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开展特殊教育的几点粗浅建议

2024-09-17

中职学校开展特殊教育的几点粗浅建议(精选10篇)

中职学校开展特殊教育的几点粗浅建议 第1篇

中职学校开展特殊教育的几点粗浅建议

2013年9月12日,《羊城晚报》一则题为“13所中职学校首开特教班”的新闻,点燃了广州市有轻度智障的初中毕业生家庭的希望。报道主要内容为:“广州市将在全市11个区开设13个特教中职班,9月28日至29日,具有广州户籍的轻度智障或自闭症学生可到各开班学校报名。从2013年秋季起,广州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13所中职学校开办特教中职班,为全市适龄的轻度智障、自闭学生提供中等职业学历教育。首批开设的特教班学校分别开设了面点、义齿成型制作、工艺美术、计算机应用、社区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汽车美容装潢、园林绿化、电子技术应用等9个专业,面向市民提供近200个优质学位。”

我校是首开特教班的13所中职学校之一。对于开设特教班,我校是积极响应、行动迅速、满腔热情,因为我们深知:职业教育是改变残疾人命运,提高残疾人生存质量,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就业,打开幸福之门的途径,特殊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但是一个学期下来,我们深感困难重重、力不从心,体会到:要做好中职的特殊教育工作,仍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从一位管理者的角度,我粗浅地认为:要做好中职的特殊教育工作,目前要解决四个问题,特殊教育有关政策要落实到位、建立

特殊学校与中职学校间的帮扶、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建设资源教室等。

一、特殊教育有关政策要落实到位

国家省市均有加快发展特殊教育的有关政策、意见、制度,但目前普遍关注并得以落实的是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阶段,而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工作相对滞后,在具体的工作中许多政策没能落实到位,如特殊教育的教师编制、教师津贴、专项经费的投入、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康复设施和社会适应能力设施及辅助用品用具的配备,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等,均需政府加以关注,落实政策统筹解决。

二、建立特殊学校与中职学校间的“手拉手帮扶”

1、面对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我们中职学校难以解决,需要得到特殊教育专业人士的帮助,这样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持就显得十分必要。建议利用区域内的有效资源,实行“区属特殊教育学校帮扶本区开设特教班的中职学校”,特殊学校发挥办学优势,拓展学校功能,使“手拉手”的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如我校虽然开展了中职的特殊教育工作,但没有一位领导、老师是特殊教育专业或有特殊教育工作经历的,面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教学、康复、实训、基本建设、管理等工作,需要得到“手拉手”的学校全方位、近距离的指导、帮助,才能使特殊孩子“同在蓝天下,共同接受良好的教育”。

2、建立“双学籍”制度,建议每名中职特教班的学生根据需要定期到特教学校接受特殊教育和康复辅助训练。使特教学校和中职学校的优势形成互补,更好地满足残疾学生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和融合教育的需求。

三、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

要提高中职特殊教育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基础保障,也是帮助特殊学生实现求知梦、就业梦的前提。就中职学校目前的现状来说最为急需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要有高素质的特教教师。

1、要落实编制,有计划地引进专业水平高的特教专业教师,目前我校既无特殊教师的编制,又无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

2、进一步加大对在职特教教师的培训力度,改进培训方式方法。目前,广州市非常重视中职特教教师的培训工作,但我们有“远水解不了近渴”之感,培训多、理论多、实操少。建议:

(1)成立“广州市中职特殊教育教研组”,中职学校开设特教班在广州市是新生事物,可否在现有的“广州市中小学特殊教育教研会”中,增设一个“中职特殊教育教研组”,统筹、指导、组织广州市中职学校特殊教育的教研活动。

(2)基于中职开设特教班的工作过程来设计课程,以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任务为核心,将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分成多个子任务,围绕如何完成一个个的工作子任务来进

行培训,侧重实践,重在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任务。这样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与工作紧密结合的培训,就能有效推进中职特殊教育工作的开展。

(3)培训要接地气,进学校、入课堂。首开特教班的13所中职学校均无特殊教育的任何经验,我们的培训教师、特教专家、资源教师能否直接进入中职学校,亲自上示范课、组织观摩课、指导开展教研活动、现场解决问题,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3、要更加关心和关注特教教师的困难和需求,解决职称晋升问题、提高待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使特教教师获得成就感和社会认同感。

四、加大投入,建设“资源教室”

资源教室作为一种教育措施,是专为特殊学生提供适合其特殊需要的个别化教育的场所。建议政府加大投入,指导中职学校建设“资源教室”,通过“资源教室”为特殊学生补偿其身心缺陷,进一步开发潜力、发展优势、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树立自尊、自信,塑造健全人格创造有利的条件。

中职学校开展特殊教育的几点粗浅建议 第2篇

为了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使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一开始就能够科学化地进行,为了认真总结经验重视其中存在的不足和各种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必要开展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科研。同时,由于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它与一般的学科教育课程教育不同,其成果不在于学生掌握多少心理学的名词和定义,而主要表现在接受教育后,学生个体心理素质水平的发展程度。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和其质的提高,有赖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指导。现就对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谈几点建议。

