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2024-09-22

XX年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精选16篇)

XX年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第1篇

XX年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十月底,我跟随校领导前往北京学习,观摩了俞XX、刘XX等几位国内名师的精彩展示课,以及吴XX等几位大师的点评和袁XX等几位专家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令我感触较深的是俞XX老师的《平均数》和强XX老师的《圆的认识》。

第一天先听的是俞XX老师的《平均数》。首先,俞老师先了解了一下学生对于平均数的掌握程度,同时活跃气氛。出示导入题目:二年级的学生测60米跑,并且要把测的成绩填表。小明跑了5次,分别是15秒、10秒、14秒、14秒、12秒,小明跑60米需要几秒?老师说出情景:小明一开始填了一个15秒,他考虑了一下,擦掉了。又填了一个10秒,后来又擦掉了。他应该填多少合适呢?师:为什么把15秒擦掉?生:太慢了。师:为什么把10秒擦掉了?生:太快了。师:最快最慢都擦掉了,那填多少合适呢?生:在10秒~15秒之间。之后学生讨论,最后得出13秒是合适的。师:小明没有跑过13秒啊,怎么能是13秒呢?有的学生就说,平均数不见得是跑过的数。老师说说5次都跑过哪些秒,然后问:第六次可能是几秒?第七次呢?……师:每次都会离13较近,(小磁铁展示,把五次的成绩平均为13秒的过程)师:13秒在最中间,虽然没跑出来过,但是接下来的跑步可能会出现13了,13反映了他的真实水平。师:正好反映真实水平的数为平均数。接下来老师又问了几个问题:(1)举例说明什么地方用到了平均数。(2)为什么要学平均数?这些题目有助于学生拓展关于平均数的用处以及加深归于平均数的理解。最后,老师又出了一个课堂练习,内容是这样的:男生女生投篮,男生有5人,分数分别为:4、7、5、4、5。女生有4人,分数分别为:7、3、5、9?问题是哪一组的水平高?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老师又问了三个小问题(1)怎么来比?(2)如果男生组去掉最后一个,会比较吗?这个问题意在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既可以比较总分,也可以比较平均数。(3)两组人数不一样时,可以比总数吗?应该比什么数?怎样比?此时,需要比较的就是平均数了。通过这个题目,培养了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最后,老师总结: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生:真正水平的数,中间数。通过听俞老师的这节课,首先感受到的是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更有利于孩子的思维活跃与学习。然后是教师教学首先要自己对于教材深挖,吃透教材,努力做到每一个字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听的第二节课是强老师的《圆的认识》,强老师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很大的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个人也比较喜欢这种教学风格。课的开始首先用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导入对画圆的探究。老师是用一个个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的,主要由以下几个问题:

1、怎么画圆呢?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画圆的方法,开拓思维。之后,请学生在纸上尝试画圆。让学生实际的体验,从实际体验中发现问题。

2、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请学生大胆的发言,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实际的体验,基本上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出来画圆要注意的地方。这时老师再出示正规的画圆视频,看完后学生再一次尝试画圆,加深对画圆应注意的点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是对圆的各部分的探究。由在操场上画圆引入对画圆工具的探讨,进而引入用绳子画圆。由老师(用普通绳子)和学生(用松紧带)在黑板上进行画圆比赛,引入对画圆时相同点的探究。此时学生很容易总结出来相同点有:定点、定长、旋转一周。又问圆与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不同?学生说一说。接着顺理成章的引入对圆的各部分的介绍。为了加深对各部分的理解,老师出了两个小问题:(1)在画出的圆里找出圆心与半径,并画上。(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半径是怎样的线段?然后由半径引入直径的学习,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是否是半径,不是半径而是直径。老师出示判断题请学生判断是否为直径,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直径是怎样的线段,加深对直径的理解。最后就是课堂练习了。

1、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能清楚看到圆心和半径的圆。

2、选辐条安装车轮。安装一个半径为3分米的自行车车轮,选什么样的辐条合适?有2分米、3分米、5分米、6分米的,请学生说一说选3分米的辐条的原因。得出半径长度都相等。由这个问题引入对半径的数量的探究,圆的半径有无数条。请学生说一说选6分米的辐条的原因,进而得出直径=2半径,又问在不同的圆上也可以吗?进而得出结论,在大小一样的圆上,直径=2半径。

听完这两个老师的讲课,我明白了以下几点:首先,轻松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学生的思维能迸射出更多的火花。其次,就是讲课时对于知识传授的梯度一定要把握好,一环扣一环,引导学生水到渠成的理解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课本,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了。

XX年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第2篇

教学研讨观摩会”学习心得

溢水中小张娜

11月9日至11日,在县教研室邓雅静老师的组织下,我与25位老师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英语课改十年成果回顾与展望教学研讨观摩会。名师、专家欢聚一堂,亲自挂帅,现场献艺、短短三天时间,我们有幸聆听了名师的精彩演讲,领略了名师的人格魅力,佩服名师的睿智,博学,还有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名师们的课堂,风格各异,精彩纷呈,让我大开眼界,感慨万千;专家报告,理论引领,给我指明方向,豁然开朗。下面我想将听课中所感受到的亮点与创新与大家共享:

一、选取教材地道化:

全国各地学校虽然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是不一样的,有牛津版的,有PEP版的„„但名师们给我们所展示的课,他们的选材都生动、鲜活,以孩子们的生活为载体,让他们在贴近生活的课堂上用英语展示自己的才能。如来自

江苏省扬州市的龚海平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节阅读课型“Paul finds a wallet”,课堂伊始主题的导入很有创意,他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on your way to school ?”让学生很容易的就进入英语课堂,联系实际回答问题,又通过“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 see 100 Yun ?”导入本课知识,提起学生兴趣,然后通过师生、生生交际带入了这节课的主题。虽然从来没有听过龚老师的课,可是他给我的感觉很亲切,一下子就融入到他的课堂中,自己好像也变成了他的学生,聚精会神的听讲。龚老师对小学的英语课堂很有研究,特别是对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很有他的独特的见解,我很认同在英语课堂上,英语老师不是小丑,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得到听课老师的笑声,而做很多和课堂无关的事情,课堂上的主角是我们的学生,我们应该让学生出彩,而不是总是老师出彩。

