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糖果数学范文

2024-06-05

分糖果数学范文(精选10篇)

分糖果数学 第1篇

小班数学:分糖果

活动目标:

1、在摸摸、看看、抓抓、尝尝中,感知各种糖果的特征(形状、颜色、味道等),并能按形状的标记对糖果进行分类。

2、能够快乐积极的进行操作活动。

3、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感知各种糖果的特征(形状、颜色、味道等),并能按形状的标记对糖果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不同形状、颜色和味道的糖果,标有形状标记分类盒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约3分钟)

1、猜一猜,引发兴趣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好吃的甜甜的礼物,我来摇一摇,你们听一听,猜猜他们会是什么? 幼:糖,糖果。

师:哦,糖果是甜甜的,你吃过甜甜的糖果。

2、糖果大聚会

师:原来里面有这么多的糖果呀,好可爱的糖果宝宝呀,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糖果?

请幼儿取出一颗糖果,展示给大家看,并引导幼儿说一说糖果的形状、颜色,如红色的、圆圆的、方方的等。

二、抓糖果,数一数。(约3分钟)

1、抓糖果

师:等一下请宝宝们抓一下糖果,记住,只能抓一次,一只手抓哦!放在自己的小盘子里,数一数抓了几颗糖?(教师边说边示范)。

2、幼儿自由抓糖果,并数一数

教师巡回观察幼儿抓糖,指导幼儿数一数糖果的数量。师:请数好糖果的宝宝拿着你的糖果回到位置上来吧。

师幼交流拿到了几颗糖果。

三、认识标记,分一分糖果,送糖果回家。(约5分钟)

1、出示空的盘子,引导幼儿观察上面的标记(圆形、正方形)

师:这些糖果都混放在一起了,超市阿姨没办法卖掉了,她想请小三班的宝宝帮她分糖果,这个盘子上画了一个圆圆的标记,那你们觉得这个盘子里应该装什么样的糖果宝宝呀? 幼:圆圆的糖果宝宝。

师:哦,这是圆形糖果的家。(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画有圆形标记的是圆形糖果的家,放圆形糖果,画有方形标记的盘子放方形的糖果)教师可以边说边示范放置糖果在不同标记的盒子里。

2、幼儿自由分组分糖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师:超市阿姨说糖果宝宝要回家了,帮他们找一找吧。每个小朋友拿着自己刚才抓到的糖果,回到桌子旁,帮他们找到家吧。

(先分完的幼儿可以和身边朋友说一说帮哪个糖果宝宝找到家了。)师:请大家看一看我们小朋友都为糖果宝宝找到家了吗?(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验证)

师:每颗糖果都找到家了,超市阿姨感谢大家的帮助,这下阿姨可以在超市里卖了,为自己鼓鼓掌吧!

四、最后教师要奖励幼儿品尝糖果。(约1分钟)

师:每组的宝宝都帮糖果宝宝找到家了,谢谢你们,今天糖果宝宝要感谢你们,送给你们每人一颗糖果,糖果的味道有很多种,我们以后还可以按照他们的不同味道给他们分分家,但是糖不能多吃,要注意保护牙齿。

(幼儿品尝糖果,引导幼儿感受糖果有多种味道,并体验和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分糖果数学 第2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使学生体会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平均分”的意义:分得的结果要同样多、

2、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民主,合作,探究,交流”科学的学习方式、

教学难点

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上课先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大家看吴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糖果)

对,如果谁做得好,就把糖果奖给他、

下面我们就来“分糖果”、

(快速点名)5位同学请上讲台,把桌上的糖果数一数,有多少块?(20块)

师:下面的同学(同时)把准备好的糖果也拿出来、

师:把20块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块?

怎么分才叫平均分?(分得的糖果必须是一样多)

让学生在分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讨论、

点学生说分的结果、(把20块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朋友分得4块)

注意:训练学生完整地回答问题、

点学生说不同的分法、(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①1块1块地分,分四步分完、

②2块2块地分,分两步分完、

③一次分4块,正好分完、

……

学生说分法,教师边演示、用20根小棒代替20块糖果在黑板上粘贴,演示分的过程、让学生在书p36页统计表中填出自己想的分的过程、注意不要忘了最后写结论:每人分4块、

做完后,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把“玩具”收起来,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使用工具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小组活动、

师:刚才大家表现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再来进行一个比赛,愿意吗?

大家先以小组为单位,凑足100根小棒,看哪一组的同学最快?

把10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组的小朋友、

一、二、三……开始、

(组长调配的时候要注意:每人差不多要出几根?

如果不够的话,要补足;

如果多了的话,要去掉、)

(在分之前,每个人都要清楚:我们这一组一共有几个人?

分的是多少根小棒?100

怎么才算平均分?

