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魅力》说课稿

2024-07-30

《风的魅力》说课稿(精选8篇)

《风的魅力》说课稿 第1篇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风的魅力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十课《风的魅力》我将从四个方面展开。一说教材、二说教、学法;三说教学程序;四说教学理念。其中,理论根据将贯穿在整个过程中。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十课课题为《风的魅力》,属于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领域。本教学内容以儿童绘画为题材,引导学生认识风能,并进行创作。本课在制作风能玩具的乐趣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本人对教材的理解是:学生已经进行了四、五年的美术课堂训练,体验了简单的美术创作的乐趣,这个时候安排学生运用各种材料加工出风力玩具,对儿童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创作能力奠定基础。

(一)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风能的有关知识。

2、过程方法目标: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利用风能的玩具。

3、情感态度目标:在制作玩具的过程中感受乐趣,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自我探究、想象与创造的能力。

(二)、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能认识风能了解风能。

难点是:运用各种收集的材料制作各种有关风力的玩具

(三)、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属于高年级阶段,他们在认知能力上已经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了,也有了一些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比较符合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二、说教法、学法

我将运用欣赏教学法、示范观察教学法、引导启发教学法。

在学法上采用了欣赏法、观察法、操作法、体验法的指导方法,全面的使“眼、手、脑、”等感官都参与到学习当中去,这样不但能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们充分感受一下成功的乐趣。

三、说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老师的风筝作品。

学具:制作风筝的各种材料。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会飞的玩具――风筝,让同学们观察这些玩具为什么会飞呢?分组讨论,请小组汇报得出是风能的作用。引出本课课题《风的魅力》。

(二)、讲授新知,理解知识

风能是空气中水平流动的气流,由于空气有一定的质量,因而流动时必然有一定的能量,这就是风能。

引导学生说说风技能带给人类好处又能给人类带来的哪些灾难。如风能够为我们发电,农民利用风车浇灌庄稼,海上的帆船也是靠风掌握方向等等,风能在给人们带来许多好处的同时,也还会为我们带来许多的灾难,如:龙卷风,暴风雨等,希望我们能合理利用风能,为我们人类造福。

(三)、全面欣赏,尝试材料环节

1、首先播放山东潍坊风筝节视频,让学生置身风筝节,感受风筝节盛况和放飞风筝的乐趣。

教师在学生欣赏放飞风筝时对风筝节进行解说:

潍坊是风筝的发祥地,制作历史悠久,属中国三大风筝派系之一。潍坊风筝的主题多种多样,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4月20――25日在潍坊举行国际风筝节,每年都有来自许多国家的代表团前来参赛。

参赛的作品在潍坊的风筝博物馆陈列展出,其中的风筝题材广泛,种类繁多,技术精湛,各种造型,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2、技法点击:(板书步骤)

多媒体演示制作风筝的步骤:

A.将竹条或木条扎绑成十字形

B.用两根竹条或木条做斜杆,用薄纸或薄布蒙在骨架上

C.用一根线拴在横杆和竖杆的交叉点上,另一根拴在下端

D.美化的风筝(可以小组随意点缀,装饰)

(四)、创作体验,知识深化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欣赏体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材料,进行创作活动。时间安排虽然很短,但作用只是让学生在欣赏后再进行绘画创作的亲身体验,让课堂不仅仅结束在40分钟内,而是延伸到课堂之外,延伸到学生今后的每一次美术学习中去。

五、说教学理念

本节课是基于美术新课程标准而设计的。所贯彻的基本理念是:从讲授中明确知识,在欣赏中开启智慧,于评述中形成素养。即让学生在老师的讲授中学到风能基本理论,在欣赏作品时在创作中亲自感受风的魅力。这个教学理念通过让学生全面参与学习,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制作风筝,创作风筝当中去。从开始画到创作作品,进而表达了学习方式产生了转变,在知识的掌握上也自然产生了深化。

以上是我对《风的魅力》一课的理解和把握,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和指正。

《风的魅力》说课稿 第2篇

《风的形成》是小学科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地球的外衣”这一单元的内容。风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通过在上册已经学习过的风级、制作风向仪、风的观测及前一节刚学习的热空气等与风有关的知识,学生对风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具备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特别是前一节课学生认识了热空气会上升这一原理,更是为这节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自然界中的风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对提出的有关风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做假设性解释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风成因模拟实验。

2、科学知识:理解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三、学情分析

风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在学习了风级、制作风向仪、风的观测及学习热空气等与风有关的知识后,学生对风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具备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探究风的形成问题的方法及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对学生来说并不难。

学生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学习科学,对探究的过程、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没有形成,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概念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四、教法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与规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法

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身边常见的材料,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验探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风的形成。

2、分析归纳法

学生经历探究式教学活动,从中发现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其目的是让学生能从现象中获得科学概念。所以我在教学活动中尤其重视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在现象中发现规律。

3、讨论法: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让每一位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吸收别人的方法、学会交流与合作。

4、启发式教学法:课堂教学中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几个有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得出科学概念。

五、学法

1、观察感知法:抓住本课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通过在实验中观察并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让学生体会影响空气流动的因素。

2、小组合作法:《课标》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由基础好的带动基础稍弱的学生,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3、实验探究法

本课使学生经历设计实验、验证性实验、分析现象等探究过程。充分发挥他们在科学学习上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六、教学准备

