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防火的重要性

2024-06-04

机房防火的重要性(精选9篇)

机房防火的重要性 第1篇

机房防火的重要性

IronMountain公司在英国伦敦的机房,不幸蒙受特大火灾“洗礼,”整栋大楼被夷为平地。经该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确认,逾600家企业机构托管的书面资料在这场事故中已化为灰烬。同时造成6500个接入网用户通信中断。

所以,机房防火是及其重要的。对于机房的防火,要准备机房防火基础设施系统设计,这里包括机房防火门设计、消防系统防火设计、机房感烟探测器设计、气体灭火的防护设计、机房里的预警和监测设计、设备与线缆定期检查与换新。

机房防火容易忽略的几点:

1、机房内通信要害部位的所有孔洞都要进行防火封堵处理。

2、把好外电侵入关。

3、一旦发生火灾险情,通过各个光电感应器采集信号传送至报警灭火控制器,首先第一时间报警。

机房常年运转不息,随着网络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机房作为现代网络的枢纽,其工作已成为重中之重。

机房防火的重要性 第2篇

电子信息机房的建筑防火,除应符合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的规定外,还应根据其建筑高度分别按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相关要求执行。

一、选址

计算机房建筑规模大、价值高、设备贵重、服务面广,一旦发火灾事故,影响大,损失大。因此,选择地址时不宜布置在火灾危险性高的场所,应远离散发有害气体、腐蚀气体和尘埃的地区,避免设置在落雷区和地震断裂带附近。要尽量选择在自然环境清洁、附近震动少以及水源、电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地点。

当信息机房与其他性质的用房设置在同一幢建筑内时,宜设在多层或高层建筑内的 3.各级机房主体结构应具有耐久、抗震、防火、防止不均匀沉陷等性能,变形缝和伸缩缝不应穿过主机房,机房围护结构的构造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等要求。

4.管线敷设主机房中各类管线宜暗敷,当管线需穿楼层时,宜设计技术竖井,并采取相应的防火分隔、封堵措施。

5.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及辅助房间与其他建筑物合建时,应单独设置防火分区。主机房、终端室、网络设备室与磁介质、纸介质的存放间、备件库等仓储用房,以及维修室、电源室、蓄电池室、发电机室、空调系统用房、灭火钢瓶间等设备房间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并独立设置防火分区。

6.电子计算机产生的记录应当按其重要性和补充难度的不同加以保护,信息储存设备要安装在单独的房间,室内应配有金属柜或其他采用非燃材料制成能防火的资料架和资料柜存放记录介质,如果有备份记录,备份记录应当放置在具有同样防火要求的另一间房间。

7.面积大于100㎡的主机房,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宜设于机房的两端,面积不大于100㎡的主机房,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并可通过其他相邻房间的门进行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应自动关闭,并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从机房内开启。走廊、楼梯间应畅通并有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计算机房建筑的入口至主机房应设通道,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m。

8.在主机房出入口处或值班室,应设置应急电话和应急断电装置,机房应设置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指示灯。

三、室内装修

信息机房室内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有关规定。

1.计算机房的室内装修(包括吊顶、装修墙裙等)材料均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应能防潮、吸音、不起尘、抗静电等,机房及媒体存放间的防火墙或隔板应从建筑物的楼、地板起直至梁板底部,将其完全封闭。

2.机房内活动地板应采用导电性能好、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具有耐腐蚀、耐潮湿和防火等特点的抗静电铝合金活动地板。具体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计算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规定。

3.规模大的电子计算中心,宜采用分区空调方式,避免风管穿过楼层和水平隔墙太多,防止火势蔓延扩大。空调系统的送、回风总管、在穿过主机房和其他重要机房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的隔墙、楼板以及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支管上均应设置防火阀。空调系统的风管及其保温、消声材料(包括粘结剂)应采用不燃材料。

4.机房内要事先开设电缆沟,做到分层铺设电源电缆、信号线和接地线。电缆、电线沟要采取防潮湿和防鼠咬的措施,在机房吊顶和活动地板内铺设的电线,宜采用穿金属管布线或采用阻燃电缆。

5.新建机房如采用下送风方式,机房活动地板距地面净高不小于400mm。

四、静电防护及接地

(一)静电防护

主机房和辅助区的地板或地面应有静电泄放措施和接地构造,防静电地板、地面的表面电阻或体积电阻值应为2.5×104Ω~1.0×109Ω,且应具有防火、环保、耐污耐磨性能。

主机房和辅助区不使用防静电活动地板的房间,可铺设防静电地面,其静电耗能应长期稳定,且不应起尘。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必须进行等电位联结并接地。

导静电地面、活动地板、工作台面和座椅垫套必须进行静电接地。静电接地可以经限流电阻及自己的连接线与接地装置相连,限流电阻的阻值宜为1MΩ。

计算机系统的接地应采用单点接地并宜采取等电位措施。当多个计算机系统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宜将各电子计算机系统分别采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

(二)接地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防雷和接地设计,应满足人身安全及电子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的有关规定。

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应按其中最小值确定。主机房内的导体必须与大地作可靠的连接,不得有对地绝缘的孤立导体。具体按地电阻取值如下:

①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Ω; ②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Ω;

③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Ω;④防雷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Ω;

⑤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1Ω; ⑥接地体引出线截面积应不小于16m㎡; ⑦UPS输出零地电压应小于1V; ⑧机房活动地板下须设置静电泄漏洞;

