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重大事件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2024-07-03

突发性重大事件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精选8篇)

突发性重大事件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第1篇

突发性重大事件/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一、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部总经理XXX为总指挥,常务副经理XXX和总工程师XXX为副总指挥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项目部各部门负责人为指挥中心成员,其职责为:统一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指挥中心下设四个专业小组:

1、紧急救援组:副总指挥XXX为组长,成员部门有施工部、工程技术部、安全环保部和相关施工队,其工作职责为:

施工部--根据需要,调集人员、机械,对事故现场实施紧急处理。技术部---对紧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安环部---对事故现场实施警戒与控制,勘察事故现场,确定处理方案,开展事故资料收集和调查,分析原因和责任,提出整改要求和事故处理建议。

相关施工队---组织精干的劳动力,等候安排,配合事故现场救援工作。

2、技术保障组:副总指挥XXX为组长,技术部、质检部、测量部、物资部等部门为成员,其工作职责为:

技术部---根据工程技术要求,编制防洪度汛、工程施工、处理渗水涌水和抽排水施工方案,并组织技术措施交底以及提供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服务保障。

质检部---根据编制的施工方案,做好相关施工项目的检查验收服务保障工作。

测量部---根据编制的施工方案,提供施工项目测量放样验收服务保障工作。

物资部---根据编制的施工方案,做好设备、机械、物资准备及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的服务保障。

3、伤员抢救组:副总指挥XXX为组长,成员部门有综合部、财务部、安环部和相关施工区,其工作职责为:

综合部---按照副总指挥的指令,调集车辆运送伤员,做好对伤员的抢救治疗及其它防范工作,落实后勤保障工作,同时查清伤员的基本情况。

突发性重大事件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第2篇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暂行)

为及时妥善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根据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银监会《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关于进一步完善大型银行信息报送机制的通知》要求及我行相关规定,特制订本流程。

一、重大突发事件的范围

重大突发事件指可能对我行自身经营发展、区域或全国金融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

(一)违法违规经营事件;

(二)被诈骗、抢劫、盗窃等外部事件;

(三)因IT系统故障导致金融业务中断的事件;

(四)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引发无法正常经营的事件;

(五)重大涉诉事件和舆情事件;

(六)客户经营出现危机引发重大风险事件;

(七)其他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二、处理流程

(一)事发机构出现突发事件后,由各一级分行及时报送总行办公室和相关牵头部门。发生在总行、附属公司的突发事件,由部门、附属公司报送分管行领导和总行办公室。

(二)总行办公室接到报告后,负责报送董事长、行长、监事长、分管行领导。牵头部门不明确时,办公室就处置突发事件的牵头部门提出建议。

(三)牵头部门在分管行领导的直接领导下,组织相关部门,负责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主要流程包括:

1、对突发事件的性质、影响等作出评估,提出处理措施;

2、向行领导报告最新情况;

3、指导分行做好应急处理;

4、拟订媒体应答口径报办公室;

5、持续向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及有关部委进行报告。

(四)如遇重大突发事件,总行可成立临时应急小组。组长由分管行领导担任,小组设在牵头部门,相关部门参与。

(五)办公室统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并协调牵头部门和相关分行应对舆情。

三、牵头部门

(一)IT系统故障等突发事件,由信息科技部牵头负责。

(二)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引发我行营业场所无法正常经营的事件,由渠道管理部牵头负责。

(三)聚众上访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由党务工作部牵头负责。

(四)外部侵害且无我行人员参与的涉案事件,由安全保卫部牵头负责。

(五)管理人员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不能正常履职,或 发生在职员工重伤、失踪、死亡等事件,由人力资源部牵头负责。

(六)会计档案、重要空白凭证、运营业务印章丢失或被伪造、被盗用的事件,由运营控制部牵头负责。

(七)违法违规经营导致损失和社会影响的事件,由内控与法律合规部牵头负责。

(八)重大涉诉事件,由内控与法律合规部牵头负责。

(九)授信风险事件,由授信管理部牵头负责。

(十)市场风险事件,由风险管理部牵头负责。

(十一)因代销产品形成的上访投诉事件,由产品销售部门牵头负责。

(十二)我行内部人员涉案的事件(包括私售产品),由监察部牵头负责。

(十三)涉密事件及行政印章事件,由办公室牵头负责。

(十四)客户群体性投诉事件,由渠道管理部牵头负责。

(十五)因海外监管机构对我行采取措施导致重大影响的事件,由内控与法律合规部牵头负责。

(十六)上述事件在媒体中出现负面舆情,在业务部门处置的同时,由办公室负责舆情处置。

(十七)涉及多个部门的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由办公室建议行领导指定牵头部门负责或多个部门共同负责。

四、牵头部门的主要职责和工作

(一)负责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分析。

(二)负责组织、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对于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可以牵头部门为主体组成临时应急小组,统筹、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三)负责拟订内外部信息发布口径建议。

(四)根据突发事件进展,负责向行领导和相关部门通报事件情况,并根据监管要求持续向外部监管机构进行报告。

(五)重大突发事件处理完毕后,负责对突发事件的起因、影响、责任、应急措施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

五、解释权

重大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研究 第3篇

近年来,我国重大突发职业中毒事故不断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2003年12月23日21时,位于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发生井喷事故。井喷失控后处置失当,致使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等天然气喷出扩散,导致附近村民中毒死亡。造成243人死亡(其中职工2人、当地群众241人)、2142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9263万元。2005年3月29日,江苏京沪高速淮安段发生液氯泄漏,造成当地群众中毒死亡29人,住院救治385人,组织疏散数万人,死亡牲畜15000多头,使近万亩农田受到影响,江苏京沪高速公路封闭长达60多小时。2006年8月18日,广州天河钛白粉厂发生四氯化钛液体泄漏事件。频频发生的这些重大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常发生在突发性事故灾难中,常为群体中毒,一旦发生,会给人的生命、健康及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影响了稳定的大局。大量事故灾难的案例分析显示,造成事故后果严重的原因之一是企业的危机意识淡薄和应急处置的能力不足,所以提高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为保护员工和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2 突发职业中毒的主要特点

从印度的博泊尔的异氰酸甲脂泄出导致20多万人中毒,数万人死亡,到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施救人员对防范硫化氢等化学毒物的中毒事故和急救等安全知识不了解,施救不当,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统计,2007年,在这类事故中,全国有17起是因施救不当或盲目施救,造成人员伤亡扩大,最初涉险57人,最终导致85人死亡、46人受伤。突发职业中毒事故一般具有发生突然和高度的不确定性,常常是在毫无预见的状态下突然发生;另外,还具有进展迅速,在各种诱因如风向、温度、地形等的作用下,事故会迅速发生演变,衍生、耦合、扩大等变化,常常在短时间内失去控制进而演变为危机事件,“12.23”事故是非常典型的案例之一。事故的破坏性还表现在伤害人数众多,死伤惨重的后果,并可分布区域广泛,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由于经常会导致中毒窒息等情况,常常需要迅速处置,以挽救生命。快速响应,高效救援对于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治的要求十分紧迫。

