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

2024-07-24

如何开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精选10篇)

如何开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 第1篇

如何开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

李军

在近几年的初中物理课模教学改革实践中,本人做为其中一位参与者、学习者、实践者,经过不断的学习、借鉴、实践、内化,从中悟到一些方法与思路,今天就此机会和各位同行一起来探究: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案例:一位教师在上《电磁感应现象》这节课时,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把书本上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原因。结果实验室里热闹非凡,但真正动手研究的学生不多,大多数学生看着实验器材不知所措。小组中的其他成员不是互相嬉闹,就是看“表演”,小组汇报时也只是几个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表现踊跃。

【观察分析】

上述案例中反映了合作学习中一些假合作问题

●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应该说这位教师的设想是好的,但在这节课里,学生能学到什么?体验到什么?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合作进行到了什么程度?教师对合作学习并不十分了解,加上茫然无处借鉴,于是我们便看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又是小组合作讨论,又是表演,又是动手操作,又是研究成果展示,课堂气氛很活跃。但仔细分析便会发现,所谓学生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并不能使小组中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到有着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学习活动中去。

●分工不明确导致合作学习费时、费力,难见成效。合作学习是有着明确目标和分工的学习活动。但这位教师只注重自己的课时任务完成,而较少关心或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具体目标的实施,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则更少过问。于是便出现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上述这种状态:忙的瞎忙,闲的很闲,闹的很闹。原因是教师对合作学习目标认识不足;并且受传统评价观影响,老师把自己置身于合作学习之外,缺乏与学生共同进行科学探索的体验,只对合作学习的结果做评价。这样,教师就很难认识到目标定位、任务分工上存在的问题。因此,只有教师真正参与合作学习,才能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指导。

●以群体讨论来掩盖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参与度不均衡。教师“一问即议”,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发言,最后教师统一大家意见。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势必使部分学困生失去了对问题思考的权利,导致他们只有静观坐听的份,成了思维敏捷的优等生的陪衬,造成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使教师走入了“重讨论,轻思考,重群体,轻个体”的误区。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学习,掩盖了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表现形式是少数人学习,多数人游离。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人则成为“多余人”,坐在那里静听。因此这样的合作是失败的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不深入或深入得不充分,不总结评价或总结评价不到位。

由于教师没有成熟的教学设计,课程目标不清楚,课堂教学层次不清晰,师生、生生之间的活动和对话讨论缺乏明确的主题,使学生在下面讨论时放任自流,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其中,了解学生的学情,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控,如果教师不深入或深入得不充分,势必影响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进行总结评价或总结评价不到位,学生到底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教师不清楚,这样就失去了小组合作交流的作用。

【行动策略】

怎样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什么样的问题适宜分组合作学习?怎样设计有效的问题?下面我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为例来加以说明。课前我先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109至P111,然后独立完成《顶尖课课练》P91的“要点提示”(目的是检验学生对实验步骤掌握程度)。针对这部分内容,课前我就实验前、实验中以及实验后提出了三组问题,上课时我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答案交流,小组长检查成员完成情况并汇报。

第一组问题:①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②从计算公式出发,你可发现要测量小灯光的电功率,便要测出小灯泡在实际电路中的什么物理量,相应地需要什么物理测量仪器?③结合前面①②问题,你所在小组设计出的“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电路图是什么?(提示:可联想“欧姆定律的实验电路图”)

【设计意图】:

问题设计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灵魂”,因为问题设计决定着实验活动开展的方向、顺序,问题设计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问题设计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活动效度。所以教师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的内容,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问题,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挖掘问题,使问题的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提高问题设计的针对性,以提高实验效率,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本环节的这个问题设计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把遗留的问题和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相互交换心得,发表见解,使同学形成一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的治学作风。而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讨论中搜集普遍性的问题,同时给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然后请各小组将本组设计测量电功率的电路图进行展示,各组讨论后选优化方案。

第二组问题:①电器的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有什么区别与联系?②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我们要求测三次电阻值,和这个实验中的测三次电功率的目的一样吗?能否依据三次测量数据计算小灯泡的平均功率,为什么? ③讨论一下,利用本实验测得的数据还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哪个物理量?

【设计意图】:

问题设计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因为学习过程是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设计的问题,能较好地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向深入、引向本质。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往往考虑问题不很全面,一旦他们协同作战,相互补充相互讨论,能达到事半功倍1+1>2的效果。尤其出现一些教学难点的时候,创设条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比教师反复说教效果更好。本环节中的这三个问题是把学生前面已学过知识和今天实验所得结论做进一步地深入对比。这样学生讨论起来,就能充分联系自己的已有知识储备,促进最近学习发展区的成长,讨论

起来也能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取长补短。针对问题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常见的合作学习。但不是一有问题就要小组讨论,对于答案相对较简单、固定的就没有必要,这样会让讨论流于形式,且浪费课堂时间。

第三组问题:①你在实验中遇到哪些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请各实验小组再回忆整理一下。②本实验的设计思路及实验过程,你所在小组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

实验结束时,回顾交流实验所得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也会有一些意外收获。这些都成为学生实验的附加值,成为知识的新增长点。这种问题也是历来考试命题者出题的主要来源点。因此老师们千万不可轻率地放弃这一环节。如本实验结束时,请各组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学生通过回答这两个问题既能起到复习巩固作用,各小组又能相互补充,取得1+1﹥2的效果,还可以体现实验所带来的成就感,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

