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教学的反思

2024-08-14

概念教学的反思(精选11篇)

概念教学的反思 第1篇

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学过程简述:

1、本节课的课标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

(2)会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根据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难点确立为: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3、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本节课我设计了5个环节依次为: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本环节中我启发引导学生回忆、列举初中阶段所接触的集合的例子,诸如:方程的解集,圆的概念等等,增强学生对集合概念的感性认识;

(2)给出概念,学习新知:本环节我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在适当增添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并引导学生分析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然后给出集合含义的表述,以增强学生对其的理解,并让学生在其自学的基础之上,共同探究学习集合的记号、表示方法、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等相关知识;

(3)课堂训练,提升技能:本环节我结合教材设计了若干例题和练习,采用多种训练方式如集体回答、个别口答、提问、书面练习、板演等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所学知识,达到强化的目的;

(4)课堂小结,及时巩固:让学生自行讨论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并相互补充,及时梳理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课后作业,拓展延伸: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必要的课后作业,已达到巩固、检验的作用,并布置弹性作业,让有条件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集合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提升兴趣。

二、《集合的概念》教学设计反思:

集合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好数学所必须掌握好的一个知识点,同时集合是一个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对于学生而言既熟悉又模糊,熟悉是因为学生在初中的数学学习和生活体验中掌握了大量集合的实例,模糊是由于对于集合含义的描述,以及集合的数学表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等理解的并不十分到位、准确。同时虽然本节课对于学生而言难度不大,但是其概念多,符号多,容易混淆、需要学生理解记忆。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急于求成的现象和做法,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间显得不足,学生思考空间没有充分打开,学生展示可能也显得不够,部分训练习题可能设计的有些综合性过强,难度把握不够恰当。

三、《集合的概念》教学整改设想: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选取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升学习兴趣。同时留足学生自学和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成果。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如:学案、小组合作、竞赛等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提升课堂的效率。

概念教学的反思 第2篇

函数,作为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经过集体备课,小组讨论,心中还是没有想好教学过程。在听过卢老师的课后,心中有了一点点儿底气。从而,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计划。首先,师生共同阅读教材上的三个实例。

这三个例子刚好对应了他们初中所学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式法、图像法、表格),学生熟悉更容易接受,再把每个例子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取值分别组成两个数集A和B,共同探讨总结出三个例子的共同点,从而引出函数的概念。强调构成函数的四个条件,重点是对这个符号的理解,说明它只是一个数。其次,根据函数的概念,给出六个小例子,让学生根据函数的概念判断所给例子是否能构成函数。

有四个分别是违反函数概念中的四个条件,让学生知道函数的条件缺一不可。另外两个例子说明函数可以一对一,可以多对一,但绝不允许多对一。讲完之后,发现学生的问题出现在两个集合的先后顺序,这就说明必须结合实际例子强调知识点。最后,给出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概念,并明确定义域和值域都是集合。之后让学生说出常见的三种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以及值域。(在此之前,已经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划过几个具体的一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函数的概念”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3篇

函数的概念表现出来的都是抽象的数学形式, 在教学中, 要强调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 所以函数概念的教学切忌照本宣科, 教师要对知识适当的重组, 努力去提示函数的本质, 让学生真正理解它, 觉得它易学, 从而乐于学.

因此, 在教学“函数的概念”, 我采用多媒体课件.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首先引用托马斯的名言:“函数概念是近代数学思想之花. ”其次建立“变量”思想, 引导学生阅读书本上的几句话: (1) 早晨, 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 (2) 气温随时间在悄悄地改变; (3) 随着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地球正在逐渐变暖; (4)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通过阅读, 让学生感到上述这些变化着的现象中, 都存在着两个变量, 当一个变量变化时, 另一个变量随之发生变化. 第三通过学生亲手绘制某市一天24小时的气温变化图, 再次感受两个变量的关系.

学生有了以上的知识储备以后, 我又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本节课教学内容.

一、情境引入, 建立“单值对应”思想

设计题型:集合A由年份组成, 即A = {1949, 1954, 1959, 1964, 1969, 1974, 1979, 1984, 1989, 1994, 1999} .

