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游戏也是学习

2024-09-18

孩子玩游戏也是学习(精选13篇)

孩子玩游戏也是学习 第1篇

孩子玩游戏也是学习-资料

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还根本分不清什么是游戏,什么是学习,他们做这两件事都只有一个目的,即尽可能 地认识更多的新的东西、新的事物,积累更多的经验。因此,他们玩玩具时的举动完全一样:孩子不知道何为玩具,他跟所有可能玩的东西玩。但是,也有些孩子很快就有了个人的喜好:偏爱玩软的.或是硬的,有颜色的或是能发出轻微声音的,或者特别喜欢在父母的附近玩,或是喜欢自己选择玩的东西等。

通过游戏,孩子能在很多学习领域中得到刺激,儿童自然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例如,拨浪鼓能引导孩子学习抓握东西,

资料

当他认识到,一旦用劲去摇晃拨浪鼓,它就会随着力度的大小发出不同的声响。这样,孩子的思维活动同时也受到了刺激和锻炼。

游戏能促进思维,增长知识,促进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发育,培养自信心和锻炼学习能力等。孩子在重复过去曾经做过的游戏时,能获得以下两条基本的经验。

有些事情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另一些事情则会发生改变。

在自己的熟悉的事物中,同样能不断地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或者能把它同新的事物联系起来。例如,茶勺既可以用来搅拌,也可以作为乐器,或是作为被“汽车”运送的货物,或者作为积木房子向外冒烟的烟囱。孩子会不断地在这类新发现中获得乐趣。

孩子玩游戏也是学习 第2篇

小班区域游戏,教师从区域柜中取出一份“小熊穿衣”的游戏材料,先向全体幼儿介绍并示范材料的玩法,然后请幼儿依次从区域柜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材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游戏。孩子们拿着各不相同的材料围桌而坐,按照教师“不走下自己的位置、不调换材料”的要求开始游戏。

小小的一张正方形桌子,放了四个装材料的长方形塑料果篮,还没等小朋友把区域材料从果篮里拿出来,桌面上已经显得拥挤不堪了。虽然老师提醒孩子们把果篮放在地上,却仍不时有孩子的玩具掉落到地上。很快,幼儿刚拿到材料的新奇感就没有了,孩子们开始关注起同桌其他孩子的活动。玩钓鱼的小朋友把钓竿伸进了旁边幼儿的果篮,试图把果篮里木串珠钓起来。旁边的小朋友不让,两个孩子起了争执。老师走过来,觉得孩子的尝试值得支持,拿了几个木珠给他,争执暂时停歇下来;两个孩子分别选了链条玩具,一个孩子很认真地用一一间隔的方式连起了一条黄绿相间的项链,在另一张桌子上玩的孩子却一筹莫展,不停地喊老师过去:“老师,我不会玩。”老师走过去,手把手地教他连成红绿相间的链条串;一个小朋友用积木在桌面上搭着房子,桌面太挤,孩子觉得没有办法再搭下去,便一把推倒了“房子”,开始卖积木:“谁要我的积木„„”旁边的小朋友只是看看,却不搭理她,孩子便无聊地把积木捧起来又撒手,积木散了一地。老师走过来,鼓励孩子在地上用积木围合搭公园,孩子又重新开始建构„„

所谓区域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以及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相对独立的区域空间,一定数量的同种类操作材料,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是区域活动的主要特征。老师告诉我,也想为孩子设置相对隔断的区域空间,但幼儿园建造时设计了固定的区域柜,园部也明确规定了室内固定橱柜的不同用途(一作自然区角,一作幼儿的个人物品摆放柜),而自制的区域材料容易损坏,现成的材料则只有每种一件,只能在总体数量上满足人手一份。若要分区活动,最多也是做个桌签,表明某个区域而已。

园部领导对区域游戏的时间作了明确的规定,对教师工作的检查也相当细致,必须严格遵守一日作息时间及一日活动计划的内容,这说明幼儿园自上而下在思想上都非常重视幼儿的游戏。但从活动室环境的布局和班级内游戏材料的提供来看,却反映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缺乏对幼儿游戏的深层认识,游戏仅作为一种意识上的活动形式而存在。或许,园舍的建筑设计由政府做主,幼儿园自身显得有些无可奈何,但内部的区域设计及游戏材料的提供,却显而易见地暴露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园领导对幼儿游戏的重视仅停留在检查的形式上,并没有深入思考游戏的真正价值。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其学习的特点就是模仿性强,活动的形式则多以平行性游戏为主。也因此,小班游戏材料的提供,尤其需要从低结构、同种类、多数量的角度去考虑,以满足小班幼儿的同伴模仿学习。虽然该园设有一定数量的专用活动室,供每个班的幼儿分时段开展角色游戏、建构游戏与图书阅读活动,但可以想见,二十几个班级,孩子们参与游戏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再加上去专用室来回的时间,孩子们真正游戏的时间被挤占,幼儿游戏也只能是一种形式了。