⑨机房活动地板须选用静电地板,且与静电泄漏网可靠连接。

五、消防设施

信息机房应根据机房的等级设置相应的消防设施,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的要求执行。

(一)灭火系统 1.一般规定

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主机房应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主机房,以及A级和B级机房中的变配电、不间断电源系统和电池室,宜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也可设置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C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及其他区域,可设置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宜采用预作用系统。

凡设置固定灭火系统及火灾探测器的计算机房,其吊顶的上下及活动地板下,均应设置探测器和喷嘴。

2.室内消火栓系统

当机房进深大于25m时,应在机房两侧设置公共走道,并在走道上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

3.气体灭火系统

卡片穿孔室、纸带穿孔室、已记录的磁介质库和已记录的纸介质库、高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变频机室、稳压稳频室、发电机房等不能用水扑救的房间,应设置除二氧化碳以外的气体灭火系统。

当单个防护区面积小于800㎡、体积小于3600m³时,可考虑采用气体灭火系统。对面积大于800㎡、体积大于3600m³的机房设置气体灭火系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泄压措施。考虑到气体释放后,防护区内瞬间增压,所以在防护区机房内各防火分区隔墙均有对外泄压口,泄压口采用重力式,即设定一个压力值,当防护区内压力超过该值,泄压口关闭。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消除防护区的增压,又可以保护气体的过多泄漏。泄压口的过压峰值一般为500MPa。

(2)同步性、均衡性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大面积机房气体灭火系统能够同时且有效地进行,必须使用多个选择阀并联保护即多根主管同步进入该保护区,而软件计算只能分组计算,由此带来以下两个技术问题需要进行解决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一是多个选择阀同步性;二是分组计算时组与组之间界面处喷头压力、时间、浓度的平衡性。

(3)防止意外的措施。利用控制系统对所有的信号进行控制,对电源回路进行监控,任何回路出现短路、断路、接地故障时,控制系统都会进行反馈和报警,排除各回路工作不正常的可能性。

控制系统应具有三路供电,即消防电源主、备用供电和蓄电池供电,当消防水源被切断时,控制系统蓄电池可保证供电24小时。

为防止人为造成误喷的情况,在电气式手拉开关上设防护罩。

4.其他灭火系统

信息机房主机房及基本工作间内宜使用对设备无损坏,且环保、安全无毒性的IG541灭火系统或细水雾灭火系统。当防护区面积、体积大于上述标准或防护区个数大于8个时,为了经济实用,可采用细水雾系统或其他新型、环保的哈龙替代技术。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根据信息机房的重要程度、火灾危害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因素,大型数据中心、计算中心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按特级保护对象的要求进行设置。A级计算机房及面积大于140㎡的信息机房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按一级保护对象的要求进行设置,面积小于140㎡的B级计算机房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按二级保护对象的要求进行设置。火灾探测报警装置的选择,可根据信息机房的重要程度和火灾特点选择,具体如下:

1.传统的火灾探测器

鉴于信息机房内火灾多为电气火灾及A类火灾,发生火灾时发烟量大,故在机房内多选用传统的感烟探测器作为探测火灾的装置。但是在火灾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其初始阶段时间较长,在此阶段中空气中存在肉眼看不见的很微弱的烟雾,普通的感烟探测器在此阶段基本没有反应,导致无法在此阶段及时发现火情并报警,无法为控制火灾发展赢得宝贵的时间,故在大型数据中心、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及其他A级计算机房不宜设置此类火灾探测器。面积小于140㎡的计算机房及数据中心、计算中心内的 空气采样烟雾报警器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感烟型烟雾探测器。它是一种通过抽气泵主动将空气样品有由采样管道抽入激光探测器进行探测,并由微电脑分析判断,从而早期判断是否有潜在火灾存在的报警系统。对大型数据中心、计算中心及A级计算机而言,为及时发现险情控制火灾及减少损失,可采取空气采样早期烟雾探测报警系统及传统的火灾报警系统相组合的方式。由于该系统的侦测腔具有极高的灵敏度且其灵敏度连续可调,探测范围广,故可探测到很微弱的烟雾,火情报警时间大为提前,是值班人员有充足额时间寻找火源,采取适当措施,制止火灾的发生。在主机房及基本工作间内设置空气采样早期烟雾报警系统时,宜采用“空气处理单元”及箱柜取样的模式。

3.分布式感温光缆

信息机房内电气设备多,电气线路及计算机房信号线较多,为确保用电安全及数据传送安全,迅速而准确地探测出被保护区内发生火灾的部位,建议在综合布线区、电缆井道、桥架处设置分布式光缆温度探测报警系统。

4.火灾报警系统设置、联动中的特殊要求

当机房内采用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启动的自动灭火系统时,其火灾探测器宜在感温、感烟和感光等不同类型的探测器中选用二种,采用立体安装,共同监控各个不同的空间,当采用空气采样早期烟雾探测报警系统及传统火灾报警系统组合方式时,其中主机房及基本工作间应将空气采样等早期报警系统信号作为 政或发电机的供电后,值班人员应及时对报警区域的火灾情况进行确认、处理,一旦发现误报或灾情很小能及时处理完毕,应及时送电以确保计算机系统稳定运行。

