识, 及时更新观念, 提高解决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应当改革我国现有的中小学教师培养和培训制度, 建立充满活力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除此以外, 还应当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提高待遇, 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工作积极性

当代许多国家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充分说明, 大力改善中小学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 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全力调动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 是加快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进程, 提高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制约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因素很多, 其中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他们对当前推行的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则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而这一切都与中小学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常年偏低又不无关系。要调动我国中小学教师参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就必须注意采取措施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

2. 制订措施, 发挥中小学教师主观能动性

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 “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就必须让他们闲下来。因此, 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制订一些有利于教师进行科研、教改、交流、培训的制度和措施, 以确保能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繁重的教学负担, 使中小学教师能从繁重的教学事务中解脱出来, 让他们每天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都有较为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 可以阅读一些有利于拓宽自己知识面的书籍, 可以与其他教师讨论一些感兴趣的教育教学问题, 也可以坐下来认真思考一些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全面地总结自己教育教学的经验教训。

3. 创造条件, 引导中小学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终身学习

21世纪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是教师终身的自主学习活动。彻底让中小学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事务中解脱出来, 并不是要他们无所事事, 而是要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提供实践和精力的保证。我国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的负责人要根据当地的具体实际制定中小学教师参与终身培训的规划和具体实施细则, 加强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建设, 为中小学教师的终身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4. 科学评价, 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师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工作现实或潜在的价值做出适当判断的活动, 它直接影响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和工作的努力方向。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对于有效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 要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还必须改革我国原有的教师评价制度, 改变过去以奖惩为主要目的, 偏重学生考试成绩和名次的教师评价方式,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教师评价体系。在评价的目标上, 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强调评价的形成性功能的发挥;在评价的组织上, 要更加注重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 注重评价信息为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改进教学服务;在评价的内容上, 要注意克服片面评价的弊端, 注意做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强调教师的工作态度与效果的结合, 强调教师过去的、现时的工作表现与他们未来发展的有机结合;在评价方式上, 改变过去用单一的定量分析法评价教师的做法, 强调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在评价的结果上, 要注重评价的内部导向, 使评价更加有利于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有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2]许良英, 范岱年编译.爱因斯坦文集.北京:商务出版社, 1979.

[3]王道俊, 王汉澜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培训的思考 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培训;问题分析;方法探讨;主动建构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之间,高中新课程实验在全省铺开已经整整两个年头了,追寻过去的足迹,回味改革的困惑与艰辛,一路走来,我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收获的欢乐,广大中学教师在课改大潮中,如沐春风,乘风破浪,不断进取,发展了学生,也发展了自己,可以说与新课程改革共同成长。但成长的历程是漫长的,许多教师在思想观念的更新、知识能力的提升、教学方式的转变等方面都与新课程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对教师进行培训。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在方方面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培训实践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问题分析

1.部分教师思想观念保守,缺乏积极参与培训的动因

观念决定理念,理念支配实践,观念作为积淀在教师头脑中的意识,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不断强化,往往根深蒂固,加之高考制度、教学评价、社会关注的惯性思维影响,致使许多培训经常流于形式,甚至年龄稍大的教师还有畏难情绪,企图等、靠、磨。在平时教学中仍然“穿新鞋走老路”,我行我素,培训与日常教学严重脱节,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法律是神圣的,制订出来不执行还不如不制订,因为会使公民产生蔑视感。”不论教育理论多么科学,培训专家多么努力,倘若不能改变教师的理念,那培训只能是画饼充饥,徒劳无益,制约着培训效果的转化与推广。

2.许多培训组织模式单一,培训方法简单,培训内容枯燥,针对性不强

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建构;重计划,轻效果。传统的接受式培训是与“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一脉相承的。培训者是教研活动的计划者、决策者、主持者,是活动的主角,被培训者只是被动的听众、观众,所获得的都是被培训者强行“灌入”的,缺少主动的认知建构,缺少深入的理解质疑,缺少全面的互动交流,缺少针对性的典例示范。因此被培训者的认知全部是中性的、封闭的,即使是基于网络平台的互动、交流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文字游戏、虚拟互动、情景模拟,缺少真实性。加之网络技术保障难度大,管理监督更是流于形式,致使教研培训的实效大打折扣。

3.个别管理部门新旧体制并存,对培训关心支持不够,培训保障力弱

新课程实验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齐心合作。而现实表明,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对课程改革还很陌生,对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表现冷漠,在高考评价制度没有大的改变下,他们只关心结果、只看重当前利益,不关心过程、不看重长远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课改的进程和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热情和决心。另外,在实践中培训往往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培训经费短缺、培训时间紧张、实践引导不足、培训问题不切实际等,这一切都制约着培训效能的发挥。

二、方法探讨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学校教育的灵魂,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培训效果,使教师肩负起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呢?

