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1年信访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2024-07-25

关于2021年信访工作会议发言材料(精选8篇)

关于2021年信访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第1篇

关于2021年信访工作会议发言材料范文

今年以来,在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信访局的精心指导下,全市信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以“三个坚持”为抓手,忠诚履行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职责使命,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XX莅x调研时,对我市信访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一、坚持对标看齐、高位推动,信访工作再掀新局面

对标全国先进、全省优秀,X市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信访工作,分析形势、研判问题、部署工作。

(一)主要领导亲自抓,强力推进。今年以来,市委书记、市长先后XX次对信访工作作出批示,组织召开全市信访工作会议和专题会议,亲自担任重复访治理、问题楼盘化解攻坚等重要活动组长,主动分包重复投信100封以上的信大户、访大户,带头接待来访群众,研判重点问题,推动了一大批疑难问题妥善解决。在主要领导的强力推动下,全市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建共治的信访格局。

(二)分管领导具体抓,靠前指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分管副市长定期研判重点信访问题,带案下访,到问题属地、责任单位现场办公,推动问题化解。每季度组织召开全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点评各县区各单位工作,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实地到工作落后、进度缓慢、问题突出的县区和部门调研督导,约谈责任领导,督促限期整改,推动责任落实。

(三)联席会议统筹抓,合力攻坚。充分发挥各级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健全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提升职能权威和综合协调能力。在全市XX个乡镇办建立了信访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将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处理信访问题、维护群众合法利益等履职情况纳入干部提拔重用和年终考核重要内容,进一步提升做好群众工作、化解信访风险隐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坚持制度保障、强力攻坚,维护民利展现新作为

(一)坚持和完善信访业务规范化制度,“指标题”越答越好。压实首办责任,实行“日提醒、周通报、月考核、季讲评”,持续推进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信访各项考核指标明显提升,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度、群众参评率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

(二)坚持和完善敏感期专班机制,“基础桩”越夯越实。把做好重大活动和重要敏感时期信访保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成立专班,实行“零报告、日报告”、“日调度、日研判”,加强源头防范、信息预警、实地督查,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建党100周年大庆期间信访保障任务,取得了XX的好成绩,受到省联席办表扬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三)坚持和完善突出问题攻坚机制,“民心桥”越连越通。扎实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活动,化解进度与质量并重,市领导联系县区,局班子成员分包重点委局,带案督导,逐案研判。省交积案XX件,已化解XX件,化解率XX%,回流率XX%。房地产领域信访积案化解深入推进,省交XX件,已化解XX件,化解率XX%,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维护了群众权益,保障了大局稳定,密切了党群关系。

(四)坚持和完善群众接待制度,“荣誉墙”越挂越满。开展“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活动,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规范业务流程,提高来访接待办理质量和窗口服务水平,努力推动“最多访一次”,受到信访群众的广泛好评,收到群众锦旗、感谢信XX件。我市加快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示范点建设,XX区投入XX万元建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整合信访、公、检、法、司等XX个部门进驻,推动了信访矛盾化解“最多跑一地”,让群众诉求只进一门、只访一次、及时就地得到解决。

三、坚持党建引领、强基固本,自身建设呈现新形象

按照XX到我局党支部专题调研指导时的要求,局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建设模范机关的重点任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业务,机关党的建设取得了新进步新成效。今年6月我局党支部被XX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抓实党史学习教育,凝聚思想共识。通过举办“学史增信·凝聚力量”专题读书班、开展“青年党员说”、组织党史知识竞赛,重走红色之路等系列活动,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筑牢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入开展省信访局倡导的信访系统千名党员干部分包万起信访积案活动,目前,我市化解率XX,位居全省前列。

(二)抓实基层基础建设,打造智慧信访。以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四无乡镇”、“无访村”活动为载体,加强源头治理,夯实信访基层基础。改造群众来访接待大厅,提升群众来访接待环境和接访质量。结合智慧试点城市建设,打造“智慧信访”平台,推动信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三)抓实信访队伍建设,夯实前进根基。定期组织信访系统业务培训,邀请专家授课,交流经验,提升干部职工履职尽责能力。开展第二届寻找“最美信访干部”活动,发现推出一批先进典型,引导广大信访干部见贤思齐,树立信访干部良好形象。我市XX入围“全国最美信访干部”评选。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此次会议精神,特别是XX讲话要求,借鉴兄弟市的先进经验,积极关注暴雨灾害、疫情防控相关信访问题,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惠民生,持续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于2021年信访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第2篇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系统阐释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了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党的治国方略在党的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

一、做好党的民族工作,要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

总书记强调,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只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只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二、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要把握好四个关系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

一是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二是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三是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四是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三、学习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要做到“十二个必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从历史方位、重要任务、工作主线等方面,对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概括为12条。(一是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二是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三是必须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四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五是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六是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七是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八是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九是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十是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一是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十二是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014年5月,在第二次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在2021年8月召开的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落实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要求,就要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一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中,深入总结我们党百年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深化对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研究,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二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四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五要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做好重点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海外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群体等的工作。

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关于2021年信访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第3篇

为了分析钢铁行业面临的新形势, 进一步办好《冶金财会》杂志, 更好地为钢铁工业发展服务, 经研究定于2009年9月16日至19日在广西桂林中山大酒店召开2009年《冶金财会》通讯工作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1. 通报分析和总结今年以来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研究探讨钢铁工业发展形势, 落实钢铁工业协会第三届六次会议提出的任务。

2. 总结《冶金财会》近一年来的工作, 安排《冶金财会》宣传要点和工作部署, 落实2009年《冶金财会》发行任务。

3. 会议将邀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及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会议并讲话。

二、出席会议人员

请各企、事业单位主管财务工作的领导、总会计师和财务部门领导及负责通讯工作的同志参加。

三、会议时间

9月16日报到, 9月17日至19日开会。

四、会议地点及联系人

会议在广西桂林市中山大酒店召开 (地址:桂林市中山中路2号)

联系人:柳钢财务部罗宏0772-2593939

13877279128

桂林柳钢疗养院田部长0773-2930888 13978396891

五、接站安排

9月16日报到, 全天在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有车接站, 其他时间到达的请自行前往。乘机场大巴到中山大酒店即可, 距火车站较近, 请自行前往。

六、会议费用

会议将收取会务费、资料费、伙食费等, 合计人民币1600元, 住宿费自理。

七、请参加会议的代表于9月10日前将姓名、性别、民族、职务, 电告《冶金财会》编辑部。

联系人及电话:

《冶金财会》编辑部蔡廷娥李艳

6559781065597811 13581519079

桂林柳钢疗养院田部长0773-2930888 13978396891

电传:010-65597811 E-mail:yjckbjb@126.com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冶金财会杂志社

关于2021年信访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第4篇

会议主会场由5个主题报告组成:大会执行主席辛嘉英教授作了题为《溶剂游离介质中脂肪酶催化合成阿魏酸双油酸甘油酯》的报告,针对催化机理、催化合成步骤及结果分别进行了论述;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学院院长崔福义教授作了题为《预沉淀河塘中鲢鱼改善水质环境》的报告,对原料水的质量、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以及研究结果进行了深入的讲解;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杨铭铎教授作了题为《黑龙江省小麦产品的发展和研究》的报告,对黑龙江省小麦的种类、种植情况、小麦粉及其产物研究进行了阐述;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守文教授对我国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立方面发表观点,对中国食品安全形势、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采取的措施和政策、食品安全预警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东北林业大学材料学院方桂珍教授作了题为《纤维素医用吸附材料研究进展》的报告,对纤维素的线性结构、无毒生物合成和纤维素的衍生化分别进行了论述。会议三个分会场由49个专题报告组成,内容涉及环境工程、材料工程、食品科学、食品安全几大领域。来自全国40多所大学、科研单位的120名参会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从2010年10月份开始筹备,有来自全国400多位作者投稿参加此次国际会议,同德国技术传播出版有限公司(Trans Tech Publications)联系出版论文集《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英文版),该杂志所有文章均于2011年3月被EI收录。

(吕强 编辑:吴建国)

关于2021年信访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第5篇

xx年,对xx来讲具有非凡的意义,是我们撤镇转街加快职能转变的第一年,也是我们向着“第二个率先”迈进的奋进之年,更是xx打赢“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城北科技园区开发建设”三大硬仗的攻坚之年。面对这一形势,我们xx街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将立足于“比学先进标杆、决胜‘三大硬仗’、聚力率先发展”的目标,围绕大局,在实干中“谋发展、比作为、争一流”,提升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影响力,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弘扬率先之志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思想凝聚力。

围绕我街道“双加快”发展战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题,强化思想引领、推进思想解放。大力弘扬“我是xx人、干好xx事”的主人翁精神。通过开展老干部、大学生村官宣讲团下基层、支部书记论谈、百名党员看xx等主题活动,把率先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研究透、宣传够、回答好,让干部群众更直观的感受xx的发展蓝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透过压力看潜力,透过挑战看机遇,进一步增强实现赶超的信心和勇气。通过网站、简报、基层党校等载体,组织好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解读以及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激发各条口、各战线万众一心建设现代化的壮志豪情,进一步鼓舞斗志、凝聚全街道上下加快“第二个率先”的强大动力。

二、以提振率先信心为目标,进一步提升舆论引导力。

按照“内宣提信心、外宣树形象”的思路,加强舆论引导工作。特别是今年我们围绕xx重点工程多、创建任务重、转型压力大的形势,对外将加大xx城市形象的推介,发展动态的报道、亮点成果的展示;对内将加强凝心聚力、决胜“三大硬仗”、建设和谐xx的宣传。在服务重点工程、统筹城乡建设,发展城市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创新社会管理、发展民生事业,加强基层党建、推进创先争优等方面,加强新闻策划,正确树立典型、有效引导舆论,主动加强与媒体的对接,推出一批重头报道,浓墨重彩、全景展示xx发展的成就,讴歌跨越的精神,展示xx未来的美好愿景,提振全街道发展的信心,扩大我街道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建好我们xx人自己的“两个宣传载体”:街道门户网站和以“锦绣xx”命名的简报,把他们打造成为xx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强化政府公共服务、通达社情民意的平台,成为传达党工委、街道办各阶段重点工作部署的“喉舌”,以及村、社区,基层一线交流经验、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用宣传的力量来诠释发展的主题,激励发展的信心。

三、以推进以文育人为主旨,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

我们将把文化事业的繁荣,作为提升人文素质、增强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坚持“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城市文化底蕴的提升,有利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文化产业繁荣,来推进“文化xx”的建设。一是建好用活基层公益文化设施。充分发挥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以构建“十五分钟文化圈”为目标,以群众便利为原则,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健身广场等各类农村、社区文化阵地的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更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二是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深化“城乡结对、文化共建”活动,把经常性、小型的、多样化的文体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文艺演出结合起来,做到文化惠民活动经常化、群众化,通过周末文化、晨练活动、广场活动、邻里艺术节、全民健身月等形式,来积极引导、鼓励各类民间文化队伍自发开展活动,确保“月月搭舞台、周周搞活动、天天有氛围”。三是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繁荣。跟踪推进长江渔文化主题园项目的建设,积极包装推介XX国际3D影院项目,打造xx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四、以统筹城乡文明为核心,进一步提升文明创建力。

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积极培育“志愿者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邻里守望互助”三大文明创建品牌。以“爱心联盟”为主题,推进志愿者服务进社区,发动驻区单位组建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服务;深入开展“七彩夏日”、“争做文明小市民,争当卫生小模范”主题实践活动,申报建设未成年人教育活动基地;以社区为团体、楼道为单位,发放“邻里守望互助卡”,营造互助友爱、邻里和睦的社会关系。同时,推进城乡文明共建,结合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市、卫生城市创建,转变拆迁安置方式等中心工作,以培育新市民、新农民、新风尚、新环境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和“最美村居”评选,不断优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城乡一体化文明程度;“大力宣传集约利用土地、集中安置居住”的新理念,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生活习惯,提升文明素养、融入现代生活,加快xx现代化进程。

关于2021年信访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第6篇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任务,对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十四五”开好局作出战略部署,为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重要遵循。作为xx部门,要带头学习贯彻落实五次全会精神,坚守职责定位、敢于善于斗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首先从政治上看,切实担负起“两个维护”政治责任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聚焦“两个维护”,突出政治监督,落实“从政治上看”要求,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重点和抓手,不断增强审查调查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持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主动对表对标。充分认识腐败问题本质上是政治问题,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也绝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从政治大局和工作全局高度谋划和推进审查调查工作,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勇担政治责任、提升政治站位,着力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上下功夫,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把握形势任务。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最新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新态势,时刻保持“腐蚀和反腐蚀斗争长期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的清醒头脑和“反腐败没有选择,必须知难而进”的坚定决心。20XX年,xx、xxx、xxx等一大批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的腐败分子先后被查处,在全党上下继续形成反腐败高压态势和强大威慑。下一步要乘势而上、突出重点,一刻不停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服务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深刻理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找准服务保障现代化建设大局的切入点着力点,把政治监督贯穿于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切实以审查调查工作的高质量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确保“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坚持精准发力,高质量推进审查调查工作