机房防火的重要性 第3篇

1 供电可靠性与电源不间断问题

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 74-2008)第8.1.7规定:电子信息设备应由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不间断电源系统应有自动和手动旁路装置,确定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基本容量时应留有余量,并能在1 min内自动切换。因此,当无双路市电时,设计中通常采用快速自启动的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也可采用转换时间更短的EPS作为备用电源。与机房有关的配电系统的设计,应便于电源从主电网自动切换到应急电源系统。电源的电压、频率允许波动范围和线路阻抗应符合设备要求。

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供电电源应按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考虑,除应由两个电源供电(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外,还应配置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供电电源按一级负荷考虑,当不能满足两个电源供电时,应配置备用柴油发电机系统。C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供电电源应按二级负荷考虑。

每个机房应单独设置配电箱,且一般安装在机房外走廊墙上,便于检修人员检修,从而减少外来灰尘对机房的侵入;电源状态报警显示装置安装于机房和(或)监控中心易于观察和操作的位置,一般在底边距地1.5m处挂墙明装。在疏散照明方面,除使用电光源型疏散标志外,还可用蓄光型疏散标志作为电光源型标志的辅助标志。蓄光型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具有蓄光一发光功能,即亮处吸收日光、灯光、环境杂散光等各种可见光,黑暗处可自动持续发光。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关于供电可靠性与电源不间断问题还有以下条款:

8.1.12 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配置后备柴油发电机系统,当市电发生故障时,后备柴油发电机应能承担全部负荷的需要。

8.1.13后备柴油发电机的容量应包括不间断电源系统、空调和制冷设备的基本容量及应急照明和关系到生命安全等需要的负荷容量。

8.1.14并列运行的柴油发电机,应具备自动和手动并网功能。

8.1.1 5柴油发电机周围应设置检修用照明和维修电源,电源宜由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

8.1.16市电与柴油发电机的切换应采用具有旁路功能的自动转换开关。

自动转换开关检修时,不应影响电源的切换。为此,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应急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凡是大型的重要机房,从能量源的供给特性来看:柴油发电机组为现代信息机房应急电源体系中最理想的电能来源,而非ESP (设备应急电源),切不可以ESP取代发电机组,ESP在这些场合中只是有限的功能代替。

2)对于一般机房,若不考虑在任何灾害下供电以维持基本工作生活安排的前提下,只考虑对付火灾情况。按原有设计概念有双路电源即可,当然加装消防设备应急电源(FEPS)亦可。

3)有些特殊机房对消防要求较高,但却又只有一路电源,而且又未设有发电机组,应可采用FEPS作为应急电源。

(2)关于消防设备应急电源(FEPS)与柴油发电机组电源问题

FEPS属于间隔性能量源,即充电一次可用规定时间,用完不能马上恢复;柴油发电机组属于可添加之能量源,即储油量按2小时或数个小时定,但仍可添加油量使之继续工作。FEPS的应用理论问题尚未解决。目前,许多柴油发电机组在数年中不曾用过一次,到用时却无法正常启动。故认为应全面采用FEPS取代发电机组是不合理的。

备用电源供电时间是个复杂问题。对喷淋泵、消防泵的应急电源时间问题,现仍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按消防水池维持水量计算时间即可,有人认为按楼板的耐火极限定义才行,故有应急电源为半小时、一小时、三小时之分。其实火灾持续时间没有多少规律,需要研究清楚的是:网电中断后,不同类别的设备所需供电时间。

2 电气防火与机房缆线系统选择问题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GB/T 19666-2005)第3.1条对阻燃做了以下定义:阻燃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试样被燃烧,在撤去火源后,火焰在试样上的蔓延仅在限定范围内并且自行熄灭的特性,即具有阻止或延缓火焰发生或蔓延的能力。第3.2条对耐火做以下定义:耐火指在规定的火源和时间下燃烧时能持续地在指定状态下运行的能力,即保持线路完整性的能力。显然,耐火必须阻燃。

现代化机房及数据中心火灾隐患及蔓延有以下特点:

(1)电缆、蓄电池、电路板因过热而引起火灾;(2)大量的通讯设备会产生热量,导致火灾风险的加剧;(3)集中放置于主机房的设备一旦起火,由于机房内稳定、不间断的新风,火势会迅速变大并蔓延;(4)电缆或其他设备元器件(如变压器、电源等)发生电气故障引发火灾;另外,易燃液体渗漏引起的火灾会沿着电缆通道快速蔓延;(5)数据通信设施中的塑料长时间处于阴燃状态,释放高毒性、高腐蚀性的气体,这些气体即使浓度较低,也会危及电气设备的可靠性,严重威胁人身安全和健康;(6)通信和电源等紧凑型设备内部可燃物质的密度越大,在火灾的初级阶段未被及时探测到的概率越大,其发展和蔓延的速度也就越快;(7)安装、检修或维护时,若对地板下或地下的电缆进行接线操作时遇明火或采用焊接,电缆可能会被点燃;(8)数据通信设施要利用空调系统来降低设备的温度,空调系统所带来的通风过滤、空气流动同样会加速火灾的发展和蔓延。

显然,在中心机房的建设中,防火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线路防火设计面临保证线路在火灾下连续工作能力和防止线路自身火灾并引发危害两方面任务,主要需要解决和确定线缆选型和敷设两方面问题。防火设计应从配电电缆的选型敷设扩展到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通常,综合布线系统只在室内部分才需要考虑防火问题;对于室外缆线,通常考虑的问题是防水、防鼠咬、防雷、防紫外线、防侧压等其他问题。