教师提前准备风的形成探究仪、扇子、气球以及各个小组做实验要用的可乐瓶、蜡烛、打火机、香、小盘等,实验材料接近学生生活,易于接受,不致于因材料分散学生实验的注意力。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己设计风的成因模拟实验,从而理解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八、教学过程说明

(一)、贴近学生生活,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风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在学习了风级、制作风向仪、风的观测及学习热空气等与风有关的知识,学生对风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具备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

教学设计中,“生活中哪里有风?”学生联想已有经验,娓娓道来。紧接着设计了“学生制造风”的环节,更是点燃了他们生活经验的火花,他们用嘴吹,用书扇等,非常活跃。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了“空气的流动形成风”的特点。

(二)、学生大胆猜测,让好奇心伴其成长。

老师幽默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猜测的热情。“人造风是风的一种,是我们人为地让空气流动形成的.,像刚才我们用扇子来扇风,不扇时,扇子周围的空气不流动,我感觉不到风;扇扇子时,扇子周围的空气流动到我的脸颊和身上,我便感觉到了风。那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呢?是不是天上有一个孙悟空也拿着一把大扇子在那儿使劲地扇啊? 那自然界的风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一些技巧,而提出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想象!而想象,又是人类智能发展的最高境界。”教学实践表明,有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好奇心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新鲜的、美丽的。科学的做法可以使教育进入美好的境界,为孩子创造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好奇心伴随他们生命的始终,这无疑是教育馈赠给下一代人的最好的礼物!

(三)、科学实验探究,在动手研究中获新知。

《课程标准》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由教学的操纵者、主持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创新思维的激发者。

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节课活动的重点放在学生探究风的成因活动中,学生在自由的、开放的探究情境中不仅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而且在观察感受的过程中理解了自然界中风的成因,真正的感受科学,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老王》说课稿 第3篇

关键词:说教材,说学法,教法,说教学流程

近日参加了市里的说课比赛, 我选择了杨绛先生的经典作品《老王》。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赛后整理了自己的说课稿, 希望能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不幸者的善良, 穷苦心善是老王的特点, 文章便突出地写了他的“不幸”和“善良”。老王的不幸 (穷苦) 可以从“三独”、“三破”这两个侧面进行分析。“三独”即为“独干”;“独眼”;“独居”。一“破”即他用“破旧”的三轮支撑生活, 写出了维持生计的艰辛。二“破”即他用“残破”的身体出力干活, 写出了生活的痛苦, 三“破”即他居住在“塌败”的小屋苦度光阴, 写出了生活的艰苦。不仅如此, 老王其实也时时在遭受着精神上的苦痛, 因为眼瞎, 有人说他是年轻时不老实, 害了什么恶病, 从心灵上摧残他, 打击他。所以, 无论是从物质上, 还是从精神上, 我们都可以读出老王的凄苦与艰难。他是这么的不幸, 可是他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善良之心。他的善良我们可以从“三送”体会到:“一送”送冰;“二送”送钱钟书;“三送”送鸡蛋香油。老王的命苦与心善通过这“三破”、“三送”在作者的笔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巧妙之处就在于利用“我”与老王的平平淡淡的交往, 用“我”的慧眼来看老王, 他的不幸之至与善良之至就得以体现。不仅如此, 从“我”的眼里看老王还可以看出“我”及其家人的同情心与爱心。从作者的情感态度中, 我们不难体会到该文的写作目的。

本专题主要由“殉道者之歌”、“烈士的抉择”、“底层的光芒”这三个板块组成, 可见, 这个专题的主题主要是体现不同人的人生精神及追求的。而《老王》正是“底层的光芒”中的一篇散文。同时结合《老王》一文的特点, 我拟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把握人物形象, 体会作者感情。

2、过程和方法:评价人物形象, 品读文章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本文感情, 学会尊重、关心不幸的人。

教学重点:评价人物, 品味语言。

解说:“对感人的形象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这是新课标中所规定的阅读能力训练点, 而且本文也是通过该能力点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说情感的有效途径。“品味语言”同时也是新课标中所规定的阅读能力训练点, 根据本课实际及学生在平时所表现出来的品味语言、语言表达的劣势, 所以我确定它也是本课阅读的重要能力训练点。

教学难点:对人物的全面评价及对语言特点的准确把握。

解说:学生对人物的分析已经远远不是第一次了, 可实际情况却是不尽人意。学生对人物的评价往往是搞得有些支离破碎, 且缺少对环境及背景、故事情节的联系, 所以说, 从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看, 这一项仍是难点;关于语言特点这一方面, 也是考虑到学生的实际, 学生的口语表达及写作缺少对语言的锤炼过程, 语言不仅缺乏生动性, 也缺乏真情实感。

二.说学法、说教法。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目标问题化的学习方法, 也包含着教师的互动参与法, 点拨法, 品读法。

三.说教学程序:

本课我计划安排一个课时, 为了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有效帮助学生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 进一步训练学生把握阅读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类作品的方法, 提高能力, 所以我对本文的教学程序作了如下的设计:

导入:

(一) 说老王

1、老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浏览文章, 分别用文中的两个关键词概括。

不幸;善良

(1) 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些方面?

(2) 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品味探究

2、文章中写了老王很多事, 但有详有略, 其中最感动你的是哪件事?

