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优秀作文

2024-06-20

孤独的优秀作文(精选11篇)

孤独的优秀作文 第1篇

关于孤独的作文:孤独之“海”

关于孤独的作文:孤独之“海”

——记一座孤独的海边公益图书馆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遍遍地读着海子的诗,脑中想起那悠然的海潮声,想起那“老人与海”,想起那轻轻倚在海边的另一片“海”。那片“海”,是否有白帆飘着?那片“海”,是否有光影移动?那片“海”,是否是我所一直寻寻觅觅的?

金黄的沙滩,似一片柔软的瑜珈毯。那片“海”,就是金毯上那位口吐莲花,体态轻盈的修行少女。在碧蓝海波的衬托下,将她的魅影留在碧波上翩然起舞。

空气中,充斥着海水的咸味,将“海”围了起来,门大开着。一股神秘的力量,吸引着人们往里走,有那么丝孤独的味道吗?这片自由的空气中,少了几分喧闹,多了几分孤独与静好。

多美的意境!

棕灰色的外墙,朴素、简约。圆形的光斑,通过屋顶上有序的小圆孔,有序地透进来,更加有序地在木板地上排成一列。东边那暖洋洋地照射进来的光线,射进了“海”的每一个角落。

木桌,台灯,木椅,都透着一股淡雅且安神的木香。就连灯光也别具孤独。而那阶梯式的书架,每登上一级,都会有一种弥漫着书的甜味与馨香的味道钻进心窝里。当然,也不忘携上一片孤独。松松软软的布垫木椅,在昏黄的台灯映照下,给“海”添了丝许如家般的温暖。灯光下,摆上一本琦君的《爱与孤独》,泡上一壶清茶,体验书中那别样的孤独与爱。

太阳,还在往西去的路上,光却已悄然改变了温度。

累了就闭上眼冥想一翻,想像着外面那水与天的交接处,似乎总有一番美景在眼前跃动,任凭光在身上自由溜达。通过落地窗看见的蓝色大海,从西边渗透进来的冰冷的天光,望眼欲穿处,似乎在等着什么东西的到来。是夕阳?是群山?还是游走的光影?

夜的戏开始了。孤独的“海”,在清冷的月光下,在海水的冲刷下,亮起了灯。在夜统领的苍穹下,“海”映衬着点点的星光,仿佛溶为了液态,跟黑色的海与星空融在了一起。海浪,在黑暗的世界里闪着刺眼的光,如一条雪白的大蛇,游动着。只有“海”与它是刚好融洽的,寂寞的夜晚,相随相伴,相互私守,等待黎明那一刻的到来。孤独,铺遍了整片海面。

我愿做一位女诗人,在“海”的怀里扎根住下,继而享受这光的自由,孤独却不寂寞。

孤独的优秀作文 第2篇

龟速收拾完了行李,在椅子上坐了一个多钟。

习惯了寒假的热闹,这样的冷清和孤独对我太陌生。从来不知道原来一秒钟可以这么长。时不时看着手机,只要有人和我说话我都会回,我渴望证明什么,我不是一个人。

当周围安静下来的时候,心跳的声音异常清晰。我对这个城市谈不上热爱,不然不会一年多了丝毫没有归属感。虽然我去过这个城市很多地方,有时也担任一下小导游。但还是觉得陌生,甚至觉得我在这里只有四年,四年后我就走了,它只是一个暂居地,与我没有什么羁绊。说不上讨厌,因为当初是我选择来这个地方,只是没什么感情。

常常有种窒息的感觉。其实我在这里过得不是很差,很多人觉得我的生活应该挺丰富。证书考了,四级过了,做过许多兼职,认识了好多人,加入过两个组织都很不错,也经常晒吃晒喝。说不上什么,其实好累,做的很多事情也并没有很多激情,只是觉得应该做,大学就应该学到这些,而不是想做。只是单纯一种责任感,证明自己的大学绝不是虚度年华的迫切。就像高三那样,备考期的苦累靠的是责任支撑。但我更喜欢高中,虽然很累,但很有激情,不用上学也经常拿着书去学校自习,和自己攀比着成绩,同学们都很友好互助,老师认识每一个学生,我只有一个目标,只有一件事,什么都不用管。大学不一样,目标很多,事情很多,第一眼的朋友也很多,但后来可能会发现,目标有些不实际,事情分不清轻重缓急,和你交谈甚欢的朋友可能下一秒就与你生疏,明明微信和手机通讯录都有他,却跟没有似的。很多人谈恋爱,却连个寒假的时间都熬不过,似乎只是和恋爱谈恋爱。到头来,孤独感更甚。

刚才一个同学说,发现自己似乎在大学变得越来越懒了。我觉得也是。

刚到的第一天,整理行李,扫地,拖地,洗衣服,都挺有干劲。但是后来在宿舍,有时连洗件衣服都懒得去做。好像逐渐没了当初的激情,我不知道是我老了,还是周围的环境本来就松怠。

说到环境,这也是我觉得很累的理由之一。太浮夸了,也可能是我太内敛。不知道是不是学校在市区的原因,没什么大学该有的学术氛围,倒是吃喝玩乐占据王道。对于我一个正经好学循规蹈矩的好学生而言,是不太习惯的。

其实坐下来想想,也就释然了。即使我因为感到孤独而落泪,又有什么用。其他人也会经历。当你跟别人说你很孤独的时候,别人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根本觉得不足道或无视,一种会关怀你安慰你,但是他们心里肯定也会在想:其实这些我也经历过。只是因为你们关系可能很好,所以在你低谷的时候,他们不该无视。或者有另一种人觉得感同身受,因为你们的进程是一样的,都在习惯孤独这门课中蹒跚学步。

