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10回读后感

2024-06-02

红楼梦第10回读后感(精选5篇)

红楼梦第10回读后感 第1篇

本文是一篇充满梦幻色彩的长篇小说,文中的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

文中的石头是一块非同寻常的石头,本应作为女娲补天的材料的它却被遗弃在荒山野岭,“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这句话表面上是见石头得不到重用而伤心万分,自怨自艾,实际上写出了千古多少文人雅士怀才不遇、得不到皇帝重用与赏识的悲伤与无奈之情。“适闻二位谈那人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体现了石头非常向往人间富贵的生活,揭示了当时社会大多数人想追求荣华富贵的社会背景。

甄士隐也是一位豪侠重义的士人,“今既及此,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可见,他虽然身为仕宦,却有一颗仁义的心,朋友有难必会伸出援手,体现出他的洒脱又不失仁义的性格。

贾雨村也是一位可怜之人,“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士,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时代的背景与家族的没落导致这位本应是富家子弟的雨村背井离乡。然而此时的他,却也可以看出其豪放洒脱。“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既蒙厚爱,何敢拂此盛情。’”由此可以看出,虽然贾雨村穷困潦倒,却依然不失豪爽之气。

《红楼梦》这本书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情节让人回味无穷。

红楼梦第10回读后感 第2篇

——读《红楼梦》第62回有感

陈竹磊 河北省崔金晴名师工作室 今天

《红楼梦》第62回的回目是“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主要事件是以宝玉生辰为主线,仔细品读,再次惊叹作者高深的学养。

一叹构思之精妙

宝玉这个贾府中众星捧月的人物,他的生辰,又适逢宝琴、平儿、邢岫烟的生辰,注定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场景,这一回除了寿星之外,还有和他们关系甚近的黛玉、宝钗、湘云、探春、李纨、香菱、袭人、晴雯、鸳鸯、芳官、小燕等大小人物几十个,这一回既有人物众多的大画面,如:众人射覆的游戏,湘云划拳的场面,热闹非凡,笑声不断;然而也有宴会后的小特写,宝玉和芳官一起用餐,宝玉黛玉花下唧唧哝哝,遥遥知意,以及最动人的特写,湘云醉卧芍药裀等,这些小特写和大镜头均构置了一幅热闹繁华的景象。然而,这个繁华的出场是以两个小人物的凄惨命运来衬托的:一个是秦显家的用大量的亏空谋得主厨之位后,瞬间落空,垂头丧气,卷包而走的凄凉;一个是彩云用尊严换来的东西却被心爱的人误解羞辱后,将东西撇到河内,任其顺水漂沉的毁灭。人世的荒凉和热闹在对比中让人深思,只有大手笔才有这样的精妙构思,叹服。

二叹人物描写之细腻

这一回中的生日宴,没有家长的监督,没有礼教的约束,他们这群十几岁的孩子,尽情的释放着青春的活力和独特的个性,在优雅而又深奥的游戏中展现自我,在湘云的酒令说出后,宝玉还要想想,才思敏捷的黛玉张口便来,“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却是一只折足雁,叫得人九回场,这是鸿雁来宾。”这个酒面一出口,黛玉的内心世界也暴露无遗,黛玉的父母双亡,孤苦无依,寄居贾府,她是一只哀鸣的孤雁,她关注的是落日,让人伤感惆怅的九曲回肠调,她的内心是孤独的、飘零的、也是高傲的、自负的。而一样命途多舛的湘云却是另一种风格“奔腾而砰湃,江间波浪兼天涌,须要铁销缆孤舟,既遇着一江风,不宜出行”,睡意朦胧中的酒令“泉香而酒洌,玉碗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湘云是奔腾的江水,辽阔、爽朗、大气,爱热闹,又不失可爱。酒令是本回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典型手法之一。

此外,人物的性格还从外貌、行动中细致入微的展现,当湘云说到“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黛玉原为打趣宝玉,便说:“他倒有心给你们一瓶子油,又怕挂误着打盗窃的官司”,说者无心,却不料前一回偷玫瑰露的事是彩云的心病,当即让彩云红了脸,宝钗暗暗瞅了黛玉一眼,黛玉自悔失言,黛玉的率真、敏感,宝钗的周到、细腻在神态上,言语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喜欢这几位博学多才的女子,我更叹服那位背后的百变人,词曲酒令,还要带上多个面具做不同风格的诗,这该有多深的学养才可为之,唯有仰视和钦佩。