老王送鸡蛋、香油。

3、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片断。 (齐读第8段;分角色朗读9至14段;齐读第15段) 然后, 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_, 因为:

4、小组合作交流, 代表发言: (预设答案)

(1) “有一天, 我在家听到打门,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2) 他面色死灰, 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 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3)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 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 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4) 他“唔”了一声, 直着脚往里走, 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 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5) 我强笑说:“老王, 这么新鲜的大鸡蛋, 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我谢了他的好香油, 谢了他的大鸡蛋, 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6) 他一手拿着布, 一手攥着钱, 滞笨地转过身子。 (7) 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说明:课上教师尽管放开学生的手脚, 让学生大胆地谈出自己品读的感受, 不必拘泥于工具书上的答案, 而且鼓励学生大胆探出自己读书的感受。通过这一环节的交流, 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到, 感人的文章并不是堆砌华丽的词语, 而是在平实诙谐的语言文字中饱含着真情, 精练准确的语言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品读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 朱自清的《背影》, 不都具有这样的语言特点吗?这样就会使学生体会到写作中认真地锤炼语言是至关重要的。人物的感情的流露, 作者情感的表达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而不是结尾几句的苍白无力的抒情所能表达的。

(二) 说作者

1、老王是不幸的人, 又是善良的人。那么, 面对老王的遭遇, 作者一家如何表现的呢?

同情、关心、爱护、帮助老王。

2、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 (预设答案)

A、照顾老王生意, 坐他车;

B、女儿送鱼肝油, 治好老王夜盲症;

C、关心老王的生活;

D、老王再客气, 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E、老王送来香油鸡蛋, 不让他白送, 也给了钱。

3、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的人?善良的人。

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4、作者如此竭尽全力帮助老王, 为什么还会如此愧疚呢?

(小组讨论)

明确:愧怍:惭愧, 心里不安。老王是这样一个临近死亡的苦人儿, 直着脚, 给作者动香油鸡蛋, 对于一个生活艰苦的贫困者来说, 这是弥足珍贵的。然而当时的“我”却豪无感觉, 没有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没有及时向他表达谢意, 没有领受他情意, 为老王做得太少, 心中的悲伤难以抹去, 几年下来, 才深悟到自己的麻木, 对社会底层的劳动者采取了居高临下的态度, 没有与他平等相待, 为自己做的还不够感到愧怍。

5、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本文写老王与我的交往, 描写了老王的勤劳、善良, 表达了作者人要平等, 要互相关心、爱护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 说自己 (反馈实践) 。

播放一组关于中外生活在底层人物的幻灯片, 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感染下进一步思索, 我们该怎样对待我们身边千千万万个像老王一样的人们。

说明:此环节的安排, 目的是让学生由己及人反观自己的一言一行。

《风的魅力》教学设计 第4篇

学习目标:

①引导学生认识风能。

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风力玩具。

③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习重难点:以风的魅力为主题,引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风力玩具。

设计理念:《风的魅力》是小学美术教学阶段“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宗旨,让他们从生活经验中感知风能的魅力所在,引起学生学习新知、探究新知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交流并合作制作一个利用风能会动的玩具,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1)激趣导入,感受风的神奇

师:我们这个班的同学一直以来就爱观察,爱思考!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请看大屏幕!

师:在这部电影中你看到的是什么?

生:龙卷风。

师:龙卷风给你们什么感觉?

生:触目惊心、害怕……

师总结:啊,龙卷风不但具有巨大力量,还具有破坏性,甚至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灾难。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段跟风有关的视频。

师: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有花有草,景色很美……

师:大自然中的万物啊,都是在风的作用下显得那么的有活力有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风的魅力》这一课。

(2)联系生活,感知风的运用

师:那么风是怎样产生的呢?谁知道?

生:热空气遇上冷空气……

师:说得很好,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由于空气是有一定质量的,因而在流动时必然具备一定的能量,这就是风能。

师:风能的作用可大了,从古至今,有许多人利用风能资源为人类服务。怎么用的?请看大屏幕!

师:这部电影讲的什么故事啊?

生:借东风火烧赤壁。

师:古人真聪明啊,他们利用风能战胜了敌人。

师:我们现代人是怎样利用风能的呢?瞧!帆船利用风能前进;风力发电机,利用风能发电;科学家设计的风能汽车;航天飞机利用风能可以缓速;利用风能的帆板运动;荷兰的风车利用风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师:同学们,看完了这么多的风能发明,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

生:我也想做一个发明……

师:那你想利用风能资源做点什么呢?想做什么?

生:放风筝、玩风车……

师:其实你们刚刚说的风筝风车,都是利用风能资源设计的风力玩具。看,这里还有很多的风力玩具呢。漂亮的风筝,纸飞机,风车,不同式样的风车,组合形的风车,竹蜻蜓,风铃,飞盘。

(3)直观示范,学做风力玩具

师:那这些风力玩具是怎么做呢?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件风力玩具,是一只非常漂亮的风筝,请同学们猜一猜、说一说老师做这个风筝的步骤。

生:先把两根竹条扎成“十”字形,然后再用两根竹条做斜杆,再蒙上彩色卡纸,再装饰一些彩色的皱纹纸,最后再拴上毛线,一只漂亮的风筝就做好了。

师:你观察能力真的很棒,这个老师在风筝上面蒙的卡纸是什么形状啊?那我们还可以怎么去装饰风筝呢?