中心机房缆线还包括综合布线系统:主要用于电话和计算机网络;电话线和电话电缆(包括HYA电缆);控制电缆:用于消防、防盗报警、广播等各种系统;电源线与专用电缆。

这些缆线中除综合布线系统外,其他缆线设计师们很少考虑防火问题。对于缆线的防火功能而言,护套层材质将发挥相当大的作用,而绝缘层材料也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中国在缆线防火方面的核心标准是《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GB/T 19666-2005),它明确中国电线电缆防火的发展趋势是提倡无卤低烟阻燃化,以达到环保的目的。

机房布线系统防火设计参考的安全技术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类:

(1)线路完整性:在规定的火源和时间下燃烧时能持续地在指定状态下运行的能力,采用IEC 60331系列标准来规定。通常要求线路(电缆、光缆)完整性的持续时间为90min。这类标准很少出现在综合布线产品手册中。

(2)火焰传播特性:在规定的火源和时间下燃烧后火焰蔓延的长度,采用IEC 60332系列标准来规定。在综合布线产品中,通常采用火焰传播特性作为检查缆线阻燃特性(IEC 60332、CMX/CM/CMR/CMP/LCC为主要依据)。

(3)烟雾测试标准:测试缆线燃烧时的烟雾浓度。

(4)毒性测试标准:测试缆线燃烧时可能出现的毒性。

目前,机房通讯缆线系统防火设计主要引用的是中国国家标准(GB)、国际标准(IEC)、美国标准和欧洲标准。对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宜使用耐火电缆。

3 现代化数据中心能耗与机房空调节能问题

国际上各大网站的服务器由于长期运作,耗电量惊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贾斯汀和国际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巴拉斯估算出了一个大概值:全球互联网数据中心的用电功率可能达300亿瓦特,相当于30个核电站的供电功率。例如,谷歌位于全球的数据中心的用电功率就达到3亿瓦特,这一数字超过了三万户美国家庭的用电功率。

现代化机房强调分秒不断的连续服务,一般采取全系统多重冗余(N+n)原则。随着新型主设备和软硬件技术的应用,在机房面积没有增加的同时,服务器设备的安装容量可成倍增加,高热密度化趋势十分明显,尤其是密排并行叠放式机架,带动空调负载的猛增,从而形成总用电量的指数增长效应。在机房开始建设的初期,就要为今后的扩容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机房环境与空调系统设计上要注意:如果机房内的设备容量没有超过4kW/机柜,是可以通过大风量、小焓差的机房专用空调来解决,以达到恒温恒湿的环境要求;如果机架负载容量非常高,已经超过4kW/机架,但是数量却不是很多,没有超过5个,可选用带冷却装置的机柜来解决。

注:除注明外,通信线路用双绞线UTP4P。

对机房空调系统,其节能设计宜采用变流量的新风入口静压控制法。该法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新风入口静压和新风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依据新风百页窗内测点截面和室外测点截面列伯努利方程得:

对式(1)整理得:

式中,z1、z2分别代表百页窗内和室外两点的比位能;γ为气体密度;P1、P2分别代表百页窗内和室外两测点的静压;g为重力加速度;v1、v2分别代表两测点的气体流速;hw1-2表示断面1到断面2的压头损失。由于p2=0,所以p1-p2即为新风入口静压值;再分析式(2),显然,(z2-z1)和hw1-2为常数,考虑到在华东地区,该实验室新风入口朝向东以及建筑物遮挡等因素,v2近似为零,那么式(2)可以演变为:p1=γ(z2-z1)+γhw1-2'+c2v2……(3),式中:c2为常数;γ(z2-z1)和γhw1-2为常数。

由式(3)可以清楚地看到,新风静压与新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关系,控制了新风入口的静压也就控制了新风入口气流的流速,即新风流量,所以新风入口静压法在理论上可行。

对于一个变流量系统,宜采用一次变频泵,在集水器与分水器间设旁通管,根据供回水压差或回水流量调节旁通管阀门,保持冷水机组内介质流量不小于其最小允许流量。当所有末端设备要求总介质流量大于冷水机组最小允许流量时,该旁通管内流量在保证水泵扬程的前提下最小化。

现代机房空调自控系统传感器的类型、量程选择要适当,出厂要有标定值。其中,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必须带制造厂的整定数据才能使用;另外,楼宇自控系统中普遍存在选择仪表量程过大,导致仪表的检测精度下降的问题。一般应当使传感器检测的最大可能值位于所选的量程读数的2/3处。比如,对温度传感器,主要技术参数要求如下:

(1)量程应为测点范围的1.2~1.5倍,应具有高于工艺要求的测量精度。

(2)壁挂式温度传感器应安装在空气流通且反映被测房间空气状态的位置;风道内温度传感器应保证插入深度;插入式水管温度传感器应使测头在水流的主流区域范围。

(3)机器露点温度传感器应安装在挡水板后有代表性的位置,应避免辐射热、振动、水滴及二次回风的影响。

(4)当采用铂热电阻Pt100 (0℃时为1 00Ω)作为温度传感器时,应采用3线制或4线制连接,Pt500、Pt1000可以采用2线制连接。

(5)铂热电阻精度可以分为IEC-751 B级士(0.3+0.0050|t|)℃、IEC-751 A级±(0.15+0.0020|t|)℃,以及极高精度1/3 1EC-751B级±(0.1+0.0017|t|)℃,式中t为测量温度。