1.创新机制,扎实推进,转变教师发展理念

鼓励教师积极学习新时期教育理论和课改有关文件,明确课改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个全新的转变。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培训对象上,要求全员参与,强势推进,分步实施。领导成员要高标准要求,全方位学习,尽可能参与国家、省级专项培训,加强学习提高,以便在工作中能够看得准、指得出、落得实,为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奠定管理基础。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如全省组织的“国培”、每年一次的继续教育、专家讲座、课堂展示、课例研讨等,以全新的理念指导日常课堂教学活动。其次,要完善制度,制定培训方案,建立激励性学习机制,督促检查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成果。多方努力,积极为教师提供学习考查机会,鼓励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边学边干,开展课题研究,针对性地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2.主动建构,互动体验,提升教师培训效果

人文主义课程理念呼唤着全新的研训方式,它倡导民主平等的沟通,提倡积极进取的自主建构,提倡和谐互动的真实体验,从而全面提升培训效果。

(1)专家讲座与参与式培训相结合

初期培训可以多采用专家讲座引领的形式,主讲宏观理论,整体转变教师理念,使受益群体达到最大化,但在深入培训中应多采用参与式培训,从微观上解决具体问题,培训者由理念知识的传播者、呈现者变为教师自主发展的合作者、促进者。实行参与式培训,可以使每一个参与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互相倾听彼此的声音,交流经验,共享成果,平等参与,相互尊重。

(2)案例培训,建构认知过程

案例是产生新的教育理论的沃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案例可以来源于教师,也可以来源于学生,最主要的是引入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案例研讨中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展示分享来实现培训知识的全新建构。

(3)培训、教学、研讨一体化

结合学校“五个一”工程,即教师每天写一则教学反思,每周自学一篇高中新课改的理论文章,每月研读一本业务杂志,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发表一篇教学论文。将集体备课、课例研讨、示范交流、教师论坛、外出学习等活动统筹协调,立足课堂,服务学生,探索创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阵地,切实将教、研、训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培训效率。

3.部门主导,社会参与,创设良好的培训条件

中学教师由于受到教学工作时效性特点的限制,教研培训往往受资源、时间、信息、经费等因素的制约,因而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积极主导,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保障

没有一定的组织,任何管理都是一句空话

学校搞研训,领导的理念和决心是关键中的关键,领导带头就会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可以将学习的内容、活动、论文、讲座等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使其能在团结和谐、心情舒畅的环境中拼搏奋进,脱颖而出。

(2)资源共享

众所周知,信息资源、图书设备、校际交流、专家引领是教师培训的主导资源,而这些资源优势的发挥却需要整体的规划和运作,各主管部门、学校、社会团体只有密切合作,资源共享才能使教师培训真正实现优势互补,整体推进。

(3)经费保障

把培训经费列入各级培训预算,专款专用,在培训资料征订、活动津贴、成果奖励方面要保证培训需要,甚至可以吸纳社会资金,超前规划。

(4)时间保障

学校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教师培训学习时,如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制定时间投入制度,甚至把培训研讨时间折合成教学时数按工作量标准记入考核,为教师培训减负增效。

新时期的教师培训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次充电,一辈子受用”的现象已成明日黄花,教师只有持之以恒地进行培训,学习新知,才能保证“水质”的清新,让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满足学生汲水的需要。为此,我们只有以创新的精神、理智的心态和求实的方式,引导广大教师在培训的道路上阔步向前,将新课程实验工作推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黄甫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朱汉国.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小学新课改培训计划 第5篇

新课程培训实施方案

为了积极推进新课改,全面落实新课程培训效果,学校全体教师

真正意义上实现课堂转型,切实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研究决定组织三次新课程集中培训,实施方

案如下。

一、领导小组

组长:斯马乎里

副组长:努尔别克

组员:塔勒到纳比亚木拉提阿依努尔娜丽娜

二、集中培训日程安排

(一)、第一次集中培训

1、培训时间:10月18日

2、培训人员:全体教师

3、培训方式:观看新课改视频、新课程专题报告和分组讨论学习相结合。

(1)10月18日上午11:30—12:30学校小会议室观看课改视频。

(2)10月18日上午12:40—1:40新课改专题报告主讲人:

叶尔泰校长、讲座内容《浅谈新课程理念》

(3)10月18日下午15:30—17:00新课程分组讨论学习。

分组讨论,讨论内容如下:

A、深入理解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如何创造“融合共生”的课堂?