生:在风筝上面,可以设计其它图案,可以剪可以画。

师:我们在装饰风筝的时候,可以设计几何图形,还可以设计什么式样呢?

生:卡通人物、飞机、十二生肖动物形象

师:说得很棒!老师今天也准备了一些材料,两张一大一小正方形手工纸、一根塑料棒、还有一根大头针。老师想做一个风车,请同学们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做风车的?我们先剪好一张正方形卡纸,分别从四个角剪开并向中心集合,再拿出一张比它小一点的正方形卡纸,同样的方法从四个角剪开并向中心集合,用大头针把纸固定在塑料棒上,简单的风车就做好了。同学们,我们还可以怎样再去装饰它?

生:可以在风叶上装饰彩带,也可以在风叶上剪出漂亮的纹理。

师:说得很好!我们大家今天准备的都很充分,带来了很多的材料,谁站起来说一说,你准备了什么材料,准备做什么风力玩具?

生:……

师:那刚才我们同大家一起了解了这么多风力玩具的制作方法及材料的特点,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件与众不同的风力玩具呢?

生:想。

(4)自主实践,制作风力玩具

师:请同学们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风力玩具。开始吧!(10m)

(5)展示分享,体验风的魅力

师:我看好多同学都已经做好了,有没有觉得自己的风力玩具做的很棒的,站起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评价自己的作品)

师:大家都做的是什么风力玩具啊?

生:……

师:同学们,你们做的风力玩具真的很棒,现在我们去操场体验一下风的魅力!好,出发!

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风的魅力了吗?你们开心吗?

生:感受到了,很开心。

师总结:风啊,只要我们很好地加以利用,它不但会成为我们的好朋友,还能带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乐趣!

(6)拓展延伸,诱发风的想象力

课后,1.请同学们再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去表现风力玩具。

2.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你的作品,走近大自然,感受风。

3.查阅相关的风能知识,想象并构画你对风能利用的进一步设想,如何更低碳环保。

风的形成说课稿 第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风的形成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风的形成说课稿1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建构新的科学概念,纠正错误的前概念,丰富有待完善的概念。在建构科学概念的同时,思维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理想的状态是:在教学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思维)与科学概念的建构协调发展。

《风的形成》选自河北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本课的教学是在三年级认识空气和风的基础,通过探究自然界风的形成,了解热传递的另一方式——对流。这节课从生活现象入手,启发学生提出有关风的成因的问题;进而通过 “观察上升的空气” 活动来引导学生认识热空气的性质。“风的形成”活动通过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认识风的成因。最后引导学生尝试用科学知识去解释身边的现象。

这一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多个版本的教材予以选用。这说明此内容既是课标所要求的,也是编写者所看重的,它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很有必要。为了帮助学生建构概念,同时在建构概念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我做了如下思考:

一、了解学生已有认知 为新旧概念的建构作铺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风的形成》一课最主要的概念是“空气受热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要让学生建构概念,首先我们要了解学生在学习之前的经验和认识----“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的”。然后才能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建构新的概念----空气受热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因此我摒弃了教材中的问题导入,改了用孩子们熟悉的“风车”作为本课切入点。易于调出学生之前学过的经验与知识——空气流动形成了风。通过“风筝”和“风车”的对比,让学生找到两者的所需环境的区别与联系,易于学生对“人造风”“自然风”概念的构建。

二、以教材为本 兼顾本地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

课本里的“观察上升的空气”环节,采用了螺旋纸圈作为实验材料,学生观察后大多数会得出空气受热后会旋转的结论,不利于后期教学的开展。因此我把螺旋纸圈改成了质轻易得的羽毛作为演示实验的材料。学生在观察后能立马得出“空气受热会上升”的结论。鉴于学生们对科学实验向往好奇的心理,但又缺乏必要的操作经验,所以我边演示边详细地讲解,为之后的学生分组实验作出示范。

三、引发认知冲突 促进学生思考 提升思维力度

当学生已经通过前面的演示实验得出了“空气受热后会上升”的结论后,我继续发问:周围的冷空气会流动吗?一般学生会有两种不同的想法。我引导他们进行科学地猜想:被加热的空气上升后,会留下一个空位,这个位置会一直空着吗?并以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对比,学生也一致认可空气和水一样是可以流动的,从而孩子们会得出“空位会被周围的空气补充”的结论。这也为后面分组实验中的方案设计做了铺垫。这不正是学生思维得以提升的体现吗?

