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2024-07-26

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精选6篇)

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第1篇

浅谈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红旗区小店镇初级中学 郭培华

内容摘要: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而且要以“育人”为本。我们要教会学生求知,教会学生为社会办事,教会学生锻炼健体,首先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这是每位学生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同样,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怎样学会做人,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

关键字:教育 学生

做人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经常见有学生课堂上肆无忌惮的辱骂老师,放学路上打骂、威胁同学,有些学生因为父母管教严厉而把父母杀害,有些学生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要跳楼、割脉等等,这一桩桩匪夷所思的事情值得我们深思。可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重智育,轻德育,重“双基“训练,轻思想教育,这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老师讲的很精彩,而学生成绩依然很差的原因。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一定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效果,因为学习结果的好坏关键在于学生的勤奋,再好的方法,你不花费时间,等于没学。所以,育人就成为学生学好知识关键的一步。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把“教人做人”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以塑造真人为培养目标。我们要教会学生求知,教会学生为社会办事,教会学生锻炼健体,首先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这是每位学生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同样,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怎样学会做人,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那么如何教育学生做人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体会。

一、教会学生百“德孝”为先

现在由于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好,而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使得社会上形成了一些不良风气。“体谅父母”、“孝顺父母”等传统的美德却在人们的心目中逐渐淡化。这些不良风气,正在毒害着学生的灵魂,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努力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引导他们做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我班曾有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他自幼跟随母亲生活,因为没有父亲,母亲对他十分宠爱,养成了他任性,急躁的性格。一天中午,他母亲来校找我(当时我是班主任)反映他迷恋游戏机,荒废学业等情况。我还没来得及找他谈话,晚上回家,他就和母亲大吵了一场,还离家不归。当我从电话中得知这一情况时,十分生气,但冷静下来一分析,觉得批评、发火无济于事,像这样的事例在我们学生中带有普遍性,如何以此为契机,来教育和启发他及全班学生应是我必须抓的一个重要工作。为此,我首先详细地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找他谈心,一开始他振振有词说了许多理由,如母亲唠叨,母亲不给我自由,母亲最近做事丢三拉四等等。总之,给人的感觉,他和母亲发生冲突,主要原因在母亲。我耐心听他说完所有的理由后,有针对性地发表了我的看法:

一、母亲唠叨,母亲不给你自由,出发点是什么?无非是为了你好,是怕你自控力差而毁了前程;

二、母亲白天工作很累,晚上还要为你准备晚饭,丢三拉四很正常,她记忆力衰退,需要保养身体,作为儿子,母亲含辛茹苦把你培养到初中,是多么不容易,你想到过为母亲做点什么吗?

三、尊老爱幼是一个小学生就该懂的道理,和母亲吵架,再把一切责任都归咎于母亲,这是一个学生该有的行为吗?谈到这里,他的脸上出现了羞愧的神色,头也低下来了。接着我又找他母亲,帮他母亲分析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无非是爱面子,觉得母亲到校找老师告状,丢了他的面子。我也因此和他母亲交换了在家庭中如何学会和孩子沟通并因势利导做好孩子思想工作的体会,他母亲十分感激。

孔子教导曾参说:“孝为德行之本,是产生教化的源泉”,“人之行,莫大于孝”,从这一实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人只有孝顺父母,才能进而关爱他人,报效祖国。德育工作,当注重“孝父母”教育这块过去曾被人遗忘的“角落”。

二、教育学生学会做一个自尊、自强、自爱、自信的人。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的青春发育期,显示着人体自然的青春美。苏轼曰:“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因此,中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在穿戴、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力求体现当代中学生那种奋发向上,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的精神风貌。随着大众传媒的时尚化、另类化,其标新立异,往往迷惑正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难以识别其中的糟粕,若沉迷其中,则难以自拔。因此,要多与学生谈心,用正确的道理、清晰的思维、光辉的形象、闪光的亮点,引导启发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督促教育其学会做一个自尊、自强、自爱、自信的人。

三、教会学生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人。

我们要经常引用感恩的事例,时时发现社会上、学校里、家庭里感恩的故事,一有机会就讲给学生听,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懂得感恩。让他们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身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谢父母孕育我生命,感谢老师赐予我知识,感谢他人给予我帮助,才让我有勇气面对一切。因为他们让我们成长,成熟。常怀感恩之心,便会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常怀感恩之心,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我一直注重感恩教育,如:开学初我在家长会上说过,让孩子在他们的生日宴会或者是除夕等其它高兴的日子里,让孩子对他们进行感恩。其实当孩子学会了感恩,有什么事不好办呢?