B、如何理解目标、内容、问题、活动和评价的一致性、一体化?

C、如何叙写学习目标?如何设计与目标匹配的问题?如何设计与任务或问题相匹配的活动?

D、撰写基于课程标准下的教案:

以备课组为单位,撰写1课时的教案。

F、每位教师写一份学习新课改心得体会。

备注:以上分组讨论记录、新课程心得体会、《课程纲要》、教案均以备课组为单位于10月25日下午18:00以前交教研室处。

(二)、第二次集中培训

1、培训时间:10月25日上午11:00—12:002、培训人员:全体行政、各教研组组长、学校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

3、培训方式:座谈会

4、主 持 人:斯马乎里校长

5、座谈内容:如何有效的在学校进行新课改。

(三)、第三集中培训

1、培训时间:10月28、29日

2、培训人员:全体教职员工

3、培训方式:专题报告和分组讨论学习相结合(1)10月28日上午12:30—1:30校会议室

专题报告主讲人:努尔别克副校长、讲座内容:新课程改革系列讲座。

(2)10月29日下午17:00—19:00

①分组讨论学习,讨论学习内容如下:

A、新课程的意义,通过培训所取得的收获?

B、每位教师通过本次新课程培训的所想所得,结合自己在课堂转型中的实践,写一篇“践行新课改理念,实现高效课堂真转型”的改进行动计划。

C、根据哈勒木汗副校长《基于课程标准下的教案编制指导纲要》的专题报告,每人自选内容(备课组统筹,不能相同),编写1课时基于课程标准下的教案。

D、所有材料在11月2日上报校教研室。

杜热乡第一牧业寄宿制学校

学校新课改计划 第6篇

2011-2012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贯彻《基础教育纲要》和市教育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构建课程新体系,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加强教师培训,转变教学行为,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师生互动。

3、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多种学习经历,拓宽学习渠道,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改革德育工作方法,注重实践,注重渗透,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重视教育评价功能的探索,建立一套新的评价教师教学水准、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6、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新的课程实施中的普通应用。

7、加强教育管理,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8、改革教与学传统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9、提升我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三、实施措施:

1、成立有学校时校长李威虎为组长,教导处任加新、龙俊、周焱为副组长,教研组长、课改教师为成员的新课改领导小组。

2、有计划开展校本培训。组织新课程方案和学科标准学习培训,为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创造条件。搜集新课程改革的资料,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形成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育观,以确保课改顺利开展。

3、培养承担新课程实施任务的老师。安排参加各类新教材培训班,做到先培训、再上岗,以保证课改扎实有效持续的推进。

4、重视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组长制定计划,安排日程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学科《课程标准》、研究课改教材内容,探索与课改相匹配的课堂教育模式。强化集体备课,改革备课方式,采取“集体备课、互相协作、资源共享”的方式。

5、加强教师自身学习与实践。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参加说课、听课、评课、教学反思、公开课等校本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

能力。重视教学科研,以科研促教研,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及时改进提高促进自身成长。

6、对课程改革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制订计划,分阶段进行课改总结,形成初步经验。

7、重视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围绕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创造新的教学方式,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

8、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坚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倡导新的评价方式,改革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改革考试升学制度,逐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继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四、实施行事历:

二月份

1、成立课改小组,制订学期课改工作计划。

2、宣传动员,编发资料,教师自主学习。

3、新教师课改学习课-说课、上课、评课

4、集中学习,讨论交流。

5、按照新课程要求设置课程及课时计划

三月份

1、有计划、有针对性组织新教材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2、检查七年级实施新课程准备情况。

3、各教研组活动。

四月份

1、学校课程改革工作小组深入班级听课、分析,组织交流。

2、收集和积累新课程改革的各种资料和案例。

3、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

五月份

1、教师写好新课程改革反思体会。

2、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

3、检查新课改成效。

六月份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新课改培训总结 第7篇

通过这几天的课改培训,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知识量的多少不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一、对新新课程改革的领会

1、体现了基础性和时代性: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物理学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思想和方法,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同时还拓展了“知识与技能”的内涵,要求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反映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应用。

2、注重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挖掘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学思想方法的精髓,增强应用科学方法的意识。

3、体现了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4、在课程实施上更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其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

二、面对新课程改教师该怎么做?