二、处理教材个性化:

平时上课或外出听课,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课,一般教师都是将文本中的重要词句以各种方式呈现并操练,以为自己已经完成教学任务,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其实这只是及其片面的自我安慰,只不过是形式大于实际罢了。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做到游刃有余地把握教材、处理教材,彰显自己对教材和课堂设计的个性理解,那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有多高?然而,在这次“名思教研”观摩活动中,我有幸地见到了这样一位有才能的教师,聆听到了这样一节有个性的英语课,实在是令在场听课的老师和评委所感叹!她是来自北京市光明小学的马荣花老师,她所上的内容是《Mocky’s birthday》,初看教学内容,自己也做了一些思考,但听了马老师的课后,觉得实在是敬佩不已。可以说整节课听下来,文本只是一个影子,借着文本再构了新的语言和语篇。她带着孩子们从教学过程、情感体验、文本体会到人生感悟,主线明确。整个过程,不仅孩子们,而且听课的老师和评委都处于情感的享受中。正是有之前语言大量的输入,才能有最后活动中语言的输出,学生的反馈再一次让在场的老师们惊叹!

三、名师 报告专家化:

龚海平专家专题报告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他首先为我们揭示了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种现状:教学语言非真实,然后他在报告中阐明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1、先有言语,后有语言;

2、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

3、先有语言,再有语法;

4、语言是发展的;5、语法的发展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他还指出:“全语言教学”是外语教学的最高境界和理想境界。

另外,我们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的田湘军老师的报告倍感兴趣。田湘军老师的语言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他的讲座生动、形象,内涵的寓意深远,值得人去深思。就像他所说的,一旦授者能抓住听者的注意力,并从情感上获得听者的喜爱,那么知识的习得就变得更容易、更简单。他的案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效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XX年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第3篇

笔者较为欣赏的有几位老师。首先是郑州外国语中学岳丽鸽老师纯正的英式发音。其次是重庆市巴蜀中学周静娟老师的语法呈现。她通过讲述“Mr.Going-to-do”故事的前半部分引入将来时“be going to do”, 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语言结构的具体运用。再次是南京外国语学校朱琳老师在上听力课时导入新词的方法和引导学生在表达时运用新词的教学设计。接下来是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吴奕佳老师讲解生词的方法, 她把这些生词组合成一个个小短文来帮学生记忆, 而且运用图形和动态图画复现生词以再次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是大连开发区第七中学宫旭老师的整体课堂设计, 她通过感知体验 (experience) 、理解强化 (practice) 、交际运用 (use) 三个环节把本节课的话题 (plans) 层层引向深入, 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在对be going to do这一结构的练习中注意人称转换, 让学生对这一结构的具体运用有了充分的体验。而她最突出的设计是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通过播放听力录音让学生感知不同人物的语音、语调并带领学生分析人物的不同个性, 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分析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 最终让学生都敢说、都愿意说, 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评委专家严谨而不失风趣, 他们结合自己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高屋建瓴地进行切合实际且有针对性的点评。这既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和鞭策了执教教师, 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处理等方面给全体与会教师以引领, 给人拨云见日、指点迷津的切实感受。

让与会教师印象最为深刻的点评专家要数程晓堂和刘兆义老师了。他们言语犀利, 直指问题的核心而又不失风度和幽默。总的说来, 他们高度肯定了执教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设计, 同时对教师们平时模糊不清的疑惑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也对教师们没有意识到的误区及时进行了纠正, 并指出了改进的方向。举例来说, 为了给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 很多教师往往尽力全英授课, 即使在很难用英语解释明白时 (尤其是解释语法时) 也还使用英语, 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让学生越听越不明白。那为什么不能用汉语呢?用汉语解释, 教师言简意赅, 学生又能醍醐灌顶。毕竟教师是拥有深厚汉语文化背景的人, 而不是只懂英语的语言教师!再比如, 为了体现英语课堂的活跃, 教师往往会多提问并跟学生互动。可是有些问题学生只回答“yes”或“no”, 而教师也很满意地继续进行下一个教学步骤。教师忽略了语言学习固然是一种语用的学习, 但更应该用来表达思维和文化的深度。所以, 教师应该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继续追问以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深度思考,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 教师在做课堂设计时往往为了活动而活动, 而没有考虑设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语言教学的初衷应是一种感知和体验, 如果体验真实、有效, 学生便达到了交际和表达的目的;如果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往往只能体会到一种热闹, 课结束了, 印象也没有了。

在课堂评价环节, 执教教师能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比如在讲授有关职业的话题时, 有个学生说:“I’m going to be a doctor and help poor people.”来自重庆的周静娟老师立刻说:“A kind girl.That sounds great.”, 而不是简单、匆忙地说“Sit down”。像这样丰富、中肯的评价性语言在授课教师的课上随处可见。也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正确时, 与学生击掌相庆, 这些都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外, 授课教师精心准备, 几乎每堂课都包含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给人无限回味。

本次观摩研讨还有一大亮点, 那就是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制订了课堂观察量表, 由各省推选的受过相关培训的上百位观摩教师组成“教师观察评审团”在观课时进行记录、填写。评审团的观察表数据统计在本次观摩研讨的单项奖评选中也发挥了重要的参考指标的作用。

XX年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第4篇

“语文教学不是支离破碎的解读,而是要回归母语教育的原点”“希望同学们诵读经典,传唱经典,成就经典”……5月14—15日,在江西弋阳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上,名家这样呼吁。“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计划”语文教改实验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学校行动研究”的重点项目,这项实验从2006年启动。此次研讨会由北京新学校教育科技研究院和弋阳县教体局共同主办。