四、教育学生学会做一个能够承受困难和挫折,勇于进取的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尤其是初中学生,刚进入青春期,困惑颇多,诸如学习的压力,同学之间的纠纷,与老师、家长之间的关系的变化等等,他们尚未完全成熟的心理世界也渴望与别人沟通并得到对方的理解,然而一遇不顺、挫折、困难,常常表现为心境不安,情绪不稳,甚至怀疑一切。这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年龄特点,有的放矢、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首先帮助这一学生形成接纳心理,让他了解,困难挫折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可避免的,正确的态度只能是勇敢面对。其次是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第二“断乳期”,身体和生理成熟要比心理成熟早,这就要求帮助学生增强自己的耐心和韧性,真正使其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第三是教育他们向挑战困难、知难而进、勇于进取的典型形象学习,使其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学会正确的认识自我、对待自我、悦纳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悦纳他人、与人为善,营造充满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能真正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面对和处理好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五、教会学生真诚

教育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素质和诚信意识。而构建和谐社会最主要的一点是需要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宽容,这种信任和宽容,主要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具有诚实信用之态度,与人为善之情感,也就是诚信美德。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还要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教会学生做人,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的新要求。教师的言传和身教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两条重要途径。从道德教育这个角度来说,身教的功效大大超过言传。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要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做诚信的表率。

六、教育学生善良的底线不能丢

孩子对善良和人性的懂得,往往来自于家庭和学校的言行引导。而善良又是做人的道德之本。雨果说得好:“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著名学者余秋雨在为读者签名时常因读者之邀而题下一句警句,那就是“善良”二字。善良会教会人关爱、奉献、理解、宽容、纯洁……教育孩子,值得关注的不仅仅是考试的分数。有多少人真正地关心过孩子的心灵?关心过善良为什么会流失?我们的教育固然也开设类似于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教育的“思想品德”课,但却无不侧重于教育学生要为共产主义献身,做一颗“螺丝钉”;要听党的话,好好学习;要给我们的社会贡献力量等等。这当然是对的,但如果我们的后代不懂得怎么做人,成了才又有什么用?人才人才,先人而后才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格和人性的培养决不能完全依靠上大课、和讲大道理,我们的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性的教育,而且应该让孩子从懂事起就懂得、以善良之心对待人生,这是我们每个人应当追求的心灵境界;以善良之心对待他人,又是我们道德规范的题中之意。善良教育,则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现代社会提倡竞争,竞争若失去了人性善良的底线,就会制造出混乱的、模糊的、错误的心灵追求。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心存善良,做一个善良的人,生活也许会多一些劳碌,但一定会少一点冷漠;也许会多一些别人的白眼,但一定会少一点丑陋。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的发展准绳中,始终坚守着人性的善良。今天,当我们教育孩子如何答对试卷时,同样不应该忘记答对生活中的另一份试卷,那就是要心存善良,有爱人之心、同情之心,有对生命的虔诚。我们只有播种善良,才能收获希望,才能爱满人间,我们的社会才能少几分暴戾之气。让我们从现在起就在教育上重新烙上“善良“这一底线吧!

总之,学生只有懂得了怎样做人,才能有更好地发展。

浅谈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单位: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小店镇中学 姓名:郭培华

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第2篇

任何一个人是要先学会做人才能去做好其他的事情.如果连人都没有先做好的话.那学再多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呢?都没有学会做人.就不会有朋友,亲戚.更不会懂得去结交朋友!中学阶段,是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爱好的最好时刻,学做人,就是要学会做个正直的人,做个有道德,有思想的人, ,做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样学习才会有意义.一位哲人说过,不会做人,不会学习的人是个废品;会做人不会学习的人,是不合格产品;会学习,不会做人的人是危险品.学会做人,这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不管你拥有多少知识和财富,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那你就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学会做人,对于同学们而言,1、首先要尊重师长,关爱他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团结互助。作为子女,要理解父母供养自己念书的艰辛,应明白父母将全部的心血和希望倾注在我们身上,懂得疼爱父母,尊重父母,珍惜父母的血汗钱;更要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听讲,珍惜三年高中时光,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师长和社会。然而我们少数同学却在校不思进取,挥霍浪费,扪心自问,难道无愧?作为同学,要学会与人相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要学会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要善于和他人沟通。与人交往要礼貌、诚信,特别要学会尊重别人。同学之间存在分歧、矛盾时要用理智的方式去化解,而不应使用野蛮、粗暴方式去解决,学会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用心相处,这是化解矛盾、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最佳方式。

2、其次要学会做人。要努力去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做一个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然而我们少数同学兴趣至上,吃不得苦,缺乏毅力克服自身的缺点,甚到是只求索取,不做贡献;只图自己安逸享受,不管父母辛劳死活;如此做人人生意义何在?我们应学会关注社会、关爱人民,努力学习,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做一个有益于会的人。

3、再次,学会做人,应遵守国家的法律,遵守学校的纪律,遵守社会公德。常言道,不依规矩,难成方圆。我们生活在大社会中,只有按照社会的规则才能保证社会的有序运行,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其行为不仅要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德,更要遵守国家的法律,言行举止合乎规范,文明礼貌,这是文明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4、最后,学会做人,要懂得如何热爱生命、关注安全,拥有健康,学会自我保护和保护别人。安全是幸福的保证,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前提,作为中学生要学会安全用电,行走安全,掌握防火、防煤气中毒等知识和技能。注意饮食安全,不吃不卫生食品,吃饭自备碗筷。不玩水,不玩火,不打架,不在危险的场所追打推拉,懂得平安才是幸福,珍爱生命。

