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全集之四完

2024-07-02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全集之四完(精选6篇)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全集之四完 第1篇

时间

第二周 第二节

课型

一课时

内容

1、基本体操:第八套广播操(4-6)节;2、游戏:块块集合;

目的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第八套广播操的要领及动作。

2、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和节奏感。

3、培养学生能够遵守纪律和快速集合的能力。

顺序

教学内容

场 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队列:立正、稍息、集合、解散。

2、复习广播操的前三节。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同上队列四列横队。

1、教师语言要清晰。

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3、讲解队列练习的要求。

4、师生一同练习。

1、学生站四列横队。

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关查。

3、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

4、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

1

1

2

10

一、第八套广播操(4-6)节;

第四节,体侧运动。

第五节,体转运动。

第六节,全体运动。

组织:

同上队列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3、教师给学生个别指导。

1学生认真听讲动作方法和要领

2学生集体练习。

3学生分组练习。

4X8

18

                   

顺序

教学内容

场 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重点:各节的动作要领及要求。

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和优美大方有节奏感。

四、游戏:

块块集合

规则:

1、 必须按信号散开和集合站队,散开后学生必须离开原位。

2、 分散集合时不许堆拉冲撞他人。

组织:

同上队列四列横队。

4、找学生表演。

1、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

2、学生练习比赛。

3、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

4神饱满动作轻松整齐一致

1、学生认真听讲游戏规则。

2、学生练习比赛。

3、分组比赛。

2/3

9

一、放松;

二、小结;

三、下课

组织:

自由散开

1、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1、认真听讲,精神饱满。

2、下课。

1

3

 

 
                 

.8.21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全集之四完 第2篇

第十周 第1课教

一、跳绳:跳短绳(考核)

二、自选项目:排球或篮球

一、通过跳短绳的考核,检测学生跳绳能力,掌握技术情况,发展跳跃能力。务

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拼搏向上的精神。内 容

一、课堂常规(略)准备部

二、准备部分 1、队列、慢跑

1、体委组织整队

1、学生听口令站弱3

一、练习: 1、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2、学生练习3、考核开始 *、要求:听从指挥,遵守规则

二、练习:分别在球类场地活动 *、要求:听从组

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数 量

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队 任务

2、学生听口令练习、模仿

2、徒手操、伸展运动 3、教师指挥,口令

4、组织:四列横队

一、组织:共分四组分别考核 *、教法:

1、宣布考核方法,注意事项及要求 2、编组考核

3、根据学生兴趣安排其它练习项目

二、组织:自由形成小团体,锻炼或比赛 *、教法:

分 3、专门性练习

一、跳绳:跳短绳基本部

(考核)

二、根据学生兴趣选择练习项目(排球或篮球)

1、教师布置器材,观察 长领导,自觉遵守2、小组长负责

纪律

弱 5

结束部分

一、放松活动

二、总结

三、下课

1、教师组织领做 1、学生模仿

2、指出本课优点与缺点 2、学生听,提问 3、组织:四列横队

第十周 第2课

体 育 课 教 案

一、身体素质练习

二、武术:少年拳第一套

一、通过素质练习,使学生掌巡回锻炼的方法,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二、改进少年拳第一套(1-4)动作要领。务

三、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敏果断等优良品质。内 容

一、课堂常规(略)准备部

二、准备部分

1、队列、慢跑

2、徒手操、伸展运动

1、体委

组织整队

2、教师

宣布本课内容,任务

3、教师

指挥,口令

4、组织:

四列横队

一、身体素质练习

二、武术:少年拳第一套1-4节 重点:

1、动作到位有力手眼协调配合2、垫步弹踢,马步横打

一、组织:分四组巡回锻炼 *、教法: 1、讲解示范 2、学生练习3、时间控制

二、组织:四列横队 *、教法: 1、完整示范动作

一、练习: 1、翻越障碍 2、云梯移行 3、蛙跳 *、要求:在完成次数或时间的情况下尽量保证动作质量

二、练习: 1、震脚架打 2、蹬腿架打

1、学生听口令站

2、学生听口令练

习、模仿5 弱

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 数 量

3、专门性练习

0强中弱 5

2、分解示范并讲解要领 3、垫步弹踢 3、听口令进行分解练习4、马步横打练习4、分组练习

5、1-4动作练

5、互相指导并纠正错误习

6、分小组成套练

7、互相指导练习1-4

*、要求:步型正确上下肢动作要协调

结束部分

一、放松活动

二、总结

三、下课

1、教师组织领做 1、学生模仿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全集之四完 第3篇

一、关于教材单元和主题单元

把若干节课组成一个单元, 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 要考虑两个因素, 其一是采用什么教材, 其二是采用什么主题。这里讲的采用什么主题主要是指实际使学生得到发展的领域是什么?在教学中实际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 在设计一个单元的内容时, 既要考虑教材, 又要考虑主题, 两者是难以分离的。但是, 考虑到重点是不同的, 有时在单元构建时, 以考虑主题为主, 而考虑教材为辅, 这时设计的教学单元称之谓主题单元;有时在单元构建时, 以考虑教材为主, 而考虑主题为辅, 这时设计的教学单元称之谓教材单元。

根据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把教学单元分为两类, 即主题单元和教材单元。

二、主题单元的设计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 主题单元往往是指故事性、情节性和角色性的游戏单元。例如:森林中的运动会作为一个故事性单元, 包括了运动会开幕式, 各种动物参加比赛, 比赛后的放松, 比赛后的总结构成, 整个串连成一个故事;又如:繁忙的乡间路作为一个情景性单元, 在准备活动后, 学生模仿独轮车、小推车、自行车、小三轮、拖拉机、救护车、救火车, 在道路上行进, 最后放松和小结, 整个串连成一种车辆繁忙的场景;再如:以老鹰和小鸡作为一个角色单元, 在准备活动后, 可出现老鹰和小鸡的模仿动作, 接着可以出现老鹰抓小鸡的多种形式的游戏。当然故事情节和角色也可以在同一单元中交叉出现。

主题单元还有其他形式, 如以比赛的站位与战术为主题、以裁判与规则学习为主题、以协作与探究为主题等, 但这些主题类单元出现在其他学制阶段, 小学低年级基本上不出现。

三、教材单元的设计

教材单元分为单一教材单元和复合教材单元。在课程标准中指出:“特别在1~6年级的低、中年级, 主要是打好体能的基础, 可采用复合单元进行教学, 即一个单元可采用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 这就是说, 单一教材单元出现在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 小学低年级一般出现的是复合教材单元。

小学低年级的教材分类中, 尚未出现独立的运动项目, 因此教材名称也不以运动项目来命名, 而用发展领域或运动器材、运动方式的名称来命名。以发展领域命名如:“跳跃与投掷单元”、“跑步与平衡单元”等;以运动器材命名如:“球类游戏单元”、“跳绳游戏单元”等;以运动方式命名如:“接力与障碍”、“越野行走与跑步”等。应当指出的是在教学实践中, 表面上也出现了单一教材单元, 但实际上并不是单一教材, 例如“球类游戏单元”, 这里的球类游戏包括了拍皮球, 投皮球, 把皮球放在地上曲线跑, 把皮球放在地上单腿双脚跳。实质上还是一种复合教材单元。

为什么小学低年级不采用单一教材单元呢?这还是由小学低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决定的, 小学低年级学生容易疲劳, 难以适应长时间的单一练习, 小学低年级学生兴趣容易转移, 注意分散, 也不适合长时间的单一练习。

四、单元宜小不宜大

小学低年级的单元宜小不宜大, 这是针对初中和高中有所区别而言的。高中一个教学单元的容量较大, 在学习一个完整的系列组合时, 使用的课时量也较多, 一般出现6课时左右一个单元是常见的。但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单元的容量较小, 一般出现一个完整的系列组合时, 使用的课时量也较小, 一般3课时左右一个单元也是常见的。特别应当指出的是, 在特定的条件下, 小学低年级阶段也会出现一课时为单位的小单元, 例如, 一种主题单元, 在一节课完成了, 下一节课又可能换成另一个主题, 为什么不能把这节课称为一个完整的单元呢?

五、单元内教材的搭配

既然小学低年级采用复合教材单元, 说明一个单元存在两类以上的教材, 那么不同的教材应当如何组合与搭配呢?实际上存在如下几种搭配:

其一是按不同类教材的搭配, 具体包括了基础体能与游戏的搭配、竞争性游戏与表现性运动的搭配、基础技能与表现性运动的搭配。

其二是按运动部位的不同来实现搭配, 如上肢运动和下肢运动的搭配、局部运动和全身运动的搭配。

其三是按基本体能发展的不同性质来实现搭配, 如走、跑、跳、投、悬垂、攀登、爬越、平衡, 有选择地采用二至三个领域, 成为一个单元中教材搭配的内容。

目前, 各学校制定小学低年级教材单元时, 教材单元采用某一发展领域为主的单元, 如“发展跳跃能力为主的单元”, 这实际上不能称为单一教材单元, 因为为主也就有为辅, 实际上也是一种复合教材单元。但是把一节单元从头到尾就设计成一种活动方式或一个发展领域, 如四节课都是跳, 每节课基本教材也是跳, 这肯定是不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的。

六、对单元构建的要求

通过上述论述, 可以对小学低年级体育课的单元构建提出如下要求:

1. 单元教学要求教给学生不是单个技术, 而是形成系列的组合, 其目的是便于在实践中巩固, 便于在实践中应用。

2. 教学单元分为两大类, 即主题单元和教材单元。

3. 小学低年级的主题单元表现为故事化、情节化、角色化的游戏单元, 和其他学段的主题单元相比, 有显著的特征。

4. 小学低年级的教材单元以复合教材单元为主, 单一教材单元主要出现在中学阶段。

5. 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单元宜小不宜大, 特定条件下一节课就构成了一个单元。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全集之四完 第4篇

投掷是江苏省教研室编写的《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水平二(三年级)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能够了解并掌握投掷的方法,掌握基本动作。通过观察、尝试、学练、讨论、点评等,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团结协作能力及竞争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制作简单的器材并进行身体锻炼,了解单手投掷多种方法,知道与投掷相关的术语。

技能目标:学生通过不断地尝试能夠做出原地投掷的挥臂过肩动作,并能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投掷与游戏活动,提高力量素质。

情感目标:能观察同伴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体验到投掷与游戏活动时的快乐感受,培养学生自主体验、创造探究练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做出单手抛打纸球的挥臂动作。教学难点是:抛球高度适中和打球准确有力。

四、学情分析

针对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但全身协调性差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我采用以游戏练习为主线,以诱导、启发为策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体验并创新。同时通过相互比赛、自主学习和讨论点评等方式,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学生练习的密度,以及练习时的安全性。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我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活跃单调无味的课堂气氛,同时结合讲解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游戏竞赛法、情境教学法、适时评价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以培养学生大胆体验、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学习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注重体现教与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从而达到让学生通过不断的体验来掌握技能和锻炼身体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体验,使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自主体验的同时,相互交流,讨论探究,再结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在学法设计上,让学生采用“听、看、想、练、问、比”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自主体验、自主探究和分组练习相结合,同时组织游戏,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锻炼,获得快乐。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全集之四完 第5篇

1.在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结合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位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并会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用这些词浯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2.难点:

用所学的方位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43—45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l一5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出示例题插图.