四、有效拓展 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拓展思维的广度

《课程标准》同时指出: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小学科学课程的开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既要在课堂中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兼顾提高学生科学能力和良好的科学态度,必将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我把课堂猜想和课外的动手验证相结合。结束教学后,我用一段视频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发问:蜡烛加热空气形成的风很小,怎样改进刚才的实验能得到更大的风呢?这样的提问符合孩子们的心理,也符合五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更是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风的形成》是一节传统的经典课,以往的教学不乏精彩之处。而我是从学生原有认知的概念出发,学生通过通过观察、比较、猜想、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并用实践加以检验。帮助学生以证据和逻辑,主动建构科学概念,锻炼了分析、比较验证的科学思维,并尽量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得以显性化呈现,真正让科学概念与思维能力得到协调发展。科学课程的实施,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些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亲自动手动脑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之前的经验和认识----“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的”基础之上而展开的。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建构新的概念----空气受热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因此我摒弃了教材中的问题导入,改了用孩子们熟悉的“风车”作为本课切入点。易于调出学生之前学过的经验与知识——空气流动形成了风。通过“风筝”和“风车”的对比,让学生找到两者的所需环境的区别与联系,易于学生对“人造风”“自然风”概念的构建。

在教学中,我大胆改进与创新,使实验装置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充分给予时间照顾每一组学生,尽可能地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培养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当然,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单独完成一次实验,也正是在组内协同的氛围中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我的困惑

1.现在大部分学校(包括城区)对科学课的实验仪器配置落后,生分组实验造成严重影响。

2.科学课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班级之间或是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该如何调和?

风的形成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风的形成》是小学科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地球的外衣”这一单元的`内容。风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通过在上册已经学习过的风级、制作风向仪、风的观测及前一节刚学习的热空气等与风有关的知识,学生对风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具备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特别是前一节课学生认识了热空气会上升这一原理,更是为这节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自然界中的风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对提出的有关风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做假设性解释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风成因模拟实验。

2、科学知识:理解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三、学情分析

风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在学习了风级、制作风向仪、风的观测及学习热空气等与风有关的知识后,学生对风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具备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探究风的形成问题的方法及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对学生来说并不难。

学生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学习科学,对探究的过程、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没有形成,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概念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四、教法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与规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法

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身边常见的材料,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验探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风的形成。

2、分析归纳法

学生经历探究式教学活动,从中发现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其目的是让学生能从现象中获得科学概念。所以我在教学活动中尤其重视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在现象中发现规律。

3、讨论法: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让每一位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吸收别人的方法、学会交流与合作。

4、启发式教学法:课堂教学中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几个有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得出科学概念。

五、学法

1、观察感知法:抓住本课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通过在实验中观察并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让学生体会影响空气流动的因素。

2、小组合作法:《课标》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由基础好的带动基础稍弱的学生,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3、实验探究法

本课使学生经历设计实验、验证性实验、分析现象等探究过程。充分发挥他们在科学学习上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六、教学准备

教师提前准备风的形成探究仪、扇子、气球以及各个小组做实验要用的可乐瓶、蜡烛、打火机、香、小盘等,实验材料接近学生生活,易于接受,不致于因材料分散学生实验的注意力。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己设计风的成因模拟实验,从而理解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八、教学过程说明

(一)、贴近学生生活,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风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在学习了风级、制作风向仪、风的观测及学习热空气等与风有关的知识,学生对风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具备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

教学设计中,“生活中哪里有风?”学生联想已有经验,娓娓道来。紧接着设计了“学生制造风”的环节,更是点燃了他们生活经验的火花,他们用嘴吹,用书扇等,非常活跃。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了“空气的流动形成风”的特点。

(二)、学生大胆猜测,让好奇心伴其成长。

老师幽默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猜测的热情。“人造风是风的一种,是我们人为地让空气流动形成的,像刚才我们用扇子来扇风,不扇时,扇子周围的空气不流动,我感觉不到风;扇扇子时,扇子周围的空气流动到我的脸颊和身上,我便感觉到了风。那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呢?是不是天上有一个孙悟空也拿着一把大扇子在那儿使劲地扇啊? 那自然界的风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一些技巧,而提出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想象!而想象,又是人类智能发展的最高境界。”教学实践表明,有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好奇心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新鲜的、美丽的。科学的做法可以使教育进入美好的境界,为孩子创造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好奇心伴随他们生命的始终,这无疑是教育馈赠给下一代人的最好的礼物!

(三)、科学实验探究,在动手研究中获新知。

《课程标准》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由教学的操纵者、主持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创新思维的激发者。

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节课活动的重点放在学生探究风的成因活动中,学生在自由的、开放的探究情境中不仅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而且在观察感受的过程中理解了自然界中风的成因,真正的感受科学,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充分发挥了科学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他们的科学素养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

风的形成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风的形成》。我的资源包有五项内容,下面我以说教学设计为主线,把其他资源整合在其中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风的形成》是青岛版三年级下册中的内容,风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教材设计重点探究风的成因,了解人们对风的利用,认识风的两面性,进而突出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根据课前对学生的了解,我发现:通过前段研究风级、制作风向仪、风的观测及学习热空气等与风有关的知识,学生对风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具备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但对于风与热空气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还没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知识目标确定为:

1、知道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2、能解释季风的成因。

探究目标为:

1、能从实验现象出发,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2、能用模拟、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风的成因。

情感态度目标为:

愿意利用所学的风的成因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四、教学重点:

能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风的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

利用风的成因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五、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讨论法、分组实验法。通过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认识风的成因。最后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学法上,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实验法。

下面我来表述教学流程。

六、说教学过程

(一)观察现象导入新课

1、教师首先给同学们演示一个新奇的现象:把教室窗打开一条缝,将两根丝带分别放在窗缝的上边和下边,学生会观察到两根丝带分别向相反的方向飘动。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2、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提炼问题:你觉得风是怎么形成的?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对风的研究兴趣,让学生大胆猜测风是怎么形成的,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能够从实际出发,进行后面的环节。