1、要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发展,而且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调查表明,学生不良情绪的80%来自于身边的长者,当然也包括教师。因此,应把师源性的心理行为问题减到最低程度,避免学生受到消极影响,从而优化学生成长的环境。第四,使学校每一位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对每个教师都应提出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尤其是课堂教学中,使每个教师都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

2、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发展性的,因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要放在发展性问题上,以全体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对学生成长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予以指导,同时还要兼顾极少数有障碍学生心理的治疗与行为的矫正。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模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小学可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初中可以体验和调适兼顾,但要始终贯穿一条活动主线,突出实践性和实效性。同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从生活辅导扩展到学习辅导、职业辅导并重,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还要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主体,即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体,家长也是主体,把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构建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丰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今后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会采用多种途径和多样化的方法。例如提高各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纳入学校正规计划中,保证课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可以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心理调节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惑。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组织创造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亲身体验来提高心理素质。利用班主任工作、班级或团队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有意识地开展一些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团体辅导和教育干预,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咨询。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形成三者结合的教育网络,减少学生内心的矛盾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要构建完善的指导网络,善于发挥多方力量。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指导,就得让班主任、任课老师、教务处去做。一些造成行为失范的心理问题的指导让班主任、年级组长、政教处去解决。从我们的实践来看,最重要的一方力量是班主任,许多指导工作靠他们去做。

5.要善于区分问题学生的类别。有些学生的问题的成因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而有些问题学生是因为他的道德水平低下引 起的。对于道德因素引起的问题学生,我们对他进行心理指导往往徒劳无功的。要由政教部门去解决。

6.要积极地为指导对象创设成功的体验。特别是在矫治、预防层面的学生,其心理问题往往是由于反复的失败形成的(如学习困惑),成功的体验不仅可以减弱乃至消除其心理困扰,而且有利于其恢复自信心,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同时,许多良好心理素质(除耐挫素质等外)的形成也很需要成功的体验,以此来不断强化,使良好心理品质尽快形成。

中职学校开展特殊教育的几点粗浅建议 第3篇

1 构建全程职业指导理念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近几年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一门课程,多为2个学分,36学时。承担此门课程教学工作的往往是非专业教师,未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有的学校在第一学期开设,有的学校在第四学期(实习前)开设。也有些学校只是在毕业前进行突击就业教育和面试指导,这种职业指导仅仅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不能真正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职业、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笔者认为,学校应对职业指导工作进行系统的规划,构建全程职业指导体系。就是从新生入学伊始,首先开展专业教育,通过专业教育,使学生了解自己今后从事的专业对自己的能力要求、知识要求,从事本专业应该具备的职业资格,即走向工作岗位前,自己要做哪些专业方面的准备;然后向学生介绍职业的内涵、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的养成、今后从事专业的职业道德要求;最后要介绍职业兴趣、职业性格在职业生涯中的作用,让学生明确职业群对兴趣、性格的要求,并告诉学生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让学生在了解职业兴趣的种类和兴趣对从业重要性的同时,强调职业兴趣既可以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培养,更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活中得到强化。同样,性格是可以完善的。一些职业对从业者性格有特殊要求,性格有许多天生的成分,但却并非一成不变,人群中有许多因从事某种职业而改变性格的实例。通过指导使学生在入学初就能明确学习目的,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珍惜在校的学习生活,适应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激励学生不断丰富、完善自我,朝着自己今后的职业方向努力,学好专业基础课和文化课,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随着学习的深入,要向学生灌输职业能力在今后就业中的作用,让学生知道能力是可以提高的。由从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组成的综合职业能力,可以在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具有未被发现的潜能,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中受到压抑的青年人,可能具有更多的潜能。这些青年人进入职业学校以后,给予恰当的引导和合适的环境,潜能就能变为显能,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卓越的才华。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全面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择业观念、就业技巧和国家积极的就业方针政策、劳动法等方面知识,侧重就业技能、技巧的指导,让学生了解劳动力市场及其运作机制,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竞争上岗和正确的就业观念,掌握面试技巧,并鼓励学生到有用工意向的单位进行短期实习,进一步了解社会,在思想上、能力上为他们走上职业岗位做好充分准备。所以,笔者认为职业指导课程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将内容拆解至不同学期,使职业指导工作具体化、系统化、效能化。

2 搭建全员职业指导平台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为了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多数成立了专业的就业指导机构,也有的是由学生管理部门兼任,职业指导的点比较单一,教学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认为职业指导工作就是这些专职职业指导人员的工作,似乎与己无关。这种观念是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一大误区。职业指导工作应该是全员的,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把职业指导工作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使职业指导工作深入到每一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渗透。学校应该聘请职业指导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职业指导理论、技能的培训,使全体教师认识职业指导的重要性,掌握职业指导的基本理论和内涵,自觉地把职业指导工作纳入教学之中,打一场职业指导的“人民战争”。例如:在政治课教学中融入职业指导内容,会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指明成功的成才之路,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实践性、思维性、社会性,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安排学生进行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品质,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全、面客观地了解每一名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引导学生朝着自己的理想努力。职业指导与专业课相结合,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使学生在学习中熟悉专业、了解专业、热爱专业、准备专业,增强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就业竞争能力;职业指导与体育课、劳动课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抗挫折的能力等。不同的学科教学都会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不同的帮助和影响,将职业指导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会使这项工作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 在活动中进行职业渗透

