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2024-09-20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精选7篇)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第1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魏跃芝 张学军

来源:《财会通讯》2009年第12期

一、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是一种国际趋势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第2篇

1999年6月26日由120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内审协会 (IIA) 理事会对内部审计定义重新作了界定,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 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 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新定义将内部审计服务的内容明确为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可见, 内部审计重心由事后评价控制转向事前风险管理和过程中控制。

内部审计为组织提供价值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是:对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对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框架的有效性提供保证服务。因此, 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为内部审计自身提供了发展契机。从发展趋势上看, 内部审计不仅越来越多地关注风险, 同时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内部审计准则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中也充分考虑了“风险评估”作为内部审计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二、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体系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一) 模糊数学在内部审计过程中的广泛适用性

在开展内部审计中, 认识和分辨企业经营中的风险, 计量、测算风险, 规避、减少并使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 是内部审计风险评估中所应重视的核心问题。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约束, 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很难精确地线性表示, 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情况的评审不够准确, 难以向管理层提供公允的内部审计报告。模糊数学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客观存在的模糊现象, 它是人类认识模糊现象并使之精确化的实用工具。由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能把所有因素综合起来考察, 同时又通过权重把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区分开来。因此, 模糊数学在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中有着广泛的适用性。

(二)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的理论架构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就是对与一些模糊因素有关的风险管理加以综合考虑, 对风险因素采用用数学定量化的方法加以描述和处理, 并做出总体评价的一种审计方法。它涉及到风险管理的评价因素, 以及评审人员将实际状况与理想状况比较后给出的评价 (评分) , 并考虑各评价因素在该风险管理中的影响程度 (权重) , 然后通过合成方法给出综合评价结果。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其基本步骤如下:

1、建立模糊对象因素集。U={u1, u2, ……, un};因素是对象的各种属性, 其能综合地反映出对象的质量, 因而可由这些因素评价对象。如果因素较多, 可以应用二级模型。将因素集U={u1, u2, ……, un}按某些属性分为P个子集, 设ui={ui1, ui2, …, uim};于是U={u11, u12, …, u1n1, u21, u22, …, u2n2, up1, up2, , upnp};

2、建立模糊对象评价集, V={v1, v2, …, vm};

3、建立模糊评判矩阵。对Ui={ui1, ui2, …, uin1}中诸因素进行单因素评价, 即建立模糊映射;

4、确定权重。由于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 需要对每个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 A={a1, a2, …, an}, ai>0, ∑ai=1 (i=1, 2, …, n) ;

5、建立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矩阵进行综合评判。在R与A求出后,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可表示为B=A誘R= (b1, b2, …, bm) , 其是Vi上的一个模糊子集, 得到评价结果。

三、模糊综合评价在业务流程风险管理评价中的应用

(一) 确定评价因素集

以某企业营销风险审计流程为例对一个企业的营销风险管理水平进行评判需要从营销人员的风险、营销信息沟通中的风险、细分市场的风险、营销组合风险4个方面着手, 并由此组成了营销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也就是主因素层次的因素集合。设主因素集U={u1, u2, u3, u4}={营销人员的风险, 营销信息沟通中的风险, 细分市场的风险, 营销组合风险};为了更准确地评价企业风险管理的水平, 内部审计根据实际情况对主因素层的因素细分。子因素层的每个因素又由主因素层的因素决定。子因素集的设置如下:

u1={u11, u12, u13, u14}={营销人员的道德风险, 营销人员的心理风险, 营销人员的市场开拓能力风险};

u2={u21, u22, u23, u24}={市场信息失真的风险, 信息渠道不畅通的风险, 市场信息沟通失败的风险};

u3={u31, u32, u33, u34}={市场细分无效的风险, 细分市场评估失误的风险, 目标市场选择的风险, 市场定位的风险};

u4={u41, u42, u43, u44, u45}={营销组合的整体风险, 产品策略风险, 价格策略风险, 渠道策略风险, 促销策略风险}。

(二) 确定评判集

内部审计师将风险重要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 即V={v1, v2, v3, v4, v5}={很高, 较高, 中等, 较低, 很低}。

(三) 建立评价矩阵

内审部门组织10位有经验的管理者、审计人员和特邀专家组成10人评估小组对各评价因素进行评分。如对因素集u1={营销人员的道德风险, 营销人员的心理风险, 营销人员的市场开拓能力风险}三个子因素进行风险度相对强弱的评判, 评估小组的投票结果如下表所示:

这实际是对子因素层u1的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评判, 即建立模糊映射, 得单因素评判矩阵R1=1/10 (Cij) (i=1, 2, 3;j=1, 2, ……, 5) , 其中Cij是对ui评价为vj的票数。及其他三个因素u2, u3, u4的单因素评判矩阵如下:

(四) 建立权重集

根据每一个层次中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 分别给予相应的权数。关于权数的确定, 在实际工作中有德尔斐 (Delphi) 法、专家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判断矩阵分析法等。在此, 采用加权平均法由10人评估小组对子因素集中的每一个因素给予权重评估。仍以因素集u1为例, 对u1的3个因素进行相对重要程度的评估, 预先设定的权重等级间隔为0.05, 每位专家投票时3个因素所分配的权重和为1, 投票结果如表2所示 (其中:xi:预设权重, Ni:投票人数, Ui:频率) , 因素uk的权重为:

由表2可知, u1的3个因素的权重为A1= (0i.=410, 0.35, 0.25) , 类似地可得u2, u3, u4的权重为A2= (0.35, 0.35, 0.30) , A3= (0.2, 0.3, 0.2, 0.3) , A4= (0.25, 0.15, 0.15, 0.20, 0.25) 。

(五)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思想是:先按最低层次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评判, 然后再按上一层次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评判, 逐层向上进行, 直到最后的一个层次 (最高层次) , 得出最后的综合评判结果。

1、对子因素层作综合评判

本文采用模型M (·, +) 计算, 得:Ai誘Ri=Bi (i=1, 2, 3, 4)

则得到: 。

2、对主因素层作综合评判

用上述相同的方法得出U={u1, u2, u3, u4}的权重为A={0.30, 0.26, 0.24, 0.00}。总评判矩阵R是以 为行的模糊矩阵, 即

做综合评判, 有

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可以得到营销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风险因素由大到小的排序为:营销人员的风险, 营销信息沟通中的风险, 细分市场的风险, 营销组合风险。

(六) 进行对比评价

内部审计对风险评估进行评价, 是通过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对风险进行测评之后, 再与风险管理部门风险分析评价的结果进行对照而实现的。风险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 风险评价值要受多层次, 多要素的影响。与此相对应, 风险管理体系也应是多层次、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们对诸如风险以及风险管理水平这种难以量化现象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通过精确数学知识对此事物做出确切的判断是不现实的。基于模糊数学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较好地解决了风险管理的评价问题, 给出了风险管理水平高低排序, 为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晓凉、黄晓波、王锐:《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7第11期。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第3篇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含义及特征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深入了解企业内外部及其经营环境、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经过整理分析材料后,量化出各要素对审计风险的影响水平,确定审计的范围及重点,然后进行控制测试程序和实质性测试程序的一种审计方法。在2006年初颁布独立审计准则中,启用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这一模型简化了传统风险审计模型,使得审计风险的内含和外延得到扩大,风险分析评估也从了解客户战略经营环境、评估经营风险和剩余风险入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系统观和战略观为指导思想,为了有效地把握财务报表的错报风险和审计风险,就必须从这一关键因素着手分析。

1.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

风险导向审计是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相结合的综合型审计。最为明显的特征是以审计风险为出发点,分析和评价审计风险,制订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策略和审计计划,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始终把握风险因素。其审计模式是:第一,彻底了解公司所有风险;第二,风险进行排序,根据风险大小来确定审计范围。最后,在确定的范围中进一步确定审计重点。风险导向审计运用先进技术使成本预算和审计计划更加有效、合理使审计工作底稿更加系统化,标准化。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首先,公司的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不够完善,例如:企业经营者因为虚假的财务报告欺骗投资人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由于会计信息造假使得企业信用等级下降;企业因为落后的内部控制制度破产倒闭;为个人牟取私利等等。

其次,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审计制度不配套。2006年对《审计法》进行修改,但该法仍然只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应当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做出规定,而将非国有企业排除在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之外。随着国有企业改制上市,该法规对于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有关规定已经不适用了。

再次,风险管理机构与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贮备不够,专业技能不强,不能有效规避风险、促进企业得到发展。在我国,内部审计机构有的和监察部门分不清楚。这些机构设置缺陷表明,我国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以及审计报告的权威性值得怀疑。