孤独是一门必修课。每个人都要经历。

在家,你有家人朋友围着你转,在异乡,没有人无缘无故会对你不顾一切地好。

在家,有妈妈张罗晚餐和家务,在异乡,吃每一顿饭都要精打细算。

在家,洗衣服有洗衣机,在异乡,要在阳台用冷水洗衣衫。

在家,你可以毫无顾忌地大哭大笑大动作,在异乡,在你做事情之前要考虑到会不会打搅到别人。

……

但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没有谁会在你身边一辈子啊。

孤独是门必修课,不想学也会被逼着学;过了就是过了,不过就继续修炼,不然会被淘汰。

很多人闯进你生命,只是为了给你上一课,然后留下或轻或重的一笔后转身就走,还剩下什么呢,只有一段逐渐被风干的回忆,只有你还记得,但是有一天,当你也忘了呢,就真的什么都不存在了。在流逝的岁月中,多少脚印来了又去,多少野花谢了又开。以前我们不懂,是因为习惯了走路吃饭都有人陪。现在,却逐渐发现身边的人来去匆匆,来了一班,又走了一班,就像一列火车,而你就是司机,没有谁陪你看从开始到终点的风景,他们只能和你一起看其中一段。别人,有别人的人生,他们是他们人生中的主角,却是你生命中的.配角。当时光老去,他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渐行渐远,从此淡出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轨迹中的过客,仅存泛黄的回忆,而我们也注定要习惯孤独地前行。

逐渐发现,孤独是一门必修课。逐渐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人生如一路山水,在没意识前已经开始,在你来不及反应时却突然结束,有阳光有风雨,有笑有泪,有欢笑也有孤独,然后走着走着便学会了坚强,活着活着便习惯了孤独。我们独自来到这个世界,也将独自离开,多么公平的事,过程中梦想的、得到的,都会烟消云散,就好像你没有拥有过一样。在浮世浮城中,从不经世事到逐渐看透,成长教会我们经历各种悲欢离合,生活要我们习惯孤独。也许有人会陪你一阵子,但很少有人会陪你一辈子。

我喜欢孤独,又害怕孤独。以前有一个老师经常说一句话,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我不太喜欢这句话,但有一点很认同,如果你习惯了孤独,你会比别人多很多时间,你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更详细地思考走过的路。但前提是,在孤独这门课,你要及格。

《百年孤独》中的孤独女性 第3篇

马尔克斯以自己的家乡, 一个拉美小镇为原型, 虚构出一个名为马孔多的小镇和一个名叫布恩迪亚的家族。以这个家族七代人连同小镇在一百年中从建立、繁盛, 再到衰落, 最后一起消逝在历史中, 来代表整个拉丁美洲的百年兴衰史。布恩迪亚家族中的个人命运和孤独编织成了一部家族史, 这个家族史又代表了一部民族史。通过这个家族, 读者可以感觉到整个拉美民族深深的孤独, 家族最后的衰败也在抗议和警醒着人们:排斥现代文明、愚昧落后、与世隔绝的孤独精神只会带领整个民族走向灭亡。而作者的最终意图, 是号召拉美人民团结起来, 冲出桎梏, 打破孤独。

布恩迪亚家族中性格鲜明的成员, 长相不同, 个性不同, 但都带有着统一的家族印记——孤独。存在于他们血液里的勇敢、自立、探险精神、倔强、桀骜不驯和乱伦的冲动, 使每个孤独者都能在读者心里留下深深的个人徽记。马孔多镇的开拓者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 死而复生的梅尔基亚德斯……但是布恩迪亚家族中女性的孤独却让人更加深刻铭记。她们有过妥协, 也有过反抗, 在男性的压迫下被逼迫屈从。她们善于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 最后使自己的一生也如同这个家族和小镇一样, 在孤独中陷入悲剧。

乌尔苏拉·伊瓜兰是布恩迪亚家族之母, 和她的丈夫是表兄妹。她坚韧、勤劳、贤惠却有原则, 她的存在对于家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活了一百多岁, 一生都致力于维系家族的发展, 甚至在她年老眼睛已经失明的情况下, 还在继续教育子孙, 想方设法地要抑制住家族孤独精神的蔓延和家族劣根性的不堪。

她说:“只要我活着, 在这栋疯人院里就不会缺钱花。”但是她虽然“在这个人人都想入非非的家庭里, 极力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但是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却无论如何也无法挽救家族的孤独命运。在她死后, 她穷极一生所创建的幸福家园成为废墟, 努力又归为零, 一切都回到了起点。这个人物最终还是逃不出孤独的色彩。

在布恩迪亚家族性格乖张、行为怪异的众多人物中, 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美人儿蕾梅黛丝。她每天要洗澡, 而且一连洗好几个小时, 好把身上的污垢洗掉。她喜欢裸体于人前, 不受到任何世俗的约束。她拒绝所有男人对她的求爱, 凡是对她图谋不轨的人都要遭受厄运。她心地善良, 拥有倾城倾国之貌, 但是心如止水, 无牵无挂, 无欲无求, 所有人类的世俗情感在她身上都无法驻足。马尔克斯对这一人物的最终归宿是让她抓着床单飞上了天, 作者认为只有这样, 才能保留她这种纯洁而神圣的美。美人儿蕾梅黛丝就是书中美的象征, 在马孔多她被当成头脑简单、智商低下的白痴, 其实她才是心智最为清醒的一个。也正因为如此, 在这个污浊的尘世间, 她是无法停留的。而这种方式的美, 也是从头到尾的孤独。