提问:看图,你知道哪里是北面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请学生们说一说: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是什么地方?一边说,一边指一指它们在田上的位置。

小结:在图上我们一般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1)请学生指一指超市所在的位置。

指出: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

请学生齐声说一说。

(2)请学生指一指公园所在的位置。

指出:公园在学校的西南面。

请学生齐声说一说。

3.提问:你知道体育场和人民桥各在学校的哪一面吗? 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再指名说一说方位及判断的理由。

4.(1)提问:除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你还知道有哪些方位?(2)思考:根据所学到的知识,你能根据图中所示再提出其他的问题吗?(同桌两人互相提问互相回答。)指名提问,大家来进行判断。5.教学试一试。

(1)出示指南针图,说明:这是一种利用磁针制成的一种指示方向的仪器。在古代又称为“司南”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2)请学生们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的方向。可以做适当指导:先根据所给的北,确定南、西,东,再由此来确定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3)集体订正。

一分钟时间准备:说一说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的前、左、右、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的同学分别是谁。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1)出示第1题插图。

提问:要想帮助这4个小动物找到各自的家,先要确定什么方向?(根据图中标示.确定北面。)提问:确定了北面后,我们可以确定噼几个方位?(东、南、酉。)(2)请学生自己找一找四个小动物所在的方位,并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确定的?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引导学生看懂分布图。

(2)以水库为参照物.说一说几个水果园分别在水库的哪一面。完成图下括号的填空:

提问:题中的桃园、苹果园都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3)提问:山檀园在苹果园的哪一面’水库在苹果园的哪一面?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分小组讨论交流,再组织全班进行交流。)3.完成“想想做檄”第3题。

(1)师生一起按照图中所示制作一个方向板,相应的要把几个方位在方向板上标明清楚。

(2)在教室中找到北面,利用方向板指出教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各个方向。

(3)指出:课后,我们可以根据手中的方向板到操场上去看一看在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各有哪些东西。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棋盘,请学生辨明棋盘上的方向。

指出:这是一种特殊的棋,在玩的时候只有听清对方的号令,并且走对的才算赢,如果谁在比赛中没有按指定的方向走,那就算输。(2)老师说,学生移动棋子,进行练习。(3)每四人一组,进行比赛。

(4)选出每组的优胜者在班级中进行决赛。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明确图中的八个方位。

(2)在地图中找到自己所在的省或市,说一说自己居住的地方大约在北京的哪个方向。

(3)提问:你最想去哪个城市玩?它在我们南京的哪个方向? 作业设计

1.说一说自己的家大约在一学校的哪个方位? 2.说一说自己的家大约在这个城市的哪个方位?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认识路线图

教学内容

课本第46~49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囤,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教具准备

例题插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例题插图,请学生明确:这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

(1)请学生指出平面图的八个方向,并说一说每个景点的相对位置。(2)出示小明游览的景点,请学生看图说一说小明游览时行走的路线。

①小组内说,互相评议、纠错。

②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2.指出:利用上节课刚刚认识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以及“东、南、西、北”等方位词,这节课我们还可以用它们来描述我们在游玩、行走的线路。

二、教学试一试 1.第1题。

(1)用课件将小芳游览的景点依次闪亮起来,请学生思考:该如何描述小芳游览行走的路线。

(2)指名说一说,并相应地出示路线。

2.一分钟时间准备;说一说自己准备游览哪几个景,准备怎样行走。

指名说一说。

组织讨论:公园里有这么多景点,怎样走才可以不走重复的路又把所有景点全部游览一遍呢?(可以先用箭头在图上画一画所要走的路线,再口头叙述。)

三、巩固练习进一步感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请学生们说说小红上学的路线,要求正确使用“向东、向东北、向西北”等词语。

(2)指名说一说,大家予以评价。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这里是几只小动物家的地图。(2)请学生们说一说从小兔家到小狗家的方向和路线。(能说出几条,就说几条)(3)请学生们比较一下:走哪一条路线最近?(4)想一想:用今天刚刚掌握的本领,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公交路线图,说明:这是城市交通图的一小部分,其中黑色的折线表示l路公共汽车行走的路线,绿色的折线表示2路公共汽车的行走路线。(2)请学生逐个回答下面3个问题。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题目和插图,说明市内“环行车”的含义。

(2)指导学生看懂站牌:站牌左上方的④表示是l0路公共汽车车站;用红色字写的就是这个站的名称;在最下面还有一个箭头,这个箭头表示汽车开往的方向。

提问:两个站牌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3)思考:如果在体育场要去少年宫,应在哪个站牌下等车?为什么? 提问:如果在体育场要去东门,应在哪个站牌下等车?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城市平面图,引导学生看懂示意图,了解每条路的走向和标有红点的各单位的相对位置。

(2)请学生依次回答下面每个问题。

四、课外作业 课本第49页,“想想做做”第6题。[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测定方向

教学内容

课本第50~51页。

教字目的

使学生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运用生恬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具准备

校园情境图、指南针或自制方向板。

教学过程

一、方法介绍

l,出示校园情境图。

(1)提问:校园里有哪些设施?

(2)观察:图中出现了一个指南针,根据它的指示,哪边是北面? 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一般需要用指南针或方向板才确定哪一面是北面,而不能—概全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请学生们分别说一说图中教学楼、花坛、电话亭、校门、乒乓球桌、篮球架,蘑菇亭、单杠等标志性物体在这些小朋友的哪一面。

活动准备: 1.分工。

(1)四人一小组,其中一人为组长,一人记录,两人测量。(2)由组长带着组员找一个测量地点。(3)进行观察、测量,做好记录。2.开始活动。

三、组积全班进行交流 [教学后记] 六减法

教学内容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和退位减。1.重点: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及验算方法,发展估算的策略。2.难点: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并且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2.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发展估算的策略。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第—课时 不退位减

教学内容

课本第52~53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的

1.理解并初步学会千以内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初步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例题插图,教学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1)500-200 40-30 9-6 口算时要求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说明: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2)口算。

13-5 72-50 48-4 8+5 22+50 44+4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结果。

提问:每组题中的两道算式,得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差+减数=被减数。)3。笔算。(与口算同时进行。)43-2l 68-7 指名板演,说一说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怎样算? 4.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将要利用以上知识来学习千以内笔算减法。(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不退位减法计算。(1)出示书架图。

提问: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信息?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问题呢? 提问:要求:儿童小说比童话多多少本”?要怎样列式:335-210=(板书算式。)(2)提问:335里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210呢?怎样列竖式?(板书: 3 3 5 50= 52-30= 94+ 80= 36+20= 77+22= 46+22= 31+38= 244-33= 646= 624= 3609= 18050= 24 – 7= 54+9=

二、把被减数和减数看作整百数,再估算结果。699-205 292-103 594-401 396-197 402-197 297287 401-255 400-255(1)学生们练习,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对于有错的地方及时纠正。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2题。

(1)指导学生读懂电费单,说明:“千瓦时”实际是平时口头所讲的“度”。(2)请学生们说一说电费单中每一栏的意思。

提问:这里让我们算什么?(算李小云家这个月的实用电数。)(3)请学生们计算。

(4)再出示第二张统计表,请学生们独立完成。

(5)组织观察、讨论: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只要合理,都应予以肯定。)2.完成练习五第3题。

(1)老师示范:用数字卡片拼成两个分别带有。的数字,提问:你能根据所学的知识算出它们的差吗?它们的和呢?(学生计算。)(2)以两人为一组,请学生们练习。

第八课时作业设计

一、口算下面各题。

32+40= 55+2= 150-80= 25+30= 83+4= 66080=

二、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257+388= 408+ 209= 576+ 299= 300 + 123= 860 + 739= 205+498=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练习(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65页,练习六第4—7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减法汁算中需要隔位退位的情况,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注意把汁算知识和解决问题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继续上节课的练习,我们继续来复习被减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减法。(出示课题。)

二、计算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300+600 160-90 180-90 120-40 320-20 480-80 40+5 1l0-60 170-80 2.完成练习六第4题第一横行。

(1)学生们练习,指名板演,提醒学生要看清运算符号。(2)集体订正时,说一说每一题的计算过程。

(3)指名归纳总结:怎样计算千以内的减法?怎样计算千以内的加法,笔算加法与笔算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都要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同的是:加法是哪一位相加满了十就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减法是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后再减。)

三、解决问题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5题。(1)请学生完整口述题意。

(2)提问;你根据已有的信息估计一下,现在的鱼饲料比原来的多,还是少,为什么?(3)学生练习,进行证实。2.完成练习六第6题。

(1)提问:商店橱窗里有哪几样东西,分别要多少钱?(2)请学生估计300元可以买哪两样玩具,大约需要多少元。(3)根据已有的方案,请学生们算一算还剩多少钱。3.完成练习六第7题。

学生们独立完成。[教学后记] 2.复习3 第一课时 复习减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66页,复习第l一6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进一步掌握减法的笔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减法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千以内的减法笔算的知识,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好。(出示课题。)

二、笔算减法的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630-600 370-30 1000-500 120-40 180-90 760-60 40+300 200+60 130-70 2.完成复习题第l题。

(1)出示第一组题:①请学生们观察3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②请学生们进行笔算,算完之后进行原式验算,指名学生进行板演。

③集体订正,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提问:这三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题是不退位减,第二题是退位减,第三题是连续退位减。)追问:在笔算这些题时要注意些什么?(先小组互说,再指名说一说。)(2)出示第二组题。①请学生们观察3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②请学生们进行笔算,算完之后进行原式验算,指名学生进行板演。

③集体订正,指名说说笔算过程。

提问:在计算时.每题的十位上分别是几减几,为什么不一样呢?

(3)小结:在笔算千以内的减法时,要如何进行笔算?怎样验算,还注意些什么? 3.完成复习题第2题。

(1)学生们按要求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组织反馈。提醒注意:验算之后在写横式答案时要看清再写,不要将验算的结果写在横式的后面。4.完成复习题第3题。

(1)请学生们独立看懂表格。

说明:用水量通常用“立方米”做单位。(2)学生们练习。

三、减法估算的复习

1.说一说下面各数大约是几百。203 791 598 608 2.完成复习题第4题。

(1)请学生们进行估算,反馈时说说自己估算的过程。

(2)指出:在估计时,我们可以把这些数看作是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再将它们相加。

(3)请学生们进行笔算,看计算的结果与估算的结果是否相当。

提问:估算所得到的结果是准确的吗?那应该用什么符号,这与计算的结果很接近,因此我们可以用这种估算的方法对计算进行粗略的验算。

四、计算综合练习

1.完成复习题第5题。

注意学生们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及时纠正错误。2.完成复习题第6题。(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们试着练习,注意进位、退位的情况。(3)组织讲评。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下什么内容?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复习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内容

课本第67页,复习第7—10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千以内数的减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千以内数的减法的有关知识和本领。(出示课题。)

二、计算练习 1.完成复习第7题。

(1)请学生们一组一组地完成,指名板演。(2)集体订正,并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3)比一比,千以内数的加法,减法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已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先估算得数大约是几百,再算一算。603-309 596-208 499-109(1)学生们按要求独立完成,指名板演。(2)提问:估算有什么作用?

三、解决问题练习 1.完成复习第8题。

(1)学生看图后,读一读题。(2)学生们列式解答。

指名说说这题是怎样思考的,以及每一步的计算的含义。

说明:在解答这种需要用两步才能求出问题,在解答时一定要多读几遍题口,理解已知条件与问题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完成复习第9题。

(1)引导学生们看懂图意、理解题意。

(2)请学生们估计一下剧场的座位够不够坐? 组织学生交流估计的方法,只要合理就行。(3)再请学生们通过计算解决问题。

将汁算的结果与估计的结果进行对比,看自己的估计是否恰当。3.完成复习第10题。

(1)完成前3个竖式,再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

组织学生们进行交流。

(2)根据所发现的规律,将第4个竖式填完整。(3)再请学生用这个规律写出类似的几个算式。[教学后记]

第七单元 认 识 角 教学内容

初步认识角,初步认识直角并借助直角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重点、难点和关键 1:重点。

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2.难点。

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使学生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使学生会辩认直角、钝角和锐角,会用已知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判断直角。4.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课时:2课时 第—课时 认识角 教学内容

课本第69~71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l~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名称,并在操作的活动中感受角是有大小的,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用具

扇子、剪刀、钟面、三角板,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角

1.引导学生观察实物面上的角。

(1)出示大三角板,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大三角板上面的角,指出哪些是角,再数数共有几个角(注意:老师在示范时要规范,不能只指着角的顶点。)(2)出示一个五角星,学生说出五角星上的角,再说出有几个角。

(3)出示钟面团,指名学生指出钟面上的角,示范时用手指着从顶点起沿两条边指,说明这就是角。

(4)再转动时针和分针,让学生指出哪里是角,然后老师演示出大小不同的角,边演示,边说明时针和分针张开得大,角就大;张开得小,角就小,(只是引导观察,不做进一步说明。)2.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1)将剪刀、三角尺、钟面上形成的角抽象出来说明是角。(2)提问:这里的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在每个角上指一指。)都有几条边?(在每个角上的两条边上描一描o),追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相应板书各部分名称。)请学生上黑板分别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3.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1)让学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哪些角?(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什么东西的上面有角。

4.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1)学生们独立判断。

(2)集体订正时,请学生们说判断的理由,特别是对反例判断的理由。

二、制作角,感悟角的大小

1,我们认识了角,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角吗?(1)提问;二个角必须具备些什么条件?(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要尖,边要直。)(2)学生动手操作。

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方法。2,初步感悟。

(1)将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拉动开合两根硬纸条。

提问:看一看这样能不能形成角?角的大小一样吗?

(2)说明: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就是这样的原理出示钟面模型,从 12点开始转动分针。提问:现在时针和分针叉开的角度怎样?(越来越大。),它们所形成的角又有什么变化,(角也越来越大。)(3)出示第69页4幅钟面图。

提问: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为什么?(因为它们时针与分针叉开的角度最大(或最小)。)追问:通过观察,你觉得角有没有大小之分?角的大小与谁有关? 3.进一步感知。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请学生们用手边的扇子进行操作,进一步感知。

(2)组织学生小组活动,一边动手,一边观察角的大小、扇子两边开合的大小。

(3)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请学生们用剪刀再操作一下,观察一下。(4)提问:你现在明白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吗? 角大,说明什么?角小,又说明什么?