在观察孩子们游戏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虽然游戏的组织与材料的提供都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师对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识,但孩子却是游刃有余地创新着自己的游戏。玩钓鱼游戏的孩子不满足于钓起一条条现成的小鱼,便把串珠玩具想象成各种形态的小丑鱼,当他最终发现自己无法钓起这些“木头鱼”时,他有了一个有价值的发现:必须去钓有“铁”的物品。只要教师再有心一点,给孩子提供一些自制的纸鱼,让孩子自己想办法把鱼钓起来(给纸鱼夹上回形针、小别针等),孩子的探索游戏就能进一步深入。还有玩积木的孩子,当她发现自己无法扩展搭房子的游戏时,便又开始了想象的角色游戏“卖积木”,她的叫卖声伴随着她敲击积木的动作,她甚至还根据积木的形状与颜色想象某种物品,这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了不起的假想能力„„再比如,玩链条游戏的孩子,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让他们坐在一起,孩子们就能自发地开始模仿的同伴学习。

孩子的游戏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环境中所有的物品也都有可能被孩子用作游戏的玩具。只要有心,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和孩子一起进入各种新的游戏。

片段二:某城区幼儿园

一走进幼儿园,我就被环境内各个巧妙布置的游戏角落所吸引:小小的楼梯间,被刷上淡淡的粉色,地面铺着柔软的地毯,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精巧可爱的书柜,几张色彩温馨的小沙发椅,几个形状各异的小布垫,营造出一片安静温馨的气息;宽宽的室内走廊,被设计成一个个相连又隔断的角色游戏区,肯德基餐厅、特色烧烤店、蛋糕店、礼品店,那些富有艺术感的招牌,让人一看就想进去逛上一圈;宽敞的活动室内,四周都用移动区域柜隔成一个个小小的空间,绘本区、拼图区、建构区、美工区,供孩子们游戏的玩具材料琳琅满目„„

可是,在游戏时间,却几乎看不到孩子们玩游戏。老师说,马上就要集体舞表演了,我们正忙着排练集体舞呢!忙完集体舞,要忙童话剧,忙完童话剧,要忙大班毕业典礼,哪有时间让孩子们玩游戏?等领导来检查游戏的时候,我们就让孩子们玩游戏。

从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布置和各游戏区域内的材料提供,我们不难看出园领导和老师们对于幼儿游戏环境创设的用心,但在实际的日常教学中,幼儿的游戏却被无情地挤占了,因为一些看起来比游戏更重要的活动。

我看到,老师们带幼儿走过陈列着游戏区的走廊时,不时有孩子伸手去摸摸摆在玩具架上的玩具,或拿起一个“蛋糕”假装咬上一口,甚至递给身边的孩子:“你要不要买蛋糕?”在孩子们完成小便喝水这些生活活动的间隙,也总有孩子走进区域玩一玩拼图,翻两页图书。即使是在老师排练集体舞或童话剧的时候,孩子们也在见缝插针地玩着他们自己的游戏。不记得是在哪儿看到的,游戏就是儿童的生命。仔细观察孩子们的活动,似乎都带着游戏的影子:看书,会自言自语,似乎就和书中的形象在一起;画画,常常边画边讲,好像正在和笔下的线条对话;走路,也不会好好走,蹦跳着,似乎脚下安着弹簧„„不管做什么,“好玩”是幼儿最乐意接受的学习形式,在我们眼里严肃的学习,在孩子眼里就是一场游戏,在我们眼里属于放松情绪的游戏,在孩子那里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孩子玩游戏也是学习 第3篇

游戏类作业带有“玩”的色彩, 教师设计游戏类作业时要考虑与所学习的数学内容相关联, 此类作业主要用于初中中低年级。如, 在学习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后, 为了巩固知识点, 把枯燥的计算变成有趣的游戏, 我把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二十四点牌游戏”这一节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课外活动:我将67名学生分成16组进行比赛, 8名实习教师和我当评委。比赛流程如下:1.抽签决定比赛的次序;2.全组成员都到讲台上, 一名组员从一副扑克牌中 (去掉大、小王) 任意抽取4张, 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 (每张牌只能用一次) , 使得运算结果为24 (J、Q、K分别代表11、12、13) ;3.在黑板上写出正确答案;4.总结二十四点牌游戏的方法;5.教师对小组进行打分;6.评比并进行讲评。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 互相交流, 并共同总结。

这个游戏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如果作各种不同的设定, 不同的解法可涉及到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等数学知识, 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 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 提高计算能力, 并在思考、探究中运用综合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我把一些作业设计成游戏, 让学生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如, 学习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这一节后, 我让学生运用七巧板拼凑图案。这就需要学生清楚七巧板的构成:它是由两组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的, 用它可以拼出许多不同的图形。在掌握了这些特征后, 学生巧妙地拼凑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还起了好听的名字:快乐的一条鱼、可爱的小兔子、一帆风顺……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可见, 让学融于玩中, 在玩中实践, 既使学生学得轻松, 又培养了他们的多种能力。

又如,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图案设计”这一节的课外作业, 我要求学生利用全等图形 (箭头、三角形、菱形等) 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这样让学生凭自己的想象和经验来画图,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 创意得到了发挥。同时, 让学生知道了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可以用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抽象出来。在创作过程中, 学生进行阅读、思考、交流, 体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 提高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养成了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教材中有关于“扑克牌”、“转盘游戏”、“掷硬币”、“同一天生日”等游戏类的内容, 我又根据学生掌握的内容, 课外作业让学生自己设计类似的游戏。新课程理念提倡要减少学生的课外书面作业, 让学生在课后动起来。因此, 我尽可能把教材中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的应用作为课外游戏作业, 或将教材中的一些作业改为游戏作业。这些让学生参与的游戏作业, 不仅巩固了课堂的教学内容, 使书本知识变活, 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增长了他们的见识。通过游戏类作业学生意识到知识是可用的, 从而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 并在课堂上更加认真地听课, 为课后的游戏类作业做好准备。