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肃纪反腐。这是一以贯之的要求,更是再出发的号令。要在巩固已有战果的基础上,保持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稳中求进、坚定稳妥,把重点放在探索创新有效路径方法、一体推进“三不”“三项改革”“三转”上,把落点放在提升执纪执法和审查调查精准度上,以审查调查工作新作为新成效推动反腐败斗争不断向纵深发展。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将审查调查与政治监督深度融合,坚决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的腐败分子,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处对党不忠诚、阳奉阴违的“两面人”。去年以来,坚持政治审查根本定位,严肃查处XX等人妄议中央、大搞团团伙伙等严重政治问题,清除了党内政治隐患,维护了国家政治安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取得重要成果。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查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国企改革、公共资源交易、科研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及“雅贿”“影子股东”等隐性腐败。深入查处金融领域、政法系统和国有企业腐败,坚决惩处涉黑涉恶保护伞。以做好“后半篇文章”为切口,做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巩固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成果,健全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机制,加强与公安、检察等机关的协作配合,畅通与委机关相关部门的工作衔接,优化对有关省区市纪委监委的办案指导和属地配合,形成监督合力。坚持政策策略、纪法情理融合,深化运用“四种形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融合和最大化,不断提高监督治理效能。

扎实推进规范化法治化建设。习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审查调查工作,切实做到依规依纪依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精细化初核、大体量案件查办等重点问题的经验总结,定期汇编工作手册,及时更新工作模板,提高工作质效。健全风险预警、防控和应急处理工作机制,落实落细防范措施,维护办案安全。

坚持党建引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审查调查铁军

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是重要保证。审查调查部门处于反腐败斗争前沿,时间紧、任务重,节奏快、压力大,难度高、风险多,队伍建设标准必须更高、要求必须更严。要切实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责任,在反腐败斗争中经受住考验、赢得工作主动,必须不断强化自身锤炼,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把斗争精神不折不扣贯穿审查调查工作全过程,以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建设推动审查调查工作高质量发展。

持续强化理论武装。突出政治教育,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增强队伍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

注重专业化培养。坚持以岗塑人、以案代训,把党员干部放到办案一线锻炼成长,发挥传帮带作用,打造纪法皆通的专家型人才。统筹抓好室内和审查调查组两个阵地,发挥“学习课堂”品牌效应,健全与有关地方纪委监委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不断强化纪法意识、纪法思维、纪法素养,全面提升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各项能力。

关于2021年信访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第7篇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多端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如何实现国有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决定着国民经济的运行发展。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其发展的好坏,不单单只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诸多因素的角逐的综合性问题。国有企业党的领导是由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是由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是由党的性质和阶级基础决定的,是由党的政治优势决定的。作为社会化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加强其在国有企业内部的组织自身建设,才能发挥对国有企业的政治统领作用,引领国有企业建设各项任务的顺利推进。同时,加强党在经济领域内的领导,更大程度去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在化解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良性运转的关键性环节。国内学术界对于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的研究由来已久,而且日趋成熟,形成了相对较为完善的体系,本研究尝试运用统计学方法,立足于十八大以来的相关政策要求和新的时代要求,对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进行较为全面的系统分析,探索推进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路径和机制,深化对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研究的内容。

一、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内涵和外延

(一)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的内涵

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是指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依据一定时期的背景和使命,在充分了解和掌握组织资源有关情况的前提之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合理配置组织资源,使企业党组织在体系、设置、原则、制度方面更加合理规范,更加科学高效,以此来确保落实完成党的各项政治目标任务,并有效推动国有企业经济向好发展。

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的内涵关键在于两点,即“两个核心”与“一个中心”。“两个核心”是指,在坚持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前提之下,不断巩固完善党在国有企业中发挥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具体的实施步骤包括:(1)要确保民主集中制在国有企业中的贯彻执行;(2)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从政治方面和思想方面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3)强化对于领导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4)做好党员队伍发展工作。

(二)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的外延

1.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民主集中制建设。确保国有企业党组织按照党章规定的民主集中制的程序要求来办事,全力做好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各项决策决议的制定实施以及相关工作,确保真正实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有机结合。要求通过在国有企业党组织内部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来确保党的组织体系的完整严密,确保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化,发挥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与企业自身生产发展结合起来,让党的民主集中制涵盖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中去,让企业各项制度的建立、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能真正实现民主化、科学化,进而促进企业优化升级,经济效益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2.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又被赋予了新的更深层次的历史使命和要求,即国有企业党组织要紧密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相关的工作,将企业党组织建设和现代化企业制度二者有机融合起来,实现组织配置与市场配置有机统一,进而促进党组织建设及企业的发展。如何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拓展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工作覆盖领域,如何在推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有效的加强和改进,实现国有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的“质”的提升与“量”的增多以及提高国有企业中全体党员的党性修养,同时实现组织配置与市场配置的有机结合,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任务。

3.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干部队伍建设。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贯彻执行者,在国有企业中党员领导干部出现的腐败问题,对于整个国有企业而言无疑将是沉重的灾难,而党员领导干部洁身自好、公正廉明,对于整个国有企业中的政治生态也就会是绿色健康的。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干部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保持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另一方面要将组织配置与市场配置有机结合,积极培养选拔适应企业改革发展新形势的干部人才。

4.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党员队伍建设。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党员队伍建设有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个就是要加强国有企业党员队伍的“党性”,第二个就是要加强国有企业党员队伍的“专业性”,积极鼓励和帮助每一名党员努力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有效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微观层面来看,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党员队伍建设,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国有企业党员先进性、纯洁性,密切党群关系;其次就是要确保国有企业中党员队伍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最后就是国有企业党组织要注重在企业生产工作一线、青年群体中发展党员,不断为党组织自身提供新鲜的血液,以保持党组织的生命活力。