3我国应对突发职业中毒事件的现状与问题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企业在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对突发职业中毒事故进行应急准备和应急相应能力方面的问题和需求。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3.1 资料与方法

选择了安徽省、广东省、重庆市、天津市、辽宁省、吉林省、山东省7个省市中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一些企业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进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表的主要内容为:企业基本信息和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管理现状(应急管理,内外部应急资源配置、应急预案、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响应等)。

抽样调查有效样本数量为5893份。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统计软件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

3.2 结果与分析

根据5893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统计:2.56%的企业近五年发生过急性中毒或窒息事故,对于企业生产、储存或使用涉及的危害物质造成的急性中毒事故,有30家企业对造成中毒的物质进行明确,主要的危险物质是:一氧化碳、氯气、氨气、硫化氢、苯、苯甲氰、甲苯、甲醛、二氯乙烯、酸、瓦斯等。根据卫生部数据,2007年,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多达近60种,中毒例数排在前两位的化学物质依次为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分别为188例和68例。中毒致死例数居首位的化学物质为硫化氢,死亡27例,死亡率为39.71%。可以看出,窒息性气体发生的事故多,这也与官方的事故统计数据相符合。

3.2.1 应急组织体系有待完善

(1)企业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情况

根据我们对5893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企业的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总体情况见图1,不同类型企业配置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的情况见图2。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设有明确的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占所调查企业的68%。其中,国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设有应急管理机构的比例占所调查的同类注册类型企业比例较高,民营和股份合作企业占的比例较低,这两类企业应该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的配置。

(2)不同行业企业应急机构设置和应急人员的配置情况

根据我们对5893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不同行业的企业设置应急机构或专兼职管理人员的比例情况见图3。

由图3可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或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的企业设置应急机构或配置专职应急管理人员的比例较高。而金属非金属矿采选业的比例最低,其应急机构或专兼职管理人员的配备比例不到50%。

(3)不同人员规模企业的专兼职应急机构或应急人员的配置情况

根据对5893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不同人员规模企业的专兼职应急机构情况见图4,应急人员设置情况见图5。

由图4和图5可以看出,在岗职工人数多的企业,设置专兼职应急机构或管理人员比例高,占80%以上,而规模少的企业比例占60%。

通过我们对企业的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在应急响应环节仍存在许多问题,事故应急处置机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未建立完善的应急组织体系,缺乏由企业领导负责的应急领导层,由公司领导层承担并负责应急准备、应急响应以及应急结束后恢复工作等的决策、协调,与相关应急救援机构、政府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救援队伍的沟通与协调工作的应急协调指挥机构,缺乏包括医疗救援、泄漏控制、警戒与治安等方面人员的应急救援队伍,缺乏科学性、专业性的应急处置机制,灾区危害确认与评估能力薄弱。

3.2.2 应急预案须完善

(1)企业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的制定情况

根据对5893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企业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的制定情况,见图7。

图7可见,编制了可能引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化学品的管理制度及应急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制度企业比例偏低,不及所调查企业的半数。

(2)企业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

根据对5893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企业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见图8,不同注册类型企业应急预案编制情况,见图9。

从图8可见,只有36%的企业编制了专项或专门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从图9可以看出,国有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中有50%以上的企业编制了专项或专门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次之,分别有46.11%和49.20%的企业编制了专项或专门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联营企业中,只有14.29%的企业编制了专项或专门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3)不同规模企业编制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情况

不同规模企业编制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情况,见图10。

从图10可见,在岗职工大于等于300人的企业编制了专项或专门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比例高。在岗职工少于300人的企业,编制专项或专门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比例低。因此,在岗职工小于300人的企业,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可以看出,企业在应急救援预案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而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是做好突发职业物中毒事故急救工作的制度保证,应急预案的制定是突发职业危害应急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它确定了突发职业危害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是无据可依、无章可循。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职业危害及其影响和后果严重程度,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现场恢复的各个方面所预先做出的详细安排,是开展及时、有序和有效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基础和指南。因此,企业应从预案的编制的组织、过程、法规依据、结构改进等方面重视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制定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提高突发职业危害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

3.2.3 应急物质与装备基础薄弱

(1)企业配置应急设备和物资的情况

对5893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配置了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设备和物资的企业具体情况可见图11。

由图11可见,配置了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设备和物资的企业只占到43%。另外,在所调查的发生过事故的151家企业中,有124家企业配备了应急设备和物资,占82%,而未发生过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企业,配备应急设备和物资的比例低,仅有40%多,见图12。

(2)不同类型企业配置应急设备和物资的情况

对5893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不同类型企业配置应急设备和物资的情况见图13。

根据图13的统计情况可见,国有企业、股份有限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过半数的企业都配有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设备和物资。对于联营企业,只有19.05%的企业配有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设备和物资。

应急队伍人员整体水平和装备,直接关系到应急救援效率,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和先进的专业防护设备,在重大事故处理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发现一些企业也没有建立专业的救援队伍或与专业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也没有配备兼职救援人员,缺少必要的配备自救器、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和气体检测监控仪器等应急装备。一些行业企业应急队伍的建设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经费不足、装备老化、超期服役等现象,应急装备及器材的欠帐较多、数量不足,而且缺乏有效的维护,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抢险手段原始、落后,很难有效发挥应有的应急救援能力。

3.2.4 应急培训与演练亟待加强

对5893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不同类型企业应急培训情况见图14。

由图14可以看出,国有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这三种注册类型的企业,其对全体员工进行急性职业中毒应急培训的比例较高,超过半数的企业都开展这方面的培训。联营企业开展这方面的培训比例最低,只有19.05%的联营企业开展了这方面的培训,其次是民营企业,开展培训的企业只有35.24%。

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施救人员对防范硫化氢等化学毒物的中毒事故和急救等安全知识不了解,施救不当,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如京沪高速“3·29”事故,被收治住院的中毒患者中,有多位救援人员。这些救援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但他们缺乏专业的救治知识,更缺乏必要的自我防护设备,救人者也成了被救者。部分企业没有对操作人员和周边群众进行安全教育、安全知识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走形式、敷衍了事,导致操作人员和周边群众安全知识匮乏、安全意识薄弱,对化学毒物的理化性质、危害程度、作业方法和救援措施等掌握得不够,不能确保安全操作和正确救援。