研讨会上,与会人员观摩分享了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程美琴执教的《识字教学6》,深圳市福田区上沙小学王涛执教的《写熟悉的人》,江西省永丰县恩江小学曾慧琼执教的《渔歌子》;听取了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校长陈耀方、江西省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徐承芸等专家的名师论道。逸夫教育集团汪美琴、弋江镇一小杨依、弋江镇二小游园丽分别献上了三节教学观摩课。与会人员还观摩了弋阳县第五届叠山书院论坛,到“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校参观、学习和交流。

北京新学校教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黎青山,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余芳霖,江西省教育厅教科所所长吴重涵,上饶市教育局局长张义科,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人士共50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责任编辑:万永勇)

XX年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第5篇

学习心得

学习带来收获,收获转化实践,实践使我成长。经过两天的培训虽然身体疲惫,但是内心的收获更丰富,所以这是充实且有意义的两天。也因为能观摩到各地名师的示范课与讲座而感到兴奋不已,因此来谈一谈通过这次培训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预设有趣语境,让孩子乐在其中

叶建军老师的课给我们的深刻印象就是整堂课都紧紧围绕养宠物的话题展开。让孩子们身临其境,通过丰富生动的教学活动,层层递进,从易到难,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我感觉这种方式很值得自己学习。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也要试着运用以下方法:首先,一节课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要经过自己反复琢磨,不断修改;再者,要把简单教学内容丰富起来,不能单纯地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还有,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把握一个原则,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让孩子们有一个接受,理解,锻炼最后掌握的过程;另外,要学会运用图片卡与词卡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具来辅助教学。

2.让英语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听了主维山老师的课,感觉实用性极强,对于我们北方学生来说正适用这种逐步积累,补充资源的方式。随后的讲座中主老师的教学理念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在日后的教学中也要慢慢渗透这些观念:(1)孩子们你们对学习有充分的自主权,做那种学生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不是老师赋予的;(2)要在日常板书,或班级墙上张贴基础规则,每天学习;(3)养成阅读习惯要靠日常积累,因此平时可以布置简单的绘本任务,最后积少成多,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也就此养成了。

3.上课那些事儿

对于田湘军老师除了钦佩还是钦佩,听了整堂课感觉酣畅淋漓,意犹未尽。他活泼风趣的教学风格带动了全体学生,使整节课的氛围积极活跃,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浓厚,完全感受不到学习压力,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田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看似简单,但是紧紧围绕课程重点展开,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掌握了重点。把歌曲,律动,游戏等教学活动精巧串联,营造愉悦教学氛围的方式,虽然现在自己的教学还不成熟,但我以后也要尝试锻炼直至运用熟练。

4.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思考

刘宝杰老师的这堂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不太成功,但是从中我也收获到了很多:备课一定要充分,这样课堂发生特殊状况时,才可以快速应变;老师的课堂英语要尽量放慢语速,注意节奏与重读,这样才好让学生明白;(3)每一环节布置任务时,老师要先给予范例支持,让学生明白任务要求。另外刘老师教学耐心极佳,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XX年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第6篇

2012年4月7日已是初夏时节,我有幸前往州府参加了由黔东南州教育学会和北京志诚育师文化交流中心在凯里市举办的“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本次语文组研讨会是在凯里市篮球馆举行,4月7-8日两天,共听了四场学术报告,看了四节精品课堂展示。研讨会邀请了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闫学、贾志敏、崔云宏。课堂互动各具特色,他们的教学风格。教学技巧、风趣的语言艺术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很荣幸参加本次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带着一种敬仰和好奇倾听了各位大师的风采,领略到语文教学的无穷魅力。下面我谈谈此次学习的两点体会。

一、知识渊博,底蕴深厚

在这别开生面的课堂中,名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知识渊博,文化底蕴深厚。俗话说得好:“给人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是呀,作为一位符合时代需要的老师,只有文化底蕴深厚,才能调控整个课堂策略,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生成发展。我在听闫学名师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老师指导学生理解“花团锦簇”和“姹紫千红”两个词时,他指导学生通过比较、解字的方法,步步深入,展示图片理解两个词的异同。最后让学生从文章中感受到德国风景和德意志民族的美好品质。课堂上,老师教风独树一帜,语言风格自然多变。因此,我想一位文化底蕴不深厚的讲师能在课堂上应对自如,举一反三吗?我想名师之所以是名师,那是因为他们比

我们多付出一份汗水。当我们酣然大睡的时候他们也许正在探求更好的教学技巧,当我们为自己取得那么一点成绩而洋洋自得的时候,他们也许已经开始了下一步的教研工作。

二、语文课堂融进现代气息

听课之前,我看了《诗与图画的婚礼》这个题目后想:有这样的课吗?诗与图画如何举行婚礼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了贾志敏老师的课堂。课堂上,我一次次被贾老师呈现的那些诗所吸引,《树》《伞》《鱼》《消防队长梦中的金字塔》《战争交响曲》……每首诗都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收获。原来世上还有这样的诗!这些诗,以文字组合的形象给予了我们多少美妙的享受,多少深刻的思考!多么无穷的回味!这节课上,学生与我的收获可能相同。这节课上老师没有怎么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内涵,而更多地从文字组合的形象上来感受图案诗在排列组合上的丰富想像与深刻内涵。这节课,贾老师所交给学生的,不是如何去品味诗歌的语言文字,而是想带领学生感受这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课后,我深深反思,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接触到文学作品之外的来自前沿的新鲜信息,还要善于学习,善于捕捉,把丰富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们,引领孩子们在生命中成长。

这次凯里之行,虽然有些累,但是受益匪浅。“为师一辈子,学习一辈子,雕琢语文,也是在雕琢自己的美丽人生”,这是我这次参加“精品课堂展示研讨会”最深刻的体会。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我将永怀这份热情,一路追寻语文教育的至纯至美!