阿玛兰妲是家族第二代唯一的女孩, 她终生未嫁, 选择了一个孤独的人生。她和女友丽贝卡同时爱上了钢琴技师皮埃特罗, 为了阻挠两人的婚礼, 不惜要杀死女友。后来, 丽贝卡移情别恋, 她又拒绝了皮埃特罗的追求, 并导致了他的自杀。她内心深深的对于自己、对于爱情的恐惧也让她拒绝了后来追求她的赫里内勒多上校。后来她又陷入了与侄子的爱抚游戏, 享受着这种乱伦的欢愉。她拒绝向神父忏悔, 并宣布了自己的死期, 把自己关进房间不倦地编织自己的裹尸布, 织好了又拆掉, 拆了又织, 如此反复, 在这种孤独里走向死亡。

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出发, 以超现实的写作手法, 把布恩迪亚家族跟整个拉丁美洲的社会历史发展完美结合起来, 用梦幻般的语言为世界带来了这部史诗巨著。一百年是一个轮回的单位, 孤独这个主题, 在家族女性身上也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布恩迪亚家族的女性无一例外地成为这个孤独悲剧里的牺牲品。

摘要:《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 也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作品。书中向世人展现了布恩迪亚家族在百年中从兴盛到衰落的历史, 而整个家族的孤独精神, 在时间和历史中不断地循环轮回。家族女性也摆脱不了这种孤独的诅咒, 成为这个悲剧中的牺牲品。

关键词:孤独女性,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参考文献

[1][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范晔译) [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11

[2][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门多萨.番石榴飘香 (林一安译)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

你不够优秀,因为你不够孤独 第4篇

我深有感悟,有的时候,我们忙碌了很久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因为我们焦急的情绪和浮躁的心态掩盖了事物的根本,这让我们仅仅在表层着急忙碌。做了大量的无用功,反而效果甚微:

在更多时候,独处产生感悟,感悟产生灵感,灵感产生进步:我的很多工作灵感是在睡前躺在床上,在黑暗与沉寂当中让全身心放松下来,灵光乍现想出来的。每当此时,我就会拿起床头的手机或者AppleTouch或打开笔记本电脑或拿起身边的纸笔(我随身携带可以随时记录的工具)。记录下脑中瞬间闪过的灵感,然后马上电话通知我的团队成员,第二天他们就将这些灵感转化成非常精彩的工作创意,取得难以想象的好结果:这个习惯让我逐渐明白:彻底的思考常与彻底的孤独为伴:

有一句歌词这样唱:“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群人的孤单:”唱出了很多人的心灵状态。现在的人无法逃避的就是——孤独,心灵的巨大孤独。有人说:人。生来孤独。因而也惧怕孤独,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坦然地面对孤独=我只承认这句话的前半句,后半句是镨得一点谱都没有!(励志wwmlzl3lcn)我的理由非常简单,现在的人虽然身处闹市,但是心灵没有安顿的地方:如采他们不能坦然地面砷孤独,叉能怎样?所以,必须学会坦然面对孤独:坦然也得坦然,不坦然也得坦然!你别无选择:每個人都应该学会面对孤独,这是成熟人格的一个基本特征:也许是独生子女的原因,身边除了父母之外我的身边就没有太多的人陪伴,只有书籍是我最好的伙伴,所以从小我就学会了与孤独相处,我认为我可以忍受比较大的孤独,甚至依赖迷恋这种孤独=

我非常痴迷功夫电影,从小到大,都是如此。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功夫电影中的绝顶武林高手都是孤独的,也在孤独中创造了不少绝世武学:张三丰,闭关思考,悟出以柔克刚的太极拳与太极刽,终成一代宗师。我觉得,当一个人真正孤独地面对自己并开始思考时,这个人才开始成熟,因为只有这个时刻才有了创造的可能。

看过刚刚风靡华人世界的电影《叶问》(甄子丹主演)的人都知道。叶问是一个喜静的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镜头就是叶问与木人桩的独处,他总是无言无语地用木人桩练习咏眷拳,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也许他在这种孤独与静寂中与自己对话,独自探索咏春拳最深处的奥秘。

我书房的窗户正对着这个城市最繁华的街道,但是每个周末我总是喜欢静静地坐在书桌前开始我的写作与思考=不远处的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与我书房内的安静祥和形成了极为夸张的对比,而我却非常珍惜这种闹市中的安静,正是这种安静让我想通了很多平时在热闹的办公室里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每每想起一个个安静思考、快乐写作的日子,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世界峥嵘,心灵锦绣”淡定和从容。

现在很多专家都在讲建立人脉,但很少有书叫人去孤独。建立人脉的成功方法并没有错,但是拿出一定比例的时间进行孤独的思考,形成一种通盘的布局也是确保你的奋斗能够成功的必备条件:

夜晚,是面对孤独最恰当的时候,但是现在的很多人,惧怕这份心慌就把时间交给了电话与网络:我时常觉得电脑和网络的产生让人越来越没有思想了。想象力更加的贫乏了,我写的文章观者甚众留言甚少,而我上传的视频和图片却能引发汪洋的评论:

没有人承认自己一生会碌碌无为,但似乎又没有人心甘情愿地去与孤独为伴:这个年代,很多人幢憬的比较浮躁:金钱、美女美男、地位、娱乐、周游世界,这些都是漂浮在表层的人类需求,很少有人问问自己的内0深处最最想要的是什么。

我非常赞同一种说法:真正优秀的人一定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秀来源于一份孤独。

万科的王石是孤独的,但是中国地产第一品牌的形成应该得益于这份独守,同时王石以60多岁的高龄问鼎珠峰。成为中国企业家登山第一人;张海迪是孤独的,这位坐在轮椅上的作家、学者以惊人的专注和坚守完成了很多健全人从来不敢想象的著作,现在的她继邓朴方先生以后成为了中国残联主席;阿甘和许三多是孤独的,却以三流的智商和特有的愚钝和真诚成就了很多聪明人几辈子的累积也难以企及的成就:

世界上分成三种人:人手,人才和人物:后两种人往往是孤独的,“人才”会承担一定程度的孤独,而“人物”会享受当下的大孤独!