常言道,做人难。做人是一门学问。学会做人非一时之功,而是一生中时时事事处处都要面对的课题。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学习做人要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陶冶自己,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有些同学可能会感到诧异,“如何做学生”有何可谈?背上书包上学校,不就是一个学生了吗?不错,但是要做一个真正意义的合格的学生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在此我着重要谈的正是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学生。

首先,一个合格的学生应该是一个品行端正的学生。品行端正,就意味着他必须是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积极进取、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恪守秩序、行为规范的人,是一个热爱生活、富有理想的人。朱永新教授提出:爱心同情心是品行端正的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有道是爱心无价。只有拥有爱心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只有拥有爱心才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拥有爱心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谛;只有拥有爱心才能感受到人类的伟大。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是永远不会感到生活的寂寞的。愿我们的每一个同学都能从爱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的老师同学、爱你们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去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但是,回首我们所面临的现实,我们常常不无痛楚地发现:在我们个别同学本应纯洁而美好的心灵中竟然缺少纯真无私的爱。不是吗?当你把粗鲁的话语吐向你赖以获取知识的老师、当你把野蛮的拳脚挥向你朝夕相处的同学时,你的爱心何在?当你恶意地破坏着满足我们学习生活之需的有关设施、当你践踏损坏着我们身边的美好环境时,你的爱意何存?当你为了满足自己的片刻之欢或一己之利而影响干扰着他人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当你胸无大志地荒废着自己的学业和青春时,无价的爱心又怎能在你身上呈现出来呢?一个连自身都不珍惜的人我们又怎能奢望他去珍爱别人呢?

其次,一个合格的学生必然是一个刻苦求知的学生。古今中外,有无数的学者对求知、对学习、对读书的重要价值留下了不可胜数的精辟论述: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使人怡情,使人博采,使人长才。”我国汉代思想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我们力迈学校,绝大多数同学是深谙知识对于自身的成长发展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的:课堂上他们聚精会神地听讲思考,课堂下他们孜孜不倦地研读复习.我为这些同学的勤奋刻苦感到高兴和自豪的同时,也对那些患有“知识麻木症”的同学感到汗颜和不安。“知识麻木症”是我对个别不思学习面对知识麻木不仁,两眼茫然的同学所起的一个专业名字。面对书本他们两眼无光,面对课堂他们两眼呆滞,面对考试他们两眼无助,面对成绩,他们两眼浑浊。也许,他们太过于沉醉于自己富足的家庭了吧!但在此我只想说的是:自古雄才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从经济上来看,你是个富有者,但从精神和知识上来看,你是个乞丐,典型的十足的乞丐。如果你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痛改前非,那么在你未来的人生历程中必定会让你吞下你和你的父母共同酿制的苦果,正如《谁动了我的奶酪》那本书所告诉人们的那样:面对父母给你留下的金山银山你会感到衣食无忧,此生何求?但是有朝一日,你会坐吃山空,到那时悔之晚矣。

第三,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必须是一个善于合作,懂得珍惜的人,美国女科学家朱克曼教授作过这样一个统计:在诺贝尔奖设立的第一个25年中,合作研究获奖的人数仅占41%,第二个25年里占65%,第三个25年里占79%。而时至今日,已极少有人孤军奋战,独享其誉了。还有一个材料: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耗资250亿美元,直接参与的科学家及工作人员达42万人之多。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社会中合作必然成为人类生活生存的最基本形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求知”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对一个学生来说,学会合作,就必须接受老师科学的指导和同学善意的帮助,就必须把自己融入班级和学校的大集体当中去,就必须与他人建立起和睦相处的融洽关系。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和化学家李远哲博士在评价中国教育传统的利与弊时指出:“教育家100年来都有一个共识:如果让四五个人一起学,合作解决问题,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去帮助差的同学,他往往使自己变得更强,四五个人合作学习,比老师讲半天都好,而且可以从小培养团队意识,这是学校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提出的情商教育理论认为:人生成就20%归诸智商,80%归诸情商。

另外,懂得珍惜也是合格中学生的重要标志之一。不少同学都读过《提醒幸福》这篇美文,幸福还需要提醒吗?读过此文便不难醒悟,多少时候我们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也就是说,我们并未珍惜那份幸福,而我们不懂得珍惜的又何止于幸福呢?面对美好的青春年华我们珍惜了吗?面对优越的生活学习环境我们珍惜了吗?面对多年所结下的师生之谊、同窗之情我们珍惜了吗?面对父母的辛勤劳动给我们带来的优裕条件我们珍惜了吗?在此,我要用一个微弱的声音尽力地向全体同学发出呼吁:珍惜我们的金色年华吧!“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请珍惜我们富足的家庭条件吧!请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美好的事物吧!这样我们自己渐渐也会变得美好起来。