二、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公有制企业党组织

根据中央组织部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21.5万个公有制企业中,19.5万个已建立党组织,占90.8%,所占比例较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2014年全国21.3万个公有制企业中,19.4万个已建立党组织,占公有制企业总数的91.0%,所占比例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2015年全国19.2万个公有制企业已建立党组织,占公有制企业总数的90.9%。可以看出,虽然全国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呈现出缓慢的下降趋势,但是建立党组织的公有制企业在全国公有制企业中的比例一直保持在91.0%左右,基本趋于稳定。由此可以得出,中央对于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发展一直是高度重视的,因此我们推断,未来相当漫长一段时期内,党组织在经济领域中,特别是公有经济领域中的发展仍然会是中央开展系列工作的重头戏。因此,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不仅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而且也要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

(二)国有企业增量变动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有企业法人单位数在2010年为153847个,2011年为156323个,2012年为159644个,2013年为113254个,2014年为130216个。依据数据资料来看,2010年至2012年国有企业法人单位数逐年稳步提升,2013年较大幅度的滑落,2014年又开始上升。从增量来看,2010年至2012年国有企业法人单位数平均每年增加1932个,2013年数值滑落,降幅为46390个,2014年数值再次回升,相对2013年增幅为16962个。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同时也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一系列促进国有企业优化升级的政策方针的出台和实施,促使2013年国有企业法人单位数在国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大幅度下降。2014年,混合所有制改革破冰、四项改革试点落实、央企负责人薪酬制改革以及成立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不仅有效促进了国有企业内部的优化升级,而且切实协调了各方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得国有企业法人单位数回升。2015年,新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商业类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同年,《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这些政策的相继出台,表明国有企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期新阶段,预示着国有企业迎来发展的美好前景。预计至2020年间,国有企业法人单位数将会再次进入一个稳步上升期,有望突破200000个,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任务相对于现在将会更加艰巨,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也将面临更加复杂更加严峻的形势,这是需要我们党高度重视的问题。

(三)高管中党员的比例

依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国资委是国有企业的实际出资人,因此国有企业的掌舵者还是政府。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由政府统一任命,其行政级别的评定标准和公务员一样。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不仅具有企业家身份,同时也兼具着政府官员的背景。按照公务员上升机制和干部任命机制来看,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政治素养的要求中的首要,就是首先要考核是否为党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层中的党员比例较高。在企事业单位中,业务骨干、技术尖子多作为人才进行培养。入党作为进入管理层的基本条件,这在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乡镇企业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不少管理者拥有党员的身份。”就从全国范围来看,党员仍然是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中流砥柱。

三、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困境与原因

(一)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的现实困境

1.党组织职责定位“多而不专”导致功能弱化。2015年3月伊始,中央巡视组对26家央企进行巡视,结果显示普遍存在着“重业务轻党建,管党治党不严”的问题。经巡视,中国移动等单位存在党的建设滞后的共性问题,党组织作用弱化、功能空化现象长期且普遍存在着,国投公司、国机集团、中船重工等单位落实“两个责任”不到位,对干部的监管不力,执纪不严,导致企业党组纪律涣散,企业文化建设也受到不良影响,中建总公司等单位则频频发生“苍蝇”式腐败。类似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国有企业中也同时存在着,“2015年,山东省管企业实现利润172亿元,其中盈利企业的盈利额556亿元,但亏损企业的亏损额达到379亿元,相当于23的利润被‘吃掉’”。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存在的弊端就是用管机关的办法管理国企,管理得太死板,企业严重脱离市场,决策效率低,机制僵化。

2.党组织机构设置被“边缘化”。当前国有企业党建所面临的两个较为突出且普遍的问题是党建工作排不上号以及在工作过程中无视党管干部原则。“由于一些改制企业取消了党委工作部,将党委工作职能散落到了其他部门,致使党委统一、协调工作难度加大,特别是对选拔任用的干部难以从源头上、从过程中全面控制和管理,致使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难以明确体现。”对待党建工作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和做法。不重视党组织机构的设置,将其“弱化”、“边缘化”,势必会直接削弱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力,进而影响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发挥。

3.党政人才选拔出现“家天下”。“裙带关系、家族特点在一些国企多有体现。”2015年首轮中央巡视的央企中除少数单位外普遍存在着‘带病提拔’、任人唯亲、重才轻德等问题。”从中不难察觉,当前国有企业党政人才选拔“家天下”已然成为国有企业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根本上必然会造成对人才的排挤而不是选拔,对于“家天下”中的既得利益者而言,却是损公肥私,同时这也深刻曝露出了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体制的不完善、监督部门的无能,国有企业某些领导干部党性缺失。“家天下”问题在本质上看就是一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表现,这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思考。

4.国有企业腐败呈现出自身的特点。(1)“一把手”成贪污腐化“主力军”。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官网所发布的相关信息,自2014年到2015年5月,至少有115名国有企业的高管被调查;其中,企业一把手65人,约占56.5%,企业副职39人,约占33.9%,关键岗位负责人11人,约占9.6%,国有企业一把手占据了115名“落马”国企高管总数的一半还多,成为了国有企业中贪污腐化的“主力军”。国企腐败高发区多为资金密集、资源富集型企业,诸如能源、机械制造等领域的企业。这些企业多居于垄断地位,掌握着稀缺的市场资源,这些企业的高管更容易成为权力寻租的对象,也更容易发生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这个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它从侧面深刻反映出了当前有关部门对于国有企业“一把手”的监督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漏洞。(2)“59岁现象”依然显著。依据《2014中国企业家犯罪(媒体样本)研究报告》,在所调查的国企企业家犯罪案件中,能明确其年龄的国企企业家为90人,同时通过对其年龄段的统计分析不难发现,50~59岁仍然是国企企业家犯罪的高发期,该年龄段的涉案企业家比其他年龄段涉案企业家人数的总和还要多。“59岁现象”又称为“最后捞一把现象”,指的就是一些领导在退休的前夕,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私利,进行违法的贪污受贿活动的现象。在国有企业中50~59岁年龄段的企业领导正是企业中的掌舵者,“59岁现象”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无疑就曝露出了当前国有企业对于领导干部的制约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存在着巨大的漏洞。(3)大型企业是犯罪的高发区。依据《2014中国企业家犯罪(媒体样本)研究报告》,在所调查的190例可明确企业规模的国企企业家犯罪案件中,国家特大型企业有4例,大型企业为176例,中型企业有7例,小型企业仅占3例,大型企业占比高达92.6%。国家特大型企业为国资委直属机构,直接受到中央组织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因而犯罪较少;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多为上一级企业的子公司,财务、人事等工作都要接受上一级企业以及地方政府部门的监督,这有效降低了犯罪率。大型国有企业往往掌握着雄厚的资源和资金,有着企业体系内较大的权力,同时在资源和资金支配方面有着较大的自主权,因而往往成为被“围猎”的对象,也成为犯罪的高发区。这些也深刻反映出当前国有企业监督法律制度、以及监督体系的不完善。