职业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职业指导理论,运用正确的观点、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就业形势和用工制度等状况,正确认识社会,合理选择职业。《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指出:“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模拟创业、创业有成者的典型案例教学和报告会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供创业信息和咨询,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帮助。”由此可见,职业指导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有意组织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行为是非常有效的。抓住新生入学这个有利时机,开展专业知识的系列教育,如组织新生参观校园,开放所有专用教室、教学场所,向学生介绍学校的专业结构,展示办学实力;用录像片、橱窗宣传等形式向学生形象地介绍教学及实习成果;聘请往届毕业生中的成功典型回校现身说法,介绍个人成才经历和接受职业教育的意义,从正面启发诱导;邀请实习单位领导来校做报告,提出职业要求和希望,进行成才教育,带领学生到医院进行现场参观,熟悉自己今后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对素质能力的要求,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成才欲望;利用5·12护士节的机会,开展护生授帽活动,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的自豪感和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护理专业中开展岗位技能竞赛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的提高,营造良好的专业能力培养氛围,在活动中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意识;组织学生去老人院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参加活动,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了运用,体验到了成功,进一步认识了专业、了解了专业,提高了学生的从业能力,获得了必要的工作经验,为学生毕业后尽快进入角色奠定了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往往能取得较明显的自我教育作用。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使他们在专业训练中增强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质,有利于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从而学有所长、学有所获,不断提高对所学专业的认知程度和职业热情。

职业指导工作不应拘泥于课堂,应在职业指导课程之外开展动态的职业指导,如举办讲座。聘请企业的人事主管到学校讲解企业需要的员工素质(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等,还可以聘请企业优秀员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解自己成功的经验;举办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座谈会、专题办报等,让学生明确自己是谁、自己想成为谁。职业指导应全方位融入学校工作,以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为特点,让学生感到亲切、实际[2];应有专门的就业指导队伍。

4 通过科研深化职业指导工作的内涵

职业指导是一个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及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体,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摆在职业指导工作者面前的课题有待于不断探索、深化。要求学校要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专门职业指导队伍,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开展调查研究,调查学生的就业困难,进行归因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深入调查社会的就业岗位、本校学生的就业岗位范围,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立项科学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以科研促进职业指导工作的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进一步深化职业指导工作。

5 改进职业指导教学模式

职业指导课程是学校开展职业指导的传统途径,应充分发挥职业指导课程的主渠道作用[3],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真正为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服务。首先,打造职业指导教师队伍。职业指导课的任课教师应为国家职业指导师,既具有职业指导的系统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职业指导能力,并深入研究学校开设的专业和各专业的就业市场需求。其次,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在“原则不变,方法常新”的思想指导下,充分挖掘学科领域中丰富的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案例,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新鲜感,从而引导学生逐渐走进“职业”,感受“职业”世界。从教育途径上看,如果只局限在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大课堂,把课堂转移到工厂、药店、医院。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走进人才市场,调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深入父母的工作单位,了解父母所从事职业的特点,从而提高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加强就业技巧的指导和对称就业信息的传输,减少摩擦性失业。

笔者认为,职业指导工作不是简单地开几门课程就能解决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总体规划、全员参与,涉及教育教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诸多方面,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职业指导工作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对学生就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唐玲,蒋舜浩.对高校职业指导模式变革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4,1:82~83.

[2]赵云猛.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5:72~73.

中职学校开展美术教育的几点措施 第4篇

在新学期第一节课“软陶”的讲授中,计划采用模块发教学方式,利用四周的时间完成软陶课的教学,同时也是探索信息教育手段与传统口头授课相结合教学的起步。由于是第一节课,为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动手创新的目的,故采用PPT教学。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是对软陶做详尽的介绍,其次采用边看PPT边实际操作,教师通过循环指导的授课模式完成本次教学。针对学生生源美术基础薄弱或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接触过美术的现象,通过新鲜的教学课程,直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吸引学生眼球,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与创作力。

在公開课“命题画创作”中,由我校的龙头专业学前教育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起上课,进行命题画的创作,其宗旨在于由有美术基础的幼师专业学生理论上带动微机专业的学生,由有Photoshop软件操作熟练的微机专业学生技术上带动幼师专业学生,达到既有思想,又有主题,同时兼顾Photoshop软件庞大的设计和修饰特点,创作出出色的命题画。教学活动以两个专业学生穿插结组的形式展开,通过互动、讨论、实践、反复修改达到最终的创作目的,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专业互补上也实现了学习的最大化。

按照教材和教学计划的要求,手工制作中的纸工部分所占比重较大。通过了解,学生对手工纸捧花的制作学习有着极大的兴趣。在“手工—纸工”一课中讲授手工纸捧花的制作。本节课采用从网络上下载各种花型的制作视频来进行教学,视频通过投影仪呈现既直观又清晰,学生学习起来很方便。在重点、难点环节可以重复观看,反复操作,同时采用循环指导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对这种几乎没有接触过的教学方法非常认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练习,很到位地掌握了关键环节的操作方法,同时还学到了一些课本上没有涉及的扩充知识。