游戏类课外作业是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 用游戏的形式, 通过学生独立行为或者同学、家长的合作, 使课堂教学内容达到熟练程度的一种短期的课外作业类型。类似的游戏做多了以后, 学生就能自己设计游戏了, 这样的作业学生非常乐意去完成, 因此课后游戏必然成为课堂教学的后续活动。这样课业负担比每天布置定量的作业要轻松得许多, 既有趣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游戏,也是学习方式 第4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例1、例2,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初步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设计思路】

“可能性”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由于概率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在设计本课时,主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力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具体的办法有:①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②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准备】

扑克牌一副,黄、白两色乒乓球数个,纸盒一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1.教师任意选出四张扑克牌展示给学生看,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背对学生,让学生猜这一张是什么牌?(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

师:谁能说自己猜得一定是对的吗?(不能)所以,我们在回答时应该加上一个什么词?(可能)师:这张牌有哪几种可能?它不可能是什么?

2.师展示不同花色的“5”,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一张是几?

师:能说得肯定一些吗?(用上“一定”)

师:“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三种情况。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设计意图:用猜牌游戏导入,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探索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操作活动,引导探究

1.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用课件出示主题图:元旦快到了,我们班准备举办一场元旦联欢会,联欢会上每人表演一个节目,有唱歌、跳舞、朗诵、相声、小品、猜谜这六种节目,怎样确定各自表演的节目类型呢?请大家仔细观察主题图,再回答。

小组讨论:如果让你抽一次,可能有什么结果?小组派代表汇报。

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的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六种可能的结果。

2.通过猜球游戏,体验“一定”

师展示纸盒,并告诉大家:这只纸盒里面装的是一些乒乓球,这些乒乓球是什么颜色呢?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上来和老师做猜球游戏,谁愿意上来呢?

指名一位同学上来摸球,老师闭上眼睛猜出球的颜色。(老师猜的全对,都是黄色)

师: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猜黄色吗?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个盒子里的确都是黄色乒乓球(边说边把盒子里的乒乓球拿出来),所以,如果继续让老师猜下去的话,我一定会说是黄色。(板书:一定)

3.继续猜球,体验“不可能”与“可能”

教师重新把黄色乒乓球装进盒子里,另外放进同样多的白色乒乓球。

师:谁愿意上来摸呢?

指名一位同学上来摸球,在乒乓球拿出纸盒之前,大家集体猜它的颜色。师相机引导:纸盒里有黄色乒乓球,也有白色乒乓球,任意摸出一个球,它的颜色可能是黄色的,也可能是白色的。(板书:可能)

师:你能从这个纸盒里摸出黑色的乒乓球吗?为什么?(板书:不可能)

师适时小结: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一定”与“不可能”都能描述确定的现象,不确定的现象可以用“可能”来描述。(板书:确定的现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在这里,学生通过摸球、猜球的游戏活动,获得了愉快的数学体验,并在体验中有了发现、有了感悟。】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师:我们在猜牌、猜球游戏中已经会用“一定”、“可能”与“不可能”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也能用上这几个词呢?大家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例2的六种现象:①地球每天都在转动,②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儿东西,③三天后下雨,④太阳从西边升起,⑤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⑥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师:你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这些现象吗?(引导学生回答时,不仅仅要把这些现象描述清楚,还要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

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你还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来说几句话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事件,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四、小结巩固,课外延伸

1.师: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2.师用课件出示练习二十四第1题,学生判断,并说说为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四第2题的涂色部分,教师利用视频展示台引导交流。

4.延伸作业:梦想超市为了促销正在开展“购物摸大奖”的活动。一个大箱子里装了五种颜色的球,其中红球代表一等奖。实际上,能摸到红球的人非常少,但是摸到五等奖黑球的人却非常多。你能猜一猜其中的奥秘吗?这是我们下节课要探讨的内容,如果大家在课后预习了第106~107页的教材,相信你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可能性

可能……不确定的现象

不可能 一定确定的现象

(作者单位:安徽省郎溪县实验小学)