三叹语言之优美

端木蕻良说“在古典小说之林中,《红楼梦》的语言最好”,仅此一回,曹公独具匠心的语言之美就让人叹服。

开头,秦显家的听到用大量的铺垫谋得的职位落空后,曹公只用了八个字来形容“轰去魂魄,垂头丧气”,对于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物来说,她不仅失去了一份工作,还得赔补大量的亏空,这个消息犹如五雷轰顶,将她刚刚燃起的对新生活的希望彻底浇灭,八个字言简义丰,人物内心的复杂心情展示了出来。

宝玉生辰宴上对拇战的描写,可谓匠心独运,单酒面就是别具一格、独创高雅的新玩法,作者融通诗文、骨牌、黄历,精彩细致的将拇战场景描绘后,需要收束时,忽将镜头拉长,来一个远景“满屋中红飞翠舞,玉动珠瑶”,寥寥数字,将这群与众各别、青春靓丽的男女在宴会上尽情玩乐的情景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出来。

更妙的是对湘云醉卧芍药裀的画面,“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满头满脸红香散乱……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她……众人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之后,慢启秋波……”细细品味,犹如一杯耐人寻味的清茶,香气四溢,沁人心脾,语言之凝练,文笔之精彩,让人回味无穷。

这样的大手笔,唯有曹公,笔者顶礼膜拜,五体投地。

四叹内涵之丰富

62回,除了展现人物的个性外,还可读出丰富的内涵:

四个不同层次的人的生辰巧遇,有主仆,有宾客,可是四个人的生日放到一起来庆祝,且宴会上主仆一桌,这是对礼教森严,阶级分明的儒家正统文化的颠覆,这是作者对众生平等的一种呼唤,是对生命的尊重,这在当时的社会不得不说是一种大胆的想法。

再看宝玉的行为,他是这场宴会中最重要的角色,当他听到大家谈论芳官的名字时,他毅然从喧闹的宴会抽身,他要去看看热闹背后的孤独者,在他眼里,芳官不是他的奴仆,更没有等级,他关照他们,怜惜他们,芳官也好,小燕也罢,她们是她的伙伴,是他的亲人,他们和他一样是具有美好年华的人。宴会后,香菱的石榴裙被污,他跌脚叹息,他既怕送裙子的宝琴伤心,更担心嘴碎的姨妈对香菱责备,他同情香菱的遭遇,更害怕她多受一点伤害,宝玉永远关心孤独者,怜惜受伤者,温暖漂泊者,哪怕自己受到伤害,“最后他把并蒂菱和夫妻蕙抠挖掩埋,却两手污泥”,宝玉对生命的态度超越了阶级,超越了性别,而是站到人性的角度关爱人,这是曹公的一片丹心啊。

当然62回的前半部分从宝玉生辰这件事我们还看到上流社会的繁文缛节,也可见底层人物生活的艰辛。

红楼梦第10回读后感 第3篇

故绝圣弃智, 大盗乃止;擿玉毁珠, 小盗不起。焚符破玺, 而民朴鄙;剖斗折衡, 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 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 铄绝竽瑟, 塞瞽旷之耳, 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 散五彩, 胶离朱之目, 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 而弃规矩, 攦工倕之指, 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

焚花散麝, 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 灰黛玉之灵窍, 丧减情意, 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彼含其劝, 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 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 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 皆张其罗而邃其穴, 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

这个情节在全文中看似无足轻重, 却暗含了宝玉内心的对于“庄禅”思想的看法, 著名学者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认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示人以解脱之道。如何从人生之苦痛中解脱, 即是一部《红楼梦》的主旨所在。而“庄禅之道”蕴含着“解脱之法。”宝玉读《南华经》这一情节暗含了宝玉对于“庄禅”思想的解读。宝玉读南华经这一情节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本文拟从一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焚花散麝——无情可得解脱

焚花散麝, 是宝玉解脱思想的反映。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论及宝玉的解脱思想, 他指出“若《红楼梦》之写宝玉, 又岂有以异于彼乎?彼于缠陷最深之中而已伏解脱之种子, 故听《寄生草》之曲而悟立足之境, 读《胠箧》之篇而作焚花散麝之想”1, 王国维认为焚花散麝是宝玉的思想实质, 宝玉在陷入困境时, 寻求出路最终得到的答案是焚花散麝以求解脱。宝玉为什么要焚花散麝呢?小说第二十一回写道:

至晚饭後, 宝玉因吃了两杯酒, 眼饧耳热之际, 若往日则有袭人等大家喜笑有兴, 今日却冷清清的一人对灯, 好没兴趣。待要赶了他们去, 又怕他们得了意, 以後越发来劝;若拿出做上的规矩来镇唬, 似乎无情太甚。说不得横心只当他们死了, 横竖自然也要过的。便权当他们死了, 毫无牵挂, 反能怡然自悦。

宝玉以权当他们死了, 毫无牵挂, 反能怡然自悦的抚慰之语将自己从苦闷中解脱出来, 其实这只是在他熟读、领会《庄子》之后才能有的见解。宝玉不喜欢袭人做如此的举动, 袭人和麝月是宝玉的随房丫鬟, 在宝玉心里, 他并不希望黛玉受到伤害, 同时他也是在乎袭人的麝月的, 所以袭人对他不理不睬时, 他索性说“权当他们死了, 毫无牵挂, 反能自然愉悦”。毫无牵挂是进入逍遥之境的最佳精神状态, 要想真正解除内心的痛苦, 就应该保有无情的精神状态, 身、心有所系终究是进入不了逍遥之境的。只有无情可得解脱, 此处庚辰双批曰:“此意虽好, 但袭卿辈不应如此弃也。宝玉之情, 今古无人可比, 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 亦世人莫忍为者, 看至后半部, 则洞明矣。”宝玉的毒笔者将其理解为无情, 无情以求解脱, 无情以求自适。宝玉的毒在于他可以抛却一切遁入空门, 他选择无情从而求得解脱, 这是宝玉读《南华经》后悟出的智慧。

这段续文完全袭用了《南华经·外篇·胠箧》中的句法和辞气, 看似调侃的语气背后暗含的是宝玉对于以袭人和麝月为代表的闺阁始人含劝的态度, 无情方可得解脱, 一切烦恼皆是由情而生, 无情则烦恼无, 多情则烦恼无限, 这是宝玉在读完《南华经》后得出的一个观点, 使得宝玉在一段时间内得到释怀, 从这一点上来看, 高鹗续四十回中对于宝玉最后出家为僧的情节设置是颇和作者意涵的。宝玉情极之毒, 并不是完全无情, 而是一种对情的超脱, 因为情极而为求自适故而选择无情。这是宝玉熟读《南华经》之后所感悟的道家思想。

二、戕其仙姿——保全真性的智

戕其仙姿, 笔者以为可以有两种解读, 一种是宝玉对宝钗失去真性的智的感叹, 即封建教条使得宝钗失去了真性情, 她的仙姿被戕害了;第二种是宝钗的近乎完人的形象应该被戕害, 让她恢复真性情的智。第一种观点的论据颇丰, 宝玉是一个性情之人, 他自己很看重性情, 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设置, 宝玉对梦中对少年喝道:“空有皮囊, 真性情都不知道哪里去了!”此番感叹相比也来自于他在府里看到了太多人失去了真性情, 而在这些人里他最为惋惜的便是宝钗。宝钗的真性情被破坏了, 变成了一个“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的世故之人, 变成一个封建制度下的一个完美的妇女形象。何其芳在《论红楼梦》中将宝钗的形象表述为“封建社会循规蹈矩的少女”, 她用封建道德所打造的完美形象却也扼杀了自己的真性情, 她所受的教育和封建家庭的教条使得她身上的真性的智被扼杀了, 她的真情真爱都被遏止了。失去了真性情的宝钗在宝玉看来是十分惋惜的, 所以宝玉的戕其仙姿既是对宝钗封建道德所束缚。

第二种观点和前一种观点相同点在于承认了宝钗身上真性情的不复存在, 但是, 第二种观点强调的是对真性情的召回, 他认可了宝钗身上原有的真性情, 宝钗自幼受儒家传统思想的浸淫很深, 在她的身上集中了一切传统美德, 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缺点的完美的人物。曹雪芹将宝钗这个人物形象塑造为儒家思想的化身, 她聪明博学, 仁爱礼让, 尽管对现实社会不满, 但是仍然希望通过自我修养、自强不息去追求理想人格的实现。她的仁爱礼让, 爱护姐妹兄弟, 是值得肯定的, 宝钗并没有直接充当封建家长的帮凶, 她顺应了命运,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但却无法获得宝玉的爱。宝玉希望宝钗能够保存真性, 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