最后结果有没有多的,剩的?)

组长把老师发给每个小组的统计表拿出来,填写统计表时,先登记一下你们这一组每个人的姓名,写在表格(横着看)第一栏“姓名”的后面、

因为每个小组的人数(教师有意)设置的是不同的:

(2人、4人、5人、6人、7人和8人)

所以分得的结果也是不尽相同、

每人分到根,还剩根、

(正好分完,没有剩的,用什么表示?0)

三、数学游戏、

师:同学们刚才的活动完成得真棒,下面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想不想?

因为是两人玩的,所以老师先点一名同学上讲台来共同示范一下在演示的过程中,出示游戏规则:

两人一起玩,把准备好的装着蚕豆的袋子拿出来;

一位小朋友抓一把豆子,数一数,多少个?

如果手中的豆子能平均分成2份,就得2分;如果能平均分成3份,就得3分;以此类推,看这一次他得了多少分?

交换之后,轮流做几次、

得分高的获胜、

四、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

我们做游戏的时候是怎么分的?

小组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时间安排

分糖果―――――――――――――18~20分钟

小组活动―――――――――――10~12分钟

分糖果数学 第3篇

1 方法

1.1 评价指标

糖果是以白砂糖、淀粉糖浆 (或其他食糖) 或允许使用的甜味剂为主要原料, 按一定生产工艺要求加工制成的固态或半固态甜味食品。现如今的糖果质量安全国家检测指标主要有GB9678.1-2003《糖果卫生标准》、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要求的5个大指标:感官、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添加剂以及标签[2], 见表1。

1.2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考虑到评选指标的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如下:

(1) 针对每一级各指标权重设计专家调查表。

(2) 请有经验的专家填写调查表, 5个评语等级为特别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 对应值为9, 7, 5, 3, 1, 记为 (1∂, ∂2, ∂3, ∂4, ∂5) = (9, 7, 5, 3, 1) 。针对14个小指标, 根据国标中具体规定分别确定, 将5个评语等级设为远低于、略低于、符合、略高于、远高于国家限量标准, 对应值也为9, 7, 5, 3, 1, 记为 (β1, β2, β3, β4, β5) = (9, 7, 5, 3, 1) 。

(3) 统计出对该级 (共有p个指标) 第j个指标评价为i个等级的专家人数Kij。

(4) 计算出该级指标层各指标的权重向量A= (a1, a2, L, ap) , 其中

所以可以得出各个级别指标的权重向量:

一级指标:W=[c1c2...cn]

1.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1.3.1 建立模糊集

第一级指标集为X= (X1, X2, L, Xn) , 相应的权重向量为

第二级指标集1 X1= (Xk1, Xk2, L, Xkn) , k=1相应的权重向量为

第二级指标集nωn=[ωn1ωn2...ωnn], k=n相应的权重向量为

1.3.2 确定评语集

评语集是对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评价结果为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用V表示:V= (v 1, v 2, L, v n) , 其中v j (j=1, 2, L, n) , 表示对指标因素的第j种评价结果。本文中取n=5, 评语集为V= (v1, v2, v3, v4, v5) = (很好, 好, 一般, 不好, 很不好) 。

1.3.3 单因素评判

单因素评判是对评价对象的各个评价指标单独地进行评判, 得出评价对象在单因素中各个评判等级上隶属度。一般地, 从Xki到评语集V的模糊评价矩阵为:

其中表示指标Xkim对于第j级评语vj的隶属度, rmj的求法为:。

1.3.4 模糊矩阵的运算

考虑到各个因素对糖果质量安全的影响, 我们采用加权平均型算法。即取⊗= (·, +) , 则A⊗R等同于普通矩阵的运算法则。先对第二级指标Xki的评价矩阵Rki作模糊矩阵运算, 得到指标Xki对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Bki (i=1, 2, 3..., q) , 。

再对第一级指标Xk的评价矩阵Rk作模糊矩阵运算, 得到指标Xk对于评价集V的隶属向量Bk:Bk=Ak⊗Rk= (b k1, bk2, L, bkq) [3], 将B做归一化处理, 得,B*即为目标层指标X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最后根据评语集V的赋值 (1∂, ∂2, ∂3, ∂4, ∂5) = (9, 7, 5, 3, 1) 计算出糖果质量安全的程度量化指标:

根据这个指标结合评语集v即可判断出该情况下的糖果质量安全程度和指数, 并且这个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所有体系。

2 计算

运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 导入专家评定数据和糖果检验各个指标的调查数据, 便可得到糖果质量安全评价指数φ, 由此刻画糖果的质量安全程度。

3 结论

为了有效克服一些不确定性问题, 提高糖果质量安全评价体系及指数模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本文将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进行有效结合, 将定性问题定量化, 研究了基于模糊数学的多级综合评判模型构建, 讨论了对AHP结果的模糊评判方法。但是模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即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运用将问题简单化, 理想化与实际问题的处理有一定差异。

摘要:本文利用层次分析 (AHP) 模型的原理和方法探讨了糖果质量安全风险分析的科学方法, 确定了评价的标准及规则, 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最终建立了衡量糖果质量安全指数的评价体系和模型。

关键词:糖果,质量安全指数,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孙涓.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状况[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2, 10 (5) :13-15.