通过上面案例我想试图说明的是,物理实验的小组合作学习,跟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是紧密相关的。实验问题的设计应是有梯度、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话说,如第一组问题①②;稍难或综合的实验问题的设计应有所启发,有所联系,由旧串新、引发思考,让学生会说一说,如第一组问题③;面对实验时产生的新现象,教师应发挥本人教学智慧,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有助于区分与辨析一些混淆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引起学生思考与交

流,满足学生交流的要求,从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得到进一步发展,如第二组问题;最后一个环节不少教师会因实验时间因素而草草收场,而我发现,这个环节看似简单,但却很重要,因为有了这个环节,你才能对各小组的实验情况做一个合情合理的总结性评价,既可满足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感,增强小组合作的集体意识,又可从中发现一些被我们忽视的问题,更何况这些问题往往隐含有高价值的东西。

如何开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 第2篇

随着英语新课程的改革和《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也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创造、探究性地学习,改变以往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和传授现象,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用来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和优化课堂结构。但是要真正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如有的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活动的点缀,只进行两三分钟,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小组活动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后进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教师缺乏组织教学的策略;有的教师不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导„„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而言的。它将班级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通过明确责任分工,让全体学生在各个小组内进行切磋、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通过自身努力以及小组内成员间的合作,完成指定的任务。

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英语教学中具有的价值

1、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能通过设定话题引起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负担,学生就会自觉地学习。如:在教学Go for it!七年级(上)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时,我和学生把教室布置成了一个“服装市场”,学生分角色扮演成“卖家”和“顾客”用所学习的句型进行“服装交易”。学生A就扮演成 seller,学生B就扮演成customer进行对话练习。

就在这样一个“真实”的场景中,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的兴趣被提高了,不愿意合作的学生也积极投入其中,通过反复地练习,把这个单元所要掌握的重要句型熟练地掌握了。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反映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教师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学生则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课堂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使他们由原来的听讲者变成主动的学习者,激发了学生内在动力,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如:在教学Go for it!七年级(下)Unit 6 It’s raining!时,课前教师先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已上网、看电视,或电话查询第二天的天气状况,并做好记录。课堂上以四人为一组制作天气标志,并且组内模拟天气预报员进行天气预报。

3、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们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使有特长的学习能充分发挥自已的兴趣和特长,而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存在不明白的问题立刻得到

学生的帮助和指导,进而能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并掌握知识。如:在教学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时,学生四人一组向同伴介绍自已曾经去过的最有兴趣的、印象最深的地方,并表达自已的感受,同时又对即将到来的假期打算“去什么地方?去做什么?打算去多长时间?” 进行设想。

学生通过用上面的这些重要句型反复地操练,这样做既增进了学生间思想的交流,还学会了用现在进行时来表示打算、计划要做的事情。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阅读教学上的具体表现

在教学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 5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中的3a,题目是:If I become an athlete, will I be happy? 时,首先,教师在给这篇阅读材料设定学习目标之前要研究和分析如何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比如收集相关信息的知识目标,如何实现快速阅读与略读的技巧。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来完成以下的任务。

(1)预读:利用教师所提供的线索,两人一组或者四人一组预测整个文章的内容。If I become an athlete, will I be happy or unhappy? 这些线索包括题目、教师展示的图片、每一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2)阅读活动:采用速读、略读或者其他形式的快速阅读的方法了解文章的总体内容。采用精读的方法来掌握文章的详细内容并且分析文章的结构:If I become a/an „„, I will „„?(3)阅读之后:完成阅读之后学生需完成一些任务。比如,对文章进行深度理解和分析,分析文章中运用的句法结构,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分析文章设计的目标。

以上的每一步都必须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但是活动的形式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比如,在预读过程中,他们可以两个人一组完成“提问—回答”的任务或者其他的活动。在阅读过程中,他们要求进行互补式阅读。这些活动包括研究文章重点、难点。每一个成员必须分配到合适的任务,这样才能保证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对小组共同的任务或者目标负责。与此同时,他们也会从小组学习中受益。最后,就文章内容的理解或难点和知识点的运用对每一个组员进行单独测试。这个测试用来检验他们在学习中的进步程度。在活动中,教师必须观察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小组学习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对自己远大的理想大胆地发挥想象,然后模仿3a的内容写成一篇作文,这样做就把阅读过程升华为写作过程,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策略

1、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分组。在日常的课堂英语教学中,最常见、最传统的小组学习形式是按座位自然分成二人或四人一组,这种分组虽然便以开展活动,但人员搭配不够合理。因为每个班级都会有着不同层次的学生,而对这些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进行分组组合,直接关系到小组合作的成败。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划分小组前,教师应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教师才能进行合理的分组。结构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同组内的学生间的成绩可以差异很大,但组与组间的总体水平差异应

该相当,这样既可避免合作小组之间的水平差距,保证小组之间横向比较的公正性,又可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有利于开展学习小组间的学习竞赛。小组合作一般以4至6人为宜。分组时合理搭配优等生和后进生,如果是6人合作小组,一般以两个优等生、两个后进生和两个中等生为主要构成原则。这样,一个小组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强弱,学习成绩有高低,学习方法有异同,学习交流时可以做到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从而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2、要注意责任意识的培养

分组只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分组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要特别明确每个成员的个人责任,以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具体活动中可通过角色、资源的分配来实现这一点。例如:让小组成员担任不同的角色:小组记录员、检查员、纠错员、总结汇报员、联络员等。再如,可以采用将总任务分解为子任务分配给每个成员的方法。通过子任务完成的质量来评价总任务的完成质量,即随机抽查小组中的某个成员,根据他的表现来评价小组活动的质量。