(二)实验探究风的形成原因。

1、出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材料来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在讨论交流中完善实验设计:先不点燃风箱中的蜡烛,用火柴点燃卫生香,将卫生香置于风箱侧面小孔处,观察烟的流动方向;再将风箱中的蜡烛点燃,固定于风箱上部小孔正下方,将风箱正面密封,然后用火柴点燃卫生香,将卫生香置于风箱侧面小孔处,观察烟的流动方向。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分析原因。

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强调几点:①前后对比实验中,除了蜡烛燃烧和不燃烧之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②实验过程中纸风箱要不透风;③纸风箱易燃烧,实验中要小心。同时要求学生小组之内可以用图画、文字进行实验现象的记录。学生按照“我们是怎样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汇报实验结果。

2、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完成实验探究。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各组,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

3、组织交流现象,并分析成因,归纳结论:未点燃蜡烛时,烟向上飘;点燃蜡烛后,烟全部经风箱侧面小孔流进箱内,然后从顶部小口上升。这是因为蜡烛燃烧将箱内空气烧热,热空气从顶部小孔上升后,箱外冷空气就从侧面小孔流进箱内补充,从而形成风。可见,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在此环节中,学生的交流表述很可能是不规范和不完整的,教师要及时引导和帮助梳理,以求快速理清思路,理解原理。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这一环节,首先引导学生回到上课初提出的问题上:为什么窗缝上部和下部的丝带飘动的方向相反?能不能用我们刚刚获得的知识解释一下?此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对实验中理解的原理做进一步巩固,加深理解。

2、向学生介绍一种我们沿海地区独特的自然现象:就是在海边,白天,风总是从海面刮向陆地,到了夜晚,风向就会倒过来,从陆地刮向海面,这种现象被称作“海陆风”,鼓励学生课后自主探究,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一下这种现象的成因。目的一是引领学生学会查阅资料,二则激发学生继续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把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外。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下面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礼貌显魅力 说课稿 第6篇

我说课的课题是《礼貌显魅力》。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课堂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礼貌显魅力》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一节的内容。这节内容从最简单的礼貌行为入手,对学生进行交往艺术方面的启蒙教育,与前面三个单元的内容构成有机的统一整体,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教育学生诚信做人奠定了道德基础,反映了思想品德课的核心思想。本节内容符合当今时代的规范和礼仪,对提高人的素质和涵养有着重要意义,地位可见一斑。

(二)学情分析

一个文明礼貌的人不是自然形成的,与他所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而我所带的学生生源几乎来自农村,虽然朴实可爱,但文明礼貌比较欠缺,在他们的身上缺失了许多传统的文明礼仪,思想上不重视文明礼貌,家长也忽视孩子的品行教育,也不为孩子做出表率,导致学生在交往方面陷入困境,学生亟待提高思想上和行为上的修养。

八年级学生也有他的优势,好奇心强,喜欢大胆尝试,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这有利于教师创设活动情境,展开教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生活实践和学习的基础上,学会礼貌待人,尊重他人,要把礼貌用语经常挂在嘴边。确定的依据: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主旨在于改善受教育者的品德水平,最终的目标是践行道德规范。许多学生其实也懂得这方面的道

理,然而实际生活当中却缺乏礼貌,甚至蛮横无理。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教会学生礼貌待人。

教学难点:礼貌的作用以及礼貌与尊重之间的关系。确定的依据:这一部分理论性较强,如果不注意,很可能演变成一种说教,回到政治课的枯燥模式当中,这一点较难把握,所以教学中应给与特别注意。

二说教学目标

本科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与沟通”:“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结合所在学校八年级的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本科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纠正学生的交往态度,升华自身的情感,发自内心地认识到礼貌 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认识到文明礼貌对提高人的修养大有益处。

2、能力目标:学会以礼待人,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大 胆尝试,努力实践的能力!

3、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是礼貌,礼貌的作用,礼貌的表现,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

三说教法

1、现象调查法:通过测一测找一找等调查活动,并进行统计,用数字和现实来说明我们的礼貌行为已陷入危机!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

2、情感体验法:借助情境表演和观看幻灯的形式,创设一种氛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发学生思索和对比,可以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认同,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3、活动探究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体验和领悟,这种方法能体现教学理念“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精神,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渗透!

4、问题启发法:教学是以问题为线索的,精心设计好问题,犹如让学生钻进了你事先布置好的陷阱里,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和展开!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四说学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引导学生学习有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围绕教材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指导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培养学生客观分析问题,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大胆发表观点,乐于捕捉身边事例,结合自身体验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采用现象调查法来导入新课。由现象入手,更具说服力!我下发文明礼貌调查清单,满分为10分,让学生进行分组填写并给与统计!看看学生能有多少及格的。从而引出话题,让学生产生惊奇和思索,激发学生学习和听课的欲望!