XX年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第7篇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宁夏行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4月3日,4月4日有幸参加了全国教育专家(宁夏)小学语文新课标新教法精品课堂教学展示观摩研讨会。听了四位专家的课,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城市,他们是来自清华附小的校长窦桂梅老师、来自南京琅琊路小学的周益民老师、来自兰州大学职工子弟小学的张玉栋老师和来自东北师大附小副校长王廷波老师。他们的课精彩无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方面很多。还聆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造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两天的学习对我来说可谓收益颇丰,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教育观念要更新。目前,随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这对于我们教师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是新的压力,我们教师要如何适应新形势变化的要求,这次培训能从思想观念上得到更新。

二、教育科学理论要学习。这次学习培训,很多知名老师都能以自己教学实践,在教育科学理论方面作了简要精辟的阐述,崔峦老师对新课标的学习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

三、教学方法要讲究。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艺术的综合表现。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从各位老师身上学到了不少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艺术,明白了不同的题材要上出不同的特点。通过这次学习我认为更应做一名新课程中有爱心,有创意,能够扩展教学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产生影响的具有注重人文关怀的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的说法已经有些过时,但若将自己拥有的那桶水变成不断更新的“活水”,又有何不可?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以学生为友,甚至以学生为师都是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勤学善思。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和谐地与学生相处,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教师尤其应该如此,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同时,不断的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终身学习,不断进步,这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为人教师的重要内容.

四、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越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有了很大的改进。参加这样的培训机会是难得的,我觉得自己身上的压力更大了,但我一定要把压力变成动力,今后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科学理论和业务知识,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改的研究和探索中,共同寻找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为新时代培养更多富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作出贡献!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XX年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第8篇

由上海师大小语教学研究中心、全国小语多思教学研究课题组、全国集中识字教学研究会、广西河池市教育局和金城江区教育局主办的“2010年全国小学语文多思教学成果观摩会暨全国集中识字教学研讨会”, 于2010年10月29日在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实验小学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贯彻落实新课改和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及《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 交流、推广小学语文多思教学新成果, 纪念集中识字教学创始50周年。

本次会议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多思教学优质课评比;二是与会代表认真观摩了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实验小学语文多思教学和识字教学的实验研究成果;三是专家组对金城江区实验小学“低年级语文多思整体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成果”进行验收鉴定, 并参观了实验成果展示。会上, 专家组挑选了四节优质课为大会展示, 还聘请了陈建先、金明东两位特级教师分别为大会上示范课, 集中识字教学研究会会长张田若先生, 中央教科所王晓霞博士, 上海师大吴立岗教授、吴忠豪教授, 以及课题组组长朱学思研究员分别针对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作了学术报告。

XX年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第9篇

2011年5月19日—22日,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由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上海研究部主办的2011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要求每位参赛选手先在会上作10分钟的发言:阐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理念、方法、效果,然后在接下来的10分钟内回答评委、专家、参赛老师的提问。这对于参赛老师来说是一种考验,它不但要求老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而且还要有灵活的应变、理解和表达能力。不仅仅要说清楚自己对参赛课的理解还要能看懂、看清楚别人的课。并能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整个会议始终沉浸在浓浓的学科研讨气氛之中„„

通过这次学习交流研讨,我深刻地感受到,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努力提高专业水平,精心推敲各种教学设计,还要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的优势,体现实用、便捷、有效、自助的现代教学技术特点。

这节课在探究图形的旋转性质这一环节,老师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再引导学生各显神通,动手操作进行验证,在学生作图有困难时,教者利用电子白板的透明度调整、旋转、标注、连接器等功能,让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旋转前后的三角形以及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为学生有效地探究旋转的性质打下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者还利用几何画板的智能交互和实时数据显示功能,先后变换旋转前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旋转中心的位置、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动态呈现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夹角度数等数据,既有力地验证了学生的结论,又让学生感受从“变”到“不变”、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规律。这一设计也让听课人耳目一新。

教者还利用白板软件内置的直尺、量角器、圆规、连接器等多种数学工具,直接、直观地测量或截取线段的长度、度量角的大小,从而清晰地呈现作图的过程与结果。例题的研究中,教师根据作图步骤,利用电子白板的多种数学工具在白板前进行作图,作图操作完全透明,不仅丰富了师生、人机互动的方式,还使学习更富有趣味性、生动性和灵活性。再次个人感觉如果学生在叙述的过程中,教师能及时的进行电子白板的操作那么这节课就显得更为流畅了。

XX年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第10篇

2015年7月13-16日,我有幸参加了苏州清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在美丽的江西庐山脚下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英语学科与信息化教学高级研讨会。第一次感受到庐山的烟雨蒙蒙和避暑胜地的奇妙。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受益匪浅。特此做了以下总结。

一:名师经验分享。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了不少专家,不少在教育一线奋斗是优秀教师。通过他们的经验分享,使我进一步懂得了英语学科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发展和未来。

中央电化教育馆研究部主任黄天元说,个性化学习是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测量与评价是个性化学习的过程与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测量与评价的发展,为个性化学习的实现与实施提供了基础与保障。黄主任并谈到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的思考。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院长程晓堂谈到了中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她谈到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不会降低,英语素养讲纳入中小学的核心素养。英语教育改革将给英语老师带来更大的挑战。

清睿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朱奇峰博士谈到,推动中国教育信息化,需要上下共同努力,和我们一起共同行动。外语学科全面拥抱信息化教育,将会领导中国整体的教育信息化变革。

这次大会原本是邀请了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俞敏洪先生,由于工作繁忙,还是带来了俞敏洪先生的录制视频。俞敏洪谈了对中小学英语学科与信息化教学的深刻见解。