每个人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询问:你,够优秀吗?

初一的孤独优秀作文 第5篇

独处的好处就在于可以锻炼我们的自理能力,假如父母不在家,我们可以自己做饭,自己收拾房间,自己洗衣服等等,做这些事可以让我们感到很有成就感,也就会一直想继续做,从而我们的自理能力就会大大的提升,最后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去做。

独处还可以让我们安静的学习,在一个无人打扰的,不会受到影响的地方学习,能让我们有很大的进步,因为我们在这样的地方不会分心。正因为只有一个人,所以不会去想别人,也就不会想到与那个人有关的事,我们会慢慢的将那些不好的东西忘掉。

虽然独出可以锻炼生活能力,也能给我们一个安静的环境,但自己一个人的时间长了也不行,当自己一个人长时间不与他人交往,只有自己一个人生活的话,对自己的伤害会更大。

一个没有朋友,没有人说话的人是很可悲的,他非常的孤独,寂寞,只能一个人默默的坐着,对着窗户向外望去,看到其他同学在外面玩,有说有笑的。尤其是到了秋天,大部分人都会想丰收,田里的小麦熟了,树上的果子也熟了,农民们正忙着收获自己的成果,但他看到的则是“枯藤老树昏鸦”一排排只剩下枯枝的树,独怜怜的立在路边,像自己一样,只剩下孤独。所以说,过分的孤独会给人带来更多的坏处。

一提到“独处”我就一定会想到一个广告:一位老人听说家人要回家吃饭,于是非常高兴的做了满满一桌子菜,但是到了中午,她的儿子又说有事,回不去了,那位老人失望的坐在桌前,一个人对着满桌的菜发呆。晚上,那位老人自己一个人对着电视,电视没有信号,没有声音,老人只是默默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在想什么。从这个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老年人需要陪伴,让这样一个孤单的人继续“独处”就有点过分了。

《孤独》为题的优秀作文 第6篇

“天还没亮呢,”他嘟囔着,“待会又要去参加另一个聚会了。”他掏出手机看了看,没有一个未接电话,也没有一条短信。他心里暗自奇怪,上次聚会留了那么多电话,都说要交个朋友的,怎么一点消息都没了。“让他们见上帝去吧。”他撒气的厉声骂道,一脚踹开眼底的小石块,小石块就这样防不胜防的滚到很远。他踉踉跄跄坐到一个路灯下面。破旧的路灯散发着昏暗的光,映着他年轻的苍白脸庞,低垂着的眼皮透着不堪。他的影子映在斑驳的墙上,显得有些凌乱。他发出一声长叹后,又仿佛凝固在那里,一动不动。就这样坐了很久,偶尔有个人路过,也是急匆匆的。他们可不想和酒鬼有什么交集,他自嘲地笑了笑,挣扎着站了起来。酒精和长时间的坐让他四肢无力,他慢慢地,甚至是踱回了家里。

推开房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这个家已经很久没回来了。他瘫卧在沙发上,打算好好睡一觉。忽然他看到了一张相片,凑到眼前看了看,那是他以前的女朋友,照片已经有些泛黄。“她现在过的还好吗?”他想着,脑海里浮现出她的模样:披肩的长发,精致的五官,高挑的个子。他摸了摸很久没有修理过的胡子。有些硌人。将照片放在兜里,从桌子上拿起半瓶不知何时就放在那里的酒,猛灌了两口,喝了酒,仿佛浑身都有了力气。他走向角落,拿起一把布满灰尘的吉他,简单地擦了擦,随意拨动了几下琴弦,音色依然那么动听。“老朋友,我过去只有你,现在也只有你啊。”他抱着吉他,抱了很久很久。

他要打一个电话,他不想去参加聚会了。他放下了吉他拿起手机,对着手机想了很久,终于还是放弃了。他不知道打给谁,他想不起哪怕一个电话号码,他累了,只想休息。他抬起头,发现一个人坐在他的对面,他很奇怪“你是?”“我就是你啊。”“那我又是什么呢?”“他”关掉了房间的灯,走到他的身旁,伏下身对他说:“只有你自己知道。”他想了很久,苦涩地笑了笑,躺到沙发上睡去了。

他,是孤独。

评语:

细细读完,你的思想注定和一般人是不在一个层次的,我理解你的挣扎,你的孤独,你的徘徊,源于你的太“清醒”,你总是陷于一种人之“本我”的思索,而现实的“自我”状态又让你无从逃脱各种藩篱的折磨。缺少灵魂的共鸣者,让你的这种孤独感有时甚是痛苦。人之一世,难得糊涂,很多事看得太清,难免对人生看轻。许是年龄方少,很多世事不是你我所能左右,但愿你保持本心,在夜色里,喁喁前行,度过这个迷茫期,或许一切就会豁然开朗,也愿我这温暖能照你前行。你是独特的“这一个”,做最好的最可能的自己。加油!