最后,审计软件不能适应需要。由于开发审计软件要求具有丰富的知识体系,在我国这种复合型人才数量很少,所以能够适应审计需要的软件也就屈指可数。再者相当数量的审计软件实用性不强,被审单位的信息系统缺乏应有的审计接口,主要原因是审计人员的素质问题和开发人员的脱节。

三、针对风险导向审计在应用中的问题而提出对策

1.明确内部审计目标、加强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技能

企业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需要,更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内审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管理与经营是否有效,所以在设置内审机构、执行内审工作时,目标的明确至关重要。再者,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

2.加强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

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以完善的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为前提。要优化企业治理框架、提高企业会计质量信息、推动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职责,使决策者、管理者和监督者三权分立,相互牵制。2、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把内部控制的实施由“要我控制”变为“我要控制”,使其达到最佳效果。3、在监督、检查内部控制工作中确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确保充分发挥内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4、完善和健全企业治理结构。5、加强风险意识。在制定战略时,内部控制服务于风险管理的需求;实施战略时,风险管理体现于内部控制的过程。

3.完善审计执业环境、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机制

为了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审计工作效果明显,审计执业环境需要通过以下措施完善:1、净化会计行为环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继续推进内部审计体制改革,提高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风险意识。3、加强行业监管,完善审计执业规范体系,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的素质。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开展和运用,审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都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建立健全有关风险导向审计的职业准则,使得审计人员在执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有法可依;其次,完善对审计人员的道德建设;再次,制定相关审计法律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处罚,强化风险意识。

4.提高内审人员的执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努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内部审计中树立诚信意识。

(2)为充实审计力量,在内部审计部门中,通过比较灵活的人才制度将优秀人才吸引到内部审计部门来。

(3)利用有效的激励政策,使得内部审计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得以加强,注重培养审计人员的创新思维能力。

(4)加强后续教育和培训,为了全面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技能。

5.大力开发审计程序软件

在大数据经济时代,会计电算化已经相当普及,审计人员选择计算机成为必然。再者,统计分析软件可以使工作更加灵活。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与行业相关的信息数据库储存相关资料;其次,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的审计软件,开发与我国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相适应的软件。

上述的这些措施是在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们能够从企业的各个方面来解决目前企业在实施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时所面临的问题,并以此促进企业管理和运营的效率。

四、结语

风险导向型审计已是我国审计的必然选择。其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审计战略,制定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以达到审计工作的效率性和效果性。风险导向审计通过审计风险模型,把风险量化,最终来决定抽样的样本量。

企业要达到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运行效率的目的,就应该充分借鉴风险导向审计理论。针对我国风险导向审计在运用过程中存的的问题,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在面对风险时的应变能力;夯实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学习丰富知识内容来发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普及会计电算化的同时,开发出更高效实用审计软件。

要想追求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能够更好地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公司的可持續发展,必须做好这几个方面。只有在“犯错——知错——改错”的循环中不断进步,我国风险导向审计才能发展到更高水平。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光远.内部审计思想史[M].中国时代出版社,2006.

[2] 向晋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会计师,2010,(04).

[3] 王学龙、郝斯佳.论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内部审计,2010,(02).

风险导向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第4篇

伴随着审计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审计技术的日益成熟, 企业内部审计也逐步从传统的合规性审计向风险导向型审计转变。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发展环境的日趋复杂, 企业遇到的风险因素逐年增加。伴随着企业业务范围逐步扩展, 我国企业有条件在国际舞台上开展经营活动, 企业在生存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逐渐加大。能否通过内部审计及时识别并规避风险对于企业实现自身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于近日发布了《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新准则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现行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以及1-29号具体准则同时废止。此次修订是适应我国内部审计的转型和发展, 总结内部审计中的相关经验, 并通过准则予以规定。本次修订突出内部审计由传统的“查错纠弊”向防范风险和增加价值方向转变。内部审计准则的修订, 将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准则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二、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意义

企业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具体审计中企业的内部审计常常会由于审计成本过高和审计缺乏独立性而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 在实施内部审计过程中有必要通过结合企业风险管理来弥补弊端, 实现风险动态审计, 将风险管理有机融合到内部审计环境中,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作用, 全面提升内部审计的水平和效率。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 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进入了全面改革的新时期, 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正变得日益复杂, 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也越来越多, 如何有效识别并应对这些经营风险, 实施有效控制对每个企业来讲都非常有必要, 企业急需建立风险导向下的内部审计体系。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是以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 在实施的过程中都涉及到风险的识别及应对, 而且风险管理的内容一般都包含于企业内部审计之中, 因此企业实施风险导向下的内部审计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建立以风险为导向内部审计制度, 符合我国企业的发展实情, 是企业完善自身治理的需要, 对于有效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鉴证、评价功能, 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当今企业所处的环境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 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都处于高风险之中, 因此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从当前企业内部审计的情况来看, 仍存在许多问题。