同学们,伴着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我们每个人都掀开了人生历程中新的一页,也许有人会说:是啊,想想过去,失误太多,错过太多,那么,就让伟大诗人泰戈尔的诗句来唤醒我们的希望吧“我曾经错过太阳,但不哭泣,否则我将错过星星和月亮。”各位同学:扬起你的笑脸,把影子抛在身后。

我们要做个好学生

(第11周国旗下的演讲)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问题我们从来没有去认真地思考,正因为我们从未认真地思考过,所以我们自认为很熟悉的东西往往是我们最陌生的。今天,我要讲的这个就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

——怎样做个好学生。

第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不管你的家庭出身多么富有,不管你在家里多么的受溺爱,不管你学习多么的优秀,甚至不管你长得多么的漂亮,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都不能称为好学生,甚至不能成为一个好人。现在的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德永远放在才的前面,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想成才,先把人做好。

第二,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古人讲:志当存高远,好男儿志在四方。理想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长明灯,她在远方时刻召唤着我们,我们的古人都具有宏大的志向,很多有成就的人从小就立下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古圣继绝学”的宏大志向,周恩来总理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抱负。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更应该从在心田中种下理想的种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生根发芽,绽放理想之花,结出理想之果。

第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法国学者沙克雷说过,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养成低头捡垃圾的好习惯,我们就会创造一个洁净而美丽校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我们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我们会记录下人生的成长轨迹;养成当日事当日做的好习惯,我们就会让生活充实而美好;养成经常反思自我的好习惯,我们就会及时纠正错误的思想,净化心灵,提升人格。

第四,要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伟大的文学家苏东坡说过:古今凡成大事者,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拥有很多的崎岖和坎坷,需要经历太多的风风雨雨,如果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我们很难到达理想的彼岸。既然选择的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迎着太阳前进,我们就会永远把阴影甩在身后。

最后,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是学习的保证,是幸福生活的前提。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的一切美好的理想都将成为泡影,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以充沛的精力迎接太阳的出生,让每一天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浅谈教育青少年学生学会做人 第3篇

一、学会尊重是学会做人的必要前提

尊重, 包括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 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重首先要求我们要自尊, 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说, 一个没有自尊的人, 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也很难去尊重别人。

其次, 学会尊重还要求我们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具有崇高道德的表现。一个企业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卖铅笔的小贩, 顿生怜悯之情。他把1元钱丢进卖笔人的怀中就走了, 后来觉得不妥, 返身取了一支铅笔, 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拿了, 并且说:“你我都是商人, 你是卖家, 我是买家。”几年后, 一位穿着考究的商人在商务洽谈会上认出了这位企业家, 自我介绍说:“您可能不记得我了, 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 但我永远忘不了您, 您就是那位重新给我自尊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卖铅笔的小贩, 是您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 现在我真的成了小有成就的商人。”可见, 尊重他人是重要的, 它可以让失望的人找到希望, 让自卑的人找到自信, 让贫穷的人变得富有。

再次, 尊重他人, 也是尊重自己,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孟子说:“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由此可见, 一个人在与别人交往中如果能很好地理解别人, 尊重别人, 那他一定会得到别人万倍的理解和尊重。所以青少年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 要时时本着“设身处地, 换位思考”的思想去理解别人、尊重别人、体贴别人, 切不可骄傲自满、恃才傲物, 更不应该用言语去嘲讽羞辱他人。因为你在谩骂别人的同时, 实际上也在贬低自己的人格。

二、懂得赞美是学会做人的有利因素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与人善言, 暖于布帛, 伤人之言, 深于矛戟”。可见, 待人处世, 与人交往, 适度赞美他人是很重要的。赞美人, 是现代社会人格魅力的具体表现。1921年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选拔38岁的查尔·史考伯担任新组建的美国钢铁公司的总裁, 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年薪超过100万美元的人。史考伯本人是这样来评价他的这段经历的:我能得到这么多薪金, 主要是因为我跟人相处的本领。我认为, 我使员工鼓舞起来的能力, 是我拥有的最大财富, 而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 正是赞美和鼓励。

赞美能激励人奋发向上。一个善于发现和欣赏别人优点的人, 一个善于理解和肯定别人的人, 他的人生会更加开阔。懂得赞美, 不仅对青少年学生协调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于被赞美者将产生无法估量的价值。

三、给予鼓励是学会做人的重要内容

给予鼓励能帮助别人走出困境, 引导人走向成功。一个来自内蒙古的农村孩子考入北京某高校, 由于家境贫寒, 他没有勇气与同学交往, 甚至在女生面前说话都脸红, 辅导员知道后, 鼓励他战胜自卑, 勇于交往, 展示自己, 推销自我。靠着这种鼓励, 他开始尝试主持班级文艺晚会, 后来又从班级走向学校, 从学校走向省电视台, 再从省电视台走向中央电视台, 最终成为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著名节目主持人, 他的名字叫白岩松。