[2]国家质检总局.糖果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质量公告[J].商品与质量, 2008 (18) .

数学竞赛分男女? 第4篇

罗马尼亚的布什泰尼小镇以动人心弦的雪地风光闻名于世。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今年4月发生在小镇体育馆主馆的一幕更扣人心弦——147位少女在主馆做数学题。女生不是应该讨厌数学吗?或者至少应该像芭比娃娃那样,觉得数学很难?

不仅仅是这147位女同学。来自39个国家的39个代表团参加了今年的欧洲女子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参赛国家包括美国、厄瓜多尔、俄罗斯、英国等。这项从2012年开始举办、为期一周的奥数比赛,参赛队伍从2015年的35个增加至今年的39个,发展势头确实不错。赛事活动由巴斯大学的数学教授杰弗里·史密斯发起,史密斯教授旨在鼓励更多女生参加数学比赛。

史密斯教授说:“国际数学竞赛存在的问题就是,参赛者中女生的比例太低了,尤其是国际锦标赛,比如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10位参赛选手中只有1位是女生,其他都是男生,有的代表团压根没有女生(去年是21年来美国队首次夺得金牌,其成员全是男生)。

史密斯教授提到,自从2002年中国开始举行一年一度的女子数学竞赛以来,中国就开始让女生慢慢加入到国际数学竞赛的队伍中去。尽管史密斯不愿承认他的做法是受中国影响,但他的确在模仿中国,为欧洲女生设立了专属女子的奥赛。女子奥数的难度丝毫不亚于男子奥数。

但是也有人不赞同他的观点。他说:“有些人持怀疑态度,有些人一腔热忱。关于女子独立赛事,有两种看法。一种是鼓励年轻女性,让她们有更多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最终废除独立比赛,让她们参加男女混合赛。另一种认为这是对女性的侮辱,因为女子数学比赛明显说明了女生没能力参加男女混合赛。”

有人认为这是女权主义的实践;还有人认为这是对女性的侮辱。去年,奥利弗·霍姆斯在《卫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分析第二种观点。文章以瑞典国际奥数女参赛选手和负责瑞典学校数学竞赛的女数学教授为例,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女子奥赛是“二等赛事”。

但是真正参加过欧洲女子奥数的女生绝不同意。珍妮·伊格莱西亚斯是今年美国队的主教练。她认为对于喜欢数学的女孩而言,这场比赛不仅能让她们体会比赛的激烈,更能鼓励她们尝试更多活动,还扩大了她们的圈子,不再做“养在深闺的女子”。伊格莱西亚斯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她参加过中国女子奥数,从中获益匪浅,包括赢得了一场旅行。

但是如果说欧洲女子奥数竞赛表明女生确实对数学感兴趣,那么国际奥数竞赛的性别差距为何仍在?2009年,经济学家格伦·埃里森和阿什利·斯旺森的一项关于性别和数学竞赛的研究表明:在美国,女生参加国际奥数竞赛这类竞赛选拔赛的人数少于男生。此外,参赛女孩大多来自小众精英学校,而男孩来自各类学校。因此,他们得出结论:大多数学校在女孩的数学教育上是失败的。

美国数学竞赛12是难度系数最高的比赛(每题6分,25题,总分150分),100分的女生只有参赛人数的1/5,超过100分的女生只有1/10,男女差距实在悬殊。尽管格伦·埃里森和阿什利·斯旺森认为可能由系统性别歧视和成见威胁导致,他们否认拉里·萨摩斯臭名昭著的天生差异论,但他们不愿妄下任何结论,只说还需进一步研究。

经济合作与发展评估组织每3年对15岁的青年进行一次测评。2009年的测评表明:整体上,男生在数学方面更有优势。但是每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比如阿尔巴尼亚,女生平均分比男生高出10多分;瑞典也是女生表现更优异,虽然男女分差不大,也许可以忽略不计。不过美国女生明显逊于男生,平均分低了20分。

研究全球范围内男女生在数学上的差距的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社会学教授玛利亚·查尔斯说:“这也许和美国教育文化相关,美国强调个人发展而不是实用主义。生逢盛世,我们对事业和教育本质的追求不同,从实用主义、物质需求上升到自我表达。”