三、比较角的大小

1.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角是大小之分的,那么如何比较角的大小呢? 2.出示第70页的两幅钟面图:(1)请学生指出钟面上的角。

(2)组织分组讨论:有没有好的办法可以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3)组织全班交流,只要方法合理均可。3.重点说明重叠比较法。

课件演示:先把用硬纸条做成的角拉成与左边钟面上的角一样大,再把它放到右边钟面上,就可以看出右边钟面上的角比较大。4.动手比一比。

请学生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再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可以四人一组进行活动、交流,教师注意巡视,做适当的指导。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当学生数出角的个数后,再让他们指一指分别是哪几个角。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学生们独立完成。

(2)组织讨论:通过这里的三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几边形就有几个角。)(3)提问: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五、全课总结

今天认识了什么图形?说说它各部分的名称,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认识直角 教学内容

课本第72~75页,例题,“想一想”,“试一试”,“想想做做”第l~7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已知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判断直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具准备 一副三角尺、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圆形纸、钟面模型、钉子板等,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角的认识

1.说一说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明理由。(图略画)

学生回答后,再要求指出是角的图形中角的顶点和两条边。2.请学生指出三角板上有哪几个角。

二、认识直角 1.初步认识。

(1)说明:三角板上有三个角,(出示三角板。),其中有一个角(指直角。)是直角,(板书:直角)(2)出示另一个三角板,让学生说一说有哪三个角之后,提问:其中的哪一个角是直角? 把两块三角板上的直角重叠在一起,请学生们说一说,重叠在一起的两个角都是什么角?直角和三角板上的其他两个角一样大吗?(指出:直角是三角尺上最大的那个角。)门)请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找一找它上面有哪几个角,提问:这4角是直角吗? 请学生们动手操作比一比。

再拿出一个纸工袋,请同学们再找一找,比一比,提问:纸工袋上有几个角,都是什么角?提问: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一个正方形有几个直角?纸工袋是什么形状的,那么一个长方形有几个直角? 像这样的直角,我们可以在黑板上面出来,(板书演示。),这个画出来的角就是直角,如果一个角是直角,一般在直角里用符号来表示(在直角上画。)请学生来指一指直角的顶点和边. 2.加深认识。

(1)你能在教室里找到更多的直角吗?(2)出示钟面,提问:当钟面上几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可让学生动手拨一拨,再回答。)三,体会直角的大小

1.(1)我们认识了直角,同样也可以用一张纸(出示一张圆形的纸。)(2)老师示范,学生动手折出一个直角.(3)将所折好的直角转动,在不同的位置上停留,请学生说一说它是不是直角,使学生认识到方位不同,但都是直角。

2、教学试一试。(1)再请学生们拿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各折出一个直角。(2)比一比所折出的两个直角的大小.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再与刚才圆形纸折出的直角比一比。指出:虽然我们用了几张形状、大小都不同的纸去折直角,但折出的直角都是同样大的。

(3)验证:将折好的直角再与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提问:这两个直角大小相同吗?

四、如何辨认直角 I.教学例题。

(1)出示数学书,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出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2)学生们动手操作,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所用的方法,(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可以用折好的直角等等。)2.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学生们动手操作。

提问:课桌面、黑板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有四个角,而且都是直角。)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同桌合作,用书上所示的两把三角尺拼一拼直角。

(2)想一想:用另两把三角尺是不是也可以拼出一个直角呢? 请学生们动手拼一拼。4.教画直角。

(1)介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可以比出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还可以用三角板来画。

(2)示范:先确定顶点,再由这一点起画一条线,再把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顶点和一条线上的一点合在一起,再把直角的一边和这条线合在一起,然后从直角顶点起,沿直角另一边画一条线,这样就画好了一个直角,(在直角里标上┐。)(3)请学生们在第74页点子图上画一个直角,再画一个另外一种形状的直角。

五、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

1、教学例题。

(1)出示第73页的3幅钟面图,请学生们从中找出直角。(C)提问:哪一个角比直角大? 说明: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板书)提问:哪一个角比直角小? 说明: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板书)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请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2)指名说一说判断的结果,并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六、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练习:

说明:今后的图形中如果看到直角符号,就说明这个角是直角不必再去用已知的直角量。

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1)学生们练习。

(2)提问:哪些图形中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教学后记]

八、乘 法

教学内容

整十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相应的估算和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应的估算,会解决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

2.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

教学要求

L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估算,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应用的意识。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时:10课时

第一课时 不进位乘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78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l一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使学生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敷的(不进位),笔算方法,初步学会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

教具准备

例题插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1.口算:

2X 3 7X4 6X5 5X 9 2.口答:

20是()个十 60是()个十 8个十是()16个十是()3.揭示课题。

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我们今天开始继续学习乘法的相关知识和本领,(出示课题:乘法)

二、教学几十乘几的口算乘法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大象在干什么,每头大象运了多少根木头?有几头大象?(2)提问: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

请学生们相应地列出算式。

(3)组织小组讨论各自的算法,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重点讲评:

①从图中可以看到,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也就是2个l0根,3头大象一共运的木头根数是6个十,也就是60。②20也就是2个十,2个十乘3得6个十,也就是60。

(4)比较几种算法,得出自己觉得比较简便的方法来说一说20X 3=60的计算过程。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中的问题,请学生列出算式,算一算。(2)指名说说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是怎样算的。3.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

(1)出示第一题的四组题,请学生们3观察。

提问:以下几题,你打算竖着做,还是横着做?(2)学生们练习:

提问:你们为什么都选择竖着算?(2)小结:在口算几十乘几时,我们可以把几十看作几个十,与几相乘后得到的是几1几个十,这样利用表内乘法口诀就能口算出得数。4.练习。

40X 2 60X3 70X 4 50X3

三、教学不进位笔算乘法 1.教学例题。(1)出示情境图

提问:小猴在干什么?它们摘的情况怎样? 2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 学生自己列式算一算(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2)请学生们说一说自己的算式及算法。

着重评讲:在计算14X 2时,先把10和4分别和2相乘,再把两次乘得的积20和8合起来就得到了28。

(3)说明:按这样先分开乘再相加的方法,也可以运用到乘法的竖式计算中,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如何笔算14~2。

(4)出示14X 2,说明用笔算要先写出横式,再列竖式。

①说明:竖式要先写乘号前面的数,再写乘号和另一个乘数。

提问: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②提问:刚才口算14~2是分几步算的? 说明:笔算乘法14~2时也要分两次来算,但要从个位算起。

③提问:个位上几乘几得几(说明:8要与个位对齐,并板书。)提问:再算几乘几?为什么这时是与“l0”相乘;而不是“1”?得多少?(强调: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与2相乘得到2个十,是20。说明:20的“2”对齐十位写,“0”对齐个位写,板书为20。)④提问:最后算什么?(将两次积相加,得28,并板书。)(5)请学生们口述笔算的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怎么算。

说明:为了便于计算,笔算的竖式一般写成 1 4 X 2(说明书写位置,并板书。)2 8 请学生们看着竖式说一说笔算过程。2.教学试一试。

(1)出示3X21。请学生读题。

说明:3X21写竖式时写成竖式的形式,计算比较方便。(2)学生们计算,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3)指导学生们用再乘一遍的方法验算。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提问:笔算乘法要从哪一位乘起?(2)学生们练习,指名板演。(3)检查时,口述笔算过程。

提问:与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到的积为什么要与十位对齐写? 说明:笔算乘法,要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对齐哪一位写。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的第一行4题。(1)学生们分组笔算,指名板演。(2)请学生们分别说说笔算过程。

提问:在笔算这些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学生理解图意,解答第(1)、(2)个问题。

(2)完成第(3)问,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来估计够不够。(3)完成第(4)问。

五、课堂作业

课本第78页,“想想做做”第3题第二横行第4、5题。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口算下面各题。

2X6= 3X7= 4X 3= 20X6= 30X7= 40X 3= 6X5= 8X3= 5X3= 60X 5= 8X30= 5X30= 40X2= 70X2= 8X40= 60X 3= 5X30= 90X2= 1X 90= 4X 60= 30X9= 80X 2= 7X2= 6X70=

二、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22X4= 42X2= 31X 2= 12X3= 2X41= 3X13=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乘加、乘减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79~80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用具

例题情境图,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头提问题练习。

(1)商店运来8筐苹果,每筐20千克,?(2)盘子里有5块蛋糕,吃了2块,? 先让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再列式解答。2.引入新课。

根据两个有联系的条件,可以求出一个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如何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情境图,请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

(2)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老师分别板书。)(3)解决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 ①请学生们各人自己列式解答。

②把自己的算法在组内进行交流。

③组织全班进行归纳。

提问:要求“两只猴子一共采了多少个”,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谁知道了,谁不知道?必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指名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解题思路。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问题“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 请学生们由问题出发去想一想,并独立完成。(2)将自己的想法和算法与同桌交流一下。(3)指名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3.小结。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从问题出发分析所必须的条件,从而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请学生们理解题意,并完整地说一说题目。(2)学生们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提问:为什么要先算2张成人票要用多少钱?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步骤同上。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这是第二卷,还可以再拍6张”是什么意思?(2)请学生们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解题思路。4.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分小组讨论: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2)组织交流、讨论、并对问题予以解答。

四、全课总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运用了已学过的知识,解决了有关乘加、乘减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解题时,首先要理解题目的意思,可以从问题出发去思考。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五、课堂作业

课本第80页,“想想做做”第5题。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口算下面各题。

20X3= 30X2= 4X 20= 21 X 43= 32X 2= 4X22= 40 X 3= 42+60= 50X4= 32X 3= 30X 3= 41 X 2= 520-300= 60X 2= 23X2= 3X50= 23X2= 40X2= 12X4= 31X 3= 9X30= 7X 60= 5X90= 31X2=

二、笔算下面各题。24X2= 32X3=

三、解决问题。

1.张老师有4盒铅笔,每盒9枝,用去20枝后还剩多少枝? 2.同学们种了6行松树,每行?棵,种的杨树比松树少15棵,种了多少棵杨树? 3.牛家庄要挖一条长94米的水渠,已经挖了46米,剩下的每天挖8米,几天可以挖完? 4.明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6天,每天看20页,还剩260页没看,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 5.食堂买来50棵大白菜,吃掉36棵后,又买来40棵,现在食堂有大白菜多少棵?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81页,练习七第l一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以及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把前几节课学习的有关乘法的口算、笔算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练习,看谁练得又快又好。(出示课题o)

二、计算练习

(1)20X3 40X 2 60 X 4 7X30(2)21X 3 42 X 2 33X 3 14X2 ①请学生们口算第(1)组题,指名说一说每题的口算过程。

小结:几十乘几时,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口诀来计算,看作几个十乘几。②请学生们口算第(2)组题,指名说一说每题的口算过程。2.完成练习七第l题。

学生独立完成,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用竖式计算。23X 3 4X12(1)请学生们练习,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说笔算过程。

提问:笔算乘法要注意些什么? 4,完成练习七第2题。

集体订正时,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小结:笔算乘法时,数位要对齐,要从个位算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对齐哪一位写。

三、解决实际司题

1.完成练习七第3题。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请学生完整地说一说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说一说解题过程。

提问:为什么要先算跳绳的有多少人呢? 小结:在解答这个问题时,认真分析了题目中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先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再解答。2.完成练习七第4题。

(1)学生读题,说一说已知什么,求什么。

提问:“孵出小企鹅的天数比你的3倍多1天”是什么意思?(2)学生们说说解题思路。

(3)独立解答,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完成练习七第5题。

(1)学生完整地读题,并且独立完成。(2)说一说解题思路。

(3)将第三个条件改为“月季花的盆数比杜鹃花和茶花的总数多2 盆”请学生解答。

(4)将第三个条件改为“月季花的盆数比杜鹃花和茶花的总数的2倍多2盆”请学生解答。

4.请学生说一说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些什么内容?它们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第三课时作业设计

一、口算下面各题。

40X 2= 23X 2= l0X 7= 1 3X 3= 50 X 3= 2X13= 50 X 5= 32X3= 23X 3= 60X5= 4X70= 66X1= 41 X 2= 80X 2= 50X5= 21 X 3= 31X 3= 2X 23= 8X 70= 2X 41= 90X 1=