4 对策措施与建议

在对一些地区和企业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在突发职业中毒应急工作中存在一些列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分析,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应急工作的重点来考虑。

4.1开展全国性重大突发职业中毒事故风险调查与评估

在开展风险调查的基础上评估企业综合应急能力。目前大多数企业对于其自身的应急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应急的需求并不是很清楚,原因有因为对于企业的风险水平评价不足,对于一旦发生事故后的扩善后果估计不足,所以认为有一些装备就够了。另外有些企业有一种倾向,认为所有的隐患和事故都应有应急救援来给与保障,只有这样才可以免责或确保安全。所以很多的应急预案的针对性不强,将日常安全管理的大部分隐患和风险都用应急来解决,没有考虑应急的特点,造成泛化应急的现象(在以上的调查中也有相应的提示)。这里指的风险评估,在普遍的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重点突出那些具有应急特点的内容,如火灾、爆炸或毒气泄漏导致的中毒等突出情况,而不是仅针对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在作业活动中常见的个别人的失误和伤害等。而且这种风险不同于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还有,应急目标除要考虑场内的风险还要关注社会公共安全的影响等问题,在识别风险时,就要考虑厂址的位置,安全间距、扩散范围等很多方面的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以为进一步进行的应急预案的行动策划提供依据。

4.2 编制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准备技术指南

在应急准备中,包括很多的环节,目前企业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并不十分清楚应关注的重点,而且在编制的过程中和进行应急准备也缺少相应的技术支持,导致大多数的企业只能依据各自的理解进行编制,无论在机构的设置上和应急资源的配备上、应急预案编制的类型和预警等各方面的标准都有较大的差别,各级应急预案之间的接口也有重复或不一致等情况。另外对于应急预案的格式、结构、核心功能等的表述又有较大的差异。进一步确定编制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准备技术指南,进一步明确编制和准备的规范内容和有关要求,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将另文介绍)。

4.3 制定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资源配置标准

在应急装备的配置上,国家也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和法规要求,导致企业为了减少成本,不愿再这上面多投入。所以大多数的企业在应急资源的配置上只能用有没有来回答,并不考虑这些应急资源在突发事故发生时能否满足应急的需求。如针对突发急性中毒,有些比较大的一些危化企业配置的应急救护物品有供氧式呼吸器、防毒面具等,但只是仅有1~2具而已,由于也不经常维护,常常在存放还未等使用时就已经破损了,这些情况企业也很困惑,到底配备多少才算满足应急需求?!应首先做好企业的针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来确定企业的基本应急能力需求,这种能力应最低能满足企业在突发事件的初级响应时的基本应急能力需求,并应能在应急中做到防止人员伤亡的基本保障能力。应急资源的数量和种类应依据不同的风险程度、规模和人员需求有所区别,所以评估风险是基础和依据。制定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资源配置标准也是要尽快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4.4 建议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培训、演练规划

根据企业应急工作的资料分析看到,危险性化学品泄漏事故或者其他超过企业自身应急能力的事故时,整个应急过程中的应急除了“快”,还要更专业。但目前这些专业应急队伍无论数量还是化学事故应急处理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培养更多的企业自愿救援人员的能力对于在发生事故时的快速高效救援十分重要。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危险品的使用,化学事故频发,加强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加强应急预案的实施和培训,提高企业和基层消防部门的装备和化学事故救援的能力和素养乃当务之急。在编制好应急预案后进行应急演练不仅是实战的需要,也是对预案的有效验证和更改修订的依据。尤其对于企业周边的居民也应定期的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应急意识和能力。不能期望一次或某些功能的演练就可以一劳永逸,演练必须坚持和分阶段进行,做好演练的规划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来说,在一年或几年之内应对于相关人员和具有重要应急功能的部门和人员,分批分期的进行演练的培训,并在一定时间内对于所有的应急功能也分别进行演练,提高实战的应变能力。所以针对突发职业中毒事故的应急培训、演练规划时企业应予与关注和实施的。

总之,提高政府和企业在面对突发职业危害中毒等事故时的应急响应能力,做好在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的要点工作,仍然是我们要关注和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胡福静,邢娟娟,姜秀慧.我国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事故应急现状调查分析.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6)HU Fu-jing,XING Juan-juan,JIANG Xiu-hui.Analysis ofcurrent conditions of enterprise s emergency response toaccident of Occupational hazard.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4(6)

[2]米红,张文漳.实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及SPSS应用.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MI Hong,ZHANG Wen-zhang,Aplly of SPSS.Beijing:Contemporary China Publish House.2004

[3]邢娟娟,邓云峰,郑双忠,等.企业事故应急救援与预案编制技术.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XING Juan-juan,DENG Yun-feng,ZHENG Shuan-zhong,et al.Technique for Drawing up Emergency Response andEmergency Planning for Enterprise s Accidents.Beijing: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2008

突发性重大事件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第4篇

由于广播媒体信息采集快、发布迅速、互动性强、影响面广等优势,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往往会起到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公共安全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地方广播媒体建立起实用性强的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在各种重大突发事件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积极作为,不仅会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更会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甚至成为城市应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年来,吉林市经广都市110台(以下简称都市110台)致力打造应急、应需、有用的综合信息平台,“突发事件,迅速反应,有难必帮,有求必应”。特别是在“中百商厦火灾”、“吉化双苯厂爆炸”等城市重大突发事件面前,都市110台积极组织协调社会各界力量抢险救难,为打造平安和谐吉林做出重要贡献,并成为吉林市应急指挥部的副指挥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华新闻报》、《香港大公报》、美联社等国内外知名媒体多次对都市110台在突发事件中发挥的特殊作用进行报道。都市110台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预案也为地方广播媒体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一、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控制中具有实现群众知情权的功能,同时也具有传达政府声音,疏导群众情绪的功能。在突发事件来临时,新闻媒体可以通过设置舆论焦点塑造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良好形象,并在满足公众信息需求的过程中保持社会正常运转。突发事件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快速反应能力、准确判断能力、创新策划能力、整体协调能力等媒体综合实力的检验和体现。

一般来讲,重大突发事件多为负面事件,如政治事件、灾难性责任事故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疫情和危害公共安全的刑事案件等。由于一些灾难性突发事件爆发突然,新闻单位和记者无法预料,要在较短时间内作出快速而准确的反应,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储备,需要媒体灵活的机制和记者过硬的业务素质。

对于地方广播媒体来说,普遍存在着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技术设备陈旧、舆论引导能力有限的问题,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如何避免这种现象?

