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安全生产总结

2024-05-28

地铁运营安全生产总结(精选6篇)

地铁运营安全生产总结 第1篇

地铁作为独特的、大运量的现代化城市公共运输系统,其运营安全被国际社会密切关注。广州地铁一、二号线自开通以来,安全运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态势,已分别实现安全运营1800多天和500多天。希望借此机会,向各位同行学习,同时介绍我们广州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成果,以共同探讨和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发展。

广州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主要做法是:

一、树立大安全观念,扩充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内涵

地铁运营系统是由地铁设备设施、行车组织、员工、乘客和周边环境等众多因素组成的一个庞大联动机,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因素均会对运营安全产生影响。借鉴兄弟城市安全管理经验,广州地铁将行车安全管理推进到运营安全管理的层面,建立起包括行车安全、设备安全、治安安全、消防安全、员工职业卫生与安全、乘客人身与财产安全、防恐反恐安全等方面在内的大安全概念,扩充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内涵。

为满足运营大安全的需要和适应广州地铁线网发展的要求,我们在推进全面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使企业在体系宣贯、体系认证的过程中,达到对运营安全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全员的、全过程的管理,并且通过体系的运作达到持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延伸“全员安全管理”的外延,致力于建造“安全型社会”

进行全员安全管理,我们不限于地铁内部员工,而是把与地铁运营直接发生关系的人员都包括在全员的范围之内。

首先,培养“安全型的地铁员工”。对全体地铁员工持续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使员工掌握安全知识,严格执行安全制度,提高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理能力。

其次,培养“安全型的地铁家庭”。对地铁的员工家属进行运营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后,组成义务安全员与辅助安全员队伍,使地铁运营安全深入员工家庭。

再次,培养“安全型地铁虚拟组织”。定期与地铁车站内公安、保洁人员、商铺银行营业人员等召开安全联席会,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地铁安全演练,使他们的安全理念与地铁保持一致,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与地铁员工同步提高;对外单位的施工负责人进行地铁施工管理规章和安全培训,实行持证上岗;与地铁车站周边的社区进行联合,共同维护地铁运营安全。

最后,培养“安全型地铁乘客”。定期开展“地铁安全咨询日”和“地铁开放日”等活动,向市民派发地铁安全知识小册子,充分发挥地铁车站和列车等宣传阵地,会同新闻媒体,进行广泛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对地铁安全知识的认识和掌握。

事实证明,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中的“全员”概念延伸为“全民、全社会”,建造“安全型的社会”,对地铁的运营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调查结果表明,市民对我们采取的安全措施如在站台不能蹲姿候车等,表示充分的认同,使乘客坠轨、跳轨伤亡事故数量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

三、建立全面运营安全管理体系,夯实地铁安全基础

广州地铁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员、全方位、全面的运营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了有效的“治、控、救”管理机制,形成了运营安全所有管理岗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以及安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的局面。

第一,完善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负责。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按照“守土原则”落实安全责任,推行“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扛指标”的安全目标管理理念,从总公司领导、总部领导、部门领导、班组长直到每个员工,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将安全责任和安全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实行“一票否决制”,建立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将安全生产责任状完成情况作为每层级领导、每位员工的绩效考核、岗位晋升考核标准之一。

我们提出“零宽容”的要求,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苗头和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处理,坚持从管理上找原因、查漏洞、订措施,通过分析查找原因、整改隐患、完善规章、改进管理,举一反三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管理人员中树立“事故发生在基层、事故的根源在管理层”的管理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事事有人负责。

第二,健全和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做到事事有章可循。

根据《安全生产法》等的相关法规要求,建立了以安全管理制度为统领的,包括安全操作规程手册、事故管理规程、应急处理预案等在内的安全规章体系。以制度来规范安全管理各个环节,以规范化保证安全,确保达到事事有章可循。

地铁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不折不扣地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运营安全的保证。我们以“铁的要求、铁的纪律、铁的制度”,从严管理、从严要求。通过经常性规章制度培训和学习,让员工清楚理解规章;通过经常检查督促,让员工严格执行规章;通过经常分析事故苗头、事故隐患后果,让员工认识到遵章守纪就是“保护自已、保护同事、保护企业、保护家庭”。

第三,开展安全关键点的检查和评估,做到事事有人检查。

我们重视抓好对安全关键点的检查,要有计划性、针对性和技术性。通过对影响运营安全的所有设备设施、作业程序和生产环境进行摸查、汇总和评估,查找出安全关键点,查找出十类重大危险,编制“事故十防”办法。确定运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点,编制《安全关键点》,区分不同的关键设备、危险作业、生产危险场所,明确安全检查周期、内容和技术标准,以《安全关键点》作为日常开展安全检查工作的依据,使安全检查工作有内容、有方法,做到有依有据、有的放矢。

同时,我们定期对运营情况进行安全评估,及时掌握当前的安全生产状况和潜在的风险,做到安全管理工作心中有数。根据安全评估的结果,及时调整安全工作的重点;对潜在的风险,制定风险的防范措施,变被动安全为主动安全。

四、持续开展全方位安全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

首先,制定安全教育制度,明确安全教育内容和要求,编制员工通用安全知识和员工安全应知应会。对新员工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制度,使员工在上岗前符合岗位安全知识、技能、等级的要求。其次,根据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评定运营生产系统中的各个岗位的安全等级,制定各个等级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要求,对员工进行分层培训、考核,实行安全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再次,结合运营实际和国内外同行业的事故事件教育员工,不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