二、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2X4= 32X3= 33 X 3= 21X3=

三、解决问题。

1.菜场运来鸡蛋58筐,鸭蛋32筐,卖出鸡蛋12筐,现在菜场有鸡蛋多少筐? 2.学生们在植树节种了3行杨树,每行4棵,又种了13棵松树,学生们种了多少棵树? 3.桃子有35个,梨子有23个,苹果的个数是桃子和梨子的总数2倍,苹果有多少个?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进位乘(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82~83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的算理,井掌握口算、笔算的方法。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估算,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具准备

7捆小棒、12根小棒,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20X 3 30X 2 14X2 21X3 32X 2 23X3 学生口算,说一说最后两题的口算过程。2.笔算下面各题(与口算同时进行。)21X3 32X 2 说一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提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3.揭示课题。

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我们继续来学习乘法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题

1.(1)出示例题图,请学生说一说图中所给的信息

(2)提问:要求2盒一共有多少枝?可以怎样列式?(板书;36 X 2=)提问:现在你能不能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枝?你把36看作一个整十数来估计,想一想:它们的积确定在哪两个数之间? 说明:因为36在40和30之间,30X 2得60,40X2得80,所以36X2的积在60和60之间。2.教学算理。

(J)请学生们探索如何计算36X2,方法不服(2)指名说一说各自所用的方法。(3)重点讲评摆小棒: ①提问:36 X 2表示有几个367如何用小棒来表示?(师生共摆。)每行有多少根,有几行,表示多少? ②边演示,边说明:算“乘2,就是算2个36是多少.根据笔算要求,算36乘2,用小棒先算几个几根,再算几个几捆(请学生动手分一分。)演示说明,先算2个6根是12根,12根时有1个十,捆成一捆,2根单根不动,这一捆是1个十,放在2个30根的下面;再算2个3捆是 6捆;就是6个十,6个十加上刚放的1个十是7个十,这样一共是72根,所以得72。

请学生边摆小棒,边说一说摆的过程。

③提问;原来共是6,捆,怎么最后成了7捆?(因为2个6根是12根,其中的10根单根正好可以捆成一捆。)3.教学笔算过程。

(1)提问: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不看小樟,谁来说一说36乘2该先从哪一位算起?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共是多少?

提问:为什么十位上是7?(2)说明:竖式计算过程可以简化,一般这样写先用2乘个位上的6得12,满十向十位进1,所以积的个位上写2,向十位进l,再用2乘十位上的3得6个十,加上进上来的1个十得7个十,在积的十位上写7,结果是72。(3)看着竖式,请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看一看结果,比一比估计的结果,合理吗?你还可以怎样进行估计呢? 4.比一比:

提问:36X2是今天刚刚学习的,与复习题32X2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指出;今天学习的是笔算乘法中的进位乘。

提问:笔算乘法时,如果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十,要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1)完成前2题,指名板演。

完成后说一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提问:个位相乘时如果满了十,该怎么办?(2)完成后2题,指名板演。

完成后说一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提问:这两题与刚才的两题有什么不同之处?(十位上相乘满了十。)你是怎么处理的?(3)指出;笔算乘法时,若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满了二十、三十呢?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学生们练习,指名板演。

(2)指名说一说每题的笔算过程。

小结: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儿十,就向前一位进几。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先找出错误并改正,再说一说每题错误的理由-提问: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们估算。

5、作业。

课本第83页,“想想做做”第4、5题。

第四课时作业设计

一、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7X2= 46X2= 28 X 3= 45X2= 42X3= 61X 2=

二、先估计每题的得数在哪两个数之间,再计算。83X2 37X2= 38X2= 73X2=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进位乘(二)教学内容

课本第84~85页,例题,“想想做做”第l~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中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继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教具准备

例题情境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2 X 3+4 7 X 8+5 4 X 9+7 8 X 6+3 2.笔算:28X3(1)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提问:个位上是怎样算的,为什么十位上是8?(3)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3.揭示课题。

在此基础上,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题

1.(1)出示例题图,请学生说说已有的信息。(2)提问:要求“4盒一共有多少枝,”可以怎样列式?(板书:36 X 4=)(3)提问:你能不能估计一下36 X 4的结果? 请学生说一说估计的结果和估计的方法,方法多样,只要合理都可以。2.(1)请学生们试着算一算36~4得多少。(2)指名说一说自己的笔算过程。

(3)提问:为什么要向十位进2?为什么4乘十位上的4之后,还要再向前一位进1 ?积的百位和个位上的数是怎样算出来的?(4)针对试算中存在的错误,请大家一起找出原因,并改正。(5)请学生用再乘一遍的方法再验算一遍。

3.比一比:这题与复习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指出:这种题就是今天学习的新内容。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每一位都要进位,也叫连续进位,(板书:连续进位。),要正确笔算这样的题,仍然按上节课学到的方法算,但一定要记住积的哪一位满了几十,都要向它的前一位进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的第一行。(1)学生们练习,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逐题口算计算过程。

(3)小结:笔算连续进位乘法时,要注意把每一步都算对,弄清应向前一位进几,然后在横线上写几;在算下一位时,相乘以后一定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数,算出是多少。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们找出错误,并修改、订正。(2)说一说每一题的错误原因。

指出:有进位的笔算乘法,在进位以后,下一位相乘时,一定不能忘记进上来的几。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一辆汽车有4个车轮。)(2)请学生完整口述题意。(3)学生独立完成。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学生们独立完成。(2)说一说解题思路。

提问:在解题时,你用到了哪些条件?“7周”这一个条件为什么没有用到?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在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课堂作业

课本第84页,“想想做做”第1题第二横行。

第五课时作业设计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43X3= 24X 5= 64X3= 28X6= 32X4= 56 X 3= 72X8= 45X2= 37 X 7= 64X4= [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进位乘(三)

教学内容

课本第85页,“想想做做”第5~8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热练地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中需要连续进位的计算,并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有关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知识,看谁算得(快又好(出示课题。)

二、口算练习

1.表内乘法练习。

5X5= 7X 3= 6X 8= 3X 7= 6X5= 2X4= 3X3= 8X 5= 9X4=

2、乘加练习。

7X 9+5 8X 6+4 5X7+6 2X8+6 4X 7+3 8X8+7 5X5+4 6X6+5 3X 9+4

三、笔算练习

1.说一说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指出:不管哪一位,只要相乘的积满几十,就不能忘记进位。2.笔算:36X 5 7X85(1)学生们练习,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分别口述计算过程。

提问:这两题为什么得数的最高位都是百位? 3.请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四、估算练习

1.说说下面各数接近几十。

69 58 89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引导学生看图,指名说一说图中的三个条件。(2)估计一下,谁的计算结果合理。

组织学生分组,对两个计算结果进行评判,再进行全班交流,说—说估计的理由。

(3)请学生算一算64X 3的结果到底得多少,与刚才的估计相比较。

(4)指出:我们在计算时,可以用刚刚估算的方法来检验自己计算的是否正确。

3.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说明要求,请学生判断后,自己说一说判断的理由。(2)进行笔算,与估计的结果进行对比。4.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1)说明要求,介绍方法:这类题在估计时,先把几十几看作与它接近的几十,再估算。例如,31X 6,31接近30,比30多一些,30 X 6得180,所以31X 6的积比180多一些;39X 6,39接近40,比40少一些,40X6=240,所以39 X 6的积比240少一些。

(2)学生照样子进行估算,并说说每一题估算的方法。(3)分别算一算,再与估算的结果相对照,看是否相当。

(4)提问:掌握了这种估算的方法,有什么用处吗?(可以对笔算的结果进行检验。)5.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第六课时作业设计

一、笔算下面各题。13X8= 47X7= 37X4= 53X6= 34X9= 98X7= 35X4 59X6=

二、先估计得数是几百多。再算一算。62X3= 78X4= 51X 5= 43 X 6= 36X5= 7X18= 3X85= 47 X 3= 54X4= 96X8=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86~87页,练习八第1—9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应用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二、笔算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20X 3 42X2 650-50 60+300 400X2 720-500 60X4 70X 5 31X2 2.完成练习八第1题。

(1)请学生们练习第一横行、指名板演。(2)集体订正时,说一说每题的笔算过程。

提问:52X 6的积为什么最高位是百位,而不是十位?(3)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们分小组,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提醒:在计算进位的笔算乘法,在进位以后,下一位相乘时一定不能忘记加上进上来的几。

3.完成“练习八”第2题。(1)请学生看表格。

提问:题中记录了哪几种书的售出情况? 请学生完整地说一说每种书的书名、单价、售出数量。(2)请学生算一算每种书的总售价。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总售价的?为什么要用乘法? 4.完成练习八第3题。

(1)请学生一组一组地进行笔算.指名板演。

(2)集中评讲,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计算过程,再比一比,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指出:虽然每组中的两题很像,但在计算的过程中仍然要认真看清是几乘几,这也是我们在计算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5.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归纳.总结笔算乘法时需要注意的几点。

三、估算练习

1.说说下面各题的积大约是几百多。33X4 47X5 81X7 学生说说估计的结果.以及估计的方法。2.完成练习八第6题。

(1)学生们理解题意,独立完成。(2)指名说一说每题估计的理由。3.完成练习八第8题。(1)引导学生看清图意。

提问:根据第一个书架的情况,你能不能估计出一个书架大约有多少本书?你是怎样估计出来的?(2)学生独立完成问题,说一说自己所用的方法,讲评时要注意突出是用“乘法”进行估算。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86页,练习八第1题第二横行。

第七课时作业设计

一、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23X 3= 36X2= 85X 3= 56X3= 72X 6= 25X4= 99X 2= 47X 5= 38X 6= 24X7=

二、下面各题的积比较接近哪一个数?用线连一连。37X5 150 21X 6 51X 3 120 61X 5 58X3 180 47X 3 82 X 4 200 7X 32 2X 91 300 2X88 49X6 99X3

三、解决问题

L白兔有10只,黑兔比白兔多6只,白兔和黑兔一共有多少只? 2.足球有23个,篮球的个数比足球的2倍少6个,篮球有多少个? [教学后记]

2.复习

第一课时 复习(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88页,复习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能熟练地、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估算,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这几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有关内容进行复习。(板书课题。)

二、口算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2X4 3X6 5X7 20X4 30X 6 5X70(1)学生口算,说说每组下面一题是怎样算的。(2)说一说整十数与一位数相乘怎样算比较快? 2.口算下面各题。

X 3 23X3 41 X 2 14X2(1)学生口算,说一说每题的口算过程。

(2)说一说口算几十几乘几时怎样才能算得快?

3、小结:

口算的方法多种多样,你觉得怎样算比较快,就怎样口算。4.完成复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班级学生完成的速度和准确率,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三、笔算练习

L完成复习第2题。

(1)请学生估一估每题的积大约是几位数。(2)请学生们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集体讲评,指名说一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提问:这里的几题都是从哪一位算起的?在笔算中要注意些什么? 2.改错:

4 3 7 X 5 X 3 X 4 8 5 1 8 l 2 1 2 8(1)请学生找一找错,说一说每题的错误原因。(2)请学生进行改正。

(3)提问:通过刚才这组题,你能说一说笔算乘法时必须要注意些什么?(哪一位相乘的积就要写在那一位上;每次乘得的积满了几十都要向它的前一位进几,每次进位的敷不能忘记在下一位的计算中忘记加上。)

四、估算练习

1.完成复习第3题。(1)请学生独立完成。

(2)分别说一说每题估算的方法。

提问:估计了每题积的范围,有什么作用呢?(3)请学生笔算第一组的两题,看笔算的结果与估计的结果是否相当。

指出;笔算之后,我们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检验的结果是否正确。2.完成复习第4题。(1)教学树叶图。

出示整个树叶图,问:这里的树叶多不多?你能一下就有依据地估计出它的数量吗?(2)出示树叶图中的虚线。

提问:现在这里的树叶被分成了几份?(5份)组织学生讨论:该怎么估算。

(3)指导;先估计或数出一块方框中的树叶片数,再用乘法估计出大方框中树叶一共有多少片。

(4)指出:像这样的图,我们可以把它分割成大小几乎相等的几块,数出或估计出其中的一块,这样几块方框一共有多少就可以估计出来了。

5、完成第(2)题。

(1)学生们分组完成第(2)题。

(2)组织讨论、交流、估计巧克力的粒数的方法。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口算下面各题。

60X 5= 50X8= 70X0= 400+20= 130+300= 42+50= 11X9= 900+40= 120--70= 80+57= 7-1= 340+200= 32X3= 14X2= 12X4= 41X2= 5X11= 50X5= 44X2= 45+50= 60+0=

二、笔算下面各题。526+78= 46X7= 94X5= 67X3= 49X3= 27X6=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复习(二)教学内容

课本第88~89页复习第5~9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有关乘法的知识。(出示课题。)