责编 / 齐鲁青

孩子玩游戏也是学习 第5篇

如何让迷上电子游戏的孩子把心放到学习上?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也曾经沉迷于游戏中不能自拔,不过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孩子沉迷于游戏,有很大原因在于当前的教育体制和家庭的不理解.首先,孩子玩游戏并不是因为游戏比什么都好,孩子也明白如果学习拔尖,经常受老师表扬同学羡慕是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只是事与愿违,又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只好在游戏中寻找自尊,寻找快乐,因为在游戏中变得受人尊敬永远比现实中来的简单的多,孩子其实只是在无奈的学习生活之外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灵寄托.其次,但凡不傻的孩子都会明白,游戏玩多了都会腻,就好象我们天天吃海鲜也会腻一样,他没有玩腻,只能说明他正处于一中非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也许你不能理解,但是我有很深的体会,在家长和学校双重管制下,能够逃出来上网玩游戏,已经不仅仅是局限在游戏本身,逃脱家长及学校的管理就是一种很刺激的游戏,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好比水浒中时迁所说:“只有偷来的鸡才是最好吃的”.这也许是这个时期孩子普遍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吧,老师说不能玩游戏,我就偏玩,家长不让上网,我就偏上.再次,孩子也不是什么游戏都玩,这东西就好象吃饭一样,并不是是饭大家就都爱吃的,不要一棍子打死,认为孩子乱玩一气,其实某些游戏玩好了甚至是对孩子有很大帮助的,甚至可以作为职业的,不过这种几率很小,可以暂不考虑.OK,现在谈下解决方按,我的方法也许比较极端,但仅供参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首先,你不能责备他,你应该以一种很友好的心态问他在玩什么游戏,让他给你说说这个游戏怎么好玩,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你甚至可以陪他一起玩,你也可以拿我上面分析的几点跟他谈心,看他是不是处于那种状态,应该不会差太多,你不要拿哥哥姐姐的架子给他看,尽量多跟他谈心,谈别的兴许他不乐意说,谈游戏他肯定有很多话说,你在他讲游戏的时候多夸夸他,说他聪明.他一高兴,你的很多建议他就会听进去了,因为这时他已经不把你和父母归并到一起了,呵呵。

其次,光谈心是没用的,因为当你们聊天的内容一旦扯到各种大道理上边,就意味着你们交谈的结束,我的见解是,初2并不是一个很紧张的时候,马上就放假了,不要给他很多压力,你可以明确表示他可以玩游戏,我非常希望你能陪他一起,这样既可以保障他的安全,又可以起到监视的作用,关键是这样你们可以有相当多的时间交流,游戏这东西不能藏着掖着,孩子应该有玩游戏的权利,这也不是坏事.我的想法是这个寒假分一半给他玩游戏,一半用来完成作业,完全没必要搞作业以外的东西,真的没必要.值得说明的是,这个假期就是从中间分开,玩就是玩,没必要学习,学习就是学习,不准干别的.但是这件事你要事先和他商量,你要得到他的保证才可以允许他这么玩,想必十多岁的小男孩已经懂得信守诺言了吧,你要装做讨价还价的样子,最后很不情愿的答应他,这样他会记得你的一个人情.在游戏中,你可以尽量帮助他玩,我可以很明白的告诉你,当游戏玩到极至的时候,就是他玩腻的时候,呵呵,所以你的努力是有回报的.如果他玩的是泡菜类型的游戏(泡菜类游戏就是指通过长时间玩游戏才能获得成就干的游戏,这才是我们应该抵制的游戏),你应该想办法让他收手,实在收不住手就和他探讨一下泡菜的危害(我可以事先告诉你,一般的泡菜游戏不玩个两三年是不会有成果的,要小心,误人子弟啊),跟他讲解一下初中这几年的重要性,再辅助以部分体力劳动,告诉他,要是老是疯狂玩游戏耽误了学习耽误了前程就只能做蓝领了,呵呵,我小时侯就是这么过来的,很管用,该宠的时候宠,该狠心的时候就要狠心.然后是后半段的学习时间,要防止出工不出力,不要老让他一直憋着做作业,如果没有人在旁边的话效率是相当低的,低到什么程度?有时候憋一天甚至没有一个小时的效率,这是我的真实体验,大约一天两小时学习时间就够了,但一定要有质量,只能辛苦你这个姐姐了,监督着点.再次,这是个重点,呵呵,虽然说到最后了,凡是玩游戏的学生,他班或者邻班总有那么几个“铁哥们”,他们没事的时候不谈别的,就是游戏,呵呵,不用怀疑,你弟弟肯定有一个或者几个这样的朋友,这也是他们一起玩游戏的原因,但是不要拿他们当酒肉朋友,狐朋狗友,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们有一些是你弟弟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不是一般铁,嘿嘿,我的几个哥们也是玩游戏才关系那么铁的,不要鄙视我啊.而你要做的不是拆散他们,而是利用一点手腕,告诉他们你弟弟需要学习,只允许他们在你的授权下才可以一起出去玩游戏,应该不难吧,至于手腕?你真的不会,那我告诉你一个,那就是如果他们不得到你的允许拉你弟弟去上网,你可以威胁他们说找他们老师,找他们家长,一切迎刃而解.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形成叛逆,绝对的制止是行不通的,打骂也是行不通的.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学习和游戏哪个更加重要.如果进行经济上的打压,可能还会引起孩子偷的习惯.其实你我觉得你可以和他签定一个合约,让学习和游戏相互结合.把游戏作为学习好的一个激励方法.比如,签定和约内容为:在家里按上宽带,让他在家里玩或带领他到一些正规的网吧上(黑网吧危险,容易发生事故,经常死人),家人不干涉他玩电脑游戏,但是必须要把学习成绩考到多少分以上,如果不能就严格接受管制.特别是电脑游戏上的.可以逐步推出经济制裁,时间制裁(什么时候必须回家),还可以是跟踪.总之制裁要逐级加强,且都要放到合同了.最主要的是奖赏要分明.