完善的预案和员工的应急能力是事故苗头和事故能否得到及时、正确和妥善处理的重要保证。在总结同行地铁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根据广州地铁运营的具体特点和发展,我们编制了完善的各种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理预案。并制定公司演练计划,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进行各层级的、切实有效的各种演练,不断提高各级员工对各种预案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应急应变的能力。

我们的演练方法和方式分为桌面演练、实操演练、突发演练三种。其中,突发演练就是采取在被考验者完全不知道时间、地点和内容的前提下,组织者突发性地虚拟设备故障或虚拟“事故”,以检验被考验员工的应急应变处理能力。通过这种演练,以达到各种设备与各级员工之间的“联调”,提高多工种共同配合抢险作业的能力,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同时也检验设备维保质量和应急功能状态。

五、充分发挥“一体化”经营优势,前移安全关口,实现新线安全运营

广州地铁在新线建设、开通运营过程中,充分发挥“一体化”经营体制优势,在设计、建设、运营中,有效实现了企业资源的整合,通过运营人员全过程参与新线的设计、建设和调试,将运营的概念和运营安全的关口前移到设计、建设阶段,保证新线按时、安全、顺利、高水平的开通运营。

在新线设计阶段,我们组织运营人员有效介入,将运营现场的经验与实际问题带到设计工作中,使设计充分考虑运营安全的需要,避免设计在运营中已经出现的问题,把运营安全的关口前移到设计之中,从而优化新线设计,保证了新线选用安全可靠的设备设施和系统,保证了新线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新线建设阶段,从招投标、设计联络、工厂监造到设备安装调试,我们同样让运营人员全过程充分参与。对发现或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汇总,并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交给建设部门给予合理的解决。通过科学合理地提前介入到建设阶段,既将运营现场的经验带入建设阶段,使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又使运营部门提前充分地了解、掌握了新线设备设施的特性和功能特点,提高了运营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为及时接管运营做好了技术和人员的储备。

在新线联调和演练阶段,运营主动承担设备大联调、演练工作,组织编制和实施车辆、信号等设备系统之间的联调方案,通过设备联调充分暴露各系统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实践性地检验了设备系统间的联动工作能力,使运营人员深入地掌握各设备的功能。组织进行包括时刻表演练、事故救援演练等的演练,提高了员工的操作设备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检验了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和实际运营组织能力。

广州地铁二号线在实现70%国产化率的前提下,3年半建成,一次开通成功,并当选2003年全国十大科技建设成就奖,荣获了国家建设部“2004年科技示范工程”称号,是我们充分发挥“一体化”经营体制优势,将运营的概念和运营安全的关口前移到设计和建设阶段的成果。

六、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运营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采用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能好的系统设备,是提高运营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基础,广州地铁通过不断创新,大胆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不但节约了工程投资,还有效地提升了运营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二号线在全线开通时,即实现了ATC功能,以行车组织自动化、列车驾驶自动化,减少了人的失误对安全的影响。二号线在国内率先安装了屏蔽门系统,彻底杜绝了乘客跳轨、掉轨的客伤事故。二号线成功研制和应用刚性接触网,有效提高了接触网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改善了弓网关系,降低了弓网关系事故风险。

我们以强烈的创新意识、开拓精神面对地铁安全的新环境、新问题。三号线是国内第一条最高时速达120公里的快线,区间最长距离超过6公里,为确保运营安全,经过科学论证,我们采用了移动闭塞等新技术,在防灾报警、隧道通风、乘客隧道疏散等方面有针对性完善了安全设备,在超长隧道轨道侧增设了紧急乘客安全疏散通道。这些措施对运营安全将起到强有力的保障。

七、精心检测、细心维修,提高设备可靠性

运营设备设施维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铁运营安全与否。为保证设备设施的质量状态,我们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建立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提高维修质量。

在线网运营下,设备设施的维修不仅要保证质量,还要体现速度。我们采用了先进的设备检测技术和工具,能快速检测设备状态,查找故障点,为及时、准确地掌握设备质量状态,处理设备故障提供了保证。

在维修管理上,我们采用了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对维修过程中的工时、物料、定额、检修规程等进行全面监控,保证维修计划的落实,全面提升设备设施维修管理,提高维修水平。

对设备设施的维修管理,我们采用抓“小事”防微杜渐与集中技术力量攻“大事”的方式,做到精检细修,突出重点。在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中,特别抓好车辆、接触网等设备的巡视、检测、紧螺栓、加油、清洁之类等看似简单但却容易引发事故的“小事”,克服麻痹思想,以小防大杜绝大故障或事故的发生。同时,集中技术力量攻克重大技术问题,对于运营生产中出现的故障或技术难题,组织跨专业的技术攻关小组进行攻关。从设备设施运行质量角度为确保运营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创建地铁运营安全文化,推进社会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促进企业发展为内涵的安全文化在运营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具有规范人的安全行为的作用,使人能意识到安全的涵义、安全的责任和应有的道德,从而能自觉地规范员工的行为,避免不安全行为。其次,具有组织及协调安全管理机制的作用,使运营组织内部的各部门、各人员都为实现安全运营而协调一致运作。再次,具有使生产进入安全高效的良性循环的作用。实践证明,地铁运营安全不但要有可靠的安全生产设备,而且必需有高水平的管理和高素质的职工。人员高水平的安全素质,必须靠企业的安全文化来进行培育。