3、学习形式要丰富多样

小组合作学习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层次性的合作内容,以使合作学习的难度得以降低,任务得以循序渐进地开展。同时丰富多样的合作学习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主要有:

(1)合作对话:在学习完一段对话后,按照对话中的角色要求,将学生分成二人、三人或更多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分担一定的角色进行练习、表演。

(2)合作游戏:游戏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为了使游戏时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师组织游戏时可以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对抗赛,比赛时要记分,以决胜负。

(3)合作纠正错误:每次检测后教师会进行试卷讲评,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而短短的40分钟内教师又不可能将试卷中的每个小题都加以详细讲解,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与后进生结成对子,由成绩好的学生负责纠错解答。

4、教师要注意点拨和引导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局外人,而是学生合作的参与者、向导、伙伴,要担负更大的管理和调控的职责。学生有问题时应及时进行点拨和引导,对学生的大胆质疑要及时地、充分地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索、在争辩中明理、在合作中发展。

5、要注意团体奖励与自我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应把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使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鼓励大家合作达标。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以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格局,实现人人进步的目标。同时,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在充分肯定学生进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我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它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课堂组织形式,更应用在教学的重点难点上,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上。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实践的参与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

识,也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在数量上不宜过多,时间也不宜过长。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所内含的各种理念,把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如何开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 第3篇

一、构建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平等、互动、超越”的理念支撑下开展起来的, 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平等、互动、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 营造积极探究的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促学的动力, 是成功的先驱。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 教师首先应创设教学情境, 使学生产生合作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 共同学习。笔者所在学校处于旅游胜地福利, 外国游客较多, 笔者充分利用了这一语言环境, 引导学生与外国人对话, 形成一个个兴趣合作小组。如, 教学如何询问姓名和职业这一课时, 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合作表演, 同时也让学生走出校门, 运用所学知识, 以小组为单位去完成“在规定时间内, 尽可能多地记录你所遇到的外国游客姓名和职业”的任务。在小组成员的相互鼓励下, 学生在对话中从羞涩走向主动, 在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上得到了提升。

二、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密, 小组合作学习也要求成员各司其职, 互相促进。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 学习小组充分地发挥着团体的力量, 小组成员各司其职, 为了同一个目标, 大家共同努力。为了达到效果, 应让小组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布置任务之后, 分工明确:小组四人, 主持者一人, 指导角色扮演中的分工, 活动的进度问题, 小组讨论、发言的顺序等;记录员一人, 记录活动、讨论中的问题, 记录大家的发言等;发言人一人, 把本学习小组的意见和想法进行公布、发言;后勤人员一人, 负责声音的调控等。

三、合作方式多样化

丰富多样的合作学习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主要有:

1.合作对话。

例如:在七年级 下册Unit7“Whatdoeshelook like?”一课中可以设计“寻人”的活动。情景: (1) 假设一个学生是公园里的保安, 另一个学生找不到自己的妹妹/弟弟, 前来求助。 (2) 一个学生扮演警察, 另一个学生扮演刚被坏人抢走背包的受害者, 前来报警。 (3) 一个学生请另一个学生帮忙, 去机场接自己的外国笔友。活动方式:学生两人一组, 合作编排情景对话并表演出来。目标:准确地表述出人物的外貌特征。

2.合作游戏。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Unit4“Iwanttobeanactor.”一课中可以设计“猜职业”的游戏。活动方式:小组活动, 每组分到一些写有职业名称的单词卡片, 让一个组员提问“Whatdoyoudo?”并根据另一个组员的肢体语言表演, 猜出卡片上的词汇。哪一组在单位时间里猜出的词汇最多, 哪一组取胜。目标:强化新词汇, 操练询问职业的句型, 培养集体荣誉感。

3.合作出墙报。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3“Whatareyoudoing forvacation?”一课中可 以结合七 年级下册Unit10“Wheredidyougoonvacation?”的内容, 让同学们办一期以“Vacation”为主题的英语板报。活动方式:课内外相结合。同学之 间分工合 作:调查、撰稿、排版、绘 画、书写等, 各展所长。目标:自由地就“度假”的话题展开交际, 学习书面表达, 学会分工合作, 接受美育教育。

4.合作纠正错误。

每次检测后教师都会进行试卷讲评, 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而短短的45分钟内教师又不可能将试卷中的每个小题都加以详细的讲解, 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与学困生结成对子, 由成绩好的学生负责纠错解答。

5.合作阅读。

让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英语书籍, 阅读后引导学生在组内谈自己的读后感, 提出疑难问题与同学探讨, 或把自己喜爱的故事读给同学听。

四、把握引导与鼓励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生水平并不完全一样, 理解与接受能力也各有高低, 而且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并不一定完全遵守纪律, 这样会影响到整个学习的进程与效果。在小组活动期间, 教师要进行巡视, 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 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 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 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 还有的学生遇到同学与自己观点不同就和别人争吵。这时老师要把握好引导与鼓励的时机, 在学生出现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行为时加以引导甚至制止, 对于一些不敢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对话的学生要适当鼓励, 同时对一些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表现良好的学生要加以肯定和表扬。

五、建立适当的评价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瞎掺和, 凑热闹。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 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 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 不然的话就会导致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听见了一部分, 或者根本什么都没听清楚就盲目地围坐在一起, 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每次小组活动之后教师都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 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 让学生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 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 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 允许学生互相质疑, 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 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 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 分阶段在小组内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 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 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 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团结友好, 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 看他们是否积极参与。教师应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充分的肯定, 更应对那些在学习中表现得一般甚至很差的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 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更大的提高,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自己的进步。

