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2024-07-13

学校综合治理会议记录(精选14篇)

学校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1篇

2016-2017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会议记录

11月6日中午1点,学校召开了消防安全检查紧急会,在消防安全工作会议上,校领导作出了如下部署:

1、武建林、李天会组成消防安全工作小组。负责消防安全检查、培训、对外联络,必需设备的购买工作。

2、要求学校各部门马上进行消防安全问题自查,排除一切可能引起火灾和影响师生安全的隐患。

3、对各相关的人员进行分层分批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使用消防器材培训。

4、马上对全体住宿生、宿管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请消防部门的人来讲课,对住宿生要进一步强调禁止使用电炉、电热毯。

5、用电线路必须由专业人员安装,禁止教职工和学生随便拉电线用电。教职工也禁止使用电炉。

6、要注意体育课的安全。每节体育课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还应根据项目的不同,重点加强某部位的活动。

7、要注意交通安全,机动车辆在校内要缓速行驶,原则上禁止校外车辆进校,校门口要加建两条减速条。校内禁止骑车。

8、要重视实验室的安全,完善和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的危险物品要有专人管理。

白圪垱小学

2016年11月6日

学校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2篇

联席会议制度

为切实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强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庹家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

一、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能

协调解决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讨论确定工作要点并协调落实,指导、督促、检查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具体工作。

二、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

联席会议由庹家坪村委会召集,联席会议成员由所在单位提出,联席会议确定。

三、联席会议的工作要求

联席会议每年召开两次例会。年初一次,研究部署全年工作;年底一次,总结全年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临时召开全体或部分成员单位联席会议。联席会议以《会议纪要》形式明确会议议定事项。

各成员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学校及周边治安工作上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积极参加联席会议,认真贯彻落实联席会议布置的工作任务。互通信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

对有效学校会议的思考 第3篇

一、有效学校会议的意义

学校会议的形式和规模各异:有的会议是精心组织和非常正式的,所有的与会者都要求按职位排序依次轮流发言,严格遵照会议议程;有的会议则没有正式议程,也没有明确的主持者;有的会议也许有多个正当目的,但也有很多常常既没有目的也没有任何结果的会议,且占用了所有教师很大一部分课余时间。不管会议形式如何,如果做到有效,就会形成积极的意义。

1. 有利于达成共同的教育目标。

大型的会议,如,全体教职工会议,通常是为了落实决策的执行,或是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这个时候,主持会议的是校长,有时候也可能是校党委书记,不管是谁主持,都希望与会者能保持会场的安静,使整个开会的过程比较严肃。尽快将会议的精神进行传达并要求落实。如,每周的学校例会。开会就是为了布置任务,总结前期的工作,知道还有待完善的地方,部署今后工作内容(常是近期的,时间的强度比较小)。这些会议只要教师“带人”来就行,至于听多听少都无关紧要,关键是与会教师听到自己要做的工作。即使没听到,会后还可以问问同教研组的教师,或同学科的教师。这些会议对于学校领导者来说,是了解教师整体情况,加强集体团结的必要方式。

2. 有利于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学校工作犹如机器,每一项具体的工作都是这架机器上面的一颗螺丝钉。哪里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因而学校越大,大大小小的会议越多。这里面除了一些可开可不开的形式上的会议以外,多数会议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很多时候,除了校长及主管副校长召集开会以外,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也会在有些问题发生时,召集相关教师开会。如,政教处接到群众举报,说昨晚十二点后有学生翻围墙出去上网了。那么政教处必然要召集各班班主任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班速查半夜翻围墙出去的学生,并制定相关措施,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然后由班主任传达到各班,并由班主任具体落实。

3. 有利于引起教师对工作的重视。

从学校领导的角度考虑,再没有作用的会议,开总比不开强。如,有些教师近来总是上班早退,作业不及时批改,要不要强调一下。要,不仅要,而且还要大力强调,提醒注意,下周请教务处安排一次教学大检查。目的不是批评部分教师,而是提醒,注意时间,作业要改,备课要备,上课要精心准备。这是借会议对教职工的工作提出督促。

4. 有利于平衡教师的心理。

有些棘手的问题不好定夺,又关涉教师利益,如,分房、住房公积金、教师职称的评聘等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事,领导不想一个人拍板引起部分教师的不满,完全可以借会议来集体参与决策,平衡好教师群体的心理,不至于教师就某事来议论学校领导,造成不好影响。

不管是怎样的会议,总归是学校正常工作开展的必须。学校文化越浓厚,发展前景越好,组织的大大小小的会议往往越多。开会时,无论会议主持人正式与否,其一项重要的职能是,保证参会的教师所要关注的主题有意义,所组织的会议是有效的。