指导老师:孙婷

作者:韶珏

孤独的感觉作文 第7篇

:打乒乓球去吧,反正没事情做,

 

孤独的优秀作文 第8篇

关键词:《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孤独,时空

一、引言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大师马尔克斯的一部力作, 它以启示录般的内容给哥伦比亚人乃至整个拉丁美洲人民指出了一条如何摆脱孤独和落后现状的道路。孤独是马尔克斯创作的核心主题, 它不仅表现在作品中, 而且浸透在他的整个人生中, 同时这种孤独情绪还一直通过时空的蔓延渗透到了读者的阅读之中, 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马尔克斯———行走在异度空间的孤独者

人们常说一个人童年时代的经历会影响他成年后的发展。让我们回到马尔克斯的童年时光。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生在一个小镇医生家庭, 因生活艰难, 马尔克斯自幼被寄养在外祖父家, 周围环境的荒凉和外祖父晚年的孤苦, 加上社会的动荡不安, 在马尔克斯幼年的心灵中烙上了孤独、忧伤和被遗弃的伤痕, 这伤痕一直影响着他的整个创作。同时孤独也使得年幼的他更加关注周围的一切, 这又为他的创作留下了无限的创作空间。

那时他的生活环境是奇异的。外祖父家的陈设、家具都带有魔术家惯有的道具特点, 充满魔幻色彩。他儿时床前的祭坛上供着许多小神像, 每到夜晚时它们就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似乎在向小马尔克斯讲述着古老而奇妙的东西。在这样魔幻的环境里, 一有空, 外祖母———家里的主心骨, 还经常讲神奇鬼怪的故事, 在她的心目中, 人鬼神之间不存在着什么界限。童年生活环境的奇特, 亲人的影响, 对马尔克斯认识现实生活的思想方法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他的思维领域, 虚构与真实之间, 幻想与感知之间, 并不是对立的, 似乎不存在绝对清晰的界限, 他可以自由地在异度空间中切换自己的位置。在《百年孤独》中我们还会发现, 作家打破了时空的局限, 作品中的人物可以随处游移。另外, 外祖母讲的故事, 又令作家深刻地领悟到拉丁美洲的神奇, 因此他挚爱着这片土地, 在十六岁时就萌发了写小说叙述的想法。外祖母的那些故事, 为他日后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她娓娓道来的讲故事的形式, 也影响着马尔克斯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八岁以后, 马尔克斯离开了外祖父母, 开始正式的时空移动旅程。他孤身一人到巴兰基利亚读书, 孤独是他唯一的朋友。毕业后马尔克斯进入波哥大大学读法律, 但偌大的城市令他感到陌生, 漫长的学业令他厌倦。1948年他目睹了哥伦比亚内战, 便辍学开始从事记者工作。1950年他开始小说创作。1955年他因一篇报道被迫远走他国。马尔克斯曾游历了欧洲多国, 如意大利、法国、前苏联。1957年他到达委内瑞拉, 目睹了独裁者败阵。然后来到纽约。1961年他去了墨西哥。这些经历大大丰富了他的文学创作。在孤独的漂泊中他感受着、创作着, 创作了中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但他最想写的那部关于他的家族、他的故乡、他的祖国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百年兴衰史小说, 却一直折磨着他, 这是他十六岁为自己订立的目标。

《百年孤独》历经十八年终于诞生了。这期间他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与人间闹市非常不协调, 因此他也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孤独者。加之冒险与好奇的个性, 他把观察力引向对隐蔽性后面的魔幻色彩的追求, 于是我们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光怪陆离的小镇, 鬼魂与真人的对话, 鬼魂在异度空间的穿行。如果马尔克斯不是一个异度空间行走者, 他如何能写出这神异的画面, 如何能让魔幻充满作品?同时远离祖国的漫长旅行对于这个满怀政治激情的作家来说, 在孤独中更加有机会深味拉美的苦难和孤独。同一时代, 别的国家都在大踏步地前进, 而祖国和整个拉丁美洲却仍然沉睡在被殖民奴役的时空中, 百年的恶梦使人们习惯于固步自封, 害怕改变, 变得麻木而异化, “每天都在不知不觉地重复着同样的行程, 同样的动作, 并且在同样的时刻几乎说着同样的话”。这对个人来说是可怕的, 对整个拉丁美洲而言则是灾难性的。因此他更加不满灾难深重的拉丁美洲的现实, 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改变现实的重任。正如他在诺贝尔奖上的发言:“正是拉美这种异乎寻常的现实, 而不只是它的文学表现。这一现实不是写在纸上的, 而是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它每时每刻都决定着我们每天发生的不可胜数的死亡, 为我们提供一个永不干涸、充满灾难和美好事物的创作源泉。而属于这个源泉的我, 这个流浪在外、怀念故乡的人, 不过是被机运指定的又一个数码。这个非凡现实中的一切人, 都必须尽少地求助于想象, 因为对我们来说, 最大的挑战是缺乏使我们的生活过得可以自信而必需的常规财富。这是他们忍受孤独的症结。”他还说, 面对压迫、掠夺和孤单, 只能用生活来回答。也正因如此, 马尔克斯注定会成为异度空间的旅行者, 因为机遇选中了他, 给了他才能, 给了他经历, 目的就是让他穿梭于拉丁美洲的过去、现在、未来, 看清历史的真相, 真实地述说百年拉美的苦难, 从而唤醒更多的人真正的生活。

如此的现实与过去, 童年的经历与成年的遭遇, 十六岁的梦想和历史责任感一起汇合到了《百年孤独》中, “百年孤独”承载着太多的沉甸甸的孤独。这里有个人的孤独, 有当时社会的孤独, 更有对整个拉丁美洲孤独历史的思考和力图揭示并改变的期盼。

三、“孤独”———“百年”时空的自由穿梭者

在《百年孤独》中, 作者用了近三十万的文字, 通过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的经历, 反映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方瑛在《略论拉丁美洲文学》中这样写道:“马尔克斯举笔描绘这动乱的历史, 但并不拘泥于单纯的反映;他刻画生活在底层的人们, 但并不想平铺直叙地去素描。他要挖掘的是人的精神, 隐藏在封闭的内心世界中的潜意识, 他要探究的是人性丧失和‘自我’沦丧的根源, 以及贫困落后的肇因, 因此他采取了一种独创的手段:以虚幻的情节, 离奇的故事, 来反映一个现实的主题。其荒诞程度堪与西欧和美国的一些现代派相媲美, 而孤独, 则构成了马尔克斯作品的灵魂。”