二、计算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30X2 6X50 43 X 2 13X 3 12X4 70X 2 20X5 60X4 33X3 9X50 2X41 30X 7 学生口算,如遇计算错误,请学生说一说这题的计算过程。2.笔算下面各题。43 X 5 67X4(1)请学生分组练习,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时,请分别说说每一题的计算过程。(3)小结提问怎样计算乘法?(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乘得的积满了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在计算时不能忘记加上从后一位进上来的数。)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复习第5题。

(1)提问:你知道今年是几几年吗?今年有多少天呢? 如果告诉你今年有52个星期零1天,你能算出今年一共有多少天吗?(2)学生们独立完成。

(3)指名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指出:利用我们剐刚学习的乘法知识,就可以轻松地求出某一年的天数,其实它还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呢!2.完成复习第6题。

(1)引导学生看懂表格,弄清五月、六月降水量分别与几月份的有关。(z)学生们计算后,将表格填写完整。

(3)提问:你是怎样求出五月份的降水量的?在求六月份的降水量时,为什么乘3之后还要再加上20呢?(4)小结:解答这样一问题时,一定要看清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

3.完成复习第7题。

(2)请学生看图后,完整地口述题意。(2)学生们独立完成。

(3)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思路。4.完成复习第8题。

(1)请学生独立完成第(1)、(2)个问题。(2)指名说一说两题的解题思路。

(3)分组讨论,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5.完成复习第9题。

(1)请学生们分组完成(1)、(2)两组题,指名板演。

(2)比较两组中的两题有什么规律.(学生分小组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小结:当一个数乘9时,得到的积等于这个数与lo相乘之后再减去这个数,所得到的差。

(3)请学生运用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各题。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62X3= 71X5= 28X6= 35X5= 27X9= 82 X 3= 47X3= 52X7=

二、解决问题

1.某种型号大客车每辆需要配备8个轮胎,270个轮胎够不够配备45辆这种型号的大客车? 2.黄花有23朵,紫花有12朵,红花的朵数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红花有多少朵? 3.果园里有桃树72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果园里有桃树和苹果树共多少棵? 4.商店有黄气球17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9个,花气球比红气球多5个,花气球有多少个? [教学后记]

3.实践活动

游览美丽的海滨

教学内容

课本第90~91页。

教学目的

以海星小学二年级学生游览海滨为主线,让学生在每个场景中提出一个问题,并予以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海滨情景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插放歌曲《郊游》。

提问:你听到了这首歌,想到了什么? 你和哪些人去过哪些地方? 2.提问:如果今年暑假我们将举办一次夏令营你愿不愿意参加? 你们参加过那么多次游玩活动,你认为要在组织活动前应先掌握一些什么情况? 3.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跟随海星小学的二年级小朋友一起去美丽的海滨看一看。(板书课题。)

二、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1.(1)出示人数统计表,请学生们说一说根据这个统计表,我们可以求出什么?(2)学生解答,并说一说解题思路。2.(1)将学生们带到小卖部。

提问,小卖部有些什么商品?说一说你喜欢哪些商品,想买多少?需要多少钱?(2)提问:这些是哪一个班的小朋友?他们想买什么?你们能帮他们算一算吗? 说出算式及解题思路。

3.(1)快看I在那个小岛上有一个灯塔。

(2)提问;你能说出这个灯塔在海滨招待所的哪一面吗? 提问:在招待所的东南、西南和西北面各有什么?(3)你能根据海滨上的一个场所提出类似这样的方位问题吗?(小组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4.(1)三班的同学们被带到了出租屋前,谁能告诉我们,出租屋里有哪些东西出租?(2)提问:他们全班,每s个人租一只气垫船.要用多少钱?你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先求出什么?(3)学生们解答。

(4)提问:如果是你,你最想租什么?你能像刚才那样也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来算一算吗?

5、(1)二班的小朋友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到珊瑚岛上去玩了。(2)提问:二班有多少人?3只船够坐吗? 学生们讨论。

说明:我们可以先看一看3只船可以坐多少人,再与二班的42人进行比较。

学生练习。[教学后记]

九、统 计

教学内容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重点、难点 1.重点。

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2.难点。

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组织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与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 统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92~93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2题。

教学自的

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组织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的学习体会,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具准备

动物运动会情境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演示动物运动会的热闹场面: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在参加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

提问:看到这个情况,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有兔、狗、猴三种小动物参加比赛;它们正在进行长跑、跳高的比赛。)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1)分小组讨论。

(2)组织全班进行交流;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引出不同的分类。(3)逐个出示相应的统计表,请学生们按要求,把结果填在表里。3.组织学生们进行分析。(1)提问;上面的两次统计一样吗?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一次是按比赛项目统计的,一次是按动物种类来统计的。)(2)组织交流:你从第一个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一共有13只动物参加比赛,参加跳高的有5只,参加长跑的有8只,参加跳高的比参加长跑的少3只;参加长跑的比参加跳高的多3只。)你从第二个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一共有13只动物参加比赛,其中有5只狗、2只兔、6只猴,猴的只数最多,兔的只数最少„„)4.小结:

同样是一场动物运动会,我们按照项目、参加动物的种类来分,得出了两个不同的统计表,根据这两个统计表我们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

二、具体实践,进一步体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每位同学对所在的小组内的每位同学(包括自己)进行调查:最喜欢的一类电视节目、一种球类活动。

(2)将每个小组的情况汇总,请学生们完成课本第97页的2个统计去。(3)提问:第一个统计表是按什么来统计人数的?你从这个统计表里知道了哪些情况? 提问:第二个统计表是按什么来统计人数的?你从这个统计表中知道了哪些情况?(4)根据调查的内容不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不同的两个统计表,也得到了不同的调查结果。提问:你还想知道我们班的什么情况? 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根据自己想要调查的内容展开调查,开展统计活动,再组织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出示图形图。

提问:从这幅图中,你想知道些什么?根据你想知道的结果,可以怎样分类整理呢?(2)请学生完成统计表:先把统计表的横栏补充完整,再根据横栏进行统计。(3)集体订正,组织学生交流;比一比两次统计的结果,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三、全课小结。[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统计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94—95页,“想想做做”第3—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通过练习,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交流开展统计活动的体验与技巧,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过节课,我们继续练习统计表的有关知识(出示课题)。

二、练习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提问:你家里有电视机吗? 组织讨论:你们想知道这方面的什么情况?

(引导学生对每个家庭拥有电视机的台数和规格进行分类统计。)根据回答,说明电视机是按屏幕的对角线的长度来确定规格的,54厘米即21英寸,64厘米即25英寸,74厘米即29英寸。

(2)请学生们展开调查,每2人一组分工合作展开调查,再汇总后,完成课本第94页的统计表。

(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刚才的调查统计,有设有使你了解到你想了解的问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提问:如果放假在家,你在完成了作业之后,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2)组织讨论:如果我现在想了解一下我们全班小朋友每天看电视和做家务的时间大约各是多少,那该怎样分类收集数据呢?(3)以小组为单位请学生进行调查,并用方格图的形式表示出来。(4)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教育学生在平时要常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张力在班上调查的原始材料。

提问:张力同学调查了自己班级中的同学的什么情况?一共调查了多少位同学?(2)组织讨论;根据这个调查表,怎样对这些效据进行整理,怎样进行分类?(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书上的两个统计表。)(3)请学生们独立分类整理,并填写。

(4)组织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说一说自己在这两张统计表里分别知道了什么,再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4.小结:

同是一张调查表,但根据不同的分类整理,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统计表,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根据刚才张力同学的调查,我们了解了他班同学的一些情况,我们也来进行一个类似的调查。

(2)以小组为单位,先调查组内每位同学的属相及出生月份。(3)全班汇总,算出合计数,请学生完成课本第99页上的统计表。(4)全班交流体会。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根据你想了解的情况,展开调查,并制成相应的统计表。[教学后记]

2、实践活动 你能跳多远

教学内容

课本第96~97页

教学目的

使学生通过以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设计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明晰“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数据解决问题”三个部分,充分展示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每6人准备一个弹簧尺。

教学过程

活动前准备

1、以自愿为主,每6人一组,其中一人为组长,两人负责看尺子上的刻度,一人记录,两人负责监督是否犯规,尺子是否是直的。2.每组准备一把弹簧尺。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1.引入:

体育课上,我们都练习过立定跳远,谁来演示一下。(指名演示。)2,提问:除了双脚跳,我们还可以怎样跳远?(分别请学生上台演示。)3.质疑:你觉得是用双脚跳得远,还是用单脚跳得远?如果用单脚跳,是用左脚跳得远还是用右脚跳得远? 6人小组讨论:怎样跳得远。

三、分组活动,进行测量统计

1.指导学生测量的方法:先划一条直线,作为跳远的起点;从起点向前跳,既定后由一人在起点固定住尺子的。刻度,另一人将尺子拉长至跳远同学的脚后跟,再将尺上的刻度记录下来,这就是那位同学跳远的距离。

2.每6人一组,开始澜量记录,要求每种方法都跳一次,并做相应的记录。

四、组织讨论,得出结论

1.小组将刚才活动中一系列的数据汇总,填入课本第101页中的三个蓝色表格中,再讨论:通过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2.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3.根据“双脚并拢跳”的数据,用不同标准分类统计。

4.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开展相应的统计活动。[教学后记]

十、期末复习

教学内容

1.复习认数的知识。2.复习统计的知识。

3、复习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

4.复习加法和减法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

5.复习乘法、有余数的除法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000以内的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巩固本学期学习的基础知识。

2.通过复习,使学生对三位敷与两、三位数相加减,两位数和一位数相乘,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分米和毫米、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

课时:共4课时。

第一课时:复习1000以内的数和统计知识,课本第98页期末复习第1~4题。

第二课时:复习图形方面的知识,课本第99~100页,期末复习第 5—9题。

第三课时:复习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课本第100~101页期末复习第10~15题。

第四课时:复习有余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课本第101~102页,期末复习第16~22题。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复习1000以内的数和统计知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98页期末复习第1~4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0以内的数的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巩固本学期学习的基础知识。

2.通过复习,使学生在经历数据整理和收集的同时,能进一步体验到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

0一9数字卡片、第3题插图、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的新知识.这节课开始,我们将把它们有条理的进行梳理,今天复习的是有关1000以内的数和统计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复习1000以内数的知识 1.读数方法的复习。

(1)出示计数器。请学生从右向左,依次说一说敷位顺序的排列情况。

提问:百位的右边一位是哪一位,左边一位呢? 千位是右起第几位?(2)在计数器拨出四十七。

提问:这个数是由几个

十、几个一组成的,是多少? 在百位上再拨3个百。

提问;现在这个数是多少?为什么是三百四十七? 指出厂个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就是几百几十几,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读出万以内的数。

(3)在数位顺序表中写出657、972,指名读一读。

提问;想一想,像这样的数要怎样读?(4)想一想:如果一个数的中间有0要怎样读? 出示:609、405。

指名学生读一读,再齐读。

说一说:中间有。的数要怎样读?(5)再出示:320、900。

请学生先说一说数的组成,再读一读。

提问:末尾有0的数怎样读? 2.写数方法的复习。(1)出示:二百六十三。

请学生说一说它的组成,在计数器上是怎样拨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拨数。)指出:在计数上拨珠,要看清这个数的组成有几个百,就在百位上拨几个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拨几个珠,有几就在个位上拨几个珠。写数也是按这种方法,在各个数位上写出数字来表示。

(2)出示;三百二十五、六百一十七。

①请学生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

②说一说每个数是怎样写的。(学生回答,老师板书o)(3)出示:五百零七、九百零三。

①请学生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

②说说每个数是怎样写的。(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提问:为什么这两个数中间有一个零? 小结:如果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4)出示:六百二十、一千。

①学生写数。

②提问:为什么这两个数末尾的。的个数不一样呢? ③请学生小结:如何写一个千以内的数。3.完成复习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如何连线的。4,完成复习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5.数的大小比较的复习。

(1)请学生将下面数轴填写完整。

提问:相邻的两个数相隔多少,题中270比哪些数小?比哪些数大?310呢?(2)完成复习第2题。

①用数字卡片o、2、5、8摆一摆,组成一个三位数,并读一读。②找出虽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3)再用数字卡片16、7,摆出一个最大的三位数和一个最小的三位数,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三、复习统计的知识

1.出示复习第4题中第一个统计表。(1)引导学生看懂第一个统计表。

(2)提问:这个统计表所表现的是有关车辆的什么情况?表中的“合计”表示的是什么?(3)请学生求出合计数。(4)完成第(1)个问题。2.再出示第二个统计表。

(1)根据第一个统计表,想一想,你还想知道些什么?(2)出示第二个统计表,请学生说一说:第二个统计表还是有关什么内容的统计?与第一个统计表相比,什么没变?(总数投变。)学生独立完成。

3.小结:虽然都是有关1月12日下午4时至6时校门口机动车辆过往的情况,但第一个统计表按车辆的种类进行分类统计,而第二个统汁表按车辆过往的时间进行分类的。[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复习图形方面的知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99~100页,期末复习第5—9题。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米和毫米、确定和认识角等基础知 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三角尺一副、米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复习有关图形方面的知识。(出示课题。)

二、长度单位分米、毫米的复习 1.长度单位的复习。

(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长度单位有什么用处?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2)请学生比划l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在此期间提问:你的直尺大约是几分米?数学书的封面的宽大约有几分米?课桌的长大约有几分米?(3)请学生们量一量自己铅笔长为多少厘米,橡皮厚多少毫米。2.完成期末复习第6题。(1)学生们独立完成。

(2)提醒注意:填写时应与相关的实物相联系。3.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复习。

(1)请学生们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进率。(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2)完成期末复习第7题。

①学生们独立完成。

②集体订正,分别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量线段、画线段的复习。

(1)说一说线段有哪几个特征?(有两个端点、是直的。)(2)想一想:怎样用刻度尺量一条线段的长度?(强调:要从。刻度量比较好。)(3)完成期末复习第8题。

①学生们先按要求,画出两条线段。

②指名说一说哪条线段长一些。

提问:为什么4厘米长的线段要长一些?