二、有效会议的影响因素

在教职员工大会上站起来说话的教师会让人不屑。因而,学校会议上,只有领导讲,教师是不愿讲的,而会后却是边走边讲,大讲特讲。学校召开较大规模的会议时,如,全体教职工大会,或更大规模的学校的班主任会议,都会发现诸如以下的现象:教师三五成群,彼此之间因爱好、年龄等因素坐在一起或坐在一排。从领导开始开会起,他们就在底下小声地开起了自己的会议,闲扯些与会议内容无关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偶尔也会就领导刚刚宣布的某项工作,低声评论。从某种程度上说,影响会议有效进行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 会议内容会直接影响教师对会议的关注。

开会的时候,教师本人是想从会上听到一些有益的东西的。如,某项研究成果进展得如何了,教学检查时教务处对我的工作的评价如何,总务处是否提及教师福利的问题等。对这些问题,教师开会时比较关注。相反,如果是上面问题的反面,对与会的教师而言,就会有怨情,会后会嘀咕上好几天。举个例子,如果现在召开高三毕业班工作会议,参会教师为全体毕业班授课教师及相关领导,在会上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言,都要针对上次模拟考试及后期的复习工作谈意见。那么,这个时候全场肯定会秩序井然,因为大家都有自己要说的内容,就会格外关注别的教师的发言。

2. 发言人过多和利用时间过久的会议,常会对教师产生消极作用。

一次会议,常常是主要领导讲了,其他领导总是说,我来补充说两点啊。口上说两点,实际上就用了三十分钟。结果,有的教师故意打开手机,频繁的开关,时不时上上QQ聊天;有的故意咳嗽,和他人说两句;有的故意起哄,附和几下掌声。当然,主要领导又总会说,请同志们保持会场纪律啊。结果,讲的是什么,多半没有听到。李世轩著文把这种用时过多而引起极不耐烦和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可以看出,超限效应在学校会议中时常发生。但结果肯定是既耽误了教师的时间,又没起到开会的作用。

3. 会议主持人的职业意识形态,也会决定会议的影响力。

因为学校会议的主持人通常是校长,所以这里所说的也就是校长的领导力问题。如果一所学校的校长提供的是民主和谐共生的会议场域,那么开会的时候,不管会议的内容是不是真正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对于参会的教师而言,都会乐意参加会议。当然,如果校长本人又恰好是某个领域的权威,且一直带领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进行忘我的研究,那么,这时候的会议就不仅只是有吸引力,更多的时候,教师会视其为教育艺术的探讨,甚至会觉得是教育教学问题的“会诊”。原因只有一个,大家会认为跟随这样的校长在一起,随时会有新鲜的“活水”流淌出来。

三、建构有效学校会议的建议

学校会议是进行决策、交换信息、解决问题的手段。如果听会人把它当作了负担,那么就说明会议组织上有问题,其结果是不能起到会议的有效作用,这样的会议还不如不开。埃弗拉德等人认为,判断会议有效性的主要标准是:会议成果与消耗的时间是否成正比?同样的投入能否有更好的成果?是否根据会议的成果行动?如果细化上面三条标准,可以进一步明确:参与人员是否都明确会议的目的?是否为会议作了充分准备?时间上是否合理利用了?会议达到了目的没有?具体需贯彻落实的事情是否都有清晰的界定?

1. 不必要的会议尽量少开。

学校前提工作是教学,是育人,所有工作都应该以教学为中心。上级部门那么多,除了教育主管部门以外,学校相关部门还有很多。每个部门,只要是上级,或名义上的上级,都可以对学校下达红头文件。表面上看,每件事都要布置,要开会落实。但从学校和教师实际来看,事事开会是不可能的,我们完全可以将几件事并在一起,开一个会,除非事情特别紧急。对学校领导来说,会议应该是多多益善,因为领导大多的思想、理念都要靠会议来传达,会议无形之中就成了学校领导决策、主见、办学理念的传播器;但是,对教师来说是不是这样呢?显然不是,因为会议多是在教师正常工作的时间之外进行的。如,下午放学后的时间或早上晨读时间,因为这时候教师不会在教室上课,即使在教室,也可以先把手头上的事情放下,等会议结束后再来处理。可是,这里面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会议要占用教师很多时间,所占用的这些时间段又都是教师可能最忙的时候。如,放学后的时间,教师都会急于回家,因为要接孩子,要做饭,要伺候老人。于情于理,教师都不愿为着牵扯自己一点点利益的会议而耽搁太多的属于个人的时间。尤其是女教师,对会议的时间特别敏感。两下权衡一下,我们就知道了,学校的会议不是越多越好。