孩子贪吃也是病? 第6篇

小美今年9岁,上四年级了,妈妈发现她近一年来饮食极不正常,有时一餐可以吃0.5千克米饭,还有大量的肉、菜,刚吃完又四处找零食吃,一直要吃到肚子胀,甚至呕吐出来为止。有时她还没到吃饭时间,就突然很想吃东西,吃尽家中能找到的所有食物,不让她吃就又哭又闹,吃完后特别爱睡觉,一睡就是好几个钟头,不叫她不会醒来。小美明知这样不好,也怕发胖,但就是不能控制,有时吃饭很正常,有时也会吃得很少。妈妈带她去医院,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发现小美患了贪食症。

贪食症是指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在短时间内大量进食,在暴食时即使意识到不正常,也不能自控。有时可因为躯体不适,如腹痛、恶心而终止发作,随后可伴有情绪障碍。但诊断该病时应首先排除由于其他疾病造成的多饮多食、内分泌失调、间脑病变等。

贪食症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有学者认为最初可能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如心理孤独、家庭不和或学习压力大等等,当他们感到内心压抑、紧张时,吃东西会使他们感到暂时的放松、宽慰、愉快。这种因有压力或不愉快情绪在进餐后得到缓解的条件反射在大脑中枢形成后,他们会经常采用吃东西的方法使自己找到良好的感觉,久而久之,则形成自己不能控制的贪食。也有学者认为贪食行为是一种成瘾行为,具有间断、反复发作和不可自控的特点。

患上贪食症的应尽早就医,经过系统地药物和心理治疗,多数患儿可以好转直至痊愈。患贪食症的患儿其家庭环境大多潜伏着矛盾和冲突,家庭关系、亲子关系亲密程度不够,家庭结构不健全,情感联系不紧密,因此家长对患贪食症的孩子应多给予关爱,为孩子创造一个和睦、宽松的家庭环境,使她感到家的温暖,家人了解她的喜爱。平时对孩子正常的饮食予以鼓励,而在贪食发作时不要显得过于关注和焦虑。

是学生也是孩子作文 第7篇

虽然今天天气很冷,但是还是去了一趟图书馆。到了图书馆才发现。今天真是清冷的可以,到图书馆的人也就是平常的一半。

借了本自己喜欢的杂志正准备坐下来看时,进来了一个小女孩,后面跟着的是她的.妈妈。

她们一进来我就没有办法好好地看书了。小女孩一进来就叽叽喳喳地嚷个不停,一个劲儿地说要回去。可她的妈妈不同意呀,她根本不顾自己的女儿在一旁哭闹,不停的问图书管理员什么书好。

小女孩在一边急的要哭,哀求妈妈:“妈妈我不想看,我看不懂。”“看不懂也得看!猪脑子。”小女孩被妈妈的这一声吼给吓着了,没敢吱声。

妈妈指着一本书问:“这本书怎么样?”小女孩怯生生的说:“我看不懂,我们学校里有画报。”“看什么画报啊,就看妈妈给你借的这本!这本书才好!”

唉,真吵啊。我带着借的杂志离开了图书馆。这样自以为是的家长啊,她以为自己都是为了孩子好,其实她这是在强迫她的孩子与书为敌啊。

为什么孩子就不能看自己喜欢的书呢?也许孩子喜欢的书在各位大人看来是幼稚的、无用的“闲书”,但是就算是哲人也不能一生下来就抱着新华字典看啊。

让孩子自己选一本ta自己喜欢的书,应该让孩子学会怎样与书为友,而不是强迫ta看自己不喜欢的书。这样不仅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

恋爱也是孩子的学习课程 第8篇

这也许是我开通,也许是别人的不开通。恰恰相反,我一直关注和担心的是,在我女儿亦池的生命成长过程中,在她进入女性发育的时期,在她应该情窦初开的年龄,她应该具有正常的生理意识和反应。孩子的健康绝对是第一位的。如果我孩子连一个正常的人都不是,那重点大学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我可喜地看到,从幼儿园开始,就有很可爱的小男孩,向我的亦池献殷勤。之后,小学,初中到高一,一直都有,我一直都是心怀喜悦的,并且我会把这种喜悦感传达给我的孩子,让她为自己拥有男性的青睐和肯定而喜欢自己的性别,为自己的性别感到自豪和自尊自重。

实际上,情窦初开时期的小男生小女生,感情是非常纯洁的,一般都是幼稚得可爱。不管社会上有多少影视在表现男女情爱,不管有多少画册充满性别诱惑,对于少男少女们来说,那都是突兀的隔膜的外面世界,他们自己,还是要从纯洁的感动和友爱开始,笨拙地摸索和学习人类的相爱。这种最初的情感,如果没有受到外界的道德谴责和恶性羞辱,多半是可以促进和刺激学习激情的,一般被爱慕的孩子,自我感觉会很棒,学习会更加用功,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在爱慕者面前丢脸;而爱慕他人的孩子,学习也会更加用功,每一次考试他都希望自己考得更好,引起他爱慕对象的注意和重视。在学校这个空间和环境里头的孩子们,功课是他们首要的价值表现,操场和篮球赛是他们唯一展示自己矫健身姿的地方。因此,爱的情感会促使他们更加发奋和聪明。