三、灰其灵窍——大巧若拙的愚

灰其灵窍, 无才思之情矣。黛玉的才情是大观园众多女子中的佼佼者, 黛玉也为才情所累, “黛玉一生是聪明所误”2。因为太聪明而为洞明一切世故, 黛玉的才情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大裨益, 她的敏感多思反而让她日渐羸弱。宝玉对于黛玉才情的态度, 是灰其灵窍, 也就是说宝玉虽然爱惜黛玉的才华, 但是却并不希望黛玉有这样的才华。宝玉是主张无材的, 无材的人生态度在《南华经》中多处提到, 《庄子》多次提到“无材”的重要性, 在《内篇人间世第四》中讲到了无材之木的故事:

匠石之齐, 至于曲辕, 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 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 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 匠伯不顾, 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 走及匠石, 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 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 行不辍何邪?”

曰:“已矣, 勿言之矣!散木也, 以为舟则沉, 以为棺槨则速腐, 以为器则速毀, 以为门户则棭樠, 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 无所可用, 故能若是之寿。”

神社栎树之所以巨大华美, 是因为它是“不材之木”。正因为是“无材”, 这棵树才不会遭人砍伐, 因此才能寿延。庄子认为树不成材, 方可免祸;人不成才, 亦可保身。树不成材使得它免遭斧斫之祸, 真可谓“疏散之树, 终于天年”3, 因为材质无用, 它保全了形体的完整, 于树而言, 它并不希望自己被用, 它要做一棵散木, 而不是材木。同样的, 宝玉所持的也是这样一颗无用无材之心, 他无意于功名利禄, 更不希望见用于世, 成为材人并不是他的终极理想, 他要做的事人世间一自在散人。无材是道家思想中的重要观点, 无材可以避祸, 做散人才可以自由屹立在世间。宝玉读到的“绝圣弃知”, “殚残天下之圣法”, “毁绝钩绳而弃规矩”等等, 一言以蔽之, 就是在强调无材的观点。曹雪芹的无材思想直接影响到了他的创作, 他塑造了黛玉的有材形象, 却又借宝玉之口道出了有才反被才所累的观点。灰黛玉之灵窍, 宝玉熟读《南华经》后的解读不禁让黛玉哭笑不得, 黛玉提笔所做的续作暗含了黛玉对宝玉观点的不认同, 至于黛玉对于《南华经》的见解, 本文就不多加赘述了。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中的这一情节设置, 暗含了宝玉对于《南华经》的解读, 这段文字最明白不过地显示了宝玉所追求的人生理想.“绝圣弃知”, “殚残天下之圣法”, “毁绝钩绳而弃规矩”等等, 一言以蔽之, 就是要“回归自然”、“保全真性”。再看一下宝玉乘着酒兴所作的续文, 所谓“焚花散”, 所谓“戕其仙姿”、“灰其灵窍”, 与庄子的思想一脉相承。无情以求解脱, 保全真性的智, 无材而得自适, 是宝玉对于《南华经》的独特感悟, 也是庄禅思想对于宝玉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罗伟国:《谈佛说道解红楼》,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

[2]刘大杰:《红楼梦的思想与人物》,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年版。

[3]曹雪芹:《红楼梦》,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4]杜景华:《<红楼梦>和“道”》, 《文学评论》, 1963年第6期。

[1]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 商务印书馆, 2001年版, 第11页。

[2]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脂砚斋庚辰双批。

红楼梦第1回读后感 第4篇

让我有个基本的反省,人生一世但是白驹过隙。脂砚斋的批语里用到多处的幻境和真身之类的表述,甄士隐的注好了歌里有一句讲:“反认他乡是故乡”。你说,贾府是宝玉的故乡还是天界是他的家乡?石头的故乡本来就在的青埂峰下,而不在宝玉的绛云轩里。同样的推理,你我的人生未必如同咱们所笃信那般真实存在,也许只是一个幻境罢了,咱们存在的好处也许就是在历劫。曹雪芹是个佛学大家,这是佛学的普遍价值。其实在道家的庄子那里,有着相似的明白:“庄周梦蝶”。其实我也搞不清到底是蝴蝶活在在你的梦里还是你活在蝴蝶的梦里。简单点说:咱们的人生是不是某种形而上的东西的梦境,而咱们的真身也许是某个地方的某块石头或者某棵草之类的。这种观念在西方也有类似的,比如柏拉图认为的地洞和影子,咱们看到影子但却执着认为那就是咱们自我。这是本回给我的一些比较形而上的思考。