如何开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 第4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 合作学习 合作小组 合作任务 合作主体 合作时机 合作评价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参与的机械灌输式教学,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合作学习以小组学生为主体,展开独立探究,交流思想、交换见解,以经历探究过程,达到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同时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更加利于学生全面素养的整体提升。这正是当前教育形势下的重要教学方式。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地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徒有其“形”,而无其“实”,所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现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合作小组的科学性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来展开的,小组分配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败。可以说小组的分配是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要重视合作小组的分配。

首先,我们要对全班学生进行全面深入而客观的了解,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特长等。只有建立在对全体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充分地展现学生的个性,才能使得小组的分配更为科学合理。

其次,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配。组内异质,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集中发挥学生的优势与特长,实现优生带中差生的教学目标。组间同质,是为了保证各小组成员实力均衡,这样才能实现小组合作的公平竞争,真正实现教学面向全体,才能顺利地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我们在基于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异质分组,一般来说,每个小组由三至五名学生组成,各小组设置组长、记录员、收集员等等,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与特长,让学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这样才能让各小组成员团结一致,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行。同时各小组成员的分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要建立学生个人记录袋,要以动态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与进步来对小组成员的分工进行合理的调换。

二、合作任务的价值性

任务是合作学习的核心。任务具有探索价值,才能将各小组的探究引向深处,达成三维教学目标。那么什么样的任务才是有效的任务呢?任务过于简单,学生个体就可以解决,没有合作的必要;同样如果问题过于复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也难以解决,也没有合作的必要。为此任务要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只有当学生个体无法解决时,才能产生合作的欲望与动机;只有当小组通过合作成功解决时,才能达成预定的目标,而且可以让学生真正享受探究的乐趣、合作的乐趣,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这样的探究才是有效的。

此外,合作任务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与开放性。正所谓不愤不悱,不启不发。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启发式教学是核心。我们要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这样学生才能积极调用相关知识来展开探究。

再来说说开放性。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固定的条框之中,并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创造性。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物理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展开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合作主体的全体性

在合作学习存在这样的现象:小组中的一名成员唱“独角戏”,自始至终都是个别学生在活动,而其他成员只是陪衬,尤其是学困生往往只是在嬉戏打闹,合作学习成为个别优生的“特权”,教学成为“优生讲、差生听”。小组成员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这样的教学依旧是灌输式教学,并没有实现教学面向全体。这样的合作学习注定也是失败的。

我们要实现合作学习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实现合作主体的全体性,让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要积极发挥优生的榜样与带头作用,实现优生带中差生,要让中差生也积极地参与到合作中来,独立思考,积极思维,在全体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激烈的讨论,使得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探究与交流过程。这样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全体学生共同的学堂,实现真正的合作,而不是部分优生所垄断的“舞台”;使得探究活动处于多元化,认知处于多样性,这样更加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合作时机的科学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下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为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盲目而随意地运用合作学习,而是要把握好运用的时机,这样才能使合作学习成为教学的亮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不同接受情况,确立教学重难点。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独立学习或是进行全班教学;而主要针对那些较为复杂的重难点来展开合作探究。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又可以发挥小组的共同优势,在小组内通过充分的交流与讨论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此方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反,如果忽视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不论什么内容一律采用合作学习,不仅会让学生失去新鲜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动机,而且还会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学生独立就可解决,那么合作学习就只能是成为学生聊天的场所。这样费时费力,教学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五、合作评价的多样化

评价同样也影响着合作学习的成效。如果评价失当,会打击学生参与物理探究学习的激情,会直接降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为此我们要改变传统只重结果的单一而静止的评价方式,实施多样化的评价,以此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在合作学习的评价中,我采用量化考核的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合作的结果,更为关注合作的过程;不仅关注小组这个集体的成果,更为关注学生个体的反映。对合作学习全过程进行全面的量化考核。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而且评价内容更为细化,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并不断地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样更能激起学生更为强烈的探究热情,使学生真正爱上物理合作学习。

总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下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更能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展开互动探究,实现互动教学。我们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引导学生爱上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真正地学会物理探究。

参考文献:

[1]卞秀静.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常态化教学策略的研究.苏州大学,2010.

[2]唐伯景.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与实践.物理教学探讨,2012(2).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第5篇

1、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进行学习,真正成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2、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上课时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另外,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间讨论与交流,某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学习差的学生,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3、增强学生对物理的体验和感悟。

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在合作中探索发现和发展。初中学生开始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发展意识,对与自己直观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因此,既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又要安排诸如实地观察与调查,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等活动,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亲身体验现有知识的创造经历;既让学生感到学习物理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又体验到学习物理的成功乐趣,提高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信心和能力。比如在《热与能》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围绕着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几个问题分组展开讨论、辩论。全部同学都积极地搜集资料;归纳、整理资料;搜集典型的事例寻求相关物理知识去解答。同学们在自我阐述,相互答辩中了解了很多的热污染现象,掌握了相关的物理知识。同学们通过相互合作学习,归纳总结了好多有建设性的预防热污染的设想。大大提高了理论水平以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形成正确的评价,培养良好品质。

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第6篇

爱尔兰作家萧伯纳有这么一句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那么我们每个人各有两种思想。”其实,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大家交换的就是这样一个集众人智慧、人人可得的大成果。

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这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讨论交流的方式,是学生间就某一问题相互交换观点和看法,并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和辩解,最终达到共同理解,求同存异。通过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使学生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然而,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往往不尽如人意。如,当我们要求小组讨论时,有的小组成员你推我让,讨论结束时,没有人发表意见;有的小组虽然在讨论,但没有围绕问题展开,而是说一些无关的话题;有的小组,只有个别人在说,其余成员无动于衷。很显然,这样的小组讨论只流于形式,图个热闹,收效不大,甚至无效。