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一直秉持开明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是美国民众对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缺乏兴趣和根深蒂固的数学恐惧症,也许在开明教育前就存在了。美国人数学底子弱。欧洲殖民者在美国设立的第一批学校,更关注文学教育以修身养性,而不是基础数学。数学只有在用到时才显得有点用处。直到19世纪,美国才出来一位国际知名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本杰明·皮尔斯(顺便说一下:哈佛建校100年后才任命了第一位数学教授,还是个不折不扣的醉鬼)。随着工业革命兴起,19世纪美国鼓励以兴趣为学习导向,但是美国数学家们也许还要花一个世纪才能参与国际舞台竞争。

查尔斯发现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教育时,尤其在工业化国家,如美国,女生往往有性别定式思维,认为男生才能学数学,这种思维早在二年级就存在。很多女孩在初中时就认定自己学不好数学。

查尔斯说:“如果你问一个年轻女孩:‘你想做什么?’她们大多数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这就容易导致定式思维。但是贫困国家的女孩不一样,家长老师鼓励她们学习数学,至少得试一试。因为在贫困国家,从事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行业收入更高。”

这种情况和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印度人、韩国人、日本人和伊朗人很相似。他们往往鼓励女孩学习数学、理工科、医学,尤其当这些女孩是家庭第一代移民时。

美国对女性的定式思维从何而来呢?说来奇怪,这种思维在过去60年内一直在变。查尔斯在《科学是何性别?》中写道:“19世纪,选修物理、天文学、化学的女孩比男孩多,当时的社会认为学习这些对做家务有帮助,而且学习这些对推理能力的要求也没有人文学科高。”

20世纪初,美国人认为算术和代码是没技术含量的文职工作,所以当时有很多女性计算员和电脑代码编写者。但到了20世纪中叶,这一领域变得利润丰厚,便成了以男性为主导的行业。这也说得通,因为太空竞赛和冷战带来了科技大繁荣。随着70年代硅谷的兴起、80年代和计算机科技领域融合,人们把硅谷视为精英男孩俱乐部。

美国和其他国家在试图消除男女数学差距时,可以参考那些没有接受定式思维的女生,比如欧洲奥数美国队教练伊格莱西亚斯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龚雪莉,以及她俩的对手——来自加州的两位高三学生梁塞林和郭黛米。她们4位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父母中至少有一人从事理工科或医学领域工作。她们说从小她们的老师就鼓励她们参加数学竞赛。这表明:当我们鼓励学生学习理工科时,情况真的会不同。

其次是自信。梁塞林给初中生提建议:“当你不能解决一个问题时,你会有点儿失望,但是你应该愈挫愈勇。”

不管意志如何坚定,遇到失败时,信心或多或少都会动摇。2007年,龚雪莉成为美国第二个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的女孩。她回想起她的教练梅兰妮·伍德比赛时鼓励她的一番话:“我认为我做得很糟糕,但是我们女孩总是低估了自己的实力,其实我们做得很好。”梅兰妮·伍德是美国队第一位女选手。

也许有一天欧洲女子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将不复存在,但年轻的女数学家们对此毫不沮丧。目前,她们希望美国队在今后几年继续参加这一竞赛。

郭黛米说:“给更多女孩一个机会是一件好事。因为目前别无选择,所以很有必要参加女子奥数竞赛。”

[译自美国《大西洋月刊》]

分糖果数学 第5篇

设计意图

当学习要求转化为幼儿内在需要时,教育目标就变成幼儿游戏的意愿。此活动正是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创设“分糖果”的故事情境,让孩子以角色身份轻松、自然地完成各项操作。

活动目标

数学是“科学之母”,学习数学需要的是数学思考与沟通。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数学的概念,就是体验数学的趣味。幼儿的数学学习,主要注重于学习一种思考、一种方法、一种游戏、一种兴趣、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小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与我班幼儿的实际能力我设计了以下几点目标:

1、按颜色分类及5以内点数;给数字1~5排序。

2、5以内数量点卡与实物、数字卡片的匹配练习。

活动重难点

通常,数学活动中桌面操作活动比较多,孩子彼此之间很少有合作的机会。本活动跳出了这种形式,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直觉行动学习,将个体的思考、学习放在集体游戏中加以印证、分享、调整。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准备

(一)教师准备:

知识经验的准备:幼儿认识各种颜色,会按颜色分类,认识点卡,小旗标记

(二)课堂准备:

1.幼儿分组参加游戏,每五名幼儿为小组。

2.每组配备五张颜色一样的小动物,上面分别画有点子1~5个,另设两个小盒。

3.每组配备相应的食物糖果或图片糖果,数字卡片1~5套;排序用的小旗标记;

4.地板上画有不同颜色的大圆形――“小动物家”(能站下五个小朋友)。

(三)幼儿准备:课前知识经验的积累(教师准备中的1)