讲点世俗的感触。我认为本回的两个男主角:甄士隐和贾雨村。他们的故事给咱们带给了一个观察人生起落的独特视角。这一回把5—6年的人生经历浓缩成了几百字来描述,让我一目了然的看到这样的两个人生:

1、甄士隐在走下坡路;

2、贾雨村在往上爬升的人生通道。

而当咱们静态的观察一个点,比如说中秋赏月这一出戏时。年轻如我总会得到:“羡慕甄士隐,怜悯贾雨村”的结论。但是当短短数言之后,你发现两人此点之后开始各自走入自我的人生通道的时候,你会发现结论下的过早。3—4年之后,贾雨村当了大官,甄士隐潦倒出家。这时候,年轻如我又轻易下结论了:“羡慕雨村,怜悯士隐”。但是你会发现等到贾府抄家败落之后,雨村又会受牵连(脂砚斋在“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才批语里提到:“贾赦、雨村之流”,能够佐证)。

我很庆幸自我在那么年轻的时候看到了这一回。我本人对此的感触是这样的:人生是个动态的过程,不好轻易在人生的某个点上,下定论。真正聪明的人,看得懂自我所处的人生通道,向上或是向下。然后平心静气的按照这个通道走。人生是1条波浪线,看不懂的人在人生的每个点上都选错,看得懂的人知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点我喜欢雨村,虽然很多人都厌恶这个势利小人。你看他被罢官的时候的表现:表面平心静气,不闹腾得罪人,安置家小,存好本钱,游历名山大川,伺机而动。在这个点上,笨蛋的选取往往不懂得暂时收手以避锋芒,一味强求。

如果你实在看不懂我说个例子:范蠡和文种。越王勾践这个人范蠡相面之学告诉他:可同贫贱而不可同富贵。因此功成之后赶紧身退,还拐带了一个叫做西施的二手美女;文种智商低一点,还想做大官,结果落得个赐毒酒被迫自杀。而越王勾践功成名就这个时刻点很关键,聪明人和笨蛋的选取很不一样。

说到底,其实我觉得以上的.事件发展到最后才是我最得益的智慧。如果人生真的发展到无法逆转的境地,懂得看破,并选取出世会是1条可取的道路。这一点我欣赏马晓旭(87版红楼梦的黛玉),但是她有点太迟了。其实兵法里有类似的智慧比如三十六计里:走为上。毛主席说过:“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我反正是一样都舍不下,看看先了解一下,以备不时之需吧。

最后,我实在太喜欢这一回的《好了歌》和他的注解了。非得写一下不可,但是在古抄本上的《好了歌》实际上是不全的。我读的版本只有这几句: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好了歌》甄士隐的注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我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红楼梦第一回读后感 第5篇

读《红楼梦》的最大收获是让我重新认识了青春,大观园里住着的是一群十几岁的小男孩、小女孩,贾宝玉只有十三岁,林黛玉十二岁。青春是什么?我觉得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有一种浪漫,刚刚发育,生理起了变化,对生死爱恨懵懵懂懂,充满了梦幻、忧伤、不确定,充满性的欲望和爱的渴望,也开始尝到人生的失落与幻灭之苦。我们渐渐的回不去那个年纪,也慢慢变得无法理解青春,若不能以青春之眼去看待青春,恐怕是永远无法读懂《红楼梦》的。

我没有读过任何有关《红楼梦》的考证,希望通过文本,把自己的理解加上听来的、看来的,整理成文,谨以此向这部伟大的作品,这位等待我三百年之久的导师致敬!

《红楼梦》前面有个类似序的东西,作者说自己“一事无成,半生潦倒。”然后重点来了,写这本书是为什么,竟然是“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己护短,一并使其泯灭”。他自己一生潦倒也就算了,可不能因为他的一事无成,让这些闺阁中他认识的精彩女子不被记录,所以呕心沥血写下这本伟大的小说,竟然是给这些女子一一立传。在作者的眼里,男人都是污浊之物,女人都像花儿一样,应该被疼惜和保护。这样的立论,放在三百年前,实在是够“荒唐”的,但这也正是《红楼梦》动人的地方,处处透着叛逆与不妥协。

《红楼梦》是以神话故事开头,交代贾宝玉的前世,宝玉的前世是女娲补天时多出来的一块石头,这块石头自经修炼,通了灵性,便动了凡心决意去到人间经历繁华。回来之后将自己在人间这一段故事编写成《石头记》记录下来。讲到这里,曹雪芹跳了出来,说自己将《石头记》增删修改,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并写道: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读到这里,总有一些感慨,曹雪芹并不觉得自己写出了多么了不起的文学,只是把人生,像镜子一样的呈现出来。当我们回头看自己一生的点点滴滴,大概都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吧。

“都云作者痴”,写到这个“痴”字,“痴”可以是“白痴”也可以是“痴情”到底是哪一种,“谁解其中味?”