我们所熟悉的刘道义老师已经77岁了,但是这次她仍旧激情洋溢的给我们做了演讲。刘老师谈到,教育的真谛是:使每一个生命个体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每一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片希望的蓝天。刘老师还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现在英语课程与教材的话题之中,体现在道德情感、文化素养、思维品质、语用能力、社会能力上。

全国铁路中学许时升先生谈到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英语教师实施机助语言教学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多媒体辅助英语课堂教学技能是指在传统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运用、修改或编制多媒体演示课件,用计算机将课堂中教师需要演示的文字、声音、图片、动画影片等有机结合到英语教学中。

同时参与这次研讨会的还有很多奋战在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于钢老师谈到了初中英语教学课件的设计。付春敏老师谈到了英语教学数字化发展综述。刘亦彤老师谈到了“潜移默化”信息化在小学英语听书读写中的应用。李文悦老师谈到了 信息技术,让英语教学走向“全面发展”和“深层发展”。吴蓉老师谈到了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听说读写。等等,还有很多一线优秀老师就自己英语教学和信息化结合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学习。老师们的经验之谈,将永远促使我勇敢向英语教学进行探索,终身学习。

二:通过这次学习,我重新对口语100进行了定位。语口语100网站是一个虚拟校园,是学校校园在数字空间的延伸。它使用美国Arivoc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和语音技术打造智能听说教练,帮助中国学生提高外语听说水平,全面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在这里布置课后的听说作业,并方便地检查监督。Aryn教练是给老师的一个听说助教,给学生的24小时口语教练,永远耐心,随时引导练习听说。学生可以通过网站,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来做听说训练。网站有哪些功能区?学生登录英语口语100网站后,首页可以看到老师的作业,每月排行榜,和好友的动态。点击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会跳进“听说练习“区。听说练习区是做听说练习的地方,可以选课,然后在智能教练辅导下做听力和跟读的练习。个人空间是练习记录保存,同学之间互相观摩交流的地方。个人空间里的个人设置,可以做很多个性化的设置,也可以修改密码和设定家长报告等操作。

三:进一步了解了清睿国际教育集团。

清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基于感知心理声学的语音评测技术为基础,开发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人工智能语音分析系统,主要应用于中小学生英语口语训练。该产品能够模拟一个精通标准美音和英音发音的口语老师,对学生的课文跟读进行快速响应,给予音节级的发音评价与纠正。公司通过互联网站和手机应用为广大外语学习者提供在线口语练习与纠音服务。简而言之,该系统为每个外语学习者提供一个口语外教。清睿最早创立于美国Arivoc语言实验室。独立研究和开发了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并打造智能口语教练。它是目前唯一能在互联网、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同步使用的口语训练产品,风靡日韩各国。2010年创立中国区公司,并根据国人学习外语的实际情况,对“智能口语教练”进行了改版升级,使其成为更科学、更有效、更适合中国学生学习外语,有效地帮助教育管理者提高教学水平,帮助教师布置和检查口语作业,帮助学生提高口语听说水平。技术改变学习,学习改变生活!我们希望,清睿的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能够帮助中国学生突破口语学习的障碍,享受外语学习的乐趣,带动口语学习的新革命

XX年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第11篇

聚焦课堂”小学数学观摩交流研讨会学习心得

铜陵市望江亭小学

陈君

2017年4月21日至4月23日,我很荣幸地与我校胡芳老师一起参加了在美丽的黄山市体育馆举行的全国第十七届“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非常感谢学校能给我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培训的三天时间里,每一天我都过得很充实,听课,听讲座,领略不同名师的课堂风采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思想火花的撞击。下面就来谈谈本次培训的点滴体会。

一、聚焦课堂,挖掘数学本质

各位名师在课前组织教学时,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和学生交流,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

此次培训所呈现的课堂凸显了学科特色,充满了浓浓的数学味道。它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与课堂实践相结合,向全国的小学数学老师做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强震球老师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注重了面积公司的探究过程。首先,通过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引出面积的计算,经历拼摆过程,明确计数面积单位个数的方法,突出度量的本质。其次,通过学生在长方形中摆面积单位,突出面积计算的本质是对二维面积的度量。再次,通过追问,突出计数面积单位个数的方法,结合具体的图形让学生数一数,让学生发现每行有几个,一共有几行,从而得出面积单位个数。最后,引发深入思考:

1、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单位的个数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最终探索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之后,可以熟练掌握知识技能,同时也能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以后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只是其中一节具有代表性的课,而来自福建的罗明亮老师带来的《你知道吗?》则给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一节课外拓展课。颠覆了很多人对数学课堂的传统认知。从2和5的倍数特征与3的倍数特征的区别入手,深挖其背后隐含的数学本质。为什么判断是否是2和5的特征只要看数的末位,而判断3的倍数特征则要求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来判断?以往我们只是将这些特征作为陈述性知识直接交给学生作为判断标准,并没有细细地探索为什么要这样规定。罗老师利用计数器很好地演绎了这个过程,让学生清晰地明白了其中的数学道理。这也引发了在座的很多的老师的思考,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对数学现象和数学原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同时要具备良好的开发教材的能力。

二、聆听讲座,引发深入思考

听课是一种直观性较强的学习,听讲座则能更加有效地理解课堂背后的教学理念。由于时间关系,每个老师的讲座长短不一样。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数学小王子张齐华老师的几句话。作为数学老师要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教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数学素养是根,树要长得高,根必须扎得深,所以我们要努力夯实理论基础。教学素养是干,这也是将内在学养外化的渠道。作为一名好的老师,必须要有良好的教学素养,深入浅出,担当好知识技能和学科素养的传输者。否则就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另外,数学老师还必须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个体,要想保持长久不衰的课堂魅力,人文素养不可或缺。以上观点在我心中引起了深深的共鸣。另外,张老师这几年的教学风格也逐渐趋于成熟,力争让他的课堂从教师出彩转向学生出彩,回归教学本质,不再靠一些外在表现力的东西去吸引眼球,这让我想到教学的艺术犹如其它艺术创作,最本真的反而最能打动人。沉下心来,抛去浮华,低下身子,真正去思考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学,以学定教,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三、反观自我,前路漫漫长远