活动过程

1、按颜色分类及点数,玩“找朋友”的游戏。

师:(小动物分散在地上)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出去找好朋友玩游戏吧,请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放进同样颜色的“家”里,宝宝坐到“家”里。请幼儿找到相应颜色的圆圈坐好,教师请幼儿点数每组有多少人,多少小动物。

2、按动物上面的点子数匹配相应的糖果。

师:能干的宝宝都找到了好朋友,我们请他们一起来分享糖果吧!动物上有几个点子,我们就请他们吃多少糖果。

教师为每组提供糖果,宝宝按各自动物上的点子数,取同样数量的糖果,点卡与实物卡对应,要求将实物放在动物卡下面的盒子里。

3、按点子数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师:数字宝宝看到我们玩得好开心,它们也想找朋友来做游戏了,动物卡上有“点子.数字1就和个点子做朋友,动物卡上有三个点子,数字3就和三个点子做朋友

教师为每组小朋友提供数字卡片,请小朋友根据各自动物卡上的点子来找相应的数字卡并将数字卡放在动物卡下的盒子里。

4、给点卡排序。

师:听!小动物在说什么呢?哦!原来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帮忙给它们按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的顺序来排队,比一比,看哪一组最快!想一想谁应该排在最前面,谁应该跟在后面?

教师提供排序标记,请每组幼儿在各自的排序标记上按要求给点卡排队。

5、结束。

师:宝宝们今天真能干,玩累了吧!让我们一边休息一边和小动物们分享糖果吧!

活动延伸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糖果说课稿优秀 第6篇

教材分析:

本课,教科书从“分苹果”的情境引入

“分一分”活动,既可以按份数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分到几个;也可以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结果是可以分几份。这两种平均分是常见的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这一课也是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和本单元第一课时分物游戏(小数目的平均分),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活动的。也为下一课学习大数目物品平均分做好铺垫,同时也为今后学习除法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操作或画图的方法解决一些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面对数量较少的物体,勇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平均分。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

教学难点:

如何用恰当的数学语言描述自己平均分实物的过程。

教学关键:

充分运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认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认知能力还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因此在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分一分”的活动中,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感知和体验平均分的意义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与学法上谈谈。

(一)教法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的主体,因此我在设计教法时,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引导发现法为主,辅以讲授法、直观法、演示法、问答法、小组合作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二)学法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明确目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班来了许多客人,今天老师准备了一袋苹果来招待听课的老师,想让小朋友帮助老师来分一分。好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苹果。(板书:分苹果)

揭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并积极主动地带着自己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课堂。)

二、独立思考

自主尝试

这一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分苹果的情境入手,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独立思考并说一说可以怎样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从孩子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独立思考。)

三、小组研讨

展示交流

活动一

1、小组交流,探究多种方法。

2、集体交流,学生汇报不同方法时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对应演示、讲解、评价。

小组交流: 利用每组的12个苹果图片代替苹果,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边说边摆,关键要说清你是怎样分的、每堆有几个?

摆完后看看你组有几种摆法,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同学最聪明,找到的摆法最多。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具体、明确,使学生在探索的基础上引导有效地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充分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活动二

每袋装4个,需要几个袋子?

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对应演示、讲解、评价。感知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设计意图:利用生动的课件演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推动学生积极思考,逐步渗透方法多样化,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横向思维能力。)

四、反馈评价

归纳总结

说一说,两次分苹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

把物体平均分,既可以按份数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分

到几个;也可以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结果是可以分几份,这两种平均分是常见的平均分的两种显示原型,它们分的虽然有差别,但分的结果都是每份同样多。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对比小结,突出两种分法的共性:“平均分”。)

五、迁移拓展

巩固提高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巩固所学知识,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基础练习,创设小兔分萝卜的问题情境,提高练习,创设松鼠采松果、分西瓜的问题情境,、拓展练习,怎样站排,拓展多种排法,让学生在在轻松愉快地“游玩”中,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孩子们,你今天的表现棒吗?棒在哪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六、课后延伸

强化训练

1、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差异,我进行了分层次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2、预习新知

分糖果—大数目的平均分

板书设计:

分糖果数学 第7篇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2.初步学习根据物体数量与点数进行匹配。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相关PPT、小动物图片、教具。

活动过程

1.PPT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相关PPT。师:今天天气真好,太阳公公出来了,小蝴蝶也快乐的飞来飞去。小动物们也来到草地上玩耍,谁来了?