运营安全文化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在大力建设广州地铁企业文化的同时,我们积极推进建设运营安全文化,积极努力提高全体地铁员工和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在企业内部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示范岗”、“安全知识竞赛”和“6S管理”等活动,以不同层次和不同主题的具体活动为载体,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在地铁车站通过宣传画、广播、电视和多媒体等方式,宣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安全理念,大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在广大乘客当中普及安全知识和基本安全技能。在推动社会安全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培养安全型的地铁员工、地铁家庭、地铁乘客,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中的“全员”概念延伸为“全民、全社会”,致力于建造“安全型的社会”,从而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安全文化不但发挥了保证地铁运营安全的作用,而且影响了市民的道德行为。如提倡搭乘扶梯须靠右站立,不但大大降低了在扶梯上发生客伤的危险性,而且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敬互让、与人方便的社会公德,从而在实践中推进了社会文化的建设。

地铁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广州地铁和运营管理实践中,我们感到以下几点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一是在跨越式发展中,如何实现运营安全

至2010年,广州地铁将建成9条线路、共277.1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广州地铁正处于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阶段,必将面临着以下问题:第一,在新线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如何选择安全可靠、性能价格比高的系统设备问题,如何处理好既有线路安全运营与新线建设的结合问题;第二,在新线运营筹备过程中,面临着如何使运营人员快速掌握系统设备、组织运营问题;第三,在新线开通运营过程中,面临怎样既保证原有线路安全优质服务,又安全顺利接管和开通新线问题。第四,在运营安全管理中,面临着如何调整安全管理模式以适应发展的问题;第五,在运营管理中,如何确定运营管理模式的问题。地铁必须以安全可靠的运营为广大乘客提供服务,在这种跨越式发展阶段,我们需要超前面对,未雨绸缪,以良好的设备质量、有序的运营组织,实现运营安全。

二是如何建立和完善地铁运营应急抢险救援机制

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运力大、舒适、快捷、方便的优越性尤为突出,成为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的出行方式,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旦地铁中断运营,必然会对整个城市的地面交通造成巨大压力,影响广大市民的生活。而且,近年来地铁又成为坏人破坏与恐怖袭击的主要目标之一,由于地铁空间相对封闭且狭窄、人员多且密集,一旦发生恐怖事件,将会导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破坏,有可能会给整个城市甚至社会造成混乱。

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建立一个反应快、保障有力的地铁运营应急抢险救援机制迫在眉睫。但是,由于在抢险救援处理中往往涉及到公安、消防、医院、公交等社会力量和资源,地铁企业在组织和协调以上力量进行抢险救援中显得力不从心。所以,需解决如何在政府统筹协调下,地铁企业与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如何分工协作,建立一个反应快、保障有力的地铁运营应急抢险救援机制。

三是如何建立地铁行业安全法规,实现依法管理

目前,国内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和规范城市地铁建设和运营的,主要是各地城市制定的地方法规。如广州地铁是依据《广州市地下铁道管理条例》进行地铁建设与运营管理,是属于地方法规。这些地方法规主要描述了地铁运营治安管理、地铁设施保护、乘客安全管理等方面内容,对地铁企业运营安全管理缺乏系统、行业性的指引和规范。

随着各城市地铁的蓬勃发展,地铁交通正以其发展规模和自身所具有鲜明的特点,逐步形成一个新兴行业。为了地铁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和地铁运营安全的需要,有必要制定统一的地铁法律法规,以统筹全国地铁行业的管理,统一规范地铁建设和运营,进一步完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法制建设,使地铁建设和运营管理走上依法管理的更高层次。

四是如何把握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边界

地铁公司作为一个公共交通企业,其产品是安全、优质地运送乘客。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又与其他行业及政府部门密切相关,怎样与它们密切配合,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谋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已成为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地铁作为以社会效益为主导的民心项目,固然必须承担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职责,追求良好社会效益,但是它也必须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以保持其持续发展。在地铁运营安全方面,有一个如何把握既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但又不无限制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尤其在对乘客意外伤亡事故,进行责任划分和善后处理的方面,以及防恐、反恐等社会治安方面,如何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问题尤为突出。我们需要明晰职责,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并广泛依靠社会各界力量,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地铁运营安全生产总结 第2篇

地铁运营安全问题研究专题——事故总述

发布时间:2008-03-20 点击次数:3256

1.前言

1969年,我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1号线开始运营,我国地铁经过近40年的建设和发展,截至2008年,全国将开通运营地铁的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六大城市,共22条线路。未来十年,除现有地铁城市的新线开辟外,另有沈阳、哈尔滨、杭州、苏州、成都、西安等六座城市已经获批准正在开工建设,还有一些城市正在规划发展地铁项目。目前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在全世界都是史无前例的,由于建设规模比较大、建设速度比较快,当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存在建设和运营技术力量不足、高端人才和富有经验的技术骨干缺乏的现象;一些地铁项目上马后急于交付使用,建设周期太短,很多线路存在边设计、边勘测、边施工、边运营的现象,抢工期、抢进度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工程质量、人员意识、设备技术和整体环境情况等问题,难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往往成为事故的诱因,给运营安全管理无形中增添了难度,已有不少地方的地铁在运营过程中发生了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了促进我国地铁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地铁运营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课题。