应注意:空间温度是一个场的概念,即使同一高度仍存在相当大的温度梯度。测试表明,在一个100平方米的机房1.5米高度的温度,大约相差4℃左右。所以,设计和安装不当会造成监测参数根本就不是需要监控处的温度,这个情况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4 结束语

现代中心机房电气设计除了传统的供配电设计以外,还涉及空调自动控制系统、通讯网络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火消防系统等,所以,它对电气设计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仅针对中心机房供电可靠性与电源不间断问题、电气防火与机房缆线系统选择问题及空调系统节能问题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笔者的观点及具体做法,供同行商榷。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 74-2008)

[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2001年修订版)

[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7]王厚余.低压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和检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6

提高计算机机房管理效率的重要性 第4篇

【关键词】机房管理;管理效率;管理模式

1我校计算机机房管理存在的的困难和机房的现状

1.1机器数量多,型号杂。近几年来,正是我校大发展时期,随着学校学生数量的进一步扩招,学生人数不断上升,计算机硬件设施也在不断增长。计算机机房近两年机器由原来的近40多台发展到现在的200多台。部分电脑仍沿用最初较底配置的主机,给学生的使用和教师的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

1.2管理模式落后。过去机房的管理模式,在学生上、下课的高峰时期经常会发生拥挤,甚至学生为了抢占好机器蜂拥而入,损坏设备的现象屡见不鲜,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1.3机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有限。由于多年来我校的实验人员编制相对较紧,造成实验技术人员相对不足,实验任务繁重,工作时间相对过长,工作量大,实验设备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我校计算机教研室有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2人,管理着分布在六楼4个机房的200多台计算机,每天开放时间12小时,承担全校高一、高二共32个班的学生计算机上机课,有时学校高三学生模考完的网络阅卷工作也在机房进行。任务相当繁重。使现有实验人员难以应付。

2机房管理效率提高的必要性

2.1管理难度加大的需要。理论教学从来是和实践连在一起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知识的渴求不断加强,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而教学条件仍然有限,实践教学时间相对有限。

2.2提高实验技术人员水平和素质的需要。实验技术人员不但肩负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职责,而且是进行学科研究的参与者,实验技术人员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受教育学生质量的高低。

2.3增强资源使用效率的需要。计算机产品更新换代更快,如果不在较短时间内加强其使用效率,机器就只能选择淘汰。

3如何提高管理效率的思路和建议

3.1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良好的管理才会产生良好的效益

机房运行管理岗位职责、机房安全防范制度、奖罚制度、学生上机守则等规章制度并公布于众,使学生和老师都有可参照的行为准则,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激励人,人员相互配合协调,使机房的运用形成统一、高效的整体。 制订周密详细的制度,如“不准将软盘私自带进机房使用”、“不准私自修改计算机设置”、“每个班学生按照学号固定座位”、“上机课前、课后机房管理员检查设备”等等,一方面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机房的管理规定,最起码做到进入机房一定要对号入座,按机房管理要求做好检查工作并填写上机记录,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课后,要引导学生把鼠标、板凳、键盘归位;每天都安排值日生做好卫生、防尘等日常工作;安装防盗监控系统,加强设备安全的管理,防止人为的损坏和偷盗公共资源的行为。

3.2硬件设备的管理

机房内的计算机因为使用频率高,所以硬件的损坏率也比较高。为了保证机房正常运作,提高设备的正常工作率,硬件设备的及时维护是十分必要的。

3.2.1建立硬件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与及时维修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3.2.2充分降低硬件的损坏率。一是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二是尽量降低对硬盘的擦写次数。

3.2.3建立易损件和常用耗材的备用库,保证已损坏的设备得以及时的更换。

3.3安装还原软件

还原软件的动态保护功能能使硬盘免受病毒侵害,重新恢复删除或覆盖的文件,彻底清除安装失败的程序,并避免由于系统死机带来的数据丢失等问题,使每台电脑在重新启动后都能回到原来的状态。安装还原软件时可将硬盘分为若干个分区,只对安装系统的分区如C盘进行保护,学生可以在其他分区保存自己的重要数据。还原软件硬件的有保护卡,使用时插在主板上再安装即可,软件的还原精灵也不错,但是经常出现和软件冲突的问题。一般来说,硬件保护卡比软件的还原精灵更保险,因为在网上有破解还原精灵的软件。

3.4利用服务器“网上邻居”实现局域网内部的资源共享

在服务器上把要使用的分区设置为共享,然后在共享盘上存上有用的信息,这样服务器上的资源可以被所有的学生机器使用。如果每人共享10G的内容,一个机房内有40台机器,那么就相当于每台机器拥有了一个400G以上的大硬盘。

3.5 安装适合机房教学演示的网络软件

通过该网络教学软件必然会大大提高教师上课及学生上机操作的效率。这样的网络教学软件很多,我校机房安装的是电子极域网络教学软件与红蜘蛛网络教学软件。

本文介绍的几种常见的机房管理及维护方法,是在前人使用经验上的一个总结,旨在抛砖引玉,虽然有些方法已经成熟使用,但是希望通过讨论将来能有效率更高、使用更方便的软件或方法,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孙遒.高校公共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方刚.计算机机房管理.清华大学出版