2.分别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数一数、说一说。

分别出示5钟不同数量的动物,引导幼儿一起数一数动物的数量并说出总数,并提问动物最喜欢吃的东西,一起给动物送最喜欢的食物,通过示范和自己操作让幼儿了解几只动物就给几个他最喜欢的食物,初步感知物物配对。

3.小动物乘火车去游玩。

播放火车背景音乐,引导幼儿猜猜谁来了。出示火车,小动物去游玩,让幼儿帮助小动物安排座位。通过示范让幼儿了解安排座位的方法,并通过幼儿自己的操作学会物点配对。

4.和小动物一起去旅行。

播放音乐,幼儿与小动物一起去游玩。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职专数学分层次教学初探 第8篇

伴随着高校扩招制度的改革、普高热的升温, 昔日百里挑一, 今朝来者不拒, 职业学校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下滑的问题日益突出, 学生入校文化基础的差异越来越大, 数学科的问题尤为严重, 学生的数学程度参差不齐。按照目前教育的标准, 这部分学生属于学习层次较低的学生, 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弱, 主要体现在数学课程上。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 教与学都不得法, 他们的数学成绩、能力分化严重, 课堂教学中效率低;屡败屡战又屡战屡败, 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 有的导致丧失学习信心, 自暴自弃。这些状况与目前倡导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为职专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 以学生为本,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 既要为学生打好共同的基础, 也要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既要根据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 又要在教学中承认这种差异, 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努力转化差生, 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实施分层教学, 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有效途径。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 “分层次教学”思想, 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原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提出“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分层次教学”是尊重学生的个性, 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 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能能力欠缺, 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 “如果得到适当的学习条件,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这就是“分层次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 其内在的知识结构及严密体系, 决定了数学必须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在数学知识链条中, 不掌握前面知识, 就难以接受后面知识。要解决学生数学基础差异大的问题, 也必须实施分层次教学。为了让所有学生得到同一数学活动交流的机会, 教师必须提供不同层次的交流内容, “分层次教学”正是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 承认学生差异, 改变统一的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 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

1.分层备课, 确定层次不同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 必须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的层次, 进行结构分层备课, 结合课程要求确定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 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新生入学后, 可先进行摸底测试, 根据测试成绩, 大致将全班学生分为A (高) 、B (中、低) 二个层次。对基本知识, 因是教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 则全班同步学习, 原则上以中、低层次组学生的学习基础为标准, 一般只要求能领会和能简单应用, 也就是低起点、慢开头。目的是使全班的学生都有一个较为扎实的基础。如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应加大提问和练习量, 作“底速”处理, 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例如在教“不等式性质与证明”, 先从具体数字入手, 然后过渡到一般字母的证明。同时注重学法指导, 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学习为主, 通过模仿教材中的例题的解法, 让学生从中找到一般规律。基础好的, 则以创造性学习为主, 启发举一反三发展智力。在设计教案时例题的选取要把握低起点、有梯度。同一例题要体现对不同类别学生的不同要求, 对学习差的学生, 要求就题论题, 一题一解, 而对基础好的同学, 可要求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分层教学, 抓中间, 顾两头

在分层教学中, 教师应抓中间, 兼顾两头。如:课堂提问除应考虑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外, 还必须使所提问题与被问对象“相匹配”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注意给差生刺激和鼓舞的机会。即对于B组的提问, 应以基础知识直接应用为主, 若是综合性的问题, 则要适当设置一些台阶, 使其简单化。对于B组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鼓励。对于A组的学生则应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充分发挥A组学生的作用, 让A组学生与B组学生一帮一, 结成对。使学生课后有时间充分的进行讨论、交流。同时设立帮教小组, 开展互帮互学等活动, 加强个别辅导, 查漏补缺, 辅差提优促中, 促使大面积提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 结合教材, 介绍数学趣事, 激发学生的好奇。如教等差数列时, 可讲儿童时代的高斯计算1+2+3+……+100=?轶事;教等比数列时, 讲印度国王与象棋发明人锡塔的故事;教直角坐标系时, 讲“笛卡儿梦游坐标系”的故事;这些轶事,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和强烈的求知欲。

3.分层布置作业及时反馈、纠正

对于各层次学生的作业的难易程度和量的掌握要恰当。B组低层次的学生可仿例题做简单的练习和基本题形, 检测公式的套用;B组中等层次的学生要求脱离例题能独立做基本题和带有小技巧的主题练习题, 检测公式的逆用和活用。A层的学生要求能处理有一定难度的题和有探索性的题, 检测公式有变通和发挥。例如在复习函数定义域的求法后布置的一组作业:①undefined②undefined③undefined④undefined, 从易到难, 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 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差错情况, 进行纠正, 并及时调整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这样, 学生乐意完成各自的作业, 抄袭作业现象会逐渐减少, 乃至消失。