XX年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第12篇

一、拓展视野, 更新观念

本次培训是采用课堂教学观摩和专家点评、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印象特别深的是西安高新第三小学鲁凤华老师上的《有趣的皮影》这节课, 鲁老师在教学中, 具有非常专业的精神, 准备工作精心充分:包括课堂上需要的幕布、灯光、皮影、音乐、视屏, 等等。同时, 在课堂中又特别注重师生互动, 充分利用肢体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 避免扎堆现象, 使交流时能共享更多的研究成果。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查找、整理资料, 在“做”中逐渐提高相应的能力。最后, 每个小组的学生展示自己团结协作的成果, 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乐在其中, 真正做到了乐有所学, 学有所乐。

随后, 在冯恩旭老师的讲座点评中, 我了解到, 在绘画发展阶段, 小学到高中是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 即小学一到四年级学生对美术普遍保持兴趣, 五到六年级对美术兴趣开始下降, 所以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态度是不稳定的, 这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形成极大的挑战, 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对美术保持一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想首先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 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要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 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当然, 最关键的还是要用真心、真情的态度去教美术。在教书过程中特别注重育人教育, 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地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传承

在讲座中专家提出:美术教师应该根据本地区自然风景、民间文化特色, 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在今后的工作教学中, 我们应该结合本地区风土人情, 深入生活, 潜心研究,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校本美术课程资源, 把有地方特色、有教师个人风格的课拿出来。

三、优秀美术名师成长路径

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发展, 不仅是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还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美术教师不仅要做美术技能的传播者, 还要做美术文化的传播者。美术对于每个学生都是人生必修,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 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 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完善自我人格。所以说, 美术不仅给生活带来色彩, 而且给人生带来意义, 一个人关注艺术不但是获得感性的愉悦, 同时还从中体验到自己生命的存在, 产生对人生境界的更高追求。我们教师应该从塑造人的角度出发, 做一个引导者, 带领学生步入艺术的殿堂, 并让他们在广阔的艺术空间尽情翱翔。

本次培训还为同行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有效平台。可以说, 学习中遇到的良师益友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与优秀同行们交流了各自的教学经验, 分享了各自的教育心得, 为自己今后的教学积累了丰厚的资源。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 我将努力把本次所学的理论知识, 认真贯穿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并树立终生学习的决心, 不断坚持学习与探索, 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技能, 竭力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XX年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第13篇

一、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整合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林xx的《城南旧事》的序言,王xx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时,引领学生读一篇带一本,勾起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例如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自然、质朴的表达手法,再阅读《城南旧事》第一章《惠安馆》的片段,进一步体会这种写法;阅读第二章《我们看海去》的片段,感受英子的天真、好问,体会童年的趣。侯华丽老师一节课教学《跑进家来的松鼠》、《松鼠》、《杨生之狗》三篇课文,读一篇带多篇,通过拓展阅读、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表达同样的感情,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像崔峦老师的课后点评说,如果思考怎样把多元化的理解聚焦到“喜爱”,再来朗读,这节课会更好。这也在告诉我,多篇课文教学,要抓住共通点,让学生去比较阅读,去发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最好是课外阅读,课内完成,课内得法,课外阅读。像读一篇带一本、读一篇带多篇,但也不能简单追求阅读数量的简单叠加,增加学生的负担。我想《少年闰土》与《故乡》整合教学,会怎样呢?期待着。

二、积极语用,彰显语文本色

XX年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第14篇

小河中心学校 张丽

缺少故事的童年是苍白的,没有书香的人生是灰色的,荒疏阅读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时代呼唤阅读文化,中国呼唤文化阅读。

——题记

总书记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也是教育梦。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实现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这是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用四个词表明自己心中的“中国教育梦”。2014年10月24日至26日,陕西教育学会在丝绸之路起点西安举办“新丝路,托起中国教育梦---“名师之路”第九届全国小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我与曹代香,徐先琴三位老师有幸参加了这次学习,收获颇多。下面,我将本次学习情况向大家作以简单的总结:

一、会议情况。

本次会议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礼堂进行。这次活动引进国际先进儿童阅读教育理念,交流国内外最新儿童阅读教育成功经验,构建全国儿童沉浸式阅读教育交流平台。本次活动内容包括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多种教材版本的教学。邀请了吴琳、王林波、张学伟、赵志祥、周其星、陈延军、将军晶、薛法根、何绮华、韩心娥、武凤霞等当今国内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语文特级教师、名师大家的示范课及专题讲座、点评。

二、学习感受。

这一次外出听课学习回来,总会有一种被“刷新”的感觉,除了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习能重新燃起我的教学激情,鞭策着我努力向前行。这些专家、名师的课、或设计精美、或朴实自然、或幽默风趣。我时常被他们的独到设计所折服、被课堂的情绪所感染,同时也为学生思维的火花所欣喜,在这些课堂中,让我领略了大家的教学风采及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精湛的教学技能,让我对新课改的理念又有了一次升华。特别是吴琳老师教学的《獾的礼物》、张学伟教学的《螳螂捕蝉》将军晶教学的《文成公主进藏》、赵志祥的《笠翁对韵》印象最深。

吴琳老师教学的《獾的礼物》,这堂课,吴老师指导学生看图编童话故事,让学生从獾先生怎样教动物们做剪纸、滑冰、系领带、做面饼说起,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及想象能力,继而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在此突然悟到:学生的习作与作家的创作是不同的,学生的习作是一种训练,就像学开车,先有种种限制,后才能自由。听了吴老师的课,我明白了学生的“习作”重在“习”,学习写作,先要学各种方法,先要进行各种练习,要先“限制”后“自由”。同时,吴老师在结束了送了孩子们这本绘本,老师用行动诠释了课文的精髓。