1、准时、不迟到

2、彬彬有礼

3、饭桌上行为得体

4、不顶嘴

5、不打断别人说话

6、把“请”、“谢谢”挂在嘴边

7、收到礼物后,写回谢条或当面道谢

8、耐心地等待轮到自己

9、随时随地体贴照顾别人(如替人开门等)

10、尊敬和关心他人

(二)合作交流,新课探究。

1、事例感染,让学生认识到缺少礼貌的危害,体会感悟礼貌的作用及意义。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总部底层的大花园中,销售部经理带着孩子休息,孩子边吃边扔,旁边有一位老者跟着她们母子捡地上孩子扔下的垃圾,母亲拉着孩子的手说:”如果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就像他一样做清洁工”。老人在旁默不作声……

下午,公司召开全体中层干部会议,女经理匆匆赶往会议室,推门进入,发现坐在主席台的却是上午的那位老者(他就是总裁)……

教师启发提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为什么?对你有何启发?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计各种结局,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探究中感悟到礼貌的重要意义!这是突破本课重难点的第一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辨是非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反面的角度让学生意识到没有礼貌会让你失去他人对你的信任,从而引出教师所要分析讲解的话题,即礼貌的作用和意义:简单的礼貌行为传达着你对他人的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也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里的故事《太阳和风》,进行归纳和总结。在这里我设置两个问题:一是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即可。二是结合我们身边的事例,说说我们自身的感受,并剖析无礼的害处。最终得出结论:尊重温和永远胜于激烈狂暴,有礼胜于无礼。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礼貌是尊重的具体体现。

3、小品表演,情景感悟。

情景剧表演《微笑的魅力》。学生表演完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感悟礼貌在人际交往当中的重要性。通过小品表演,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有利于对学生表演能力、探究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认真回答教材设计的问题,从而引出第二个内容:你认为礼貌都包含哪些方面?具体表现有哪些?幻灯展示,列表归纳(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4活动探究,落实教学目标。

探究题目:

1、日常礼貌用语大体分为哪几种?

2、请各小组进行归纳,并诵读教材中的礼貌用语。

2、即兴表演。如果客人到你家去做客,你参加各种活动或是到老师办公室,都该使用那些礼貌用语呢?应该有的态度和举止又怎样表现呢?请同学们上台表演。

3、结合学生生活,校园不礼貌的口头禅有哪些?找出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学生改掉口头上的不礼貌用语,远离不礼貌行为。

(三)知识梳理,总结归纳,再现主题。

1、请学生归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请同学们围绕礼貌用语制作一条公益广告,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请同学进行倡议,倡议大家使用礼貌用语。

(四)板书设计(略)(五)课后延伸。作业:反思一下自己在与人交往中的行为举止,有那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有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改进方法。

《色彩的魅力》说课稿 第7篇

只有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才能从整体上安排教学。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1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了解三原色、对比色以及色彩的三要素等知识,观察色彩在作品中的效果,掌握色彩搭配的方法,并创作出一幅表达情感的作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色彩搭配的魅力,用色彩美化和装饰生活。

二、说学情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了解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合理把握好学情是设计一堂课的基础。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在此之前已经学过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但是对于三原色以及色彩的搭配方法的了解还有所欠缺。因此我将着重带领学生系统的学习色彩知识,表达主观情感,培养审美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具有支配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性,起着支配和指导教学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了解三原色、对比色以及色彩的三要素等知识,观察色彩在作品中的效果,感受艺术家利用色彩传递出的自然之美和主观情感,并运用色彩搭配的方法创作出一幅表达情感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观察色彩的三要素变化实验和色彩图片,了解色彩基础知识,学会搭配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体会不同色彩搭配产生的心理感受,运用不同的色彩进行组合,创作出一幅表达主观情感的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色彩搭配的魅力,用色彩美化和装饰生活。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我的教学目标,为了使课程有的放矢,我设置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色彩知识和搭配的方法。

难点:合理运用色彩搭配,表达主观感受。

五、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教学活动中的高度融合和有效统一。本次授课,我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来展开我的教学,使本堂课的教学活动更加的丰富多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说教学准备

朱用纯在《朱子家训》中说到“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因此,课前做好教学准备尤为重要。我准备了多媒体、水彩颜料、画笔等教学用具来辅助我的教学。

七、说教学过程

至此,课程教学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我将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展开具体阐述。

(一)趣味情境导入

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导入的环节,我会分别播放音乐《蓝色多瑙河》《西班牙斗牛曲》,并提出问题:这两首音乐带给你们怎样的感受?什么样的颜色能表达这种感受?学生可能会回答:蓝色能够表达舒缓、平静;红色能够表达激昂、兴奋。进而我会总结出:音乐可以触动我们的心灵,同理,色彩也可以表达我们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以此来引出课题《色彩的魅力》。

(二)作品图像识读

教学过程就是不断的提出疑问,进行思考,解除疑问的过程,所以我将展示色相环,并提问学生:哪些是三原色?为什么称之为原色?引导学生理解红、黄、蓝作为三原色,不可被其他色彩混合得出,但可混合得出其他色彩。接着我会演示三原色颜料调和的实验,提出问题:三原色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可以观察到混合出了深浅不同、颜色不同、饱和度不同的色彩。进而我总结出:色彩三要素包括色相、纯度和明度。色相是每一种色彩的“相貌”,明度是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而纯度则是色彩的饱和度。

此时,学生对于色彩搭配方法还有所欠缺。因此我会展示图片《树枝上的樱桃》《蓝天下的麦苗》,提问:图片中都有什么颜色?它们在色相环的什么位置?这些颜色给你什么感受?鼓励学生主动回答得出:红色和绿色,在色相环对应180°的位置;蓝色和绿色,色相环相邻90°以内;红色给人温暖的感觉,蓝色让人感觉寒冷。