所以, 当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时候, 他的心灵布满着荒芜, 他需要心灵的播种者来播种希望之种, 他盼望获得朋友的温暖和鼓励。这种鼓励表明了坚定的支持态度, 同心同德战胜困难的决心, 它能使人在困难面前不畏艰险, 勇往直前。

四、加强合作是学会做人的重要途径

合作是人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也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一位教师在讲授“竞争与合作”时, 让学生们做了一个游戏:选三个啤酒瓶, 每个瓶里面放入和瓶口一样大的玻璃球两个, 并用绳子拴住。然后选六名学生上台, 两人一组, 当主持人喊开始的时候, 必须在三秒钟之内以最快的速度将玻璃球提出来, 结果出现了下列情况:第一组两人都想自己最先提出玻璃球, 结果绳子被拉断, 玻璃球仍在瓶中;第二组两人同时提玻璃球, 绳子虽然没断, 但球被卡在瓶颈;第三组两人在三秒钟内, 顺利完成了任务。主持人问他们成功的原因, 学生甲说:“主要是我动作比乙快, 先出来了。”学生乙说:“主要是我考虑到, 必须让甲先出来, 然后我才能出来。所以我故意把提绳的时间放慢了一秒。”学生乙的回答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浅谈如何引导农村学生学会做人 第4篇

关键词:学生;教育;做人;成才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105

在我国,农村学生占的比重相当大,随着农村中小学生减免杂费制策的出台,意味着国家已经开始下决心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而笔者认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更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只有学生学会了如何做人,就自然会勤奋学习、和谐发展、立志成才、报效社会。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学会做人,强化做人教育,在平时教育中渗透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下面是笔者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爱父母、爱教师、爱同学的五爱教育

许多初进中学的孩子,自我意识强,在家庭里习惯以“我”为中心,到了一个新的集体,这种自我意识表现出来就是自私,集体主义思想淡薄,缺乏关心帮助他人的观念。针对这一情况,每接手一个班,首先培养同学们的集体主义思想,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观念。并在课室最显眼的地方建设一个精神文化园地,张贴一些励志警句以及关爱他人的文章,并周期性地更换同学们进步的心得体会,使园地成为全班学生精神的支柱、力量的源泉、信心的保证。还要经常利用班会课向同学们讲授国家的历史,特别是建立新中国的艰难历程以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以此让学生牢记历史、珍惜现在、把握未来,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还要引导学生体谅父母、理解教师,以及深刻记住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师的教育之情。并明确向学生指出,爱祖国的具体表现就是爱自己的学校、班级,爱自己的父母、教师和同学。

笔者班上有个学生在七年级时经常旷课、扰乱课堂纪律,甚至还恶意顶撞教师,令科任教师下不了台,成为公认的“问题学生”。笔者通过了解他的家庭情况,知道他父母在外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祖母、弟弟一起生活。笔者针对他从小就缺乏父母教育、缺少家庭温暖的特点,多关心他的学习、生活,有一次得知他感冒在宿舍休息,笔者就送他到医院治疗,回宿舍后筆者耐心地和他谈心,引导他如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班集体。并勉励他为自己的前途奋发向上,用好的榜样教育自己的弟弟。经过几个月的教育,这个学生逐渐学会了关爱他人、关心班集体。

通过一系列活动,同学们的自信心树立起来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同学与同学之间加强了团结,相互尊重,相互宽容,文明礼貌蔚然成风。连家长也惊讶:孩子回到家里,会做家务、会体贴父母,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笔者,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爱,他才会爱自己、爱他人、珍惜他身边所有的人。

二、让学生在挫折中学会成长

现在的学生由于家长的宠爱,造成许多学生害怕困难,害怕挫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或是选择逃避,或是悲观失望。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引导学生在挫折中学会自我总结。

笔者班上学生热情高涨地参加学校的秋季田径运动会,但所得名次与目标相差悬殊,只获得全级的第五名,同学们很长时间都情绪低落。笔者在适当的时候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如何面对挫折。在班会课时,笔者向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参赛队员承受太大的压力,内心焦躁,思想包袱过重等。并赞扬全班同学在今次校运会过程中学会了团结一致,为班集体的荣誉而奋斗,这比成绩更加重要。通过这次集体活动,学生的思想得到了一次升华。

班级里一名学生进班成绩为第一名,但是经过几次考试后,笔者发现他的成绩明显下降,笔者没有急于找他谈话,先是观察了一段时间,对他的性格和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找他谈话时,让他自己来谈谈对自己成绩下降有什么想法,他觉得自己、家长对学习成绩的要求过高,而他又不太适应这种学习生活,这些都给他造成很大的压力,使他在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题,就十分急躁,不愿意去做,造成不會的题越来越多,成绩直线下降,针对他自己谈到的方面和笔者对他的一些了解,笔者告诉他:“现在成绩的下降并不可怕,但是如果你一直在失败的阴影中学习,将一撅不振,人生无坦途,挫折是一笔财富,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既然知道自己有急躁、情绪不稳定的缺点就应该改正他,不应放任自己的缺点滋长,况且你身上还有很多优点,比如基础知识比较牢固、愿意帮助同学等,我和同学们都相信你经过自己的调整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的。”这次谈话以后,这名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明显好转,成绩也有所提高。