林黛玉的前世,是一棵绛珠草。这颗草快枯死了,旁边有一块石头,这个石头修炼变成一块宝玉,觉得这棵草非常可怜,就每天舀一点甘露去滋润它,这棵草因此才没有死掉,最后修炼成女身。这块石头忽然有一天动了凡心要去人间,经历一下繁华世界。这棵草就说,我受了他的甘露之惠,并没有这种水可以还他。所以它也跟着下凡,用一生的.眼泪来还他,这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缘分。所以林黛玉是一直要哭的,不懂她的人大概觉得烦死了,这个小女孩怎么一直哭,是不是“痴”啊?人世间有一种情缘是“还”,总觉得欠了别人的,一定是要还的,不然心中就郁结着缠绵不去的东西,这一世不能还,下一世还是要还。这是一种不可解的哲学,但我们多少能理解林黛玉的哭,他要用眼泪来“还”前世受到的恩惠,这也是一种“痴”。两个“痴”的意思完全不同。

小说第一个出场的人物是甄士隐,借着他的出场,作者把我们拉回到现实世界,《红楼梦》经常游离于现实和超现实之间,经常出现一僧一道,前面是一僧一道带宝玉下凡,这里又出现了一僧一道,这个一僧一道对甄士隐说,你这个女儿英莲,是个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不如给我吧。我们在梦境中遇到一僧一道,往往更容易相信,可是现实中,这个一僧一道跛足蓬头的,你可能觉得他大概是神经病吧。甄士隐当然不可能相信,可偏偏之后全部应验。

接下来讲到了贾雨村,《红楼梦》经常喜欢通过谐音传达作者的意思。“甄士隐”是将真事隐去,对作者来讲,回看自己家族的历程,他既要透露,又要隐藏,在隐藏里包含着对活过的人的爱恨,他已经超然了。很多考证拼命想把“真事”挖掘出来,恐怕违反了文学创作的初衷,这种将真事隐去的悲悯和宽容,大概是文学与八卦的最大区别。

贾雨村,姓贾名化,号雨村。这很直白,“假话”。贾雨村,假语村言,这是对比前面的甄士隐,文中有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假”就像“有无”,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权利、财富、爱情,在执迷不悟的时候,都是真的;经历过了以后,可能又都是假的。一个杯子,如果“空”、“无”才可以装水;房间之所以可以容纳很多人,是因为它的空。作者将真事隐去了,写下的这些都是假语和街巷议论的小说村言。小说中有一个甄家,一个贾家;一个甄宝玉,一个贾宝玉;一“真”,一“假”。小说一直用“假”写“真”,假当做真时,真亦假了。

贾雨村在小说中是个穷书生,得到了甄士隐的资助之后再得以考取功名,甄家应是他的大恩人,后面可以看到他是如何“报恩”的。甄家有个丫头,多看了他一眼,可能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贾雨村就觉得这个丫头眼光不错,有意于他。这个丫头名叫娇杏,侥幸的多看了贾雨村一眼,也许并不是慧眼识英雄,但从此命运就侥幸的改变了。

之前一僧一道对甄士隐说的事情,开始应验了。元宵节时,士隐命家人霍启抱着女儿英莲去看社火花灯。看名字就知道没好事,“霍启”是“祸起”的谐音;“英莲”是“应怜”,被一个叫祸起的人抱着,确实应该怜惜。果然这个霍启就把英莲给丢了,甄家半世就这么一个女儿,难过得不得了,可祸不单行,之后灾难接二连三。房子也被烧了,只得投靠到妻子的娘家,岳父叫封肃,“风俗”的谐音。看名字就知道了,虽然岳父不是一个坏人,但风俗中人,尤其在那个时代,看到落难的女婿,觉得窝囊死了,有钱的时候还勉强忍者,等把钱骗完了,当然不待见了。

这时候一僧一道又来了,唱了一首《好了歌》,甄士隐经历了这么大的家族劫难之后,忽然有了感悟,注解完了《好了歌》之后,便出家了。

上一篇:数学教研活动记录11.9下一篇:最棒的玉米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