2.地铁运营安全事故简述

地铁运营安全事故广义上指的是地铁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一切与地铁运营安全相关的事件;狭义上,指的是地铁运营所造成的安全事故。这里是从广义地铁运营安全事故的角度加以讨论的。

(1)地铁运营安全事故分类

从国家生产安全事故分类的大角度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01号令《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各地方对地铁突发事件的分类,地铁运营安全事故可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等五大类。

从地铁行业特点和运营特性的角度看:根据地铁运营组织过程、运营特性和地铁运营客运服务危险有害因素,结合国内外地铁运营多发事故案例实际情况,地铁运营安全事故可分为:设备设施类事故、行车类事故、客运类事故、自然灾害类事故和其他人为性事故等五大类。

(2)地铁运营安全现状

我们可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和事故类型分析两个方面说明地铁运营安全现状。

3.地铁运营安全中风险分析

地铁运营安全的真谛就是要尽可能地保证乘客在候车——乘车——出站整个过程中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并在一定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因此我们应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出发进行风险分析。

(1)人员因素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事故的发生主要因为运营灾害所致,在设备硬件不能保障的紧急情况下,更凸显出人员的重要性,所以降低人员失误对降低损害尤为重要。地铁运营系统中的人员主要有乘客和工作人员两大部分。

① 乘客因素

从近年来地铁运营安全事故致因可见,不遵守乘车守则(主要表现在携带危险品、乱动设备设施、自杀等)、人为故意破坏(主要表现有恐怖袭击、蓄意破坏、偷盗等)、无应急技能或应急技能低(主要表现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不能自救、不能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沉着冷静、紧张有序的疏散等)方面。

② 工作人员因素

现阶段地铁全国热门,而地铁行业院校或专业相对较少,因此地铁工作人员上岗前很难达到岗位需求,如果再缺乏安全意识的培养、缺乏对“三品”的识别能力和自身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势必导致事态的扩大。

(2)机械(或物质)因素

地铁运营的过程实现,除主体设备车辆外,工务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环控通风系统及其他辅助设备系统等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① 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主要危险是电气火灾和触电。电气火灾的原因主要包括: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电流可能超过正常时的数十倍,致使电线、电气温度急剧上升,远远超过允许值,而且常伴有短路电弧发生,易造成火灾;线路、变压器超载运行均将导致其绝缘材料过热起火;导线接头连接不牢或焊接不良均会使接触电阻过高,导致接头过热起火。接触不良的电线接头、开关接点、滑触线等还会迸发火化,引燃周围易燃、易爆物质(此类现象在运营新线及老线尤为明显);变压器一般都配备有散热设备,如风叶、散热器等,如果风叶断裂、变压器油面下降均会导致散热不良,使电器热量累积起来。电缆沟、电缆井内电缆过密,散热不良易引起火灾。引起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除了设备缺陷、设计不周等技术因素外,大部分都是违章作业、违章操作。

② 车辆系统

地铁车辆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列车失控、轨道损伤或断裂、列车脱轨、列车相撞等都可能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地铁车梦的安全标志不醒目,可能造成机械伤人事故,并且在事故发生后,不利于应急救援以及人员疏散;地铁列车内空调供暖等易引起火灾,且列车关通道材料选择不当燃烧后会产生有毒烟气,加重事故后果;列车内的高压电器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当,可能引起人员伤亡事故。

③ 通信、信号系统

地铁专用通信系统是直接为地铁运营、管理服务的,是保证列车及乘客安全,列车快速、高效运作的必不可缺的信息传输系统。当发生紧急情况时,通信系统应能迅速转为应急通道,为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提供方便。同时若通信系统的电源发生故障或通信设备本身发生故障等问题时,各种行车、票务及控制信息出现间断性不可靠传输,易会引发事故或使事态扩大。

信号系统是整个地铁运营的大脑,它保证列车和乘客的安全,实现快速、高密度、有序运行的功能。信号系统的不完善或信号系统设备故障,相当于大脑瘫痪,则运营整体处于瘫痪状态,或者不能保证运营安全。

④ 环控通风系统

地铁环境密闭,空间狭窄,连通地面的疏散口相对较少,逃生路径长。发生火灾,不仅或是蔓延快,而且积聚的高暖浓烟很难自然排除,并迅速在地铁隧道、车站内蔓延,给人员疏散和灭火抢险带来相当大的困难,严重威胁乘客、地铁职工和抢险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据分析表明,火灾后人员伤亡主要原因是烟雾窒息所致)。环控通风系统故障、管理不到位(将通风通道或风亭改作自行车停放处、商铺或其他管理用房),妨碍了通风系统的正常运作,则势必扩大事故后果和影响。

⑤ 给排水系统

在运营期间,给排水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污水乱排以及污水、垃圾排入隧道等影响地铁内环境卫生,造成污染和职业伤害;给排水管道的防腐、绝缘效果不到位,发生渗漏现象等;隧道内排水系统不完善,隧道防水设计等级不够,导致涝灾或地表水侵入,地面塌陷;车站出入口的低平高度低于防洪设防要求,遇水倒灌;杂散电流腐蚀给排水管道等。