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于是,我将“小组合作”引入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并做下如下探索和尝试。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首先按照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差异,将学生分成三类,A类优等生,B类中等生,C类后进生,在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等特点进行个别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即“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以4-6人为宜,创建学习小组。

二、组长的选任与培训。

小组长是组内的核心人物,他的态度与能力,直接决定着小组的成长方向,左右着小组成员的思想动态,学习动力。所以更重中之重是选出合适的尽职的小组长。我们可以确定候选人进行投票选举、定期选任、公平竞争。有了组长还要对其进行培训,老师要告诉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事需要组长亲自做,什么事情可以放手组员做,这些“行为”可以根据教师自己的需要进行具体要求。

三、小组的评价与奖励。

我们学校为每班提供了《小组捆绑评价手册》,我们可以根据其内容或自己再新增一些评价内容对小组一天、一周、一月进行分别评价、计分,对小组及其成员的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加扣分。为此,我专门在教室的黑板右侧设置了《小组考评栏》,记录各个小组每天的加扣分情况,考评内容包括作业、合作、展示、倾听、点评等,以及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如早操、纪律、早读等也可纳入加减分的范围,由各小组长、值日班长、正副班长负担考评、记录,每周考评第一名的小组可以享受一次“无作业日”,最后一名的小组加罚作业三天。一周一次小结公布,一月一次总评,最后将一月总评后的优秀小组及优秀个人展在教室外的《成长的足迹》的考评栏上。这样既能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给鼓励,又对后进的小组以惩戒警示和促进。

那么,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又该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语文课上,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实际出发,选好合作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讨论,因为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我们要将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有利于集体研究,具有开放性、趣味性、生活性或热点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的载体。

于是,我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

一、预习课上的小组合作

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模式中,预习是特别关键的一个环节,预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整租课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中,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课前预习,比如教学中需要的资料的查找,以及课前预习卡的完成。预习上,可以抽出几分钟的时间首先对小组内对自己的预习成功进行交流。小组一交流,小组的资料就更加丰富了,预习卡上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了。这样教师教得也轻松了,学生学得也愉快,效果也不错。

二、识字课上的小组合作

认识汉字是学好语文的基础,简单重复的识字教学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甚至厌烦,以至于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每次上识字课的前一天,我总会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归纳本单元的难写字,易错字,多音字,并归纳识字方法。学生课前会在自己的积累本上认真归纳,总结。特别是在识字方法上,学生总能呈现出让你意识不到的好方法,如字谜识字法,形声字识字法,字意识法,形近字识字法,儿歌识字法,顺口溜识字法等等。所以,识字课上,我会留足一定的时间先让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交换见解,相互提醒、补充,在全班交流,加深印象。这样做,完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阅读课上的小组合作

在阅读课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要重点选择靠学生个体难以解决的问题,问题涉及面广的,学生回答不全的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交流。学生在相互合作中你启发我,我启发你,从中学会、补充、否定、反思、调控,最终达成共识。

四、展示分享课上的小组合作

展示课上,我们往往会让学生在课前,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内容组织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会,故事会,课本剧表演,手抄报展等活动。需要各小组成员在课前合作准备,积极参与,才能保证课堂有良好的展示。所以,展示课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课型,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同时也能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五、作文课上的小组合作

习作课上的合作,我们可将重点放在习作修改上。先让同学们将自己写好的作文进行自我修改,自我评价。然后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互评,小组内的几个同学一起修改每个成员的作文,修改的重点放在找错别字、语言表达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结构是否完整等上面。这样合作评改作文的方式,可以做到小组成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六、综合性学习课上的小组合作

语文教材中至少会编排有一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就要求充分调动小组合作的积极作用。往往要求小组内首先制定计划,如,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人、人员的分工等。小组成员根据计划分派的任务各自去完成。然后将所有成员完成的任务汇总在一起,就构成了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这样,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究、积极合作,既培养了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又提高了语文素养。

初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第7篇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

小组合作学习,简称合作性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组合,以小组共同合作、共同研究、共同经历为特征的学习形式,在课以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教学活动。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一个具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是一个对事物有自己独创的思维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具有社会交往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有效途径,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

(2)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满足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

(3)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上课时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另外,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间讨论与交流,某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学习差的学生,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4)形成正确的评价,培养良好品质

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参与者不仅充分表现自我,而且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取长补短。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接受他人的评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及方法

在开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中,分组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

a、分组前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主要涉及这几个问题:你最愿意与班上哪四个同学在一组;你的社交能力怎样;物理实验操作技能怎样;是否是单亲家庭;是否是独生子女等。

b、把学生分到小组。首先确定每小组人数大致为4-5人。其次,按照上期物理期末考试成绩,同时考虑男女生比例、调查结果等因素进行分组。每小组一名优生和一名后进生、两名中等生。把调查时最愿意分在一组的4人尽量分开,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较强的、单亲家庭、非独生子女尽量分开。当然,分组要达到真正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是非常困难的,只能尽量合理。最后小组自己确认或老师委派的方式选派首任组长,同时分设组织员、协调员、督察员,以后每月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充分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以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一个小组的同学两人配对,相邻进行合作学习,每学期对小组成员只作一些微调。实验表明:组员基本稳定有利于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c、定期分别召开小组长、组织员、协调员、督察员会议,既培训交流又收集反馈信息,老师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寻求改进的方法。会议可先密后疏的方式进行。