三、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

笔者班上有一个学生自制能力非常差,开始时经常旷课、打游戏,但劳动较积极。经过多次教育后有了一定的转变,笔者利用一次适当的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开表扬了这个同学,“称赞他劳动较积极,为班级作出了贡献,如果能克服旷课和打游戏等不良现象就将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学生,让我们全班一起鼓励和支持他。”从此以后,这个同学旷课现象明显减少,逐渐战胜了自我,并且能完成各科作业。笔者还通过这个同学成功的例子勉励和影响了班上其他自制能力差的学生。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要始终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工作环节中,始终贯穿于各学科教育的每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基本素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全方位协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第5篇

一、学会做人是职业学校教育学生的首要任务。

1、教会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以及正确的学习目的。

理想是一个人奋斗的目标和力量的源泉,说中职学生没有理想是不科学的,但是说他们当中有些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却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有些中职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终日不思进取,且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他们就像海上的游标一样失去了方向,于是便随波逐流,随遇而安,这样他们的学习态度往往也不太端正,这样就给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对中职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带的是春季电子班,41名学生当中有近三分之一学生说不出来他们将来想做什么,这些学生普遍表现出来的是学习的目标不明确,态度不太端正,因此我对他们进行了理想教育,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时时关心国家大事,明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道理,通过教育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2、教会学生以明理诚信,遵纪守法。

首先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明理诚信,明理就是要教育学生指导讲究“礼”,就是要有修养、有道德、用平常的话说就是要做到讲文明、有礼貌,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我们学校的一些学生缺失

文明礼貌的意识,在教室、校园粗话连篇,对同学对老师缺少基本的尊重。我们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教会学生文明和礼仪,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符合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其次,对中职学生进行诚实守信的教育也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的必不可少的内容。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社会主义荣辱观也强调“以诚实守信为荣”。我们应该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白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善待亲人、赢得朋友。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缺失诚信将寸步难行,一个企业缺失诚信势必将会比市场所淘汰。我们应使学生明白 “一诺千斤”,“言必信,行必果”的重要意义。

再次,对中职学生进行纪律观念的教育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白纪律与自由的关系,只有一定的纪律规范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做事情要遵守一定的规范。我们的很多中职学生不愿意受学校的校纪校规的束缚,它们有的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严重违反学校纪律甚至触犯法律,我们应该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白“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在学校如此走上社会也不例外,一个企业自然有自己的纪律要求。在对电0731班学生的教育中,我用我校正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的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告诉他们只有遵守纪律和规范,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才有可能取得成效。

二、学会做事是是职业学校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很多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都有或多或少的事情要做,学生在学校也不例外,他们除了要学习文化和技能之外还必须学会如何做事情,这自然也就成为职业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班级管理中,我给了学生很多自由权,如让学生自行制定班级文明公约等,为了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我将班级很多责任下放,除了各个班干部各司其职外,尽量让每一个同学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和服务员,如有专人负责各窗户,门,灯,暖气桌椅等,通过这样的管理意在使学生学会在一个班级的琐碎而庞杂的事务中学会如何做好每一件事情,从小事情做起,锻炼学生的能力,使他们逐渐学会如何做事情,从而为其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学会学习是职业学校教会学生的核心内容。

1、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如前所述,正确的学习目的来源于远大的理想,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就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使其获得充分的思想动力。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当中的一部分缺失理想,学习也没有目标,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为积极性差,上课不认真听讲,生活中自由散漫,有的甚至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对于他们的教育,可以从理想教育入手,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在职业学校学有所成。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劈柴要看纹理”,说的是做事情方法很重要。学习也一样,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事半功倍,方法不科学有可能是事倍而功半。古人云

“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也”,说的就是我们应该交给别人以方法,而不是只将现成的东西给他们。教学中也一样,我们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仅要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实践中的技能交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人们常说“细节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多给与学生以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方面的思想,特别是专业课教师,中专生面对抽象的理论往往望而却步,我们一方面要教给学生学习这门专业课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中部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及时指出。

四、学会生活是职业学校教会学生的必不可少的内容。

1、全面发展、追求多方面成长。

当今社会,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和引导学生使其争取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我校的各类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各办的班委、团委,以及各种文艺类、体育类的表演、比赛较为频繁,为学生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较广阔的平台。我在电0731班的综合教育课时也积极准备尽可能多的班级集体活动以活跃班级气氛,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给每一个学生以展现自我的机会。

2、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感恩能使一个人具备创造和维持主观幸福感的能力,能够使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对生活感到满意,感到生活有目标,有意义。我们现在有相当多的中职学生,过于注重外在仪表和形象,花钱大手大脚:过生日时请客吃饭已司空见惯,整日零食不断。因此教会学生有感恩他人特别是感恩父母的心也特别重要,这也应该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德育论文

如何使中职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电工组

石元辉

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第6篇

xiaoxue.xuekeedu.com

我以为,百年来的中国语文教育,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弊端,其中一个弊端是“伪圣化”。