张学伟老师所教学的《螳螂捕蝉》更让我耳目一新,课中张老师让学生读故事,悟道理;扮吴王,练表达,学得有情、有趣、有效。课堂上,张老师不仅激情四射,而且幽默风趣,尤其是朗读的指导更是独具匠心。逐字逐句的为学生指导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加上动作进行表演,和学生一起表演课文,让学生挑选角色,看似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其实学生却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同时,张老师把一个大故事拆分成两个小故事,“螳螂捕蝉”,“少年智谏”。从小故事一步一步拓展最终使学生明白课文,了解吴王内心的变化以及想法上的变化。张老师以有效的朗读促成了高效的课堂。

蒋军晶老师的阅读示范课─《文成公主进藏》,通过抓住文成公主进藏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了解故事进过感受文成公主勇敢、智慧、不畏艰险的美好形象;研读想象神奇的情节,体会民间故事语言生动、详细神奇的特点。蒋老师不但讲课文,还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蒋老师通过抓住文成公主进藏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了解故事进过感受文成公主勇敢、智慧、不畏艰险的美好形象;研读想象神奇的情节,体会民间故事语言生动、详细神奇的特点。蒋老师不但讲课文,还通过纵深对比,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特别是赵志祥老师所教学的《笠翁对韵》,觉得这是一堂容量大,趣味浓,知识、技能和情感自然生成的课堂。学生在赵志祥老师亦诙亦谐的曼妙语言的引领下,走进了一个轻松而又厚重、有趣而又深刻的语言殿堂。这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课堂,而是语言提升、知识积累的愉悦之旅,是浑然天成、生成建构的精神乐园。整堂课,妙趣积累,自然生成,潜移默化地让“经典”在课堂上慢慢地浸润,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世界。不仅充满富含知识技能的训练,也有饱含深情的沉重,给学生以多方位、多角度的阅读冲击力。

总之,从这些专家精彩的课堂和讲座中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理性,还要有智慧,老师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这个课堂上尽显自己的风采。老师们以学生的长足发展为目标,将听说读写相结合,同时还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大量阅读。

三、努力方向

听了专家的课堂和讲座,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时常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现在我们的教学不能紧紧地被课堂束缚,要放开我们的眼光,要学好语文,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要重视母语学习,必须加强汉语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经典文学作品教学,写作教学等。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要让学生敢说,会说,想说,说得好。课上,要把主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尽情得读,回顾我们的课堂,平常我们也引导学生读,但只是“隔靴搔痒”,泛泛了事,与“有感情”差之千里。学生知道的所谓情感也是老师硬灌进去的,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非常重要。其次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是习得。也就是让学生多写,“我手书我心”,常写,常练。另外,学习语言的主要做法是课内得法、课外得益。还要让学生大量阅读,多给学生读书的时间,不要局限于课文上的教材,所谓的课外阅读,不是课堂以外,而是课本以外。

2、改变过去单一的“一课一文本”的阅读教学,要把内容延伸到课外。

首先要压缩教教材的时间:教材学习很重要,是培养读写能力的主要依据。但是仅凭教材的教学也是行不成都谢能力的。读写能力的形成还需要靠海量阅读的实践。目前,孩子的阅读量跟不上,语言文字运用实践效果普遍不高。所以,我们要大胆改革课堂,将原来的语文教学时间尽量压缩,将专门大部头书籍的阅读指导课与语言运用实践课引入课堂教学。其次,精读课和阅读课相济,文本学习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对于名家名篇要引导学生精读,就是讲好,讲透,不走马观花。略读课文要提高速度,教给学生粗略地、大体地读的本领,培养眼动的速度。第三是,大部头书阅读要走进课堂。语文课本的学习是“一掬水”,老师讲的再好,讲的再透,学生得到也只是一捧水。而大量的海读,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江河湖海。我们要提倡多读书,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到江河湖海去游泳。扎得越深,胆子就越大,视野就越开阔,经历就越丰富。

3、还要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大家风范我们学不来,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现在师生的关系,构建和谐课堂。

全国中小学班主任研讨会学习心得 第15篇

幸福愉快的时光,匆匆而过;名师激情的演讲,留在心底。为期两天的学习,收获颇丰,感悟良多。

日子太平淡,人的灵性会消失,在慢慢消去的过程中,梅洪建老师讲的《教育的迷失与突围》和刘银花老师讲的《教师职业幸福的生成》这个两个课题震撼我心,让我展开对这个职业思考。

下面我简述一下大致内容及我的心得:

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现代教育理论家很多,每个专家指一条路,就有很多条,搞得现在我或者说我们无路可走,在教育的征途中迷失了。有一首歌中唱到:“从生到死有多远,呼吸之间;从迷到悟有多远,一念之间。”梅老师用双手回去了我眼前的云彩,让我顿时感到春阳灿灿。梅老师特别重视班会。他在班会中教会学生

有积极的心态

(1)永远以自豪的姿态眺望远方;(2)永远以宽广的胸怀容纳世界;(3)永远以热忱的态度对待集体;(4)永远以感恩的心态对待他人;(5)永远以积极的心态欣赏自己。有明确的目标

(1)设定一个远大的理想;

(2)选择一个超越的目标;(3)策划每个行动的步骤;

(4)设想每个时段的任务;(5)盘点每天走过的路程。有思考的习惯

(1)每一个清晨,告诉自己我该如何度过今天;(2)每一个课前,我都养成预习和发现的习惯;(3)每一个课堂,监督自己紧随课堂行进节奏;(4)每一个课后,给自己留个空白段归纳总结;(5)每一类问题,将之集中分析以发现其规律。有自制的能力

(1)今天,我将开始新的生活,要彻底告别昨日的自己;(2)今天,我是班级优秀一员,要为班级荣誉努力进取;(3)今天,我必须锻炼好身体,要用行动诠释精彩瞬间;(4)今天,我要克服一项不足,用毅力战胜后退的心魔;(5)今天,我要用心告诉自己,原来前进仅是战胜自己!更重要的是要活出自己的精神来!什么是精神?