1. 风险管控体系不够全面、系统

部分审计人员对内部审计认识上存在偏差, 认识不到风险管控的重要性, 更认识不到其内涵外延, 正是这种认识上的落后阻碍了风险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部分企业在内部审计和风险管控上缺乏联动性, 双方独立开展工作, 互不干涉, 互不监督, 这样难以应对复杂多样的风险环境。

2. 内部审计重视程度不够

受传统经营方式的影响, 大多数企业均存在着重经营管理轻内部审计的弊端, 对内部审计重视程度不够, 认为内部审计可有可无。有些企业存在片面的认识, 认为内部审计机构是在国家审计的干预和推动下被迫设立的, 只是企业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 并没有引起企业的重视。另外, 部分员工也错误地认为, 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是协助管理层协助上级检查, 形同虚设, 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

3. 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作为企业重要的监督管理工作, 企业内部审计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 企业的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为了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具有一定的独立权限开展审计工作, 而且企业的其他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但是根据国家企业法中的相关规定, 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的其他部门属于平级关系, 而且并不具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权限, 因此这就造成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处处受到限制。

4. 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偏低

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关系着内部审计的质量和审计的成败。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及政策性极强的工作, 它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审计理论知识, 而且要熟悉风险管理、经营管理、财务会计、税收筹划等专业知识。然而,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队伍普遍存在专业知识技能不全面、职业判断缺乏的现象。

5. 内部审计方法单一

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为审计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 分析和评价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现阶段部分企业仅就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内部审计, 注重于传统的事后审计, 忽略了基于风险导向的全过程审计。在审计方法方面, 内部审计人员还停留在以手工随意抽查账为主, 很少运用抽样统计和穿行测试等方法, 以及计算机辅助审计, 仅凭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不仅增加了审计的难度, 降低了工作效率, 严重阻碍了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

四、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制度

风险导向审计既是一种审计理念, 也是一种审计方法。将风险导向应用到内部审计中, 可以有效地减少审计风险, 提高内部审计质量。针对企业内部审计中出现的问题, 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水平, 更好地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制度, 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 合理定位内部审计的职能

合理定位内部审计的职能是企业建立以风险为导向内部审计的关键。在审计职能的界定上, 一般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功能。在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下, 要重新定位企业内部审计的对象、目标、任务。要进一步更新内部审计理念, 通过审计的监督作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构建新型内部审计体系。要完善内部审计机构, 合理确定功能, 健全企业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治理结构, 确定内部审计风险容忍度。加强治理主体对内部审计的重视, 不断引导管理层正确认识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及其作用, 逐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审宣传, 做好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培训工作, 引导治理层合理认识内部审计的职能, 为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体系奠定制度基础。

2. 借鉴先进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方法

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应转移到事前、事中、事后风险管理全过程上, 克服事后审计这一老套做法, 结合企业运行实际, 抓好各阶段内部审计工作。只有这样, 内部审计才能全方位、高层次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审计服务。借鉴先进的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方法在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至关重要。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企业风险管理和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构建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平台, 强化内部控制在内部审计技术中的应用, 引进先进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方法, 为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体系提供技术支持。比如引进内部审计信息技术, 通过穿行测试等先进的审计方法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内部审计部门聘请信息技术专员设计开发内部审计计算机辅助系统, 建立内部审计数据库。还可通过网络和学术、课题交流加强内部审计方法的经验交流, 积极借鉴吸收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内部控制经验, 结合企业实际通过创新、修正、模仿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内部审计体系, 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 加强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队伍, 可以有效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加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工作。一是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内部审计的性质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会计、审计原理等专业知识, 同时也要熟悉风险管理、市场管理、经济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二是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随着审计方法和理论的不断更新, 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继续教育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及会计电算化等软件操作, 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 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三是要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各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加, 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加强风险防控意识, 及时识别风险, 加强内部控制风险审计。四是高校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 开设相关专业, 培养社会所需的内部审计复合型人才。

五、小结

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产生和发展代表了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 也顺应了市场经济对企业内部审计的要求, 有助于企业树立风险管理和防范意识, 对于企业的有序正常运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管理层应积极落实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制度, 将内部审计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监督等整个过程中, 识别、评估并防范各风险因素,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鉴证、评价作用, 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内部审计正由传统的“查错纠弊”向防范风险和增加价值方向转变。如何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制度是目前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新的内部审计准则出发, 通过分析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制度。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参考文献

[1]黄迪嘉.浅析风险导向审计在内审中运用障碍及对策[J].新会计, 2011, (02) .