2. 开会的目的必须要明确。

这就要求开会前要准备充分。不能因为忙不作会议准备, 以至于本来一次会议就能讲完落实的, 非得还要开第二次会议。开会的时候, 作为领导要多为教师考虑, 不能因为是领导而非得显露一下口上功夫。实际上, 就那么三两件事, 讲清楚, 谁今后负责, 应履行什么样的职责, 拟定检查执行的机制就行了。没必要那么细, 对常规性的工作点到为止。看到有些教师坐不住了, 就要灵活机智地结束自己的讲话。特别要提到的一点是, 如果开会, 那么会议的议程就要作好准备, 让每一位教师心中有底, 包括会议的时间、地点及预计持续的时间, 与会人员及角色, 有关会议的议题都要提前告知一下, 这样教师就可以预先做准备, 将家里家外的事作好妥善安排, 可以在领导主持开会的时候, 心里没有杂念, 从而安心地听会并融入到会议之中。

3.建立有效的会议结构。

对工作的布置, 可以想办法多渠道解决, 必须开的会尽量少开, 可开可不开的会尽量不开。对于具体要做的工作, 可以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像一周工作安排、工作要点或作业检查等完全可以用通知的形式张贴在公告栏里。教师经过时注意一下就行了。对于会议上布置要落实的工作及与会教师的建议, 可以在办公室的活动挂图上或白板上记录重要的观点、信息或建议, 供所有人观看, 避免因个人可能没有通过会议听到或想到而重复观点, 浪费时间。这样一来, 对于规模大的学校, 所提供的会议议程因为是真实需要的记录, 又由于是与会教师的意见, 开会时, 因为自己的意见被纳入了会议议程, 可想而知, 肯定会全身心地参与所有讨论。

4.建构民主的会议风格。

学校会议为啥那么多 第4篇

我们不妨先来反思一下,学校的会议为啥那么多,令人烦,讨人厌?

之一,形式主义泛滥。在我们有些校领导意识中,似乎开展工作就是少不了开会,开会成了干工作的一种具体形式了。开展活动,不论大小,要开会;开展工作,不论轻重,要开会。并且这些大大小小的会议,还要记载“详尽”,以证实学校工作之“实在”。其实质是形式主义者也。

之二,官僚主义害人。一个会,主题本来很简单,三言两语即可说明问题,但学校教务处的主任要说,校长室的分管校长要讲,最后学校的“一把手”还得“再三强调”。倒有点“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味道。校领导们一个个“亮相”,犹如“接力赛”,只是无端地“消耗”了教师的许多宝贵时间。

之三,学校管理乏术。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但千条线万条线,条条线线离不开我们一线的教师。如果说出于教育教学的管理需要,适时地开个“研讨会”、“分析会”倒也在理。那么那些来自不同部门的若干会议对我们广大教师而言,往往没有必要。以开会的单一方式取代学校管理丰富的内涵,其实质是管理乏术。

诸如此类的“灰色会议”,如此的过多过滥,只会牵扯我们教师太多的精力,直接影响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会议必须彻底“删除”那些“垃圾会议”和“泡沫会议”。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效益”一词,是的,学校管理当然也要讲“管理效益”。即我们学校领导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应该首先思考的是如何利用最少最短的时间完成管理任务,以求得最大的“管理效益”。基于此,我们得“刷新”学校的管理,“刷新”学校的会议。

1.推行“例会制”。所谓“例会”,即在某一固定时间某一固定地点围绕某一中心议题召开的正常性会议。比如一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阶段性的总结各自的工作,既前瞻性的落实工作,给了班主任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又有效地进行了班级管理、班主任管理。可以这么说,“例会制”避免了随时性、随意性的大会小会对班主任(老师)不时的“骚扰”,不失为一科学集约型管理。

2.提倡“另类会议”。通常,学校召开一些会议,大多数是教师情况、问题的“上传”和上级精神的“下达”。其实,打开一下我们管理的思路,这种“上传”和“下达”,并非非得要召开会议才可以解决。比如,我们可以在学校通告栏中及时“通告”;在校园网上随时“点击”;校园电视、广播可以成为我们的“传声筒”;还有“校长信箱”、“校园热线”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管理者聆听教师“声音”的“窗口”。

3.呼唤“阳光会议”。学校会议有时候令教师心烦头疼,笔者以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会议不够“透明”不够“光明”。比如“教代会”、“民主理财会”、“选举会”等等,这些会议原本是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实行民主治校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我们也不难看到,学校“教代会”不能代表教师,“民主理财会”成了名义上的理财,“选举会”更是有着“暗箱操作”。如此等等,让我们教师真的“想说爱你不容易”。