集合B是由人口数 (百万) 组成, 即B = {542, 603, 672, 705, 807, 909, 975, 1035, 1107, 1177, 1246} . 问题: 存在某种对应法则, 对于A中任意元素x, B中总有一个元素y与之对应.

例如, 在第一个问题中, 若 (年份) 取1949, 则y (百万) 取542, 这时, 我们说“1949对应到542”, 或者说“输入1949, 输出542”, 简记为1949→542.

二、出示新知, 组织讨论, 设计例题, 认清数学的本质

幻灯片出示函数的概念:一般地, 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 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y和它对应, 那么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到B的一个函数, 通常记为y = f (x) , x∈A, 其中, 所有的输入值x组成的集合A叫做函数y = f (x) 的定义域.

由于函数的概念是很抽象的, 此时, 如果读一遍, 学生好像懂了, 但未必能真正理解, 这就需要揭示其数学本质. 否则, 这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以后的知识.

这个知识点教学设计如下:

(一) 组织讨论, 适当引导

例如在学生讨论时, 我也加入到他们当中, 和他们一起探讨, 有时我会问: (1) 对集合A、B有什么要求? (2) 如何理解A中的每一个元素? (3) 什么是对应法则? (4) 什么叫从A到B的一个函数? (5) 如何理解集合B?

(二) 交流成果, 及时小结

巡视各组讨论情况, 发现学生讨论差不多的时候, 让各组回答讨论成果. 对有争议的结论, 或再次组织讨论, 或教师点拔. 这时要体现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也要体现“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地位.

当学生的回答差不多时, 我及时出示幻灯片进行小结. 如:

1. A, B都是非空数集.

2. 对应法则要确定.

3. 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通过对应法则计算之后, 在B中都有且只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 但是看清楚, 概念里面从来没有说B集合里面的元素一定要在A集合里面找得到与它对应的元素, 也就是说B集合里面的元素可以多一些没用的.

4. A集合里面所有的元素组合成的集合是定义域, 也就是函数解析式里面x的取值范围.

5. A集合里面的元素通过对应法则算出来之后, 在B集合里面与这些元素相对应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值域, 所以说值域并不一定就是B集合, 只是B集合里面那些有用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而已, 所以值域只是B集合的子集.

6. 定义域加对应法则 ( 解析式) 确定值域.

(三) 设计例题, 巩固新知

紧跟着, 我又设计三个有针对性的小题, 帮助理解.

1. 下列四个方程中表示 y 是 x 的函数的是 ( )

(A) 12 (B) 14 (C) 34 (D) 124

2. 图 1 中表示函数图象的是 ()

3. 已知集合P = { x | 0≤x≤4}, Q = { y | 0≤y≤2}, 从P到Q的对应关系是f, 则下列对应是以P为定义域, Q为值域的函数的是 .

(四) 环环相扣, 拓展提升

学生在经过上面小题训练后, 会感到有所获. 这时设计的问题要稍有难度, 以照顾那些成绩好的学生, 亦可让学生板书, 教师示范性板书, 以提高学生解题的规范性. 还可了解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 因此, 本节课, 我设计以下两题开阔学生的视野, 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总结经验, 提炼反思

1. 本节课是研究函数的概念, 内容较抽象, 但由于采用“情境引入, 激发兴趣, 感受体验”, 较好的完成本节课的任务.

2. 师生互动,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能紧紧围绕教师设计的问题, 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团队协作, 共享成果, 基本完成教学目标.

3. 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是反馈过程中给出几个例题后所引起学生的思考、发言、争执、讨论以至正确答案的达成一致的过程, 其中教师给了很及时和恰当的提示. 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使学生对平淡的知识也学有所得.