让我大惑不解的倒是老师和家长们,所有成年人不都是从少男少女过来的吗?对自己那个时期萌动的美好感情以及身体的纯洁与幼稚,不都有着亲身的体会吗?为什么这些成年人要以阴暗淫秽的心理揣度孩子們,一定要丑化他们,污辱他们,激发他们的反叛心理,同时,也等于是用成年人的阴暗性心理教唆了孩子们,诱发了性罪恶极具诱惑性的一面。极度的禁锢非常容易导致极度的渴望。无知的孩子一旦坠入成年人的性陷阱,自然难以自拔。

我这里没有这样的糟糕问题。我的亦池没有这样的糟糕问题。我只是认为:一个人的恋爱最好能够选择恰当的时间和空间。我唯一担心的,也就是我的孩子不懂得选择好时间和空间。因此,我也偷看过我孩子的日记和信件。我偷看的心态,主要是想了解孩子的真实状态。因恋爱毕竟是私人的,少女毕竟是羞涩的,这是她个人的秘密,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也总是机密的,这种机密感是他们独自的享受。我宁可偷偷看一看,也不要穷追猛打地找孩子谈话和追问,我不会要求孩子一定告诉我关于她私人生活的真话,我尊重她的享受感。即便我偷看了,我也还是没有偷看的结果。

我偷偷看到,我的孩子一直有人爱慕。也发现我的女儿似乎从初中就在“恋爱”。这种“恋爱”更恰当地说是孩子们在试探和体验一种更加成熟的人际关系,他们交流的主题和内容,主要是学习和考试如何,球赛或者班级竞赛怎样,某个老师言谈举止穿着打扮的品位和学识如何,某个同学的人品、性格、智商如何,是否应该与他们交朋友,等等。更让我得意的是,我女儿的文字和文笔,远远好于她的追求者们。她的回信写得那样好!那样措辞婉转而又不失原则!小小女孩儿骄傲和淑女得很呢!她的日记告诉我,她“遗憾”地发现,她还从来没有看上过任何男生,连成绩最好的某某男生也“没有文化”,还有“不少性格缺陷”,或者“吃相难看,举止粗鄙,小里小气,只能当作一般朋友了”。并且“这一次期末考试,我一定得超过他,让他受到打击,懂得什么叫做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还有:“某日晚自习,与几个女友密谋,造虚假约会纸条一张,作弄某某男生在花坛独自徘徊几小时,开心至极,看他还敢不敢轻浮,见女生就追。”孩子啊孩子,还真是顽皮呢!可是,如果像他们这般年纪不顽皮,人生还有什么年纪可以顽皮?青春少年不互相作弄好玩,人生还有什么阶段可以作弄好玩?人生许多错误,难道不正是越早犯越好吗?只有年轻人有的是时间来吸取经验和教训。

说实话,作为母亲,看到自己的女儿有这样的眼力和定力,还富有幽默感和正义感,我觉得这正是我期望的女孩子。我认为恋爱也是学习课程之一,如果获得好成绩,一辈子的幸福就有了很好的基础。我可不愿意让我孩子把所谓的“全部心思”都用在课本知识上,读书一直读到博士,最后变成了一个傻不愣登的老处女。

在家我也是好孩子 第9篇

在学校,我是好孩子,在家里,我也是好孩子。

比如说,我帮爸爸妈妈擦桌子,我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爸爸妈妈夸我是好孩子。我给爸爸妈妈叠被子,我把被子叠得四四方方,爸爸妈妈夸我是好孩子。我给爸爸妈妈捶背,我让爸爸妈妈轻轻松松,爸爸妈妈夸我是好孩子。

我就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小太阳,我要把温暖送给他们。

指导教师:刘兆娜

教育随笔: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 第10篇

孩子年龄小,无知、幼稚可以理解,我们作为家长、老师应该去告诉他们是非对错,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却是:孩子是我们的老师。或许有人会问:孩子会教我们大人什么呢?其实,孩子教我们的有很多。

每天早晨,孩子来到幼儿园后,我们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户外晨间活动,有一天准备活动是《赶小猪》,活动时每一位孩子都有一根纸棍一颗纸球,孩子用纸棍追赶纸球向前,动作就像赶小猪一样。孩子们都乐在其中!这时,其他班级的一位小女孩也被这个活动吸引了,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我们班一位叫天佑的小男孩手上的小猪,她用手指指着小猪对天佑说:我想玩。天佑点点头对她说:好呀,你先玩,我(替你)说加油!

在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中,当某一关系一般仅是认识的朋友,向你发出友善的信号时,通常大多数成年人都是充满戒心的。而孩子们并不会这样想,他们遇到这种友善信号时,只会认为自己多了一个好朋友,并且乐意去接纳他、融入他。我们成人缺少的恰恰就是孩子这简单、直接、单纯的情感交流。