⑥ 其他辅助设施

站台、站厅设施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有:车站地面材料不防滑或防滑效果不明显存在安全隐患,人员较多时,可能导致踩踏事件;地下车站站厅乘客疏散去、站台及疏散通道内及与地铁中地下商业等公共场所存在发生火灾的危险,且会发生连锁火灾事故,不利于事故救援,是火灾事故范围扩大;地下车站站厅乘客疏散区、站厅疏散通道内有妨碍疏散的设施或堆放物品,不利于事故救援,造成人员拥挤,使事故后果加重;车站的内建筑的装修材料选用不当,会发生火灾,且产生有毒烟气,加重事故后果;地下车站安全出口的设置不当,会造成人员拥挤,引发意外事故,且事故发生后,不利于事故救援和人员疏散,使事故范围扩大。

地铁车站站台边设置的屏蔽门/安全门,可以保证乘客安全,降低空调系统运营能耗,对提高车站内环境舒适度都有明显作用。屏蔽门/安全门的设置应适应各种运营模式的要求,正常运营时为乘客上下车通道,火灾事故时配合地铁运营模式要求为乘客提供疏散通道。屏蔽门正常运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有:由于地铁车门的安全标志不醒目,造成的机械伤亡事故,并且在事故发生后,不利于事故救援和人员疏散。如果地铁采用接触轨受流方式,站台仍存在电位层,站台边2米宽度范围内需做绝缘层。屏蔽门/安全门与轨道连接,使屏蔽门/安全门与轨道等电位。因此,在地铁屏蔽门/安全门处由于绝缘和接地的问题,存在人员触电事故。

(3)环境因素

① 自然环境

地铁在运营期间可能遭遇台风、洪涝水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台风对地铁上面的建筑物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其破坏性极强;水灾则一方面可以造成积水回灌危害,一方面受到岩土介质中地下水渗透浸泡危害,导致附属设备设施材质霉变,元器件受损坏失灵等造成事故;同时应该对雷电防护设备设施进行检查,这方面造成运营设备损坏事件也时有发生;地质条件、地震灾害等所带来的损坏不言而喻。

② 社会环境

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由外因和内因同时作用下产生的,今年来恐怖袭击、社会性自杀事件等已成为地铁安全的一个主题,所以其危害也不言而喻。

(4)管理因素

管理上的薄弱是我国现阶段在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上的一个难题,所以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必定会导致灾害性事件的发生。

① 遵法守规,建立规章

作为地铁运营单位,必须为乘客和社会负责,对于建设中存在的隐患或不足要敢于暴露,敢于修正,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各项工程严格验收,同时运营过程中遵纪守法,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管理事件,才能确保减少事件的发生或降低事故损失。

规范、完备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急预案体系是地铁运营安全的基础,要制定各项维修规程和操作流程,并切实执行,才能保证地铁运营安全。

② 机构建设及职责确立

要保证地铁系统长周期地正常运作,就必须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足够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重要的是机构的定位要明确,管理人员要公平正直并持证上岗。

③ 安全投入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建议 第3篇

面对轨道交通大发展的现状, 运营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被广大轨道运营单位所重视。哈尔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明确提出要逐步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综合交通体系, 建立安全便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 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一、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理念

1、安全为命, 打造平安地铁

运营服务作为地铁最大的服务载体, 任何故障都可能引发媒体和民众的高度关注, 对运营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 甚至对地铁的整体形象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必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铁的手腕、铁的纪律、铁的面孔来抓安全工作, 始终坚守“没有安全就没有运营”的理念, 落实各项运营安全工作措施, 打造平安地铁。

2、人人有责, 全员促安全

任何一名员工都是运营安全工作的重要力量, 运营服务的高品质体现着每名员工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水平。安全运营离不开每名员工的努力, 持不懈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 形成“人人想安全, 人人会安全, 人人善安全”的文化氛围。

3、警钟常鸣, 安全工作永无止境

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 这项工作永远都没有干完的时候, 是永远都不可能结束的, 要使员工警钟长鸣, 保持警惕。同时要求各级领导一定要带着责任抓安全, 抓重点部位, 抓重点环节, 抓重点岗位, 力求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严格管理, 降低事故发生率

事实证明, 98%的事故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主动控制住事故链和风险源, 消除安全隐患, 事故是可以防止的。基于此认识, 地铁运营单位必须不断加强运营安全管理, 提高防范和处理事故故障的能力, 努力做到“三个最低”, 将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将安全风险的损失降到最低, 将安全方面产生的干扰降到最低。

二、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主要措施

1、建立完善安全规章, 安全生产有章可循

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保障。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 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 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哈尔滨地铁运营筹备期, 各级领导狠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 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 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指引。在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各项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奖惩办法》、《行车组织规章》等制度和各类操作规程, 涵盖公司的各个专业、运营生产环节, 使各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都有章可循, 促进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

2、建立三级安全网络,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 哈尔滨地铁将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 强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各级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的原则, 有效发挥公司-部门-班组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管理。

3、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预防运营事故发生

加强监督检查机制是抓好哈尔滨地铁运营安全工作的关键。安全检查是对安全工作实施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抓隐患、抓漏洞, 建立班组每周一查, 部门每月一查, 公司每季一查的制度, 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 综合检查与专项抽查相结合的形式, 坚持安全检查以自查自纠为重点, 自下而上, 查找不足。