所谓“伪圣化”,就是用一套唯一的“群性话语”“公共思维”模式,钳制师生丰富多元的精神方式、说话方式,压抑精神自由,禁绝个性语言,让全体师生都用一个模式思维、用一套话语说话;就是用专制色彩的、伪神圣、假崇高的观点去看待“高尚”。“健康”、“先进”、“有意义”等真正的人文价值范畴,让师生的语言,远离真实的人生和真实的现实生活。“伪圣化”产生于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情结。推动它的是中国语文教育中的两股思潮,“文以载‘道’”思潮和“文‘道’合一”思潮(“道”之所以加引号,是因所谓“道”不过是狭隘的、急功近利的、甚至带有极左色彩的政治思想)。它是极左政治在中国语文教育中的遗留物,又与封建传统的教化教育接上了渊源。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语文教育中较严重地存在着。

第一种表现——禁绝个人语言、个性语言、多元解读

譬如,我们总喜欢面命耳提地引导十几岁的学生“要写有意义的事情”,“说崇高的话”;我们总爱说,“《项链》是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雷雨》是揭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麦琪的礼物》是表达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小人物悲惨生活同情”,甚至“《绿》是对祖国山水和大自然的热爱。”崇高、有意义这些人文价值并不错,理应倡导;但关键问题是,怎样理解、如何把握“有意义”、“崇高”?那些课文也的确可以如此解读,但是,是否只有如此唯一的解读?必须强制性地如此解读?可否允许教师与学生做出自我的、多元的合理解读?一位高中生说,“最令人气愤的就是作文课了„„所谓练习议论文是怎么个练法呢?第1段必须在四行以内,并且提出论点;第2、3段都必须先设立分论点,然后行文;第4段总结全文,提出口号,也必须在四行以内。纯粹一个‘四股文’!且慢,论点还有要求,必须是靠近理想、奉献、爱国等重大主题。有一次老师要求评述《祥林嫂》一文,我评论的是她的几个希望的首先产生与幻灭,自以为文采等都还可以,没想到被判为零分,并被勒令重写。原因是评述本文最佳角度是抨击封建礼教的罪恶。”(付刚《学生:作文如八股》,《中国青年报》1998年3月25日)

xiaoxue.xuekeedu.com

学生不能说出自己真实体验过话,不能抒发自己真实经历的内心感受,不能说出有独立精神体验的有个性的话。再者,教师们如此这般日久天长地面命耳提,一节课一节课地训导熏染,我们的学生就学会了根据不同的公众场合、根据不同的人们的不同需要,说人们想听的话,而不是说自我真实体验的话。有时甚至说假话、套话。

作为一个教师,在课上不敢跟学生说自己的真心话、心里话,不敢抒展自己的胸臆与怀抱,只能把真实的个性的自我隐藏起来,包裹起来:只为考试、迎合流行的公共话语,背一串教参上抄来的话,说一通不得不说的话,长年累月,是否太过压抑、太过沉重?语文课,应是最具人文特性的课,可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自由哪里去了?《项链》题旨是否只能唯一地解释为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与追求享乐的思想?能否像北大钱理群教授所解读的:“作者正是为人的命运的‘变化莫测’,人太容易为生命中的‘偶然’所左右,而感到不可理解”,《项链》作者自己也说“人生是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对统编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为什么只能有全国绝对一致的或大体一致的解读?对有些文章,可否允许教师和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生命体验,进行稍许独到的自我阐释、自我解读?譬如对《雷雨》除了前述的解读外,能否解读为一一通过描写人的生命欲望和追求、以及为实现欲望和追求的挣扎,既表现了作者“对‘人’(特别是中国人)无论怎样‘挣扎’终不免失败的生存状态的历史发现,同时又表明了,作者对宇宙间压抑着人的本性,人又不可能把握的,某种不可知的力量的‘无名的恐惧’”等等。

第二种表现——定制统一的公共话语套子让师生共同使用

师生的表达,都大体有统一的套子。如,写青松,必须联想先烈;写石子,必须联想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写太阳、写春雨,必须联想党的温暖、党的培育、党的政策;写长城,必想解放军。我们年纪稍大一点的人,都是被上千堂语文课“培养”、“训练”出来的。我们可以沉静下来,深入想一想,通过这上千堂语文课的“循循善诱”的“训导”,在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当中,甚至连一些基本语汇,都成了“公共”的了,都是两两相合的。譬如白衣天使与护士、医生;蜡烛、孜孜不倦、兢兢业业与教师;残酷、黑暗、吃人与资本主义、旧中国、旧社会,光明、温暖、与社会主义、新中国、新社会等等。在说话、写作中,只有如此这