这就是孩子教我们的东西,不是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只是最纯真的善良。

读《孩子也是一棵树》有感 第11篇

乐天尹妈妈

那天读了王老师写的《孩子也是一棵树》这篇文章后,我感慨万千,孩子十三岁了,我对她的教育成功吗?我反反复复地问自己,终于,按耐不住自己内疚的心,也想写点什么。

当然,我没有王老师的文采,写不出那么动人的篇章,只不过是为了表达那么多年来积压在我心头的对孩子的愧疚和不安而已。孩子在不该来临的时间里却意外地来到了这个世界,因为那时的我们没有任何的经济基础,孩子他爸刚参加工作,那时公务员的工资每月只有600元,只够他一个人开资。我是个要强的女人,拒绝了双方父母对我们的任何资助,独自创业。孩子要临产了,我还在跟一个客户谈生意,我妈妈在医院等我急得直跺脚,孩子哇哇坠地的那一刻,我问医生的头一句话就是:“医生快点帮我检查一下孩子有没有哪里残疾?”还好一切正常,但用我父亲的话说:“这个孩子是八十岁的老翁投胎的。”可想而知,因我每天疲于工作忽略了肚子里的小生命,缺少营养。当时有些许的不安,但被现实所冲淡,我面临的是一大堆的事情等着我去做,一个月后我又全身心的投入于我的工作中,把小家伙全权托付给了保姆,保姆是我老公朋友的丈母娘,她是安徽的。有幸的是那保姆阿婆待我的儿子如己孙,疼爱有加,我就更放心地没有尽到一份母亲的责任,那时的想法是“一切向钱看”。

儿子13个月会走路了,那天他在树丛跟比他大点的小朋友们捉迷藏,一下子就把小伙伴给找到了,我挺纳闷。经过观察才知道,他是把身子蹲下来,看到他们的脚也就找到了人,这么小的孩子有那样的思维,我愕然了,那一刻我才真正去关注他。18个月了,他会“呀呀”学语了,三种语言(安徽方言,宁波话,普通话)时不时地从他的小嘴巴里吐出来,经常令我们开怀大笑。有一次我妈妈给他吃了一块西瓜,他“噔噔”蹭到我面前:“妈妈,这样是月亮,这样是一座桥,这样就是一只小船了。”他的小手在我的面前比划着,我怔住了,我欣喜于他那如此大胆的想象力。他是30个月上的幼儿园,能在很

短的时间内学会一首歌,背下很长的故事,还能手舞足蹈、自作自画

搞一些令人发笑的动作。用老师的话说是“绝顶聪明的孩子”。就这

样在一片赞美和掌声中度过了四年的幼儿园生涯。

上小学了,所有的一切都不一样了,他的成绩没有我想象的那

么遥遥领先,我的心里有了落差。一看到成绩考得没有比别的小朋友

好,就会着急,浮躁,就来一顿“审讯”,甚至责骂,痛打。记得二、三年级时数学连续二次考了60分,数学老师把我叫去说:“你儿子智

商是不是有问题呀?上课好像听不懂,眼睛老是望着窗外出神。”天,我如雷轰顶,我的孩子成了“问题孩子”。那时的心情已不是失望,而是绝望。于是我带他去宁波看医生,尽管医生的回答是一切正常,但我还是将信将疑。没办法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没有把老师对他的评价告诉他,而是跟他说:“老师说你很聪明,聪明与考试是两回事,你很棒的。”“而做家长的苦楚却最能够引起许多人的共鸣”。是呀,这其中的滋味只有我自己才能体会。这种恐惧和不安的日子直到有一

天他数学竞赛考了全年级第六名,才算告终。

渐渐地,我已不再奢望儿子能成“龙”但对他的要求却有增

无减,对与错全凭我一句,从小他对画画就有浓厚的兴趣,而我却叫

他学小提琴;他喜欢做手工,而我觉得这些对学习无关一点都不支持

他;他能自制小汽车,我觉得花费的时间太多没用在学习上。总之一

句话,我抹杀了他许多的兴趣爱好。从小就讨人喜欢的他变得木讷,没主见,做什么事之前总要怯生生地问一句:“妈妈,这个我能做吗?”

我慢慢地意识到了自己错误的教育。更严重的是他还学会了说谎,这

对于我来说是不可饶恕的,而他却“奋起反抗”,振振有词:“你不也

经常说谎吗?每次我要买什么你总是说家里没钱,既然这样,我们家

哪会有那么多房子,别人家才一辆车,我们家就有两辆,你还开‘沃

尔沃’呢。”天,这就是我所谓的“女孩要贵养,男孩要贱养”的教

育方式,我以为不要奢侈,谎称家里没钱就能教育出“穷苦的孩子早

当家”的孩子。我又错了,我这才感觉到“言教不如身教”的重要性。随着儿子的长大,他不再任我摆布,有些时候是他教育我,而不是我教育他。

其实当他不由自主在课桌上写了几个字而被老师痛骂了一顿,被罚站一节语文课,满腹委屈地向我诉说时,我应该安慰他的;当他因感冒流鼻涕,把鼻涕不经意擦到课桌上被老师责骂后,为忘带了餐巾纸而惶惶不安时,我应该提醒他的;当他因失误或粗心成绩考得不理想,我应该不是急于求成的让他改正,粗心或许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我帮不了他,那我何不静观其变,他何尝不希望自己考好呢?“你应该跟孩子沟通的,我以后当了爸爸绝不会像你对待我一样去对待我的孩子。”这是那次“抄作业事件”乐天尹哭着跟我说的一句话,这就是我太独断所犯下的错,我应该向他道歉的。

那天我把王老师的这篇文章打印出来后给乐天尹看后,跟他推心置腹地谈了一次,以下是我俩的对话的片段

“在你的记忆之中,妈妈有没有那么狠地打过你?”“有呀”他轻描淡写地说。

“几次”

“无数次”

“你恨我吗?”