[2]黄海.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09.

[3]刘斌.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规模企业中应用的优势[J].当代工人 (精品版) , 2007, (09) .

[4]文颖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05.

[5]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 2004.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第5篇

风险导向审计是当今主流的审计方法。是以审计风险模式为基础进行的审计。它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战略目标及其内部控制。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程度,确定剩余风险,明确审计重点,执行额外审计程序。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一种审计方式。

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中。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着重大错误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模式认为,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而重大错报风险又是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综合,重大错报风险以固有风险为主要内容,同时由于固有风险并不是孤立的,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环境、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内部控制等紧密相关。故以“重大错报风险”涵盖包括固有风险在内的诸多因素,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该模式的出现,从理论上解决了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又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这成为注册会计师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核心内容。

风险导向审计重心在源头,因为现代公司治理的缺失抑或不到位以及管理舞弊是风险的集中来源,它从全局的观点出发,从战略风险入手,通过“经营环境——经济产品——经营模式——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克服了制度基础审计简化主义的认知模式,在源头和宏观上判断和发现会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在将环境变量引入审计风险模式的同时。也将审计的触角扩展到对非财务信息的分析,通过多样化的风险评估分析,将审计的重点定格在重大风险区域,并设计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审计程序,既降低了审计风险,又节约了审计资源。

二、内部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

现代内部审计理论认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用效率。它采取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管过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它们的效率,帮助机构实现它的目标。为实现企业增值目标服务,内部审计必然要关注风险,因此,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成为内部审计职能发展的必然要求。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在内部审计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关注风险,并根据风险度选择项目,以降低风险为导向,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并进行监督和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现阶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将审计计划与风险相联系。即内部审计部门的计划应该反映机构的风险战略。机构的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程序之间应该协调一致,使这两项工作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在制定内部审计计划时,应该在对可能影响机构的风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审计计划的范围、从而确定审计项目,并对审计范围适时更新,以反映风险管理过程的结果,以风险因素来确定审计业务工作重点。二是指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指出,内部审计师应该通过检查、评价、报告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来协助管理人员和审计委员会的工作。

三、将社会审计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引入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优势

不论是独立审计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还是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审计的第一种内涵,其精髓都是:以风险为导向,确定审计重点,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但由于独立审计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形成早,且理论体系相对完善,将其思路引入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中,将有利于促进处于摸索阶段的内部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开展。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比对、求同存异的方法,更好地适应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方法的要求。合理规划内部审计工作,将审计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区域。为企业增值服务。

四、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一)多渠道获取信息,辨认风险

一是参加企业的相关例会,以获取相关领域的控制关键点和风险因素;二是利用基础审计中得到的线索发现风险点。整理分析;三是参与相关的决策过程,比如重大的投资决策,及时获知风险;四是积极利用企业管理部门征集的年度合理化建议的信息,建议中必有可靠的控制弱点和失控环节;五是认真听取各主要职能部门联合大检查的讲评,仔细搜罗管理中的风险信息;最后是通过新闻媒体关注企业的政策风险和行业风险。

(二)采取科学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对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或事件进行评价和综合的一个专业判断过程。风险评估,包括识别可审计的活动,有关的风险因素和评价它们相关的重要性。风险评估的步骤是:(1)识别可审计的活动;(2)分析可审计主体会给组织带来的风险;(3)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审计先后次序。

内部审计师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考虑以下各种风险因素:金额的重要性;资产的变现能力;管理水平和能力:内部控制的质量;变化或稳定性程序;上次审计的时间:复杂性等。在对风险高低程度进行确认和排序之后,审计主管应当对高风险的活动优先考虑实施审计。

(三)以风险为导向、以企业增值为目标,合理安排审计项目计划

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及风险状况,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制定科学的中、长期审计规划和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1、以内部控制制度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完备性为基础开展管理审计工作,为管理的“高压线”设防。