中心机房防火规定 第5篇

一、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消防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消防法规,落实“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

二、机房重地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三、设备安装必须符合防火要求。

四、用过的废纸、或其他可燃物要及时清理。

五、机房内必须配备灭火装置,消防设备要放在明显的地方,应定期检查消防设备是否完好,做到谁保管谁负责,不得损坏。自动防火装置要每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六、机房内严禁玩火、吸烟,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更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入内,违者要从严论处。

七、每月进行机房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立即解决,较大隐患及时上报。

八、维修工作中需使用易燃物品要事先清除火源,工作中要防止易燃物外泄。机房内不得存放易燃物品。

九、机房内必须保持整洁,注意防尘、防潮、防水、防静电 ;机房内温度保持在20-25度。

十、机房内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养;经常检查电源的插头、插座及接线是否牢固、电源线是否老化、随时消除事故隐患;如果使用人员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向有关领导报告。

十一、在使用功率超过特定瓦数的用电设备前,必须得到机房管理人员批准,并在保证线路保险的基础上使用。

十二、部门管理人员在当值期间,应注意检查机房内的灭火自救措施,并教导员工掌握各种灭火器械的性能及处理各种消防信号的正确方法。

十三、当值人员应巡查、记录责任管辖区域内消防报警探测器和消防设备的情况,及时报告、处理火警信号。

十四、机房内的楼梯、走道、出人口要保持畅通无阻,严禁堆放物件。

十五、机房内的火灾探测器、喷淋头、防火门、防排烟设备、灭火器、疏散标志和指示灯等设施,必须保持完整好用。

十六、机房工作人员下班前对所管辖区的部位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防火检查,确认无留下火种后方可离去。

十七、发生电气火灾时,当值员工施救时应坚持“先断电,后灭火”原则;如油路发生火灾,应立即关闭油闸并用沙袋堵截油路,防止扩散,并用二氧化碳及其他干式灭火器扑救。

十八、火灾时设备操作应按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并做好防火措施。

十九、机房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消防管理制度,发现隐患及时汇报,坚决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十、遇火灾时,要及时上报消防中心,并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灭火后,要详细记录火灾成因及灭火情况,书面上报公司领导。二

十一、以上制度要认真贯彻执行,如果有违者根据情节轻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天津市消防管理条例》和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监控机房防火制度 第6篇

机房拥有大量设备,是重点防火部门,全体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防火制度。

一、全体人员应有高度的防火意识,禁止在机房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在机房内吸烟或使用明火。

二、消防器材由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查消防器材,未经许可,禁止擅自移动。

三、每十天进行一次电源开关、电器和线路的检查,发现故障、老化、破损、绝缘不良等不安全因素,必须及时报修,并做好记录备案,消除安全隐患。

四、所有技术人员应掌握消防灭火知识,发现火情要立即报告,并及时采取措施,尽最大努力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五、机房内的电源和插座为机房设备专用,非机房设备不得使用机房电源。

六、未经许可不得在室内私自乱拉电源线,未经许可不得拆卸计算机辅助设施及电源线。

七、机房内不得随意用水,在夏季空调开放期间,应经常检查空调冷凝水管和窗户,以防止水流入机房。

国家机房防火规范 第7篇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93(摘录)

第四章 建 筑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第4.1.4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主体结构应具有耐久、抗震、防火、防止不均匀沉陷等性能。变形缝和伸缩缝不应穿过主机房。

第4.1.6条 室内顶棚上安装的灯具、风口、火灾探测器及喷嘴等应协调布置,并应满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

第4.1.7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围护结构的构造和材料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等要求。

第三节 防火和疏散

第4.3.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的规定。第4.3.2条 当电子计算机机房与其它建筑物合建时,应单独设防火分区。第4.3.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宜设于机房的两端。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走廊、楼梯间应畅通并有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第4.3.4条 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及第一类辅助房间的装饰材料应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第五章 空 气 调 节 第四节 系 统 设 计

第5.4.4条 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防火阀应既可手动又能自控。穿过防火墙、变形缝的风管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第5.4.5条 空调系统应设消声装置。

第七章 给 水 排 水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第7.1.4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给排水管道应采用难燃烧材料保温。

第八章 消防与安全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第8.1.1条 电子计算机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应设二氧化碳或卤代烷灭火系统,并应按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执行。

第8.1.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

第8.1.3条 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应与空调、通风系统联锁。空调系统所采用的电加热器,应设置无风断电保护。

第8.1.4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安全设计,除执行本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的规定。

第8.1.5条 电子计算机用于非常重要的场所或发生灾害后造成非常严重损失的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工程设计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第二节 消 防 设 施

第8.2.1条 凡设置二氧化碳或卤代烷固定灭火系统及火灾探测器的电子计算机机房,其吊顶的上、下及活动地板下,均应设置探测器和喷嘴。

第8.2.2条 主机房宜采用感烟探测器。当设有固定灭火系统时,应采用感烟、感温两种探测器的组合。

第8.2.3条 当主机房内设置空调设备时,应受主机房内电源切断开关的控制。机房内的电源切断开关应靠近工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或主要出人口。

第三节 安 全 措 施

第8.3.1条 主机房出口应设置向疏散方向开启且能自动关闭的门。并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机房内打开。