数学概念课教学的反思 第4篇

关键词:氛围 探索性 掌握 开拓

一、概念习得过程分析

概念教学涉及到概念的起源,要让学生感受到引进这一概念的必要性,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即概念的本质属性,这一过程必须通过学生归纳,猜想,类比,分析等方法体现概念的形成过程得出正确的定义,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这样不仅深刻领会了概念的本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产生了创新的欲望,不断探索发明,在学到了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受到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的能力训练后能力得以提升。课堂的设计必须由此引发而构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称为“课堂交流教学模式”进行概念课教学。学生讨论交流是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在交流探讨中发现新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散思维,敢于创新。教师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但概念的习得必须有一个反复认识的过程,特别是一些需要经过反复训练的解题方法,技巧等。尤其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知识点落实要到位,如,求反函数的定义域问题。

二、概念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概念教学中必须是两方面的发展相吻合。一是学生个体心志的自然发展即学生本身具备了学习其一内容的能力;二是教学本身的发展,所要教学的这一概念是已有知识的自然发展,即必须将知识的发展序列化,使教材知识的逻辑展开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结合,两者的有机整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首先是教学内容本身体现为一个人认识的自然发展,而不是静止的,僵死的,现成认识成果。其次,必须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遵循这种人类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并由此而实观学生个人认识的自然发展。例如,“反函数”的教学。学生已具备了判断函数的能力,学习反函数是对函数认识的延伸。而从函数知识的逻辑发展来看,要更深层次研究函数,必须引出反函数。两者有机结合,使得两方面都能得以发展,设计恰到好处。

(二)探索性原则概念教学要体现为一种探索性活动,每一个定义的呈现都必须体现一种过程,经历了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学会怎样来定义一个数学概念,对定义的必要性与作用会有更深的体会,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发明创造的艰辛与快乐,感受出该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等比数列”的教学,课前布置问题: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你能猜想什么是等比数列吗?试举出一两个例子。你能给等比数列一个定义吗?对照等差数列,猜想等差数列有什么性质?这一过程伴随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展示的是学生勇于探索,求异创新的活动。这一原则必须渗透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探索性问题、开放性问题,使学生主动地置身于一种探索研究的氛围之中。

(三)深刻性原则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所以应着眼于学生实质性的参与、深层次的思维活动,立足于展开学生的思维活动,铺之以必要的讨论和总结,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展现个性、展现能力、展现成果,使学生在展现的满足中认识自我。

三、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如何设计恰到好处的探索性问题。所设计的问题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认识基础之上,并且能体现研究本节课的概念的必要性,既能揭示概念的本质内涵,又不高深莫测,必须设立在认知与教学内容的生长点上,在实际操作中是有困难的。

(二)在同一班级中如何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教室里每位个体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领悟能力各不相同,并且差距很大,如何才能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是教学组织中的难点所在,可以小组讨论,以这种学习方式达到掌握概念,并提高应用的技能。

(三)如何使知识点的落实与综合能力的提高两全其美。在平时的课后反馈可以发现,设计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探索之中,主动发现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整体素质是非常有益的,那么知识点的落实、基本技能的训练如何才能得以加强?而小步快近、多练习、勤反馈正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种方法容易将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为较认知水平的“结构性问题”有利于扫除教学障碍。但它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研究探索精神的培养。由此看来,教学中必须设计两者优势互补的最佳方案,既能使知识点落到实处,又能使其它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大的发展,使每位学生的收益最大化。

四、理解概念,开拓思维

函数的概念教学反思 第5篇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研究问题,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然而同学们对初中的函数概念的理解根深蒂固。要使他们接受从集合角度所定义的函数概念很难。本身这个概念很抽象,叙述起来很冗长,同学们读了一遍又一遍始终不解其意,我便采用启发式教学,就像学习语文一样,让大家总结函数的本质为:“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再启发得到:“函数是两个非空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又得到“函数是两个非空数集之间满足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对应关系”,再加上细节性的定语。大多数同学顿时觉得茅塞顿开,明白清楚。我又加之几个实例判断是否为函数并分解其理由,同学们更加清楚明了。

通过这个概念的学习,我从中得到启示:要使学生数学思维生动活泼对抽象概念的学习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对知识重组,揭示概念的本质,使学生乐于学习它,并运用它。

函数的概念教学反思 第6篇

函数是中专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贯穿整个中专数学学习。其重要性体现在:

1、函数源于在现实生活,具有广泛的应用。

2、函数是沟通代数、几何、三角等内容的桥梁。

3、函数部分内容蕴涵重要数学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等。这些思想方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

然而函数这部分知识在教学中又是一大难点这主要是因为概念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由于函数这部份知识的主要思想特点体现于一个“变”字,接受起来就更难。研究的主要是“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要求用变量的眼光,运动变化的观点去看待相关问题,所以函数成了新生进入中专数学学习的一条拦路虎。突破了它后面的学习就容易了。

函数的概念表现出来的都是抽象的数学形式,在数学的教学中,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所以函数概念的教学更忌照本宣科,我注意对知识进行重组。努力去提示函数概念的本质,使学生真正理解它,觉得它有用,而乐于学习它。

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勇于发言,而且能做到言之有理,还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共同分享团队协作的成果,基本完成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处理函数概念这部分教学的:

为了节省时间,我提前给学生复习范围,复习有关初中函数的定义,课本引例以及回答的问题,让学生学有准备。

一、激情引趣,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课本引例,引出初中函数的定义。

二、分析实例

在问题的设计和给出时,关键是要把握探究的新问题与学生原有知识点之间的距离“度”。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回答,由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取适合自己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是要通过表格、解析式刻画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关注 和 的范围,逐步使学生体会到变化的过程,了解函数概念的本质。同时也为下节课函数的表示法做好铺垫。引导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同时也渗透职业中专学生的奋斗目标。

三、数学建模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突出“问题解决---数学建模---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我先引导学生将实例1抽象出数学模型,再由学生自己将实例2抽象出数学模型。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到黑板前板演,其他学生补充,进一步理解通过函数的对应图来认识函数,达到数形结合的效果,使学生对概念理解上更直观。

然后归纳出函数定义,并在全班交流。学生自己探究数学结论,使学生尝试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进行描述,通过学生的观察、尝试、讨论来归纳结论,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通过实践来进一步体验到在集合对应观下的函数内涵,从特殊到一般,揭示数学通常的发现过程,给学生“数学创造”的体验。这种引出概念的方式自然而又易于学生接受和形成概念。

函数是一个系统,而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式子。它由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三要素组成。通过例题的讲解,进一步地巩固了定义域与值域,同时突出了值域与集合B的关系。

《导数的概念》教学反思 第7篇

1、合理定位,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的`单调性的讨论、求函数的极值和最值,在高考中多以中档题出现,而导数的综合应用(解答题的第2、第3个问)往往难度极大,是压轴题,并非大多数学生能力所及。定位在获得中档难度的8分左右,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有效的抓住了第一个得分点:利用导数求曲线的切线方程,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和研究。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斜率,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2、问题设置得当,较好突破难点。根据教学的经验和学生惯性出错的问题,我有意的设置了两个求曲线切线的问题:

1、求曲线y=f(x)在点(a,f(a))的曲线方程,

2、求曲线y=f(x)过点(a,f(a))的曲线方程。一字之差的两个问题的出现目的是强调切点的重要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有切点直接求斜率k=f1(a),没切点就假设切点p(x0.y0),从而形成解题的思路。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教学,较好的突破本节的难点内容,纠正学生普遍存在的惯性错误。

3、注重板书,增强教学效果。在信息化教学日益发展的同时,许多教师开始淡化黑板板书。我依然感觉到黑板板书的重要性。板书能简练地、系统地体现教学内容,以明晰的视觉符号启迪学生思维,提供记忆的框架结构。本节对两个例题进行排列板书,能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和理解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和根本差别。对激活学生的思维起到较好的作用,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直观易懂。

4、关注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课堂活跃,教与学配合得当。利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

二、不足之处

1、整一节课老师讲的还是过多,没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2、不够关注学生个体,问答多是全体同学齐答。难于发现学生中极个性的思维和方法。

3、不善于扑捉课堂教学过程的亮点。比如,王祖青同学在做练习回答老师问题时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老师也只平淡带过。