学校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5篇

一、联席会议的设置

我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联席会议积极与成员单位建立联系制度。包括区委、教育局、公安局、工商局、文体影视局、住建局、卫生局、司法局、交通运输局、安监局、公路段、消防大队、交警大队、供电公司等部门单位;各成员单位要确定分管领导和联络员,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会议安排任务的落实和日常联络工作。

二、联席会议的职责

1、了解掌握我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履行职责的情况;

2、定期不定期通报我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和联席会议安排、决定事项的办理情况;

3、协调解决我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4、安排部署我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相关工作,分解阶段性工作任务;

5、研究整改我园及周边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和隐患;

6、适时组织开展集中排查整改专项活动。

三、联席会议有关规定

1、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成员单位全体会议,根据实际情况可随时召开;

2、每次召开联席会议时,各成员教职工无故缺席,确有急事要我园园长请假;

3、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切实加强我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日常工作;

4、对于联席会议分配属于自身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任务,不得推诿扯皮,要认真研究解决,并将办理结果上报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席会议办公室归纳整理后及时上报园长;

学校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6篇

治理工作的专题会议纪要

6月5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邓建清,镇党委宣传委员、副镇长田国军主持召开会议,就学校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部署。镇综治办、派出所、镇安办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现纪要如下:

会议听取了**中心学校关于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情况通报。为进一步加大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同时为中考创造良好的应考环境,镇人民政府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一次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行动。会议作出如下安排部署:

一、加强领导,落实任务

镇人民政府成立夏季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领导小组。组长:李**,副组长:邓**、何**,成员为各站的负责人及学校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治办,曹爱友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四个专项整治工作组:

(一)食品卫生等安全生产整治工作组

负责人:田** 成 员:黄**、曹**、刘** 主要工作任务:对各学校内部及周边食堂、餐饮业及食品销售点的食品卫生安全进行整治,排查整治校园内消防、电力、房屋、燃气、锅炉等安全生产隐患。所需车辆由中心学校负责。

(二)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组

负责人:曹** 成 员:刘**、江**、汤** 主要工作任务:对境内公路客运秩序进行整治,杜绝非客运车辆及三无车辆载客,严厉打击超员超载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协调两路项目部对因施工导致路况破坏严重的路段进行维修。所需车辆由派出所负责。

(三)治安稳定整治工作组

负责人:曹** 成 员:曹**、李**、陈** 主要工作任务:排查整治学校内部及周边治安隐患,检查指导学校内部安全防范工作;开展师生法制教育;调查处理**中心学校、**中心学校、新屋村教学点等3所学校涉及的土地征用及建房占地问题。所需车辆由国土资源所负责。

(四)集镇环境整治工作组

负责人:何**:

成 员:江**、赵**、邓** 主要工作任务:对集镇网吧经营秩序、集镇环境卫生、中考期间噪声污染问题进行整治。

二、明确职责,强化责任

根据《**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结合我镇实际,相关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

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7篇

村党员活动室

主持人

xxx

记录人

xxx

会议议题

研究总结第一季度工作状况并安排下一季度维稳综治工作

参加人员

xxx、xxx、xxx、xxx、

xxx

资料记录(可另附纸张)

一、xxx同志对上一季度工作总结报告;

二、xxx同志对下一季度维稳综治工作进行安排布置;

1、做好民事纠纷调解,减少或杜绝村民上访。控制越级上访,小事不出村。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学校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8篇

2014年5月16日, 建筑模板和脚手架委员会在北京顺义召开模架企业综合改革试点首次会议, 就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各项工作展开深入讨论, 正式启动模架企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召集了多家行业内知名企业参加, 由委员会主任缪长江主持, 协会副秘书长杜英才莅临会议并就相关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会议指出, 综合改革试点首先要统一思想, 确定改革目标。目前, 正值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大机遇时期, 综合改革试点就是要引领模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模架行业发展、繁荣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同时, 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委员会推动各项工作的试验田, 主要任务是在三年内探索一条模架企业转型升级之路、打造一批能够统领行业的龙头企业、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资质就位, 并引导企业开展生产、租赁、搭建一体化经营。

会议一致同意要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 建立由模架委员会协调, 各试点企业一把手牵头成立改革领导小组, 统筹规划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如何布置学校会议室 第9篇

一、 宜专

会议室的功能不同,文化应不同。学校党政会议室作为决策层的活动场所,其文化应该体现决策层的高远见识,体现办学目标,职工会议室则应体现学校教风、校风等的文化内涵。天长日久,涵养教师的精神世界,内化其核心价值。