重大突发事件虽然是突发的,但是可以通过应急机制进行预演,对突发事件做充足的思想准备和策略应对,这也是建立应急机制的必然性所在。同时,建立媒体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可以实现新闻价值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并以此来提升媒体的品牌形象。因此,地方广播媒体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预案是十分必要的。

二、媒体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构成要素

突发事件应该激活媒体的整合传播策略。“整合传播”概念来自美国营销界,是近几年传媒界比较看好的品牌推介策略。由于体制原因,媒体不同部门、不同栏目之间有不同的利益出发点,很难形成统一的驱动。媒体各个环节之间互相脱节,无法形成统一的目标有机运转,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建立统一的应急机制。打破部门、中心、栏目等科层化界限。媒体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第一,领导机制:成立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确保对事件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反应。启动突发事件下领导机制,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做到有序、有力、高效,发挥整体协调能力。建立上级沟通机制、掌握报道方针,维护新闻纪律,做到报道安全,发挥稳定社会的导向功能。

第二,人员配备:组成重点报道力量,抽调精兵强将。编辑、记者、主持人等各个环节人员协调配合,打破科层制界限,进行横向联合,组成任务小组。使报道有充分的人力保障,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机协调。

第三,策划预案:根据自身特点确立报道规模、手段、方式,对此进行精心策划,多套方案在手。策划应力求出新、出奇,应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主体。如广播节目整合、特别报道的节目形态、资料准备、主持人、嘉宾配置等。

第四,技术支持:时效是新闻竞争的第一要素,在新闻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报道的技术支持是保持时效的关键因素。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特别是灾难性事件中,电讯、电力等设施往往不能正常工作,技术支持就显得更为重要。在日益强调现场事实、现在进行时的时代,现场直播的各种技术手段应放在更为突出的地位。

第五,信息网络:建立信息收集系统可以及时捕捉社会热点,了解舆情,并对宣传效果做出反馈,以便修正应急预案,使之趋于完善。另外,信息收集系统还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为正确决策打好基础。

三、媒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基本流程

地方广播媒体在具有一般工作流程的同时,也应未雨绸缪,进行特殊事态工作流程的预案准备。对以前突发事件处理的经验进行总结借鉴,对其他媒体的成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

一般来说,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应该包括日常的准备和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宣传两个部分,如图1所示。

四、都市110台应急反应机制和典型个案剖析

都市110台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始建于2002年。由于特殊的频率定位和社会需要,都市110台每天都接到大量求助求援作息,突发事件几乎成为常态。为了更好地打造自身品牌,扩大社会影响,都市110电台从2002年开始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空中的士安全网”,使覆盖区域广、机动能力强、反应速度快、信息来源广的出租车司机紧密团结起来,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参与主体;开通24小时紧急求助热线电话“4865110”(“事发有我110”谐音),在吉林市率先实现24小时节目全程直播;与全市120多家公安、消防、卫生、城管、环保等部门合作;实行主持人、记者24小时工作制,记者随时出击,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发回报道;组建社区广播站网,在全市各社区设立通讯员,组建专职听评员队伍和路况报道员队伍,建立广泛的信息收集网络。2006年5月,吉林市整合城市应急系统,设立“吉林市社会治安机动防控网”,在全国破例将都市110电台这样的地方广播媒体列为副指挥单位,并将办公室设在都市110办公楼内。都市110电台还在吉林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警大厅内建立了都市110公安直播间,这也是国内第一个城市公安110与广播媒体联动的示范项目。

都市110台多次组织抢险救生、捐血济困、围捕犯罪嫌疑人,特别是在中百商厦火灾、吉化双苯厂爆炸等城市重大突发事件面前,都市110台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反应迅速、公信力强、容纳性宽泛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005年11月13日,吉化双苯厂发生连环爆炸。13:37(注:有关方面出于某种考虑,对外公布的首次爆炸时间为13时45分),一名记者突然听到惊天巨响,迅速赶往出事地点,得知吉化双苯厂发生爆炸后,马上向台里汇报。热心听众也不断打进电话反映爆炸的消息,执班记者立即向总监和台领导汇报。台班子向市委宣传部领导通告此事,并申请现场直播。

在等待答复的时间里,都市110台领导本着帮忙不添乱、稳定大局的原则,紧急制定了“不渲染、抓亮点”的基调,对记者采访和现场直播进行了周密部署,并派出第一批记者赶往事故现场。

接到市委宣传部同意现场直播的指示后,都市110台迅即启动“都市110”突发事件灾难事故应急预案,停止正常节目,进行现场直播。

14:17,记者从双苯厂门前发回第一个现场报道。接下来的3个多小时里,都市110台记者从城市的各个角落发回了50多个客观、及时的现场报道。在现场直播中,都市110台主持人表现出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质,冷静、沉着,及时组织疏散、自救、治安防范,呼吁社会各届紧急援助,并把援助的信息整理发布。危难时,经广台成为百姓最关注、最需要、最满意的空中使者。当天,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手里拿着半导体的人,收听的是同一个频率——都市110台。

在此次重大突发事件面前,都市110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一,大灾面前,稳定了社会、稳定了民心。在直播中,经广台首先考虑的是责任,不渲染、抓亮点,一方面把灾难信息和自救方法告诉大家,另一方面通过客观报道让百姓知道:虽然灾难发生了,但有党和政府在,有人民在,一切问题都会解决,有效降低了恐慌程度。记者从事故起因、救援进展、疏散过程、指挥部决策等方面综合采集,报道及时全面,使市民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真相,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了情绪,维护了社会治安。

随后一个月的时间里,都市110台还连续推出特别报道《城市脊梁这样挺起》,包括《闪光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背后的思考》等多篇有深度思考的报道,鼓励大家发扬“激流勇进、同舟共济”的城市精神,团结一心,共渡难关。

第二,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作用,配合市委、市政府成功组织万人大疏散。都市110接到市委市政府紧急疏散的指令后,反复密集播发紧急疏散令,使部分仍心存犹疑的人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迅速撤离。由于手机信号拥堵,交警部门的管制指令都是从都市110台电波中发出去的。热心听众、出租车司机等还及时通报各路段人流情况以及最新道路管制情况。在疏散的必经之路龙潭大桥、清源大桥有几万人进出,都市110通过电波对各种车辆和人流进行了有效导引;配合交通部门指挥过路车辆绕道通行,为救援开辟绿色通道,使疏散工作得以有序进行。

第三,充分发挥社会协调功能,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有效参与救援。事故发生后,都市110台热线电话爆响不停,求援和要求参与救援的信息源源而来。都市110抽调8人对信息进行汇总,并及时公布、科学调度。一妇女打来求助电话,称其在疏散过程即将临产,周围又没有亲人陪同,主持人随即发布信息,请附近出租车司机前往救助,并通知医院做好准备,保证了母子平安。