机房防火的重要性 第8篇

1 广播电视播出机房的供电系统

播出一线是广电节目制播的最后一关, 是广电媒体面向观众的窗口, 广电播出机房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国家广电总局对广播电视播出机房的规定, 广播电视播出单位电力负荷为一级。供电系统一般包括高压供电、低压供电、及不间断电源供电 (UPS电源) 、自备发电机等应急电源。播出机房的供电系统由两路相互冗余又相互独立的交流外电组成, 主备电源之间可以不间断自动/ 手动切换, 其中一路断电由另一路供电, 若两路均断电则有不间断电源供电。电路恢复, 主路电源优先供电。

1.1 高压 (外电) 供电

为保证供电安全, 广电总局对播出单位的外电配置有明确要求, 播出机房应接入两路外电, 对于省会城市以上的电台、电视台等重要播出单位必须接入两路不同路由的外电, 并且其中一路为专线或准专线。两路外线应具备自动或手动联络装置。甲路供电故障时, 开关可自行切换至乙路, 供电恢复根据播出电位实际情况可手动切换回甲路, 以恢复外电使用正常状态。

1.2 低压供配电

为保证播出单位技术系统设备设施供电的安全稳定, 工艺负荷变压器应与其他负荷变压器完全分离。最好配置两台工艺负荷变压器, 两台工艺负荷变压器容量要保持一致, 确保主备变压器供电切换时, 能够带动全部播出负荷。播出机房配电柜进电为双路进电, 双路电源应能互投。播出系统中互为主要设备的电源分别接入两路来电, 保证一路电源中断或出现缺相故障时保障播出不间断。每路电要保持供电均衡, 合理设置分级保护开关防止越级跳闸。

1.3 不间断供电系统

为了保证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不间断, 提高供电安全性, 过滤外电供电谐波, 保证供电电压稳定, 广播电视播出机房应配置适当容量的不间断电源。不间断供电系统一般有三种供电方式:采用-48V直流高频开关电源供电, UPS电源供电, 采用-48V直流高频开关电源和UPS电源混合供电。下面简单介绍高频开关电源和UPS电源。

1.3.1 高频开关电源

高频开关电源具有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可扩展性, 直流输出电压为-48V, 直流供电系统主要有配电器、直流配电、交流配电、蓄电池和监控模块组成。一般配置多个整流模块, 各个模块单独工作, 互为备份, 某个模块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它模块的工作。

1.3.2 UPS电源

现在的播出机房都会要求配置多套UPS电源, 有的机房可能配置五六套甚至更多UPS电源。UPS电源具有稳频、稳压、隔离、净化电源的作用。电网断电时, UPS将蓄电池直流逆变为交流电继续为负载供电, UPS电源采用冗余并联工作方式, 多台UPS输出同相位、同幅度、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压, 几台UPS电源共同负载, 其中一台或几台出现故障则由另外的UPS承担全部负载, 保证广播电视节目顺利播出。UPS电源种类繁多功能也各有不同, 从市电与负载间的工作方式分为后备式、在线式、在线互动式三种类型。在线式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广泛。在线式UPS电源的工作原理如下。市电正常时, 交流电经整流器变为直流电源, 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压变为交流正弦电压供给负载, 整流器输出直流电源为蓄电器充电。市电中断时, 整流器关闭, 后备蓄电池不间断为逆变器供电, 保证输出端负载连续稳定工作, 市电恢复正常, 蓄电池不再向逆变器供电, 机内充电器向蓄电池充电, 以备下次断电使用。注意播出系统中启动电流很大或用电量较大的播出设备不能接入UPS电源, 而且, UPS在逆变状态时不能超载使用, 否则会击穿逆变三极管, 最后注意UPS额定容量应大于播出系统负载容量的1.25 倍。

2 播出设备取电备份方式

广播电视播出机房的播出设备分由两条广播电视信号路由传输到地球站。所有设备不能在电源输出的同一相取电, 保证单相线路出现故障时另一相设备正常工作, 从而保证信号传输工作正常。

3 供电备份的安全维护

供电备份的维护管理工作也是安全供电保证广播电视节目顺利播出的重要保障。电力设备一般由电力机构专业人员定期维护保养, 但广播电台的自备发电机及UPS电源等应急电源要加强日常维护, 保证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正常供电。

3.1 自备发电机的日常维护。

3.1.1 定期检查发电机油位、水位, 是否有漏油现象, 每次启动前后都要先检查油位、水位, 及时补充;

3.1.2 定期为启动电瓶充电, 定期检查蓄电池电解液是否保持在正常液面, 电解液不能过满, 避免电池充电放电时电解液从加注口溢出, 腐蚀周围物体。

3.1.3 发动机连续启动时注意间隔2s以上, 防止起动机线圈发热烧坏或损坏蓄电池。

3.1.4 发动机的维护保养必须在停机状态, 机组维护前注意观察起动电池是否断开, 避免发动机误启动。

3.2 UPS电源的安全维护

3.2.1 UPS电池组应安装在阴凉、通风、干燥、干净的地方, 电池室温度保持在20-25 摄氏度, 电池平稳放置, 底座均匀着力。

3.2.2 日常检查注意UPS电源输出/ 输入电压、电流是否正常, 是否有超载运行。

3.2.3 定期为蓄电池放电, 放电时注意防止过放电。UPS电池不能超寿命使用, 漏液、变形、性能下降要及时更换。

3.2.4 UPS系统输入开关主要为低压断路器, 严禁UPS电源工作输入市电严禁脱零线。

结束语

广播电视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着广播电视节目正常播出, 是广播电视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广播电视台要重视供电系统的安全。对于供电系统的各部分注意定期检修, 供电系统出现故障要及时反映给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确保广播电视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瑞芝.浅谈广播电视播出供电系统配置及运维[J].台站应用.2010 (04) .