中职学校开展特殊教育的几点粗浅建议 第5篇

1、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以规范管理保障教学质量提升。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省专业教学标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做到教学过程检查常态化,通过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以促进良好教风的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证。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鼓励教师学习进修,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培训,加速专业成长。建立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机制,强化教师实践技能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师风,强化敬业、乐业和奉献精神,实现我校教师社会满意度的明显提升.3、加强实习实训教学,以赛促教。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学校培养目标,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确保学生“学得会,用得上”。根据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开发教学项目,形成以能力为本位,实践为主线、项目为主体的新型课程体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新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训实习计划。专业技能比赛是职业学校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我们要以省市两级师生专业技能比赛为抓手,按照“明确赛项规程、制定技能标准、人人参与竞争、择优选拔推荐”的原则进行训练和参赛。逐步建立以校内技能大赛为基础,以省市技能大赛为目标的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加强教科研工作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强化专业教研组功能,建立高效运行教科研运行机制。教科研工作,以质量提升为目的,以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和课程改革高效教学活动为中心,突出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做到学习与交流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学习与考核相结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完善教研教改活动制度,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教研教改专题活动,组织教师研究专业教学标准,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索质量评价。教研活动有计划、有总结、有考勤、有记录。

5、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共享网上资源、备写电子教案、制作电子课件,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督促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努力提高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逐步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列入教师考核的内容。

中职学校开展特殊教育的几点粗浅建议 第6篇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百年邮政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百舸争流,各领风骚数十年,未来邮政如何发展?明天邮政将会是怎样?是每个邮政人经常思考的问题,个人也有些粗浅建议,供领导批评、指正。

一、宏观集团规划层面

1.本质上邮政属于服务行业,建议站在邮政客户的角度设计产品、流程及服务(以邮政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邮政客户带来便利与价值,企业内部管理或利益分配的需求不能影响客户的便利与基本价值)

2.建议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自助化、自动化应用水平,引导邮政客户通过互联网网络、自助终端设备等自助服务,提高服务的便利性、更广的范围、更长的服务时间。

3.建议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全球范围内各类合作伙伴的有效协作,特别是尽快实现集团内部各部门、各业务板块之间的紧密协作,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更好的客户服务体验。

4.建议建立邮政的数据中心与信息研发中心(高层似乎已有考虑),主要是提高企业核心创新、建设能力以及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建议信息局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比如:前沿信息技术的跟踪研究、软件开发与测试、信息系统项目的管理与监理等),信息局才能有机会承担更多集团信息化的职责。现代企业很难抗拒信息化浪潮,但是企业信息化的工作与职责必将、也只能落在有能力、合适的组织与人员的肩上。

5.建议站在集团组织层面设计、规划、实现信息系统的安全,而不是站在各个应用系统的层面以期实现信息系统的安全,因为信息系统离不开网络,集团企业内部鲜有孤立的信息系统,而安全具有典型的“木桶效应”。

6.提高集团信息系统横向的聚合度,当前上下级间跨区域的信息系统聚合已经比较成熟,现在已经到了集团层面横跨业务或职能管理部门之间的横向聚合信息系统的阶段了,建议加强信息系统整合,减少信息系统数量以及网状复杂的系统间接口。甚至可以考虑到与合作伙伴的信息系统整合,进一步提高效率及更好的客户服务体验。

二、具体实施需求层面

1.时不我待,顺风、淘宝等新兴民营企业已经收集了相当数量的名址数据,建议百年邮政尽快落实邮政号的应用,方便用户用邮的同时,加强邮政客户隐私的保护。与之配套措施:加强城市投递网的建设,考虑为其他的快递公司提供代投递服务,进一步扩大投递端的市场份额(当然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建设,确保投递质量)。

2.建议启动邮政综合门户网站建设,实现邮政客户一次登录,即可自助办理非实物处理的邮政各个板块的业务,如:购买邮品、邮品交易、预约自动发送贺卡、输入信息发送实物邮件、预约上门收取包裹或快递、汇款、缴费、买保险、订阅期刊、网上购物等业务,同时保存邮政客户现实的社会关系网数据信息,在方便客户操作的同时,可以方便实现客户行为、关系分析,创新新产品或服务。配套措施:解决好内部利益分配,确保自助式受理服务与网点受理服务后期处理的一致性,以及企业信息系统的高度整合、更灵活的架构适应新业务需求。

3.建议适时启动招标合适的合作伙伴,研发自主知识产权、方便客户用邮的自助设备,如:与后台信息系统网络连接的、占地小且方便置放小区或街头的自助收寄及自助投递设备、网络化的信息邮筒或邮箱等智能终端设备。

4.建议利用邮政品牌与资源优势,尽快启动期刊实物、电子有机结合的发行方式,实现用户使用平板电脑、电视等终端阅读期刊,整个流程完全可以实现自动化,在成本、时效、服务范围、易于实现国际化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报纸期刊的电子化发行应是一个发展趋势,竞争对手正在培育市场,有利邮政的时间窗口已经很是迫切。

5.建议利用成熟的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平台,为社会企业、公众提供信息采集、费用支付、实物运输、终端投递的物流服务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机票预订、票务代理、公共缴费、票据寄递、照片打印、图纸输出等业务。