有人问东北军将领马占山:“日本人的武器装备精良,战斗力很强,你明明知道打不过日本人为什么还要打?”马占山回答:“就算打不过,我也要甩他一身鼻涕!”

这就是精神!

即使现在离高考只有一年的时间,我们还有的是时间,即使你认为你已经毫无希望,你也不能放弃,你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因为你是人,是一个一撇一捺就顶天立地的人!

不管我们曾经有多差,只要不放弃,不懈怠,不退缩,我们就能在奋斗中找到自己、赢得尊严!你将有资格对所有曾经企图鄙视你的人说:我将主宰自己的命运,我将创造自己的精彩!

我为成功而生,不为失败而活。

我为胜利而来,不向失败低头。

我要欢呼庆祝,不要啜泣哀诉。

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就了我。对我而言,有志者,事竟成。

我永远不再自怜自贱。

我想和学生一起宣读誓言。这个时候我们问下自己:你幸福吗?不要搞央视的胡扯,要进行心灵的呼唤。

尼采曾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他就能够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学生们清脆的问好还能否舒展我们紧锁的双眉?学生们宛转悠扬的诵读还能否激起我们心灵的共鸣?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还能否引起哦我们的兴趣?这几个问题可能不需要回答,因为我们患了“职业倦怠”。我们无法责备自己,只能慢慢转变自己。教师也是人,是普普通通的真实的人,也需要幸福的阳光普照。卡尔·明格说过:“教师是什么样的人比他教授什么更重要。”教书育人是一个需要激情和爱的活动。教师幸福了,有激情了,有爱了,生产的产品才是最高级的产品。

那么教师职业幸福的大厦如何构建呢?需要三个方面:德性、知性、灵性。德性是指师德,是构建职业幸福大厦的平台。苏格拉底说过:“美德即智慧”。

周国平也说:“美德的真正源泉是智慧,记忆中开阔的人生觉悟”。教育是一种自觉、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承担着继续历史的使命。

知性是指人际及自行智能,是构建教师职业幸福大厦的材料。

人际智能:是一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察觉、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作出适宜反映的能力。

师生人际关系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双方从年龄、身份到经理均有着显著的差异,教师必须意识到这种差异。

只有当教师学会领会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懂得如何作出恰当反应时,它就具有了师生人际智能,从而能提高教师工作的效能,自然也就能领悟到职业的快乐。

沉重不是教育的本质!憔悴也不也是教师的本色!灵性是指灵魂的丰富,是构建教师职业幸福大厦的粘合剂。

教师要学会享受生活。妨碍教师生活的,是教师自己。如果不能阻止自己卷入纷争之中,如果不能时时去寻求生活的真谛,如果不能训练自己的感官以发现生活的美,那我们只能被生活抛弃,一旦被生活抛弃,那么我们也必将被我们所交的孩子们鄙视。

要是要学会静气。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尝其中的乐趣,品味其中的意义。

XX年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第16篇

华东师大副校长梅兵教授代表学校向参会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她希望研讨会能够为教研员们带来前沿的理论和最新的信息, 为加强中小学体育教研员队伍建设, 提高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并在教学水平上做出贡献。上海市教委王平副主任肯定了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对于上海市学校体育工作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希望参会的体育教研员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 能够带领体育教师充分发挥体育课在立德树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方面的作用, 也希望参会的校长和体育教师能够为体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出谋划策。随后, 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卢逊处长就中小学体育教育教研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与希望:一是关注新型教学方法;二是弱化体育学习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三是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他希望全国各地的中小学体育教研员能充分发挥对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的领导作用, 带领中小学体育教师为实现这三点希望做出重要贡献。最后, 季浏教授进行了总结, 他认为全国中小学体育教研员一定要坚定信心, 深化改革;要坚持课程改革的方向, 强化立德树人的思想;要改革传统体育课的教学形态, 提高教学质量。

开幕式结束之后, 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汪晓赞教授主持上午的会议。首先, 由来自Nike公司公益部的许琳女士介绍“Designed to Move”青少年健康促进行动计划以及“活力校园 (Active School) ”项目;之后, 白莉莉女士和曼联足校的John先生介绍了“足球进校园项目”;最后, 段雨新女士和上海市特级教师朱德明老师一起介绍了“敞开校门”项目的运行情况以及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是在当前青少年儿童身体活动极度缺乏的背景下, 制定了关于促进身体活动的行动框架, 设计了积极的早期活动体验, 倡导将积极的运动体验和运动融入到生活中的基本理念, 鼓励青少年参与到身体活动中。

6日下午, 全体参会人员前往上海市静安区一师附小观摩“活力校园”项目现场展示活动。该校年轻体育教师刘恒玮向与会人员展示了一堂小学一年级足球脚内侧运球课;青少年篮球课外俱乐部 (YBOL) 总教练展示了一堂小学男生篮球基本技能课外活动课。两位体育教师的激情与活力、对每名学生需求的高度关注、学生的高度参与等都给参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观摩课结束之后, 青岛市体育教研员卢众、深圳市体育教研员刘晋以及曼联足校的John先生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

随后, 所有参会人员被随机划分成五个小组, 分别针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家庭教育与儿童健康习惯的养成、体育活动的运动安全三个主题进行了交流与总结, 并对在中国创建“活力校园”进行了深度探讨。组内讨论结束后, 各小组代表分别陈述了各组的观点, 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相互交流思想和观点, 共同分享了一线教师及教研员的心声。

上一篇:啤酒的电视宣传广告词下一篇:自信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