5.党组织活动混乱无序。国有企业在党组织活动上存在混乱无序的现象。

2015年3月至5月期间,中央巡视组对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等26家央企进行了巡视,经巡视后发现,“重业务轻党建”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将党建工作搁置一边坐“冷板凳”,其在很多央企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同时,还存在着搭党组织生活的便车,大搞娱乐、旅游等变形走样的活动。

(二)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的困境原因

1.党组织党建工作意识不强。国有企业在规模、类型、级别上差异很大,这决定了党组织建设的模式也必然多样。国有企业党组织职责定位出现“多而不专”的现象,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党组织党建工作意识不强,墨守成规、完全按照上级原则指示,在具体实践操作上不思创新、缺乏探索,没有依据国有企业本身的特征,去设身处地思考如何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的实际更好的融合,而是普遍都在照本宣科。

2.党组织体制跟进不到位,纵向监督体系不协调。(1)国有企业党组织相关的体制跟进不到位,缺乏制度的保障,有些国有企业的党组织一度出现“角色不清”的困境,“由于一些改制企业取消了党委工作部,将党委工作职能散落到了其他部门,致使党委统一、协调工作难度加大。”(2)国有企业还存在着纵横监督体系不协调的问题。不同规模企业所受的制约监督的不平衡,深刻反映出当前国有企业纵向监督体系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折射出上下级企业间的管理和监督还存在着极大的漏洞。同时,侧面也暴露出国有企业监督管理体系中横向监督和制衡的缺乏,往往是传统的上下级纵向监督管理体系中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受其影响的部分无法“自我疗伤”,而只有等到企业外部监督部门介入调查后,才能发觉到自身企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才开始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治。

3.党政人才选拔机制不健全。国有企业党政人才选拔出现普遍的“家天下”现象,深层次上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党政人才选拔考核制度不健全。在党政人才选拔考核中,没有人才选拔与考核细致准确的量化指标,没有保证这些量化指标实行的相关制度,无疑就会给“家天下”的暗箱操作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便利。

4.领导干部制约机制与监督模式滞后。(1)监督模式的针对性不足。相对于国有企业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完善日臻成熟的发展浪潮,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内部的领导干部制约机制监督模式存在跟进不到位的问题,存在着简单的“拿来主义”问题,将上级国家行政机关部门的监督措施和办法直接套用在企业之中,不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缺乏必要的分析思考。(2)“见子打子”,创新性不够。当前国有企业监督工作处于“见子打子”的状态,往往是外界机构涉入调查后才“东窗事发”,有时甚至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及时跟进去进行调查解决,致使国有企业内部的“毒瘤”滋生蔓延,危害扩大。(3)党政人才选拔工作相关制约监督机制不健全。“家天下”在国有企业中的泛滥和猖獗,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制约和监督,或者制约监督机制滞后,必然会使得国有企业“生态平衡”被破坏,进而产生腐败链式反应。

5.党建工作机制和活动载体缺乏创新。(1)党建工作机制不健全。国有企业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不健全,缺乏创新。具体来看,就是当前国有企业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与国有企业新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等不能有机融合,直接导致党建工作在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的背景下的实践中呈现滞后现象。市场经济环境千变万化,如果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机制不能及时创新适时完善,无疑会造成党建工作在实践上缺乏针对性,进而还有可能造成党组织活动的混乱无序开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科学,就是反对‘任何理论一经生产就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就是开放的系统,不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它是实践的需要,实践呼唤的结果。”(2)党组织活动载体不严肃。国有企业党组织活动普遍存在着“娱乐化”、“福利化”现象,党组织活动载体存在着不严肃的问题,这也在侧面反映出了当前党组织活动载体缺乏创新的现实困境。没有良好的载体,党组织活动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6.企业文化建设存在薄弱环节。(1)经济利益多元化,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效果不明显。在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改制中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人事制度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与以往强调政治不同,经济利益往往成为当下很多企业领导人重视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着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成绩、工作绩效,不免其中某些人会出现“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工作作风,进而甚至会出现一些党员领导政治素养、思想道德滑坡的现象。(2)企业文化建设载体缺乏创新。国有企业在改制以后,企业文化建设战略不再单方面着重强调政治,而是逐渐变为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与巩固党的领导双向同步推进的战略,这无疑对当前国有企业党组织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实际情况是,当前国有企业的党建文化载体过老,形式生硬,不能很好地满足职工追求“时鲜”的味蕾。

四、加强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路径与机制

2016年7月4日,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指出,必须理直气壮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同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2016年10月10日至11日,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再次指出,必须要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国企改革中一张必须用好的王牌,就是必须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的新路径,创新党的组织建设的新机制。

(一)严格落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

1.统筹全局,推动国企党建的观念创新。国有企业党建事关国有企业发展的成败,事关国有企业所在社区、地区、地域的发展,尤其是在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的当下,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的国有企业更加需要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因此,必须从战略的层面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并充分认识创新党建观念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2.严格落实“两个责任”,职责任务从细分工。严格落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细化职责任务,确保“两个责任”坐实到位。从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关键在于细化责任分工,真正做到责任到家到个人,分工明确,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进行相关的制约和监督。针对党政主要负责人制定党风廉政责任书,针对非党员领导干部制定廉洁从业责任书,明确责任对象、责任划分、责任内容、考核追究的相关内容,通过逐级向上级党组织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的方式,来实现企业内部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从业责任“全覆盖”,建立起层层传导压力、把责任落到实处的“通道”。

(二)建立完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党组织制度

1.三个“有利于”是标准。习近平就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三个“有利于”重要论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这三个“有利于”的价值评判标准,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要以此为出发点,及时革新完善党组织相关制度,以适应现代化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需求,更细致更全面的确保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

2.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全面从严治党要在国企落实落地,从基本组织、队伍、制度严起。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同时还强调,“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