6.建议开发通用的物流高端产品,实现邮政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在输入邮件号等信息后可以近乎实时监控邮件的位置信息,足不出户监控重要邮件的运行轨迹,甚至直接与邮件保管员进行视频通话。

7.建议实现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自助发送贺卡、报刊与新邮预订;借助11185语音平台,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实现与方便不会书写的人们自助发送实物信件,扩大普遍服务范围与新增普遍服务方式;通过操作电视遥控器自助查询邮件信息或者阅读报刊等创新型业务。

对成人教育工作的几点粗浅思考 第7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成人教育将进入一个机遇和困难并存,发展与压力同在的特殊时期。面对残酷的竞争环境,怎样才能在改革的震荡中站稳脚跟,找到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成为了每一位教职工都必须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通过对我院五年来成人教育发展历程的总结和反思,谈一谈自

己对成教工作的几点粗浅看法和认识:

一、成人教育工作的现状:

成人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升国民素质,满足公民多层次教育需求以及带动其他层次教育提高的重要使命,可谓教育现代化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这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部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是中国成人教育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站在历史的新阶段,展望未来,可以说: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发展成人教育。尤其是国家实行“文凭工资”后,成人教育进入空前火热的阶段。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由于国家对成人教育的放开,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成人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纷至沓来,成人教育的学习形式、办学规模也越来越多样化,成人教育招生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夺战”。面对众多的招生学校,考生将会如何选择?我们又将如何来适应市场的变化?我认为应当紧紧把握办学方向和办学质量两个方面,即做到:意识超前、市场领先、教学为本、质量第一。一是要面向市场需求,在专业设置上下功夫。成人教育有其特殊和内在的规律。首先,成人的学习动机更明确、更有针对性,既围绕职业需求,又关注直接效益;其次,成人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无时不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相联系,所以必须瞄准产业和市场的现实变化与预期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学员实现个人发展、转岗就业、提高技术层次设置教育模式和教学计划。几年来,我们想方设法在市场与专业设置上寻找突破口。一方面,加强对“会计”等老专业的教学管理和宣传,使之成为优势专业;另一方面,积极进行市场调研,把握市场需求走向,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主动走向社会,调查市场需求,了解人才培养、培训趋向,结合部门、企业实际需要,前瞻性地设置专业,实行开放式的联合办学。几年来,我们结合区域经济需要,相继开设了烟草、城镇规划、经济管理、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十多个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专业,使我院的成教工作成为独具优势的亮点,得到了社会、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认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要结合成人的学习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成人教育学员的特殊性表现在:一方面存在工学矛盾,另一方面学习中也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因此,我部在处理好工学交替矛盾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满足学员的不同需求。并在具体培训学习当中,急学员所急,想学员所想,学员在报名时便通过问卷方式了解学员所需的培训时间,根据学员实际情况编班,分为、晚班、脱产班等几种班次,真正解决了学员后顾之忧。在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上,突出针对性、实用性是成人教育增强吸引力的关键,抓住学员的心理和工作实际,加强教材建设,改善培训内容与实际联系不紧的现状,遵循学以致用、按需施教和注重实效的原则,提高教学内容和教材的起点,使学员做到学有所用,学于致用。

二、对新时期成人教育工作的几点看法和意见: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院的发展与每一位教职工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学院的发展关乎每一位教职工。要充分认识成人教育在新的发展时期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针对当前生源萎缩的现状,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今后我部成人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方向和思路,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开创新的发展之路。

只要大家都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做到顾大局,识大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积极发挥个人能动作用,就一定能够开拓出新的工作局面。

2、面向市场将经营纳入管理内容,以市场为导向,全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社会适用性。成人教育有别于义务基础教育,它同经济关系十分密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教育工作必须转换办学形式,要注重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我州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信息,根据全州的产业结构、支柱行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开展五年一贯制。在初中三年教学段里,由于诸多的原因,有少部分同学文化课成绩落后,成为中考无望的学生,他们往往成为考试成绩排队中不受学校和老师的欢迎一部分。而五年一贯制的开展,不仅给这类学员创造了优良的学习条件,同时也为办学院校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效益。两年前,我省在xx大学、xx师专等学校开始试办五年制高职,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3、建立约束机制,创新制度管理。制定相应的教师职责、教师考勤制度、课堂教学制度、考核制度、教师听课制度、备课制度、教学纪律及教职工奖惩制度等多种教学、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依,以制度管理人。

4、建立奖惩机制,创新绩效管理。根据细化、量化考核结果,根据业绩大小及工作效率的高低,建立完整、公平、合理的奖惩激励

制度,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5、促进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21世纪是教育信息化的社会,也是学习化的社会。加强对教师队伍将成人教育办成一个多种方式教学、多种渠道办学、多方位感受教学的立体教育服务体系。任课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研究式教学,注意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并努力学会编制电子教案,积极采用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扩大教学知识量,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逐步做到最优化和现代化。