(一)、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而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较高的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要真正担当起促进者的角色,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要尊重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二)、用全新的课程理念开创教育的新境界需要的新课程观是什么呢?

1、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育,强调对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关注,更多地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完善。

2、明确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教师必须把以新课程为依托的教育活动当成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使教学在创造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演绎出无穷的生命力。

3、思想素质方面,教师应依托新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以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4、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师观。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从师生关系看,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尽快充当起教学活动中的共在的双主体之一的角色(另一主体是学生),发挥出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另一共在主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大胆“标新立异”,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教材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深入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总结每一时期的教学经验。这一过程是教师由教书匠角色逐渐转化为教科研者角色的过程。

确立“交互主体”的新学习观。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去构建创新学习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强调学生必须从课本、教师那里接受现存的知识的学习观念,大力推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代表的创新学习方式,通过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方式的应用,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满足学习需求,体验学习兴趣,发展学习个性,实现学习上的大飞跃

(三)、创新教学模式的实验构建教学的新飞跃。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教法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坚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完全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不能只讲在嘴上、写在纸上,而在行动上不落实。

(四)、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能力水平,可以通过图片、短片、事例说明等向学生展示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物体,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主动探究。

(五)、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作风,特别是学生获得的亲身体验和实践经验,是十分宝贵和不可替代的。

三、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一)、学识上要有高度。

1、是本学科知识要精深。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深钻细研,使自己在学识上达到智如泉涌的境界,才能使教学活动充满生命和活力。

2、是相关知识要广博。教师要适应当前学科分化与综合的需要,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相邻学科知识。只有知识面广了,知识量多了,才能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相反,如果教师孤陋寡闻,知识浅薄,就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3、是理论功底要扎实。教师要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仅有丰富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的理论和技巧。教师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二)、能力上要有广度。

1、是教学能力要实。教师的本领不在于很能讲,而在于很会导,不但能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和“学得有乐趣”,这是当代教师能力的重要标准和集中体现。实施新课程,教师应侧重提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等。

2、是表达能力要强。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简洁、流利、精彩,并充满教育性,富于启发性,具有针对性,饱含感染性,体现科学性,让语言引人入胜,妙趣横生。

3、是教育机制要活。

(三)、人格上要有力度。

1、是思想品德要有熏陶作用。教师要常修为师之德,始终秉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自豪感、光荣感和责任感,才能为培养人才积极而勤奋地工作。

2、是行为风格要有示范作用。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自身的一言一行都应成为学生的表率,做到为人处事要诚实,待人接物要谦虚,处理问题要公平,言谈举止要文明。

3、是心理状态要有感染作用。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做到不因有所得而得意忘形,不因有所失而愁眉苦脸,不因困难而手足无措,也不因挫折而精神不振,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对事业的热爱。

(四)、情感上要有温度。情感教育同认知教育一样重要,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突破口,也是实现教育成功的前提。

1、是要善于把爱心融入情感。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不但要有爱,而且要善于爱,善于在细微之处融入爱心,在需要之时融入爱心,在批评之中融入爱心,在学生之间融入爱心。

2、是要善于在评价中表达情感。教师教育学生,如果缺失了爱心,说得再多也没用,如果不顾及学生的自尊,说得再对也没用。

小学新课改培训计划 第8篇

一、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

2005年4月,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 计划在2005—2007年间, 组织全国中小学教师完成不低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培训, 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到2007年, 使全国大多数教师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 逐步将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水平与教师资格认证、职务晋升等相挂钩, 形成鼓励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动力机制。该项计划的目的和宗旨是: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 推进教育信息化, 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

二、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总体情况

近几年来, 国家虽然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实施, 也已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条件的改善。