三、方位知识的复习

1.出示期末复习第5题图。

(1)请学生们观察插图,找到哪一面是北面。

(2)请学生们分别说一说:小华、冬冬、小军、小芳四个小朋友的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他们各自的上学路线是什么。(1)分小组讨论、交流。(2)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四、角和直角的复习

1.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找出下列图形中的直角,并说明所用的方法。()()()()(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说一说判断的方法。

提问:直角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比直角大的角是什么角?像第一幅图中的角叫什么角?为什么是锐角? 3.完成期末复习第9题。

学生们独立完成。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又有了些什么新的收获?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在括号里补充合适的单位。1.一棵大树高约28()。2.一支钢笔长17()。/ 3.一张床长约20(),宽约15()。4.一根胡萝卜长约13()。5.一根大头针长约26()。6.一块玻璃厚4()。

二、画一画。

1.画一根比1分米短6厘米的线段。2.画一根比3厘米长15毫米的线段。

三、找出下面图形中的直角。

四、说一说从你家到学校的行走路线。[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复习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0—101页,期末复习第10—15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千以内加减法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加、减计算和验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有关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能又对又快地口算加、减法,还要能比较熟练地列出竖式进行加减法的笔算,并且能验算。

二、复习口算

1.复习口算方法。(1)出示:

40+20= 32-3= 15-8= 7+5= 400+20= 320-300= 150-80= 70+50=(2)请学生们一组一组地口算。(3)结合每一组口算提问:

①第一、二组口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指出;在口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②第三、四组分别是怎样算的? 指出:遇到像这样的题,我们可以按百以内的加减法进行计算。2.完成期末复习第10题。(1)学生们独立完成。

(2)对有错的题目要及时查找原因,进行纠正,注意了解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三、复习笔算

1、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

(1)小朋友已经掌握了口算方法,现在来算第11题的第(1)组题,看看笔算加法怎样算,请大家把这两题做在作业本上。

提问:这两道笔算加法是怎样做的?得多少? 每一题的十位上是怎样相加的,为什么第二题的十位上相加不得9呢? 比一比:两题计算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笔算加法,除了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之外,要特别注意,哪一位满十要怎样?(2)学生练习第(2)组,指名板演。

完成后集体订正,检查时注意强调退位方法。

提问;为什么同样是用823去减,一题得4百多,而另一题则得3百多?(3)学生练习第(3)组,指名板演。

完成后集体订正。

湘版二年级美术上教案全集 第6篇

课型:综合探索,造型表现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增强自我情感流露及对事物的好奇心。

2、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3、初步认识较复杂的平面形,发展对形和色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复杂平面形的兴趣。如何描绘有趣、生动的影子外形。教学难点:如何添画装饰成影子大王。教学准备:粉笔、水彩笔、白纸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捉影”游戏。(认识人物轮廓)

1、学生摆姿势,教师勾画轮廓。

2、教师摆姿势,学生勾画轮廓。

3、请4-5个学生摆不同动态。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影子外形变化。

4、两人组合造型,再观察形态变化。

在观察分析时,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脱离人物形象而难以创造新形象的机械现象,使学生的个性和愉悦的情感态度得到极大的张扬。

三、想象添画。

教师可以进行对比添画,如:同一影子,可在人物形的基础上添画,也可以完全抛开人物形象的特征。

四、提出作业要求。

把阳光下人或物的影子外形用粉笔描一描,再看一看,想一想,想象添画成一幅更有趣的画并命名。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六、学生作业评价。

七、教师小结。

洒水成画

课型:综合探索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增进美术学习的自信心,获得绘画学习的愉快体验,促进集体协作精神的形成。

2、认识洒水成画的基本方法。

3、认识绘画及其工具材料的多样性,了解线条和线条绘画的基本知识。教学重点:学习用洒水成线的粗细来表现物体。

教学难点:从不知到知,从无意到有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准备:洒水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参与自由洒水的游戏,引导学生在洒水所留下的痕迹中发现、找到有趣的形象,明白水瓶可当画笔,洒水可作画。

二、在游戏中探讨如何运用水瓶当画笔,滴水连线的技巧。瓶盖上钻的孔大,出水量多,画出的线条粗,孔小时,用力挤压瓶子或慢速移动,画的线条细。这些结果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

三、进行有主题性集体绘画。内容可以十分广泛,可以分小组进行主题创作,避免内容题材过于单一的现象,以免束缚学生的自主发挥。

五、提出作业要求。玩一玩洒水的游戏,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大家齐心协力,用清水或颜色水在地上画一幅大画。

六、作业评价。评价采用集体观赏、评析对集体作品的感受,交流在学习活动中的感想体会等。

七、总结

自画像

课型:综合绘画课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认真地观察自己的脸部形象,并能用流畅的线条画出自己的脸部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观察并画出自己的外貌特征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构图大气,形象有趣,特征明显

教学准备:有镜子的教室、彩色笔、油画棒、白纸 教学过程:

一、小朋友照镜子,观察自己的长相

1、将小朋友带到舞蹈教室

2、小朋友看一看自己长什么样?你的脑袋、你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和别人的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说一说你的长相。(一定要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4、小结:刚才我们看了自己的长相,并且也知道自己长得与别人不一样的区别在于小朋友的脸形和五官的不同形状,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自画像好吗?

二、讲解自画像的画法

1、带学生回教室

2、讲解绘画方法(1)、先画头的形状,如

圆脸

方脸

瓜子脸(图略)

(2)、再画发际线,发际线指的是脸与头发交接的地方的形状,如男孩的头发与女孩的头发就不同

(3)、然后画五官,五官决定一个人长相的与众不同。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眉毛如粗和细,弯和直,眼睛有大和小,双眼皮单眼皮,嘴巴有后和薄之分,画的时候要看清再下笔。

3、构图的大小分析

构图指的是画面在纸上的位置。我们画画的时候尽量把纸画满(图略)

三、学生尝试绘画

1、请几位长相比较有特点的同学上台到讲台上试者画一画

2、同学们评价是否画得像他们自己,你能上台来改一改吗?如果画得不像,那他们画得有意思吗?

3、老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画的画很有意思,不管他们画得好不好,画得有趣就行了。记住画完以后要涂上与肤色相近的颜色。

四、学生作业

把自己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并涂上颜色。

五、巡回指导

六、互相观赏,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课型:剪纸生肖

教学目标:通过演示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剪纸艺术的魅力,学会简单的剪纸方法,为自己的生肖制作一枚剪纸作品,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热爱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剪纸生肖的方法以及对剪纸艺术的了解

教学难点:外形的准确性以及内部纹样的选择 教学准备:剪纸作品、幻灯片、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观看幻灯片,欣赏剪纸作品

1、展示剪纸作品原作,观察它的形象以及制作材料、纹样选择。

2、同学们可以上台近距离的观看,老师把作品拿到学生中间巡回展示。

3、提问:你看到的是什么?猜一猜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出来的?好看吗?你想不想也制作一个?

4、小结:这些剪纸作品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工艺美术作品,它是我国民间文化的瑰宝,我们要好好继承和发扬光大。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学习这种民间艺术,为自己剪一枚生肖图案。

二、上新课

1、展示剪纸材料:剪刀、胶水、彩色纸

2、同学们,如果现在你来剪纸你会先干什么?有不同的意见说一说。

3、老师示范剪纸的方法步骤:(1)先剪出外形轮廓(2)再剪出生肖的五官(3)然后剪出有趣的纹样

4、学生辨认生肖的外形

老师准备一些生肖动物的外形,同学们猜一猜它们到底是什么动物? a)一些容易辨认的外形 b)一些不容易辨认的外形

小结:制作生肖的剪纸作品,首先就要把外形画准,要不然剪出来就不像了。

5、纹样的剪纸方法(1)随手剪(2)对称剪

三、学生作业布置 根据自己的属相,剪一个小动物形象,注意剪出它的外形与纹样。然后用胶水贴在作业本上。

四、老师巡回指导

五、互相交流,老师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课型:工艺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为自己制作一张有趣的信息卡,并能通过信息卡与别的同学愉快地交流沟通。达到信息卡的信息传达的目的,激发学生与别人沟通的欲望,培养学生互相了解的过程。

教学重点:信息卡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信息卡的独创性与个性表达

教学准备: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卡、剪贴画、色卡纸、油画棒、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演示导入课题

1、老师把自己不同的信息卡发给部分同学,让他们回答从信息卡中了解到了老师的哪些信息?

2、提问:信息卡是干什么用的?都有些什么形状?好看吗?你要是做一个信息卡你会做得和老师一样吗?为什么?

3、小结:信息卡是传递个人信息的,我们制作的信息卡能让别人很快了解你,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和你成为好朋友,同学们,你们想做一个吗?

二、上新课

1、说一说你的信息卡的组成部分,每个同学的信息卡肯定不同,说出你的不同之处。

2、讲解信息卡的基本组成部分:

(1)图形: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信息卡的外形可以是几何形,也可以是具象形,如人脸形、鞋子形、苹果形、卡通形铃铛形、花形、树形、叶形、冰淇淋形等等。图形还包括插图,插图可以小一点,要与外形相互协调。

(2)文字:主要指信息卡的内容。如姓名、年龄、爱好、格言、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等。

3、老师示范信息卡的制作步骤:

(1)先画好外形,并将外形剪下来;

(2)将内容写上去,文字可以装饰成纹样;

(3)在其他的地方画上装饰用的与外形相互协调的图案即可。

4、信息卡的色彩调配:

信息卡的外形与内容要以一个色调为主,如老师用的是黄色调,那么整个信息卡就必须多用黄色调,这样设计出的信息卡才会协调。如果是红色调你会用哪些色彩?

5、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卡。

三、学生作业

画出信息卡的外形,经剪贴装饰后,写上自己的姓名、电话、属相等。

四、老师巡回指导

五、游戏:将做好的信息卡与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也可以与新朋友交换,让我们大家都成为好朋友。

六、总结下课

美丽的昆虫

课型:综合课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昆虫的名称、外形特征、美丽的颜色、居住的地方以及可爱的动态,画出昆虫的形象特征。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以及立志保护生态环境的理想。

教学重点:观察昆虫的形态,画出昆虫特点 教学难点:画出昆虫的可爱之处

教学准备:各种昆虫的灯片、几只昆虫的标本、背景图片、碟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昆虫的形态

1、播放cd碟片,观察昆虫在大自然中的活动状态。

2、提问:这是什么,你认识吗?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它们?它们漂亮吗?你喜欢他们吗?

3、小结:这些昆虫生活在我们的大自然中,有许多种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其余的种类对大自然的生态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大自然的各种动植物,和这些美丽的昆虫一起装点我们的生活。

二、上新课

1、学生尝试绘画

(1)请几位同学上台画一画你印象中最深的昆虫的形态

(2)学生自评:他们画得好吗?有什么遗憾没有?如果画得好,你认为哪里画得好?(3)出示老师画的昆虫比一比,老师画的和小朋友画的有什么不同:我们画昆虫的时候,不仅要画出它们的外部形态,还要画出昆虫的动态,要不然就会像标本一样没有生气,不可爱了。

2、为昆虫找家

老师这里有许多的昆虫,它们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家,小朋友你们知道它们的家在哪吗?请你们帮他们找一找。

(老师出示背景图片和几只不同的昆虫请小朋友来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小结:不同的昆虫有不同的家,看,它们过得多么快乐和谐。

三、学生作业布置:

画一画你喜欢的昆虫,涂上美丽的颜色,然后剪下来贴在老师的背景图片上,看一看有了昆虫大自然是不是更有生气,更加美丽。

四、老师巡回指导。

五、将学生的作品贴在合适的位置,比一比,谁的昆虫最美丽,谁的昆虫最可爱。想一想有的同学贴的位置对吗?为什么?