6、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素质,突出质量观念。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要确保教学质量,不仅要靠管理创新,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应有计划的选派部分成人教育的教师经常参加技能培训或业务进修,做到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术过硬,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能够真正胜任成人教育教学。要结合成人教育实际,设身处地为学员考虑,逐步完善专业设置、学员学籍、教学档案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以“低起点、高目标”为原则,针对生源质量下滑,学生入学时文化基础,综合素质都不高的现实,组织教职工认真讨论,以积极的态度,开展因材施教,真正体现为学员服务的思想。教师要满足学员要求,做到精心备课,认真讲授,征求意见,改进教法,热情辅导“五到位”。要根据成人社会经验丰富、理解力强等特点,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教学。每个环节的管理,每个制度的执行都必须认真负责,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在教师中开展评优质课、写优质教案和优质论文活动;加强和完善教师听课制度,深入了解教学情况,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7、改革招生制度,增加学院的生源。衡量学院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生源,只有想方设法增加生源,扩大规模,职业教育才能持续发展。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把以往“坐在家里等学生”的状况变为“走出门去招学生”,实行全年招生,抓好招生宣传工作。一是利用电视拍摄专题片进行直观宣传,展示学校的育人环境,宣传学校优势专业、教学设施及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使考生看得见、信得过;其次,利用当地各种媒体进行专题宣传,宣传学校的发展历程及灿烂前景,介绍学校各专业的课程开设、培养目标以及优秀毕业生的事迹;三是组成招生小分队,分片包干,深入各县(市)、乡镇、企业及相关单位,进行招生宣传。

8、树立服务创业意识,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强化服务功能,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

9、加强学员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近年来,我们在教学管理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开展学员的课外活动方面却做得不多。可以利用集中面授的时间进行班级联欢,开展球类比赛等活动,丰富学员的课余生活,加强成教部与学员的沟通及联系,增进同学和师生间的友谊。

总之,我院作为全市唯一的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师资、专业设置、实验实训、校企结合等教育资源和教学经验方面更为丰富、更具优势、更能发挥学院的名牌效应。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应齐抓共管,以职业教育带动成人教育,以成人教育促进职业教育。这样,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开设多层次的办学形式,拓展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拓宽成人教育的培训口径,使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在整合中共同发展壮大,共同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中职学校开展特殊教育的几点粗浅建议 第8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学生实训技能的提高是分不开的。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增加实验实训课程,完善实验室管理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

1. 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性

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来看,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各职业学校目前改革的重点也是加强实验实训工作。以技能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教学上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其最终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实验室在担负这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积极探索试验室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职能,创建规范化的实验室,则显得尤为重要。

2. 实验室现状

2.1 实验室技术力量不足。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验仪器设备短缺,实验场地少,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实验室设备更新和添置困难,造成了一些实验因仪器欠缺而无法开设,还有的十几名学生合用一台仪器,严重影响了实验效果,也难以适应学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二是实验教师欠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再教育欠缺,同样影响实验的教学效果。

2.2 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不当。

在实验教学中,大多数的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存在严重的重理论轻实验的倾向,学生也不重视实验课。在实验教学方法上也存在不足,在实验课上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教师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进行讲解,再作示范操作,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这样就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不利于对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3 仪器构置缺乏科学性。

教材几经改版,部分设备被闲置,导致设备利用率低,投资效益差。一些需要的设备又因资金问题无法购置,造成了一些实验因仪器设备缺乏而无法正常开设,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降低了教学质量。

3. 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3.1 建立及完善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实验室的管理,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因为它是协调和处理实验室工作的依据。如《实验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学生实验室守则》《实验室仪器设备报废制度》《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另外还有仪器设备的借还手续,等等,从而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体系。制度有了,但执行的力度不够也是不行的。因此必须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监督管理,使学生和工作人员时刻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实验室管理的水平。

3.2 科学购置仪器设备,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

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功能上科学”的原则与实验教学的需要,正确选择购置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在仪器购进后,必须分类、建帐,做到帐物相符。平时要加强仪器设备的清洁、维护、保养和管理。维修要记录故障情况及检修过程,以便更好地掌握仪器的性能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使用中尽量避免此类故障的发生,延长仪器的使用时间。

3.3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素质的实验师资队伍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一方面,应改变过去理论课教师与实验课教师的界限,培养一批动手能力强、实验教学经验丰富的理论课教师进入实验室与实验教师一起担任实验教学任务,一起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另一方面,实验室工作人员也要不断进取,不能满足于已掌握的实验技能,应积极学习,进行自学、听课或参加培训进修,不断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3.4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的管理。

首先根据教学大纲及教科书,在每学期初制定本学期的实验教学计划,然后根据教学计划排出实验课程表。定期检查、考核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紧密结合专业课,科学合理地设置实验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良好的实验技能。为了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建立由仪器使用和巩固基本理论知识为主的基础实验,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设计型和综合应用型实验构成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让一些优秀的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让他们感受科研项目的全过程,培养创新意识。为了保证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实验教学优势,在实验室空闲时间对学生开放,做到只要有教师在,学生随时都可以到实验室做实验。这不仅可以提高实验室利用率,提高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动手能力。

3.5 鼓励创新,促进实验室建设。

在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通过采取制定相关政策和教改立项等措施鼓励创新。这里所说的创新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激励教师及学生自制和改进实验设备,以充分提高、锻炼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缓解学校在实验室建设中资金不足的矛盾。学校聚集了各方面的人才,可通过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全校师生智慧和奉献精神,改进和提升现有设备,自制部分实验设备和软件。另一方面,鼓励开展新实验项目。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要使实验项目和科学技术发展同步,就需要不断增加和补充新实验项目,使教学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之,加强实验室管理,丰富实验室职能,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其运行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对于职业学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刘发宁.关于高职院校实验室内涵建设和管理[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07.