4、建立安全培训制度, 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基础。哈尔滨地铁在运营筹备期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教育工作, 对新进员工实行三级 (公司级、中心级、岗位级) 安全教育;制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办法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制度。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活动, 有效地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5、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根据国内外地铁运营救援抢险的经验和突发事件的特点, 哈尔滨地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针对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发生火灾、列车脱轨等其他异常原因造成影响运营的非常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在国家和地方发生紧急事件、疫病传播情况时, 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哈尔滨地铁运营分公司定期组织员工对各种预案进行学习, 按计划进行演练, 演练的方式包括培训式、桌面式、突发式。定期的演练可以及时暴露预案的缺陷, 发现救援设备是否足够、发现运营设备是否完好、发现员工是否熟悉掌握各种规章, 改善各部门间的协调作战的能力, 增强员工的熟练程度和信心,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演练检验规章、设备和预案, 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 增强员工对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6、建立事故处理机制,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健全事故处理机制, 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和“安全奖惩办法”, 定因、定性、定责, 严格惩处, 通过教育和处罚使员工吸取教训, 提高认识, 增强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将“降低故障率事件率”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机制专题研究, 开展地铁事故案例研究, 学习先进一流的运营安全管理。

7、建立警地联动机制, 共保地铁一方平安

目前, 国内地铁都建立了相应的公安部门, 地铁运营单位要加强与地铁公安的合作, 充分依靠公安力量, 保障地铁的平安秩序, 建立《警地联动工作实施办法》, 明确联动例会制度, 工作联系机制及联动应急机制。通过双方精诚合作, 共保地铁平安。

三、哈尔滨地铁运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主要启示

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第4篇

摘要:城市交通建设对于地铁的应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但由于城市人口流量的不断增大,使地铁在运营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从而给人们造成相应的危害。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城市交通也愈加的拥堵,地铁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与推广,能有效的缓解了城市拥堵情况。但近两年地铁在运营过程中频频出事,地铁的的安全风险管理也愈加受人注视。

一、我国地铁建设现状

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127各城市建有地铁,其线路总长度已查过7000公里,我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10个城市建有地铁,已运营地铁线路约20条,总里程约为589公里,正在建设或待批复建设地铁的城市还有23个,至2016年我国将新建地铁里程2500公里,地铁线路89条。

图1 已建地铁城市及里程情况

二、地铁运营风险隐患

地铁可有效的缓解城市拥堵情况,在应用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地铁在运行过程中具有可靠性高、运行速度快等优势,为城市交通建设添加了新活力与动力。但地铁在运营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其运行优势就会在某些程度上加大事故损害程度。首先,因为地铁是在半封闭的低下单向运行的,其通风条件极差,一旦发生事故,难以及时的疏散乘客,就会加大事故危害程度。其次,由于地铁沉箱比公交车车厢封闭,几乎没有新鲜空气流通,同时又缺乏阳光照射,这样的封闭环境会增加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最后由于城市地铁属于一个快速的、短途的公共交通工具,其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因此难以向飞机、火车、动车等那样的交通工具一样严格对每位乘客进行检查,所以很容易成为违法分子爆炸、纵火等袭击的目标。

三、国内外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2008年5月1日就结合我国地铁发展情况提出并实施了《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从风险的角度和安全运营的角度提出相对应的评价标准,其标准能够有效的引导我国地铁安全风险的管理。国内外都针对地铁的运营不同程度的展开了多次风险管理的探讨与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建立了一套适合自身运营的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如北京制定《隐患数据库管理办法》针对地铁运行的监控、隐患的辨别、研究、治理、验收等工作进行相应的规范。香港则遵循ALARP原则,将其原则引入地铁安全风险管理中,根据风险的高低制定给相应的工作内容及系统保证计划,同时开展地铁风险研究及运营能力测试等实战演习工作,归纳总结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时间、路段等情况,从而这顶出一套完善的、合理的安全风险事故的预防、检查和处理体系。而英国则是根据ALARP原则将风险分为三个等级,进行区别管理和对待。

图2 风险管理示意图

四、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专职人员负责风险管理工作

在我国地铁风险管理中没有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对地铁运营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各个部门间缺少沟通与交流,每各部门只是解决自己工作中所发生的风险事故,无法系统的对风险进行管理。甚至一些地铁运营公司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从不主动的、积极的、系统的去对地铁运营进行监测与管理。

(二)管理办法死板

在地铁运营公司中,风险管理人员只是按照传统的“归纳法”对未知风险进行管理,缺乏主动性,并且采用这种管理原则会使所制定的管理体系难以适应及解决实际问题,无法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性。

(三)没有系统的风险管理办法

虽然近几年地铁运营频频发生事故,但是也并不是高频率发生,就造成相关地铁运营公司在发生事故时才重抓风险管理工作,事后就又对其松懈,使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缺乏长效、系统的实施机制。且在地铁运营公司日常工作中缺乏对风险的复核及评估工作,大大降低了运营公司规避风险的能力及风险管理体系的科学合理性。

五、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一)提高员工专业素养

虽然在1969年我国就已经开通了北京地铁1号线的运行,但对于我国的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经验还是较为缺乏,相应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及风险管理能力仍有待提高。因此,必须加大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及安全意识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好的制定自身的工作,可定期的对工作人员展开课堂培训、故障判断、隐患辨别、应急预案演习等相关的培训,不断的加强工作人员的故障判断、处理能力及应急反应能力。