六、拓展思维,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老师这里还有一只昆虫,好不好看?与今天画的昆虫有什么不同,(平面与立体)我们将这只昆虫也贴在图片中,是不是也不错。下一节课我们就学习用彩色纸制作立体的昆虫好不好?

七、总结评比

第二课时

课型:手工制作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利用彩色纸制作出有趣的昆虫作品,了解纸艺制作中揉、搓、剪、贴等方法,根据手工制作出昆虫的形态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利用彩色纸制作昆虫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昆虫的形态和比例的掌握

教学准备:彩色纸、成品、剪刀、幻灯片、胶水 教学过程:

一、观看幻灯片,回忆昆虫的形态

1、说说你最喜欢的昆虫,它长什么样?

2、你上次画的是什么昆虫,是立体的还是平面的?

3、小结:我们上次画了许多美丽的昆虫,大家还记得吗?有老师手中拿的这种吗?(出示用彩纸制作的昆虫),这种昆虫好玩吗?和画的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也试着做一做好吗?

二、上新课

1、纸的准备:各种颜色的彩色纸,纸质稍微薄一点

2、示范纸的揉、搓、剪的方法。请同学上台来示范,老师再示范一次。

3、用蝴蝶作为例子示范制作方法:

(1)、首先想一想蝴蝶是什么样子?两对大大的翅膀,中间有细细的身子,还有两根长长的触角,两个小小的眼睛。

(2)、然后我们将选择好的纸揉成团或者搓成细长条做蝴蝶的身体,翅膀用剪刀剪出形状即可。

(3)、最后用胶水把各部分粘起来就可以了。

注意:剪贴的时候要把比例弄准才会像,不然你做的昆虫老师和同学会不认识的。

4、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要做的是蜻蜓,该怎么制作它的各部分?

5、请同学们欣赏老师制作的昆虫在特定的环境下显示出的不同的效果,你们看美吗?和刚才一个孤零零的昆虫放在这里有什么不同?

三、学生作业布置:

1、两个人一组,一起合作,制作出二到三样昆虫的纸艺作品

2、给制作好的昆虫画一个美丽的环境如一片树叶、一朵花、一片草地等等。

四、巡回指导

五、大家在桌上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昆虫,看好不好玩

六、总结下课

神鸟变树

课型:想象画

1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逆向观察,改变观察方法获得崭新的体验,将鸟和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幅整体的有趣的画面,使画面可以从任何一个方向看都很完整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新的观察方法。教学重点:观察方法和神鸟变树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树和鸟的互相结合在像与不像之间 教学准备:范画、幻灯片、纸、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两张关于树的图片,导入课题

1、提问:这两张图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请一个小朋友上台来画一棵树,看看他画的树和老师的有什么不同?

3、学生小结:老师和同学画的都是树,小朋友画的树是单线描画的,没有纹样,色彩也是单一的,没有层次变化。老师画的树比较漂亮,又有纹样又有五彩缤纷的色彩。

4、老师提示:将画面调换过来看看,你会发现什么变化?哇!变成一棵树了,神奇吧!今天我们也来神鸟变树或者树变神鸟,好吗?

二、上新课,讨论方法

(一)树变鸟的方法

1、请一个同学上台画一棵树。

2、老师再请一个同学上台将树添上纹样。

3、现在思考这棵树怎么画才能变成树呢?(1)将纸倒过来看一看,并把它添画成鸟

(2)也可以不把纸倒过来,直接将纸上的树变化成鸟的形状

(二)鸟变树的方法

1、请一位同学上台画一只美丽的小鸟的外形

2、老师再根据小鸟的形状添画成一棵有趣的树

3、你能上台来将这棵树变得更漂亮吗?

(三)小结讨论:

刚才我们将树变鸟或者将鸟变树,方法都很好,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哦,直接画一棵五彩树就行了,这个方法也很好,只是少了一些趣味性了,老师还是希望看到小朋友画的树又有鸟的美丽,也有树的特征。

三、学生作业布置

根据自己的想法画一棵既像树又像鸟的有趣画面,并能涂上五彩缤纷的色彩,使画面看上去神秘绚烂。

四、老师巡回指导,着重提醒学生的构图

五、比一比谁的画面最好看,把自己的画摆在桌上给大家欣赏,欣赏的时候可以将画面调换不同的角度,看谁发现的秘密多

听听画画

课型:综合课

1课时

教学目标:感受音乐的旋律美、节奏美、以及音乐所表达的意境美,感受到音乐与美术的相通点。能根据不同的音乐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与图形。培养小朋友们对艺术的爱好和感受。教学重点:音乐与美术的切入点与相通之处

教学难点:能用正确的图形诠释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教学准备:音乐课件、颜料用品、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感受不同的画面

1、播三段音乐,分别为《二泉映月》、《喜洋洋》、《办家家》

2、欣赏三幅抽象画,三幅具像画。

3、你能将这三段音乐与下面的三幅画联系起来吗?为什么?试一试,看音乐与美术是否相联系。

二、从音乐的节奏、旋律与美术的点线面相联系讲起

1、听一段节奏,看与老师的哪一笔相似

2、听一段旋律,请同学上台用点线面的手法表现出来

3、老师讲评:音乐中的节奏、旋律与我们美术中的大点小点、折线曲线的变化轨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音乐的气氛与画面的色调的相通之处

1、播一段喜气洋洋的音乐,看一幅红色调的画面,看是否与这段音乐所表达的意境相似呢?

2、播一段小夜曲,请学生选一段与之意境相似的画面,其余的同学看他选对了没有。(兰色调)

3、课件出示许多画面和音乐,请同学们判断哪幅画面与哪段音乐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四、作业布置

1、播一段《百鸟朝凤》,首先请同学们听仔细了,多听两遍

2、讲一讲音乐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和内容?可以用什么颜色,画具象的画面还是画以点线面为主的画面。

3、请画过色彩画的同学上台在黑板上的白纸上画

五、巡回指导

六、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再听音乐,自己凭感觉,看哪幅画最能表达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意思,老师再做评价。

乌龟滚下坡

课型:造型表现

1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通过有趣的故事接龙讲出乌龟爬上坡的故事,并能根据故事的情节发展变化画出有个性的故事结尾,将课本中的第四幅画添画完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说一说,画一画故事的结尾 教学难点:故事的整体完美性与独创性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学生作品 教学过程:

一、老师讲故事设问导入课题

1、将书上的画面用投影仪打出,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讲一讲这个故事,看谁讲得最有意思

2、老师讲故事:有两只乌龟走路走得非常慢,特别是下坡路,又怕摔交,走得就更慢了。它们非常着急,听说刺猥很有本事就去找它请教怎么使自己下坡的速度更快。刺猥非常愿意做它们的老师,于是就给它们做起了示范:只见刺猥将身体卷起来变成一只刺球,骨碌骨碌就滚下山去了。两个乌龟心想:我们两只乌龟一人一个龟壳,龟壳又是半圆形的,加起来不正好是个圆形吗?好,我们两个互相抱紧一起滚下山不就又快又好吗!可是事情并没有它们想象的那么好,结果„„ 怎么样呢?

3、请同学们为老师的故事想一个独特的结局。(1)一种假设:乌龟滚下山获得了成功(2)第二种假设:乌龟没有成功滚下山,被树枝挂住了或碰到了别的动物或者被摔伤了。(3)第三种假设:乌龟没成功滚下山,但是并没有发生什么事,因为他们滚到小河里去了,正好洗个澡呢!

二、欣赏书中的小朋友的作品

1、书中的作品阐述了乌龟滚下坡之后的各种结局,你觉得有意思吗?

2、要是你来画会怎样画?会和书中的小朋友画的一样吗?怎么变一变才会有所不同:从颜色、构图、勾线、内容来考虑。

三、学生作业:

乌龟滚下坡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请用你手中的画来告诉我。

四、巡回指导

五、作业欣赏:讲讲你的画面表达了一个什么有趣的结果

神奇的小画册

课型:综合课

2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折折剪剪画画,使小朋友手中的小纸片变成一个神奇的小画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画册的轮回绘画中变得丰富多彩有趣味。教学重点:画册的折剪添画过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有新意的变化,变化的统一性 教学准备;自制小画册、白纸、油画棒、剪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将小画册贴在黑板上,请几个小朋友来翻翻看

1、你发现了什么?有趣吗?

2、请你来给它编个故事,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3、怎么样,这个小画册好玩吧,我们也来试一试

二、探究小画册的制作方法

1、看到老师的小画册,你来猜一猜,这个小画册该怎么做呢?

2、老师小结并示范:小朋友真是很聪明,老师没教,就能猜到小画册的制作方法。首先要用两张纸折成书本形状,然后在已折好的纸上剪一个缺口,小画册就剪好了,再在上面画出图形即可。

3、动脑筋:怎样才能使画面翻动后头和身子仍然会有机的连接起来?

三、欣赏有趣的学生作品

1、互相有关联的四张连在一起的小画册。

2、已经脱节的四张相连的小画册

四、学生作业

1、自己做一个神奇的小画册,然后画上有趣的形象。

2、你可以将自己的小画册的第2、3、4页给你的同桌继续添画,看他能不能将你的画册变得更加神奇。

3、当然,如果你不想给同学添画也可以。

第二课时

一、学生继续作业

二、将做好的小画册编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看谁的故事最奇特。

三、根据同学们的推荐请做得好,又讲得好的同学上台来讲一讲你的神奇小画册和神奇的故事。

四、总结评比

大嘴巴

课型:设计应用

1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折纸工艺把一张平面的白纸变成有趣的大嘴巴,使学生明白折纸工艺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并能通过剪贴绘画使大嘴巴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和小朋友们一起表演节目一起玩耍。激发学生的创作与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教学重点:大嘴巴的折法与装饰方法

教学难点:精细的折纸工艺以及大胆的表演

教学准备:已折好的大嘴巴,彩色纸、胶水、剪刀,学生作品 教学过程:

一、老师手套大嘴巴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老师藏到讲台底下,手里套大嘴巴“说话”。

大嘴巴,呱呱呱,一张一合笑哈哈。我是你的好朋友,快来和我说说话。小朋友,猜猜我是睡?

2、小朋友自由回答或讨论

3、老师从讲台后跳出来:哈哈,我在这里呢?原来是老师在玩大嘴巴,你想不想玩?

4、请几个小朋友分别上台套住大嘴巴说几句简短的话,看谁说得最精彩。

5、底下的同学好像也很想玩,没问题,我们自己做一个,怎么样?

二、学生根据示意图,探究大嘴巴的折法

1、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当小老师教其他同学折大嘴巴

2、小朋友讲的时候老师在一旁补充,并和小朋友一起折。会看书中示意图的同学可以自己折,老师等会再检查。

3、出示几种不成功的折法:没有对齐边和角;涂胶水太多或太少等等。

4、小结:同学们在折的过程中发现大嘴巴的折法与幼儿园学过的东南西北的折法是一样的,对——了。我们自己把大嘴巴的折法通过动脑筋解决了,快乐吗?

三、大嘴巴的装饰

1、欣赏老师的作品,看老师都装饰了哪些地方,你还能想象装饰哪些地方吗?(眼睛、舌头、头发、手脚、胡须、触角等等)

2、老师装饰的方法有谁能猜出来?颜色该怎样配才会更好看?

3、小结:装饰的方法有两种:绘画和剪贴。可以两中、种方法都用,也可以只用其中的一种方法。

四、学生作业:

1、将已折好的大嘴巴装饰成一个有趣的形象。

2、然后与你的同桌一起编一个小节目表演一下。

五、选几对同学上台表演节目,看他们表现怎么样?

六、全班同学手套大嘴巴,一起边表演边唱歌《我快乐》。童话屋

课型:碎纸片粘贴画

1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为故事中的主人公设计一个童话屋,并能根据碎纸片的不同颜色构建出美丽而又结构分明的童话屋的形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童话屋的粘贴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根据创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准备:各种不同颜色的碎纸片、胶水、课件、底纸 教学过程:

一、观看课件,引入课题。

1、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并配有图片

2、提问:你觉得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应该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如果你是童话作家会怎样描述这个小房子?

3、你可以上台来画一画吗?

4、课件出示一个用碎纸片粘贴的小城堡:这个城堡里住着许多童话里的人物呢,不信,你们看,有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还有灰姑娘、睡美人、辛巴、布路脱等等,它们在一起多有趣呀,我们也来建一座童话屋,把自己最喜欢的童话人物都请到你的童话屋来和我们做朋友,好吗?