“治之道,不忤民意”,完善企业内部的民主管理制度,是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应有职责,必须要坚持、巩固和完善。

3.坚持党的建设与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谋划。习近平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企的“根”和“魂”,坚持党对国企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党的建设与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坚持从严管理国有企业党政领导干部

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来源”,“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执政党对官职进行控制,是政党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政党政治的通行法则”,“党管干部”对于世界上各个政党而言都是客观而又普遍存在的。“由代表大多数人利益、获取了大多数人认同的政党引导、组织对公职人员的选拔,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历史经验也表明,哪个时期我们能正确调整、使用这一原则,党的事业就能得到发展,反之,哪个时期我们机械化地、不正确地使用这一原则,或者放弃这一原则,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

1.树立规矩意识,强化分类指导。(1)树立集中统一的“规矩意识”。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要抓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必须以中央精神为出发点,在国有企业中选用人才一定要树立“规矩意识”,不要触红线,不可越底线,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从严选用人才和从严选拔干部。(2)遵循“一企一策”原则,强化分类指导,充分将组织配置与市场配置有机结合。遵照《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从严管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也要有步骤有计划的分类推进。在具体操作上,可以细化体制机制的项目,用量化指标充实党政人才选聘、评价、考核、激励、约束机制,逐渐形成集党政人才培养、选拔、管理、监督于一体的量化体系。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量化的类目以及指标也理应有所差别,但是对于同一类型的企业,量化指标我们认为应该尽量统一起来。“一企一策”,整体中有分类,分类中有系统。

2.坚持从严教育管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习近平指出,党对国企的领导是政治、思想、组织三大领导的有机统一,并强调,要加强对国企领导人员的党性、宗旨、警示三大教育,引导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性修养,从思想深处拧紧螺丝。在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切忌操之过急,循循善诱才是良策,先从思想入手,先从心灵入手。在干部教育工作内容上,重点在于抓好党员意识、模范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在党员干部的教育实效上,注重其心灵上的净化,道德素质上的提升,最终目的就是要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四)建立完善对履职行权的双向监督

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弘扬者,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领导干部也是“执政‘脊梁’和社会‘主心骨’”,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国企党的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必须要加强对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和监督,完善相关监督制度,形成一个成熟的针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约束机制体系。当前国有企业监督体系过于重视纵向的监督,即由上至下单向的监督,如此监督体系的设置,并不能充分发挥监督的效率,容易造成中上级部分因缺乏相应的有力监督,而发生犯罪现象。这就需要改革完善国有企业监督体系,变纵向监督体系为纵向、横向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变由上至下单一的监督体系为能在推进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组织之围、体制之围,也应该关注到教育之围,加强对党员的教育,这有利于提升其党性,摒弃其惰性。

1.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明确党员的权利义务。国有企业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大党建思想,坚定不移跟党走,严格按照党的章程办事。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理清党员权利义务的骨架结构,再结合企业自身经营发展实际进行相应的落实和充实。加强党员教育,明确权利义务,既有利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也有利于净化政治生态。

2.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国有企业中党员教育工作应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向着常态化、制度化方向迈进。一方面要严把政治关,确保政治素质过硬,深化固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另一方面要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以提高党员整体素质水平,促进党员全面发展为目标,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具体操作上,在制定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工作制度的过程中,要细化相关的项目,建立完善与教学、考核相关的机制体系,对于党的新政策、讲话精神、行业发展新动态、新技术知识等都要加以学习和考核。对于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建设,要结合自身学习实际情况,将党性教育与专业性教育结合起来,建立完善与之相关的教学制度、考核制度。

(六)运用“两一合为”推进党的组织文化建设

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文化建设,我们主张“两一合为”,其中“两一”具体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要坚定不移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正确的政治导向;二是要坚定不移坚持一个中心—经济建设,确保国企改革发展稳步推进。“两一合为”可以有效避免因过分强调政治内容抑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带来的问题,亦可形成“1+1>2”的组合优势。在此过程中,还要适时创新文化建设的形式,重注文化建设的实效。

1.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结合。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同时全会强调指出,“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国有企业党的组织文化建设要确保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能够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坚持正确发展路线。“对企业而言,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强,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企业最大的政治,也是企业党组织的中心任务。”另外,在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应该明确国有企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发展,因此文化建设也应该突出和服务于这一中心。

2.坚持党组织文化建设与国企改革发展同步谋划。国有企业党组织在文化建设上,应该避免“重业务,轻党建”或者片面强调思想政治理论宣传教育的做法,而是应该要将业务与党建有机联系起来,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一方面要保障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要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相联系相融入,以推动经济发展为动力。要坚持政治、经济二者同时并举,共同发展,“两一合为”,切实搞好国有企业政治使命与经济使命的有机结合。

关于2021年信访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第8篇

为了更好地推动全国党政机关秘书工作的开展, 1951年4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政务院 (即现在的国务院) 秘书厅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秘书长会议, 总结了建国一年半以来的秘书工作成绩和经验, 解决了政府系统秘书工作中一些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这是建国后中央办公厅和政务院秘书厅首次联合召开的全国秘书长会议。笔者作为工作人员, 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的秘书工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中央对这次会议极为重视, 周恩来总理亲临会议, 当他满面春风步入会场时, 顿时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周总理热情洋溢地向大会做了关于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政治报告, 为全国秘书工作指明了方向, 使与会者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会议由政务院秘书长李维汉同志主持。在会议期间, 李维汉同志还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机关内部统一战线工作问题的报告, 并把统战工作列为政府机关秘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次会议还听取了政务院副秘书长章乃器先生关于各级政府机关秘书长和不设秘书长的办公厅主任的工作任务和秘书工作机构设置的报告;政务院副秘书长李克农同志关于制定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的报告;政务院副秘书长黄绍竑先生关于行政公文处理暂行办法的报告。整个会议自始至终充满了团结向上、民主自由的气氛。在会议中代表们畅所欲言, 讨论得非常热烈。会议经过认真的讨论和研究, 最后通过了以下几个文件:

1.《关于各级政府机关秘书长和不设秘书长的办公厅主任的工作任务和秘书工作机构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2.《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3.《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

4.《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规定》。

5.《关于加强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的决定》。

上述几个文件, 经党中央、政务院批准, 先后在全国颁发施行。所有这些条例、办法和规定, 都是在总结解放区党、政机关秘书工作的基础上, 结合建国初期的实际工作需要制定出来的。因而, 系统地解决了当时秘书工作所遇到的一些重要问题, 极大地推动了全国各级机关秘书工作的开展。