4、语调平淡,语言缺乏幽默,难于调动课堂气氛。

“分层教学”概念反思 第8篇

目前, 对分层教学概念的理解多有歧义。归纳起来, 大致有如下几种: (1) 分层教学就是一种教学策略, “是一种强调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着眼使各层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2]。 (2) 分层教学属于一种教学方法, “是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 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特征及其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类, 以便及时引导各类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受到思想教育、得到能力培养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3]。 (3) 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是教师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区别对待地设计和进行教学, 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学习指导,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的教学组织模式”[4]。 (4) 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 “是针对教育对象的综合评价差异而采取的一种因材施教模式”[5]。反思上述关于分层教学的界定可知:首先, 各种对分层教学的理解都抓住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这一根本问题;其次, 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但分层教学究竟是教学策略还是教学方法, 是教学组织形式还是教学模式, 值得深入探讨。我们认同的观点如下。

一、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

对分层教学理解的歧义给分层教学实践造成了混乱。因此, 有必要对分层教学的属性进行重新定位。

在一般的教学论论著中, 所谓“教学方法”, 就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 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 是指讲授、实验、练习、讨论等更为具体详细的方式和手段。教学策略是指为达成教学目的, 完成教学任务, 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实验逐步改进和完善, 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

(三) 要处理好学校出口和社会入口的对接。

学生和家长瞄准的是社会的用人需求, 社会的用人标准和遴选机制决定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 影响家长的投入意向, 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校的办学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 社会的用人标准和遴选机制制约着新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只有在社会用人的大环境中寻求解决。如何处理好学校出口与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是在更高层次上的一个监控、反馈过程。它主要是教学方法的提升, 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灵活性。教学组织形式则是指教师以什么形式把学生组织起来, 并通过什么形式与之发生联系, 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它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中, 处于真正落脚点的地位, 带有综合、集结的性质。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手段等都最终综合、集结、具体落实到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它具体包括分组教学、个别教学、复式教学、自学辅导教学、小队教学等。教学模式则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 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 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它是教学理论的转化形式, 它是用于设计课程, 选择教材, 提示教师活动的基本框架, 是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作用发挥程度的一种设计框架。它主要由以下七个因素构成:指导思想、主题、目标、程序、策略、内容、评价。古今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古代主要是一种学问模式, 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近代则是师生系统地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 仍是一种教师中心的模式;到现代则出现了教师辅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 以及折衷于上述教师主体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教学模式。

我们认为, 将分层教学定位为一种教学模式是比较合理的。如果将分层教学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是一种教学策略, 那么前者过于具体、偏狭, 后者又过于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教学方法中的讲授、谈话、游戏等各种方法都可以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得以展现, 但反过来说, 分层教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却无法给以明确的解释, 容易导致思想上的混乱;分层教学本身包含着多种调节、反馈活动机制和策略, 有思维层面的东西, 但它的内涵又远非这些调节、反馈活动机制和策略所能涵盖, 它还包含有师生活动的基本框架, 同时又有一套自己的目标体系和具体的操作程序。所以, 仅将分层教学视为是一种教学策略, 同样会给人一种虚无飘渺的感觉。没有一定思维深度的人是无法领会其中的含义的, 也就不会有如此广泛的一线教师自发的实践研究和几乎遍布全国的播及范围了。社会入口的对接, 处理好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处理好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用人单位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是新课程评价必须解决的问题。各种关系不能理顺, 各种利益不能协调, 新课程评价体系就难以建立, 新课程改革就难以有效实施。

新课程改革具有先进的课程理念, 对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目前, 虽然新课程评价遭遇诸多现实瓶颈, 但一定有办法突破, 我们有理由相信, 新课改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但如果将分层教学视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又未免过于机械和呆板。从最初来源讲, 分层教学源于分组教学, 但它又不同于分组教学, 它是在分组教学的框架形式内又融入了教学策略、内容、方法、目标任务、评价及指导思想等丰富的内涵, 从而演变为一种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本身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结构和机制。在指导思想上, 分层教学以个性教育思想为指导, 这是分层教学得以真正实现的理论基础和保障;在主题上, 分层教学的主题便是“分层”, 这一主题制约着分层教学模式的目标、程序、方法和内容等;在目标上, 分层教学是要使每一个学生在个性方面都能得以较好的发展;在程序方面, 分层教学同样有一套操作程序, 即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过程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 以及矫正、调整、分层提高, 等等;在策略上, 分层教学在策略上的要求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 其策略包括教与学统一策略, 分层与合作统一策略, 动态层次策略等;在内容上, 分层教学有适合于自己主题的课程设计方法, 即具有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特点的课程设计方法和结构;在评价上, 分层教学也有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即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评价标准的动态性。