四、合作学习的运作形式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1.课前协作式

课前协作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包括准备工作)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比如为了学习某个内容,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收集有关的数据,这时就可以将调查的内容分成若干项目,由各小组分别承担进行调查,然后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2.课内讨论式

课内讨论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在每一次讨论中,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明确的分工: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组长)、总结报告员等。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

3.课后研讨式

课后研讨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三个方

面:一是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请教基础好的同学,基础好的同学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学生为了了解(或解决)某一问题(比如课题研究),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五、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要让学生讨论学习,就要让他们有东西可议,以事实为据。而不是简单地在一起盲目地乱侃。因此,教师必须先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比如,我在教授“杠杆的应用”一节时,先复习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然后告诉学生,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木棒,我就可以撬动地球”。难道他不知道地球有多重吗?他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接着我要求学生互相讨论,各抒己见。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他们有了方向,有了目的,对知识的理解自然会加深许多。同时,也可以营造学生提问、盼望提问并回答的学习氛围。

2.学生阅读教材,并分组讨论

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以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组讨论自学。学生在互相发问的过程中,围绕主题大胆地当、想、说,使学生在学习上从视听为主变成以动手、观察、思考、讨论为主,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潜能;学生能在同一基础上互相提问、讨论、回答,可进一步强化学生积极思维。因为教学的目的不单是要学生学会知识,还要使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形成创新能力。

3.各小组互相提问,讨论回答问题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与学生的思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要让他们全面掌握知识不应只局限于点,而要普及到面。小组之间互相发问,讨论探讨、回答,无疑会使学到的知识较全面的理解。对较有难度的题,小组可以通过实验、讨论完成,也可由教师引导回答,或者由其小组帮助完成,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以利于及时的强化,鼓励。使学生意识到,这完全是自我才能的展示,增强学习,探究的信念。

4.练习、巩固

如何开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 第8篇

一、小组合作前的准备工作

1.划分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实践的最基本单位, 利用任班主任的优势, 根据学生的特质即英语水平、语言技能、性别、身高等进行小组划分。按“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 优势互补“的原则, 小组间搭配尽可能均衡。6人为一学习小组, 全班共分9个小组, 并指定各小组长, 负责该组与学习相关事务。

2 . 确定小组目标。由小组成员共同商定本小组奋斗目标, 目标可分为近期、中期和长远目标。目标是成员间合作的纽带, 这就告诉他们要实现小组目标, 组员之间要互相依赖、互相协作, 树立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3.明确组员分工。由各小组长负总责, 组织组员开展学习活动。组内分工有记录员、召集员、发言人等。所有组员角色定期轮换, 以锻炼他们的各项能力。

二、合理设定小组合作项目

1.课堂教学活动。在英语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渠道、重头戏。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方式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小组合作学习更体现了合作、探究、体验的教学理念。课堂上, 教师设计、提出任务,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课外学习活动。课外学习活动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很多学习项目可以由课外合作学习途径得以完成:1预习教师提出预习任务, 由小组长负责检查落实。如预习中的查找生词, 相关背景知识及重难点知识等, 各小组成员每次轮流由一个成员完成任务或各自完成其中一项, 再小组整合。2作业检查每次由小组长检查组员作业完成情况, 并督促按时保质完成3词句背诵组员间相互背诵要求记忆的词汇、语句或课文。4作业 (试卷) 评改教师每次抽改部分作业 (试卷) , 了解完成情况, 其余的提供标准, 由小组长协助批改, 并要求做好评改记录。

三、完善小组合作评价机制

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方式, 应该是多样式、多方面的。有1口头评价, 如Wonderful; Well done; A good job; Your group is the best等。2记分评价, 如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给出分数。3个人评价, 对完成任务的个人进行评价。4小组评价, 根据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表现, 对小组集体予以评价等。在评价时, 要注意公正、合理, 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导向性和针对性。并将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 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 即时评价和阶段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促进组员间、小组间的和谐共同的发展。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1.理论的指导。在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之前, 教师需全面、系统地学习合作学习的理论, 把握其理论精髓。只有在系统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是可靠的, 才不会偏离方向。

2.科学的策略。即在实施中所必需的操作要素:如何实施?如何管理?实施的内容、方法以及措施, 都必须科学、规范, 并具有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切忌匆忙上阵, 而问题百出, 自己没了信心, 学生也受折腾。

3.求实的态度。合作学习在于求实、求真、求效。它是一种严实的学习策略, 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种倡导的学习模式。实施合作学习是时代之潮流, 教学之导向。但并非用于“做秀”、向人“炫耀”, 摆摆花架子, 做做秀样子。

4.坚持的信念一种教学法从实施到把握需要师生长期的“磨合”, 从生疏走向娴熟。合作学习也不例外。不少教师一开始兴致勃勃, 豪情满怀;看了文章, 听了报告, 跃跃欲试。可没过多久, 便又失去信心, 没了兴趣, 又重操“旧业”。

总之, 课堂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必须加强理论学习, 对课改的理念进行深入理解和再认识, 在反思和实践中逐渐将新课程的理想变为现实, 在轰轰烈烈的改革过程中, 我们除了满腔热情外, 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科学、理性、冷静地进行反思, 以期少走弯路, 使中学英语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谢娟.初中英语课堂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中学教学参考, 2014 (10) .

[2]徐培凤.如何使小学英语的合作学习更有效[J].内蒙古教育, 2008 (8) .