先从篇名中的“孤独”意味来看。马尔克斯曾说过, 篇名意义深刻。“百年”意味着时间久远, 意味着漫长的历史。之所以这样说, 因为他认为, 在现代性中, 时间具有历史, 这是因为他的时间承载能力在永恒扩张, 即空间 (空间是时间单位允许经过、穿过、覆盖或者占领的东西) 上的延伸, 一旦穿过空间的运动速度 (它不像明显的不容变更的空间, 既不能延长, 又不能缩短) 变成了人类智慧、想象力和应变能力的体现, 时间就获得了历史。而孤独则是一个空间概念, 是一种个体和群体的心灵体验, 具有流动性、传递性、扩张性。当空间加入时间因素, 空间之维即被神奇点化。如果说百年意味着拉丁美洲人民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岁月是漫长的, 那点化的孤独是什么?对此作者没有正面回答, 只是说了这样的话:“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他对自己的民族, 对拉丁美洲的前途并没有悲观主义的哀伤, 相反, 他满怀着希望和信心。他说:“我们有权利认为, 着手建造一个新的乌托邦还为时未晚。这将是一个崭新的、灿烂似锦的、生意盎然的乌托邦, 在那里, 任何人都不会被人决定死亡的方式, 爱情真诚无欺, 幸福得以实现, 而命中注定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最终会获得并将永远享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无论是孤独还是团结, 都是人的一种分离和聚合, 加入时间的概念, 这“孤独”与团结是意味深刻的, 它寄托着作者对自己、民族、对拉丁美洲的一种期待。如果说作者因其经历成为一个自由的时空旅行者, 那《百年孤独》这部小说则是他的旅行游记, 记录了穿梭在拉丁美洲百年孤独般冰凉铁轨上的一列巨大的列车的痛苦哀鸣, 期待着它轰隆隆地穿过一个个时代后, 必定能开往一个新的境界。时空观在书名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在其中时间、空间互相映衬, 互相流动, 令读者感到“孤独”不仅是一个形容词, 而且是一个拟人化的行走者, 负载着百年的重负。“孤独”不仅存在于意义深刻的篇名中, 它更以时空表现的方式自由地穿梭于内容与表现手法中。

(一) 内容中的时空表现

这部作品时间跨度达一百多年, 涉及面广, 包括了哥伦比亚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 这是它的时间性;作品中一些荒诞不经的情节则是它的空间性。时空如经纬交叉织出的故事则反映着他对拉丁美洲的历史的看法。怎样看待时间, 其实就意味着怎样看待生命, 怎样看待自我与大千世界。马尔克斯意在通过马孔多镇的兴衰和对每一个人物精神的极度空虚和寂寞的描述向人们剖析拉丁美洲贫困落后的原因, 从而希望帮助他们摆脱孤独。

先来看作者笔下的空间———马孔多, 这是一个时空幻象之城, 是用多种写作语言创造出的一个神奇的迷离之城。一方面, 在马孔多这块土地上, 现实是没有界限的, 一切都是可能的。另一方面, 马孔多是一个没有名目的村落, 是一个布满灰尘的地方, 一个被抛弃的地方, 那里的人们麻木、绝望地了此残生。这是一个既存在又不存在的地方, 是一个时空交错的光怪奇异的地方。

马孔多的鬼魂世界与人世间是相通的。如那个奇怪的吉普赛人墨尔基亚德, 他留下的羊皮书记载着马孔多的历史未来。这个预言家实际上早已死在亚洲的海滩, 可在马孔多他却活着, 自由地来往于天地冥间。因此生死人鬼完全没有了界限, 时空合而为一。这些是符合拉美人的生命观的。此外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 如空中飞毯、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雨等描写。马尔克斯说, 看上去是神奇的虚幻的或魔幻的东西, 事实上是拉丁美洲的基本特征。可以说马尔克斯对周围采取的现实态度是正视、关心, 并且以周围的现实作为创作的源泉。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作者的根本目的是试图以魔幻的手段表现现实, 而不是把魔幻当作现实表现。在这本书中现实与想象的界限消失了, 融化在民间传说和神话中, 在美学上享有充分的自由。

然后看生活在马孔多的人们。马孔多的人们有一种特有的东西, 那就是拥有百年之久的孤独。他们并非与世隔绝, 但这里的人习惯于用因袭的老眼光看待不断出现的新事物, 结果最终陷于可悲的境地:越对新的疑惑不解, 就越依恋旧的观点, 越适应不了新环境, 导致了百年孤独的城镇。马孔多的怪异造就了一代代孤独的传承者和自我的毁灭者。布恩地亚家族的繁衍与马孔多休戚相关。拉丁美洲人有儿子继承父亲姓名的习惯, 布恩地亚家族的人在世世代代重复着同样的名字, 他们过的日子与先辈毫无二致, 同样单调和孤独, 布恩地亚家族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即人人都“裹着一层硬硬的、穿不透的孤独的外壳”。不论他们走到哪里, 别人都能从他们特有的孤独的神情上, 一眼认出他们是布恩地亚家的子孙。最终当最后一个布恩地亚阅读预言命运的羊皮卷时, 等待他的是从世界上永远的消失。小说中对这种孤独的描写因人而异, 贯穿始终。这些描写给人以时空周而复始的强烈效果, 更给人以孤独的窒息感和恐惧感。作品以第一代布恩地亚害怕生下有猪尾巴的孩子开始, 以他们的后代终于生下有猪尾巴的孩子告终, 完成了恶性循环的一环。书中有尾巴的畸形儿是愚昧和耻辱的象征。在马孔多和布恩家族封闭、窒息、落后、保守的环境, 有这样的怪胎是必然的。为马尔克斯作传的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曾写道:“孤独乃是美洲人的特性, 它代表美洲人的深度异化, 代表人与人之间的彼此隔绝及美洲人经受的一系列受制约的事实。就是说, 美洲人注定要与现实相离, 而这种相离则使他感到失望, 被人宰割和孤单。”马尔克斯希望用他的笔让人们记住这个悲惨的历史。