第四,从大局着眼,主动开展对外宣传,树立了在重灾面前,吉林市人民和政府真实感人的正面形象。事故发生后,新华社、上海第一财经频率、湖南经济台、江苏电台、辽宁经济台等外地媒体纷纷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并有很多外地朋友紧张、夸张地询问灾情。台领导班子向上级请示后,决定以连线方式同外地媒体进行合作,播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此次事故的新闻通稿及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市救援的情况,及时、准确、生动地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共同战胜灾难的正面形象展现给外地听众、观众和读者。在这次城市重大突发事件面前,都市110台充分发挥了广播信息平台的沟通、协调、调度、引导的特殊功能,再次成为高效、实用、可信、唯一的空中信息大平台。

发生区域性的重大突发事件在所难免。作为地方广播媒体,面临突发事件时,也应担负起广播所应有的重任。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制和预案,加强广播采编播队伍和技术队伍建设,以保证广播在突发性事件来临时发挥更大的作用。相信突发事件会让地方广播媒体的能力更娴熟,意识更理性,品性更坚强,突发事件会给地方广播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苑志强.突发事件中媒体应对策略分析[J].声屏世界,2005(2).

突发性重大事件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一)为了认真落实我校安全事故防范措施,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确保全校师生员工财产安全,稳定学校教学、工作、生活秩序;加强我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本预案是学校处理重大安全事故的基本程序依据。

(三)学校行政管辖范围内如发生以下重大安全事故,适用于本预案:

1、重大火灾事故;

2、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3、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

4、重大食物中毒事故;

5、教学设备重大安全事故;

6、其他重大安全事故。

(四)任何个人都有参加重大安全事故抢险救灾的责任和义务。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

二、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机构和职责

学校成立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救援)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指挥中心),由学校领导及安委会成员组成。

(一)指挥中心

1、总 指 挥:(第一责任人)

2、副总指挥:(分管安全责任人)

3、安全总督查:

4、组员:学校其他领导及各班班主任。

5、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救援)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简称办公室)。

6、安全工作办公室主任:

(二)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责

1、当遇突发事故,及时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开展重大安全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工作,控制事故的损失和扩大。

2、组织召开处理突发事故工作会议,确定临时救援工作组人员;

3、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事故调查、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活、教学秩序的工作;

4、督促各处室、职能部门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监督其执行。

5、检查督促各部门责任人做好各项突发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工作。

(三)办公室的工作职责

1、及时了解事故情况,向指挥领导报告,并将指挥中心领导的决策及时传达;

2、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联得联系,争取上级领导机关的指导和支援;

3、协调各应急部门之间的关系;

4、向上级部门报告突发事故及应急处理的信息;

5、组织召开事故现场会议,具体负责现场处理工作:

6、协助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工作的检查,组织重点防范部门应急演练工作。

(四)重大安全事故应急的现场指挥

指挥中心根据事故情况和救急人员情况,成立临时现场指挥部,指定指挥长,开展现场办公现场处理突发事故工作。

临时现场指挥部职责:

l、指挥协调现场工作;组织划定事故现场的范围,实行必要的应急措施;

2、核定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指挥中心领导汇报事故处理进展情况;负责与有关应急值班单位取得联络;

3、及时落实指挥中心和现场指挥部领导的指示:

4、联系安排上级机关勘查现场的有关事宜。

三、应急抢险和救援

(一)为有效地处置重大安全事故,设立三个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1、警戒保卫小组:

由学校年级组长与发生事故班级的班主任组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前期的警戒工作和安全疏散工作,损失减少,以防事态扩大;待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人员到位后,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关系,配合政府部门人员落实执法警戒措施,小组人员积极配合。

2、抢险救灾小组:

由学校总务处与班级班主任组成;负责联系有关抢救单位,及时开展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待有关人员到位后,由现场指挥中心负责协调,主动配合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做好现场抢救工作。

3、善后处理小组:

由学校安委会领导组成,根据实际情况,由指挥中心与上级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具体事宜,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作出相应赔偿。

(二)在抢险救灾过程中需要紧急凋配人员、物资、设备和场地,任何处室和个人都不得阻拦和拒绝,现场指挥部要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此项工作,事后,由现场指挥部统一负责。

四、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做好:

1、事故发生部门要及时将事发情况准确报告指挥中心及办公室;

2、指挥中心要迅速将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办公室同时要迅速报县政府办公室,并打110报警和120救助中心;

3、学校值班领导应立即赶赴现场,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指挥中心人员协助领导保护事故现场,配合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工作。

4、事故发生后,在2小时内写出事故快报,报上述有关部门;

5、事故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故单位,类型、规模;

(3)、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4)、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5)、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6)、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处理的有关事宜;

(7)、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二)、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或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应当作出标志、拍照(录像)、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简图重要痕迹和证物。

(三)通讯联络

1、总指挥:

副指挥:

2、学校办公室:

(四)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后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积极组织人员及时开展对事故源头彻底公正调查,预防在抢险中将现场销毁,给后来侦破造成困难。

五、重大事故处理与信息反馈

(—)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安委会领导应组织各部门和人员,及时进行总结教训、分析原因,按事故处理的原则,认真吸取整改。

1、召开现场会议,全体安委会成员和有关部门参加,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共同吸取教训;

2、对发生突发事故时迟报,漏报、误报信息造成重大损失的人员;在处理突发事故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临阵脱逃救灾工作的人员:通过调查核实,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对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部门责任人,根据事故的性质,依据国家有关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进行处罚。

4、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将事故原因、经过和处理情况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5、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在突发事故的抢救、指挥、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向上级部门提出推荐表彰。

(二)、学校各安全责任部门要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学校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严格遵守和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管理目标。杜绝安全隐患和事故的发生。

(三)、各安全责任部门可根据本预案,进行自查整改工作,建立本部门预案。并对预案不断进行完善、充实。

六、具体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一)校内发生火警、漏电、房屋倒塌等特大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1、切断各处的电源。

2、发生火警,先以灭火器扑灭;火势蔓延,急打“119”;房屋倒塌且有师生埋入,急打“110”、“120”,并有组织地进行抢救。

3、迅速向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4、开通全部安全通道,学校教职员工组织学生迅速撤至安全地带。

5、配合消防、医院等单位,做好自救作

6、尽可能保护好现场,做好有关证人证言记录。

(二)学校食堂发生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

1、凡就餐后,师生员工出现不明原因的肚痛、胸闷、乏力昏沉、呕吐、水泻等症状,各班班主任、值周教师、总务处的相关管理人员应立即报告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2、迅速与医院取得联系,采取就地救护。