4.分层测试, 分层评价

测试的命题原则是:试题的难度必须适合多数学生的水平, 即8:1:1, 基本题约占80%, 全体学生必做;提高题约占10%, A组和B组中层次中等的学生做;拔高题约占10%, 这种题型有一定的难度, 供A组学生做。当然, 拔高题也可作为B组学生的附加题。或按9:1的难易比, 即基本题约占90%, 全体学生必做;提高题约占10%供A组学生做;总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定。

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差, 学习成绩较低, 在评价学生时, 如果单纯从考试成绩作横向比较, 势必会挫伤学生的上进心和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考评注重从学习态度、听课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成绩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如学生平时量化占30%, 期中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40%。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标准。要公正, 恰如其分。评价一个学生, 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学生的进步情况。

四、问题与思考

1.我校从04级开始全面实施“学分制”, 分层次教学如何与“学分制”结合起来;

2.目前我校用的教材不太适合分层次教学, 应针对职专学生的实际对现有教材进行重新整理或补充资料, 也就是说编写校本教材;

3.教师队伍的现状还不能适应分层教学要求, 少数教师处理教材能力较弱, 对适应分层教学的教法、学法研究不够, 学校对教师还应加强这方面的培训。

总之, 在分层教学中, 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还要我们继续深入教学实际, 作更深入研究和探索。

摘要:针对职专学生的实际, 正确把握学生的差异, 改变统一的数学教学模式, 开展“数学分层次教学”实验。使数学教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充分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 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持续发展,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分糖果数学 第9篇

【关键词】数学 模块 专业 教学

【基金项目】2012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编号:2012BAD35B0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51-02

1.数学“分专业分模块”的实际背景

1.1数学在高职课程中的定位

数学课程是一些高职学院一些理工科专业必不可少的职业基础课。它主要承担的责任是为相关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品质,也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提供一个平台。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不仅为相应的专业课程服务,而且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理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2数学紧跟专业,为专业服务的特色

高职的数学教学不能像初高中一样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传授,也不能像本科学院那样着重数学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及广阔性。高职数学知识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服务,为后继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这就需要高职数学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数学体系,将学生所需的数学知识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模块,分模块组织教学活动。根据专业需求的不同,有选择、有侧重的教学,并且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在教学中体现数学知识在专业中的应用。

1.3数学内容的繁多与课时有限的冲突

数学内容繁多,要系统的、面面俱到的学习数学在高职院校行不通的,这是由高职学生的层次和课时有限的实际情况决定的。数学课程最多在高职教育的三年中占用一年时间,有的只开设一个学期,因此选取对专业最有用的数学知识,分模块教学是势在必行的。

2.数学“分专业分模块”教學的实施

2.1对专业所需要数学知识调查研究

不同的专业它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是有所异同的。即使是需要同一部分的数学知识,它的侧重点和应用的方面也不一样。比如计算机专业,它所需要的数学知识除了基本的微积分之外,还要一些离散的数理逻辑知识;电子信息专业所需要的除了微积分、矩阵之外,还需要有关复数、傅里叶级数等数学知识;经济管理专业侧重微积分的应用及概率统计分析;而一些工程监理和测量专业则除了传统的微积分之外,还需要一些初等数学中的解析几何、三角函数内容,等等。总之,对所教的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教学中数学内容的选取和重难点的把握,为后续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这是前提也是基础。调查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1)对数学知识需要的调查;(2)对数学应用的调查;(3)对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调查。这一部分了解了,才能以此为基础进行模块的划分,优化数学教学。

2.2将数学教学内容划分模块

以高职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专业需要,依据各专业的调查研究情况,将高职数学划分为两个主要大的部分,一部分为基础模块,主要是介绍微积分和常微分方程的知识,这是每个专业数学教学的公共模块,只是侧重点和课时安排会有所不同;另一部分为职业模块,包括线性代数主要内容、空间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下面以我校实际情况为例,将数学教学内容分模块,见如下列表:

表1 教学内容模块表

那么各专业如何进行模块的选择呢?这就要以前期的调查研究以及各专业的负责人的商讨为依据,在选择基础模块——微积分模块的时候,再根据需要有选择性的选取其他的职业性模块,下面以我校特色专业——安全类专业为例,给出安全类专业所选内容的模块对应列表:

表2 安全类专业所选内容模块对应表

2.3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数学教学计划和大纲

由于每天专业所选取的模块不一样,即使选取了相同的模块,教学根据专业需要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所以针对各个专业的特点和对数学的需要,在进行了充分科学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一系列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了分专业设置,分模块组织教学。这样计算机专业就有《计算机数学》教学计划、经贸系有《经济数学》大纲和计划,电子系有《电路数学》大纲和计划,安全系和烟花系有《安全类数学》大纲和计划等,这些文件材料讲给后续的教学起一个引领作用,在具体进行规划和实施教学时不断加以改进,再实践,循序反复,不断完善。