2、以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为载体,为优化考核指标体系提供建议,引领企业价值取向。

在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利用交换审计意见等审计环节多渠道搜集考核指标的信息,在年终综合考核时与责任人、相关考核部门探讨考核指标体系的规范与合理性,逐步细化和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既减少审计评价中的分歧,又严密公司经济责任考核体系,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第6篇

安全工作是部队管理一项经常性、综合性、基础性工作,在部队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部队基层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连队安全管理能力评价能够全面检测连队安全建设的状况,对安全工作做出定性的认识,进而查堵连队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漏洞,采取适当的措施,推动连队安全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1.1 模糊综合评价的要素

(1)因素集。构建因素集其中Ui是影响被评价对象的各个指标要素。

(2)评语集。确定被评价目标的评语集即评语组成的集合。

(3)权重集。建立权重模糊集反映各因素的重要程度, 一般有

1.2 评价矩阵

以各单因素评价集为行,构造总的模糊评价矩阵~R。

该矩阵第i行为集合U中第i个指标Ui的评语集。

1.3 评价函数

B=W塥R=塥b1, b2, ..., bm塥,其中B为评语集V上的模糊综合评价集,bj为等级评语vj对综合评价所得模糊评价集B的隶属度,塥为合成运算算子。在实践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方法是算术加权平均方法与几何加权平均方法。

算术加权平均方法运算公式为它对数据的要求较为宽松,各项指标的评价值可以线性的互相补偿。一项指标的得分比较低,其它指标的得分都比较高,总的评价值仍然比较高,任何一项指标的改善,都可以使得总评价值提高。

几何加权平均方法运算公式为它对数据的要求较高,指标数值不能为0或负数。另外,这种方法鼓励被评价对象在各方面全面发展,任一方面都不能偏废。它适用的场合要求各项指标尽可能取得较好的水平,才能使总的评价值较好。它不允许那一项指标处于最低水平上,只要有一项指标得分为零,不论其余的指标得分为多高,该评价对象综合评价值都将是零。

2、连队安全管理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2.1 连队安全管理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按照评价指标的粒度大小分为两个层次,一级评价指标为安全机构与制度、所属人员安全素质、事故预防与处理、安全设施与安全投入四个个方面,构成一级评价因素集各一级因素细化后得到二级因素集:两级连队安全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2 评语集的确定

结合连队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评语集共分3个等级,V={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反映的是各个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占有的地位或所起的作用。权重系数的不同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价的结果。一般是通过专家凭经验给出权重,在综合多因素时以权值的大小反映不同重要程度的差异。确定权重系数的方法很多,比如Delph法、两两比较法、特征向量赋权法、模糊判别矩阵赋权法、互补两两比较法等。互补两两比较法是既能用精确标度两两比较,又可以用模糊数两两比较,比其他方法更容易控制和把握。利用这种方法对连队安全管理能力评价各个指标赋权的过程如下:

(1)第一步:由专家主观给出各指标重要程度两两比较值,得到判断矩阵A:

其中其含义为指标i指标j相比, 两者的权重分配比例为例如指标1与指标2相比较, 权重分配比例为2:8, 则:

该矩阵的一致性判别条件为:

指标间两两比较的标度定义一般按照表2进行。

以一级指标为例,以最重要的指标U2为基准,按照U2、U1、U3、U4的比较顺序,得到一致性判断矩阵:

(2)对判别矩阵的权重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得到U2、U1、U3、U4的权重向量(0.36, 0.24, 0.24, 0.16),从而得到一级指标的权重向量

按照相同方法可以得到各二级指标相对一级指标的权重向量。权重结果见表1。

2.4 评价矩阵的确定

在连队安全管理能力评价过程中,参加评选的专家人数过少,容易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参加评选的专家人数越多,则会造成组织难度增大,且众说纷纭,各持己见,较难达到一致意见。一般在5~8人最佳。

一般由上级机关或基层连队自己组织,设参加评价的专家人数为p人。对某连队按指标体系逐项评价,设对第i个指标Ui的统计结果为(pi1, pi2, …, pim),则得到模糊评价矩阵~R:

对某连队评价的结果见表1。

2.5 综合评价结果计算及分析

安全工作无小事,在安全管理中任何一方面的工作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安全工作的重大失误。针对安全工作的这种特点,我们选择几何加权平均算子为模糊合成算子得出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度对应各一级因素的评价结果, 然后作为一级指标的评价输入, 计算连队安全管理能力的最后评价结果。也可以直接代入公式计算:

在利用几何加权平均算子为模糊合成算子计算综合评价值的时候,对数据要求较为严格,不能有0或负数,所以对原始统计数据需要做单值化处理,或做其他处理将0去除。例如:原评价(3/8, 5/8, 0),表示3人认为此指标合格,5人认为基本合格,0人认为不合格,可以采取加1的方式,处理为(4/11, 6/11, 1/11)。这里采用相对简单的相对位置单值化处理方法,{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对应(3, 2, 1),采用算术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出其单值化评价结果。例如:(3/8, 5/8, 0)单值化为3*3/8+2*5/8+1*0=2.375。评价矩阵R的单值化结果见表1。

最后评价结果为:B=W塥R=2.055,从结果可以知道这个连队安全管理能力只能评价为基本合格。没有评为合格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连队的安全教育培训没有跟上,人员安全常识、应急措施掌握不够,事故隐患整改投入完成情况不好,下步工作中应该重点加强。

3、结束语

模糊综合评价可以全面考虑连队安全管理工作的各种指标,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够充分体现评价指标和评价过程的模糊性,又能尽量减少个人主观好恶所带来的弊端,比一般的评价方法更符合客观实际,因此,评价结果是可信的。另外,对评价数据的处理可以很方便的利用计算机程序实现,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参考文献

[1]苏为华, 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0.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第7篇

关键词:海底管线风险因素,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

0 引言

海底管线是海上油气的生命线, 由于多变的海洋环境作用以及结构自身特征决定其在使用阶段面临复杂的可能导致其失效的因素。随着海底管线的日趋“老龄化”, 近些年各国海底管线事故不断发生,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影响。对此, 国内外学者针对海底管线的事故原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并试图通过风险分析的方法有效控制、降低海底管线事故。但是由于可能导致海底管线失效的风险难以用完全定量的精确数据加以描述, 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模糊性[1], 因此, 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理论应与海底管线的风险分析方法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海底管线失效因素的权重, 建立海底管线风险定量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使得对项目风险的评价更具客观性、合理性和准确性。

1 海底管线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1 确定影响因素极其层次

通过国内外学者对海底管线事故的分析, 以及海底管线自身结构的特点, 本文将影响海底管线失效的主因素[2,3,4], 即综合模糊评价的一级指标分为腐蚀因素U1, 第三方破坏因素U2, 环境影响因素U3以及管理因素U4。具体评价指如图1所示。

(1) 其中腐蚀因素U11具体细分为如下三级指标:

外部腐蚀U11:大气腐蚀U111, 海底泥沙腐蚀U112, 海水腐蚀U113, 包覆层状况U114。

内部腐蚀U12:输送介质特性U121, 内部防腐层U122。

管道防腐措施U13:阴极保护U131, 外部保护层U132, 电解质腐蚀性U133, 系统运行年限U134, 机械腐蚀状况U135, 检测情况U136。

(2) 第三方破坏因素U2具体细分为如下三级指标:

覆盖层U21:海水覆盖深度U211, 管线埋深U212, 防护层U213, 海岸通道保护措施U214, 附加保护层U215。

航运渔业活动U22:通航状况U221, 附近居民状况U222, 区域挖泥U223, 锚泊范围U224, 渔业活动U215, 上方施工作业影响U216, 其他海底构筑物U217。

损坏预防措施U23:函告宣传U231, 讲座宣传U232, 广告宣传U233, 路线图标注U234。

巡线状况U24:巡线方式选择U241, 巡线人员素质U242, 仪器设备状况U243, 巡线频度U244。

管道路线标志U25:标志准确性U251, 标志清晰U252。

(3) 环境影响因素U3具体细分为如下三级指标:

海床地稳定性U31:海床土壤类型U311, 海床地形U312。

自然环境因素U32:潮汐影响U321, 波浪影响U322, 洋流影响U323, 地震影响U324, 冰情状况U325, 飓风影响U326。

(4) 误操作因素U4具体细分为如下三级指标:

设计误操作U41:危害识别U411, 达到MAOP可能性U412, 安全系数U413, 材料选择U414, 方案检查U415。

施工误操作U42:施工检验U421, 储运、搬运状况U422, 材料使用记录U423, 回填工艺U424。

制造误操作U43:出厂质量U431, 质量检验U432。

运营误操作U44:运营队伍架构U441, 专业人员素质U442, 安全计划U443, 规章制度U444。

维护误操作U45:维护计划U451, 维护方式U452, 文件编制U452。

1.2 建立评语模糊集合

本算例中采用五阶度模糊语言构成的评价指标集V={v1, v2, v3, v4, v5}即评语集为V={优, 良, 中, 较差, 很差}, 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 其语义也有所差别[6]。例如:

关于设备完好状态:{很好, 较好, 中等, 较差, 很差}

关于人员素质情况:{很高, 较高, 中等, 较低, 很低}

关于环境状态:{很好, 较好, 中等, 较差, 很差}

关于制度完善情况:{特别完善, 较完善, 中等, 不太完善, 很不完善}

2 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及数学模型

本文以单层次模糊综合评价为例, 简要介绍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以及数学模型。

2.1 建立相关的模糊集合

设风险因素模糊集U={u1, u2, …, um}

评价模糊集V={v1, v2, …, vn}

2.2 模糊隶属函数的确定

根据德尔菲法, 确定各指标因素U={u1, u2, …, um}对评语集V={v1, v2, …, vn}的隶属度:

rij (i=1, 2, …, m, j=1, 2, …, n) 表示从第i个风险因素发生第n类风险的可能程度, 是一个模糊数。分别评判因素集U对评语集V后得到模糊综合评判矩阵R[7]。

2.3 确定各指标因素的权重

本文选用层次分析法 (AHP) 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8]。具体算法为:先建立判断矩阵, 然后分别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 并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最后得到各风险因素对上层评判因素的权重。权重向量, 且

2.4 模糊评价运算

通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运算, 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矩阵[7]:

其中bj=∑airij (i=1, 2, …, m) 是综合评判对评语vi的隶属向量, 是模糊综合评价的总评价结果。

3 工程实例应用

位于我国东海某海上某油气田, 1999年建成投产。通过对东海区域地质调查, 了解其地形特征、水文状况、气候特点、潮汐、潮流和海浪基本特征, 搜集东海陆架地壳结构等数据并分析其对海底管线结构的影响水平, 结合管线自身数据参数进行该管线运行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3.1 建立模糊集合

确定风险因素主因素集U={腐蚀因素, 第三方破坏因素, 环境影响因素, 管理因素}, (其它层次评价因素参考图1影响海底管线失效因素的层次结构) ;建立评价模糊集V={低风险, 较低风险, 一般风险, 较高风险, 高风险}。

3.2 权重计算

通过多位在海底管线工程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评估小组, 结合海底管线历史事故的统计分析评价影响海底管线失效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并结合AHP法计算出各因素的相对权重。

主因素权重:A= (0.5, 0.2, 0.12, 0.18)

二级评判指标权重:

三级评判指标权重:

3.3 综合评价

本算例中共有一级评价指标4个, 二级评价指标15个, 三级评价指标60个。由于不同的评价指标所对应的隶属函数确定方法也不尽相同, 具体运算所占篇幅较大。所以本文对与三级指标运算的具体过程不予详细展示, 直接给出单层次指标运算的结果。

(1) 三级指标运算

得到B11= (0.293 0.428 0.071 0.104 0.104) ;

(2) 二级指标运算

(3) 一级指标运算

3.4 评价结果分析

将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

如果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 本算例最终结果中, 隶属度最大值为0.338, 对应的评价指标为“较低风险”。即发生重大事故的概率较低, 可以认为现役海底管线处于一个比较安全健康的服役状况。

也可将综合评价模糊值转换为一个确定的标量值:

这里设V={低风险 (10%) , 较低风险 (30%) , 一般风险 (50%) , 较高风险 (70%) , 高风险 (90%) }。

计算

参考文献

[1]黄玉坤, 崔新媛, 贾飒飒.工程项目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2 (4) :1-4.

[2]PapadakisGA.Major hazard pipelines:a comparative study ofonshore transmission accidents[J].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Process Industries, 1999, 12 (1) :91-107.

[3]常大海, 蒋连生, 肖尉等.输油管道事故统计与分析[J].油气储运, 1995, 14 (6) :48-51.

[4]王玉梅, 郭书平.国外天然气管道事故分析[J].油气储运, 2000, L9 (7) :5-10.

[5]谢云杰.海底油气管道系统风险评价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6]刘娜.019工程海底管线铺设过程风险评估[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

[7]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女娲补天的作文下一篇:车祸协议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