中职学校开展特殊教育的几点粗浅建议 第9篇

【关键词】创业教育;教师;中职教育;就业

On the level of business schools Education

Li Peng

【Abstract】Level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schools is still in the start-up phase, both in the understanding, or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discusse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schools is essential for the post, it is in grade school to enhance the concept of career educ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fact pointed out the proposed level of teaching in the direction of reform,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schools. Therefore, the level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schools how to carry out each of us should become a professional educator concerns.

【Key words】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employment

事实表明,当前中职学校推行创业教育至少面临以下几个问题:①观念落后,目前真正把创业教育纳入到系统的学习和课程体系中的中职学校寥寥无几;②师资欠缺,授课教师不熟悉企业如何运营或没有创业、投资经历,创业教育从何谈起?③教材待编,目前还没有形成权威的教材体系,缺少比较成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标准;④流于形式,各级中职学校虽然举办了许多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大赛,但往往只是为了比赛而比赛,而学校却没有真正将创业计划付诸实施。

针对创业教育中出现的或将来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要认真地进行总结和思考。

首先,如何认识创业教育。创业是一种观念,一种精神,一种不满现状敢于创新并承担风险的精神,是一种在不考虑资源约束情况下把握机会创造价值的认识,是一种做人的态度,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

创业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付诸行动,激发学生激情进而促使他们采取行动。

创业精神和创业行为是学生自身优良素质在各项组织或经营活动中集中表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创业教育表述为: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素质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等素质。

所以,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内涵的扩展和需要,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上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深入化和具体化。

提倡创业教育是否就抛弃就业教育呢?当然不是,中职教育就本质而言是一种就业教育。但由于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与行业、企业的要求不适应,对于学生职业指导、生涯规划设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等原因,造成不少中职毕业生在就业能力上还存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的现状,在就业问题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需失衡。而中职学校实施创业教育将会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就业指导的窘境,可以将学生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即自我就业。总而言之,中职学校实施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现实需要,创业教育是中职学校就业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提升。

中职学校创业教育的实施最终要由教师来完成。然而,我们的中职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中学到大学再到学校的经历。由于过去教育体制的原因,专业实践能力都不足,更谈不上接受创业教育的经历了。所以,师资力量的欠缺首先成为创业教育的第一大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国家每年都投入巨大财力和物力,组织各种级别的中职师资培训,包括省级、国家级及出国培训,所有这些培训都是面向中职学校课程改革,面向“双师型”。参加过培训的教师都深刻体会到教育教学观念,得到很大更新和提高,同时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在所有各级培训中最大的亮点应是体现了中职教育越来越多地同生产实际、企业、各种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所有这些实质上是有利于中职学校创业教育的实施的。

但是,国家组织的各种培训毕竟还是有限的,能得到这种机会的教师只能是少数。为了尽快填补教师在“创业教育”上的空白,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进行解决:一方面通过教师自身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包括学校、企业、政府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实习。

当我们具备一定的条件后,如何开展创业教育?作为教师,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

创业教育是一项有特定目的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必须贯穿于中职教育各阶段,涵盖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应成为所有教育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特别要重视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重在实践。学校实践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磨练创业意志,培养创业能力,得到创业技能的训练。在这一方面,许多先进国家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比如美国是世界上实行创业教育最成功的国家。它的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其中特别注重创业教育有关内容的体验。美国尤他州的创业教育国际协会要求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设计商店店面,寻找商店地点,给商店取名,判断销售目标,讨论预算,开发广告等一系列活动体验创业活动感性认识。

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学模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过程。教学过程实际上无时不刻进行这种过程的反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紧扣时代特点,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目前,我国创业教育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区条件差异较大,许多地区条件不足。中职学校的创业教育尚处于摸索阶段,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创业教育,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所以,创业教育与教学中的改革是密切相关的,创业教育是我们中职教育的必然方向。

我们相信经过一段时间摸爬滚打之后,每一所中职学校都能形成一套自己独有的教学体系,每一位教师都可以编写出一本适合本校、本专业的教材,同时可以制定出一套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

现代教育是终身教育,学校教育是为学生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教学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学生的学习不是记忆。教师要有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理论,紧扣时代脉搏进行教学,因而中职学校不能忽视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所必须的教育,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内容的具体化,是中职就业教育理念的提升,它使我们中职教育目标更加鲜明、更加具有高度。

然而,目前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更没有让创业教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作为中职学校,以及其中的每一位教师,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的倡导,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在教育教学中踏踏实实地方围绕创业教育更多更好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10篇

青龙县 袁春明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将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教育信息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教育部决定组织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未来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整体设计、全面部署。《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要求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和软件工具,支持信息交流共享、知识建构创新、师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文化变革和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对于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提供优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乃至全面实现教育公平与构建学习型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以教育信息化引领和支撑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学校要按照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增大投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把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引向深入。

一、学校要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建管并用。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推进器和制高点,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工程投入大、难度高、涉及面广,必须引起学校领导及师生的高度重视。