3.对“分专业分模块”教学的教师建议

3.1做好了解专业需要,了解学生学情工作

数学教师要走出“数学”的圈子,拓宽视野,要向其他专业老师请教,多沟通多交流,通过一些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来了解和熟悉数学知识在各专业的需要和具体应用;同时也要通过对辅导员老师、其他任课老师的沟通掌握所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的学情,这是分专业分模块化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阶段,要形成一种教学习惯。数学教学只有与专业紧密结合,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在高职教育的发展中更具有生命力和价值。

3.2收集数学在专业应用方面的案例

在数学教学中不能“一刀切”、“陈古不化”,要体现出专业特色的应用。这需要老师们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真正的从专业书籍中收集资料从而在教学中对数学知识匹配相应的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感受数学的应用,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案例设计尽可能以相应的专业为背景,将数学与专业对接;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与相关专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数学“用”起来,并将“应用”数学形成一种数学通识,一种基本的观点和态度,使数学溶入人的整体素质,成为世界观的一部分,从而真正地实现数学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世金,刘大利.基于专业应用的高职机电类专业数学课程改革[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51-53.

[2]鞠永才.构建模块弹性应用体系,科学把握“必须”和“够用”—高职高专基础课模块弹性应用体系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1):1-4.

[3]吕益萍.中外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比较之浅见[J].教育与职业,2012 ( 5) :94 - 95.

[4]雷田礼.改革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一点设想[J].高等理科教育,2011 ( 5) : 128 - 130.

作者简介:

刘淑贞(1982-),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学教学。

分糖果数学 第10篇

活动目标:

1、在摸摸、看看、抓抓、尝尝中,感知各种糖果的特征(形状、颜色、味道等),并能按形状的标记对糖果进行分类。

2、能够快乐积极的进行操作活动。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

感知各种糖果的特征(形状、颜色、味道等),并能按形状的标记对糖果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颜色和味道的糖果,标有形状标记分类盒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约3分钟)

1、猜一猜,引发兴趣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好吃的甜甜的礼物,我来摇一摇,你们听一听,猜猜他们会是什么?

幼:糖,糖果。

师:哦,糖果是甜甜的,你吃过甜甜的糖果。

2、糖果大聚会师:原来里面有这么多的糖果呀,好可爱的糖果宝宝呀,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糖果?

请幼儿取出一颗糖果,展示给大家看,并引导幼儿说一说糖果的形状、颜色,如红色的、圆圆的、方方的等。

二、抓糖果,数一数。(约3分钟)

1、抓糖果师:等一下请宝宝们抓一下糖果,记住,只能抓一次,一只手抓哦!"来;自.屈;老师;教.案;放在自己的小盘子里,数一数抓了几颗糖?(教师边说边示范)。

2、幼儿自由抓糖果,并数一数教师巡回观察幼儿抓糖,指导幼儿数一数糖果的数量。

师:请数好糖果的宝宝拿着你的糖果回到位置上来吧。

师幼交流拿到了几颗糖果。

三、认识标记,分一分糖果,送糖果回家。(约5分钟)

1、出示空的盘子,引导幼儿观察上面的标记(圆形、正方形)师:这些糖果都混放在一起了,超市阿姨没办法卖掉了,她想请小三班的宝宝帮她分糖果,这个盘子上画了一个圆圆的标记,那你们觉得这个盘子里应该装什么样的糖果宝宝呀?

幼:圆圆的糖果宝宝。

师:哦,这是圆形糖果的家。(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画有圆形标记的是圆形糖果的家,放圆形糖果,画有方形标记的盘子放方形的糖果)教师可以边说边示范放置糖果在不同标记的盒子里。

2、幼儿自由分组分糖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师:超市阿姨说糖果宝宝要回家了,帮他们找一找吧。每个小朋友拿着自己刚才抓到的糖果,回到桌子旁,帮他们找到家吧。

(先分完的幼儿可以和身边朋友说一说帮哪个糖果宝宝找到家了。)师:请大家看一看我们小朋友都为糖果宝宝找到家了吗?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验证)师:每颗糖果都找到家了,超市阿姨感谢大家的帮助,这下阿姨可以在超市里卖了,为自己鼓鼓掌吧!

四、最后教师要奖励幼儿品尝糖果。(约1分钟)师:每组的宝宝都帮糖果宝宝找到家了,谢谢你们,今天糖果宝宝要感谢你们,送给你们每人一颗糖果,糖果的味道有很多种,我们以后还可以按照他们的不同味道给他们分分家,但是糖不能多吃,要注意保护牙齿。

(幼儿品尝糖果,引导幼儿感受糖果有多种味道,并体验和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上一篇:端午安康祝福语下一篇:两系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Y两优1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