一、关于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的任务

关于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的任务、机关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 在《决定》中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其主要内容是:

(一) 关于工作性质和任务

关于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工作的性质, 是“既要参与政务, 又要掌管事务”。关于工作任务, 主要有以下几项:

1. 协助首长综合情况, 研究政策, 推行工作。

2. 协助首长密切各方面的工作联系。

3. 协助首长掌管机关内部统一战线工作。

4. 协助首长掌管保密工作。

5. 掌管机要工作。

6. 主持日常行政事务 (包括公文处理、会议组织、检查与督促政府决议的执行等事项) 。

7. 掌管机关事务工作 (包括机关财务、生活管理、学习、文化娱乐活动等事项) 。

8. 首长交办的事项。

(二) 关于工作方法

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应在不断努力学习和实践中, 熟悉政策法令, 创造和积累经验, 建立与健全机关的工作制度, 加强计划性与组织性, 密切与各级政府秘书部门的联系。其工作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经常注意掌握“抓住重点, 照顾全盘”的工作方法, 重点应放在协助首长研究政策, 处理政务方面。同时, 也要把日常行政工作和机关事务工作组织安排好, 使之有条不紊地顺序推进。要学会既要善于集中精力和时间, 思考、钻研与处理重大问题, 又要善于抽出精力和时间, 有重点地指导处理或亲自处理日常具体的工作。

2.贯彻执行“集中领导, 分工负责”的工作原则。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 划分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 做到机关没有忙闲不均的现象。正副职之间, 应在副职协助正职的原则下, 明确分工, 在一定的职责范围之内, 放手工作, 大胆处理问题。各级之间, 应按照工作性质, 加强分层负责, 一般日常工作尽量下放, 由各处、科负责处理, 不要事事集中到上面, 把自己陷在事务主义的圈子里。

3.经常注意领会并根据领导的意图, 主动地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 认真处理问题, 使首长减少事务纠缠, 多考虑重大问题。并注意在实际工作中, 体会与掌握办事规律, 分清哪些问题可以自己处理, 哪些问题可以处理后报告首长, 哪些问题必须请示后再处理, 避免遇事不敢负责的现象, 并防止越权行事的偏向。

4.经常注意了解各部门的工作动向, 本着“从整体出发, 照顾具体情况”的精神, 密切各部门工作的联系, 使事无疏漏, 达到步调协调, 政令统一的目的。

5.要求每个秘书工作部门的干部, 认清自己的工作是行政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在口头上, 而且在实际行动中, 把个人的工作兴趣、个人事业心完全结合于人民事业的整体利益中。坚守岗位, 埋头苦干, 养成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和谦虚、谨慎、细密、切实的工作作风。

(三) 关于秘书工作机构

关于秘书工作机构的设置, 在《决定》中提出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秘书工作机构, 应根据精简原则, 尽力减少层次。办公厅, 一般可设两层, 最多不超过三层。为便利工作, 可多设副职, 分工领导。省人民政府的办公厅, 尚未设主任者, 得由秘书长或副秘书长兼任, 必要时另设专职的副主任。

2.适应业务分工, 组织机构可适当向横向发展, 逐渐改变过大过多的一揽子的组织形式。条件许可时, 可把秘书业务、研究工作、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划分开来, 具体编制应依各地区、各部门的具体情况而定。

3.尽量减少事务人员, 充实业务部门。在部分人员中 (如收发、缮写等) , 可试行定额制。警卫勤杂人员的编制, 亦应有合理的规定, 以达精简节约和提高工作效能的目的。

二、关于公文的处理办法

关于公文处理办法, 在会议通过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中做了详细的规定。《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是建国后第一个全国性的关于文书工作的法令性文件。它改革和统一了建国初期党政机关的文书处理工作, 扫清了国民党旧政府机关的文书工作制度, 全面、系统、具体地规定了我国建国初期的文书工作制度。其主要内容, 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关于公文的总则

关于公文的总则, 主要有两个方面:

1. 公文是政府机关宣布和传达政策、法令, 报告、商洽和指导工作, 交流经验的一项重要工具。要求各级政府工作人员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正确掌握运用, 以达到密切联系群众, 有效地贯彻政令与改进工作的目的。

2. 公文的文字应简明、确切, 条理清楚;处理应迅速、准确、周密, 手续力求简便, 严格注意保守国家机密。

(二) 关于公文的种类

关于公文的种类, 当时主要做了以下规定:

1.报告、签报。对上级陈述或请示事项, 用“报告”。签报, 是报告的另一种形式。为了简便迅速地处理某些重要事项, 由首长亲笔书写, 直接送上级首长批签, 不必经过普通公文手续, 只签名, 不用机关印信。

2.命令。颁布法律、条例、通则、决定、规定、办法或任免、嘉奖、惩戒、通缉、赦免以及指挥行政等用“命令”。

3.指示。指导下级机关工作时, 用“指示”。

4.批复。答复下级的请示或报告事项时用“批复”。

5.通报、通知。对于使各机关 (不分上行、平行、下行) 周知的事项用“通报”。对于使特定的机关或人员知道的事项用“通知”。

6.布告、公告、通告。对人民公布关于法令性的事项时用“布告”。重大事件需要宣告国内外周知时用“公告”。一般事件需要在一定范围内, 对人民或机关、团体通告周知时用“通告”。

7.公函、便函。平行机关及不相隶属的机关行文时用“公函”。介绍、商洽、询问、催办事项得用“便函”, 只须个人署名或盖机关长戳、圆章即可。

军事、外交、司法等部门的公文种类, 可因工作需要另行规定, 不在此限。

(三) 关于公文体式

关于公文的体式, 主要的要求是:

1.公文用纸要规范化。公文用纸第一页须包括文种、发文字号、事由、附件、主送和抄送机关、拟办、批示等栏目, 受文机关填写在规定栏内, 文前、文尾不另写受文机关。

2.公文除综合性质的报告外, 采取一文一事制。其事涉及两个机关以上的采用“主送”和“抄送”的办法。

3.公文以用语体文为原则, 并加注标点符号。旧公文的套语如“仰”、“理合”、“合行”、“等因奉此”和模棱两可的语句, 如“大致尚可”、“尚无不合”等均应废除。

4.公文写法, 务求简洁、明确、条理清晰、合于文法, 切忌冗长杂乱。除简短者, 一切较长的公文、均应开门见山, 首先提出要点, 即于开端处, 先用扼要的文字, 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 唤起阅者注意。然后, 再做必要的解释。如分为几段时, 每段亦应采用此法。