(二) 写作手法上的时空运用

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 时空的自由转换也是其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比如:小说中采用了许多源于拉丁美洲的民族文化神话传说。哥伦比亚是各民族大融合的国度, 马尔克斯是在各种文化融合的大摇篮中长大的。他不仅熟悉外祖母的故事, 而且能将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运用自由, 这也是一种异度空间的时空交织, 而这一切都神奇而自然地被连缀在《百年孤独》之中。

在描写顺序上, 他一反依时序进展描写的顺序, 而是以某一将来时间为端点, 从将来回到过去, 同时循环往复。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空合为一体, 交叉往复, 构成一个封闭的圆圈, 构成了马孔多的孤独世界。最后三种时间交汇到小说终点。正如老祖母乌苏拉所说:“时间的确是周而复始的。”孤独也就周而复始地寄生在时间之上。于是启示着人们应当毁灭这种可怕的未来, 避免悲惨的延续。

四、读者———阅读孤独的挑战者

孤独不是静止的, 是可以流动的。作家将自己感受到的孤独表现在了作品中, 而作品中的孤独又随着时空这条长河流淌在读者的心中。这正是马尔克斯和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在谈《百年孤独》的诸多阅读感受中, 英国文学评论家金·弗朗哥曾说:“阅读此书本身就是一种孤独。”首先, 阅读三十万字的作品, 读懂它需要面对无数的文字符号、无数神奇的事件、复杂的历史, 你必须孤独、静心才能读懂其中的内涵。如此孤独自然产生。其次, 这部小说的主题是孤独, 而且传递的是拉丁美洲百年的痛苦, 令读者感受到的仍然是孤独。最后, 小说中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 会让读者迷失在小说的时空中, 迷失在自我的心灵空间。当读者踏入书中的那一刻, 吉普赛人墨尔基亚德那本用梵文写成的预言性质的书, 美洲的神话与神奇的故事, 不断重复闪现在读者面前的重名人物, 百年前、百年后, 活的人、死的魂灵, 时间的寓言, 迷乱的空间, 都会使读者身不由己地卷入一个着魔的世界, 仿佛站在时空隧道中, 完全忘记了现实的存在。读者的眼睛在字里行间饥渴地进行着物理空间的移动, 大脑心理的空间却被魔幻的想象所占据, 甚至会有一种眩晕的感觉, 读着读着会突然停顿下来, 自问:“我是谁, 我在哪里?我究竟是在书中, 还是在现实?”甚至会迷失了自己的空间感, 沉入其中, 不能自拔。

读完掩卷而思, 读者会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 仿佛自己刚刚从远古旅行回来, 疲惫不堪, 但大脑仍在和书中的人物谈话, 有一种诡异的感觉, 就像那个忽有忽无的吉普赛人一样希望预言着什么, 而这种自我反思却无法与人分享, 这便又是一种孤独。同时小说中人物的孤独越发地令人感到一种心灵的恐惧, 会有害怕孤独的自我迷失的担心。再加上作者时空交叉写作手法的运用, 把不同的时间地点发生在不同的人物身上的事件都放在同一画面上描写, 从过去到现在, 从现实到梦幻, 从生前到死后, 作家随意改变摄影镜头的角度, 有意不作任何交代, 迫使读者反复琢磨, 认真思考掌握要领。这何尝不是一种挑战。打个比方, 阅读此书就如同坐在一个飞速运转的过山车上, 读者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扶杆, 否则就会因离心作用而消失。巴尔加斯·略萨就曾说过:“艺术形式的最高境界是读者完全被内容说服, 而全然忘记或者没有感觉到艺术形式的存在。”马尔克斯做到了。当读者在叹服作家思想之深邃, 写作技巧之娴熟时, 马尔克斯却告诉读者:“看上去是神奇的、虚幻的或魔幻的东西, 事实上是拉丁美洲的基本特征。”“在拉丁美洲纷繁的、光怪陆离的、令唯美主义费解的神奇现实面前, 拉丁美洲作家缺乏的常规武器恰恰不是幻想, 而是表现这种近乎幻想的真实的勇气和技能。”所以他说:“现实是最伟大的作家, 我自叹不如。”

在这部作品中马尔克斯完全自如地操纵了时间空间, 为此, 作品中的时间和空间就成为语言的必要成分。他的语言不仅仅是文字, 时间、空间也是他的语言。于是读者必将不自觉地被吸引, 迷失时空, 感受孤独, 忍受孤独, 成为挑战者。

马尔克斯是一位为整个民族未来呐喊的人, 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伟大的孤独的战士。他和鲁迅先生一样, 用自己的作品警醒着沉睡的人们, 撼动着孤独的根基。人们只有读懂“百年孤独”的深长意味, 才能真正理解作者写作的终极追求。

参考文献

[1]赵德明.摆脱孤独.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1.

[2]段若川.安第斯山上的神鹰——诺贝尔奖与魔幻现实主义.武汉出版社, 2004.4.

[3]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会编.世界文学的奇葩——拉丁美洲文学研究.旅游教育出版社, 1989.12.