二、 宜精

话不多,但要有“魂”,体现学校的魂魄,贴近学校的实际。应避免那些应景式的口号,心血来潮,随便写两句,或者东拼西凑,牛头不对马嘴,都是要不得的。挂不了几天就换掉的标语文化,既让教师和外人摸不着头脑,也是对学校发展的短视和不负责任。会议室中的每个字、每句话往往是学校几代人精心锤炼,锻造出来的“灵魂”,它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在不同的时代都能烛照后人,历久弥新。

三、 宜实

现代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民主。学校的民主不仅体现在文化的外在形式上,更体现在会议室议事的程序上。一个标有“民主治校”或“依法治校”符号的学校,议事不民主,大搞一言堂,不允许有不同的声音,离开了人性的光环,建设得再漂亮,终归是一句口号,没有一点实际意义。

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10篇

地点

校接待室汤盼

主持人参加人员

张应喜

记录人

校委会全体成员

传达学习上级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以及法治合

议题

格单位有关会议精神,全面部署我校综治、平安建设等工作

(一)总结汇报我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

(二)传达学习上级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以及法治合格单位有关会议精神。

社会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11篇

会议听取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就20xx年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的汇报。专题研究了目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安排部署我镇 20的工作。会议要求各成员单位要做到“三个不发生”(不发生省级以上、赴京上访事件;不发生大规模集体事件;不发生恶性刑事案件),确保我镇综治维稳工作始终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

一、强化普法宣传,注重平台建设

1、围绕全镇的中心工作,以综治维稳专题办公会为契机,采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加大普法工作的宣传力度,重点做好土地承包法、村镇规划法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努力营造全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2、整合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员单位力量,坚持大调解格局,制定以联调、联防、联勤、联治、联创为主要内容的“五联”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具有较强可行性的应急预案。对综治成员单位能够独立解决的,由其相关单位自行解决,并做好总结及时上报;对成员单位不能解决的,要向党委、政府提前报告,结合案件实际,通过多部门联席会议进行调解解决,避免单打独斗。

二、狠抓基础工作,深化平安建设

1、充分调动广大综治维稳协会成员的积极性,有效发挥三级治安防控网络作用,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2、坚持依法规范信访工作秩序,认真做好信访信息排查,建立信访台账,对疑难杂症等信访案件,要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按每季度一次进行总结和汇报。

3、持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做好长期治安防控,加大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打击力度,突出做好邪教、缉枪治爆、赌码、社区矫正、刑释解教等专项整治管控工作;加强“两室”信息收集和采录,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在重要路口设置标志带。

三、创新工作机制,推动科学治镇

1、建立健全综治维稳信访工作机制,进一步创新村级、社区社会化管理办法;创新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强化矛盾纠纷调处在村(单位)调处的力度,充分发挥其调处站的作用,及时掌握第一手动态信息,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报告”。

2、加强对镇村干部的考核力度,把综治维稳工作纳入千分制考核;各成员单位以事核资,结合年终考核,确定经费标准,原则上经费标准不低于去年。

社区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12篇

园长办公室 记录人 向冬芳

综合治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园长施海燕同志做了重要讲话,在讲 话中,施海燕讲到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园综治工作水平,强化 责任意识,保障全体师生人身财产安全,进而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大好 局面,促进幼儿园的和谐发展。并从成立学校综合治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 意义、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我园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各处室如 何切实抓好防火、防盗、防校园伤害事件等方面做出了具体安排,为学校下 一步综合治理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 会议首先强调了对我园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会议就学校 目前在防火、防盗、防校园伤害事件、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求。 同时提出: 年幼儿园综合治理安全工作的重 点是注重消防安全, 校车安全, 食品安全以及预防校园突发伤害事件的发生。

会 议 议 程 及 内 容

学校综合治理会议记录 第13篇

一、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激发地方高校活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高等教育以及担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核心使命的大学, 更需要通过全面而深刻的综合改革以提升高等教育的水平和大学办学治校的效率。而时下我们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选择。如何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苏州大学周川教授提出, 在通过自上而下路径暂时无望实现的情况下, 应走自下而上路径, 以大学里的二级基层组织学院 (学系) 为改革突破口, 通过改革学院的治理结构, 建设“现代学院制度”, 从而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奠定基础、提供动力、树立标杆。他认为, 当前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学院决策机构人员构成, 增加教授代表比例, 改变单一的任命制以组织考察和教授表决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学院院长, 赋予院学术委员会及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应的权力等方式来改革学院治理结构。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需要加大对地方高校的关注。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激发基层创新活力, 对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背景, 华中科技大学张应强教授从政府、市场、高校三个方面论述了应通过何种机制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进而指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对高等教育结构及大学教育理念可能产生的影响。他认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需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实现师资队伍向双师型教师队伍转型;二是如何实现校企深度合作问题。那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否可能达到政策目标呢?他认为地方高校若走过去的发展老路, 可能难以走出发展困境, 更不可能从根本上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而发展本科高职教育, 完善我国高职教育体系则可能是一条较好的发展路径。地方高校的转型应遵循自愿原则, 解决转型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国学制系统的改革。