如何开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 第9篇

一、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措施

1.应选取合适的物理内容,要避免只注重形式未注重实效的形式性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方式之一,并非适合所有的物理教学内容,并非所有的物理教学内容都需要用或都必须用合作学习来完成,要防止合作学习的泛化论。

2.合理的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保障

在建立物理合作学习小组时,一种是学生自愿组合,另一种是教师按照学生物理素质(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好、中、差比例分配、平衡。一般采用后者更合理,以利学生共同提高,达合作学习之目的,否则会形成两极分化严重,影响整体发展。

3.有效积极引导,做好各小组的交流反馈

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等多种角色进行有效积极引导,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和新知识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有利于各小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

4.及时多元评价与反思,优化合作竞争的后续性

学生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成败进行评价,通过学生的评价,老师可以发现自己教学的成败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实现有效教学。

二、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需要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学生来说,合作学习能提供大量的语言交流机会,促进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获得独立表达自己思想和想法的机会,使内在的语言和思维潜力得以充分的挖掘与发展,而小组内与小组间的讨论更能培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活中充满着物理知识。日常生活中有大量能触发学生探究思维的问题,它们有特殊的“亲和力”,能使知识与应用之间建立最紧密的联系,能激发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主动学习新知。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许多原理和结论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在教学中,应充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问题。许多实验的操作,要求学生有灵巧、准确、协调的动作,需要眼、脑、手甚至是全身的协调动作。这些实践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十分有益。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先通过小组合作实验,统计数据,归纳结论。教师只要适当进行指导就行了。

4.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尊重他人和尊重不同的意见,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包容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同伴的帮助,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应充当好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精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第10篇

天津市大港区第一小学 王瑞华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下面就“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精心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了过去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交流,实践、操作。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在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总要扭过头来看着他,不仅要听其音还要观其颜),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更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可以看出,“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和学习情况以及课上的表现每4个人分成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流当,每天一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合作意识。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

二、优选内容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选择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在学习笔算加法时,通过对几个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之后,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因此可以互相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 -识,因此会记忆深刻。对于那些开放性的练习,在经过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如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一中的第4题先让学生看图,然后我问学生: “你能解决沙滩上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小组同学听,这时学生的解决方法有:3X4+3,4X4-1,5X3。通过这种交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思维方法,互相促进,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再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后,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时,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一个人无法完成,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要测量的四种物体的长度,一人记录,两个人测量,还有一个人监督测量并汇报测量的长度,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的快乐。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小组讨论。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例1时,对于水管的弯头有的学生认为它是角,有的学生认为它是圆的不是角,对于这种情况我让小组开展讨论“怎样认识水管的弯头的角”。通过讨论学生真正理解角的概念。

三、明确要求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不然的话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听见了一部分,或者根本什么都没听清楚就盲目地围坐在一起,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比如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在摆图形之前我提出: “先用你手中的小棒摆出几个相同的图形,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用几根小棒、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再如,二年级上册总复习的第16题,要求根据游乐项

目价格表分别给小东、小平和小芳设计游乐计划,首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目要求,再指名读要求,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我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做记录,其他同学按要求,分别为三位小朋友搞出游乐设计,然后在组内评价,看看每个人的设计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活动。

四、及时指导

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就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 “你可以这样说,我与你的观点不同,我是这样想的„„,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为了培养学生友好合作,在活动中我有意安排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如在用小棒摆图形时,我把给每个人的小棒合在一起,每组准备一份小棒,操作时我注意观察每个人的表现,发现有的小组的学生在争抢,这些小组在活动时不仅秩序乱而且任务完成得也慢,但是也有几个组表现得很好,任务完成得很快,这时我就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且让表现好的小组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做的,从小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

五、总结评价

每次小组活动之后教师都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分阶段在小组内对每个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团结友好,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是否积极参与。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经常发给一些小奖励,如小红花、金苹果、小旗子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实践中共同探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式。合作意识的培养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但是这种能力的培养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

小组合作学习于1970年兴起于美国,1980年起在世界范围取得实质性进展,1990年起在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进行了实验研究。实践证明,合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能提高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合作精神,锻炼交际能力……使课堂焕发生命力。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切身的体会。

一、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是要给学生合理分组

1.在组建小组时,分组时考虑到学生的性格、能力、学习成绩、纪律等方面的因素,组内一般要有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搭配。教师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知水平、组织能力、性别比例等基本情况,依据自愿组合与合理搭配的原则,一般以4~6人为一组,把

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师一定要 注意小组组员结构的合理性,这是实现小组合作的前提与基础。每个小组设组长、观察员、记录员和资料搜集员,其中,观察员负责监督小组成员参与合作讨论的情 况,资料搜集员负责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这种小组合作需要打破平常的座位排序,依小组安排座位,缩短学生的空间和心理距离,便于学生交流。

2.让小组成员给自己的组起名和制定奋斗目标。小组的名称和奋斗目标紧密相连,每个小组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教师可引导学生制定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学生才能产生为之奋斗的动力。当集体的成员产生不良行为时,大家会共同帮助纠正。当成员遇到困难时,大家也都会伸出手来帮助成员。

二、调动积极性,培养合作精神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造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给学生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合作,然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分析他人的想法,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及合作后全班同学交流时,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他评、自评,教会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鼓励他人,进而尊重他人,正视自我,欣赏自我,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品味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对他们的学习和人格的完善都有积极作用。

三、激发合作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尽可能地发现学生发展的不足之处,如思维水平、学习方法和学习动机等,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要特别注意对他们的心理进行辅导,让他们树立起信心;教师给学生的任务应该是有层次性的,使弱势学生也能够找到能胜任的工作,并在完成任务中树立自我成就感,增强信心;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时,教师要强调整体的进步,让小组内形成主动帮助较差学生的氛围,教师也要在观察、巡视或参与中,特别关注他们,发现他们的困难,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1.教师应注重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但也不忽视对小组个人的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注重个人的考试成绩,关注的是个体的发展,而忽视了整体的发展,这种评价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合作学习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学生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学生个人计分改为学 生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 标。侧重于集体评价可使学生认识到小组是学习的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