(二)建立監督检查机制

在实际的工作中,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是保证地铁运营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日常运营管理中要从多角度、多层面定期的检查及不定期的抽查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定时的对地铁的安全性进行检查,不定期的对日常管理作业进行检查,确保相关管理人员认真的落实安全风险的预防、监测及处理等相关的工作,有效的消除风险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确保运营安全的基础。结合企业实际运营管理情况及管理经验,不断的完善运营管理的规章制度,同时结合规章制度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总结事故的发生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从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上查找不足,总结经验,并不断的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其的可行性。同时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考核制度及奖惩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与奖励,在压力与动力并行的工作环境下,加强规章制度实施力度。

(四)现代化技术及管理

现代化管理及新技术的应用是实现地铁运营稳步发展的基础。应向国内外先进的地铁运营商学习,借鉴其先进的运营管理体系和技术,做到及时、准确的了解国内外地铁运营公司最新管理办法及技术的发展动态,结合自身的运营模式进行不断的对其进行探索与完善。同时,将以往事后查处模式向事前预防模式转变,将传统的被动管理模式向主动管理模式转变,进而不断的规范运营管理机制,提高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水平,使其更系统、更科学、更合理。

图3 风险控制系统

结束语

安全风险管理是确保地铁运营安全的前提,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对于系统复杂、影响力强、投资巨大的地铁来说是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地铁运营公司应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与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同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岳军.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4(06):194.

中国地铁安全运营心得体会 第5篇

时,如何保证地铁安全地运行已成为各级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地铁安全是个大问题2月18日发生在韩国大邱市的地铁纵火案,至今还让不少人心有余悸。当时发生的火灾虽然是人为纵火,但同时也暴露出应急安全设施准备不足、安全设备无法在应急状态下全面启动等地铁建设中的安全问题。据韩国媒体报道,大邱市地铁1997年开通时采用的有关防火安全的标准,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韩国首次开通地铁时的标准。这次火灾的发生,引起了很多人对地铁安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我国地铁尚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尽快建立健全地铁建设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管理的全程安全评估标准,特别是对地铁建设中消防、安检、监控、疏散等建设的安全评价,十分有必要。地铁在具有运行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的同时,也因为其特有的运行特点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首先,地铁是在地下封闭的空间中运行的,通风条件比较差,一旦发生事故,疏散起来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事故发生在地铁车辆进站后,疏散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如果是在地铁隧道中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其次,地铁列车一般载客量比较大,是一个人员高度密集的公共场所。而且地铁乘客来源又比较复杂,同时地铁作为城市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工具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火车、飞机那样事先严格、细致地对乘客进行安全检查。因此其安全隐患要高于火车、飞机。

此外,引发地铁安全隐患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人流量过多造成呼吸道疾病大面积传播。由于地铁车厢相对封闭,空气流通受到限制,加上缺乏阳光照射、客流量大,使地铁成为传染性疾病的易发区。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环保局公布的研究文献指出:室内空气污染的水平一般比室外污染要高得多,通常为2至5倍,极端情况下,可超过100倍。作为更封闭的地铁站和地铁车厢,其空气污染的严重性不言而喻。安全运营标准尚不完善近年来,我国各地地铁运营公司也开始重视地铁的安全问题,但是经常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规范。据北京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蒋玉琨介绍,和地铁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地铁安全运营管理经验还很不足,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第一是技术标准不够完善,依法建设和运营的规范不够。第二是早期建设水平较低,达不到现在要求的标准。如北京地铁一号线是在“文革”期间开工建设的,资金投入和当时的技术条件决定了结果就是那样,现在改造起来难度比较大;比如,想在其站台上安装保护乘客安全的屏蔽门就比较困难。第三是安全设施不够完善。为尽量保证地铁运行安全,我国各地也曾相继出台了一些有关运营安全的规范。深圳市于7月发布并实施了《深圳市地下铁道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在安全方面规定了地铁公司可以在地铁车站或通风口附近采取技术保护措施,地铁工程建设沿线有关单位应服从并予以配合。北京市于6月开始实施的《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就安全运营管理问题作出了规定,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服务标准,运营单位应当按照服务标准的要求,安全运送乘客。上海市于12月1日颁布实施《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规定》,这是一部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它规定,轨道交通列车因故晚点15分钟,运营单位要立即向市交通局总值班室汇报并采取应急方案;遇到突发灾害、恐怖活动并危及运营安全时,运营方可停止部分区段或者全线的运营并报告交通局,并且立即向社会公告。

地铁运营安全生产总结 第6篇

摘要

通过作者对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实践和思考,总结运营安全管理工作的工作理念和一般采取的工作措施,为国内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工作者提供工作建议。

关键词

地铁

运营安全

实践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逐步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综合交通体系,建立安全便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公众。自1965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设开始,经过4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截至2007年6月,全国运营线路总里程达到585km,总投资6000亿元,同时还有10余个城市拟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面对轨道交通大发展的现状,运营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被广大轨道运营单位所重视。

1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理念 1.1安全为命,打造平安地铁

运营服务作为地铁最大的服务载体,任何故障都可能引发媒体和民众的高度关注,对运营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甚至对地铁的整体形象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必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铁的手