[2]刘庆东.供电备份在广播电视播出机房的重要性[J].工程技术.2013 (12) .

[3]何宁.精心挑选备份方案, 确保系统安全播出[J].广播电视技术.2011 (07) .

机房防火的重要性 第9篇

关键词 计算机;机房;管理效率;重要性

一、我校计算机机房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机房计算机数量多、型号杂、管理人员少

现如今,计算机技术在各个专业领域被人们广泛应用,所以更多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始需要学习计算机课程。近年来,学校每年都在扩招学生,导致在学生人数逐渐增加的同时我校计算机机房中的计算机数量也在不断增长。然而,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新增加的计算机型号与前些年的计算机型号已大不相同。型号老的计算机配置较低,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学生的使用需要。同时计算机硬件设备老化的问题也为机房管理人员的管理带来很多不便。由于我校教职工编制较紧,造成机房管理人员较少,面对大量的管理和维修工作,管理人员力不从心。

2.机房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效率极低

计算机机房的管理机制还在沿用过去落后的管理模式,在上机高峰期时经常有同学因为找不到好机器、好位置而发生冲突,造成拥挤、争吵等不文明现象。机房落后的管理模式的管理效率极低,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不利于管理人员对机房的管理。

二、强化计算机机房管理效率的重要性

1.机房管理难度逐渐加大的需要

虽然计算机机房的计算机数量在近年来逐渐增多,但是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我校计算机机房的计算机设备还不能满足每个同学随时上机的需求。除了在时间较短的计算机上机课上,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下时间进行计算机实践操作的练习,这使得计算机机房长期处于使用状态。而与过去相比,增多的计算机数目和变复杂的计算机型号,使得机房管理人员对计算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的工作量加大。因为机房管理难度的加大,提高机房管理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2.增强计算机的使用效率的需要

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每批新型号的计算机往往只能满足学校学生两三年的学习需求,时间再长的话计算机硬件设备则不能适应其他新型软件的要求。所以说如果不在有效期内提高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效率,当计算机面临淘汰时则会给学校带来更多的损失。计算机设备的更新是学校机房多年来面临的重大难题,提高计算机机房的管理效率,有利于减少计算机更新换代给学校带来的损失。

三、提高计算机机房管理效率的建议

1.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采用新管理系统

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的管理计算机机房,提高机房的管理效率。建立一套完善又规范的管理制度,必须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比如,计算机机房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机房运行管理制度、学生上机守则等。在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之后,还要改革落后的管理模式,引进新的管理系统。计算机机房采用的新的机房管理系统,将过去落后的人工管理改为电脑管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电脑监管所有机房所有计算机的详细情况。新型的管理系统是建立在局域网的基础上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集中管理各类资源,还可以进行计算机软件的统一管理,减少了病毒的传播,实现了资源共享。从各个方面来说,采用新的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可以极大的提高了机房管理的管理效率。

2.资源配置合理化管理,安装多操作系统

学校的计算机机房是面向全校所有同学开放的,所以机房里需要有所有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资源。但是由于专业的不同,各个专业所需的教学资源比如数据资料、教学影片、网络教学文件、试题库、考试复习资料等都不尽相同。为了保障学生在机房的学习效率,我们应该把这些学习资源都存在每台计算机的备份盘上,实现对所有专业数据的维护和更新。同时我们还可以安装多操作系统,根据不同配置的计算机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面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环境。

3.定期维护硬件设备,建立易损件备用库

机房中的计算机因为使用频率高,运行时间长,很容易发生损坏。为了保证机房的高效运作,我们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计算机的硬件设备。我们还要建立关于计算机硬件设备损坏和维修方面的规章制度,例如对学生损坏计算机硬件的惩罚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定期的检查和维护计算机硬件设备,需要我们建立常用零件盒已损坏零件的备用库,保证在发现损坏的设备时可以及时更换。

4.加强完善系统安全的管理,安装还原软件

只有确保了机房管理系统的安全,才能保证机房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果机房系统的数据遭到破坏,则会给整个学校的教学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全面有效的管理措施。在计算机机房网内和网外间要设置防火墙,对机房内的网络通讯进行安全管理。我们还要对数据进行备份管理,在系统在遭受病毒攻击或是在磁盘介质损坏的情况下,可以保证不丢失学生的实验数据。为了进一步保护系统的安全,我们还应安装还原软件,使每台计算机在重新启动后都可以回到原来的状态。安装还原软件时还可以对硬盘进行分区,只对系统盘进行保护,这样学生还可以利用其它硬盘来存储数据和资料。

总而言之,面对机房管理的现状,我们应强化对计算机机房管理效率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完善我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制度,提高机房管理的效率,让机房更好更有效的为教师和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冬.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与维护[J].价值工程,2012,31(9):259-260.

上一篇:作文描写雪后600字下一篇:营销学原理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