“不恨,你也知道我这人从不记仇,更何况你是我妈妈,说到底你也是为我好。人总会犯错,我也是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明知道是缺点。”

欣慰的是孩子长大了,他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了,我跟他讲道理,他能懂的,所以为人父母者,不要轻易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发指令,应通过谈话,协商,取得相互间的沟通和理解,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让孩子像爱游戏一样爱学习 第12篇

孩子不是天生就会玩游戏,一个不会的事情,他学会了,而且还专心地玩,就说明这孩子多爱学习啊!而且长时间在计算机屏幕前,要保持一个姿势,又累又渴又饿,还必须靠意志力坚持,说明这孩子不仅爱玩游戏,还很爱学习。孩子为什么对游戏上瘾?因为在游戏中有好的感觉。他按一个键,游戏中的一颗子弹就打倒了一个敌兵,这是在奖赏他按键的行为。赢得一千分或者一万分时,游戏还会对他说,做得好,Good,到了五万分,是Very Good,到了十万分,是Wonderful。在步步正面强化里,孩子当然就喜欢上了这种活动。

让孩子得到游戏一般的奖励

家长看了孩子写的作业以后,通常是什么反应呢?“你瞧你这个字写得歪歪扭扭,你能不能把它写平了,写直了,你这字写得太难看了,你该写好看一点,老师就这么教你的?”我们不妨换一种说法:哎呀,这个“孩”字你怎么写得这么漂亮啊,我还真不如你写得好看。孩子得到夸奖,就一定会努力把后面的字认真写好。因为他知道,他只要写好字,家长就会夸他。孩子感受到了写好字的乐趣。

让孩子认识到进步可以靠努力实现

孩子考了一个100分,一个95分。班里好多孩子都考了双百分,他觉得自己没考好很难过。我们不妨这样帮他分析:“你已经很不错了,没考双百分也没关系。你想,还差5分就两百了,不少了。别人考了双百,那以后再考多少分算进步啊?再稍微一疏忽,有一科考了99分就算退步。你考得不错,下回努力,考196分就是进步。”孩子本来认为是一次挫折,但我们积极面对,孩子反而产生了愿意学好的心态。一方面平和、理性地对待考试成绩,另一方面对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充满了期待。他觉得好成绩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他的学习成绩就维持住了。

别让孩子被困难吓倒

当孩子问家长作业,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时,家长容易简单粗暴地批评孩子:“这还不容易啊,连这你都不会做。”两句话就把孩子的兴趣扼杀了。让孩子以为原来题很容易,是自己太笨。大人必须充分理解,对于孩子来说,这个题很难,才能保住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孩子问家长作业,家长可能会有两种反应。第一种:给孩子讲相关知识,替孩子出思路、列公式,显得比孩子还焦虑,完成这个任务的愿望比孩子还强烈。这时候孩子反而更懈怠了,似乎停止了思考来等家长。另一种:注意启发,不慌不忙,用平静的口吻说,我得想想。很认真地看着题,然后说,一时想不出,你再想想。这促使了孩子又开始认真思考。即使孩子提出的解题思路不完善,只要大方向对,家长就应该马上给予肯定。让孩子一步步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作业。

其实我也是个幸福的孩子 第13篇

我无数次这么提醒自己,记忆仿佛慢慢退回到我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母亲让我到外婆家里住。父母之间的事情,我是知道的,于是在外婆家乖乖住下了。也从那时起,我们间的父女情谊被搁置了许多年。

记忆慢慢放映。五年级春节的时候,外婆和舅母催促着我和姐姐一起去父亲那边看看。心里是极不情愿的,最后还是不得不去了那个两年未踏足的“家”。我见到了父亲、奶奶、爷爷,我心里是带着怯意的,我深知我在奶奶爷爷心中不讨喜,所以一直捉着姐姐的袖子,不敢作声。但在吃开年饭的时候,爷爷奶奶还有父亲一个劲儿地往我碗里夹菜,这的确是出乎意料的。

二十分钟以前,阳光洒满家门前,母亲站在父亲车旁,我就站在楼梯口,静静地望着这副宁静和谐的画面。我还记得,当我向他们走去时,两人同时冲我微笑的情景。

回忆到这儿,我便不再想下去了。我不知道为什么父亲会突然对我那么好,好到让我觉得其实我也是个双亲家庭的幸福孩子。但转而又想,或许是多年以后,我心中早已不存芥蒂;又或许,是他对于我的在我看来是叫愧疚和父爱的东西让我释怀了。

不知不觉,到校门口了。我提好东西下车后,他问我:“你妈妈给零用钱你没有?”我点点头,道:“给了。”然后只见他从裤兜里掏出钱,塞给我,说:“拿着吧,那去买东西吃。有什么事情打电话跟你妈妈说,你要记得我电话也可以打给我。”我愣了一下,然后木讷地点点头,说:“嗯,我知道了。爸爸再见。”急匆匆地跑进校门,而后望着父亲的车渐行渐远。我阴霾了许久的心灵忽然涌进了一道阳光,心里越发体会到了幸福的滋味,父爱带给我的幸福的滋味。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小时的我从未想过自己人生路上会有父母离异这一道坎儿。那时的我一度认为自己是个不幸福的人,但随着他愈来愈频繁出现在我的生活里,我现在细细品读,其实我也是个幸福的孩子。

上一篇:三提三创自查整改报告下一篇:风水入门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