二、分层教学是班级授课形式下的基于学生差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 而且是一种班级授课制形式下的基于学生差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一)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

个体差异, 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体差异, 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多方面的差异, 如生理、心理、道德、审美、知识技能水平、成长的社会环境等。如《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在“个体差异”词条中所指出的:“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时遇到的一些最严重的问题在于这样一个事实:没有两个学习者是完全相似的。在每个教室里, 学生在许多方面各不相同, 影响到他们学习的好坏。学生在视力和听力的敏锐度、智慧和思考方式、兴趣和志向、动机精力的充沛程度、感悟的稳定性、家庭背景及其它许多方面各不相同。”[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会生存》一书中也曾深刻指出:“每一个学习者的确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历史, 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别人的历史混淆的。他有他自己的个性, 这种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被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所决定。这个复合体是由生物的、生理的、地理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和职业的因素所组成的, 而这些方面对于每一个人来说, 都是各不相同的。”[7]狭义上的个体差异, 主要是指心理差异, 即人们在性格、兴趣、能力等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人们是否有某方面的特点上, 而且表现在同一特点的不同水平上。在教学中, 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成绩度差异”、“学习方式差异”、“学习速度差异”、“学习能倾差异”、“兴趣爱好差异”、“生活经验差异”[8]等方面。所以, 教育“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财富”[9], 要“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 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 要“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10]等。学生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性, 就要求教学中要在教学目标、内容、速度、方法等不同方面考虑到这种差异性, 以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 使教与学两个系统更好地结合起来。分层教学不仅强调教学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层次性, 而且强调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往, 促进教与学的共同提高。它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 强调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了解和研究学生, 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 进而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水平相协调的分层教学目标, 开展有区别的课堂教学活动, 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及时了解学生达到分层教学目标的情况, 及时灵活地采取矫正、调整措施。

(二) 班级授课制条件下, 促进学生良好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是分层教学追求的目标。

人是具有潜能的动物, 而且这种潜能是无限巨大的。20世纪初, 威廉·詹姆斯就曾提出这样的假设: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只运用了其能力的百分之十。据奥托的估计, 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 只占他全部能力的百分之四。然而, 由夸美纽斯进行全面阐述并系统化的整齐划一的班级授课制教学, 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这种模式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未来学家托夫勒 (A.Toffler) 在《第三次浪潮》 (1980) 一书中所言:过于“标准化”、“划一化”、“同步化”、“集中化”和“集权化”, 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适应现代教育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和教育开放的趋势。但我们又无法否认班级授课教学确实还有它存在的历史重大价值, 即高效率、规模化及集体教育的巨大影响作用。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 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分层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的个性差异视为一种可资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 在不打破班集体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 融入个性化、个别化教育理念, 综合考虑学生个性差异基础上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 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所区别, 为学生创造多种尝试、选择、发现、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不断鼓励学生向更高一级目标迈进, 从而促进学生智力、非智力等各方面个性潜能的良好发展。

摘要:目前, 对分层教学概念的理解多有歧义, 这导致了分层教学实践上的混乱。深入研究和反思发现, 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 是班级授课形式下的基于学生差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分层教学,属性,个性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62:48.

[2]胡善通, 杨森宇.分层递进, 提高学生素质[J].上海教育, 2000, (7) :6-8.

[3]曹庆文.试谈历史课的层次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 1998, (3) :12-13.

[4]何明.多层次教学组织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 1996, (5) :39.

[5]谢家海.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及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01, (S3) :16.

[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9:42.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204-205.