绍兴文理学院魏小琳教授以地方高校为研究基点, 分析了传统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的局限性, 并介绍了其所在学校在改革实践中, 探索建构了“校—院—学科组织”三级组织两级管理的组织结构, 从而做实学科组织;建立了基于学科的本科教学管理新范式, 将“专业管理”转变为“课程管理”;改革校内管理机制, 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学术管理制度。她提出, 要完善组织机制, 要深化教师对学科、专业本质的认识, 要培养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 要处理好学院和学科组织的管理关系。

二、提升高校现代化治理能力, 加强高校管理体制建设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 是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础。浙江师范大学眭依凡教授认为, 大学作为负有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使命, 既要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又要守持大学基本属性及其规律的复杂组织, 如何自觉提高治理能力并且构建科学的治理体系, 这既是大学必须具备的理性, 也是大学进行综合改革、提高办学治校育人效率必须的选择。他从厘清“治理”和“善治”的概念入手, 进而提出“大学善治”的理念。他指出, 大学善治是基于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之组织属性和使命, 旨在遵循大学规律, 提高大学办学治校育人的质量, 注重大学改革发展的整体性、长远性、可持续性及其效率的内部治理结构, 是大学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科学治校、文化治校的综合治理模式。最后, 他提出应从大学理念、大学定位及远景目标、组织架构、制度供给、资源保障五个方面构建大学善治的结构。

北京师范大学王英杰教授针对我国高校目前管理不断强化, 领导日趋衰减的现状, 提出了“大学的领导与管理孰重孰轻”这一发人深思的命题。他结合世界一流大学校长治校事例, 从工作和性格特征两个方面对管理和领导的内涵进行了比较分析, 进而提出“当代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学领袖”的质疑。王英杰教授认为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时代的局限性;二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三是中国当代大学制度的羁绊。他认为我们的大学目前缺失的是大学领袖的大智慧, 从大学的组织特征来看, 大学需要多一点领导, 少一点管理。“管理者是石头, 领袖是火。”我们的大学领导要做好的管理者、好的领袖, 就必须在领导和管理之间建立平衡, 要有一个大的图景, 并能把握住时代的机遇, 而不能把自己仅仅看成一个管理者, 而要把自己视为一个学术领袖, 并从这样的高度来发现和把握学校的发展机遇, 来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 来认识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四川理工学院汪明义教授从当前高校存在的问题出发, 认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使有限的资源极度分散, 从而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大学办学效率。基于这个观点, 他借鉴美国州立大学系统制度, 提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组织变革的有效路径之一, 便是建立“片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他指出, “片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可以整合高校片区资源, 片区党委对片区内高校的校长应有考核权。这一举措有利于发挥整体高效协调地方政府关系的作用。

三、提高大学办学效率, 实现特色化办学

我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的阶段, 然而, 却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事业。在现实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 如何让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 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这是当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华南师范大学卢晓中教授指出, 源于“闲逸好奇”的传统和高校效率的模糊性, 不讲究、不追求效率一直困扰着高校的领导者, 也为社会所诟病。而现代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现代社会组织, 办学效率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他认为,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在高等教育领域主要在于简政放权,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而高校自主权扩大的重要目的之一, 即提高办学效率。他分析了高校自主权两种意蕴的认识一致与现实冲突, 进而提出这一重要目的的实现需要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只有重视高校效率, 树立正确的效率观, 尊重大学规律, 重视大学文化建设, 才能真正提高大学办学效率。

效率离不开评估。在如今这样一个“大学排行榜时代”, 针对高校里普遍存在“以经费论英雄”、“一切向‘I’ (各种论文引用率) 看齐”的现象, 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认为, 大学排行榜诱使各大学都朝一种模式发展, 减弱大学办出特色的动力, 导致大学办学逐渐趋同。尽管大学的规模与办学效率密切相关, 但衡量大学效率高低的不仅仅是数据和名次, 是否很好实现了大学的使命更是办学效率的重要体现。基于此, 刘海峰教授以当下网络热议的美国“牛仔”高校———深泉学院为例, 强调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性。他指出, 过去我们所提倡的“培养劳动观念”、“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不怕脏, 不怕累”等理念已离中国大学生越来越远。最后他指出:“守望传统, 贵在坚持”, 中国大学应走向多样化、特色化, 避免“大而全”的趋同化。