xiaoxue.xuekeedu.com

般相联,方才合格,主题才积极,才是有意义。否则,语文老师那里就通不过。比方,你不能写一个教师的懒惰、不敬业;不能写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文明与友爱,也不能写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丝愚昧与丑恶;甚至不能写见了落叶之后所引发的一些愁思,不能写你对富足的物质生活的向往与期盼„„。你总是被面命耳提地告知,必须升华,必须昂扬,必须写正面,写光明,写本质,写积极的一面;必须写精神追求,不能写物质追求,不能写消极,不能写阴暗面,等等。当学生时,是老师面命耳提告诫你;走上社会后,提笔写作或张口说话时,是你自己下意识地告诫自己——这已经成了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漫慢地,学生们写起来就轻车熟路了,再也不敢写自己的真实所见、真实所想。本来我们的孩子们是能够写出个性来的,我们的孩子们是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独特的观察、独特的思维的。总之有自己的个性语言的。可是,日久天长,被我们的一些语文老师们给磨灭了,给扼杀了。我们的孩子们被纳入了一个个早已准备好的套子之中。孩子们的精神、孩子们的个性就是如此泯灭的!

我们可以抽查天南地北、城市乡村的学生作文,我们会有一个惊人发现,相当数量的作文,从谋篇布局,到语词的选用,甚至开头结尾,都如出一辙。你很难见出很有个性的文章。天南地北、城市乡村的孩子,有着千万张不同的脸孔,却有着大体一样精神套路、言语方式,有着大体一样的大脑!中央党校的一位34岁的大学教授,李书磊博士,他前几年在北大读书时,亲身经历了一件意味深长的事。上英语课,美籍教师让全班学生用英语写一篇作文《我的母亲》。大家都写得相当满意,因为从小学到中学大家都写了不知多少遍了。然而,英语教师在阅读了全部作文后,脸色非常难看地走进教室,“用一种陌生的、带着几分怜悯的眼神扫了我们一眼,就像是看一群猴子一样——这一眼看得我们自惭形秽。原来我们每个人无例外地都写了自己的母亲多么慈祥,多么勤劳,我们多么爱我们的母亲,连用的形容词都大致相近:从小学我们就是这么写的。”她用手指点着这些目瞪口呆的学生:‘你,王!你,李!难道你们大家都长着同一个脑袋?难道你们的母亲没有虐待过你们?难道你们的母亲就没有好吃懒做的吗?难道你们对母亲就没有一点遗憾吗?’遗憾当然有,但一写成文章我们却只会这么写。我们早已学会在表达中排除个人经验而服从公共套路。”(《为什么远行》108页,李书磊著,珠海出版社出版)

xiaoxue.xuekeedu.com

我们的学生们,从进入小学的那天起,就是这样写母亲的,必须按照统一程式,用一个模子、一个规格,甚至一样的语汇来写。李书磊先生痛愤他说“现在我是一个‘吃写作饭’的人,而我写作的最大的困难也是最大痛苦就是总得费力地排除来自学生作文时代的陈词滥调。倒不是说那些辞调没有意义,但从文章学的角度看,它们因变成了公共语言而毫无意思,„„说得再严重点,它对作者和读者的灵性都是一种扼杀。我总回想起我上小学、中学的时候,写作文都必须按一种固定格式、用一套固定的语言来写,最后还必须归结到一个固定的主题上去。比如写松树吧,就必须写松树坚贞的品格,写草地就非得写小草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做奉献不可。要是写松树不像红枫和银杏那样好看因而自己不喜欢松树行不行?不行,老师会给不及格。人就是这么给弄呆的。现在已经淡忘了,但我想那时候肯定有过抗拒,肯定有过挣扎,然而学生再较劲也强不过老师的教鞭。我至今也没有怨恨过我的作文老师,我知道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儿。但我却无法原谅这种写作培养方式,写作本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写作源于一种生命觉醒,源于苏醒的心灵对世界、对人的惊喜和感悟,源于对自身经验、自身情感的一种珍惜;因而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真实的感受是一个人灵魂的确证,是一个人个性与人格创造,这其实是一种不可侵犯的权利,不管他的语言多么惊异,他的感受多么与众不同。实际上越是与众不同才越有价值,人生因为众各不相同的感受而显得意味深长、社会因为人们不同的个性和色调而显得丰富多采。”(出处同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我可以毫不客气他说,我们的有些语文教师,不但没有成为语文学习的导航人,反而成了扼杀“天才”的刀手!成了扼杀学生独立自我精神的执剑者!成了独立思维、独立言语者的封喉人!深入他说,这决不是广大语文教师的过错,语文教师其实也是社会培养的结果。

第三种表现——有一个“圣化”、“升华”情结

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产阶级思想,在不少语文教师的理解中变异了、曲解了、“伪圣化”了。在语文教育的大量的实践中,不少教师把这些思想,同学生自我个性的多姿多彩对立起来,同学生的精神的自由舒展对立起来,同学生的童稚纯真的率性情趣对立起来,同学生的生活的丰富多元对立起来,同学生的基本的物质愿望对立起来,同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言语对立起来,集体与个人对立,爱国与爱家、爱亲人对立,主义情、阶级

xiaoxue.xuekeedu.com

上一篇:海鸥教案下一篇:7单元教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