[8]钟启泉.个性差异与素质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7, (4) :8-12.

[9]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76.

概念教学的反思 第9篇

【关键词】高情景教学 ; 简化概念 ; 教学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173-01

无论是自主合作交流理念下派生出的先学后教还是近来吵的很热的翻转课堂都不能替代教师的讲解。作为物理学科,它体现了研究的方法以及与生活和社会的紧密联系的特点,学生在学习物理现象的存在、运动、相互作用规律时,并不能总能把教师的意图转化成自己的需要,怎样才能有效的达到把老师讲授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需求模式呢?教师首先帮助他们先建立物理概念,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美国著名教育家欧内斯特.L.L说,无论技术有多么神奇的功能,它都不能传递智慧,而物理概念往往需要实验的参与,现代教学中的PPT是不能代替实验的,初二的学生在经历了运动和力的学习后,感到压强知识难学,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物理概念没弄明白。死记公式是不能学好物理的,要明白概念的建立过程、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才是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因此对物理概念的教学是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关键,压强是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概念,它不仅贯穿本章的学习,还是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的基础。所以压强的概念在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压强的概念。我在教过几轮《压强》后,颇有些感悟,我进行了以下教与学。

一、创设有趣的情境,有趣的情境能激发学生创造的动机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创设合理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感悟,将使物理教学趣味化、生活化、具体化,可以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快乐。我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和内容进行了改进,自己制作了两个钉子板,一个板子上有多个钉子,一个板子上有1个钉子,将一个气球里面装上水后,缓慢地先放到多个钉子板子上,气球安然无恙,然后再将气球放入只有一个钉子的板子上,气球破裂水流出,在学生的一片惊奇声中引入了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压力在不同条件下作用效果是不同的,下课后有学生和我一起探讨:在魔术表演中人躺在钉子床上安然无恙的现象,人踩在许多鸡蛋上,而鸡蛋却没有压碎等等众多生活中出现的现象,有趣的实验使学生能较快的进入这节课的目标,使学生很快的明白接下来要研究什么问题:压力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

二、组织有趣的教与学的活動,简化概念的教学

教学过程中,活动是形成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规律的重要载体。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个有趣的游戏会使学生心智得到惊异和满足。体验是认知的基础,学生可以在各种体验中生成事物的意义,同化其认知结构。演示:在一只圆珠笔的两端分别放两个相同的气球,缓慢的让两气球同时挤压铅笔,根据前面学习过的二力平衡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知识,使学生知道两个气球夹压圆珠笔的两端时,笔尖与笔尾对两个气球压力是相等的,引导学生观察,气球进入铅笔的深浅不同,最终笔尖处的气球先炸裂,学生在惊奇中讨论为什么两个气球的形变不同?学生分析讨论后回答:由于受力面积不一样,一样的压力在笔尖上由于受力面积比较小,作用力就比较集中;而在笔尾上,一样的压力由于受力面积比较大,作用力就被分散开了。学生意识到:在压力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接着学生活动:让学生用一根尼龙绳(比书包背带细得多)捆绑书包后背到肩膀上,感受用书包带背书包和用尼龙绳背书包不一样,用身边的事例去解释和总结物理规律,学生听起来熟悉,接受起来也就容易了。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直接体会到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结合自己的实际,达到灵活熟悉教材内容,我个人认为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只要我们时常留意,不断总结,就会发现有适合物理教学的事物,丰富我们的课堂,活跃教学气氛,简化概念的教学,便于学生的学习在概念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科学利用学生头脑中的“生活概念”,从学生认知角度、从“生活概念”中去剖析和认识新概念,用学生自己的概念树根来构建学生自己的概念大树;在概念教学中,探究实验一定要从学生身边寻找,学生听起来熟悉,很容易接受生活中事物,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