二、方法指导。

1、设问:你想建一座什么样的童话屋?指名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2、指名学生上台在投影仪上演示制作。教师及时指导。

3、教师小结制作方法。

三、提出作业要求。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大小相似的长方形小纸片粘贴镶嵌出美丽的“童话屋”,编一个有趣的故事,说说童话屋里发生的事情。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作业展评。

1、学生谈自己的作品。

2、学生作品互评。

3、教师小结。

六、总结。

摇滚小精灵

课型:设计应用

3课时

教学目标:根据摇滚玩具的基本原理,利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出各种不同玩法的摇滚玩具,并能通过做与玩的体验讲一讲玩具带给自己的快乐感受。教学重点:摇滚玩具不同的做法与玩法 教学难点:与众不同的玩具做法

教学准备:各种不同的摇滚玩具以及做玩具的具体物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利用通透的圆环制作摇滚玩具

教学准备:厚板纸裁成的纸条,已画好的各种小精灵、透明胶、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把不同的摇滚小精灵摆在桌子上

1、先请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东西?

2、你们想不想玩一玩?(请小朋友上台试着玩一玩)

3、小朋友小结:这种玩具好玩吗?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想不想自己也做一个玩一玩?

二、圆环形玩具的具体做法

1、老师把圆环形玩具挑出来,请小朋友来研究一下它的材料、做法

2、老师做一个玩具的示范,不具体讲解

3、拓展思维:你还能将圆环形的玩具怎么做?

(1)将小精灵安放在环形中间,上下粘好,可以顶天立地

(2)也可以将小精灵粘贴一部分,让一边空着,呈吊状或立状。

(3)还可以将中间的环形制作成双环或多环,而中间的小精灵也可以粘贴两个或多个。

4、谁来玩一玩老师做的摇滚小精灵?

三、作业布置

请小朋友开动脑筋,做一个圆环形的摇滚小精灵

四、室外活动

将自己的摇滚小精灵拿到操场玩一玩,比一比,看谁的滚得快而且又最漂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利用圆柱形的滚筒制作一个摇滚小精灵

教学准备:不同的圆柱体物件(可乐瓶、卫生纸筒、杯子等等)教学过程:

一、总结上次的玩具小精灵的不足之处

1、小精灵画得不够漂亮,玩具的外形没装饰好,纹样、色彩都没用好。

2、滚筒在制作过程中被压得不够圆,滚起来不快

3、做完后不注意卫生等等

二、圆柱形玩具的展示

1、谁愿意上台来玩一玩这种不同的摇滚玩具?

2、你能讲一讲圆柱形玩具的结构和做法吗?

3、将玩具分别发给小组长,组内讨论研究圆柱形玩具的做法。

4、每一组派一位同学来总结讨论结果。

三、根据自己所带的工具思考选择自己将做玩具的类型和结构,说一说你的想法,同学们帮他参考一下,提提宝贵意见。

四、学生作业

将学生带到小操场,以组为单位,围成一个小圆圈,自己做自己的,做好以后在规定的地方玩耍,比一比谁的最漂亮谁的滚得最快最稳。看哪一组纪律最好。

五、带学生到室外活动,时间25分钟左右。

六、回教室总结:

今天的玩具做得很好,同学们也玩得很高兴,大家回家后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出更新颖,更好看的摇滚小精灵,下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好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材料,根据自己的个性化的思维发展制作出一个不同于别人的摇滚玩具。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发散性思维思考问题

教学难点:玩具既有美丽的外观,又制作得合理科学 教学准备:苹果、厚纸板、线、铃铛、双面胶等等。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完成得怎么样了?大胆的说出你心中的想法:你想做个什么不一样的摇滚玩具?其余同学一起帮他出主意,好吗?

2、结合自己所带的材料做一个简单的演示,除了他的个人想法,还有更好的设计吗?

二、看一看

1、看看老师做的玩具,是否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你来帮帮老师,怎么样?

2、老师玩具需要改进的地方是:颜色不漂亮、滚动或摇动不灵活,容易散架,照着书上做的,没有创新等等。学生说对一条就表扬。

三、玩一玩

请小朋友上台玩一玩老师其他有特色的玩具,感受一下新颖的玩具带给大家的感官享受与精神享受

四、做一做

1、同学们觉得老师的玩具好玩吗?可惜是老师做的,小朋友自己做的玩具肯定更好玩,我们试着做一个,行吗?

2、小组合作。2~3人一组,将自己的材料与合作的同学一起使用,开动脑筋,做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摇滚小精灵

五、展一展

将已做好的摇滚玩具放在展示台上,请所有的小朋友都来欣赏欣赏。看谁的更具有想象能力,做的最奇特,最好玩,我们就评他为玩具设计大师。

红灯停

绿灯行

课型:综合课

3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小朋友认识必要的交通标志,熟悉交通规则,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熟练的使用和应用这些交通知识。培养学生从小遵守交通规则,做文明的小市民 教学重点:

1、交通标志的识记与掌握

2、画出小朋友放学过交叉路口的情形与状态

3、在游戏中体会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教学难点:能在学习生活中体会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能识记交通标志,准确的理解交通标志的具体意思,自觉的遵守和维护它

教学准备:各种常见的交通标志、课件、红纸、绿纸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交通标志,识记交通标志,并能辨别交通标志所传达的准确意思 教学准备:各种交通标志的图片、录像片 教学过程:

一、初识交通标志

1、放录像。

大街上多热闹啊,车水马龙,人生鼎沸,为什么大家都这么井然有序的呢?难道车不怕碰了人,人不怕碰了

车?快看,这是什么?请一个同学说一说。

2、刚才我们看到了许多的交通标志,都是老师在大街上拍下来的,你在平时的生活中还看到了与老师看到的不一样的交通标志吗?你能猜出它所表达的意思吗?

3、你能试着将你所看到的交通标志画下来吗?

二、学生尝试作业

1、将已经画好的标志贴在黑板上

2、老师再将表示同样意思的交通标志贴在学生作业的旁边,让学生对比观看,找出记忆中记得不完整的地方

3、小结:同学们刚才说了很多的交通标志,说明小朋友平时对生活观察仔细,很好!交通标志像一个无声的警察,默默的指挥着交通,让人和车都有序的行走和行驶,在没有交通警察的状况下,能自动的维护城市的交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交通标志设计简单、易识别,颜色也有特殊的规定,如:红色代表禁止,兰色代表说明,黄色代表警告。刚才小朋友已经有所了解,一定要记牢,好吗?

三、欣赏交通标志,了解主要的标志的内容和意思

四、学生作业:

画一画对你印象最深的交通标志,注意颜色和外形的特别规定。

五、回家作业

将画好的交通标志带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我们看见了该怎么做?你和爸爸妈妈比一比谁认识的交通标志多。最后请爸爸妈妈将结果写在书上并签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回忆并画出小朋友放学回家时过交叉路口的情形,加深学生对交通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人物以及场面的协调构图的能力。教学重点:学生过马路的情形的再忆及表现 教学难点:人物与环境的主次表现 教学准备:自拍录像带 教学过程:

一、观赏录像带

1、录像带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还有其他的人和物体吗?

2、你能上台来表演一下吗?请几位小朋友演过马路的人,请一位小朋友演警察。

3、小结:同学们演得真不错,红灯一亮,不慌不忙排好队过马路,警察叔叔在一旁忙着指挥交通呢?还有的小朋友三个一群,两个一起手拉手过马路,他们表现得真棒,你们平时就是这样过马路的吗?如果是那就是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二、讲解构图以及画面内容

1、画面人物的画法。请一位小朋友上台画一个背着书包走路的人。

2、老师在这个人物的基础上再添画出有遮挡关系的人物,也可以在这个人物的前、后添画其他人物。

3、画完人以后再画出马路上的车和建筑物

4、最重要的交通标志也要画,画在哪里呢?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老师不说,等会儿在你的画面中找答案。

三、学生作业

回忆自己和同学们在放学后一起过马路的情形,然后将它画下来,注意人物是画面的主体。并涂上美丽的颜色。

三、将学生的作品挂起来,时刻提醒同学们注意遵守交通规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做游戏加深对交通标志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学准备:用纸板制作的红绿灯牌 教学过程:

一、拿出红绿灯牌,做游戏考验大家的反应能力

1、游戏规则:老师举红灯,小朋友就坐着,老师举绿灯,小朋友就站起来。

2、由小朋友来举红灯绿灯其他同学做动作

二、讲解外出游戏规则

1、游戏规则:8个小组按顺序排好队,我们的跑道就是斑马线,不许跑离跑道。老师站在操场中间,举红灯,同学们就停,举绿灯同学们就跑,行吗?如果老师举的是红灯你却在跑就犯规了,每一圈看有多少人犯规,我们就将他淘汰出局,最后比一比,哪一组剩下的人最多哪一组就取胜了。

2、纪律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参加,这是一次很好的交通规则的教育和练习,在活动中故意违反游戏规则的同学将不与记分评等。在外活动一切行动听指挥。

三、带学生到操场做游戏

四、回教室总结评比

捏泥动物

课型:设计应用

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运用揉、搓、捏、粘接等方法,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培养学生对泥巴的感情,激发他们的天性,将手中的陶泥变化成不同的有趣的形象。教学重点:动物的捏塑方法

教学难点:动物的外形与花纹协调适合 教学准备:陶泥一大坨、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1、老师将陶泥放在黑色不透明的袋子里,然后请同学上台来摸一摸、猜一猜里面放的东西有什么感觉,像是什么东西?

2、将陶泥拿出来,随意捏个东西放在桌上。

瞧、这块泥巴捏了个小玩意儿,多有意思。你们想不想捏一捏?

二、试一试

1、将陶泥发给小朋友,试着捏一个小物件

2、提问:陶泥捏在手中有什么样的感觉?舒服吗?它能按照你的意愿捏出你想要的东西吗?

3、小结:小朋友们都喜欢陶泥,是吗?陶泥还可以捏出你喜欢的任何物体,真是很神奇吧。我们今天来捏一个小动物,好吗?

三、观看课件

课件展示捏泥动物的两种方法

1、整体塑造法:将一块整泥直接塑造成一个小动物,不将头、身子、四肢分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捏和揉。

2、部分粘接法:将小动物的各个部分分别捏制出来,然后再粘接起来。

3、纹样的制作方法:用牙签在已经捏好的动物身上刻画出你喜欢的花纹。

四、做一做

1、按照自己的喜好捏一个有趣的动物形象

2、捏完后与同学们一起欣赏

五、评一评

只要看得出他捏的是一个有趣的动物,又漂亮又有立体感就评他为陶艺大师。

请你告诉我

课型:绘画与欣赏

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对儿童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初步分析作品的好坏,并能将这种观点运用到自己的绘画作品中来,画出一副有个性的创作作品,迎接家长会的到来。教学重点:如何评价儿童画的好与坏 教学难点: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 教学准备:儿童画几幅、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幻灯片展示

1、先不发表意见,静静的观赏老师放的幻灯片

2、可以小声议论,你最喜欢哪一幅画,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3、指名回答: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4、小结:刚才我们看了很多儿童作品,同学们对作品的喜爱程度也不尽相同,有的喜欢颜色鲜艳的,有的喜欢想象力丰富的,有的喜欢颜色比较协调的,还有的喜欢新颖独特的,这些理由都非常充足,也很正确。

二、评价一幅好的儿童画的方法

1、从绘画内容来看:儿童画的内容主要是表现儿童的生活学习玩乐,以及他们的所见所闻,只要是健康向上的都是好作品,2、从绘画方法来看:儿童画的绘画方法有很多,如彩色水笔画、蜡笔画、水粉画、蜡笔水彩画、纸板画、线描画等等,这些不同的画种不但丰富了儿童的表现力,而且也拓宽了儿童的视野,一些无意中产生的肌理效果为画面增添不少看点。

3、从构图的视角来看:有的画得大构满图,有的画得有前后空间感,都可以。只要交代清楚了画面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就行了。

三、欣赏几张儿童画

1、欣赏不同画种给人的不同感受

2、欣赏画面表现的不同内容,看是不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不是我们也曾经经历过。

3、同学们可以上来摸一摸,看一看,感受一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根据自己对画的认识与鉴赏画一幅有趣的儿童画 教学过程:

一、学生作业

1、画一幅有趣的画。规格为8开纸大小。工具不限。

2、为了迎接家长会,我们要把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让爸爸妈妈看看我们的小画家有多棒!

二、老师巡回指导

三、将学生作品贴在墙上

四、自评,向小朋友说说你画的是什么,用什么画的?

上一篇:《纳雍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试行)》下一篇:了不起的我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