2、加强领导、科学谋划。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分层要求,积极推进。充分发挥其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规划、组织、指导和协调作用。

3、增加投入、注重合作。

信息技术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占学校基础投资的比例要提高;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设备的投入和更新。探索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注重校际间的合作交流,整合软硬件资源,优势互补。

4、激励优秀、形成机制

对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较高的教师(如课题研究、师资培训、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优秀课例教案、多媒体教育软件课件的制作等方面成绩突出的教师)要予以表扬、奖励,并和评先、晋级挂钩,形成有利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环境氛围。

5、建管并重、加强培训。

要开源节流,使投入得到高效的产出。在抓好硬件软件建设的同时,更要抓好一支高效务实的管理队伍和掌握信息技术的骨干教师队伍,增强信息素养,提高应用能力,加强有关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的培训。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

二、学校加大投入、形成功能较完善、有本校特色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系统。

1.基础建设信息化: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我校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含网络通讯系统、教育管理系统为一体的信息化通用校园教育平台。

2.资源建设数字化:

1)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化教育信息流通功能,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等教学环节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学习环境。

2)逐步建设开放式网络学习室,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和网络虚拟环境,如:资源库、相关资料、视频点播、为学生跨学科跨章节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帮助。

3)优化组合学校现有教育资源,融视频、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为一体,为师生提供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和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服务。3.管理系统自动化:对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实行全方位的计算机管理。其中包括学校的管理,教师、学生的身份信息、工作学习记录、评价信息等档案、学籍、学业管理。

4.网站建设多元化:

1)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充分体现学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资源的集成功能、师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舞台功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

2)建立学校主页,展现学校学习、活动风采。

3)开辟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展现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开展网上交流。

5.网络管理制度化:

1)强化管理、规范制度,修订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岗位职责, 结合学校实际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订全体成员信息技术考核指标和评估、激励办法。

2)加强校园网硬件平台的日常维护,保证校园网络畅通,使设备使用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3)制订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规范师生上网行为。

三、学校加速信息化课程的实践研究与探索。1.开展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1)实行电脑网络集体备课设计。(文本、课件)

2)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学科教学,探索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扩展思维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合理运用信息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合作学习。4)运用网络开展学生课内外作业指导、学习情况分析和学习评价。

2.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课程的探索。

1)以问题或者案例为切入口,通过网络资源,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2)开展师生网上主题式探究性活动。

四、学校以现代教育思想塑造新师,培养新人。

1.加强对全体成员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从思想上促使全体成员观念更新,从行为上提高全体成员对教师和教师工作的重新认识。

2.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形成开放、立体的培训空间和学习活动的场所。

1)定点、定时、定人安排领导、教师、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参加各类业务培训。

2)请专家作讲座,培训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条件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3)挖掘本校培训资源,集中专题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通过具体的优秀的案例,进行整合方法的培训。

4)观摩学习。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通过观摩教师能更具体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学习他人成功经验,引发思考。5)教研组活动。围绕热点问题进行学术讨论,通过集体确定主题,大家分头探索、研究,集中讨论,最终形成共识。

6)网上论坛。在校园网上以论坛形式在网上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

3.开展课题研究,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

1)以案例为抓手,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科教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以课题为切入口,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教与学模式的研究。

五、学校培养具有现代信息意识的学生。1.课堂教学,普及知识。

1)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与意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一般使用方法。

2)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

3)指导学生学会文明健康上网的方法。2.兴趣活动,发展特长。

1)组织各类兴趣活动小组,开展各项实践活动。2)组织电脑兴趣小组。3.主题研究,形成特色。

1)围绕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电子作品创作。2)开展主题式探究性活动。

3)开展网上信息合作学习和交流、展示。

六、根据我县学校现在实际情况,学校要利用现有软硬件资源有效应用、高效应用,重点要积极推进网络教研;有效引导对学生学习行为。

1、积极搭建网络教研平台,保障网络教研普及化使每位教师都能及时、便捷地参与网络教研活动。

1)网络教研要有声有色的开展

一是将中央农村远教资源、河北远程教育资源及时挂在本校网站上供全区教师共享。

二是运用时尚的QQ群、博客和群组进行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三是运用UC视频聊天室、网易泡泡视频聊天室、嘎嘎视频聊天室等召开视频会议、举办教学讲座、组织视频课例观摩、搞集中培训。这样做教师以不限地点、定时参加集中研讨,免去了路途奔波之苦,节省了资金。另外,这些形式也变成开放性的教研活动,每个参与者都可以真实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提高的效果。避免了教研员一言堂的单向授课式的单一教研现象。

2)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开展多样的教育形式

学校建立自己的网站,教师开通自己的博客、QQ、邮箱,班级开通班级博客,学生也开通自己的博客,这样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更容易沟通。尤其是学校、教师、家长的信息沟通,使得家长更容易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的发展出力、献策。通过网站、博客、邮箱等方式,学生、教师、家长都有展现自己的舞台,学校借此机会开办各种兴趣小组,如:诗词鉴赏、书法、英语口语、舞蹈、绘画、武术、健美操、手工、小发明、机器人、篮球等,把这些活动成果实时的发到网站、博客上,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实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引

上一篇:参加纪检监察培训的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工程项目费用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