三、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突出教学的提高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和问题意识,我们的课堂如果没有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质疑,这是很危险的事情。著名学者陆九渊是我国南宋时期最富有个性的哲学思想家和文化教育家,他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概念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使教师及时的知道:教师的教有多少“转化”学生的学,学生表述与教师规范总结相结合,才能切实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分析到,书包对肩膀的压力一样,但受力面积不同,假设我们从肩膀上都取出一样大小的一块儿面积作为样本来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它们在相同的面积上强度不同:细尼龙绳带背书包,一样的受力面积分到的压力多,强度大;宽得书包带背书包,一样的受力面积上分到压力少,强度小,因此它们的作用效果不同,即压强不同。我们把取出的这两个一样大小的受力面积称为单位面积,那么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小就叫做压强,根据定义进而导出压强的定义式。在此基础上,我把书中的压力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去验证,进一步加深了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所以水到渠成引入“压强”的这一概念的物理意义,从课后练习反馈看,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难度变小了,也就使学生较顺畅的理解和应用减小和增大压强的方法,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也就容易了。

通过课后得效果来看,使自己反思到:

1.通过压强概念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概念的形成与分析非常重要,它有利于学生理解定律、公式的概括。

2.本节的压强概念是以实验为主的概念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他们自己通过实验学习压强概念,很容易就记住了。

函数的概念教学反思 第10篇

一、备课要完备,上课按照备课来走

备课要多研究课本,研究课本的题目设置,备课前还要翻看海南省五年来高考题,以做到和编书者出题者步调一致。比如新课改后课本多是举例引入或得出概念、公式、定理,淡化逻辑证明,而高考更多是考基础性常规题,那么老实备课的时候就要注意重视应用,淡化理论。

我个人的问题是上课思路容易混乱,喜欢用口头禅,爱重复啰嗦生怕学生不懂,随口加一些不严格的内容。那么解决方法就是(1)备课的时候,通过举例和好玩的生活实例直接引入核心内容,从直观上接受重点“任意x唯一y”,尽可能简化解释,多做具体示例;(2)上课时铺开课本和备课本,是不是扫两眼,禁止临时加话。(3)在备课基础上,上课讲完备课的内容即可,在各内容之间加一句简单的承上启下的连接就行了。

二、对学生睡觉者记名上报德育处,没有观众的表演没有激情

我认为学习是学生的权利,而不是我强迫学,所以之前我从不管学生讲话玩手机睡觉。但是后面发现居然有一大片睡觉,而且我明明很有激情,讲着讲着我就困了。于是我采用了请班长科代表记名,每堂课交名单给我,期末汇总上交德育处的方法,正好12月12日学校在升旗时,发布了一个自动退学处分,学生都是害怕开除的,所以后面每节课,只有个别自我放弃的学生睡觉了。上课一眼扫下去,都坐得端端正正,我就有更多表演的欲望和随机应变的串场内容。

三、上课多一些夸张的表情和声调,以抵抗数学高难度带来的乏味

数学对海南学生来说,难是肯定的,所以极易疲惫。老师要充满爱的去搞笑,娇嗔耍宝装萌讲笑话,或者夸张发音,故意带口音,跟学生一唱一和瞎说,都可以带来学生一笑。长期还会融洽师生关系,得到学生的喜爱。

四、核心还是重点反复强调,难点要技巧性突破

对一个老师来说,不管你的课堂多么生动活泼,这只是形式,核心还是在知识点够不够精简好记,重点难点学生是很轻松地懂了,还是说模模糊糊脑袋都懵了,这全在于老师在备课和上课上下的功夫,在于老师自己想透了没,找到合适的讲授或类比方法没。突破完全在一瞬间一个简单的道理,千万不要把师生都绕进去。

每章结束后,我会和学生一起在书皮上把本章核心知识点简洁总结,方便翻看。不重要的不需要记忆,我会直接告诉学生。

生物概念学习的教学反思 第11篇

这类课的教学过程通常按照“抽象――概括”的思路进行。其主要特征是:客体典型,表象充分,抽象特征,概括本质。教学中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从同类事物中选取一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物进行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2通过与其他类事物的比较,抽象出这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从而揭示此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3用概括的方法,把抽取的共同特征推广到全类事物,形成概念;

4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列举同类事物等。

方法应用课例:

上一篇:月子餐下一篇:教师十查十看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