但是, 从目前来看, 高投入之后并没有产生预期的高效益。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依然局限在懂得如何操作计算机, 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以及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 (主要是PPT) 、网页制作工具, 如何在网上查找并获取信息等。而对于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选择正确的、科学的、真正为自己所需的信息并判断其信度与效度;如何对所获得的信息素材进行加工、变换、控制、合成、保存;如何通过对诸多信息的归纳, 抽象出新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 得出新的结论的能力, 并用一种明白易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或传递教育信息;如何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教学设计, 使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何建立有效的自评、他评等评价体系对自我和学生进行评价等能力, 许多教师却没有很好地掌握或者掌握了一些理论却无法运用于实际。目前对教育技术能力的理解, 95%以上的教师还处于一个非常简单、原始的层次, 他们大多将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等同起来, 认为教育技术只是一个展示和传输知识的工具而已。许多教师无法真正理解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 以及将这些能力和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途径和方法。

三、影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原因

1. 外在原因

第一, 政策方面。在我国, 教育信息化的起步较晚, 发展的速度也较慢, 许多政策法规和实施策略都在逐步完善之中。相比起欧洲发达国家, 我国教育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美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进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1998年10月英国实施全国上网学习计划;德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由政府拨款进行信息技术教育。[2]我国在2001年6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才开始对教育信息化有了相关的规定, 由于各个地区的教育资金、教育资源不同, 因此对国家下达的政策法规的实行程度也有所差别。政策方面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水平。

第二, 设施方面。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需要在实践应用中逐步提高, 因此需要学校配备相关的软硬件设施。而在我国, 虽然有部分发达地区的学校拥有较为完善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 但绝大部分学校还是缺乏足够的经济能力, 只能靠政府的拨款或企业的资金援助来进行信息化建设, 有的地方甚至连上课环境都较差, 实现教育信息化对他们而言比较难;有的地方尽管配备有一定的信息化设备却未能充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特别是那些贵重的设备, 为了节省维护所需的财力更是被束之高阁;有的学校对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仅限于信息技术组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这些都严重阻碍着教育技术进入课堂。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必要条件, 如果没有这些作为支持, 教师就算掌握了再先进的教育技术理论知识, 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根本无用武之地, 又如何谈得上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呢?

第三, 领导方面。尽管我国已将信息技术课列为中学必修课, 但到目前为止依然尚未列入高考科目, 而在追求升学率的指挥棒之下, 大多数学校领导并没有将教育技术放在应有的位置, 即使为了执行“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精神而让教师接受相关的教育技术培训, 也只是简单应付而已。在学校领导的影响下, 教师看不到提高教育技术能力对自身的发展有何帮助和作用, 因而也缺乏参加培训的动力。再加上培训费用必须由教师承担, 更打击了教师对于教育技术的学习热情, 甚至产生排斥的情绪。因此, 学校领导对待教育技术的态度, 直接影响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2. 内在原因

首先,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本身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和认可是各种影响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传统“黑板+粉笔”的教育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早已深入人心。在教育信息化这条指挥棒之下, 许多教师其实并没用充分意识到教育技术的真正作用和优势, 没有把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区分开来, 在高呼信息化教学口号的同时, 仍然固守“教师讲, 学生听”的说教方式, 简单地认为利用课件代替黑板展示教学内容就是应用了教育技术, 课件制作能力便是教育技术能力。教师这种简单、错误的教育理念将成为其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挡路虎”。

其次, 教师的工作压力。随着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 “先知”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 因此, 教师要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 更新原有的知识和技能, 使自己跟得上时代发展及课程改革的步伐。但由于种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 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教师都没有获得脱产进修的机会。为了学习, 他们不得不挤出本来就少得可怜的业余时间, 这都大大加重了教师的负担。[3]即使那些有能力为教师提供教育技术培训的学校, 也往往把培训的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年终考核、聘用、升职等直接挂钩, 人为地加重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迫使教师处于超负荷的运转中, 导致教师对教育技术产生排斥心理。

另一方面, 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的效果体现不是立竿见影, 而是需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 这让许多教师对教育技术的作用提出了质疑, 到底是“用”还是“不用”?加之对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不够, 对软硬件功能不熟悉以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费时, 进行课程开发、设计、管理、评价时的麻烦及压力, 导致教师对教育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产生抵触和怀疑。这些都是导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偏低的原因。