腕、铁的纪律、铁的面孔来抓安全工作,始终坚守“没有安全就没有运营”的理念,落实各项运营安全工作措施,打造平安地铁。1.2人人有责,全员促安全

任何一名员工都是运营安全工作的重要力量,运营服务的高品质体现着每名员工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水平,企业强大、运营稳定有序与每名员工的成长、利益、价值是一个共同体,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安全运营离不开每名员工的努力,企业和员工只有相互依存,才能共同发展.持不懈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培育企业安全氛围,让员工深刻体会到安全工作与自己息息相关,形成“人人想安全,人人会安全,人人善安全”的文化氛围。

1.3警钟常鸣,安全工作永无止境

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项工作永远都没有干完的时候,是永远都不可能结束的,长期下去容易使人麻痹大意,提出用“投石头原理”防麻痹,经常地“敲打点击”,使员工警钟长鸣,保持警惕。同时要求各级领导一定要带着责任抓安全,带着感情抓安全,带着使命抓安全,抓重点部位,抓重点环节,抓重点岗位,力求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1.4严格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率

事实证明,98%的事故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主动控制住事故链和风险源,消除安全隐患,事故是可以防止的。基于此认识,地铁运营单位必须不断加强运营安全管理,提高防范和处理事故

故障的能力,努力做到“三个最低”,将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将安全风险的损失降到最低,将安全方面产生的干扰降到最低。

1.5创新管理,破解安全工作难题

推进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管理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支撑。坚持创新的原则,破解各项工作的难点,保持运营安全工作可持续稳步发展,这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运营安全工作发展的需要。积极参与国家建设部等有关部委组织的国家标准研究和参编工作、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等活动,及时掌握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

2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主要措施

2.1建立完善安全规章,安全生产有章可循

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保障。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是非常重要的。在地铁开通运营前狠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指引。在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各项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奖惩办法》、《行车组织规章》等制度和各类操作规程,涵盖公司的各个专业、运营生产环节,使各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都有章可循,促进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目前,国内许多地铁都开展了ISO9001质量体系和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认证工作,国家也出台了《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都为规范运营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标准,应不遗余力地宣传贯彻。2.2建立三级安全网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强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各级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的原则,有效发挥“纵管到底、横管到边、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管理网络作用,形成安全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一级监督一级的网络化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上自总经理,下至基层员工,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和社会综合治理目标责任状,将安全生产目标纳入考核内容,明确各层级的安全职责和安全生产目标,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2.3建立安全检查制度,预防运营事故发生

加强监督检查机制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关键。安全检查是对安全工作实施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运用“破窗理论”抓隐患,抓漏洞,漏洞不补必酿大祸。建立班组每周一查,中心每旬一查,专业管理系统每月一查,公司每季一查的制度,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坚持安全检查以自查自纠为重点,自下而上,查找不足。严抓隐患整改,按照“五个落实”,即任务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质量落实、时间落实,按期整改完成;在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的同时,逐步建立安全隐患管理机制,将安全检查和隐患管理统一起来,并落实到工作制度中,形成健全的检查网络,实施有效监控。

2.4建立安全培训制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基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教育工作,组织各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法》培训,取得安全生产资格证;对新进员工实行三级(公司级、中心级、岗位级)安全教育;除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外,规定内部特种作业项目,如:LOW操作、客车司机证等;制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办法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利用安全宣传月、119消防日等活动,在车站、列车等宣传阵地,向市民派发安全实用手册,不断提高员工和市民的安全意识。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2.5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根据国内外地铁运营救援抢险的经验和突发事件的特点,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针对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发生火灾、列车脱轨、列车冲突、大面积停电、爆炸、自然灾害以及应设备故障、客流冲击、恐怖袭击等其他异常原因造成影响运营的非常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国家和地方发生紧急事件、疫病传播情况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另外,还要针对部分预案经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专家进行评审,报市政府。

组织员工对各种预案进行学习,按计划进行演练,演练的方式包括培训式、桌面式、突发式,在演练的过程中,每个安全点都安排评估人员把关,使演练活动有序、安全的进行。定期的实战演练可以及时暴露预案的缺陷,发现救援设备是否足够、发现运营设备是否完好、发现员工是否熟悉掌握各种规章,改善各部门间的协调作战的能力,增强员工的熟练程度和信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演练检验规章、设备和预案,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增强员工对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2.6

建立事故处理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健全事故处理机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和“安全奖惩办法”,定因、定性、定责,严格惩处,通过教育和处罚使员工吸取教训,提高认识,增强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将“降低故障率事件率”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机制专题研究,开展地铁事故案例研究,学习先进一流的运营安全管理,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用“投石头原理”防员工思想麻痹,不断在“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水花”,让每个员工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安全生产形势估计得过好,要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和忧患感;同时,转变观念,对发生的事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领导层、管理层上剖析深层次原因,从加强管理上,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事后惩处为事前预防,不断提高事故分析处理能力。2.7

建立警地联动机制,共保地铁一方平安

目前,国内地铁都建立了相应的公安部门,地铁运营单位要加强与地铁公安的合作,充分依靠公安力量,保障地铁的平安秩序,建立《警地联动工作实施办法》,明确联动例会制度,工作联系机制及联动应急机制。通过双方精诚合作,共保地铁平安。

3结束语

上一篇:互联网合作保密协议书下一篇:怀念阳光灿烂的日子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