四、关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中心任务, 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出发点, 也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目标。北京大学鲍威副教授介绍了高校学生学业成就与发展评估的全球趋势, 并以北大“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项目研究成果为例, 从“高等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增值效应”这一新视角考察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成效。她指出, 该项目研究建构了监测和评估院校人才培养的“投入—教与学的过程—产出”全过程综合性、多系列测量工具体系, 以此分析“高校教学课程—学生参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联性, 探究高等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影响机制。通过研究, 她认为在评估高校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时需要摆脱单一的学业评价维度, 进一步扩充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 将核心能力和公民意识的发展纳入评价维度;需要充分关注间接投入对学生学业成就的促进效应;需要构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业参与的有效机制。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则是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的质量, 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针对目前很多高校没有把教学质量保障重心聚焦教学过程, 从而导致实际教学效果非常有限的情况, 上海师大高耀明教授提出应在我国推行课程实施大纲, 将其作为提升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和加强教学规范化建设的基本措施。他认为课程实施大纲之所以具有教学质量保障功能, 取决于它如下的特点:既是约束师生教与学的规范, 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指南, 更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

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 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多少, 与现有的教师评价制度密不可分。温州医科大学高教所周健民所长认为, 教育教学评价是质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因此教育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发展是高校综合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他认为, 大学综合评价应注重大学的人才培养使命, 关注文化, 注重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的情感态度, 实行按类评价;课堂有效教学评价应推进发展性、形成性学生评价, 同时推进发展性教师评价, 以推动课堂教学逐步朝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人才培养模式评价应积极实施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文化交融系统评价模式, 关注教育过程中一切有价值方面的评价。

五、建立高校教师合理流动机制, 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师资是学校的核心资源, 建立合理的高校教师流动机制, 优化教师资源结构, 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这是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也是提高大学办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对于我国高校教师的流动状况, 北京师范大学周海涛教授认为存在着“平者不能出, 新人不易进, 能者不平衡, 流动不正常”等问题, 并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障碍在于权责认识不清, 制度建设不足, 手段方法单一, 绩效管理不够。为此, 他提出要通过深化教师流动的权责认识, 加快不同社会保险制度并轨的改革步伐, 建立承认高校教师职业贡献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制度, 加快高校社会保障改革的资金扶持力度, 加强合理流动的配套制度建设, 丰富流动方式与手段, 建立健全绩效管理体系等措施, 以根本改变高校教师流动乏力的现状。他认为, 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 能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效率, 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加速器”之一。

浙江师范大学鲍嵘教授以两岸教师法比较为视角, 分析了大陆教育法治迟滞的原因。她认为教师法的颁行是对教师政治地位与法律地位的双重确认, 是对教师权益的法制化保障, 具有重大社会进步意义。但在教育法治迟滞发展的背景下, 大陆立法技术与立法精神的积淀不足, 教师法在教师专业权力义务上不够明晰, 对作为影响教师发展重要因素的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力缺少规制, 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国家权力本位与行政部门权力本位, 减损了教师法为教师专业发展赋权增能之功效, 影响到教师普遍而基本的专业发展权利。

精简会议:先梳理后治理 第14篇

关于前一个主题,AMT最新出版的《别让会议控制你》一书从企业的角度,已经有了体系化而细致的分析和论述,本文重点从政府部门的角度出发,用实例来分析政府部门如何精简会议,相信对企业也会有所启发。

谈到精简会议的话题,政府部门似乎最有发言权。“文山会海”早已经是个老话题,甚至有民谣曰:“管理就是收费,干部就是开会”,可见大家对政府部门会议多、领导干部整天忙开会的负面印象之深。到底政府部门会议有多少呢?可以看一则新闻报道:

往年的3月份,机关干部忙“跑会”那是常有的事——各个领域前一年的总结表彰大会、新一年的工作部署大会,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个月份召开,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常规会议、临时会议,会议之多,不可胜数。在(海淀区上地街道副书记)李立宪的印象里,开会最频繁的时候,他的会议“档期”可以从星期一一直排到星期五。至于一天开四五个会,一个会开两三个小时,那也不是啥稀罕事。只是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罢了。(京报网,2008年4月16日)

可喜的是,近年来从国家到省市区各级领导干部都开始关注精简会议的话题,并且开始遵循“先梳理、后治理”的思路,采用多种方法来切实有效地精简会议。

先梳理

在精简会议之前,首先要进行会议的梳理,因为如果不知道有哪些会议,不了解这些会议的类别与内容,精简会议也就无从谈起。

那么如何梳理呢?对会议进行收集汇总是第一步。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关于报送2008年会议计划的通知各党委、党工委(党组),区委各部委、区直各部门:

请今年拟主办召开涉及全区性会议或本系统、跨部门会议的单位及部门,于3月20日下班前将拟召开会议的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内容、会议规格、会议规模及会议所需经费预算等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上来。