愿你优秀而不孤独 第9篇

林老师相信,无论是学习,还是班级工作,你都做得非常棒,相信你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包括你的同学们也都看到了,都记在了心里。只是你所做的班级工作,是与“人”——你的同学们相联系的,在与同学沟通方面,你是不是有一点点忽略呢?是不是有点厚此薄彼、厚“事”薄“人”的味道呢?在这里,林老师首先是祝贺你始终葆有做事的认真态度,其次要祝贺你,因为这一场矛盾,你将获得一个学习如何去“平衡”人与事的机会。这个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哦,如果你只顾自己埋头学习,从不问班事,这个机会可是不会来到你身边的。

你至少可以学习:

第一,沟通。但凡与人相关的事务,“沟通”才是王道,才是核心竞争力!从信中读你和同学们的“互动模式”,感觉是经典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你充当着超过你年龄的“心理角色”,而那些与你“对着干”的同学则“尽情挥洒”他们的任性,这既不利于你开展工作,更不利于同学们的心理年龄和客观的生理年龄的同步成长。如何让那些任性的“孩子”懂事些呢?你为了班级默默付出,自然值得称赞,如果能同时让同学们知晓你的不容易,大家在敬佩你的同时,定能更多地理解与配合你的工作。或许,让同学们觉得你并非制度的“代言人”,而和大家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工作起来会更有效。如果同学们在内心里觉得,你是他们的一部分,那么,你的事就是大家的事,相信你的提醒与要求非但不会被顶撞,或许大家还会尽力帮你“出谋划策”,让那些不遵守规范的同学如何更“自觉”。试着多和大家分享你的快乐与烦恼,试着给同学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试着在提醒与批评的时候多考虑对方的感受,哪怕是特别调皮的同学。慢慢地,大家在内心里,就和你在一起了。

第二,不放大问题。即使你亲耳听到有同学误会你并无端指责你,相信那只是班上极少数人,或许不到20%,何必让其影响你的整个人生态度?

因为这场矛盾,你会发现,你身边的同学有多可爱,他们的想法或许与你有太多的不同,但每个不同的想法,都会拓展我们的思维;或许你们之间会有摩擦,但因为摩擦,你们对彼此会有更深入的了解,有一段更值得纪念的初中生活;或许同学对你的抱怨让你难受,但那个抱怨一定可以通过你的努力化解,而在这过程中,或许你能学到些东西,让你变得更完美。

或许你会说,我要确保自己的学习成绩,同时又要把那么多工作做好,已经很不容易了,哪有时间做那么多的沟通呢?那么,林老师要再次祝贺你,你还因此获得一个学习“舍得之道”的机会。不妨借此“机会”,揣摩哪些事应该“舍”,哪些事必须做,更合理地分配时间,做该做的事。同时,看看是不是有一些班级工作可以与同学们分享,别担心其他同学做得不够好,彼此的信任、及时的沟通会制造出无限精彩。那样,你才能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团队领袖!

祝你和你的同学们一起长大!让我们优秀而不孤独!

孤独的日子作文 第10篇

――题记

有些路,我们只能一个人走,就像一条河,只能朝一个方向流。没有人能永远陪着你,没有一朵花能永远绽放。你只能孤单地,一个人,走下去。但是,你必须坚强,心中的太阳永远不会落下,就像一句话:其实一直陪着你的,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

长大,意味着学会放弃。你要洒脱地放手,即使你有多么舍不得。喜欢的东西,你要习惯失去它,毕竟,你已不再是个小孩子了。要好的朋友,你要习惯他的离去,毕竟,两条直线只有一次相交的可能。生活的苦难,你要习惯扛着,毕竟,你不能再用眼泪解决一切了。生活是一部变幻莫测的剧本,我们只能一幕幕上演自己的悲欢离合。

是啊,你已经长大了呀……你必须要用微笑面对一切,因为,你已经长大了。你不能让别人看到你的软弱,因为,你已经长大了。你不再向人撒娇了,千言万语含于齿间,却只能说出一句“你好”。

长大,真的是一个很辛酸的字眼。

小的时候,你总是想快一点长大,心想啊,长大真的是一件好威风、好神圣的事情啊!但,只有当你真正长大了,你才会知道,这个词的背后有多少的无奈,有多少的迫不得已。

村上春树说过,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对啊,人就是在明白什么是长大的那一瞬间变老的。长大了,意味着要开始担负责任,要把自己当成一棵“小树”,顶天立地,而对更多的风雨。但,人总要长大,父母总会老去,河流总会扑入大海的怀抱。突破时间的茧蛹,我是飞向阳光的蝴蝶,心怀希望,永远坚强!

孤独的日子作文 第11篇

月光从月亮的中心由内而外向四周焕发,在天空中形成了一个大光圈,周围隐隐飘着几朵云雾。月的美,是世间万物都无法相提并论的,它就是整片星空中最璀璨的明珠。这月光,像有无尽的魔力似的,把大家都渐渐吸引到了窗前,一家人围坐桌边,吃起月饼,那皎洁的月光给人以无穷的想象。表弟默默地说了句:“今晚的月亮真大!真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美。”我听了,久久凝视天空。

今天是团圆的日子,许多在海外的游子,在月光的指引下,都回到了家乡,与家人团聚。但也有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回家,正如我那在外地读书的表妹一样。此刻,她是否也在凝视着这一轮明月,思念着福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思念着她的每一个身在福清的亲人;思念着这个她曾经生活过8年的家。

大家在桌边高声谈笑,我的目光却久久不愿从月亮身上移开,月亮像只孤独的,硕大无比的独眼,静静凝视着我们。月光仍旧在飘,但我的思绪已经和月亮紧紧连在了一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从古至今,有无数名人志士都曾在笔下描写过月亮,因为当时我的年龄还小,只会跟着牙牙学语,但当我真正用心与月亮对话时,才体会到句中的情感。我默默地想着,天却在不经意间慢慢变黑,月光越发耀眼灿烂,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都蒙上了一层莹白。小时候的我曾想摘下月亮,但不管站在多高的地方,我都无法把月亮摘下,它成了我的幻想,长大后我才明白事情是不可能的,但月亮却成了每个中秋节我最知心的朋友。

上一篇: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关于可爱的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