3、由学校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就事态的发展迅速采取救护措施。

4、对食堂中的留样食品、蔬菜样品由总务处负责对这些预留样品实行封存。

5、校长或教导处就事态发展情况迅速与学生家长联系,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6、总务处的相关管理人员对学校食堂发生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并书面报告校长或值周领导。

(三)校外不法人员进入校内实施暴力或抢劫事件应急预案

l、来人不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应力加阻止,不得放行。

2、来人已闯入校内,门卫追赶不及,应立即电话通知有关部门领导,及时将闯入者逐出校门。

3、校内发现不法分子袭扰、行凶、行窃、斗殴、抢劫、劫持人质、放火、破坏公私财物的应立即采取下列处置方法:

①、迅速报警(110)。

②、迅速报告学校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③、对不法分子进行劝阻或制服,保护在场师生安全。

④、为防止不法分子逃跑,在制止、制服前应关闭校门。

⑤、立即将受伤师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⑥、作好师生的稳定工作。

4、记录不法分子的体貌特征和其他犯罪情节,收集不法分子施暴的凶器,保护好现场。

5、组织校内力量,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当社会上出现流行病疫时,凡师生中出现与该病相似病症时,各班主任要马上报告校长或教导处,并及时与该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医院诊治,一经确认是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学校要采取下列措施:

1、学校要迅速如实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2、对该学生所在班级及任课教师办公室进行布控,对全校公共场所,尤其是布控区域进行严格的消毒。

3、坚决杜绝染病学生带病来校。染病学生来校上课时,必须有收治该学生的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其己康复,并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可来校上课。

4、学校要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和指导下采取必要的防范及保护措施

(五)突发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学校要教育学生在节假日,回家途中不能搭乘“三无”车辆,超载车辆,不违章骑车,要有高度安全意识,遇危险地段,自动下车,如突发交通事故:

1、学校领导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即启动紧急预案。

2、拨打“110”、“120”紧急求救,将重病员送往医院。

3、封锁现场,派出警戒小组。

4、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5、摸排查人员,并通知家长。

6、学校各处室分人到片,妥善做好善后工作。

7、查清事故源头,形成书面材料上报。

8、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做好当事人工作,稳定思想。

依据中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划清责任,并给予适当补偿、救助。

(六)学校其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学校其他突发事件,值周领导、值周教师、晚自习班级的上课教师,要第一时间到位指挥。例如学校突遇晚自习停电。

2、让学生坐在教室静候,要坚决阻止学生在教室起哄,或走出教室相互追逐,推搡。在一定时间内分批组织学生离校。

3、马上安排其他照明用具,严防踩蹋事故发生。

4、及时与有关方面联系了解情况。

5、若是校内电路问题,可能的情况下,应及时维修。

6、若遇不能修复,值周领导、值周教师、晚自习班级的上课教师要组织学生有秩序地离开教室,要教育学生有秩序的撤离。

7、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个接警者或首位发现者,应以师生利益、学校利益为重,无条件地承担组织、指挥、抢救、控险、报警等任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及时做好组织、抢救和报告工作,如接警后拖延、推诿应视作玩忽职守。对突发事件,全校师生员工实行首见首闻报告制和教职工首见首闻第一时间负责制。

8、突发事件发生后,全校教职工要把抢救、保护学生生命安全视作第一要务,不得临阵退怯,9、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的部门和有关的责任人员在事发初和应急处理中都要随时向校长报告突发事件的有关情况,不得隐瞒。

10、突发事件处理后,相关的部门和有关的责任人员要向校长书面报告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

七、附则

(一)本预案所称的重大事故,是指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人为过失或自然因素影响,造成的死亡事故:

突发性重大事件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第6篇

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履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有效预防和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流通环节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工商局及新乡市工商局的要求,结合我市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管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本预案所称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是指流通环节已经发生的或者潜在的对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致使或者可能导致消费者中毒伤亡,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应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处理的突发事件。

第三条 各工商所要提高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传播媒介,积极宣传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消费知识,增强广大经营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预防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 各工商所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制定本级预防和处理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负责对涉及本区域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第五条 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统筹协调、统一指挥、各方联动、反应及时、处理果断的工作原则。

第二章 确认和报告

第六条 各工商所应根据相关规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问题报告制度,确保信息传递及时畅通。

第七条 各工商所对掌握的食品安全问题信息,应立即组织初步调查核实。对涉嫌安全问题的食品,在适当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对不属于工商行政管理职责管理范围内的事项,要及时向有关单位通报情况、移交线索,或告知申诉举报人向有管辖权的机关申诉举报;对发生在本行政区域的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初步判定并报经分管局领导审核,由局长确认,按以下规定上报:

(一)突发事件发生的工商所应当在1小时内,向市工商局及地方党委、政府书面报告。

(二)市工商局应在获知信息2小时内,向新乡市工商局及所在市党委、政府书面报告。

(三)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工商所对处理过程中查处的大案、要案,应按照省工商局相关规定,在立案后12小时内和案件结案2日内,分2次以信息专报的方式上报到市工商局。

第八条 食品安全信息上报内容包括:信息来源、事件经过、评估结果、预防或处理措施、责任单位及责任人、报告单位、报告时间等要素。

系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辖区内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第九条 对外发布涉及有可能对社会经济活动和消费者利益造成较大影响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必须报经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地方政府批准,并对所发布信息的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未经上级工商局批准,系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本部门在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面的相关信息。

第三章 预案启动和组织指挥

第十条 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实行层级负责制:

(一)发生涉及两个以上工商所市政府认为应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的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由市工商局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确定后报市政府批准抄送新乡市工商局,并启动市级应急预案,有关工商所同时启动本级应急预案。

市局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办公室、消保、监管、12315投诉中心、监察、法制、登记注册、宣教、经济检查大队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在局消保科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发生县(市)级案情时,市局报县(市)区政府批准并抄送新乡市工商局后,启动县(市)级应急预案。

第十一条 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随时成立事件调查核查组,负责调查事件成因,组织实施应对措施;成立案件执法排查组,负责对涉嫌违法的行为人和场所依法采取现场检查、询问及案件查处;成立信息宣传组,负责整理、编发、上报食品安全问题处理信息,并按规定对外发布相关信息;成立秩序维护小组,负责维持现场秩序;成立责任认定组,负责对处理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过程中出现的过错行为予以责任认定和追究;成立后勤保障组负责后勤保障。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可根据需要经领导小组批准从领导小

组成员单位中抽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分析、甄别来自有关方面的食品安全问题信息,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并负责提出处理事件的初步方案,在报经应急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在应急预案启动期间,要保证局长、分管局领导和相关职能机构负责人在岗,车辆备勤,通讯24小时畅通。参与现场处理人员按要求集结待命或赶赴现场,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得到有效处理。