中共XX市XXX区委办公室

XX市X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1月18日

收集汇总会议之后,下一步就是对会议进行分类。分类可以有多种维度,可以按照会议的目的,比如决策会、传达会、总结会、表彰会、研讨会、培训会等,也可以按照召开和主持会议的机构与人员级次来分,比如下面的例子:

会议将实行分类管理:一类会议由省委、省政府召开。二类会议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由省直部门主办;三类会议由省直部门召开。一类会议和二类会议会期一般控制在1天半以内,三类会议会期一般控制在1天以内。各部门原则上每年只能召开一次二类会议。(《浙江严格省直机关会议管理》,2008-02-29,新华社稿件)

上述两种分类方法的意义各不相同:会议目的的不同影响会议的重要性和优先次序,同时也影响会议是否可能采取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形式。会议级次的不同影响会议的主持者、参与者,影响会议的规模、规格和费用。

后治理

在梳理会议、对会议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遵循以下原则对会议进行治理:

未经计划的会尽量不开

这要求政府部门提前收集、审批和制定年度计划,并严格执行年度会议编制。未列入计划的会议必须经最高级别领导和财政部门审批方可举办。未经审批的会议,领导不参加,财政不安排经费,开支不予报销。

可不开的会尽量不开

除了涉及重大决策、需要集体决策的会议之外,严格控制召开经验交流会、研讨会、表彰会等会议的数量和规模,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尽量不开。

可不参加的人不参加

这当中最重要的是减少领导陪会,包括各级领导。一方面控制会议级别,不必要领导参加的尽量不参加,另一方面根据会议目的明确会议的重要性和优先次序,领导选择重要性高的会议参加,重要性低的不参加或少参加,在会议之间有冲突时,优先参加重要性高的会议。下面是减少领导陪会的一个案例:

“从现在起,省直各部门召开的本系统年度工作会议,副省长一律不出席,各市的分管领导也不再参加会议。”在12月21日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上,省长李成玉言辞铿锵地宣布了上述决定。“要做到既立言、更立行!”李成玉提醒全省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措施,继续保持和发扬全省上下形成的良好工作作风。(2005年01月04日,河南报业网一大河报)

缩短会议时间

缩短会议时间有很多方法,比如减少发言人数、减少单个人发言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套话,还有一些小“技巧”,比如不设主席台。

(海淀区)缩短会议时间,一般性会议严格控制在一小时之内;破除繁文缛节,召开各类会议不再介绍与会领导,也不再设主席台(区“两会”等重要会议除外),只设主持席和发言席,主持词中不得再出现“百忙之中”、“热烈欢迎”、“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等词语。(京报网,2008年4月16日)

可远程开的远程开

精简会议的重要目的之一是降低会议成本,包括人员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这其中人员交通成本、住宿成本往往是主要的一块,通过远程会议。比如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的形式,能够节省大量的往返时间和交通住宿费用。

宜于采用远程形式的会议,主要是各种不需要集中讨论的传达会、宣讲会、总结会、培训会。

可合并的会合并

在对会议计划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时间相近、主题相近、参加人员相近的两个或多个会议进行合并,能够有效提升会议效率、降低会议成本。下面是合并会议的一个案例:

昨天,市委宣传部召开了全市党员教育工作业务培训会、党课观摩会、宣传工作例会,这三个会议以往一般是分别召开,不但费时间、精力,而且效果不是很好。因此,市委宣传部决定,将这三个会议合并为一个,这样,会议的议程安排紧凑了,内容丰富了,时间比以往缩短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004-4-3,乐清日报)

下面我们来看综合了以上多种原则的一个案例:

日前,我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和改进公务活动的意见》,《意见》指出,除党代会、党委全委(扩大)会、人代会、政协会、纪委全会外,州委、州人民政府只召开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要求地州市党委、政府必须召开的和事关全州中心工作及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会议。以部门名义召开的会议,不邀请州领导和县市主要领导参加。

同时,按照“会期一天,讲稿三千,数会并开,传达到县”的要求,严格控制会议时间和规模。以州委、州人民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州性会议,只开到县市一级,会期不超过1天,原则上会上不再进行颁奖和签责任书。没有安排座谈交流、集中讨论等内容的全州性会议,原则上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时间控制在1小时30分钟以内。州内会议不介绍到会领导。非综合性会议和庆典性会议不设大型主席台。会议主持语和结束语不超过3分钟。各类剪彩、庆典活动,提倡领导即兴讲话。(2006-5-18,新疆巴州报社)

从精简到高效

精简会议是会议管理的第一步,如何让会议高效是会议管理的下一个议题。

上一篇:记一场足球**作文下一篇:基坑支护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