5.公文程式应办求简易。一件公文有几层意思或几项要求时, 必须注意按照条理, 分清层次, 以数目字标明段落和项目。转叙来文时, 应交待清楚, 将来文年、月、日及字号写明, 并将事由及处理过程摘要叙入。如必须加录原文, 除在公文内摘要引用外, 可另抄原文附送。

6.公文内应尽量避免使用简称。例如:公文内引用年、月、日, 均须具体写明, 如一九五一年, 不得写成“五一”年;并须避免使用“去年”、“明年”、“上月”、“明日”等字样。叙及机关名称时, 第一次应用全称, 以下一般可用简称。如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简称“华东财委”。叙及地名时, 应用全名。如“上海”、“福州”、“广州”、“重庆”, 不得写成“沪”、“榕”、“穗”、“渝”。福建不得写成“闽”, 湖南不得写成“湘”。仅在两个以上著名城市或著名省份联写在一起的时候, 如“京津”、“沪宁”、“豫鄂湘赣”、“粤桂边界”等, 或者和其他文字结合在一起成为流行的特殊用语的时候, 如“沪东”、“皖北”、“津浦路”、“天兰路”等, 使用简称。叙及事物名称时, 应用全名, 如“减租减息”、“生产救灾”, 不得简称“双减”、“生救”。

7.公文缮写、油印, 必须整洁清楚。避免使用不易辨认的简字或草字, 尤须校对无误。

(四) 行文关系

关于行文关系, 主要规定如下:

1.各级人民政府间相互行文, 一般以不越级为原则;但因特殊紧急问题必须越级命令或越级报告解决的, 亦得越级行文。越级命令时, 须同时抄送其直接下级;越级报告时, 须同时抄送其直接上级。

2.上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与下级政府所属部门 (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所属的委、部、会、院、署、行与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所属的委、部、会、局) 得根据已定政策、方针并就业务与技术的指导范围内相互行文;但如涉及全般性者, 应同时分别抄送行文者或受文者的领导机关。

3.受双重领导的机关, 向上级机关请示时, 应根据案件的性质, 分别注明“主送”、“抄送”, 以免批复时发生重复和抵触。上级领导机关依其规定的领导关系, 对多双重领导的机关行文时, 应同时抄送另一领导机关。

4.上级领导机关因工作需要, 得规定各级机关报送各项报告, 不受越权限制。

5.省 (市) 以上的各级人民政府凡具有普遍性质的行文 (如通报、布告、决定、指示、条例、法规等) , 经批准交新华社发布及指定之报纸、公报刊载, 注明不另行文的, 各机关应作为来文处理, 并应剪、录存档。需要行文的, 均由发文机关一直发送到行文范围所规定的机关。文件上应注明行文范围及分发的机关, 以避免重复行文和层层印刷抄写。

(五) 关于催办工作

各部门应建立公文催办检查制度, 并指定专人负责办理。

一般公文的处理, 以不超过一周为限, 过期应即声明理由。紧急公文随到随办。

凡未办结的文件, 应由负责催办检查人员掌握, 随时查询。

(六) 关于档案的管理工作

关于档案的管理工作, 主要规定了以下几点:

1.各机关应于秘书部门之下设置专管档案的机构, 其人员名额得视业务情况, 本着精简的原则酌定。在保守国家机密的要求下, 严格掌管机关的档案。

2.档案以集中管理为原则, 其机关内部单位较多, 办公地点分散的, 可设立分档。

3.档案的管理, 应建立分类体系, 由秘书部门的负责人, 根据机关主管业务行政的性质和范围, 按实际情况并照顾发展前途, 通盘考虑制定。

4.档案应按卷编号, 编号的方法, 以便于查找为原则。每卷应于卷面内设立文件目录, 按收发文的先后次序逐件登记档由, 并注明其页数。

5.文件批存或稿件缮发后, 即应由收发单位归档;其由承办单位注明暂不归档的, 应送还原承办单位暂存, 俟全案处理完毕后再行归档。

6.归档文件应按照档案分类系统登记编号, 分别登录卡片, 暂时不能使用卡片管理方法的, 应设登记总簿及分类簿, 分别登录。同一文件有必须登入两个以上项目的, 应按照文件的内容以原件编入其主要项目, 另以互见编入次要项目, 分别登录卡片或分类簿。

7.归案文件以一案一卷为原则。应按收发的次序, 先作临时装订, 俟全案结束后, 再作正装订。

8.调阅档案应建立制度, 手续力求简便, 原承办人调阅经办文卷时, 由承办人签名盖章;如调阅非本人经办的文卷或其他单位主办的文卷时, 须有本单位负责人签名盖章。

9.档案于年度终了时应加以清理, 按其历史价值和使用时效, 分别留用、封存或销毁。销毁时应由秘书部门负责人缜密审查, 造具明细表, 报经上级批准, 始得执行。

10.档案的保管, 应有必要的物质设备, 以足够防止盗窃、水、火、虫、鼠的损害为最低限度的要求。

三、关于党的系统文书与档案工作的问题

在这次全国秘书长会议上, 就党的系统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所做的决定, 其主要精神如下:

(一) 关于文书处理工作

关于文书处理工作, 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1.文电要求眉目清楚, 分清对象, 尽量注意党政比较合理地划分, 政务性者, 请示政府, 如有重大问题, 政府党组自会请示中央。除书记、副书记写的综合报告外, 一般要求一事一报。

2.各中央局、分局向中央请示的电文, 除大政方针外, 应分别请示主管部委, 不要笼统地给中央。

3.请示、备案、参考、资料都要有不同的标记注明, 分清轻重缓急, 不要照例请示, 以免使重要应请示的问题延误批答时间。

(二) 关于档案问题

同意会上提出的关于分工保管, 集中档案的意见。即:

1. 按党政军三个系统成立档案局。

2. 上下级的分工, 中央保存到省, 中央局保存到地委。

3. 全国胜利以前的重要档案集中到中央。

4. 暂时保存与长久保存的分工, 即若干年后有保存价值的档案, 陆续送到中央保管。

上一篇:求职就业话生涯介绍下一篇:浅议新常态下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