2.小组评价采用积分制,计分可采用百分制,十分制或五分制

在课堂上,对于小组成员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创造性等作出恰当的评价。课前预习和

课后作业,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这样可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竞争,以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按照学习任务组织合作学习的优点是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合作意识强,容易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3.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就过程和结果两者而言,应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每周结束和学期结束时,可计算出每组学生的总分和个人总分。评选最佳学习小组、最佳学习个人时,不仅参照学习情况表中的得分高低,还参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和合作技能等。

4.将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与合作学习评价结合起来

学生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平时的优秀作品、表扬卡、过失卡等。小组学习过程评价不仅参照学习情况表中的得分高低,还要参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和合作技能等。学习结果评价依据学生平时的测验,期中、期末成绩,通过几方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意识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具体的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真正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怎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开放分组,多向交流

小组的组成应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要考虑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要求组内每一个成员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各小组确定一名组长,组长可以由组员轮流担任。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程序

1、创设学习情境。

设计一个有利于学生相互之间展开合作研讨的活动情境,以此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产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心理需要。

2、明确合作学习任务。这一步就是让学生明确即将进行的合作学习将围绕着什么主题进行,合作学习将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最后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等问题,以此为后面的合作探究作出正确的目标导向。

3、合作探究。

明确学习任务以后,教师应立即组织学生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合作探究。

4、评价与反思。这一步主要是组织全体学生对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对各小组学习效果作出评价,学生对照他人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

三、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有充分的理由。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课堂尽管采用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但所讨论的问题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有的所提的问题虽有思考性,但学生刚刚转过身,还未进入讨论状态,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有的小组内的分工不明确,一开始讨论,学生就显得手忙脚乱,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惟命是从;要么一哄而起。。。使得小组讨论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把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化和庸俗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采用小组学习策略准备不足,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资源等的深入和细致的分析,把问题情景、自主学习、协作环境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只有这样小组学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小组合作学习应让更多的人表现自我、体验成功。

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关注学习有困难、默默不语的学生,让他们在老师与同伴的帮助鼓励下,积极地在合作学习中表现自我,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3、小组合作学习并不仅仅只是座位方式的变革。

不少教师只要一提到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想到的就是座位方式的改变。如果问及为什么要改变座位方式,却说不出很充分的理由。正因为如此,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课,光有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几个人一组围座一起,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既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也未曾注意让小组学习中每个成员机会均等的参与。为了避免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观”、“旁听”地位的学习状况,我们就应该恰当的采用小组合作。

4、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要认真的做准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准备:(1)为什么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2)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4)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如果这样做课前准备,小组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5、合作的方式和习惯需要长期培养。

(1)让学生学会倾听,处理好踊跃发言与虚心听取的关系。(2)让学生学会思考,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3)要让所有的人积极参与,特别关注小组学习中保持沉默的学生。

6、融入竞争机制,优化合作学习。

有竞争才有提高,针对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竞争机制,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能起到纠正、提高、深化的作用,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高效。

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合作、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为了这一目标,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目前课堂教学中暴露出一个突出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表面热热闹闹,为合作而合作,学生根本没有投入到学习之中,少数优生投入了,也只停留在读读课文,读读生字、词语这样肤浅的层面,明显让人感到是在走过场,白白浪费了课堂有效时间,导致课堂散乱无序,效率低下。那么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呢?

一、分组前目标任务要明确。

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明确目标指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有奋斗目标,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在分小组合作学习前,一定要给学生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只有学生明确了方向,有了奋斗的目标,才能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例如:东北师大附小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在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前是这样明确目标任务的:“下面就请同学们针对谈水浒、讲碰壁、救车夫、怜女佣四个小故事,想想你准备研究哪部分内容?针对这部分内容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安排,既落实了学生的“三个自主”(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又给了学生明确的目标任务,学生热情高涨,互相提问,争相讨论,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避免了学生无所事事、无处下手的现象发生,使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然而,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在分组合作学习前,既不给任务,又不给方法,学生分组后坐在那儿,老虎吃天,无处下手,如果这样的局面不及时扭转,我们的改革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分组后小组成员分工要明确

小组合作学习一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二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三是给学生提供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每个小组成员要参与其中,不能只是少数优生的展示台,否则,小组合作学习也将失去本身的价值。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后,小组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谁是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谁负责整理、记录;谁负责交流汇报;谁又负责补充等都应该有分工,这样才能确保合作学习一开始人人都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才能确实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三、小组成员汇报交流时,其他成员应该认真倾听,及时补充

汇报交流可以说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一是各组成员所研究的内容不全面,二是学生获取的知识是零星的、不全面的,只有通过汇报交流,才能将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的零星的知识整理、汇集到一起,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既然是知识体系形成的过程,就必须要求每位学生在其他学生汇报交流时,认真、仔细地倾听,在倾听过程中,一是积极获取知识、完善知识;二是对其他学生说的不足或不对的及时补充或纠正,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层面逐步引向深入,使学生对一个一个知识点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否则,小组合作学习就只是个别优生的表演,只是教师设计的一个教学程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只是零星的、肤浅的。

四、小组成员汇报交流时,教师应该适时点拨、引导。

上一篇:五开会四汇报下一篇:整理精品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大学英语考试大纲