为了使学生对色彩有更深刻的体验和认识,紧接着我会采用“对号入座”的小游戏,出示三组色彩搭配图和词语卡片,请学生将图与词进行对应,并提出两个启发性的问题:三幅作品中面积最大的分别是什么颜色?用什么词语形容?学生积极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色彩除了以上感受,还能给人前进、后退等诸多感受。色彩之间通过互相搭配,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变幻出无穷的魅力。

通过层层设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游戏的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而且可以激发主动学习思考的潜能。

(三)技法表现探究

教师的示范赋予课堂于“形”,学生的创作赋予课堂于“神”,神形兼备,方为上品。我会以“四季”为主题,分析色彩,为学生演示搭配方法:1.选取相同的造型和构图,形成一个系列;2.根据季节选取合适的主色调,进行色彩搭配。为学生触类旁通,并为学生的创意实践做指引。

(四)美术创意实践

此时是学生扩散思维的实践环节,因此,在课堂上我会给学生20分钟的时间进行艺术体验:自拟主题,绘制能表达主观感受的色彩画面。学生在构思和实践创作过程中我会从色彩搭配方法、三要素的变化、调节色调等方面给予指导,为学生独立创作提供拓展的思路。

(五)多元展示评价

“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我会创设“魔幻色彩碰撞大赛”的趣味情境,请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从色相对比、冷暖对比等多方面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主体多元化,角度多维化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摆脱盲目被动而走向自觉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改进了教师教学。

(六)小结升华作业

正所谓:“编箩编筐,重在收口;描龙绘凤,重在点睛。”在课程最后我将采用问答方式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同时升华情感:合理利用色彩,可以装点、美化生活。最后,我会布置作业:课后尝试运用色彩记录自己每一天的心情。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知识学生才愿意去学,因此做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八、说板书设计

《苏武传》说课稿 第8篇

《苏武传》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4第四单元编选的一篇具有典范意义的文言文, 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 面对威胁利诱仍坚守节操, 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 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根据我校的学生情况, 我把学习积累文言知识, 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作为本课教学难点, 把学习本文运用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对比映衬的手法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方法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二.说教法

教材虽然篇幅较长, 个别字词生僻, 但人物形象饱满, 情节生动, 文学性、观赏性较强, 课下注释很详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敢于创新, 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 就能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我打算采用:1.启发式教学, 2.学案式教学, 为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我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引导学生采用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过程

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 我安排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学案式教学, 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1.导入:展示年轻的苏武手拿符节准备出使匈奴的照片以及播放《苏武歌》, 引导学生找出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节”字。“节”既表明了他是持符节出使匈奴的大汉的使者, 也是指苏武在面对重大变故, 对敌人的种种威逼利诱, 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民族气节。

(目的:为营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采用图片展示的方式导入新课, 能迅速地让同学们找出“节”是贯穿《苏武传》的一条主线, 是苏武伟大精神的核心所在。)

2.浏览全文, 梳理情节。

《苏武传》是通过哪些内容展示苏武的崇高气节的?请同学们分小组分角色朗读。

总结:两次自杀———刚烈豪壮之节, 三次拒降, 十九年坚守—忠贞之节。

(目的:让学生走进历史, 走进文本, 直面人物, 主动参与。在研读文本中探究角色, 在角色进入中体验情感, 让枯燥无味的文言文鲜活起来, 让同学们在角色品评中回归主旨。)

3.重点探究。

引导学生分析本文运用富有个性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对比映衬的方式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方法。

问题设置:

(1) 引导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你认为苏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 引导学生分析本文塑造人物的技巧和方法。

1文章详写卫律和李陵的劝降的目的。

2苏武自杀的原因和自杀时周围人的反应。

3苏武被囚禁和北海牧羊时的表现。

4.师生共同总结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简洁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对比反衬的手法。)

(在重点探究环节中, 1.我请每个小组推选出来的同学发言———引导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2.接下来在引导学生分析本文塑造人物的技巧和方法时, 我依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启发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巡回点拨、指导。讨论结束后, 教师抽查讨论结果, 小组代表发言, 其他小组补充。目的:启发思考, 培养学习主动性;倡导合作, 利用集体智慧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

5.学生披文入情, 齐读苏武语录, 感受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课件展示:苏武手拿已经掉完毡毛的符节屹立于旷野之中牧羊的背影。)

(目的:和前面苏武年轻时手拿毡毛的形象对比呼应, 让苏武形象更加突出, 为后面小结做铺垫。)

6.延伸探究, 归纳形象。 (苏武为什么会被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纪念和崇敬?)

五.说教学反思

文言文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一般学生对于文言文是不感兴趣的, 所以课前我给大家讲述了苏武的故事, 让学生们对苏武这个人感兴趣。根据我校的学生情况, 我用了两节课的时间, 引导学生梳理积累文言知识, 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落实效果不太好, 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够掌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风的魅力》说课稿】相关文章:

《色彩的魅力-染纸》说课稿08-07

风的魅力教学设计07-09

展示魅力南京,魅力中国作文08-12

初中语文“魅力”课堂教师必须具备的魅力02-25

领导魅力05-07

师德魅力05-13

化学魅力06-07

魅力无限06-09

品牌魅力06-18

魅力科学07-19

上一篇:三年级数学课后辅导下一篇:浅谈在中职学校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