第四章 调查和处理

第十三条 预案启动后,事件调查核查组应组织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掌控局势,并协同政府及有关部门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县级预案启动后,市工商局应急领导小组人员应在3小时内赶到现场协调指导。

预案启动期间,由事发地的工商所负责收集、整理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理情况信息,并按规定向上级工商局、地方党委、政府实行日报告。

第十四条 执法排查组组织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涉嫌违法的行为人和场所依法采取现场检查、询问、暂停涉嫌食品销售、责令停止有关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等必要措施控制局势、避免事态蔓延。同时,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封存可疑食品,并按程序委托法定检测机构抽检,对可能属于有毒有害的食品,迅速查清品种、产地、供应渠道、购销数量、流向等情况,采取安全控制措施,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处理。对经检测判定质量问题严重的食品,应当督促经营者撤柜、追溯源头,依法处理;组织辖区有关工商部门对同规格、同型号、同批次的质量不合格食品进行清查;对问

题食品已流向或可能流向外地的,应通报有管辖权的地方和部门排查。

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的,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还应及时通报当地司法部门调查处理。

第十五条 事发地的乡、镇基层工商所执法人员组成秩序维护小组,负责协助当地党委、政府或社区、村委会、公安等相关部门维持现场秩序,并认真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解释工作,安定人心。

其他各专门工作组,根据需要可在市局机关或随时赴现场开展工作。第十六条 对处理过程中发现的现有法律、法规界定不清但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他食品安全问题,要及时以正式公文的形式向上级主管单位、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对处理过程中发现的其他不属于工商行政管理职责范围的食品安全问题,应及时向其他相关单位说明情况,提出建议。

第五章 预案终止

第十七条 食品安全问题平稳可控,问题原因、过程、结果基本查清,危害后果或隐患消除,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为可解除应急状态的,由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书面建议,报经应急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后,发布预案终止信息。

突发性重大事件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第7篇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灾害事故的危害,确保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灾害事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办法》、《岱山县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岱政办[2004180号)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县及卫生系统实际,特制定岱山县卫生系统来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重大化学毒物污染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灾害事故是指造成或可能造成重特大人员伤亡、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或可能产生重大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如暴雨、洪水、台风、潮汛、干旱、风暴、地质灾害、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与火灾、爆炸、毒气泄漏、触电、坍塌、道路交通、海难等各类事故。

防治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加强合作的原则,建立卫生系统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群防群控的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防控与处置机制。

一、应急处理组织体系

1.为强化对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应急工作,县卫生局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应急工作。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卫生局主要领导和有关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共同组成,并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制定卫生系统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在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发生时,根据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性质和危害,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决定是否向县政府提请启动有关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2)指挥调动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立即到达规定岗位,开展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调查与救治工作,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根据需要在全县卫生系统内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等相关设施、设备。

(4)根据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性质和危害,负责向县政府请求各方面的支持,负责同县内各部门进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的协调工作,并在本县医疗救护、调查控制技术力量不足时,向市卫生局请求支援。

(5)根据需要报请县政府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依法对有关重点区域或者传染病疫区实行紧急措施或者封锁。

(6)根据需要报请县政府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7)对本系统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查和指导。

2、县卫生局分别设立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综合协调工作小组、预防控制工作小组和医疗救治工作小组,明确相关人员和主要职责,一旦启动本预案,立即在县卫生局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有关工作。

(1)综合协调工作小组由县卫生局和各医疗卫生单位相关人员组成,负责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信息收集和通报,联络和协调各单位应急处理工作,协助做好物资准备、调配与后勤保障等工作。

(2)预防控制工作小组由县卫生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有关人员为主组成,负责指导和实施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流行病学调查、提出和实施应急控制措施、进行现场勘验、监测、实验室诊断,查明原因并作出评价报告;负责灾害事故后有关预防与

控制工作;协助进行现场救治。

(3)医疗救治工作小组由县卫生局和县级医院有关人员为主组成,负责指挥和实施各类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治工作,协助进行突发事件的调查和预防控制工作。

3、县级各医疗卫生单位均要成立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应工作小组,并明确职责;县第一人民医院应成立医疗专家会诊小组。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乡镇卫生院要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各单位负责人必须对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负总责、负全

责。各工作小组名单报县卫生局备案。

二、预防与应急准备

1,县卫生局按有关规定制定卫生系统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根据情况制定卫生系统有关突发事件、灾害事故或传染病疫情的专项应急处理预案。吝医疗卫生单位要相应制定本单位的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

所还要根据职责,制定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等事件的专项应急预案。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专项预案)报县卫生局备案。

2、各医疗卫生单位应当根据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根据各自职责,建立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隔离、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治、现场处置、监督检查、检测检验、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救治药品和医疗

器械、技术与人才等资源储备,保障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的需要。

3,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和县级医院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应急反应队伍和预备队伍,并根据需要组建若干梯队,配备一定数量的医疗急救、现场调查与控制应急处理工作包,明确人员联系电话。具体负责相关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应急反应队伍和预备队伍主要由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和临床医疗救治等专业人员组成.

4、县卫生局定期组织全县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进行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定期组织所属有关医疗卫生单位进行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演练,达到实战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也应定期对本单位工作人员开展相关培训,掌握现场应急处理基本技能经常组织各类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应急演练;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应积极对乡镇、村等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不断提高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

5.各医疗卫生单位应根据各自情况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和灾害事故医疗救护、自救和互救的知识及基本技术的科普教育,增强全社会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防范和应对能力。向全社会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

式,促进公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维持家庭及社区环境卫生。

6、县第一人民医院和县第二人民医院分别为我县本岛和衡山岛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定点急救医院和相关传染病定点诊治医院,应合理设置急救通道、传染病门诊、隔离观察室和病房等,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其他外岛乡镇,由当地乡镇卫生院先组成医疗救护组进行救治,县第一人民医院随后组成医疗救护组给予援助。其他乡镇卫生院要根据各自情况,加强内部建设和管理,提高协助处理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能力。

三、监测与报告 ,县卫生局建立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监测和预警系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监测预警系统由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组成。

2、本县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均为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防保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等均为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责任报告人。各单位必须加强对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3.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本县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报告与管理;负责收集、核实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有关信息和其他信息;负责突发事件、疫情信息资料的报告、分析、利用与反馈;建立监测信息数据库,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的突发事件报告和信息管理工作进行

技术指导。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生监督所设立立24iJ}时值班电话,随时接受突发事件、灾害事故和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及时搜集各种来源的突发事件、灾害事故和疫情信息。