四、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策略

自从教育部正式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之后, 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 从2005年开始,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陆续开展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4]其培训内容基本上都是简单的信息技术, 培训形式为集中面授, 培训者一般为信息技术行业的专家,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员, 受训者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按照要求学习相应的技术操作。这种以培训者为中心的培训模式存在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分离的严重缺陷, 无法激发受训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更别奢望能提高他们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了。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了以下改进策略。

第一, “跨学科”的培训策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新课改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 打破学科界限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培训中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作为教育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 同时在培训实施策略方面, 重点突出“信息技术与培训课程整合”的先进理念。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 作为新生事物的综合课程已经成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5]。课程结构的改革势在必行, 首当其冲的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教学中的需求, 更敏锐地捕捉到技术与教学应用的结合点。因此, 在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打破学科界限, 让执教不同学科的中小学教师有机会同台参与学习与探讨, 正是顺应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跨学科”的培训策略通过对教育技术融入学科教学的探索, 使教师培训打破传统的只注重学科素质教育的单一思路, 通过培训, 使教师在将教育技术融合到自身学科教学的同时, 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起来, 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拓宽知识范围, 深化知识理解, 加深知识间的联系。与“分科培训”相比, “跨学科”培训缔造的人力资源优势, 使各学科教师得以跳出本学科的狭小视角, 借别人的头脑丰富自身的知识, 实现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与协作, 其优势是很明显的。与此同时, 思想的交锋, 思维的碰撞, 不断地激励并引导学员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 有助于学员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促进学员自主发展, 提高学习效率。[6]

第二, “做中学”的校本培训策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是学校基于发展的需要, 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由学校根据每个教师工作特点、现有水平及其发展潜力, 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校内培训活动。

在培训过程中, 教师可以自主或通过协作的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之中, 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能够吸引教师的主动参与, 运作时必须注意加强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 调动教师的最大积极性和热情, 把校本培训的预期目标转化为教师的自主行为。在培训活动中, 可以采用主题式学习、任务驱动等基本方式让教师在“做中学”, 即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如何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这样不但会增强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更能使其感受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 进一步找出教育技术和各学科教育教学整合的结合点, 从而对自身的经验进行重构, 形成新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设计方法, 达到利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

校本培训源于实践, 又要立足于实践, 把实践当作提高培训效果的根本途径。因此, “做中学”的校本培训策略是一种较好且容易实施的培训策略。

第三, 基于网络的“学研”结合培训策略。由于大部分培训多是采用集中授课, 要求学员拿出相对完整的一段时间来学习, 而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教研任务重, 压力大, 根本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因此, 基于网络的“学研”结合培训方式便成为常规培训方式的有效补充, 它不但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方便教师随时随地学习, 而且能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学习和应用资源, 满足教师学习的需要。[7]

基于网络的教育技术培训平台, 可以利用网络传输信息的及时性、便捷性和先进性, 为学员提供学习资源、新闻通知、与教育技术相关的最新资讯、有问必答、信息交流、教育词典、精彩案例和课程内容等功能, 为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学习和交流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学员可通过网络获得各种相关的学习素材和工具。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 学员可以与教育技术专家、学员间进行直接对话交流, 帮助自己解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育技术难题。基于网络的“学研”结合培训方式, 在一定时间内能及时地把学员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虚拟教研结合起来, 使学员切实感受转变教学观念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以及体验如何在教学中合理应用教育技术, 最终促进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的提高。[8]

随着学习资源的不断增多和系统化, 网络培训形式也必将越来越受欢迎。以网络作为基点, 依托各种网络平台开展的把培训和研究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将成为教师培训的发展方向。

五、结束语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努力。我们应不断探索中小学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育的途径, 构建中小学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各地区各学校应根据培训需求的不同, 立足自身的实际和条件设计培训的各个环节, 使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取得好效果, 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全面提高, 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司[2005]5号.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D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芽tablename=1377&infoid=13482.

[2]邱九凤.发达国家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进展及借鉴意义[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2007, (4) .

[3]张明芳, 何铭.中小学青年教师工作压力成因及对策分析[J].今日科苑, 2008, (12) .

[4]宋永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解读.中国教育报, 2006-06-21.

[5]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6]柳萍.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构成及培训模式[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6, (4) .

[7]徐世东, 彭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策略思考和实践体会[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 (8) .

上一篇:生料车间检查记录表下一篇:镇环卫所2010年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