4.其他各医疗卫生单位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事件、灾害事故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与报告任务,建立突发事件、灾害事故和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以及门诊工作日志制度;明确值班电话;建立或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保证突发事件、灾害事故和疫情监测信息的报告工作;对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突发事件、灾害事故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突发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应立即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5.各医疗卫生单位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报告,县卫生局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县政府报告,并同时向市卫生局报告:

(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5)自然灾害和各类事故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人员伤亡的。

6,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初次报告,必须包括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类型、特征、时间、地点、范围、受害或伤亡人数、主要病(伤)情、事件的地区分布、已采取的相关措施以及投入的医疗资源等内容,同时根据现场调查和采取措施的情况,及时作出进程报告。

7、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8.各医疗卫生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法律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禁止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县卫生局根据国家、省和市有关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规定,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授权,向社会发布本县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 的信息。

四、应急处理

县卫生局接到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报告后,应迅速了解情况,统一领导和指挥应急处理工作,根据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性质和特点,组织医疗救治和预防控制应急工作人员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开展现场医疗救治、调查与预防控制工作,必要时请求县政府和市卫生局给予支持。

(一)预防控制应急处理

1,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生监督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要及时赶到现场,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突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监测、实验室诊断,查明原因,并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县卫生监督所负责对

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确定危害程度,作出评价报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与个人应积极配合县疾病预

突发性重大事件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第8篇

下面我就建立和完善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机制谈几点想法:

1 对外机制

1.1 参与城市应急体系

近些年,国家、部门和各省市都相继出台了应急方案,作为电台,要加入相应应急体制,并保持机制内参与地位,独立发表意见建议,成为机制内特定个体存在。这样就在城市公共应急平台上有一个相对于其他媒体的平等、有力的条件,获得的信息是公平的。

1.2 建立有效通道

对于110、119、120、122、交通指挥、城管热线、防汛指挥部、防疫、救灾救济处、地震指挥部等这些相关部门,新闻媒体除了保持日常新闻报道工作关系外,还要单独和这些部门建立应急协作机制,以保障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发生时无人可采。比如建立每日、每周、每月通报制度,关注疫情、汛情、案情高发期,保持对事态的监控,充分做好报道准备,必要时,高发期可在相关部门派驻记者,或平时就配备常驻记者。2009年11月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打乱了石家庄人的生活,也搅动了本地媒体的神经,新闻争夺战开始了。石家庄电台以新闻频率为龙头,在本次报道中以及时准确权威的报道,领先于其他媒体。是什么保障了新闻报道的胜利呢?这完全得益于平日建立的报道机制。新闻频率常年与110、119、120、122、交通指挥、城管热线、防汛指挥部、防疫、救灾救济处、地震指挥部这些部门建立联系,特别是近两年,在这些部门常年派驻记者,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记者熟悉这些部门的机构设置、人员状况,除新闻发言人外,还掌握多个新闻知情人的信息,这就有力的保障了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可靠性,确保新闻来源不断档,不再单独依靠行政手段获取新闻信息,造成紧急情况下新闻信息的不对等。

1.3 其他媒体联动协作机制

由于人员、财力等因素的限制,当今媒体谁也不可能独大,新闻触角再大,也会有涉及不到的地方。在媒体自己新闻触角达不到的地方,或是不擅长的新闻报道出现时,那该如何应对呢?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大家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实现媒体资源共享互换。比如广播和报纸要建立一个信息交换平台,由主任级或是制片人级牵头策划调动,分工合作,在自己的优势上相互为对方服务。

2 对内机制

2.1 整体应急机制对于一个频率而言,在面对重大事件、突发

事件时,不能是单兵作战,也不能是日常采编人员工作流程,必须依靠应急机制,一套完整的方案,才能取得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主动权。这个机制中应当包括整体动员、突发事件报道组、主持人备播、大编辑调度、台或频率负责人宏观调控等要素。

按照程序,如果发生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媒体整体就要进入整体动员,由日常编前会(台或频率主管领导参加)或每日例会(临时召开)作出决定,向频率发出当前工作重点目标和要求,每个成员按既定方案进入各自角色。突发事件报道组的成员第一时间就位,进入突发报道状态,做好报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编辑按照大编辑(主任或是制片人)的要求,准备好所需的报道背景材料,进入各自应急岗位。没有整体的协调调度,就不会为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报道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

2.2 应急报道中的编辑环节

作为报道中的神经中枢,编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有前方记者收集到的情况线索,外部媒体的信息交换,上级主管部门和新闻发布部门的官方消息,都要汇集到编辑这里。编辑在众多材料中梳理、整合,把及时有效的新闻材料第一时间交给主持人,对材料的缺失部分调度记者再次深入挖掘采访,把需要交换的新闻素材发布给外部媒体,同时密切关注受众的反应和新闻线索。在2009年11月石家庄雪灾报道中,石家庄电台新闻频率充分发挥出了编辑的强大协调力,有力的保证了报道战役的胜利。大雪来临,频率第一时间有副总监、制片人组织召开编前会,对雪情进行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报道预案。第一时间中断正常节目的播出,进入特别报道时间。突发报道编辑替换日常当班编辑,日常编辑转为突发报道第二编辑组,随时待命。

2.3 应急报道中的记者环节

作为一名突发事件的报道记者,不但要有平常记者的基本素养,还要具备特殊条件和环境下过硬的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超人的吃苦精神。面对新闻现场,哪些是应该报道的,哪些是应该最先报道的,这就要看记者平时的素养了,在新闻现场,第一时间把自己要找的新闻找到,并发回直播间。大多数情况下,采访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就需要记者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2.4 后勤保障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应先于其他部门和人员,成为突发报道的第一梯队,应急车辆第一时间到位,记者必须的采访机、笔记本电脑、电池、电话充值卡、雨衣雨鞋、手套、棉衣、手电等等都应是应急报道储备物品,一旦进入突发事件报道状态,这些后备资源都可以马上启用。

3 结语

以上这些是自己结合平时工作观察所思,单就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不再是凤毛麟角,偶然发生,在追逐新闻价值最大化的今天,应急报道也应成为常态化,用军事家的话说“平时和战时没有分别”。新闻对于一个媒体来讲就是生命,抓住新闻,就是抓住了命运的咽喉。面对新闻,每一个媒体人都应该时刻准备着。

摘要:作为广播媒体,要想在众多媒体特别是同类媒体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媒体记者自身过硬的素质和敏锐的新闻洞察力,还需要靠什么抓住瞬间出现的新闻机遇?如何面对相同新闻素材做出与众不同的新闻报道?笔者认为,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应急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实践,探讨了建立和完善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机制的几点思路。

上一篇:珠山街道办事处食品安全举报制度下一篇:小学科学教学设计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